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234185A - Memory system capable of controll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function - Google Patents

Memory system capable of controll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function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234185A
TW201234185A TW100133694A TW100133694A TW201234185A TW 201234185 A TW201234185 A TW 201234185A TW 100133694 A TW100133694 A TW 100133694A TW 100133694 A TW100133694 A TW 100133694A TW 201234185 A TW201234185 A TW 20123418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mand
card
data
register
hos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336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97300B (zh
Inventor
Takashi Wakutsu
Shuichi Sakurai
Kuniaki Ito
Yasufumi Tsumagari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Kk filed Critical Toshiba Kk
Publication of TW2012341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341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973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9730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2/00Accessing, addressing or allocating within memory systems or architectures
    • G06F12/02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Relocation
    • G06F12/0223User address space allocation, e.g. contiguous or non contiguous base addressing
    • G06F12/023Free address space management
    • G06F12/0238Memory management in non-volatile memory, e.g. resistive RAM or ferroelectric memory
    • G06F12/0246Memory management in non-volatile memory, e.g. resistive RAM or ferroelectric memory in block erasable memory, e.g. flash memor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382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 G06F13/385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for adaptation of a particular data processing system to different peripheral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storage management
    • G06F3/0607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storage management by facilitating the process of upgrading existing storage systems, e.g. for improving compatibility between host and storage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1Improving I/O perform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55Vertical data movement, i.e. input-output transfer; data movement between one or more hosts and one or more storage devices
    • G06F3/0658Controller construction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55Vertical data movement, i.e. input-output transfer; data movement between one or more hosts and one or more storage devices
    • G06F3/0659Command handling arrangements, e.g. command buffers, queues, command schedu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62Virtualisation aspects
    • G06F3/0664Virtualisation aspects at device level, e.g. emulation of a storage device or syst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Distributed or networked storage systems, e.g.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1In-line storage system
    • G06F3/0673Single storage device
    • G06F3/0679Non-volatile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e.g. flash memory, one time programmable memory [OT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7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 G06K19/0772Physical layout of the record carrier
    • G06K19/07732Physical layout of the record carrier the record carrier having a housing or construction similar to well-known portable memory devices, such as SD cards, USB or memory stic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7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 G06K19/0772Physical layout of the record carrier
    • G06K19/07733Physical layout of the record carrier the record carrier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further contact interface not conform ISO-7816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7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 G06K19/07749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capable of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antenna of a non-contact smart car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using two-way short-range wireless interfa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2213/38Universal adapter
    • G06F2213/3804Memory card connected to a computer port directly or by means of a reader/wri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2213/38Universal adapter
    • G06F2213/3814Wireless link with a computer system por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54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comprising one or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detachable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40Security arrangements using identity modules
    • H04W12/47Security arrangements using identity modules using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 or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modu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System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Read Only Memory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Description

201234185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文中描述之實施例大體而言係關於一種具有無線通訊 功能之記憶體系統。 本申請案係基於2011年2月4日申請之先前曰本專利申請 案第2011-023218號及2011年3月2號申請之第2011-045 614 號且主張該等申請案之優先權之權利,該等申請案之全部 内容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先前技術】 已開發具備無線通訊功能及無線LAN功能之安全數位 (SD)+ »在此種卡中,若唯一無線功能併入於犯卡中且可 執行僅對應於唯一地添加之功能之控制,則已足夠。然 而’無線通訊功能範圍廣泛,且因此若給出經組態以控制 所有無線通訊功能之定義,則命令之位址空間將變得不充 分。 【發明内容】 一般而言,根據一實施例,一種記憶體系統包括一非揮 發性半導體記憶體器件、控制器、記憶體、無線通訊功能 區段及延伸暫存器。該控制器控制該非揮發性半導體記憶 體器件。該記憶體充當該控制器之一工作區域。該無線通 訊模組具有一無線通訊功能。該延伸暫存器提供於該記憶 體中,且可定義該無線通訊功能。該控制器處理自該延伸 暫存器讀取資料之一第一命令,及將資料寫入至該延伸暫 存器之一第二命令,且該延伸暫存器記錄指明該無線通訊 158943.doc -4- 201234185 功能之類型之第一資訊,及指示該無線通訊功能被指派給 之該延伸暫存器之一區的第二資訊,及包括該無線通訊功 能之内容之第三資訊。 近年來,致使能夠纟各種電子器件(特定言之,攜帶型 數位器件)之間進行基於無線通訊之資料通訊。該等各種 電子器件包括個人電腦、被稱為(例如)個人數位助理 (PDA)之攜帶型資訊終端機、蜂巢式電話、攜帶型音訊器 件、數位相機及其類似者。 若經由無線通訊致使能夠在此等電子器件之間進行資料 通訊,則使得使用纔線之連接為不必要的,且因此便利性 可得以改良。特定而言,隨著無線LAN系統之擴展,無線 LAN系統已引入至不僅在個人電腦及在内建式器件之應用 中而且在數位相機或其類似者中用作記憶體之SD卡中。 為了實現SD卡中之此功能,除了快閃記憶體之外,亦 有必要實施SD記憶體卡中諸如以下各者之構成元件:經組 態以將SD卡實體地連接至主機之介面、天線、高頻處理區 段(經組態以執行無線信號之傳輸/接收之處理區段)、基頻 處理區段(經組態以處理基頻信號之處理區段)及其類似 者。 在具備無線LAN功能之此SD卡中,經組態以控制無線 LAN功能之程序取決於Sd卡製造商之實施,且因此未唯一 地判定。此外,如何實施該控制程序為有問題的。 此外’亦可想像SD卡具備除了無線LAN功能之外之通訊 功能。在此狀況下’主機在無用於偵測SD卡所具備之功能 158943.doc 201234185 之類型的構件的情況下無法使用SD卡之功能。 因此,此實施例呈現用於掌握相對於廣泛用作(例如)數 位相機或其類似者中之記憶體之8]0卡的除了原始記憶體功 忐之外的延伸功能的構件。此外,此實施例呈現用於除了 原始記憶體功能之外之功能的控制程序。特定而言,在 §己憶體之命令系統中,致使能夠控制無線LAN或其類似 者。藉此,提供併有用於諸如充當主機之數位相機之數位 器件的具有高親和性之無線功能或其類似者之SD卡。 因此,在此實施例中,由複數個頁面構成之延伸暫存器 提供於SD卡中,且藉由使用為SD記憶體之規範命令中之 一者的命令CMD 48或CMD 49啟用延伸暫存器之讀取或寫 入。命令CMD 48為經組態而以區塊為單位自目標暫存器 讀取資料之命令,且命令CMD 49為經組態而以區塊為單 位將資料寫入至目標暫存器之命令。舉例而言,延伸暫存 器具有經組態以指示由SD卡擁有之功能之頁面、經組態以 控制由SD卡擁有之通訊功能之頁面,及用以遞送通訊物件 之貧料之頁面。 【實施方式】 (實施例) 下文中’將參看諸圖來描述一實施例。 圖1示意性地展示根據此實施例之記憶體系統。 該記憶體系統由諸如SD卡之記憶體器件11及主機20構 成。記憶體器件11亦被稱為SD卡。此外,主機20亦被稱為 主機器件。 158943.doc 201234185 當纪憶體器件11連接至主機2〇時,記憶體器件u接收電 源供應以操作’且執行對應於自主機20之存取之處理。記 憶體器件11包括卡控制器11 a。 卡控制器11a由(例如)主機介面12、cpu 13、唯讀記憶 體(ROM)14、隨機存取記憶體(11八]^)15、緩衝器16、無線 介面17a及記憶體介面17b構成。此等各者藉由匯流排彼此 連接。舉例而言,NAND快閃記憶體丨8連接至記憶體介面 17b。充當延伸功能區段之無線lAN信號處理區段19a連接 至無線通訊介面17a »經組態以傳輸/接收高頻信號之天線 ATa連接至無線LAN信號處理區段丨。 應注意’延伸功能區段不限於無線LAN信號處理區段 19a,且有可能藉由將另一無線通訊信號處理區段19b及連 接至無線通訊信號處理區段19b之天線ATb添加至該延伸功 月b區段來構成多功能SD卡。無線LAN信號處理區段19a控 制基於(例如)Wi-Fi(註冊商標)之無線通訊功能,且無線通 。亿k 5虎處理區段19b控制基於(例如)Transferjet(註冊商標) 之近接無線通訊功能。 主機介面12執行卡控制器Ua與主機2〇之間的介面處 理。 另一方面,無線通訊介面17a執行卡控制器iia與無線 LAN信號處理區段19a或無線通訊信號處理區段i9b之間的 介面處理。記憶體介面17b執行卡控制器lla與NAND快閃 記憶體18之間的介面處理。 CPU 13為經組態以管理整個記憶體器件丨丨之操作的單 5 158943.doc 201234185 元。經組態以控制CPU 13之程式藉由使用儲存於ROM 14 中之韌體(控制程式及其類似者)或藉由將韌體載入至RAM 15中來執行預定處理。亦即,CPU 13在RAM 18上產生待 在稍後描述之各種表格及延伸暫存器、接收來自主機20之 寫入命令、讀取命令或抹除命令以存取NAND快閃記憶體 1 8上之區域,且經由缓衝器16控制資料傳送處理。 ROM 14將諸如待由CPU 13使用之控制程式之韌體儲存 於ROM 14中。RAM 15被用作CPU 13之工作區域,且將待 在稍後描述之控制程式、各種表格及延伸暫存器儲存於 RAM 15 中。 當自主機20發送之資料待寫入至(例如)NAND快閃記憶 體1 8時,缓衝器16暫時地將給定量之資料(例如,一個頁 面之資料)儲存於緩衝器16中,且當自NAND快閃記憶體1 8 讀取之資料待發送至主機20時,缓衝器16暫時地將給定量 之資料儲存於緩衝器16中。此外,緩衝器16可藉由執行經 由緩衝器16之控制來非同步地控制SD匯流排介面及後端。 NAND快閃記憶體1 8由(例如)堆疊閘極結構之記憶體胞 或MONOS結構之記憶體胞構成。 在無線LAN信號處理區段19a中,執行無線LAN之信號 處理。經由無線通訊介面17a執行控制。 在主機20處,例如,可採用數位相機、蜂巢式電話、個 人電腦及其類似者。主機20由主機控制器21、CPU 22、 ROM 23、RAM 24及(例如)硬碟25(包括SSD)構成。