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11977A - 鋼骨構造物製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鋼骨構造物製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11977A
TW201311977A TW100132070A TW100132070A TW201311977A TW 201311977 A TW201311977 A TW 201311977A TW 100132070 A TW100132070 A TW 100132070A TW 100132070 A TW100132070 A TW 100132070A TW 201311977 A TW201311977 A TW 20131197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pipe
steel
pipe column
weld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320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21125B (zh
Inventor
Masayoshi Uchida
Shunji Iwago
Hayao Iwago
Original Assignee
Arcrea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rcrea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rcreate Co Ltd
Priority to TW1001320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21125B/zh
Publication of TW2013119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119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211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21125B/zh

Link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課題]以往的建築鋼骨樑柱接合部,係將角形鋼管柱,就建築物的每一樓層加以切斷,然後再以橫跨型隔板方式組裝起來,不僅較為複雜,製作工序很多,很容易導致隔板外周部的劣化和變形,即使不是就每一樓層來將角形鋼管柱加以切斷,也是必須在4面箱形鋼管柱與隔板之間利用電熱熔渣焊法(Electroslag welding)進行大量的熔焊,以超大量的輸入熱能來將隔板與鋼管柱予以熔焊起來,因此很容易引起鋼管柱的焊接裂縫之類的裂縫以及劣化。[解決手段]本發明並不就每一樓層來將該鋼管柱切斷,而是以小熔焊量及低輸入熱能的方式,來將內隔板端部與角形鋼管柱進行貫通孔熔焊,並且將H形鋼樑(俗稱:工字樑)以包含貫通孔熔焊部在內之經由多層堆焊而成的一個熔焊部予以熔焊接合,藉此來解決了這些問題。

Description

鋼骨構造物製作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在建築鋼骨構造物的鋼板厚度為25mm以上且直徑為400mm以上的鋼管柱的樑柱接合部中,將內隔板的周邊端部被裁切成直角後的內隔板(以下稱為:平滑內隔板)與鋼樑,透過設在鋼管柱上的貫通孔利用熔焊方式予以直接結合在一起的方法。
在以往的技術中,建築鋼骨構造物的樑柱接合部,接合部係如第1圖所示般地,大多是在由薄鋼板所製作的隔板1與短角形鋼管2之間實施熔焊6而形成骰子狀立方體,再將這個骰子狀立方體與H形鋼樑凸緣4進行熔焊7接合,然後,再將該骰子狀立方體與角形鋼管柱5進行熔焊接合而構成的。這種以往的技術,係如第2圖所示,骰子狀立方體的角形鋼管2與隔板1之間的熔焊6,以及骰子狀立方體的隔板1與H形鋼凸緣4之間的熔焊7都是使用背面抵靠板10來實施單側熔焊。這種將隔板1與鋼樑凸緣4接合在一起的以往的熔焊方法,係先對於凸緣4的接合預定端部進行斜錐面加工之後,再製作背面抵靠板10,以及進行用來安裝背面抵靠板10的前置性熔焊8,然後才實施正式熔焊7。又,隔板1與角形鋼管柱2或5的熔焊也是先對於角形鋼管柱2或5的接合預定端部實施斜錐面加工之後,才執行背面抵靠板10的製作以及用來安裝背面抵靠板10所需的前置性熔焊8,然後才實施隔板1與角形鋼管柱2或5的正式熔焊6。
在於柱表面板是超過25mm的厚板的樑柱接合部中,係如第4圖的柱橫剖面圖所示般地,經常採用以電熱熔渣焊法來將鋼管柱5A與隔板1A予以熔焊接合的方法。就現狀而言,這種方法是最有效率的。如果鋼管柱的厚度是25mm以下的情況下,在日本是經常採用以輥軋方式或衝壓方式所製成的角形鋼管,而且通常並不使用電熱熔渣焊法,而是使用二氧化碳電弧熔焊法。
日本公開特許公報08-158476所揭示的將內隔板與鋼樑接合在一起的方法的特徵,是在角形鋼管柱開設螺栓貫通孔,在於H鋼構造接榫部的內部安裝內隔板,對於這個內隔板進行母螺紋加工,將高張力螺栓先穿過安裝在已安裝在鋼樑端部的端板的螺栓孔之後,旋入到這個母螺紋,並且從端板側利用螺帽來將高張力螺栓鎖緊,而將鋼樑予以固定接合。此外,也揭示出:在鋼管柱面或鋼管角部設置隙縫,而將隔板或金屬配件插入到鋼管柱內的方法。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公開特許公報08-158476號
[專利文獻2]日本公開特許公報07-229243號
[專利文獻3]日本公開特許公報2002-146921號
[專利文獻4]日本公開特許公報平3-228938號
[專利文獻5]日本公開特許公報2007-002658號
[專利文獻6]日本公開特許公報平4-289348號
[專利文獻7]日本公開特許公報2005-264710號
