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01862A - 顯示器 - Google Patents

顯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01862A
TW201301862A TW101108859A TW101108859A TW201301862A TW 201301862 A TW201301862 A TW 201301862A TW 101108859 A TW101108859 A TW 101108859A TW 101108859 A TW101108859 A TW 101108859A TW 201301862 A TW201301862 A TW 20130186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ixels
area
sub
distan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088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97977B (zh
Inventor
Goro Hamagishi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3018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018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979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9797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27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lenticular arr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3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parallax barri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02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 H04N13/31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using parallax b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66Image reproducers using viewer tracking
    • H04N13/373Image reproducers using viewer tracking for tracking forward-backward translational head movements, i.e. longitudinal mov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66Image reproducers using viewer tracking
    • H04N13/376Image reproducers using viewer tracking for tracking left-right translational head movements, i.e. lateral mov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093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with means for monitoring data relating to the user, e.g. head-tracking, eye-tracking

Abstract

提供能夠根據觀視位置以執行最佳立體顯示的顯示器。一種顯示器,包括:顯示區,包含多數個第一像素至多數個第n像素,以及顯示被指派給第一至第n像素的多數個透視影像,其中,n是4或更大的整數;偵測區,偵測觀視者的觀視位置;以及,顯示控制區,根據觀視者的觀視位置,改變指派給第一至第n像素的多數個透視影像的數目以及改變第一至第n像素與多數個透視影像之間的對應關係。

Description

顯示器
本技術係關於使用例如視差屏障等視差分離結構而以裸眼系統執行立體顯示的顯示器。
執行立體顯示的技術包含使用立體觀視的眼鏡之眼鏡系統以及不用立體觀視的眼鏡而能以裸眼取得立體的裸眼系統。典型的眼鏡系統是使用具有左眼快門及右眼快門的快門眼鏡系統。在快門系統中,左眼視差影像及右眼視差影像以格順序方序,高速交替地顯示於二維顯示面板上。然後,左眼快門及右眼快門與視差影像的切換同步地交替開啟及關閉,以僅允許左眼視差影像及右眼視差影像分別進入觀視者的左眼及右眼,藉以取得立體觀視。
另一方面,典型的裸眼系統包含視差屏障系統及雙凸透鏡系統。在視差屏障系統及雙凸透鏡系統中,空間上彼此分開之用於立體觀視的視差影像(在二透視圖的情形中,右眼視差影像及左眼視差影像)顯示於二維顯示面板上,以及,由視差分離結構將視差影像在水平方向上依視差分離。在視差屏障系統中,關於視差分離結構,使用具有狹縫狀開口的視差屏障。在雙凸透鏡系統中,使用包含多數個平行配置的圓柱分離透鏡的雙凸透鏡作為視差分離結構。
在使用視差分離結構的裸眼系統中,有觀視者的觀視位置在預定設計區之外時無法取得適當的立體觀視之議題。此外,日本未審查專利申請公開號H9-50019揭示能夠降低設計上較佳觀視距離的顯示器;但是,太短的較佳觀視距離會在視差分離結構與顯示影像的顯示區之間造成太窄的空間,因而造成製造的困難。
希望提供能夠根據觀視位置執行最佳立體顯示之顯示器。
根據本技術的實施例,提供顯示器,其包含:顯示區,包含多數個第一像素至多數個第n像素,其中,n是4或更大的整數,以及顯示指派給第一至第n像素的多數個透視影像;偵測區,偵測觀視者的觀視位置;以及,顯示控制區,根據觀視者的觀視位置,改變指派給第一至第n像素的多數個透視影像的數目以及改變第一至第n像素與透視影像之間的對應關係。
在根據本技術的實施例之顯示器中,執行控制,以根據觀視者的觀視位置,改變指派給第一至第n像素的多數個透視影像的數目以及改變第一至第n像素與透視影像之間的對應關係。
