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06499A - 具有單晶片無線電之長期演進技術(lte)/1x雙待機 - Google Patents

具有單晶片無線電之長期演進技術(lte)/1x雙待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06499A
TW201306499A TW101113528A TW101113528A TW201306499A TW 201306499 A TW201306499 A TW 201306499A TW 101113528 A TW101113528 A TW 101113528A TW 101113528 A TW101113528 A TW 101113528A TW 201306499 A TW201306499 A TW 20130649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radio access
access technology
wireless
paging channe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135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52848B (zh
Inventor
Syed Aon Mujtaba
Wen Zhao
xiao-wen Wang
Vinay Majjigi
Isabel G Mahe
Original Assignee
Apple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ple Inc filed Critical Apple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3064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064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528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5284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witch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using signal quality detect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0Access point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e.g. multi-mode access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6Circuits
    • H04B1/26Circuits for superheterodyne re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Circuits Of Receiver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可提供含有無線通信電路之電子器件。該無線通信電路可包括藉由切換電路耦接至天線之射頻收發器電路。可支援多種無線電存取技術。一器件可包括第一天線及第二天線。控制電路可針對每一無線電存取技術來組態該收發器電路及切換電路以支援該器件在作用中模式及閒置模式下的操作。在一些組態中,可使用兩個天線來支援與該等無線電存取技術中之一者相關聯的操作。在其他組態中,可使用該第一天線來支援該等無線電存取技術中之第一技術所作的操作,而可使用該第二天線來支援該等無線電存取技術中之第二技術所作的操作。

Description

具有單晶片無線電之長期演進技術(LTE)/1X雙待機
本發明大體而言係關於無線通信電路,且更特定而言係關於具有支援多種無線電存取技術之無線通信電路的電子器件。
本申請案主張2011年8月1日申請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3/195,732號及2011年4月18日申請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1/476,736號的優先權,該等申請案之全文特此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諸如攜帶型電腦及蜂巢式電話之電子器件常具備無線通信能力。舉例而言,電子器件可使用諸如蜂巢式電話電路及WiMax(IEEE 802.16)電路的遠程無線通信電路。電子器件亦可使用諸如WiFi®(IEEE 802.11)電路及Bluetooth®電路的近程無線通信電路。
在一些器件中,可能需要支援多種無線電存取技術。舉例而言,可能需要支援用於處置資料會話之較新無線電存取技術及用於支援語音呼叫的較舊無線電存取技術。已用於蜂巢式電話中之不同無線電存取技術的實例包括全球行動通信系統(GSM)、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MTS)、分碼多重存取(CDMA)(例如CDMA2000,CDMA2000包括諸如CDMA2000 1XRTT之標準)及長期演進(LTE)。
理論上,電子器件可藉由將足夠硬體資源併入至器件中而支援任何數目種所要的無線電存取技術。舉例而言,器 件可操作用於每一無線電存取技術的獨立無線電路及專用天線。然而,實務上,此方案可能不切實際。除了包括用於每一所支援無線電存取技術之不同無線電晶片組及天線的效率低之外,此方法還可能無法保證免受各種無線電存取技術之間的干擾。
因此,將需要能夠提供在電子器件中支援多種無線電存取技術所用的改良方式。
可提供含有無線通信電路之電子器件。該無線通信電路可包括使用切換電路耦接至天線之射頻收發器電路。控制電路可用以調整該射頻收發器電路及該切換電路的組態。
該無線通信電路可支援使用多種無線電存取技術的操作。該等天線可包括第一天線及第二天線。該控制電路可向該收發器電路及該切換電路提供動態控制信號,該等動態控制信號組態該電子器件以支援作用中模式操作及閒置模式操作的各種組合。舉例而言,該收發器電路及該切換電路可經組態以允許該第一天線及該第二天線兩者同時用以支援特定無線電存取技術的操作,或可經組態以允許該第一天線用以支援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而該第二天線用以支援第二無線電存取技術。
本發明之其他特徵、本發明之本質及各種優點將自隨附圖式及較佳實施例的以下詳細描述而更顯而易見。
電子器件可具備無線通信電路。無線通信電路可用以支 援多種無線電存取技術(通信協定)。舉例而言,電子器件可藉由以下技術來支援通信:全球行動通信系統(GSM)無線電存取技術、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MTS)無線電存取技術、分碼多重存取(CDMA)無線電存取技術(例如,CDMA2000 1XRTT或其他CDMA無線電存取技術)、長期演進(LTE)無線電存取技術及/或其他無線電存取技術。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描述支援諸如LTE及CDMA2000 1XRTT(本文中有時稱為「1X」)之至少兩種無線電存取技術的電子器件。必要時,可支援其他無線電存取技術。支援諸如LTE及1X無線電存取技術之兩種無線電存取技術之器件的使用僅為說明性的。
可使用共用無線通信電路(諸如共用射頻收發器電路)及共同基頻處理器積體電路(有時稱為「無線電」)來支援電子器件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無線電存取技術。
電子器件可具有多個天線。舉例而言,電子器件可具有一對蜂巢式電話天線。可使用切換電路及電子器件之無線電路中的其他射頻前端電路將天線耦接至共用無線通信電路。可取決於器件之所要操作模式而即時組態該無線電路。
當經組態以支援正常LTE操作時,可使用器件中之天線中的每一者來接收相應LTE資料串流。同時使用兩個天線來接收兩個LTE資料串流(有時被稱為接收器分集或接收分集的配置類型)有助於改良接收資料速率。因而,LTE協定指定了接收分集的使用。
為了避免遺漏傳入1X呼叫,每1X傳呼循環可監視1X傳呼頻道一次。為了確保對作用中LTE資料會話之打斷減至最低,可藉由將天線中之一者暫時用於1X傳呼監視而天線中之另一者繼續用於接收LTE資料來執行1X傳呼監視操作。在一些情形下,1X傳呼頻道中之接收信號強度低。在此等情形下,兩個天線可暫時用於接收1X傳呼頻道信號。在已監視1X傳呼頻道達所要時間週期(有時稱為1X喚醒週期)之後,該等天線可再次皆用於LTE資料。
在電子器件之操作期間可連續執行此天線分配方案。在不需要監視1X傳呼頻道的時間週期期間,兩個天線可用於LTE訊務。到了要監視1X傳呼頻道時,正用以處置LTE訊務的一或兩個天線可暫時用於監視1X傳呼頻道。
圖1中展示說明性電子器件,其為可用以支援多種無線電存取技術之類型。電子器件10可為攜帶型電子器件或其他合適電子器件。舉例而言,電子器件10可為膝上型電腦、桌上型電腦、稍微較小之器件(諸如,腕錶器件、垂飾器件、頭戴式耳機器件、耳機器件,或其他佩戴型或微型器件)、蜂巢式電話、媒體播放器等。
器件10可包括諸如外殼12的外殼。外殼12(有時可稱為機殼)可由以下材料形成:塑膠、玻璃、陶瓷、纖維複合物、金屬(例如,不鏽鋼、鋁等)、其他合適材料或此等材料之組合。在一些情形下,外殼12之數個部分可由介電材料或其他低導電率材料形成。在其他情形下,外殼12或構成外殼12之數個結構中的至少一些可由金屬元件形成。
器件10必要時可具有諸如顯示器14的顯示器。顯示器14可(例如)為併有電容性觸控電極的觸控螢幕。顯示器14可包括由發光二極體(LED)、有機LED(OLED)、電漿單元、電子墨水元件、液晶顯示(LCD)組件,或其他適當影像像素結構形成的影像像素。蓋玻璃層可覆蓋顯示器14之表面。顯示器14之諸如周邊區20I的數個部分可為非作用中的,且可不含影像像素結構。顯示器14之諸如矩形中心部分20A的數個部分(以虛線20為界)可對應於顯示器14的作用中部分。在作用中顯示區20A中,影像像素陣列可用以向使用者顯示影像。
覆蓋顯示器14之蓋玻璃層可具有諸如圓形開口的開口(用於按鈕16),及諸如揚聲器埠開口18的揚聲器埠開口(例如,用於使用者之耳用揚聲器)。器件10亦可具有其他開口(例如,顯示器14及/或外殼12中之用於容納音量按鈕、振鈴器按鈕、休眠按鈕及其他按鈕的開口,用於音訊插口、資料埠連接器、抽取式媒體槽之開口等)。
外殼12可包括沿顯示器14及器件10之矩形輪廓延伸(作為實例)之周邊導電部件(諸如金屬表框或金屬帶)。必要時,周邊導電部件可用於形成器件10之天線。
天線可沿器件10之邊緣、在器件10背面上或正面上,或在器件10中的其他地方定位為延伸元件或可附接之結構。在一合適配置(本文中有時描述為實例)中,器件10可具備外殼12之下端24處的一或多個天線及外殼12之上端22處的一或多個天線。使天線定位於器件10之相對端處(亦即, 當器件10具有展示於圖1中之類型的狹長矩形形狀時,定位於顯示器14及器件10的較窄末端區處)可允許此等天線形成為距與顯示器14之導電部分(例如,顯示器14之作用中區20A中的像素陣列及驅動器電路)相關聯的接地結構有適當的距離。
必要時,第一蜂巢式電話天線可定位於區24中,且第二蜂巢式電話天線可定位於區22中。用於處置諸如全球定位系統信號之衛星導航信號或諸如IEEE 802.11(WiFi®)信號或Bluetooth®信號之無線區域網路信號的天線結構亦可設置於區22及/或24中(作為分離的額外天線或作為第一及第二蜂巢式電話天線的部分)。天線結構亦可設置於區22及/或24中,用以處置WiMax(IEEE 802.16)信號。
在區22及24中,開口可形成於導電外殼結構與印刷電路板及構成器件10之其他導電組件之間。此等開口可填充有空氣、塑膠或其他介電質。導電外殼結構及其他導電結構可充當器件10中之天線的接地平面。區22及24中之開口可充當開口或閉口槽天線中的槽,可充當環形天線中由導電材料路徑所包圍的中心介電區,可充當使天線諧振元件(諸如帶狀天線諧振元件)或倒F型天線諧振元件(諸如由器件10中之導電周邊外殼結構之部分形成的倒F型天線諧振元件)與接地平面分離的空間,或可以其他方式充當形成於區22及24中的天線結構之部分。
相同之天線可形成於區22及24中(亦即,各自涵蓋蜂巢式電話頻帶或其他所關注通信頻帶之相同集合的天線可形 成於區22及24中)。歸因於佈局約束或其他設計約束,使用相同天線可能不符合要求。相反,可能需要使用不同設計(例如,使用展現出不同增益之不同天線類型及/或設計)來實施區22及24中之天線。舉例而言,區24中之第一天線可涵蓋所關注蜂巢式電話頻帶的一集合,且區22中之第二天線可涵蓋所關注蜂巢式電話頻帶的一不同集合(作為實例)。調諧電路可用以即時地調諧天線以使其涵蓋第一頻帶子集或第二頻帶子集,且藉此涵蓋所有所關注頻帶。
必要時,在器件10之電路上執行之天線選擇控制演算法可用以即時地自動選擇在器件10中使用哪一(些)天線。天線可(例如)含有主要天線(例如,區24中之展現出第一增益的天線)及輔助天線(例如,區24中之展現出小於第一增益之第二增益的天線)。天線選擇控制演算法可組態器件10中之電路,使得主要天線連接至與基頻處理器相關聯之第一埠且使得輔助天線連接至與基頻處理器相關聯的第二埠,或使得輔助天線連接至與基頻處理器相關聯之第一埠且使得主要天線連接至與基頻處理器相關聯的第二埠。天線選擇可(例如)基於接收到之信號評估信號品質。除選擇哪一(些)天線將用於接收信號外,器件10之電路亦可用於調整器件10之收發器電路及基頻處理器電路。舉例而言,器件10之電路可暫時經組態以使得一或兩個天線用於監視1X傳呼頻道以發現傳入1X傳呼信號。
器件10可使用任何合適數目個天線(例如,兩個或兩個以上天線、三個或三個以上天線等),但有時在本文中將 使用兩個天線之組態描述為實例。器件10可使用實質上相同(例如,頻帶涵蓋範圍相同、效率相同等)之天線,或可使用其他類型之天線組態。
圖2中展示電子器件10可於其中操作之系統的示意圖。如圖2中所展示,系統11可包括諸如基地台21之無線網路設備。諸如基地台21之基地台可與蜂巢式電話網路或其他無線網路連接設備相關聯。器件10可經由無線鏈路23(例如,蜂巢式電話鏈路或其他無線通信鏈路)與基地台21通信。
