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07782A - 熱交換器及具有該熱交換器的冷凍真空乾燥系統 - Google Patents

熱交換器及具有該熱交換器的冷凍真空乾燥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07782A
TW201307782A TW100128540A TW100128540A TW201307782A TW 201307782 A TW201307782 A TW 201307782A TW 100128540 A TW100128540 A TW 100128540A TW 100128540 A TW100128540 A TW 100128540A TW 201307782 A TW201307782 A TW 20130778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heating plate
heat exchanger
plate body
flui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285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58931B (zh
Inventor
hong-bin Zheng
Jun-Hong Chen
xian-min Cai
Original Assignee
Univ Nat Taipei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 Nat Taipei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Univ Nat Taipei Technology
Priority to TW1001285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58931B/zh
Publication of TW2013077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077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589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58931B/zh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種熱交換器,包含一中空殼體、一冷凝管及複數個加熱隔板,中空殼體形成有一流通空間、一與流通空間相連通且鄰近流通空間底端的流入孔,及一與流通空間相連通且鄰近流通空間頂端的流出孔,流入孔與流出孔位於流通空間相反兩側且分別供流體流入及流出;冷凝管設置於中空殼體並且穿伸於流通空間內;加熱隔板設置於流通空間內且彼此相間隔,所述加熱隔板將流通空間分隔成一呈連續彎折形並供流體流通的流道,各加熱隔板可對流道內的流體加熱,藉此,能增加流體的流動路徑,以提升流體與冷凝管之間的熱交換效率。

Description

熱交換器及具有該熱交換器的冷凍真空乾燥系統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熱交換器,特別是指一種具有阻隔流體流動方向之隔板的熱交換器及具有該熱交換器的冷凍真空乾燥系統。
目前熱交換器的中空殼體內會設置呈螺旋狀的冷凝管,冷凝管內部供冷凝液流通,流體透過流入孔流入中空殼體內與冷凝管進行熱交換後,會經由流出孔流出至中空殼體外部。
流體在中空殼體內停留時間的長短會影響流體與冷凝管之間的熱交換效率,因此,如何構思一種能提升流體與冷凝管之間的熱交換效率並且可視需求對流體進行加熱的熱交換器,遂成為本發明要進一步改進的主題。
本發明之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熱交換器,透過加熱隔板將流通空間分隔成一呈連續彎折形的流道,能增加流體的流動路徑,以提升流體與冷凝管之間或者是與加熱隔板之間的熱交換效率。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熱交換器,透過加熱隔板可對中空殼體的流道內的流體進行加熱,能有效地控制流體的溫度。
本發明的目的及解決先前技術問題是採用以下技術手段來實現的,依據本發明所揭露的熱交換器,包含一中空殼體、一冷凝管及複數個加熱隔板。
