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216849A - Fungicidal imidazoles - Google Patents

Fungicidal imidazole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216849A
TW201216849A TW100135180A TW100135180A TW201216849A TW 201216849 A TW201216849 A TW 201216849A TW 100135180 A TW100135180 A TW 100135180A TW 100135180 A TW100135180 A TW 100135180A TW 201216849 A TW201216849 A TW 20121684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chloro
group
methanol
fluoropheny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351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effrey Keith Long
James Francis Bereznak
Moumita Kar
Andrew Edmund Taggi
Yu-Zhong Chen
Original Assignee
Du Pon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u Pont filed Critical Du Pont
Publication of TW2012168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16849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48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two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A01N43/501,3-Diazoles; Hydrogenated 1,3-diazo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48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two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A01N43/561,2-Diazoles; Hydrogenated 1,2-diazo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3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3-diazole or hydrogenated 1,3-diazol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 C07D233/5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3-diazole or hydrogenated 1,3-diazol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having two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 C07D233/6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3-diazole or hydrogenated 1,3-diazol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having two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with substituted hydrocarbon radicals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e.g. histidi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3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3-diazole or hydrogenated 1,3-diazol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 C07D233/5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3-diazole or hydrogenated 1,3-diazol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having two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 C07D233/66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3-diazole or hydrogenated 1,3-diazol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having two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with hetero atoms or with carbon atoms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one bond to halogen, e.g. ester or nitrile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 C07D233/68Halogen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0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ly one nitrogen atom
    • C07D40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ly one nitrogen atom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 C07D401/0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ly one nitrogen atom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directly linked by a ring-member-to-ring-member bo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0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ly one nitrogen atom
    • C07D40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ly one nitrogen atom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 C07D401/06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ly one nitrogen atom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linked by a carbon chain containing only aliphatic carbon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0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C07D401/00
    • C07D403/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C07D401/00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 C07D403/0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C07D401/00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directly linked by a ring-member-to-ring-member bo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09/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409/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 C07D409/0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directly linked by a ring-member-to-ring-member bon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nt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Plural Heterocyclic Compounds (AREA)