器件10可包括諸如儲存及處理電路28的控制電路。儲存及處理電路28可包括儲存器,諸如硬碟機儲存器、非揮發性記憶體(例如,快閃記憶體,或經組態以形成固態磁碟機的其他電可程式化唯讀記憶體)、揮發性記憶體(例如,靜態或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等。儲存及處理電路28中之處理電路及其他控制電路(諸如,無線通信電路34中之控制電路)可用以控制器件10的操作。此處理電路可基於一或多個微處理器、微控制器、數位信號處理器、基頻處理器、功率管理單元、音訊編碼解碼器晶片、特殊應用積體電路等。
儲存及處理電路28可用以在器件10上執行軟體,諸如網際網路瀏覽應用程式、網際網路語音通訊協定(VoIP)電話呼叫應用程式、電子郵件應用程式、媒體播放應用程式、作業系統功能等。為了支援與諸如基地台21之外部設備的互動,可使用儲存及處理電路28來實施通信協定。可使用 儲存及處理電路28來實施之通信協定包括:網際網路協定、無線區域網路協定(例如,IEEE 802.11協定,有時被稱為WiFi®)、用於其他近程無線通信鏈路之協定(諸如,Bluetooth®協定)、IEEE 802.16(WiMax)協定,蜂巢式電話協定(諸如長期演進(LTE)協定、全球行動通信系統(GSM)協定、分碼多重存取(CDMA)協定及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MTS)協定)等。
電路28可經組態以實施器件10之控制演算法。控制演算法可用以控制射頻切換電路、收發器電路及其他器件資源。舉例而言,控制演算法可用以組態無線電路34以將一特定天線切換為用於傳輸及/或接收信號,或可將多個天線切換為同時使用。控制演算法亦可用以啟動或去啟動發射器及接收器,將發射器及接收器調諧至所要頻率,實施計時器,比較量測得之器件操作參數與預定準則等。
在一些情境下,電路28可用於收集感測器信號及反映接收到之信號(例如,接收到之導頻信號、接收到之傳呼信號、接收到之語音呼叫訊務、接收到之控制頻道信號、接收到之資料訊務等)之品質的信號。在器件10中可進行之信號品質量測之實例包括位元錯誤率量測、信雜比量測、對與傳入無線信號相關聯之功率之量的量測、基於接收信號強度指示符(RSSI)資訊的頻道品質量測(RSSI量測)、基於接收信號碼功率(RSCP)資訊的頻道品質量測(RSCP量測)、參考符號接收功率(RSRP量測)、基於信號干擾比(SINR)及信雜比(SNR)資訊之頻道品質量測(SINR及SNR量 測)、基於諸如Ec/Io或Ec/No資料之信號品質資料的頻道品質量測(Ec/Io及Ec/No量測)等。此資訊及其他資料可用於控制如何組態器件10之無線電路,且可用於以其他方式控制並組態器件10。
輸入輸出電路30可用以允許將資料供應至器件10,且可用以允許將資料自器件10提供至外部器件。輸入輸出電路30可包括輸入輸出器件32。輸入輸出器件32可包括觸控螢幕、按鈕、操縱桿、旋轉輕觸式操控輪、滾輪、觸控板、小鍵盤、鍵盤、麥克風、揚聲器、發音器、振動器、攝影機、感測器、發光二極體及其他狀態指示器、資料埠等。使用者可藉由經由輸入輸出器件32供應命令來控制器件10之操作,且可使用輸入輸出器件32之輸出資源接收來自器件10之狀態資訊及其他輸出。
無線通信電路34可包括射頻(RF)收發器電路,該RF收發器電路由一或多個積體電路、功率放大器電路、低雜訊輸入放大器、被動RF組件、一或多個天線及用於處置RF無線信號之其他電路形成。
無線通信電路34可包括諸如全球定位系統(GPS)接收器電路35的衛星導航系統接收器電路(例如,用於接收1575 MHz之衛星導航系統信號)。收發器電路36可處置用於WiFi®(IEEE 802.11)通信之相關聯頻帶(例如,2.4 GHz及5 GHz頻帶),且可處置2.4 GHz的Bluetooth®通信頻帶。電路34可使用蜂巢式電話收發器電路38來處置在蜂巢式電話頻帶(諸如,700 MHz、850 MHz、900 MHz、1800 MHz、 1900 MHz及2100 MHz之頻帶,或其他所關注蜂巢式電話頻帶)中的無線通信。必要時,無線通信電路34可包括用於其他近程及遠程無線鏈路的電路(例如,WiMax電路等)。無線通信電路34可(例如)包括用於接收無線電及電視信號之無線電路、傳呼電路等。在WiFi®及Bluetooth®鏈路及其他近程無線鏈路中,通常使用無線信號在數十或數百呎範圍內傳達資料。在蜂巢式電話鏈路及其他遠程鏈路中,通常使用無線信號在數千呎或哩範圍內傳達資料。
無線通信電路34可包括天線40。可使用任何合適類型之天線來形成天線40。舉例而言,天線40可包括由以下各者形成之具有諧振元件的天線:環形天線結構、塊狀天線結構、倒F型天線結構、閉口及開口槽天線結構、平面倒F型天線結構、螺旋天線結構、帶狀天線、單極天線、偶極天線、此等設計之混合等。不同類型之天線可用於不同頻帶及頻帶組合。舉例而言,一種類型之天線可用於形成區域無線鏈路天線(例如,用於處置WiFi®訊務或其他無線區域網路訊務),且另一類型之天線可用於形成遠端無線鏈路天線中(例如,用於處置諸如語音呼叫及資料會話之蜂巢式網路訊務)。如結合圖1所描述,在器件10中可存在多個蜂巢式電話天線。舉例而言,在器件10之區24中可存在一蜂巢式電話天線,且在器件10之區22中可存在另一蜂巢式電話天線。此等天線可為固定型,或可為可調諧型。
器件10可受控於控制電路,該控制電路經組態以儲存並執行用於實施控制演算法的控制程式碼。如圖3中所展 示,控制電路42可包括儲存及處理電路28(例如,微處理器、記憶體電路等),且可包括基頻處理器積體電路58。基頻處理器58可形成無線電路34之部分,且可包括記憶體及處理電路(亦即,可認為基頻處理器58形成器件10之儲存及處理電路的部分)。
基頻處理器58可經由路徑48將資料提供至儲存及處理電路28(例如,微處理器、非揮發性記憶體、揮發性記憶體、其他控制電路等)。路徑48上之資料可包括與接收信號之無線(天線)效能量度相關聯的原始及處理過的資料,諸如:接收功率、傳輸功率、訊框錯誤率、位元錯誤率、基於接收信號強度指示符(RSSI)資訊之頻道品質量測、基於接收信號碼功率(RSCP)資訊之頻道量測、基於參考符號接收功率(RSRP)資訊的頻道品質量測、基於信號干擾比(SINR)及信雜比(SNR)資訊之頻道品質量測、基於諸如Ec/Io或Ec/No資料之信號品質資料的頻道品質量測、關於是否正在自對應於來自電子器件之請求的蜂巢式電話塔接收回應(應答)的資訊、關於網路存取程序是否已經成功進行的資訊、關於經由電子器件與蜂巢式塔之間的蜂巢式鏈路正在請求多少次重新傳輸的資訊、關於是否已接收到傳訊訊息之丟失的資訊、關於是否已成功接收到傳呼信號的資訊,及反映無線電路34之效能的其他資訊。儲存及處理電路28及/或處理器58可分析此資訊,且作為回應,儲存及處理電路28(或必要時,基頻處理器58)可發出用於控制無線電路34的控制命令。舉例而言,儲存及處理電路28可 在路徑52及路徑50上發出控制命令,及/或基頻處理器58可在路徑46及路徑51上發出命令。
無線電路34可包括射頻收發器電路,諸如射頻收發器電路60及射頻前端電路62。射頻收發器電路60可包括一或多個射頻收發器,諸如收發器57及63。一些收發器可包括發射器及接收器兩者。必要時,一或多個收發器可具備接收器電路,但不具備發射器電路(例如,用於實施接收分集方案)。如圖3之說明性組態中所展示,收發器57可包括諸如發射器59之發射器及諸如接收器61的接收器,且收發器63可包括諸如發射器67之發射器及諸如接收器65的接收器。
基頻處理器58可接收將自儲存及處理電路28傳輸來之數位資料,且可使用路徑46及射頻收發器電路60來傳輸相應射頻信號。射頻前端62可耦接於射頻收發器60與天線40之間,且可用以將射頻收發器電路60所產生之射頻信號傳達至天線40。射頻前端62可包括射頻切換器、阻抗匹配電路、濾波器,及用於形成天線40與射頻收發器60之間的介面之其他電路。
可經由射頻前端62、諸如路徑54及56之路徑、射頻收發器60中之接收器電路及諸如路徑46的路徑將天線40接收到之傳入射頻信號提供至基頻處理器58。路徑54可(例如)用於處置與收發器57相關聯之信號,而路徑56可用於處置與收發器63相關聯的信號。基頻處理器58可將接收到之信號轉換成被提供至儲存及處理電路28的數位資料。基頻處理 器58亦可自接收到之信號擷取資訊,該資訊指示收發器當前被調諧至之頻道的信號品質。舉例而言,基頻處理器及/或控制電路42中之其他電路可分析接收到之信號以產生位元錯誤率量測、關於與傳入無線信號相關聯之功率之量的量測、強度指示符(RSSI)資訊、接收信號碼功率(RSCP)資訊、參考符號接收功率(RSRP)資訊、信號干擾比(SINR)資訊、信雜比(SNR)資訊、基於諸如Ec/Io或Ec/No資料之信號品質資料的頻道品質量測等。
射頻前端62可包括切換電路。切換電路可藉由自控制電路42接收到之控制信號(例如,經由路徑50來自儲存及處理電路28之控制信號,及/或經由路徑51來自基頻處理器58的控制信號)來組態。切換電路可包括切換器(切換器電路),用來將收發器57連接至天線40B且將收發器63連接至天線40A,或將收發器63連接至天線40B且將收發器57連接至天線40A。射頻收發器電路60可藉由經由路徑52自儲存及處理電路接收到之控制信號及/或經由路徑46自基頻處理器58接收到的控制信號來組態。
所使用之接收器及天線的數目可取決於器件10之操作模式。舉例而言,在正常LTE操作中,天線40A及40B可配合各別接收器61及65使用,以實施器件10的接收分集方案。在此類型之配置下,可使用基頻處理器58同時接收並處理兩個LTE資料串流。當需要監視1X傳呼頻道以發現傳入1X傳呼時,可將一或兩個天線暫時用於接收1X傳呼頻道信號。
控制電路42可用以執行用於處置一種以上無線電存取技術的軟體。舉例而言,基頻處理器58可包括用於實施多個協定堆疊590(諸如協定堆疊1X及協定堆疊LTE)的記憶體及控制電路。協定堆疊1X可與諸如CDMA2000 1XRTT之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相關聯(作為實例)。協定堆疊LTE可與諸如LTE之第二無線電存取技術相關聯(作為實例)。在操作期間,器件10可使用協定堆疊1X來處置1X功能,且可使用協定堆疊LTE來處置LTE功能。必要時,額外協定堆疊、額外收發器、額外天線40及其他額外硬體及/或軟體可用於器件10中。圖3之配置僅為說明性的。
可能需要藉由使用某種配置來實施圖3之無線電路而將器件10的成本及複雜性減至最低,在該配置中,基頻處理器58及無線電收發器電路60可用以支援LTE訊務及1X訊務兩者。
1X無線電存取技術可通常用以攜載語音訊務,而LTE無線電存取技術可通常用以攜載資料訊務。為了確保1X語音呼叫不會因LTE資料訊務而中斷,1X操作可優先於LTE操作。為了確保諸如監視1X傳呼頻道以發現傳入傳呼信號之操作不會不必要地打斷LTE操作,控制電路42可組態器件10之無線電路(只要可能),使得在LTE功能與1X功能之間共用無線資源。
當使用者有傳入1X呼叫時,1X網路可使用基地台21在1X傳呼頻道上向器件10發送傳呼信號(有時稱為傳呼)。當器件10偵測到傳入傳呼時,器件10可採取合適動作(例 如,呼叫建立程序)以建立並接收該傳入1x呼叫。網路通常按固定間隔發送若干次傳呼,使得諸如器件10之器件將有多次機會來成功地接收傳呼。
適當的1X傳呼接收要求將器件10之無線電路週期性地調諧至1X傳呼頻道。若收發器電路60未能調諧至1X傳呼頻道,或若基頻處理器58中之1X協定堆疊未能監視到傳呼頻道中之傳入傳呼,則將遺漏掉1X傳呼。另一方面,對1X傳呼頻道之過度監視可能會對作用中LTE資料會話有不利影響。
為了節省電力,可能需要1X及LTE協定堆疊支援閒置模式操作(有時稱為休眠模式功能性)。在1X閒置模式期間,可支援之1X語音操作包括:對快速傳呼頻道(Q-PCH)進行解碼/監視(當網路業者已啟用此特徵時),對傳呼頻道進行解碼/監視,重新註冊器件(若器件移出了其先前註冊區),當器件進入服務中斷狀態(out-of-service condition)時起始系統掃描,及讀取網路控制頻道上的附加項訊息(例如,傳達如下資訊之訊息,該資訊諸如:基地台識別符資訊、網路識別符資訊、關於網路業者已啟用哪些可選特徵之資訊等)。
三個可能的操作狀態可與閒置模式操作相關聯:喚醒模式、休眠模式及服務中斷休眠模式。
當處於喚醒模式時,監視器件以發現來自網路之傳呼,且監視器件以判定器件10是否受到服務。若器件不在接收傳呼但受到服務,則可將器件置於休眠模式。若器件的服 務中斷,則可執行系統掃描以識別可用網路。若無服務可用,則可顯示服務中斷指示符,且可將器件置於服務中斷休眠模式達一時間週期。在自服務中斷休眠模式喚醒之後,器件可再次搜尋服務。若偵測到服務,則可將器件置於休眠模式。
應週期性地將器件自休眠模式喚醒,使其進入喚醒模式。若器件在喚醒模式期間接收到傳呼,則可建立通信鏈路。舉例而言,在1X網路中,可執行呼叫建立操作以建立1X傳呼(例如,語音呼叫)。一旦呼叫完成,就可使器件返回至休眠模式。
在器件10之操作期間可連續地重複此休眠-喚醒傳呼循環。在每一傳呼循環中,可將器件喚醒達一時間週期以監視傳呼頻道以發現傳入傳呼。為了節省電力,除非偵測到傳入傳呼,否則接著使器件返回至休眠模式。
器件10可支援1X無線電存取技術及LTE無線電存取技術兩者之作用中模式操作及閒置模式操作。器件10使用無線電路34及控制電路42同時支援1X操作及LTE操作兩者的能力取決於1X操作模式及LTE操作模式。
作為實例,考慮如下情形:基頻處理器58及協定堆疊1X正用以支援閒置模式下之1X操作,而基頻處理器58及協定堆疊LTE正用以支援閒置模式或作用中模式下的LTE操作。若1X傳呼頻道上之信號強度足夠強,則器件10中之天線中之一者(例如,圖3之天線40B或40A)可暫時用於1X傳呼頻道監視操作,而不用於LTE操作。儘管此情形暫時佔 用了正常情況下用以實施LTE操作之接收分集的兩個天線中之一者,但無線電路34中之剩餘天線仍可用以處置LTE訊務。1X傳呼信號強度足以允許使用僅單一1X天線來接收傳入傳呼的環境因此允許器件10以LTE閒置或作用中模式操作,而同時又以1x閒置模式操作。
在器件10能夠使用單一天線支援作用中1X操作(亦即,因為1X信號強度足夠強)的環境中,剩餘天線可用以支援LTE閒置模式操作。
圖4為展示器件10在操作期間可如何在不同狀態之間轉變的狀態圖。如狀態100所說明,在正在器件10與網路23之間傳達LTE訊務的正常操作期間,器件10可使用兩個天線(例如,圖3之天線40A及40B)。兩個天線之同時使用允許器件10實施遵循LTE協定之接收分集方案。在狀態100之操作期間,協定堆疊LTE可用於接收並處理LTE訊務的兩個分離的傳入串流。舉例而言,接收器61及各天線40中之一者可用於接收第一LTE訊務串流,且接收器65及各天線40中之第二天線可用於接收第二LTE訊務串流。可經由路徑46向基頻處理器58提供此等兩個並行LTE資料串流,且基頻處理器58可將傳入訊務組合成用於器件10中之電路(諸如儲存及處理電路28)的資料。在器件10使用單一射頻發射器(例如,發射器59)來傳輸LTE資料的組態中,電路42可組態射頻收發器電路60及射頻前端電路62,使得來自發射器59之所傳輸信號被投送至天線40A或天線40B。在狀態100中亦可執行LTE雙天線閒置模式操作。
為了確保器件10不會遺漏傳入1X呼叫,器件10可週期性地轉變至減少部分或全部LTE功能性且執行1X傳呼監視活動的狀態。器件10之控制電路42可(例如)週期性地使器件10轉變至圖4之狀態102或狀態104。
