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13534A - 油囊式之自行車座墊立管結構 - Google Patents

油囊式之自行車座墊立管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13534A
TW201313534A TW100143637A TW100143637A TW201313534A TW 201313534 A TW201313534 A TW 201313534A TW 100143637 A TW100143637 A TW 100143637A TW 100143637 A TW100143637 A TW 100143637A TW 201313534 A TW201313534 A TW 20131353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il
seat
chamber
inner tube
tub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436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47041B (zh
Inventor
rong-yu Xu
Original Assignee
Kind Shock Hi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nd Shock Hi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Kind Shock Hi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TW1001436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313534A/zh
Publication of TW2013135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135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470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47041B/zh

Links

Landscapes

  • Chairs Characterized By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主要係提供一種油囊式之自行車座墊立管結構,其包含有:一外管,其管內設有一閥組;套設於該外管內之一內管,於套設端固設有一塞座,可供該閥組穿設其中並與該內管同步作線性位移,該內管之外露端則固設有一氣嘴組;一油管,其一端與該氣嘴組相接設,另端則將該閥組套設其內,並於各該油管及閥組間共同形成一第一油室;一油囊,套設於該油管外部,其一端固設於一接設座,另端則固設於該塞座上,各該氣嘴組、油囊及內管間則共同形成一第一氣室,該油囊形成具可彈性空間變化之一第二油室,各該第一、第二油室間具有相連通之一油路,使液壓油可從該第一油室進入該第二油室;藉此,利用具彈性空間變化之油囊空間結構設計,設於可空氣壓縮之氣室內,配合適當之油路連通主、副油室,可達到具有產品之相容而極具實用性之功效,亦無需外接油瓶或油杯,而於使用較為輕便,並增進整體美觀,同時又可降低製造成本。

Description

油囊式之自行車座墊立管結構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自行車座墊立管結構,尤指一種具高度調整功效,係利用可伸縮空間之油囊結構,以減少油室空間佔用,無需高精度組裝或加工,俾使降低製造成本者。
自行車座墊立管主要係裝設於車架之座管內,其上方則以一夾持組與座墊相接設,主要作為支撐由座墊向下之騎乘者體重,以及由車輪朝上傳導之衝擊力;除上下力量之傳導外,近年來,業界亦朝可調式之功能作設計研發,包括角度調整、前後調整、及高度調整等效果之增進。
以座墊立管之高度調整技術而言,其結構上大致可分為「機械式」、「油壓式」、及「油氣混合式」,其中「機械式」係指利用機械原理之作動,使座墊立管與外管產生相對位置之線性變化所達成之高度調整;「油壓式」則指利用油壓技術之相關組件產生作動,所達到座墊立管與外管兩者之線性相對位置變化;「油氣混合式」即共同應用油壓及氣壓之原理,藉由各油室及氣室內相互間之壓力變化,以達成座墊立管與外管兩者產生線性相對位置之高度調整者。
針對「油氣混合式」之自行車座管結構作進一步分析,其主要包含有相互套設之外管及作墊立管,以及於其各管內所形成之油室及氣室,油室多設有至少二個以上,並設有相連通之油路,及於油路預設部位設有可調節液壓油流量之閥組,為其主要構件,然而各該構件之相對空間配置及組接方式則皆有所不同。
