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04748A - 人工植牙體固定結構 - Google Patents

人工植牙體固定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04748A
TW201304748A TW100126227A TW100126227A TW201304748A TW 201304748 A TW201304748 A TW 201304748A TW 100126227 A TW100126227 A TW 100126227A TW 100126227 A TW100126227 A TW 100126227A TW 201304748 A TW201304748 A TW 20130474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ental implant
implant
end portion
outer side
artifici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262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u-Hong Tzeng
Original Assignee
Gwo 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wo W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wo 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TW1001262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304748A/zh
Publication of TW2013047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04748A/zh

Links

Landscapes

  • Dental Prosthetic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人工植牙體固定結構,其中該植牙體下端具有一概呈圓柱狀的本體,並於本體外側設有一螺牙部;其特徵在於:該螺牙部之末端部分之外側面係呈直徑由上往下漸縮之錐形,且於其端面之中央設有一內凹之錐形螺孔;前述末端部分的外側面與該錐形螺孔的側壁面與末端部分的外側面形成底端共同地朝向下方,且相互靠近地傾斜的狀態。

Description

人工植牙體固定結構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人工植牙體固定結構,特別是指一種運用於人工植牙手術,用以作為將贗復齒固定於口腔槽骨之人工牙根的人工植牙體固定結構。
按,一般植牙手術,係藉由在患者預定裝設假牙的槽骨裝設一人工植牙體(或稱人工牙根),然後藉由該人工植牙體將一贗復齒定位在口腔預定裝設假牙的牙齦位置上。
習用的人工植牙體之構造通常概呈圓柱狀,在圓柱體的底端外側係設有螺牙部,可用以鎖入患者口腔預定植牙位置的槽骨之中,在螺牙部的頂端具有一支檯體,可供一贗復齒定位安裝於該人工植牙體的頂端。
植牙的過程約略可分成二個階段。第一階段先在患者口腔的槽骨鑽孔,並將一人工植牙體鎖入槽骨的孔中。當植牙體鎖入的初期,槽骨的組織尚未與植牙體發生骨整合(Osseointegration),因此需經過一段避免受力期(stress-free period),此時應盡量避免微小移動(micro-motion)導致人工植牙體表面上之新生骨組織產生鬆動,故人工植牙體植入後,通常會先將牙肉暫時縫合。待骨整合期過後,新生骨組織與人工植牙體已呈緊密結合狀態,再進行第二階段,重新打開牙肉並將一支檯體(abutment)固定在人工植牙體上。最後,再將贗復齒製作於支檯體上。
為提高植牙體鎖入到槽骨中的穩固性,並促進槽骨與植牙體的骨整合效果,習用的人工植牙體之螺牙部通常係設計成具有切削效果的自功牙的構造,其構造通常在螺牙部最末端的起始位置的側面設置有溝槽,該部位的螺牙形成具有切削刃口的構造,因此使得該螺牙部在鎖入槽骨預先鑽好的植牙孔的時候,可藉由該螺牙部之刃口切削槽骨,螺牙部能夠更深入地咬合槽骨,因此提高植牙體鎖入到槽骨後的穩定性,且減少植牙體鎖入到槽骨過程中的阻力。
