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27809B - 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27809B
CN103027809B CN201210005064.1A CN201210005064A CN103027809B CN 103027809 B CN103027809 B CN 103027809B CN 201210005064 A CN201210005064 A CN 201210005064A CN 103027809 B CN103027809 B CN 1030278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plate
cap
shank
bed
shank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0506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27809A (zh
Inventor
野村克芳
柳原健
岛田龙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ramount Be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ramount Be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ramount Bed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ramount Bed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278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278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278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278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床装置,其中,盖部(8)向下方或上方旋转时,由两支撑臂(10、10)提起或拉出的板部(9)相对于盖部(8)作进入或推出的动作,所述板部(9)与盖部(8)重叠的长度变短或变长,当使床从平坦的卧床状态变形成脚向下方的座椅状态时,通过第一驱动器(7a)的作动力使得座部托板(5)通过第一连杆机构(7)而相对于框架(1)向大致斜上方移动,盖部(8)向下方旋转,同时盖部(8)与板部(9)的重叠长度变短,腿部托板(6)的长度发生伸缩。采用本发明,即使是低矮的床,也能够使腿部托板与地面不抵接地变位成座椅状态。

Description

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变化为卧床状态和座椅状态形态的椅式床(日文:チェアポジションベッド)、使托板各部起伏的床之类的床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关于床装置,已存在一种形态可以从卧床状态样变化为座椅状态的椅式床。
日本特开昭58-183115号公报(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使床的腿部从水平垂直向下变化的床的起伏机构。
在这种床中,如图6(a)、(b)所示,有一种床的起伏机构,其结构是将分别弯曲自如地连接的背部托板a、腰部托板b及腿部托板c支撑在底架(框架)d上。在底架d的腿部托板c侧设有左右一对第一支撑臂e,还在背部托板a侧设有左右一对第二转动支撑臂f,各自的支撑臂e、f与腰部托板b连接,由驱动装置的电动机g使伸缩杆h伸长而使腰部托板b向斜上方上升,并且,使腿部托板c向底架d的下方倾斜,同时利用背提升连杆i使背部托板a向底架d的上方倾斜就可做成椅子状,不加高平面状态的托板的高度,腿部托板下端也不会与病房等的地面抵接。
另外,关于床的起伏机构,在日本特开昭58-183116号公报(专利文献2)及日本实开昭58-171055号公报(专利文献3)中,与专利文献1相同,腰部托板随着腿部托板的向下方而上升,从而使腿部托板下端不会与病房等的地面抵接。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关于床的起伏机构,通过操作把手的操作,就能容易取下腿部托板。
但是,在这些以往的床中,为了成为椅子状(座椅状态),会使腿部托板垂直下降,而为了避免与地面的干涉,应当具有一定程度(例如400mm左右)的床的高度(从地面至托板的高度)。
另外,在距离地面的床高度的关系上,尽量将托板全长做短,采取避免腿部托板与地面干涉的措施(背部、腰部、腿部托板的尺寸比例有限制)。可是,将呈椅子状时的座位表面的高度抑制在600mm是结构上的限制。