  • Nitrogen Condensed Heterocyclic Ring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 Pretreatment Of Seeds And Plants (AREA)

Description

201216849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某些吼唾、其N_氧化物、鹽類及組 物,及其作為殺真菌劑用途之方法。 【先前技術】 防治真菌類植物病原造成之植物病害對於達成高 物產率係極為重要的。對於觀賞植物、蔬菜作物、田 =作物、榖類作物及水果作物的植物病害損害會造成產 星明顯減少,因此導致增加成本轉嫁到消費者。有許多 針對此目的之市售產品,但仍持續有對於更有效、更低 成本、更小毒性、對環境較更安全或具有不同作用點之 新穎化合物有需求。 PCT專利公開第WO 2009/137651號揭示咪唑衍生 物及其作為殺真菌劑之用途。 【發明内容】 本發明係針對式1化合物(包括所有立體異構 物)、其N-氧化物及其鹽、含有這些化合物之農業組成 物及其作為殺真菌劑之用途:
S
201216849 其中
Ql係二經1至4個獨立選自R5a的取代基所取代之 苯環;或-隹吩、㈣、咪唾H吼咬、 各【口 +井】或嘴唆環或一喧唾琳環系,各環 或環系選擇性地經至多4個獨立選自碳原子
環員上之R5a及氮原子環員上之R5b的取代基 所取代; A Q2係:經1至4個獨立選自的取代基所取代之 苯環;或一噻吩、吡唑、咪唑、噻唑、吡啶、 °合【口 +井】或痛咬環或一喹唑琳環系,各環 或環系選擇性地經至多4個獨立選自碳原子 環員上之R5a及氮原子環員上之R5b的取代基 所取代; R及R2各獨立為Η、鹵素、氰基、硝基、CrQ 燒基、C2-C3稀基、C2_C3炔基、crC3鹵烷基、 cpC3鹵烯基、環丙基、鹵環丙基、Ci_C3羥 燒基、C2-C3氰烧基、C2-C3燒氧烧基、 燒氧基'Q-C3鹵烧氧基、燒硫基或cvc3 δ烷硫基; R3 為齒素、-OR6 或 _SC=N ; R4為Η或crC6烷基;
S 各R5a獨立為鹵素、氰基、羥基、硝基、crc3烷 基、C2-C3稀基、C2-C3快基、C1-C3鹵院基、 C2-C3鹵烯基、環丙基、鹵環丙基、C2_C3氰 烷基、CrC3烷硫基、CrC3 4烷硫基、CVC3 5 烷亞磺醯基、crc3函烷亞磺醯基、crc3烷 磺醯基、crc3 i烷磺醯基、crc3烷氧基、 Crc3鹵烷氧基、C2-C4烷羰氧基、c2-c3烷羰 基、Q-C3烷胺基、C2-C4二烷胺基、c2-c3烷 羰胺基、C3-C6三烷矽基、-CH(=0)、 -NHCH(=0)、-C(=S)NH2、-SON 或-T-U-V ; 各R5b獨立為氰基、crc3烷基、c2-c3烯基、c2-c3 炔基、CrQ i烷基、環丙基、c2-c3烷氧烷 基、C2-C3烷胺烷基、C3-C4二烷胺烷基、c「c3 燒氧基、C2-C3院幾基或C2-C3院氧艘基; R 為 Η、-CH(=0)、Ci_C6 烧基、C2-C6 婦基、C3-C6 块基、Ci_C6鹵烧基、C3-C6環烧基、C3-C6鹵 環烷基、c2-c6烷氧烷基、c2-c6氰烷基、c2-c6 烷羰基、c2-c6烷氧羰基、c2-c6(烷硫基)羰 基、C4-C8環烧幾基、C4-C8環烧氧戴基、 c4-c8(環烷硫基)羰基、c2-c6烷氧基(硫羰基) 或C4-C8環烷氧基(硫羰基); 各T獨立為0、s(=0)n、N(R7)或一直接鍵; 各u獨立為crc6伸烷基、c2-c6伸稀基、c3-c6 伸炔基、c3-c6環伸烷基或c3-c6環伸烯基, 其中至多3個碳原子係獨立選自C(=0),各選 擇性地經至多5個獨立選自鹵素、氰基、硝 基、經基、C「C6燒基、Ci-C6鹵炫•基、Ci_C6 烷氧基及crc6 i烷氡基的取代基所取代; 各 V 獨立為氰基、N(R8a)(R8b)、〇R9 或 S(=0)nR9 ; 各R7獨立為Η、Ci-C6烷基、crc6齒烷基、c2_c6 烷羰基、CrQ烷氧羰基、c2_C6(烷硫基)羰 基、CrC6烷氧基(硫羰基)、c4_c8環烷羰基、 C4_C8環烷氧羰基、CVC8(環烷硫基)羰基或 CcCs核烧氧基(硫裁基); 各R8a及R8b獨立為Η、CVC6燒基、CVQ鹵烧基、 c2-c6 烯基、c3-c6 炔基、c3-c6 環烷基、c3-c6 4環烷基、CrC6烷幾基、c2_c6烷氧羰基、 C2_C6(烧硫基)叛基、C2_C6烷氧基(硫羰基)、 C4-C8環烷羰基、c4-C8環烷氧羰基、c4-C8(環 燒硫基)羰基或C4-C8環烧氧基(硫羰基);或 一對1183及R8b與所接附之氮原子一起形成一 4至 7員雜環,該環係選擇性地經至多5個獨立選 自R1()之取代基所取代; 各R9獨立為Η、CrC6烷基、CrC6鹵烷基、C2-C6 烯基、c3-c6炔基、c3-c6環烷基、c3-c6鹵環 烧基、c2-c6烷羰基、c2-c6烷氧羰基、c2-c6(烷 硫基)羰基、c2-c6烷氧基(硫羰基)、c4-c8環 烧羰基、c4-c8環烷氧羰基、c4-c8(環烷硫基) 羰基或(34-(:8環烷氧基(硫羰基); 各R10獨立為鹵素、Ci-C^烷基、Ci-Q鹵烷基或 匸1-06烷氧基; 各η獨立為〇、1或2; 其限制條件為: 201216849 (a) 當Q1及Q2皆為經1至4個獨立選自R5a取代 基所取代之苯基,則至少一個R5a取代基係接 附在鄰位;以及 (b) 當R1為Η時,則R2不為Η。 更特定言之,本發明係有關一種選自式丨化合物 (包括所有立體異構物)及其Ν-氧化物及其鹽之化合 物0 本發明亦關於一種殺真菌組成物,其包含(a)一本發 明(即殺真菌有效劑量)之化合物;以及(b)至少一種選 自由表面活性劑、固體稀釋劑及液體稀釋劑所組成的群 組之額外組分。 本發明亦關於一種殺真菌組成物,其包含(a)一本發 明之化合物及;以及(b)至少一種其他殺真菌劑(例如: 至少一種具有不同作用位置之其他殺真菌劑)。 該發明進一步關於一種用防治由真菌植物病原造 成之植物病害之方法,其包含將一殺真菌有效量之一本 發明化合物(例如於此所述之一組成物)施用於該植物 或其部分,或施用於植物種子。 本發明亦關於一種組成物,其包含式丨之化合物、 其- N-氧化物或其-鹽以及至少—種無脊椎動物害蟲 防治化合物或藥劑。 【實施方式】 如本文中所使用,用語「包含」、「包括」、「具有」、 「含有」、「特徵為」或該用語任何其他的變化,係音指 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並受到任何明確表示的限 201216849 例如,包含有-系列要素的—組成物、混合物、製程、 方法、物件或裝置不-定僅限於所列出之要件而已,而 是可以包括未明確列出或該组成物、製程、方法 或裝置固有要素。 一%」π研印仕何禾明確說明的元 素、步驟或成分。如果是在巾料利範财,這樣的用 請專利範圍,使其除了在通常會與其相關 =雜=之外’不包括那些在列舉以外的物f。當該連接 成主體的子句,而 兀素不會攸作為一整體之申請專利範圍中被排除。 字面二主要由.···.·組成」用於定義包括除了該此 組成物、綠«置,但前提是這_ 素的 分或要素並不會實質影響;請專利 發明的基林新娜性。驗「 .·.··冰圍所主張 「包ί」Ϊ「由······組成」之間的中間地帶。成」居於 若申請人以開放式用語如「包含 部分,則表示(除非另有說明)」=明,其 要由所組成」或「由所組成」描述該發=為亦以「主 此外’除非有相反的明確說明,「或θ 4t 的:或」’而不是指排他性的「或 」,:;:含性 種fl兄均滿足條件A或B: A是真實的(或-B是虛^ (或不存在的),A是虛假H的)且 =實的(或存在的)’一々(的或) δ·* α 9 201216849 「m於ί:明之元素或成份之前的不定冠詞 實例數“即出現=非或成份的 二包括:個或至少—個’且該元素或成分的單二= 包括複數,除非該數目顯然是指單數。 如本揭露内容及申請專利範圍中所提到,「植物」 包括植物界的成員’特別是所有生命階段的種子植物 (spermatopsLda),包括幼嫩植物(如發芽種子發育成為 幼苗)及成熟生殖階段(如產生花及種子的植物)。植 物上的部分包括通常在生長介質表面(如土壤)下生長 的向地部分,像是根、塊莖、鱗莖和球莖,以及在生長 介質上生長的部分,像是葉子(包括莖及葉)、花、^ 實和種子。 如本文中所提到,用語「幼苗」,無論是單獨使用 或與其他字組合,意指從一種子胚芽發育的幼嫩植物。 如本文中所提到,用語「闊葉」,無論是單獨使用 或用於字詞如「闊葉作物」中,意指雙子葉植物,此用 語係用以描述胚有二個子葉之特徵的一群被子植物。 在此所用的用語「烷化劑」係指一化學化合物,其 中含碳自由基透過一碳原子鍵結至一例如_化物或石黃 酸酯之脫離基,其藉由將一親核劑鍵結至前述後原子而 為可替換的。除非另有指明,否則用語「烷化劑」或「燒 化試劑」並不將含碳自由基限於烷基;烷化劑中之含碳 自由基包括各種碳結合取代基之自由基,其以例如指定 用於R1及R2者。 201216849 通常當-個分子片段(即自由基)表示為 原子符號(如C、Η、N、〇、S)時,熟習該領 藝人士將能輕易理解其所隱含的接附點。在本文二一此 實例中,特別是當可能有替代的接附點時,該接附點^ 用連字符(「-」)來明確表示。舉例而言, 示該接附點為硫原子(即氰硫基、非異硫氰基)。 以上詳述中’用語「烷基」於單獨或是與例如「烷 硫基」或是「iS烷基」之複合詞使用時,包括直鍵成是 支鏈烷基,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戋= 同的丁基、.戊基或己基異構物。「稀基」包含直鍵戍是 支鏈烯烴,例如乙烯基、1·丙烯基、2-丙烯基、以及不 同的丁埽基、戊婦基及己烯基異構物。「晞基」也包括 多烯’例如1,2-丙二烯基以及2,4-己二烯基。「块基」 包括直鏈或支鏈块烴,例如乙快基、1·丙块基、2_丙块 基以及不同的丁炔基、戊炔基、己块基異構物。「炔基」 亦可包括含多個三鍵的部分(moiety),例如2,5-己二炔 基。「伸烧基」表示一直鏈或支鏈的烧二基。「伸烧基」 的實例包括 CH2、CH2CH2、ch(ch3)、ch2ch2ch2、 CH2CH(CH3)及不同的伸丁基、伸戍基或伸己基異構 物。「伸烯基」表示含一個稀鍵的直鏈或支鏈婦二基。「伸 烯基」的實例包括 CH=CH、CH2CH=CH、CH=C(CH3)。 「伸炔基」意指包含一個參鍵的直鏈或支鏈炔二基。「伸 炔基」的實例包括CE^CeC、CeCCH2及不同的伸丁快 基、伸戊炔基或伸己炔基異構物。
