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36135A - 熱轉印膜和用該膜製造的有機電致發光裝置 - Google Patents

熱轉印膜和用該膜製造的有機電致發光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36135A
TW201336135A TW101151182A TW101151182A TW201336135A TW 201336135 A TW201336135 A TW 201336135A TW 101151182 A TW101151182 A TW 101151182A TW 101151182 A TW101151182 A TW 101151182A TW 201336135 A TW201336135 A TW 20133613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hermal transfer
layer
transfer film
film
therm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511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63703B (en
Inventor
Hyoung-Tae Lim
Jung-Hyo Lee
Se-Hyun Park
Seong-Heun Cho
Kyoung-Ku Kang
Original Assignee
Cheil Ind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il Ind Inc filed Critical Cheil Ind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3361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361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637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6370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3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using a polymeric layer, which may be particulate and which is deformed or structurally changed with modification of its' properties, e.g. of its' optical hydrophobic-hydrophilic, solubility or permeability propert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2Elements
    • C08K3/04Carbon
    • C08K3/041Carbon nanotub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1/00Compositions of cellulose, modified cellulose or cellulose derivatives
    • C08L1/08Cellulose derivatives
    • C08L1/10Esters of organic acids, i.e. acyl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3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11Nanostructured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3/00Applications
    • C08L2203/16Applications used for film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Thermal Transfer Or Thermal Recording In General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涉及一種熱轉印膜和用所述膜製造的有機電致發光裝置。更具體地,本發明涉及一種熱轉印膜和用所述膜製造的有機電致發光裝置,所述熱轉印膜包含:基膜;和疊置在所述基膜上並包括含有碳奈米管和具有約450℃或更低的熱分解溫度的聚合物的組合物的光熱轉換(LTHC)層。

Description

熱轉印膜和用該膜製造的有機電致發光裝置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熱轉印膜和利用該膜製造的有機電致發光裝置。更具體地,本發明涉及一種包括光熱轉換(LTHC)層的熱轉印膜和利用該膜製造的有機電致發光裝置,所述光熱轉換層含有碳奈米管代替顏料或染料作為LTHC材料並具有高熱轉印效率和對基膜的高黏附力。
背景技術
