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10824A - 接觸件及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接觸件及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10824A
TW201310824A TW101122569A TW101122569A TW201310824A TW 201310824 A TW201310824 A TW 201310824A TW 101122569 A TW101122569 A TW 101122569A TW 101122569 A TW101122569 A TW 101122569A TW 201310824 A TW201310824 A TW 20131082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pair
conductive members
conductive
energ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225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05586B (zh
Inventor
Takeshi Ebisawa
Katsuhiko Nakazawa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Aviation Electr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Aviation Electron filed Critical Japan Aviation Electron
Publication of TW2013108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108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055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0558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76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with sockets, clips or analogous contacts and secured to apparatus or structure, e.g. to a wal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5Pins, blades or sockets having separate spring member for producing 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4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 H01R4/4854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using a wire spring
    • H01R4/4863Coil sp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1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 H01R13/6315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allowing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coupling parts, e.g. floating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1/00Switchgear having carriage withdrawable for isolation
    • H02B11/02Details
    • H02B11/04Isolating-contacts, e.g. mountings or shielding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種零件個數少,而減少組裝的作業負擔,並實現接觸件的小型化之接觸件及連接器。接觸件40係具有一對導電構件50、與安裝於一對導電構件50之間並對一對導電構件50以使其等朝彼此接近的方向的方式附能的附能構件,一對導電構件50係各自具有底部51與安裝部52,一導電構件50的底部51與另一導電構件50的底部51係彼此分開地配置,一對導電構件50中至少一個係具有支撐部56、57,該支撐部係從底部51朝向另一導電構件50延伸並抵接於另一導電構件50,而支撐另一導電構件50。

Description

接觸件及連接器
本發明係有關於接觸件及連接器,尤其係有關於用作電源供給用之接觸件及連接器。
以往已知一種接觸件300(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如第17圖及第18圖所示,係具有:一對細長導電段310,係彼此在上下方向分開地配置;及彈簧手段320,係安裝於細長導電段310間,並在使細長導電段310彼此相接近的方向附能;並在細長導電段310間夾持被插入之連接對象物330。
在該以往的接觸件300,藉由使上下位移限制軸340游嵌狀地貫插形成於細長導電段310的孔311,限制細長導電段310之上下方向的位移量,同時支撐細長導電段310。上下位移限制軸340的兩端係如第18圖所示,與並列配置於細長導電段310的機架350連結並受到支撐。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特開2009-218063號公報
可是,在以往的接觸件300,為了支撐呈相對向地分開地配置之細長導電段310,需要作為支撐手段的上下位移限制軸340及機架350,而有所謂零件個數多,組裝之作業負擔大的問題。
又,在以往的接觸件300,為了藉上下位移限制軸340支撐細長導電段310,需要在細長導電段310形成孔311,而具有所謂為了形成該孔311而難以縮小細長導電段310之上下方向的尺寸之問題。
因此,本發明係為解決以往的問題而完成者,即,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零件個數少,而減少組裝的作業負擔,並實現接觸件的小型化之接觸件及連接器。
本發明之接觸件,係具有一對導電構件、與安裝於該一對導電構件之間並對該一對導電構件以使其等朝彼此接近的方向之方式附能的附能構件,夾持被插入該一對導電構件之間的連接對象物,而與該連接對象物連接的接觸件,該一對導電構件係各自具有:底部、及形成於該底部並安裝該附能構件的安裝部;一該導電構件的該底部與另一該導電構件的該底部係彼此分開地配置;該一對導電構件中至少一個係具有支撐部,該支撐部係從該底部朝向另一該導電構件延伸並與另一該導電構件抵接,而支撐另一該導電構件,藉此,解決上述的課題。