然而習用的人工植牙體之構造中,其螺牙部最底端的端面通常係呈平面狀,或者是呈圓弧狀,因此當螺牙部鎖入到槽骨預先鑽好的植牙孔的過程中,槽骨的骨屑若堆積在螺牙部的端面時,將容易造成螺牙部鎖緊時阻力提高的現象,使得操作者在鎖入植牙體時必須施以更大的鎖緊力。
然而植牙體在鎖緊過程中的鎖緊扭力必須限定在一定的範圍內,若施力過大,一方面將使螺牙部與槽骨的摩擦力提高,以致於因摩擦力產生的溫度過高,致使槽骨組織壞死的現象。另一方面,植牙體與槽骨間因為股屑堆積產生的阻力,將使得植牙體螺牙部與槽骨間的壓力增加,以致於口腔槽骨被螺牙部鎖合的部位產生崩毀,甚至於造成植牙體斷裂的情形。
此外,為了增進植牙體鎖入槽骨植牙孔中初期支撐的穩定性,並促進人工植牙體與槽骨的骨整合,部分習用的人工植牙體會於螺牙部前端面中央設置一凹入的內螺孔,使得螺牙部鎖入植牙孔時,植牙孔底部的骨屑可進入到該內螺孔中,以導引槽骨組織生長填滿該內螺孔,以達到促進骨整合效果的目的。
然而習用的人工植牙體由於其螺牙部端面形狀係呈平面或圓弧狀,會使植牙孔的骨屑堆積在螺牙部的端面下方,而不易進入到前述的內螺孔中,致使該內螺孔的促進骨整合的效果受到限制。
本發明人有鑑於上述因素,乃苦思細索,積極研究,加以多年從事相關產品研發之經驗,並經不斷試驗及改良,終於發展出本發明。
本發明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種可以降低植牙體鎖入槽骨植牙孔之鎖緊扭力,並促進骨整合,以提高植牙手術成功率的人工植牙體固定結構。
本發明之構造包括:一植牙體,其下端具有一概呈圓柱狀的本體,並於本體外側設置可鎖入患者口腔槽骨的螺牙部;其特徵在於:該螺牙部之底端具有一末端部分;且於該末端部分的端面的中央,涉有一內凹的錐形螺孔;前述末端部分的外側係呈由上到下漸縮的錐形;而該錐形螺孔係呈上端直徑小,下端開口直徑大的錐形孔,因此使得該錐形螺孔的側壁面與末端部分的外側面形成底端共同地朝向下方,且相互靠近地傾斜的狀態。
該螺牙部之末端部分最底端部分介於該錐形螺孔之開口與該末端部分之外側面之間部位的厚度得以減少,因此可達到減少該植牙體鎖入植牙孔阻力的目的;並且該末端部分最底部之端面的寬度及面積得以減少,避免槽骨的骨屑堆積於該端面之底部,以達到骨屑易於進入到前述錐形螺孔內部,以促進骨整合效果的目的。
本發明為達成上述及其他目的,所採用之技術手段、元件及其功效,茲採一較佳實施例配合相關圖式詳細說明如下。
如圖1至圖4所示,係為本發明人工植牙體固定結構的第一實施例。其中該植牙體10係概呈圓柱體,依照該植牙體10植入患者口腔預定植牙部位之槽骨的方向,可定義出一上端部分及一下端部分。該植牙體10的下端部分係為一概呈圓柱狀的本體11,且於該本體11的外表設置有一螺牙部12,而其頂端具有一個頸部13,該頸部13的外側設置有細螺紋18,以增進其鎖入槽骨後,與槽骨咬合的力量,同時該頸部13之上方可進一步連接一支檯座20,並藉由該支檯座20將一個贗復齒30安裝於該植牙體10的上端(如圖4所示)。
如圖2所示,前述螺牙部12之最底端具有一末端部分15;該末端部分15的螺牙係為自攻螺牙的構造,且於該螺牙部12設置至少一從該末端部分15的外側,延伸到該本體11外側且概呈螺旋狀的溝槽14,使該螺牙部12在鎖入到患者口腔的槽骨時,能夠更容易地咬入槽骨的組織中,並利用該溝槽14容納該螺牙部11切削槽骨所產生的骨屑。此外該螺牙部11的外表面可以採用噴砂、化學腐蝕、或電漿處理等表面加工,使其表面呈現粗糙狀態,以提高該螺牙部12的親血性,以及槽骨與該植牙體10骨整合後的密合性。
如圖3及圖4所示,本發明於末端部分15之端面16的中央,設有一內凹的錐形螺孔17,該錐形螺孔17係可於該植牙體鎖入到預定植牙之槽骨的植牙孔中的時候,容納位於該端面16下方的槽骨骨屑,其一方面可以增進植牙體鎖入後與槽骨咬合的穩固性,另一方面,骨屑和骨血可以嵌入該錐形螺孔17中,因此使得骨整合完成後,槽骨組織可以生長填滿該錐形螺孔17的空間,而增進植牙體底端部分與槽骨整合的穩固性。
本發明主要的特徵,係在於該螺牙部12之末端部分15之外側面係呈直徑由上往下漸縮之錐形,且該錐形螺孔17係呈上端直徑小,下端開口直徑大的錐形孔,使該錐形螺孔17的側壁面與末端部分15的外側面形成底端共同地朝向下方,且相互靠近地傾斜的狀態。因此使得該螺牙部12之末端部分15最底端部分介於該錐形螺孔17之開口與該末端部分15之外側面之間部位的厚度得以減少;並且如圖3B所示,該末端部分15最底部之端面16的寬度及面積得以減少。
