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10114A - 板材堆疊結構及板材堆疊結構製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板材堆疊結構及板材堆疊結構製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10114A
TW201310114A TW100129630A TW100129630A TW201310114A TW 201310114 A TW201310114 A TW 201310114A TW 100129630 A TW100129630 A TW 100129630A TW 100129630 A TW100129630 A TW 100129630A TW 201310114 A TW201310114 A TW 20131011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plate
protective film
stacking structure
adhesi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296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48774B (zh
Inventor
Sheng-Hung Wang
Chien-Cheng Chang
Juin-Ming Wu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TW1001296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48774B/zh
Priority to CN201110335137.9A priority patent/CN102501498B/zh
Publication of TW2013101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101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487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48774B/zh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一種板材堆疊結構,此結構係至少包含第一板材;第一保護膜,其貼附至第一板材之第一表面;第二板材;以及固接膠,塗佈於第一保護膜與第二板材之間,將第一板材與第二板材完成固化黏著。一種板材堆疊結構的製作方法,包含下列步驟:提供第一板材;貼附第一保護膜至第一板材之第一表面;提供第二板材;於第一保護膜與第二板材間塗佈固接膠;以及對固接膠進行固化製程,進而將第一板材與第二板材完成固化黏著。

Description

板材堆疊結構及板材堆疊結構製作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板材堆疊結構與板材堆疊結構製作方法。
在觸控式顯示面板的製程中,一般是利用固化膠將顯示面板與觸控面板彼此貼合。然而,在進行貼合的過程中,會因為入塵、髒污使得顯示面板與觸控面板之間貼合的介面受到污染,而影響在觸控式顯示面板的良率。另外,在面板彼此貼合時,由於觸控面板和顯示面板之間沒有對準,在貼合之後造成位置偏移,影響觸控式顯示面板的品質。或是在貼合之後,顯示面板與觸控面板之間有氣泡產生,使得顯示面板與觸控面板之間的貼合度不佳。因此,必需對顯示面板與觸控面板的貼合步驟進行重工(rework),然後再重新進行貼合,使得顯示面板與觸控面板之間有良好的貼合度以增加觸控式顯示面板的良率。目前重工步驟的實施方式係利用刀片、尼龍線或是細鋼絲線等工具,直接切割在顯示面板與觸控面板之間的固化膠,將顯示面板及觸控面板分開。但是在面板分離之後,會有部份的固化膠殘留在顯示面板及觸控面板的表面上,為了清除這些殘膠,需要以人工的方式來進行,而此過程會浪費時間並且增加製程成本。另外,在清除殘膠的過程中,也有可能會傷害到顯示面板或觸控面板的表面,而影響後續再重新貼合之後產品的良率。
本發明提出一種板材堆疊結構,係至少包含第一板材;第一保護膜,其貼附至第一板材之第一表面;第二板材;以及固接膠,塗佈於第一保護膜與第二板材之間,將第一板材與第二板材完成固化黏著,其中第一板材與第二板材選擇自一顯示面板、一觸控面板、一立體顯像板材與一保護板材中的其中之二。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板材堆疊結構更包含第二保護膜,其第二保護膜貼附至第二板材之第二表面,其第一板材之第一表面與第二板材之第二表面彼此相對,第二保護膜並透過固接膠黏著至第一保護膜。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第一保護膜包含有塑膠基材;以及黏膠層,配置於塑膠基材上,用以將塑膠基材貼附至第一板材之第一表面。