TW201340773A - 鏡面可切換有機發光顯示器及鏡面可切換顯示器 - Google Patents

鏡面可切換有機發光顯示器及鏡面可切換顯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40773A
TW201340773A TW101109091A TW101109091A TW201340773A TW 201340773 A TW201340773 A TW 201340773A TW 101109091 A TW101109091 A TW 101109091A TW 101109091 A TW101109091 A TW 101109091A TW 201340773 A TW201340773 A TW 20134077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rganic light
switchable
emitting display
mirror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090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u-Chun Huang
Chia-Chun Chang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TW1011090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340773A/zh
Priority to CN2012101596380A priority patent/CN102709309A/zh
Priority to US13/480,440 priority patent/US20130242212A1/en
Publication of TW2013407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40773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0/856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lective mea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53Reflecting elements
    • G02F1/133555Transflecto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6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50OLEDs integrated with light modulating elements, e.g. with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photochromic elements or liquid cryst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9/878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lective mea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91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3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 G02F1/133638Waveplates, i.e. plates with a retardation value of lambda/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一種鏡面可切換有機發光顯示器,其包括有機發光顯示面板、可切換式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面板、半穿反層、以及偏光板。有機發光顯示面板具有出光側。可切換式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面板配置於有機發光顯示面板的出光側,具有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其中第一表面面對有機發光顯示面板。半穿反層配置於可切換式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面板的第一表面上,面對有機發光顯示面板。偏光板配置於可切換式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面板的第二表面上。

Description

鏡面可切換有機發光顯示器及鏡面可切換顯示器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顯示器,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鏡面可切換顯示器。
有機發光顯示器是一種自發光式顯示器,其具有廣視角、省電、程序簡易、低成本、操作溫度廣泛、高應答速度以及全彩化等等的優點,使其具有極大的潛力,因此可望成為下一代平面顯示器之主流。
一般來說,環境光會在有機發光顯示器表面產生反射,使得有機發光顯示器在通常觀測環境下無法顯示出黑色,且此情況在強光環境下尤其嚴重。上述問題可藉由設置包括線偏光板與λ/4相位延遲片的圓偏光板來解決。詳言之,當環境光通過線偏光板時,會先被吸收一半的能量,而剩餘的環境光會先被線偏光板偏極化,接著經偏極化的環境光經過λ/4相位延遲片時會接著被轉化為右旋光,然後經過λ/4相位延遲片中並再次偏極化。此時經轉換後的環境光與剛通過線偏光板的環境光比較,其偏振角度相差了90度,因此轉換後的環境光會被線偏光板擋住而無法穿透顯示器。如此一來,便可消除環境光在顯示器表面產生的反射。
然而,以目前設置有圓偏光板的有機發光顯示器而言,其未具有能任意開啟或關閉圓偏光板的功能,換言之,未能在λ/4相位延遲與無相位延遲之間切換,因此而限縮了有機發光顯示器的應用。
本發明提供一種鏡面可切換有機發光顯示器,其可在一般顯示模式與鏡面顯示模式之間進行切換。