近年來,在包括光學器件、顯示器、半導體和生物技術的多種領域中提高了對於緊致性和高性能的需求。為滿足上述需求,有必要在更小且更均勻的樣品中對每個元件都形成線路或功能薄膜。為了這個目的,廣泛使用了鐳射引發的熱成像。在該工藝中,光熱轉換(LTHC)層吸收特定波長範圍內的光並將光轉換成熱,使得疊置在LTHC層上的轉印材料可被轉換為接收器。
在常規的LTHC層,諸如碳黑的顏料或染料已被用作LTHC材料以將吸收的光能轉換成熱能。然而,顏料和染料 可能會分解,引起LTHC層的壽命縮短。此外,由於顏料和染料具有複雜的分子結構,在製造中和供給中會存在困難。
發明概要
本發明的一態樣提供了一種熱轉印膜,所述熱轉印膜包括由包含碳奈米管和具有約450℃或更低的熱分解溫度的聚合物的組合物組成的LTHC層。
本發明的另一態樣提供了一種熱轉印膜,所述熱轉印膜包括基膜;疊置在所述基膜上並由包含碳奈米管和具有約450℃或更低的熱分解溫度的聚合物的組合物組成的LTHC層;和疊置在所述LTHC層上的轉印層。
本發明的又一態樣提供了一種使用前述熱轉印膜製造的有機電致發光裝置。
100,200‧‧‧熱轉印膜
11,21‧‧‧基膜
12,22‧‧‧LTHC層
13,23‧‧‧轉印層
24‧‧‧夾層
圖1為說明450℃或更低時聚合物的熱分解溫度的曲線圖;圖2為根據本發明一個例示性具體實施示的熱轉印膜的截面圖;和圖3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個例示性具體實施例的熱轉印膜的截面圖。
詳細說明
在本發明的一個態樣,熱轉印膜可以包括由包含碳奈米管和具有約450℃或更低的熱分解溫度的聚合物的組合 物組成的LTHC層。
常規的LTHC層採用染料或顏料作為LTHC材料。然而,顏料或染料的複雜分子結構造成了製造或供給中的困難並使顏料或染料易於分解。本發明可以包括碳奈米管代替染料或顏料作為LTHC材料,從而解決了染料或顏料引起的問題並提高了熱轉印效率。
碳奈米管可以用作LTHC材料,這是因為它們吸收了約400nm至約1500nm波長範圍內的光並將吸收的光能轉換成熱能。此外,所述碳奈米管不太可能會變形或分解,這是因為它們不僅具有約3000W/mk或更高的熱導率,而且具有比鋼高約100倍或更多倍的強度。
碳奈米管可以具有約10至約10,000範圍內的長度(L)與直徑(d)的比例(L/d,縱橫比)。在該範圍內,即使LTHC層中含有的少量碳奈米管也能提供高的熱轉印效率。
碳奈米管可以具有約100nm至約100μm範圍內的長度和約0.5nm至約100nm範圍內的直徑,但不限於此。
碳奈米管可以為單壁碳奈米管、雙壁碳奈米管或多壁碳奈米管、碳奈米管束或它們的混合物的形式,但不限於此。優選地,可以使用多壁碳奈米管。
碳奈米管可以為表面改性的碳奈米管。碳奈米管趨於結塊,引起低分散性的問題。因此,對碳奈米管進行表面改性以改善分散性,從而不用分散劑就能改善光吸收和熱轉印效率。
可以用酸溶液實現碳奈米管的表面改性。例如,可以 用硫酸、硝酸、鹽酸、磷酸或它們的混合物處理碳奈米管。優選地,硫酸和硝酸的混合物可以用於碳奈米管的表面改性。表面改性後的碳奈米管可以在其表面上含有羧酸基團-COOH,借此COOH基團可以在碳奈米管之間產生排斥力,從而減輕碳奈米管的結塊。
以固含量計,碳奈米管在LTHC層中或用於LTHC層的組合物中的含量可為約5.0wt%至約30.0wt%。在該範圍內,碳奈米管可以不結塊且可以提供改善的熱轉換效率和優化的熱膨脹效應。優選地,碳奈米管的含量可為約10.0wt%至約20.0wt%,更優選約10.0wt%至約15.0wt%。
聚合物可以具有約450℃或更低的熱分解溫度,使得可以在抑制碳奈米管結塊的同時用碳奈米管轉換熱。此外,在基於甲乙酮(MEK)摩擦的膜剝離時間評估中,聚合物可以使熱轉印膜具有約60至70秒的膜剝離時間,從而確保充分固化以使轉印層被很好地轉印。優選地,聚合物可以具有範圍在約400℃至約450℃的熱分解溫度。
如此處所述,術語“熱分解溫度”將被定義為在N2氣氛中以20℃/min的升溫速率用熱重分析法(TGA)所測量的減少聚合物的80%初始重量時的溫度。
圖1為說明約450℃或更低時聚合物的熱分解溫度的曲線圖。在圖1中,標記“*”指熱分解溫度。
具有約450℃或更低熱分解溫度的聚合物可以為纖維素酯聚合物或包括該聚合物的混合物。纖維素酯聚合物可以包括通過酯化纖維素化合物中的羥基得到的單體的聚合 物。纖維素酯聚合物的實例可以包括選自由纖維素醋酸酯、纖維素甲酸酯、纖維素丙酸酯、纖維素丁酸酯、纖維素苯甲酸酯、纖維素鄰苯二甲酸酯、纖維素甲苯磺酸酯、醋酸丁酸纖維素酯或它們的混合物組成的組中的單體的聚合物,但不限於此。
纖維素酯聚合物可以具有約20,000g/mol至約200,000g/mol的重均分子量。在該範圍內,碳奈米管可以提供改善的分散性和分散穩定性,以及濕塗基膜時良好的潤濕性。
以固含量計,具有約450℃或更低熱分解溫度的聚合物在LTHC層中或用於LTHC層的組合物中的含量可為10.0wt%至約25.0wt%。在該範圍內,熱轉印膜可以呈現改善的熱轉印效率和改善的LTHC層對基膜改善的黏附力。
LTHC層可以進一步包括黏合劑和光聚合反應引發劑。
黏合劑可以用作對基膜的黏附成分和包括有機電致發光材料的轉印材料。
黏合劑可以包括UV-固化樹脂、多官能單體或它們的混合物。
UV-固化樹脂可以選自由酚醛樹脂、聚乙烯醇縮丁醛樹脂、聚醋酸乙烯酯、聚乙烯醇縮醛、聚偏二氯乙烯、纖維素醚、硝化纖維、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環氧(甲基)丙烯酸酯、環氧樹脂、氨基甲酸酯樹脂、酯類樹脂、醚類樹脂、醇酸樹脂、螺縮醛(spiroacetal)樹脂、聚丁二烯、聚硫醇烯(polythiolpolyenes)、諸如多羥基醇的多官能化合 物的(甲基)丙烯酸酯樹脂、和丙烯酸樹脂組成的組,但不限於此。優選地,UV-固化樹脂可以為環氧(甲基)丙烯酸酯。