此等各 者藉由匯流排彼此連接。 158943.doc ⑧ 201234185 CPU 22控制整個主機。ROM 23將CPU 22之操作所必要 之韌體儲存於ROM 23中。儘管將RAM 24用作(例如)CPU 22之工作區域,但可由CPU 22執行之程式亦載入於此處以 待執行。硬碟25保持各種資料項。在記憶體器件1丨連接至 主機控制器21之狀態中,主機控制器21執行其自身與記憶 體器件11之間的介面處理。此外,主機控制器21根據來自 CPU 22之指令發出待在稍後描述之各種命令。 (韌體之組態) 圖2展示儲存於記憶體器件UiRQM 14中之韌體的功能 組態之實例。此等功能藉由構成控制器Ua之諸如cpu 13 及其類似者之軟體項與硬體項的組合實現。韌體由(例如) 命令處理區段14a、快閃記憶體控制器14b、延伸暫存器處 理區段14c及功能處理程式14d構成。當啟動記憶體器件u 時,延伸暫存器處理區段14(1在11八]^ ls中產生延伸暫存器 31延伸暫存器為虛擬暫存器,且經啟用以定義一延伸 功能。 (延伸暫存器之組態) 如圖2所不,延伸暫存器31由(例如)八個頁面構成。一 個頁面由5U個位元組構成。為了以一個位元組為單位存 取512位元組延伸暫存器,需要至少9個位元之位址,且為 了存取該八個頁面’需要至少3個位元之位址。藉由總共 12個位元之位址,使延伸輕左$ > 丄 ^ 评皙存态之所有空間為可存取的。 儘管512個位元組為可由幾| 幾乎所有主機支援之存取單位, 但存取單位不限於512個 凡組’且可使其大於512個位元 158943.doc 5 201234185 組。當延伸暫存器3 i由長位 一些下部位元用作存取單位 複數個頁面中之一者。 元長度之位址攔位構成時,將 ’且使用剩餘上部位元來選擇 』使512個位π組為—單位的原因在於以使得較大數目個 。己隱體卡主機控制器藉由使用—個區塊㈣2個位元也)作 為單位執行讀取/寫人傳送的方式進行組態。儘管與無線 N相谷之主機控制器可以一個位元組為單位執行讀取/ 寫但並非所有主機控制器支援以上讀取/寫入。為了 使仔大多數主機控制器能夠控制延伸功能,存取可以川 個位元組為單位執行係便利的。 在該八個頁面(頁面〇至頁面7)中,頁面〇為經組態以記 錄一般資訊搁位以便執行延伸功能之隨插即用操作的區 域。將在稍後描述一般資訊攔位之細節。在頁面丨至7中, 二義經組態以控制延伸功能之暫存器。可易於在頁面〇中 扣明位置,且因此頁面〇為用以記錄一般資訊攔位之合適 地點’但待5己錄一般資訊欄位之頁面未必限於頁面〇,且 特疋頁面中之位置可定義為經組態以描述一般資訊攔位之 地點。 $讀取/寫入延伸暫存器,使用如下定義之專用讀取/寫 入命令。此等命令各自具有執行延伸暫存器之讀取/寫入 之第一操作模式,及組態資料埠之第二操作模式。 (延伸暫存器之讀取命令(CMD 48)) 圖3展示延伸暫存器之讀取命令(CMD 48)之欄位組態的 實例。「S」指示該命令之開始位元,「τ」為指示傳送方向 158943.doc -10· 201234185 之位兀,且 …袖… ?日不命令號碼。「% (暫存器選擇) 指不延伸暫存器31中之頁面,且 禪’ raJ指不選定百而φ 之資料之位置(自頁面之百你、 k疋貝面中 (目貝面之頁碩之位移)。藉由使 「RS」及9個位元之「〇F 1 70之 “ S」,可以一個位元組為單位指明 對應於512位元組延伸暫在哭 一頁面的空間。更具體而 厂選疋延伸暫存器令之讀取開始位置由 「OFS」指定。 J汉 厂LEN」指示資料長声〇 貝种長度512位兀組延伸暫存器中之讀 取所必要之有效資料長度由9位元LEN攔位指定。 「CRC7」指示循環冗餘檢查碼,& %指示該命令之 結束位兀。此外,「rsv」指示備用位元。 (延伸暫存器之讀取命令,第一操作模式) 圖展丁待以第一操作模式執行之延伸暫存器之讀取 作的實例。 ~ 汝圖所示在接收到來自主機20之命令(cmd 48)時, 記憶體器件11將回應(R1)傳回至主機20,且其後讀取來自 延伸暫存器3 1之512位元組資料區塊。 更具體而言,藉由命令(CMD 48)之引數(亦即,藉由 「RS」及「0FS」),教延伸暫存器_之頁面,及待在 頁面中讀取之資料之位置,且資料長度由厂㈣」指定。 以上文描述之方式,將經指定延伸暫存器中之資料設定至 512位元組資料區塊之頭部,且加以讀取。在$〗2位元組資 料區塊中之資料項中,具有超過由「LEN」指明之資料長 度之資料長度的資料項變成無效資料項。將〇11(::碼添加至 I58943.doc 201234185 資料區塊之最後部分以使 —該資料疋否已正確地接 =藉:包括無效資料來執行對資料之檢查)。有效資 開始配置,且因此不*使主機2G執行諸如資料 移位或其類似者之操作來尋找有效資料。 (延伸暫存器之讀取命令,第二操作模式) 圖5展示待以第二择作掇 — 矛锞彳乍模式執仃之資料埠讀取之操作的 貫例。 在接收到命令(CMD 48)時,記憶體器件⑴專回回應 (R1),且其後傳回512位元組資料區塊。 藉由該命令之5丨數「RS」及「⑽」,指定延伸暫存器 之k定頁面中之位置。儘官複數個位元組可指派給一資料 璋’但針對該資料埠,一個位元紐為足夠的,且因此在圖 5中展不LEN-1」(長度為!)之狀況的資料埠之實例。亦 即,該資料蟑僅佔據延伸暫存器映射上之一個位元組之位 址即足夠。有可能讀取來自指派給此資料之器件的一個 區塊(5丨2位元組單位)之資料◊亦即,有可能一次讀取一個 區塊(5i2位元組單位)之資料。該讀取資料保持於(例如)緩 衝器16中,且接著藉由主機20讀取β 當隨後讀取相同資料埠時,可讀取隨後512位元組資 料。待自資料埠讀取之資料所採取之地點可藉由指定延伸 功能來自由地定義。關於資料埠控制,可藉由定義(例如) 延伸暫存器上之控制暫存器來執行該控制。將CRC碼添加 至512位元組資料區塊之最後部分以使得檢查該資料是否 已正確地接收變得可能。 158943.doc -12- 201234185 (延伸暫存器之寫入命令(CMD 49)) 圖6展示延伸暫存器之寫入命令之實例。在寫入命令 (CMD 49)中,與讀取命令(CMD 48)相同之部分由相同參 考符號表示。寫入命令與讀取命令彼此藉由「索引」區 分。藉由使用3個位元之「Rs」及9個位元之r 〇Fs」,指 定延伸暫存器中之頁面及選定頁面中資料之位置。待寫入 至512位元組延伸暫存器之資料之長度由9位元「len」櫚 位指定。因而,有可能將512個位元組内之任意資料長度 (位元組單位)之資料寫入至延伸暫存器之任意頁面及地 寫入命令(CMD 49)在該命令之引數中具備遮罩暫存器。 亦即,「遮罩」指示8位元長度遮罩暫存器。藉由該遮罩暫 存器,在-個位元組之資料寫入中以一個位元為單位執行 刼作且將資料寫入至僅一特定位元變得可能。因而,在— 個位70組内之位几操作中,不必執行讀取-修改-寫入操 作0 、 當資料長度為-個位元組時,亦即,在「len=〇」(長 度為υ之狀況下,遮罩暫存器變得有效。關於具有」資^ 1—」之遮罩暫存器「遮罩」之一位元,將資料寫入至該 位疋’且關於具有資料「〇」之遮罩暫存器「遮罩」之一 位元’保留已設定之值。 亦即’當採用保持圖7Α所示之資料之延 ί罩:存器之資料係…所示,則藉由執行一寫入: 貝枓寫入至遮罩暫存器之具有資料…之位元(如圖 158943.doc 或 -13- w 201234185 7C中所示)’且在具有資料「0」之位元中,保留原始資 料。因而,僅重寫所要位元而不執行讀取_修改_寫入操作 變得可能。各自由「X」指示之部分展示已寫入新資料之 位元。 此外,當較長遮罩資料可藉由一單獨構件供應時,甚至 在LEN大於1(LEN>1)之狀況下,儘管啟用遮罩寫入,但在 圖6所示之實例中,遮罩資料被指派給命令引數,且因此 使用8個位元。 (延伸暫存器之寫入命令,第一操作模式) 圖8展示待以第一操作模式執行之延伸暫存器之寫入操 作的實例。 ' 在接收到命令(CMD 49)時,記憶體器件11傳回回應 (R1),且其後接收512位元組資料區塊。 記憶體器件U傳回指示該資料區塊是否已被正確地接收 至主機20之CRC碼。其後,記憶體器件11傳回指示忙確狀 態之資訊直至該命令之處理完成,且向主機2〇通知主機2〇 可發出下—命令之時序。該資料區塊保持於緩衝器16中。 引Π處理中「,延伸暫存器中之頁面及位置由該命令之 =〇FS」指定’且資料長度由「咖」指 「刷7於緩衝器16中之資料區塊中’將各自具有由 存“曰疋之長度的資料項自其頭部開始寫入至延伸暫 存器。將具有超過由「叫指定之資
料區塊中之資料作為無效資料捨棄。 之長度W 藉由自資料區塊之頭部開始配置有效資料項,使主機系 158943,doc 201234185 統執打在資料區塊之中間配置有效資料項之操作變得 要。 '、 (延伸暫存器之寫入命令,第二操作模式) 圖9展示待以第二操作模式執行之寫入資料琿之操作 實例。 、 在接收到命令(CMD 49)時,記憶體器件丨^專回回應 (R1) ’且其後接收512位元組資料區塊。 記憶體器件U傳回指示該資㈣塊是^已被正確地接收 至^機之CRC碼。其後,記憶體器㈣傳則旨示忙確狀態 ,資訊直至該命令之處理完成,且向主機2〇通知主機啊 發出下-命令之時序。該資料區塊保持於緩衝器16中。 在命令處理中,延伸暫存器中之頁面及位置由該命令之 引數RS」及「〇fs」指^,且—個位元組之資 料琿由「LEN」指^。儘管複數個位元組可指派給該資料 埠’但針對該資料琿’ 一個位元組為足夠的,且因此在圖 中展示LEN-1」(長度為j)之狀況的資料缚之實例。該 資料埠僅佔據延伸暫存器映射上之一個位元組之位址即足 夠。有可能將保持於緩衝器16中之一個區塊(5 12位元組單 位)之資料寫入至指派給此資料埠之特定器件。亦即,有 可能一次寫入一個區塊之資料。 當隨後寫人相同資料琿時,隨後的512位元組資料可寫 入至6亥資料所指派給之器件。資料蟑之資料遞送至之地點 可藉由指定延伸功能而自由地定義。關於資料埠控制,可 藉由疋義(例如)延伸暫存器上之控制暫存器來執行該控 158943.doc 5 -15- 201234185 制。 (頁面〇中之資訊欄位之使用實例) 圖10展示延伸暫存器31之頁面0中展示之資訊欄位的實 例。藉由使主機20指明經組態以藉由使用該資訊欄位來控 制延伸功能之驅動程式成為可能,有可能使主機系統在添 加延伸功能時易於使用該延伸功能且實現隨插即用。 將在下文參看圖10描述待由一標準主機驅動程式處理之 序列實例。 (結構修訂) 結構修訂為經組態以定義延伸暫存器3丨之頁面0之格式 的修訂。當將新資訊添加至器件資訊攔位時,藉由更新該 結構修訂來指示保持資訊欄位之哪個版本。先前版本之主 機驅動程式忽略新攔位。 (資料長度) 作為資料長度,展示記錄於頁面〇中之有效資料長度。 (延伸功能之數目 延伸功能之數目指示由器件支援之延伸功能之數目。在 啟動時,主機㈣程式重複地檢查料延伸功能之驅動程 式安裝之次數是否對應於所支援功能之數目。 (器件1功能識別碼) 當此碼設定至器件i功能識別碼時,其指示可使用標準 驅動程式。當GS支援標準驅㈣式時,可在無需安裝專用 驅動程式之情況下使用該器件。當安裝一專用驅動程式 時’優先地使用該專用驅動程式。在非標準功能之狀況 158943.doc -16, 201234185 下’「ο」設定至此攔位。在此狀況下,此功能僅藉由專用 驅動程式控制。 (器件1製造商識別資訊,器件1功能識別資訊) 器件1製造商識別資訊及器件1功能識別資訊中之每一者 為經組態以指明專用驅動程式之資訊,且在此等攔位中之 每一者中,藉由使用(例如)ASCII字元字串來描述製造商 之名稱、經銷商之名稱或延伸功能之識別資訊。基於此等 寊机項’主機驅動程式檢查是否安裝了器件1之專用驅動 程式。 作為功能識別資訊,藉由使用(例如)ASCII字元字串來 描述器件之型號、修訂及其類似者。 (下一器件之開始位址) 下一器件之開始位址指示描述下一器件之器件資訊的頁 面〇中之位址。當主機系統不支援此器件時,此器件不能 使用,且因此檢查下一器件。在此之後之攔位具有可變長 度’且因此一定義設定至此位置。 (器件1位址指標1至X,長度攔位1至X) 器件I位址指標1至X及長度欄位i至χ指示複數個延伸暫 存器區域可針對一個功能加以定義。在下文列舉該等位址 及長度。長度欄位未必為不可缺少之資訊項,且可省略。 (器件1位址指標1(開始位址),長度1) 藉由器件1位址指標i指示由器件i使用之延伸暫存器之 第一區域、延伸暫存器之頁面丨至7之空間中之開始位址, 及所使用延伸暫存器區域之大小。 158943.doc 17 201234185 亦即,一冑或複數個延伸暫存器區域可指派給一個器 件,且該位址指標指示除了頁面〇之外之任意延伸區域之 地點(開始位址)。該長度指示用於佔據具有開始位址處之 指標的延伸暫存器之大小。 (器件1位址指標2.(開始位址),長度2) 藉由器件1位址指標2指示指派給器件丨之延伸暫存器中 之第二區域的位置及區域大小。藉此’實現如下應用即 其中(例如)儘管一標準驅動程式執行僅第一區域中之控 制,但一專用驅動程式經啟用以藉由使用第一區域及第二 區域而有效地執行控制。 (益件1位址指標χ(開始位址),長度X) 藉由件1位址指標X指示指派給器件丨之第χ區域的位 置及區域大小。 如上文描述,在延伸暫存器中可定義複數個區域。該等 區域以使得該等區域不彼此重疊之方式配置。有可能藉由 使用長度資訊來檢查該等區域之間是否存在重疊。 當額外攔位變得必要時,在此之後額外定義額外攔位。 不能辨識新攔位之主機讀取可辨識攔位,且忽略該額外欄 位。可藉由使用上文提及之(下一器件之開始位址)攔位來 執行跳過。 (無線LAN相容SD卡) 圖11展示具有無線通訊功能之記憶體器件(8〇卡)n之使 用實例。記憶體器件11安裝於(例如)數位相機51或52、伺 服器53、個人電腦54及蜂巢式電話55中,該等各者中之每 158943.doc -18· 201234185 一者充當一主機。 藉由使用具有無線通訊功能之記憶體器件π連同數位相 機η,有可能使記憶體器件u將相片f料傳輸至無線通訊 網路上之其他相機52,且接收來自其他相機52之資料。此 外,亦有可能使記憶體器件U經由無線通訊網路將其自身 連接至(例如)外部伺服器53,且將相片資料自數位相機 傳运至伺服器53。此外,有可能使記憶體器件仏經由無線 通訊網路將其自身連接至諸如個人電腦54、蜂巢式電話55 或其類似者之ϋ件,且將相片f料自數位相機川專送至個 人電腦54或蜂巢式電話55。 圖12展示記憶體器件1丨所擁有之介面功能。 具有無線通訊功能之記憶體器件u亦包括充當與(例如) 充當經組態以控制記憶體器件丨丨之主機器件之數位 的介面的介面功能,及經組態以執行數位相機51與諸如相 機52、伺服器53、個人電腦54、電視機%、印表機”及其 類似者之某-其他電子器件之間的無線LAN連接的網路介 面之功能。 前文提及之主機介面(卡介面)12具有根據由sda(sd協 會)標準化之「SD規範部分丨」及「SD規範部分]」經由 FAT 32存取(讀取/寫入)該卡中之資料的功能,及存取為具 有無線通訊功能之卡所特有之暫存器(例如,wi_Fi SD暫 存器)的功能。此處,針對對Wi_Fi SD暫存器之存取,使 用讀取命令(CMD 48)及寫入命令(CMD 49)。如先前描 述,讀取命令(CMD 48)為經組態而以區塊為單位自目標暫 158943.doc •19- 201234185 存器讀取資料之命令,且寫入命令(CMD 49)為經組態而以 區塊為單位將資料寫入至目標暫存器之命令。 在此實施例中,例如,主機20將Wi-Fi SD卡所特有之命 令發出至記憶體器件11。或者,主機20藉由使用寫入命令 (CMD 49)接收來自記憶體器件11之Wi-Fi SD卡所特有之狀 態或回應,以便寫入Wi-Fi SD卡所特有之資料。或者,此 實施例特徵在於使用讀取命令(CMD 48)以便讀取Wi-Fi SD 卡所特有之資料。 在無線通訊介面17a中,假設在實體層中支援 IEEE802.1 1b/g/n,在網路層中支援IPv4及IPv6,在輸送層 中支援TCP,在呈現層中支援SSL/TLS,且在應用層中支 援HTTP及FTP。此外,在一些狀況下,無線介面17a包括 用於與家用器件通訊之數位生活網路聯盟(DLNA)功能。 記憶體器件11包括兩個介面,藉此使將由數位相機產生 之相片資料(呈JPEG或RAW格式)及動畫資料(呈MPEG-2 TS或MP4格式)傳輸至支援HTTP協定之伺服器或器件或接 收來自支援HTTP協定之伺服器或器件之由數位相機產生 之相片t料(呈JPEG或RAW格式)及動晝資料(呈MPEG-2 TS或MP4格式)變得可能。此外,使重現相片資料及動晝 資料,且藉由使用支援DLNA之伺服器或器件執行列印變 得可能。此外,藉由除了相片資料及動晝資料之外額外發 送由主機器件產生之資料(XML資料及文字資料),使主機 器件與伺服器及周邊器件合作執行鑑認且執行後設資料之 傳輸/接收變得可能。 158943.doc -20- 201234185 圖13展示Wi-FiSD卡及主機器件之組態實例。 如先前描述,主機器件20包括經組態以控制犯切之主 機控制器21 ’且可根據卡介面發出由SDA標準化之「SD規 辜々P刀」之〒7,且可發出經組態以執行Wi_Fi SD卡所 特有之控制的命令CMD 48&CMD 49。 SD卡11包括卡控制器Ua、νανε^^^體模組(nand快 門。己隐體)1 8、Wi-Fi網路模組(無線通訊信號處理區段