本發明提供一種鏡面可切換顯示器,其可在一般顯示模式與鏡面顯示模式之間進行切換。
本發明提出一種鏡面可切換有機發光顯示器,其包括有機發光顯示面板、可切換式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面板、半穿反層以及偏光板。有機發光顯示面板具有出光側。可切換式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面板配置於有機發光顯示面板的出光側,具有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其中第一表面面對有機發光顯示面板。半穿反層配置於可切換式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面板的第一表面上,面對有機發光顯示面板。偏光板配置於可切換式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面板的第二表面上。
本發明提出一種鏡面可切換顯示器,其包括主動發光顯示面板、可切換式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面板、半穿反層以及偏光板。主動發光顯示面板具有出光側。可切換式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面板具有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其中第一表面面對主動發光顯示面板。半穿反層配置於可切換式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面板的第一表面上,面對有機發光顯示面板。偏光板配置於可切換式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面板的第二表面上。
基於上述,本發明之鏡面可切換有機發光顯示器與鏡面可切換顯示器具有可在λ/4相位差延遲與0相位差延遲之間轉換的相位延遲面板,因此可在一般顯示模式與鏡面顯示模式之間進行切換,或者是產生局部鏡面顯示與局部一般顯示效果。此外,在顯示模式時,相位延遲面板可降低入射光線對顯示器的干擾,使得顯示器具有較佳的顯示效果;在鏡面模式時,設置於相位延遲面板一側表面之半穿反層則可增加入射光線的反射,使得顯示器具有較佳的鏡面效果。此外,由於半穿反層設置在可切換式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面板的第一表面上,增加對入射光線的反射,減少入射光線的散射,使鏡面模式時有較佳的鏡面顯示效果。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一種鏡面可切換有機發光顯示器的剖面示意圖。鏡面可切換有機發光顯示器1000包括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00、可切換式四分之一波長(λ/4)相位延遲面板200、半穿反層300以及偏光板400。
在本實施例中,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00例如是包括基板102、第一電極104、第二電極106以及有機發光層108。基板102的材料可以是透光材料、不透光材料、反射材料(例如:導電材料、金屬、晶圓、陶瓷或其他可適用的材料)或其他可適用的材料。透光材料可以是玻璃、石英、有機聚合物或其他可適用的材料。
第一電極104例如是配置於基板102上。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電極104的材質可為透明導電材料或是不透明之導電材料。所述透明導電材料包括金屬氧化物,例如:銦錫氧化物、銦鋅氧化物、鋁錫氧化物、鋁鋅氧化物、銦鍺鋅氧化物、其他合適的金屬氧化物或上述至少兩者之堆疊層。所述不透明導電材料包括金屬。
第二電極106配置於第一電極104上方。第二電極106可為圖案化之電極或是未圖案化之電極,其材質可為透明導電材料或是不透明之導電材料。所述透明導電材料包括金屬氧化物,例如:銦錫氧化物、銦鋅氧化物、鋁錫氧化物、鋁鋅氧化物、銦鍺鋅氧化物、其他合適的氧化物或上述至少兩者之堆疊層。所述不透明導電材料例如是金屬。
一般來說,第一電極104以及第二電極106其中之一者是作為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00的陽極且另一者是作為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00的陰極。舉例來說,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電極104例如是陽極,以及第二電極106例如是陰極。
有機發光層108配置於第一電極104與第二電極106之間。有機發光層108可包括紅色有機發光圖案、綠色有機發光圖案、藍色有機發光圖案、其他顏色有機發光圖案或上述發光圖案之組合。此外,根據其他實施例,有機發光層108可更包括電子傳輸層、電子注入層、電洞傳輸層、電洞注入層或上述四種膜層的任意組合(未繪示),此為本領域通常知識者所熟知,因此不再贅述。
在本實施例中,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00可更包括薄膜電晶體T1,其配置於基板102上,且薄膜電晶體T1與第一電極104電性連接。在本實施例中,薄膜電晶體T1例如是包括閘極G、通道層C、源極S、汲極D、介電層P1、保護層P2以及平坦層P3。閘極G例如是配置於基板102上,通道層C例如是配置於閘極G上方的介電層P1上,源極S與汲極D例如是配置於閘極G上方的通道層C兩側,保護層P2例如是覆蓋源極S、汲極D以及介電層P1。平坦層P3覆蓋保護層P2。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電極104例如是作為薄膜電晶體T1的畫素電極,第一電極104例如是形成於平坦層P3上且經由平坦層P3與保護層P2中的開口與汲極D電性連接,進而與薄膜電晶體T1電性連接。
特別一提的是,雖然本實施例是以薄膜電晶體T1為底部閘極型薄膜電晶體為例說明,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換言之,在其他的實施例中,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00也可包括頂部閘極型薄膜電晶體。再者,雖然在本實施例中是以薄膜電晶體T1具有圖1所示的結構為例,但本發明不限於此,薄膜電晶體T1也可以具有其他構型。