另外,环境发生了变化,现在对于翻倒、滚落事故的安心、安全要求较高,并希望使床进一步低矮化、加长托板全长,然而,以往并未提出相应的方案。
另外,在并非椅式床的、托板各部起伏的床装置中,当各部托板起伏时,使用者的位置相对于托板、床垫发生变化,此时,希望能有使脚踏板能够恰当地与使用者的脚对准位置的构造等,然而未提出过方案。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8-18311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58-18311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实开昭58-17105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做出的,其提供一种即便是低矮的床也能使腿部托板不与地面抵接地位置变更为座椅状态的床装置。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构成为即便托板起伏也能够使脚踏板与使用者的脚恰当地对准位置的床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床装置,该床装置设置在地面上,使用者用支撑台可从平坦状态的卧床状态变形为其背部托板向上方、腿部托板向下方的座椅状态,其中,
使下部的设置构件与地面接触且可设置为与地面平行的框架、以及设置在该框架上的使用者用支撑台中的背部托板、座部托板及腿部托板通过连杆连接,
座部托板与框架通过具有二对臂的第一连杆机构连接,
在背部托板与框架之间设有第二连杆机构,
在框架与第一连杆机构之间设有驱动该第一连杆机构的第一驱动器,
第一连杆机构通过第一驱动器的驱动力使座部托板向腿侧的大致斜上方向移动,随着该座部托板的移动通过第二连杆机构使背部托板向上方旋转,
两支撑臂沿腿部托板的两侧部延伸,在该两支撑臂的前端部连接有可自由转动的腿部托板并设有脚踏板,并且,该两支撑臂的后端部通过第一铰链与从所述座部托板的两侧部向前方延伸的连接臂的前端结合,
所述腿部托板的下表面侧为与框架前端的辊子接触、对腿部托板的移动进行引导的构造,
当腿部托板随着所述座部托板的向上方或下方的移动而向下方或上方旋转时,所述腿部托板的长度通过两支撑臂而变短或变长。
在本发明中,优选构成为,所述第二连杆机构具有与背部托板连接的杆体,并设有使该杆体的长度变化的第二驱动器,通过第二驱动器的动作使背部托板可向腿部托板方向或者与腿部托板相反的方向旋转。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构成为,所述腿部托板具有盖部和板部,盖部及板部以盖部覆盖板部的状态互相重叠,
在所述两支撑臂的前端部可自由转动地连接有板部前端部,
所述盖部的后端通过第二铰链与座部托板的前端结合,
当腿部托板随着所述座部托板向上方或下方的移动而向下方或上方旋转时,所述板部通过两支撑臂而进入盖部内或从盖部内被抽出,所述板部与盖部重叠的长度变短或变长,从而使所述腿部托板的长度就变短或变长。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第一铰链的上端位于所述座部托板和所述腿部托板的上表面的上方,第一铰链的上端位于设置在床装置的左右的栅栏部件的上端的下方。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构成为,在框架上设有可从框架后部伸缩的伸缩框架,支撑杆从该伸缩框架向背部托板伸出且该支撑杆的顶端与背部托板连接对背部托板进行支撑,在伸缩框架的头侧端部安装有头挡板,当背部托板升起时,伸缩框架收缩,头挡板也向腿侧移动。
本发明提供一种床装置,该床装置设置在地面上,使用者用支撑台可从平坦的状态旋转成背部托板的头侧端向上方旋转、腿部托板的脚侧端向下方旋转,该床装置的特征在于,
使下部的设置构件与地面接触且可设置为与地面平行的框架、以及设置在该框架上的使用者用支撑台中的背部托板、座部托板及腿部托板通过连杆连接,
在沿所述腿部托板的两侧部延伸的两支撑臂上支撑固定有用于在该腿部托板的前端位置载置使用者的脚的脚踏板,而且,在腿部托板与脚踏板之间开设有使载置于托板上的床垫通过的空间,在该空间的顶侧形成有抵接床垫的限位部。
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脚踏板安装为可相对于两支撑臂调整位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椅式床,由于当利用第一驱动器的驱动,使腿部托板随着所述座部托板向上方或下方的移动而向下方或上方旋转时,所述腿部托板的长度通过两支撑臂而变短或变长,因此,即使是低矮床,腿部托板也能够不与地面抵接地变位成座椅状态。另外,还能够起到如下的优异效果:能够通过第一驱动器这一驱动源(例如一电动机)实现该位置变更,能够将成本抑制得较低。
