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15412A - 床裝置 - Google Patents

床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15412A
TW201315412A TW100142034A TW100142034A TW201315412A TW 201315412 A TW201315412 A TW 201315412A TW 100142034 A TW100142034 A TW 100142034A TW 100142034 A TW100142034 A TW 100142034A TW 201315412 A TW201315412 A TW 20131541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oot
bed
seat
frame
bed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420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36935B (zh
Inventor
Katsuyoshi Nomura
Ken Yanagihara
Tatsuya Shimada
Original Assignee
Paramount Bed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ramount Bed Kk filed Critical Paramount Bed Kk
Publication of TW2013154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154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369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36935B/zh

Link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課題,係在提供一種,即使床板較低之床,足部之底面也不會抵接地板面而可變更成座椅姿勢位置之床裝置。本發明之解決手段,係蓋部(8)朝下方‧上方旋轉時,因為藉由兩支撐支臂(10、10)向上並推出之板部(9),相對於蓋部(8)進入‧退出,故前述板部(9)與蓋部(8)重疊長度可進行縮短‧增長的變化,在使床從平坦之床姿勢變形成足部朝下方之座椅姿勢時,藉由第1作動器(7a)之作動力,座部之底面(5),藉由第1連結件機構(7),相對於構架(1)朝大致斜上方移動,蓋部(8)則朝下方旋轉,同時使蓋部(8)及板部(9)之重疊長度變短,而使足部之底面(6)的長度進行伸縮。

Description

床裝置
本發明係與可變化床姿勢及座椅姿勢之形態的座椅姿勢床及底面各部起伏之床等床裝置相關。
傳統床裝置,有可從床姿勢變化成座椅姿勢形態之座椅姿勢床。
使床之足部從水平變化成垂直向下之床的起伏機構,如日本特開昭58-183115號公報(專利文獻1)所示。
該種床,如第6圖之(a)、(b)所示,係具有:可各別自由曲折地連結之背部底面a、腰部底面b、以及使足部底面c支撐於基礎構架(基框)d之構成的床起伏機構。於基礎構架d之足部底面c側,設有左右一對之第1支撐臂e,於更靠近背部底面a側,設有左右一對之第2旋動支撐臂f,各支撐臂e、f連結於腰部底面b,伸縮桿h從驅動手段之馬達g伸長而使腰部底面b向斜上方上昇,而且,使足部底面c朝基礎構架d下方傾斜,並且,抬背連結件i使背部底面a朝基礎構架d上方傾斜而成為椅子狀之方式,在不抬高平面狀態之底面高度下,足部底面之下端抵接於病房等之地板面。
此外,床之起伏機構,在日本特開昭58-183116號公報(專利文獻2)及日本實開昭58-171055號公報(專利文獻3),係與專利文獻1相同,以足部底面下端未抵接於病房等之地板面的方式,使腰部底面隨著足部底面朝下而上昇。此外,專利文獻3時,床之起伏機構,係利用操作鈕之操作很容易就可拆除足部底面。