S 用語「環烷基」表示一飽和碳環,其由3至6個以 單鍵互相連接之碳原子所組成。「環烷基」的實例包括 201216849 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及環己基。「 ,結到c(:0)基團之環烷基,包括例如環丙羰:及環: 叛基用m環烧氧羰基」意指鍵結到c(=〇)基團的環 烷氧基,例如環丙氧羰基和環戊氧羰基。用語「環伸烷 基」意指魏二基環。「環狀基」的實例包括環伸丙 基、環伸丁基、環伸戊基和環伸己基。用語「環伸烯基」 表示含一烯鍵之環烯二基環。「環伸烯基」的實例包^括」 環伸丙烯基及環伸戊烯基。 「院氧基」包括例如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 異丙氧基以及不同的丁氧基、戊氧基、己氧基異構物。 烧硫基」包括支鍵或直鍵烧硫基部分,例如甲硫其、 乙硫基,以及不同的丙硫基異構物。「烧亞確醯基」包 括一個烷亞磺醯基基團的兩種鏡像異構物。「烷亞磺醯 基」的實例包括ch3s(=o)、ch3ch2s(=o)、 ch3ch2ch2s(=o)及(ch3)2chs(=o)。「院石黃醯基」的實 例包括 ch3s(=o)2、ch3ch2s(=o)2、ch3ch2ch2s(=o)2 及(CH3)2CHS(=0)2。「烷胺基」包括一個經直鏈或支鏈 烷基取代的NH自由基。「烷胺基」的實例包括 CH3CH2NH、CH3CH2CH2NH 及(ch3)2chnh。「二烧胺 基」的實例包括(CHAN、(CH3CH2)2N及 CH3CH2(CH3)N。 「烷氧烷基」表示烷基上有烷氧基取代。「烷氧烷 基」的實例包括ch3och2、ch3och2ch2、 ch3ch2och2 、 ch3ch2ch2ch2och2 及 CH3CH2OCH2CH2。「烷胺烷基」表示烷基上有烷胺基取 代。「烷胺烷基」的實例包括ch3nhch2、ch3nhch2ch2 s 12 201216849 及CH3CH2NHCH2。「二烧胺烧基」的實例包括 (CH3)2NCH2、CH3CH2(CH3)NCH2 及(CH3)2NCH2CH2。 「氰烷基」表示一經一個氰基基團取代的烷基基 團。「氰烷基」的實例包括NCCH2、NCCH2CH2及 CH3CH(CN)CH2。「經烧基」表示以一經一個經基基團 取代的烷基基團。「羥烷基」的實例包括HOCH2、 HOCH2CH2 及 CH3CH2(OH)CH。 「烷羰基」表示鍵結至一 c(=o)部分的直鏈或支鏈 烷基。「烷羰基」的實例包括CH3C(=0)、 CH3CH2CH2C(=0)及(CH3)2CHC(=0)。「烷氧羰基」的實 例包括 ch3oc(=o) 、 CH3CH20C(=0)、 ch3ch2ch2oc(=o)、(ch3)2choc(=o)及不同的戊氧羰 基及己氧羰基異構物。用語「烷羰氧基」表示鍵結至 c(=o)o部分的直鏈或支鏈烷基。「烷羰氧基」的實例包 括 ch3ch2c(=o)o 及(ch3)2chc(=o)o。「(烧硫基)幾基」 表示鍵結至c(=o)部分的直鏈或支鏈烷硫基。「(烷硫基) 羰基」的實例包括ch3sc(=o)、ch3ch2ch2sc(=o)和 (ch3)2chsc(=o)。「烷氧基(硫羰基)」意指鍵結到c(=s) 部分的直鏈或支鏈烷氧基團。「烷氧基(硫羰基)」的實例 包括 CH3OC(=S) 、 CH3CH2CH2OC(=S)及 (CH3)2CHOC(=S)。用語「烷羰胺基」表示鍵結到 C(=0)NH部分的烷基。「烷羰胺基」的實例包括 ch3c(=o)nh 及 ch3ch2c(=o)nh。
S 「三烷矽基」包括3個經由矽原子接附以及連結之 支鏈與/或直鏈烧基自由基,例如:三甲石夕基、三乙石夕 基及三級丁二甲矽基。 13 201216849 用語「fi素」在單獨使用或用於例如「鹵烷基」之 複合詞中時,包括氟、氯、漠或项。再者,當在如「鹵 烷基」的複合詞中使用時,所述烷基可能經相同或不同 的鹵素原子部分或全部取代。「S烷基」的實例包括 F3C、C1CH2、CF3CH2 及 CF3Ca。用語「鹵烯基」、「_ 烧氧基」、「i烧硫基」、「4燒亞續醯基」、「函燒續醯 基」、「i %烧基」及「_壞院基」與用語「齒院基」定 義相似。「鹵烯基」之實例包括ci2c=chch2及 CF3CH2=CH。「鹵院氧基」的實例包括cf3o、 CC13CH20、F2CHCH2CH20 及 CF3CH20。「鹵烷硫基」 的實例包括 CC13S 、CF3S 、CC13CH2S 及 C1CH2CH2CH2S。「鹵烷亞磺醯基」的實例包括 cf3s(=o)、cci3s(=o)、cf3ch2s(=o)及 cf3cf2s(=o) 〇 「鹵烷磺醯基」的實例包括CF3S(=0)2'CC13S(;=0;)2、 cf3ch2s(=o)2及cf3cf2s(=o)2。「鹵環烷基」的實例包 括氯環丙基、氟環丁基及氣環己基。 在一取代基基團中之碳原子總數係以「Ci-Cj」前綴 語來指示,其中i與j為1至8之數字。舉例而言,Ci-C^ 烷磺醯基表示甲磺醯基至丙磺醯基;c2烷氧烷基表示 CH3OCH2 ; c3烷氧烷基表示例如CH3OCH2CH2或 CH3CH2OCH2;以及c4烷氧烷基表示經一烷氧基基團取 代之烷基基團的各種異構物,該烷氧基團含有總共四個 碳原子,實例包括 ch3ch2ch2och2 及 CH3CH2OCH2CH2。 用語「未經取代」在與一基團例如一環連接使用 時,意指該基團除了其與式1餘部(remainder)附接之一 201216849 或多個接附物外,該基團不具有任何取代基。用語「選 擇性地經取代」意指取代基的數目可以為零。除非另有 說明,選擇性地經取代的基團可經和可容許數目一樣多 的選擇性取代基取代’藉由以非氫取代基在任何可得的 碳原子或氮原子上取代氫原子。一般來說,選擇性取代 基(當存在時)其數目範圍介於1至3。如本文中所使 用’用語「選擇性地經取代」可與片語「經取代或未經 取代」或與用語「(未)經取代」互換使用。 選擇性取代基的數目可經表明的限制所侷限。舉例 而言,片語「選擇性地經至多4個獨立選自碳原子環員 上尺53的取代基取代」意指可存在0、i、2、3或4個 取代基(若可能連接點數目允許之下 「除非另有指明,否則作為式1 (例如Q2)之成分的 「環」或「環系」係碳環(例如苯基)或雜環(例如吡 啶基)。用語「環員」係指形成環骨架的原子(例如c、 〇 N或S )。用浯「環系」表示二或多個稠環(例如喧 唑啉基)。 用'^非务族」包括完全飽和以及部分或完全不飽 和5衣’其限制條件為環均不為芳族。用語「芳族」指完 2飽和環的環原子各者實質上係在在同-平面上,並 個垂直於該環平面的P-執道,且(4 η+ 2) π電子(其 ml ;)為正整數)與該環聯結以遵守休克耳定則(HUckel,s 「石山 了 . 自碳之^ =展」表示一其中形成該環骨架的原子僅選 a ^ ^ ‘ 元全不飽和碳環滿足休克耳定則,則該 衣/、稱為「芳族碳環」。用語「飽和碳環」係指具有由
15 S 201216849 彼此以單鍵連接之碳原子所組成的骨架之, 指明,否則其餘碳價係由氫原子化據。衣’除非另有 用δ吾「雜環」或「雜環系」表示—環 至少—個形成環骨架的原子不是碳(例如Ν = 中 典型上,雜環含有不超過3個Ν原子、尤如、或)。 原子β及不超過2個S原子。除非另有_ 過2個= 可以為飽和、部分不飽和或完全不飽和環。春衣 =雜環滿^休克耳m,則該環亦稱作「=王= 雜環」。除非另有指明’否則雜環可透過任二 員雜=明内文中,當_的例二基或6 相對二與的鄰位、間位和對位係 R5ai上所述,Q及Q尤其可為經1至4個獨立選自 的取代基所取代之苯環。當Ql或q2之—例子包含 原更少的R5a取代基所取代之苯環’則接附氫 原子Μ係佔滿任何自由價。 物。^發明的化合物可以存在有一個或多個立體異構 ΡΆΜ種立體異構物包括鏡像異構物、非鏡像異構物、 j構物和幾何異構物。熟習該領域之技藝人士將明 ^個立體㈣物當械於其他立體異構物經漠化或 他立體異構物經分離出時,可能活性更高及/或 ::㊁示出有益的效果。此外’該熟習該領域之技藝人 Μ物道如何分離、濃化及/或選擇性地製備所述立體異 。本發明的化合物可以存在為立體異構物的混合 另J立體異構物或光學活性形式。值得注意的是阻
16 201216849 轉異構物’其為當繞一單鍵旋轉受限致使相互轉變慢至 足以分離’會發生的分子立體異構物構形。一個或多個 鍵的限制旋轉係與分子其他部分立體交互作用的結 果。在本發明中,當式1化合物在繞單一不對稱鍵自由 轉動的能量障壁高至足以可能分離異構物,則可展現阻 轉異構性(atropisomerism)。當異構物具有至少1000秒 的半生期’即其在約20Ϊ時自由能障壁至少約22.3 kcal mol1 ’則定義存有阻轉異構性(〇ki, Topics in
Stereochemistry,Vol. 14, John Wiley & Sons, Inc·, 1983)。熟習該領域之技藝人士將明暸,一個阻轉異構 物當相對於其他阻轉異構物濃化或當從其他阻轉異構 物分離出時,可能活性更高及/或可能展示出有益的效 果。此外’熟習之技藝人士知道如何分離、濃化及/或 選擇性地製備所述阻轉異構物。阻轉異構物的進一步說 明可見於]Vlarch,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 101-102, 4 Ed. 1992 » Oki, Topics in Stereochemistry, Vol. 14,
John Wiley & Sons, Inc” 1983 以及 Gawronski et al, Chirality 2002, 14, 689-702。本發明包含濃化混合物及 基本上為純的式1化合物之阻轉異構物。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式1之鏡像異構物。舉例而言, 下面式Γ及式Γ描繪式1的兩個可能的鏡像異構物,其 中掌性中心以星號(*)標示,且取代基R3及R4不為 相同者。 17 201216849