控制電路42可使用信號品質量測(例如,接收信號強度指示符,或接收信號品質的其他量測)來判定轉變至狀態102或是狀態104。若信號品質足夠強,則器件10可轉變至狀態102,在此狀態下,將一個天線用於LTE且一個天線用於1X(例如,1X作用中模式操作或1X傳呼監視活動)。若信號品質較低,則可能需要使用多個天線來處置1X傳呼監視活動,因此器件10可轉變至狀態104,在此狀態下,將兩個天線用於1X操作(例如,監視1X傳呼頻道以發現傳入傳呼)。
為了判定而可在器件10中進行之信號品質量測的實例包括:位元錯誤率量測、信雜比量測、對與傳入無線信號相關聯之功率之量的量測、基於接收信號強度指示符(RSSI)資訊的頻道品質量測(RSSI量測)、基於接收信號碼功率(RSCP)資訊的頻道品質量測(RSCP量測)、參考符號接收功率(RSRP量測)、基於信號干擾比(SINR)及信雜比(SNR)資訊之頻道品質量測(SINR及SNR量測)、基於諸如Ec/Io或Ec/No資料之信號品質資料的頻道品質量測(Ec/Io及Ec/No量測)等。
在一說明性配置下,倘若1X信號品質具有大於臨限值TH1之RSSI值,則器件10將自狀態100轉變至狀態102以執 行1X傳呼監視操作;且當1X信號品質具有小於TH1之RSSI值時,器件10將自狀態100轉變至狀態104以執行1X傳呼監視操作。控制電路42可使用其他信號品質量測及臨限值來判定轉變至狀態102或是狀態104。RSSI信號品質量測之使用僅為實例。
圖5為展示可用於實施器件10中之說明性電路的電路圖。在圖5之說明性實例中,器件10具有兩個天線(天線40A及40B)。必要時,如結合圖3所描述,器件10可具有額外天線40。圖5之器件10具有射頻收發器電路60,該射頻收發器電路60包括兩個接收器(接收器電路61及接收器電路65)及一發射器(發射器電路59)。基頻處理器58具有協定堆疊590,諸如用於處置LTE操作之協定堆疊LTE及用於處置1X操作的協定堆疊1X。路徑46可用以將基頻處理器58耦接至射頻收發器電路60。射頻收發器電路60可經由射頻前端電路62耦接至天線40A及40B。
來自基頻處理器58之資料可經由路徑46中之路徑TX被傳達至發射器電路59。路徑106可用以將待傳輸之資料傳達至低通濾波器108。發射器之本地振盪器112可將本地振盪器輸出信號供應至增頻轉換器電路110。增頻轉換器電路110可對來自低通濾波器108之資料信號進行增頻轉換,且將相應射頻輸出信號供應至放大器114。放大器114可放大所傳輸資料之射頻信號版本,並將此信號提供至多工器電路116(或其他合適的切換電路)。在所傳輸資料為由協定堆疊LTE提供之LTE資料時,多工器116可將資料供應至路 徑LTE TX,且當所傳輸資料為由協定堆疊1X提供之1X資料時,多工器116可將資料供應至路徑1X TX。多工器電路116之狀態及收發器60中之其他電路可受控於由基頻處理器58及/或儲存及處理電路28(例如,圖3之控制電路42)供應的控制信號。
射頻前端電路62可包括濾波及切換電路,用於在收發器電路60與天線40A及40B之間投送傳入及傳出信號。舉例而言,射頻前端電路62可含有實施交叉(雙極雙投)切換器之功能的切換電路,諸如,切換器122。切換器122之狀態可受控於在路徑C3上自控制電路42接收到的控制信號。在第一狀態下,切換器122可在埠P10與P11之間投送信號,且可在埠P12與P13之間投送信號。在第二(反轉)狀態下,切換器122可將埠P10連接至埠P13,且可將埠12連接至埠P11。
切換器122之狀態可用以控制將哪一接收器及發射器電路耦接至每一天線。舉例而言,切換器122之狀態可用以控制經由天線40A或是天線40B來傳輸所傳輸信號。當切換器122處於其第一狀態時,可經由天線40A來傳輸所傳輸信號,諸如來自路徑LTE TX之LTE信號或來自路徑1X TX之1X信號。當切換器122處於其第二狀態時,可經由天線40B來傳輸所傳輸信號,諸如來自路徑LTE TX之LTE信號或來自路徑1X TX之1X信號。
路徑LTE TX上之所傳輸LTE信號可由放大器128放大。雙工器濾波電路118可基於信號之頻率來投送信號。可將 自切換器120之埠P4接收到的傳入射頻信號投送至路徑LTE RX1。可將來自放大器128之輸出的所傳輸信號投送至切換器120的埠P4。
在路徑1X TX上來自多工器116之所傳輸1X信號可由放大器130放大。雙工器濾波電路126可基於信號之頻率來投送信號。可將自切換器120之埠P5接收到的射頻信號投送至路徑1X RX1。可將來自放大器130之輸出的所傳輸信號投送至切換器120的埠P5。
射頻前端電路62中之射頻切換電路(諸如,射頻切換器120)可受控於在控制信號路徑C1上接收到的來自控制電路42之控制信號。在第一狀態下,射頻切換器120可將埠P6耦接至埠P4;在第二狀態下,射頻切換器120可將埠P6耦接至埠P5。當連接了埠P4與P6時,可將自天線結構40接收到之射頻信號自埠P6投送至埠P4,且可將所傳輸射頻信號自埠P4投送至埠P6以便經由天線結構40進行傳輸。當連接了埠P5與P6時,可將自天線結構40接收到之射頻信號自埠P6投送至埠P5,且可將所傳輸射頻信號自埠P5投送至埠P6以便經由天線結構40進行傳輸。
射頻前端電路62亦可包括諸如射頻切換器124之射頻切換電路。射頻切換器124可由控制電路42來組態。詳言之,射頻切換器124可在控制信號輸入路徑C2上接收來自控制電路42之控制信號。回應於在路徑C2上接收到之控制信號,可將射頻切換器124置於埠P7及P9連接在一起之第一狀態或信號路徑形成於埠P8與P9之間的第二狀態。在射 頻切換器124之第一狀態下(亦即,當組態切換器124來接收LTE訊務時),可將自交叉切換器122接收到之信號自埠P9投送至埠P7及相關聯之信號路徑LTE RX2。在射頻切換器124之第二狀態下(亦即,當組態切換器124來接收1X訊務時),可將自交叉切換器122接收到之信號自埠P9投送至埠P8及相關聯之信號路徑1X RX2。
與射頻收發器電路60相關聯之切換電路可用於將來自射頻前端電路62中之四個接收路徑(LTE RX1、1X RX1、LTE RX2及1X RX2)之信號選擇性地投送至接收器電路61及65。多工器138可(例如)接收路徑LTE RX1及1X RX1上之傳入射頻信號,且可將來自此等路徑中之一所選路徑之信號投送至接收器61的降頻轉換電路136。多工器146可接收路徑LTE RX2及1X RX2上之傳入射頻信號,且可將來自此等路徑中之一所選路徑之信號投送至接收器65的降頻轉換電路148。
本地振盪器RX LO可產生接收器61及65之本地振盪器輸出信號。如圖5中所展示,例如,本地振盪器140可產生處於頻率f2之射頻輸出信號,該射頻輸出信號在切換電路144之埠P1處被接收。本地振盪器142可產生處於頻率f1的射頻輸出信號,該射頻輸出信號被提供至切換器144之埠P2且提供至接收器61中之降頻轉換電路136。切換電路116、138、146及144之狀態可受控於自控制電路42(例如,基頻處理器58及/或儲存及處理電路28)接收到之控制信號。
當需要藉由接收器61處置LTE信號時,多工器138可用以將來自路徑LTE RX1之信號投送至降頻轉換器電路136。在與來自本地振盪器142之本地振盪器輸出混合之後,來自路徑LTE RX1之LTE信號可經由低通濾波器134、放大器132及路徑RX1被提供至基頻處理器58。基頻處理器58可使用協定堆疊LTE來處理接收到之LTE信號。
當需要藉由接收器61處置1X信號時,多工器138可用以將來自路徑1X RX1之信號投送至降頻轉換器電路136。在與來自本地振盪器142之本地振盪器輸出混合之後,來自路徑1X RX1之1X信號可經由低通濾波器134、放大器132及路徑RX1被提供至基頻處理器58。基頻處理器58可使用協定堆疊1X來處理接收到之1X信號。
當需要藉由接收器65處置LTE信號時,多工器146可用以將來自路徑LTE RX2之信號投送至接收器65。當需要藉由接收器65處置1X信號時,多工器146可用以將來自路徑1X RX2之信號投送至接收器65。
切換器144之狀態可用以判定向降頻轉換器電路148提供本地振盪器140之處於頻率f2的本地振盪器輸出或是本地振盪器142之處於頻率f1的本地振盪器輸出。切換器144可經組態成當需要向降頻轉換器148提供本地振盪器140之處於f2的輸出時將埠P1耦接至埠P3,且可經組態成當需要向降頻轉換器148提供本地振盪器142之處於頻率f1的輸出時將埠P2耦接至埠P3。在混合自多工器146之輸出接收到之1X或LTE信號與來自本地振盪器142之本地振盪器輸出或 來自本地振盪器140之本地振盪器輸出之後,降頻轉換器電路148可經由低通濾波器150、放大器152及路徑46中的路徑RX2將接收到之1X或LTE信號供應至基頻處理器58。基頻處理器58可使用協定堆疊LTE來處理來自路徑LTE RX2之LTE信號,且使用協定堆疊1X來處理來自路徑1X RX2的1X信號。
在需要實施接收分集之操作狀態下,切換器144可經組態以將本地振盪器142之處於頻率f1的輸出投送至降頻轉換器148。降頻轉換器136可同時接收本地振盪器142之處於頻率f1的輸出。在此組態中,接收器61及65可各自接收處於相同頻率(亦即,頻率f1)之傳入射頻信號,且可因此用於實施用於傳入LTE或1X信號的雙天線接收分集組態。
當信號強度(例如,接收信號強度指示符,或其他信號品質指示符資訊)指示單一天線可用於接收1X傳呼信號時,天線40A及40B中之一者及接收器61及65中之一者可用於接收LTE信號,且天線40A及40B中之另一者及接收器61及65中之另一者可用於接收1X信號。當使用射頻收發器電路60中之每一接收器來處置不同類型之訊務時,切換器144可經組態以將本地振盪器140之處於頻率f2的輸出投送至降頻轉換器電路148。接著可使用接收器61來接收處於第一頻率(f1)之傳入信號,而可使用接收器65來同時接收處於不同於第一頻率之第二頻率f2的傳入信號。取決於組態電路60及電路62之方式,可藉由接收器61處置LTE訊務(亦即,來自路徑LTE RX1之LTE訊務),而藉由接收器65處 置1X訊務(亦即,來自路徑1X RX2之1X訊務),或者可藉由接收器65處置LTE訊務(亦即,來自LTE RX2之LTE訊務),而藉由接收器61處置1X訊務(亦即,來自路徑1X RX1之1X訊務)。
圖6為說明器件10在1X及LTE活動之各種可能組合下可如何操作的表。使用圖5中所示類型的電路來處置1X及LTE活動之一些可能組合可令人滿意,而其他情況可導致資源衝突。
作為實例,考慮如下情境:器件10中之1X功能性閒置(亦即,不存在正由器件10處置之作用中1X語音呼叫,且器件10正週期性地監視1X傳呼頻道以發現傳入呼叫),且接收到之1X信號的強度(如量測得之RSSI值或其他信號品質因數所指示)足以允許器件10使用器件10中之兩個天線中之僅單一天線來監視1X傳呼頻道。此等情境由圖6之表的第一列表示。如圖6之表的第一列中所展示,當器件10在LTE閒置狀態下操作(進行監視以發現傳入LTE傳呼)時,器件效能可令人滿意,且當器件10在LTE作用中狀態下操作時,器件效能可能略有降級。
圖7說明在使用器件10來處置LTE閒置操作及1X閒置操作(圖6之表之第一列中的左側欄)期間可發生之無線活動類型。因為LTE及1X功能閒置,所以不存在與發射器TX相關聯之活動。在多數時間週期期間,射頻收發器60及射頻前端電路62中之切換電路可經組態以將傳入天線信號投送至路徑LTE RX1及LTE RX2。切換器144可經組態以使得接收 器61及接收器65使用相同本地振盪器頻率(f1)在路徑LTE RX1及LTE RX2上接收信號(亦即,器件10可經組態以在接收分集模式下使用兩個天線來監視處於頻率f1的LTE傳呼頻道以發現傳入LTE呼叫)。在圖7中藉由第一接收器(RX1)及第二接收器(RX2)兩者之「LTE」傳呼監視方框的存在來指示執行LTE傳呼監視之時間週期。第一接收器RX1可(例如)對應於接收器61,且第二接收器RX2可(例如)對應於接收器65(或者第一接收器RX1可對應於接收器65,且第二接收器RX2可對應於接收器61)。
1X傳呼循環可比LTE傳呼循環長。結果,器件10可週期性地需要使用第二接收器RX2來監視1X傳呼頻道而不是LTE傳呼頻道。為了支援此類型之操作,射頻收發器電路60及射頻前端電路62之組態可藉由控制電路42進行重新組態。詳言之,切換器144可經組態以將埠P1耦接至埠P3,使得接收器65以頻率f2操作,而接收器61以頻率f1操作。切換器120可經組態以將埠P6耦接至埠P4,從而將自天線中之一者接收到之信號投送至路徑LTE RX1。切換器124可經組態以將埠P9耦接至埠P8,從而將自天線中之另一者接收到之信號投送至路徑1X RX2。在圖5之實例中,使用切換電路來投送信號。在僅涉及到兩個射頻頻帶之組態中,可使用雙工器電路在器件10中投送信號。當涉及到更多射頻頻帶時,較佳使用諸如圖5之切換電路的切換電路。
如圖7中所展示,藉由週期性地使用接收器RX2監視1X傳呼頻道以發現傳入傳呼而不是LTE信號,可同時監視1X 傳呼及LTE傳呼。在此等時間週期(其在圖7中藉由標記為「1X」之方框來說明)期間,使用器件10中之天線中的一者將信號提供至路徑1X RX2,而電路60監視在此路徑上的信號(處於頻率f2)以發現傳入1X傳呼。同時,可使用天線中之剩餘一者及電路RX1來執行LTE閒置(傳呼監視)操作。儘管在使用天線中之一者來監視1X傳呼的週期期間不能將天線及接收器兩者同時用於監視LTE傳呼,但用於監視LTE傳呼頻道之接收分集的此週期性短暫丟失通常為可接受的。效能因此令人滿意,如圖6之表之第一列的左側欄中所指示。
如圖6之表之第一列之右側欄中的條目所說明,在試圖以LTE作用中狀態來操作器件10而同時監視1X頻道以發現傳呼(亦即,以1X閒置模式來操作器件)時,LTE效能可能略有降級。圖8為展示器件10在此情形下可如何操作的圖。如圖8中所展示,可使用發射器TX來傳輸LTE資料(例如,使用圖5之路徑LTE TX及天線40中之一相關聯天線)。
在圖8之實例中,最初由器件10使用接收分集配置接收LTE資料。舉例而言,在諸如圖8之時間T1的時間,在需要監視1X傳呼頻道以發現傳呼之前,可使用兩個天線且使用相應接收器RX1及RX2來接收LTE資料。當需要監視1X頻道以發現傳呼時,可中斷正常LTE接收分集操作。詳言之,可週期性地中斷LTE接收分集操作(中斷的時間為圖8中標記為「1X喚醒」之時間週期),以允許與接收器RX2相關聯之天線監視1X傳呼頻道以發現傳入1X傳呼。
圖8中,LTE接收分集模式與週期為「1X喚醒」之1X傳呼監視操作之間的轉變可發生於諸如時間T2的時間處。在時間T2之前(且在隨後每一次進入1X喚醒狀態之前)若干傳輸時間間隔處,器件10可將為1之階層指示符發送至網路(例如,圖2之基地台21)。為1之階層指示符(或其他合適的頻道品質指示符)命令網路僅在單一層(亦即,在接收分集操作期間正常情況下所傳輸之兩個同時LTE資料路徑中的僅一者)中傳輸資料。上述操作有助於在兩個LTE資料路徑中之一者在1X傳呼頻道監視期間變為不可用時避免資料丟失。當在週期1X喚醒期間監視1X傳呼頻道時,可藉由接收器RX1處置剩餘傳入LTE資料串流,且可使用發射器TX來傳輸LTE資料。在週期1X喚醒之後,1X操作停止(進入休眠),且(在週期1X休眠期間),暫時用於1X傳呼監視之天線及接收器的用途可返回至用於接收LTE資料串流中之一者,其中器件10將相應階層指示符(或其他合適的頻道品質指示符)發送至LTE網路。