然而,該傳統之床時,為了成為椅子狀(座椅姿勢),使足部底面垂直下降,並為了避免與地板之干涉,床之高度(地板面至底面之高度)必須維持一定程度(例如,400mm前後)。
此外,因為從床之高度的關係,採取底面全長儘量縮短,避免足部底面與床之干涉的處置(背部、腰部、足部之底面尺寸比例受到限制)。另外,構造上,椅子狀時之座面高度有其限度而必須抑制於600mm。
此外,隨著環境的改變,現在,針對傾倒‧跌落事故之安心‧安全的要求也提高,而對床有進一步低高度化並加長底面全長之要求,然而,傳統上,卻未論及。
此外,非座椅姿勢床之底面各部起伏之床裝置時,各部底面起伏時,使用者位置相對於底面及足墊產生變化,此時,就期望能合腳踏板可配合使用者之足部而位於適當位置的構造,也沒有有針對其進行提案。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昭58-183115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昭58-183116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實開昭58-171055號公報
有鑑於上述事實,本發明提供一種即使為低高度床,變更成座椅姿勢位置時足部底面也不會抵接地板面之床裝置。
此外,本發明提供一種底面起伏時,腳踏板也可配合使用者之足部位於適當位置之構造的床裝置。
本發明,係設置於地板上,使用者用支撐台可從平坦狀態之床姿勢,變形成背部底面朝向上方且足部底面朝向下方之座椅姿勢的床裝置,其特徵為:使下部設置構件接觸地板並以平行於地板之方式設置的構架、配設於該構架上之使用者用支撐台的背部底面、座部底面、及足部底面,係以連結件進行連結者,座部之底面及構架,係由具有2對之支臂的第1連結件機構所連結,於背部底面及構架之間,配設有第2連結件機構,於構架及第1連結件機構之間,配設有用以驅動該第1連結件機構之第1作動器,第1作動器,係利用其驅動力,使第1連結件機構以座部底面朝足側之大致斜上方移動,隨著其座部底面之移動,藉由第2連結件機構使背部底面朝上方旋轉,兩支撐支臂沿著足部底面之兩側部延伸,於該兩支撐支臂之前端部,可自由旋動地連結著足部底面並配設著腳踏板,而且,該兩支撐支臂之後端部,係以第1鉸鏈結合於從前述座部底面之兩側部朝前方延伸之連結支臂的前端,構成使構架前端之滾輪接觸前述足部底面之下面側,來誘導足部底面之移動,並且構成為隨著前述座部之底面朝上方‧下方移動而使足部底面朝下方‧上方旋轉時,利用兩支撐支臂來使前述足部底面之長度產生縮短‧增長的變化。
本發明之構成,以如下所示者為佳,亦即,前述第2連結件機構,具有連結於背部底面之桿,設有改變該桿之長度的第2作動器,以第2作動器之作動來使背部底面朝足部之底面方向或其相反方向旋轉。
此外,本發明之構成,以如下所示者為佳,亦即,前述足部之底面,具備蓋部、及板部,以蓋部覆蓋板部之狀態使蓋部及板部互相重疊,於前述兩支撐支臂之前端部,可自由旋動地連結著板部前端部,前述蓋部之後端,以第2鉸鏈結合於座部底面之前端,足部底面隨著前述座部底面之上方‧下方移動而下方‧上方旋轉時,兩支撐支臂使前述板部進入‧退出於蓋部內,以前述板部與蓋部重疊之長度之縮短‧增長的變化,來使前述足部之底面長度產生縮短‧增長的變化。
本發明時,以第1鉸鏈之上端位於比底面更上方之位置且第1鉸鏈之上端位於比設在床裝置左右之柵構件上端更為下方之位置為佳。
此外,本發明之構成上,以如下所示者為佳,亦即,於構架,設有可從構架後部進行伸縮之構成的伸縮構架,從該伸縮構架朝背部底面延伸而連結於背部底面之支撐桿的前端支撐著背部之底面,於伸縮構架之頭側端部,裝設著床板,背部底面向上的話,伸縮構架收縮,床板也朝足側移動。
本發明之床裝置,係設置於地板上,使用者用支撐台之背部底面的頭側端可以從平坦狀態朝上方旋轉,而足部底面的足側端則可以從平坦狀態朝下方旋轉的床裝置,其特徵為:下部設置構件可接觸地板並以平行地板之方式設置的構架、及配設於該構架上之使用者用支撐台的背部底面、座部底面、及足部底面,係以連結件進行連結者,於在前述足部底面之兩側部延伸的兩支撐支臂,於該足部底面之前端位置支撐固定著供使用者足部載置之腳踏板,而且,於足部底面及腳踏板之間,形成了供載置於底面上之足墊通過的空間,於該空間前方,形成有供足墊抵接之擋止部。
本發明時,以前述腳踏板之位置可相對於兩支撐支臂進行調整為佳。