多官能單體可以包括二-或更多-官能的單體,優選三-或更多-官能的單體。例如,多官能單體可以選自由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單體和氟改性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單體組成的組中。
多官能單體的實例包括,但不限於,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單體,如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二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三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1,4-丁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1,6-己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新戊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季戊四醇酯、三(甲基)丙烯酸季戊四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二季戊四醇酯、三(甲基)丙烯酸二季戊四醇酯、五(甲基)丙烯酸二季戊四醇酯、六(甲基)丙烯酸二季戊四醇酯、雙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甲基)丙烯酸二(三羥甲基丙烷)酯、四(甲基)丙烯酸二(三羥甲基丙烷)酯、酚醛環氧(甲基)丙烯酸酯、二(甲基)丙烯酸酯丙二醇酯、通過對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單體的氟改性製備的氟改性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單體等。
以固含量計,黏合劑在LTHC層中或用於LTHC層的組合物中的含量可為約50.0wt%至約80.0wt%。在該範圍內,組合物可以形成穩定的光熱轉換層的基體。以固含量計,黏合劑在組合物中的含量可優選為約55.0w%至約75.0wt%。
光聚合反應引發劑可以通過UV輻射時固化用於LTHC 層的組合物來提高熱轉印膜的硬度。
至於光聚合反應引發劑,可以使用本領域中已知的任何光聚合反應引發劑。例如,單丙烯氧化膦可以用作光聚合反應引發劑,但不限於此。
以固含量計,光聚合反應引發劑在LTHC層中或在用於LTHC層的組合物中的含量可為約1.0wt%至約10.0wt%。在該範圍內,光聚合反應引發劑向熱轉印膜提供了足夠的硬度且不會留下可引起LTHC層的硬度劣化的雜質。光聚合反應引發劑的含量可優選為約2.0wt%至約4.0wt%。
用於LTHC層的組合物可進一步包括分散劑。
分散劑可選自本領域中已知的任何分散劑。分散劑的實例包括選自由聚苯胺、聚噻吩、聚吡咯及其衍生物組成的組中的導電聚合物;選自由聚亞苯、聚苯乙炔、聚芴、聚(3,4-2取代的噻吩)、聚苯並噻吩、聚異硫茚、聚吡咯、聚呋喃、聚吡啶、聚-1,3,4-噁二唑、聚薁、聚硒吩、聚苯並呋喃、聚吲哚、聚噠嗪、聚芘、聚芳胺及其衍生物組成的組中的半導體聚合物;和聚醋酸乙烯酯及其共聚物,但不限於此。
以固含量計,基於100重量份的用於LTHC層的組合物,分散劑的含量可為約0.01重量份至3重量份。優選地,分散劑的含量可為約0.1重量份至約1重量份。
在不會劣化碳奈米管的熱轉印效率的範圍內,LTHC層可以進一步包括可常用於LTHC層的染料、顏料或它們的混合物。任何染料、顏料或混合物都可以用於LTHC層,只要 他們在約400nm至約1500nm波長範圍的光照射下可以將光轉換成熱能。
染料可以包括選自由二亞銨染料、金屬絡合物染料、萘酞菁染料、酞菁染料、聚甲炔染料、蒽醌染料、卟啉染料和金屬絡合物形式的菁染料組成的組中的至少一種,但不限於此。顏料可以包括選自由炭黑顏料、金屬氧化物顏料、金屬硫化物顏料和石墨顏料組成的組中的至少一種,但不限於此。這些染料或顏料可以單獨使用或作為它們的混合物使用。
LTHC層可以具有約1μm至約10μm的厚度。在該範圍內,熱轉印膜可以允許有效的熱轉印。優選地,LTHC層可以具有約2μm至約5μm範圍內的厚度。
可以通過在基膜上塗布用於LTHC層的組合物,接著乾燥並固化該組合物製備LTHC層。固化可以通過約100mJ/cm2至約500mJ/cm2的輻射進行,但不限於此。
在根據本發明的熱轉印膜中,LTHC層可以疊置在基膜上。
或者,熱轉印膜可以進一步包括疊置於LTHC層上的的轉印層,該LTHC層形成於基膜上。
圖2為根據本發明一個例示性具體實施例的熱轉印膜的截面圖。參見圖2,熱轉印膜100可以包括基膜11、疊置於基膜11上的LTHC層12和疊置於LTHC層12上的轉印層13。
轉印層包括轉印材料,轉印材料可以包括用於有機發 光裝置(OLED)的材料,如有機R、G和B發光材料。當具有一定波長的鐳射照射以轉印層連接具有一定圖案的接收器表面的熱轉印膜時,LTHC層吸收熱量並受熱膨脹,並且轉印層的轉印材料被熱轉印到接收器上以便對應上述圖案。
基膜可以具有良好的與LTHC層的黏附力並可以控制LTHC層和其他層之間的熱轉印。
