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36472A - 脊椎鑽孔方法及其導引組件 - Google Patents

脊椎鑽孔方法及其導引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36472A
TW201336472A TW101108536A TW101108536A TW201336472A TW 201336472 A TW201336472 A TW 201336472A TW 101108536 A TW101108536 A TW 101108536A TW 101108536 A TW101108536 A TW 101108536A TW 201336472 A TW201336472 A TW 20133647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pinal
drilling
guiding
guide assembly
vertebr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085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72315B (zh
Inventor
Jing-Jing Fang
Ruey-Mo Lin
Tzu-Chieh Wu
Original Assignee
Univ Nat Cheng Ku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 Nat Cheng Kung filed Critical Univ Nat Cheng Kung
Priority to TW1011085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72315B/zh
Priority to US13/429,099 priority patent/US20120245587A1/en
Priority to EP12161094.3A priority patent/EP2502582B1/en
Publication of TW2013364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36472A/zh
Priority to US15/170,323 priority patent/US20160270802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723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72315B/zh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一種脊椎鑽孔方法,包括以下步驟:設置一導引件於一椎體;套設一輔助件於定位部;套設一導引針於輔助件;固定導引針並自定位部分離輔助件;套設一鑽孔件於導引針,且鑽孔件具有一握持部以及一鑽部;以及旋轉握持部以透過鑽部鑽孔。本發明另提供一脊椎鑽孔之導引組件,利用本發明可簡易且精確地輔助脊椎鑽孔。

Description

脊椎鑽孔方法及其導引組件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鑽孔方法及其導引組件,特別關於一種脊椎手術用之鑽孔方法及其導引組件。
脊椎之重要性,除係人體骨骼的支架之外,更重要的在於具有保護被包覆在脊椎內之脊髓的功能。脊髓是人體神經的主軸,神經從脊椎內部向外延伸而出,再向前方、左右以及上下延伸分佈於人體的臟器,乃至於肢體末端,因此人體內之神經網路可以說是由脊椎作為出發點而向外延伸。
脊椎可區分為頸椎節、胸椎節以及腰椎節,神經則是自脊髓通過各椎節間的間隙穿出,因此一旦脊椎任一椎節移位,就可能會壓迫到神經,間接影響到與神經連接的器官、肌肉以及分泌腺體,對人體健康造成莫大傷害。
脊椎移位之灶因包括因脊椎退化造成椎節滑脫、受傷(如脫臼或骨折)、感染或腫瘤等等。目前對於脊椎移位之治療方式,主要是藉由在脊椎椎節(或稱椎體)之椎足上植入一經蒂螺絲釘(transpedicular screw),利用經蒂螺絲釘之剛性,使移位的椎節歸位並加以固定,從而讓各椎節間的相對位置更為穩固,而不再壓迫或磨損神經,減輕患者的痛楚。
近年來,脊椎手術的發展相當快速,尤其是經蒂螺絲釘的運用更開啟革命性地進步,並且從腰椎發展至手術難度更高之胸椎及頸椎。然而,經蒂螺絲釘的植入有一定的併發症可能性,而當運用於頸、胸椎手術時,危險比例更是偏高得令患者卻步,形成手術危險無法被預測的印象。
由於脊椎各椎節的形狀因人而異,因此如何能將經蒂螺絲釘準確地植入椎節上椎足的中心,其精確性成為手術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之一。