在本實施例中,是以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00為向上發光型有機發光顯示面板為例,因此,第二電極106的材質包括透明導電材料,且第二電極106相對於有機發光層108為出光側110。也就是說,有機發光層108所發出的光線的行進方向是由第一電極104朝向第二電極106,因此第二電極106位於有機發光層108的出光側110。在另一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有機發光面板100也可以是向下發光型有機發光顯示面板,則有機發光層108所發出的光線的行進方向是由第二電極106朝向第一電極104,因此第一電極104的材質例如是透明導電材料,且第一電極104相對於有機發光層108為出光側110。再者,若有機發光面板100為向下發光型有機發光顯示面板,則基板102需採用透明材質。
可切換式四分之一波長(λ/4)相位延遲面板200配置於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00的出光側110,具有第一表面200a以及第二表面200b,其中第一表面200a面對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00。承上所述,若有機發光面板100為向上發光型有機發光顯示面板,則第二電極106相對於有機發光層108為出光側110。因此,可切換式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面板200例如是位於第二電極106的一側,且此側相對於有機發光層108所在的一側。換言之,可切換式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面板200與有機發光層108分別位於第二電極106的相對兩側。相反地,若有機發光面板100為向下發光型有機發光顯示面板,則第一電極106相對於有機發光層108為出光側110。因此,可切換式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面板200例如是位於第一電極104的一側,且此側相對於有機發光層108所在的一側。換言之,可切換式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面板200與有機發光層108分別位於第一電極104的相對兩側。
在本實施例中,可切換式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面板200例如是包括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單元U,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單元U例如是包括第一透明基板202、第二透明基板204、液晶層206、第一導體層208以及第二導體層210。
第二透明基板204與第一透明基板例如是202對向設置。第一透明基板202以及第二透明基板204之材質例如是包括玻璃、石英、有機聚合物或其他可適用的材料。第一透明基板202以及第二透明基板204之材質可以相同或相異,端視使用者設計而定,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液晶層206例如是配置於第一透明基板202與第二透明基板204之間。液晶層206例如是包括數個液晶分子LC,其中液晶分子LC在電場中具有光學異向性且在無電場條件下為光學等向性。根據其他實施例,液晶層206亦可包括用於維持可切換式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面板200之厚度的間隙物(未繪示),其材質可包括有機透明絕緣材質或無機透明絕緣材質。
第一導體層208例如是配置於第一透明基板202上,且位於第一透明基板202與液晶層206之間。第二導體層210例如是配置於第二透明基板204上,且位於第二透明基板204與液晶層206之間。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導體層208與第二導體層210的材質可包括透明導電材質。透明導電材質可以是銦錫氧化物、銦鋅氧化物、鋁鋅氧化物、上述之組合或其他透明導電材質。
在本實施例中,可切換式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面板200可更包括主動元件T2,其配置於第一透明基板202上且與第一導體層208電性連接。主動元件T2例如是薄膜電晶體,其例如是包括閘極G、通道層C、源極S、汲極D、介電層P1、P4以及保護層P2。閘極G、通道層C、源極S、汲極D、介電層P1以及保護層P2可以參照前一實施例中所述,於此不贅述。介電層P4例如是配置於第一透明基板202上,且第一導體層208例如是配置於介電層P4上。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導體層208例如是經由汲極D與主動元件T2電性連接。在本實施例中,雖然本實施例之主動元件T2是以底部閘極型薄膜電晶體為例,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換言之,在其他的實施例中,主動元件T2也可以是頂部閘極型薄膜電晶體或其他類型的主動元件。
半穿反層300配置於可切換式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面板200的第一表面200a上,面對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00。半穿反層300對光線具有一半穿透且一半反射的性質,半穿反層300的材質例如可包括鋁、銀、鉑、銅或金,因此當入射光線遇到半穿反層300時,將會產生鏡面反射。也就是說,配置於可切換式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面板200的第一表面200a上之半穿反層300可增加入射光線的反射,使得顯示器具有較佳的鏡面效果。在本實施例中,半穿反層300的厚度可介於1至1000奈米之間。此外半穿反層300亦可包括折射率匹配層(未繪示),以增加反射率。另外,半穿反層300亦可使用多層膜,利用全反射原理,達到半穿透半反射的效果。由於半穿反層300為獨立設置,因此可以選擇較佳的半反射與半穿透特性,以符合鏡面反射的需求。此外,由於半穿反層300設置在可切換式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面板200的第一表面200a上,增加對入射光線的反射,減少入射光線的散射,使鏡面模式時有較佳的鏡面顯示效果。