中空殼體形成有一流通空間、一與流通空間相連通且鄰近流通空間底端的流入孔,及一與流通空間相連通且鄰近流通空間頂端的流出孔,流入孔與流出孔位於流通空間相反兩側且分別供流體流入及流出;冷凝管設置於中空殼體並且穿伸於流通空間內;加熱隔板設置於流通空間內且彼此相間隔,所述加熱隔板將流通空間分隔成一呈連續彎折形並供流體流通的流道,各加熱隔板可對流道內的流體加熱。
本發明的目的及解決先前技術問題還可以採用以下技術手段進一步實現。
中空殼體形成有複數個與流通空間相連通的通孔,各加熱隔板包括一設置於流通空間內的加熱板體,及一電性連接於加熱板體且穿設於各通孔的導線。
中空殼體包括一底壁、一由底壁外周緣朝上延伸的圍繞壁,及一蓋合於圍繞壁頂端的頂蓋,各加熱隔板的加熱板體呈縱向延伸,鄰近流入孔的一加熱隔板的加熱板體抵接在底壁與圍繞壁的內壁面且頂端與該頂蓋相間隔,鄰近流出孔的一加熱隔板的加熱板體抵接在頂蓋與圍繞壁的內壁面且底端與底壁相間隔。
圍繞壁內壁面形成有複數對呈縱向延伸的側卡槽,各對側卡槽用以供各加熱隔板的加熱板體卡接。
冷凝管呈螺旋狀,各加熱隔板的加熱板體形成有複數個供冷凝管穿設的穿孔。各加熱隔板的加熱板體包含一與導線電性連接的加熱板件,及二個可拆卸地接合於加熱板件左右相反側的側板件,加熱板件左右相反側分別形成有複數個第一凹槽,各側板件形成有複數個第二凹槽,各第一、第二凹槽相配合共同界定出各穿孔。
中空殼體包括一圍繞壁,圍繞壁具有一第一側及一相反於第一側的第二側,流入孔形成於第一側,流出孔形成於第二側,各加熱隔板的加熱板體呈橫向延伸,鄰近流入孔的一加熱隔板的加熱板體抵接於圍繞壁內壁面且朝向第二側的一端與第二側相間隔,鄰近流出孔的一加熱隔板的加熱板體抵接於圍繞壁內壁面且朝向第一側的一端與第一側相間隔。
圍繞壁內壁面形成有複數個呈橫向延伸的環卡槽,各環卡槽用以供各加熱隔板的加熱板體卡接。
冷凝管呈連續彎折狀,冷凝管形狀與流道形狀相配合並且穿設於流道內。
本發明之又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熱交換器的冷凍真空乾燥系統,熱交換器透過加熱隔板將流通空間分隔成一呈連續彎折形的流道,能增加流體的流動路徑,以提升流體與冷凝管之間或者是與加熱隔板之間的熱交換效率。
本發明之再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熱交換器的冷凍真空乾燥系統,熱交換器透過加熱隔板可對中空殼體的流道內的流體進行加熱,能有效地控制流體的溫度。
依據本發明所揭露的具有熱交換器的冷凍真空乾燥系統,包含一真空裝置、一冷凍裝置、一棚板,及一熱交換器。
真空裝置包括一可供一欲乾燥物容置的真空腔體,及一與真空腔體相連接用以對真空腔體進行抽真空的真空幫浦;冷凍裝置包括一冷媒壓縮機,及一設置於真空腔體內並與冷媒壓縮機相連接的冷凝器,冷凝器用以將欲乾燥物昇華出的水蒸氣冷凝成冰霜;棚板設置於真空腔體內,棚板可對欲乾燥物加熱,以促使被冷凍後的欲乾燥物內部的水份昇華為水蒸氣;熱交換器包含一中空殼體、一冷凝管及複數個加熱隔板,中空殼體形成有一流通空間、一與流通空間相連通且鄰近流通空間底端的流入孔,及一與流通空間相連通且鄰近流通空間頂端的流出孔,流入孔與流出孔位於流通空間相反兩側且分別供流體流入及流出,流入孔與流出孔分別與棚板相連通;冷凝管設置於中空殼體並且穿伸於流通空間內;複數個加熱隔板設置於流通空間內且彼此相間隔,所述加熱隔板將流通空間分隔成一呈連續彎折形並供流體流通的流道,各加熱隔板可對流道內的流體加熱。
藉由上述技術手段,本發明具有熱交換器的冷凍真空乾燥系統的優點及功效在於,熱交換器透過加熱隔板將流通空間分隔成一呈連續彎折形並供流體流通的流道,能增加流體的流動路徑,以提升流體與冷凝管之間的熱交換效率,或者是提升流體與加熱隔板之間的熱交換效率。再者,透過加熱隔板可對中空殼體的流通空間內的流體進行加熱,能有效地控制流通空間內的流體溫度。
有關本發明之前述及其他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三個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透過具體實施方式的說明,當可對本發明為達成預定目的所採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體的了解,然而所附圖式只是提供參考與說明之用,並非用來對本發明加以限制。