在根據本技術的實施例之顯示器中,根據觀視者的觀視位置,改變指派給第一至第n像素的多數個透視影像的數目以及改變第一至第n像素與透視影像之間的對應關係;因此,允許執行根據觀視位置之最佳立體顯示。
要瞭解,上述一般說明及下述詳細說明都是舉例說明,且是要提供如申請專利範圍之技術的進一步說明。
將參考附圖,詳述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
〔顯示器的整體配置〕
圖1顯示根據本技術的實施例之顯示器的配置實例。顯示器包含偵測區1、顯示控制區4、影像產生區5、及顯示區6。偵測區1包含影像拾訊區2及觀視位置評估區3。
顯示區6配置在例如液晶顯示面板、電場發光顯示面板或電漿顯示器等二維顯示器。多數個像素二維地配置在顯示區6的顯示幕上。影像顯示於根據顯示器的立體顯示系統之顯示區6的顯示幕上。在立體顯示中分別對應於第一至第n透視的第一至第n(其中,n是4或更大的整數)數被指派給顯示區6的多數個像素(或子像素)。
顯示器以裸眼系統執行立體顯示,以及,立體顯示系統是使用例如視差屏障系統或雙凸透鏡系統。在雙凸透鏡系統的情形中,關於視差分離結構,舉例而言,使用包含多數個平行配置的圓柱分離透鏡之雙凸透鏡。在一顯示幕中藉由結合對應於多數個透視的視差影像(透視影像)而產生的視差複合影像顯示於顯示區6上。換言之,多數個透視影像是空間上分開及顯示。如同稍後將說明般,顯示 器根據觀視者的觀視位置而改變顯示於顯示區6上的透視影像的數目。舉例而言,在觀視者的觀視位置位於第一距離Z0/2(請參考稍後將說明的圖9等等)的情形中,左眼影像及右眼影像是對應於二透視的視差影像,亦即左及右透視,被顯示成多數個透視影像。此外,舉例而言,在觀視者的觀視位置位於一般較佳觀視距離的第二距離Z0/2的情形中,對應於多數個透視的視差影像,舉例而言,第一至第四透視影像顯示成多數個透視影像(請參考稍後將說明的圖2等等)。
於下,在實施例中,將說明以視差屏障系統執行立體顯示的情形。在視差屏障系統的情形中,舉例而言,如圖2中所示,使用屏障元件7作為視差分離結構。屏障元件7具有允許光通過的開口區8及遮蔽光的屏蔽區9。屏障元件7可以是固定視差屏障或是可變視差屏障。在固定視差屏障的情形中,舉例而言,允許使用在透明平面平行板(基部)的表面上藉由使用薄膜狀金屬而形成包含開口區8及屏蔽區9的圖案之視差屏障。在可變視差屏障的情形中,舉例而言,允許藉由使用例如背照光系統液晶顯示元件的顯示功能(光調變功能)以選擇性地形成開口區8和屏蔽區9的圖案。要注意,圖2顯示屏障元件7配置在顯示區6的顯示平面上的實例;但是,屏障元件7可以配置在顯示區6的背面上,舉例而言,在使用背照光系統液晶顯示面板作為顯示區6的情形中,屏障元件7可以設置在背光與液晶顯示面板之間的液晶顯示面板的背面上。
影像拾訊區2取得觀視者的影像。觀視位置評估區3藉由分析影像拾訊區2取得的影像以評估觀視者的觀視位置(與離顯示區6及顯示平面的觀視距離相平行的平面中方向中的位置)。藉由使用例如臉部追蹤技術,以偵測區1偵測觀視位置。注意,觀視距離典型上是從顯示區6的顯示平面至觀視者的雙眼之間的中間位置之距離。
顯示控制區4根據偵測區1偵測到的觀視者的觀視位置,控制顯示於顯示區6上的影像。如同稍後將說明般,在觀視者的觀視位置位於離顯示區6第一距離Z0/2的情形中,顯示控制區4對顯示區6的多數個子區域31(參考稍後將說明的圖11等等)中的每一子區域中的像素獨立地執行顯示控制,藉以改變第一至第n像素與每一子區域31的透視影像(左眼影像及右眼影像)之間的對應關係。如同稍後將說明般,在觀視者的觀視位置位於第二距離Z0的情形中,顯示控制區4將第一至第n透視影像作為多數個透視影像分派給整個顯示幕中的第一至第n像素。
影像產生區5根據觀視者的觀視位置,產生包含多數個透視影像的影像資料,以回應顯示控制區4的控制,而供應影像資料至顯示區6。顯示控制區4允許顯示區6顯示影像產生區5產生的影像資料。
〔在一般較佳觀視距離(第二距離Z0)的立體顯示的原理〕
圖2顯示在顯示器中執行具有四透視的立體顯示的情 形中的原理。圖2中的實例中的顯示原理基本上類似於先前技術中藉由視差屏障系統之具有四透視的立體顯示的原理。對應於四透視之第一至第四號數指派給顯示區6的多數個像素(或子像素)。顯示控制區4將作為多數個透視視影的第一至第四透視影像分別指派給顯示區6的整個顯示幕中的第一至第四像素。來自顯示區6的第一至第四像素的光束由屏障元件7的開口區8分開。被分開的光束分別到達位於第二距離Z0的第一至第四光收歛區11至14。換言之,舉例而言,藉由屏障元件7的分離功能,來自整個顯示幕中的第一像素的所有光束到達位於第二距離Z0的第一光收歛區11。類似地,來自整個顯示幕的第二至第四像素的光束分別到達被指派對應的號數光收歛區。
第一至第四光收歛區11至14中每一區的寬度等於眼距E(典型上為65 mm)。因此,觀視者的右眼10R及左眼10L位於不同的光收歛區,以及觀視不同的透視影像以取得立體觀視。舉例而言,在圖2中的實例中,觀視者的右眼10R位於第二光收歛區12,觀視者的左眼10L位於第三光收歛區13。在此情形中,以來自第二像素的光產生的影像(第二透視影像)及來自第三像素的光產生的影像(第三透視影像),取得立體觀視。在觀視位置在水平方向上移動的情形中,對應於移動的位置之不同的透視影像被觀視而取得立體觀視。
圖3顯示以先前技術的系統執行具有二透視的立體顯示以作為與圖2比較的參考實例之情形中的原理。原理基 本上與圖2中所示的具有四透視的立體顯示的情形中的原理相同,但是,透視的數目為二除外。在顯示區6中,交替地配置多數個子像素RGB以作為多數個像素,以及,將第一及第二號數指派給各別的子像素。第一個別影像(右眼影像)及第二個別影像(左眼影像)分別被分派給顯示區6的整個顯示幕中的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以及,第一和第二個別影像被顯示。來自顯示區6中的第一子像素及第二子像素的光束由屏障元件7的開口區8分離。被分離的光束分別抵達位於第二距離Z0的第一及第二光收歛區11和12。換言之,來自整個顯示幕中的第一像素的所有光束藉由屏障元件7的分離功能而抵達位於第二距離Z0的第一光收歛區11。同樣地,來自整個顯示幕中的第二像素的所有光束抵達位於第二距離Z0的第二光收歛區12。第一及第二光收歛區11和12中的每一區的寬度均等於眼距E(典型地為65 mm)。因此,觀視者的右眼10R及左眼10L位於不同的光收歛區中,以及觀視不同的透視影像以取得立體觀視。
[設計上的一般較佳觀視距離(第二距離Z0)〕