偏光板400配置於可切換式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面板200的第二表面200b上。在本實施例中,偏光板400可包括線偏光板。偏光板400可對入射光線進行偏極化。
在本實施例中,鏡面可切換有機發光顯示器1000例如是更包括一透光材料層500,其設置於半穿反層300與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00之間,使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00射出的穿透光線可以穿過透光材料層500與半穿反層300,而呈現出顯示影像。因此,半穿反層300可以不全面直接接觸第二電極106。透光材料層500例如可以是黏著層、間隔層、封裝層等等或其組合。黏著層例如可以是透明絕緣材料,間隔層例如可以是光阻間隙物(spacer)等,封裝層可以是透光封裝材料、密封膠、密封玻璃或是密封氣體(例如:惰性氣體或是抽真空的殘留氣體)或其結合與組合。例如半穿反層300與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00之間可選擇性地設置光阻間隙物,外圍環繞密封膠或密封玻璃,抽真空使半穿反層300與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00之間剩下抽真空的殘留氣體。此外,半穿反層300與有機發光顯示面板100之間例如亦可以全面使用黏著層固著。透光材料層500亦可以選用低反射率的材質,可以增進半穿反層300的鏡面反射效果。透光材料層500詳細的結構設計,端視使用者設計而定,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接下來將以圖式來說明本實施例之鏡面可切換有機發光顯示器1000的可切換式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面板200在λ/4相位差以及0相位差之間切換的機制。圖3A與圖3B分別為鏡面可切換有機發光顯示器1000的可切換式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面板200產生λ/4相位差效果以及0相位差效果的示意圖,分別用於顯示模式與鏡面模式。請參照圖3A,於顯示模式時,當第一導體層208與第二導體層210之間不具有電位差或是皆未施加電壓時,液晶層206中的液晶分子LC呈現平躺狀態,進而產生λ/4相位延遲效果。詳言之,入射光線L例如是環境光線,當入射光線L入射至鏡面可切換有機發光顯示器1000後,入射光線L會先被偏光板400偏極化,接著在可切換式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面板200中轉化為左旋光,然後被半穿反層300反射為右旋光,此時可稱為反射光線L’,接著經過可切換式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面板200中並再次偏極化。此狀態的反射光線L’與入射光線L比較,其偏振角度相差了90度,因此反射光線L’會被偏光板400擋住而無法穿透鏡面可切換有機發光顯示器1000。如此一來,可以消除反射光線L’,使得鏡面可切換有機發光顯示器1000會呈現黑色。此時,有機發光面板100可呈現穿透光線T,穿過半穿反層300與可切換式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面板200,呈現所需的一般顯示影像。
請參照圖3B,於鏡面模式時,當對第一導體層208與第二導體層210施加電壓或使兩者之間具有電位差時,液晶層206中的液晶分子LC呈現直立狀態,使得λ/4相位延遲效果被關閉,因此可切換式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面板200提供0相位差。詳言之,當環境光L入射至鏡面可切換有機發光顯示器1000後,偏極化後的入射光線L會直接穿透可切換式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面板200且未改變其偏振狀態,然後被半穿反層300反射,形成具有相同偏振方向的反射光線L’,反射光線L’可直接穿透可切換式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面板200到達偏光板400,並再次偏極化後射出。如此一來,鏡面可切換有機發光顯示器1000會呈現鏡面反射影像。
在本實施例中,鏡面可切換有機發光顯示器1000可在λ/4相位差延遲與0相位差延遲之間轉換,因此可在一般顯示模式與鏡面顯示模式之間進行切換。如此一來,可降低入射光線對顯示器的干擾,使得顯示器具有較佳的顯示效果。
圖4A與圖4B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一種鏡面可切換有機發光顯示器的剖面示意圖與上視示意圖。請同時參照圖4A與圖4B,在本實施例中,鏡面可切換有機發光顯示器1000’的結構與鏡面可切換有機發光顯示器1000大致相同,其主要不同處在於可切換式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面板200’具有多個可切換區塊R。其中,各可切換區塊R中設置有一個可切換單元U。可切換單元U的結構可以參照前一實施例中所述,於此不贅述。可切換區塊R例如是以陣列方式排列,因此可切換單元U例如是以陣列方式排列。特別一提的是,雖然在圖4A中是以繪示可切換式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面板200’具有2個可切換區塊R1與R2為例,但本發明不限於此,換言之,在其他實施例中,可切換式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面板200’可以包括2個以上的可切換區塊R。