按,習知屬「油氣混合式」技術所達成可高度調整之自行車座墊立管結構,如國內第099221791號新型專利所揭露之「可調式座管」,其包括一外管、一內管、一座管頭以及一調整組,其中:該內管係可相對外管軸向上下位移而一端組設於該外管內部;該座管頭係組設於外露於外管的內管一端;該調整組係組設於座管頭與內管,該調整組包括一流動通道、一固設於座管頭而一端延伸於內管的內置管、一穿設於內置管之軸桿、一固設於內置管末端並位於內管之中的固定座、一套設內置管外徑並可相對固定座上下位移之浮動活塞、一組設於座管頭之氣閥件,以及一樞設於該座管頭並連動軸桿之把手;該內管於浮動活塞與固定座之間間隔一副油室,該內管末端與固定座之間間隔一主油室,該流動通道係連通主油室與副油室,且該流動通道係設置於內管、內置管以及固定座,而浮動活塞與座管頭之間間隔一氣室;據此,以把手帶動軸桿開啟或閉合流動通道,讓阻尼油可經流動通道推抵浮動活塞相對固定座位移,並同時改變主油室與副油室兩者阻尼油量,以及壓縮氣室內氣體。
另有一種,習知屬「油氣混合式」技術所達成可高度調整之自行車座墊立管結構,如國內第099221791號新型專利所揭露之「可調式之自行車座墊立管結構」,其包含有:一立管,係具預設長度之管體;一座管,為套設於該立管內並可作上下線徑位移之管體,其靠近上方預設部位設有一接設部,具環設有貫穿狀之至少一通孔;一座墊接頭,係設於該座管上方,以提供一座墊可夾持之部位;一升降調控裝置,係設於各該座墊接頭及座管間,作為調整以及控制各該立管及座管兩者線徑位移之相對位置,其具有可啟閉切換之一調整流道,係可與該通孔相連通,利用該調整流道產生呈流通及不流通之控制切換,使該座管可於該立管內可作上下線徑移動以及定位狀態變化;一衡壓裝置,係接設於該接設部以作為輔助液壓調節,其具有一瓶座,配合一活塞設於其中,並可於其內作線徑位移,該活塞係將該瓶座內部區隔為一液壓空間及一氣壓空間,該座瓶內設有一油路,係連通各該液壓空間及通孔。
上述所揭結構中,前者主要係為內、外管兩截式並充填有阻泥油與氣體兩種型態之座管,可供使用者進一步控制阻尼油與氣體兩者於座管的分佈位置以及壓縮氣體,且位於座管之中僅把手部分外露,無習知技術外掛式瓶體結構;後者結構則利用外接式之該衡壓裝置,配合該調整流道產生呈流通及不流通之控制切換,使該座管可於該立管內可作上下線徑移動以及定位狀態變化,而達到高度調整之功效者。
由於座墊立管於調低時,其必須朝該外管內伸入以置內部油室之空間遭到壓縮,故油室內之液壓油必需流至有其他空間與以貯放,待座墊立管調高時,油室空間回復原大小,讓貯放之液壓油再流回油室中,因此前述結構中,無論是否具有外接油瓶,均設有可讓液壓油存放之副油室空間。
前者係將副油室空間設於該座墊立管內部,因此座墊立管及外管之外徑或長度尺寸勢必要增大,以容納液壓油之貯放,故其座墊立管及外管為特殊規格設定,必需配合較大之車架座管內徑才可組裝其中;後者則以外接油瓶之方式,則使座墊立管及外管之外徑或長度尺寸可維持在一般通用規格,可使用在通用之車架座管中,而具有相容性。
惟,後者結構之外接式油瓶於使用上容易造成組設時的卡制,及騎乘者於騎乘動作中意外的碰撞以致瘀青或受傷,且外接式油瓶又影響整體美觀;再者,油瓶之製造及組裝,亦相對會提高製造成本;故本案創作人,係以具相容性之座墊立管為設計概念,且又能摒除外接油瓶之使用,以達組配之便利實用性且可降低製造成本,形成一具實用創新之可高度調整自行車座墊立管結構。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有鑑於此,本發明所揭露油囊式之自行車座墊立管結構,其包含有:一外管,其管內設有一閥組,係固設於該外管一端呈封閉之內部,並朝該外管另端呈開放之端緣延伸預設長度;一內管,係由該外管開放端穿設至其管內,且同時使該閥組套設於該內管中,並可於各該外管及閥組間作線性位移,該內管於套設端固設有一塞座,可供該閥組穿設其中並與該內管同步作線性位移,該內管之外露端則固設有一氣嘴組,提供氣體充填之部位;一油管,其一端與該氣嘴組相接設,另一端則將該閥組套設其內,該油管可與該內管作同步線性位移,並於各該油管及閥組間共同形成一第一油室;一油囊,為呈長管狀且具彈性之塑性材質,套設於該油管外部,其一端固設於一接設座,另一端則固設於該塞座上,各該氣嘴組、油囊及內管間則共同形成一第一氣室,各該油管、油囊、及塞座間係共同形成具可彈性空間變化之一第二油室,各該第一、第二油室間具有相連通之一油路,使其內填充之液壓油經由該閥組適當開啟調節後,則可從該第一油室依序經過各該閥組及塞組,而進入該第二油室;藉由上述構件,利用具彈性空間變化之油囊空間結構設計,設於可空氣壓縮之氣室內,配合適當之油路連通主、副油室,可達到具有產品之相容而極具實用性之功效,亦無需外接油瓶或油杯,而於使用較為輕便,並增進整體美觀,同時又可降低製造成本,故整體結構可達便利實用性者。
(對照先前技術之功效)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種油囊式之自行車座墊立管結構,係以具彈性空間變化之油囊空間結構設計,設於可空氣壓縮之氣室內,配合適當之油路連通主、副油室,所達到可高度調整之座墊立管結構者。