任何透明的聚合物膜都可以用作基膜。例如,基膜可以由選自由聚酯膜、聚丙烯酸膜、聚環氧膜、聚乙烯膜、聚丙烯膜和聚苯乙烯膜組成的組中的至少一種透明的聚合物膜組成,但不限於此。具體地,基膜可以為包括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酯的聚酯膜。
基膜可以具有約10μm至約500μm範圍內的厚度。基膜優選地可以具有約30μm至約500μm的厚度,更優選約40μm至約100μm。
轉印層可以包括用於將轉印材料轉印至接收器的至少一層。轉印材料可以為熱轉印材料。這些材料可由有機材料、無機材料、金屬材料或者包括電致發光材料或電活性材料的其他材料形成。
轉印層可以通過蒸發、噴塗或溶劑均勻地塗布在LTHC層上。或者,轉印層可以通過數碼印刷、平版印刷、蒸發或用遮擋物(mask)濺射以預定的圖案塗布在LTHC層上。
在本發明的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熱轉印膜可以進一步包括LTHC層和轉印層之間的夾層。
圖3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個例示性具體實施例的熱轉印 膜的截面圖。
參見圖3,熱轉印膜200可以包括基膜21、疊置於基膜21上的LTHC層22、疊置於LTHC層22上的夾層24和疊置於夾層24上的轉印層23。
夾層可以用來防止轉印層的轉印材料損壞或污染並減小轉印層的轉印材料變形。此外,夾層可以改善轉印層與LTHC層的黏附力並可以控制圖案形成的部分接收器和圖案未形成的部分接收器上的轉印層的釋放。
夾層可以包括聚合物膜、金屬層、無機層(由諸如二氧化矽、二氧化鈦和其他金屬氧化物的無機氧化物的溶膠-凝膠沉積和氣相沉積形成的層)和有機/無機複合層。至於有機材料,可以使用熱固性和熱塑性材料。
夾層可以進一步包括可固化氟化合物、可固化矽氧烷化合物或它們的混合物。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熱轉印膜可以進一步包括在LTHC層和轉印層之間或夾層和轉印層之間的轉印增強層。
轉印增強層可以具有約25達因/cm或更少的表面能。
轉印增強層降低了熱轉印膜和有機發光材料之間的黏附力,從而在有機發光材料熱轉印後剝離熱轉印膜的過程中防止部分或所有的有機發光材料剝落。轉印增強層優選具有約14達因/cm至約25達因/cm的表面能,更優選約14達因/cm至約18達因/cm或更少。
水滴(或正十六烷液滴)掉落在待測表面能的基面上,即轉印增強層上之後,通過測量水滴和基面之間的角度可以 測量表面能。或者,通過利用表面能已知的材料與表面能待測的目標基面進行潤濕性相對比較(例如ACCU DYNE TEST)可以測量表面能。
轉印增強層可以具有約80°或更高的水接觸角。在該範圍內,能夠在有機發光材料熱轉印和圖形化後防止有機發光材料剝落。轉印增強層優選可以具有約88°至約180°的水接觸角,更優選約95°至約180°,再更優選約95°至約110°。
轉印增強層可以具有約25°或更大的正十六烷接觸角。在該範圍內,能夠在有機發光材料熱轉印和圖形化後防止有機發光材料剝落。轉印增強層優選可以具有約30°至約180°的正十六烷接觸角,更優選約35°至約90°,再更優選約35°至約60°。
轉印增強層可以具有約10nm至約100nm的厚度。在該範圍內,轉印增強層可以最小化表面能和對有機發光材料之間的黏附力。
轉印增強層可以由含有可UV固化樹脂、可固化氟化合物、可固化矽氧烷化合物或它們的混合物的組合物;和光聚合反應引發劑組成。
優選地,轉印增強層由含有氟改性的可UV固化樹脂;可固化氟化合物;和光聚合反應引發劑的組合物組成。
氟改性的可UV固化樹脂可以包括前述的含氟可UV固化樹脂。例如,氟改性的可UV固化樹脂可以包括氟化的(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或預聚物。具體地,可以使用含氟環氧(甲基)丙烯酸酯、含氟烷氧基矽烷等。氟改性的可UV固化 樹脂的實例可以包括(甲基)丙烯酸2-(全氟癸基)乙酯、(甲基)丙烯酸3-全氟辛基-2-羥丙酯、(甲基)丙烯酸3-(全氟-9-甲基癸基)-1,2-環氧丙烷酯;(甲基)丙烯酸-2,2,2-三氟乙基、(甲基)丙烯酸-2,2,2-三氟甲基、(甲基)丙烯酸-3,3,3-三氟甲基等。
可固化氟化合物或可固化矽氧烷化合物具有至少一個可用於聚合反應的官能團,優選兩個或更多個官能團。具體地,可固化氟化合物或可固化矽氧烷化合物可以為二-或更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該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可以進一步包括環氧基、羥基、氨基或磺酸基。
可固化氟化合物可以包括通過將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與含全氟基的化合物反應得到的氟改性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
例如,可固化的氟化合物可以包括通過將諸如全氟多元醇、全氟聚醚多元醇、含羧酸基的全氟聚醚二元化合物、含環氧基的全氟聚醚環氧化合物等含全氟基的化合物與諸如含羧酸基的改性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含環氧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和含異氰酸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反應得到的二-或更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