19b),且根據自主機控制器21發出之命令操作。在-般SD 卡中,卡控制器11a可存取NAND記憶體模組18以執行資料 之讀取/寫人。在此實施例iWi_Fi SD卡中,執行至ΝΑ· 記憶體模組18之存取(讀取/寫入)、至界丨巧網路模組i9c之 存取’及記錄於NAND記憶體模組18中之資料至wi_Fi網路 模組19c之内部傳送。或者,有可能執行wi_Fi網路模組 19c之資料至NAND記憶體模組18之内部傳送。藉此,有可 能使W^Fi網路模組丨9c將(例如)記錄於NAND記憶體模組 18中之相片資料傳輸至外部而無需主機器件2〇之介入。亦 即’不必使主機器件20執行Wi_FH^路模組19e之複雜控 制。 此外,相片資料不經由卡介面在内部傳送,且因此傳送 速度可增加。舉例而言,當相片資料之内部傳送藉由卡控 制器中之直接記憶體存取(DMA)暫存器控制時,有可能使 主機器件20與SD卡11彼此獨立地操作。 此外有7此自動地且直接地記錄Wi-Fi網路模纟且19c之 狀態資訊,及自NAND記憶體模組18中之外部網路之伺服 5 158943.doc ^ 201234185 器下載之資料’而無需主機器件2〇連續地管理資料項。 圖I4展示SD卡11及主機器件2〇之另一組態實例。 在圖14中,與圖13不同,該8〇卡不具有wi-Fi功能’且 由卡控制器11 b及NAND記憶體模組〖8構成。此外,主機器 件20具有Wi-Fi功能。亦即,主機器件2〇包括主機控制器 21、Wi-Fi網路模組19c,及經組態以使讀取命令(CMD 48) 與寫入命令(CMD 49)彼此分離之卡控制器25。 當數位相機具有Wi-Fi功能時,此組態藉由使用與圖13 之控制方法相同之控制方法而啟用Wi_FB^路模組l9c之控 制。 圖15展不待藉由使用讀取命令(CMd 48)及寫入命令 (CMD 49)存取之延伸暫存器之實例。如先前描述,延伸暫 存器之頁面0充當頁面1及頁面i之後之頁面的索引,且主 機器件20可藉由讀取頁面〇來獲悉關於由該卡擁有之功能 之類型的資訊、關於該卡之所支援功能之版本資訊及設定 檔資訊(關於選用之功能中之所支援功能之資訊)、用以控 制該功能之驅動程式資訊(關於提供該驅動程式之製造商 之資訊,及關於驅動程式之版本之資訊),及其類似者。 舉例而έ,當一特定卡具有連同wi_Fi#能之藍芽⑺丨此沁〇化) (註冊商標)功能時,將經組態以存取藍芽功能之暫存器指 派給(例如)頁面2。主機器件20可在需要時存取頁面丨及2, 且同時使用該等頁面之功能中之每一者。藉此,有可能實 現藉由使用Wi-Fi功能而自外部伺服器下載資料以將資料 暫時記錄於該卡上,及藉由使用藍芽功能將經記錄資料傳 I58943.doc -22- 201234185 送至周邊器件以重現或顯示所傳送資料的操作 圖16展示延伸暫存器用於Wi_FiSD卡中之狀況之實例。 w卜;Fi SD卡根據其用途由五種類型之 ™卡命令寫入暫存器為排他性地用於資料寫:二 存益’且在主機ϋ件將—命令發出至該卡時被存取 Fi SD卡狀態暫存器為排他性地用於資料讀取之暫存器, 且在主機II件獲取該卡之狀態資訊時被存取。^犯卡 回應資料暫存器為排他性地用於資料讀取之暫存器,且在 主機器件獲取由主機H件自外部舰器下餘該卡之資料 (HTTP回應資料)時被存取^们州时單暫存器為排 他性地用於資料讀取之暫存器,且在主機器件獲取連接 (或請求連接)至該卡m件之ID清單時被存取ui SD卡SSID歷史暫存器為排他性地用於資料讀取之暫存 器,且在主機器件獲取該卡已連接至之ssm(或該卡尚未 連接至’㈣卡已請求連接USSID)之清科被存取。 此外,儘官未展示,γ曰p ·。 不敬不仁W&Fl SD卡命令回應暫存器為排 他性地用於資料讀取之暫存器,且在主機確認由主機發出 之命令是否已由該卡接收時被存取。此外,儘管未展示, 但Wi-Fi SD卡非同步命令回應暫存器為排他性地用於資料 項取之暫存器’且在主機確認由該卡執行之命令之處理的 進度(該命令處於未處理狀態、處於處理中狀態、處於處 理之後之成功狀线處於處理之後之不成功狀態)時(該命 令由該主機發出)被存取。 在此實施例中,將描述以上Wi_Fi sd暫存器中之每一者 158943.doc -23- 201234185 指派給延伸暫存器之一頁面的狀況。首先,主機器件20藉 由使用讀取命令(CMD 48)讀取延伸暫存器之頁面0,接著 檢查Wi-Fi SD功能是否實施於該卡中,且進一步確認應存 取哪個頁面以便使用每一功能。此處,在頁面0中記錄成 對的頁面號碼(i、j、k、1及m)及Wi-Fi SD暫存器之縮寫 (WIFISDCR、WIFISDSR、WIFISDRD、WIFISDIL 及 WIFISDSH)。 當主機器件20將要將一命令發出至該卡時,主機器件20 執行至Wi-Fi SD卡命令寫入暫存器之寫入,Wi-Fi SD卡命 令寫入暫存器為用於藉由使用寫入命令(CMD 49)來發出命 令之暫存器。此時,自關於頁面0之資訊已知所討論之暫 存器存在於頁面1中,且將頁面i指定為命令CMD 49之引 數。同樣地,當主機器件20將要獲取來自該卡之狀態資訊 或其類似者時,主機器件20讀取來自Wi-Fi SD卡狀態暫存 器、Wi-Fi SD卡回應資料暫存器、Wi-Fi SD卡ID清單暫存 器及Wi-Fi SD卡SSID歷史暫存器中之一者之資料,該等暫 存器為用於藉由使用讀取命令(CMD 48)獲取資料之暫存 器。此時,將為對應於該等暫存器之頁面號碼之j、k、1及 m指定為命令CMD 48之引數。 此處,在此實施例中,儘管將用於資料寫入之暫存器及 用於資料讀取之暫存器指派給不同頁面,但使該等暫存器 中之每一者對於資料寫入或資料讀取為排他性的,且因此 亦有可能將此等暫存器指派給同一頁面。 圖17展示當將Wi-Fi SD暫存器指派給延伸暫存器之頁面 158943.doc -24 - ⑧ 201234185 時讀取/寫入超過512個位元組(延伸暫存器之每個頁面之最 大大小)之量之資料的狀況之實例。 延伸暫存器之每個頁面之最大大小限於5丨2個位元組。 然而,主機器件20連續地發出讀取命令(CMD 48)或寫入命 令(CMD 49),藉此啟用超過5 12個位元組之量之資料的讀 取或寫入。舉例而言,當超過512個位元組之量之資料待 寫入至Wi-Fi SD卡命令寫入暫存器時,主機器件藉由使用 寫入命令CMD 49將前5 12位元組資料寫入至該暫存器。 更具體而言,主機器件藉由使用命令CMD 49之暫存器 選擇「RS」指定一頁面,將位移r 〇FS」設定至「〇」,且 接著藉由使用資料長度「LEN」指定512個位元組。亦 即,首先,主機器件20將「RS」設定至「1」,將「〇FS」 設定至「〇」,且將rLEN」設定至512個位元組且其後 將512位元組資料寫入至Wi_Fi SD卡命令寫入暫存器。隨 後,主機器件20將「RS」設定至「2」,將「」設定至 「0」,且將「LEN」設定至5 12個位元組,且其後將5丨2位 兀組貧料寫入至Wi-Fi SD卡命令寫入暫存器。連續地重複 此操作。 此處’將待寫入至Wi-Fi SD卡命令寫入暫存器之資料之 資料大小(Nw)記錄於前5 12位元組資料中。因而,該犯卡 可辨識出主機器件20將要發出命令Cmd 49對應於ceil (Nw/5 12)之次數。應注意,ceji 〇指示在十進位分率之後 數字之上捨入。亦即,例如,當資料長度為5 13個位元組 時,其意謂命令發出兩次。 158943.doc •25· 201234185 另一方面,當超過512個位元組之量之資料待自wi_Fi SD卡回應資料暫存器讀取時,主機器件2〇藉由使用讀取命 令(CMD 48)重複地讀取來自該暫存器之前5丨2位元組資 料。設定命令CMD 48之引數之方法與設定命令cmd 49之 引數的方法相同。 此處,將待自Wi-Fi SD卡回應資料暫存器讀取之資料之 資料大小(Nr)記錄於前512位元組資料中。因而,主機器 件20藉由讀取該資料而辨識主機器件2〇應發出命令cmd 48對應於cen (νγ/512)之次數。 舉例而Q,若在主機器件2〇執行讀取或寫入時出現問 題,則主機器件20停止該處理。在此狀況下,有可能使主 機器件20藉由發出用以停止處理之Ab〇rt ()命令或藉由根 據設定至SD卡之逾時間等待執行逾時處理來停止該處理。 圖18展示延伸暫存器用於Wi_Fi SD暫存器之狀況之另一 實例。舉例而言,當無線通訊之狀態自主機器件2〇傳送至 延伸暫存器或當延伸暫存器之資料傳送至SD暫存器時不 必傳送所有512位元組資料,且在一些狀況下傳送短資料 長度之特定資料即足夠。圖18展示此狀況之資料傳送之實 例。 更具體而言,藉由使用讀取命令(CMD 48)或寫入命令 (CMD 49)之引數「RS」來指定延伸暫存器之頁面,且進 步藉由使用「OFS」指定經指定頁面之位移位址。 在此實例中,將Wi-Fi SD暫存器之五種類型中之每一者 指派給對應於延伸暫存器之特定頁面(h)中之一個位元組的 158943.doc •26· 201234185 位址(i、j、k、1 或 m)。 首先,主機器件20藉由使用讀取命令(CMD 48)讀取延伸 暫存器之頁面0,接著檢查Wi-Fi SD功能是否實施於該卡 中,且進一步確認應存取哪個頁面以便使用每一功能。此 處,在頁面0中記錄成對的頁面號碼(h)加上位移位址(i、 j、k、1及m)及Wi-Fi SD暫存器之縮寫(WIFISDCR、 WIFISDSR、WIFISDRD、WIFISDIL及 WIFISDSH)。 當主機器件20將要將一命令發出至該SD卡時,主機器 件20執行至Wi-Fi SD卡命令寫入暫存器之寫入,Wi-Fi SD卡命令寫入暫存器為用於藉由使用寫入命令(CMD 49) 來發出命令之暫存器。此時,自關於頁面〇之資訊已知所 討論之暫存器存在於頁面「h」中之位移位址「1」處,且 因此將「RS」=「h」及「OFS」=「1」指定為命令CMD 49之 引數。 另一方面,當主機器件20獲取來自該SD卡之狀態資訊 或其類似者時,自Wi-Fi SD卡狀態暫存器、Wi-Fi SD卡回 應資料暫存器、Wi-Fi SD卡ID清單暫存器及Wi-Fi SD卡 SSID歷史暫存器中之一者讀取資料,該等暫存器為藉由使 用讀取命令(CMD 48)來獲取資料之暫存器。此時,將對應 於該等暫存器之頁面號碼及為位移位址之(h, j)、(h, k)、 (h,1)及(h,m)指定為命令CMD 48之引數。亦即,將 「RS」設定至「h」,且將「OFS」設定至j、k、1及m中之 一者。 在圖1 8所示之實施例中,儘管延伸暫存器之組態與每一 5 158943.doc •27- 201234185
Wi-Fi SD暫存器之組態彼此不對應,但該實施例具有延伸 暫存器之消耗量小之優點。 此外,在圖18中,儘管將用於資料寫入之暫存器㈤_Fi SD卡命令寫入暫存器)及用於資料讀取之暫存器(称sd 卡狀態暫存器、Wi-Fi ID清單暫存器及Wi-Fi SD卡回應資料暫存器、Wi_Fi sd卡 SD卡SSID歷史暫存器)指派給不同 位移位址’但該等暫存器中之每—者排他性地用於資料寫 入或資料讀取,且因此亦有可能將該等暫存器指派給同一 位移位址》 圖19展示當將Wi_Fi SD暫存器指派給—特定頁面之位址 時’讀取/寫入㈣512個位元組之量之資料(亦即,超過延 伸暫存器之每個頁面之最大大小的大小之資料)的狀況之 實例。 類似圖17所示之實例,儘管可傳送至延伸暫存器之資料 之量限於512個位元組,但藉由由主機器件2〇執行之命令 CMD 48或CMD 49之連續發出啟用超過512個位元組之量 之資料的讀取/寫入。在此狀況下,記錄於延伸暫存器之 頁面h中之貢料具有充當(例如)記錄於WiFi sd卡命令寫入 暫存器及Wi-Fi SD卡回應資料暫存器中之512位元組資料 項之索引的功能。 因而,有可能藉由指定延伸暫存器之頁面「h」、位移 「OFS」及「LEN」’同時經由寫入命令(CMD 49)之引數 將「OFS」$定至「i」且將「咖」設定至512個位元組 來將512位元組資料寫入至Wi_Fi SD卡命令寫入暫存器, 158943.doc •28· 201234185 且亦有可能藉由連續地發出寫入命令(CMD 49)而將5i2位 元組資料連續地寫入至Wi_FiSD卡命令寫入暫存器。 此外,有可能藉由指定延伸暫存器之頁面「h」、位移 「OFS」及「LEN」,同時經由讀取命令(cmd仏)之引數 將「OFS」設定至「j! θ jigi「τϋχτ j」且將LEN」設定至512個位元組 來讀取Wi-Fi SD卡回應資料暫存器中之5i2位元組資料, 且亦有可能藉由連續地發出讀取命令(CMD48)而連續地讀 取來自Wi-Fi SD卡回應資料暫存器之512位元組資料。 此處,將待寫人至Wi_Fi叫命令寫人暫存器之資料之 資料大小(Nw)記錄於前512位元組資料中。目而該犯卡 藉由讀取該資料而辨識出主機器件2〇將要發出命令c· 49對應於ceil (Nw/512)之次數。應;主意,㈤㈠指示在十 進位分率之後數字之上捨入。亦即,例如,當資料長度為 513個位元組時,其意謂命令發出兩次。 另方面,吾超過512個位元組之量之資料待自wi_Fi SD卡回應資料暫存器讀取時,主機器件μ藉由使用讀取命 令(CMD 48)重複地讀取來自該暫存器之前512位元組資 料又疋叩7 CMD 48之引數之方法與設定命令CMD 49之 引數的方法相同。 〜此處將待自Wi-Fi SD卡回應資料暫存器讀取之資料之 資料大小(Nr)記錄於前512位元組資料中。因❿,主機器 件2〇藉由讀取該資料而辨識出主機器件2〇應發出命令cmd 48對應於ceil (Nr/5 12)之次數。 牛例而a ,右在主機器件20執行讀取或寫入時出現問 158943.doc -29- 201234185 題,則主機器件20停止該處理。在此狀況下,有可能使主 機器件20藉由發出用以停止處理之Abort ()命令或藉由根 據设定至SD卡之逾時間等待執行逾時處理來停止該處理。 圖20為展示延伸暫存器用於Wi Fi SD暫存器之狀況之又 一實例的視圖。 圖20展示經組態以控制無線通訊之複數個Wi_Fi 卡命 令包括於藉由使用一個寫入命令(CMD 49)發出之資料中的 狀況,及複數個狀態包括於藉由使用一個讀取命令(CMD 48)發出之資料中的狀況。舉例而言,當連續地執行複數 個檔案之傳送時,使用複數個Wi_Fi 8£)卡命令之發出。
Wi-Fi SD卡命令寫入暫存器由(例如)命令暫存器區段及 引數暫存器區段構成,且Wi-Fi SD卡回應資料暫存器由 (例如)回應暫存器區段及回應資料暫存器區段構成。 在Wi-Fi SD卡命令寫入暫存器中,將用於命令發出之暫 存器指派給命令暫存器區段中之每一命令,且根據所寫入 叩々之ID將一值寫入至對應暫存器。在引數暫存器區段 中,將用於引數資料寫入之暫存器指派給每一引數,且根 據所寫入命令之ID之内容將引數資料寫入至對應暫存器。 舉例而言,當自主機器件20發出命$CMD 49 (i,χ)時, 「1」指示延伸暫存器之頁面號碼,r χ」指示命令m,則 將命令ID=x及對應於該命令1]〇之引數之號碼(叫的引數資 料寫入至該延伸暫存器,且將一值寫入至一對應命令暫存 器及Wi-Fi SD卡命令寫入暫存器中之引數暫存器中之每一 者0 158943.doc •30· 201234185 應注意,可將「X」定義為一對應命令ID之一暫存器之 位移位址。 另一方面,在Wi-Fi SD卡回應資料暫存器中,將用於狀 態資訊之暫存器指派給回應狀態暫存器區段中之每一命 7,且根據寫入至Wi-Fi SD卡命令寫入暫存器之命令之1〇 自用於狀態資訊之對應暫存器讀取一值。在回應資料暫存 器區段中,將用於回應資料之暫存器指派給每一命令ID, 且根據所寫入命令之ID之内容自對應暫存器讀取回應資 料。 舉例而言’當自主機器件2〇發出命令CMD 48 (j,y)時, 「jj指示頁面號碼,ry」指示命令1〇,且藉由主機器件 2〇經由延伸暫存器自Wi-Fi SD卡狀態暫存器及Wi_Fi SD卡 回應狀態暫存器讀取對應於命令ID=「y」之狀態資訊及回 應資料。 應注意’可將「y」定義為一對應命令ID之一暫存器之 位移位址。 在圖20所示之實施例中,將Wi-Fi SD暫存器之值指派給 一對應之對應功能與處理項。因而,有可能執行有效處 理而無需執行解譯暫存器之内容之處理。 下文中’儘管將在下文基於將藉由使用圖18及圖19描述 之Wi-Fi SD暫存器中之每一者指派給一特定頁面之位址的 狀况指(述Wi-Fi sd暫存器之細節’但該描述亦可應用於其 他實施例。 根據圖20所示之實施例,有可能藉由使用一個命令 158943.doc •3卜 5 201234185 (CMD 49或CMD 48)傳送包括複數個wi-Fi SD卡命令或其 類似者之資料’且因此不必發出該命令(CMD 49或CMD 48)複數次。因而’可有效地傳送資料,且致使能夠高速 處理。 圖21展示延伸暫存器用於wi-Fi SD卡之狀況之延伸暫存 器。 在圖21中,「Wi-Fi SD卡識別符」為指示延伸暫存器用 於Wi-Fi SD卡之資訊,且字元字串「WIFISD〇〇」記錄於 「Wi-Fi SD卡識別符」中。
Wi-Fi SD卡規範版本」為由wi-Fi SD卡支援之Wi-Fi SD卡標準之版本,且在(例如)支援版本1〇時十六進位 數「0x0100」記錄於r wi_Fi SD卡規範版本」中。
Wi Fi SD卡设定槽指示符」為經組態以指示由 SD卡支援之功能之資訊。在(例如)圖39所示之wiFi sd卡 功能中,指示可由Wi_Fi SD卡使用之應用。在首先獲取此 資訊之後’有必要使.主機僅執行由該卡支援之功能。 在供應商唯-ID」巾,記錄製造該卡之供應商之出的 子凡字串。藉由參考此ID,主機可辨識卡供應商,且在該 卡中實施該卡供應商所獨有之額外功能,藉此該主機可辨 識出該主機可使用該等功能。 在供應商唯-攔位」中,卡供應商可記錄該卡供應商 所獨有之資訊,且可重記錄指示該卡供應商所獨有之額外 功能中之哪些功能實施於該卡中的資訊。 「命令寫入暫存器埠」為經組態以存取由主機器件使用 158943.doc -32· 201234185 以將一命令發出至該卡的Wi 料埠。
Fi SD卡命令寫入暫存器的資 吹Ί存β」為由主機器件使用以獲取關於該卡之狀 L貝訊之β己憶體區域’且包括於m犯卡狀態暫存器 中〇 卩:回應狀態暫存器」為由主機器件使用以獲取關於 由主機器件發出之命令之回應狀態資訊的記憶體區域,且 包括於Wi-Fi SD卡狀態暫存器中。 非同v τ 7回應狀癌、暫存器」為肖以獲取尤其關於由 機器件發出之叩令中之非同步命令的回應狀態資訊的記 憶體區域’且包括於Wi_Fi奶卡狀態暫存器中。該非同步 命令主要對應於經組態以經由網路傳輸/接收資料之命 ^且甚至在執行該非同步命令時,可執行其他命令。應 注意’在圖23中,該非同步命令對應於
SendHttpMessage、SendHttpFile、SendHttpSSLMessage、
SendHttpSSLFile . S en d H11 p M e s s a g e B y Re g i s t e r ^ SendHttpFileByRegister > SendHttpSSLMessageByRegister >
SendHttpSSLFileByRegister及 GetFile。 回應資料暫存器埠」為由主機器件使用以存取經組態 以自5玄卡獲取自一外部伺服器下載之資料(Ηττρ回應資料) 之Wi-Fi SD卡回應資料暫存器的資料埠。 ID β單暫存器埠」為由主機器件使用以存取由主機器 件使用以獲取連接(或請求連接)至該卡之另一器件之1〇清 單的Wi-Fi SD卡ID清單暫存器的資料埠。 158943.doc 5 •33- 201234185 SSID歷史暫存器埠」為由主機器件使用以存取由主機 器件使用以獲取該卡在過去已連接至之Ss id(或該卡尚未 連接至,但該卡已請求連接至之SSID)之清單的Wi_Fi sd 卡SSID歷史暫存器的資料埠。 < 殂恶貫例 圖22展示Wi-Fi SD卡命令 「Wi-Fi SD卡暫存器識別符」為指*此暫存器為m SD卡命令寫入暫存器之資訊,且字元字串「wifisdcr」 記錄於「Wi-Fi SD卡暫存器識別符」中。 「WhFi SD卡暫存器之大小」為指示暫存器之大小之資 訊,且藉由參考此資訊,該卡獲悉命令CMD的應發出多 少次,及應接收多大資料。 「Wi-Fi SD命令資訊之數目」為指示藉由執行—次的至