本發明之次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種油囊式之自行車座墊立管結構,其可彈性空間變化之油囊結構設計,係可使內、外管之外徑及長度尺寸於規格化之範圍,無需特製,而可組設於一般之車架座管內,故具有產品之相容而極具實用性。
本發明之再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種油囊式之自行車座墊立管結構,利用可彈性空間變化之油囊結構所形成一副油室,使內、外管於規格尺寸下,亦無需外接油瓶或油杯,而於使用較為輕便,並增進整體美觀,同時又可降低製造成本。
首先請參照第一圖至第三圖,本發明所提供之一種油囊式之自行車座墊立管結構,其主要包含有:相互套設之一外管(10)及一內管(20),設於該內管(20)內之一油管(30)及一油囊(40),以及設於該內管(20)外露端之一夾持組(50)。
該外管(10),其管內設有一閥組(11),係固設於該外管(10)一端呈封閉之內部,並朝該外管(10)另端呈開放之端緣延伸預設長度。
該內管(20),係由該外管(10)開放端穿設至其管內,且同時使該閥組(11)套設於該內管(20)中,並可於各該外管(10)及閥組(11)間作線性位移;該內管(20)於套設端固設有一塞座(21),可供該閥組(11)穿設其中並與該內管(20)同步作線性位移;該內管(20)之外露端則固設有一氣嘴組(22),提供氣體充填之部位。
該油管(30),其一端與該氣嘴組(22)相接設,另一端則將該閥組(11)套設其內;該油管(30)可與該內管(20)作同步線性位移;各該油管(30)及閥組(11)間共同形成一第一油室(31)。
該油囊(40),為呈長管狀且具彈性之塑性材質,套設於該油管(30)外部;該油囊(40)其一端固設於一接設座(41),另一端則固設於該塞座(21)上;該接設座(41)係以固定方式一體成型於該內管(20)內之該氣嘴組(22)上;該塞座(21)外徑緣預設部位設有凹狀之一第一卡部(421);該油囊(40)套設於該塞座(21)之相對應部位設有可與該第一卡部(421)相卡制且呈凸狀之一第二卡部(422);該接設座(41)於該油囊(40)相接設之相對應部位,設有一凹設槽(43),係呈同心且階狀凹槽,其具有內徑只寸較小之一第一凹階槽(431),係提供該油管(30)固接其內之部位;一第二凹階槽(432),係內徑尺寸較大於該第一凹階槽(431),為與該油囊(40)相固接之部位;一第一嵌部(441),係環狀凹設於該第二凹階槽(432)之內緣壁預設部位;該油囊(40)套設於該第二凹階槽(432)內之相對應部位設有可與該第一嵌部(441)相卡制之一第二嵌部(442)。
該夾持組(50),係設於該內管(20)之外露端,提供該內管(20)可與一座墊下方桿體相接設之部位。
本發明各該氣嘴組(22)、油囊(40)及內管(20)間則共同形成一第一氣室(23);各該油管(30)、油囊(40)、及塞座(21)間係共同形成具可彈性空間變化之一第二油室(45);各該第一、第二油室(31)(45)間具有相連通之一油路(46),使其內填充之液壓油經由該閥組(11)適當開啟調節後,則可從該第一油室(31)依序經過各該閥組(11)及塞組(21),而進入該第二油室(45)。
本發明該氣嘴組(22)係具有與該內管(20)固接之一基座(221),及設於該基座(221)內之一氣嘴元件(222)及一氣路(223);該氣嘴元件(222)為接設充氣裝置之部位;該氣路(223)則由該氣嘴元件(222)至該第一氣室(23)之連通;該氣嘴元件(222)並可有效啟閉該氣路(223),使該第一氣室(23)內維持於預設氣壓。
藉由上述構件,利用具彈性空間變化之該油囊(40)空間結構設計,設於可空氣壓縮之該氣室(23)內,配合適當之該油路(46)連通各該第一、第二油室(31)(45),可達到具有產品之相容而極具實用性之功效,亦無需外接油瓶或油杯,或額外於各該內管及外管內設置副油室空間,而於使用上較為輕巧便利,並增進整體美觀,同時又可降低製造成本,故整體結構可達便利實用性者。
為供進一步瞭解本發明構造特徵、運用技術手段及所預期達成之功效,茲將本發明使用方式加以敘述如下:本發明之組設,首先係將該油管(30)兩端分別組設於各該第一凹階槽(431)及塞座(21)內;將該閥組(11)固設於該外管(10)之一端內部;然後將該油囊(40)兩端分別與各該接設座(41)及塞座(21)相組設,此時各該第一卡部(421)卡設於該第二卡部(422),及該第一嵌部(441)嵌設於該第二嵌部(442);將前述已組好各該油管(30)及油囊(40)組設於該內管(20)中,並使該氣嘴組(22)定位於該內管(20)之一端,該塞座(21)亦同是定位於該內管(20)之另一端;接著將前述之該內管(20)穿設於已組設該閥組(11)之外管(10)內,此時該閥組(11)亦穿設於該該油管(30)內;最後組設該夾持組(50)於該內管(20)之外露端,即組設完成。