在本發明被詳細描述之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說明內容中,類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編號來表示。
如圖1所示,是本發明具有熱交換器的冷凍真空乾燥系統的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示意圖,該冷凍真空乾燥系統包含一真空裝置1、一冷凍裝置2、一棚板31,及一熱交換器40。
真空裝置1包括一可供一欲乾燥物10容置的真空腔體11,及一與真空腔體11相連接用以對真空腔體11進行抽真空的真空幫浦12。冷凍裝置2包括一冷媒壓縮機21,及一設置於真空腔體11內並與冷媒壓縮機21相連接的冷凝器22,冷凝器22用以將欲乾燥物10被加熱後昇華出的水蒸氣冷凝成冰霜。棚板31設置於真空腔體11內,透過加熱後的流體7(如圖4所示)流經棚板31並提供熱源至棚板31,使得棚板31可對欲乾燥物10加熱,以促使被冷凍後的欲乾燥物10內部的水份昇華為水蒸氣。棚板31與一水槽32相連通,使得流過棚板31的流體7可流通至水槽32內。熱交換器40連通於水槽32與棚板31之間並且與冷媒壓縮機21相連接,用以對經由水槽32流出的流體7降溫,使得降溫後的流體7能流通至棚板31。此外,熱交換器40還可對經由水槽32流出的流體7加熱,藉此,使得加熱後的流體7流經棚板31時能提供熱源至棚板31。
冷凍真空乾燥系統在操作時,首先,是透過將欲乾燥物10放置在預凍室(圖未示)內先進行預凍過程,使欲乾燥物10凍結至一適當的低溫。
接著,進行初級乾燥過程(或稱昇華過程),透過真空幫浦12以適當的抽氣速率對真空腔體11進行抽氣,使真空腔體11保持在所需的真空度,同時,透過熱交換器40對經由水槽32流出的流體7降溫,使得降溫後的流體7流通至棚板31時,棚板31能提供欲乾燥物10適當的熱量,以維持欲乾燥物10內的凍結冰的昇華。透過冷凝器22的冷凝盤管(圖未示)將欲乾燥物10昇華出來的水蒸氣冷凝成冰霜,藉此,能去除欲乾燥物10內的凍結冰,此時,欲乾燥物10內大部份的水份都會被去除。
之後,進行第二級乾燥過程(或稱脫附過程),以去除欲乾燥物10內殘留的水份。透過熱交換器40對經由水槽32流出的流體7加熱,加熱後的流體7流通至棚板31時能提供熱源至棚板31,使得棚板31能對欲乾燥物10進行加熱,以促使欲乾燥物10內部殘留的水份由固體昇華為水蒸氣。同時,冷凝器22的冷凝盤管會將欲乾燥物10昇華出來的水蒸氣冷凝成冰霜。藉此,使得乾燥後的欲乾燥物10能長期保存而不易變質。
如圖2、圖3及圖4所示,熱交換器40包含一中空殼體4、一冷凝管5,及複數個加熱隔板6。中空殼體4形成有一流通空間41、一與流通空間41相連通且鄰近流通空間41底端的流入孔42,及一與流通空間41相連通且鄰近流通空間41頂端的流出孔43,流入孔42與流出孔43位於流通空間41相反兩側且分別供流體7流入及流出。冷凝管5設置於中空殼體4並且穿伸於流通空間41內,冷凝管5與冷媒壓縮機21(如圖1)相連接;複數個加熱隔板6設置於流通空間41內且彼此相間隔,所述加熱隔板6將流通空間41分隔成一呈連續彎折形並供流體7流通的流道44,各加熱隔板6可對流道44內的流體7加熱。藉此,能增加流體7在流通空間41內的流動路徑,以提升流體7與冷凝管5之間的熱交換效率。再者,透過加熱隔板6可對流通空間41內的流體7進行加熱,能有效地控制流通空間41內的流體7溫度。
以下將針對熱交換器40的結構進行詳細說明:如圖2、圖3及圖4所示,中空殼體4包括一底壁451、一由底壁451外周緣朝上延伸的圍繞壁452,及一可開啟地蓋合於圍繞壁452頂端的頂蓋453,底壁451、圍繞壁452及頂蓋453共同界定形成流通空間41。中空殼體4還包括一凸設於圍繞壁452外壁面且鄰近底壁451的第一套管454,及一凸設於圍繞壁451外壁面且鄰近頂蓋453的第二套管455,第一套管454與第二套管455分別位於圍繞壁452相反兩側。第一套管454界定形成流入孔42並可供一連接於水槽32(如圖1)的輸送管(圖未示)套接,藉此,水槽32內的流體7可透過輸送管及第一套管454輸送至流通空間41內。第二套管455界定形成流出孔43並可供一連接於棚板31的另一輸送管(圖未示)套接,藉此,流通空間41內經過熱交換後的流體7可透過第二套管455及另一輸送管輸送至棚板31。
如圖3、圖4及圖5所示,中空殼體4形成有複數個與流通空間41相連通的通孔456,各加熱隔板6包括一設置於流通空間41內的加熱板體61,及一電性連接於加熱板體61的導線62,各加熱隔板6的導線62穿設於各通孔456並且與外部的一電源供應裝置(圖未示)相連接,藉此,使用者可操控電源供應裝置使其透過導線62傳輸電源至加熱板體61,以控制加熱板體61加熱流體7的溫度。