Wi-Fi SD卡命令寫人暫存器之寫入已發出多少個m犯 命令的資訊。藉由產生具有由主機指定之數目的命令之主 單’該卡執行所列出命令之循序處理。此外,亦有可能$ 該卡根據命令之類型以可獲得最高效率之次序重配置該等 命令,且對於可執行並行執行之命令執行並行處理。舉例 而言’當將資料上傳至複數個词服器時,優先地執 載施加至之飼服器之處理,且當該卡之傳送速率充分:於 傳送目的地之祠服器之網路傳送速率時,同時執行^數 個伺服器之傳送變得可能。 复数 「Wi-Fi SD命令資句 ι±ι「«/. 貝訊」由Wl-Fl SD命令idj、「 SD命令序mu數之總數目」 」Wl-Fl 數」構成。 丨數之長度」及「引 158943.doc •34· 201234185 「Wi-Fi SD命令id」指示待發出之Wi-Fi SD命令之類 型,且記錄圖23至圖25所示之Wi-Fi SD命令中之一者。 「Wi-Fi SD命令序列id」為由主機指派以便逐個地辨識 且區分所發出之Wi-Fi SD命令的值,且該主機可藉由Wi-Fi SD卡狀態暫存器獲悉所發出命令中之每一者之狀態。 「引數之數目」為所發出引數之數目,「引數之長度」 指示引數資料之大小,且「引數」指示引數資料。 圖23至圖25各自展示待寫入至Wi-Fi SD卡命令寫入暫存 器之命令之清單。 「ScanWiFi」命令由不具有引數之命令構成。當執行該 命令時,主機請求卡搜尋該卡可連接至之無線LAN,且結 果可儲存於圖43所示之「SSIDLIST」中。 「SetSSID」命令由包括指示SSID名稱之「ssid」、指示 複雜密碼(passphrase)之「passphrase」,及指示鑑認方法之 「authentication」之三個引數構成。主機可為了「祠服器 上傳應用程式」及「P2P應用程式」而設定該卡待連接至 之無線LAN之SSID名稱及複雜密碼,或為了「P2P受限伺 服器應用程式」及「P2P伺服器應用程式」而設定待建構 之無線LAN之SSID名稱、複雜密碼及鑑認方法。應注意, 當執行「StartApplication」命令以連接至無線LAN或構成 無線LAN時,使用此設定。應注意,鑑認方法暗示網路之 鑑認方法,及資料加密方法,且由主機選擇「開放系統且 無加密」、「開放系統及WEP」、「共用密鑰及WEP」、「WPA 及 TKIP」、「WPA 及 AES」、「WPA-PSK 及 TKIP」、「WPA- 158943.doc -35- 201234185 PSK及 AES」、「WPA2及 ΤΚΙΡ」、「WPA2及 AES」、「wPA2-PSK及TKIP」及「WPA2-PSK及AES」中之一者。 「SetCurrentTime」命令由指示當前日期之「currentDate」 及指示當前時間之「currentTime」之兩個引數構成。當執 行該命令時,由主機指定之當前曰期及當前時間可設定至 該卡。當電力始終未供應至該卡時,則難以始終將日期/ 時間資訊保留於該卡中。在此狀況下,主機執行用於該卡 之曰期/時間設定,藉此該卡可保留日期/時間資訊,且當 前曰期/時間可設定至諸如由該卡產生之檔案的需要日期/ 時間資訊之資料。
「StartApplication」命令由指示待啟動之應用程式之 「application」、指示當前曰期之「currentDate」,及指示 當前時間之「currentTime」之三個引數構成。當執行該命 令時,有可能根據無線LAN網路之設定執行至無線LAN之 連接或執行無線LAN之建構。接著,有可能執行指定應用 程式(圖35所示之「伺服器上傳應用程式」'「P2P伺服器應 用程式」、「P2P受限伺服器應用程式」、「P2P用戶端應用程 式」、「DLNA伺服器應用程式」、「DLNA控制器應用程 式」)之啟動。若已藉由「SetWPS」命令執行Wi-Fi保護設 置(WPS)之啟動設定,則由WPS執行在應用程式啟動或其 構成之前至無線LAN之連接。若已藉由「SetSSID」命令 設定SSID,則藉由使用該設定執行至無線LAN之連接或其 構成。若尚未藉由「SetSSID」命令設定SSID,則藉由使 用記錄於圖32所示之卡中之「SSID歷史」中的一個SSID 158943.doc •36· ⑧ 201234185 來執行至無線LAN之連接或其構成。 「SetWPS」命令由指示WPS系統之「m〇de」及指示卩匕 碼之「pin」之兩個引數構成。當執行該命令時,該卡可 在執行無線LAN連接或構成時使用wps。此處,當wps系 統為「具有PIN之WPS」之系統時,執行使用經設定pin碼 之pin碼鑑認,且當WPS系統為「具有pBCiWps」之系統 時,執行按紐繼認。 「Abort」命令由指示圖22中描述之「Wi_Fi sd命令序 列ID」之「sequenceID」的—個引數構成。當執行該命令 時,有可能停止已執行命令中之具有經指定「Wi_Fi犯命 令序列ID」之命令的處理。舉例而言’當有必要使使用者 在使用者執行至或自網路中之器件或web舰器的檔案之 上傳或下載時,出於需要斷電之原因而停止該處理時,可 使用該命令。 成 變
Reset」命令由指示狀態資訊之一個引數「狀態」構 此處狀態貝矾暗示指示包括圖26中描述之「媒體改 SSID清早更新」、「檔案清單更新」、「ID清單更 新」、「回應資料更新」及其類似者的資訊項中之一者的資 汛。當執行該命令時,古 、 、 、有可此重設經指定狀態資訊以還原 初始值。舉例而古,德其「 ’、 ^ ° 儘s 媒體改變」為指示該卡中之於 案系統資訊已更新之曲能名 田 ^之訊’但#可更新在 快取之檔案系统眘郊拄 I n? 、'先貝訊時,主機參考「媒體改變 若已更新該卡之檔奉备鉍 殳」貝讯,且 _ /、糸、,先,則主機使主機器件之檔荦李% 資訊反映該卡之柃垒$ ^ ~ 怕茶糸統 卡之槽案系統資訊。此時,執行「Rest」命令 158943.doc -37- 5 201234185 以使「媒體改變」 「媒體改變」資訊 槽案系統資訊。 育訊返回至初始值,使得可再次參考 藉此有可能辨識出可再次更新該卡之 「Rem〇Ve」命令由指示SS⑴名稱之一個引數「SSid」構 成。當執行該命令時,有可能自記錄於該卡中之「ss歸 卡執行至非所要SSID之連接 史」暫存器刪除一經指定SSID。舉例而言,當在記錄於 「SSH)歷史」暫存器中之咖中保留已變成未使用之 SSID時A卡執行至未使用SSID之連接,且因此無用連 接處理發生。同樣地,#使用者並不意欲連接至之s仰存 在於記錄於「SSID歷史」暫存器中之ssm中時,該卡執 行至該卡之連接,且因此不能執行至另一 SSID之連接。在 此等狀況下,#由執行「Rem〇ve」命令,有可能防止該
EndApplication」命令為藉由使用無引數構成之命 令。當執行該命令時,終止目前正執行之應用程式,且該 卡可返回至初始狀態。
ReadResponse」命令由指示圖22中描述之 命令序列ID」之「sequenceID」的一個引數構成。當執行 該命令時’有可能獲取已執行命令中之具有經指定「葡_ Fi SD命令序列ID」之命令的回應資料。舉例而言,在已 完成複數個命令之處理之狀態中,有可能藉由指定「序列 ID」而以任思次序讀取用於所完成命令之回應資料項。應 注意’藉由預設將圖28中描述之「Wi-Fi SD命令回應狀態 1」指派給回應資料暫存器埠,在一次僅發出一個命令時 158943.doc •38· 201234185 省略「ReadResponse」命令之發出變得可能。 「SendHttpMessage」命令由以下三個引數構成:指示 傳輸目的地之祠服器之「hostname」、指示記錄待傳輸之 HTTP請求訊息之檔案的檔案路徑及檔案名稱之 「messageFileName」,及指示HTTP標頭是否將記錄於槽 案中之「headerRemoval」。在執行一命令之前,將由HTTP 請求行、HTTP訊息標頭及HTTP訊息内文構成之HTTP請求 訊息記錄於該檔案中。當主機執行該命令時,該卡將該檔 案傳輸至經指定傳輸目的地之伺服器作為HTTP請求訊 息。傳輸目的地之伺服器回應於來自該卡之HTTP請求訊 息而傳回HTTP回應訊息。該卡接收由HTTP回應行、 HTTP訊息標頭及HTTP訊息内文構成之HTTP回應訊息, 且將該訊息記錄於該卡中作為一槽案。然而,當將 「headerRemoval」之值指定為「1」時,刪除HTTP回應行 及HTTP訊息標頭,且僅將HTTP訊息内文記錄於該卡中作 為一檔案。藉此,當附加資料包括於HTTP回應訊息中 時,有可能保持該附加資料作為一檔案,而無需藉由主機 來處理HTTP回應訊息。此時,該檔案記錄於圖43所示之 RESPONSE目錄中,檔案名稱為「Wi-Fi SD命令序列id」。 「Wi-Fi SD命令序列id」為主機可以使得值在命令之間不 同之方式針對每一命令任意地指明之值,且甚至當同時執 行另一命令「SendHttpMessage」時,有可能以有區別方 式接收HTTP回應訊息之檔案。此外,當附加檔案包括於 HTTP回應訊息中時,該卡藉由在該訊息中描述之MIME類
S 158943.doc -39- 201234185 型來辨識附加檔案之類型,且將該附加檔案記錄於對應於 圖43所示之MIME類型之目錄中作為一檔案。此時,若關 於檔案名稱之資訊包括於HTTp回應訊息中,則基於該資 訊來記錄該檔案。在下文展示構成HTTP請求訊息之檔案 之内容的實例。 POST /hoge/ HTTP/1.1 内容類型:文字/無格式 使用者代理:χχχχχχχχ 主機· hogehoge.com 内容長度=25 此為一實例 ^ SendHttpFile」命令由以下四個引數構成:指示傳輸 目的地之伺服器之「hostname」、指示記錄待傳輸之HTTP 請求訊息之檔案的檔案路徑及檔案名稱之 「messageFileName」、指示待附加至待傳輸之HTTP請求 訊息之檔案的檔案路徑及檔案名稱之 「appendFileName」’及指示HTTP標頭是否將記錄於檔案 中之 「header Removal」。儘管基本組態與 「SendHttpMessage」命令相同,但不同點在於HTTP請求 訊息中之特定字元字串(例如,「< ! —WIFISDFILE-->」)可 由待於該卡傳輸HTTP請求訊息時附加至HTTP請求訊息之 158943.doc -40- 201234185 檔案之内容替換。藉由使用此命令,有可能傳輸已記錄於 該卡中之檔案作為HTTP請求訊息而無需處理該檔案。舉 例而言,當將該卡中之相片資料上傳至web伺服器時,可 使用該命令。在下文展示構成HTTP請求訊息之檔案之内 容的實例。 POST /hoge/ HTTP/1.1 内容類型:影像/jpeg 使用者代理:χχχχχχχχ 主機·· hogehogr.com 内容長度=1234567 <!--WIFISDFILE--> 關於以上HTTP請求訊息,該卡使用指定檔案替換<!--WIFISDFILE-->,且傳輸所得結果如下。 POST /hoge/ HTTP/1.1 内容類型:影像/jpeg 使用者代理:χχχχχχχχ 主機:hogehogr.com 内容長度=1234567 <藉由一卡將二進位資料自指定檔案插入於此處> 158943.doc -41 · 201234185 「SendHttpSSLMessage」命令由以下三個引數構成:指 示傳輸目的地之伺服器之「hostname」、指示記錄待傳輸 之HTTP請求訊息之檔案的檔案路徑及檔案名稱之 「messageFileName」,及指示HTTP標頭是否將記錄於檔 案中之 「headerRemoval」。儘管基本組態與 「SendHttpMessage」命令相同,但不同點在於藉由使用 此命令,HTTP請求訊息之傳輸及HTTP回應訊息之接收可 藉由經由SSL(安全通訊端層)或TLS(輸送層安全性)加密此 等訊息來執行。 「SendHttpSSLFile」命令由以下四個引數構成:指示傳 輸目的地之飼服器之「hostname」、指示記錄待傳輸之 HTTP請求訊息之檔案的檔案路徑及檔案名稱之 「messageFileName」、指示待附加至待傳輸之HTTP請求 訊息之棺案的槽案路徑及檔案名稱之「appendFileName」, 及指示HTTP標頭是否將記錄於檔案中之「headerRemoval」。 儘管基本組態與「SendHttpFile」命令相同,但不同點在 於藉由使用此命令,HTTP請求訊息之傳輸及HTTP回應訊 息之接收可藉由經由SSL(安全通訊端層)或TLS(輸送層安 全性)加密此等訊息來執行。 厂SendHttpMessageByRegister」命令由指示傳輸目的地 之伺服器之「hostname」及指示待傳輸之HTTP請求訊息 之「message」之兩個引數構成。不同於「SendHttpMessage」 命令,HTTP訊息不寫入至該卡中之檔案,且主機可將 HTTP訊息直接寫入至Wi-Fi SD卡命令寫入暫存器。舉例 158943.doc •42· 201234185 而言,當諸如密碼或其類似者之資訊待發送至傳輸目的地 之伺服器時,有可能防止由密碼至檔案之寫入引起的密碼 至外部之流出發生。在主機執行該命令時,該卡將輸入 HTTP請求訊息(由HTTP請求行、HTTP訊息標頭及HTTP訊 息内文構成)傳輸至經指定傳輸目的地之伺服器。傳輸目 的地之伺服器回應於來自該卡之HTTP請求訊息而傳回 HTTP回應訊息。該卡接收由HTTP回應行、HTTP訊息標頭 及HTTP訊息内文構成之HTTP回應訊息,且將HTTP回應訊 息寫入至Wi-Fi SD卡回應資料暫存器作為圖30所示之「回 應資料」。藉由使用命令CMD 48,主機可藉由讀取Wi-Fi SD卡回應資料暫存器而讀取用於經執行 「SendHttpMessageByRegister」之HTTP回應訊息。 「SendHttpFileByRegister」命令由以下三個引數構成: 指示傳輸目的地之词服器之「hostname」、指示待附加至 待傳輸之HTTP請求訊息之檔案的擋案路徑及檔案名稱之 「appendFileName」,及指示待傳輸之HTTP請求訊息之 「message」。儘管基本組態與「SendHttpMessageByRegister」 命令相同,但不同點在於HTTP請求訊息中之特定字元字 串(例如,「< ! --WIFISDFILE-->」)可由待於該卡傳輸 HTTP請求訊息時附加至HTTP請求訊息之檔案之内容替 換。 「SendHttpSSLMessageByRegister」命令由指示傳輸目 的地之伺服器之「hostname」及指示待傳輸之HTTP請求 訊息之「message」之兩個引數構成。儘管基本組態與 158943.doc -43 - 201234185 「SendHttpMessageByRegister」命令相同,但不同點在於 藉由使用此命令,HTTP請求訊息之傳輸及HTTP回應訊息 之接收可藉由經由SSL(安全通訊端層)或TLS(輸送層安全 性)加密此等訊息來執行。 「SendHttpSSLFileByRegister」命令由以下三個引數構 成:指示傳輸目的地之伺服器之「hostname」、指示待附 加至待傳輸之HTTP請求訊息之檔案的檔案路徑及檔案名 稱之「appendFileName」,及指示待傳輸之HTTP請求訊息 之「message」。儘管基本組態與「SendHttpFileByRegister」 命令相同,但不同點在於藉由使用此命令,HTTP請求訊 息之傳輸及HTTP回應訊息之接收可藉由經由SSL(安全通 訊端層)或TLS(輸送層安全性)加密此等訊息來執行。 「GetFile」命令由指示待接收之檔案之檔案路徑及檔案 名稱的「requestFileName」及指示所接收槽案之記錄目的 地之樓案路徑及槽案名稱的「saveFileName」之兩個引數 構成。此命令在P2P用戶端應用程式中執行,且接收器可 基於描述於「FILELIST」檔案(圖43所示)中之可獲取檔案 之檔案路徑及檔案名稱自發送器獲取所要檔案,且將該檔 案記錄於指定檔案中。 「SelectID」命令由指示准許存取之接收器之ID的一個 引數「id」構成。此命令在P2P受限伺服器應用程式中執 行。P2P受限伺服器應用程式請求接收器傳輸一 ID以便判 定對存取之准許是否待給出至接收器。接收器將接收器之 ID發送至發送器以便獲取對存取之准許,且發送器僅針對 158943.doc -44 - 201234185 發送器意欲給出對存取之准許之接收器執行此命令。未執 行該命令之接收器之ID不能獲得對發送器之存取。此時, 考慮到複數個接收器具有與不同於該接收器之1〇之「W 之值相同的ID的狀況,主機可指定致使能夠唯一判定接^ 器卡的接收器卡之MAC位址。 「CanceilD」命令由指示取消存取之接收器之⑴的—個 引數「id」構成。此命令在P2P受限伺服器應用程式中執 行。藉由在P2P受限伺服器應用程式中執行此命令,有可 能針對已給出對存取之准許之接收器取消對存取之准許。 此時,考慮到複數個接收器具有與不同於該接收器之出的 id」之值相同的ID的狀況,主機可指定致使能夠唯—判 定接收器卡的接收器卡之MAC位址。 「SetMail Account」命令由指示帳戶名稱之「acc〇untName」 及指示其密碼之「password」之兩個引數構成。藉由執行 此命令,有可能設定郵件帳戶至郵件伺服器,且執行郵件 之傳輸及接收。 「SendSmtpMessage」命令由指示傳輸目的地之位址之 「address」及指示待傳輸之郵件之内文所記錄於的檔案之 檔案路徑及檔案名稱的「messageFileName」之兩個引數 構成。藉由執行此命令,該卡將一經指定檔案傳輸至傳輸 目的地之位址作為郵件之内文。 「SendSmtpFile」命令由以下三個引數構成:指示傳輸 目的地之位址之「address」、指示待傳輸之郵件之内文所 記錄於的檔案之檔案路徑及檔案名稱的「messageFileName」, 158943.doc 5 •45· 201234185 及指示待附加之檔案之檔案路徑及檔案名稱的 「appendFileName_^藉由執行此命令,該卡使經指定檔 案為郵件之内文、使經指定附加檔案經受Base64轉換、接 著使該檔案自二進位資料轉換成文字資料以在郵件内文之 尾端處將經轉換之檔案附加至郵件内文,且執行郵件至傳 輸目的地之位址的傳輸。 「SendSmtpMessageByRegister」命令由指示傳輸目的地 之位址之「address」及指示待傳輸之郵件之内文的 「message」之兩個引數構成。藉由執行此命令,該卡將 作為命令之一引數之資料輸入傳輸至傳輸目的地之位址作 為郵件之内文。 「SendSmtpFileByRegister」命令由以下三個引數構 成:指示傳輸目的地之位址之raddress」、指示待附加之 檔案之檔案路徑及檔案名稱的「appendFUeName」’及指 示待傳輸之郵件之内文的「message」e藉由執行此命令, 該卡使作為命令之一引數之資料輸入為郵件之内文、使經 指定附加檔案經受Base64轉換、接著使該檔案自二進位資 料轉換成文字資料以在郵件内文之尾端處將經轉換之槽案 附加至郵件内文,且執行郵件至傳輸目的地之位址的傳 輸。
ShowDeviceList」命令為經組態以獲取網路中之器件 清單之命令。