近年來運用於脊椎鑽孔手術的定位方法大致上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以術前電腦斷層掃描資料配合術中註冊;第二類則是使用可調整式手術輔具於術前進行量測,並以調整好的輔助工具協助手術執行;第三類則是使用客製化的導引件,利用設計個人專屬的導引件輔助手術進行。
以優缺點來說,第一類方法雖然可達到良好的精確度,但在註冊上必要花費不少時間,且手術時須不斷地向電腦確認角度方位,額外繁雜的步驟也會影響手術的進行。第二類方法除了人為調整的誤差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是術前的椎骨位置往往與術中有所差異,難以達到精確的導引結果。
第三類方法雖然需要花較多的術前準備工作進行客製化設計,但在術中則可同時滿足高精度與使用容易的優點。目前使用之客製化導引件的一種作法,請參閱圖5所示,主要採用一輔助固定架51來輔助進行。輔助固定架51係具有兩支撐腳511,其各設有一定位筒513。輔助固定架51係設計成以V型刃狀支承(knife-edge)架設在椎節的棘突與橫突上。進行手術時,醫師以輔助固定架51抵止於椎節的棘突與橫突上使其定位,接著,再經由定位筒513導引鑽頭54而在椎節上鑽孔。
上述作法雖可稍減少手術誤差,但輔助固定架僅以支撐腳的底部立於椎節面上,固定架本體未包含與椎節抵接或固定之結構,使用時容易產生晃動,即便在術中操作時,以手施加力量也難以維持固定架於正確之位置。另,固定架係以其上之定位筒作為定位鑽孔位置的依據,然而因為手持之緣故,常導致定位筒受到鑽頭作動時影響,而降低穩定性,更有甚者,造成固定架偏離正確之椎足中心,鑽孔時的定位穩定性仍嫌不足。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對患者椎節特性具有專一性,且操作簡易,具有高度定位穩定性及精確性之脊椎鑽孔導引器械,進而改良客製化導引件於定位、輔助脊椎鑽孔手術的功效及應用範圍,已成為重要課題之一。
有鑑於上述課題,本發明之目的為提供一種脊椎鑽孔導引組件,其包括導引件、輔助件、導引針及鑽孔件。本脊椎鑽孔導引組件對患者椎節特性具有專一性,且操作簡易,並具有高度定位穩定性及精確性,進而能改良客製化導引件於定位、輔助脊椎鑽孔手術的功效及應用範圍。
本發明另一目的為提供一種脊椎鑽孔導引方法,其係有目的、有步驟地操作導引件、輔助件、導引針及鑽孔件,並利用各組件之特定功能,以及彼此相互輔助的性質,有利使用者能簡易且迅速地進行鑽孔作業,同時保持高度的定位穩定性及精確性。
為達上述目的,依據本發明之一種脊椎鑽孔方法包括以下步驟:設置一導引件於一椎體,導引件包括一本體、至少一連結部以及至少一定位部,本體具有至少一腳部以及連結腳部之至少一抵接部,定位部透過連結部連結於腳部;套設一輔助件於定位部;套設一導引針於輔助件;固定導引針並自定位部分離輔助件;套設一鑽孔件於導引針,且鑽孔件具有一握持部以及一鑽部;以及旋轉握持部以透過鑽部鑽孔。
在一實施例中,本體具有一手持部,且腳部連結手持部。較佳地,手持部具有一通孔。
在一實施例中,本體具有至少一固定部,連結於抵接部。
在一實施例中,本體透過抵接部設置於椎體之一橫突,且抵接部抵接椎體之一側具有對應橫突之表面的曲度。
在一實施例中,本體具有二腳部,且本體透過二腳部跨設於椎體之一棘突。
在一實施例中,本體具有分別連結二腳部之二抵接部,且抵接部抵接椎體之一側具有對應棘突之表面的曲度。
在一實施例中,導引件包括二連結部,且二連結部連結腳部之同一側並形成一角度。較佳地,連結部與腳部於相對椎體之一側形成一角度,且角度大於90度。
在一實施例中,輔助件沿長軸方向具有一穿孔,且於套設導引針於輔助件之步驟中,導引針穿設於穿孔。
在一實施例中,鑽孔件係為T型鑽孔件。
為達上述目的,依據本發明之一種脊椎鑽孔導引組件包括一導引件、一輔助件、一導引針、一鑽孔件。導引件用於設置於一椎體,並包括一本體、至少一連結部、至少一定位部。本體具有至少一腳部以及連結腳部之至少一抵接部。定位部透過連結部連結於腳部。輔助件用於套設於定位部。導引針用於套設於輔助件。鑽孔件用於套設於導引針,且具有一握持部以及一鑽部。
在一實施例中,本體具有一手持部,且腳部連結手持部。其中,手持部具有一通孔。
在一實施例中,本體具有至少一固定部,連結於抵接部。
在一實施例中,本體透過抵接部設置於椎體之一橫突,且抵接部抵接椎體之一側具有對應橫突之表面的曲度。
在一實施例中,本體具有二腳部,且本體透過二腳部跨設於椎體之一棘突。
在一實施例中,本體具有分別連結二腳部之二抵接部,且抵接部抵接椎體之一側具有對應棘突之表面的曲度。
在一實施例中,導引件包括二連結部,且二連結部連結腳部之同一側並形成一角度。較佳地,連結部與腳部於相對椎體之一側形成一角度,且角度大於90度。
在一實施例中,輔助件沿長軸方向具有一穿孔,且導引針係藉由穿設於穿孔而套設於輔助件。
在一實施例中,鑽孔件係為T型鑽孔件。
綜上所述,本發明所提供之一種脊椎鑽孔方法及其導引組件,係藉由導引組件之各元件組成,蓋為導引件、輔助件、導引針以及鑽孔件之搭配運用,提升脊椎手術於鑽孔時之穩定性及精確度。