在一個具體實施例中,可固化氟化合物可以包括由以下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
(CH2=CR1COO)nRf---(1)
(其中n為1或更大的整數,R1為氫原子或C1至C5直鏈或 支鏈的烷基,Rf為氟代烷基或氟代亞烷基。)
優選地,n為2或更大,更優選為2至20範圍內的整數。
優選地,Rf為C2至C50直鏈或支鏈的氟代烷基或氟代亞烷基。
可固化矽氧烷化合物可以增加塗層的水接觸角同時降低塗層的表面能。
可固化矽氧烷化合物可以含有(甲基)丙烯醯基。例如,可固化的矽氧烷化合物可以為含有(甲基)丙烯醯基的聚醚改性的二烷基聚矽氧烷。
可固化矽氧烷化合物可以由任何常規方法製備,或者可以商購。例如可以使用聚醚改性的二甲基聚矽氧烷(BYK3700,BYK Chemie有限公司),但不限於此。
用於轉印增強層的組合物可以由約50wt%至約80wt%的氟改性的可UV固化樹脂;約19wt%至約40wt%的可固化氟化合物;和約1wt%至約10wt%的光聚合反應引發劑組成,且可以在LTHC層或夾層上形成轉印增強層。
通過向LTHC層或夾層塗布用於轉印增強層的組合物,接著在約50至130℃乾燥約1至10分鐘並以100至1000mJ/cm2固化可以製備轉印增強層,但不限於此。
根據本發明的熱轉印膜可以用作對有機電致發光裝置(例如OLED)進行彩色圖案化的熱轉印膜,但不限於此。
本發明的另一態樣提供了一種使用上述熱轉印膜製造的有機電致發光裝置。
熱轉印膜在有機電致發光裝置的製造中可以用作供體 膜,且使用該膜的有機電致發光裝置可以由常規方法製造。例如,通過製備陽極、空穴傳輸層和空穴注入層疊置於其上的基板;通過在熱轉印膜上疊置有機發光材料製備具有發光材料層(EML)的供體膜;層壓基板和供體膜;鐳射圖案化;和疊置電子傳輸層、電子注入層和陰極可以製造有機電致發光裝置。
具體地,在用於有機電致發光裝置的透明基板上形成陽極,接著沉積空穴傳輸層(HTL)和空穴注入層(HIL)。在陽極形成之前可以淨化透明基板。陽極可以由氧化銦錫(ITO)、氧化銦鋅(IZO)等組成,但不限於此。
通過在熱轉印膜上沉積有機R、G和B發光材料製備具有沉積其上的EML的供體膜。
在具有沉積其上的HIL和HTL的透明基板和供體膜層壓後,進行鐳射照射。鐳射照射時,供體膜的LTHC層吸收了光並將光轉換成熱能,從而引起體積膨脹。結果,疊置於LTHC層上的有機發光材料被轉印到具有沉積其上的HTL和HIL的基板上,從而形成圖案化的有機發光層。然後,移除供體膜,接著疊置電子傳輸層(ETL)、電子注入層(EIL)和陰極,從而製造有機電致發光裝置。
接下來,將參考實施例更詳細地敘述本發明。然而,應該注意這些實施例是以說明目的而提供的,並非以任何方式解釋為限制本發明的範圍。
為清除起見將省略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顯而易見的細節描述。
製備例:碳奈米管的預處理和表面改性
(1)將10g碳奈米管(多壁碳奈米管,純度:97%,ILJIN Nanotech有限公司)和90ml的35%HCl溶液混合並在25℃下攪拌1小時。然後,向混合物中加入100ml去離子水。通過具有2μm孔徑的纖維素篩檢程式過濾所得溶液。將過濾後的碳奈米管在500℃下加熱1小時,從而提供預處理的碳奈米管。
(2)將10g預處理過的碳奈米管與通過以60:30體積比混合95%硫酸溶液和65%硝酸溶液得到的90ml的混合物混合,在140℃下保持5分鐘然後降至室溫。通過具有2μm孔徑的纖維素篩檢程式過濾3次含有酸處理過的碳奈米管混合物。將製備好的碳奈米管與90ml去離子水混合並用超聲分散。
(3)在製備好的碳奈米管的FT-IR中,羧酸的OH峰出現在3500至3200cm-1,C=O峰出現在1750至1700cm-1,而C-O峰出現在1300cm-1。因此,可以確定碳奈米管的表面被COOH基改性。
用於實施例和比較例的組分的詳細說明如下。
(A)製備例中製備的表面改性的碳奈米管
(B)黏合劑
(B1)可UV固化樹脂:CN117(環氧丙烯酸酯,Sartomer)
(B2)多官能單體:SR351(3-官能單體,Sartomer)
(C)具有450℃或更低熱分解溫度並包括纖維素酯聚合物(醋酸丁酸纖維素酯,CAB-551-0.01,Eastman)的聚合物
(D)光聚合反應引發劑:Darocur TPO(BASF)
(E)二亞銨染料:PANAX 1085(Ukseung Chemical有限公司)
(F)包括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的基膜(PET,A4300,75μm的厚度,Toyobo)。
實施例1
向55.8g甲乙酮和18.07g丙二醇單甲醚醋酸酯的溶劑中加入39.24g的可UV固化樹脂、26.27g多官能單體和17.48g纖維素酯聚合物,並攪拌30分鐘。然後,向其中加入13.86g表面改性的碳奈米管並攪拌30分鐘。然後,加入3.15g光聚合反應引發劑並攪拌30分鐘,從而製備用於LTHC層的組合物。將該組合物用絲棒塗布機No.7塗布到基膜上,並在80℃的烘箱中乾燥2分鐘。然後,在N2氣氛中以300 mJ/cm2固化乾燥的組合物,從而製備具有2.8μm塗層厚度的膜。
實施例2至3
除了各組分的量變為表1(單位:重量份)中所示的以外,用與實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製備膜。
比較例1至2
除了各組分的量變為表1中所示的以外,用與實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製備膜。