PrintImageByDLNA(file,targetDevice)」命令為經組 態以將一經指定影像傳送至網路中之一器彳以列㈣影像 158943.doc -46 · 201234185 之命令。 「DisplayImageByDLNA(file, targetDevice)」命令為經 組態以將一經指定影像傳送至網路中之一器件以顯示該影 像之命令。 「PlayVideoByDLNA(file,targetDevice)」命令為經組態 以將經指定視訊資料傳送至網路中之一器件以重現該視訊 資料之命令。 「StopVideoByDLNA(nie,targetDevice)」命令為經組態 以將經指定視訊資料傳送至網路中之一器件以停止重現之 命令。 「PauseOnVideoByDLNA(nie,targetDevice)」命令為經 組態以將經指定視訊資料傳送至網路中之一器件以暫停重 現之命令。 「PauseOffPlayVideoByDLNA(file,targetDevice)」為經 組態以將經指定視訊資料傳輸至網路中之一器件以取消重 現之暫停之命令。 「SeekVideoByDLNA(time,address, file, targetDevice)」 命令為經組態以自想要傳送至網路中之一器件之部分(檔 案之位址或視訊資料之重現開始時間)開始重現經指定視 訊資料之命令。 「FastForwardVideoByDLNA(file,targetDevice)」命令 為經組態以將經指定視訊資料傳送至網路中之一器件以執 行向前快轉重現之命令。 「SlowForwardVideoByDLNA(file,targetDevice)」命令 158943.doc •47- 201234185 為經組態以將經指定視訊資料傳送至網路中之一器件以執 行缓慢重現之命令。 「FastBackwardVideoByDLNA(file,targetDevice)」命令 為經組態以將經指定視訊資料傳送至網路中之一器件以執 行倒轉/重現之命令。 「SlowBackwardVideoByDLNA(file,targetDevice)」命 令為經組態以將經指定視訊資料傳送至網路中之一器件以 執行反轉緩慢重現之命令。 「StreamingDownloadVideoByDLNA(file,targetDevice)」 命令為經組態以將經指定視訊資料傳送至網路中之一器件 以在執行重現時執行記錄之命令。 「SendFileByDLNA(file,targetDevice)」命令為經組態 以將一經指定檔案傳送至網路中之一器件之命令。 「SelectFileByDLNA(file)」命令為經組態以使一經指定 檔案向網路中之一器件開放之命令。 「CancelFileByDLNA(file)」命令為經組態以使一經指 定檔案不向網路中之一器件開放之命令。可取消已向該器 件開放之檔案之開放狀態。 圖26及圖27展示Wi-Fi SD卡狀態暫存器之組態實例。 「Wi-Fi SD卡暫存器識別符」經組態以指示此暫存器為 Wi-Fi SD卡狀態暫存器,且字元字串「WIFISDSR」記錄 於「Wi-Fi SD卡暫存器識別符」中。 「Wi-Fi SD卡暫存器之大小」指示此暫存器之大小,且 若此值大於512 ’則主機不能藉由執行命令CMD 48—次來 158943.doc -48· 201234185 讀取暫存器之所有值,且主機需要執行命令CMD 48對應 於ceil (暫存器大小/512)之次數。 「iSDIO狀態」為指示整個卡之狀態之資訊,且由「命 令回應更新(CRU)」、「非同步命令回應更新(ARU)」、「媒 體改變更新(MCU)」及「Wi-Fi SD資料更新(WFU)」構 成,其中之每一者由一個位元構成。此外,在該卡支援中 斷之狀況下,當每一位元設定至「lb」(資料「1」)時,在 中斷線上發生中斷。「CRU」為在圖28所示之「命令回應 狀態」改變時待設定(例如,在命令回應狀態之值改變至 0x02、0x03、0x04或0x80至OxFF時待設定)之旗標。 「ARU」為在圖29所示之「非同步命令回應狀態」改變時 待設定(例如,在非同步命令回應狀態之值改變至〇x〇2、 0x03、0x04或0x80至OxFF時待設定)之旗標。「MCU」為在 記憶體狀態之值改變時待設定(例如,在圖26所示之媒體 改變之值改變時待設定)之旗標。「WFU」為在Wi-Fi狀態 之值改變時待設定(例如,在圖26所示之SSID清單更新、 檔案清單更新或ID清單更新之值改變時待設定)之旗標。 「iSDIO狀態遮罩」為經組態以使「iSDIO狀態」有效或 無效之資訊,且由「CRU MSK」、「ARU MSK」、「MCU MSK」及「WFU MSK」構成,其中之每一者由一個位元 構成。當「CRU MSK」設定至「0b」(資料「0」)時’對 應於其之「CRU」變得無效(中斷能力亦變得無效),且當 「CRU MSK」設定至「1」時,「CRU」變得有效(中斷能 力亦變得有效)。對於「ARU MSK」、「MCU MSK」及 5 158943.doc -49- 201234185 「WFU MSK」亦為此情況。 「錯誤狀態」為經組態以指示整個卡之錯誤狀態之資 訊,且由「命令回應錯誤(CRE)」及「非同步命令回應錯 誤(ARE)」構成,其中之每一者由一個位元構成。「CRE」 為在圖28所示之「命令回應狀態」改變成錯誤狀態時待設 定(例如,在命令回應狀態之值改變至0x02或0x80至OxFF 時待設定)之旗標。「ARE」為在圖29所示之「非同步命令 回應狀態」改變成錯誤狀態時待設定(例如,在非同步命 令回應狀態之值改變至0x02或0x80至OxFF時待設定)之旗 標。 「WLAN」為指示無線LAN之狀態之資訊,且指示圖42 所示之「初始」、「掃描」、「關聯」、「STA」及「AP」中之 一者的狀態。 「應用程式」為指示目前正執行之應用程式之資訊,且 指示圖4 1所示之「初始應用程式」、「伺服器上傳應用程 式」、「P2P伺服器應用程式」、「P2P受限伺服器應用程 式」、「P2P用戶端應用程式」、「DLNA伺服器應用程式」及 「DLNA控制器應用程式」中之一者的狀態。 「SSID」展示該卡當前所連接至或構成無線LAN的無線 LAN之SSID名稱。當該卡處於該卡不連接至無線LAN之狀 態中時,指示在該卡連接至無線LAN時或在構成無線LAN 時待使用之SSID名稱。 「網路鑑認」指示當前連接至無線LAN或構成無線LAN 的網路之鑑認系統及資料加密方案,且選擇「開放系統且 158943.doc -50- 201234185 無加密」、「開放系統及WEP」、「共用密鑰及WEP」、「WPA 及 TKIP」、「WPA及 AES」、「WPA-PSK及 TKIP」、「WPA-PSL及 AES」、「WPA2及 ΤΚΙΡ」、「WPA2及 AES」、Γ WPA2-PSK及TKIP」及「WPA2-PSK及AES」中之一者。 「HTTP處理」指示該卡目前是否正執行HTTP訊息之傳 輸/接收。 「HTTP進度」指示以百分比計之HTTP訊息之傳輸/接收 的進度。該卡可自目前正傳輸/接收之HTTP訊息之標頭獲 悉該訊息之總大小,且自已傳輸/接收之HTTP訊息之大小 計算進度。 「曰期」指示當前日期。 「時間」指示當前時間。 「媒體改變」為指示該卡中之NAND記憶體模組之檔案 分配表(FAT)資訊是否更新的資訊。當FAT資訊更新時,若 存在在主機中快取之FAT資訊,則主機需要再次快取該卡 中之FAT資訊。應注意,有可能藉由執行經組態以終止一 應用程式之「EndApplication」命令或經組態以初始化狀 態資訊之「Reset」命令來將此資訊設定至初始值。 「SSID清單更新」為指示「SSID清單」是否更新之資 訊。當執行「ScanWiFi」命令時,該卡執行對無線LAN之 搜尋、產生「SSIDLIST」檔案,且設定「SSID清單更 新」資訊。藉由參考此資訊,主機可獲悉該卡之.搜尋工作 是否完成。應注意,有可能藉由再次執行「ScanWiFi」命 令或藉由執行經組態以初始化狀態資訊之「Reset」命令 158943.doc 5 201234185 來將此資訊設定至初始值。 「檔案清單更新」為指示「檔案清單」是否更新之資 訊。在P2P用戶端應用程式中,當准許接收器側之存取 時,該卡記錄自發送器側接收之「檔案清單」作為 「FILELIST」,且設定「檔案清單更新」資訊。藉由參考 此資訊,主機可獲悉該卡是否已獲取「FileList」。有可能 藉由執行經組態以終止一應用程式之「EndAppiicati〇n」 命令或經組態以初始化狀態資訊之「Reset」命令來將此 資訊設定至初始值。 「回應資料更新」為指示「回應曰期」是否更新之資 主機藉由使用「SendHttpMessageByRegister」或其類 似者經由Wi-Fi SD卡暫存器執行HTTP訊息之傳輸/接收, 且該卡接收HTTP回應訊息,且設定「回應資料」資訊。 藉由參考此資訊,主機可獲悉該卡已接收到HTTp回應訊 息,且參考Wi_Fi SD卡回應資料暫存器已變得可能。有可 忐藉由執行經組態以終止一應用程式之「EndApplicati〇n」 命令或經組態以初始化狀態資訊之「Reset」命令來將此 資訊》又疋至初始值。有可能在主機已藉由使用命令 W或藉由執行經組態以初始化狀態資訊之「Reset」命令 來π成所有「回應貧料」之讀取時將此資訊設定至初始 值。 回應資料大小」為指示所接枚回應資料之大小之資 訊。藉由參考此資訊’主機可判定為讀取回應資料而待發 出之命令CMD 48發出的次數。 158943.dc •52, 201234185 「信號強度」為指示當前信號強度之資訊。設定「無信 號」、「層級1」、「層級2」、「層級3」、「層級4」及「層級 5」中之一者。 「MAC位址」為指示Wi-Fi SD卡之MAC位址之資訊。 「ID」為指示Wi-Fi SD卡之ID之資訊。此值反映設定至 圖33所示之使用者可設定「卡組態資訊」之ID資訊的值。 「DHCP啟用」為指示是否啟用「DHCP」之資訊。此值 反映設定至圖33所示之使用者可設定「卡組態資訊」之 「DHCP」資訊的值。 「IP位址」為指示當前設定之IP位址之資訊。 「子網路遮罩」為指示當前設定之子網路遮罩之資訊。 「預設閘道器」為指示當前設定之預設閘道器之資訊。 「較佳DNS伺服器」為指示當前設定之較佳DNS伺服器 之資訊。 「替代DNS伺服器」為指示當前設定之替代DNS伺服器 之資訊。 「逾時」為指示至當該卡執行逾時處理時之時間之逾時 的資訊。此值反映設定至圖33所示之使用者可設定「卡組 態資訊」之「逾時」資訊的值。 「省電模式」為指示該卡是否正以省電模式操作之資 訊。儘管此資訊反映設定至圖33所示之使用者可設定「卡 組態資訊」之「省電模式」資訊的值,但始終將不支援省 電模式之卡設定至正常模式。
「WPS模式」為指示在藉由使用「WPS」執行無線LAN 158943.doc -53- 201234185 之連接或構成時所使用之WPS系統的資訊。此資訊可藉由 「SetWPS」命令設定,且設定經組態以使用經設定pin碼 執行pin碼鑑認之「具有PIN之WPS」及經組態以執行按鈕 鑑認之「具有PBC之WPS」中之一者。應注意,當不執行 「SetWPS」命令時,設定不使用「WPS」之模式,且在不 使用「WPS」之情況下執行無線LAN之連接或構成。 「代理伺服器之選定號碼」為指示使用記錄於圖33所示 之使用者可設定「卡組態資訊」中之「代理伺服器名稱」 中的哪個代理伺服器之資訊。此資訊反映設定至「卡組態 資訊」之「選定代理伺服器」資訊的值。 「當前郵件帳戶名稱」為指示當前郵件帳戶名稱之資 訊。此資訊反映由「SetMailAccount」命令設定之值。 圖28展示Wi-Fi SD卡命令回應狀態暫存器之組態實例。 「Wi-Fi SD卡暫存器識別符」為指示此暫存器為Wi-Fi SD卡命令回應狀態暫存器之資訊,且字元字串 「WIFISDRS」記錄於「Wi-FiSD卡暫存器識別符」中。 「Wi-Fi SD卡暫存器之大小」為指示暫存器之大小之資 訊,且主機參考此資訊,藉此辨識出命令CMD 48應發出 多少次,及應讀取多大資料。 「Wi-Fi SD命令回應狀態之數目」為指示藉由讀取Wi-Fi SD卡命令回應狀態暫存器一次可獲取多少個「Wi-Fi SD命令回應狀態」的資訊。 「Wi-Fi SD命令回應狀態」由「狀態暫存」、「Wi-Fi SD 命令id」、「Wi-Fi SD命令序列id」、「命令回應狀態」及 158943.doc -54- 201234185 「針對錯誤狀態而為供 「狀態暫存」為指示「w 各 ^ Wl'Fl SD命令回應狀態」是否存 在之旗標。當此旗標設定
主 0」時’無資訊存在(主機A 需讀取「Wi-Fi SD命令 應狀態」),且當此旗標詨定至 1」時’資訊存在(主機♦ ± 、 (機而要讀取「Wi-Fi SD命令回應狀 悲」)。 「Wi-Fi SD命令id ,并-丄 払不由主機經由Wi-Fi SD卡命令暫 存器發出之Wi-Fi SD命令夕 P 7之類型,且記錄圖23、圖24及圖 25所示之Wi-Fi SD命令中之一者。 「Wl_Fl 81)命令序列id」為在主德p 1山人& m ,. 」马在主機已發出命令且設定相 冋值時,由主機指派仏人 、、口叩7以便辨識該等命令中之每一者 的值中之一者。 「命令回應狀態,為於;丄& 」為私不由主機發出之命令之狀態的資 訊’且心示諸如所發出 卩7疋否已在無任何問題之情況下 接收“山 所發出命令疋否已由於任何問題未能 是否已暫時中h及所二:成、所發出命令之處理 綠。所發出命令之處理是否已不成功的狀 :該二列广)當所發出命令之設定存在問題時,或當因 夠:執:正:理另一命令而不能接收新命令時接收到不能 夠被執仃之命令的可能性。 「針對錯誤狀態而為供應商伴留也& , 時,該鈣誤“ 4應商保留」為指示當已發生錯誤 錯误由於何原因而發生的資訊。 圖29展示北鬥丰人 實例。 卡非同步〒令回應狀態暫存器之組態 158943.doc -55· 201234185 「Wi-Fi SD卡暫存器識別符」為指示此暫存器為m SD卡非同步命令回應狀態暫存器之資訊,纟字元字串 「wmsDPS」記錄於「Wi_FiSD卡暫存器識別符」中。 「Wi-Fi SD卡暫存器之大小」為指示暫存器之大小之資 訊,且主機參考此資訊以獲悉命令CMD 48應發出多少 次,及應讀取多大資料。 「Wi-Fi SD非同步命令回應狀態之數目」為指示藉由讀 取Wi-Fi SD卡非同步命令回應狀態暫存器一次可獲取多少 個「非同步命令回應狀態」的資訊。 「Wi-Fi SD非同步命令回應狀態」由「狀態暫存」、 「Wi-Fi SD命令id」、「Wi_Fi SD命令序列…、「非同步命 令回應狀態」&「針對錯誤狀態而為供應商保留」構成。 「狀態暫存」為指*「Wi-Fi SD命令回應狀態」是否存 在之旗標。當此旗標設定至「〇」時’無資訊存在(主機無 需讀取「称Fi SD命令回應狀態」),且當此旗標設定至 「1」時’資tfl存在(主機需要讀取rWi_Fi SD命令回應狀 態」)。 SD卡命令暫
Wi-Fi SD命令id」指示由主機經*WiFi 圖24及圖 存器發出之Wi-Fi SD命令之類型,且記錄圖23 25所示之Wi-Fi SD命令中之一者。 「Wi-Fi SD命令序列id」為在主機已發出命令且設定相 同值時,由主機指派給命令以便辨識該等命令中之每—者 的值中之一者。 非同步命令回應狀態」為指示由主機發出之命令之狀 158943,doc -56- 201234185 態的資訊,且指示諸如所 ^ ^ 赞出叩7疋否已在無任何問題之 情況下由該卡接收且處理、 所發出命令是否已由於任何π 題未能接收、所發出命令之 任仃問 处理疋否已完成、所發出命令 之處理是否已暫時中止, 7 功的狀態。 及所發出命令之處理是否已不成 時’V日:狀"而為供應商保留」為指示當已發生錯誤 時,該錯誤由於何原因而發生的資訊。 圖3〇展™iSD卡回應資料暫存器之組態實例。 辦識別符」為指示此暫存器為㈣ 應資料暫存器之資訊,— α「 「 子70子串「WIFISDRD」記錄於
Wi-Fi SD卡識別符」中。 「Wi-Fi SD卡暫存器 心八〗」為私不暫存器之大小之資 aH* ’且主機參考此資訊以猶杀人人广 ^ 獲悉。p々CMD 48應發出多少 a ’及應讀取多大資料。 「Wi-Fi SD回應資料 I . ,t _ ^
^数目」為扣不藉由讀取Wi-Fi SD 卡回應資料暫存弩__. ^ 。人可&取夕少個「回應資料」的資 訊。 「"Wi-Fi SD命令 id , it -丄 」才日不由主機經由Wi-fi sd卡命令暫 存器發出之Wi-Fi SD命令 _ π之類i 且s己錄圖23、圖24及圖 25所示之Wi-Fi SD命令中之一者。 「Wi-Fi SD命令序列id」為在主機已發出命令且設定相 同值時’由主機U給命令歧_該 的值t之一者。 「回應資料之大小,盔共一 「 〗」為指不回應資料」之大小的資 5 158943.doc -57. 201234185 訊’且作為「回應資料」,記錄在發出諸如 「SendMessageByRegister」命令之命令時接收的資料, 「SendMessageByRegister」命令為在Ηττρ請求訊息經由 Wi-Fi SD命令寫入暫存器傳輸時或在Ηττρ回應訊息經由 Wi-Fi SD回應資料暫存器接收時所使用之命令。 圖31展示Wi-Fi SD卡ID清單暫存器之組態實例。
Wi Fi SD卡暫存斋識別符」為指示此暫存器為 SD卡ID清單暫存器之資訊,且字元字_「wifisdil」記 錄於「Wi-Fi SD卡暫存器識別符」中。
Wi Fi SD卡暫存器之大小」為指示暫存器之大小之資 訊,且藉由參考此資訊,主機獲悉命令CMD 48應發出多 少次’及應讀取多大資料。 接收器ID之數目」指示多少個接收器ID包括於清單 中。亦即,其指示多少個接收器各自執行至執行「咖受 限祠服器應用程式,夕溢^、足r 粑用粒式」之發送盗的rp2p用戶端應用程 請求存取。 「接收器ID」為請求至發送器之存取的接收器之ID。接 收器之ID係藉由接收器之「卡組態資訊」設定。 接收器MAC位址」為請灰$恭、主 mac位址。 」U至發心之存取的接收器之 之存取的接收器之 「接收器准許」為 」命令准許至發送 接收器准s争」為指示請求至發送器 存取是否由發送器准許的f訊。亦即, :示發送器是否已藉由使用「⑹崎 器之每一接收器存取的資訊。 158943.doc ⑧ •58- 201234185 圖32展示Wi-Fi SD卡SSID歷史暫存器之組態實例。 「Wi-Fi SD卡暫存器識別符」為指示此暫存器為Wi-Fi SD卡SSID歷史暫存器之資訊,且字元字串「WIFISDSH」 記錄於「Wi-Fi SD卡暫存器識別符」中。 「Wi-Fi SD卡暫存器之大小」為指示暫存器之大小之資 訊,且藉由參考此資訊,主機獲悉命令CMD 48應發出多 少次,及應讀取多大資料。 在「SSID」中,記錄在該卡在此以前已連接至無線LAN 或在無線LAN已建構時所使用之SSID歷史清單中之SSID的 名稱。 在「MAC位址」中,記錄對應於在該卡在此以前已連接 至無線LAN或在無線LAN已建構時所使用之SSID歷史清單 中之SSID的存取點(AP)之MAC位址。 應注意,儘管未記錄於暫存器中,但用於每一 SSID之諸 如複雜密碼、通道及其類似者之資訊保持於該卡中,且當 主機連接至無線LAN或當無線LAN被建構時,若未指定一 特定SSID,則該卡執行對該卡可連接至或可藉由使用前文 提及之資訊建構之SSID的搜尋。 圖33展示Wi-Fi SD卡「組態資訊」之組態實例。 「Wi-Fi SD卡識別符」為指示此資訊為Wi-Fi SD卡「組 態資訊」之資訊,且字元字串「WIFISDCI」記錄於「Wi-Fi SD卡識別符」中。 「組態資訊之大小」為指示Wi-Fi SD卡「組態資訊」之 大小之資訊。
--«sP 158943.doc -59- 201234185 「ID」為經組態以設定此卡之ID之資訊,且在接收器之 ID在執行「P2P用戶端應用程式」時待發送至發送器時使 用。 「DHCP啟用」為經組態以設定DHCP是否用於設定IP位 址或其類似者之資訊。 「IP位址」為在手動地設定IP位址時使用之資訊。 「子網路遮罩」為在手動地設定「子網路遮罩」時使用 之資訊。 「預設閘道器」為在手動地設定「預設閘道器」時使用 之資訊。 「較佳DNS伺服器」為在手動地設定較佳DNS伺服器時 使用之資訊。 「替代DNS伺服器」為在手動地設定替代DNS伺服器時 使用之資訊。 「逾時」為經組態以設定至當該卡執行逾時處理時之時 間之等待時間的資訊。圖27所示之Wi-Fi SD卡狀態暫存器 之「逾時」資訊反映此值,且主機可參考該資訊。 「省電模式」為經组態以設定該卡是否待以省電模式操 作之資訊。在不支援省電模式之卡中,忽略此設定。 「代理伺服器之數目」為設定至此卡之代理伺服器之數 目° 「選定代理伺服器」為指示當前使用設定至此卡之代理 伺服器中之哪個代理伺服器的資訊。(舉例而言,指示一 清單中之一號碼。) 158943.doc -60- ⑤ 201234185 代理飼服器名稱之長度」為經設定代理飼服器名稱之 字元之數目。 「代理伺服器名稱」為經設定代理飼服器名稱。 「埠數目」為經設定代理伺服器之埠數目。 作為「郵件位址」,設定執行郵件之傳輸/接收之使用者 之郵件位址。 此外’儘管未展示,但亦可記錄該卡可連接至之_服 務之主機名稱、至web服務之連接所必要之資訊(例如,使 用者帳戶名稱、密碼及符記資料)及其類似者。 應注意’此等項之設定對應於圖26及圖27所示之 SD卡狀態暫存器之資訊項(除了該等項之部分之外),且關 於哪個值用於實際操作,有可能藉由發出命令CMD 48而 參考Wi-Fi SD卡狀態暫存器。