依據本發明之座椅姿勢床,第1作動器之驅動下,足部底面隨著前述座部於底面上方‧下方之移動而於下方‧上方旋轉時,兩支撐支臂使前述足部底面之長度產生縮短‧增長的變化,即使為低高度床,足部底面也不會抵接地板面而變更成座椅姿勢位置。此外,位置變更以第1作動器之一個驅動源(例如,1個馬達)即可實現,得到抑制於較低成本等之優良效果。
此外,本發明時,於前述第2連結件機構,具有連結於背部底面之桿,設置變化該桿長度之第2作動器,以第2作動器之作動來使背部底面前方朝足部方向或其相反方向旋轉之構成的話,可依期望來設定背部底面之角度。
本發明時,於構架,設有可從構架後部伸縮之構成的伸縮構架,從該伸縮構架朝背部底面延伸之支撐桿,該支撐桿之前端連結於背部底面並支撐著背部底面,於伸縮構架之頭側端部,裝設著床板,背部底面抬起的話,伸縮構架收縮且床板也朝足側移動,以背部底面之抬起來謀求床裝置之小型化。小型化不佔空間,而提高便利性。
本發明時,第1鉸鏈之上端,位於比底面更上方之位置,第1鉸鏈之上端比設於床裝置左右之柵構件的上端更下方之位置,使第1鉸鏈之上端比底面突出之部分位於比柵構件上端更下方之位置,而不會對床裝置使用者造成妨礙。
依據本發明,支撐固定著腳踏板,於足部底面及腳踏板之間形成供載置於底面上之足墊通過的空間,於該空間前方形成供足墊抵接之擋止部,故足墊不抵接腳踏板,相較於通常足墊抵接於腳踏板者,腳踏板之裝設位置及足墊之尺寸的自由度較高。
例如,前述腳踏板以位置可調整之方式裝設於兩支撐支臂,可以對應使用者身高來自由設定腳踏板之位置。此外,不會抵接使用者之足底而可以發揮不會尖足的機能。
以下,參照圖式,針對本發明之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第1圖~第5圖係實施方式之座椅姿勢床。第1圖之(a)~(c)係該床之立體說明圖,第2圖之(a)、(b)~第3圖,係分別為該床之床姿勢、中間狀態、座椅姿勢狀態的說明圖。此外,第4圖係足部的放大說明圖,第5圖係使用狀態說明圖。
實施方式之座椅姿勢床,係協助病患(使用者之例)而使用於醫院等之床裝置,第1圖~第3圖中,省略了足墊之圖示。
如第1圖所示,座椅姿勢床,係設置於地板2上,病患支撐台3可從平坦狀態之床姿勢變形成背部底面4朝上方、足部底面6朝下方之座椅姿勢。
此外,座椅姿勢床,如第1(c)圖所示之座椅姿勢時,病患之足部無需直接接觸地板2,踏著以相對於足部底面6成直角角度支撐固定的腳踏板11,即可離開床,也可以下部腳輪接觸地板2,而以平行於該地板2之方式來設置構架1。
此外,裝設於構架1上側之病患支撐台3,載置著未圖示之足墊並從病患背部負載頭部之背部底面4、供病患腰部抵靠之座部底面5、及支撐病患從腿到足之足部底面6,係以鉸鏈進行連結,而為以連結件連結於構架1之構造者。
前述座部之底面5及構架1,係以由2對支臂所構成之第1連結件機構7連結。在第1作動器7a之驅動力下,第1連結件機構7,以座部底面5大致朝斜上移動。背部底面4隨著其座部底面5之移動而朝上旋轉,座部底面5則朝下旋轉。
背部底面4,介由第2連結件機構4a,在該第2作動器4b之作動力下朝前方或後方旋轉,而為角度可調整之構造。於背部底面4,第2作動器4b之桿的前端連結於第2連結件機構4a,該第2作動器4b之基端部的軸介由適當的軸座裝設於構架1,即使第2作動器4b之桿未伸長,因為第2作動器4b之桿具有長度固定桿之機能,介由第2連結件機構4a,具有對應第1作動器7a驅動下之第1連結件機構7的軸旋轉,而將背部底面4朝上抬起之機能。
此外,藉由第2作動器4b之桿的短縮‧伸長,第1作動器7a,在與驅動無關下,背部底面4與座部底面5單獨地朝後方‧前方旋轉。
此外,於構架1,設有可從構架1後部伸縮之構成的伸縮構架1a。支撐桿1b從該伸縮構架1a朝背部之底面4下面側伸長,支撐桿1b前端連結於背部底面4之第2連結件機構4a,而支撐著背部之底面4。
並未圖示,然而,於伸縮構架1a之頭側端部,裝設著床板。因為背部底面4被抬起的話,伸縮構架1a收縮,床板也朝足側移動,故床全體的長度較短,而可謀求小型化。
足部之底面6,具備蓋部8及板部9,蓋部8以覆蓋板部9之狀態互相重疊。
於足部底面6之兩側部延伸之兩支撐支臂10、10,在該足部底面6之前端位置,由朝上彎曲成L形狀之構件(裝設構件)11a使腳踏板11(尖足板)相對於足部底面6以直角角度獲得支撐固定。該等兩支撐支臂10、10之後端,係以第1鉸鏈12結合於從前述座部底面5之兩側部朝前方延伸之連結支臂5a、5a的前端。第1圖~第3圖之實施方式的座椅姿勢床,腳踏板11係以彎曲成L字形之裝設構件11a利用螺絲結合(螺栓螺帽等鎖固)以位置可調整之方式裝設。