實驗例
評估制得的膜的物理性能且結果示於表1中。
(1)OD(光密度):用Perkin Elmer Lambda 950 UV-VIS分光光度計在1064nm下測量具有2.8μm塗層厚度的LTHC層 的OD。
(2)MEK摩擦:LTHC層的固化程度可以由MEK摩擦評估。將3ml的MEK塗布在具有2.8μm塗層厚度的LTHC層的塗層表面。每10秒檢測一次塗層的分離,測量時間直至塗層表面從LTHC層分離。當塗層表面的分離需要60至70秒時,可以評估固化條件是合適的並在LTHC層上疊置轉印層時具有良好的過渡。
如表1所示,本發明的LTHC層在同一波長下具有比含染料的常規LTHC層(比較例2)更高的OD值,並因此具有較高的轉印效率。此外,由於經MEK摩擦從LTHC層分離塗層表面需要60至70秒,本發明的LTHC層被合適地固化,從而允許轉印層很好地轉印。相反,如比較例1中用不含纖維素酯聚合物的組合物形成的LTHC層過度固化,由此光照射時沒有發生層的體積膨脹,從而造成難以形成轉印層的圖案。
儘管本文公開了一些具體實施例,但是本領域的技術 人員應該理解這些具體實施例僅是以說明的方式提供的,並且可以進行各種修改、變更和替換而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因此,本發明的範圍應該僅由所附的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方案所限定。

Claims (19)

  1. 一種熱轉印膜,包含:基膜;和疊置在所述基膜上並包含一含有碳奈米管和具有450℃或更低的熱分解溫度的聚合物的組合物的光熱轉換層。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熱轉印膜,其中所述碳奈米管具有被-COOH基改性的表面。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熱轉印膜,其中以固體含量計,所述碳奈米管在所述組合物中的含量為5.0wt%至30.0wt%。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熱轉印膜,其中所述碳奈米管包括單壁碳奈米管、雙壁碳奈米管和多壁碳奈米管或它們的混合物。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熱轉印膜,其中所述聚合物包括纖維素酯聚合物。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熱轉印膜,其中以固含量計,所述聚合物在所述組合物中的含量為10.0wt%至25.0wt%。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熱轉印膜,其中所述組合物進一步包含黏合劑和光聚合反應引發劑。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熱轉印膜,其中所述黏合劑包含可UV固化樹脂、多官能單體或它們的混合物。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熱轉印膜,其中所述組合物包含50.0wt%至80.0wt%的所述黏合劑、5.0wt%至30.0wt%的所述碳奈米管、10.0wt%至25.0wt%的具有450℃或更低熱分解溫度的所述聚合物和1.0wt%至10.0wt%的所述光聚合反應引發劑。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熱轉印膜,其中所述光熱轉換層進一步包含染料、顏料或它們的混合物。
  11. 一種熱轉印膜,包含:基膜;疊置在所述基膜上並包含一含有碳奈米管和具有450℃或更低的熱分解溫度的聚合物的組合物的光熱轉換層;和疊置在所述光熱轉換層上的轉印層。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熱轉印膜,進一步包含一在所述光熱轉換層和所述轉印層之間的夾層。
  1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熱轉印膜,進一步包含一在所述光熱轉換層和所述轉印層之間的具有25達因/cm或更低表面能的轉印增強層。
  1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熱轉印膜,進一步包含一在所述夾層和所述轉印層之間的具有25達因/cm或更低表面能的轉印增強層。
  1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3或14項所述的熱轉印膜,其中所述轉印增強層具有80°或更大的水接觸角。
  1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3或14項所述的熱轉印膜,其中所 述轉印增強層具有25°或更大的正十六烷接觸角。
  1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3或14項所述的熱轉印膜,其中所述轉印增強層包含可UV固化氟化合物、可UV固化矽氧烷化合物或它們的混合物。
  1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熱轉印膜,其中所述組合物進一步包含可UV固化樹脂、多官能單體和光聚合反應引發劑。
  19. 一種有機電致發光裝置,所述有機電致發光裝置使用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8項中任一項所述的熱轉印膜製造。