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塑膠基材包含一聚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材料、三醋酸纖維素(Triacetyl Cellulose Film)或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材料。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塑膠基材與黏著層之光穿透度皆大於90%且霧度皆小於1.5%。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黏膠層的材質包含一壓感膠。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顯示面板包含有偏光片,且塑膠基材透過黏膠層黏著於偏光片。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固接膠包含光學固化膠、加熱固化膠或兩劑型混合固化膠。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固接膠材料包含丙烯酸基材(acrylic base)或矽基材(silicone base)。
根據上述之板材堆疊結構,本發明提出一種板材堆疊結構的製作方法,包含下列步驟:提供第一板材;貼附第一保護膜至第一板材之第一表面;提供第二板材;於第一保護膜與第二板材間塗佈固接膠;以及對固接膠進行固化製程,進而將第一板材與第二板材完成固化黏著,其中第一板材與第二板材選擇自顯示面板、觸控面板、立體顯像板材與保護板材中的其中之二。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板材堆疊結構的製作方法更包含貼附第二保護膜至第二板材之第二表面,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彼此相對,固接膠黏著至第一保護膜與第二保護膜。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第一保護膜包含有:塑膠基材;以及黏著層,配置於塑膠基材上,用以將塑膠基材貼附至第一板材。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塑膠基材與黏膠層之光穿透度皆大於90%且霧度皆小於1.5%。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黏膠層的材質為壓感膠。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顯示面板上貼附有偏光片,塑膠基材透過黏膠層覆蓋至偏光片。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更包含重工步驟,其包含下列步驟:切割固接膠而分離第一板材與第二板材;剝除第一保護膜而將殘留於第一保護膜的固接膠從第一板材上去除;重新貼附另一第一保護膜至第一板材之第一表面;於另一第一保護膜與第二板材間塗佈固接膠;以及對固接膠進行固化製程,進而將第一板材與第二板材完成固化黏著。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本發明在此所探討的技術手段為一種板材堆疊結構及應用於板材堆疊結構之製作方法。為了能徹底地瞭解本發明,將在下列的描述中以一種板材堆疊結構為例來進行說明。顯然地,本發明的實行並未限定以此種板材堆疊結構之特殊細節,然而,對於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則會詳細描述如下。除了這些詳細描述之外,本發明還可以廣泛地施行在其他的實施例中,且本發明的範圍不受限定,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圖1A係表示在板材堆疊結構之示意圖。首先,提供第一板材10及第二板材12。接著,將第一保護膜20貼附在第一板材10之第一表面101上,其中第一保護膜20可包含有塑膠基材201以及黏膠層202,黏膠層202配置在塑膠基材201上,因此塑膠基材201藉由黏膠層202貼附至第一板材10之第一表面101上。緊接著,將固接膠30可塗佈在第一板材10的第一保護膜20之與第二板材12之第二表面121之間,其塗佈厚度範圍可為50 um至300 um,且第二板材12之第二表面121係與第一板材10之第一表面101彼此相對。然後將第一板材10與第二板材12結合,經由固化製程例如加熱固化、UV光照射或兩劑混合固化之後,使得在第一板材10與第二板材12之間因固接膠30的固化,而緊密貼合在一起,以形成一板材堆疊結構。第一板材10與第二板材12選擇自顯示面板、觸控面板、立體顯像板材與保護板材中的其中之二。在此實施例中,第一板材10為顯示面板,第二板材12為觸控面板。
然而,在第一板材10與第二板材12貼合之後,有時候會發現第一板材10與第二板材12之間的貼合度不正常(未在圖中表示),例如在第一板材10與第二板材12貼合不佳造成不平坦;或是在第一板材10與第二板才12貼合的介面之間發現有空隙、缺口或有空氣而有氣泡產生,這些問題都會影響板材堆疊結構的透光率以及產品良率。因此,為了確保板材堆疊結構的良率,需要對貼合度不佳的板材堆疊結構進行重工步驟,其步驟係可包含:利用切割裝置(未在圖中表示),例如刀片、尼龍線或是細鋼絲線等工具,直接切割在板材堆疊結構中第一板材10與第二板材12之間的固接膠30,以分開將第一板材10與第二板材12,如圖1B所示。