於下,將參考圖4,說明執行根據圖2及圖3中所示的顯示原理之立體顯示的情形中設計上的較佳觀視距離(第二距離Z0)。在圖4中所示的實例中,舉例而言,顯示區6是背照光系統液晶顯示面板,以及,背光80配置於顯示區6的背面上。顯示區6包含彼此相面對的第一透 明基底61和第二透明基底62,以及,包含位於基底61與62之間的像素區63。舉例而言,屏障元件7是透射型可變視差屏障元件,以及,包含彼此面對的第一透明基底71和第二透明基底72,以及,在基底71和72之間具有開口區8和屏蔽區9。此外,顯示區6及屏障元件7均在其二表面或一表面上包含偏振板或是黏著層。
在圖4中,眼距為E,在顯示區6中的像素(或子像素)之間的間距為P。在顯示區6的像素區63與屏障元件7的開口區8和屏蔽區9之間的間隙為G。此外,配置在像素區63與開口區8和屏蔽區9之間的基底等的折射率為n。從屏障元件7的表面的中央部份至觀視者的左眼10L與右眼10R之間的中央部份之距離為A。在此情形中,在設計上建立下述關係表示。在根據圖2及3中所示的顯示原理以執行立體顯示的情形中,在設計上的一般較佳觀視距離(第二距離Z0)具有根據下述關係表示的值。
A:E=G/n:P
〔觀視位置與要被觀視的像素之間的關係〕
圖5顯示當執行圖2中所示的具有四透視的立體顯示時觀視者的觀視位置位於第一光收歛區11中的情形中可觀視的像素。此外,圖6顯示觀視者的觀視位置與第一光收歛區11相距預定距離範圍的情形中可觀視的像素。注意,在圖5及6中,未顯示屏障元件7。在圖7及後續圖式中,未顯示屏障元件7。
如圖5中所示般,在觀視者的觀視位置位於第一光收歛區11的情形中,來自整個顯示幕中的第一像素之所有光束抵達觀視者的右眼10R(或是左眼10L)。此外,如圖6中所示,在觀視位置是在離第一光收歛區11預定距離範圍之內的預定區20中的情形中,來自整個顯示幕中的第一像素之所有光束抵達觀視者的右眼10R(或是左眼10L)。
圖7顯示觀視者的觀視位置在圖6中的預定區20之外但是在離第一光收歛區11及第四光收歛區14預定距離範圍的情形中的可觀視像素。在此情形中,來自顯示區6的第一顯示區6A中的第一像素的光束及來自第二顯示區6B中的光束第一像素的光素抵達觀視者的右眼10R(或是左眼10L)。換言之,在此情形中,觀視者的右眼10R(或左眼10L)不僅觀視來自第一像素(第一透視影像)的光束,也觀視來自第四像素的光束(第四透視影像)。
藉由分析哪個已抵達眼睛的光收歛區光束應該要抵達,決定在如圖7中所示般觀視者的觀視位置位於預定區20之外的情形中的可觀視像素(透視影像)。
圖8及9顯示觀視者的觀視位置位於等於具有四透視的較佳觀視距離(第二距離Z0)的一半之距離(第一距離Z0/2)的情形中的可觀視像素。右眼10R位於第一距離Z0/2處的第一區21中,以及,左眼10L位於第一距離Z0/2處的第二區22中。第一區21的寬度及第二區22的寬度均等於眼距E(典型地為65 mm)。
在如圖8中所示之觀視位置位於第一距離Z0/2的情形中由觀視者的右眼10R及左眼10L觀視到的像素(透視影像),與觀視位置位於設計上的較佳觀視距離(第二距離Z0)之情形中觀視到的像素相差二透視影像。此外,如圖9中所示,來自第一至第四像素(第一至第四透視影像)的光束抵達右眼10R及左眼10L中的各眼。
圖10中的部份(A)顯示圖9中所示的可由右眼10R觀視的像素數目與觀視狀態中的亮度分佈。圖10中的部份(B)顯示圖9中所示的可由左眼10L觀視的像素數目與觀視狀態中的亮度分佈。在圖9中所示的觀視狀態中,右眼10R及左眼10L觀視顯示區6中從四區域中的一區域至另一區域不同的像素(透視影像)。四區域中的每一區域的寬度均等於眼距E(典型地為65 nm)。更具體而言,如圖10中的部份(A)中所示般,右眼10R觀視自顯示幕端部依序的第三像素(第三透視影像)、第二像素(第二透視影像)、第一像素(第一透視影像)、及第四像素(第四透視影像)。此外,如圖10中的部份(B)中所示般,左眼10L觀視自顯示幕端部依序的第一像素(第一透視影像)、第四像素(第四透視影像)、第三像素(第三透視影像)、及第二像素(第二透視影像)。
〔在觀視位置位於第一距離Z0/2的情形中最佳化的立體顯示方法〕
接著,於下將參考圖11及12,說明觀視位置位於第 一距離Z0/2的情形中之最佳化立體顯示方法。從參考圖8至10的上述說明中,清楚可知,在觀視位置位於第一距離Z0/2的情形中,雖然四透視影像,亦即第一至第四透視影像顯示在顯示區6上,但未取得適當的立體觀視。因此,在實施例中,在觀視位置位於第一距離Z0/2的情形中,顯示控制區4控制顯示區6以顯示二透視影像,亦即,右眼影像及左眼影像,而非第一至第四透視影像。
圖11中的部份(A)顯示在第二距離Z0(請參考圖2)可取得的具有四透視的立體顯示的配置中配置成在第一距離Z0/2允許具有二透視的立體顯示之多數個子區域31與在每一子區域31中被分派給右眼影像的像素數目之間的對應關係。圖11中的部份(B)顯示以類似於圖11中的部份(A)的情形之方式配置的多數個子區域31與在每一子區域31中被分派給左眼影像的像素數目之間的對應關係。
在觀視者的觀視位置位於第一距離Z0/2的情形中,顯示控制區4對顯示區6的每一子區域31(請參考圖11)中的第一至第四像素獨立地執行顯示控制,以及,執行控制以改變第一至第四像素與用於每一子區域31的透視影像(右眼影像及左眼影像)之間的對應關係。在此情形中,顯示控制區4將右眼影像及左眼影像指派給每一子區域31中的第一至第四像素,以及,在觀視者的觀視位置位於第一距離Z0/2的情形中,顯示控制區4分派右眼影像給對應於第一至第四光收歛區11至14以及可從右眼 10R的位置觀視的像素,以及,分派左眼影像給對應於第一至第四光收歛區11至14以及可從左眼10L的位置觀視的像素。在顯示區6中,每一子區域均包含第一像素至第四像素。顯示控制區4指派右眼影像給每一子區中第一至第四像素中的二相鄰像素以及指派左眼影像給第一至第四像素中的其它二相鄰像素。此外,被指派給右眼影像的二相鄰像素的結合與被指派給左眼影像的其它二相鄰像素的結合在一子區域與另一子區域中是不同的。
更具體而言,如圖11中所示,舉例而言,在第一子區域31-1中,顯示控制區4指派右眼影像給第一及第二像素,以及指派左眼影像給第三及第四像素。此外,在與第一區域31-1相鄰的第二子區域31-2中,顯示控制區4指派右眼影像給第二及第三素,以及指派左眼影像給第一及第四像素。
此外,顯示控制區4執行控制以在各別子區域的水平方向(在多數個子區域31之間的邊界30)上移動位置,以回應觀視者的觀視位置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動。
圖12顯示執行如圖11中的部份(A)及(B)中所示的立體顯示之情形中二相鄰的子區域31-1及31-2中每一像素的亮度分布。在觀視者的觀視位置位於第一距離Z0/2的情形中,顯示控制區4執行顯示控制,以便當從右眼10R的位置觀視第一子區域31-1與第二子區域31-2之間的邊界部份時,允許第一像素及第三像素的亮度相對於第二像素的亮度是相對最低的,以及,當從左眼10L的位置 觀視邊界部份時允許第一像素及第三像素的亮度相對於第四像素的亮度是相對最低的。