+又r所潛之分子描繪依照用於描繪立體化 標準協定。絲示域組態,自圖平面升起並朝向觀圖 者的鍵係財讀形標註,其中_寬端接附至朝向觀 圖者自圖平面升起的原子。於圖平面下方遠離觀圖者的 鍵係以虛線楔形標註,其中楔形窄端接附至遠離觀圖者 的原子。等寬線表示相對於所示之實心楔形或虛線模形 為相反或中立方向的鍵;等寬_描繪未意欲指定特定 立體組態之分子或分子部分中的鍵。 本發明包含消旋混合物,舉例而言,等 及式1"鏡像異構物。此外,本發明包括相較於式 異構物中的消魏合物之經濃化化合物。本發 2 基本上為純的式1化合物鏡像異構物,例如式丨,括 當經鏡像異構物濃化’ 一個鏡像異構 二1 :。 里(ee」)表不疋義,ee係定義為(2χ_1) ι〇〇〇/ 過 為混合物中主要鏡像異構物的莫耳分率°=。中X ee相當於60:40比率的鏡像異構物)。 .2(U的 值得注意的是本發明之組成物具有— 少5〇%、或至少75%、或至少9〇%、或至少2=至 構物過量。制值得注意的是純鏡像異構物的實^異 18 201216849 式1化合物可包含額外掌性中心。舉例而言,例如 Λ代絲身含有掌性中心。 戒白5亥項技術者會認知到,因為化合物的鹽類與它 應的非H形式在環境和生理條件下會處於平衡狀 〜所以鹽類會分享非鹽形式的生物效用。因此各種式 L化合物的鹽類可用來防治由真菌植物病原體引起的植 ,害(即農業適用)。S 1化合物之鹽包括以無機或 有機酸加成之酸加成鹽,例如氫溴酸、鹽酸、硝酸、磷 酉^、硫酸、乙酸、丁酸、反丁烯二酸、乳酸、順丁稀二 酉文、丙一酸、草酸、丙酸、水揚酸、酒石酸、4-甲苯磺 酸或戊酸。 選自式1、其立體異構物、Ν-氧化物及鹽類的化合 物通常存在多於一種形式,因此式1包括式1表示的所 有晶形和非晶形的化合物。非晶形包括像是蠟和膠的固 體實施例,也包括像是溶液和熔體的液體實施例。晶形 包括基本上代表單晶類型的實施例及代表多形體混合 物的實施例(即不同的晶形)。用語「多形體」意指一 可以結晶成不同晶形之化合物的特定晶形,這些形式的 晶格内分子有不同的排列及/或構形。雖然多形體可具 有相同之化學組成,它們亦可有不同的組成,因為有或 無共結晶之水或其他分子的存在,其可弱或強地鍵結於 晶格内。多形體可以在化學、物理和生物特性有所不 同,像是.晶體形狀、密度、硬度、顏色、化學穩定性、 炼點、吸濕性、懸浮率、溶解速率和生物利用度。熟習 該領域之技藝人士將明瞭,式1所代表的一化合物之— 多形體相對於式1所代表的同樣化合物之另一多形體 201216849 或多形體混合物,可展示出有益的效果(例如,嘀人 備有用的製劑,改進生物性效能)。式1所示之=二物 的特定多形體的製備和分離可以藉由熟悉該項技:之 人士已知的方法完成,包括例如使用選定的溶劑和^度 來結晶。 如發明内容總覽中所述之本發明實施例包括以下 所述。在以下之實施例中,式丨包含立體異構物、其 N-氧化物及鹽類,且關於「一種式丨之化合物」的敘^ 包括在發明内容總覽中對取代基之具體定義,除非在實 施例中有進一步之定義。 實施例1 一種式1之化合物,其中Ql係經i至3個 獨立選自R5a的取代基所取代之苯環;或一選 擇性地經至多3個獨立選自R5a的取代基所取 代之吡啶環或嘧啶環; 實施例2 —種實施例1之化合物,其中Qi係經(至 3個獨立選自R5a的取代基所取代之苯環。 實施例3 —種實施例2之化合物,其中Qi係經3個 獨立選自R5a的取代基所取代之苯環。 實施例4 一種實施例3之化合物,其中Q1係經2個 獨立選自R5a的取代基所取代之苯環。 實施例5 —種式1或實施例1至4中任一者之化合 物,其中Q1係經至少一個接附在一鄰位(相 對於連接Q1環至式1餘部的連接處)的R5a 取代基所取代之苯環。 實施例6 —種式1或實施例1至5中任一者之化合 物,其中Q2係經1至3個獨立選自R5a的取代 201216849 基所取代之苯環;或選擇性地經至多3個獨立 選自碳原子環員上的R5a及氮原子環員上的甲 基之取代基所取代之σ比峻環、吼咬環或n密咬 環。 實施例7 —種實施例6之化合物,其中Q2係經丄至 3個獨立選自R5a的取代基所取代之苯環;或 選擇性地經至多3個獨立選自碳原子環員上的 R5a及氮原子環員上的曱基之取代基所取代之 吼°坐環或。比咬環。 實施例8 —種實施例6之化合物,其中Q2係經1至 3個獨立選自R5a的取代基所取代之苯環;或 選擇性地經至多3個獨立選自R5a的取代基所 取代之吡啶環或嘧啶環; 實施例9 一種式1之化合物或實施例1至8中任一 者之化合物,其中Q2係經1至3個獨立選自 R5a的取代基所取代之苯環。 實施例10 —種實施例9之化合物,其中Q2係經3 個獨立選自R5a的取代基所取代之苯環。 實施例11 一種實施例10之化合物,其中Q2係經2 個獨立選自R5a的取代基所取代之苯環。 實施例12 —種式1或實施例1至11中任一者之化 合物,其中Q2係經至少一個接附在一鄰位(相 對於連接Q2環至式1餘部的連接處)的R5a 取代基所取代之苯環。 實施例13 —種式1或實施例1至12中任一者之化 合物,其中當各Q1及Q2係經1至3個獨立選 201216849 自尺53的取代基所取代之苯環,則…及Q2環 之一者係經2或3個取代基所取代且…及q2 環之另一者係經卜2或3個取代基所取代。 實施例14 一種式1或實施例1至13中任一者之化 合物,其中當各Q1及Q2係經i至3個獨立選 自1^3的取代基所取代之苯環,則Qi及q2環 之一者係經2或3個取代基所取代且Qi及q2 環之另一者係經1或2個取代基所取代。 實施例15 —種式1或實施例〖至14中任一者之化 合物,其中當各Q1及Q2係經1至3個獨立選 自R a的取代基所取代之苯環,則…及q2環 之一者係經3個取代基所取代且qi及Q2環之 另一者係經2個取代基所取代。 實施例16 —種式1或實施例丨至15中任一者之化 合物’其中當各Q1及Q2係經1至3個獨立選 自1153的取代基所取代之苯環,則Ql及Q2環 兩者以2個取代基所取代。 實施例17 —種式1或實施例丨至16中任一者之化 合物’其中當各Q1及Q2係經3個獨立選 自R5a的取代基所取代之苯環,則R5a取代基 係接附在鄰位或對位位置。 實施例18 —種式1或實施例〖至17中任一者之化 合物,其中R1及R2係各獨立為H、鹵素、氰 基、C1-C3烧基或環丙基。 實施例19 一種實施例18之化合物,其中Ri及R2 各獨立為Η、鹵素、氰基或crC3烷基。 22
S 201216849 實施例20 —種實施例18之化合物,其中R1及R2 各獨立為函素、氰基或CrC3烷基。 實施例21 —種實施例18之化合物,其中R1及R2 各獨立為H、鹵素、甲基或環丙基。 實施例22 —種實施例18之化合物,其中R1及R2 各獨立為鹵素、曱基或環丙基。 實施例23 —種實施例18之化合物,其中R1及R2 各獨立為Η、Cl、Br、I或CrC2烷基。 實施例24 —種實施例18之化合物,其中R1及R2 各獨立為Ο、Br、I或CrC2烷基。. 實施例25 —種實施例18之化合物,其中R1及R2 各獨立為a、Br或曱基。 實施例26 —種式1或實施例1至25中任一者之化 合物,其中 R3 為 Br、a、F、-OR6 或-SON。 實施例27 —種實施例26之化合物,其中R3為Br、 C卜 F 或-OR6。 實施例28 —種實施例27之化合物,其中R3為-OR6。 實施例29 —種式1或實施例1至25中任一者之化 合物,其中R3為鹵素。 實施例30 —種實施例29之化合物,其中R3為Br、 Cl 或 F。 實施例31 —種式1或實施例1至30中任一者之化 合物,其中R4為Η或甲基。 實施例32 —種實施例31之化合物,其中R4為Η。 實施例33 —種式1或實施例1至32中任一者之化 合物,其中各R5a獨立為鹵素、氰基、CrC2 23 201216849 烧基、C1-C2 _烧基、環丙基、C1-C2烧乳基、 crc2烷硫基或-T-U-V。 實施例34 —種實施例33之化合物,其中各1153獨 立為鹵素、氰基、曱基、鹵甲基、環丙基、甲 氧基、甲硫基或-T-U-V。 實施例35 —種實施例34之化合物,其中各1153獨 立為鹵素、氰基、甲基、鹵甲基、環丙基或甲 氧基。 實施例36 —種實施例35之化合物,其中各尺53獨 立為鹵素、氰基或甲氧基。 實施例37 —種實施例36之化合物,其中各尺53獨 立為Br、Q、F、氰基或甲氧基。 實施例38 —種實施例37之化合物,其中各1153獨 立為Br、C卜F或甲氧基。 實施例39 —種實施例38之化合物,其中各1153獨 立為Br、C1或F。 實施例40 —種實施例39之化合物,其中各尺5&獨 立為C1或F。 實施例41 一種式1或實施例1至40中任一者之化 合物,其中各R5b獨立為氰基、Q-C2烷基、環 丙基或C2-C3烷氧烷基。 實施例42 —種實施例41之化合物,其中各1151?為 甲基。 實施例43 —種式1或實施例1至42中任一者之化 合物,其中R6為Η、-CH(=0)、CVC3烷基、 CrC2鹵烷基、C2-C3烷氧烷基、C2-C4氰烷基、 24 201216849 c2-c4烷羰基、c2-c4烷氧羰基、c2-c4(烷硫基) 羰基或c2-c4烷氧基(硫羰基)。 實施例44 一種實施例43之化合物,其中R6為Η、 -CH(=0)、CrC3 烷基、CrC2 鹵烷基、C2-C3 烷氧烷基、C2-C4氰烷基、C2-C4烷羰基或C2-C4 烷氧羰基。 實施例45 —種實施例44之化合物,其中R6為Η、 -CH(=0)、甲基、鹵甲基、氰甲基、曱羰基或 甲氧羰基。 實施例46 —種實施例45之化合物,其中R6為Η。 實施例47 —種式1或實施例1至46中任一者之化 合物,其中各Τ獨立為0、N(R7)或一直接鍵。 實施例48 —種實施例47之化合物,其中各R7獨立 為Η或甲基。 實施例49 一種實施例47之化合物,其中各Τ獨立 為Ο、ΝΗ或一直接鍵。 實施例50 —種式1或實施例1至49中任一者之化 合物,其中各U獨立為Ci-Q伸烷基,其中至 多1個碳原子係選自c(=o)。 實施例51 —種實施例50之化合物,其中各U獨立 為CrC3伸烷基。 實施例52 —種式1或實施例1至51中任一者之化 合物,其中各V獨立為N(R8a)(R8b)或OR9。