TW101151182A 2011-12-30 2012-12-28 Thermal transfer film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manufactured using the same TWI563703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10147633A KR101459131B1 (ko) 2011-12-30 2011-12-30 열전사 필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36135A true TW201336135A (zh) 2013-09-01
TWI563703B TWI563703B (en) 2016-12-21

Family

ID=48674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51182A TWI563703B (en) 2011-12-30 2012-12-28 Thermal transfer film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manufactured using the same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101459131B1 (zh)
CN (1) CN103182877B (zh)
TW (1) TWI5637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82374B (zh) 2014-03-03 2016-01-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掩膜版、有机层加工方法、显示基板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9614649D1 (de) * 1995-06-29 2001-09-27 Eastman Kodak Co Laminierte hülle und verfahren zur schmelzfixierung von bildern auf eine digital disc
US6261995B1 (en) * 1998-05-21 2001-07-17 Konica Corporation Thermal transfer intermediate material, a thermal transfer image forming material and a thermal transfer recording material set
US6114088A (en) * 1999-01-15 2000-09-05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Thermal transfer element for forming multilayer devices
JP2000326629A (ja) * 1999-05-17 2000-11-28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熱転写シー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材料
JP2001150822A (ja) * 1999-12-01 2001-06-0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熱転写シート
US6766734B2 (en) * 2000-10-31 2004-07-27 International Imaging Materials, Inc. Transfer sheet for ceramic imaging
WO2003074601A2 (en) * 2002-03-01 2003-09-12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rinting of organic conductive polymers containing additives
JP2004277510A (ja) * 2003-03-13 2004-10-07 Mitsui Chemicals Inc 光熱変換材料および加工方法
JP2005081765A (ja) * 2003-09-10 2005-03-31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241979C (zh) * 2004-10-11 2006-02-15 东华大学 一种基于碳纳米管的复合材料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WO2006045085A1 (en) * 2004-10-20 2006-04-27 E.I. Du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Donor element for thermal transfer
US7396631B2 (en) * 2005-10-07 2008-07-08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Radiation curable thermal transfer elements