圖Μ展示藉由使用寫入命令(CMD 49)發出旧七sd卡之 命令之狀況的時序圖,亦即,在獲得至Wi_Fi SD卡命令寫 入暫存器之存取時之時序圖。此處,圖34中之⑽及二T 指不卡介面上之命令匯流排及資料匯流排,且卡操作指示 在當時該卡之操作狀態。 當自主機器件發出寫入命令(CMD 49)時,犯㈣將回 應(R1)傳回至主機器件2〇。 接著,主機器件2(mwi_Fi SD卡命令寫入暫存器之資料 (Wl-Fl SD卡命令)連同CRC 一起發送至奶卡丨卜發送至叩 卡η之資料記錄於SD卡u之經指定延伸暫存器中。在奶 卡中,執行經發送資料之分析,且因此將資料匯流排帶 5 158943.doc -61 - 201234185 入忙碌狀態。因此,不能自主機器件20發出一額外命令。 在執行該資料之分析之後,SD卡11在SD卡11可接收一 命令時設定「0x01」至Wi-Fi SD卡狀態暫存器上之命令狀 態’且在卡11不能接收一命令時設定r 〇χ〇2」至WiFi SD 卡狀態暫存器上之命令狀態。若SD卡11可接收一命令,則 SD卡11移位至該命令之執行處理。該命令之執行狀態可藉 由圖24皇圖28所示之Wi_Fi SD卡狀態暫存器上之命令狀態 參考。當該命令之執行處理完成時,自命令狀態刪除該命 々之執行狀態’且執行結果替換命令執行狀態而反映於 Wi-Fi SD卡狀態暫存器上之另一狀態資訊項中。 圖35為對應於圖17之圖式,且展示藉由複數個寫入命令 (CMD 49)發出Wi-Fi SD卡命令之狀況(亦即,Wi-Fi SD卡 命令寫入暫存器之大小超過5 U個位元組之狀況)的時序 圖。 當自主機器件20發出命令CMD 49時,SD卡11將回應 (R1)傳回至主機器件2〇。 接著’主機器件2〇貧先將wi-Fi SD卡命令寫入暫存器之 資料(W卜Fi SD卡命令)之n分之一(1/n)連同CRC 一 起發送至 SD卡11。亦即’傳送具超過512個位元組之量之資料的前 5 12個位兀組。將經傳送資料記錄於SD卡11之經指定延伸 暫存器中。此時,在SD卡11中,執行發送至SD卡11之資 料之分析’且因此將資料匯流排帶入忙碌狀態,藉以不能 自主機器件20發出一額外命令。在此狀態中,SD卡11執行 該資料之分析。 158943.doc -62- 201234185 在第一資料申,記錄資料大小(Nr),且因此藉由資料分 析已知待連續地發出45。在此之後,取消忙碌 狀態,且設定等待下一命令(:1^][) 49之發出的狀態。在取 消忙碌狀態之後,主機器件2〇以與如上文.描述相同之方式 發出命令49,且傳送Wi_Fi SD卡命令寫入暫存器之資料之 剩餘。P刀。在自主機器件2〇發出最後一個命令CMD 49, 且傳送Wi-Fi SD卡命令寫入暫存器之資料之n分之n(n/n)之 後,SD卡11分析該資料(命令),且執行該命令之處理。 圖36為對應於圖20之圖式,且展示複數個wi_Fi sd卡命 令包括於藉由一個寫入命令(CMD 49)發出之資料中的狀況 的時序圖》 舉例而言,當連續地執行複數個檔案之傳送時,使用複 數個Wi-Fi SD卡命令之發出。 當自主機器件20發出命令(:]^1:) 49時,3]〇卡u將回應 (R1)傳回至主機器件20。 接著’主機器件20將Wi-Fi SD卡命令寫入暫存器之資料 連同CRC—起發送至SD卡11。發送至犯卡u之資料記錄 於SD卡11之經指定延伸暫存器中。在SD+Uf,分析發 送至SD卡11之資料(命令丨至命令m),因此將資料匯流排帶 入忙碌狀態’且不能自主機器件2〇發出一額外命令。 在執行该資料之分析之後,sd卡Π在SD卡11可接收一 命令時針對複數個所發出命令中之每一者設定「〇χ〇1」至 Wi-Fi SD卡狀態暫存器上之命令狀態,且在卡丨丨不能接收 一命令時針對該複數個所發出命令中之每一者設定 158943.doc 63· 201234185 「0x02」至Wi-Fi SD卡狀態暫存器上之命令狀態。若SD卡 11可接收一命令,則SD卡11執行每一命令。所有命令之執 行狀態可藉由Wi-Fi SD卡狀態暫存器上之命令狀態參考。 當一個命令之執行處理完成時,自命令狀態刪除該命令 之執行狀態,且執行結果替換命令執行狀態而反映於Wi-Fi SD卡狀態暫存器上之另一狀態資訊項中。 接著,執行尚未執行之命令。儘管作為一實例在圖32中 展示連續地執行該命令之執行處理之時序圖,但亦有可能 並行地執行該命令之執行處理。此外,亦有可能使S D卡11 藉由最佳化該等命令之執行次序來執行命令執行處理。 根據圖36之實施例,複數個Wi-Fi SD卡命令包括於藉由 一個命令發出之資料_,且因此有可能有效地傳送且執行 Wi-Fi SD卡命令。 圖37展示藉由使用讀取命令(CMD 48)自Wi-Fi SD卡11獲 取資料之狀況(亦即,獲得對Wi-Fi SD卡狀態暫存器、Wi-Fi SD卡回應資料暫存器、Wi-Fi SD卡ID清單暫存器或WiFi SD 卡 SSID 歷史暫存器之存取之狀況) 的時序圖。 當自主機器件20發出讀取命令(CMD 48)時,SD卡11將 回應(R1)傳回至主機器件20。 接著,SD卡11根據命令CMD 48之一或多個引數在延伸 暫存器中準備Wi-Fi SD卡狀態暫存器、Wi-Fi SD卡回應資 料暫存器、Wi-Fi SD卡ID清單暫存器及Wi-Fi SD卡SSID歷 史暫存器中之一者之資料(例如,狀態)。此外,SD卡11將 延伸暫存器中之資料連同CRC—起發送至主機器件20。 158943.doc •64· ⑤ 201234185 圖38為對應於圖17之圖式,且展示藉由使用複數個讀取 τ (CMD 48)獲取Wi_Fi犯卡之資料之狀況(亦即,贾⑶ 卡回應資料暫存盗之大小超過5丨2個位元組之狀況)的時 序圖® 當自主機器件20發出命令CMD 48時,犯卡u將回應 (RI)傳回至主機器件2〇。 接著,SD卡11根據命令CMD 48之該或該等引數在延伸 暫存益中準備Wi-Fi SD卡回應資料暫存器或其類似者之資 料,且將延伸暫存器中之資料連同CRC—起發送至主機器 件20。 主機器件20分析所接收資料。資料大小(Nr)記錄於第一 資料中’且因此已知需要連續地發出命令Cmd 48。因 而,在資料分析完成之後’發出下一命令48。待在 其後執行之操作與圖35所示之命令CMD 4 9之操作相同, 且因此省略其描述。 根據圖38所示之實施例’有可能安全地讀取資料長度超 過512個位元組之資料。 圖39展示由SD卡支援之應用程式實例。 圖40展示在啟動時待執行之主機器件2〇之操作。 當主機器件20啟動時,主機器件20發出一讀取命令 (CMD 48),讀取延伸暫存器31之頁面〇中之資料,且確認 無線通訊功能為由SD卡11擁有之延伸功能(S11、S12)。亦 即’球認何無線通訊功能(諸如Wi-Fi及藍芽)實施於SD卡 11中。接著,判定主機器件20是否支援SD卡11之延伸功能 158943.doc -65- 201234185 (su)。結果,當主機器件2G支援該延伸功能時,讀取延 伸暫存器31之頁面i(i為不同於〇之值)中之資料⑻句以便使 該延伸功能有效,且舉例而言,確認SD+U所符合之標準 名稱、版本、設定檔、器件資訊及其類似者(315^基於 上文,主機器件20使由主機器件2〇擁有之最佳驅動程式有 效(S16)。藉此,存取SD+U之延伸功能變得可能。 接著,判定是否已確認延伸暫存器之所有頁面之功能 (S17)。結果,在存在剩餘未確認頁面時,確認下一頁面 中該卡之功能(S18、Sl6),且在已確認所有頁面時終止 功能設定。 圖41為應用程式之狀態轉變圖。 圖39所示之應用程式中之每一者以使得「初始應用程 式」為其初始狀態,使每一應用程式藉由「StartApplicati〇n」 命令進行至其他應用程式中之每一者的轉變,且藉由 「EndAppliCati〇n」命令返回至初始狀態的方式加以組 態。藉此,有可能防止每一應用程式同時執行,減少該卡 之實施負擔,且簡化主機之應用程式之使用方法。 圖42為無線LAN之狀態轉變圖。 無線LAN之狀態分類成「初始/失敗」、「掃描」、「Ap」、 「STA」及「關聯」。 「初始/失敗」指示無線LAN之初始狀態;然而,當任 何處理不成功時,無線LAN進行至與初始狀態相同之狀態 之轉變。 「掃描」為指示目前正由一命令執行搜尋之狀態。當搜 158943.doc -66- 201234185 尋終止且輸出「SSIDLIST」檔案時,該狀態返回至初始狀 態。 「AP」為無線LAN目前正被建構為一存取點之狀態。 「AP」為執行經組態以自初始狀態建立基礎結構之AP之 命令或執行經組態以開始需要變成AP之應用程式之命令的 狀態。 「關聯j為執行關聯以便連接至一無線LAN作為基礎結 構之STA且DHCP伺服器執行一 IP位址或其類似者之設定的 狀態。當以上處理成功時,該狀態進行至如下狀態之轉 變,即建立至無線LAN之連接作為STA,且當該處理失敗 時,該狀態返回至一附注狀態。 應注意,無線LAN之當前狀態反映於圖24所示之Wi-Fi SD卡狀態暫存器之WLAN資訊中,且主機可藉由發出命令 CMD 48而始終獲悉無線LAN之狀態,且執行對應於無線 LAN之當前狀態之命令。 圖43展示Wi-Fi SD卡中之目錄組態。 「DCIM」目錄為經組態以記錄由相機檔案系統設計規 則(Design rule for Camera File system,DCF)指明之相片資 料之目錄。此外,MISC檔案為經組態以記錄用於由數位 列印次序格式(Digital Print Order Format, DPOF)標準指明 之相片列印之資料及其他資料的目錄。「WIFISD」目錄為 經組態以記錄與該實施例中之Wi-Fi SD卡相關聯之資料的 目錄。 在「WIFISD」目錄下,記錄「DOWNLOAD」目錄' 158943.doc -67- 201234185 「CONFIG」目錄、「SSIDLIST」檔案及「FILELIST」檔 案。 「DOWNLOAD」目錄為經組態以記錄自另一方之伺服 器接收之HTTP回應訊息的目錄。在執行「SendHttpMessage」 命令、「SendHttpFile」命令、「SendHttpSSLMessage」命 令或「SendHttpSSLFile」命令時,該卡將HTTP請求訊息 傳輸至另一方之伺服器,且該卡將來自另一方之伺服器之 HTTP回應訊息儲存為一檔案。此時,將HTTP請求行、 HTTP訊息標頭及HTTP訊息内文記錄於該檔案中,且藉由 使用所發出命令之「Wi-Fi SD命令序列id」使此時之檔案 名稱與其他HTTP回應訊息相區分,且使主機參考HTTP回 應訊息變得可能。當待記錄一檔案時,亦有可能使該卡分 析HTTP回應訊息、擷取附加至HTTP回應訊息之資料,且 儲存該資料作為另一檔案。舉例而言,當MIME類型為影 像/jpeg之資料附加至HTTP回應訊息時,該卡辨識MIME類 型之子類型,且在JPEG目錄下儲存該資料。作為此時之檔 案名稱,使用諸如「DLOOOOOO.JPEG」至「DL999999.JPEG」 之經指明序號中之一者。當關於一已下載檔案之檔案名稱 資訊包括於HTTP回應訊息中時,亦可使用該檔案名稱。 當MIME類型未知之資料包括於HTTP回應訊息中時,整個 訊息儲存於「UNDEF」目錄中。亦作為此時之檔案名稱, 使用經指明序號「DL000000」至「DL999999」中之一 者。 「CONFIG」檔案為經組態以記錄圖33所示之「Wi-Fi 158943.doc -68- ⑤ 201234185 SD卡組態資訊」之檔案,且主機可編輯該檔案。此外,當 主機執行「StartApplication」命令以執行至無線LAN之連 接或其建構時,「卡組態資訊」之設定資訊用於至其之連 接及其設定。 「SSIDLIST」檔案為輸出檔案。當執行「scanWiFi」命 令時,且當該卡輸出一清單至一檔案時,可連接SSID名 稱、信號強度及「AP」之MAC位址儲存於「SSIDLIST」 檔案中作為一清單。主機可藉由參考該清單而選擇待連接 之SSID名稱,且可藉由使用「SetSSID」命令設定選定 SSID名稱。 「FILELIST」檔案為藉由記錄檔案之一清單(例如,相 片資料)而形成之檔案,其可藉由執行「P2P[受限]伺服器 應用程式」之發送器傳輸至執行「P2P用戶端應用程式」 之接收器作為一清單。有可能在「FILELIST」檔案中記錄 待傳輸之檔案之縮圖檔案的檔案路徑及檔案名稱,及該檔 案之後設資料檔案之檔案路徑及檔案名稱連同該檔案之檔 案路徑及檔案名稱。藉此,有可能使接收器在執行一檔案 自發送器之獲取之前僅接收縮圖檔案,且在確認縮圖時僅 選擇且接收必要檔案。此外,有可能在執行一檔案之獲取 之前僅獲取來自發送器之後設資料檔案,藉由使用包括於 後設資料檔案中之資訊(例如,攝影之拍照時間資訊、拍 照位置資訊、拍照設備資訊、拍照内容資訊及其類似者) 分類可獲取檔案,且將經組態以選擇待獲取之檔案之階層 式選單提供至使用者。應注意,當縮圖檔案及後設資料檔 5 158943.doc -69· 201234185 案不存在時,可省略縮圖檔案及後設資料檔案。 圖44為展示Wi-Fi SD卡之命令處理之流程的視圖。 1.藉由使用命令CMD 49將「Wi-Fi命令資訊」寫入至Wi_
Fi SD卡命令寫入暫存器,主機可將Wi_Fi sd命令發出至 該卡。 2·當發出該命令時,指示該卡是否可能已接收到所發出 命令之資訊藉由該卡暫存至Wi-Fi SD卡命令回應狀態暫存 器之「命令回應狀態」中。此外,當所發出命令為非同步 命令時,該資訊亦暫存至Wi-Fi SD卡非同步命令回應狀態 暫存器之「命令回應狀態」中。 3_主機可藉由使用命令CMD 48讀取wi_Fi SD卡命令回應 狀態暫存器或Wi-Fi SD卡非同步命令回應狀態暫存器之 「命令回應狀態」,且確認該卡可能已接收到由主機發出 之命令或該卡可能出於某一原因(在所發出命令及引數中 已存在一錯誤,或該卡已處於處理一命令之程序中,且因 此該卡已處於該卡可能不接收一新命令之狀態中)未接收 到該命令。 4.此外,主機可藉由使用命令CMD48讀取wi_FisD卡命 令回應狀態暫存mFi SD卡非同步命令回應狀態暫存 器之「命令回應狀態」,且確認由主機發出之命令之處理 狀態(該命令處於未處理狀態中、處於正處理狀態中、處 於處理之後之成功狀癌中、處於處理之後之不成功狀態 中,或處於處理暫時中止狀態中)。 5.可自Wi-Fi SD卡命令回應狀態暫存器或m犯卡非 158943.doc 201234185 同步命令回應狀態暫存器連續地刪除處理已完成之命令, 且可使將稱後需要參考之命令保持原樣。此外,由於命令 處理之完成,故更新Wi-Fi SD卡狀態暫存器之「媒體改 變j、「SSID清單更新」、「檔案清單更新」、「回應資料更 新」及其類似者之資訊項。 此處’可以仔列形式實施Wi-Fi SD卡命令回應狀態暫存 器或Wi-Fi SD卡非同步命令回應狀癌、暫存器β藉此,有可 能使主機在由主機藉由先前獲悉可由該卡接收之命令之數 目而判定之時序發出一命令。該卡接受來自主機之對應於 該卡可接收之命令之數目的數目之命令之發出,且不接受 超過以上數目之數目之命令。該卡以接收之次序處理該等 命令。自該佇列刪除處理已完成之命令變得可能。若主機 發出額外命令’則自該佇列刪除所有處理完成命令。因 而’該卡接受對應於已刪除命令之數目的數目之命令變得 可能。 圖5〇為展示命令回應之流程之視圖。 (1) 最初,命令回應狀態處於「初始」狀態中。若該卡 接受命令,則該狀態進入「命令處理」狀態。若被拒絕 (例如,該卡忙碌,該卡不支援該命令等),則該狀態進入 「命令拒絕」狀態,且將狀態暫存器中之「CRU(命令回 應更新)」及「CRE(命令回應錯誤)」設定至「lb」。(取決 於狀態暫存之時序,可跳過初始狀態) (2) 主機器件藉由讀取命令回應狀態及錯誤狀態來確認 接受抑或拒絕所發出命令。 158943.doc 5 -71· 201234185 (3) 若該卡接受複數個命令,則該卡以Wi-Fi SD卡命令寫 入暫存器資料中之次序循序地處理所發出命令。 (4) 若該卡成功地完成命令處理,則該狀態進入「處理 成功」狀態,且將iSDIO狀態中之「CRU(命令回應更 新)」設定至「lb」。若失敗(例如,網路錯誤、引數錯誤、 檔案系統錯誤(檔案未發現、檔案打開/關閉錯誤等)),則 該狀態進入「處理失敗」狀態,且將狀態暫存器中之 「CRU(命令回應更新)」及「CRE(命令回應錯誤)」設定 至「lb」。(取決於處理速度,可跳過命令處理狀態) (5) 在該命令暫存至該佇列中時,主機器件可藉由發出 「Abort」命令來終止該命令。若該卡能夠接受該終止, 則該狀態進入「處理終止」狀態,且將iSDIO狀態中之 「CRU(命令回應更新)」設定至「lb」。 (6) 主機器件藉由讀取命令回應狀態來確認命令處理已 成功抑或失敗。 圖45為展示Wi-Fi SD卡之設定之流程的視圖。 當「CONFIG」檔案不存在於該卡中時,主機產生包括 「卡組態資訊」之「CONFIG」檔案。此時,藉由主機指 定之值(在無值待指定時之初始值)設定至「卡組態資訊」 中之每一資訊項。當一無線LAN連接至該卡或被構成時, 將經設定至「卡組態資訊」之值自動地設定至該卡。當 「CONFIG」檔案不存在時,該卡基於一初始值設定至 「卡組態資訊」之前提來操作。 然而,關於SSID及複雜密碼,主機需要在連接至無線 158943.doc -72- 201234185 LAN或構成一無線LAN之前執行「SetSSID」命令以設定 記錄於該主機中之SSID及複雜密碼。此係因為複雜密碼記 錄於該檔案中以便防止複雜密碼流出至外部。 可藉由使用命令CMD 48參考Wi-Fi SD卡狀態暫存器來 獲悉如何在連接至無線LAN或一無線LAN之建構之後設定 經設定SSID及「卡組態資訊」之資訊項。 此外,經設定SSID之歷史連同複雜密碼及「AP」之 MAC位址一起記錄於該卡中,且甚至當與SSID相關聯之 資訊不藉由使用「SetSSID」命令設定時,有可能藉由使 用過去歷史執行無線LAN連接/建構。應注意,關於此資 訊,Wi-Fi SD卡SSID歷史暫存器可藉由使用命令CMD 48 參考,且關於一不必要SSID(例如,當前不存在之SSID), 可藉由使用「RemoveSSID」命令自Wi-Fi SD卡SSID歷史 暫存器删除一特定SSID。 圖46為展示P2P應用程式之流程之視圖。 1 :發送器主機產生藉由將可由接收器卡存取之檔案之 名稱形成為一清單而獲得的「FILELIST」檔案。 2 :為了建構一無線LAN,發送器主機藉由使用命令 CMD 49將用以設定SSID名稱、複雜密碼及鑑認系統之 「SetSSID」命令發出至發送器卡。 3 :為了開始「P2P受限伺服器應用程式」或「P2P伺服 器應用程式」,發送器主機經由命令CMD 49發出 「StartApplication」命令。 4:為了搜尋接收器卡可連接至之無線LAN,接收器主 158943.doc -73- 201234185 機藉由使用命令CMD 49發出「ScanWiFi」命令。 4.1 :為了連接至無線LAN ’接收器卡執行一搜尋(圖 中未示)。 4.1.1 :接收器卡產生藉由將接收器卡可連接至之 SSID之名稱形成為該卡中之一清單而獲得的 「SSIDLIST」檔案(圖中未示)。 5 :接收器主機藉由使用命令CMD 48讀取Wi-Fi SD卡狀 態暫存器之「SSID清單更新」以確認由接收器卡執行之對 無線LAN之搜尋已在無任何問題之情況下完成。 6:接收器主機讀取該卡中之「SSIDLIST」檔案。 7 :接收器主機自「SSIDLIST」檔案選擇一 SSID,且藉 由使用命令CMD 49將為了設定SSID及複雜密馬之 「Set SSID」命令發出至接收器卡。此處,當接收器主機 不執行SSID之選擇時,接收器卡使用記錄於該卡中且在過 去設定之「SSID歷史」中SSID之設定。此外,亦有可能 藉由wps執行針對接收器卡及發送器卡兩者之ssm設定。 8 :為了開始「p2P用戶端應用程式」,接收器主機藉由 使用命令CMD49執行「StartAppHcati〇n」命令。 8.1 .接收器卡請求來自發送器卡之關聯。 8·2 ^接收器卡連接至發送器卡時,接收器卡請求 為DHCP伺服器之發送器卡執行Ip位址指派。 8.3 .田將IP位址指派給接收器卡時,接收器卡將經 組態以向發送器卡通知接收器之ID之以下Ηττρ請求訊息 傳輸至發送器卡。此處,作為「Receiverm」,設定接收器 158943.doc 201234185
