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07656A - 帳篷 - Google Patents

帳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07656A
TW201307656A TW101118159A TW101118159A TW201307656A TW 201307656 A TW201307656 A TW 201307656A TW 101118159 A TW101118159 A TW 101118159A TW 101118159 A TW101118159 A TW 101118159A TW 201307656 A TW201307656 A TW 20130765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nt
support frame
expansion
frame
end por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181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61714B (zh
Inventor
Shigeki Shibata
Original Assignee
Logos Corp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gos Corp Kk filed Critical Logos Corp Kk
Publication of TW2013076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076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617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6171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5/00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5/32Parts, components, construction details, accessories, interior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ents, e.g. guy-line equipment, skirts, thresholds
    • E04H15/34Supporting means, e.g. frames
    • E04H15/36Supporting means, e.g. frames arch-shaped type
    • E04H15/40Supporting means, e.g. frames arch-shaped type flexibl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5/00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5/32Parts, components, construction details, accessories, interior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ents, e.g. guy-line equipment, skirts, thresholds
    • E04H15/60Po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目的】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一種可以蓋體容易地開閉開口之帳篷。【構成】一種帳篷包含有具有開口之帳篷本體、可閉塞開口之蓋體、以展開狀態支持帳篷本體之第1支持框架、配置於帳篷本體之開口周圍之向下U字形的第2支持框架、以擴張狀態維持蓋體且透過蓋體之突片可自由旋動地軸支撐於第2支持框架的擴張框架。藉由擴張框架旋動,蓋體開閉開口。

Description

帳篷 發明領域
本發明主要係有關一種可在屋外使用之帳篷。
發明背景
作為習知之帳篷係包含具有開口之帳篷本體、連結於帳篷本體之開口的上緣而可開閉前述開口之蓋體、及支持帳篷本體之框架者(參照專利文獻1)。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特開平05-171838號公報