在本實施例中,加熱隔板6的數量以及通孔456的數量分別是以兩個為例作說明,各加熱隔板6的加熱板體61呈縱向延伸,其中,鄰近流入孔42的一加熱隔板6的加熱板體61是抵接在底壁451與圍繞壁452的內壁面且頂端612與頂蓋453相間隔,其中一通孔456是形成於底壁451上並供鄰近流入孔42的加熱隔板6的導線62穿設。另外,鄰近流出孔43的另一加熱隔板6的加熱板體61是抵接在頂蓋453與圍繞壁452的內壁面且底端613與底壁451相間隔,另一通孔456是形成於頂蓋453並供鄰近流出孔43的另一加熱隔板6的導線62穿設。透過前述兩加熱隔板6之加熱板體61的設置方式,能將流通空間41分隔成連續彎折形的流道44(如圖4所示),以增加流體7流動的路徑,使得流體7能在流通空間41內停留較久的時間並與冷凝管5進行熱交換,能有效增加流體7的降溫效率。
進一步地,為了使各加熱隔板6的加熱板體61保持在直立的狀態,中空殼體4的圍繞壁452內壁面形成有複數對呈縱向延伸的側卡槽457、458,在本實施例中,側卡槽457、458的數量是以兩對為例作說明,兩對側卡槽457、458分別用以供兩加熱隔板6的加熱板體61卡接。其中,側卡槽457的一安裝口459形成於圍繞壁452頂端,且側卡槽457向下延伸至底壁451處,藉此,其中一加熱隔板6的加熱板體61可經由安裝口459插置於側卡槽457內並抵接在底壁451內壁面。另外,側卡槽458的一安裝口459形成於圍繞壁452頂端,側卡槽458向下延伸至與底壁451相間隔一段距離的位置,藉此,另一加熱隔板6的加熱板體61可經由安裝口459插置於側卡槽458內並受其限位而保持在底端613與底壁451相間隔的位置。透過兩對側卡槽457、458的設計,使得各加熱隔板6的加熱板體61安裝在流通空間41內時能保持在直立的狀態,能避免加熱板體61受到流體7的衝擊影響而產生晃動,進而造成歪斜的情形。
在本實施例中,冷凝管5是呈螺旋狀並由導熱性佳的銅所製成,冷凝管5包括一螺旋管部51,及二個位於螺旋管部51相反端的卡接管部52,各卡接管部52用以卡接於頂蓋453的一卡孔460內並且凸伸出頂蓋453,藉此,使得冷凝管5能與頂蓋453相接合在一起。各卡接管部52可供一與冷媒壓縮機21(如圖1)相連接的冷媒輸送管(圖未示)套接,藉此,冷媒壓縮機21可透過一冷媒輸送管將冷媒輸送至冷凝管5內,並藉由另一冷媒輸送管回收流通過冷凝管5的冷媒。
各加熱隔板6的加熱板體61形成有複數個分別位於左右側且呈縱向排列的穿孔611,所述穿孔611用以供冷凝管5的螺旋管部51穿設。在本實施例中,各加熱隔板6的加熱板體61包含一與導線62電性連接的加熱板件614,及二個可拆卸地接合於加熱板件614左右相反側的側板件615,加熱板件614為一電熱板,其左右相反側分別形成有複數個呈縱向排列的第一凹槽616,各側板件615形成有複數個呈縱向排列的第二凹槽617,各第一、第二凹槽616、617相配合共同界定出各穿孔611,其中,各第一、第二凹槽616、617分別是呈半圓形狀,藉此,各第一、第二凹槽616、617所界定出的穿孔611呈圓形並能與螺旋管部51的縱斷面形狀相配合。
欲將冷凝管5組裝在加熱隔板6的加熱板體61時,先將冷凝管5套設在加熱板體61的加熱板件614上,使冷凝管5的螺旋管部51卡接在加熱板件614的第一凹槽616內,接著,將二個側板件615靠合在加熱板件614的左右側,使螺旋管部51同時卡接在側板件615的第二凹槽617內。最後,透過點銲的方式將各側板件615銲接在加熱板件614上,即完成冷凝管5與加熱板體61的組裝。
冷凝管5的螺旋管部51可被兩加熱板體61分隔成三段,當流體7經由流入孔42流入流道44內並經由流出孔43流出的過程中,流體7會一直保持在與冷凝管5進行熱交換的狀態,藉此,能有效地提升流體7與冷凝管5之間的熱交換效率。
如圖1、圖4及圖6所示,當冷凍真空乾燥系統進行初級乾燥的過程中,水槽32內的流體7會透過輸送管(圖未示)以及流入孔42流入流道44內,流體7受到加熱隔板6的加熱板體61阻擋會改變流向並沿箭頭方向往上流動。隨著注入流道44內的流體7量越多,當流體7液面高度超過加熱板體61的頂端612時,流體7會流過加熱板體61的頂端612而沿箭頭方向往下流入兩加熱板體61之間。當流體7液面高度超過另一加熱板體61的底端613時,流體7會沿箭頭方向往上流動至該另一加熱板體61與圍繞壁452之間。當流體7流動至流出孔43位置時,流體7會經由流出孔43以及輸送管流通至棚板31。透過連續彎折形的流道44設計,以及流體7在流道44內流動的過程中會一直保持在與冷凝管5進行熱交換的狀態,藉此,能有效增加流體7降溫的效率。