〔修改〕
在上述說明中,以具有四透視的立體顯示之情形為例說明;但是,根據實施例之顯示器可以應用至執行具有五或更多的透視之立體顯示。圖13至15顯示執行具有五透視的立體顯示的情形中的實例。在此情形中,第一至第五號數指派給顯示區6的多數個像素(或子像素)。在觀視者的觀視位置位於具有五透視的較佳觀視距離(第二距離Z0)之情形中,顯示控制區4將第一至第五透視影像指派給顯示區6的整個顯示幕中的第一至第五像素以作為多數個透視影像,以及顯示透視影像。
圖13顯示當執行具有五個透視的立體顯示時觀視者的觀視位置位於等於具有五透視的較佳觀視距離(第二距離Z0)的一半之距離(第一距離Z0/2)的情形中可觀視的像素。右眼10R位於第一距離Z0/2處的第一區21中,以及,左眼10L位於第一距離Z0/2處的第二區22中。第一區21的寬度及第二區22的寬度均等於眼距E(典型地為65 mm)。
在如圖13中所示之觀視位置位於第一距離Z0/2的情形中,來自第一至第五像素(第一至第五透視影像)的光束抵達右眼10R及左眼10L。
圖14中的部份(A)顯示圖13中所示的可由右眼 10R觀視的像素數目以及觀視狀態的亮度分布。圖14中的部份(B)顯示圖13中所示的可由左眼10L觀視的像素數目以及觀視狀態的亮度分布。在圖13中所示的觀視狀態中,右眼10R及左眼10L觀視的像素(透視影像)在顯示區6中的四區域中的一區域至另一區域是不同的。四區域中的每一區域的寬度均等於眼距E(典型地為65 mm)。更具體而言,如圖14中的部份(A)中所示般,右眼10R觀視從顯示幕的端部依序之第三像素(第三透視影像)、第二像素(第二透視影像)、第一像素(第一透視影像)、及第五像素(第五透視影像)。此外,如圖14中的部份(B)中所示般,左眼10L觀視從顯示幕的端部依序之第五像素(第五透視影像)、第四像素(第四透視影像)、第三像素(第三透視影像)、及第二像素(第二透視影像)。
從參考圖13及14的上述說明中,清楚可知,在觀視位置位於第一距離Z0/2的情形中,雖然五透視影像,亦即第一至第五透視影像顯示在顯示區6上,但未取得適當的立體觀視。因此,在觀視位置位於第一距離Z0/2的情形中,顯示控制區4控制顯示區6以顯示二透視影像,亦即,右眼影像及左眼影像,而非第一至第五透視影像。
圖15中的部份(A)顯示在第二距離Z0可取得的具有五透視的立體顯示的配置中配置成在第一距離Z0/2允許具有二透視的立體顯示之多數個子區域31與在每一子區域31中被分派給右眼影像的像素數目之間的對應關係 。圖15中的部份(B)顯示以類似於圖15中的部份(A)的情形之方式配置的多數個子區域31與在每一子區域31中被分派給左眼影像的像素數目之間的對應關係。
在觀視者的觀視位置位於第一距離Z0/2的情形中,顯示控制區4對顯示區6的每一子區域31中的第一至第五像素獨立地執行顯示控制,以及,執行控制以改變第一至第五像素與用於每一子區域31的透視影像(右眼影像及左眼影像)之間的對應關係。在此情形中,顯示控制區4將右眼影像及左眼影像指派給每一子區域31中的第一至第五像素,以及,在觀視者的觀視位置位於第一距離Z0/2的情形中,顯示控制區4分派右眼影像給可從右眼10R的位置觀視的及對應於第一至第五光收歛區11至15的像素,以及,分派左眼影像給可從左眼10L的位置觀視的以及對應於第一至第五光收歛區11至15的像素。在顯示區6中,每一子區域均包含第一像素至第五像素。顯示控制區4指派右眼影像給每一子區中第一至第五像素中的二相鄰像素以及指派左眼影像給第一至第五像素中的其它二相鄰像素。此外,被指派給右眼影像的二相鄰像素的結合與被指派給左眼影像的其它二相鄰像素的結合在一子區域與另一子區域中是不同的。指派影像給像素的具體方法類似於上述具有四透視的立體顯示的情形之方法。
〔功效〕
如上所述,在根據實施例的顯示器中,指派給第一至 第n像素的透視影像的數目以及第一至第n像素與透視影像之間的關係,可以根據觀視者的觀視位置而變;因此,允許執行根據觀視位置之最佳立體顯示。在顯示器中,僅藉由影像處理,即可允許顯示最佳化,以及,無需造成屏障元件7的移動等等,以及,允許容易地執行顯示。此外,在觀視者的觀視位置在水平方向上移動而觀視者的觀視位置位於第一距離Z0/2的情形中,無需執行控制以在多數個子區域31之間移動邊界30,以及,容易執行控制。此外,執行慮及圖12中所示的亮度分布之最佳顯示;因此,允許具有較少串擾的顯示。此外,難以辨識影像從多數個子區域31中之一至另一子區域的切換;因此,允許對觀視者執行自然的顯示。
此外,在先前技術中,當在視差分離結構與顯示區之間的距離太小時,需要執行玻璃研磨等以降低視差分離結構與顯示區之間的玻璃基底等的厚度,而造成難以製造。在根據實施例的顯示器中,允許設計的較佳觀視距離Z0較長;因此,允許降低玻璃研磨造成的負擔。在顯示器中執行具有二透視的顯示之情形中的觀視距離等於設計的一般較佳觀視距離Z0的一半。相對地,允許設計的較佳觀視距離Z0為具有二透視的典型立體顯示方法(請參考圖3)中的二倍。
(其它實施例)
本技術不限於上述實施例,而是可以經由不同方式修 改。
舉例而言,本技術允許具有下述配置。
(1)一種顯示器,包含:顯示區,包含多數個第一像素至多數個第n像素,其中,n是4或更大的整數,以及顯示指派給第一至第n像素的多數個透視影像;偵測區,偵測觀視者的觀視位置;以及顯示控制區,根據觀視者的觀視位置,改變指派給第一至第n像素的多數個透視影像的數目以及改變第一至第n像素與透視影像之間的對應關係。
(2)根據(1)之顯示器,其中當觀視者的觀視位置位於離顯示區第一距離時,顯示控制區執行顯示控制以將顯示區分隔成多個子區,以及獨立地對每一子區中的像素執行顯示控制,藉以改變第一至第n像素與用於每一子區的透視影像之間的對應關係。
(3)根據(2)之顯示器,其中多數個透視影像是右眼影像及左眼影像。
(4)根據(3)之顯示器,其中每一子區包含第一像素至第n像素,以及,在每一子區中,顯示控制區指派右眼影像給第一像素至第n像素的二相鄰的像素以及指派左眼影像給第一像素至第n像素的其它二相鄰的像素。
(5)根據(4)之顯示器,其中指派給右眼影像的二相鄰像素的結合在一子區中與另 一子區中是不同的,以及,指派給左眼影像的其它二相鄰像素的結合在一子區中與另一子區中是不同的。
(6)根據(5)之顯示器,其中,當觀視者的觀視位置位於第一距離時,在第一子區中,顯示控制區指派右眼影像給第一及第二像素以及指派左眼影像給第三及第四像素,以及在與第一子區相鄰的第二子區中,顯示控制區指派右眼影像給第二及第三像素以及指派左眼影像給第一及第四像素。
(7)根據(6)之顯示器,其中,當觀視者的觀視位置位於第一距離時,顯示控制器執行顯示控制,以便當從右眼位置觀視第一子區與第二子區之間的邊界部份時允許第一像素及第三像素的亮度低於第二像素的亮度,以及當從左眼位置觀視邊界部份時允許第一像素及第三像素的亮度低於第四像素的亮度。