在結合圖8(及圖6之表之第一列的右側)所描述之類型的配置下,LTE服務不會中斷,但接收到之LTE資料輸貫量會有降級,此係歸因於第二天線及接收器在週期1X喚醒期間暫時不能接收LTE資料。
在一些情形下,接收到之信號之品質差,因此試圖使用僅單一天線來接收1X傳呼信號並不符合要求。當器件10偵測到此類型之情形已出現時,可使用兩個天線(亦即,天線40A及40B)及收發器電路60中之相應接收器61及65來執 行1X傳呼監視活動(1X閒置模式活動)。如在圖6之表之第二列的左側所指示,若1X傳呼執行個體及LTE傳呼執行個體不衝突,則可同時執行1X閒置操作及LTE閒置操作。如在圖6之表之第二列的右側所指示,試圖同時執行1X閒置操作及LTE作用中模式操作將導致LTE操作被中斷。
在1X閒置模式及LTE閒置模式之操作期間,切換器120可經組態以將埠P6耦接至埠P5以將接收到之信號投送至路徑1X RX1。切換器124可經組態以將接收到之信號投送至路徑1X RX2,切換器144可經組態以將來自本地振盪器142之信號投送至埠P3,使得路徑RX2上及路徑RX1上之信號對應於相同頻率。可取決於器件10在監視LTE傳呼頻道或是1X傳呼頻道而調整頻率。
圖9為展示器件10在同時執行1X閒置模式及LTE閒置模式操作時可如何操作的圖。LTE處於閒置模式,因此不使用發射器TX傳輸LTE資料(在此實例中)。在一些時間週期(圖9中標記為「LTE」)期間,可監視LTE傳呼頻道以發現LTE傳呼。兩個天線及接收器61及65可用於執行此等監視操作(亦即,器件10可以LTE接收分集模式操作)。每隔一個1X傳呼循環,可將收發器電路60調諧至1X傳呼頻道,使得可監視1X傳呼,如圖9中之標記為「1X」的方框所指示。因為器件10已偵測到在此實例中信號品質相對低(例如,因為在前一傳呼循環之喚醒週期期間量測得之RSSI低於預定臨限值),所以器件10(例如,控制電路42)組態無線電路34以使得使用1X接收分集(亦即,使用兩個天線40且 使用兩個接收器61及65)來監視1X傳呼。1X接收分集之使用改良了信號接收,雖然代價是週期性地導致被遺漏之LTE傳呼循環。
圖10之圖(其對應於試圖同時進行1X閒置模式及LTE作用中模式操作(圖6之表之第二列的右側))展示在週期PINT期間(亦即,當使用兩個天線在1X接收分集模式下監視1X傳呼時)如何週期性地中斷LTE操作。器件10可藉由以下操作向網路(圖2之基地台21)通知每一預期LTE中斷:在每一1X傳呼監視週期之前若干個傳輸時間間隔(TTI)處,向網路發送為0之階層指示符(或其他合適的頻道品質指示符),該階層指示符命令網路減少資料傳輸。作為回應,網路在週期PINT期間將停止或至少減少至器件10之資料傳輸,從而使在週期PINT期間的LTE服務中斷的影響減至最低。
如在圖6之表之第三列的左側所指示,在需要同時執行1X作用中模式操作(藉由一個天線)及LTE閒置模式操作的情形下,器件操作可令人滿意。器件10可經組態以藉由以下操作來處置此情境:置放切換器組態切換器120以將埠P6耦接至埠P5,從而將自第一天線接收到之信號投送至路徑1X RX且將來自路徑1X TX之所傳輸1X信號投送至第一天線;組態切換器124以將埠P9耦接至埠P7,從而將自第二天線接收到之信號投送至路徑LTE RX2;且組態切換器144以將埠P1耦接至埠P3,使得接收器65及61分別以頻率f2及f1操作。如圖6之表之第三列的右側之條目所指示,當處於1X非接收分集模式(一個天線)時,使用各天線中之一 者、發射器59、器件10中之各接收器中的一者及基頻處理器58來處置1X訊務,因此沒有足夠的資源可用於處置對LTE訊務之同時傳輸及接收(亦即,無法支援LTE作用中模式操作)。
圖11為展示器件10在自LTE作用中模式轉變至LTE閒置模式及自1X閒置模式轉變至1X作用中模式時的操作之時序圖。最初,器件10在LTE作用中狀態及1X閒置狀態下操作。使用一個天線來傳輸LTE資料且使用兩個天線(接收分集)來接收LTE資料,可處置LTE訊務。週期性地,器件10可使用兩個天線中之一者(例如,與接收器RX2相關聯之天線)監視1X傳呼頻道以發現傳入1X傳呼(例如,參見圖11之實例中在時間TT開始的1X喚醒間隔)。在時間TT之前若干傳輸時間間隔處,器件10可向網路發送為1之階層指示符(或其他頻道品質指示符)以命令網路減少資料傳輸(亦即,使用僅一個LTE資料串流來傳輸資料),藉此使在暫時使用RX2接收器及相關聯天線來監視1X傳呼的期間對LTE操作的打斷減至最低。
如圖11中所展示,當器件10接收傳入1X傳呼時,器件10可轉變至1X作用中模式。因為信號品質足夠強(在此實例中),所以需要使用僅單一天線來處置1X資料接收活動。因而,剩餘天線可用以處置LTE閒置模式操作(監視LTE傳呼頻道以發現傳入傳呼)。
如圖6之表之第四列中所展示,當在信號強度不足以藉由僅單一天線來支援操作的環境下在1X作用中模式下操作 時,LTE操作將被中斷。當在1X接收分集(兩個天線)作用中模式下操作時,切換電路120可經組態以使得埠P6耦接至埠P5(使得自兩個天線中之第一天線接收到之天線信號被投送至路徑1X RX1),切換電路124可經組態以使得埠P9耦接至埠P8(使得自兩個天線中之第二天線接收到之天線信號被投送至路徑1X RX2),且切換電路144可經組態以使得埠P2耦接至埠P3(亦即,使得接收器61及65以相同頻率操作)。可使用路徑1X TX來處置所傳輸1X信號。無論是需要在LTE閒置模式下操作(圖6之表之第四列的左側)或是在LTE作用中模式下操作(圖6之表之第四列的右側),使用兩個天線來支援1X資料接收作用中模式操作並使用該等天線中之一者來支援1X資料傳輸操作均會中斷LTE操作。
圖12為說明使用器件中之兩個天線來支援1X作用中模式操作可如何中斷LTE活動的時序圖。最初,(例如,在時間TW1之前的時間),可將兩個天線用於LTE操作(例如,LTE作用中模式操作或LTE閒置模式操作)。週期性地(例如,在諸如圖12之實例中的時間TW1及時間TW2的時間),可使用該等天線中之一者(例如,耦接至接收器RX2的天線)來監視1X傳呼頻道。
為了使對LTE操作之中斷記者針對,器件10可在將天線中之一者的用途自LTE活動切換至1X傳呼監視之前若干個傳輸時間間隔(亦即,在諸如時間TW1及TW2之1X傳呼監視時間之前若干傳輸時間間隔)處向網路發送為1之階層指示符或其他此頻道指示符。作為回應,網路可減少LTE資 料傳輸(例如,藉由將傳輸自兩個作用中LTE資料傳輸減少至一個LTE資料串流,或採取其他合適動作),藉此使對LTE操作之中斷減至最低。
在圖12之實例中,在時間TW3偵測到傳入1X傳呼。結果,器件10在時間TW3進入1X作用中模式,且將兩個天線(亦即,耦接至接收器RX1之天線及耦接至接收器RX2的天線)用於處置1X呼叫。使用兩個天線來處置1X活動,因此LTE操作(作用中模式或閒置模式)被中斷。
根據一實施例,提供一種使用一電子器件與一無線網路通信的方法,該電子器件使用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及第二無線電存取技術來支援通信,該方法包括:在至少一傳呼監視週期期間,使用電子器件中之兩個天線中的一第一天線來監視與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相關聯的傳呼頻道,而同時使用兩個天線中的一第二天線來傳達與第二無線電存取技術相關聯的無線資料訊務;及回應於傳呼監視週期完成而電子器件未偵測到傳呼頻道上之傳入傳呼,使用第一天線及第二天線兩者來傳達與第二無線電存取技術相關聯的無線資料訊務。
根據另一實施例,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包括分碼多重存取無線電存取技術,且第二無線電存取技術包括長期演進無線電存取技術。
根據另一實施例,第一天線及第二天線位於電子器件的相對端處,且使用第一天線及第二天線兩者來傳達與第二無線電存取技術相關聯的無線資料訊務包括:使用位於電 子器件之相對端處的第一天線及第二天線來接收長期演進資料訊務。
根據另一實施例,該方法亦包括:藉由電子器件監視無線信號品質,及至少部分基於所監視之無線信號品質來判定僅使用第一天線來監視傳呼頻道或是使用第一天線及第二天線兩者來監視傳呼頻道。
根據另一實施例,監視無線信號品質包括:獲得一指示傳呼頻道之頻道品質的接收信號強度指示符。
根據另一實施例,該方法亦包括:比較接收信號強度指示符與一預定臨限值;回應於判定接收信號強度指示符超出預定臨限值,在至少一傳呼監視週期期間僅使用第一天線來監視傳呼頻道;及回應於判定接收信號強度資訊並未超出預定臨限值,使用第一天線及第二天線兩者來監視傳呼頻道。
根據另一實施例,使用第一天線及第二天線兩者來監視傳呼頻道包括:暫時中斷藉由第一天線及第二天線對長期演進資料之接收;及在暫時中斷藉由第一天線及第二天線對長期演進資料之接收時,使用第一天線及第二天線兩者來監視傳呼頻道以發現分碼多重存取傳呼信號。
根據一實施例,提供一種使用一電子器件與一無線網路通信的方法,該電子器件使用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及第二無線電存取技術來支援無線通信,該方法包括:在電子器件之操作期間,同時使用電子器件中之第一天線及第二天線來監視與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相關聯的傳呼頻道;及在 電子器件之操作的至少一部分期間,至少部分中斷對與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相關聯之傳呼頻道的監視,從而使用第一天線且不使用第二天線來監視與第二無線電存取技術相關聯的傳呼頻道。
根據另一實施例,該方法亦包括:在電子器件之操作的至少另一部分期間,中斷對與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相關聯之傳呼頻道的監視,從而使用第一天線及第二天線兩者來監視與第二無線電存取技術相關聯的傳呼頻道。
根據另一實施例,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包括長期演進無線電存取技術,且第二無線電存取技術包括分碼多重存取無線電存取技術。
根據另一實施例,該方法亦包括:使用電子器件來量測無線頻道品質;比較量測得之無線頻道品質與一預定值,其中至少部分中斷對與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相關聯之傳呼頻道的監視從而使用第一天線且不使用第二天線來監視與第二無線電存取技術相關聯的傳呼頻道包括回應於判定無線頻道品質超出預定值而至少部分中斷對與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相關聯之傳呼頻道的監視;及回應於判定無線頻道品質並未超出預定值,使用第一天線及第二天線兩者來監視與第二無線電存取技術相關聯的傳呼頻道。
根據另一實施例,量測無線頻道品質包括:收集與無線網路中之一無線頻道相關聯的接收信號強度指示符資訊。
根據另一實施例,該電子器件包括射頻收發器電路及控制射頻收發器電路的控制電路,且射頻收發器電路包括具 有各別第一本地振盪器及第二本地振盪器的第一接收器及第二接收器,且該方法亦包括:調整射頻收發器電路,使得當同時使用電子器件中之第一天線及第二天線來監視與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相關聯的傳呼頻道時,第一本地振盪器及第二本地振盪器產生處於一共同頻率的輸出;及調整射頻收發器電路,使得當使用第一天線且不使用第二天線來監視與第二無線電存取技術相關聯之傳呼頻道時,第一本地振盪器及第二本地振盪器產生處於不同頻率的輸出。
根據另一實施例,該方法亦包括:在調整射頻收發器電路以使得第一本地振盪器及第二本地振盪器產生處於不同頻率的輸出時,使用第一接收器來監視與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相關聯的傳呼信號,而同時使用第二接收器來監視與第二無線電存取技術相關聯的傳呼信號。
根據一實施例,提供一種支援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及第二無線電存取技術在一無線電子器件中之使用的方法,該無線電子器件具有第一天線及第二天線且具有射頻收發器電路,該射頻收發器電路使用第一天線及第二天線來傳輸並接收無線信號,該方法包括:在第一操作模式中,使用第一天線來監視與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相關聯之傳呼頻道,而同時使用第二天線來監視與第二無線電存取技術相關聯的傳呼頻道;及在第二操作模式中,使用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經由第一天線來主動傳輸並接收資料訊務,而同時使用第二天線來監視與第二無線電存取技術相關聯的傳呼頻道。
根據另一實施例,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包括長期演進無線電存取技術,且第二無線電存取技術包括分碼多重存取無線電存取技術。
根據另一實施例,該無線電子器件具有一外殼,第一天線及第二天線位於該外殼之相對端處,該電子器件具有耦接於第一天線及第二天線與射頻收發器電路之間的切換電路,該射頻收發器電路亦包括第一接收器及第二接收器,且該方法亦包括:在第一組態中操作無線電子器件,在第一組態中,切換電路將來自第一天線之信號投送至第一接收器且將來自第二天線之信號投送至第二接收器;及在第二組態中操作無線電子器件,在第二組態中,切換電路將來自第一天線之信號投送至第二接收器且將來自第二天線之信號投送至第一接收器。
根據另一實施例,該方法亦包括:在第三操作模式中,使用第二無線電存取技術經由第二天線來主動傳輸並接收資料訊務,而同時使用第一天線來監視與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相關聯的傳呼頻道。
根據另一實施例,該方法亦包括:在第四操作模式中,同時使用第一天線及第二天線來接收與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相關聯的資料訊務。
根據另一實施例,該方法亦包括:為了準備自在第四操作模式期間使用第一天線及第二天線兩者來接收與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相關聯的資料訊務暫時切換至使用第一天線來接收與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相關聯的資料訊務而同時使 用第二天線來監視與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相關聯的傳呼頻道,將一頻道品質指示符自無線電子器件傳輸至無線網路,用以命令無線網路減少與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相關聯的至無線電子器件之資料傳輸。