以往的建築鋼骨樑柱接合部,幾乎都是製作成第1圖所示的骰子狀立方體,再以第1圖以及第2圖所示的方式,將隔板1、角形鋼管2、背面抵靠板10、引弧板之類的許多構件,利用熔焊6在角形鋼管2的周圍來進行整個周圍的熔焊,因此熔焊量很多。所以不僅是零件的製作成本很高,並且骰子狀立方體製作之後,從角形鋼管柱凸伸出來的隔板很容易彎折而產生所謂的「折傘現象」,進而會產生很容易導致隔板1與鋼樑凸緣4之間的接合部對不準的問題。是以,如果隔板從鋼管柱凸伸出去的話,就必須將外壁做在該隔板的外部,不僅在建設上的相關配合會變差,而且居住空間也會變小。此外,也會產生隔板的使用材料增加之類的問題。再者,為了將背面抵靠板10安裝在角形鋼管2的端部內周,而進行的前置性熔焊8的工作也是很耗費人力和成本。此外,角形鋼管2與隔板1的熔焊6係在整個周圍都實施的,因為熔焊量很多所以熔焊殘留應力變大,不僅如此,一旦使用了背面抵靠板10的話,在構件4與5之間會產生缺口而發生應力集中現象,其結果將使得強度減弱。
又,如第2圖所示般地,以往雖然是採用扇形缺口11,但是因為有隔板1的存在,所以該扇形缺口11的加工變得很耗費人力和時間。即使將扇形缺口11予以省略,也因為隔板1的板厚大於鋼樑凸緣4的板厚,所以會有難以施作鋼樑凸緣4的斜錐面加工之問題。
此外,一般而言,鋼材熔焊熱影響部係具有很容易脆化的性質,以往,兩個熔焊部很靠近的情況下,兩個熔焊部所產生的熱影響部會互相重疊而更加地促進脆化,為了不要發生這種問題,一般的做法是將兩個熔焊部儘量地遠離而使其熱影響部不要互相重疊。尤其是當兩個熔焊部所產生的熔焊熱影響互相重疊的部分露出在外表面的話,應力集中作用於該部分而造成問題。如第2圖所示般地,鋼管柱5與隔板1的熔焊部6靠近於鋼樑4與隔板1的熔焊部7,如果被兩個熔焊部所包圍之共通的熔焊熱影響部位於外表面的話,該熱影響部會產生:較之其只受到單一個熱影響部的影響時更容易脆化的現象。因為會有這種現象,會引發:樑柱接合部的脆性破壞強度、疲勞強度以及塑性變形性能降低之問題。
以往,建築鋼骨的組裝,係在工場內先將短樑安裝在骰子狀立方體來製作面板區,將該面板區利用熔焊而連結到鋼管柱,通常是製作成建築物之三個樓層的長度,在建設現場將附設了面板區的鋼管柱直立起來,然後將短樑之間利用長樑以螺栓來接合而予以連結在一起。這種以往的工法,附設了短樑的鋼管柱,雖然短樑只是一公尺程度的短樑而已,但是因為是從與鋼管柱正交的2~4個方向凸伸出去,所以從工場運送到現場為止的運送效率很差,而且在建設現場將鋼樑彼此之間使用許多螺栓來進行接合時所耗費的人力和時間以及費用都遠大於使用熔焊的方式,這是其問題之一。
另一方面,第3圖所示的內隔板方式的樑柱接合部,必須將位於遠離角形鋼管柱的端部之位置處的內隔板1A,在無法將內部看得很清楚的狀態下,熔焊接合在角形鋼管內側面,在這種情況下,不僅很難進行內側面的熔焊施工,並且很難將高度的位置與角形鋼管柱5的外側的H形鋼樑凸緣的高度互相對準,因此存在著:應力不容易從鋼樑凸緣傳遞到內隔板,因而很容易導致樑柱接合部的強度下降之問題。當然,這種內隔板方式,因為是將該內隔板熔焊在角形鋼管內側面,因此必須將角形鋼管在內隔板的旁邊加以切斷。此外,在該切斷作業之後,還必須重新進行對準靠合熔焊的作業,這些工作都是非常地耗時費事。
又,以往的做法,係採用:先從隔板與角形鋼管的短管來製作骰子狀立方體的小組裝工程;然後再將H形鋼樑安裝到這個骰子狀立方體的中組裝工程;然後再於這個骰子狀立方體上已經安裝了H形鋼樑之後的結構體身上,安裝上角形鋼管柱的大組裝工程。這種以往的方法,必須先將角形鋼管柱就每一個樓層予以切斷之後,再進行熔焊接合起來,因此係存在著:複雜且在製作上非常耗時費事的問題。
又,日本公開特許公報08-158476號所揭示的技術,因為螺栓孔係貫通過角形鋼管柱,因此角形鋼管的強度會降低,而且為了彌補這種強度的降低,必須使用具有相當的厚度的角形鋼管柱。角形鋼管柱必須先就每一個樓層予以切斷之後,再重新熔焊接合在一起。此外,根據這種方法,必須使用非常大的端板。
日本公開特許公報07-229243號所揭示的技術,係將內隔板利用電熱熔渣焊法接合於4面箱形鋼管柱的方法、在鋼管柱上設置了鋼管柱軸方向的隙縫之後,將該隙縫與內隔板在縱方向上予以熔焊的方法。這些施工方法都是使用設置在鋼管柱內部的內隔板,在電熱熔渣焊法中,即使採用了背面抵靠板,也會使得內隔板從鋼管柱內側面以及背面抵靠板大幅地後退。這種內隔板,在其端部被裁切成直角。這種電熱熔渣焊法,係利用500~1000 KJ/cm的大輸入熱能來進行的,不僅鋼管柱以及隔板的韌性和延性將會大幅地降低,而且夾置在鋼樑凸緣與隔板之間的柱鋼管板,也會接受到來自板厚方向的熔焊殘留應力和來自構造的應力,而會有很容易引起裂縫的問題。
日本公開特許公報2002-146921號所揭示的技術,係在鋼管柱的4個面設置細長的四邊形隙縫,將內隔板端部與隙縫熔焊成一體化,而形成剖面為T字形的熔焊部之方法。這種情況下,在內隔板的外周部係被裁切成直角。這種情況下,在四邊形的隙縫端部具有很容易發生熔焊缺陷的問題。又,因為並未指定隙縫的剖面積,因此存在著:相對於來自鋼樑的應力,無法確保隙縫部的安全性之問題。此外,並未論及到有關於鋼管柱內壁與內隔板之間的間隙,因此,也存在著:無法穩定地獲得隙縫底部的滲透熔焊之問題。
日本公開特許公報平3-228938號所揭示的技術,係在角形鋼管柱的角部設置橫向隙縫,使用背面抵靠板來將水平補強板的緣端部予以熔焊固定到橫向隙縫內的方法。就這種構造而言,係如其申請專利說明書的第2圖所示般地,必須將水平補強板予以分割,鋼管柱內部係呈空洞,因此其所存在的缺點是:無法讓來自鋼樑軸方向的剪力利用該水平補強板來予以充分地承受。此外,另一個問題則是很難將背面抵靠板安裝到密閉的長鋼管柱內。
日本公開特許公報2007-002658號所揭示的技術,是在角形鋼管柱面,設置環繞整個周圍的橫向隙縫,也就是細溝槽,在該細溝槽的內側也就是角形鋼管柱的內部,設置內隔板的方法。這種方法,角形鋼管柱與內隔板之間的熔焊係環繞這個周圍,因此,鋼管柱厚度(板厚度)與鋼樑凸緣厚度(板厚度)愈增大的話,細溝槽的剖面積變得愈大,會有熔焊量變得太過於龐大之問題,也會有熔焊效率降低的問題。因為是在鋼管柱的整個內周都進行熔焊,所以會產生在柱軸方向上的熔焊收縮,切斷後的鋼管柱軸桿之間的撓曲和方向也必須正確地加以修正。這種情況下,內隔板的外周部係被裁切成直角。又,因為並未指定隙縫的剖面積,因此存在著:相對於來自鋼樑的應力,無法確保隙縫部的安全性之問題。此外,並未論及到有關於鋼管柱內壁與內隔板之間的間隙,因此,也存在著:無法穩定地獲得隙縫底部的滲透熔焊之問題。
日本公開特許公報平4-289348號所揭示的技術,其所適用的鋼管柱是角形鋼管,並未想到是4面箱形鋼管。這個方法,係在角形鋼管柱面上的每一個柱面,開設四個朝縱方向,亦即,在柱軸方向上的縱向隙縫之貫通孔,不使用隔板而是將金屬配件分割成4個,在金屬配件的端面安裝有突條部,將該突條部插入到縱向隙縫之中,進行熔焊將其與鋼管柱熔焊在一起的方法。這種方法係存有下列的問題。亦即,
(1) 如果單單只是縱向隙縫的話,隙縫的端部的熔焊部將會變的很尖銳,熔焊時很容易形成缺陷。
(2) 不僅縱向隙縫的個數很多,螺絲固定孔的數目也需要很多,因此開孔的成本很高。