(8)根據(2)至(7)之顯示器,其中,顯示控制區移動各別子區的水平方向上的位置,以回應觀視者的觀視位置的水平方向上的移動。
(9)根據(2)至(7)之顯示器,其中,每一子區的寬度等於眼距。
(10)根據(2)至(9)之顯示器,又包含:分離區,將來自第一至第n像素的光束分離,以允許分離的光束分別到達位於離顯示區第二距離的第一至第n 光收歛區,其中,當觀視者的觀視位置位於第二距離時,顯示控制區指派第一至第n透視影像給顯示區的整個顯示幕中的第一至第n像素以作為多數個透視影像。
(11)根據(10)之顯示器,其中第一至第n光收歛區中各光收歛區的寬度均等於眼距。
(12)根據(2)至(7)之顯示器,其中,第一距離等於第二距離的一半。
(13)根據(10)至(12)之顯示器,其中,當觀視者的觀視位置位於第一距離時,指派右眼影像給對應於第一至第n光收歛區且從右眼位置可以觀視之像素,以及,指派左眼影像給對應於第一至第n光收歛區且從左眼位置可以觀視之像素。
本發明含有與2011年3月25日向日本專利局申請的日本優先權專利申請JP 2011-068153中揭示的標的相關之標的,其內容於此一併列入參考。
習於此技藝著應瞭解,本發明可以視設計需求及其它因素而產生各式各樣的修改、結合、副結合及替代,但是它們在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及其均等範圍之範圍內。
1‧‧‧偵測區
2‧‧‧影像拾訊號
3‧‧‧觀視位置評估區
4‧‧‧顯示控制區
5‧‧‧影像產生區
6‧‧‧顯示區
6A‧‧‧第一顯示區
6B‧‧‧第一顯示區
7‧‧‧屏障區
8‧‧‧開口區
9‧‧‧屏蔽區
11‧‧‧第一光收歛區
12‧‧‧第二光收歛區
13‧‧‧第三光收歛區
14‧‧‧第四光收歛區
20‧‧‧預定區
21‧‧‧第一區
22‧‧‧第二區
31‧‧‧子區
61‧‧‧第一透明基底
62‧‧‧第二透明基底
63‧‧‧像素區
71‧‧‧第一透明基底
72‧‧‧第二透明基底
80‧‧‧背光
附圖是要提供本發明的進一步瞭解,以及併入於且構成本說明書的部份。圖式顯示實施例,以及,與說明書一 起用以說明本技術的原理。
圖1是方塊圖,顯示根據本技術的實施例之顯示器的整體配置的實施例。
圖2是剖面視圖,顯示在圖1中所示的顯示器中執行具有四透視的立體顯示器的情形之配置實例。
圖3是剖面視圖,顯示執行具有二個透視的立體顯示的情形中的參考實例。
圖4是較佳的觀視距離的說明圖。
圖5是當執行圖2中所示的具有四個透視的立體顯示時觀視者的觀視位置位於第一光收歛區中的情形中可觀視像素的說明圖。
圖6是當執行圖2中所示的具有四個透視的立體顯示時觀視者的觀視位置位於離第一光收歛區預定距離範圍中的情形中可觀視像素的說明圖。
圖7是當執行圖2中所示的具有四個透視的立體顯示時觀視者的觀視位置位於離第一光收歛區及第四光收歛區預定距離範圍中的情形中可觀視像素的說明圖。
圖8是當執行圖2中所示的具有四個透視的立體顯示時觀視者的觀視位置位於等於具有四透視的較佳觀視距離(第二距離Z0)的一半之距離Z0/2的情形中可觀視像素的第一說明圖。
圖9是當執行圖2中所示的具有四個透視的立體顯示時觀視者的觀視位置位於等於具有四透視的較佳觀視距離(第二距離Z0)的一半之距離Z0/2的情形中可觀視像素 的第二說明圖。
圖10是說明圖,其中,部份(A)顯示圖9中所示的可由右眼觀視的像素數目以及觀視狀態的亮度分布,部份(B)顯示圖9中所示的可由左眼觀視的像素數目以及觀視狀態的亮度分布。
圖11是說明圖,其中,部份(A)顯示在距離Z0可取得的具有四透視的立體顯示的配置中配置成在距離Z0/2允許具有二透視的立體顯示之多數個子區域與在每一子區域中被分派給右眼影像的像素數目之間的對應關係,部份(B)顯示以類似於部份(A)的情形之方式配置的多數個子區域與每一子區域中被分派給左眼影像的像素數目之間的對應關係。
圖12是說明圖,顯示執行圖11中所示的立體顯示的情形中二相鄰的子區域中每一像素的亮度分布。
圖13是當執行具有五個透視的立體顯示時觀視者的觀視位置位於等於具有五透視的較佳觀視距離的一半之距離Z0/2的情形中可觀視像素的說明圖。
圖14是說明圖,其中,部份(A)顯示圖13中所示的可由右眼觀視的像素數目以及觀視狀態的亮度分布,部份(B)顯示圖13中所示的可由左眼觀視的像素數目以及觀視狀態的亮度分布。
圖15是說明圖,其中,部份(A)顯示在距離Z0可取得的具有五透視的立體顯示的配置中配置成在距離Z0/2允許具有二透視的立體顯示之多數個子區域與在每一子區 域中被分派給右眼影像的像素數目之間的對應關係,部份(B)顯示以類似於部份(A)的情形之方式配置的多數個子區域與被分派給左眼影像的像素數目之間的對應關係。
1‧‧‧偵測區
2‧‧‧影像拾訊號
3‧‧‧觀視位置評估區
4‧‧‧顯示控制區
5‧‧‧影像產生區
6‧‧‧顯示區

Claims (16)

  1. 一種顯示器,包括:顯示區,包含多數個第一像素至多數個第n像素,以及顯示指派給該第一至該第n像素的多數個透視影像,其中,n是4或更大的整數;偵測區,偵測觀視者的觀視位置;以及顯示控制區,根據該觀視者的觀視位置,改變指派給該第一至該第n像素的該多數個透視影像的數目以及改變該第一至該第n像素與該多數個透視影像之間的對應關係。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顯示器,其中當該觀視者的觀視位置位於離該顯示區第一距離時,該顯示控制區執行顯示控制以將該顯示區分隔成多數個子區,以及獨立地對每一子區中的像素執行顯示控制,藉以改變該第一至該第n像素與用於該每一子區的該多數個透視影像之間的對應關係。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顯示器,其中該多數個透視影像是右眼影像及左眼影像。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顯示器,其中每一該子區包含第一像素至第n像素,以及在每一該子區中,該顯示控制區指派該右眼影像給該第一像素至該第n像素的二相鄰的像素以及指派該左眼影像給該第一像素至該第n像素的其它二相鄰的像素。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顯示器,其中 指派給該右眼影像的二相鄰像素的結合在一子區中與另一子區中是不同的,以及,指派給該左眼影像的其它二相鄰像素的結合在一子區中與另一子區中是不同的。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顯示器,其中當該觀視者的該觀視位置位於第一距離時,在第一子區中,該顯示控制區指派該右眼影像給第一及第二像素以及指派該左眼影像給第三及第四像素,以及在與該第一子區相鄰的第二子區中,該顯示控制區指派該右眼影像給該第二及該第三像素以及指派該左眼影像給該第一及該第四像素。