可切換單元U可以藉由相同的電路控制或分別由不同的電路控制。因此,各可切換單元U可以分別提供λ/4相位差或是0相位差。舉例來說,多個可切換單元U例如是可以同時提供λ/4相位差或是同時提供0相位差,使得畫面同時呈現顯示影像或同時呈現鏡面效果。當然,在一實施例中,也可以其中一或多個可切換單元U提供λ/4相位差,以及其他的可切換單元U提供0相位差,以呈現局部鏡面顯示與局部一般顯示的效果。
在本實施例中,由於鏡面可切換有機發光顯示器1000’具有多個可分別在λ/4相位差延遲與0相位差之間切換的可切換單元U。因此,鏡面可切換有機發光顯示器1000’可在一般顯示模式與鏡面顯示模式之間進行切換,或是同時產生局部鏡面顯示與局部一般顯示的效果。如此一來,可大幅增加鏡面可切換有機發光顯示器1000’的應用範圍,以符合消費者對於顯示器的需求。
圖5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之一種鏡面可切換顯示器的剖面示意圖。鏡面可切換顯示器2000包括主動發光顯示面板1100、可切換式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面板1200、半穿反層1300、透光材料層1500以及偏光板1400。
主動發光顯示面板1100具有出光側1100a。在此實施例中,主動發光顯示面板1100可包括有機發光顯示面板、場發射顯示面板、電漿顯示面板與液晶顯示面板。
可切換式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面板1200具有第一表面1200a以及第二表面1200b,其中第一表面1200a面對主動發光顯示面板1100。在本實施例中,可切換式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面板1200例如是配置於主動發光顯示面板1100的出光側1110a。半穿反層1300配置於可切換式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面板1200的第一表面1200a上,面對主動發光顯示面板1100。透光材料層1500配置於該半穿反層1300與該主動發光顯示面板1100之間。偏光板1400配置於可切換式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面板1200的第二表面1200b上。可切換式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面板1200、半穿反層1300、透光材料層1500以及偏光板1400的結構與前文所述的可切換式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面板200、200’、半穿反層300、透光材料層500以及偏光板400的結構大致相同,因此可參照前文所述,於此不贅述。
在本實施例中,由於鏡面可切換顯示器2000具有可在λ/4相位差延遲與0相位差延遲之間轉換的可切換式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面板1200,因此可在一般顯示模式與鏡面顯示模式之間進行切換,或是產生局部鏡面顯示與局部一般顯示的效果。此外,在顯示模式時,相位延遲面板可降低入射光線對顯示器的干擾,使得顯示器具有較佳的顯示效果;在鏡面模式時,設置於相位延遲面板一側表面之半穿反層則可增加入射光線的反射,使得顯示器具有較佳的鏡面效果。可大幅增加鏡面可切換顯示器的應用範圍,以符合消費者對於顯示器的需求。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鏡面可切換有機發光顯示器與鏡面可切換顯示器包括顯示面板、可切換式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面板、半穿反層以及偏光板。可切換式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面板可在λ/4相位差延遲與0相位差延遲之間切換,因此,在與偏光板及半穿反層的搭配下,在顯示模式時,可以消除入射光線在顯示器表面的反射以降低入射光線對顯示器的干擾,使得顯示器畫面呈現較佳的顯示影像;在鏡面模式時,則或者可以是增加入射光線的反射,使顯示器畫面呈現較佳的鏡面反射。由於半穿反層設置在可切換式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面板的第一表面上,增加對入射光線的反射,減少入射光線的散射,使鏡面模式時有更佳的鏡面顯示效果。此外,在一實施例中,鏡面可切換有機發光顯示器具有多個可在λ/4相位差延遲與0相位差延遲之間轉換的可切換單元,因此除了可在一般顯示模式與鏡面顯示模式之間進行切換以外,亦可同時產生局部鏡面顯示與局部一般顯示的效果。如此一來,大幅增加鏡面可切換有機發光顯示器與鏡面可切換顯示器的應用範圍,以符合使用者對於顯示器的要求。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有機發光顯示面板
102...基板
104...第一電極
106...第二電極
108...有機發光層
110、1100a...出光側
200、200’、1200...可切換式四分之一相位延遲面板
200a、1200a...第一表面
200b、1200b...第二表面
202...第一透明基板
204...第二透明基板
206...液晶層
208...第一導體層
210...第二導體層
300、1300...半穿反層
400、1400...偏光板
500、1500...透光材料層
1000、1000’...鏡面可切換有機發光顯示器
1100...主動發光顯示面板
2000...鏡面可切換顯示器
C...通道層
D...汲極
G...閘極
L...入射光線
L’...反射光線
LC...液晶分子
P1、P4...介電層
P2...保護層
P3...平坦層
R...可切換區塊
S...源極
T...穿透光線
T1...薄膜電晶體
T2...主動元件
U...可切換單元
圖1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一種鏡面可切換有機發光顯示器的剖面示意圖。
圖2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另一種鏡面可切換有機發光顯示器的剖面示意圖。
圖3A為鏡面可切換有機發光顯示器的可切換式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面板產生λ/4相位差效果的示意圖。