(3) 複雜的形狀的金屬配件係分割型的金屬配件,針對於一個樑柱接合部需要用到8個金屬配件。因此,其成本高於隔板這種單片式的隔板。
(4) 必須使用到金屬配件的固定螺絲,安裝螺絲用的貫通孔對於鋼管柱而言,係構成剖面缺損,在進行鎖螺絲固定時,對於雨水等必須考慮到防止雨水浸入的問題。
(5) 金屬配件本體是對於樑軸方向呈45°的斜面材,很難以獲得對抗樑軸方向的荷重之充分的耐力。
(6) 因為具有許多金屬配件、螺絲、許多的開孔等,零件數很多,形狀複雜,組裝困難,成本較之隔板方式更高。很難適用在板厚超過25mm的厚板鋼管柱。
日本公開特許公報2005-264710號所揭示的技術,其所適用的鋼管柱是角形鋼管,並未想定為4面箱形。是在角形鋼管柱面,局部性地設置貫通鋼管柱的橫向隙縫,亦即溝槽,並且將內隔板設在該溝槽的內側也就是角形鋼管柱內部的方法。這種方法,角形鋼管柱與內隔板之間的熔焊雖然只是局部性的熔焊,但是,欲進行熔焊的對象也就是鋼管柱厚度(板厚度)與鋼樑凸緣厚度(板厚度)愈增加的話,溝槽的剖面積也就變得愈大,會有熔焊量飛躍性地變大之問題,也有熔焊效率降低的問題存在。
[目的]
本發明之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鋼骨構造物製作方法,不必將鋼管柱針對每一個樓層予以切斷,可防止大口徑之鋼板厚度為25mm以上的建築鋼骨構造物之樑柱接合部的鋼管柱與內隔板因為的大輸入熱能熔焊而導致脆化,可防止因內隔板與鋼樑凸緣之間的熔焊所導致的鋼管柱的焊接裂縫,並且將鋼管柱與內隔板的熔焊斜錐面加工予以單純化而可減少熔焊量以提升熔焊效率,以減少鋼管柱的製作成本,可以省略扇形缺口加工和背面抵靠板,讓鋼樑端的熔焊更省力化,並且可緩和應力集中,進而更為提升接榫部的強度以及塑性變形性能。
針對於這些課題進行了各種的研究。其結果,將第1圖以及第2圖所示的這種構件1和2所構成的骰子狀立方體2,將其隔板1從鋼管柱突伸出來的部分予消除,而改成例如:本說明書第4圖所示的這種在鋼管柱表面板上設置貫穿的溝槽,然後將內隔板與該溝槽予以熔焊的方法係在日本公開特許公報2007-002658號中也曾經被提示出來。但是,根據這種方法,針對於厚板的鋼管柱與內隔板必須利用到很大的熔焊部。因此,本發明人找到了一種創見,就是:將4面箱形鋼管柱不必針對於每一個樓層予以切斷,而在於與鋼樑位置相當的柱面上開設了較之鋼樑凸緣橫剖面形狀稍微大一點的長度(鋼管柱徑的4/5以下)的貫通孔,並且將內隔板1在於鋼管柱5與內隔板1之間的熔焊部6進行貫通孔熔焊,而只要將鋼樑4在該貫通孔熔焊部來進行熔焊接合的話,即可以解決。
但是,在被封閉的角形鋼管柱內並無法將內隔板插入,所以如果是由4片鋼板經由熔焊來組裝製作而成的4面箱形鋼管柱的話,則是可以在進行熔焊組裝之前,將內隔板定置在局部性的長度的橫方向貫通孔的位置,將4個面的鋼板組裝之後,再將鋼管柱進行柱軸方向的縱縫熔焊之後,再將內隔板與鋼管柱貫通孔進行熔焊。
在本發明中的「內隔板」的定義,係將:在貫通孔以外的場所,隔板的外形的四個角落是較之鋼管柱內徑更小的隔板稱為內隔板。
因此,請求項1的發明的建築鋼骨構造物,係針對於熔焊組裝剖面為四角形的4面箱形(4面盒形)鋼管柱的情況,係由下列的構成要素所組成的。
本發明的第1種構成要素,係在該4面箱形鋼管柱之至少用來安裝鋼樑凸緣之鋼管柱面之板厚為25mm以上的鋼板,亦即在表面板上,在熔焊組裝成剖面為四角形的4面箱形(4面盒形)鋼管柱之前,在水平方向上開設貫通孔,該貫通孔的長度是鋼管柱徑的4/5以下的長度而且是鋼樑凸緣寬度以上的長度,形狀是圓形、橢圓形或啞鈴形狀。
將鋼管柱面的板厚度選定為25mm以上的理由,是因為若是25mm以下的板厚度的話,利用一般的二氧化碳電弧熔焊法即可容易進行熔焊。將貫通孔端部的外側面形狀做成第6圖所示的端部為圓弧的長孔或如第7圖所示的啞鈴狀的理由,是因為可以使該端部的滲透熔焊更容易,而且在開設貫通孔時,可以利用鑽機先將兩端開孔之後,再利用氣炬切斷之類的手段,可以很容易將兩個端部的鑽孔之間的連結部分予以切斷。尤其是將貫通孔的端部開設成圓弧狀之更大的鑽孔的話,可以很容易將兩個鑽孔之間的連結部分予以切斷。
製作成貫通孔的理由,是為了將隔板與鋼管柱,從鋼管柱的外側面針對於鋼管柱表面板的整個厚度都進行熔焊接合的緣故,而且不容易承受到表面板的板厚方向的力量,可以防止鋼管柱表面板的焊接裂縫的緣故。
將橫方向貫通孔長度選定為鋼管柱徑的4/5以下的長度的理由,是因為如果是比這個長度更長的話,在於貫通孔之鋼管柱的徑方向上的端部處,會有背面抵靠板抵靠在鋼管柱縱接頭而與貫通孔互相衝突,此外,熔焊量也會增大而降低效果之緣故。又,將貫通孔的長度選定為鋼樑凸緣寬度以上的長度而且是貫通孔的短徑寬度以上的理由,是為了確保鋼樑凸緣剖面積而將鋼樑的應力確實地傳遞到內隔板的緣故。
本發明的第2種構成要素,係將與鋼樑軸呈直列方向的隔板與鋼管柱凸緣側面之間的熔焊部縱剖面積的和,設定為:直列方向上的鋼樑凸緣的橫剖面積的和之√3(=1.7321)倍以上。這是因為鋼樑凸緣所承受的軸方向荷重係經由內隔板變成剪力而施加在內隔板與鋼管柱側面的熔焊部,所以凸緣所承受的軸方向荷重必須當作耐力予以100%承受下來的緣故。
本發明的第3種構成要素,係將近接的內隔板的外周端部予以平滑化,在從四片鋼板熔焊組裝成該4面箱形鋼管柱之前,在鋼管柱的內側面安裝了鋼管柱縱接頭用背面抵靠板端部,來當做隔板定位用止動構件,因此可很容易將隔板予以定位。因為內隔板的外周端部係平滑狀所以很難對於貫通孔定位,因此利用該4面箱形鋼管柱的縱接頭的背面抵靠板的端部位置來進行定位。
本發明的第4種構成要素,係在鋼管柱內側面與隔板端面之間保留0.5mm~4mm的間隙,而可使得貫通孔與隔板的熔焊容易滲透到熔焊根部。具有這個間隙的話,熔焊根部的熱容量變小而可使得對於熔焊根部的滲透變得容易。如果沒有這個間隙,而是將鋼管柱內側面與隔板端面緊密地靠在一起的話,對於這個熔焊根部的滲透就變得不容易。此外,若有這個間隙的話,二氧化碳氣體熔焊的作動氣體也就是二氧化碳氣體可以很容易從間隙逃逸到背面,從存在於這個間隙的污染物所產生的氣體也會與二氧化碳氣體一起被排出,比較不容易在這個熔焊根部產生吹氣孔之類的缺陷。這是與在電熱熔渣焊法時的做法有很大的不同,因為如果是電熱熔渣焊法的話,若是在背面抵靠板與鋼管柱內側面的間隙或者在背面抵靠板與內隔板的間隙騰空出來的話,溶融金屬將會從該間隙洩漏出去而產生缺陷。
本發明的第5種構成要素,係將該4面箱形鋼管柱藉由四片鋼板熔焊組裝製作而成的。其熔焊組裝方法,係在鋼管柱的長軸方向上安裝背面抵靠板,再從鋼管柱的外側面採用一般的埋弧焊熔焊接合在一起。