另外,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二连杆机构具有与背部托板连接的杆体,并设有使该连杆的长度变化的第二驱动器,若构成为通过第二驱动器的动作可使背部托板前方向腿部方向或者与腿部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则能够将背部托板的角度设定成所需的角度。
在本发明中,在框架上设有可从框架后部伸缩的伸缩框架,支撑杆从该伸缩框架向背部托板伸长且该支撑杆的顶端与背部托板连接对背部托板进行支撑,在伸缩框架的头侧端部安装有头挡板,当背部托板升起时,伸缩框架收缩,头挡板也向腿侧移动,由此,使得床装置通过背部托板的背起而紧凑化。通过紧凑化而不占用空间,便利性较高。
在本发明中,第一铰链的上端位于所述座部托板和所述腿部托板的上表面的上方,第一铰链的上端位于设置于床左右的栅栏部件的上端的下方,在第一铰链的上端从所述座部托板和所述腿部托板的上表面突起的部分位于栅栏部件的上端的下方,不会对床装置的使用者造成妨碍。
采用本发明,由于脚踏板被支撑固定,在腿部托板与脚踏板之间开设有使载置在托板上的床垫通过的空间,在该空间的前方形成有与床垫抵接的限位部,因此,床垫不会碰到脚踏板,与通常的床垫会碰到脚踏板的结构相比,在脚踏板的安装位置和床垫的尺寸方面自由度变大。
例如,所述脚踏板安装为可相对于两支撑臂调整位置时,能够根据使用者的身高自由设定脚踏板的位置。另外,能起到与使用者的脚底抵接而不踮脚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斜看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椅式床的说明图,(a)是平展的卧床状态的说明图、(b)是变形过程中的中间状态的说明图、(c)是座椅状态的说明图。
图2是图1的椅式床的侧视图,(a)是平展的卧床状态的说明图、(b)是变形过程中的中间状态的说明图。
图3是该椅式床的座椅状态的说明图。
图4是又一实施方式的椅式床的腿部的放大说明图。
图5是该椅式床的使用状态说明图。
图6是以往的椅式床的说明图,(a)是卧床状态的说明图、(b)是座椅状态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框架
1a伸缩框架
1b支撑杆
2地面
3患者支撑台
4背部托板
4a第二连杆机构
4b第二驱动器
5座部托板
5a连接臂
6腿部托板
7第一连杆机构
7a第一驱动器
8盖部
9板部
10支撑臂
11脚踏板
11a安装部件
12第一铰链
13第二铰链
14辊子
15卡合部
15a杆部
16空间
17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图5是实施方式的椅式床。图1(a)~(c)是该床的立体说明图,图2(a)、(b)~图3是该床的卧床状态、中间状态、座椅状态的各说明图。另外,图4是腿部的放大说明图,图5是使用状态说明图。
因为实施方式的椅式床是一种在医院等使用的用于支撑患者(使用者的一例)的床装置,所以在图1~图3中省略了床垫的示出。
如图1所示,椅式床设置在地面2上,患者支撑台3可以从平坦状态的卧床状态变形为背部托板4向上方、腿部托板6向下方的座椅状态。
另外,椅式床为图1(c)所示的座椅状态时,患者的脚不能直接着落在地面2上,而是能踏在相对于腿部托板6呈直角地支撑固定的脚踏板11上,并离开床,该椅式床下部的小脚轮与地面2接触,可将框架1设置成与该地面2平行。
另外,安装于框架1上侧的患者支撑台3的结构如下:通过铰链连接用于载置未图示的床垫并载置患者的背部至头部的背部托板4、用于载置患者的腰部的座部托板5及用于载置患者的从脚到腿的腿部托板6,并用连杆与框架1连接。
所述座部托板5与框架1用由二对臂构成的第一连杆机构7连接。第一连杆机构7利用第一驱动器7a的驱动力使座部托板5向大致斜上方移动。背部托板4随着该座部托板5的移动而向上方旋转,座部托板5向下方旋转。
背部托板4通过第二连杆机构4a利用第二驱动器4b的作动力而向前方或后方旋转,成为可调节角度的结构。在背部托板4上,在第二连杆机构4a连接有第二驱动器4b的杆体的顶端,该第二驱动器4b的基端部的轴通过适合的托架而安装在框架1上,即使不使第二驱动器4b的杆体伸长,第二驱动器4b的杆体也会起到长度固定的杆体的作用,因此,具有通过第二连杆机构4a、对应由第一驱动器7a的驱动所产生的第一连杆机构7的轴旋转而使背部托板4向上方升起的功能。
另外,通过第二驱动器4b的杆体的缩短、伸长,无论第一驱动器7a驱动与否,都会使背部托板4独立于座部托板5而向后方、向前方旋转。
另外,在框架1上设有可以从框架1后部伸缩的伸缩框架1a。支撑杆1b从该伸缩框架1a向背部托板4的下表面侧延伸,支撑杆1b的顶端连接在背部托板4的第二连杆机构4a上,对背部托板4进行支撑。
图中未示出,但在伸缩框架1a的头侧端部安装有头挡板。当背部托板4上升时,伸缩框架1a收缩,头挡板也向腿侧移动,因此床的整体长度变短,实现紧凑化。
腿部托板6具有盖部8和板部9,盖部8以覆盖板部9的状态互相重叠。
在腿部托板6的两侧部延伸的两支撑臂10、10通过在该腿部托板6的前端位置向上方弯曲成L字型的部件(安装部件)11a以相对于腿部托板6呈直角的角度支撑固定有脚踏板11(踮脚板)。这些两支撑臂10、10的后端通过第一铰链12与从所述座部托板5两侧部向前方延伸的连接臂5a、5a前端结合。在图1~图3的实施方式的椅式床中,脚踏板11利用弯曲成L字型的安装部件11a而螺纹结合(利用螺栓螺母等的紧固),安装为位置可调整。