另一方面,當冷凍真空乾燥系統進行第二級乾燥的過程中,使用者藉由操控電源供應裝置使其透過導線62傳輸電源至加熱板體61,以控制加熱板體61加熱流體7的溫度,使流體7溫度逐漸上升,透過連續彎折形的流道44設計,以及流體7在流道44內流動的過程中會一直保持在與加熱板體61的加熱板件614進行熱交換的狀態,藉此,能有效增加流體7的加熱效率。經過加熱板體61的加熱板件614加熱後的流體7會經由流出孔43及以及輸送管流通至棚板31,以提供熱源至棚板31。
如圖7及圖8所示,是本發明具有熱交換器的冷凍真空乾燥系統的第二較佳實施例,其整體結構與操作方式大致與第一較佳實施例相同,惟熱交換器40的冷凝管5’形狀設計有所不同。
在本實施例中,加熱隔板6’的加熱板體61為一電熱板,冷凝管5’是呈連續彎折狀,冷凝管5’形狀與流道44形狀相配合並且穿設於流道44內,冷凝管5’包括一穿設於流道44內的彎折管部53,及二個分別位於彎折管部53相反端的卡接管部52,其中一卡接管部52卡接在底壁451的一卡孔460,另一卡接管部52則卡接在頂蓋453的一卡孔460。
如圖9及圖10所示,是本發明具有熱交換器的冷凍真空乾燥系統的第三較佳實施例,其整體結構與操作方式大致與第一較佳實施例相同,惟熱交換器40的加熱隔板6”的組裝方向有所不同。
圍繞壁452具有一第一側461及一相反於第一側461的第二側462,流入孔42形成於第一側461,流出孔43形成於第二側462。兩加熱隔板6”的加熱板體61呈橫向延伸且上下相間隔,鄰近流入孔42的一加熱隔板6”的加熱板體61抵接於圍繞壁452內壁面且朝向第二側462的一端618與第二側462相間隔,其中一通孔456形成於第一側461用以供鄰近流入孔42的加熱隔板6”的導線62穿設。鄰近流出孔43的一加熱隔板6”的加熱板體61抵接於圍繞壁452內壁面且朝向第一側461的一端619與第一側461相間隔,另一通孔456形成於第二側462用以供鄰近流出孔43的加熱隔板6”的導線62穿設。透過前述兩加熱隔板6”之加熱板體61的設置方式,能將流通空間41分隔成連續彎折形的流道44(如圖10所示)。
冷凝管5”呈連續彎折狀,冷凝管5”形狀與流道44形狀相配合並且穿設於流道44內,冷凝管5”包括一穿設於流道44內的彎折管部53,及二個分別位於彎折管部53相反端的卡接管部52,其中一卡接管部52卡接在底壁451的一卡孔460,另一卡接管部52則卡接在頂蓋453的一卡孔460。
進一步地,圍繞壁452內壁面形成有複數個呈橫向延伸的環卡槽463,各環卡槽463用以供各加熱隔板6”的加熱板體61卡接,藉此,使得各加熱隔板6”的加熱板體61安裝在流通空間41內時能保持在水平的狀態,能避免加熱板體61受到流體7的衝擊影響而產生晃動,進而造成歪斜的情形。
歸納上述,各實施例的熱交換器40,透過加熱隔板6、6’、6”將流通空間41分隔成一呈連續彎折形並供流體7流通的流道44,能增加流體7的流動路徑,以提升流體7與冷凝管5、5’、5”之間的熱交換效率,或者是提升流體7與加熱隔板6、6’、6”之間的熱交換效率。再者,透過加熱隔板6、6’、6”可對中空殼體4的流通空間41內的流體7進行加熱,能有效地控制流通空間41內的流體7溫度,故確實能達成本發明所訴求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發明說明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本發明]
1...真空裝置
10...欲乾燥物
11...真空腔體
12...真空幫浦
2...冷凍裝置
21...冷媒壓縮機
22...冷凝器
31...棚板
32...水槽
40...熱交換器
4...中空殼體
41...流通空間
42...流入孔
43...流出孔
44...流道
451...底壁
452...圍繞壁
453...頂蓋
454...第一套管
455...第二套管
456...通孔
457、458...側卡槽
459...安裝口
460...卡孔
461...第一側
462...第二側
463...環卡槽
5、5’...冷凝管
5”...冷凝管
51...螺旋管部
52...卡接管部
53...彎折管部
6、6’、6”...加熱隔板
61...加熱板體
611...穿孔
612...頂端
613...底端
614...加熱板件
615...側板件
616...第一凹槽
617...第二凹槽
618、619...一端
62...導線
7...流體