圖3B為鏡面可切換有機發光顯示器的可切換式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面板產生0相位差效果的示意圖。
圖4A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一種鏡面可切換有機發光顯示器的剖面示意圖。
圖4B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一種鏡面可切換有機發光顯示器的上視示意圖。
圖5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一種鏡面可切換顯示器的剖面示意圖。
100...有機發光顯示面板
102...基板
104...第一電極
106...第二電極
108...有機發光層
110...出光側
200...可切換式四分之一相位延遲面板
200a.. 第一表面
200b...第二表面
202...第一透明基板
204...第二透明基板
206...液晶層
208...第一導體層
210...第二導體層
300...半穿反層
400...偏光板
500...透光材料層
1000...鏡面可切換有機發光顯示器
C...通道層
D...汲極
G...閘極
LC...液晶分子
P1、P4...介電層
P2...保護層
P3...平坦層
S...源極
T1...薄膜電晶體
T2...主動元件
U...可切換單元

Claims (20)

  1. 一種鏡面可切換有機發光顯示器,包括:一有機發光顯示面板,具有一出光側;一可切換式四分之一波長(λ/4)相位延遲面板,配置於該有機發光顯示面板的該出光側,具有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其中該第一表面面對該有機發光顯示面板;一半穿反層,配置於該可切換式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面板的該第一表面上,面對該有機發光顯示面板的該出光側;以及一偏光板,配置於該可切換式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面板的該第二表面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鏡面可切換有機發光顯示器,其中該有機發光顯示面板包括:一基板;一第一電極,配置於該基板上;一第二電極,配置於該第一電極上方;以及一有機發光層,配置於該第一電極與該第二電極之間。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鏡面可切換有機發光顯示器,其中該有機發光顯示面板更包括一薄膜電晶體,配置於該基板上,該薄膜電晶體與該第一電極電性連接。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鏡面可切換有機發光顯示器,其中該有機發光顯示面板包括一向上發光型有機發光顯示面板。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鏡面可切換有機發光顯示器,其中該第二電極的材質包括一透明導電材料,且該第二電極相對於該有機發光層為該出光側。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鏡面可切換有機發光顯示器,其中該第二電極與該半穿反層不全面直接接觸。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鏡面可切換有機發光顯示器,其中該有機發光顯示面板包括一向下發光型有機發光顯示面板。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鏡面可切換有機發光顯示器,其中該第一電極的材質包括一透明導電材料,且該第一電極相對於該有機發光層為該出光側。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鏡面可切換有機發光顯示器,其中該可切換式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面板包括:一第一透明基板;一第二透明基板,與該第一透明基板對向設置;一液晶層,配置於該第一透明基板與該第二透明基板之間;一第一導體層,配置於該第一透明基板上,且位於該第一透明基板與該液晶層之間;一第二導體層,配置於該第二透明基板上,且位於該第二透明基板與該液晶層之間;以及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鏡面可切換有機發光顯示器,其中該第一導體層與該第二導體層的材質包括透明導電材質。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鏡面可切換有機發光顯示器,其中該第一導體層與該第二導體層的材質包括銦錫氧化物、銦鋅氧化物、鋁鋅氧化物以及其組合。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鏡面可切換有機發光顯示器,其中該可切換式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面板更包括一主動元件,配置於該第一透明基板上且與該第一導體層電性連接。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鏡面可切換有機發光顯示器,其中該可切換式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面板包括多個可切換區塊。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鏡面可切換有機發光顯示器,其中該可切換式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面板可在λ/4相位差以及0相位差之間切換。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鏡面可切換有機發光顯示器,其中該偏光板包括一線偏光板。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鏡面可切換有機發光顯示器,其中該半穿反層的材質包括鋁、銀、鉑、銅或金。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鏡面可切換有機發光顯示器,其中該半穿反層的厚度介於1至1000奈米之間。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鏡面可切換有機發光顯示器,更包括一透光材料層設置於該半穿反層與該有機發光顯示面板之間。