之「ID」,作為「ReceiverMACaddress」,設定接收器之 MAC位址,且作為「SenderlPaddress」,設定發送器之IP 位址。 GET http://SenderIPaddress/command.cgi?op=0&id=Receiver ID&mac=ReceiverMACaddress 9:發送器主機藉由使用命令CMD 48讀取Wi-Fi SD卡狀 態暫存器之「ID清單更新」,且確認「ID清單」被更新。 (在不限制接收之另一方之P2P受限伺服器應用程式的狀況 下,可省略此處理。) 10 :當「ID清單」被更新時,發送器主機藉由使用命令 CMD 48讀取Wi-Fi SD卡ID清單暫存器。(在不限制接收之 另一方之P2P受限伺服器應用程式的狀況下,可省略此處 理。) 11 :發送器主機藉由使用命令CMD 49發出「SelectID」 命令’且自該清單中之接收器ID選擇待准許執行接收之接 收器之ID。(在不限制接收之另一方之P2P受限伺服器應用 程式的狀況下,可省略此處理。) 11.1 :發送器卡將以下HTTP請求訊息傳輸至發送器卡 以向接收器卡通知已准許接收。此處,「ReceiverlPaddress」 指示接收器之IP位址。(在不限制接收之另一方之P2P受限 伺服器應用程式的狀況下,可省略此處理。) 5 158943.doc -75- 201234185 GET http://ReceiverIPaddress/command.cgi?〇p=l 11.1.1 :若准許接收,則接收器卡將以下HTTP請求 訊息傳輸至發送器卡以便自發送器卡下載「FILELIST」檔 案。此處,「SenderlPaddress」指示發送器之IP位址。(在 不限制接收之另一方之P2P受限伺服器應用程式的狀況 下,在准許接收之前提下執行此處理。) 12 :接收器主機讀取Wi-Fi SD卡狀態暫存器之「檔案清 單更新」以確認已完成「FILELIST」檔案之下載。 13:接收器主機讀取該卡中之「FILELIST」檔案。 14 :接收器主機藉由使用命令CMD 49發出「GetFile」 命令,且發指令給接收器卡使其基於寫入至「FILELIST」 檔案之資訊(URL)執行縮圖檔案及後設資料檔案之下載。 14.1 :接收器卡將以下HTTP請求訊息傳輸至發送器 卡,且下載經指定縮圖檔案或後設資料檔案以將該檔案記 錄於該卡中。此處,「SenderlPaddress」指示發送器之IP位 址,且「filepath」指示檔案路徑,且「filename」指示槽 案名稱。 GET http://SenderIPaddress/filepath/filename 15 :接收器主機藉由使用命令CMD 48讀取Wi-Fi SD卡 狀態暫存器之「當前HTTP」或Wi-Fi SD卡命令回應狀態 158943.doc -76- 201234185 暫存器之「命令回應狀態」,且確認已完成縮圖檔案或後 設資料檔案之下載。重複上文提及之程序對應於縮圖檔案 或後設資料檔案之數目的次數。 16:接收器使用者藉由使用預先獲取之縮圖檔案或後設 資料檔案選擇待接收之檔案。接收器主機藉由使用命令 CMD 49發出「GetFile」命令,且發指令給接收器卡使其 基於在「FILELIST」檔案中描述之資訊(URL)下載由使用 者選擇之檔案。 16.1 :接收器卡將以下HTTP請求訊息傳輸至發送器 卡、下載經指定檔案,且將該檔案記錄於該卡中。此處, 「SenderlPaddress」指示發送器之IP位址,「filepath」指 示樓案路徑,且「Hlename」指示檐案名稱。 GET http://SenderIPaddress/filepath/filename 17 :接收器主機藉由使用命令CMD 48讀取Wi-Fi SD卡 狀態暫存器之「當前HTTP」或Wi-Fi SD卡命令回應狀態 暫存器之「命令回應狀態」,且確認已完成由使用者指定 之檔案之下載。重複上文提及之程序對應於由使用者指定 之槽案之數目的次數。 18:當完成由接收器卡執行之所有檔案之下載時,接收 器主機藉由使用命令CMD 49發出「EndApplication」命 令,且發指令給接收器卡使其終止該應用程式,且終止至 無線LAN之連接。 158943.doc -77- 201234185 1 8· 1 :接收器卡將以下HTTP請求訊息傳輸至發送器 卡以向發送器卡通知已完成下載。此處, 「SenderlPaddress」指示發送器之IP位址。 GET http://SenderIPaddress/command.cgi?op=3 18.1.1:已自所有經連接接收器卡通知下載之完 成,且發送器卡終止無線LAN之建構。 19:發送器主機藉由使用命令CMD 48讀取Wi-Fi SD卡 狀態暫存器之「WLAN」,且確認已終止無線LAN之建 構。 20 :當已終止無線LAN之建構時,發送器主機發出 「EndApplication」命令以發指令給發送器卡使其終止該 應用程式。 圖47為展示伺服器上傳應用之流程之視圖。 1:為了搜尋主機器件可連接至之無線LAN,主機藉由 使用命令CMD49發出「ScanWiFi」命令。 1.1 :為了連接至無線LAN,該卡執行一搜尋。 1.1.1 :該卡產生藉由將該卡可連接至之SSID之名 稱形成為該卡中之一清單而獲得的「SSIDLIST」檔案。 2:主機藉由使用命令CMD 48讀取Wi-Fi SD卡狀態暫存 器之「SSID清單更新」以確認由該卡執行之對無線LAN之 搜尋已在無任何問題之情況下完成。 3:主機讀取該卡中之「SSIDLIST」檔案。 158943.doc -78- ⑤ 201234185 4 :主機自「SSIDLIST」檔案選擇一 SSID,且藉由使用 命令CMD 49將為了設定SSID及複雜密碼之「SetSSID」命 令發出至該卡。此處,當主機不執行SSID之選擇時’該卡 使用記錄於該卡中且在過去設定之「SSID歷史」中SSID 之設定。此外,亦有可能藉由「WPS」執行針對該卡及連 接至該卡之「AP」兩者之SSID設定。 5 :為了開始伺服器上傳應用程式,主機藉由使用命令 CMD 49執行「StartApplication」命令。 5.1 :該卡請求來自「AP」之關聯。 5.2 :當該卡連接至「AP」時,該卡請求為DHCP伺服 器之「AP」執行IP位址指派。 6 :主機讀取Wi-Fi SD卡狀態暫存器之「WLAN」,且確 認至無線LAN之連接正在進行中而無任何問題。 7 :在發出「SendHttpMessage」命令、「SendHttpFile」 命令、「SendHttpSSLMessage」命令或「SendHttpSSLFile」 命令時,主機產生包括待傳輸至該卡中之另一方之伺服器 的HTTP請求訊息之内容的檔案。另一方面,在發出 「SendHttpMessageByRegister」命令、 「SendHttpFileByRegister」命令、 「SendHttpSSLMessageByRegister」命令或 「SendHttpSSLFileByRegister」命令時,主機並不將待傳 輸至另一方之伺服器的HTTP請求訊息產生於一檔案中, 而是產生於主機器件中之記憶體中。 8:主機藉由使用命令CMD 49發出「SendHttpMessage」 158943.doc -79- 201234185 命令、「SendHttpFile」命令、「SendHttpSSLMessage」命 令、「SendHttpSSLFile」命令、 「SendHttpMessageByRegister」命令、 「SendHttpFileByRegister」命令、 「SendHttpSSLMessageByRegister」命令或 「SendHttpSSLFileByRegister」命令以發指令給該卡使其 傳輸HTTP請求訊息。 8.1 :該卡讀取來自在該卡中產生之檔案或來自Wi-Fi SD卡命令寫入暫存器之HTTP請求訊息,且將HTTP訊息傳 輸至另一方之伺服器。此時,在「SendHttpFile」命令、 「SendHttpSSLFile」命令、「SendHttpFileByRegister」命 令或「SendHttpSSLFileByRegister」命令之狀況下,藉由 將HTTP請求訊息中之一特定字元字串移位至該卡中之一 經指定檔案(亦即,藉由將該卡中之檔案附加至HTTP請求 訊息)來執行HTTP請求訊息之傳輸。 8.1 · 1 :另一方伺服器回應於所傳輸之HTTP請求訊 息將HTTP回應訊息傳回至該卡。此處,在該卡已發出 「SendHttpMessage」命令、「SendHttpFile」命令、 「SendHttpSSLMessage」命令或「SendHttpSSLFile」 命令之狀況下,該卡將HTTP回應訊息記錄於該卡中 作為一檔案。另一方面,在該卡已發出 「SendHttpMessageByRegister」命令、 「SendHttpFileByRegister」命令、 「SendHttpSSLMessageByRegister」命令或 158943.doc -80- ⑤ 201234185 「SendHttpSSLFileByRegister」命令之狀況下,該卡將 HTTP回應訊息記錄於Wi-Fi SD卡回應資料暫存器之「訊 息」中。 9 :主機藉由使用命令CMD 48讀取Wi-Fi SD卡狀態暫存 器之「當前HTTP」或Wi-Fi SD卡命令回應狀態暫存器之 「命令回應狀態」,以確認已完成HTTP請求訊息之傳輸及 HTTP回應訊息之接收。 I 0 :主機讀取記錄於該檔案中之HTTP回應訊息。或 者,主機藉由使用命令CMD 48讀取記錄於HTTP回應訊息 中之HTTP回應訊息。重複上文提及之程序對應於由使用 者指定之檔案之數目的次數。 II :主機藉由使用命令CMD 49發出「EndApplication」 命令,以發指令給該卡使其終止該應用程式及至無線LAN 之連接。 圖48為展示P2P應用程式中之發送器側主機之「檔案清 單」產生處理及檔案傳輸處理的流程的視圖。 發送器主機開始P2P伺服器應用程式或P2P受限伺服器應 用程式。. 此外,發送器主機顯示經組態以選擇待傳輸至使用者之 檔案之選單,且發送器使用者根據該選單選擇待傳輸之檔 案(S21)。 發送器主機擷取選定檔案之檔案路徑及檔案名稱 (522) 。此外,發送器主機擷取選定檔案之後設資料 (523) 。 158943.doc -81 - 201234185 此處,當選定檔案之後設資料存在時,擷取後設資料檔 案之檔案路徑及檔案名稱。 另方面’關於縮圖’發送器主機首先確認選定檔案之 鈿圖疋否存在於該卡中(S24)。若縮圖存在於其中,則發 送器主機擷取檔案路徑及檔案名稱作為用於傳輸之縮圖檔 案(S25)。接著,若縮圖不存在,則發送器主機確認縮圖 是否包括於檔案中(S26),且若縮圖包括於其中,則發送 益主機將該縮圖複製至該卡中作為用於傳輸之縮圖檔案, 且自該檔案擷取檔案路徑及檔案名稱(S27)。若縮圖不包 括於該檔案中,則發送器主機產生該檔案之縮圖,將該縮 圖儲存於該卡中,且擷取檔案路徑及檔案名稱(S28)。 發送器主機自上文描述之所掘取資料產生「FILELIST」 檔案’且將該檔案儲存於該卡中(S29)。 發送器卡根據來自接收器卡之請求將rFILEUST」檔案 傳輸至接收器卡(S30)。此外,發送器卡根據來自接收器 卡之請求將「檔案清單」中描述之檔案傳輸至接收器卡。 當傳輸完成時,發送器主機終止P2p伺服器應用程式或 P2P受限伺服器應用程式。 圖49為展示P2P應用程式中之接收器侧主機之檔案選擇 處理及檔案獲取處理的流程的視圖。 接收器主機開始P2P用戶端應用程式。 此外’在接收器卡獲取來自發送器卡之「檔案清單之 後’接收器主機讀取「檔案清單」(S41)。 虽接收器使用者想要獲取發送器卡之所有檔案時,接收 -82· 158943.doc ⑧ 201234185 器使用者自發送器側 ^ , P ^ ^ ^ 檔案清皁」中之所有檔 案且將該等槽案保持於接收考士 士次η 收盗卡中之資料夾中(S42、 側卡選擇且獲取該等檔案 案選擇之選單提供至接收 當接收器使用者想要自發送器 之部分時,接收器主機將用於檔 器使用者。 ,此時,當縮圖未展示於選單中時,可獲取檔案之後設資 料顯示於選單上(S44、S45)。 當縮圖展示於選單中時,若縮圖檔案存在於發送器卡 中’則接收H主機獲取縮圖檔案,且將可獲取檔案之縮圖 及後設資料顯示於選單上⑽、⑷、州)。若縮圖槽案 不存在於發送ϋ卡中,則接收器主機或接收器卡產生替代 縮圖(S49),且將可獲取槽案之縮圖及後設資料顯示於選 單上(S48)。 此處,若後設資料檔案(如縮圖檔案)存在於發送器卡 中,則接收器主機可獲取後設資料檔案,且可藉由參考後 设賓料棺案而將更詳細後設資料顯示於選單上。 接收器使用者基於所顯示之選單選擇待獲取之檔案 (S50)。 接收器主機自發送器卡下載選定檔案,且將該檔案儲存 於接收器卡中之資料夾中(S43)。 當接收完成時’接收器主機終止P2P用戶端應用程式。 根據上文提及之實施例,可獲得以下優點。 許多卡製造商在SD卡中實施任意功能,且因此併入於 158943.doc -83 - 201234185 SD卡中之通訊功能之類型具有廣泛範圍。為了控制此等通 訊功能,有必要將各種控制項之定義指派給3〇卡之命令空 間。然而’通訊功能範圍廣泛’且因此若建立用於所有: 訊功能之控制之定義,則命令之位址空間變得不夠。相 反,根據以上實施例,由SD卡擁有之通訊功能藉由使用由 複數個頁面構成之延伸暫存器控制,且因此藉由定義用於 遞送為通訊物件之資料之頁面,有可能將用於通訊功能之 控制之定義有效地指派給命令空間。 此外,根據以上實施例,有可能藉由使用由命令(cmd 48、CMD 49)指定之延伸暫存器而容易地控制通訊功能。 此外,有可能甚至使記憶體主機控制器藉由使用命令 (CMD 48、CMD 49)有效地控制延伸暫存器。 雖然已描述特定實施例,但此等實施例已僅藉由實例呈 現,且並不意欲限制本發明之範疇。確實地,本文中描述 之新穎實施例可以各種其他形式體現;此外,可在不脫離 本發明之精神之情況下進行本文中描述之實施例之形式的 各種省略、取代及改變。隨附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物意 欲涵蓋如將屬於本發明之範疇及精神的此等形式或修改。 【圖式簡單說明】 圖1為示意性地展示待應用於一實施例之記憶體系統之 方塊圖。 圖2為展示圖1所示之記憶體系統之韌體的實例之方塊 圖。 圖3為展示延伸暫存器之讀取命令之實例的方塊圖。 158943.doc • 84 - 201234185 圖4為展示根據— 作的時序圖。 凟取命令執行之延伸暫存器之讀取操 圖5為展示根據一 時序圖 4取命令執行之資料埠之讀取操作的 圖6為展示延伸暫存器之寫 圖7A、圖7B及圖7C為各自 入命令之實例的方塊圖。 展示遮罩暫存器之操作之視 圖8為展示根據一 作的時序圖。 寫入命令執行之延伸暫存器之寫入操 圖9為展不根據一寫入命令執行之資料蜂之寫入操作的 時序圖。 圖1〇為展示在延伸暫存器之上層頁面中設定之資訊攔位 的實例的視圖。 圖11為展示具有無線區域網路(LAN)2SD卡之使用實例 的方塊圖。 圖12為展示記憶體器件所具備之介面功能之視圖。 圖13為展示Wi-Fi SD卡及主機器件之組態實例之視圖。 圖14為展示SD卡及主機器件之另一組態實例之視圖。 圖15為展示待根據讀取命令(CMD 48)或寫入命令(CMD 49)存取之延伸暫存器之實例的視圖。 圖16為展示延伸暫存器用MWi_Fi sd卡之狀況之實例的 視圖。 圖17為展示當將Wi_Fi sd暫存器指派給延伸暫存器之頁 面時讀取/寫入超過5 12個位元組之量之資料的狀況之實例 158943.doc 5 -85- 201234185 的視圖。 圖18為展示延伸暫存器用於Wi-Fi SD卡之狀況之另一實 例的視圖。 圖19為展示延伸暫存器用於Wi-Fi SD卡之狀況之另一實 例的視圖。 圖20為展示延伸暫存器用於Wi-Fi SD卡之狀況之另一實 例的視圖。 圖21為展示延伸暫存器用於Wi-Fi SD卡之狀況之延伸暫 存益的視圖。 圖22為展示Wi-Fi SD卡命令寫入暫存器之組態實例之視 圖。 圖23為展示待寫入至Wi-Fi SD卡命令寫入暫存器之命令 之清單的視圖。 圖24為展示待寫入至Wi-Fi SD卡命令寫入暫存器之命令 之清單的視圖。 圖25為展示待寫入至Wi-Fi SD卡命令寫入暫存器之命令 之清單的視圖。 圖26為展示Wi-Fi SD卡狀態暫存器之組態實例之視圖。 圖27為展示Wi-Fi SD卡狀態暫存器之組態實例之視圖。 圖28為展示Wi-Fi SD卡命令回應狀態暫存器之組態實例 之視圖。 圖29為展示Wi-Fi SD卡命令回應狀態暫存器之組態實例 之視圖。 圖30為展示Wi-Fi SD卡回應資料暫存器之組態實例之視 158943.doc -86· 201234185 圖。 圖31為展示Wi-Fi SD卡ID清單暫存器之組態實例之視 圖。 , 圖32為展示Wi-Fi SD卡SSID歷史暫存器之組態實例之視 圖。 圖33為展示Wi-Fi SD卡組態資訊之組態實例之視圖。 圖34為展示藉由使用一寫入命令(CMD 49)發出Wi-Fi SD 卡之命令之狀況的時序圖。 圖35為展示藉由使用複數個寫入命令(CMD 49)發出Wi-FiSD卡之命令之狀況的時序圖。 圖36為展示複數個Wi-Fi SD卡命令包括於藉由一個寫入 命令(CMD 49)發出之資料中的狀況的時序圖。 圖37為展示藉由使用一讀取命令(CMD 48)自Wi-Fi SD卡 11獲取資料之狀況的時序圖。 圖38為展示藉由使用複數個讀取命令(CMD 48)獲取Wi-Fi SD卡之資料之狀況的時序圖。 圖39為展示由Wi-Fi SD卡支援之應用程式實例之視圖。 圖40為展示待在主機器件之啟動時執行之操作的流程 圖。 - 圖41為展示每一應用程式之狀態轉變之視圖。 圖42為展示無線LAN之狀態轉變之視圖。 圖43為展示Wi-Fi SD卡中之目錄組態之視圖。 圖44為展示Wi-Fi SD卡之命令處理之流程的視圖。 圖45為展示Wi-Fi SD卡之設定之流程的視圖。 158943.doc -87- 5 201234185 圖46為展示P2P應用程式之流程之視圖。 圖47為展示祠服器上傳應用程式之流程之視圖。 圖48為展不Ρ2Ρ應用程式中之發送器側主機之「槽案清 單」產生處理及檔案傳輸處理的流程的視圖。 圖49為展示ρ2Ρ應用程式中之接收器側主機之檔案選擇 處理及檔案獲取處理的流程的視圖。 圖50為展示命令回應之流程之視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1 記憶體器件/SD卡 11a 卡控制器 12 主機介面 13 CPU 14 唯讀記憶體(ROM) 14a 命令處理區段 14b 快閃記憶體控制器 14c 延伸暫存器處理區段 14d 功能處理程式 15 隨機存取記憶體(RAM) 16 緩衝器 17a 無線介面 17b δ己憶體介面 18 NAND快閃記憶體/NAND記憶體模組 19a 無線LAN信號處理區段 19b 無線通訊信號處理區段 158943.doc • 88 - ⑤ 201234185 19c Wi-Fi網路模組 20 主機/主機器件 21 主機控制器 22 CPU 23 ROM 24 RAM 25 硬碟/卡控制器 31 延伸暫存器 51 數位相機 52 數位相機 53 伺服器 54 個人電腦 55 蜂巢式電話 56 電視機 57 印表機 ATa 天線 ATb 天線 5 158943.doc -89-