本發明的第6種構成要素,係藉由至少從該4面箱形鋼管柱的外側面來將該貫通孔與隔板端部進行熔焊,而將較之H形鋼樑凸緣的板厚度更大板厚度的內隔板與4面箱形鋼管柱予以熔焊在一起。使用較之H形鋼樑凸緣的板厚度更大的板厚度的內隔板的理由是:為了要充分地支承被加諸在鋼樑凸緣的荷重。
本發明的第7種構成要素,係將包含該貫通孔與隔板的熔焊部的角形鋼管柱與H形鋼樑凸緣予以焊接接合在一起。將H形鋼樑凸緣安裝在該貫通孔與隔板的熔焊部之上,將熔焊的多餘堆焊部分擴及到比鋼樑凸緣的板厚度更大的範圍而及於鋼管柱的母材。
本發明的第8種構成要素,因為該4面箱形鋼管柱係由四片鋼板所構成而將其予以組裝製作,所以至少必須從外部進行熔焊,在該鋼管柱的組裝結束之前,內部並未密閉,內部的至少一部分係可以從鋼管內部進行熔焊,在將隔板插入到鋼管柱內部時,鋼管柱與隔板的接頭係可從內側面來進行熔焊。
將本案的發明中的構成要件與先前技術文獻(1~7)進行比較的結果加以彙整的話,係如下表所示。表中的符號,×是表示與本發明的構成要件不一致的情況;△是表示先前技術文獻中並未記載本發明的構成要件的情況;○是表示與本發明的構成要件一致的情況。
本發明係以先前技術文獻2作為對象,為了解決其問題點加以改良而開發完成的。先前技術文獻2與本案的發明的構成要件進行比較的話,係未包含或未記載出本案的構成要件中的c、d、e、g、h、j、k、l、m、p。此外,其他的任何一個先前技術文獻,與本案的發明的構成要件進行比較的話,一致的構成要件也都是一半以下。尤其是「貫通孔的平面形狀是形成:長孔或啞鈴形狀」、「隔板與鋼管柱表面板的熔焊剖面積」、「鋼管柱的內側面與隔板之間保留有0.5mm~4mm的間隙」、以及「鋼管柱與隔板的接頭也可以從內側面進行熔焊」的這些構成要件,係本案的發明所獨具的構成要件。
此外,電熱熔渣焊法乍看之下,看起來以為是從內側面來進行熔焊的,但是係先將鋼管柱組裝後,才從鋼管柱的外側面進行貫通孔熔焊而將鋼管柱內側面與內隔板予以熔焊接合在一起。在這種電熱熔渣焊法之中,背面抵靠板係根據從內側面施作的作業,來將鋼管柱內側面與內隔板與背面抵靠板進行熔焊,但是鋼管柱本體與隔板本體的熔焊作業並不是從內側面來施作的。是以,雖然各別的構成要件係屬於習知的,但是將許多個構成要件組合在一起的情況下之複合性的結構,並不是該當業者所能夠易於思及的,而是具有其新穎性。
本案的請求項1的發明係以鋼板厚度為25mm以上的4面箱形(4面盒形)鋼管柱作為對象,其新穎性所在,主要是在於下列各點。
(1) 在4面箱形鋼管柱組裝時,將外周面呈平滑地裁切成直角後的內隔板在鋼管柱組裝前預先組裝在鋼管柱內。
(2) 在4面箱形鋼管柱的柱面,並不是整個外周,而是在柱徑方向也就是橫方向上,即水平方向上局部地開設的貫通孔,將該貫通孔與內隔板予以進行熔焊。因此,這種情況下,對於包含鋼管柱的角部在內的整個外周的柱鋼板的整個寬度以及整個板厚度的所有的貫通孔空間,並不必進行熔焊。
(3) 開設在4面箱形鋼管柱的這個貫通孔的橫方向端部係呈圓弧形或橢圓弧形。因此,貫通孔的平面形狀係呈長孔或啞鈴形狀。
(4) 在4面箱形鋼管柱的貫通孔的橫方向長度係大於等於鋼樑凸緣的寬度,通常是鋼管柱徑的1/2程度,最大柱徑的4/5的長度。
(5) 可以讓內隔板端部與鋼管柱貫通孔的熔焊變得容易。這種情況下,與軸呈直列方向的內隔板與鋼管柱表面板端面的熔焊部的縱剖面積的和是設定成:直列方向的鋼樑凸緣的橫剖面積的和之√3倍以上。
(6) 在內側面與內隔板之間保有0.5mm~4mm的間隙。
(7) 在4面箱形鋼管柱中,不必使用電熱熔渣焊法這種500~1000 KJ/cm的大輸入熱能,只要使用一般的二氧化碳氣體熔焊,以通常的15~40 KJ/cm的低輸入熱能,就能夠以較之電熱熔渣焊法更減少約75%的熔焊量以及只要1/10以下的熔焊輸入熱能,以10倍以上的熔焊速度來進行高效率的施工。而且不會有發生鋼管柱表面板的脆化和焊接裂縫的虞慮。
(8) 在內隔板與該鋼管柱貫通孔的熔焊部重疊地將H形鋼樑予以熔焊接合,可將內隔板與角形鋼管柱與鋼樑凸緣的熔焊部藉由多層熔焊而予以一體化。
對於4面箱形鋼管柱如果是使用既有的角形鋼管的結構的話,尤其是在施工效率方面係具有各種的障礙,尤其是在熔焊量與熔焊輸入熱能上具有障礙,無法從既有的發明易於思及,因此同時保有以上所列的各種新穎性的本案的發明,尤其是在於可大幅地減少熔焊量,只要以小輸入熱能就能夠確保高效率性的這一點,係無法易於思及的。
本案的請求項2的發明,其結構係如第17圖所示般地,將內隔板的板厚度選定為較之鋼樑凸緣的板厚度更大,並且將貫通孔的短徑寬度選定為鋼樑凸緣的板厚度以下,至少對於鋼樑凸緣安裝側的鋼管柱的內平面與內隔板、以及從鋼管柱的外側面來進行貫通孔與內隔板的熔焊。這種情況,有時候也將內隔板的外周角部予以進行斜錐面加工。將內隔板的板厚度選定為大於鋼樑凸緣的板厚度的理由是:為了使其具備可以100%地承受來自鋼樑凸緣的施力之耐力,即使鋼樑凸緣與內隔板具有稍微的偏移錯開,還是可以讓鋼樑凸緣保持在內隔板端面的面內。雖然從鋼管柱的外側面來進行貫通孔與內隔板的熔焊的做法是不可或缺,但是將貫通孔的寬度選定為小於鋼樑凸緣的板厚度的理由,則是為了減少貫通孔的熔焊量。將貫通孔的寬度選定為小於鋼樑凸緣的板厚度的話,因為鋼樑凸緣的板厚度的份的剖面積在內隔板端面部無法確保,所以在組裝鋼管柱之前,從鋼管柱的內從面,將這個不足的份至少在鋼樑凸緣安裝側的鋼管柱的內平面與內隔板予以熔焊,以資彌補不足份的鋼樑凸緣的板厚度份的剖面積。通常係使得來自內側面的熔焊與來自鋼管柱外側面的熔焊連繫在一起而完全地滲透熔焊成一體。完全滲透熔焊的情況下,通常是將內側的熔焊先利用打底熔焊來實施或者者在進行過內側的熔焊施工之後,進行研磨,然後進行外側的熔焊,但是外側的熔焊的第1層必須以大電流來確保充分的滲透,使其滲透流到內側的熔焊部為止。此外,即使不是完全的滲透熔焊,只要讓熔焊的剖面合計起來大於鋼樑凸緣的板厚度的話即可。因此,有時候鋼管柱的內平面與內隔板之內側面熔焊並不是與來自鋼管柱外側面的熔焊連繫在一起,而使保留著未熔焊的部分。
本案的請求項3的發明,其結構是針對請求項1~2所述的發明中,將補強板安裝在鋼樑凸緣與鋼管柱的熔焊部之寬度較窄的這一側,至少係將補強板的鋼樑軸方向的鋼管柱側端部與鋼管柱、以及鋼樑軸方向的鋼樑側端部與鋼樑凸緣予以完全滲透熔焊。本方法的目的係為了彌補:在鋼樑端腹板與鋼管柱的熔焊部,因為鋼管柱的內部係空洞所以無法期待其可以負擔鋼樑端腹板的撓曲應力,為了緩和鋼樑凸緣端部的側面之應力集中,或者為了補強鋼樑凸緣端部以資減少鋼樑身高。將補強板安裝在鋼樑凸緣與隔板的熔焊部之寬度較窄的這一側的作法,係為了可使得從熔焊部之較寬的這一側來進行超音波探傷檢查更為容易。