前述內容僅說明本發明之原理,且在不偏離本發明之範疇及精神的情況下,熟習此項技術者可作各種修改。
1X RX1‧‧‧路徑
1X RX2‧‧‧相關聯之信號路徑
1X TX‧‧‧路徑
10‧‧‧電子器件
11‧‧‧系統
12‧‧‧外殼
14‧‧‧顯示器
16‧‧‧按鈕
18‧‧‧揚聲器埠開口
20A‧‧‧矩形中心部分
20I‧‧‧周邊區
21‧‧‧基地台
22‧‧‧上端/區
23‧‧‧無線鏈路
24‧‧‧區
28‧‧‧儲存及處理電路
30‧‧‧輸入輸出電路
32‧‧‧輸入輸出器件
34‧‧‧無線通信電路
35‧‧‧GPS接收器電路
36‧‧‧收發器電路
38‧‧‧蜂巢式電話收發器電路
40‧‧‧天線
40A‧‧‧天線
40B‧‧‧天線
42‧‧‧控制電路
46‧‧‧路徑
48‧‧‧路徑
50‧‧‧路徑
51‧‧‧路徑
52‧‧‧路徑
54‧‧‧路徑
56‧‧‧路徑
57‧‧‧收發器
58‧‧‧基頻處理器
59‧‧‧發射器/發射器電路
60‧‧‧射頻收發器電路
61‧‧‧接收器
62‧‧‧射頻前端
63‧‧‧收發器
65‧‧‧接收器
67‧‧‧發射器
100‧‧‧狀態
102‧‧‧狀態
104‧‧‧狀態
106‧‧‧路徑
108‧‧‧低通濾波器
110‧‧‧增頻轉換器電路
112‧‧‧發射器之本地振盪器
114‧‧‧放大器
116‧‧‧多工器電路/切換電路
118‧‧‧雙工器濾波電路
120‧‧‧切換器
122‧‧‧切換器
124‧‧‧射頻切換器
126‧‧‧雙工器濾波電路
128‧‧‧放大器
130‧‧‧放大器
132‧‧‧放大器
134‧‧‧低通濾波器
136‧‧‧降頻轉換電路
138‧‧‧多工器/切換電路
140‧‧‧本地振盪器
142‧‧‧本地振盪器
144‧‧‧切換電路
146‧‧‧多工器/切換電路
148‧‧‧降頻轉換電路
150‧‧‧低通濾波器
152‧‧‧放大器
590‧‧‧協定堆疊
C1‧‧‧控制信號路徑
C2‧‧‧控制信號輸入路徑
C3‧‧‧路徑
f1‧‧‧頻率
f2‧‧‧頻率
LTE TX‧‧‧路徑
LTE RX1‧‧‧路徑
LTE RX2‧‧‧相關聯之信號路徑
P1‧‧‧埠
P2‧‧‧埠
P4‧‧‧埠
P5‧‧‧埠
P6‧‧‧埠
P7‧‧‧埠
P8‧‧‧埠
P9‧‧‧埠
P10‧‧‧埠
P11‧‧‧埠
P12‧‧‧埠
P13‧‧‧埠
RX1‧‧‧路徑/接收器
RX2‧‧‧路徑/接收器
T1‧‧‧時間
T2‧‧‧時間
TT‧‧‧時間
TW1‧‧‧時間
TW2‧‧‧時間
TW3‧‧‧時間
TX‧‧‧路徑/發射器
圖1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具有無線通信電路之說明性電子器件的透視圖。
圖2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包括基地台之無線網路及具有無線通信電路之說明性電子器件的示意圖。
圖3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可用於電子器件中之說明性無線電路的圖。
圖4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展示可用於無線電子器件中之各種操作模式的圖。
圖5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展示可用來實施無線電子器件之說明性電路的電路圖。
圖6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展示具有多個天線之電子器件之說明性可能操作模式的表,該電子器件支援多種無線電存取技術所作的操作。
圖7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時序圖,其展示電子器件可如何使用一天線支援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之閒置模式下的操作,同時使用另一天線支援第二無線電存取技術之閒置模式下的操作。
圖8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時序圖,其展示電子器件可如何支援使用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的作用中資料會話,同時週期性地使用器件中之數個天線中的一者來監視與第二無線電存取技術相關聯的傳呼頻道。
圖9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時序圖,其展示電子器件可如何監視與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相關聯的傳呼頻道,同時週期性地經調整以使用多個天線來監視與第二無線電存取技術相關聯的傳呼頻道。
圖10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時序圖,其展示電子器件可如何操作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之作用中模式,同時週期性地經中斷以支援使用多個天線來監視與第二無線電存取技術相關聯的傳呼頻道。
圖11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時序圖,其展示電子器件可如何自使用多個天線之與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相關聯的作用中模式轉變至使用單一天線之與第二無線電存取技術相關聯的作用中模式。
圖12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時序圖,其展示電子器件可如何自與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相關聯的作用中模式轉變至使用兩個天線之與第二無線電存取技術相關聯的作用中模式。
10‧‧‧電子器件
12‧‧‧外殼
14‧‧‧顯示器
16‧‧‧按鈕
18‧‧‧揚聲器埠開口
20A‧‧‧矩形中心部分
20I‧‧‧周邊區
22‧‧‧上端/區
24‧‧‧區

Claims (20)

  1. 一種使用一電子器件與一無線網路通信的方法,該電子器件使用一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及一第二無線電存取技術來支援通信,該方法包含:在至少一傳呼監視週期期間,使用該電子器件中之兩個天線中的一第一天線來監視與該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相關聯的一傳呼頻道,而同時使用該兩個天線中的一第二天線來傳達與該第二無線電存取技術相關聯的無線資料訊務;及回應於該傳呼監視週期完成而該電子器件未偵測到該傳呼頻道上之一傳入傳呼,使用該第一天線及該第二天線兩者來傳達與該第二無線電存取技術相關聯的無線資料訊務。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包含一分碼多重存取無線電存取技術,且其中該第二無線電存取技術包含一長期演進無線電存取技術。
  3. 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天線及該第二天線位於該電子器件的相對端處,且其中使用該第一天線及該第二天線兩者來傳達與該第二無線電存取技術相關聯的無線資料訊務包含:使用位於該電子器件之相對端處的該第一天線及該第二天線來接收長期演進資料訊務。
  4. 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藉由該電子器件監視無線信號品質;及至少部分基於該所監視之無線信號品質來判定僅使用 該第一天線來監視該傳呼頻道或是使用該第一天線及該第二天線兩者來監視該傳呼頻道。
  5. 如請求項4之方法,其中監視該無線信號品質包含:獲得一指示該傳呼頻道之頻道品質的接收信號強度指示符。
  6. 如請求項5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比較該接收信號強度指示符與一預定臨限值;回應於判定該接收信號強度指示符超出該預定臨限值,在該至少一傳呼監視週期期間僅使用該第一天線來監視該傳呼頻道;及回應於判定該接收信號強度資訊並未超出該預定臨限值,使用該第一天線及該第二天線兩者來監視該傳呼頻道。
  7. 如請求項6之方法,其中使用該第一天線及該第二天線兩者來監視該傳呼頻道包含:暫時中斷藉由該第一天線及該第二天線對長期演進資料之接收;及在暫時中斷藉由該第一天線及該第二天線對該長期演進資料之接收時,使用該第一天線及該第二天線兩者來監視該傳呼頻道以發現分碼多重存取傳呼信號。
  8. 一種使用一電子器件與一無線網路通信的方法,該電子器件使用一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及一第二無線電存取技術來支援無線通信,該方法包含:在該電子器件之操作期間,同時使用該電子器件中之第一天線及第二天線來監視與該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相 關聯的一傳呼頻道;及在該電子器件之該操作的至少一部分期間,至少部分中斷對與該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相關聯之該傳呼頻道的該監視,從而使用該第一天線且不使用該第二天線來監視與該第二無線電存取技術相關聯的一傳呼頻道。
  9. 如請求項8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在該電子器件之該操作的至少另一部分期間,中斷對與該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相關聯之該傳呼頻道的該監視,從而使用該第一天線及該第二天線兩者來監視與該第二無線電存取技術相關聯的該傳呼頻道。
  10. 如請求項9之方法,其中該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包含一長期演進無線電存取技術,且其中該二無線電存取技術包含一分碼多重存取無線電存取技術。
  11. 如請求項10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使用該電子器件來量測無線頻道品質;比較該量測得之無線頻道品質與一預定值,其中至少部分中斷對與該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相關聯之該傳呼頻道的該監視從而使用該第一天線且不使用該第二天線來監視與該第二無線電存取技術相關聯的該傳呼頻道包含回應於判定該無線頻道品質超出該預定值而至少部分中斷對與該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相關聯之該傳呼頻道的該監視;及回應於判定該無線頻道品質並未超出該預定值,使用該第一天線及該第二天線兩者來監視與該第二無線電存 取技術相關聯的該傳呼頻道。
  12. 如請求項11之方法,其中量測該無線頻道品質包含:收集與該無線網路中之一無線頻道相關聯的接收信號強度指示符資訊。
  13. 如請求項8之方法,其中該電子器件包含射頻收發器電路及控制該射頻收發器電路的控制電路,且其中該射頻收發器電路包括具有各別第一本地振盪器及第二本地振盪器的第一接收器及第二接收器,該方法進一步包含:調整該射頻收發器電路,使得當同時使用該電子器件中之該第一天線及該第二天線來監視與該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相關聯的該傳呼頻道時,該第一本地振盪器及該第二本地振盪器產生處於一共同頻率的輸出;及調整該射頻收發器電路,使得當使用該第一天線且不使用該第二天線來監視與第二無線電存取技術相關聯之該傳呼頻道時,該第一本地振盪器及該第二本地振盪器產生處於不同頻率的輸出。
  14. 如請求項13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在調整該射頻收發器電路以使得該第一本地振盪器及該第二本地振盪器產生處於不同頻率的輸出時,使用該第一接收器來監視與該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相關聯的傳呼信號,而同時使用該第二接收器來監視與該第二無線電存取技術相關聯的傳呼信號。
  15. 一種支援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及第二無線電存取技術在一無線電子器件中之使用的方法,該無線電子器件具有 第一天線及第二天線且具有射頻收發器電路,該射頻收發器電路使用該第一天線及該第二天線來傳輸並接收無線信號,該方法包含:在一第一操作模式中,使用該第一天線來監視與該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相關聯之一傳呼頻道,而同時使用該第二天線來監視與該第二無線電存取技術相關聯的一傳呼頻道;及在一第二操作模式中,使用該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經由該第一天線來主動傳輸並接收資料訊務,而同時使用該第二天線來監視與該第二無線電存取技術相關聯的該傳呼頻道。
  16. 如請求項15之方法,其中該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包含一長期演進無線電存取技術,且其中該二無線電存取技術包含一分碼多重存取無線電存取技術。
  17. 如請求項16之方法,其中該無線電子器件具有一外殼,其中該第一天線及該第二天線位於該外殼之相對端處,其中該電子器件具有耦接於該第一天線及該第二天線與該射頻收發器電路之間的切換電路,且其中該射頻收發器電路進一步包含第一接收器及第二接收器,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在一第一組態中操作該無線電子器件,在該第一組態中,該切換電路將來自該第一天線之信號投送至該第一接收器且將來自該第二天線之信號投送至該第二接收器;及 在一第二組態中操作該無線電子器件,在該第二組態中,該切換電路將信號將來自該第一天線之信號投送至該第二接收器且將來自該第二天線之信號投送至該第一接收器。
  18. 如請求項16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在一第三操作模式中,使用該第二無線電存取技術經由該第二天線來主動傳輸並接收資料訊務,而同時使用該第一天線來監視與該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相關聯的該傳呼頻道。