該一對導電構件亦可為各自具有:第1接觸部,係與該連接對象物接觸;及第2接觸部,係隔著該安裝部,形成於該第1接觸部的相反側,並與其他的連接對象物接觸;一該導電構件的該第1接觸部與另一該導電構件的該第1接觸部係在該附能構件的附能方向彼此相對向;一該導電構件的該第2接觸部與另一該導電構件的該第2接觸部係在該附能方向彼此相對向。
該一對導電構件亦可為各自具有移動限制部,該移動限制部係在與該附能方向相異的方向抵接於另一該導電構件的一部分,而限制在與該附能方向相異的方向之該一對導電構件間的相對移動。
該一對導電構件中的至少一個亦可為,具有在該附能方向貫穿形成的孔部;另一該導電構件係具有從該附能方向插入該孔部內的突部;該孔部的內面與該突部的外面係作為該移動限制部發揮作用。
該一對導電構件亦可具有同一形狀。
該一對導電構件亦可在設純銅的導電率為100%時,各自由導電率50%以上之金屬或合金所成形。
該導電構件亦可為在平面上展開的情況具有無重複部分的形狀。
亦可為在該附能構件之附能方向觀察的情況,在該接觸件未夾持該連接對象物之狀態,以使該安裝部連接以該安裝部為基準之該一對導電構件間之抵接部的最外點所規定之區域內側的方式,形成有該一對導電構件。
亦可為在該附能構件之附能方向觀察的情況,在該第2接觸部間夾持有該連接對象物之狀態,以使該安裝部位於連接以該安裝部為基準之該一對導電構件間之抵接部及該第2接觸部的最外點所規定之區域的內側的方式形成有該一對導電構件。
亦可為在該附能構件之附能方向觀察的情況,在該第1接觸部間夾持有該其他的連接對象物之狀態,以使該安裝部位於連接以該安裝部為基準之該一對導電構件間 之抵接部及該第1接觸部的最外點所規定之區域內側的方式形成有該一對導電構件。
本發明之連接器係藉由具有該接觸件,而解決上述的課題。
在本發明,藉由將抵抗附能構件的附能力並支撐另一導電構件的支撐部形成於導電構件,因為不需要追加構件,就可維持組裝後之接觸件的立體形狀,所以可減少零件個數。
又,在將附能構件安裝於一對導電構件後,因為僅以將一對導電構件之相對姿勢調整成形成於一導電構件的支撐部與另一導電構件的既定位置抵接的作業,就能達成接觸件的組裝,所以可減少接觸件組裝的作業負擔。
又,因為不需要如習知技術般使支撐軸貫穿形成於導電構件之孔的支撐構造,所以可減少導電構件之在附能方向的尺寸,而可實現接觸件的小型化。
[實施發明之形態]
以下,根據圖面來說明本發明之複數個實施例。
此外,在以下的說明中,將導電構件之長度方向規定為第1方向X,將附能構件的附能方向規定為第2方向Y,並將與第1方向X及第2方向Y正交的方向規定為第3方向Z。此外,在以下所示的實施例中,雖以第2方向Y與第1方向X正交者作說明,但是亦可構成為第2方向Y與第1方向X不正交。
第1實施例
連接器10係二次電池用連接器,如第1圖至第3圖所示,其被安裝於內建有電池(二次電池)82之電池單元80的外殼81,在將電池單元80插入收容框架(未圖示)時,與安裝於收容框架(未圖示)的框架側連接器90嵌合,係將內建於電池單元80並連接於電池82的匯流排83、和設置於框架側連接器90的框架側接觸件91之間電性連接。
連接器10係如第1圖至第4圖所示,具有:第1外殼20;第2外殼30,係安裝成可對第1外殼20在第2方向Y相對地滑動;電源供給用的接觸件40,係收容於由第1外殼20及第2外殼30所構成之接觸件收容部70;及信號用外殼71,係安裝於第1外殼20用以保持的信號用接觸件(未圖示)。
第1外殼20係由絕緣性樹脂所形成,相對於形成在電池單元80之外殼81的安裝開口部81a在第2方向Y及第3方向Z帶有游隙(間隙),並在相對於外殼81在第2方向Y及第3方向Z可移動之狀態,使用間隔件84及螺栓85安裝於外殼81。
第1外殼20係如第1圖至第4圖所示,一體地具有:第1收容部21,係收容接觸件40的一部分;第1開口部22,係供框架側接觸件91向第1收容部21內插入;滑動引導部23,係將後述之第2外殼30的安裝彈簧部33以可在第2方向Y滑動之狀態予以支撐;第1控制部24,係控制在接觸件收容部70內之接觸件40的位置及姿勢;第1位置限制部(未圖示),係限制接觸件40在第3方向Z的位置;及信號 用外殼保持部26,係保持信號用外殼71。
第1收容部21係如第1圖或第4圖所示,在第2外殼30側開口,並連同形成於第2外殼30之第2收容部31一起構成接觸件收容部70。
第1控制部24係如第1圖至第4圖所示,從規定第1收容部21之第1外殼20的內壁朝向第1收容部21內沿著第3方向Z延伸,並在第1方向X之接觸件40的支撐部56、57與第1接觸部53之間的區域,介於一對導電構件50之間。第1控制部24係與形成於第2外殼30的第2控制部34協同動作,而控制在接觸件收容部70內之接觸件40的姿勢(具體而言,係在根據第1方向X及第2方向Y所規定之平面內的姿勢)。更詳言之,第1控制部24係不管第1外殼20與第2外殼30之間的相對位置關係,都會將形成於第1外殼20之第1開口部22與第1接觸部53的位置關係控制成從第1開口部22插入之框架側接觸件91可進入第1接觸部53之間的程度。又,第1控制部24為,在對第1接觸部53之間插入框架側接觸件91時,作為限制框架側接觸件91在第1方向X之插入位置(插入的深度)的部位發揮作用。
第2外殼30係由絕緣性樹脂所形成,並以相對於第1外殼20可移動於第2方向Y之狀態安裝。
第2外殼30係如第1圖或第4圖所示,一體地具有:第2收容部31,係收容接觸件40的一部分;第2開口部32,係供匯流排83向第2收容部31內插入;安裝彈簧部33,係安裝於第1外殼20的滑動引導部23;第2控制部34,係控制在接觸件收容部70內之接觸件40的位置及姿勢;第2 位置限制部(未圖示),係限制接觸件40在第3方向Z的位置;及引導部36,係將匯流排83朝向第2開口部32引導。
第2收容部31係如第4圖所示,在第1外殼20側開口,並連同形成於第1外殼20之第1收容部21一起構成接觸件收容部70。
第2控制部34係如第4圖所示,從規定第2收容部31之第2外殼30的內壁朝向第2收容部31內沿著第3方向Z延伸,並在第1方向X之接觸件40的支撐部56、57與第2接觸部54之間的區域,介於一對導電構件50之間。第2控制部34係與形成於第1外殼20的第1控制部24協同動作,而控制在接觸件收容部70內之接觸件40的姿勢(具體而言,係在根據第1方向X及第2方向Y所規定之平面內的姿勢)。更詳言之,第2控制部34係不管第1外殼20與第2外殼30之間的相對位置關係,都會將形成於第2外殼30之第2開口部32與第2接觸部54的位置關係控制成從第2開口部32插入之匯流排83可進入第2接觸部54之間的程度。又,第2控制部34為,在對第2接觸部54之間插入匯流排83時,作為限制匯流排83在第1方向X之插入位置(插入之深度)的部位發揮作用。
接觸件40係電源供給用的插座接觸件,如第1圖所示,係在第3方向Z並列之狀態,以2個為一組配置於形成在連接器10的各接觸件收容部70內。各接觸件40係以在和包含第1外殼20及第2外殼30之任一個構件之間都帶有游隙(間隙)之狀態被收容,換言之,各接觸件40都未固定於包含第1外殼20及第2外殼30之任一個構件。
各接觸件40係如第5圖所示,由一對導電構件50、及附能構件60所構成,而該附能構件60係安裝於一對導電構件50之間並對一對導電構件50以使其等朝彼此接近的方向之方式附能。此外,在本實施例,附能構件60係如第6圖所示,由螺旋彈簧所構成,但是具體的形態未限定如此,例如亦可由橡膠等之彈性構件所構成。
一對導電構件50係由非彈性的導電金屬(韌銅,純度約99%的銅)所形成,各自具有同一形狀。在本實施例,導電構件50係在設純銅的導電率為100%時,具有50%以上的導電率。導電構件50係藉由在將金屬板沖壓加工成既定形狀後在既定位置施加彎曲加工所形成,在平面上展開的情況具有無重複部分的形狀。
