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40743A - 在無線通訊中監控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之方法和設備 - Google Patents

在無線通訊中監控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之方法和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40743A
TW201340743A TW102109595A TW102109595A TW201340743A TW 201340743 A TW201340743 A TW 201340743A TW 102109595 A TW102109595 A TW 102109595A TW 102109595 A TW102109595 A TW 102109595A TW 201340743 A TW201340743 A TW 20134074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dcch
control channel
downlink control
physical downlink
user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095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eng-Hui Ou
Original Assignee
Innovative Son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ovative Sonic Corp filed Critical Innovative Sonic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3407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40743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8Management of setup rejection or fail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40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selective distribution or broadcas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露一種在無線通訊中監控一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之方法和設備。上述方法包括在一用戶設備配置一非連續接收(DRX)。上述方法亦包括在一服務細胞或一主要細胞(PCell)上執行一測量。上述方法更包括在偵測到上述服務細胞或上述主要細胞(PCell)之一品質變差或低於一臨界值之後,在上述用戶設備上更頻繁地監控上述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CCH)。

Description

在無線通訊中監控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之方法和設備
本說明書主要係有關於無線通訊網路,特別係有關於在無線通訊網路中監控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之方法和設備。
隨著大量數據在行動通訊裝置上傳輸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傳統行動語音通訊網路進化為藉由網際網路協定(Internet Protocal,IP)數據封包在網路上傳輸。藉由傳輸網際網路協定(IP)數據封包,可提供行動通訊裝置之用戶IP電話、多媒體、多重廣播以及隨選通訊的服務。
進化通用移動通訊系統陸面無線存取網路(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為規格上常用之一種網路架構。進化通用移動通訊系統陸面無線存取網路(E-UTRAN)系統可以提供高速傳輸,使得可實現上述IP電話、多媒體之服務。進化通用移動通訊系統陸面無線存取網路(E-UTRAN)系統之規格係為3GPP規格組織所制定。因此,為了進化和完善3GPP之規格,在原3GPP規格之骨幹上之改變係常提出和考慮的。
本發明揭露一種在無線通訊中監控一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之方法和設備。上述方法包括在一用戶設備配置一非連續接收(DRX)。上述方法亦包括在一服務細胞或一主要細胞(PCell)上執行一測量。上述方法更包括在偵測到上述服務細胞或上述主要細胞(PCell)之一品質變差或低於一臨界值之後,在上述用戶設備上更頻繁地監控上述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CCH)。
100‧‧‧進化通用移動通訊系統陸面無線存取網路
102‧‧‧進化B節點
104‧‧‧用戶設備
106‧‧‧移動管理實體
108‧‧‧控制計畫
110‧‧‧用戶計畫
210‧‧‧發送器系統
212、236‧‧‧數據源
214、238‧‧‧發送數據處理器
220‧‧‧多輸入多輸出處理器
222a~222t、314‧‧‧發送器
254a~254r‧‧‧接收器
224a~224t、252a~252r‧‧‧天線
230、270‧‧‧處理器
232、272‧‧‧記憶體
242、260‧‧‧接收數據處理器
240‧‧‧解調器
250‧‧‧接收器系統
280‧‧‧調變器
300‧‧‧通訊設備
302‧‧‧輸入設備
304‧‧‧輸出設備
306‧‧‧控制電路
308‧‧‧中央處理器
310‧‧‧記憶體
312‧‧‧程式碼
314‧‧‧收發器
400‧‧‧應用層
402‧‧‧第三層
404‧‧‧第二層
406‧‧‧第一層
500、600‧‧‧時序圖
505、515、605、615、625‧‧‧時間週期
510、610、625‧‧‧時間點
第1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所述之多重無線存取通訊系統之架構圖;第2圖係顯示發送器系統210(亦可視為存取網路)和接收器系統250(亦可視為存取終端機或用戶設備)應用在多輸入多輸出系統200中之方塊圖;第3圖係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通訊設備之簡化功能方塊圖;第4圖係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中表示第3圖中執行程式碼312之簡化功能方塊圖;第5圖係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時序圖;第6圖係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時序圖。
本發明在以下所揭露之無線通訊系統、元件和相關的方法係使用在無線通訊的寬頻服務中。無線通訊廣泛的用 以提供在不同類型的傳輸上,像是語音、數據等。這些無線通訊系統根據分碼多重存取(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分時多重存取(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正交分頻多重存取(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3GPP長期演進技術(Long Term Evolution,LTE)無線存取、3GPP長期演進進階技術(Long Term Evolution Advanced,LTE-A)、3GPP2超行動寬頻(Ultra Mobile Broadband,UMB)、全球互通微波存取(WiMax)或其它調變技術來設計。