本案的請求項4的發明,其結構是針對請求項1~3所述的發明中,其特徵為:係將4面箱形鋼管角部的熔焊用背面抵靠板,至少在內隔板設置位置予以切斷,使用該熔焊用背面抵靠板來作為將內隔板定位用的止動構件。亦即,這種兼用作為:鋼管柱縱接頭背面抵靠板與內隔板止動構件的作法,也是本發明的構成要素之一。在本案的發明之中,從所謂的:「將可容易進行熔焊之單板式的內隔板,要如何地利用鋼管柱縱接頭用背面抵靠板當作止動構件,來將其定位在特定內徑的厚鋼板柱內,進而可很簡單地組裝進去?」的觀點而言,這是其他的專利案所未曾揭示的。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發明,對象是剖面呈四角形的4面箱形(4面盒形)鋼管柱,其特徵係在於:將單板式的內隔板,在鋼管柱組裝前,先組裝到預先設在鋼管柱面上的貫通孔位置。如果是沖壓成型角形鋼管柱或是輥軋鋼板角形鋼管柱的話,就無法預先在鋼管柱內,很容易地組裝入內隔板。因此,以這種方式將內隔板組裝在預先設在鋼管柱面上的貫通孔內的話,貫通孔的長度只有鋼管柱外周長度的大約一半的程度而已,因此可大幅地減少熔焊量。與電熱熔渣焊法比較之下,熔焊部的剖面積大約只有2/3而已,熔焊長度就鋼管柱面的單一面而言,僅只是鋼樑凸緣的寬度而已,因此鋼管柱的周方向的熔焊長度,平均而言,大約只有1/2而已。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熔焊量只需約1/3即可。換言之,根據該一體化以及無須將角形鋼管柱予以切斷的整支連貫式鋼管柱,因為不必實施鋼管柱的切斷作業,並且鋼管柱的熔焊量較之電熱熔渣焊法減少66%的程度,所以可提升熔焊效率。可以省略掉:電熱熔渣焊法中所採用的設在內隔板的端部兩側的側面抵靠板(也稱為:背面抵靠板)。而且在電熱熔渣焊法中,必須執行熔焊起始部和熔焊終端部的開孔作業、引弧板的安裝和去除作業,以及起始部和終端部的處理工作,而且熔焊輸入熱能為500~1000 KJ/cm,相對地,根據本發明的方法,係使用二氧化碳氣體熔焊,只需要15~45 KJ/cm(通常為15~40 KJ/cm)之很低的輸入熱能,所以不必再擔心被夾置在隔板與鋼樑凸緣之間的鋼管柱凸緣的延性和韌性的惡化、以及焊接裂縫之類的龜裂現象。又,以往的橫跨型隔板方式的話,在橫跨型隔板的上下兩處必須進行整個周圍的熔焊,而且施加在橫跨型隔板上的熔焊的額外堆焊高度必須要達到鋼板厚度的1/4,因此與橫跨型隔板方式比較的話,本發明的熔焊量減低至約1/4。
根據本案的請求項1所述的發明,係先將內隔板組裝到鋼管柱內,所以不必就每一個樓層來將鋼管柱予以切斷。不必將鋼管柱切斷的做法,與針對每一個樓層來將鋼管柱予以切斷的做法比較之下,不必再將每一層的鋼管柱又進行大組裝,不會產生鋼管柱的切斷長度上和熔焊變形上的問題,因此在鋼管柱的長度上、還有鋼樑的方向上的組裝精度更為良好。
根據本案的請求項1所述的發明,內隔板並未較之鋼管柱的外側面更向外突伸出去,所以不會產生所謂的「橫跨型隔板的外緣彎曲成傘狀之折傘現象」,在安裝建築物外牆時的互相配合度更為良好,而且因為不再有隔板的向外突伸出去的部分,因此這個部分的長度可被轉換為建築物室內空間增加的長度,這也是其所帶來的效果之一。至少是將鋼管柱長管構件熔焊部與鋼樑端熔焊部予以各別地熔焊之後,再將兩者連結成一體化,如此一來,可以防止傳統方式之鋼管柱與隔板間的熔焊、以及隔板與鋼樑端的熔焊所導致的隔板突伸部的熱變形脆化。內隔板的使用材料也比傳統方法的橫跨型隔板減少20~50%的程度,可節省資源。又,內隔板與角形鋼管柱之間的熔焊、以及包含了該貫通孔熔焊部之角形鋼管柱樑端的熔焊也是各別地進行熔焊之後,再將兩者連結成一體化,如此一來,鋼管柱與鋼樑之間的應力的傳遞更為順暢。再者,可以藉由貫通孔的熔焊位置很明確地確認出內隔板的位置,所以不會有內隔板與鋼樑凸緣之間發生位置偏離的問題。又,因為內隔板並未貫穿角形鋼管柱,所以也不會有發生內隔板的焊接裂縫之問題。
根據本案的請求項1所述的發明,相對於日本公開特許公報第2002-146921號所揭示的發明,雖然它也是開設有隙縫,但是其並未揭示出在4面箱形的這種厚鋼板柱上,開設隙縫的做法。
根據本案的請求項2所述的發明,雖然將內隔板的板厚度選定為大於等於鋼樑凸緣的板厚度的作法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將鋼管柱貫通孔的寬度選定為小於等於鋼樑凸緣板厚度,至少將鋼樑凸緣安裝側的鋼管柱的內平面與內隔板予以熔焊、以及從鋼管柱的外側面來將貫通孔與內隔板予以熔焊,區分成鋼管柱的內外側面來進行熔焊,所以全體上的熔焊量係較之只從鋼管柱外部的單一側來進行熔焊的情況更少,這是本發明的優點之一。
根據本案的請求項3所述的發明,只要將補強板安裝在內隔板與鋼樑凸緣之熔焊部的焊珠寬度較窄的一側的鋼樑端部的話,即可將鋼樑端的腹板所無法負擔彎曲強度的份量予以補強,並且也可以積極地強化鋼樑端部,所以可增加對抗鋼樑端部被破壞的安全性,視情況的不同,有時候亦可縮小鋼樑的尺寸來減少鋼骨的重量。鋼骨重量減少的話,不僅降低成本,亦可減少二氧化碳氣體的排放量,對於環保也有助益。此外,將補強板安裝在鋼樑凸緣的熔焊部之焊珠寬度較窄的這一側的樑端部的做法,係可以較之將補強板安裝在焊珠寬度較寬的這一側的情況,更容易實施超音波探傷檢查之類的檢查工作。
[實施例1]
在本案的請求項1所述的發明中,第11圖~第14圖係顯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狀況。第11圖係顯示將4面箱形鋼管柱予以組裝之前之4面箱形用鋼板的準備狀況的說明圖,是預先將貫通孔開設於鋼管柱鋼板上。第12圖係顯示將隔板組裝在4面箱形鋼管用鋼板的兩面之中的初期組裝狀況,在內隔板的外周被裁切成直角的狀態下,橫切過鋼管柱縱接頭用背面抵靠板而設置著內隔板。第13圖係顯示將隔板組裝到4面箱形鋼管用鋼板的三面之中的中間組裝狀況;第14圖係顯示將內隔板組裝到4面箱形鋼管用鋼板的四面之中的中間組裝狀況,然後,將鋼管角部縱接頭焊接在鋼管柱軸方向的話,除了尚未進行貫通孔熔焊之外,鋼管已經組裝完成,只要再將貫通孔與內隔板予以熔焊的話,就完成了4面箱形鋼管柱。
如第8圖所示般地,在本發明中,與鋼樑凸緣的橫剖面積22C相比較,在於安裝鋼樑凸緣之鋼管柱的兩側面上之鋼管柱與內隔板的熔焊部的縱剖面積22A+22B係更加大√3倍。這是因為:加諸在鋼樑凸緣的直應力必須能夠耐住加諸在鋼管柱的兩側面上之鋼管柱與內隔板的熔焊部的縱剖面積上的剪力之緣故。
[實施例2]