藉由以上構造,係可減少該螺牙部12鎖入植牙孔時,其末端部分15所承受的鎖緊阻力,因此使得本發明的人工植牙體在鎖入植牙孔時較不易產生因為阻力過大而過熱的情形,進而提高植牙手術的成功率。同時,因為該端面16的寬度與面積縮小,因此可以使槽骨的骨屑不易堆積在該端面16的底部,並讓更多的骨屑進入到該錐形螺孔17內部,因此可以有效提高骨整合完成後,槽骨組織與該錐形螺孔17結合的穩固性。
此外,為兼顧降低槽骨骨屑堆積,以及螺牙部12之末端部分15強度的目的,前述端面16的寬度最好是維持在0.2mm至1mm之間的數值,以避免該端面16過於狹窄時,使其外側面之螺牙強度不足的情形產生。
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植牙體10係採多段式植牙體的設計,亦即該植牙體10與前述用以安裝贗復齒30的支檯座20係為分離個體的構造。如圖4所示,本發明的植牙體在進行植牙手術時,係先以鑽孔器械於患者口腔的槽骨40預定裝設假牙的位置預先鑽設一孔,然後再將該植牙體10鎖入到該槽骨40的植牙孔中。
當植牙體10植入到植牙孔以後,一般植牙的手術程序會先將牙齦部分縫合,待槽骨40與植牙體10發生骨整合後,再重新開刀使植牙體10的頂端露出牙齦的牙肉之外,然後再將前述支檯座20裝置到植牙體10的頸部13的上端,然後再依照植牙患者口腔咬合型態,製作前述贗復齒30,然後再將該贗復齒裝設在該支檯座20上。
如圖5所示,係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該第二實施例係為本發明技術運用在單體式人工植牙體的具體實施例。該實施例中,植牙體10A係與用以固定贗復齒的支檯座20A一體成型。其中該植牙體10A之下端具有一本體11A;本體11A的底端連接有一末端部分15A;且於該本體11A與末端部分15A的外側設置有螺牙部12A。同時於末端部分15A的端面的中央設置有一錐形螺孔17A。
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植牙體10A與第一實施例的植牙體10具有相同的特徵,亦即該螺牙部12A、本體11A、末端部分15A、錐形螺孔17A、端面16A的形狀與構造特徵均與第一實施例的螺牙部12、本體11及末端部分15、錐形螺孔17、端面16的構造特徵相同,因此不再另予贅述。
本發明藉由以上技術手段,係可達到提高植牙手術成功率,以及植牙完成後骨整合效果更為完全的功效,因此其俱已符合發明專利之新穎性及進步性要件。惟以上說明書所揭示僅為針對本發明較佳之可行實施例說明而已,該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亦即其它未脫離本發明所揭示之技藝精神下所完成之均等變化,均應包含於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中。
10、10A...植牙體
11、11A...本體
12、12A...螺牙部
13...頸部
14...溝槽
15、15A...末端部分
16、16A...端面
17、17A...錐形螺孔
18...細螺紋
20、20A...支檯座
30...贗復齒
40...槽骨
圖1係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人工植牙體的側面視圖。
圖2係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人工植牙體的立體圖。
圖3係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人工植牙體的剖面圖。
圖3A為本發明之人工植牙體之末端部分的局部放大剖面圖。
圖3B為本發明之人工植牙體之末端部分的底視圖。
圖4係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人工植牙體植入於患者口腔植牙位置的槽骨中,並將一贗復齒安裝於該植牙體之上的狀態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5係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人工植牙體的局部剖面圖。
10...植牙體
11...本體
12...螺牙部
13...頸部
14...溝槽
15...末端部分
16...端面
17...錐形螺孔
20...支檯座
30...贗復齒
40...槽骨