各導電構件50係如第5圖所示,各自具有:底部51,係在一對導電構件50之間相對向並分開地配置;安裝部52,係形成於各底部51,供附能構件60安裝;第1接觸部53與第2接觸部54,係分別形成於安裝部52在第1方向X的兩側;安裝用孔部55,係以橫跨底部51、第1支撐部56及第2支撐部57的方式所形成;及第1支撐部56與第2支撐部57,係抵抗分別從底部51在第3方向Z的兩端朝向另一導電構件50延伸之附能構件60的附能力,並支撐另一導電構件50。
底部51係將在第1方向X之尺寸形成為比在第3方向Z的尺寸長。
安裝部52係從底部51往安裝用孔部55側延伸,並形成掛鉤狀。一導電構件50的安裝部52與另一導電構件50 的安裝部52係在第2方向Y相對向。
第1接觸部53係從底部51在第1方向X的一端沿著第2方向Y突出形成,並在接觸件40組裝後的狀態,在第2方向Y與另一導電構件50的第1接觸部53相對向。第1接觸部53係配置於第1收容部21內,並與另一導電構件50的第1接觸部53協同動作,夾持框架側接觸件91,而與框架側接觸件91連接。
第2接觸部54係從底部51在第1方向X的另一端沿著第2方向Y突出形成,並在接觸件40組裝後的狀態,在第2方向Y與另一導電構件50的第2接觸部54相對向。第2接觸部54係配置於第2收容部31內,並與另一導電構件50的第2接觸部54協同動作,夾持匯流排83,而與匯流排83連接。
安裝用孔部55係作為在將附能構件60安裝於安裝部52時的安裝空間發揮作用。
第1支撐部56係從底部51在第3方向Z的一端沿著第2方向Y立設。第1支撐部56係在第1方向X的兩端分別具有從與另一導電構件50相對向的側面沿著第2方向Y突出形成的第1突部56a。
第2支撐部57係從底部51在第3方向Z的另一端沿著第2方向Y立設。第2支撐部57係具有從與另一導電構件50相對向的側面沿著第2方向Y突出形成的第2突部57a。該第2突部57a係在接觸件40組裝後的狀態,以在第1方向X帶有游隙的狀態配置於另一導電構件50的一對第1突部56a之間。
第1接觸部53、安裝部52及第2接觸部54係在第1方向X配置成大致成一直線時,接觸件40的動作比較圓滑,而成為良好的接觸。
各接觸件40係如第7圖所示,將附能構件60安裝於一對導電構件50,並構成為在一對導電構件50之間使第1支撐部56與第2支撐部57彼此卡合之狀態,自律地維持組裝後的立體構造。
具體而言,在本實施例,在接觸件40之組裝狀態,與另一導電構件50相對向之第2突部57a的側面、和與另一導電構件50相對向之第1支撐部56的側面分別作為在第2方向Y彼此抵接的抵接部58發揮作用。
在此,將該接觸件40組裝後的狀態分成未對接觸件40插入連接對象物的情況、僅在第2接觸部54之間插入連接對象物的情況、及僅在第1接觸部53之間插入連接對象物的情況之3種情況,並根據第8A圖至第8C圖,詳細作說明。此外,關於該僅在第1接觸部53之間插入連接對象物的情況,雖未在本實施例實現,但有作假設性說明,又,第8A圖至第8C圖係以示意方式表示在附能構件60之附能方向(第2方向Y)觀察的情況之抵接部58、第1接觸部53與第2接觸部54、及安裝部52之位置關係。
首先,在接觸件40組裝後且未對接觸件40插入連接對象物(匯流排83、框架側接觸件91)的狀態,與另一導電構件50相對向之第2突部57a的側面整體與第1支撐部56抵接,而作為抵接部58發揮作用。而且,在此狀態,如第8A圖所示,因為安裝部52位於連接以安裝部52為基 準之抵接部58的最外點所規定之區域的內側,所以抵抗附能構件60之附能力,並可維持一對導電構件50間之相對的姿勢。
又,在接觸件40組裝後且僅在第2接觸部54之間插入連接對象物(匯流排83)的狀態,第2接觸部54間因連接對象物的插入而變寬,第1接觸部53側之第2突部57a的端部與第1支撐部56抵接,而作為抵接部58發揮作用。而且,在此狀態,亦如第8B圖所示,因為安裝部52位於連接以安裝部52為基準之抵接部58及第2接觸部54的最外點所規定之區域的內側,所以抵抗附能構件60之附能力,並可維持一對導電構件50間之相對的姿勢。
又,在接觸件40組裝後且僅在第1接觸部53之間插入連接對象物的(框架側接觸件91)的狀態,第1接觸部53間因連接對象物的插入而變寬,第2接觸部54側之第2突部57a的端部與第1支撐部56抵接,而作為抵接部58發揮作用。而且,在此狀態,亦如第8C圖所示,因為安裝部52位於連接以安裝部52為基準之抵接部58及第1接觸部53的最外點所規定之區域的內側,所以抵抗附能構件60之附能力,並可維持一對導電構件50間之相對的姿勢。
依此方式,本實施例的接觸件40係構成為即使是未對接觸件40插入連接對象物的情況、僅在第2接觸部54之間插入連接對象物的情況、及僅在第1接觸部53之間插入連接對象物的情況之任一種情況,亦可在避免過度的負載作用於構成後述之移動限制部59的部分等或損及接觸件40之圓滑的動作性之下,抵抗附能構件60的附能力 ,以維持一對導電構件50間之相對的姿勢。
又,第1突部56a在第1方向X的內側面與第2突部57a在第1方向X的外側面在第1方向X彼此抵接(相對向),而分別作為限制一對導電構件50間之在第1方向X之相對移動的移動限制部59發揮作用。
在此,第1突部56a在第2方向Y的尺寸係即使是未對接觸件40插入連接對象物的情況、僅在第2接觸部54之間插入連接對象物的情況、僅在第1接觸部53之間插入連接對象物的情況、及在第2接觸部54及第1接觸部53之間插入連接對象物的情況之任一種情況,亦被設定成對第2突部57a的外側面在第1方向X抵接(相對向)。
各接觸件40係如上述所示,利用形成於第1外殼20的第1控制部24、與形成於第2外殼30的第2控制部34,控制在接觸件收容部70內的姿勢及位置(在根據第1方向X及第2方向Y所規定之平面內的姿勢及位置),又,利用形成於第1外殼20的第1位置限制部(未圖示)及形成於第2外殼30的第2位置限制部(未圖示),限制在接觸件收容部70內之在第3方向Z的位置。
附能構件60係如第6圖或第7圖所示,安裝於分別形成於一對導電構件50的安裝部52之間,並配置於藉由分別形成於構成接觸件40之一對導電構件50的底部51、第1支撐部56及第2支撐部57所規定之空間內。
其次,根據第6圖及第7圖,說明接觸件40的組裝方法如下。
首先,如第6圖所示,在第3方向Z彼此錯開地配置各 導電構件50,並使安裝部52彼此接近到可使附能構件60的兩端與形成於各導電構件50之安裝部52卡合的位置。
接著,如第6圖所示,使附能構件60的兩端與形成於各導電構件50之安裝部52卡合。
然後,如第7圖所示,調整一對導電構件50間之相對的姿勢,使附能構件60伸長,並使一導電構件50的第1支撐部56與另一導電構件50的第2支撐部57卡合,藉此,完成接觸件40的組裝。
其次,主要根據第1圖,說明連接器10的組裝方法。
首先,對第1外殼20的第1收容部21插入接觸件40。
在此,在第2方向Y相對向之第1接觸部53間的間隔係被設定成比形成於第1外殼20之第1控制部24的寬度尺寸(在第2方向Y的寬度尺寸)更窄。因此,在對第1外殼20插入接觸件40時,藉第1控制部24使第1接觸部53間的間隔暫時變寬,進一步使接觸件40插入更深時,第1接觸部53越過第1控制部24,而第1接觸部53間的間隔回到原來的間隔,藉第1控制部24阻止接觸件40在第1方向X脫落。
依此方式,對第1外殼20安裝接觸件40係藉由接觸件40對第1收容部21插入的一個動作所達成。
接著,以安裝彈簧部33側為前頭,對第1外殼20插入第2外殼30。
此時,與第1外殼20接觸而安裝彈簧部33暫時彈性變形,進一步對第1外殼20插入更深時,安裝彈簧部33彈性復原,而與第1外殼20之滑動引導部23卡合,防止第2外殼30脫離第1外殼20。
在此,在第2方向Y相對向之第2接觸部54間的間隔係被設定成第2控制部34的寬度尺寸(在第2方向Y的寬度尺寸)以上。因此,在對第1外殼20插入第2外殼30時,第2接觸部54與第2控制部34不會互相卡住,而可對第1外殼20滑順地插入第2外殼30。
依此方式,對第1外殼20安裝第2外殼30係藉由第2外殼30對第1外殼20插入的一個動作所達成。