前述第1鉸鏈12之上端,位於比座部底面5及足部底面6之上面更上方之位置,使第1鉸鏈12之上端位於比裝設於床裝置左右之側軌(柵構件)19上端更下方之位置(如第5圖之足側的側軌19a),在第1鉸鏈12上端比底面突出之部分,位於比側軌19a之上端更下方的位置,而不會妨礙到床裝置之使用者。
前述蓋部8,其後端以第2鉸鏈13結合於座部底面5之前端下部。
板部9,其前端可自由旋動地連結於前述兩支撐支臂10、10之前端。
構架1前端之滾輪14接觸前述足部底面6之下面側,誘導足部之底面6的移動。
其他實施方式之座椅姿勢床,參照第4圖、第5圖來進行說明。第4圖,係足部底面周邊之立體圖,該(a)係足墊裝設前,該(b)係足墊裝設後。第5圖,係座椅姿勢床之使用狀態。
如第4圖所示,在於前述足部底面6之兩側部延伸的兩支撐支臂10、10,支撐固定著於該足部底面6之前端位置用以負載使用者之足部的腳踏板11。該腳踏板11之裝設位置,相對於支撐支臂10、10可調整地以卡合部15進行裝設。卡合部15,使腳踏板11可自由地調整位置。
此外,於足部底面6及腳踏板11之間,形成供載置於足部底面6上之足墊通過的空間16,於該空間之前方,形成有足墊抵接之擋止部17。
詳細情形,如第4(a)圖所示,卡合部15,係以可滑動且可位置調整之方式裝設於兩支撐支臂10、10,於該卡合部15,固定著腳踏板11之裝設構件11a。卡合部15,將其操作桿15a向上拉起的話,腳踏板11相對於兩支撐支臂10、10滑動而上下,相反的,將操作桿推回的話,則可進行固定之腳踏板11的定位。
此外,足墊18之裝設,如第4(b)圖所示,足墊插入前述空間16並抵接於擋止部17前端。足部底面6朝上方或下方旋轉時,足墊18移動,然而,前述空間16使其可以某種程度自由移動,於足部底面6上不易發生變形。
如第5圖所示,座椅姿勢變化時,使用者握住設於背部底面4之側軌(柵構件)19,防止身體位置之移動及偏離。
實施方式之座椅姿勢床,蓋部8朝下方‧上方旋轉時,被兩支撐支臂10、10向上拉‧推出之板部9進入‧退出於蓋部8,故前述板部9與蓋部8之重疊長度產生縮短‧增長的變化。
此外,將床從平坦床姿勢變形成足部朝下之座椅姿勢變形時,藉由第1作動器7a之作動力,前述病患支撐台3利用第1連結件機構7而朝構架1大致斜上方移動,前述蓋部8則朝下方旋轉,而使前述蓋部8及前述板部9之重疊長度變短。
如上面所述,依據本實施方式之座椅姿勢床,藉由第1作動器7之驅動,蓋部8之足底側隨著前述座部底面5之上方‧下方的移動而朝下方‧上方旋轉時,藉由兩支撐支臂10、10,前述板部9進入‧退出於蓋部8內,而使前述板部9與蓋部8之重疊長度產生縮短‧增長的變化,即使為低高度床,座椅姿勢之位置變更時,足部底面6也不會抵接地板面,此外,其位置變更以第1作動器之一個驅動源(例如,1個馬達)即可實現,而得到將成本抑制於較低之優良效果。
此外,因為係藉由第2作動器4b之作動可使背部底面4朝足部底面6方向或其相反方向旋轉的構成,背部底面4可以設定成期望之角度。
而且,腳踏板11被支撐固定,足部底面6及腳踏板11之間形成供載置於該底面6上之足墊通過的空間16,且於該空間16之前方形成有供足墊抵接之擋止部17,足墊不會抵接腳踏板11,相較於通常之足墊會抵接腳踏板11者,腳踏板11之裝設位置及足墊之尺寸自由度較高。
例如,因為前述腳踏板11係以可相對於兩支撐支臂10、10進行位置調整之方式裝設,可以對應使用者之身高而自由地設定腳踏板11之位置。
前述實施方式時,係以座椅姿勢床為例來針對本發明進行說明,然而,本發明,也可適用於其他足部底面起伏之通常的床裝置。
本發明之床,不但可以應用於醫院內,也可利用於自宅介護等。
1...構架
1a...伸縮構架
1b...支撐桿
2...地板
3...病患支撐台
4...背部之底面
4a...第2連結件機構
4b...第2作動器
5...座部之底面
5a...連結支臂
6...足部之底面
7...第1連結件機構
7a...第1作動器
8...蓋部
9...板部
10...支撐支臂
11...腳踏板
11a...裝設構件
12...第1鉸鏈
13...第2鉸鏈
14...滾輪
15...卡合部
15a...操作桿
16...空間
17...擋止部