本發明於調低該內管(20)以使其朝該外管(10)伸入之作動狀態,請參照第四圖至第五圖,係使該閥組(11)呈開啟狀態,此時該油路(46)則呈連通,將該內管(20)逐漸朝該外管(10)內部移動,該第一油室(31)之空間亦逐漸縮小,而其內之液壓油則會通過該閥組(11)而進入該油路(46),直至該第二油室(45)中,該油囊(40)則開始鼓漲,並壓縮該氣室(23)之空間,該氣室(23)之氣壓則逐漸增大;當該內管(20)調整越低,則進入該第二油室(45)之液壓油越多,該油囊(40)則漲得越大,佔用該氣室(23)之空間越多,則該氣室(23)之氣壓越大。
調低位置確定後,本發明之定位狀態,則使該閥組(11呈關閉,該油路(46)則不連通,此時各該內、外管(10)(20)兩者之相對位置則衡定位不動。
本發明於調高該內管(20)以使其朝該外管(10)外部拉伸之作動狀態,則與前述呈反向操作,係同樣使係使該閥組(11)呈開啟狀態,此時該油路(46)則呈連通,將該內管(20)逐漸朝該外管(10)外部移動,該第一油室(31)之空間亦逐漸放大,於該第一油室(31)壓力釋放後,該氣室(23)因已具有相當之氣壓,則對該油囊(40)施壓以將其內該第二油室(45)之液壓油沿該油路(46),經過該閥組(11)而流回該第一油室(31),該油囊(40)則開始痿縮,該氣室(23)之氣壓亦越來越小;當該內管(20)調整越高,則進入該第一油室(31)之液壓油越多,該油囊(40)則逐漸變小,佔用該氣室(23)之空間越少,該氣室(23)之氣壓越小,直至各該氣室(23)及第一、第二油室(31)(45)三者間之壓力平衡。
本發明係以具彈性伸縮該油囊(40),使其可達成之彈性空間變化之特性,設於可空氣壓縮之該氣室(23)內,而使各該第二油室(45)及氣室(23)共用同一空間,其運用氣體可壓縮之原理,配合該油路(46)連通各該第一、第二油室(31)(45),及於該油路(46)上以該閥組(11)作油路連通狀態之啟閉,藉以達到可高度調整之座墊立管結構,此一技述特徵係可達到下列功效:
一、各該第二油室(45)及氣室(23)係共用同一空間,故無須額外提供空間設置,無用特製各該內、外管(10)(20)尺寸,而可維持各該內、外管外(10)(20)徑及長度尺寸不變,而可結合於一般車架座管,故具有相容性。
二、該油囊(40)係形成具有可彈性伸縮空間變化之該第二油室(45),配合氣體可壓縮之原理,而與該氣室(23)共用同一空間,並藉由該氣室(23)氣壓加大,使該油囊(40)產生自動回復並壓制該第二油室(45)內之液壓油流回該第一油室(31),故各該氣室(23)及油囊(40)之共用空間設計,具有自動壓回液壓油之效果。
三、本發明係使該油囊(40)內形成該第二油室(45),提供壓縮之液壓油流入其內貯放,於各該內、外管(10)(20)尺寸規格不變之條件下,無需添設油瓶或油杯,故可達到輕量化之效果,於騎乘時亦減少身體撞擊到油瓶之情形,亦降低油瓶因意外而發生破裂之機率。
四、本發明各該第二油室(45)及氣室(23)係共用同一空間之設計,係於各該內、外管(10)(20)尺寸規格不變之條件下,可摒棄油瓶及油杯之使用,則又可降低加工上及組設上之製造成本,並能增進整體的美觀。
請參照第六圖至第七圖,係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其中該接設座(41)係以分離方式設於各該氣嘴組(22)及塞座(21)間,並可因各該第一氣室(23)及第二油室(45)之壓力變化,而沿該油管(30)外部作線性位移之浮動狀態,以自動平衡各該第一氣室(23)及第一、第二油室(31)(45)兩者間之壓力;該氣嘴組(22)係具有與該內管(20)固接之一基座(221);該基座(221)於該油管(30)相接設之相對應部位,凹設有一組接槽(224);該油管(30)之一端係固設於該組接槽(224)內;該接設座(41)於該油囊(40)相接設之相對應部位,凹設有一凹設槽(43);一第二嵌部(441),係環狀凹設於該凹設槽(43)之內緣壁預設部位;該油囊(40)套設於該凹設槽(43)內之相對應部位,設有可與該第一嵌部(441)相卡制之一第二嵌部(442)。
此一實施例與前述實施例之差異在於該接設座(41)係呈浮動狀態,可於該氣室(23)內因壓力變化,則沿該油管(30)自動調整作線性位移,其他之組設方式則與前述實施例完全相同。
本實施例於調低該內管(20)時,請參照第八圖至第九圖,使該閥組呈開啟狀態,此時該油路(46)則呈連通,將該內管(20)逐漸朝該外管(10)內部移動,該第一油室(31)之空間亦逐漸縮小,而其內之液壓油則會通過該閥組(11)而進入該油路(46),直至該第二油室(45)中,該油囊(40)則開始鼓漲,並壓縮該氣室(23)之空間,該氣室(23)之氣壓則逐漸增大,該接設座(41)因該油囊(40)漲大所牽引則會開始朝該閥組(11)方向移動;當該內管(20)調整越低,則進入該第二油室(45)之液壓油越多,該油囊(40)則漲得越大,佔用該氣室(23)之空間越多,則該氣室(23)之氣壓越大,該接設座(41)受油囊鼓漲牽引亦越靠近該閥組(11)。