此外,與第1控制部24一樣,亦可將第2控制部34的寬度尺寸設定成比第2接觸部54間的間隔更大。
在依此方式所得之本實施例,藉由將抵抗附能構件60的附能力並支撐另一導電構件50的支撐部56、57與導電構件50一體地形成,因為不需要追加構件,就可維持組裝後之接觸件40的立體形狀,所以可減少零件個數。
又,在將附能構件60安裝於形成於一對導電構件50的安裝部52後,因為僅以將一對導電構件50之相對姿勢調整成形成於一導電構件50的支撐部56、57抵接於另一導電構件50的既定位置的作業,就能達成接觸件40的組裝,所以可減少接觸件組裝的作業負擔。
又,因為不需要如習知技術般使支撐軸貫穿形成於導電構件50之孔的支撐構造,所以可減少導電構件50在第2方向Y的尺寸,而可實現接觸件40的小型化。
又,藉由各導電構件50具有在第1方向X彼此抵接的移動限制部59,而可限制一對導電構件50間之在第1方向X的相對移動。
第2實施例
其次,根據第9圖至第12C圖,說明本發明之第2實施例。此外,因為第1實施例與第2實施例除接觸件不同外,其餘構成完全相同,所以僅說明屬相異點的接觸件。
首先,在第2實施例的接觸件140係電源供給用的插座接觸件,其以2個為一組配置於形成於連接器10的各接觸件收容部70內且呈在第3方向Z並列之狀態。各接觸件140係以在和包含第1外殼20及第2外殼30之任一個構件之間都帶有游隙(間隙)之狀態被收容,換言之,各接觸件140都未固定於包含第1外殼20及第2外殼30之任一個構件。
各接觸件140係如第9圖所示,由一對導電構件150、及安裝於一對導電構件150之間並對一對導電構件150以使其等朝彼此接近的方向附能的附能構件160所構成。此外,在本實施例,附能構件160係如第10圖或第11圖所示,由螺旋彈簧所構成,但是具體的形態未限定如此,例如亦可由橡膠等之彈性構件所構成。
一對導電構件150係由非彈性的導電金屬(韌銅,純度約99%的銅)所形成,各自具有同一形狀。在本實施例,導電構件150係在設純銅的導電率為100%時,具有50%以上的導電率。導電構件150係藉由在將金屬板沖壓加工成既定形狀後在既定位置施加彎曲加工所形成,在平面上展開的情況具有無重複部分的形狀。
各導電構件150係如第9圖所示,各自具有:底部151,係在一對導電構件150之間相對向並分開地配置;安裝部152,係形成於各底部151,供附能構件160安裝;第1 接觸部153與第2接觸部154,係分別形成於安裝部152在第1方向X的兩側;安裝用孔部155,係以橫跨底部151及支撐部156的方式所形成;及支撐部156,係抵抗從底部151在第3方向Z的一端朝向另一導電構件150延伸之附能構件160的附能力,並支撐另一導電構件150。
底部151係將在第1方向X之尺寸形成為比在第3方向Z的尺寸長。底部151係具有2個沿著第2方向Y貫穿形成的孔部151a。在該孔部151a中,於接觸件140組裝後的狀態,插入形成於另一導電構件150的突部156a。
安裝部152係從底部151往安裝用孔部155側延伸,並形成掛鉤狀。一導電構件150的安裝部152與另一導電構件150的安裝部152係在第2方向Y相對向。
第1接觸部153係從底部151在第1方向X的一端沿著第2方向Y突出形成,並在接觸件140組裝後的狀態,在第2方向Y與另一導電構件150的第1接觸部153相對向。第1接觸部153係配置於第1收容部21內,並與另一導電構件150的第1接觸部153協同動作,夾持框架側接觸件91,而與框架側接觸件91連接。
第2接觸部154係從底部151在第1方向X的另一端沿著第2方向Y突出形成,並在接觸件140組裝後的狀態,在第2方向Y與另一導電構件150的第2接觸部154相對向。第2接觸部154係配置於第2收容部31內,並與另一導電構件150的第2接觸部154協同動作,夾持匯流排83,而與匯流排83連接。
安裝用孔部155係作為在將附能構件160安裝於安裝 部152時的安裝空間發揮作用。
支撐部156係從底部151在第3方向Z的一端沿著第2方向Y立設。支撐部156係在第1方向X的兩端分別具有從與另一導電構件150相對向的側面沿著第2方向Y突出形成的突部156a。突部156a係在接觸件140組裝後的狀態,以在第1方向X及第3方向Z帶有游隙的狀態分別從第2方向Y插入形成於另一導電構件150之底部151的孔部151a內。
第1接觸部153、安裝部152及第2接觸部154係在第1方向X配置成大致呈一直線時,接觸件140的動作比較順暢,而成為良好的接觸。
各接觸件140係如第11圖所示,將附能構件160安裝於一對導電構件150,並構成為在使形成於支撐部156的突部156a與形成於底部151之孔部151a內卡合的狀態,自律地維持組裝後的立體構造。
具體言之,在本實施例,在接觸件140之組裝狀態,與另一導電構件150相對向之支撐部156的側面(正確而言,一對突部156a的內側部分)、和與另一導電構件150相對向之底部151的側面分別作為在第2方向Y彼此抵接的抵接部158發揮作用。
在此,將該接觸件140在組裝後的狀態分成未對接觸件140插入連接對象物的情況、僅在第2接觸部154之間插入連接對象物的情況、及僅在第1接觸部153之間插入連接對象物的情況之3種情況,並根據第12A圖至第12C圖,詳細作說明。
此外,關於該僅在第1接觸部153之間插入連接對象物的情況,雖未在本實施例實現,但有作假設性說明,
又,第12A圖至第12C圖係以示意方式表示在附能構件160之附能方向(第2方向Y)觀察的情況之抵接部158、第1接觸部153與第2接觸部154、及安裝部152之位置關係。
首先,在接觸件140組裝後且未對接觸件140插入連接對象物(匯流排83、框架側接觸件91)的狀態,與另一導電構件150相對向之支撐部156的側面抵接於底部151,而作為抵接部158發揮作用。而且,在此狀態,如第12A圖所示,因為安裝部152位於連接以安裝部152為基準之抵接部158的最外點所規定之區域內側,所以抵抗附能構件160之附能力,並可維持一對導電構件150間之相對的姿勢。
又,在接觸件140組裝後且僅在第2接觸部154之間插入連接對象物(匯流排83)的狀態,第2接觸部154間因連接對象物的插入而變寬,第1接觸部153側之支撐部156的端部與底部151抵接,而作為抵接部158發揮作用。而且,在此狀態,亦如第12B圖所示,因為安裝部152位於連接以安裝部152為基準之抵接部158及第2接觸部154的最外點所規定之區域內側,所以抵抗附能構件160之附能力,並可維持一對導電構件150間之相對的姿勢。
又,在接觸件140組裝後且僅在第1接觸部153之間插入連接對象物的(框架側接觸件91)的狀態,第1接觸部153間因連接對象物的插入而變寬,第2接觸部154側之支 撐部156的端部與底部151抵接,而作為抵接部158發揮作用。而且,在此狀態,亦如第12C圖所示,因為安裝部152位於連接以安裝部152為基準之抵接部158及第1接觸部153的最外點所規定之區域的內側,所以抵抗附能構件160之附能力,並可維持一對導電構件150間之相對的姿勢。
依此方式,本實施例的接觸件140係構成為即使是未對接觸件140插入連接對象物的情況、僅在第2接觸部154之間插入連接對象物的情況、及僅在第1接觸部153之間插入連接對象物的情況之任一種情況,亦可在避免過度的負載施加於於構成後述之移動限制部159的部分等、或接觸件140之滑順的動作性受損下,抵抗附能構件160的附能力,並可維持一對導電構件150間之相對的姿勢。
又,形成於底部151之孔部151a的內側面與形成於支撐部156之突部156a的外側面在第1方向X及第3方向Z彼此抵接(相對向),而分別作為限制一對導電構件150間之在第1方向X及第3方向Z之相對移動的移動限制部159發揮作用。