特別地,以下敘述之範例之無線通訊系統、元件,和相關方法可用以支援由第三代通信系統標準組織(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所制定之一或多種標準,其中包括了文件號碼RP-120256,3GPP工作項目描述“對於多樣資料應用之長期演進技術無線存取網路強化”(“LTE RAN Enhancements for Diverse Data Applications”)、3GPP在無線存取網路工作群組2(Radio Access Network Working Group 2,RAN2)之電子郵件所討論[77#27]之長期演進技術(LTE):多樣資料應用強化(EDDA):在電源消耗和非連續接收(DRX)之技術報告(TR)之正文提案(TP)、文件號碼TR 36.822 V0.3.0“對於多樣資料應用之長期演進技術無線存取網路強化(第11版)”(“LTE RAN Enhancements for Diverse Data Applications(Release 11)”)、RAN2#77草稿會議註記(Draft Meeting Notes)(在http://www.3gpp.org/ftp/tsg_ran/WG2_RL/TSGR2/_77/Report/可見);文件編號TS 36.321 V10.4.0“媒體存取控制協定規格 (第10版)”(“MAC protocol specification(Release 10)”);文件編號TS 36.133 V10.5.0“支援無線資源管理之需求(第10版)”(“Requirements for support of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Release 10)”);以及文件編號TS 36.331 V10.4.0“無線電資源控制協定規格(第10版)”(“RRC protocol specification(Release 10)”)。上述之標準及文件在此引用並構成本說明書之一部分。
第1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所述之多重存取無線通訊系統之方塊圖。存取網路(access network,AN)100包括複數天線群組,一群組包括天線104和106、一群組包括天線108和110,另一群組包括天線112和114。在第1圖中,每一天線群組暫以兩個天線圖型為代表,實際上每一天線群組之天線數量可多可少。存取終端(access terminal,AT)116與天線112和114進行通訊,其中天線112和114透過前向鏈路(forward link)120發送資訊給存取終端116,以及透過反向鏈路(reverse link)118接收由存取終端116傳出之資訊。存取終端122使用天線106和108來傳輸,其中天線106和108透過前向鏈路126發送資訊至存取終端122,且透過反向鏈路124接收由存取終端122傳出之資訊。在一分頻雙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FDD)系統,反向鏈路118、124及前向鏈路120、126可使用不同頻率通信。舉例說明,前向鏈路120可用與反向鏈路118不同之頻率。
每一天線群組及/或它們設計涵蓋的區塊通常被稱為存取網路的區塊(sector)。在此一實施例中,每一天線群組係設計為與存取網絡100之區塊所涵蓋區域內之存取終端進 行通訊。
當與前向鏈路120及126進行通訊時,存取網路100中的傳輸天線利用波束形成以分別改善存取終端116及122的前向鏈路信噪比。相較於使用單個天線與涵蓋範圍中所有存取終端進行傳輸之存取網路來說,利用波束形成技術與在其涵蓋範圍中分散之存取終端進行傳輸之存取網路可降低對位於鄰近細胞中之存取終端的干擾。
存取網路可以是用來與終端設備進行通訊的固定機站或基地台,也可稱作接入點、B節點(Node B)、基地台、進化基地台、進化B節點(eNode B)、或其他專業術語。存取終端(AT)也可稱作係用戶設備(UE)、無線通訊設備、終端機、存取終端、或其他專業術語。
第2圖係顯示發送器系統210(可視為存取網路)和接收器系統250(可視為存取終端機或用戶設備)應用在多輸入多輸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系統200中之方塊圖。在發送器系統210中,數據源212提供所產生之數據流中的流量數據至發送(TX)數據處理器214。
在一實施例中,每一數據流係經由個別之發送天線發送。發送數據處理器214使用特別為此數據流挑選之編碼法將流量數據格式化、編碼、交錯處理並提供編碼後的數據數據。
每一編碼後之數據流可利用正交分頻多工技術(OFDM)調變來和引導數據(pilot data)作多工處理。一般來說,引導數據係一串利用一些方法做過處理之已知數據樣式,引導 數據也可用作在接收端估算通道回應。每一多工處理後之引導數據及編碼後的數據接下來可用選用的調變方法(二元相位偏移調變BPSK;正交相位偏移調變QPSK;多級相位偏移調變M-PSK;多級正交振幅調變M-QAM)作調變(符號標示,symbol mapped)。每一數據流之數據傳輸率,編碼,及調變係由處理器230所指示。
所有數據流產生之調變符號接下來被送到發送多輸入多輸出處理器220,以繼續處理調變符號(例如使用正交分頻多工技術(OFDM))。發送多輸入多輸出處理器220接下來提供N T 調變符號流至N T 發送器(TMTR)222a至222t。在某些狀況下,發射多輸入多輸出處理器220會提供波束型成之比重給數據流之符號以及發送符號之天線。
每一個發送器222a至222t接收並處理各自之符號流及提供一至多個類比信號,並再調節(放大,過濾,下調)這些類比信號,以提供適合以多輸入多輸出通道發送的調變信號。接下來,由發送器222a至222t送出之N T 調變後信號各自傳送至N T 天線224a至224t。
在接收器系統250端,傳送過來之調變後信號在N R 天線252a至252r接收後,每個信號被傳送到各自的接收器(RCVR)254a至254r。每一接收器254a至254r將調節(放大,過濾,下調)各自接收之信號,將調節後之信號數位化以提供樣本,接下來處理樣本以提供相對應之「接收端」符號流。
N R 接收符號流由接收器254a至254r傳送至接收數據處理器260,接收數據處理器260將由接收器254a至254r傳送 之N R 接收符號流用特定之接收處理技術處理,並且提供N T 「測得」符號流。接收數據處理器260接下來對每一測得符號流作解調、去交錯、及解碼之動作以還原數據流中之流量數據。在接收數據處理器260所執行的動作與在發射系統210內之發送多輸入多輸出處理器220及發射數據處理器214所執行的動作互補。
處理器270周期性地決定欲使用之預編碼矩陣(於下文討論)。處理器270制定一由矩陣指標及級值(rank value)所組成之反向鏈路訊息。
此反向鏈路訊息可包括各種通訊鏈路及/或接收數據流之相關資訊。反向鏈路訊息接下來被送至發射數據處理器238,由數據資料源236傳送之數據流也被送至此匯集並送往調變器280進行調變,經由接收器254a至254r調節後,再送回發送器系統210。
在發送器系統210端,源自接收器系統250之調變後信號被天線224接收,在收發器222a至222t被調節,在解調器240作解調,再送往接收數據處理器242以提取由接收器系統250端所送出之反向鏈路訊息244。處理器230接下來即可決定欲使用決定波束型成之比重之預編碼矩陣,並處理提取出之訊息。