第1圖係斜向觀察本發明之實施方式的座椅姿勢床時的說明圖,(a)係平躺之床姿勢、(b)係變形途中之中間狀態、(c)係座椅姿勢的說明圖。
第2圖係第1圖之座椅姿勢床的側面圖,(a)係平躺之床姿勢,(b)係變形途中之中間狀態的說明圖。
第3圖係該座椅姿勢床之座椅姿勢的說明圖。
第4圖係其他實施方式之座椅姿勢床的足部放大說明圖。
第5圖係該座椅姿勢床之使用狀態說明圖。
第6圖係傳統座椅姿勢床之說明圖,(a)係床姿勢,(b)係座椅姿勢之各說明圖。
1...構架
1a...伸縮構架
1b...支撐桿
2...地板
3...病患支撐台
4...背部之底面
5...座部之底面
5a...連結支臂
6...足部之底面
7...第1連結件機構
7a...第1作動器
8...蓋部
9...板部
10...支撐支臂
11...腳踏板
12...第1鉸鏈
13...第2鉸鏈
15...卡合部
16...空間
17...擋止部

Claims (8)

  1. 一種床裝置,係設置於地板上,使用者用支撐台可從平坦狀態之床姿勢,變形成背部之底面朝向上方且足部之底面朝向下方之座椅姿勢的床裝置,其特徵為:下部設置構件可接觸地板並以平行於地板之方式設置的構架、及配設於該構架之上之使用者用支撐台的背部之底面、座部之底面及足部之底面,係以連結件進行連結者,座部之底面及構架,係由具有2對之支臂的第1連結件機構所連結,於背部之底面及構架之間,配設有第2連結件機構,於構架及第1連結件機構之間,配設有用以驅動該第1連結件機構之第1作動器,第1作動器,係利用其驅動力,使第1連結件機構以座部之底面朝足側之大致斜上方之方向移動,隨著其座部之底面的移動,藉由第2連結件機構使背部之底面朝上方旋轉,兩支撐支臂沿著足部之底面之兩側部延伸,於該兩支撐支臂之前端部,可自由旋動地連結著足部之底面並配設著腳踏板,而且,該兩支撐支臂之後端部,係以第1鉸鏈結合於從前述座部之底面的兩側部朝前方延伸之連結支臂的前端,使構架前端之滾輪接觸於前述足部之底面的下面側,來誘導足部之底面之移動的構成,並且構成為隨著前述座部之底面朝上方‧下方的移動而使足部之底面朝下方‧上方旋轉時,利用兩支撐支臂來使前述足部之底面的長度產生縮短‧增長的變化。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床裝置,其中前述第2連結件機構,係具有連結於背部之底面的桿,配設有用以使該桿之長度產生變化的第2作動器,構成可藉由第2作動器之作動使背部之底面朝足部之底面方向或其相反方向旋轉。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床裝置,其中前述足部之底面,係具備蓋部及板部,蓋部覆蓋板部之狀態下,蓋部及板部為互相重疊,於前述兩支撐支臂之前端部,可自由旋動地連結著板部前端部,前述蓋部之後端,係以第2鉸鏈結合於座部之底面的前端,構成隨著前述座部之底面朝上方‧下方的移動使足部之底面朝下方‧上方旋轉時,利用兩支撐支臂來使前述板部進入‧退出於蓋部內,而使前述板部重疊於蓋部之長度產生縮短‧增長的變化,進而使前述足部之底面的長度產生縮短‧增長的變化。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床裝置,其中前述足部之底面,係具備蓋部及板部,蓋部覆蓋板部之狀態下,蓋部及板部為互相重疊,於前述兩支撐支臂之前端部,可自由旋動地連結著板部前端部,前述蓋部之後端,係以第2鉸鏈結合於座部之底面的前端,構成隨著前述座部之底面朝上方‧下方的移動而使足部之底面朝下方‧上方旋轉時,利用兩支撐支臂來使前述板部進入‧退出於蓋部內,而使前述板部重疊於蓋部之長度產生縮短‧增長的變化,進而使前述足部之底面的長度產生縮短‧增長的變化。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床裝置,其中第1鉸鏈之上端,係位在比底面更為上方的位置,第1鉸鏈之上端則係位在比配設於床裝置之左右柵構件之上端更為下方的位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之任一項所述之床裝置,其中於構架配設有可從構架之後部進行伸縮之構成的伸縮構架,支撐桿從該伸縮構架朝背部之底面延伸,該支撐桿之前端連結於背部之底面並支撐著背部之底面,於伸縮構架之頭側端部,裝設著床板,構成背部之底面向上時使伸縮構架收縮,床板也朝足側移動。