在此,突部156a在第2方向Y的尺寸係即使是未對接觸件140插入連接對象物的情況、僅在第2接觸部154之間插入連接對象物的情況、僅在第1接觸部153之間插入連接對象物的情況、及在第2接觸部154及第1接觸部153之間插入連接對象物的情況之任一種情況,亦突部156a位於孔部151a內,並被設定成對孔部151a的內側面在第1方向X及第3方向Z抵接(相對向)。
各接觸件140係如上述所示,利用形成於第1外殼20的第1控制部24、與形成於第2外殼30的第2控制部34,控制在接觸件收容部70內的姿勢及位置(具體而言,係在根據第1方向X及第2方向Y所規定之平面內的姿勢及位置),又,利用形成於第1外殼20的第1位置限制部(未圖示)及形成於第2外殼30的第2位置限制部(未圖示),限制在接觸件收容部70內之在第3方向Z的位置。
附能構件160係如第11圖所示,安裝於分別形成於一對導電構件150的安裝部152之間,並配置於藉由分別形成於構成接觸件140之一對導電構件150的底部151及支撐部156所規定之空間內。
其次,根據第10圖及第11圖,說明接觸件140的組裝方法如下。
首先,如第10圖所示,將各導電構件150在第3方向Z彼此錯開地予以配置,並使安裝部152彼此接近到可使附能構件160的兩端與形成於各導電構件150之安裝部152卡合的位置。
接著,如第10圖所示,使附能構件160的兩端與形成於各導電構件150之安裝部152卡合。
然後,如第11圖所示,調整一對導電構件150間之相對的姿勢,使附能構件160伸長,並使一導電構件150的孔部151a與另一導電構件150的突部156a卡合,藉此,完成接觸件140的組裝。
在依此方式所得之本實施例中,除了上述之第1實施例的效果以外,還藉由各導電構件150具有在第1方向X 及第3方向Z彼此抵接的移動限制部159,而不僅在第1方向X,而且在第3方向Z亦可限制一對導電構件150間的相對移動。
第3實施例
其次,根據第13圖至第16C圖,說明本發明之第3實施例。此外,因為第1實施例與第3實施例除了接觸件不同外,其餘構成完全相同,所以僅說明屬相異點的接觸件。
首先,在本實施例的接觸件240係電源供給用的插座接觸件,其以2個為一組配置於形成於連接器10的各接觸件收容部70內且呈在第3方向Z並列之狀態。各接觸件240係以在和包含第1外殼20及第2外殼30之任一個構件之間都帶有游隙(間隙)之狀態被收容,換言之,各接觸件240都未固定於包含第1外殼20及第2外殼30之任一個構件。
各接觸件240係如第13圖所示,由一對導電構件250、及安裝於一對導電構件250之間並對一對導電構件250以使其等朝彼此接近的方向之方式附能的附能構件260所構成。此外,在本實施例,附能構件260係如第13圖所示,由螺旋彈簧所構成,但是具體的形態未限定如此,例如亦可由橡膠等之彈性構件所構成。
一對導電構件250係由非彈性的導電金屬(韌銅,純度約99%的銅)所形成,各自具有同一形狀。在本實施例,導電構件250係在設純銅的導電率為100%時,具有50%以上的導電率。導電構件250係藉由在將金屬板沖壓加工成既定形狀後在既定位置施加彎曲加工所形成,在平面 上展開的情況具有無重複部分的形狀。
各導電構件250係如第13圖所示,各自具有:底部251,係在一對導電構件250之間相對向並分開地配置;安裝部252,係形成於各底部251,供附能構件260安裝;第1接觸部253與第2接觸部254,係分別形成於安裝部252在第1方向X的兩側;安裝用孔部255,係形成於底部251;及支撐部256,係抵抗從底部251在第3方向Z的一端朝向另一導電構件250延伸之附能構件260的附能力,並支撐另一導電構件250。
底部251係將在第1方向X之尺寸形成為比在第3方向Z的尺寸長。在本實施例,在底部251,藉壓模印加工形成有強度補強部251b。
安裝部252係從底部251往安裝用孔部255側延伸,並形成掛鉤狀。一導電構件250的安裝部252與另一導電構件250的安裝部252係在第2方向Y相對向。
第1接觸部253係從底部251在第1方向X的一端沿著第2方向Y突出形成,並在接觸件240組裝後的狀態,在第2方向Y與另一導電構件250的第1接觸部253相對向。第1接觸部253係配置於第1收容部21內,並與另一導電構件250的第1接觸部253協同動作,夾持框架側接觸件91,而與框架側接觸件91連接。
第2接觸部254係從底部251在第1方向X的另一端沿著第2方向Y突出形成,並在接觸件240組裝後的狀態,在第2方向Y與另一導電構件250的第2接觸部254相對向。第2接觸部254係配置於第2收容部31內,並與另一導電構件 250的第2接觸部254協同動作,夾持匯流排83,而與匯流排83連接。
安裝用孔部255係沿著第2方向Y貫穿形成於底部251,並作為在將附能構件260安裝於安裝部252時之安裝空間的孔部,在本實施例,朝向第3方向Z的一方向開口,藉此,可從第3方向Z對安裝部252安裝附能構件260,而附能構件260的安裝變得容易。安裝用孔部255係具有在根據第1方向X及第3方向Z所規定之平面內彎曲的內側面。
支撐部256係從底部251在第3方向Z的一端沿著第2方向Y立設。支撐部256係在第1方向X的兩側面分別具有朝向第1方向X之外側突出形成的突部256a。支撐部256的前端係在接觸件240組裝後的狀態,以在第1方向X及第3方向Z帶有游隙的狀態從第2方向Y插入形成於底部251之安裝用孔部255內並卡合。
第1接觸部253、安裝部252及第2接觸部254係在第1方向X配置成大致成一直線時,接觸件240的動作比較滑順,而成為良好的接觸。
各接觸件240係如第14圖所示,將附能構件260安裝於一對導電構件250,並構成為在使支撐部256的前端插入形成於底部251之安裝用孔部255並卡合的狀態,自律地維持組裝後的立體構造。
具體言之,在本實施例,在接觸件240之組裝狀態,與另一導電構件250相對向之突部256a的側面、和與另一導電構件250相對向之底部251的側面分別作為在第2方 向Y彼此抵接的抵接部258發揮作用。
在此,將該接觸件240組裝後的狀態分成未對接觸件240插入連接對象物的情況、僅在第2接觸部254之間插入連接對象物的情況、及僅在第1接觸部253之間插入連接對象物的情況之3種情況,並根據第16A圖至第16C圖,詳細作說明。
此外,關於該僅在該第1接觸部253之間插入連接對象物的情況,雖未在本實施例實現,但有作假設性說明。
又,第16A圖至第16C圖係以示意方式表示在附能構件260之附能方向(第2方向Y)觀察的情況之抵接部258、第1接觸部253與第2接觸部254、及安裝部252之位置關係。
首先,在接觸件240組裝後且未對接觸件240插入連接對象物(匯流排83、框架側接觸件91)的狀態,與另一導電構件250相對向之突部256a的側面係抵接於底部251,而作為抵接部258發揮作用。而且,在此狀態,如第16A圖所示,因為安裝部252位於連接以安裝部252為基準之抵接部258的最外點所規定之區域的內側,所以抵抗附能構件260之附能力,並可維持一對導電構件250間之相對的姿勢。
又,在接觸件240組裝後且僅在第2接觸部254之間插入連接對象物(匯流排83)的狀態,第2接觸部254間因連接對象物的插入而變寬,第1接觸部253側之突部256a與底部251抵接,而作為抵接部258發揮作用。而且,在此狀態,亦如第16B圖所示,因為安裝部252位於連接以安 裝部252為基準之抵接部258及第2接觸部254的最外點所規定之區域內側,所以抵抗附能構件260之附能力,並可維持一對導電構件250間之相對的姿勢。
又,在接觸件240組裝後且僅在第1接觸部253之間插入連接對象物的(框架側接觸件91)的狀態,第1接觸部253間因連接對象物的插入而變寬,第2接觸部254側之突部256a與底部251抵接,而作為抵接部258發揮作用。而且,在此狀態,亦如第16C圖所示,因為安裝部252位於連接以安裝部252為基準之抵接部258及第1接觸部253的最外點所規定之區域內側,所以抵抗附能構件260之附能力,並可維持一對導電構件250間之相對的姿勢。