另外,上述元件的特殊功能亦有助於完善脊椎手術,尤以導引件而言,其結構簡單,適於客製化製作,可為較符合患者需求的設備,同時還具有適合設置於椎體的部位,得以強化對於椎體的貼附。又,輔助件及鑽孔件具有與定位部配合的構型,前者擔任輔助導引針定位之角色,能避免單純手持的不穩定性;後者能在定位部中進行鑽孔,有助於加強精確性,降低脊椎手術之安全顧慮。
具體而言,與習知技術相較,本發明不僅具有習知之客製化以及便於術中操作的優點,更基於導引件的結構特性,而有定位穩定以及準確性高的性質。再者,不論是脊椎鑽孔方法或導引組件,均有使用一輔助件,以進一步輔助、矯正導引針之穿入位置,更有助於使鑽孔件所形成之孔洞與待手術之椎足部位精準地吻合,使醫護人員於術中得以準確地將鑽頭經由產生之鑽孔,進而鑽入該椎節部位之椎足中心。
更佳的是,本發明之導引件可根據受術者之待手術椎節,如頸椎節、腰椎節或胸椎節等之椎體表面進行不同角度的設計,以當固定部受力導致導引件被下壓時,導引件仍能穩定地固定在手術椎節上,提高脊椎手術之準確度與安全性。
以下將參照相關圖式,說明依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脊椎鑽孔方法及其導引組件,其中相同的元件將以相同的參照符號加以說明。
圖1A及圖1C至圖1E分別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脊椎鑽孔導引組件之各部件的外觀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1A及圖1C至圖1E所示,本發明所提供之一種脊椎鑽孔導引組件包括一導引件11、一輔助件12、一導引針13以及一鑽孔件14。以下將先針對上述各部件的結構特徵逐一說明之。
在本實施例中,請參見圖1A,導引件11包括一本體111、一連結部112以及一定位部113。
本體111包括至少一腳部111a及至少一抵接部111b。腳部111a為大致呈直立的柱體,其底端與抵接部111b連結。抵接部111b沿長軸的方向設置有至少一固定部111c,在本實施例中,則是在抵接部111b沿長軸方向的前後兩端都設置有固定部111c。
請參考圖1B,本體111透過腳部111a的支撐以及抵接部111b的接觸,而設置於椎體15之橫突151上,當然,椎體15之橫突151僅是本發明之導引件11的一個設置位置,實際運用時不以此為限,例如還可設置於椎體15之棘突152(參見後述之實施例)。
固定部111c具有彎鉤之形狀,故得以利用近似卡合的原理強化抵接部111b與橫突151的固定。又,抵接部111b抵接椎體15之一側還具有對應橫突151之表面的曲度,如此便能加強抵接部111b與椎體15的貼附程度,避免導引件11受力時產生晃動,有助於增加穩定性。
另,定位部113則透過連結部112連結於腳部111a之一側,較佳地連結於腳部111a相對於棘突152的外側。其中,如圖1B所示,連結部112與腳部111a於相對於椎體15之外側形成一角度θ,並且較佳地,該角度大於90度,然非限制性者。此係由於此角度θ之大小可由受術者之椎體15構型及待鑽孔之角度為依據進行客製化的設計,而大於90度時使得連結部112朝向斜下延伸,利於鑽孔施力。
定位部113係供確定鑽孔位置使用,而設置有一穿孔113a。由於導引件11係依據待手術者的椎體15或椎節資料,加上術前利用專家經驗或是電腦計算評估出較佳的鑽孔角度與方位資料後製成,故當導引件11設置於椎體15上時,基於各部件間固定的連結關係及方位,即可迅速地由定位部113之穿孔113a標記出鑽孔位置,其例如是穿孔113a中心於椎體15上的投影位置即為待鑽孔位置的中心。
上述之導引件11所包含之部件係為一體成型,以達到導引件11之高度穩定性及定位精確性。當然,導引件11之各部件也可獨立製作後再以黏合、卡合的方式組裝。
在本實施例中,導引件11的主體材料為樹脂材料ABS(SL7580、SL7565或SL7520,其中,較佳為SL7580),當然,在其他的實施例中,導引件的材料還可選用其他具有耐衝擊度高、高度剛性、不具有生物毒性、加工容易的材質,其均可減少導引件客製化的複雜性。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導引件11更包括一手持部114。手持部114係設置於腳部111a之相對於抵接部111b的另一側,即本實施例中的上端。手持部114之設置使使用者在運用導引件11時便於握持及施力。較佳地,手持部114更可包括一通孔114a,以供指頭穿過,增加實用性。另,由於在脊椎手術中待手術的通常都不只有單一椎節,手持部114可供加註患者辨識名稱、椎節位置資訊等,如此可增進術中使用之安全性。
圖1C至圖1E分別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脊椎鑽孔導引組件之輔助件、導引針以及鑽孔件的外觀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1A與圖1B,輔助件12係用於套設於定位部113內,較佳地,輔助件12也可包括一手持部121便於持取,本發明於此不限;更佳地,手持部121上還可更包括一通孔122以增加持取的便利性。