所述第一铰链12的上端位于座部托板5、腿部托板6的上表面的上方,第一铰链12的上端位于设置于床装置左右的侧轨(栅栏部件)19的上端的下方(图5所示的腿侧的侧轨19a),在第一铰链12的上端从托板面突起的部分位于侧轨19a上端的下方,不会对床装置的使用者造成妨碍。
所述盖部8的后端通过第二铰链13与座部托板5的前端的下部结合。
板部9的前端可自由转动地与所述两支撑臂10、10的前端连接。
在所述腿部托板6的下表面侧接触有框架1前端的辊子14,该辊子14对腿部托板6的移动进行引导。
根据图4、图5对其它实施方式的椅式床进行说明。图4表示腿部托板附近的立体图,图4(a)表示床垫安装前,图4(b)表示床垫安装后。图5表示椅式床的使用状态。
如图4所示,在延伸于所述腿部托板6两侧部的两支撑臂10、10上,支撑固定有用于在该腿部托板6前端的位置载置使用者的脚的脚踏板11。该脚踏板11通过可相对于支撑臂10、10调整安装位置的卡合部15安装。脚踏板11可以通过卡合部15调整位置。
另外,在腿部托板6与脚踏板11之间开设有使载置于腿部托板6上的床垫通过的空间16,在该空间的顶侧形成有与床垫抵接的限位部17。
详细地说,如图4(a)所示,卡合部15可滑动并可调整位置地安装在两支撑臂10、10上,在该卡合部15上固定有脚踏板11的安装部件11a。若将卡合部15的杆部15a向上方提起,则卡合部15相对于两支撑臂10、10就滑动,脚踏板11上下移动,相反地,若使杆部复原,则卡合部15固定,从而能够对脚踏板11进行定位。
另外,床垫18的安装如图4(b)所示,在所述空间16插入床垫并使顶端与限位部17抵接。腿部托板6从上方向下方旋转时,床垫18移动,但是,通过所述空间16使其能够以某种程度自由地移动,不易在腿部托板6产生挠曲。
如图5所示,当椅式床变化成座椅状态时,使用者握住设置于背部托板4的侧轨(栅栏部件)19,能够防止身体位置的移动、错位。
在实施方式的椅式床中,盖部8向下方或上方旋转时,由于由两支撑臂10、10提起或拉出的板部9相对于盖部8作进入或推出的动作,因此,所述板部9与盖部8重叠的长度变短或变长。
另外,当使床从平坦的卧床状态变形成使脚朝向下方的座椅状态时,通过第一驱动器7a的作动力,使得所述患者支撑台3通过第一连杆机构7相对于框架1大致向斜上方移动,所述盖部8向下方旋转,所述盖部8及所述板部9的重叠长度变短。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椅式床,通过第一驱动器7的驱动,盖部8的脚跟侧随着所述座部托板5的上方或下方移动而向下方、上方旋转时,所述板部9通过两支撑臂10、10进入盖部8内或在盖部8内被抽出,所述板部9与盖部8重叠的长度变短或变长,因此,能够起到如下的优异效果:即使是低矮床,也能够使腿部托板6不与地面抵接地变位成座椅状态,此外,能够通过第一驱动器这一驱动源(例如一电动机)实现该位置变更,还能够将成本抑制得较低。
另外,因为构成为可以通过第二驱动器4b的动作而使背部托板4向腿部托板6方向或者与腿部托板6相反的方向旋转,因此,能够将背部托板4的角度设定成所需的角度。
另外,由于脚踏板11被支撑固定,在腿部托板6与脚踏板11之间开设有使载置于该托板6的床垫通过的空间16,在该空间16的顶侧形成有抵接床垫的限位部17,因此,床垫不会碰到脚踏板11,与通常的床垫会碰到脚踏板11的结构相比,在脚踏板11的安装位置和床垫的尺寸方面自由度变大。
例如,由于所述脚踏板11安装为可相对于两支撑臂10、10调整位置,因此,能够根据使用者的身高而自由地设定脚踏板11的位置。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以椅式床为一例子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当然还可以应用于其它的使腿部托板起伏的一般的床装置。
本发明的床,不仅可在医院内使用,还可以用于家庭护理用等。

Claims (8)

1.一种床装置,设置在地面上,使用者用支撑台可从平坦状态的卧床状态变形为其背部托板向上方、腿部托板向下方的座椅状态,该床装置的特征在于,
使下部的设置构件与地面接触且可设置为与地面平行的框架、以及设置在该框架上的使用者用支撑台中的背部托板、座部托板及腿部托板通过连杆连接,
座部托板与框架通过具有二对臂的第一连杆机构连接,
在背部托板与框架之间设有第二连杆机构,
在框架与第一连杆机构之间设有驱动该第一连杆机构的第一驱动器,
第一连杆机构通过第一驱动器的驱动力使座部托板向腿侧的大致斜上方向移动,随着该座部托板的移动通过第二连杆机构使背部托板向上方旋转,
两支撑臂沿腿部托板的两侧部延伸,在该两支撑臂的前端部连接有可自由转动的腿部托板并设有脚踏板,并且,该两支撑臂的后端部通过第一铰链与从所述座部托板的两侧部向前方延伸的连接臂的前端结合,
所述腿部托板的下表面侧为与框架前端的辊子接触、对腿部托板的移动进行引导的构造,