接著,同樣參考圖1B,在第一板材10與第二板材12分開之後,在第一板材10之第一表面101上為第一保護膜20及部份的固接膠30a以及在第二板材12之第二表面121上為另一部份的固接膠30b。接著,利用剝除的方式,將具有部份的固接膠30a之第一保護膜20由第一板材10之第一表面101上剝除,由於第一保護膜20具有良好的剝除性,因此可以將部份的固接膠30a藉由第一保護膜20一併剝除,不會有任何殘膠留在第一板材10之第一表面101上。詳細來說,可先將第一保護膜20的一角落挑起,固定該角落並可大致沿對角線方向剝離第一保護膜20,但不限於此,可依實際需求選擇適合方式。在圖1B中,由於固接膠30b的附著力較強,在第二板材12之第二表面121上之殘餘的固接膠30b較難以剝除的方式來移除,因此需要藉由溶劑(例如酒精、丙酮或異丙醇)來擦掉或是以刮除的方式移除殘留在第二板材12的固接膠30b。在其他實施例中,亦可以另一第二板材直接取代具有殘存固接膠30b的第二板材12,以節省清除殘膠的時間。
接著,在圖1C與圖1D,將留在第一板材10及第二板材12上的殘膠完全清除之後,再重覆先前的貼合步驟,可將另一第一保護膜20a貼附在第一板材10之第一表面101上,然後可將另一固接膠31塗佈在第一板材10上之塑膠基材201a與第二板材12之第二表面121之間,將第一板材10與第二板材12貼合並對固接膠31進行固化製程,進而將第一板材10貼合並固著於第二板材12,而完成一貼合度良好之板材堆疊結構,如圖1D所示。其中,第一保護膜20a同樣可包含有塑膠基材201a以及黏膠層202a,黏膠層202a配置在塑膠基材201a上,因此,塑膠基材201a係藉由黏膠層202a貼附在第一板材10之第一表面101上。在此要說明的是,若當發現板材堆疊結構中的第一板材10與第二板材12之間的貼合度不佳時,即重覆先前所述之重工步驟,直到該板材堆疊結構有良好的貼合度為止。
在上述的實施例中,第一保護膜20、20a之塑膠基材201、201a與黏膠層202、202a的光穿透度可大於90%以上,且霧度(Haze)可皆小於1.5%,因此,當塑膠基材201(201a)藉由黏膠層202(202a)貼附於第一板材10之第一表面101時,不會影響板材堆疊結構的光穿透度。另外,塑膠基材201、201a的材質可包含聚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簡稱聚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簡稱PET)材料、三醋酸纖維素(Triacetyl Cellulose Film,簡稱TAC)材料或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簡稱PC)材料或其他適當材料;黏膠層202、202a的材質係可包含壓感膠;以及固接膠30、31的材質可包含光學固化膠、加熱固化膠、兩劑型混合固化膠或其他適當固化膠。另外,固接膠30、31的材料可包含丙烯酸基材(acrylic base)、矽基材(silicone base)或其他適當材料。
於另一實施例如圖2所示,當第一板材10為顯示面板時,可更包含一偏光片11設置在顯示面板10上,而第二板材12可以是觸控面板。因此,第一保護膜20中的塑膠基材201可以透過黏膠層202黏著於偏光片11上,在本實施例中,塑膠基材201可為偏光片11自身的保護片,以避免偏光片11刮傷。所以,在第一板材10與第二板材12結合之後所形成的板材堆疊結構的配置順序由下而上可為第一板材10(顯示面板)、偏光片11、第一保護膜20(黏膠層202、塑膠基材201)、固接膠30以及第二板材12(觸控面板)。
參考圖2,於又一實例中,當第一板材10為顯示面板時,更包含一偏光片11設置在顯示面板10上,而第二板材12為保護板材。因此,第一保護膜20中的塑膠基材201可以透過黏膠層202黏著於偏光片11上。在本實施例中,塑膠基材201可為偏光片11自身的保護片,以避免偏光片11刮傷。所以,第一板材10與第二板材12結合之後所形成的板材堆疊結構順序由下而上可為第一板材10(顯示面板)、偏光片11、第一保護膜20(黏膠層202、塑膠基材201)、固接膠30以及第二板材12(保護板材)。
參考圖1A,於再一實施例中,當第一板材10為觸控面板時,第二板材12為一保護板材,因此,第一保護膜20中的塑膠基材201可以透過黏膠層202黏著於第一板材10上。所以,第一板材10與第二板材12結合之後所形成的板材堆疊結構由下而上為第一板材10(觸控面板)、第一保護膜20(黏膠層202、塑膠基材201)、固接膠30以及第二板材12(保護板材)。此外,板材堆疊結構不限於上述之配置方式,可依設計上的需要來決定。