本實施例於調高該內管(20)以使其朝該外管(10)外拉伸之作動狀態,則與前述呈反向操作,係同樣使係使該閥組(11)呈開啟狀態,此時該油路(46)則呈連通,將該內管(20)逐漸朝該外管(10)外部移動,該第一油室(31)之空間亦逐漸放大,於該第一油室(31)壓力釋放後,該氣室(23)因已具有相當之氣壓,則對該油囊(40)施壓以將其內該第二油室(45)之液壓油沿該油路(46),經過該閥組(11)而流回該第一油室(31),該油囊(40)則開始痿縮,該氣室(23)之氣壓亦越來越小,該接設座(41)則開始朝該氣嘴組(22)方向移動;當該內管(20)調整越高,則進入該第一油室(31)之液壓油越多,該油囊(40)即逐漸變小,佔用該氣室(23)之空間越少,該氣室(23)之氣壓越小,該接設座(41)亦越靠近該氣嘴組(22),直至各該氣室(23)及第一、第二油室(31)(45)間之壓力平衡。
本實施例之該接設座(41)為浮動設計,主要係為使該油囊(40)之鼓漲及縮小變化之程度受到相當限制,而不會忽然漲大或縮小,能達到各該氣室(23)及第一、第二油室(31)(45)間之穩壓功能,以減少該內管(20)爆衝之情形,故使該內管(20)之升降動作具有動作穩定且順暢效果,避免因過於快速而造成身體傷害之情形,以提升安全性;其他預期功效,則與前述實施例完全相同。
綜合上述,本發明所揭露「油囊式之自行車座墊立管結構」,係提供一具可彈性空間變化之油室結構,其利用塑性材質之該油囊,與該氣室共用同一空間,運用氣體可壓縮之特性,配合各該油路及閥組之設計,藉以該內管於調低時,液壓油可流置該油囊內貯放,於該內管調高時,該氣室之壓力又能自動將該油囊內之液壓油壓回該第一油室,此一技術應用使各該內、外管之尺寸不變,維持規格範圍內而具相容性,並無需增設外接油瓶或油杯,除了可使整體座墊立管輕量化外,又能降低製造成本,提升安全性及美觀,而獲致一穩固結合及組裝便利性高之自行車座墊立管結構,俾使整體確具產業實用性及成本效益,且其構成結構又未曾見於諸書刊或公開使用,誠符合新型專利申請要件,懇請 鈞局明鑑,早日准予專利,至為感禱。
需陳明者,以上所述乃是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及所運用之技術原理,若依本發明之構想所作之改變,其所產生之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說明書及圖式所涵蓋之精神時,均應在本發明之範圍內,合予陳明。
[本發明]
(10)...外管
(11)...閥組
(20)...內管
(21)...塞座
(22)...氣嘴組
(221)...基座
(222)...氣嘴元件
(223)...氣路
(224)...組接槽
(23)...氣室
(30)...油管
(31)...第一油室
(40)...油囊
(41)...接設座
(421)...第一卡部
(422)...第二卡部
(43)...凹設槽
(431)...第一凹階槽
(432)...第二凹階槽
(441)...第一嵌部
(442)...第二嵌部
(45)...第二油室
(46)...油路
(50)...夾持組
第一圖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剖示圖。
第二圖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分解示意圖。
第三圖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組合剖視圖。
第四圖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一。
第五圖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二。
第六圖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立體剖示圖。
第七圖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組合剖視圖。
第八圖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一。
第九圖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二。
(10)...外管
(11)...閥組
(20)...內管
(21)...塞座
(22)...氣嘴組
(221)...基座
(222)...氣嘴元件
(30)...油管
(40)...油囊
(41)...接設座
(421)...第一卡部
(50)...夾持組

Claims (10)

