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29975B - 牙根植體 - Google Patents

牙根植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29975B
TWI629975B TW105134965A TW105134965A TWI629975B TW I629975 B TWI629975 B TW I629975B TW 105134965 A TW105134965 A TW 105134965A TW 105134965 A TW105134965 A TW 105134965A TW I629975 B TWI629975 B TW I62997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cesses
implant
alveolar bone
thread
root impla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349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15362A (zh
Inventor
蘇國材
蘇昱榮
Original Assignee
慶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慶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慶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51349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29975B/zh
Priority to PH22017000676U priority patent/PH22017000676U1/en
Priority to MYPI2017703625A priority patent/MY191158A/en
Publication of TW2018153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53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299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29975B/zh

Links

Landscapes

  • Dental Prosthetic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牙根植體,其主要藉牙根植體之本體與粗螺紋上形成有複數第一、第二凹洞之設計,而該等第一、第二凹洞係以高能量光熱方式加工而成,以便該等第一、第二凹洞得以呈等距間隔排列形態成形於該本體與該粗螺紋上,藉此當該牙根植體植入口腔之齒槽骨內時,即利用該等第一、第二凹洞恰可供增生物有規則伸入且附著於內,再配合該本體與該粗螺紋上之銜接段及連接段的設置,俾供增生物攀附且形成相互牽引作用,進而可使該牙根植體得以與該齒槽骨形成緊密的接觸,更能促進該牙根植體植入的穩定性,且穩固結合於該齒槽骨上,以承受日後所會產生之較大的咬合力。