  19. 如請求項18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在一第四操作模式中,同時使用該第一天線及該第二天線來接收與該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相關聯的資料訊務。
  20. 如請求項19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為了準備自在該第四操作模式期間使用該第一天線及該第二天線兩者來接收與該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相關聯的資料訊務暫時切換至使用該第一天線來接收與該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相關聯的資料訊務而同時使用該第二天線來監視與該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相關聯的一傳呼頻道,將一頻道品質指示符自該無線電子器件傳輸至一無線網路,用以命令該無線網路減少與該第一無線電存取技術相關聯的至該無線電子器件之資料傳輸。
TW101113528A 2011-04-18 2012-04-16 具有單晶片無線電之長期演進技術(lte)/1x雙待機 TWI4528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161476736P 2011-04-18 2011-04-18
US13/195,732 US8811922B2 (en) 2011-04-18 2011-08-01 LTE/1X dual-standby with single-chip radio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06499A true TW201306499A (zh) 2013-02-01
TWI452848B TWI452848B (zh) 2014-09-11

Family

ID=46044397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14570A TWI539760B (zh) 2011-04-18 2012-04-16 具有單晶片無線電之長期演進技術(lte)/1x雙待機
TW103114569A TWI540916B (zh) 2011-04-18 2012-04-16 具有單晶片無線電之長期演進技術(lte)/1x雙待機
TW101113528A TWI452848B (zh) 2011-04-18 2012-04-16 具有單晶片無線電之長期演進技術(lte)/1x雙待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14570A TWI539760B (zh) 2011-04-18 2012-04-16 具有單晶片無線電之長期演進技術(lte)/1x雙待機
TW103114569A TWI540916B (zh) 2011-04-18 2012-04-16 具有單晶片無線電之長期演進技術(lte)/1x雙待機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3) US8811922B2 (zh)
EP (1) EP2515593A3 (zh)
JP (3) JP5575175B2 (zh)
KR (3) KR101385916B1 (zh)
BR (1) BR102012008912B1 (zh)
MX (1) MX2012004468A (zh)
TW (3) TWI539760B (zh)
WO (1) WO201214520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48860B2 (en) 2006-04-06 2018-08-14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r interface adaptation
US8743852B2 (en) 2011-01-14 2014-06-03 Apple Inc. Methods for coordinated signal reception across integrated circuit boundaries
US9220067B2 (en) 2011-05-02 2015-12-22 Rf Micro Devices, Inc. Front end radio architecture (FERA) with power management
US8611952B2 (en) * 2011-05-11 2013-12-17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Mobile communications radio receiver for multiple network operation
KR101888852B1 (ko) * 2011-12-02 2018-09-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용 단말기에서 다이버시티 서비스를 제공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JP5963221B2 (ja) 2011-12-12 2016-08-03 アップル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アンテナ切換回路を有する無線電子機器
CN102523574B (zh) * 2011-12-13 2015-03-1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Lte单卡双待多模终端及其cs业务和ps业务并发的处理方法
US9367085B2 (en) 2012-01-26 2016-06-14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operation thereof taking into account which limb possesses the electronic device
US9370043B2 (en) * 2012-02-03 2016-06-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Voice/data hybrid mode
EP2629440B1 (en) * 2012-02-15 2016-02-10 Harman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Ltd. Audio mixing console
US9307489B2 (en) 2012-02-20 2016-04-05 Apple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eferred data traffic (application) mode
JP5822765B2 (ja) * 2012-03-19 2015-11-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端末装置、および基地局装置
US10009058B2 (en) 2012-06-18 2018-06-26 Qorvo Us, Inc. RF front-end circuitry for receive MIMO signals
US9219594B2 (en) 2012-06-18 2015-12-22 Rf Micro Devices, Inc. Dual antenna integrated carrier aggregation front end solution
DE112013002607B4 (de) 2012-06-28 2021-10-07 Apple Inc. Antworten auf eine Funkrufnachricht
US20140015731A1 (en) 2012-07-11 2014-01-16 Rf Micro Devices, Inc. Contact mems architecture for improved cycle count and hot-switching and esd
US9143208B2 (en) 2012-07-18 2015-09-22 Rf Micro Devices, Inc. Radio front end having reduced diversity switch linearity requirement
US9100975B2 (en) 2012-08-03 2015-08-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lear to send (CTS)-to-self indication
US9959038B2 (en) 2012-08-30 2018-05-01 Google Llc Displaying a graphic keyboard
US9419775B2 (en) 2012-10-02 2016-08-16 Qorvo Us, Inc. Tunable diplexer
US9203596B2 (en) 2012-10-02 2015-12-01 Rf Micro Devices, Inc. Tunable diplexer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applications
US9078211B2 (en) 2012-10-11 2015-07-07 Rf Micro Devices, Inc. Power management configuration for TX MIMO and UL carrier aggregation
US9313739B2 (en) 2012-10-23 2016-04-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ow power wake up signal and operations for WLAN
CN102983870B (zh) * 2012-10-30 2016-08-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滤除相邻频段干扰的方法及系统
US9237549B1 (en) * 2012-11-27 2016-01-12 Sprint Spectrum L.P. Dynamic management of page-response interva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WI558114B (zh) * 2012-11-29 2016-11-11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可切換天線模式的移動通信終端
US9351250B2 (en) 2013-01-31 2016-05-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low power wake up signal and operations for WLAN
US9172441B2 (en) 2013-02-08 2015-10-27 Rf Micro Devices, Inc. Front end circuitry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configurations
US9906254B2 (en) * 2013-02-11 2018-02-27 Apple Inc. Facilitating multiple subscriber identity support in a wireless device
US9907114B2 (en) * 2013-03-14 2018-02-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implementing a front end partition of a wireless modem
US9252863B2 (en) * 2013-04-04 2016-02-02 Mbit Wireles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ve antenna sharing
TWI516044B (zh) 2013-04-19 2016-01-01 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手持式電子裝置、無線通信裝置及其天線的切換方法
CN104113859B (zh) * 2013-04-19 2017-09-15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装置及其天线的切换方法
US9215302B2 (en) 2013-05-10 2015-12-15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user handedness and controlling a user interface
US9232562B2 (en) * 2013-06-17 2016-01-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current communication with multip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of different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EP2816813B1 (en) * 2013-06-20 2015-08-1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Improved measuring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rminal
US9712224B2 (en) 2013-08-30 2017-07-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Antenna switching for dual radio devices