  1. 一種油囊式之自行車座墊立管結構,其包含有:一外管,其管內設有一閥組,係固設於該外管一端呈封閉之內部,並朝該外管另端呈開放之端緣延伸預設長度;一內管,係由該外管開放端穿設至其管內,且同時使該閥組套設於該內管中,並可於各該外管及閥組間作線性位移,該內管於套設端固設有一塞座,可供該閥組穿設其中並與該內管同步作線性位移,該內管之外露端則固設有一氣嘴組,提供氣體充填之部位;一油管,其一端與該氣嘴組相接設,另一端則將該閥組套設其內,該油管可與該內管作同步線性位移,並於各該油管及閥組間共同形成一第一油室;一油囊,為呈長管狀且具彈性之塑性材質,套設於該油管外部,其一端固設於一接設座,另一端則固設於該塞座上,各該氣嘴組、油囊及內管間則共同形成一第一氣室,各該油管、油囊、及塞座間係共同形成具可彈性空間變化之一第二油室,各該第一、第二油室間具有相連通之一油路,使其內填充之液壓油經由該閥組適當開啟調節後,則可從該第一油室依序經過各該閥組及塞組,而進入該第二油室。
  2.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油囊式之自行車座墊立管結構,其中該氣嘴組係具有與該內管固接之一基座,及設於該基座內之一氣嘴元件及一氣路;該氣嘴元件為接設充氣裝置之部位;該氣路則由該氣嘴元件至該第一氣室之連通;該氣嘴元件並可有效啟閉該氣路,使該第一氣室內維持於預設氣壓。
  3.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油囊式之自行車座墊立管結構,其進一步包含有一夾持組,係設於該內管之外露端,提供該內管可與一座墊下方桿體相接設之部位。
  4.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油囊式之自行車座墊立管結構,其中該塞座外徑緣預設部位設有一第一卡部;該油囊套設於該塞座之相對應部位設有可與該第一卡部相卡制之一第二卡部。
  5.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油囊式之自行車座墊立管結構,其中該接設座係以固定方式一體成型於該氣嘴組上。
  6.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油囊式之自行車座墊立管結構,其中該接設座於該油囊相接設之相對應部位,設有凹狀之一凹設槽;一第一嵌部,係環狀凹設於該凹設槽之內緣壁預設部位;該油囊套設於該凹設槽內之相對應部位設有可與該第一嵌部相卡制之一第二嵌部。
  7.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油囊式之自行車座墊立管結構,其中該凹設槽係呈同心且階狀凹槽,其具有內徑只寸較小之一第一凹階槽,係提供該油管固接其內之部位;一第二凹階槽,係內徑尺寸較大於該第一凹階槽,為與該油囊相固接之部位。
  8.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油囊式之自行車座墊立管結構,其中該接設座係以分離方式設於各該氣嘴組及塞座間,並可因各該第一氣室及第一、第二油室之壓力變化,而沿該油管外作線性位移之浮動狀態,以自動平衡各該第一氣室及第二油室兩者間之壓力。
  9.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油囊式之自行車座墊立管結構,其中該接設座於該油囊相接設之相對應部位,凹設有一凹設槽;一第二嵌部,係環狀凹設於該凹設槽之內緣壁預設部位;該油囊套設於該凹設槽內之相對應部位設有可與該第一嵌部相卡制之一第二嵌部。
  10.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油囊式之自行車座墊立管結構,其中該氣嘴組係具有與該內管固接之一基座;該基座於該油管相接設之相對應部位,凹設有一組接槽;該油管之一端係固設於該組接槽內。
TW100143637A 2011-09-21 2011-09-21 油囊式之自行車座墊立管結構 TW2013135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43637A TW201313534A (zh) 2011-09-21 2011-09-21 油囊式之自行車座墊立管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43637A TW201313534A (zh) 2011-09-21 2011-09-21 油囊式之自行車座墊立管結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13534A true TW201313534A (zh) 2013-04-01
TWI447041B TWI447041B (zh) 2014-08-01

Family