參考圖3,於更一實施例中,第一板材10為立體顯像板材,第二板材12為顯示面板或觸控面板,其中在第一板材10上更包含第一保護膜20而在第二板材12(顯示面板)上包含偏光片11或是第二板材12(觸控面板)上包含軟性基材11。於此實施例中,第一保護膜20中的塑膠基材201同樣藉由黏膠層202黏著於做為第一板材10(立體顯像板材)上。因為第一板材10的立體顯像板材之基材大多為玻璃基材,而做為第二板材12的顯示面板上方具有偏光片11或是做為第二板材12的觸控面板上方具有軟性基材11。若沒有貼附第一保護膜20時,固接膠30的兩側分別對應到玻璃材質與是軟膜材質。當固接膠30形成於立體顯像板材10與顯示面板(或觸控面板)12之間,固接膠30在固化之後會收縮,由於固接膠30對軟膜(偏光片或軟性基材11)與玻璃(立體顯像板材10)的黏著度不同,而造成收縮率不同,會導致基材彎曲,而影響立體顯像的效果。若在立體顯像板材10表面貼上第一保護膜20,固接膠30在立體顯像板材(第一板材)10和顯示面板或觸控面板(第二板材)12之間的收縮會較均勻,而可避免影響立體顯像的效果。另外於重工時亦可利用移除第一保護膜而移除殘膠。
本發明提供另一板材堆疊結構之製作方法之實施例。請參考圖4A在於此實施例中所述之板材堆疊結構以及設置方式與前一實施例大致相同,其主要的差異在於,在第二板材12之第二表面121上具有第二保護膜22,且此第二板材12之第二表面121與第一板材10之第一表面101彼此相對。緊接著,將一固接膠32塗佈在第一保護膜21與第二保護膜22之間,其塗佈厚度範圍可為50 um至300 um,但不限於此。然後,將具有第一保護膜21之第一板材10與具有第二保護膜22之第二板材12結合,經由固化製程例如加熱固化、UV光照射或兩劑混合固之後,使得在第一板材10與第二板材12之間因固接膠32的固化,而緊密貼合在一起,以形成一板材堆疊結構。在此實施例中第二保護膜22還包含有塑膠基材221以及黏膠層222,黏膠層222係配置在塑膠基材221上,使得具有塑膠基材221之第二保護膜22經由黏膠層222貼附至第二板材12之第二表面121上。
同樣的,在第一板材10與第二板材12貼合之後,當發現第一板材10與第二板材12之間的貼合度不正常時,為了確保板材堆疊結構的良率,需要將貼合度不佳的板材堆疊結構分開,如圖4B所示。
接著在圖4C中,由於第一保護膜21及第二保護膜22具有良好的剝除性,可以完全的將第一保護膜21及第二保護膜22剝除,不會有任何的殘膠留在第一板材10之第一表面101及第二板材12之第二表面121上。因此,在移除第一保護膜21及第二保護膜22之後,可以得到乾淨的第一板材10之第一表面101及第二板材12之第二表面121。之後,以重覆先前的貼合步驟,而完成一貼合度良好之板材堆疊結構,如圖4D所示。在此要說明的是,若當發現板材堆疊結構中的第一板材10與第二板材12之間的貼合度不佳時,即重覆先前所述之重工步驟,直到該板材堆疊結構有良好的貼合度為止。同樣的,在上述的實施例中,第一保護膜21之塑膠基材211與黏膠層212及第二保護膜22之塑膠基材221與黏著層222的光穿透度都可大於90%以上,且霧度(Haze)皆可小於1.5%,因此,當塑膠基材211、221藉由黏膠層212、222分別貼附於第一板材10之第一表面101與第二板材12之第二表面121時,不會影響板材堆疊結構的光穿透度。另外,塑膠基材211、221黏膠層212、222及固接膠32、33之材料與前述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再多加陳述。
要說明的是,於本發明中,板材堆疊結構的配置方式可依設計上的需要來決定。參考圖5,故,於一實施例中,當第一板材10為顯示面板時,且顯示面板更包含一偏光片11,第二板材12可以是觸控面板。因此,第一保護膜21中的塑膠基材211可以透過黏膠層212黏著於偏光片11上。所以,在第一板材10與第二板材12結合之後所形成的板材堆疊結構的配置順序由下而上為第一板材10(顯示面板)、偏光片11、第一保護膜21(黏膠層212、塑膠基材211)、固接膠33、第二保護膜22(塑膠基材221、黏膠層222)以及第二板材12(觸控面板)。
於另一實例中,當第一板材10為顯示面板時,更包含一偏光片11設置在顯示面板10上,第二板材12為保護板材。因此,第一保護膜21中的塑膠基材211可以透過黏膠層212黏著於偏光片11上。所以,第一板材10與第二板材12結合之後所形成的板材堆疊結構順序由下而上為第一板材10(顯示面板)、偏光片11、第一保護膜21(黏膠層212、塑膠基材211)、固接膠33、第二保護膜22(塑膠基材221、黏膠層222)以及第二板材12(保護板材)。
參考圖4A,於再一實施例中,當第一板材10為觸控面板時,第二板材12為一保護板材,因此,第一保護膜21中的塑膠基材211可以透過黏膠層212黏著於第一板材10(觸控面板)上。第二保護膜22中的塑膠基材221可以透過黏膠層222黏著於第二板材12上(保護板材)。所以,第一板材10與第二板材12結合之後所形成的板材堆疊結構由下而上為第一板材10(觸控面板)、第一保護膜21(黏膠層212、塑膠基材211)、固接膠33、第二保護膜22(塑膠基材221、黏膠層222)以及第二板材12(保護板材)。
根據以上所述,在利用固接膠30將第一板材10與第二板材12結合之前,係先在第一板材10之第一表面101上及/或第二板材12之第二表面121上形成一保護膜(20、21、22),藉由此保護膜(20、21、22)有良好的剝除性,在要進行重工步驟時,在第一板材10及第二板材12分開之後直接剝除在第一板材10之第一表面101及第二板材12之第二表面121上的保護膜(20、21、22),不會有任何殘膠留在第一板材10及/或第二板材12的表面上,而可以節省清潔板材的時間、人力及成本。另外,此保護膜(20、21、22)也具有良好的均勻性以及高的光穿透性,因此設置在此板材堆疊結構中,不會影響板材堆疊結構的光穿透性。