發明概要
蓋體由於係可撓之布料,所以藉由捲起該蓋體,而可開放開口。由於捲起該蓋體之作業費事,使蓋體之開閉困難。
本發明係鑑於上述事情而創出者,作為其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可以蓋體容易地開閉開口之帳篷。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之帳篷係包含有:具有開口之帳篷本體、可閉塞前述開口之蓋體、以展開狀態支持前述帳篷本體之第1支持框架、配置於前述帳篷本體之前述開口周圍之呈向下U字形的第2支持框架、及以擴張狀態維 持前述蓋體且可自由旋動地軸支撐於前述第2支持框架之擴張框架。藉由前述擴張框架旋動,前述蓋體開閉前述開口。
依據如此之發明的情況,前述擴張框架以擴張狀態支持前述蓋體。藉由該擴張框架旋動,由於前述蓋體就在擴張狀態下開閉前述帳篷本體之前述開口,所以前述蓋體之開閉變得容易。又,由於前述擴張框架以擴張狀態支持前述蓋體,前述蓋體之重量變重。但是,由於前述擴張框架軸支撐於前述第2支持框架,可使前述蓋體之開閉安定。
且可使前述蓋體構成為具有蓋體本體、及設於前述蓋體本體且可自由旋動地軸支撐於前述第2支持框架之突片。並且前述擴張框架以具有固接於前述突片之第1端部,透過該突片而可自由旋動地軸支撐於前述第2框架者為佳。
依據如此之發明的情況,前述蓋體之前述突片可自由旋動地軸支撐於前述第2支持框架,且前述擴張框架透過前述突片可自由旋動地軸支撐於前述第2支撐框架。亦即,由於前述蓋體及前述擴張框架之雙方可自由旋動地軸支撐於前述第2支持框架,所以前述蓋體之開閉更加安定且變得容易。
且可使前述蓋體本體構成為具有設有一對前述突片之第1端部、及前述第1端部之相反側之第2端部。且可使前述擴張框架更構成為具有交叉成X字形之第1、第2擴張桿。前述第1、第2擴張桿具有前述擴張框架之前述第1端部、及為該第1端部之相反側的端部且固接於前述蓋體本體之第2端 部的第2端部。
依據如此之發明的情況,前述第1、第2擴張桿之前述第1端部分別固接於前述蓋體本體之前述第1端部之前述突片,且該第1、第2擴張桿之前述第2端部於前述蓋體本體固接於前述第2端部,所以可使前述蓋體之擴張狀態安定。是故,前述蓋體之開閉更加安定且變得容易。
且以前述蓋體之前述第1端部係連結於前述帳篷本體之開口之上緣者為佳。依據如此之發明的情況,由於前述蓋體之前述第1端部連結於前述帳篷本體之前述開口之上緣,所以前述蓋體之開閉更加安定且變得容易。
且可使前述帳篷更構成為包含有使前述第1、第2支持框架部分連結的連結部。依據如此之發明的情況,藉由前述連結部連結前述第1、第2支持框架,而使前述第2支持框架支持於前述第1支持框架。是故,由於前述第2支持框架安定,所以軸支撐於該第2支持框架之前述擴張框架及前述蓋體之旋動也會安定。
圖式簡單說明
第1A圖係本發明實施例1之帳篷的前視圖。
第1B圖係前述帳篷之後視圖。
第1C圖係前述帳篷之俯視圖。
第1D圖係前述帳篷之仰視圖。
第1E圖係前述帳篷之右側視圖。
第1F圖係前述帳篷之左側視圖。
第1G圖係表示前述帳篷之前視、俯視及右側視圖之立 體圖。
第2A圖係前述帳篷之第1A圖中之A-B交叉領域的擴大圖。
第2B圖係前述帳篷之第1A圖中之A-C交叉領域的擴大圖。
第3圖係顯示前述帳篷之蓋體開狀態的左側視圖。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用以實施發明之形態】
以下,就有關本發明實施例1之帳篷,一面參照第1A圖~第3圖一面進行說明。
【實施例1】
第1A圖~第1G圖所示之帳篷包含帳篷本體100、蓋體200、第1支持框架300a、300b、第2支持框架400、擴張框架500、與4個連結部600。以下,就有關前述帳篷之各構成元件詳細進行說明。而且,所謂帳篷本體100之展開狀態是如第1A圖~第1G圖所示,主片材110成隧道狀,且前片材120及後片材130為豎立狀態。
帳篷本體100如第1A圖~第1G圖所示,包含主片材110、前片材120、後片材130、主套筒141~145、與複數次套筒150。主片材110係尼龍塔夫塔綢或聚酯塔夫塔綢等之隧道型之具有防水性的布料。主片材110之兩下端之前側部、後側部如第1D圖所示,設有一對卡止部111、112。主片材110之兩下端的中央部也於主片材110之長度方向隔著 間隔設有一對卡止部113、114。再者,主片材110之兩下端之卡止部111與卡止部114之間設有一對卡止部115。卡止部111~115具有連結於主片材110之帶子、與設於該帶子之前端的環。