  7. 一種床裝置,係設置於地板上,使用者用支撐台從平坦狀態,變形成背部之底面之頭側端朝上方旋轉且足部之底面之足側端朝下方旋轉的床裝置,其特徵為:下部設置構件可接觸地板並以平行於地板之方式設置的構架、及配設於該構架之上之使用者用支撐台的背部之底面、座部之底面及足部之底面,係以連結件進行連結者,於前述足部之底面的兩側部延伸之兩支撐支臂,支撐固定著以該足部之底面之前端位置供使用者之足部載置的腳踏板,而且,於足部之底面及腳踏板之間,形成了供載置於底面上之足墊通過的空間,於該空間之前方,形成有供足墊抵接之擋止部。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床裝置,其中前述腳踏板,係以相對於兩支撐支臂可進行位置調整之方式來裝設。
TW100142034A 2011-10-04 2011-11-17 Bed device TWI5369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19926A JP5658120B2 (ja) 2011-10-04 2011-10-04 ベッド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15412A true TW201315412A (zh) 2013-04-16
TWI536935B TWI536935B (zh) 2016-06-11

Family

ID=48015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42034A TWI536935B (zh) 2011-10-04 2011-11-17 Bed device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658120B2 (zh)
CN (1) CN103027809B (zh)
TW (1) TWI5369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093434A (ja) * 2014-11-17 2016-05-26 株式会社アテックス ベッド
JP6755477B2 (ja) 2016-07-28 2020-09-16 株式会社いうら ベッド装置
CN109966067B (zh) * 2017-12-28 2020-06-02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轮椅
WO2020068975A1 (en) 2018-09-28 2020-04-02 Drive Devilbiss Healthcare Modular adjustable bed system facilitating assembly in a manual, partially-electric, or fully-electric configuration
CN109394446B (zh) * 2018-12-12 2023-10-20 广东东品美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理疗床
CN110292271A (zh) * 2019-07-31 2019-10-01 李夏 一种床凳变型设备
CN110353912A (zh) * 2019-07-31 2019-10-22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心衰患者专用病床
JP6957572B2 (ja) * 2019-09-19 2021-11-02 フランスベッド株式会社 ベッド装置
CN111109920A (zh) * 2019-12-31 2020-05-08 泉州极简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床板与电动床
JP7477991B2 (ja) * 2020-03-06 2024-05-02 パラマウントベッド株式会社 ボトム装置