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顯示器,其中當該觀視者的觀視位置位於該第一距離時,該顯示控制區執行顯示控制,以便當從右眼位置觀視該第一子區與該第二子區之間的邊界部份時允許該第一像素及該第三像素的亮度低於該第二像素的亮度,以及當從左眼位置觀視該邊界部份時允許該第一像素及該第三像素的亮度低於該第四像素的亮度。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顯示器,其中該顯示控制區移動各別子區的水平方向上的位置,以回應該觀視者的觀視位置的水平方向上的移動。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顯示器,其中每一該子區的寬度等於眼距。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顯示器,又包含:分離區,將來自該第一至該第n像素的光束分離,以 允許分離的光束分別到達位於離該顯示區第二距離的第一至第n光收歛區,其中,當該觀視者的觀視位置位於該第二距離時,該顯示控制區指派第一至第n透視影像給該顯示區的整個顯示幕中的該第一至該第n像素以作為多數個透視影像。
  1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顯示器,其中該第一至該第n光收歛區中各光收歛區的寬度均等於眼距。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顯示器,其中該第一距離等於該第二距離的一半。
  1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顯示器,其中當該觀視者的觀視位置位於該第一距離時,指派右眼影像給對應於該第一至第n光收歛區且從右眼位置可以觀視之像素,以及,指派左眼影像給對應於第一至第n光收歛區且從左眼位置可以觀視之像素。
  14. 一種顯示器,包括:顯示區,包含多數個第一像素至多數個第n像素,以及顯示指派給該第一至該第n像素的多數個透視影像,其中,n是4或更大的整數;偵測區,偵測觀視者的觀視位置;以及顯示控制區,其中,當該觀視者的觀視位置位於離該顯示區第一距離時,該顯示控制區將該顯示區分隔成多數個區域,以及改變該第一至該第n像素與用於每一該區域的該多數個透 視影像之間的對應關係,以及當該觀視者的觀視位於與該顯示區相距比第一距離還長的第二距離時,該顯示控制區將第一至第n透視影像指派給該顯示區的整個顯示幕中的該第一至第n像素,以作為該多數個透視影像。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顯示器,其中該第一距離是該第二距離的一半。
  16. 一種顯示器,包括顯示區,該顯示區包含多數個第一像素至多數個第n像素,以及顯示被指派給該第一至該第n像素的右眼影像及左眼影像,其中,n是4或更大的整數,其中,該顯示區被控制成分隔成多數個子區,在第一子區中,該右眼影像被指派給該第一及第二像素以被顯示,以及,該左眼影像被指派給該第三及第四像素以被顯示,以及在與該第一子區相鄰的第二子區中,該右眼影像被指派給該第二及第三像素以被顯示,以及,該左眼影像被指派給該第一及第四像素以被顯示。
TW101108859A 2011-03-25 2012-03-15 顯示器 TWI4979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68153A JP5710330B2 (ja) 2011-03-25 2011-03-25 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01862A true TW201301862A (zh) 2013-01-01
TWI497977B TWI497977B (zh) 2015-08-21

Family

ID=45936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08859A TWI497977B (zh) 2011-03-25 2012-03-15 顯示器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8994759B2 (zh)
EP (1) EP2521368A3 (zh)
JP (1) JP5710330B2 (zh)
KR (1) KR101933219B1 (zh)
CN (1) CN102695073B (zh)
BR (1) BR102012005940A2 (zh)
IN (1) IN2012DE00764A (zh)
RU (1) RU2012110166A (zh)
TW (1) TWI49797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74556B (zh) * 2017-10-30 2019-10-11 南韓商塞爾維克有限公司 用於在平板面板輸入立體圖像的硬體系統
US20210281823A1 (en) * 2020-03-04 2021-09-09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Display system, display control devic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95457B2 (en) 2006-12-28 2020-10-06 D3D Technologies, Inc. Interactive 3D cursor
US11228753B1 (en) 2006-12-28 2022-01-18 Robert Edwin Dougla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stereoscopic zooming on a head display unit
US9349183B1 (en) * 2006-12-28 2016-05-24 David Byron Dougla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ree dimensional viewing of images
US11275242B1 (en) 2006-12-28 2022-03-15 Tipping Point Medical Image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stereoscopic rotation of a volume on a head display unit