主套筒141與主套筒142係如第1C圖所示,於主片材110之頂部的前側配設成X字形。主套筒143與主套筒144係於主片材110之頂部的後側配設成X字形。又,套筒145係設於前片材120之頂部。主套筒141~145係尼龍塔夫塔綢或聚酯塔夫塔綢等之筒狀之具有防水性的布料。主套筒141之長度方向的一端係朝向其中一側之卡止部111,另一端係朝向其中另一側之卡止部113。主套筒142之長度方向的一端係朝向其中另一側之卡止部111,另一端則是朝向其中一側之卡止部113。主套筒143之長度方向的一端係朝向其中一側之卡止部114,另一端係朝向其中另一側之卡止部112。主套筒144之長度方向之一端係朝向其中另一側之卡止部114,另一端係朝向其中一側之卡止部112。
次套筒150係如第1C圖所示,隔著間隔設於主片材110上之主套筒141、142與卡止部111、113之間、主套筒143、144與卡止部112、114之間、及套筒145與卡止部115之間。次套筒150係長度尺寸較主套筒141~145小之尼龍塔夫塔綢或聚酯塔夫塔綢等之筒狀的布料。
前片材120及後片材130如第1E圖及第1F圖所示,係尼龍塔夫塔綢或聚酯塔夫塔綢等之山形之具有防水性的布料。前片材120之稜線部係止固於主片材110之前側端。後 片材130之稜線部係止固於主片材110之後側端。因此,前片材120及後片材130在展開狀態被拉伸至主片材110並豎立。於前片材120,如第3圖所示,設置梯形之開口121。
第1支持框架300a、300b如第1G圖所示,係用以在展開狀態支持帳篷本體100之框架。第1支持框架300a係具有各以複數於長度方向可裝卸地連結之桿構成之第1、第2支持桿310a、320a。第1支持桿310a如第1A圖及第1B圖所示,具有長度方向之第1端部311a、及其相反側之第2端部312a。第2支持桿320a具有長度方向之第1端部321a、及其相反側之第2端部322a。第1支持桿310a係插入於帳篷本體100之主套筒141、及該主套筒141與卡止部111、113之間的次套筒150。第1、第2端部311a、312a係卡止於其中一側之卡止部111之環、其中另一側之卡止部113之環。第2支持桿320a係插入於帳篷本體100之主套筒142、及該主套筒142與卡止部111、卡止部113之間的次套筒150。第1、第2端部321a、322a係卡止於其中另一側之卡止部111之環、其中一側之卡止部113之環。於該狀態,第1、第2支持桿310a、320a係交叉成X字形,且在展開狀態支持主片材110之前側部及前片材120。
第1支持框架300b係具有與第1、第2支持桿310a、320a相同構成之第1、第2支持桿310b、320b。第1支持桿310b係插入於帳篷本體100之主套筒143、及該主套筒143與卡止部112、114之間的次套筒150。第1、第2端部311b、312b係卡止於其中一側之卡止部114之環、其中另一側之卡止部112 之環。第1支持桿320b係插入於帳篷本體100之主套筒144、及該主套筒144與卡止部112、114之間的次套筒150。第1、第2端部321b、322b係卡止於其中另一側之卡止部114之環、其中一側之卡止部112之環。於該狀態,第1、第2支持桿310b、320b係互相交叉成X字形,且在展開狀態支持主片材110之後側部之後片材130。又,第1、第2支持桿310b、320b係交叉於第2、第1支持桿320a、310a。該交叉部係藉由連結部600連結。連結部600係連結帶或繩,纏繞於前述交叉部。
第2支持框架400如第1C圖及第1F圖所示,係以複數於長度方向可裝卸地連結之桿構成。第2支持框架400具有長度方向之第1端部410、及其相反側之第2端部420。第2支持框架400係插入於帳篷本體100之主套筒145、及該主套筒145與卡止部115之間的次套筒150。第1、第2端部410、420係卡止於卡止部115之環。藉此,第2支持框架400大略向下彎曲成U字形,配置於主片材120之周圍(亦即,主片材120之開口121周圍)。於該狀態,第2支持框架400係支持前片材120及主片材110之前側端。又,第2支持框架400係交叉於第1支持框架300a之第1、第2支持桿310a、320a。該交叉部係藉由連結部600連結。該連結部600也纏繞於前述交叉部。於該狀態,第2支持框架400支持於第1支持框架300a。
蓋體200係尼龍塔夫塔綢或聚酯塔夫塔綢等之具有防水性的布料。蓋體200如第1F圖所示,具有蓋體本體210、一對突片220、套筒231、232、與一對袋部240。蓋體本體 210係較前片材120之開口121為稍大之梯形。蓋體本體210具有上端部(第1端部)211、下端部(第2端部)212、與兩端部。蓋體本體210之上端部211係止固於前片材120之開口121之上緣部,蓋體本體210係成為可開閉開口121。蓋體本體210之兩端部與前片材120之開口121的兩側緣部之間,設有未圖示之線扣件。藉由關閉開啟該線扣件,而使蓋體本體210之兩端部與前片材120之開口121的兩側緣部連結或解除連結。