KR102243707B1 (ko) 2013-10-14 2021-04-23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다수의 무선통신 기술을 지원하는 통신 장치 및 방법
CN104617979B (zh) * 2013-11-04 2017-03-2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移动通讯方法
US9363849B2 (en) 2014-03-17 2016-06-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ngle antenna sharing for multiple wireless connections
US9544042B2 (en) * 2014-03-31 2017-01-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Opportunistic mobile receive diversity (OMRD) in a dual-SIM dual-active (DSDA) device
US9847804B2 (en) * 2014-04-30 2017-12-19 Skyworks Solutions, Inc. Bypass path loss reduction
US9971496B2 (en) 2014-08-04 2018-05-15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a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on an electronic device
KR102215081B1 (ko) 2014-09-24 2021-02-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송신 신호 처리 방법 및 그 송신기
US10917222B2 (en) * 2014-09-30 2021-02-09 Apple Inc.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multiple time division duplex links using a single transceiver
US20160134317A1 (en) * 2014-11-11 2016-05-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s for dynamically managing receive modes to improve performance on a multi-subscriber identity (si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ES2771359T3 (es) * 2014-11-13 2020-07-06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Disposición de nodo de comunicación autoconfigurable
US20160204908A1 (en) * 2015-01-14 2016-07-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ve multi-rate partial decode
US20160226539A1 (en) * 2015-02-02 2016-08-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ceiver control based on error detection in multiple, simultaneous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environments
KR102367213B1 (ko) 2015-02-13 2022-02-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복수의 안테나를 선택적으로 이용하여 통신을 수행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US10045178B2 (en) 2015-03-04 2018-08-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US9521563B2 (en) * 2015-04-22 2016-12-13 Apple Inc.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multiple antennas in mobile devices having multiple SIMs
US9608692B2 (en) 2015-06-11 2017-03-28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Repeater and methods for use therewith
US10142086B2 (en) * 2015-06-11 2018-11-27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Repeater and methods for use therewith
US10122406B2 (en) * 2015-06-29 2018-11-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existence over a shared band with dual antenna sharing
US9912027B2 (en) 2015-07-23 2018-03-06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changing communication signals
KR102431962B1 (ko) * 2015-08-12 2022-08-17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안테나 성능 개선 방법
EP3360371B1 (en) 2015-10-09 2021-05-26 Sony Corporation Signal quality measurement in different frequency bands of cellular networks
US20170230932A1 (en) * 2016-02-04 2017-08-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Paging conflict management for multi-si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KR102429965B1 (ko) 2016-02-19 2022-08-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사용자 단말의 수신 안테나 선택 방법 및 그 장치
US10811767B2 (en) 2016-10-21 2020-10-20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System and dielectric antenna with convex dielectric radome
CN106571530A (zh) * 2016-10-25 2017-04-19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智能穿戴设备的天线系统及智能穿戴设备
US10129165B2 (en) * 2017-02-28 2018-11-13 Apple Inc. Electronics devices having antenna diversity capabilities
US10056961B1 (en) 2017-06-30 2018-08-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Performance of short-range wireless network channel scans using receiver diversity
KR102385164B1 (ko) * 2017-09-18 2022-04-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서로 다른 표준의 무선 신호를 전송하는 송신 장치 및 송수신 장치
KR102568181B1 (ko) * 2018-01-15 2023-08-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외부 전자 장치의 위치를 검출하기 위한 안테나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웨어러블 전자 장치
US10404223B2 (en) * 2018-01-17 2019-09-03 Cubic Corporation Frequency re-bander with UE and power efficiency features
US11743961B2 (en) 2018-07-17 2023-08-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simultaneous voice and data services in EN-DC capable user equipment
CN111182592B (zh) * 2018-12-28 2021-09-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接收模式切换的方法及终端
CN110224719B (zh) * 2019-06-25 2021-08-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US20210050868A1 (en) * 2019-08-16 2021-02-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concurrent multi-rat reception based on switched diversity
US11799502B2 (en) 2020-01-09 2023-10-24 Skyworks Solutions, Inc. Mobile device front end architecture for multiple frequency bands
US11343273B2 (en) * 2020-03-20 2022-05-24 Amrita Vishwa Vidyapeetham Method of reducing DoS attacks using voice response in IoT systems
US11895590B2 (en) 2020-05-15 2024-02-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managing a radio transceiver chain for multiple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WO2022155007A1 (en) * 2021-01-15 2022-07-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managing power amplifier reliability for multi-sim antenna switching concurrency
US20230078016A1 (en) * 2021-09-10 2023-03-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Dual subscriber coexistence manage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4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78038A (en) * 1997-02-28 1999-03-02 Motorola, Inc. Method in a wireles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delivering a message to a mobile communication unit
CN1211886A (zh) * 1997-08-20 1999-03-24 格维康姆公司 用于无线数据系统的通信协议
US6366779B1 (en) * 1998-09-22 2002-04-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pid assignment of a traffic channel in digital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s
JP3691975B2 (ja) * 1998-12-28 2005-09-07 株式会社東芝 Cdma方式の移動無線端末装置
US6961583B2 (en) * 1999-05-24 2005-11-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Wireless network system selection mechanism within a mobile station
JP3600500B2 (ja) 2000-03-31 2004-12-15 株式会社エンプラス 円周流ポンプ用インペラ
US6650912B2 (en) 2000-09-18 2003-11-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lecting paging channel mode
SE517352C2 (sv) * 2000-09-25 2002-05-28 Possio Ab Publ En gateway för ett trådlöst internetsystem