在本案的請求項1所述的發明中,未設有背面抵靠板的狀態下,必須將內隔板1A的板厚度選定為較之貫通孔的寬度更大5~10mm的程度。這是為了要防止熔焊金屬掉落下去的緣故。如第10圖(B)之一例所示般地,在貫通孔的內側部分設置背面抵靠板10A的目的是:為了可以從鋼管柱的外側面來穩定地進行熔焊。這種情況下,只要將內隔板1A的板厚度加厚成較之貫通孔的寬度更大3~5mm的程度即可。這是因為背面抵靠板可以用來防止熔焊金屬掉落下去的緣故。這種背面抵靠板既可安裝在鋼管柱這一側,也可以安裝在內隔板這一側。只要先將止動構件10B安裝在鋼管柱內側面的話,內隔板的設置就很容易。這種止動構件係如第10圖(C)所示般地,係有只安裝在內隔板的單一側的作法,以及如第10圖(D)所示般地,安裝在兩側的做法。也可以兼用作為背面抵靠板與止動構件。背面抵靠板,原則上係安裝在內隔板的兩側,但是,止動構件則只要安裝在內隔板的單一側即可。背面抵靠板係橫跨在貫通孔的全長。雖然止動構件也是需要具有長度,但是只要能夠機械性地承受住內隔板的話即可,因此其長度並不必與貫通孔的全長同等之長度。
[實施例3]
本發明雖然是針對於角形鋼管來說明的,但是亦可適應在圓形鋼管身上。例如:只要將圓形鋼管的圓周加以分割而組裝成角形鋼管的話,亦可與角形鋼管的情況同樣的適用。這種情況下,圓形鋼管是至少在軸方向上分割成兩半,內隔板的平面形狀係圓形,鋼樑端部的平面形狀係成圓弧形。
[實施例4]
在本案的請求項1~2所述的發明中,係如第20圖所示般地,在進行內隔板1A與鋼管柱5的熔焊的情況下,或者重疊在該熔焊部22的上方來進行H形鋼樑凸緣4的完全滲透熔焊的情況下,在該內隔板之預定接合處的端部兩面14或在該H形鋼樑之接合端部的背面14,預先實施了堆焊的方法也是有效。預先在隔板1A的端部側面實施了堆焊的話,可以期待隔板端部的板厚度增加後的效果,因此可選用鋼板厚度較薄的隔板,這也是其效果之一。亦即,在內隔板1A的端部兩面都實施了堆焊的情況,與並未實施堆焊的情況相較,可以將內隔板1A的鋼板厚度減少10~20mm的程度。
[實施例5]
在本案的請求項1~3所述的發明中,係如第21圖所示般地,將鋼樑凸緣端部熔焊到鋼管柱之後,連接於該鋼樑凸緣端部接頭熔焊部,在鋼樑凸緣的側面進行堆焊21的話,可緩和鋼樑端部的應力集中係數,係為可提升鋼樑端部的剛性之方法。這種堆焊的尺寸係以鋼管凸緣的厚度的程度,亦即,長度為20~200mm、高度為3~10mm較為適當。為了緩和應力集中,最好先從鋼樑端開始進行堆焊,然後逐漸地加大堆焊的高度為宜。
[實施例6]
在本案的請求項1~3所述的發明中,所提出的技術方案係如第15圖以及第19圖所示般地,在鋼樑凸緣的端部4並不設置背面抵靠板以及扇形缺口,而是以將鋼樑凸緣的端部4重疊在鋼管柱5與隔板1A的熔焊部22上,進行完全滲透熔焊的做法,作為其特徵的鋼骨構造物之製作方法。在第15圖係顯示:上部內隔板係使用背面抵靠板來進行溝熔焊的情況,下部內隔板不使用背面抵靠板來進行溝熔焊的情況。雖然可將兩者混合使用,但是,通常都統一地只選用其中一種方式。
[實施例7]
本案的請求項3所述的發明,是在第16圖中,將補強板之在鋼樑軸方向上的兩端部予以實施斜錐面加工,將該兩個端部分別在鋼管柱側以及在鋼樑凸緣側進行完全滲透熔焊。這種完全滲透熔焊係具有可將鋼樑凸緣之鋼樑軸方向上的應力予以分攤到補強板的功能。並且可增加鋼樑端部的剖面係數。又,補強板28的寬度,是從將內隔板與鋼樑凸緣在工場內進行熔焊的情況下的鋼樑的側端往內側後退約10mm以上,在以無托架方式保持朝下的姿勢進行現場熔焊的情況下,對於內隔板與鋼樑凸緣進行熔焊時之從鋼樑的側端往外側擴展約10mm以上。如此一來,鋼樑凸緣4與補強板28的填角熔焊,可以很容易進行並且鋼樑端部的角部也不會被熔化掉。這種填角熔焊主要是為了防止補強板受到挫屈。安裝了補強板的情況下的隔板的板厚度,係增加了補強板的板厚度,而且補強板28必須在隔板1A的同一面內。
[實施例8]
在本案的請求項1~3所述的鋼骨構造物製作方法,其特徵為:在與該鋼樑軸成直列的方向上的內隔板與鋼管柱凸緣側面的熔焊部的縱剖面積的和,係直列方向上的鋼樑凸緣與橫剖面積的和之√3以上。
[實施例9]
本案的請求項1~3所述的發明,係如第18圖所示般地,係顯示出:角形鋼管柱5並不針對建築物的每一個樓層來將鋼管柱予以切斷,而是製作成將2~4個樓層份的長度連貫在一起的連貫柱,在該角形鋼管5之鋼樑凸緣安裝位置,開設相當於鋼樑凸緣剖面形狀或更大的貫通孔,在該貫通孔位置27將內隔板1A設置在角形鋼管柱5的內部,再藉由從角形鋼管柱5的外側面進行貫通孔的熔焊22,而將角形鋼管柱5與內隔板1A予以熔焊接合,然後,將包含有該貫通孔熔焊部22的角形鋼管柱5與H形鋼樑凸緣4進行熔焊接合17,而製作成鋼骨構造物的方法。熔焊部17係可以使用背面抵靠板10來進行熔焊,或者亦可不使用背面抵靠板或引弧板來進行熔焊。如第18圖所示般地,內隔板的形狀雖然是採用截角方式將4角形的角部予以切掉的形狀的,但也可以是採用配合了角形鋼管柱的內側面的形狀。該隔板的鋼板厚度,為了使得鋼樑凸緣與內隔板的中心不要發生錯開,而且從鋼管柱的外側面來實施貫通溝熔焊的時候,為了使熔焊金屬不要掉落到鋼管柱的內側面起見,該隔板的鋼板厚度通常是較之鋼樑凸緣更大5~15mm的程度。又,如第8圖所示般地,在內隔板1A的板厚中央位置設置了突起1B,將開設在鋼管柱面的貫通孔24當作導引件,對於將該內隔板往角形鋼管柱5的內部插入時或予以固定時都有助益。又,貫通孔的熔焊22,即使鋼樑是只有單一個方向而已,為了要承受從鋼樑所加諸的應力,通常是就箱形鋼管柱5的4個面都進行貫通孔的熔焊22。在對於鋼管柱5只架設一支鋼樑的情況下,至少在安裝鋼樑的鋼管柱面上必須開設有貫通孔,在於與安裝鋼樑的柱面相對向這一側的柱面上,係可以將熔焊予以省略,在安裝有鋼樑的柱面的側面側的柱面,並不是利用貫通孔,而是可以在鋼管柱的內側面與隔板之間予以實施填角熔焊或部分滲透熔焊。
[實施例10]
本案的請求項1的實施例的鋼骨構造物製作方法,係可以如第8圖的下側隔板1A所示般地,將隔板的板厚度選定為大於該具有斜錐面的突起部的根部的寬度以及貫通孔的寬度,在該具有斜錐面的突起部的根部設有肩部,再以第10圖(B)或第15圖上部所示的方式,在進行鋼管柱與隔板的熔焊時,不讓熔焊金屬掉落下來,這種情況下,是如第10圖(A)、第15圖下部或第20圖所示的這種方式,不需要使用對於內隔板的背面抵靠板或者實施堆焊。
[實施例11]
本案的請求項1~3所述的發明,係如第20圖所示般地,用來取代在內隔板1A的端部兩面進行堆焊14的做法,係可以採用如第15圖的上側內隔板以及第16圖所示的方式,在內隔板1A的端部兩面將背面抵靠板10利用前置性熔焊8預先安裝上去的方法,也是可以穩定地進行內隔板1A與角形鋼管柱5的貫通孔熔焊的好方法,是本發明的應用例之一。這種情況下,使用了這種背面抵靠板10的情況,是較之不使用背面抵靠板10的情況,不必將內隔板的厚度加大,即可穩定地進行貫通孔的熔焊22。
[實施例12]