Description

牙根植體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植牙體設計,特別是指一種可與植入後之口腔的齒槽骨產生穩定性結合之牙根植體。
查,在傳統對於牙齒的缺損治療,大多以固定贗復或者以活動式假牙進行缺損的治療,然而前述傳統的治療方式雖能達到缺損處之補足的效果外,但對於要承受較大之咬合力時,則無法如同原本之牙齒一樣達到相同的承受力,因此在牙科領域中係於口腔之齒槽骨上植入植牙體,即為大幅取代傳統之缺損的治療,且僅需單一針對缺損處進行治療,以使日後可如同原本的牙齒一樣自然,且具咬合承受力,然而雖藉由該植牙體植入後可與該齒槽骨內之新生的增生物產生骨整合效果,但鑒於植入該齒槽骨內之植牙體的表面係為光滑,使的在植牙過程中所進行之微細的位移將會導致新生之該增生物無法附著於該植牙體之表面上而產生鬆動,致使該植牙體與該齒槽骨的骨整合效果大打折扣。
有鑒於此,為有效增加植入該植牙體與齒槽骨的固定效果,便有業者研發出於該植牙體之表面上藉由附著顆粒的設計,利用多熔點之燒結效果,進而於該植牙體之表面上成型出複數之具有熔點效果之孔洞,以使植入後之該植牙體得以利用該等孔洞供該增生物附著,以便該植牙體與該齒槽骨形成穩固結合作用;惟,使用後發現,雖可利用多熔點燒結的形態於該植牙體的表面上成形出該等孔洞,以供該增生物能附著於上,然而在進行多熔點的燒結過程中,會使該植牙體上形成有大小不一的該等孔洞,且亦會形成部分該等孔洞過深,以及部分該等孔洞形成過淺甚至接近於該植牙體之表面,且更會使所形成之該等孔洞內之表面形成光滑面的設置,致使植入後該增生物會無法附著於上,進而使該植牙體與該齒槽骨無法產生牢固;另,藉由多熔點所形成之該等孔洞,其會造成該每一孔洞之外徑與深度會因熔點燒結方式不同而呈現出不規則型態,致使無法控制燒結後該等孔洞之品質;再者,該等孔洞於燒結時該等顆粒係呈不規則型態分佈於該植牙體上,故在該等顆粒無法具有一致性之型態附著於該植牙體上時,其在進行燒結後便會導致該等孔洞間之間距無法呈一致性,不是距離過大,就是距離過近,以使該齒槽骨衍生之該增生物在進行洞與洞之間的攀附過程中,無法形成一致性方向的有效分佈,甚至熔點後亦會殘留有該等顆粒燒結後之腐蝕酸液之風險,如此一來更會影響植入後的整合效果不佳之缺失,實有待改進。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是在提供一種牙根植體,其可供增生物呈有規則附著於上,以使植入齒槽骨內之該牙根植體得以產生穩定結合,且不受外力作用的影響而產生鬆動,使該牙根植體具有較佳穩固之定位效果。
於是,本發明牙根植體包含有一本體,一形成於該本體一端之鎖合部,一相反該鎖合部且設於該本體另一端之端緣上的定位孔,以及一環設於該本體之周緣面上的螺牙段;其中,該本體上形成有複數之第一凹洞,以及任二該第一凹洞間形成有一銜接段設置;另,該螺牙段具有一近該鎖合部之粗螺紋,以及一與該粗螺紋銜接且近於該定位孔處之細螺紋所組成,同時該粗螺紋上形成有複數第二凹洞,以及一形成於任二該第二凹洞間之連接段的設置,而前述該等第一、第二凹洞係以高能量光熱方式加工而成,且呈等距間隔、有規則排列形態成形於該本體與該粗螺紋上;是以,當該牙根植體植入口腔內之齒槽骨內後,由該齒槽骨內所產生之增生物再向外衍生時得以伸入於該等第一、第二凹洞且附著於上,並利用具有等距間隔設置之該等第一、第二凹洞的設置,同時藉由該等第一、第二凹洞間之該銜接段與該連接段的配合設置,以使得附著力得以呈一致性方向的均勻分佈,促使該牙根植體與該齒槽骨形成穩定結合的形態設置,大幅增加該牙根植體植入後的穩固性,且亦可免除植牙癒合過程中,不會受外力微細移動之影響而會有鬆動之虞情事產生,大大增進結合的穩固性。
圖1是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示意圖。 圖2是該第一較佳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第三較佳實施例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第四較佳實施例之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第五較佳實施例之示圖。
有關本發明之前述及其他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明白。
參閱圖1,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實施例,本實施例包括有一本體11,一形成於該本體11一端之鎖合部12,一相反於該鎖合部12且開設於該本體11另一端之端緣上的定位孔13,以及一環設於該本體11上的螺牙段14;其中,該本體11上形成有複數第一凹洞111,且任二該第一凹洞111間形成有一銜接段112的設置,而前述該每一第一凹洞111具有一底壁a1,一與該底壁a1連接之周壁a2,以及一由該底壁a1與該周壁a2圈圍而成之容室a3,且該容室a3與外部相連通,同時該等第一凹洞111係以高能量光熱方式加工而成,以使該等第一凹洞111於該本體11上得以形成等距間隔排列之形態呈現,且該等底壁a1與周壁a2得以呈現出具有精準表面的粗化態樣設置。
仍續前述,該螺牙段14具有一近該鎖合部12之粗螺紋141,以及一與該粗螺紋141銜接且近於該定位孔13處之細螺紋142,是以,藉由該本體11上具有二種不同該粗、細螺紋141、142的設置,俾使植入口腔之齒槽骨2(圖中未示)內時,可先利用該粗螺紋141達到穩定擴孔植入,再由該細螺紋142依循該粗螺紋141的軌跡螺入,進而使該牙根植體1穩固定位於該齒槽骨2中,而在本實施例中,該粗螺紋141上形成有複數之第二凹洞1411,以及一形成於任二該第二凹洞1411間之連接段1412的設置,而前述該每一第二凹洞1411係具有一底壁b1,以於該底壁b1連接之周壁b2,以及一由該底壁b1與該周壁b2圈圍而成之容室b3,且該容室b3與外部相連通,同時該等第二凹洞1411係以高能量光熱方式加工而成,以使該等第二凹洞1411於該粗螺紋141上得以形成等距間隔排列之形態呈現,且該等底壁b1與周壁b2得以呈現出具有精準表面的粗化態樣設置。