圖1是本發明具有熱交換器的冷凍真空乾燥系統的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具有熱交換器的冷凍真空乾燥系統的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熱交換器的立體圖;
圖3是本發明具有熱交換器的冷凍真空乾燥系統的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熱交換器的立體分解圖;
圖4是沿圖2中的I-I剖線所取的剖視示意圖;
圖5是沿圖2中的II-II剖線所取的剖視示意圖;
圖6是沿圖2中的I-I剖線所取的剖視示意圖,說明流體於流道內的流動方向;
圖7是本發明具有熱交換器的冷凍真空乾燥系統的第二較佳實施例的熱交換器的立體分解圖;
圖8是本發明具有熱交換器的冷凍真空乾燥系統的第二較佳實施例的熱交換器的剖視示意圖;
圖9是本發明具有熱交換器的冷凍真空乾燥系統的第三較佳實施例的熱交換器的立體分解圖;及
圖10是本發明具有熱交換器的冷凍真空乾燥系統的第三較佳實施例的熱交換器的剖視示意圖。
40...熱交換器
4...中空殼體
41...流通空間
42...流入孔
43...流出孔
44...流道
451...底壁
452...圍繞壁
453...頂蓋
454...第一套管
455...第二套管
456...通孔
457、458...側卡槽
5...冷凝管
51...螺旋管部
52...卡接管部
6...加熱隔板
61...加熱板體
612...頂端
613...底端
614...加熱板件
62...導線
7...流體

Claims (18)

  1. 一種熱交換器,包含:一中空殼體,形成有一流通空間、一與該流通空間相連通且鄰近該流通空間底端的流入孔,及一與該流通空間相連通且鄰近該流通空間頂端的流出孔,該流入孔與該流出孔位於該流通空間相反兩側且分別供流體流入及流出;一冷凝管,設置於該中空殼體並且穿伸於該流通空間內;及複數個加熱隔板,設置於該流通空間內且彼此相間隔,所述加熱隔板將該流通空間分隔成一呈連續彎折形並供流體流通的流道,各該加熱隔板可對該流道內的流體加熱。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熱交換器,其中,該中空殼體形成有複數個與該流通空間相連通的通孔,各該加熱隔板包括一設置於該流通空間內的加熱板體,及一電性連接於該加熱板體且穿設於各該通孔的導線。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熱交換器,其中,該中空殼體包括一底壁、一由該底壁外周緣朝上延伸的圍繞壁,及一蓋合於該圍繞壁頂端的頂蓋,各該加熱隔板的加熱板體呈縱向延伸,鄰近該流入孔的一加熱隔板的加熱板體抵接在該底壁與該圍繞壁的內壁面且頂端與該頂蓋相間隔,鄰近該流出孔的一加熱隔板的加熱板體抵接在該頂蓋與該圍繞壁的內壁面且底端與該底壁相間隔。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熱交換器,其中,該圍繞壁內壁面形成有複數對呈縱向延伸的側卡槽,各該對側卡槽用以供各該加熱隔板的加熱板體卡接。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4項所述之熱交換器,其中,該冷凝管呈螺旋狀,各該加熱隔板的加熱板體形成有複數個供該冷凝管穿設的穿孔。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熱交換器,其中,各該加熱隔板的加熱板體包含一與該導線電性連接的加熱板件,及二個可拆卸地接合於該加熱板件左右相反側的側板件,該加熱板件左右相反側分別形成有複數個第一凹槽,各該側板件形成有複數個第二凹槽,各該第一、第二凹槽相配合共同界定出各該穿孔。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熱交換器,其中,該中空殼體包括一圍繞壁,該圍繞壁具有一第一側及一相反於該第一側的第二側,該流入孔形成於該第一側,該流出孔形成於該第二側,各該加熱隔板的加熱板體呈橫向延伸,鄰近該流入孔的一加熱隔板的加熱板體抵接於該圍繞壁內壁面且朝向該第二側的一端與該第二側相間隔,鄰近該流出孔的一加熱隔板的加熱板體抵接於該圍繞壁內壁面且朝向該第一側的一端與該第一側相間隔。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熱交換器,其中,該圍繞壁內壁面形成有複數個呈橫向延伸的環卡槽,各該環卡槽用以供各該加熱隔板的加熱板體卡接。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4或8項所述之熱交換器,其中,該冷凝管呈連續彎折狀,該冷凝管形狀與該流道形狀相配合並且穿設於該流道內。