突片220如第2A圖及第2B圖所示,具有突片本體221與箍圈222。突片本體221係設於蓋體本體210之上端部211之寬度方向兩端的布料。於突片本體221開設有貫通孔221a。箍圈222係連接於突片本體221之前端。該箍圈222係卡合於第2支持框體400。藉此,突片220係成可以箍圈222為支點自由旋動。袋部240如第1G圖所示,設於蓋體本體210下端部212之寬度方向的兩端。
套筒231、232係沿著該蓋體本體210之對角線呈X字形設於蓋體本體210外面之中心部。套筒231、232係尼龍塔夫塔綢或聚酯塔夫塔綢等之筒狀具有防水性的布料。套筒231之上端係朝向其中一側之突片220,套筒231之下端係朝向其中另一側之袋部240。套筒232之上端係朝向其中另一側之突片220,套筒232之下端係朝向其中一側之袋部240。
擴張框架500如第1F圖及第1G圖所示,係以擴張狀態支持蓋體200之X字形的框架。該擴張框架500係具有分別以複數於長度方向可裝卸地連結之桿構成之第1、第2擴張桿 510、520。第1、第2擴張桿510、520的長度尺寸係較蓋體本體210之對角線的長度稍大。第1擴張桿510具有長度方向之第1端部511、與其相反側之第2端部512。第2擴張桿520具有長度方向之第1端部521與其相反側之第2端部522。於第1、第2擴張桿510、520之第1端部511、521外嵌有外徑較突片220之貫通孔221a大之環511a、521a。
第1擴張桿510係插入於蓋體200之套筒232。第1端部511係插入於蓋體200之其中另一側的突片200之貫通孔221a(參照第2A圖),第2端部512係插入於蓋體200之其中一側之袋部240。第2擴張桿520係插入於蓋體200之套筒231。第1端部521係插入於蓋體200之其中一側之突片220的貫通孔221a(參照第2B圖),第2端部512係插入於蓋體200之其中另一側之袋部240。第1端部511、521在插入於貫通孔221a的狀態下,環511a、521a抵接於突片220之貫通孔221a之周緣部。藉此,第1端部511、521固接於突片220。如此,第1、第2擴張桿510、520在安裝於蓋體200的狀態下,交叉成X字形,以擴張狀態支持蓋體200。而且,如上述般,由於第1、第2擴張桿510、520之長度尺寸較蓋體本體210之對角線的長度稍大,所以在擴張狀態下第1、第2擴張桿510、520彎曲成弓形,蓋體本體210成朝外側凸出之拱頂狀。
擴張框架500係成以突片220之箍圈222為支點而可自由旋動。伴隨擴張框架500之旋動,蓋體本體210旋動,前片體120之開口121成可開閉。
以下,就有關上述帳篷之組立步驟詳細進行說明。首 先,準備桿被分裂狀態之第1支持框架300a之第1、第2支持桿310a、320a及第1支持框架300b之第1、第2支持桿310b、320b。且與此同時,準備帳篷本體100。之後,使桿連結,使第1、第2支持桿310a、320a及第1、第2支持桿310b、320b成一根棒狀。之後,將第1支持桿310a插入於帳篷本體100之主套筒141及次套筒150。之後,將第1支持桿310a之第1、第2端部311a、312a插入於其中一側之卡止部111之環、其中另一側之卡止部113之環,並使其卡止。將第2支持桿320a插入於帳篷本體100之主套筒142及次套筒150。之後,將第2支持桿320a之第1、第2端部321a、322a插入於其中另一側之卡止部111之環、其中一側之卡止部113的環,並使其卡止。藉此,第1、第2支持桿310a、320a交叉成X字形。
同樣地,將第1支持桿310b插入於帳篷本體100之主套筒143及次套筒150。之後,將第1支持桿310b之第1、第2端部311b、312b插入於其中一側之卡止部114、其中另一側之卡止部112之環,並使其卡止。又,將第1支持桿320b插入於帳篷本體100之主套筒144及次套筒150。之後,將第1支持桿320b之第1、第2端部321b、322b插入於其中另一側之卡止部114之環、其中一側之卡止部112的環,並使其卡止。藉此,第1、第2支持桿310b、320b互相交叉成X字形,且第1、第2支持桿310b、320b交叉於第2、第1支持桿320a、310a。之後,使第1、第2支持桿310b、320b與第2、第1支持桿320a、310a之交叉部以連結部600連結。在此狀態下,第1支持框架300a之第1、第2支持桿310a、320a及第1支持框架300b之 第1、第2支持桿310b、320b以展開狀態支持帳篷本體100。
之後,準備桿被分裂狀態之第2支持框架400。之後,使桿連結,使第2支持框架400成為一根棒狀。之後,將第2持框架400插入帳篷本體100之主套筒145及副套筒150。之後,將第2支持架之第1、第2端部410、420插入卡止部115之環並使其卡止。藉此,第2支持框架400彎曲成向下U字形且交叉於第1支持框架300a之第1、第2支持桿310a、320a。之後,以連結部600使第2支持框架400與第1、第2支持桿310a、320a之交叉部連結。藉此,第1支持框架300a支持第2支持框架400,第2支持框架400支持前片材120及主片材110之前端部。而且,可使第2支持框架400較第1支持框架300a、300b為前方安裝於帳篷本體100。