ID=48802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43637A TW201313534A (zh) 2011-09-21 2011-09-21 油囊式之自行車座墊立管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31353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49138B (zh) * 2017-01-11 2021-12-11 美商特製自行車配件有限公司 自行車、自行車座墊支柱總成及調節自行車座墊支柱總成之高度之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700331A (zh) * 2015-06-24 2017-01-01 Kind Shock Hi-Tech Co Ltd 油氣式之自行車座管高度調整結構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36207U (en) * 2007-10-09 2008-07-11 A Pro Tech Co Ltd Structure of pneumatic/hydraulic shock absorbing seat post
DE102008057267A1 (de) * 2008-11-13 2010-05-20 Dt Swiss Ag Federgabel für ein Fahrrad
US8136877B2 (en) * 2010-02-03 2012-03-20 Austin A. Walsh Bicycle seat height adjusting assembly
TWM401600U (en) * 2010-10-21 2011-04-11 Durashox Technology Co Ltd A seat tube of a bicycl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49138B (zh) * 2017-01-11 2021-12-11 美商特製自行車配件有限公司 自行車、自行車座墊支柱總成及調節自行車座墊支柱總成之高度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47041B (zh) 2014-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28195B (zh) 自行车座杆组件
TWI814867B (zh) 用於人力車輛的伸縮式設備的流體流動控制結構
TW201700340A (zh) 可調整座墊支柱系統
US9073592B2 (en) Height adjustable seat tube with oil storage unit
TWI415761B (zh) 具有懸吊裝置的自行車
CA2977784C (en) Adjustable seat tube structure and bicycle
TWM365308U (en) Bicycle seat stand pipe structure with adjustable capability
TWM404816U (en) Structure improvement for rear shock absorber
TWI385094B (zh) Adjustable bicycle seat tube oil circuit structure
TW201313534A (zh) 油囊式之自行車座墊立管結構
TW201700331A (zh) 油氣式之自行車座管高度調整結構
US20110296981A1 (en) Shock absorber
TWM546161U (zh) 氣油壓升降裝置之油氣混合及復歸結構
TWM555818U (zh) 自行車可調式座管閥體結構改良
CN105599825B (zh) 油气式的自行车座管高度调整结构
CN107374230B (zh) 自动无声调高枕
JP6274871B2 (ja) 懸架装置
US11504898B2 (en) Method of thermoforming a foil, forming tool, thermoforming tool, installation for thermoforming, container and brewing container
CN103363009A (zh) 液压缓冲器的阻尼力产生装置
KR101089428B1 (ko) 높낮이 조절장치
CN206317954U (zh) 自行车前叉之避震装置
JP4344469B2 (ja) フロントフォーク
CN2920775Y (zh) 一种自行车避震座管
CN102168730B (zh) 一种避震器
EP2594468B1 (en) Height adjustable seat tube with oil storage uni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