接下來,參閱第3圖,第3圖係以另一方式表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通訊設備之簡化功能方塊圖。在第3圖中,通訊設備300可用以具體化第1圖中之用戶設備(存取終端)116及122,並此通訊系統以一長期演進技術(LTE)系統,一 長期演進進階技術(LTE-A),或其它與上述兩者近似之系統為佳。通訊設備300可包括一輸入設備302、一輸出設備304、一控制電路306、一中央處理器(CPU)308、一記憶體310、一程式碼312、一收發器314。控制電路306在記憶體310中透過中央處理器308執行程式碼312,並以此控制在通訊設備300中所進行之作業。通訊設備300可利用輸入設備302(例如鍵盤或數字鍵)接收用戶輸入訊號;也可由輸出設備304(例如螢幕或喇叭)輸出圖像及聲音。收發器314在此用作接收及發送無線訊號,將接收之信號送往控制電路306,以及以無線方式輸出控制電路306所產生之信號。
第4圖係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中表示第3圖中執行程式碼312之簡化功能框圖。此實施例中,執行程式碼312包括一應用層400、一第三層402、一第二層404、並且與第一層406耦接。第三層402一般執行無線資源控制。第二層404一般執行鏈路控制。第一層406一般負責實體連接。
工作項目(work item,WI):多樣資料應用強化(Enhancements for Devices Data Applications,EDDA)已被同意在長期演進技術(LTE)第11版本中進行研究。根據3GPP RP-120256所提出,多樣資料應用強化的主要目的之一係透過非連續接收(Discontinuous Reception,DRX)以改善效能和功率消耗,如下所示:強化非連續接收(DRX)配置/操作機制使其對於同時運行之單一或多重應用之需求和動作更加敏感,並對於時變流量分佈(time-varying traffic profiles)和應用需求具有改善的適應性, 因而在效能和用戶設備電源消耗量之間的平衡(trade-off)具有改良之最佳化結果。
目前來說,關於多樣資料應用強化(EDDA)之研究(例如:3GPP在無線存取網路工作群組2(Radio Access Network Working Group 2,RAN2)之電子郵件所討論[77#27]之長期演進技術(LTE):多樣資料應用強化(EDDA):在電源消耗和非連續接收(DRX)之技術報告(TR)之正文提案(TP))仍在進行中。此會議討論的主要目的係紀錄根據RAN2#77會議提供的非連續接收(DRX)電源消耗之模擬結果,用以準備3GPP TR 36.822之正文提案。RAN2#77之會議結果顯示在RAN2#77草稿會議註記(Draft Meeting Notes)中(此草稿會議註記可在http://www.3gpp.org/ftp/tsg_ran/WG2_RL/TSGR2/_77/Report/取得)。在此會議討論中,對於不同非連續接收(DRX)之週期長度和用戶設備之速度在換手(handover,HO)時的效能之研究和描述如下:
5.4.3電源消耗和換手效能間之平衡
較長之非連續接收(DRX)之週期長度會對換手效能有潛在的影響,在此章節會評估此影響性。此影響也許會因為L1量測之頻率降低或信號訊息之延遲(latency)增加而產生。
在底下之圖5.4.3-1顯示了每次成功換手(Successful HOs)之無線鏈結失敗率(radio link failures,RLF)之百分比結果。
圖5.4.3-1:用戶設備換手效能對應移動性和(DRX)之週期(cycle)長度之顯示圖
注意的是:上圖係由R2-120578中取得。底下的觀察結果都可由上圖推測出來:-無線鏈結失敗率隨著較長之非連續接收(DRX)之週期長度而增加
-在高移動性的情況下,將用戶設備維持在無線電資源控制(RRC)之連結狀態(connected state)下而使用短的非連續接收(DRX)週期長度或是在無線電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之休眠狀態(idle state)會有更好的效能。
此外,目前非連續接收(DRX)的操作係在媒體存取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規格(3GPP TS 36.321 V10.4.0)中被規範。根據3GPP TS 36.321 V10.4.0,用戶設備會根據配置之非連續接收(DRX)之操作,判定何時該監控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詳細內容如下:當一非連續接收(DRX)週期被配置,活動時間(Active Time)包括下列情況: -onDourationTimerdrx-inactivityTimerdrx-RetransmissionTimermac-ContentionResolutionTimer(如5.1.5小節所述)正在運行時;或-在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發送一排程要求(Scheduling Request)且等候判定時(如5.4.4小節所述);或-可能會有用來進行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之重傳的上行鏈路授予指令(uplink grant),且有資料在對應之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HARQ)緩衝器時;或-當成功接收一不由用戶設備選擇的前導(preamble)對應的隨機存取回應(Random Access Response)之後,而一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指示一發送至用戶設備之細胞無線網路暫存識別碼(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C-RNTI)之一新傳輸尚未收到時(如5.1.4小節所述)。
當配置了非連續接收(DRX),用戶設備將會對每一子訊框執行以下指令:-若一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HARQ)往返時間(Round Trip Time,RTT)計時器在此子訊框到期,且對應之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HARQ)程序之資料未成功解碼:-啟動對應之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HARQ)程序的drx-RetransmissionTimer
-若接收一非連續接收(DRX)指令媒體存取控制(NAC)控制 單元:-終止onDourationTimer;-終止drx-inactivityTimer
-若在此子訊框drx-inactivityTimer到期或接收到一非連續接收(DRX)指令媒體存取控制(NAC)控制單元:-若配置短非連續接收(DRX)週期:-啟動或重新啟動drxShortCycleTimer;-使用短非連續接收(DRX)週期。
-不是短非連續接收(DRX)週期的話:-使用長非連續接收(DRX)週期。
-若drxShortCycleTimer在此子訊框到期:-使用長非連續接收(DRX)週期。
-若使用短非連續接收(DRX)週期且[(SFN * 10)+subframe number]modulo(shortDRX-Cycle)=(drxStartOffset)modulo(shortDRX-Cycle);或-若使用長非連續接收(DRX)週期且[(SFN * 10)+subframe number]modulo(longDRX-Cycle)=drxStartOffset:-啟動onDourationTimer