輔助件12概略呈一柱狀,其下半部的直徑及外型係與定位部113之穿孔113a相同,以容置於定位部113內。至於,輔助件12之上半部則具有略大的內徑,以限制套設於定位部113內之比例。另請同時參考圖1A至1E,導引針13係用於套設於輔助件12,而鑽孔件14則用於套設於導引針13,且鑽孔件14具有一握持部142以及一鑽部143。鑽孔件14可為任何具有握持部位及螺紋狀鑽頭之鑽孔裝置,更具體地如同本實施例中之T型鑽孔件,然本發明於此不限。
輔助件12、導引針13及鑽孔件14可各自為一體成形或組裝製成的金屬件,可具有較佳的耐用性。輔助件12中具有一中空軸向穿孔123,該軸向穿孔123之內徑尺寸與形狀係與導引針13相同,以供其穿設;而鑽孔件14亦具有一可容置導引針13之中空部141,鑽孔件14係透過該中空部141穿過該導引針13而置入定位部113,以被導引至正確的鑽孔位置。
另外,為使各組件在使用時避免直接與定位部113接觸,導致樹脂碎屑遺留人體而排斥問題,因此可加設不鏽鋼金屬套環113b於定位部113之穿孔113a內緣,金屬套環113b與定位部113為壓緊配合(force fit),接觸面為拔模設計,有利於相關部件套合。
依據本發明之脊椎鑽孔導引組件可用於固定在頸椎節、腰椎節或胸椎節,輔助脊椎椎足鑽孔手術。當用於固定在胸椎節,甚至於困難度更高之腰椎節或頸椎節時,該固定部111c的相對內面則分別形成有匹配腰椎節、胸椎節或頸椎節二外側壁之輪廓的椎板表面曲面,以全面貼附該腰椎節、胸椎節或頸椎節之椎弓板(lamina),並避開關節囊(joint capsule)和黃韌帶(ligamentum flavum),而提高手術安全性。
圖2A為依據本發明另一較佳實施例之脊椎鑽孔導引組件之導引件的外觀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導引件21結構及組成元件概括係與前述實施例之導引件11大致相同,惟該導引件21之本體211具有二腳部211a,且本體211具有分別連接二腳部211a之二抵接部211b。於實際運用時,本實施例可利用二腳部211a使本體211跨設於椎體之棘突252(如圖2B所示),並以連結於抵接部211b底部之固定部211c接觸椎體25之棘突252。值得強調的兩點,其一是本實施例可透過固定部211c類似夾子或鉗子的構型加強固定;其二是由於椎板253區域較為平滑且朝前傾斜,術中使用時容易滑動,故導引件21增加此抵接部211b設計,以透過抵接部211b抵接椎體25之一側具有對應棘突252之表面的曲度,有助於避免導引件21朝前方滑移,提升鑽孔穩定度。
導引件所具有之腳部以及定位部數目並無特別限制,當腳部數目增加時,可有助設置在較為侷限的位置;而定位部數目增加,則有助於多個位置的定位,增加應用彈性。
圖3A為圖2A所示實施例之脊椎鑽孔組件之導引件之另一態樣的示意圖。請參考圖3A所示,在本實施態樣中,一手持部314連結導引件31之本體311的腳部311a,可方便使用者握持。而手持部314上的空間同樣可標示文字,有利於術中辨識。另,手持部314可更包括一通孔314a,利於手指穿過,增加握持時的穩定性,然,本發明在此不限。
圖3B為圖3A所示之導引件配合前述圖1C至圖1E之鑽孔導引組件之其他部件的組合示意圖,惟圖中中心線僅代表各組件間結合的相對位置關係,實際運用仍以下述說明為參考。請參考圖3B所示,首先,導引件31之穿孔313a可預先緊配一金屬套環313b,並置放於椎體之棘突352上;再以輔助件12套設於定位部313上的穿孔313a;其後,將導引針13套設於輔助件12之軸向穿孔123;依照軸向穿孔123的方向打入導引針13於椎體內,並當穩定導引針13的方位及角度後,拍攝術中X光片以確認導引針13指示的方向無誤;穩定地沿導引針13的軸線方向移除輔助件12;接著,再將鑽孔件14透過中空部141而套設並穿過導引針13,以使得鑽孔件14的鑽部143沿著導引針13的軸線方向穿過定位部313而被導引至正確的待鑽孔位置;手動鑽孔,以進行植入骨釘前的擴孔作業。
圖4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脊椎鑽孔方法的步驟流程圖,請參考圖4所示,在本實施例中,脊椎鑽孔方法包括以下步驟:設置一導引件於一椎體,導引件包括一本體、至少一連結部以及至少一定位部,本體具有至少一腳部以及連結腳部之至少一抵接部,定位部透過連結部連結於腳部(S41);套設一輔助件於定位部(S42);套設一導引針於輔助件(S43);固定導引針並自定位部分離輔助件(S44);套設一鑽孔件於導引針,且鑽孔件具有一握持部以及一鑽部(S45);以及旋轉握持部以透過鑽部鑽孔(S46)。惟上述各部件的結構特徵以及操作時的步驟細節均已揭露於上,於此不再贅述。
由於導引件之定位部可指出規劃好的鑽孔位置,通常為椎足之位置,已為較為精準的鑽孔定位。然本發明方法更進一步配合輔助件與導引針,故能將椎足中心點的誤差範圍進一步縮小,使得鑽孔作業時,大幅改善習知僅用導引件定位而產生的誤差問題。