請配合參閱圖1、圖2,當進行植牙手術時,係將該鎖合部12定位在該齒槽骨2上已預先開設有一植入孔內(圖中未示),藉由一手術機具(圖中未示)作動該定位孔13,以連動鄰近該鎖合部12之該粗螺紋141切削該齒槽骨2之植入孔的壁面,以使該粗螺紋141與該植入孔之壁面呈大面積的接觸,進而螺入該植入孔中,而後該細螺紋142再藉由該手術機具的帶動下依循該粗螺紋141螺入軌跡接續切削螺入作業,且與該植入孔之壁面呈緊固的小面積接觸,俾使在植入的手術過程中得以利用該螺牙段14之具有該粗、細螺紋141、142的設計,使得該牙根植體1能快速螺入該齒槽骨2中,以減少患者於手術過程中的不適感,且達致初期植入之穩固定位效果。
接續前述,是以,完成植入手術後且在等待該齒槽骨2的癒合過程中,便可利用形成於該本體11以及該粗螺紋141上的該等第一、第二凹洞111、1411的設置,以使由該齒槽骨2於癒合時衍生之增生物得以伸入該每一第一、第二凹洞111、1411之容室a3、b3中,且藉由該每一第一、第二凹洞111、1411之底壁a1、b1與周壁a2、b2具有精準表面的粗化態樣設置,以使伸入之增生物得以緊密的附著於該等底壁a1、b1與周壁a2、b2上,這時再利用該銜接段112與該連接段1412的配合的設置,以使該增生物在往該等第一、第二凹洞111、1411處間衍生時,得以先於該銜接段112與該連接段1412形成有該增生物攀附之設置態樣後,再分別往該銜接段112與該連接段1412側邊之該等第一、第二凹洞111、1411處衍生伸入,進而使任二該第一凹洞111與任二該第二凹洞1411內之增生物,因該銜接段112與該連接段1412可供攀附作用來相互形成牽引態樣,且藉由該等第一、第二凹洞111、1411間之間距呈有效的規則性排列設置,使得該等增生物之附著力得以呈現出具有一致性方向的分佈,俾使該牙根植體1因此得以穩固定位於該齒槽骨2中,若當受到不當外力作用而產生移動時,得以藉該等增生物緊密的攀附作用,而使該牙根植體與該齒槽骨不會有產生鬆動之虞,俾使得結合率得以有效大幅增加,大大有效促進該牙根植體1與該齒槽骨2之整合效益,有別於習知所產生之整合效果不佳,以及燒結後會殘流有顆粒之腐蝕酸液之風險等缺失,有效提高該牙根植體1植入後的成功率。
參閱圖3,本發明之第二較佳實施例,其所述構件與前一實施例相同,恕不贅述;在本實施例中該每一細螺紋142上形成有複數第三凹洞1421,以及一形成於任二該第三凹洞1421間之連結段1422的設置,而前述該每一第三凹洞1421係具有一底壁c1,以於該底壁c1連接之周壁c2,以及一由該底壁c1與該周壁c2圈圍而成之容室c3,且該容室c3與外部相連通,同時該等第三凹洞1421係以高能量光熱方式加工而成,以使該等第三凹洞1421於該粗螺紋142上得以形成等距間隔排列之形態呈現,且該等底壁c1與周壁c2得以呈現出具有精準表面的粗化態樣設置,如此一來,利用該本體11、粗螺紋141及細螺紋142上同時具有該等第一、第二及第三凹洞111、1411、1421的形成設置,俾使植入後之該牙根植體1可有效透過該等第一、第二及第三凹洞111、1411、1421來與該齒槽骨2(圖中未示)內形成不同的緊固力的穩定結合,且更能大大免除外力作用的影響而產生鬆動之虞,使該牙根植體1具有較佳穩固之定位效果。
參閱圖4,本發明之第三較佳實施例,其與前一實施例所述之構件相同,恕不贅述;本實施例特別在於該每一第一、第二及第三凹洞111、1411、1421之底壁a1、b1、c1上另形成有至少一微孔a4、b4、c4之設置,當然該微孔a4、b4、c4亦可形成於該每一第一、第二及第三凹洞111、1411、1421之周壁a2、b2、c2上,即如圖5之第四較佳實施例所示,亦或該每一第一、第二及第三凹洞111、1411、1421之底壁a1、b1、c1與周壁a2、b2、c2上同時具有至少一該微孔a4、b4、c4的形成設置,即如圖6之第五較佳實施例所示,以因應不同之治療方式的適用,且該等微孔a4、b4、c4同樣係以高能量光熱方式加工而成,以下說明係以該底壁a1、b1、c1與周壁a2、b2、c2上同時具有至少一該微孔a4、b4、c4之設置為之。
是以,當該牙根植體1如入該齒槽骨2(圖中未示)內時,這時在該齒槽骨2於癒合時所衍生之該增生物,不但可深入該等第一、第二及第三凹洞111、1411、1421內外,更可往開設於該等底壁a1、b1、c1與該等周壁a2、b2、c2上之該等微孔a4、b4、c4內延伸,大幅提升該牙根植體1與該齒槽骨2相結合的緊固率,如此一來便能使該牙根植體1與該齒槽骨2因該增生物的深入與延伸,進而形成更加緊密的整合,俾達致良好的穩定結合,且不受外力作用的影響而產生鬆動,使該牙根植體1具有較佳穩固之定位效果。
歸納前述,本發明牙根植體,其利用高能量光熱方式於該牙根植體之本體與螺牙段的粗螺紋上,以形成等距且具有規則性的間隔排列形態之第一、第二凹洞的設計,俾利該牙根植體植入口腔之齒槽骨內時,該等第一、第二凹洞可供由該齒槽骨之增生物衍生至該每一容室內且附著於上,且利用形成於任二該第一凹洞與任二該第二凹洞間之銜接段與連接段的配合設置,以使得該增生物附著力得以呈一致性方向的均勻分佈攀附於該等孔洞中,使得結合率得以有效增加並具有一致性方向的分佈,且亦不會受到外力影響而有產生鬆動之虞,大大有效促進該牙根植體與該齒槽骨之整合效益,有效提高該牙根植體植入後的成功率,故確實能達到本發明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說明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發明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本發明﹞ 1 牙根植體 11 本體 12 鎖合部 13 定位孔 14 螺牙段 111 第一凹洞 112 第一銜接段 a1 底壁 a2 周壁 a3 容室 a4 微孔 141 粗螺紋 1411 第二凹洞 1412 第二連接段 b1 底壁 b2 周壁 b3 容室 b4 微孔 142 細螺紋 1421 第三凹洞 1422 第三連結段 c1 底壁 c2 周壁 c3 容室 c4 微孔 2 齒槽骨