Claims (1)

  1. 201234185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記憶體系統,其包含: 一非揮發性半導體記憶體; 一控制器,該控制器經組態以控制該非揮發性半導體 . 記憶體; . 一記憶體,該記憶體充當該控制器之一工作區域; 一無線通訊模組,該無線通訊模組具有一無線通訊功 能;及 待提供於該記憶體中之一延伸暫存器,該延伸暫存器 能夠定義該無線通訊功能, 其中該控制器處理自該延伸暫存器讀取資料之一第一 命令,及將資料寫入至該延伸暫存器之一第二命令,且 該延伸暫存器記錄: 才曰明該無線通訊功能之類型之第一資訊, 指不該無線通訊功能被指派給之該延伸暫存器之—區 的第一資訊,及 包括該無線通訊功能之内容之第三資訊。 2. 如請求項1之系統,其中 »亥第一命令及該第二命令以一區塊長度為單位執行讀 ' 取或寫入,且當一資料長度大於該區塊長度時,該第一 命令及該第二命令被發出複數次。 3. 如請求項2之系統,其中 該第二命令經組態以藉由一個命令傳送複數個資料 項。 158943.doc 201234185 4. 5. 如請求項1之系統,其中 該延伸暫存器包括用於寫 命令及一引數之—資料埠。 如請求項1之系統,其中 入針對该無線通訊功能之一 該延伸暫存器記錄該益線诵印 、 邓X *、,、深逋讯功能之一狀態資訊。 6.如請求項1之系統,其中 該延伸暫存器記錄指示針對該無線通訊功能之一命令 之一執行情況的資訊。 7.如請求項丨之系統,其中 該延伸暫存器包括用於獲取作為針對該無線通訊功能 之°卩令之一執行結果的一回應之一資料埠。 8. 如請求項1之系統,其中該系統符合叫規範中之至少 一者。 9·如請求項8之系統’纟中㈣統能夠插人至不具有無線 通訊功能之一數位靜態相機。 10. 如請求項9之系統,其中該無線通訊模組符合 IEEE802.11b、llg及lln標準中之至少一者。 11. 一種記憶體系統,其包含: 一記憶體器件,該記憶體器件連接至一主機,該記憶 體器件包含: 一非揮發性半導體記憶體; 一控制器,該控制器經組態以控制該非揮發性半導 體記憶體; 一記憶體’該記憶體充當該控制器之一工作區域; 158943.doc 201234185 一無線通訊模組’該無線通訊模組具有一無線通气 功能;及 待提供於該記憶體中之一延伸暫存器,該延伸暫存 器能夠定義該無線通訊功能, 其中該延伸暫存器記錄: 指明該無線通訊功能之類型之第一資訊, 指示該無線通訊功能被指派給之該延伸暫存器之一 區的第二資訊,及 包括該無線通訊功能之内容之第三資訊。 12.如請求項11之系統,其中 在啟動時,該主機 發出讀取記錄於該延伸暫存器中之該第一資訊及該第 二資訊中之至少一者的一第一命令, 田該主機支援s亥無線通訊功能時啟用該主機之對應於 該無線通訊功能之一功能。 13.如請求項U之系統,其令 當^主機將針對該無線通訊功能之-命令發出至該記 It體Θ件時’ 4主機發出將關於針對該無線通訊功能之 該命令之資訊寫人至該延伸暫存器之—第—區的一第二 命令。 14.如請求項1 3之系統,其中 该控制器記錄指示斜 丁针對該無線通訊功能之該命令是否 可能已在該延伸暫存器 甘裔之一弟二區中被接收的資訊。 5·如請求項14之系統,其中 158943.doc 201234185 該主機發出該第一命令以讀取記錄於該第 二欠 吐中之该 貝訊,且確認該記憶體器件是否可能已接收到針對該無 線通訊功能之該命令。 * 16. 如請求項15之系統,其中 該控制器將針對該無線通訊功能之該命令之回應狀態 資訊記錄於該延伸暫存器之該第二區中。 17. 如請求項16之系統,其中 該主機發出該第一命令以讀取來自該第二區之該回應 狀態資訊,且確認針對該無線通訊功能之該命令是否可 能已被處理。 18. 如請求項17之系統,其中 該主機連續地刪除該第二區中之資訊項中已完成處理 之資訊項。 19. 如切求項11之系統,其中該系統符合SD卡規範中之至少 一者。 2〇.如請求項19之系統,其中該無線通訊模組符合 IEEE8〇2.lib、lig及lln標準中之至少一者。 158943.doc
TW100133694A 2011-02-04 2011-09-20 可控制無線通訊功能之記憶體系統 TWI4973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23218 2011-02-04
JP2011045614A JP5372049B2 (ja) 2011-02-04 2011-03-02 メモリ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34185A true TW201234185A (en) 2012-08-16
TWI497300B TWI497300B (zh) 2015-08-21

Family

ID=44908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33694A TWI497300B (zh) 2011-02-04 2011-09-20 可控制無線通訊功能之記憶體系統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11836075B2 (zh)
EP (1) EP2671164B1 (zh)
JP (1) JP5372049B2 (zh)
KR (1) KR101438345B1 (zh)
CN (2) CN106126455B (zh)
TW (1) TWI497300B (zh)
WO (1) WO2012105083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36873B2 (ja) 2012-04-13 2015-12-24 株式会社東芝 メモリデバイス及びその無線通信制御方法
JP6054203B2 (ja) * 2013-02-28 2016-12-27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処理装置、デバイス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006405B2 (ja) * 2013-04-19 2016-10-12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情報通信装置、情報通信方法及び情報通信プログラム
DE102013207760B4 (de) * 2013-04-29 2024-02-22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Elektrisches Interfacemodul
DE102014206387A1 (de) * 2014-04-03 2015-10-08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Elektrisches Interfacemodul
JP6655875B2 (ja) * 2014-12-22 2020-03-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データ記録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19045888A (ja) 2017-08-29 2019-03-22 東芝メモリ株式会社 不揮発性メモリを備える記憶装置及びそのデータ管理方法
US11334402B2 (en) * 2019-09-10 2022-05-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DIO chip-to-chip interconnect protocol extension for slow devices and power savings
JP7441017B2 (ja) 2019-09-20 2024-02-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デバイス、撮像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40185B2 (ja) * 1995-05-15 2006-02-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サーバ装置、該プリントサーバ装置を制御する方法
JP3657315B2 (ja) 1995-07-17 2005-06-0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携帯可能情報記録媒体およびそのアクセス方法
JP3609389B2 (ja) 1999-09-30 2005-01-12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プロトコル変換装置、通信装置、通信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JP2001133294A (ja) 1999-11-09 2001-05-18 Aiwa Co Ltd 作業処理時間の自動表示方法及びその自動表示装置
US7532611B1 (en) 2000-07-12 2009-05-12 Intel Corporation Controll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between linked devices
JP2002091709A (ja) * 2000-09-18 2002-03-29 Toshiba Corp 電子機器システム、カード型電子部品及び通信方法
JP4102018B2 (ja) 2000-11-30 2008-06-18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カードおよびシステム
JP2002329180A (ja) 2001-04-27 2002-11-15 Toshiba Corp 無線通信機能を有するメモリカード及びそのデータ通信方法
WO2003088021A2 (en) 2002-04-08 2003-10-23 Socket Communications, Inc Wireless enabled memory module
CN100351828C (zh) * 2002-06-06 2007-11-2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分布式文件系统的文件存储系统及其文件访问方法
US7197583B2 (en) * 2003-01-21 2007-03-27 Zentek Technology Japan, Inc. SDIO controller
JP4799417B2 (ja) * 2004-09-28 2011-10-26 dブロード株式会社 ホストコントローラ
US20070061597A1 (en) * 2005-09-14 2007-03-15 Micky Holtzman Secure yet flexible system architecture for secure devices with flash mass storage memory
US7702821B2 (en) 2005-09-15 2010-04-20 Eye-Fi, Inc. Content-aware digital media storage device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US7990737B2 (en) 2005-12-23 2011-08-02 Intel Corporation Memory systems with memory chips down and up
JP4628302B2 (ja) 2006-04-24 2011-02-09 株式会社エンプラス 照明装置及び照明装置のレンズ
US8732189B2 (en) 2006-06-12 2014-05-20 Sony Corporation Command execution program and command execution method
JP4626582B2 (ja) * 2006-07-03 2011-02-09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カード型周辺機器およびカード通信システム
JP2008269380A (ja) * 2007-04-23 2008-11-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情報処理装置
JP2009124302A (ja) 2007-11-13 2009-06-04 Mega Chips Corp 無線lanシステム
JP2009157493A (ja) 2007-12-25 2009-07-16 Sharp Corp データ転送制御装置及びicカード
JP2010067060A (ja) 2008-09-11 2010-03-25 Toshiba Corp メモリカードおよびメモリカードの制御方法
US8375241B2 (en) * 2009-04-02 2013-02-12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to improve the operations of a registered memory module
CN101883446B (zh) * 2010-06-28 2014-03-26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sd控制芯片及数据通信方法
CN101895572B (zh) * 2010-06-28 2014-03-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sd卡与主控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方法及系统
JP5948773B2 (ja) 2011-09-22 2016-07-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受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105083A2 (en) 2012-08-09
JP2012178129A (ja) 2012-09-13
US20240061771A1 (en) 2024-02-22
CN106126455A (zh) 2016-11-16
EP2671164A2 (en) 2013-12-11
CN103477333A (zh) 2013-12-25
US20220391319A1 (en) 2022-12-08
CN106126455B (zh) 2020-03-27
JP5372049B2 (ja) 2013-12-18
CN103477333B (zh) 2016-08-10
TWI497300B (zh) 2015-08-21
EP2671164B1 (en) 2017-01-25
KR101438345B1 (ko) 2014-09-04
WO2012105083A3 (en) 2012-10-04
WO2012105083A4 (en) 2012-12-20
KR20130121928A (ko) 2013-11-06
US11836075B2 (en) 2023-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42853B2 (en) Controlling method of a memory card
TW201234185A (en) Memory system capable of controll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function
TWI517635B (zh) Memory device and it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KR101944736B1 (ko) 통신장치와 통신장치의 제어방법
JP5121212B2 (ja) 管理装置、管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当該制御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KR100738494B1 (ko) 통신장치 및 통신시스템과 그 통신장치의 통신 파라미터설정 방법
JP5838988B2 (ja) 通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通信装置
BR102016004381A2 (pt) aparelho para processamento de informação e sistema de comunicação
JP6374666B2 (ja) 通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ならびにプログラム
JP5887863B2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送信装置、情報受信装置、情報送信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受信プログラム
JP2016072952A (ja) 通信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における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