綜上所述,本發明所提供之一種脊椎鑽孔方法及其導引組件,係藉由導引組件之各元件組成,蓋為導引件、輔助件、導引針以及鑽孔件之搭配運用,提升脊椎手術於鑽孔時之穩定性及精確度。
另外,上述元件的特殊功能亦有助於完善脊椎手術,尤以導引件而言,其結構簡單,適於客製化製作,可為較符合患者需求的設備,同時還具有適合設置於椎體的部位,得以強化對於椎體的貼附。又,輔助件及鑽孔件具有與定位部配合的構型,前者擔任輔助導引針定位之角色,能避免單純手持的不穩定性;後者能在定位部中進行鑽孔,有助於加強精確性,降低脊椎手術之安全顧慮。
具體而言,與習知技術相較,本發明不僅具有習知之客製化以及便於術中操作的優點,更基於導引件的結構特性,而有定位穩定以及準確性高的性質。再者,不論是脊椎鑽孔方法或導引組件,均有使用一輔助件,以進一步輔助、矯正導引針之穿入位置,更有助於使鑽孔件所形成之孔洞與待手術之椎足部位精準地吻合,使醫護人員於術中得以準確地將鑽頭經由產生之鑽孔,進而鑽入該椎節部位之椎足中心。
更佳的是,本發明之導引件可根據受術者之待手術椎節,如頸椎節、腰椎節或胸椎節等之椎體表面進行不同角度的設計,以當固定部受力導致導引件被下壓時,導引件仍能穩定地固定在手術椎節上,提高脊椎手術之準確度與安全性。
以上所述僅為舉例性,而非為限制性者。任何未脫離本發明之精神與範疇,而對其進行之等效修改或變更,均應包含於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中。
11、21、31...導引件
111、211、311...本體
111a、211a、311a...腳部
111b、211b、311b...抵接部
111c、211c、311c...固定部
112、212、312...連結部
113、213、313...定位部
113a、213a、313a...穿孔
113b、213b、313b...金屬套環
114、121、214、314...手持部
114a、122、214a、314a...通孔
12...輔助件
123...軸向穿孔
13...導引針
14...鑽孔件
141...中空部
142...握持部
143...鑽部
15、25...椎體
151...橫突
152、252、352...棘突
253...椎板
51...輔助固定架
511...支撐腳
513...定位筒
54...鑽頭
S41~S46...步驟
θ...角度
圖1A、1C~1E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一種脊椎鑽孔導引組件之各元件示意圖;
圖1B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一種脊椎鑽孔導引組件於椎體上之設置示意圖;
圖2A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一種脊椎鑽孔導引組件之導引件的外觀示意圖;
圖2B為圖2A之一種脊椎鑽孔導引組件於椎體上之設置示意圖;
圖3A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一種脊椎鑽孔導引組件之不同態樣的結構示意圖;
圖3B為圖3A所示之導引件配合前述圖1C至圖1E之鑽孔導引組件之其他部件的組合示意圖;
圖4為依據本發明之一種脊椎鑽孔方法的步驟流程圖;以及
圖5為習知之用以進行脊椎鑽孔手術之導引組件結構示意圖。
S41~S46...步驟

Claims (22)

  1. 一種脊椎鑽孔方法,包括以下步驟:設置一導引件於一椎體,該導引件包括一本體、至少一連結部以及至少一定位部,該本體具有至少一腳部以及連結該腳部之至少一抵接部,該定位部透過該連結部連結於該腳部;套設一輔助件於該定位部;套設一導引針於該輔助件;固定該導引針並自該定位部分離該輔助件;套設一鑽孔件於該導引針,且該鑽孔件具有一握持部以及一鑽部;以及旋轉該握持部以透過該鑽部鑽孔。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脊椎鑽孔方法,其中該本體具有一手持部,且該腳部連結該手持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脊椎鑽孔方法,其中該手持部具有一通孔。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脊椎鑽孔方法,其中該本體具有至少一固定部,連結於該抵接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脊椎鑽孔方法,其中該本體透過該抵接部設置於該椎體之一橫突,且該抵接部抵接該椎體之一側具有對應該橫突之表面的曲度。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脊椎鑽孔方法,其中該本體具有二該腳部,且該本體透過該些腳部跨設於該椎體之一棘突。