US11315307B1 (en) 2006-12-28 2022-04-26 Tipping Point Medical Image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rotating viewpoints using a head display unit
JP5167439B1 (ja) * 2012-02-15 2013-03-2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立体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立体画像表示方法
CN102681185B (zh) * 2012-05-30 2014-07-30 深圳超多维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及其调整方法
CN103096109B (zh) * 2013-01-18 2015-05-06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多视图自动立体显示器及显示方法
TWI515457B (zh) * 2013-01-23 2016-01-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多視點三維顯示器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TWI495327B (zh) * 2013-02-07 2015-08-01 Au Optronics Corp 顯示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03197474A (zh) * 2013-03-29 2013-07-10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显示装置及其液晶光栅及其控制方法
JP2014206638A (ja) * 2013-04-12 2014-10-30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立体表示装置
CN105230013A (zh) * 2013-06-28 2016-01-06 汤姆逊许可公司 具有位置感测和适配数量的视图的多视图三维显示系统和方法
EP2854403A1 (en) 2013-09-30 2015-04-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age generating apparatus and display device for layered display scheme based on location of eye of user
CN104010179B (zh) * 2014-06-12 2015-03-04 山东大学 基于立体多画的多用户聚类与视点计算系统及方法
JP6384996B2 (ja) * 2014-09-29 2018-09-05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CN105911712B (zh) * 2016-06-30 2018-12-04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多视点液晶显示器lcd裸眼3d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12015264B (zh) * 2019-05-30 2023-10-20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虚拟现实显示方法、虚拟现实显示装置及虚拟现实设备
US20220199046A1 (en) * 2019-09-06 2022-06-2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Display backlight adjustment based on viewer position
WO2021133738A1 (en) * 2019-12-24 2021-07-01 Lumileds Llc Multiview display using microled technology
JP2021141423A (ja) * 2020-03-04 2021-09-16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表示システム、表示制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EP4124033A1 (en) 2021-07-23 2023-01-25 VitreaLab GmbH 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83891B2 (ja) 1995-05-30 1999-11-29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立体表示装置
JPH09160144A (ja) * 1995-12-12 1997-06-20 Sharp Corp 3次元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WO1998027451A1 (de) 1996-12-18 1998-06-25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Dresden Verfahren und anordnung zur dreidimensionalen darstellung von information
DE19827590C2 (de) * 1998-06-20 2001-05-03 Christoph Grosmann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Autostereoskopie
EP1087627A3 (en) * 1999-09-24 2004-02-18 SANYO ELECTRIC Co., Ltd. Auto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device