当腿部托板随着所述座部托板的向上方或下方的移动而向下方或上方旋转时,所述腿部托板的长度通过两支撑臂而变短或变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机构具有与背部托板连接的杆体,并设有使该杆体的长度变化的第二驱动器,通过第二驱动器的动作使背部托板可向腿部托板方向或者与腿部托板相反的方向旋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托板具有盖部和板部,盖部及板部以盖部覆盖板部的状态互相重叠,
在所述两支撑臂的前端部可自由转动地连接有板部前端部,
所述盖部的后端通过第二铰链与座部托板的前端结合,
当腿部托板随着所述座部托板向上方或下方的移动而向下方或上方旋转时,所述板部通过两支撑臂而进入盖部内或从盖部内被抽出,所述板部与盖部重叠的长度变短或变长,从而使所述腿部托板的长度就变短或变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托板具有盖部和板部,盖部及板部以盖部覆盖板部的状态互相重叠,
在所述两支撑臂的前端部可自由转动地连接有板部前端部,
所述盖部的后端通过第二铰链与座部托板的前端结合,
当腿部托板随着所述座部托板向上方或下方的移动而向下方或上方旋转时,所述板部通过两支撑臂而进入盖部内或从盖部内被抽出,所述板部与盖部重叠的长度变短或变长,从而使所述腿部托板的长度就变短或变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铰链的上端位于所述座部托板和所述腿部托板的上表面的上方,第一铰链的上端位于设置在床装置的左右的栅栏部件的上端的下方。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床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框架上设有可从框架后部伸缩的伸缩框架,支撑杆从该伸缩框架向背部托板伸出且该支撑杆的顶端与背部托板连接对背部托板进行支撑,在伸缩框架的头侧端部安装有头挡板,当背部托板升起时,伸缩框架收缩,头挡板也向腿侧移动。
7.一种床装置,该床装置设置在地面上,使用者用支撑台可从平坦的状态旋转成背部托板的头侧端向上方旋转、腿部托板的脚侧端向下方旋转,该床装置的特征在于,
使下部的设置构件与地面接触且可设置为与地面平行的框架、以及设置在该框架上的使用者用支撑台中的背部托板、座部托板及腿部托板通过连杆连接,
在沿所述腿部托板的两侧部延伸的两支撑臂上支撑固定有用于在该腿部托板的前端位置载置使用者的脚的脚踏板,而且,在腿部托板与脚踏板之间开设有使载置于托板上的床垫通过的空间,在该空间的顶侧形成有抵接床垫的限位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板安装为可相对于两支撑臂调整位置。
CN201210005064.1A 2011-10-04 2012-01-09 床装置 Active CN1030278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19926A JP5658120B2 (ja) 2011-10-04 2011-10-04 ベッド装置
JP2011-219926 2011-10-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27809A CN103027809A (zh) 2013-04-10
CN103027809B true CN103027809B (zh) 2016-05-18

Family

ID=48015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05064.1A Active CN103027809B (zh) 2011-10-04 2012-01-09 床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658120B2 (zh)
CN (1) CN103027809B (zh)
TW (1) TWI5369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093434A (ja) * 2014-11-17 2016-05-26 株式会社アテックス ベッド
JP6755477B2 (ja) 2016-07-28 2020-09-16 株式会社いうら ベッド装置
CN109966067B (zh) * 2017-12-28 2020-06-02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轮椅
MX2020006397A (es) 2018-09-28 2020-12-03 Drive Devilbiss Healthcare Sistema de cama ajustable modular que facilita el ensamblado en una configuracion manual, parcialmente electrica, o completamente electrica.