S 實施例53 —種式1或實施例1至52中任一者之化 合物,其中各R8a&R8b獨立為H'CrQ烷基 或Ci-G鹵烷基。 25 201216849 實施例54 —種實施例53之化合物,其中各尺83及 R8b獨立為Η或甲基。 實施例55 —種式1或實施例1至54中任一者之化 合物’其中各R9獨立為H、CrC6烷基或Cl-C6 鹵炫基。 實施例56 —種實施例55之化合物,其中各r9獨立 為Η、曱基或鹵甲基。 本發明之實施例,包括上述實施例1-56及任何其 他於此描述之實施例’可以任何方式組合,且實施例中 變數說明不僅適用於式1之化合物,也適用於可用於製 備式1之化合物之起始化合物及中間體化合物。此外, 本發明之實施例,包括上述實施例1-56及任何其他於 此所述之實施例’及任何其組合,係適用於本發明之組 成物及方法。 實施例1-56的組合藉由以下所闡述: 實施例Α1 —種式1之化合物,其中 Q1係一經1至3個獨立選自R5a的取代基所取 代之苯環;或一選擇性地經至多3個獨立 選自R5a的取代基所取代之0比咬環或喷咬 環; Q2係一經1至3個獨立選自R5a的取代基所取 代之苯環;或一選擇性地經至多3個獨立 選自碳原子環員上R5a及氮原子環員上甲 基的取代基所取代之吼唾環、σ比咬環或哺 啶環; 26 201216849 R及R2各獨立為Η、鹵素、氰基、crC3烷基 或環丙基; R3 為 Br、a、F、-OR6 或.sc^N ; R4為Η或甲基,· 各R5a各獨立為鹵素、氰基、Crc2烷基、Crc2 齒炫基、環丙基、crc2烷氧基、crc2 烷硫基或-T-U-V ; R 為 Η、-CH(=〇)、crC3 烷基、CVC2 鹵烷基、 C2-C3烷氧烷基、c2_c4氰烷基、c2_c4烷 幾基、C2_C4烷氧羰基' c2_c4(烷硫基)羰 基或C2-C4烷氧基(硫羰基); 各T獨立為〇、NH或一直接鍵; 各U獨立為crC3伸炫基,其中至多1個碳原 子係選自c(=o); 各 V 獨立為 N(R8a)(R8b)或 〇R9 ; 各R8a及R8b獨立為H或甲基;以及 奋各R9獨立為H、甲基或鹵甲基。 實施例A2 —種實施例A1之化合物,其中 Q1係一經1至3個獨立選自的取代基所取 代之苯環; Q2係一經1至3個獨立選自的取代基所取 代之苯環; R1及R2各獨立為Η、Cl、Br、I或Cl-C2烷基; 以及 各R5a獨立為鹵素、氰基、曱基、鹵甲基、環 丙基、甲氧基、甲硫基或-T-U-V。
27 S 201216849 實施例A3 —種實施例A2之化合物,其中 R1及R1各獨立為Cl、Br或甲基; R2 為-OR3 ; R4 5為Η ;以及 R6 為 Η、_CH(=〇)、c】-c3 烷基、CVC2 i 烷基、 C2-C3烷氧烷基、crc4氰烷基、c2_c4烷 幾基或C2-C4烷氧羰基。 實施例A4 —種實施例A3之化合物,其中 各R5a獨立為Br、a、F、氰基或甲氧基; R3為Η ;以及 Q及Q1環之一者係經2或3個取代基所取 代’且Q1及Q1環之另一者係經1或2個 取代基所取代。 特定實施例包括選自由下列所組成之群組中的式i 化合物: 2,4-二氣-α_(2_氣-4_氟苯基-二氟苯基 咪唑-5-甲醇; 2·氯-α-(2_氣氟苯基)-1 -(2,6-二氟苯基)-4-甲基 -1好-咪唑-5-甲醇; 28 1 、〉臭氣-4-氟苯基)-1 -(2,6-二氟苯基)-4-甲基 2 -li/-咪唑-5-甲醇; 3 2,4_ 二氣 _α-(1-氣-4-氟苯基)-1-(2-氯-6-氟苯基)-1//-咪°坐-5-甲醇; 4 溴-2-氯-α-(2-氯_4_氟苯基卜^^^二氟苯基)_1/Λ 5 咪嗤-5-甲醇; 201216849 2-氯-α-(2-氯-4-氟苯基)-1-(2-氯-6-說苯基)-4-甲基 -Ι/f-咪唑-5-甲醇; 2->臭-α-(2_氯-4-氟苯基)-1-(2-氯-6_氟苯基)-4-甲基 -1//>味峻-5-甲醇; 4-溴-2-氯-α-(2-氯-4-氟苯基)-1-(2-氯-6-氟苯 基)-1丑-咪唑-5-曱醇; 2.4- 二氯-1-(2-氯-4,6·二氣苯基)-α-(2-氯-4-氟苯 基)-1//-咪唑-5-甲醇; 2_氯-1_(2-氯-4,6-二氟苯基)-α-(2-氯-4-氟苯基)-4-甲 基· 1 //-。米唾-5 -甲輕, 2-'/臭-1-(2-氯-4,6-二氟苯基)-α-(2-氯-4·氟苯基)-4-甲 基-1//-咪唑_5_甲醇; 4-漠-2-氯-1-(2-氯-4,6-二氟苯基)-α-(2-氯-4-氟苯 基坐-5-甲醇; 1-(2-漠-4,6-二氟苯基)-2,4-二氯-α-(2-氯-4-氟苯 基)-1//-咪σ坐-5-甲醇; 1- (2-溴-4,6-二 I 苯基)-2-氯-α-(2-氣-4-氟苯基)-4•甲 基-1//-咪唑-5·甲醇; 2- 溴-1-(2-漠-4,6-二氟苯基)-α-(2-氯-4-氟苯基)-4-甲 基-1//-咪唑-5-甲醇; 4-溴-1-(2-溴-4,6-二氟苯基)-2-氯-ot-(2-氯-4-氟苯 基咪唑-5-甲醇; 2.4- 二氯-α-(2-氯-4-敦苯基)-1-(2,4-二氟苯基)-1//-味a坐-5-甲醇; 2-氯-α-(2-氯-4-氟苯基)-1-(2,4-二氟苯基)-4-甲基 -1//-°米唾-5-甲醇; 29 201216849 2-漠-α-(2-氯-4-氟苯基)-1 -(2,4-二氟苯基)-4-甲基 -l/ί-咪唑-5-甲醇; 4-’/臭-2-氯-〇1-(2-氯-4-氣苯基)-1-(2,4-二氣苯基)-1//'-味哇-5-甲醇; 2,4-二氯-α,Ι-雙(2-氯-4-氟苯基)-1//-咪唑-5-甲醇; 2-氯-α,Ι-雙(2-氯-4_氟苯基)_4_甲基_1払咪唑-5-甲 醇; 2-溴-α51 -雙(2-氯-4-氟苯基)-4-甲基-1 咪唑-5-甲 醇; 4·溴-2-氯-α51-雙(2-氯-4-氟苯基)-1//-咪唑-5-甲醇; 1 -(2->臭·4_ 鼠苯基)_2,4~·二氯-α-(2-氣-4-氣苯基 ρ米α坐-5-甲醇; 1 -(2->臭-4-鼠苯基)-2-氯-α-(2-氯-4-鼠苯基)-4-甲基 -1//-咪唑-5-甲醇; 2-邊-1 -(2-邊-4-氣苯基)-ct-(2•氯-4-鼠苯基)-4-甲基 -1//-味唾-5-甲醇; 4- >臭-1-(2- >臭-4-鼠苯基)-2-氯氯-4-氣苯 基)-1//-咪唑-5-甲醇; 2- >臭-4-氯-1-(2-氯-4,6-二氣苯基)-ot-(2,4-二氣苯 基)-1//-咪唑-5-甲醇; 2-邊-1-(2-氯·4,6-二氣苯基)-α-(2,4-二氣苯基)-4-甲 基-1//-咪唑-5-甲醇; 2-氯·α-(2·氯-4-甲氧苯基)-1-(2,6-二氟苯基)-4-甲基 -li7-咪唾-5-甲醇; 2-氯-1-(2,6-二氟苯基)-〇K4-甲氧基-2-甲苯基)-4-甲 基-1//-咪唑-5-甲醇; 30 201216849 2-氯-1-(2-氯-6-氟苯基甲氧基_2_甲苯基)_4_ 甲基-1Θ-咪唾-5-甲醇; 4-漠-2-氯-α_(2-氯_4_甲氧苯基Η_(2,6_二氟苯 基)-1界咪唾_5_甲醇; 4-溴-1-(2-氣·6-氟苯基)_α_(4_甲氧基_2_甲苯基)_2_ 甲基乐咪唾-5-甲醇; 4_氯小(2-氯_4,6-二氟苯基)_α_(2_氯_4_甲氧苯基)_2_ 甲基-1//-咪唑-5-甲醇; 4-氯-α·(2-氯-4·甲氧苯基)小(2,6_二氟苯基)_2_甲基 -l/ί-咪唑-5-甲醇; 2-氯-1-(2-氣-4,6-二氟苯基)_α_(2,4·二氟苯基)-4-甲 基-l/ί-咪唾-5-甲醇; 2_氯-1-(2-氯_4,6_二氟苯基)_α·(2_氯氟苯基)冰曱 基-Ι/f-咪唾-5-甲醇; 2-氣-H2-氣-4,6-二氟苯基)-α-(4_氟-2-曱苯基)-4-甲 基-1//-咪嗤-5-甲醇; 2-氯-1 -(2-氯-4-氟苯基)-α·(2-氯-4-甲氧苯基)-4·甲 基-1//-咪唾-5-甲醇; 2-氯-1-(2-氯-4-氟苯基)-α-(4-甲氧基-2-甲苯基)_4_ 甲基-l/ί-咪唑-5-甲醇; 4-、;臭-2·氣-α,ι_雙(2·氯-4-氟苯基)·ΐπ咪唑_5_甲醇; 2,4-二氯-1-(2-氯 _4,6-二氟苯基)-α-(2,4-二氟笨 基)-1//-咪唑-5-甲醇; 2-氯-1-(2-氯-6-氟苯基)-α-(2,4,-二氟苯基)-4-甲基 -1//-咪唑-5-甲醇;
31 S 201216849 1 -(2-溴-6-氟苯基)_2_氯_α_(2 4_二氟苯基)_4-甲基 -1私〇米。坐-5-甲醇;以及 1 -(2-溴-6-氟苯基)-2-氣-α-(4-甲氧基_2_甲苯基)_4_ 甲基-1//-咪唑-5-f醇。 值得注思的是式1化合物(包括所有立體異構 物)、其N-氧化物及鹽類(包括但不限於上述實施例 1-56) ’其中R1及R2各獨立為η、鹵素、氰基、硝基、 crc3 烷基、c2-c3 烯基、C2_C3 烯基、Ci_C3 由烷基、c2_c3 鹵烯基、環丙基、i環丙基、CrC3羥烷基、c2_c3氰烷 基、q-c:3烷氧基幽烷氧基、Cl_C3烷硫基或Ci_C3 函炫硫基。 進步值彳于’主思的是式1化合物(包括所有立體異 構物)、其N-氧化物及鹽類(包括但不限於上述實施例 1-56) ’其中R3為鹵素或_〇尺6。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式丨化合物(包括所有立體異 構物)、其N-氧化物及鹽類(包括但不限於上述實施例 1 56) ’其中各R係獨立為齒素、氰基、羥基、硝基、 ca烷基、c2_c3烯基、C2_C3快基、Ci_C3函烷基、c心 鹵烯基、環丙基、自環丙基、c2_c3氰絲、Ci_c3烧硫 f、CrC3 4烷硫基、Ci-C3烷亞磺醯基、crc3 έ烷亞 ,醯基、crc3烧績醯基、Ci_c3自炫續醯基、Ci_c3烷 氧基、Q-c3 _烷氧基、C2-C3烷羰基、crc3烷胺基、 C2_C4二烷胺基,C2'C3烷羰胺基、C3_C6三烷矽基、 -NHCH(=〇)、_C(==S)NH2、_SC=N 或-τ υ ν。 本發明提供—種殺真菌組成物,其包含-種式1之 化合物(包括其所有幾何及立體異構物、Ν•氧化物及 32 201216849 鹽)’及至少一種其他殺真菌劑。值得注意.的是此類組 成物之實施例係包含一對應於任何上述化合物實施例 之組成物。 本發明提供一種殺真菌組成物,其包含一殺真菌有 效量之式1化合物(包括其所有幾何及立體異構物、N_ 氧化物及鹽)’及至少一種選自於由表面活性劑、固體 稀釋劑及液體稀釋劑所組成之群組的額外組分。值得注 意的是此類組成物之實施例係包含一對應於任何上述 化合物實施例之組成物。 本發明提供一種防治由真菌植物病原造成之植物 病害的方法,其包含將一殺真菌有效量之一式丨化合物 (包括其所有幾何及立體異構物、N_氧化物及鹽)施用 於忒植物或其部分,或施用於植物種子。值得注意的是 此類方法之實施例為包含施用-殺真菌有效量之化合 的方法為化合物係對應於任何上述化合物實施例之 H特別值得注意的實施例為以本發明之組成物來 施用該化合物者。 以下如流程丨-14中所述之一或多種方法及變體 於製備式1化合物。除非另有說明,否則在下面 -20化合物中的Ql、q2、r1、r2、尺3及r4定義係: 述發明内容總覽中所界定。式la-IMb合物為式1 < 龙種子集’且除非另有說明,否則所有式la-lc的取1 土均如=上述為式1所界定的取代基。 s “如6流輕1中所示’式la化合物(即式卜其中I ^ R且R為H)可藉由將式2之酮化合物與式以^ 機金屬試劑接觸來製備,其中M1為 MgX1、Li j 33 201216849