-在活動時間,對於一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CCH)之子訊框,若用以半雙工(half-duplex)分頻雙工(FDD)用戶設備操作之上行鏈路傳輸不需要此子訊框,且若此子訊框並非配置之量測缺口(measurement gap)之一部分:-監控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CCH);-若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CCH)指示一下行鏈路 傳輸或若下行鏈路分配已經配置在此子訊框:-根據對應之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HARQ)程序,啟動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HARQ)往返時間(RTT)計時器;-停止對應之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HARQ)程序之drx-RetransmissionTimer
-若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CCH)指示一新傳輸(下行鏈路或上行鏈路):-啟動或重新啟動drx-inactivityTimer
-當不在活動時間,將不會報告類型-0-觸發探測參考信號(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
-若頻道品質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遮蔽由較上層所設定:-當onDourationTimer未運行,將不會報告在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PUCCH)之頻道品質指示(CQI)/預編碼矩陣指標(Prefer Matrix Index,PMI)/維度指標(Rank Index,RI)/預編碼類型指示(Precoder Type Indicator,PTI)。
-否則:-當不在活動時間,將不會報告在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PUCCH)之頻道品質指示(CQI)/預編碼矩陣指標(PMI)/維度指標(RI)/預編碼類型指示(PTI)。
此外,當配置不同非連續接收(DRX)週期長度時,關於對應不同非連續接收(DRX)週期長度之運算之第一層量測要求規範在3GPP TS 36.133 V10.5.0中。
一般來說,由前述之圖5.4.3-1(由第5.4.3節在3GPP RAN2之電子郵件所討論[77#27]之長期演進技術(LTE):多樣資料應用強化(EDDA):在電源消耗和非連續接收(DRX)之技術報告(TR)之正文提案(TP)討論之正文提案草稿所擷取)可得知,當用戶設備之移動性較低時,非連續接收(DRX)對於無線鏈結失敗率有較低的影響。但當用戶設備之移動性較高時,長的非連續接收(DRX)就會造成頻繁的無線鏈結失敗。因此,當用戶設備之移動性較高時,維持用戶設備在無線資源控制(RRC)之休眠狀態或在連結狀態下使用短的非連續接收(DRX)週期長度會是較好的做法。
然而,用戶設備配置短的非連續接收(DRX)週期在電源消耗上具有較差的效能。一般來說,對於網路端來說似乎並沒有一有效率之方法來偵測用戶設備之精確的速度。若網路端無法正確地和迅速地估測用戶設備之移動性,將造成根據用戶設備之移動性來配置非連續接收(DRX)週期之困難。此外,若高移動性之用戶設備總是配置較短的非連續接收(DRX)週期,將會造成電源不必要的浪費。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了改善換手效能且仍維持最佳之電源消耗之控制,用戶設備的移動性不應該成為影響所使用之非連續接收(DRX)週期之唯一因素。
本發明主要的概念係,當有可能發生換手時,可以使用戶設備(尤其係在高移動性之用戶設備)能夠更頻繁地監控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CCH),以迅速地接收換手指令。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當目前偵測到之服務細胞或主要細胞(primary cell,PCell)之品質並不好(舉例來說,低於一臨界值),用戶設備會比在一般情況下更頻繁地監控實體下行鏈路 控制頻道(PDCCH)。在另一實施例中,在傳送一測量報告後,用戶設備會比在一般情況下更頻繁地監控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CCH)。在此實施例中,測量報告之操作係規定在3GPP TS 36.331 V10.4.0中。
第5圖係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時序圖。在時間週期505期間,用戶設備會正常地監控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CCH)。在時間點510,當用戶設備偵測到服務之細胞或主要細胞(PCell)之品質變差了(舉例來說,低於一品質臨界值)。在時間週期515中,用戶設備就會更頻繁地監控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CCH)。如第5圖所示,在時間週期515期間,會增加額外的時段(occasions)來監控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CCH)。
參考第3圖和第4圖所示,通訊設備300包括一儲存於記憶體310內之程式碼312。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中央處理器308可執行程式碼312(i)以在用戶設備中配置非連續接收(DRX);(ii)以在用戶設備上執行一服務之細胞或主要細胞(PCell)之測量,以及(iii)以在用戶設備上偵測到服務之細胞或主要細胞(PCell)之品質並不好或低於一臨界值時,更頻繁地監控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CCH)。
第6圖係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時序圖。在時間週期605期間,用戶設備會正常地監控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CCH)。在時間點610,當用戶設備偵測到之服務之細胞或主要細胞(PCell)之品質變差了(舉例來說,低於一品質臨界值),且用戶設備傳送了一測量報告,其中此測量報告會報 告或指示服務之細胞或主要細胞(PCell)之品質已經降低。在一實施例中,測量報告係由事件A2、A3或A5來觸發。在另一實施例中,測量報告藉由一較低層成功傳送或確認(Acknowledged)。
回到第6圖,在一實施例中,在傳送測量報告之時間點和用戶設備開始更頻繁地監控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CCH)之時間點間會有一週期時間615。在另一實施例中,用戶設備更頻繁地監控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CCH)直到收到換手指令。如第6圖所示,在時間週期620期間,會增加額外的時段來監控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CCH)。