本案的請求項4所述的發明中,在4面箱形的熔焊縱接頭,係將縱接頭用的背面抵靠板如第12圖~第14圖所示般地,不貫通過內隔板而是在內隔板間設置了背面抵靠板。這種情況下,為了預先將內隔板定置於特定的位置,乃先界定出該內隔板的上下面的位置,再將背面抵靠板的端部對準於內隔板的上下面來安裝在鋼管柱內面。將背面抵靠板的長度例如:事先分割成一半的話,即可很容易進行背面抵靠板的對準位置的工作。這種情況下,4面箱形鋼管角部的熔焊用背面抵靠板係兼具有作為內隔板的止動構件的功能,此外,因為內隔板抵達鋼管柱內側面角的位置,所以具有可使得鋼樑凸緣的位置更靠近鋼管柱端部的優點。
本案的請求項1~3所述的發明中,在4面箱形的熔焊縱接頭,係將縱接頭用的背面抵靠板如第12圖~第14圖所示般地,不貫通過內隔板,也不在內隔板間設置柱縱接頭用背面抵靠板,但也可以是如第22圖所示般地,讓內隔板貫通而且將背面抵靠板設置於熔焊縱接頭37的背面。這種情況下,內隔板的角部必須將背面抵靠板的份予以切掉。將背面抵靠板10貫穿過隔板1A的做法,在進行4面箱形的組裝之縱接頭熔焊37的施工係可一氣呵成地順暢的進行。此外,背面抵靠板10不貫穿過內隔板1A的做法,則是具有可使得鋼樑凸緣接合的部分之溝槽貫通孔27更靠近鋼管柱側面之優點。
[產業上的可利用性]
一般而言,對於厚度超過25mm的厚鋼板的箱形鋼管柱的熔焊,因為其熔焊量很多,現在的主流是採用大輸入熱能的電熱熔渣焊法。但是,這種方法,會產生因大輸入熱能而導致母材劣化、龜裂之類的問題;還有在熔焊的開始部(始端部)和結束部(終端部)的步驟安排以及事後的整理工作都很耗費時間。然而,根據本發明,因為熔焊輸入熱能很低所以材質劣化很少,熔焊量可以減少75%,在開始部(始端部)和結束部(終端部)的步驟安排以及事後的整理工作幾乎都沒有,因此很有效率,利用價值很大。
1...建築鋼骨樑柱接合部的隔板
1A...建築鋼骨樑柱接合部的內隔板
2...隔板間的角形鋼管或4面箱形鋼管的短管(由構件1與構件2所構成的構件稱為骰子狀立方體)
3...H鋼樑
4...H形鋼樑凸緣
5...角形鋼管或4面箱形鋼管所組成的鋼管柱
5A...4面箱形鋼管
5F...鋼管柱凸緣或表面板
6...角形鋼管或4面箱形鋼管與隔板的熔焊
8...前置性固定或組裝熔焊
9...H形鋼樑腹板
9A...腹板的身高
10...背面抵靠板以及內隔板止動構件的安裝狀況
10A...背面抵靠板
10B...隔板止動構件
11...扇形缺口
14...被施工於構件背面或表面或側面的堆焊或從構件背面施作的打底熔焊
15...L形斜錐面
15A...I斜錐面
17...接頭熔焊
20...鋼樑凸緣側面、上面或背面的堆焊
21...鋼樑應力集中部
22...由角形鋼管或4面箱形鋼管所組成的鋼管柱與用來安裝內隔板的貫通孔或溝槽的熔焊部
22A...由4面箱形鋼管所組成的鋼管柱與用來安裝內隔板的貫通孔之長軸方向的剖面積
22B...由4面箱形鋼管所組成的鋼管柱與用來安裝內隔板的貫通孔的長軸方向的剖面積
22C...鋼樑凸緣的橫剖面積
23...角形鋼管或4面箱形鋼管與H形鋼樑腹板之間的熔焊
24...開設在內隔板的中央的貫通孔
27...在角形鋼管或4面箱形鋼管面上配合鋼樑凸緣形狀而開設的貫通孔也就是溝槽
28...補強板
28L...補強板的長度
29...包夾在內隔板與鋼樑凸緣的熔焊部之間的鋼管柱凸緣(或表面板)
30...貫通孔的寬度(間隙)
31...貫通孔之縮小的寬度(間隙)
32...箱形鋼管貫通孔(溝槽)的熔焊部
33...鋼管柱內側面與內隔板的熔焊
34...鋼樑端與鋼管柱的熔焊
35...補強板與鋼樑凸緣的完全滲透熔焊
36...補強板與鋼管柱熔焊部的完全滲透熔焊
37...鋼管柱縱接頭
38...鋼管柱內側面與隔板之間的間隙
第1圖係以往的建築鋼骨樑柱接合部的立體圖之一例。
第2圖係以往的建築鋼骨樑柱接合部的角形鋼管柱與隔板與鋼樑凸緣接合部的剖面圖。
第3圖係顯示裝填在角形鋼管柱內部的內隔板的施工狀況之剖面圖。
第4圖係顯示實施以往的電熱熔渣焊法的4面箱形鋼管柱的橫剖面圖。
第5圖係顯示實施以往的電熱熔渣焊法的4面箱形鋼管的縱剖面圖。
第6圖係在4面箱形鋼管的鋼管面開設了配合鋼樑凸緣剖面形狀之端部呈圓弧的貫通孔之外觀圖。
第7圖係在4面箱形鋼管的鋼管面開設了配合鋼樑凸緣剖面形狀之啞鈴狀的貫通孔之外觀圖。
第8圖係用來說明鋼管柱與內隔板的熔焊部剖面圖、以及鋼樑橫剖面圖之樑柱接合部的橫剖面圖。
第9圖係顯示將內隔板端部插入到鋼管柱凸緣貫通孔內,將內隔板裝設在4面箱形鋼管內的狀態之貫通孔中央剖面圖。
第10圖係顯示背面抵靠板以及隔板止動構件的安裝狀況,其中,第10圖(A)係顯示尚未安裝背面抵靠板以及內隔板止動構件的狀態、第10圖(B)係顯示已經安裝了背面抵靠板的狀態、第10圖(C)係顯示已經將止動構件安裝於內隔板的其中一邊的狀態、第10圖(D)係顯示將已經止動構件安裝於內隔板的兩邊的狀態。
第11圖係組裝前的4面箱形用鋼板的準備狀況的說明圖,係預先在鋼管柱的鋼板開設了貫通孔。
第12圖係顯示將內隔板組裝在4面箱形用鋼板的兩面之中的初期組裝狀況。
第13圖係顯示將內隔板組裝在4面箱形用鋼板的三面之中的中間組裝狀況。
第14圖係顯示將內隔板組裝在4面箱形用鋼板的四面之中的中間組裝狀況。
第15圖係顯示將內隔板組裝在4面箱形鋼管柱的局部貫通孔,然後將內隔板與鋼管柱進行熔焊,並且在該熔焊部之上,將已經實施了堆焊後的鋼樑端靠合在一起,然後重疊地進行鋼樑凸緣的熔焊的狀況。
第16圖係顯示對於內隔板與角形鋼管柱進行貫通孔熔焊,在鋼樑凸緣的內側將補強板進行完全滲透熔焊,在貫通孔熔焊部重疊地進行熔焊,並且將鋼樑腹板在角形鋼管柱進行填角熔焊之剖面圖。
第17圖係顯示將貫通孔的寬度設定在鋼樑凸緣的板厚度以下,至少將鋼樑凸緣的安裝側的鋼管柱的內平面與內隔板、以及將鋼管柱的外側面與內隔板進行了熔焊之剖面圖。
第18圖係顯示對於內隔板與角形鋼管柱進行了貫通孔熔焊,再將鋼樑凸緣重疊在貫通孔熔焊部進行熔焊,並且將鋼樑腹板在角形鋼管柱進行填角熔焊之橫剖面的平面圖。
第19圖係顯示對於內隔板與鋼樑凸緣直接連結的樑柱接合部,在鋼樑凸緣的背面實施了堆焊的情況的縱剖面圖。
第20圖係顯示對於內隔板與鋼樑凸緣直接連結的樑柱接合部,在內隔板的端部兩面以及鋼樑凸緣的背面,在進行接頭熔焊之前,預先實施了堆焊的情況的縱剖面圖。
第21圖係顯示在鋼樑端部側面實施了堆焊的情況的樑柱接合部。
第22圖係將4面箱形的熔焊縱接頭用的背面抵靠板貫穿過內隔板的角部的情況的說明圖。
1A...內隔板
4...鋼樑凸緣
5...鋼管柱
14...堆焊
22...熔焊部
34...鋼樑端與鋼管柱的熔焊部

Claims (5)