FI20011259A (fi) * 2001-05-28 2002-11-29 Nokia Corp Yhteydenmuodostusparametrien välittäminen pakettidataverkossa
US20030078037A1 (en) 2001-08-17 2003-04-24 Auckland David T. Methodology for portable wireless devices allowing autonomous roaming across multiple cellular air interface standards and frequencies
EP2571230A1 (en) 2002-01-15 2013-03-20 Avaya Inc. Communication application server for converged communication services
US7133702B2 (en) 2002-08-27 2006-11-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Idle mode cell reacquisition and reselection
KR100560845B1 (ko) * 2003-10-09 2006-03-13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Mm-mb 단말기의 모뎀 간 절체 방법
AU2003289623A1 (en) * 2003-11-25 2005-06-17 Zte Corporation A method and apparatu for implementing beam forming in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028853B2 (ja) 2004-03-30 2007-12-2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情報サービス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およびセッション管理サーバ
JP4637502B2 (ja) * 2004-04-30 2011-02-23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端末およびアンテナ切替制御方法
US7693521B1 (en) * 2004-08-04 2010-04-06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bile station handoff
WO2006055784A2 (en) * 2004-11-19 2006-05-26 The Trustees Of The 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ulti-access terminal wiht capability for simultaneous connectivity to multipl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JP4020159B2 (ja) * 2005-04-18 2007-12-12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高周波モジュール
JP4682684B2 (ja) 2005-04-28 2011-05-1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信号受信装置
US9450665B2 (en) 2005-10-19 2016-09-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versity receiver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JP4864625B2 (ja) 2006-09-28 2012-02-01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装置
EP2139244A1 (en) 2007-03-23 2009-12-30 NTT DoCoMo, Inc. User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US8160618B2 (en) * 2007-05-14 2012-04-17 Motorola Mobility, Inc. Method for increasing system capacity and wireless device battery life by selection of delay gap between QPC message and page message
JP5566570B2 (ja) * 2007-05-30 2014-08-06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端末
ATE553549T1 (de) * 2007-11-23 2012-04-15 Alcatel Lucent Benutzerendgerät für funkkommunikationen und betriebsverfahren dafür
JP4413975B2 (ja) 2008-04-28 2010-02-10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移動通信方法、移動局、無線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コア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US8634785B2 (en) * 2008-05-01 2014-01-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dio frequency (RF) signal multiplexing
US20100054205A1 (en) * 2008-09-02 2010-03-04 Amit Kalhan Handoff management for multimode communication devices based on non-traffic state uplink signals
JP2010098612A (ja) * 2008-10-17 2010-04-30 Toshiba Corp 移動無線端末および通信処理方法
KR20100066620A (ko) 2008-12-10 2010-06-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멀티모드 단말에서 무선접속기술 간 측정 장치 및 방법
US9955452B2 (en) 2009-04-10 2018-04-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ally adjusting paging cycles of a network at an access terminal based on service availability of another network with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824314B2 (en) * 2009-05-22 2014-09-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intaining an allocation of antennas at an access terminal during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with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JP5420974B2 (ja) * 2009-05-27 2014-02-19 京セラ株式会社 複合アンテナ及び携帯電話機
US20100317374A1 (en) 2009-06-11 2010-12-16 Yaron Alpert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managing paging interval access on a mobile station
WO2011056253A1 (en) 2009-11-05 2011-05-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resolve resolve paging monitoring conflicts in td - scdma multimode terminal with mimo
EP2334122B1 (en) 2009-12-14 2014-03-26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communication in LTE cellular networks
US8934463B2 (en) * 2010-02-17 2015-01-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naging pages of an access terminal when the access terminal is engaged in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with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20110280221A1 (en) * 2010-05-17 2011-11-17 Tom Chin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For Multimode User Equipment (UE) Operation
CA2803976A1 (en) * 2010-06-28 2012-01-05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selection
US8964611B2 (en) * 2010-11-15 2015-02-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Data resume indicator for mobile device power conservation
US8463179B2 (en) * 2010-12-22 2013-06-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Electromagnetic patch antenna repeater with high isol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145206A1 (en) 2012-10-26
JP5728060B2 (ja) 2015-06-03
EP2515593A2 (en) 2012-10-24
US20140073371A1 (en) 2014-03-13
TWI452848B (zh) 2014-09-11
BR102012008912B1 (pt) 2022-03-22
US9084128B2 (en) 2015-07-14
KR101385916B1 (ko) 2014-04-29
US8811922B2 (en) 2014-08-19
TW201431304A (zh) 2014-08-01
JP2012257204A (ja) 2012-12-27
JP5575175B2 (ja) 2014-08-20
TWI539760B (zh) 2016-06-21
JP5970103B2 (ja) 2016-08-17
JP2014042298A (ja) 2014-03-06
TW201431303A (zh) 2014-08-01
TWI540916B (zh) 2016-07-01
MX2012004468A (es) 2012-10-25
BR102012008912A8 (pt) 2018-03-13
KR20140003347A (ko) 2014-01-09
US20150296396A1 (en) 2015-10-15
KR101385894B1 (ko) 2014-04-15
US20120264473A1 (en) 2012-10-18
KR20120118512A (ko) 2012-10-26
EP2515593A3 (en) 2013-11-06
KR101385920B1 (ko) 2014-04-15
BR102012008912A2 (pt) 2015-08-11
US9497652B2 (en) 2016-11-15
KR20140001803A (ko) 2014-01-07
JP2015159579A (ja) 2015-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52848B (zh) 具有單晶片無線電之長期演進技術(lte)/1x雙待機
US8743852B2 (en) Methods for coordinated signal reception across integrated circuit boundaries
US9750075B2 (en) Single-radio device supporting coexistence between multiple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KR101543142B1 (ko) 유휴 모드 안테나 스위칭을 갖는 전자 디바이스
CN104685961B (zh) 用于在srlte设备中同时接收lte和1x的方法
US8958760B2 (en) Dynamic transmit configurations in devices with multiple antennas
US20130033996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ntenna switching capabil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