CN109394446B (zh) * 2018-12-12 2023-10-20 广东东品美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理疗床
CN110292271A (zh) * 2019-07-31 2019-10-01 李夏 一种床凳变型设备
CN110353912A (zh) * 2019-07-31 2019-10-22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心衰患者专用病床
JP6957572B2 (ja) * 2019-09-19 2021-11-02 フランスベッド株式会社 ベッド装置
CN111109920A (zh) * 2019-12-31 2020-05-08 泉州极简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床板与电动床
JP7477991B2 (ja) * 2020-03-06 2024-05-02 パラマウントベッド株式会社 ボトム装置
CN115005630A (zh) * 2022-04-19 2022-09-06 江苏佰家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床架、床垫及电动床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15744Y (zh) * 2000-02-01 2001-01-24 杨建辉 可调式变形椅(床)
CN1913802A (zh) * 2004-02-06 2007-02-14 费迪南德·斯切尔莫 具有桌子的多位置躺倚床
CN101342108A (zh) * 2008-06-26 2009-01-14 河北工业大学 分离式助行护理床
CN201596026U (zh) * 2009-09-21 2010-10-06 广东凯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可调式护理床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71055A (ja) * 1982-03-31 1983-10-07 Kyocera Corp 電子写真感光体
JPS6021726B2 (ja) * 1982-04-22 1985-05-29 木村寝台工業株式会社 寝台等に於ける床板の起伏機構
US7069608B2 (en) * 2003-12-31 2006-07-04 Transmotion Medical, Inc. Multi-purpose patient chair
JP4586038B2 (ja) * 2007-04-18 2010-11-24 株式会社岩崎製作所 療養用ベッド
US9119753B2 (en) * 2008-06-27 2015-09-01 Kreg Medical, Inc. Bed with modified foot deck
JP5524801B2 (ja) * 2010-10-18 2014-06-18 パラマウントベッド株式会社 ベッド装置及び足下げ機構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15744Y (zh) * 2000-02-01 2001-01-24 杨建辉 可调式变形椅(床)
CN1913802A (zh) * 2004-02-06 2007-02-14 费迪南德·斯切尔莫 具有桌子的多位置躺倚床
CN101342108A (zh) * 2008-06-26 2009-01-14 河北工业大学 分离式助行护理床
CN201596026U (zh) * 2009-09-21 2010-10-06 广东凯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可调式护理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15412A (zh) 2013-04-16
JP5658120B2 (ja) 2015-01-21
CN103027809A (zh) 2013-04-10
TWI536935B (zh) 2016-06-11
JP2013078468A (ja) 2013-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27809B (zh) 床装置
CN105228571B (zh) 床装置
JP6144712B2 (ja) 調整可能な家具
KR101172851B1 (ko) 베개 자세조절장치
CN101795600B (zh) 具有带有可倾斜的腿支承件的座位面的座椅、尤其为牙医座椅
CN110711102A (zh) 多体位医用电动诊疗床
CN102525186B (zh) 坐卧式家具的家具底架
JP2017018591A (ja) 電動ベッド
JP4965946B2 (ja) ベッド
WO2017006928A1 (ja) 電動ベッド
JP6668179B2 (ja) 足ボトム支持構造および寝台装置
KR20210124702A (ko) 전후경사와 수직승강동작가능한 환자 침대용 승강조절장치
US20220087439A1 (en) Driving mechanism and adjustable bed therewith
JP6193607B2 (ja) ベッド装置
JP5304440B2 (ja) リクライニングベッドの駆動装置
CN208808899U (zh) 一种多功能全向电动医疗床
TWI549669B (zh) Bed rest
JP4886216B2 (ja) 運動補助装置
JP7000509B2 (ja) 寝台装置
CN219049270U (zh) 按摩床设备
JP4691537B2 (ja) リクライニング式ベッド
CN211382436U (zh) 骨科综合手术床
JP2021194192A (ja) 電動ベッド
KR20110012313A (ko) 저상침대
CN207383953U (zh) 一种椅座与椅子底架的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