依此方式,本實施例的接觸件240係構成為即使是未對接觸件240插入連接對象物的情況、僅在第2接觸部254之間插入連接對象物的情況、及僅在第1接觸部253之間插入連接對象物的情況之任一種情況,亦可在避免過度的負載作用於構成後述之移動限制部259的部分等或接觸件240之滑順的動作性受損下,抵抗附能構件260的附能力,並可維持一對導電構件250間之相對的姿勢。
又,安裝用孔部255之彎曲的內側面與支撐部256之前端的外側面在第1方向X及第3方向Z彼此抵接(相對向),而分別作為限制一對導電構件250間之在第1方向X及第3方向Z之相對移動的移動限制部259發揮作用。
在此,比與另一導電構件250相對向之突部256a的側面靠近前端側之支撐部256在第2方向Y的尺寸,即使是未對接觸件240插入連接對象物的情況、僅在第2接觸部254 之間插入連接對象物的情況、僅在第1接觸部253之間插入連接對象物的情況、及在第2接觸部254及第1接觸部253之間插入連接對象物的情況之任一種情況,亦被設定成對安裝用孔部255的內側面在第1方向X及第3方向Z抵接(相對向)。
各接觸件240係如上述所示,利用形成於第1外殼20的第1控制部24、與形成於第2外殼30的第2控制部34,控制在接觸件收容部70內的姿勢及位置(具體而言,係在根據第1方向X及第2方向Y所規定之平面內的姿勢及位置),又,利用形成於第1外殼20的第1位置限制部(未圖示)及形成於第2外殼30的第2位置限制部(未圖示),限制在接觸件收容部70內之在第3方向Z的位置。
附能構件260係如第14圖所示,安裝於分別形成於一對導電構件250的安裝部252之間,並配置於藉由分別形成於構成接觸件240之一對導電構件250的底部251及支撐部256所規定之空間內。
其次,根據第13圖及第14圖,說明接觸件240的組裝方法如下。
首先,將各導電構件250在第3方向Z彼此錯開地配置,並使安裝部252彼此接近到可使附能構件260的兩端與形成於各導電構件250之安裝部252卡合的位置。
接著,使附能構件260的兩端與形成於各導電構件250之安裝部252卡合。
然後,調整一對導電構件250間之相對的姿勢,使附能構件260伸長,如第14圖所示,使一導電構件250之支 撐部256的前端與另一導電構件250的安裝用孔部255卡合,藉此,完成接觸件240的組裝。
在依此方式所得之本實施例,除了上述之第1實施例的效果以外,還藉由各導電構件250具有在第1方向X及第3方向Z彼此抵接的移動限制部259,而不僅在第1方向X,而且在第3方向Z亦可限制一對導電構件250間的相對移動。
此外,在上述的實施例,係以接觸件具有與一連接對象物接觸的第1接觸部、和與另一連接對象物接觸的第2接觸部者來加以說明,但是在從外部對連接器嵌合的連接對象物係一個的情況,將僅單一接觸部形成於接觸件即可。
又,在上述的實施例,係以形成於接觸件的導電構件之支撐部的一部分作為移動限制部而發揮功能來加以說明,但是亦可將與支撐部分開地,將具有移動限制部功能的部分形成於導電構件。
又,在上述的實施例,係以外殼由第1外殼與第2外殼所構成來加以說明,但是亦可構成為藉單一外殼收容或保持接觸件。
又,在上述的實施例,係以接觸件整體收容於接觸件收容部內者來加以說明,但是亦可使接觸件的一部分向接觸件收容部的外部突出。
又,在上述的實施例,接觸件係以作為電源供給用接觸件來加以說明,但是亦可用作為信號接觸件。
10‧‧‧連接器
20‧‧‧第1外殼
21‧‧‧第1收容部
22‧‧‧第1開口部
23‧‧‧滑動引導部
24‧‧‧第1控制部
26‧‧‧信號用外殼保持部
30‧‧‧第2外殼
31‧‧‧第2收容部
32‧‧‧第2開口部
33‧‧‧安裝彈簧部
34‧‧‧第2控制部
36‧‧‧引導部
40、140、240‧‧‧接觸件
50、150、250‧‧‧導電構件
51、151、251‧‧‧底部
151a‧‧‧孔部
251b‧‧‧強度補強部
52、152、252‧‧‧安裝部
53、153、253‧‧‧第1接觸部
54、154、254‧‧‧第2接觸部
55、155、255‧‧‧安裝用孔部
56、156、256‧‧‧支撐部(第1支撐部)
56a、156a、256a‧‧‧突部(第1突部)
57‧‧‧第2支撐部
57a‧‧‧第2突部
58、158、258‧‧‧抵接部
59、159、259‧‧‧移動限制部
60、160、260‧‧‧附能構件
70‧‧‧接觸件收容部
71‧‧‧信號用外殼
80‧‧‧電池單元
81‧‧‧外殼
81a‧‧‧安裝開口部
82‧‧‧電池
83‧‧‧匯流排(連接對象物)
84‧‧‧間隔件
85‧‧‧螺栓
90‧‧‧框架側連接器
91‧‧‧框架側接觸件(其他的連接對象物)
92‧‧‧框架側外殼
92a‧‧‧引導部
X‧‧‧第1方向
Y‧‧‧第2方向
Z‧‧‧第3方向
第1圖係將第1實施例之接觸件與第1外殼及第2外殼一起表示的立體圖。
第2圖係連接器之使用形態圖。
第3圖係將連接器與連接對象物一起表示的立體圖。
第4圖係說明使第2外殼相對第1外殼滑動時之接觸件之狀態的說明圖。
第5圖係表示接觸件在組裝前之狀態的立體圖。
第6圖係表示接觸件在組裝中之狀態的立體圖及剖開接觸件所表示的說明圖。
第7圖係表示接觸件組裝後之狀態的立體圖及剖開接觸件所表示的說明圖。
第8A圖係以示意方式表示未對接觸件插入連接對象物之狀態,在附能方向觀察的情況之抵接部、接觸部及安裝部之位置關係的說明圖。
第8B圖係以示意方式表示連接對象物被插入第2接觸部間之狀態,在由附能方向觀察的情況之抵接部、接觸部及安裝部之位置關係的說明圖。
第8C圖係以示意方式表示連接對象物被插入第1接觸部間之狀態,在附能方向觀察的情況之抵接部、接觸部及安裝部之位置關係的說明圖。
第9圖係表示第2實施例的接觸件在安裝前之狀態的立體圖。
第10圖係表示第2實施例的接觸件在組裝中之狀態的立體圖及剖開接觸件所表示的說明圖。
第11圖係表示第2實施例的接觸件組裝後之狀態的 立體圖及剖開接觸件所表示的說明圖。
第12A圖係以示意方式表示在未對接觸件插入連接對象物之狀態,在附能方向觀察的情況之抵接部、接觸部及安裝部之位置關係的說明圖。
第12B圖係以示意方式表示連接對象物被插入第2接觸部間之狀態,在由附能方向觀察的情況之抵接部、接觸部及安裝部之位置關係的說明圖。
第12C圖係以示意方式表示在連接對象物被插入第1接觸部間之狀態,在附能方向觀察的情況之抵接部、接觸部及安裝部之位置關係的說明圖。
第13圖係表示第3實施例的接觸件在安裝前之狀態的立體圖。
第14圖係表示第3實施例的接觸件在組裝後之狀態的立體圖及剖開接觸件所表示的說明圖。
第15圖係表示構成第3實施例之接觸件之導電構件的立體圖。
第16A圖係以示意方式表示在未對接觸件插入連接對象物之狀態,在附能方向觀察的情況之抵接部、接觸部及安裝部之位置關係的說明圖。
第16B圖係以示意方式表示連接對象物被插入第2接觸部間之狀態,在附能方向觀察的情況之抵接部、接觸部及安裝部之位置關係的說明圖。
第16C圖係以示意方式表示連接對象物被插入第1接觸部間之狀態,在附能方向觀察的情況之抵接部、接觸部及安裝部之位置關係的說明圖。
第17圖係表示以往之接觸件的說明圖。
第18圖係僅在與第17圖相異的位置表示以往之接觸件的說明圖。
40‧‧‧接觸件
50‧‧‧導電構件
51‧‧‧底部
52‧‧‧安裝部
53‧‧‧第1接觸部
54‧‧‧第2接觸部
55‧‧‧安裝用孔部
56‧‧‧第1支撐部
56a‧‧‧第1突部
57‧‧‧第2支撐部
57a‧‧‧第2突部
58‧‧‧抵接部
59‧‧‧移動限制部
60‧‧‧附能構件
X‧‧‧第1方向
Y‧‧‧第2方向
Z‧‧‧第3方向

Claims (11)