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第一板材
11...偏光板
12...第二板材
13...立體顯像板材
101...第一表面
121...第二表面
20、20a、21...第一保護膜
22...第二保護膜
30、30a、30b、31、32、33...固接膠
201、201a、211、221...塑膠基材
202、202a、212、222...黏膠層
圖1A係根據本發明所揭露之技術;
圖1B係根據本發明所揭露之技術,係表示利用重工步驟以切割板材堆疊結構之示意圖;
圖1C係根據本發明所揭露之技術,表示由第一板材及第二板材上剝除固接膠及第一保護層之示意圖;
圖1D係根據本發明所揭露之技術,表示經重工之後形成具有良好貼合度之板材堆疊結構之示意圖;
圖2係根據本發明所揭露之技術,表示具有偏光片之板材堆疊結構之示意圖;
圖3係根據本發明所揭露之技術,表示第一板材為立體顯像板材及第二板材為觸控面板或顯示面板之板材堆疊結構之示意圖;
圖4A係根據本發明所揭露之技術,表示在板材堆疊結構之間具有一不平整之介面之另一實施例之示意圖;
圖4B係根據本發明所揭露之技術,係表示利用重工步驟以切割板材堆疊結構之示意圖;
圖4C係根據本發明所揭露之技術,表示由第一板材及第二板材上剝除第二保護膜及第三保護膜之示意圖;以及
圖4D係根據本發明所揭露之技術,表示經重工之後形成具有良好貼合度之板材堆疊結構之示意圖;以及
圖5係根據本發明所揭露之技術,表示具有偏光板之板材堆疊結構之示意圖。
10...第一板材
12...第二板材
101...第一表面
121...第二表面
21...第一保護膜
22...第二保護膜
32...固接膠
211、221...塑膠基材
212、222...黏膠層

Claims (16)

  1. 一種板材堆疊結構,其至少包含:一第一板材;一第一保護膜,其貼附至該第一板材之一第一表面;一第二板材;以及一固接膠,塗佈於該第一保護膜與該第二板材之間,將該第一板材與該第二板材完成固化黏著,其中該第一板材與該第二板材選擇自一顯示面板、一觸控面板、一立體顯像板材與一保護板材中的其中之二。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板材堆疊結構,其中更包含一第二保護膜,該第二保護膜貼附至該第二板材之一第二表面,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彼此相對,該第二保護膜並透過該固接膠黏著至該第一保護膜。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板材堆疊結構,其中該第一保護膜包含有:一塑膠基材;以及一黏膠層,配置於該塑膠基材上,用以將該塑膠基材貼附至該第一板材之該第一表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板材堆疊結構,其中該塑膠基材包含一聚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材料、一三醋酸纖維素(Triacetyl Cellulose Film)材料或一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材料。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板材堆疊結構,其中該塑膠基材與該黏膠層之光穿透度皆大於90%且霧度皆小於1.5%。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板材堆疊結構,其中該黏膠層的材質包含一壓感膠。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板材堆疊結構,其中該顯示面板包含一偏光片,該塑膠基材透過該黏膠層黏著於該偏光片。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板材堆疊結構,其中該固接膠包含一光學固化膠、一加熱固化膠或一兩劑型混合固化膠。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板材堆疊結構,其中該固接膠的材料包含一丙烯酸基材(acrylic base)或一矽基材(silicone base)。
  10. 一種板材堆疊結構製作方法,包含下列步驟:提供一第一板材;貼附一第一保護膜至該第一板材之一第一表面;提供一第二板材;於該第一保護膜與該第二板材間塗佈一固接膠;以及對該固接膠進行一固化製程,進而將該第一板材與該第二板材完成固化黏著,其中該第一板材與該第二板材選擇自一顯示面板、一觸控面板、一立體顯像板材與一保護板材中的其中之二。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板材堆疊結構製作方法,其中更包含下列步驟:貼附一第二保護膜至該第二板材之一第二表面,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彼此相對,該固接膠黏著該第一保護膜與該第二保護膜之間。