  10. 一種具有熱交換器的冷凍真空乾燥系統,包含:一真空裝置,包括一可供一欲乾燥物容置的真空腔體,及一與該真空腔體相連接用以對該真空腔體進行抽真空的真空幫浦;一冷凍裝置,包括一冷媒壓縮機,及一設置於該真空腔體內並與該冷媒壓縮機相連接的冷凝器,該冷凝器用以將該欲乾燥物昇華出的水蒸氣冷凝成冰霜;一棚板,設置於該真空腔體內,該棚板可對該欲乾燥物加熱,以促使被冷凍後的該欲乾燥物內部的水份昇華為水蒸氣;一熱交換器,包含:一中空殼體,形成有一流通空間、一與該流通空間相連通且鄰近該流通空間底端的流入孔,及一與該流通空間相連通且鄰近該流通空間頂端的流出孔,該流入孔與該流出孔位於該流通空間相反兩側且分別供流體流入及流出,該流入孔與該流出孔分別與該棚板相連通;一冷凝管,設置於該中空殼體並且穿伸於該流通空間內;及複數個加熱隔板,設置於該流通空間內且彼此相間隔,所述加熱隔板將該流通空間分隔成一呈連續彎折形並供流體流通的流道,各該加熱隔板可對該流道內的流體加熱。
  1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具有熱交換器的冷凍真空乾燥系統,其中,該中空殼體形成有複數個與該流通空間相連通的通孔,各該加熱隔板包括一設置於該流通空間內的加熱板體,及一電性連接於該加熱板體且穿設於各該通孔的導線。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具有熱交換器的冷凍真空乾燥系統,其中,該中空殼體包括一底壁、一由該底壁外周緣朝上延伸的圍繞壁,及一蓋合於該圍繞壁頂端的頂蓋,各該加熱隔板的加熱板體呈縱向延伸,鄰近該流入孔的一加熱隔板的加熱板體抵接在該底壁與該圍繞壁的內壁面且頂端與該頂蓋相間隔,鄰近該流出孔的一加熱隔板的加熱板體抵接在該頂蓋與該圍繞壁的內壁面且底端與該底壁相間隔。
  1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具有熱交換器的冷凍真空乾燥系統,其中,該圍繞壁內壁面形成有複數對呈縱向延伸的側卡槽,各該對側卡槽用以供各該加熱隔板的加熱板體卡接。
  1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或13項所述之具有熱交換器的冷凍真空乾燥系統,其中,該冷凝管呈螺旋狀,各該加熱隔板的加熱板體形成有複數個供該冷凝管穿設的穿孔。
  1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具有熱交換器的冷凍真空乾燥系統,其中,各該加熱隔板的加熱板體包含一與該導線電性連接的加熱板件,及二個可拆卸地接合於該加熱板件左右相反側的側板件,該加熱板件左右相反側分別形成有複數個第一凹槽,各該側板件形成有複數個第二凹槽,各該第一、第二凹槽相配合共同界定出各該穿孔。
  1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具有熱交換器的冷凍真空乾燥系統,其中,該中空殼體包括一圍繞壁,該圍繞壁具有一第一側及一相反於該第一側的第二側,該流入孔形成於該第一側,該流出孔形成於該第二側,各該加熱隔板的加熱板體呈橫向延伸,鄰近該流入孔的一加熱隔板的加熱板體抵接於該圍繞壁內壁面且朝向該第二側的一端與該第二側相間隔,鄰近該流出孔的一加熱隔板的加熱板體抵接於該圍繞壁內壁面且朝向該第一側的一端與該第一側相間隔。
  1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具有熱交換器的冷凍真空乾燥系統,其中,該圍繞壁內壁面形成有複數個呈橫向延伸的環卡槽,各該環卡槽用以供各該加熱隔板的加熱板體卡接。
  1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13或17項所述之具有熱交換器的冷凍真空乾燥系統,其中,該冷凝管呈連續彎折狀,該冷凝管形狀與該流道形狀相配合並且穿設於該流道內。