  1. 一種鋼骨構造物製作方法,係針對於建築鋼骨構造物的剖面為四角形,且係由厚度為25mm以上的鋼板來熔焊組裝成4面箱形鋼管柱的情況下,其特徵為:該4面箱形鋼管柱並不就每一個樓層來進行切斷,而是在該4面箱形鋼管柱之至少用來安裝鋼樑凸緣的位置的鋼管柱面之鋼板上,在水平方向上開設了貫通孔,該貫通孔係具有鋼樑凸緣寬度以上的長度且是鋼管柱徑的4/5以下的長度,而且端部係呈圓形或啞鈴形狀,在與鋼樑軸成直列方向上的內隔板與鋼管柱凸緣側面的熔焊部的縱剖面積的和係設定為:直列方向上的鋼樑凸緣之橫剖面積的和之√3倍以上,將該內隔板的周邊端部予以平滑化,在由四片鋼板熔焊組裝成該4面箱形鋼管柱的時候,在鋼管柱內側面與內隔板外周端面之間保留了0.5mm~4mm的間隙,預先在該貫通孔的位置設置該內隔板,至少從該4面箱形鋼管柱的外側面來將該貫通孔與內隔板進行熔焊,並且將具有較之H形鋼樑凸緣的板厚度更大板厚度的內隔板與角形鋼管柱貫通孔進行熔焊之後,將包含有該熔焊部的角形鋼管柱與H形鋼樑凸緣進行熔焊接合。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鋼骨構造物製作方法,其中,內隔板的板厚度係選定為較之鋼樑凸緣的板厚度更大,並且將貫通孔的短徑寬度選定為:小於等於鋼樑凸緣的板厚度,或者在貫通孔之鋼管柱內側面側設置斜錐面,至少係將鋼樑凸緣安裝側的鋼管柱的內側面與內隔板從內側面來進行熔焊,然後再從鋼管柱的外側面來進行貫通孔與內隔板的熔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鋼骨構造物製作方法,其中,係將補強板安裝在鋼管柱與鋼樑凸緣的熔焊部之焊珠寬度較窄的這一側的鋼樑端部,將補強板之至少鋼樑軸方向的柱側端部與鋼管柱、以及補強板之至少鋼樑軸方向的樑中央側端部與鋼樑凸緣進行完全滲透熔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鋼骨構造物製作方法,其中,係將4面箱形鋼管柱的縱熔焊接頭用的背面抵靠板當成內隔板的定位用止動構件來使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鋼骨構造物製作方法,其中,係將4面箱形鋼管柱的縱熔焊接頭用的背面抵靠板當成內隔板的定位用止動構件來使用。
TW100132070A 2011-09-06 2011-09-06 Methods of making steel bones TWI5211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32070A TWI521125B (zh) 2011-09-06 2011-09-06 Methods of making steel bone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32070A TWI521125B (zh) 2011-09-06 2011-09-06 Methods of making steel bon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11977A true TW201311977A (zh) 2013-03-16
TWI521125B TWI521125B (zh) 2016-02-11

Family

ID=48482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32070A TWI521125B (zh) 2011-09-06 2011-09-06 Methods of making steel bones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2112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19166A1 (zh) * 2018-07-24 2020-01-30 陈敬全 一种动静钢结构连接器及拼装建筑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19166A1 (zh) * 2018-07-24 2020-01-30 陈敬全 一种动静钢结构连接器及拼装建筑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21125B (zh) 2016-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16662B (zh) Methods of making steel bones
JP4970827B2 (ja) 鉄骨構造物柱梁接合部の梁と内ダイアフラム直結工法
WO2011093533A1 (ja) 鉄骨連続小梁構造
JP5754238B2 (ja) 柱梁接合構造
JP5754262B2 (ja) 柱梁接合構造
JP5069335B2 (ja) 鉄骨構造物柱梁接合部の梁と内ダイアフラム直結工法
JP2010261294A (ja) 柱梁接合部構造
TWI521125B (zh) Methods of making steel bones
JP5237401B2 (ja) H形鋼の溶接接合方法
JP2011102512A (ja) 柱と梁の溶接接合構造
JP2010159565A (ja) 柱梁接合部および柱梁接合部の補強金物
JP6893799B2 (ja) 切梁火打接続構造および切梁火打接続ピース
WO2021100707A1 (ja) 鋼管柱の接合構造
JP2022164551A (ja) 建築部材
JP5932567B2 (ja) 鉄骨構造物製作方法
CN103669587A (zh) 钢骨构造物制造方法
JP2015027695A (ja) 柱梁溶接継手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179757B2 (ja) 建築物の異径柱接合用柱梁接合構造
JP2022163986A (ja) 建築物の柱梁構造、建築物、及び建築物の施工方法
JP7318220B2 (ja) 柱梁接合構造及び柱梁接合構造の施工方法
JP5115012B2 (ja) 柱と梁の溶接接合構造
JP2016176215A (ja) 仕口部の接合装置、仕口部の接合構造、及び仕口部の接合方法
WO2005078201A1 (ja) 鉄骨構造物柱梁接合部の梁と内ダイヤフラム直結工法
JP2018172859A (ja) 箱形断面柱および柱梁接合構造
JP2024065136A (ja) 角形鋼管柱とh形鋼梁の接合構造および接合構造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