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脊椎鑽孔方法,其中該本體具有分別連結該些腳部之二該抵接部,且該抵接部抵接該椎體之一側具有對應該棘突之表面的曲度。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脊椎鑽孔方法,其中該導引件包括二該連結部,且該些連結部連結該腳部之同一側並形成一角度。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脊椎鑽孔方法,其中該連結部與該腳部於相對該椎體之一側形成一角度,且該角度大於90度。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脊椎鑽孔方法,其中該輔助件沿長軸方向具有一穿孔,且於套設該導引針於該輔助件之步驟中,該導引針穿設於該穿孔。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脊椎鑽孔方法,其中該鑽孔件係為T型鑽孔件。
  12. 一種脊椎鑽孔導引組件,包括:一導引件,用於設置於一椎體,該導引件包括:一本體,具有至少一腳部以及連結該腳部之至少一抵接部;至少一連結部;及至少一定位部,透過該連結部連結於該腳部;一輔助件,用於套設於該定位部;一導引針,用於套設於該輔助件;以及一鑽孔件,用於套設於該導引針,且具有一握持部以及一鑽部。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脊椎鑽孔導引組件,其中該本體具有一手持部,且該腳部連結該手持部。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脊椎鑽孔導引組件,其中該手持部具有一通孔。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脊椎鑽孔導引組件,其中該本體具有至少一固定部,連結於該抵接部。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脊椎鑽孔導引組件,其中該本體透過該抵接部設置於該椎體之一橫突,且該抵接部抵接該椎體之一側具有對應該橫突之表面的曲度。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脊椎鑽孔導引組件,其中該本體具有二該腳部,且該本體透過該些腳部跨設於該椎體之一棘突。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脊椎鑽孔導引組件,其中該本體具有分別連結該些腳部之二該抵接部,且該抵接部抵接該椎體之一側具有對應該棘突之表面的曲度。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脊椎鑽孔導引組件,其中該導引件包括二該連結部,且該些連結部連結該腳部之同一側並形成一角度。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脊椎鑽孔導引組件,其中該連結部與該腳部於相對該椎體之一側形成一角度,且該角度大於90度。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脊椎鑽孔導引組件,其中該輔助件沿長軸方向具有一穿孔,且該導引針係藉由穿設於該穿孔而套設於該輔助件。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脊椎鑽孔導引組件,其中該鑽孔件係為T型鑽孔件。
TW101108536A 2011-03-25 2012-03-13 脊椎鑽孔導引組件 TWI5723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08536A TWI572315B (zh) 2012-03-13 2012-03-13 脊椎鑽孔導引組件
US13/429,099 US20120245587A1 (en) 2011-03-25 2012-03-23 Method for spinal drilling operation and guiding assembly
EP12161094.3A EP2502582B1 (en) 2011-03-25 2012-03-23 Guiding assembly for spinal drilling operation
US15/170,323 US20160270802A1 (en) 2011-03-25 2016-06-01 Guiding element for spinal drilling operation and guiding assembly comprising the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08536A TWI572315B (zh) 2012-03-13 2012-03-13 脊椎鑽孔導引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36472A true TW201336472A (zh) 2013-09-16