ZnX1且X1為Cl、Br或I。典型上,該反應係於例如四 氫呋喃、二乙基醚或甲苯之適當溶劑中、在溫度介於 約-78至20°C下進行。此類型反應可參見化學文獻;例 如請參閱 Koswatta et al·,Organic Letters 2008,10(21), 5055-5058 及 Koswatta et al.,Synthesis 2009, (17), 2970-2982。又,流程1之方法於本實例1步驟E及實 例6步驟C中說明。 式Θ-Μ1化合物為商業上可取得者,且可由熟習該 項技術者熟知之方法製備。 流程1
其中M1為MgX1、Li或 ZnX1,且X1 為Cl、Br或I
如流程2所示,式la化合物(即式1,其中r3為 -OR6且R6為H)可藉由類似流程1之方法製備,其中 取代基Q1及R4交換。在方法A中,含Q1式3之_類 與式RtM1之有機金屬試劑反應,使用反應條件如流程 1中所述,以產生式la之化合物,其中r4為烷基。本 實例3步驟F說明使用甲基鋰之該方法。在方法b中, 式3之化合物在介於約_20至20°c之間的溫度下,於例 如曱醇、乙醇、四氫呋喃或二乙基醚之溶劑中,與例如 硼氫化鈉、氫化二異丁基鋁或氫化鋁鋰之含氫化物還原 34 201216849 劑接觸,以產生式la之化合物,其中R4為H。本實例 2步驟F §兒明此使用蝴氣化納之方法。 亦可利用其他熟習該項技術者習知的還原技術,以 獲得式la之化合物’其中R4為η。舉例而言,式3之 酉同類可藉由如流程2方法C所示之催化氫化作用還原。 典型反應條件涉及在約70至700 kPa的壓力下、於金 屬催化劑(例如承載於例如活化碳之惰性載體上之鈀或 釕)存在下,在例如乙醇之溶劑中,於約2〇。匸下,將 式3之化合物暴露於氫氣。此為熟知的還原作用類型; 清參閱例如 Catalytic Hydrogenation,L. Cerveny,Ed
Elsevier Science, Amsterdam, 1986, Tetrahedron: Asymmetry 2009, 20(5), 605-609 and Tetrahedron Letters 1995, 36(50),9153-9156。熟諳此藝者將理解可能存於式 3化合物之某些其他官能性亦可於催化氫化條件下被還 原,因此需要適當選擇催化劑及條件。在若干情況中, 存在具有至少一個N-H鍵的掌性二胺配位基,會造成 對所欲化合物有較高的化學選擇性(即,羰基部分較可 能比存於式3化合物中的某些其他官能性更能被選擇 性地還原)。關於此反應的條件及變化,請參見例如 Praetorius et al., Organometallics 2010, 29(3), 554-561 ° 35 s 201216849
方法A
P-M1 (針對R4為烷基者)
其中M1為MgX1、Li或 ZnX1,且 X1 為Π、Br 或 I 方法^ 還原劑,例如领氫化鈉、氫价 二異丁基铭或氫化銘裡 (針對R4為Η者)
方法C η2,催化劑 (針對R4為Η者) 如流程3中所示,式la化合物(即式1,其中R3 為-OR6及R6為H)可使用各種發表於化學文獻的條件 而轉化為式lb之化合物(即式1,其中|^為4素)。舉 例而言’以氟化劑(例如:雙(2-甲氧乙基)胺基硫 (Deoxo-Fluor®)、三氟化二乙胺基硫(DAST)、HF-吡啶 (歐拉試劑(Olah's reagent))或四氟化硫)處理式la之 化合物,產生式lb之化合物,其中R3為f。關於反應 條件,請參見 C. J. Wang, Organic Reactions 2005, Vol. 34 (Wiley,New York,1951) Chapter 2, pp. 319-321。其中 R為Br的式lb化合物可藉由Beukers et al.,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2004, 47(15),3707-3709 所描述的 方法’將對應的式1 a化合物在例如冰醋酸之溶劑中以 氫溴酸處理而製備。其中R3為C1的式lb化合物可藉 由將對應的式la化合物在有例如三乙胺或吡啶的鹼存 在下’於25-110°C下、在例如二氯甲燒或吼咬的溶劑 中’以亞硫醯氯或五氯化磷處理而製備。其中R3為j 36 201216849 的式lb化合物可藉由依據Tetrahedron Letters 2001,42, 951-953 and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965, 87, 539-42中所述之一般方法,於25-70°C下將對 應的式la化合物在BF3.Et20及例如1,4-二【口 +咢】烷 (l,4-dioxane)之醚類溶劑的存在下與碘化鈉或碘化鉀反 應’或在例如乙腈之溶劑中與氫碘酸反應而製備。 流程3
lb 若使用試劑1,則卤素為F 若使用試劑2,則鹵素為C1 若使用試劑3,則鹵素為Br 若使用試劑4,則鹵素為I 試劑 1 : Deoxo-Fluor® ' DAST等等 試劑2 : S0C1#PC15 試劑3 : S0Br2或PBr5 q
試劑4 : Nal或ΚΙ或HI 卤素 如流程4所示,式lc化合物(即式1,其中R1為 4素)可藉由將其中R1為Η的式1化合物在例如N,N-二甲基甲醯胺或乙腈之適當溶劑存在下,以對應的N-齒琥珀醯亞胺於20至80°C下處理約30分鐘至20小時 的期間來製備,其係依據該項技術中已知的一般程序’ 例如 Tetrahedron Letters 2009,50, 5762-5764 中所述 者。實例5及實例6步驟D說明使用NBS的流程4方 法。
S 37 201216849 流程4
其中R1為Η
NIS 或 NCS 或 NBS
當使用NCS時,則鹵素為Cl 當使用NBS時,則鹵素為Br 當使用NIS時,則鹵素為I 如流程5所示,為了將氟導入咪唑環的編號4位 置,使用例如 Zhumal Organicheskoi Khimii 1983,19, 2164-73中所述之程序,將其中i素為Cl之式lc化合 物在例如二甲亞颯或Ν,Ν-二曱基曱醯胺的存在下,於 0-25°C下以氟化鉀或鉋化鉀處理30分鐘至4小時的期 間。 流程
R2
KF 或 CsF
R2 lc 其中鹵素為F 在流程4的方法中,鹵化作用典型上優先發生在咪 唑環的編號4位置,以產生式lc化合物(即式1,其中 R1為鹵素)。為獲得其中R1及R2兩者均為鹵素的式1 38 201216849 化合物,可使用流程4及5方法的適當變化型, lc化合物以相同鹵化試劑之第二等效物(針對汉!將式2 為相同鹵素)或不同鹵化試劑(針對及r2 及R 素)處理。針對說明其中R1及R2為不同4素的^同_ 合物之製備方法的實例,請參見實例7。 化 如流程6所示,其中R4為烷基的式2中 物,可藉由將式以2有機金屬·與式4之醯胺^ 來製備。在此方法中化合物為格任亞^ (Gdgnard reagent)(即 M2 為 MgX2 且 ¥ 為出或 c 如氯化甲鎮m%)或有機裡試劑(即μ2為u, 例如甲基n或三級T基鍾)。㈣上,該反應係於例如 二乙基謎、四纽W甲苯之適當_中,在溫度介於 約-78至赃間進行。式2之化合物可藉由以酸水溶液 淬熄反應混4合物、叫機溶鮮取及濃縮來分離。 其中R為Η之式2化合物可藉由將式4化合物以 例如氫化一異丁基鋁之金屬氫化物還原劑還原來製 備,如流程6中所示。 流程6
4 其中R8為烷基胺(例如 N(Me)2^,N(0MeMe))
R4-M2 (針對R4為烧基者) 其中M2為MgX2或Li 且X2為Cl或Br 或者 金屬氫化物’例如(i-Bu)2AlH (針對R4為Η者)
S 39 201216849 式4之醯胺類化合物可藉由該項技術中已知方法 製備。舉例而言,如流程7中所示,其中Ra為N(OMe)Me 的式4化合物可藉由將式5的羧酸轉化至對應的醯氯來 合成,該醯氣可原位分離或形成,如流程7中所示。以 N,0-二甲基羥胺鹽酸鹽處理醯氯產生式4,其中Ra為 N(OMe)Me。此類型反應已為熟知者,並發表於化學文 獻中(例如有關溫勒伯醮胺反應(Weinreb amide reaction) 的發表文獻)。關於條件跟變化,請參見下列參考文獻 及其中所引用之文獻:PCT專利公開第WO 2005/086836 號、De Luca et al·,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2001,66, 2534-2537 及 Weinreb et al., Tetrahedron Letters, 1981, Vol. 22, No. 39, 3815-3818。此外,本實例 3 步驟 D 說 明流程7的方法。 流程7
其中 Ra 為 N(〇Me)Me) 式5化合物可如流程8中所示來製備。在此方法 中,式6化合物首先在約一78t至周圍溫度的溫度範圍 下,於例如四氫呋喃、二乙基醚或曱苯之適當溶劑中以 鹼進行處理。可用於此反應的鹼包括例如二異丙胺或 2,2,6,6-四甲基哌啶之胺鹼的鋰鹽或鹵化鎂鹽類。以親電 201216849 子劑將所得的陰離子(原位產生)作後續處理,將R2 基團加至咪唾環,以產生式6a化合物。針對鹵化作用, 該親電子劑可為鹵素衍生物,例如N-氣琥珀醯亞胺 (NCS)、N-溴琥珀醯亞胺(NBS)、N-碘琥珀醢亞胺 (NIS )、六氯乙院、ι,2_二漠四氣乙院、四溴化碳、六 氯乙燒或例如Accufluor® (例如N-氟雙(苯續醯基)胺) 之氣化劑。針對烷化作用,該親電子劑可為式R2-Lg之 烧化劑(其中Lg係一脫離基’例如:Cl、Br、I或石黃酸 鹽’例如對甲苯磺酸鹽、甲磺酸鹽或三氟甲石黃酸鹽), 其中R係燒基、烧硫基、_炫*基、晞基、_烯基、炔 基等等。或者’當R2為烷硫基,可使用例如二硫二烷 (dialkyldisufide)之對稱親電子劑。此處所提及之用語 「烷化作用」及「烷化劑」不限於R2為烷基。相關參 考文獻請參見 Almansa et al.,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2003, 46, 3463-3475 Tetrahedron Letters 1994, 35(21),3465-8 及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2001, 66(15),5163-5173。此外,實例3步驟B說明使用流程 8之方法製備式6a之化合物。可使用各種經化學文獻報 導之方法,將所得之式6a之酯轉化為式5之羧酸,包 括在無水條件下親核裂解或涉及使用酸或驗任一者之 水解(請參見 T. W. Greene and P. G. Μ Wuts,Protective Groups in Organic Synthesis, 2nd ed., John Wiley & Sons, Inc·,New York,1991,pp. 224-269 方法文獻探討)。較佳 的是以經鹼催化之水解方法,從對應酯類製備式5羧 酸。適合的驗包括驗金屬(例如鐘、納或鉀)氫氧化物。 舉例而言,酯可溶於水及例如甲醇之醇類的混合物中。 201216849 在以氫氧化贼氫氧化鉀處理時,該醋皂化以產生缓酸 納鹽或If鹽。以例如氫氯或硫酸之強酸進行酸化,產 生该羧酸。實例3步驟C及pCT公開第w〇 2〇〇3/〇丨6283 號提供說明用於將酯轉化至酸的經鹼催化水解方法實 例。 流程8