  1. 一種接觸件,係具有一對導電構件、與安裝於該一對導電構件之間並對該一對導電構件以使其等朝彼此接近的方向之方式附能的附能構件,夾持被插入該一對導電構件之間的連接對象物,而與該連接對象物連接的接觸件,其特徵為:該一對導電構件係各自具有:底部、及形成於該底部並安裝該附能構件的安裝部;一該導電構件的該底部與另一該導電構件的該底部係彼此分開地配置;該一對導電構件中至少一個係具有支撐部,該支撐部係從該底部朝向另一該導電構件延伸並與另一該導電構件抵接,而支撐另一該導電構件。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接觸件,其中該一對導電構件係各自具有:第1接觸部,係與該連接對象物接觸;及第2接觸部,係隔著該安裝部,形成於該第1接觸部的相反側,並與其他的連接對象物接觸;一該導電構件的該第1接觸部與另一該導電構件的該第1接觸部係在該附能構件的附能方向彼此相對向;一該導電構件的該第2接觸部與另一該導電構件的該第2接觸部係在該附能方向彼此相對向。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接觸件,其中該一對導電構件係各自具有移動限制部,該移動限制部係在與該 附能構件之附能方向相異的方向抵接於另一該導電構件的一部分,而限制在與該附能方向相異的方向之該一對導電構件間的相對移動。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接觸件,其中該一對導電構件中的至少一個係具有在該附能方向貫穿形成的孔部;另一該導電構件係具有從該附能方向插入該孔部內的突部;該孔部的內面與該突部的外面係作為該移動限制部發揮作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接觸件,其中該一對導電構件係具有同一形狀。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接觸件,其中該一對導電構件係在設純銅的導電率為100%時,各自由導電率50%以上之金屬或合金所成形。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接觸件,其中該導電構件在平面上展開的情況具有無重複部分的形狀。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接觸件,其中在該附能構件之附能方向觀察的情況,在該接觸件未夾持該連接對象物之狀態,以使該安裝部位於連接以該安裝部為基準之該一對導電構件間之抵接部的最外點所規定之區域內側的方式,形成有該一對導電構件。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接觸件,其中在該附能構件之附能方向觀察的情況,在該第2接觸部間夾持有該連接對象物之狀態,以使該安裝部位於連接以該安裝部為 基準之該一對導電構件間之抵接部及該第2接觸部的最外點所規定之區域內側的方式,形成有該一對導電構件。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接觸件,其中在該附能構件之附能方向觀察的情況,在該第1接觸部間夾持有該其他的連接對象物之狀態,以使該安裝部位於連接以該安裝部為基準之該一對導電構件間之抵接部及該第1接觸部的最外點所規定之區域內側的方式,形成有該一對導電構件。
  11. 一種連接器,其特徵為:具有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0項中任一項之接觸件。
TW101122569A 2011-06-27 2012-06-25 接觸件及連接器 TWI5055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41575A JP4938148B1 (ja) 2011-06-27 2011-06-27 コンタクトおよび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10824A true TW201310824A (zh) 2013-03-01
TWI505586B TWI505586B (zh) 2015-10-21

Family

ID=46395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22569A TWI505586B (zh) 2011-06-27 2012-06-25 接觸件及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236698B2 (zh)
EP (1) EP2698877B1 (zh)
JP (1) JP4938148B1 (zh)
CN (1) CN103493302B (zh)
TW (1) TWI505586B (zh)
WO (1) WO201300167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58990B1 (ja) * 2012-02-10 2013-08-07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ンタクト、コネクタ、および接続装置
JP5548850B2 (ja) * 2012-07-13 2014-07-16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ンタクト、コネクタ、および接続装置
US10522945B2 (en) 2016-08-22 2019-12-31 Interplex Industries,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US10763607B2 (en) 2016-08-22 2020-09-01 Interplex Industries,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JP7067265B2 (ja) * 2018-05-22 2022-05-16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KR102302096B1 (ko) * 2019-02-25 2021-09-13 엘에스일렉트릭(주) 부스바용 커넥터
BE1028298B1 (de) * 2020-05-12 2021-12-16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Anschlusseinheit, Anschlussanordnung und elektronisches Gerät
DE102020211508A1 (de) 2020-09-14 2022-03-17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Kopplungsvorrichtung, Schaltgerät und Montageverfahren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72659A (en) 1953-10-30 1959-02-03 Electric Products Company Contact assembly
US2793355A (en) * 1954-02-11 1957-05-21 Vector Mfg Company Geophone clip
US3171709A (en) * 1962-08-20 1965-03-02 Beckman Instruments Inc Fine wire clamp