US8308886B2 (en) * 2006-07-17 2012-11-13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Donor elements and processes for thermal transfer of nanoparticle layers
ATE551203T1 (de) * 2007-06-28 2012-04-15 Cabot Corp Leuchte zur erwärmung einer konversionsschicht mit einem modifizierten pigm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82877A (zh) 2013-07-03
KR20130078608A (ko) 2013-07-10
TWI563703B (en) 2016-12-21
CN103182877B (zh) 2016-08-03
KR101459131B1 (ko) 2014-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78116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carbon nanotube-containing conductor
US9824789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nanowire-polymer composite electrodes
US8968846B2 (en) Thermal transfer film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manufactured using the same
Aleksandrova Specifics and challenges to flexibl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Park et al. Flexibl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for solid-state lighting
US9087668B2 (en) Thermal transfer film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prepared using the same
US20070196643A1 (en) Conductive layer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TWI519427B (zh) 熱轉印膜和使用該膜的oled顯示器的製造方法
JP2006248139A (ja) ブランケットおよ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の製造方法
CN1662126A (zh) 热转移元件
TW201336135A (zh) 熱轉印膜和用該膜製造的有機電致發光裝置
JP5487556B2 (ja) ガスバリア性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30089443A (ko) 대전방지 특성을 갖는 도너 필름
JP2016507868A (ja) 熱転写フィルム及びこれを用いて製造された有機電界発光素子
TW201408484A (zh) 熱轉印膜及使用其製備的有機電致發光裝置
JP2016538700A (ja) 熱転写フィルム及びこれを使用して製造された有機電界発光素子
Xie et al. P‐174: Inkjet Printed OLEDs based on Novel Cross‐linkable Electron Transport Materials
US12004414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evice
Xie Solution-Processe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US9610794B2 (en) Thermal transfer film,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prepared using same
KR20150088502A (ko) 열전사필름 및 이를 사용하여 제조된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
US20150333260A1 (en) Thermal transfer film,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manufactured by using thermal transfer film
Zhou et al. Towards greatly improved efficiency of polymer light emitting diod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