TW100128540A 2011-08-10 2011-08-10 A heat exchanger and a refrigerated vacuum drying system having the heat exchanger TWI4589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28540A TWI458931B (zh) 2011-08-10 2011-08-10 A heat exchanger and a refrigerated vacuum drying system having the heat exchang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28540A TWI458931B (zh) 2011-08-10 2011-08-10 A heat exchanger and a refrigerated vacuum drying system having the heat exchang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07782A true TW201307782A (zh) 2013-02-16
TWI458931B TWI458931B (zh) 2014-11-01

Family

ID=48169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28540A TWI458931B (zh) 2011-08-10 2011-08-10 A heat exchanger and a refrigerated vacuum drying system having the heat exchanger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58931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94841C (zh) * 2006-02-20 2009-06-03 李志平 冻干机
CN2919178Y (zh) * 2006-04-24 2007-07-04 吴振华 一种环保型废液余热利用节能器
TWM398624U (en) * 2010-06-07 2011-02-21 Tai Yiaeh Entpr Co Ltd Heat exchanger device having dry heat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58931B (zh) 2014-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79148B2 (en) Defrosting device and refrigerator having the same
KR101637443B1 (ko) 냉장고용 제상히터 및 이를 구비한 냉장고
US10871320B2 (en) Defroster and refrigerator having same
CN107166866B (zh) 冰箱以及冰箱的控制方法
ES2637646T3 (es) Refrigerador
KR100499025B1 (ko) 냉장고
US8443618B2 (en) Refrigerating and/or freezing appliance
US10408525B2 (en) Defrosting device and refrigerator having the same
CN104101154A (zh) 冰箱
CN110411070A (zh) 蒸发单元和具有蒸发单元的冰箱
CN102317716B (zh) 冰箱
CN112781301A (zh) 冰箱
WO2015029409A1 (ja) 冷蔵庫
US20110252816A1 (en) Refrigerator icemaker moisture removal and defrost assembly
CN112113382A (zh) 冷凝器改进的冰箱
JP2014048031A (ja) 冷蔵庫
JP2018048799A (ja) 冷蔵庫
TWI458931B (zh) A heat exchanger and a refrigerated vacuum drying system having the heat exchanger
JP6330137B2 (ja) 冷蔵庫
TWI658245B (zh) refrigerator
CN118103650A (zh) 冷藏库
KR20200004218A (ko) 증발기 및 이를 갖는 냉장고
KR20200004216A (ko) 증발기 및 이를 갖는 냉장고
JP2015025566A (ja) 冷蔵庫
KR20200105156A (ko) 냉장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