參考第3圖和第4圖所示,通訊設備300包括一儲存於記憶體310內之程式碼312。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中央處理器308可執行程式碼312(i)以在用戶設備中配置非連續接收(DRX);(ii)以在用戶設備上執行一服務之細胞或主要細胞(PCell)之測量,以及(iii)以在用戶設備傳送一測量報告後,更頻繁地監控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CCH)。此測量報告會指示服務之細胞或主要細胞(PCell)之品質並不好或低於一臨界值。
在一實施例中,當配置非連續接收(DRX)時,用戶設備會在一活動時間監控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CCH)。在此實施例中,用戶設備會藉由維持自身在活動時間、或縮短非連續接收(DRX)週期長度、或離開非連續接收(DRX)模式,以更頻繁地監控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CCH)。在另一實施例中,當用戶設備並未在一高移動性狀態或進行快速移動時,用 戶設備會正常地監控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CCH)。此外,當用戶設備偵測到服務之細胞或主要細胞(PCell)之品質低於一品質臨界值之後,用戶設備會更頻繁地監控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CCH)。在另一實施例中,用戶設備更頻繁地監控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CCH)直到一換手指令被接收。然而,若沒有換手指令被接收,在此週期時間結束後,用戶設備會正常地監控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CCH)。在另一實施例中,在服務之細胞或主要細胞(PCell)之品質變差或一測量報告被傳送後,用戶設備開始更頻繁地監控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CCH)。本發明揭露之方法使得網路端能夠準備好面對換手之情況。
在另一實施例中,用戶設備用以執行特定類型之流量(舉例來說:背景流量(background traffic))。若用戶設備執行除了特定類型之流量(舉例來說:除了背景流量)之一流量,用戶設備會根據配置之非連續接收(DRX)正常地監控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CCH)。
此外,中央處理器308也可執行程式碼312以呈現上述實施例所述之動作和步驟,或其它在說明書中內容之描述。
以上實施例使用多種角度描述。顯然這裡的教示可以多種方式呈現,而在範例中揭露之任何特定架構或功能僅為一代表性之狀況。根據本文之教示,任何熟知此技藝之人士應理解在本文呈現之內容可獨立利用其他某種型式或綜合多種型式作不同呈現。舉例說明,可遵照前文中提到任何方式利 用某種裝置或某種方法實現。一裝置之實施或一種方式之執行可用任何其他架構、或功能性、又或架構及功能性來實現在前文所討論的一種或多種型式上。再舉例說明以上觀點,在某些情況,併行之通道可基於脈衝重複頻率所建立。又在某些情況,併行之通道也可基於脈波位置或偏位所建立。在某些情況,併行之通道可基於時序跳頻建立。在某些情況,併行之通道可基於脈衝重複頻率、脈波位置或偏位、以及時序跳頻建立。
熟知此技藝之人士將了解訊息及信號可用多種不同科技及技巧展現。舉例,在以上描述所有可能引用到之數據、指令、命令、訊息、信號、位元、符號、以及碼片(chip)可以伏特、電流、電磁波、磁場或磁粒、光場或光粒、或以上任何組合所呈現。
熟知此技藝之人士更會了解在此描述各種說明性之邏輯區塊、模組、處理器、裝置、電路、以及演算步驟與以上所揭露之各種情況可用電子硬體(例如用來源編碼或其他技術設計之數位實施、類比實施、或兩者之組合)、各種形式之程式或與指示作連結之設計碼(在內文中為方便而稱作”軟體”或”軟體模組”)、或兩者之組合。為清楚說明此硬體及軟體間之可互換性,多種具描述性之元件、方塊、模組、電路及步驟在以上之描述大致上以其功能性為主。不論此功能以硬體或軟體型式呈現,將視加注在整體系統上之特定應用及設計限制而定。熟知此技藝之人士可為每一特定應用將描述之功能以各種不同方法作實現,但此實現之決策不應被解讀為偏離本文所揭露之範圍。
此外,多種各種說明性之邏輯區塊、模組、及電路以及在此所揭露之各種情況可實施在積體電路(IC)、存取終端、存取點;或由積體電路、存取終端、存取點執行。積體電路可由一般用途處理器、數位信號處理器(DSP)、特定應用積體電路(ASIC)、現場可編程閘列(FPGA)或其他可編程邏輯裝置、離散閘或電晶體邏輯、離散硬體元件、電子元件、光學元件、機械元件、或任何以上之組合之設計以完成在此文內描述之功能;並可能執行存在於積體電路內、積體電路外、或兩者皆有之執行碼或指令。一般用途處理器可能是微處理器,但也可能是任何常規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狀態機。處理器可由電腦設備之組合所構成,例如:數位訊號處理器(DSP)及一微電腦之組合、多組微電腦、一組至多組微電腦以及一數位訊號處理器核心、或任何其他類似之配置。
在此所揭露程序之任何具體順序或分層之步驟純為一舉例之方式。基於設計上之偏好,必須了解到程序上之任何具體順序或分層之步驟可在此文件所揭露的範圍內被重新安排。伴隨之方法權利要求以一示例順序呈現出各種步驟之元件,也因此不應被此所展示之特定順序或階層所限制。
本發明之說明書所揭露之方法和演算法之步驟,可直接透過執行一處理器直接應用在硬體以及軟體模組或兩者之結合上。一軟體模組(包括執行指令和相關數據)和其它數據可儲存在數據記憶體中,像是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快閃記憶體(flash memory)、唯讀記憶體(ROM)、可抹除可規化唯讀記憶體(EPROM)、電子可抹除可規劃唯讀記憶體(EEPROM)、 暫存器、硬碟、可攜式應碟、光碟唯讀記憶體(CD-ROM)、DVD或在此領域習之技術中任何其它電腦可讀取之儲存媒體格式。一儲存媒體可耦接至一機器裝置,舉例來說,像是電腦/處理器(為了說明之方便,在本說明書以處理器來表示),上述處理器可透過來讀取資訊(像是程式碼),以及寫入資訊至儲存媒體。一儲存媒體可整合一處理器。一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包括處理器和儲存媒體。一用戶設備則包括一特殊應用積體電路。換句話說,處理器和儲存媒體以不直接連接用戶設備的方式,包含於用戶設備中。此外,在一些實施例中,任何適合電腦程序之產品包括可讀取之儲存媒體,其中可讀取之儲存媒體包括和一或多個所揭露實施例相關之程式碼。在一些實施例中,電腦程序之產品可包括封裝材料。
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Claims (20)