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板材堆疊結構製作方法,其中該第一保護膜包含有:一塑膠基材;以及一黏膠層,配置於該塑膠基材上,用以將該塑膠基材貼附至該第一板材之該第一表面。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板材堆疊結構製作方法,其中該塑膠基材與該黏膠層之光穿透度皆大於90%且霧度皆小於1.5%。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板材堆疊結構製作方法,其中該黏膠層的材質包含一壓感膠。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板材堆疊結構製作方法,其中該顯示面板包含一偏光片,該塑膠基材透過該黏膠層覆蓋至該偏光片。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板材堆疊結構製作方法,其中更包含一重工步驟,該重工步驟包含下列步驟:切割該固接膠而分離該第一板材與該第二板材;剝除該第一保護膜而將殘留於該第一保護膜的該固接膠從該第一板材上去除;重新貼附另一第一保護膜至該第一板材之該第一表面;於該另一第一保護膜與該第二板材間塗佈另一固接膠;以及對該固接膠進行一固化製程,進而將該第一板材與該第二板材完成固化黏著。
TW100129630A 2011-08-18 2011-08-18 板材堆疊結構及板材堆疊結構製作方法 TWI4487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29630A TWI448774B (zh) 2011-08-18 2011-08-18 板材堆疊結構及板材堆疊結構製作方法
CN201110335137.9A CN102501498B (zh) 2011-08-18 2011-10-26 板材堆栈结构及板材堆栈结构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29630A TWI448774B (zh) 2011-08-18 2011-08-18 板材堆疊結構及板材堆疊結構製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10114A true TW201310114A (zh) 2013-03-01
TWI448774B TWI448774B (zh) 2014-08-11

Family

ID=46213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29630A TWI448774B (zh) 2011-08-18 2011-08-18 板材堆疊結構及板材堆疊結構製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01498B (zh)
TW (1) TWI44877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6874B (zh) * 2015-12-16 2020-06-21 日商三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積層體
US11871534B2 (en) 2021-10-07 2024-01-09 AUO Display Plus Corporation Display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03779B (zh) * 2014-12-17 2020-05-26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带有触摸面板的图像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9721355T2 (de) * 1996-02-09 2003-10-30 Seiko Instr Inc Anzeigeeinheit mit einem transparenten Berührungsschalter und einer Flüssigkristallanzeige,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US20040263481A1 (en) * 2001-08-30 2004-12-30 Kazuhiro Nishikawa Mounting structure of re-peelable transparent touch panel and mounting sheet used for it
TW200417770A (en) * 2003-03-07 2004-09-16 Au Optronics Corp Method for assembling a component of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1183285A (zh) * 2007-12-25 2008-05-2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式显示装置及其重工方法