R2 5 1.鹼 2.覩電子劑 (例如鹵化劑或R2-Lg) 6 6a
Rb為低碳炫基(例如Me、Et、Pr) Rb為低碳坑基(例如Me、Et、Pr) 一種類似流程8的方法亦可用於自對應其中尺2為 Η之式4化合物來製備其中R2為鹵素、烷基、烷硫基、 鹵烷基、烯基、4烯基、烯基等等之式4化合物。 在一替代方法中’其中R4為Η之式2化合物可藉 由將式7之醇類氧化成對應之醛類來製備,如流程9中 所示。該氧化反應可藉由各種方式進行,例如將式7之 醇類以二氧化锰、迪斯-馬灯過蛾烧(Dess-Martin periodinane)、氯絡酸σ比咬或重鉻酸°比咬處理。流程9 之方法於實例1步驟D及實例6步驟Β中說明。 42 201216849 流程9
如流程10中所示,其中R1及R4為Η及R2為烷基、 鹵烷基等等的式2化合物亦可藉由將式8之苯胺與式9 之腈於氯化氫氣體存在下縮合來製備,以製造脒10。 式10化合物與2-鹵丙二醛11 (即2-氯丙二醛或2-溴丙 二醛)於乙酸及三乙胺催化劑存在下反應,產生式2之 化合物。參考文獻請參見例如Ferreira et al., 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2007,42(11-12), 1388-1395及該文中的參考文獻。此外,本實例4步驟 A及B說明流程10之方法。 流程10
其中R1及R4為Η,且R2為烷基、 i烷基及類似者
S 43 201216849 *式8之苯胺類及式9之腈類為商業上可購得且可 藉由本領域巾職知的方法製備。式u之㈣二酸為 商業上可購付’且可藉由該項技術巾所熟知的方法製 備,例如 Trofimenk。,〇f 〇职他 Chemistry 1963, 28, 3243-3245中所描述者β 式3中間體化合物可使用類似流程6之方法製備, 其中式β-Μ2之芳基有機金屬試劑與式4化合物反應, 以產生式3化合物,如流程u中所示。實例3步驟Ε 說明流程11之方法。 流程11
其中Μ2為MgX1或Li, 且X1為Cl、Br或I 3 其中胪為烷基胺(例如 N(Me)2SN(0Me)Me) 或者,如流程12中所示,式3之化合物可使用弗 里得-夸夫特縮合反應(Friedel-Crafts condensation)技 術,藉由將式12之醯氯與式β-Η化合物反應來製備。 典型上,該反應係在路易斯酸(例如氣化鋁或四氯化錫) 及例如二氣甲烷、1,2-二氯乙烷、四氯乙烷、硝苯或1,2-二氯苯之溶劑的存在下,於介於約-10至220°C間的溫 度下進行。弗里得·夸夫特反應記載於各種已發表參考 201216849 文獻中,包括 Lutjens et al·,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2003, 46(10),1870-1877 'PCT 專利公開第 WO 2005/037758 及 J. March,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McGraw-Hill,New York,p 490 以及其中所引 用之參考文獻。流程12之方法亦於實例2步驟E中說 明。 流程12
如流程13中所示,式7中間體化合物可藉由將式 13之酸或醋還原而獲得。可用於流程丨3之方法的還原 劑包括像是硼烷錯合物、氫化鋁鋰、硼氫化鈉或氫化二 異丁基鋁。流程13之方法於實例1步驟C及實例6步 驟A中說明。 流程13
13 其中以為}1、Me或Et 45 201216849 如流程14中所示,式13化合物可藉由將式14苯 胺以式15乙醛酸鹽處理來製備。取決於反應條件(例 如反應溫度及溶劑),會形成式16或式17中間體。當 式16及式17化合物兩者在例如破酸鉀、三級丁氧化 鉀、氫氧化鈉、氫化鈉、三級丁胺或1,8-二吖雙環[5.4.0] 十一-7-烯(DBU)之適合的鹼存在下、於例如甲醇、二【口 +咢】烷、四氫呋喃、二甲亞砜、N,N-二甲基甲醯胺或 二甲氧乙烷之適當溶劑中,在範圍自約0至15(TC之溫 度下,以式18之異氰對甲苯磺醯甲烷 (p-toluenesulfonylmethyl isocyanide)或式 19 之異氰苯并 三 〇坐-1-基甲烧(benzotriazol-l_ylmethyl isocyanide)處 理,使式16及式17化合物兩者經歷環化作用。有關代 表性程序,請參見 Chen et al·, Tetrahedron Letters 2000, 41(29), 5453-5456、Almansa et al·,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2003,46(16),3463-3475 及 Katritzky et al., Heterocycles 1997, 44, 67-70。此外,流程 14 之方法於 實例1步驟A、實例2步驟A及實例3步驟A中說明。 46 201216849 流程14 Ο
19 式18化合物為商業上可購得,且可自未經取代之 異氰對甲苯項醯甲烧(即R1為Η),於相轉移條件下使 用於化學文獻中報導之方法來製備;例如請參見LeuSen et al.,Tetrahedron Letters 1975, 40, 3487-3488。 經取代之式19異氰苯并三唾-i-基甲烧化合物可在 例如碳酸鉀、氫化鈉或三級丁氧化鉀之鹼的存在下,藉 由將異氰苯并三唑-1-基甲烷與式r/X3化合物(其中χ3 係鹵素)接觸來製備。有關典型反應條件,請參見
Katritzky et al‘,Heterocycles 1997, 44, 67-70。熟習該項 技術者將會認知到其他用於製備式化合物的方法, 201216849 例如 Katritzky et al.,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Perkin Transactions 1 1990,(7),1847-1851 所述之方法。 本領域存有許多用於製備咪唑類及官能性化咪唑 編號2及編號4位置的其他方法,且為熟習該項技術者 所熟知。有關代表性程序,請參見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Perkin Transactions 1: Organic and Bioorganic Chemistry 1975 (3), 275-7 ; Chemische Berichte 1976, 109(5), 1625-37 ; Synthesis 1988, (10), 767-71 ;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2003, 46(16), 3463-3475;及 Russian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2009, 45(8),1210-1213 ;亦請參見 World Patent Publications: WO 2009/137651、WO 2009/127615 及 WO 2009/053102。 熟習該項技術者會認知到,可將各種官能基轉換成 其他的官能基以得到不同的式1化合物。將其中R3為 OH的式1化合物轉化為對應之酯類、碳酸酯類及醚類 為熟習該項技術者所熟知的。 式1化合物或用於其製備的中間物可能含有芳族 石肖基(aromatic nitro group),其可被還原成胺基,接著經 由像是山德邁耳反應(Sandmeyer reaction )之該項技術 中所熟知的反應被轉化為各種的i化物或烷硫化物,並 得出式1的其他化合物。藉由相似的已知反應,可經由 重氮鹽將芳族胺類(苯胺類)轉化為酚類,接著可將其 烷基化以製備出帶有烷氧基取代基的式1化合物。同樣 地,透過山德邁耳反應製備的芳族鹵化物如溴化物或碘 化物可在銅催化條件下與醇反應,例如烏耳曼反應 (Ullmann reaction)或其已知的修飾反應,以提供含有院 48 201216849 氧基取代基的式1化合物。此外,一些鹵基如氟或氯可 於鹼性條件下經醇置換’以提供含有對應的烷氧取代基 的式1化合物。所生成的烷氧基化合物本身可用於進一 步的反應,以製備出其中為_τ·υ_ν的式i化合物(可 參見如PCT公開第WO 2007/149448號)。其中R1或 R2為鹵化物(較佳的為溴化物或碘化物)的式i化合物 或其前驅物,係用來製備式1化合物之過渡金屬催化的 父互輕合反應中特別有用的中間物。這些類型的反應係 詳細記載在文獻中,可參見如Tsuji in Transiti〇n Metal Reagents and Catalysts: Innovations in Organic Synthesis, John Wiley and Sons, Chichester, 2002 ; Tsuji in
Palladium m Organic Synthesis,Springer,2005 ;及