之後,使蓋體200之突片220之箍圈222分別卡止於第2支持框架400。
之後,準備桿被分裂狀態之擴張框架500之第1、第2擴張桿510、520。之後,使桿連結,並使第1、第2擴張桿510、520成為一根棒狀。之後,將第1擴張桿510插入蓋體200之套筒232。之後,將第1擴張桿510插入蓋體200之套筒232。之後,將第1擴張桿510之第1端部511插入蓋體200之其中另一側之突片200的貫通孔221a,並將該第1擴張桿510之第2端部512插入蓋體200之其中一側之袋部240。且同時,將第2擴張桿520插入蓋體200之套筒231。之後,將第2擴張桿520之第1端部521插入蓋體200之其中一側之突片200的貫通孔221a,且將該第2擴張桿520之第2端部512插入蓋體200之其 中另一側的袋部240。藉此,第1、第2擴張桿510、520交叉成X字形且彎曲成弓形,並在擴張狀態支持蓋體200。此時,蓋體200之蓋體本體210成為朝外側凸出之拱頂狀。
以下,就有關如上述般組立之帳篷的蓋體200之開閉詳細地進行說明,且就有關蓋體200開閉時之帳篷之各構成元件之動作詳細地進行說明。首先,打開上述線扣件,並將蓋體本體210之兩端部與前片材120之開口121兩側緣部的連結解除。
之後,以突片220之箍圈222為支點使蓋體200及擴張框架500朝上側旋動。如此,如第3圖所示,帳篷本體100之開口121開放。藉此,可從開口121出入於帳篷本體100內。又,為了維持蓋體200之開狀態,可使蓋體200之蓋體本體210之下端部212連結於桿、其他帳篷或車子等。
之後,以突片220之箍圈222為支點使蓋體200及擴張框架500朝下側旋動。如此,帳篷本體100之開口121藉由蓋體200之蓋體本體210而閉塞。之後,利用關閉上述線扣件,而連結蓋體本體210與帳篷本體100。
如上述之帳篷的情況,擴張框架500在擴張狀態支持蓋體200。藉由該擴張框架500以突片220為支點而旋動,蓋體200之蓋體本體210就在擴張狀態下,開閉帳篷本體100之開口121,所以蓋體200之開閉變得容易。又,由於擴張框架500在擴張狀態支持蓋體200,所以蓋體200之重量變重。但是,擴張框架500之第1、第2擴張桿510、520之第1端部511、521透過蓋體200之突片220而軸支撐於第2支持框架。亦 即,由於蓋體200及擴張框架500之雙方係可自由旋動地軸支撐於第2支持框架400,所以可使蓋體200之開閉及蓋體200之擴張狀態安定。
而且,第2支持框架400與第1支持框架300a之第1、第2支持桿310a、320a的交叉部以連結部600連結。亦即,由於第2支持框架400係藉由第1支持框架300a支持,所以在使蓋體200之開閉安定上有利點。
且,上述之帳篷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例1,於申請專利範圍之記載範圍中可任意地進行設計變更,以下予以詳述。
在上述實施例1中,帳篷本體100係使具有主片材110、前片材120、後片材130、主套筒141~145、及複數副套筒150。然而,帳篷本體在具有開口且可藉由第1支持框架在展開狀態支持下,可任意地進行設計變更。例如,可使帳篷本體成大略金字塔形或如塑膠布溫室之建築物狀。
在上述實施例1中,本發明之帳篷係使具有1支持框架300a、300b。然而,本發明之帳篷只要是具有可在展開狀態支持帳篷本體之至少一個第1支持框架下,可任意地進行變更。例如,帳篷本體為上述大略金字塔形的情況,藉由配置成將與上述實施例1相同之第1支持框架之第1、第2支持桿插入帳篷本體之套筒且在帳篷本體之頂部交叉,而可使該帳篷本體以第1支持框架支持。而且,並不限定於第1支持框架具有第1、2支持桿者,只要是在展開狀態可支持帳篷本體者,可任意地進行設計變更。
在上述實施例1中,第2支持框架400係以複數可於長度 方向裝卸而連結之桿構成之向下U字形,且使配置於前片材120之周圍。然而,第2支持框架只要是配置於帳篷本體之開口周圍之向下U字形,可任意地進行設計變更。例如,可使第1支持框架為向下U字形之棒或板,並配置於帳篷本體之開口周圍。又,在上述實施例1中,係使第2支持框架400支持前片材120及主片材110之前端部。然而,可使為第2支持框架不支持帳篷本體之態樣。
在上述實施例1中,係使蓋體200具有蓋體本體210、一對突片220、套筒231、232、及一對袋部240。然而,蓋體只要是可閉塞帳篷本體之開口,可任意進行設計變更。蓋體之形狀可因應開口之形狀而適宜變更。又,蓋體之上端部(第1端部)不需要連結於帳篷本體之開口之上緣部。亦即,蓋體可與帳篷本體為相異的物體。又,如後述般,擴張框架之第1端部直接軸支撐於第2支持框架的情況,可省略蓋體之突片。