TW200934662A (en) * 2007-12-28 2009-08-16 Du Pont Method for reworking adhesively bonded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WO2009114683A1 (en) * 2008-03-14 2009-09-1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Stretch releasable adhesive tape
KR20110086621A (ko) * 2008-11-20 2011-07-28 이 아이 듀폰 디 네모아 앤드 캄파니 디스플레이를 접합 해제하기 위한 반-자동화된 재가공성 장비
JP2011111572A (ja) * 2009-11-30 2011-06-09 Toray Advanced Film Co Ltd 粘着シート及び表示装置
CN101768413B (zh) * 2010-01-18 2012-12-05 友达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胶带及使用该胶带的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6874B (zh) * 2015-12-16 2020-06-21 日商三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積層體
US11871534B2 (en) 2021-10-07 2024-01-09 AUO Display Plus Corporation Displa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01498B (zh) 2014-06-11
CN102501498A (zh) 2012-06-20
TWI448774B (zh) 2014-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095325A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WO2016041307A1 (zh) 基板贴合方法、触控基板、显示装置
WO2021012455A1 (zh)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TWI592706B (zh) 附黏著劑層之偏光板及影像顯示裝置
US20170217129A1 (en) Laminated film and film attachment method
US20220242074A1 (en) Laminated optical component and touch sensor device
WO2016065802A1 (zh) 将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相贴合的方法和显示装置
TWI448774B (zh) 板材堆疊結構及板材堆疊結構製作方法
TW201535180A (zh) 觸控面板及其貼合方法
TWI806879B (zh) 積層體、在基板上形成光學體的方法以及相機模組搭載裝置
JP2012137695A (ja) ロール状偏光板のセ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液晶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KR20130007984A (ko) 마스킹 필름 부착 도광판의 원판
WO2010134362A1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複層偏光板
JP2007232911A (ja) 液晶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CN107924018B (zh) 剥离方法
TWM482789U (zh) 觸控裝置、面板組合及功能膜
WO2023017716A1 (ja) 長尺積層体
JPH10333140A (ja)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30007982A (ko) 마스킹 필름 부착 도광판의 원판
KR102308321B1 (ko) 표면 보호 필름 및 그것이 첩착된 광학 부품
WO2023017717A1 (ja) 個片化されたガラス部材付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CN107450217B (zh) 衬底基板、衬底基板的制造方法和显示面板的分割方法
JP2019101246A (ja)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7060845B2 (ja) フレキシブルモールドの製造方法、フレキシブルモールド用の基材、及び光学部品の製造方法
KR20180059162A (ko) 광변조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