  19. 一種鏡面可切換顯示器,包括:一主動發光顯示面板,具有一出光側;一可切換式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面板,具有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其中該第一表面面對該主動發光顯示面板;一半穿反層,配置於該可切換式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面板的該第一表面上,面對該主動發光顯示面板;以及一偏光板,配置於該可切換式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面板的該第二表面上。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鏡面可切換顯示器,其中主動發光顯示面板包括一有機發光顯示面板、一場發射顯示面板、一電漿顯示面板與一液晶顯示面板。
TW101109091A 2012-03-16 2012-03-16 鏡面可切換有機發光顯示器及鏡面可切換顯示器 TW2013407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09091A TW201340773A (zh) 2012-03-16 2012-03-16 鏡面可切換有機發光顯示器及鏡面可切換顯示器
CN2012101596380A CN102709309A (zh) 2012-03-16 2012-05-17 镜面可切换有机发光显示器及镜面可切换显示器
US13/480,440 US20130242212A1 (en) 2012-03-16 2012-05-24 Mirror switchabl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and mirror switchable display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09091A TW201340773A (zh) 2012-03-16 2012-03-16 鏡面可切換有機發光顯示器及鏡面可切換顯示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40773A true TW201340773A (zh) 2013-10-01

Family

ID=46901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09091A TW201340773A (zh) 2012-03-16 2012-03-16 鏡面可切換有機發光顯示器及鏡面可切換顯示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242212A1 (zh)
CN (1) CN102709309A (zh)
TW (1) TW201340773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17828B (zh) * 2013-04-28 2016-08-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TWI512358B (zh) 2013-08-02 2015-12-11 Au Optronics Corp 可切換鏡面模式及顯示模式的顯示裝置
CN103441139B (zh) * 2013-08-14 2016-03-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控制方法
US9846343B2 (en) * 2013-08-14 2017-12-19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control method
CN104111559A (zh) * 2014-07-01 2014-10-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镜面显示装置
CN104166268A (zh) * 2014-07-24 2014-11-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镜面显示装置
KR102239168B1 (ko) * 2014-08-22 2021-04-1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광학 유닛, 광학 유닛의 제조 방법
US9730506B2 (en) * 2014-09-16 2017-08-15 Geanine M. Lamberger Mirror for a mobile device
CN104319282B (zh) * 2014-09-23 2018-02-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CN104240608A (zh) * 2014-09-29 2014-12-2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JP6441098B2 (ja) * 2015-02-02 2018-12-1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車両用映像表示ミラー
CN104659075B (zh) 2015-03-19 2017-08-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KR102369498B1 (ko) * 2015-09-07 2022-03-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미러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05373281B (zh) 2015-12-04 2018-12-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KR102598924B1 (ko) * 2015-12-15 2023-11-0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표시패널