US7277121B2 (en) 2001-08-29 2007-10-02 Sanyo Electric Co., Ltd. Stereoscopic image processing and display system
US7425951B2 (en) 2002-12-27 2008-09-16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Three-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method of distributing elemental images to the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isplaying three-dimensional image on the display apparatus
DE102006031799B3 (de) * 2006-07-06 2008-01-31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Verfahren zur autostereoskopischen Darstellung von Bildinformationen mit einer Anpassung an Änderungen der Kopfposition des Betrachters
JP2008185629A (ja) * 2007-01-26 2008-08-14 Seiko Epson Corp 画像表示装置
JP2010008719A (ja) * 2008-06-27 2010-01-14 Seiko Epson Corp 三次元表示装置
DE102009009443B3 (de) 2009-02-14 2010-09-23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Monitor und Verfahren zum Darstellen autostereoskopisch wahrnehmbarer Bilder
JP2011068153A (ja) 2009-09-22 2011-04-07 Denso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
KR101783663B1 (ko) * 2010-11-05 2017-10-1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영상 표시장치 및 구동방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74556B (zh) * 2017-10-30 2019-10-11 南韓商塞爾維克有限公司 用於在平板面板輸入立體圖像的硬體系統
US10495893B2 (en) 2017-10-30 2019-12-03 Cellvic Co., Ltd. Hardware system for inputting 3D image in flat panel
US20210281823A1 (en) * 2020-03-04 2021-09-09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Display system, display control devic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21368A3 (en) 2013-11-06
JP5710330B2 (ja) 2015-04-30
TWI497977B (zh) 2015-08-21
IN2012DE00764A (zh) 2015-08-21
RU2012110166A (ru) 2013-09-27
BR102012005940A2 (pt) 2015-08-18
CN102695073B (zh) 2016-08-17
KR101933219B1 (ko) 2019-03-15
US20120242569A1 (en) 2012-09-27
EP2521368A2 (en) 2012-11-07
JP2012203230A (ja) 2012-10-22
CN102695073A (zh) 2012-09-26
US8994759B2 (en) 2015-03-31
KR20120109303A (ko) 2012-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97977B (zh) 顯示器
US8884998B2 (en) Display
CN104094596B (zh) 用于使观看区域平坦化并使动态串扰最小化的裸眼立体3d图像显示装置
JP6154323B2 (ja) 映像表示装置
TWI414846B (zh) 可切換二維顯示模式與三維顯示模式之顯示裝置及其液晶透鏡
US20170155893A1 (en) Variable barrier pitch correction
US936350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3-dimensional image
JP6018057B2 (ja) 映像表示装置および映像表示方法
JP5762998B2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15511730A (ja) レンチキュラーレンズ、液晶回折格子及びディスプレー装置
US20170127050A1 (en) Image data redundancy for high quality 3d
JP2016212373A (ja) 画像表示装置
WO2015045251A1 (ja) 裸眼立体視映像装置
JP2006309178A (ja) 画像表示装置
JP5810011B2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KR20150080354A (ko) 입체 영상 디스플레이 장치와 이의 구동 방법
KR20180097804A (ko) 표시 장치
JP2013015711A (ja) 表示装置
KR102279277B1 (ko) 다수의 시청자에게 최적의 3d을 제공할 수 있는 입체영상표시장치 및 입체영상 표시방법
JP2012242544A (ja) 表示装置
KR20160083344A (ko) 배리어 패널 및 입체영상 표시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