  1. 一種在無線通訊中監控一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之方法,包括:在一用戶設備配置一非連續接收(DRX);在一服務細胞或一主要細胞(PCell)上執行一測量;以及在偵測到上述服務細胞或上述主要細胞(PCell)之一品質變差或低於一臨界值之後,在上述用戶設備上更頻繁地監控上述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CCH)。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監控一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之方法,其中當配置了上述非連續接收(DRX),上述用戶設備會在一活動時間(Active Time)監控上述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CCH)。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監控一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之方法,其中上述用戶設備會藉由維持自身在上述活動時間(Active Time)、或縮短一非連續接收(DRX)週期長度、或離開一非連續接收(DRX)模式,以更頻繁地監控上述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CCH)。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監控一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之方法,其中當上述用戶設備並未在一高移動性狀態或並未進行快速移動時,上述用戶設備會正常地監控上述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CCH)。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監控一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之方法,其中當上述用戶設備偵測到上述服務細胞或上述主要細胞(PCell)之上述品質低於上述臨界值之 後,上述用戶設備會在一段時間內更頻繁地上述監控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CCH)。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監控一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之方法,其中上述用戶設備更頻繁地監控上述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CCH),直到收到一換手指令。
  7. 在無線通訊中監控一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之設備,包括:一控制電路;一處理器,上述處理器安裝於上述控制電路中;以及一記憶體,上述記憶體安裝於上述控制電路中且耦接至上述處理器;其中上述處理器用以執行儲存於上述記憶體之一程式碼以接收一廣播資訊,其步驟包括:在一用戶設備配置一非連續接收(DRX);在一服務細胞或一主要細胞(PCell)上執行一測量;以及在偵測到上述服務細胞或上述主要細胞(PCell)之一品質變差或低於一臨界值之後,在上述用戶設備上更頻繁地監控上述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CCH)。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監控一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之設備,其中其中當配置了上述非連續接收(DRX),上述用戶設備會在一活動時間(Active Time)監控上述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CCH)。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監控一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之設備,其中上述用戶設備會藉由維持自身在上 述活動時間(Active Time)、或縮短一非連續接收(DRX)週期長度、或離開一非連續接收(DRX)模式,以更頻繁地監控上述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CCH)。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監控一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之設備,其中當上述用戶設備並未在一高移動性狀態或並未進行快速移動時,上述用戶設備會正常地監控上述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CCH)。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監控一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之設備,其中當上述用戶設備偵測到上述服務細胞或上述主要細胞(PCell)之上述品質低於上述臨界值之後,上述用戶設備會在一段時間內更頻繁地上述監控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CCH)。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監控一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之設備,其中上述用戶設備更頻繁地監控上述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CCH),直到收到一換手指令。
  13. 一種在無線通訊中監控一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之方法,包括:在一用戶設備配置一非連續接收(DRX);在一服務細胞或一主要細胞(PCell)上執行一測量;以及在一測量報告傳送之後,在上述用戶設備上更頻繁地監控上述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CCH)。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監控一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之方法,其中上述測量報告會指示服務之上述細胞或上述主要細胞(PCell)之一品質已經變差或低於一臨界 值。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監控一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之方法,其中上述測量報告係由事件A2、A3或A5所觸發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監控一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之方法,其中當配置了上述非連續接收(DRX),上述用戶設備會在一活動時間(Active Time)監控上述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CCH)。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監控一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之方法,其中上述用戶設備會藉由維持自身在上述活動時間(Active Time)、或縮短一非連續接收(DRX)週期長度、或離開一非連續接收(DRX)模式,以更頻繁地監控上述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CCH)。