TWI572315B TWI572315B (zh) 2017-03-01

Family

ID=49627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08536A TWI572315B (zh) 2011-03-25 2012-03-13 脊椎鑽孔導引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7231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75911A (zh) * 2016-08-11 2016-12-07 陈昱霖 一种用于置钉的导航装置
CN111132624A (zh) * 2017-09-29 2020-05-08 史密夫和内修有限公司 用于用来定位切割块的机器人辅助骨制备的手术打孔工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42057B1 (en) * 2000-04-28 2002-01-29 Synthes (Usa) Remotely aligned surgical drill guide
SI2588009T1 (sl) * 2010-06-29 2019-03-29 George Frey Kirurško vodilo po meri bolnika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75911A (zh) * 2016-08-11 2016-12-07 陈昱霖 一种用于置钉的导航装置
CN111132624A (zh) * 2017-09-29 2020-05-08 史密夫和内修有限公司 用于用来定位切割块的机器人辅助骨制备的手术打孔工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72315B (zh) 2017-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60270802A1 (en) Guiding element for spinal drilling operation and guiding assembly comprising the same
EP2502582A1 (en) Guiding assembly for spinal drilling operation
KR101974287B1 (ko) 환자 맞춤형 장치 및 외과 수술 수행 방법
TWI481382B (zh) 經皮穿刺輔助裝置及經皮導引組件
US7717919B2 (en) Application of therapy aligned to an internal target path
CN103561665B (zh) 用于植入椎弓根螺钉的钻孔罩
TWI426887B (zh) 脊椎手術用之鑽孔導引裝置
TWI327906B (zh)
CN106137373A (zh) 组合式脊柱置钉导板及其制作方法
TWI572315B (zh) 脊椎鑽孔導引組件
CN203252720U (zh) 一种进钉导航装置
CN111493997B (zh) 一种辅助pfn手术中克氏针置入的导向器
CN111658066A (zh) 一种3d打印组配式、模块化脊柱截骨导板装置
RU2790784C1 (ru) Медицинс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направления медицинского приспособления для имплантации скуловых имплантов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JP7052084B2 (ja) 医療用ネジの挿入手術のための手術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手術ロボット
TWI798060B (zh) 經皮穿刺脊椎之導引裝置
CN2577773Y (zh) 后侧胸椎钻孔定位器
CN219147851U (zh) 一种新型置钉辅助工具
TWI554241B (zh) 骨髓內釘之打釘定位裝置及其定位方法
KR102190053B1 (ko) 수술용 가이드 와이어 클램프 장치
JP7238145B2 (ja) 医療用具の誘導用の医療装置およびその構築方法
CN217286026U (zh) 定位精确的克氏针导向钳
JP2005334140A (ja) 骨折治療用装置
KR100620116B1 (ko) 척추수술용 보조기구
CN106999216B (zh) 侧块固定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