Claims (5)

  1. 一種牙根植體,其包含有一本體,一形成於該本體一端之鎖合部,一相反該鎖合部且開設於該本體另一端之端緣上的定位孔,以及一環設於該本體之周緣面上的螺牙段;其特徵在於: 該本體上形成有複數第一凹洞,且任二該第一凹洞間形成有一銜接段設置;另,該螺牙段具有一近該鎖合部之粗螺紋,以及一與該粗螺紋銜接且近於該定位孔之細螺紋所組成,同時該粗螺紋上形成有複數第二凹洞,以及一形成於任二該第二凹洞間之連接段的設置,而前述該等第一、第二凹洞係以高能量光熱方式加工而成,使得該第一、第二凹洞得以呈等距間隔排列形態成形於該本體與該粗螺紋上,以使該牙根植體植入可供增生物附著於該等第一、第二凹洞內。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牙根植體,其中,該每一第一凹洞上另形成有至少一第一微孔的設置。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牙根植體,其中,該每一第二凹洞上另形成有至少一第二微孔的設置。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牙根植體,其中,該細螺紋上形成有複數第三凹洞,以及一形成於任二該第三凹洞間之連結段的設置。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牙根植體,其中,該每一第三凹洞上另形成有至少一第三微孔的設置。
TW105134965A 2016-10-28 2016-10-28 牙根植體 TWI6299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34965A TWI629975B (zh) 2016-10-28 2016-10-28 牙根植體
PH22017000676U PH22017000676U1 (en) 2016-10-28 2017-09-22 Root implant
MYPI2017703625A MY191158A (en) 2016-10-28 2017-09-27 Root implan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34965A TWI629975B (zh) 2016-10-28 2016-10-28 牙根植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5362A TW201815362A (zh) 2018-05-01
TWI629975B true TWI629975B (zh) 2018-07-21

Family

ID=62089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4965A TWI629975B (zh) 2016-10-28 2016-10-28 牙根植體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MY (1) MY191158A (zh)
PH (1) PH22017000676U1 (zh)
TW (1) TWI629975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219017A (en) * 2010-11-09 2012-05-16 Jing-Ru Yan with tiny holes on a tooth root surface for increasing mutual griping actions between an implant and a bone tissue
TW201320971A (zh) * 2011-11-18 2013-06-01 Taiwan Shan Yin Internat Co Ltd 植牙牙根及其表面之成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219017A (en) * 2010-11-09 2012-05-16 Jing-Ru Yan with tiny holes on a tooth root surface for increasing mutual griping actions between an implant and a bone tissue
TW201320971A (zh) * 2011-11-18 2013-06-01 Taiwan Shan Yin Internat Co Ltd 植牙牙根及其表面之成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PH22017000676Y1 (en) 2018-04-02
MY191158A (en) 2022-06-02
PH22017000676U1 (en) 2018-04-02
TW201815362A (zh) 2018-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46603B1 (ko) 소형 치과 임플란트
CN103550005B (zh) 一段式人工牙种植体及其种植方法
KR20160126082A (ko) 치과 임플란트
KR20160130838A (ko) 치과 임플란트
TWM538786U (zh) 牙根植體
JP2007135751A (ja) 歯科用インプラント
AU2012241846B2 (en) Fixture
WO2012075614A1 (zh) 一种头部帶有凸缘的种植体
AU2016257149B2 (en) Dental implant
TWI629975B (zh) 牙根植體
CN201564626U (zh) 一种即刻修复牙种植体
CN210114521U (zh) 一种新型牙种植体
RU122284U1 (ru) Внутричелюстной пластинчатый имплантат с остеоинтегрируемой поверхностью
Pandey et al. Macrodesign of dental implant–A review
TWM590948U (zh) 無段式雙用植體-牙齦型&牙骨型的兩階段表面處理特性
CN108245266B (zh) 骨植入物
TWI681760B (zh) 植入材
KR101191257B1 (ko) 치과용 임플란트 픽스츄어
CN110575272B (zh) 植入材
RU111423U1 (ru) Зубной имплантат
RU154979U1 (ru) Внутрикостный стоматологический резьбовой имплантат
RU127617U1 (ru) Зубной имплантат
TW201034642A (en) Forming method of bone implant
TWM418664U (en) Root structure of dental implant
TW201304748A (zh) 人工植牙體固定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