US3427419A (en) * 1966-03-31 1969-02-11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Disconnecting contact assembly for electrical apparatus
US3566335A (en) * 1968-09-18 1971-02-23 Gen Electric Self-aligning multiple electrical connector
US3723940A (en) * 1971-11-18 1973-03-27 Square D Co Electrical contact assembly
US3845523A (en) * 1973-06-11 1974-11-05 Amp Inc Cable clamp
JPS5244369U (zh) * 1975-09-26 1977-03-29
US4121067A (en) * 1977-01-05 1978-10-17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Contact structure for drawout switchgear
US4445732A (en) * 1982-02-11 1984-05-01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Electrical stab connecting means utilizing eddy current electromagnetic repulsion
US4555604A (en) * 1983-12-06 1985-11-26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Circuit breaker having improved stab assembly
JPH0447856Y2 (zh) * 1986-02-13 1992-11-11
JPH029503Y2 (zh) 1987-03-26 1990-03-08
SE460745B (sv) * 1988-02-29 1989-11-13 Fast Industriprodukter Hb Klaemma
JPH02123714A (ja) 1988-11-02 1990-05-11 Murata Mfg Co Ltd チョークコイル
CA2037999A1 (en) 1990-04-10 1991-10-11 Ernst Suter Electrical contact arrangement
CA2046184A1 (en) * 1991-07-04 1993-01-05 Cyril A. Verge Booster cable assembly
FR2693843B1 (fr) * 1992-07-16 1994-08-19 Alsthom Gec Pince d'embrochage.
JPH10294140A (ja) 1997-04-18 1998-11-0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連結装置
US5928022A (en) * 1997-10-28 1999-07-27 Reliance Electric Industrial Company Mechanically-assited clip device for use in testing electrical equipment
JP2003346956A (ja) 2002-05-31 2003-12-05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電線接続用端子
DE102005038114B4 (de) 2004-08-16 2008-09-25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Yokkaichi Elektrischer Anschlusskasten
US7425145B2 (en) * 2006-05-26 2008-09-16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Connectors and contacts for transmitting electrical power
JP2009218063A (ja) * 2008-03-10 2009-09-24 Mitsutoshi Watanabe 電力供給用平形コネクタ
US8672717B2 (en) * 2011-10-13 2014-03-18 Alwyn Ted Li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JP5548850B2 (ja) 2012-07-13 2014-07-16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ンタクト、コネクタ、および接続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051308A1 (en) 2014-02-20
CN103493302B (zh) 2016-08-17
US9236698B2 (en) 2016-01-12
WO2013001672A1 (ja) 2013-01-03
JP4938148B1 (ja) 2012-05-23
TWI505586B (zh) 2015-10-21
EP2698877B1 (en) 2017-02-01
EP2698877A1 (en) 2014-02-19
JP2013008617A (ja) 2013-01-10
EP2698877A4 (en) 2014-11-05
CN103493302A (zh) 2014-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05586B (zh) 接觸件及連接器
TWI501490B (zh) 連接器、連接器裝置及電池單元
JP6538134B2 (ja) コネクタ
JP6190348B2 (ja) コネクタの支持構造及びアダプタ
TWI487221B (zh) 接觸件、連接器、及連接裝置
EP3091618B1 (en) Female contact and power-supply connector
US20110100705A1 (en) Electric junction box
JP6519702B1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106252928A (zh) 用于电连接器的闩锁布置
US11146006B2 (en) High-power board-to-board floating connector
WO2020070977A1 (ja) コネクタ組立体及びコネクタ
JP2014191881A (ja) 電気接続装置
WO2020070976A1 (ja) コネクタ組立体及びコネクタ
JP2005203307A (ja) コネクタ
KR20220097292A (ko) 단자 본체, 연결 단자 및 단자 본체 제조를 위한 시트 재료
JP4780754B2 (ja) コネクタ結合構造
CN216120120U (zh) 一种静触头固定结构及接触器
JP2020068186A (ja) 回路遮断器
JP2016091755A (ja) 調心機能付きコネクタ
KR20150002453U (ko) 중계단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