Claims (5)

  1. 一種人工植牙體固定結構,係可植入患者口腔預定植牙位置之槽骨中;其中該植牙體具有一本體;該本體依據其鎖入槽骨的方向,定義出一上端及下端;其中該本體上端可連接一支檯座,用以將一贗復齒固定於該植牙體頂端;且下端部分具有一本體,且於該本體的外側設有一螺牙部,係可鎖入於前述患者口腔槽骨之中,藉以將該植牙體固定於患者口腔槽骨之中;其特徵在於:該螺牙部之底端具有一末端部分;且於該末端部分的端面的中央,涉有一內凹的錐形螺孔;前述末端部分的外側係呈由上到下漸縮的錐形;而該錐形螺孔係呈上端直徑小,下端開口直徑大的錐形孔,因此使得該錐形螺孔的側壁面與末端部分的外側面形成底端共同地朝向下方,且相互靠近地傾斜的狀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人工植牙體固定結構,其中該端面之寬度係介於0.2mm至1mm範圍之內。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人工植牙體固定結構,其中該本體位於該螺牙部之外側,設有一從該末端部分外側延伸到該本體外側的螺旋狀溝槽。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人工植牙體固定結構,其中該支檯座與該植牙體係為分離之構造。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人工植牙體固定結構,其中該支檯座係一體成型地設於該植牙體之頂端。
TW100126227A 2011-07-25 2011-07-25 人工植牙體固定結構 TW2013047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26227A TW201304748A (zh) 2011-07-25 2011-07-25 人工植牙體固定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26227A TW201304748A (zh) 2011-07-25 2011-07-25 人工植牙體固定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04748A true TW201304748A (zh) 2013-02-01

Family

ID=48168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26227A TW201304748A (zh) 2011-07-25 2011-07-25 人工植牙體固定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30474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47240B2 (ja) 骨に使用するための固定要素
KR101646603B1 (ko) 소형 치과 임플란트
US20080227057A1 (en) Narrow Dental Implant and Associated Parts
US8616881B2 (en) Modified asymmetrical dental implant
US20070298379A1 (en) Screw-type dental implant
KR101296741B1 (ko) 힐링 어버트먼트
KR102384530B1 (ko) 치과 임플란트
KR200456270Y1 (ko) 임플란트용 픽스츄어
WO2007058125A1 (ja) 歯科用インプラント
AU2012241846B2 (en) Fixture
US20140030674A1 (en) Prefabricated immediate no-drill dental implant
KR100779227B1 (ko) 치과용 임플란트
US20130045462A1 (en) Dental implant fixing system
TWM538786U (zh) 牙根植體
TW201304748A (zh) 人工植牙體固定結構
WO2009075459A1 (en) Dental implant fixture
KR101191257B1 (ko) 치과용 임플란트 픽스츄어
EP3291759B1 (en) Dental implant
RU2441621C1 (ru) Дентальный внутрикостный имплантат и абатмент для него
TWI629975B (zh) 牙根植體
JP2010063852A (ja) 歯科用インプラント
JP2010063853A (ja) 歯科用インプラント
TW201433297A (zh) 應用於後牙區域之人工植牙體
TW201242577A (en) Dental implant system for promoting osseointegration
TW201434446A (zh) 單體式植牙體固定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