JP6863803B2 (ja) * 2016-04-07 2021-04-21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表示装置
CN105954947B (zh) * 2016-06-21 2019-01-1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
KR20180077953A (ko) * 2016-12-29 2018-07-0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투명 표시장치
CN108289215A (zh) * 2018-03-16 2018-07-17 杨丛泽 立体影像显示结构
CN108303805A (zh) * 2018-03-16 2018-07-20 杨丛泽 一种智能立体影像盒
TWI728338B (zh) * 2019-04-10 2021-05-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面板
CN110350016B (zh) * 2019-07-24 2022-04-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显示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61788B2 (en) * 2003-06-03 2005-03-01 Motorola, Inc. Switchable display/mirror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06308897A (ja) * 2005-04-28 2006-11-09 Optrex Corp 有機el表示装置
CN1987562A (zh) * 2005-12-21 2007-06-27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显示器和其伽马切换方法
US8633477B2 (en) * 2008-07-17 2014-01-21 Pavoninekorea Inc.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three-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device
KR101002659B1 (ko) * 2008-12-23 2010-12-20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0995067B1 (ko) * 2009-01-21 2010-11-18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1135539B1 (ko) * 2010-03-05 2012-04-13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242212A1 (en) 2013-09-19
CN102709309A (zh) 2012-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340773A (zh) 鏡面可切換有機發光顯示器及鏡面可切換顯示器
TWI646520B (zh) 透明顯示裝置
TWI393950B (zh) 半穿反型顯示面板
US11004913B2 (en) Display apparatus
CN108666357B (zh) 一种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JP2002328630A (ja) 表示装置
US11009743B2 (en) Display panel
JP2007041536A (ja) 表示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7183614A (ja) 半透過型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429942B1 (ko) 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919107B1 (ko) 표시 장치
US20220128860A1 (en) Reflective display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7679702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5445997B (zh) 液晶显示装置
KR101740646B1 (ko) 광학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JP5624014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WO2018157744A1 (zh) 反射式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US11454842B2 (en) Display device
KR20190081928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WO2019239468A1 (ja) 表示装置
KR101971142B1 (ko) 터치패널 타입 액정표시장치
JP2005292597A (ja) 表示装置
KR20170079633A (ko) 양면 발광형 유기발광다이오드 표시장치
KR102450191B1 (ko)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JP2012118296A (ja) 液晶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