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監控一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之方法,其中當上述用戶設備並未在一高移動性狀態或並未進行快速移動時,上述用戶設備會正常地監控上述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CCH)。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監控一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之方法,其中當上述用戶設備偵測到上述服務細胞或上述主要細胞(PCell)之上述品質低於一臨界值之後,上述用戶設備會在一週期時間更頻繁地上述監控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CCH)。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監控一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之方法,其中上述用戶設備更頻繁地監控上述實 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CCH),直到收到一換手指令。
TW102109595A 2012-03-19 2013-03-19 在無線通訊中監控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之方法和設備 TW20134074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612692P 2012-03-19 2012-03-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40743A true TW201340743A (zh) 2013-10-01

Family

ID=4915752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09167A TW201340756A (zh) 2012-03-19 2013-03-15 記錄和回報可能會於無線通訊網路中造成存取問題的事件之方法和裝置
TW102109595A TW201340743A (zh) 2012-03-19 2013-03-19 在無線通訊中監控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之方法和設備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09167A TW201340756A (zh) 2012-03-19 2013-03-15 記錄和回報可能會於無線通訊網路中造成存取問題的事件之方法和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2) US20130272138A1 (zh)
TW (2) TW20134075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32823A (zh) * 2011-08-10 2013-0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关联报告的方法及装置
CN103476055B (zh) * 2012-06-05 2017-02-0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上行传输中断时间的确定方法和设备
CN104604157B (zh) * 2012-07-09 2017-10-24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非连续接收操作上的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US8891396B2 (en) * 2012-10-24 2014-11-18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Communication device, mobile terminal, method for requesting information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US9300549B2 (en) 2013-11-27 2016-03-29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end-to-end accessibility in voice over long term evolution networks
US9277437B2 (en) * 2014-01-14 2016-03-01 Htc Corporation Method of handling MBMS MD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5115459A1 (ja) * 2014-01-31 2015-08-06 京セラ株式会社 Mbms測定制御方法及びユーザ端末
CN106416352B (zh) * 2014-05-16 2019-11-05 Lg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指示记录的mbms测量可用性的方法和装置
AU2018436721A1 (en) * 2018-08-17 2021-03-25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US11083026B2 (en) * 2019-09-25 2021-08-03 Nokia Technologies Oy Determining coverage availability estimates of mobile non-terrestrial access node
CN112584313B (zh) * 2019-09-29 2023-04-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 弱覆盖区域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US11310768B2 (en) * 2020-09-22 2022-04-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onitoring periodicity for paging messag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9332075B2 (en) * 2008-12-26 2014-05-0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management method in a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processing sectio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166875B2 (en) * 2009-06-22 2015-10-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 optimization using SON solutions
US9473966B2 (en) * 2010-02-16 2016-10-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Enabling reporting of non-real-time MDT measurements