在上述實施例1中,係使突片220具有設於蓋體本體210上端部211之寬度方向兩端之突片本體221、及連結於該突片本體221之前端且卡合於第2支持框架400之箍圈222。然而,突片220只要是設於蓋體本體且可自由旋動地軸支撐於前述第2支持框架者,可任意地進行設計變更。例如,擴張框架為後述之環狀時,可使突片構成為固接於該擴張框架之上端部且軸支撐於第2支持框架。又,也可設計變更成將突片之前端部捲繞於第2支持框架且軸支撐於該第2支持框架。
在上述實施例1中,係使擴張框架500具有第1、第2擴張桿510、520,且該第1、第2擴張桿510、520之第1端部511、521透過蓋體200之突片220而軸支撐於第2支持框架400。然而,擴張框架只要是在擴張狀態下維持蓋體且可自由旋動地軸支撐於前述第2支持框架,可任意地進行設計變更。例如,可使構成為擴張框架500之第1、第2擴張桿510、520之第1端部511、521直接軸支撐於第2支持框架400。又,蓋體為圓形的情況,係可使擴張框架為安裝於蓋體之外周部的環狀的框架。此時,係可使前述擴張框架之上端部構成可自由旋動地軸支撐於第2支持框架。
在上述實施例1中,使第1、第2擴張桿510、520之第1端部511、521在插入於蓋體200之突片220之貫通孔221a的狀態下被固接。但是,只要是在第1、第2擴張桿之第1端部固接於蓋體之突片,並透過該突片可自由旋動地軸支撐在第2支持框架下,可任意地進行設計變更。例如,可使第1、第2擴張桿之第1端部插入於設在突片之袋部的態樣。又,也可將第1、第2擴張桿之第1端部藉由銷等固定機構固接於突片,藉由黏著劑黏著於突片。
在上述第1實施例1中,係使第1、第2擴張桿510、520之第2端部512、522插入於蓋體200之袋部240。但是,只要是第1、第2擴張桿之第2端部固接於蓋體之第2端部,可任意地進行設計變更。例如,將第1、第2擴張桿之第2端部插入於設於蓋體之第2端部的貫通孔,並藉由將外嵌於該第1、第2擴張桿之第2端部之環抵接於前述貫通孔之周緣部, 而可使為第1、第2擴張桿之第2端部固接於蓋體之第2端部的態樣。又,也可將第1、第2擴張桿之第2端部藉由銷等固定機構固接於蓋體之第2端部,藉由黏著劑黏著於蓋體之第2端部。且,第1、第2擴張桿也可配置於蓋體之內面側。
在上述第1實施例1中,係使連結部600為使第1、第2支持桿310b、320b與第2、第1支持桿320a、310a之交叉部、及第2支持框架400與第1支持框架300a之第1、第2支持桿310a、320a之交叉部連結的帶子或繩。但是,只要是連結部為使第1、第2支持框架部分連結者,可任意地進行設計變更。例如,連結部可為使第1、第2支持框架之交叉部連結的銷或螺栓等固定機構。又,可使連結部為使第1、第2支持框架部分連結的連結體。此時,第1、第2支持框架不需部分交叉。
而且,上述實施例1係說明構成上述帳篷各部之素材、形狀、尺寸、數量及配置等其中一例者,只要是可實現同樣機能,可任意地進行設計變更。
100‧‧‧帳篷本體
110‧‧‧主片材
111‧‧‧卡止部
112‧‧‧卡止部
113‧‧‧卡止部
114‧‧‧卡止部
115‧‧‧卡止部
120‧‧‧前片材
121‧‧‧開口
130‧‧‧後片材
141‧‧‧主套筒
142‧‧‧主套筒
143‧‧‧主套筒
144‧‧‧主套筒
145‧‧‧主套筒
150‧‧‧次套筒
200‧‧‧蓋體
210‧‧‧蓋體本體
211‧‧‧上端部(第1端部)
212‧‧‧下端部(第2端部)
220‧‧‧突片
221‧‧‧突片本體
221a‧‧‧貫通孔
222‧‧‧箍圈
231‧‧‧套筒
232‧‧‧套筒
240‧‧‧袋部
300a‧‧‧第1支持框架
300b‧‧‧第1支持框架
310a‧‧‧第1支持桿
310b‧‧‧第1支持桿
311a‧‧‧第1端部
311b‧‧‧第1端部
312a‧‧‧第2端部
312b‧‧‧第2端部
320a‧‧‧第2支持桿
320b‧‧‧第2支持桿
321a‧‧‧第1端部
321b‧‧‧第1端部
322a‧‧‧第2端部
322b‧‧‧第2端部
400‧‧‧第2支持框架
410‧‧‧第1端部
420‧‧‧第2端部
500‧‧‧擴張框架
510‧‧‧第1擴張桿
511‧‧‧第1端部
511a‧‧‧環
512‧‧‧第2端部
520‧‧‧第2擴張桿
521‧‧‧第1端部
521a‧‧‧環
522‧‧‧第2端部
600‧‧‧連結部
第1A圖係本發明實施例1之帳篷的前視圖。
第1B圖係前述帳篷之後視圖。
第1C圖係前述帳篷之俯視圖。
第1D圖係前述帳篷之仰視圖。
第1E圖係前述帳篷之右側視圖。
第1F圖係前述帳篷之左側視圖。
第1G圖係表示前述帳篷之前視、俯視及右側視圖之立 體圖。
第2A圖係前述帳篷之第1F圖中之A-B交叉領域的擴大圖。
第2B圖係前述帳篷之第1F圖中之A-C交叉領域的擴大圖。