CN115005630A (zh) * 2022-04-19 2022-09-06 江苏佰家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床架、床垫及电动床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71055A (ja) * 1982-03-31 1983-10-07 Kyocera Corp 電子写真感光体
JPS6021726B2 (ja) * 1982-04-22 1985-05-29 木村寝台工業株式会社 寝台等に於ける床板の起伏機構
CN2415744Y (zh) * 2000-02-01 2001-01-24 杨建辉 可调式变形椅(床)
US8615828B2 (en) * 2003-02-10 2013-12-31 Ferdinand Schermel Multi-position reclining bed
US7069608B2 (en) * 2003-12-31 2006-07-04 Transmotion Medical, Inc. Multi-purpose patient chair
JP4586038B2 (ja) * 2007-04-18 2010-11-24 株式会社岩崎製作所 療養用ベッド
CN101342108B (zh) * 2008-06-26 2010-04-14 河北工业大学 分离式助行护理床
US9119753B2 (en) * 2008-06-27 2015-09-01 Kreg Medical, Inc. Bed with modified foot deck
CN201596026U (zh) * 2009-09-21 2010-10-06 广东凯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可调式护理床
JP5524801B2 (ja) * 2010-10-18 2014-06-18 パラマウントベッド株式会社 ベッド装置及び足下げ機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658120B2 (ja) 2015-01-21
CN103027809B (zh) 2016-05-18
JP2013078468A (ja) 2013-05-02
CN103027809A (zh) 2013-04-10
TWI536935B (zh) 2016-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36935B (zh) Bed device
KR101709038B1 (ko) 침대 장치
JP5032473B2 (ja) ベッド組立品
US20060191073A1 (en) Nursing care bed with wheel chair facility
JP6916278B2 (ja) 調節可能なベッド用の二重ローラ小型形状の作動システム
JP4566069B2 (ja) 電動ベッド
TWI593370B (zh) 仰臥台之底板控制方法及其裝置
JP5089785B2 (ja) リクライニングベッド
JP6193607B2 (ja) ベッド装置
JP6581459B2 (ja) 寝台装置
JP6668179B2 (ja) 足ボトム支持構造および寝台装置
JP7406468B2 (ja) ベッド装置
US20210369524A1 (en) Assistance apparatus
JP7295290B2 (ja) 寝台装置
JP6968518B2 (ja) ベッド装置
JP7234338B2 (ja) 寝台装置
KR20070062462A (ko) 높이와 전후경사조절이 가능한 다리받침대
JP7125452B2 (ja) 寝台装置
WO2017134814A1 (ja) 介助ロボット
JP6232596B2 (ja) ストレッチャーにおける背受と腰受と脚受の連動及び非連動機構
JP2001029175A (ja) 電動低床式昇降ベッド
JP2019198746A (ja) 寝台装置
JP4482756B2 (ja) 立ち上がりやすい背上げ可能なベッド
JP2866810B2 (ja) 背上げ式ベッド装置
JP2006325877A (ja) 医療用ベ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