US8699397B2 (en) * 2010-07-28 2014-04-15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s (MBMS) service feedback
US9173192B2 (en) * 2011-03-17 2015-10-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Target cell selection for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continuity
EP2704472B1 (en) * 2011-04-27 2017-08-3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port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supporting same
US10334660B2 (en) * 2011-08-10 2019-06-25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Signalling about on-going and starting broadcast-service sessions on other frequency carriers
CN102938878B (zh) * 2011-08-15 2016-03-23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相邻小区的mbms服务信息通知方法以及相应的设备
KR20130019732A (ko) * 2011-08-17 2013-02-27 주식회사 팬택 Mbms 서비스에 관한 제어정보의 전송 장치 및 방법
KR101566134B1 (ko) * 2011-10-02 2015-11-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측정 방법 및 장치
WO2013051832A2 (ko) * 2011-10-03 2013-04-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서비스 관심 지시 메시지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272138A1 (en) 2013-10-17
TW201340756A (zh) 2013-10-01
US20130242785A1 (en) 2013-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70680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nnected mode DRX operations
US10516520B2 (en) Controlling UE behavior for CSI/SRS reporting during DRX
TW201340743A (zh) 在無線通訊中監控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之方法和設備
US11425648B2 (en) Operation with power saving in connected mode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C-DRX)
TWI466567B (zh) 在無線通訊系統中提供重新配置輔助資訊的方法及裝置
KR20240060759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불연속 수신 동작을 고려하여 디바이스 대 디바이스 리소스 선택을 처리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8141874B (zh) 用于共享射频频谱带中的下行链路调度和上行链路调度的技术
WO2018055997A1 (ja) 端末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TW201320796A (zh) 在無線通訊系統中執行提前時序群組變更的方法及裝置
JP2018067919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drx(間欠受信)動作を処理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US20140198701A1 (en) Deciding Whether to Send Uplink Control Signaling Based on the Active Time Status of a User Equipment Configured with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MX2013003548A (es) Metodo para coordinar la recepcion discontinua, drx.
WO2017031646A1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TW201424433A (zh) 在無線通訊系統中用以執行非連續接收的方法及裝置
TWI487407B (zh) 在無線通訊系統中用以指示省電偏好指示的方法及裝置
US2022022449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handling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and partial sensing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14143685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のチャネル状態情報を測定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TW201436593A (zh) 在無線通訊系統中小細胞增強之方法和通訊設備
TW201414346A (zh) 在無線通訊系統中改善進化b節點間載波聚合的方法和通訊設備
KR20220037346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스몰 데이터 송신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TWI435622B (zh) 在分時雙工模式中改善跨頻帶載波聚合的方法及裝置
CN107534518B (zh) 节省机器类型通信技术中电子设备的功耗的方法与设备
JP2013546252A (ja) セル・サイト・モデム・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メッセージ・インタフェース
TWI837259B (zh) 用於在不連續接收期間促進喚醒訊號傳遞的方法和裝置
KR20220013324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이동성 절차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