第3圖係顯示前述帳篷之蓋體開狀態的左側視圖。
100‧‧‧帳篷本體
111‧‧‧卡止部
112‧‧‧卡止部
113‧‧‧卡止部
114‧‧‧卡止部
115‧‧‧卡止部
120‧‧‧前片材
141‧‧‧主套筒
142‧‧‧主套筒
143‧‧‧主套筒
144‧‧‧主套筒
145‧‧‧主套筒
150‧‧‧次套筒
200‧‧‧蓋體
210‧‧‧蓋體本體
211‧‧‧上端部(第1端部)
212‧‧‧下端部(第2端部)
220‧‧‧突片
231‧‧‧套筒
232‧‧‧套筒
240‧‧‧袋部
300a‧‧‧第1支持框架
300b‧‧‧第1支持框架
310a‧‧‧第1支持桿
310b‧‧‧第1支持桿
320a‧‧‧第2支持桿
320b‧‧‧第2支持桿
400‧‧‧第2支持框架
500‧‧‧擴張框架
510‧‧‧第1擴張桿
520‧‧‧第2擴張桿
600‧‧‧連結部

Claims (5)

  1. 一種帳篷,係包含有:帳篷本體,具有開口者;蓋體,可閉塞前述開口者;第1支持框架,係以展開狀態支持前述帳篷本體者;第2支持框架,係呈向下U字形且配置於前述帳篷本體之前述開口周圍;及擴張框架,係以擴張狀態維持前述蓋體,且可自由旋動地軸支撐於前述第2支持框架,藉由前述擴張框架旋動,前述蓋體開閉前述開口。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帳篷,其中前述蓋體具有蓋體本體、及設於前述蓋體本體且可自由旋動地軸支撐於前述第2支持框架之突片,並且前述擴張框架具有固接於前述突片之第1端部,透過該突片而可自由旋動地軸支撐於前述第2框架。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帳篷,其中前述蓋體本體具有設有一對前述突片之第1端部、及前述第1端部之相反側之第2端部,前述擴張框架更具有交叉成X字形之第1、第2擴張桿,前述第1、第2擴張桿具有前述擴張框架之前述第1端部、及為該第1端部之相反側的端部且固接於前述蓋體本體之第2端部的第2端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帳篷,其中前述蓋體之前述第1端部係連結於前述帳篷本體之開口的上緣。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帳篷,更包含有使 前述第1、第2支持框架部分連結的連結部。
TW101118159A 2011-08-02 2012-05-22 帳篷 TW20130765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68882A JP5779035B2 (ja) 2011-08-02 2011-08-02 テン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07656A true TW201307656A (zh) 2013-02-16
TWI561714B TWI561714B (zh) 2016-12-11

Family

ID=47611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18159A TW201307656A (zh) 2011-08-02 2012-05-22 帳篷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5779035B2 (zh)
KR (1) KR101929880B1 (zh)
CN (1) CN102913051B (zh)
HK (1) HK1180745A1 (zh)
TW (1) TW20130765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9178B (zh) * 2019-07-29 2023-10-21 日商樂格氏股份有限公司 帳篷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48058B2 (ja) * 2017-09-01 2021-10-13 株式会社ロゴス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テントおよびテントの設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10482A (en) * 1972-11-14 1974-05-14 Pelsue T Co Collapsible tent and frame therefor
JPS59101Y2 (ja) * 1981-12-28 1984-01-05 株式会社 トヤマゴ−ルドウイン テント
JPH0682686U (ja) * 1993-04-30 1994-11-25 明 森長 折り畳み収納式旗竿と旗布
US5628338A (en) * 1996-04-19 1997-05-13 Stumbo; Steven W. Collapsible blind
CN101331284B (zh) * 2005-11-03 2011-02-02 科尔曼公司 带有铰接的门或者窗的帐篷
CN201310222Y (zh) * 2008-10-17 2009-09-16 宁波市土窝客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帐篷
CN201297062Y (zh) * 2008-10-17 2009-08-26 秋野地(厦门)露营用品有限公司 帐篷两交叉杆的连接结构
CN201495826U (zh) * 2009-07-14 2010-06-02 浙江泰普森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收纳的多功能帐篷
CN201649783U (zh) * 2010-03-31 2010-11-24 上海洋帆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lcd帐篷
CN201756831U (zh) * 2010-05-19 2011-03-09 浙江泰普森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渔具帐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9178B (zh) * 2019-07-29 2023-10-21 日商樂格氏股份有限公司 帳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929880B1 (ko) 2018-12-17
JP5779035B2 (ja) 2015-09-16
HK1180745A1 (zh) 2013-10-25
KR20130018503A (ko) 2013-02-25
CN102913051B (zh) 2016-01-06
JP2013032638A (ja) 2013-02-14
CN102913051A (zh) 2013-02-06
TWI561714B (zh) 2016-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477475Y1 (ko) 텐트
KR200149956Y1 (ko) 천과 프레임이 일체로 결합된 절첩식 대형 텐트 프레임
AU602627B2 (en) Instantly stable, quickly erectable and quickly collapsible portable structure
US3941140A (en) Foldable free-standing tent, frame and subframe therefor
US7549432B2 (en) Collapsible frame support for flexible material
JP4017876B2 (ja) ワンタッチ折畳み式テントの脱着装置
WO2001048338A1 (en) Unitary, collapsible tri-panel structures__
US9290961B2 (en) Collapsible portable shelter
US4192334A (en) Collapsible dome frame
US5655558A (en) Multiple configuration tent structure
TW201307656A (zh) 帳篷
JP2004503701A (ja) 折りたたみ式テント
KR101468013B1 (ko) 돔형 텐트의 폴대구조
CN204163469U (zh) 一种帐篷边脚的固定结构
GB2451651A (en) Pop up structure
JP2019108756A (ja) タープ
JP7353620B2 (ja) テント
JP2006194057A (ja) 回転アーム支軸装置式簡易テント
JP3230730U (ja) 携帯用椅子
KR200496553Y1 (ko) 타프용 폴대 체결구
CN210918458U (zh) 隧道型帐篷
CN100390457C (zh) 可折叠构件及其折叠方法
JP2003079415A (ja) 二層傘
JP2000314245A (ja) 携帯型のテント
KR920005728Y1 (ko) 조립식 텐트 겸용 파라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