Miyaura and Buchwald in Cross Coupling Reactions: A Practical Guide,2002 ;及其中引用的參考文獻e 熟習該項技術者會認知到,藉由使用該技術中熟知 的條件,可將硫化物基團氧化成對應的亞砜或砜。 應認可,上述用於製備式1化合物的一些試劑及反 應條件,可能無法與某些存在於中間物中的官能度相 容。在這些實例中,併入保護/去保護次序或官能基相 互轉換至該合成中,將有助於獲得所欲產物。該保護基 的使用及選擇對於熟習化學合成之人士將是顯而易見 的(可參見如 Greene,T. W.; Wuts,P. G. M. Protective Groups in Organic Synthesis, 2nd ed.; Wiley: New York, 1991)。熟習該項技術者會認知到,在一些情況下,在 採用如在任何個別流程中所敘述的特定試劑之後,可能 需要進行額外未詳細說明的常規合成步驟以完成式i 201216849 化合物的合成。熟習該項技術者會認知到,可能必須將 上述流程中緣示的步驟以一種不同於所示特定次序所 暗示的順序進行組合’以製備出式1化合物。熟習該項 技術者亦會認知到’本文中所述的式1化合物及中間物 可以接受各種親電反應、親核反應、自由基反應、有機 金屬反應、氧化反應及還原反應以添加取代基或改質現 存的取代基。 即使沒有進一步的闡述,相信使用上述說明的熟習 該項技術者仍能夠最大程度地利用本發明。因此,下面 的合成實例應解讀為僅僅是說明性的,且不以任何方式 作為對本文揭露内容的限制。下列合成實例中的步驟, 說明在整個合成變化中每一步驟的製程,且每個步驟的 起始原料不一定非得由在其他實例或步驟中敘述的特 別製備流程之製程來製備。百分比為按重量計,除了層 t溶劑混合物或另有指明者。除非特別指A,否則層析 e物係體積份及體積百分比。除非另外說明,否 則HNM”以在咖13中偏離自四甲基石夕烧的低場 己「載;「s」意指單蜂、「d」意指雙峰、「t」意指三 :、q」意指四重峰、rm」意指多重峰、「brs」意 才曰寬單蜂、「dt」意指祕三重峰。 知 實例1 氣α (2_氯_4_氟苯基)小(2,6_二氟苯基)心丑咪嗤j甲 醇(化合物1)的製備 乂 · 1-(2,6-二氟苯基)-1从咪唑羧酸酯的製備 50 201216849 將乙醛酸乙酯(50%甲苯溶液,33 mL)加入2,6-二氟苯胺(4.32g,33.5mmol)於甲醇(l〇〇mL)中之 混合物。在60°C下加熱該反應混合物16小時,接著在 減壓下濃縮。將所得材料以甲苯稀釋並在減壓下濃縮(2 X lOOmL),以產生黃色油質(I2.55g)。將1-[(異氰曱 基)磺醯基]-4-甲苯(又名對甲苯磺醢甲基異腈 (p-toluenesulfonylmethylisonitrile) ( 8.6 g,44 mmol)及 粉末碳酸鉀(12 g,87 mmol)加入該黃色油質於甲醇 (lOOmL)中之混合物。在50至53χ:τ加熱該反應混 合物3.5小時,接著在減壓下濃縮。將所得材料以乙酸 乙酯(100 mL)稀釋,並於燒結玻璃漏斗上的矽凝膠墊 過濾。將該濾液於減壓下濃縮、以己烷·乙酸乙酯(2:1, 20 mL)稀釋、升溫至約45°C並使其靜置。3天後,將 該己烷-乙酸乙酯混合物過濾,以產生白色固體之該標 題化合物(2.G4g)。將該餘於減壓下濃縮,且將碎得 之材料藉切凝膠管柱層析(33至4G%乙酸乙g旨於己 燒中梯度作為沖提液)純化,以產生更多黃色固體 題化合物(1.18 g)。 ' 4 NMR (CDC13): δ 7,9〇 (s, 1H),7.66 (s,1H), 7.45 (m, 吼 7.08 (m,2H),4.23 (q,2H),1.25 (t,3H^ ’ :驟B · 4_氯二氟苯基)_1如米唾_5_缓酸酉旨的 表備 -知氯琥珀醯亞胺(〇.29g,2.2 mmol)加入i-(2,6_ -氣苯基)-17^米嗤-5.魏酿(即步驟A之產物)(㈣ g ’ 2mm〇l)於乙腈(4mL)中之混合物,並將該混合 51 201216849 物於80 C下加熱。17小時後,將更多N-氯琥珀醯亞胺 (0.10 g,0.7 mmol)加入該反應昆合物並持續在8〇〇c 下加熱。4小時後,將更多N_氯琥珀醯亞胺(〇 1〇 g, 0.7 mmol)加入該反應混合物並持續在8〇〇c下加熱2〇 小時。讓該反應混合物冷卻至周圍溫度(約2〇。(:)且 以水及乙酸乙S旨分配萃取(1:1,4〇 mL )。分離該有機 相’用硫酸鎂乾燥’過濾並在減壓下進行濃縮。將該所 得之材料以矽凝膠管柱層析(20%乙酸乙酯於己烧中作 為沖提液)純化,以產生標題化合物(0.29 g)。 lR NMR (CDCI3): δ 7.80 (1, 1Η), 7.51 (m, 1H)? 7.10 2H),4_21 (q,2H),1.23 (t,3H)。 ’ 步驟C : 4-氯-1-(2,6-二說苯基)-1/^-味0坐-5-甲醇的製 備 於〇°C下將氫化鋁鋰(1·〇 Μ乙醚溶液,1.0 mL) 逐滴加入4-氣-1-(2,6-二氟苯基)-1//-咪唑-5-羧酸酯(即 步驟B之產物)(0.28 g’ 0.98 mmol)於二乙基謎(10 mL) 中之混合物。1小時後,將水(40 μΙ〇加入至該反應混 合物’接著加入氫氧化鈉(15%水溶液,40 μ!〇及水 (110 μ!〇。約5分鐘後,將該反應混合物以燒結玻璃 漏斗上的Celite® (矽藻土助濾劑)墊過濾,並以二乙 基醚(10 mL)及乙酸乙酯(1〇 mL)潤洗。在減壓下 濃縮該濾液以形成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0.196 g)。 lH NMR (CDCI3): δ 7.53 (m, 1H), 7.13 (m, 2H), 7.08 (s, 1H),4.44 (d,2H),1.6 (br s,1H,OH)。 52 201216849 步驟D : 4·氯小(2,6-二氟苯基)播咪唾如炭盤的製 備 將氧化鑑(IV) (0.60 g)加入4_氣·i_(2,6_二氟苯 基)-1//-咪唾-5-曱醇(即步驟C之產物)(〇19 g,〇78 mmol)於二氯甲烷(7 mL)中的混合物,將該混合物 回流加熱2小時、使其冷卻至周圍溫度(約2〇。〇)並 以燒結玻璃漏斗上的Celite® (矽藻土助濾劑)墊過濾、 以二氯甲燒(15 mL)潤洗。在減壓下濃縮該據液以彤 成標題化合物。 AP+ (M+1) 243 步驟E : 4_氣_α·(2-氣-4-氟苯基)小(2,6-二氟苯 基咪唑-5-甲醇的製備 於約-78C下將正丁基鐘逐滴加入(歷時5分鐘, 2.5M於己烷中,0·37mL,0·94mmol)1_漠_2_氣_4_氣 苯(0.12 mL ’ 0.99 mmol)於四氫呋喃(5吼)中之混 合物,同時維持反應混合物溫度低於一65。〇 ^在加入完 成後,將於四氫呋喃(2 mL)中之4-氣-ΐ-(2,6·二氟苯 基)-1//-咪唑-5-羰醛(即步驟〇之產物)逐滴加入該反 應混合物,同時維持該反應混合物在約—62至—65它。 20分鐘後,將飽和氯化銨水溶液(5 mL) 一次全部加 入該反應混合物,讓該混合物升溫至周圍溫度(約2〇 °C)’並接著加人水(1 mL)。將所得之混合物倒至固相 萃取管(Vadan Chem Elute®,以矽藻土預填充)上, 以乙酸乙醋(50 mL)沖提。將該乙酸乙_沖提液於減 壓下濃縮,並將所得之材料與乙酸乙己烧磨碎,以
53 S 201216849 產生固體。該固體自乙酸乙酯-己烷再結晶,以產生該 標題化合物’即本發明之化合物固體(0.080 g)。 ^NMR (DMSO-d6): δ 7.71 (m, 1Η), 7.45-7.35 (m, 4 H), 7.20 (m,1H),6.68 (m,1H),6.24 (br s,1H),5.71 (s,1H)。 實例2 4-氯-1-(2-氣-4-氟苯基)-α-(2,4-二 苯基)-1//-咪唑-5-甲 醇(化合物2)的製備 步驟A : 1-(2·氣-4-氟苯基)-1//-咪。坐_5_叛酸酯的製 備 將乙醛酸乙酯(50%甲苯溶液,I4g)加入2-氣 氟本胺(10g’69 mmol)於乙醇(50 mL )中之混合物。 在60C下加熱該反應混合物16小時,接著在減壓下濃 縮。將所得材料以甲苯稀釋並在減壓下濃縮(2 X 15〇 mL),以產生黃色油質(14 g)。將l[(異氰甲基)磺醯 基]-4-甲苯(15.4 g,79 mmol)及粉末碳酸鉀(21.9 g , 159 mmol)加入該黃色油質於乙醇(15〇mL)中之混合 物。在70°C下加熱該反應混合物12小時,接著在減壓 下/農縮。將所得之材料以乙酸乙酯及水分配萃取、分離 並將水層以乙酸乙醋萃取(3 x mL)。經由疏二錐 乾燥合併之有機層、過濾並在減壓下濃縮。該所俨以 料以石夕凝膠管柱層析(20%乙酸乙醋於己烧中作二二= ,)純化,以產生油質之標題化合物(4.5 g)。〜曰 ^NMR (CDC13): δ 7.86 (m, 1H), 7.59 (m5 1H), 7 3. (m,1H),7.3-7.28 (m,1H),7.13-7.09 (m,1H) 4 M),1.25(m,3H)。 s420(m,
54 201216849 v驟B . 4-氯-1-(2-氯-4-氟苯基)_1好_咪唾_5_竣酸酯 的製備 ,N·氣琥珀醯亞胺(2 49g,18 6麵〇1)及以-叩· 二氣婦二基)雙P- f基-丙腈 ( 2’2 (l,2-diazenediyl)bis[2-methyI-propanenitrile, AIBN)(76mg’ 0 46 腿ol)加入 1-(2-氣-4-氟苯基)-177-味唾-5-竣酸酿(即步驟A之產物5 g,93 於四氣甲燒(25mL)巾之混合物。該反應混合物於80 ^下加熱12小時,並接著使其冷卻至周圍溫度(約20 C )並以水及乙酸乙酯(1:1,200 mL)分配萃取。分 ,該有機層1硫義錢、過濾並在下進行濃 縮。該所得之材料以魏膠層析(2G%乙酸乙酯於己烧 中作為冲提液)純化,以產生該標題化合物(1.7 g)。 H NMR (CDC13) : δ 7.77 (m5 1Η), 7.59 (m, 1H), 7.32 (m, 2H),715 (m,1H),4.17 (m,2H),1_25 (m,3H)。 ;/驟C 4·氯-1-(2-氣-4-氟苯基)-1/Λ咪唾-5-竣酸的 製備
"將+氫氧化鈉(1 Ν,27 rnL)逐滴加入4-氯·1·(2-氯 4-氟苯基)-1乐咪唑_5_羧酸酯(即步驟Β之產物)(工J g 5·6:01)於甲醇(21 mL)及四氫咬喃(21 mL) 中之混^物。2小時後,該反應混合物於減壓下濃縮, 並將所,之材料以鹽酸水溶液.(6 N)酸化至pH 2。將 所得之混合物以乙酸乙酶(3x100 mL)萃取,並將合 併之有機如飽和氣化鈉水絲洗、以讀納乾燥、 55 201216849 過濾並於減壓下濃縮’以產生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 (1.48g)。 lH NMR (DMSO-d6) : δ 7.75 (m, 1H), 7.73-7.68 (m, 2H), 7.32 (m5 1H)。 步驟D :氯化4-氯氣_4_氟苯基咪唑_5-羰 基的製備 將草醯氯(0.5 mL,6 mmol)逐滴加入4-氣-1-(2-氣-4-氟苯基)-17/-咪唑-5-甲酸(即步驟C之產物)(0.55 g,2mmol)於二氯甲烷(5niL)及Ν,Ν-二甲基曱醢胺 (催化量)中之混合物。將該反應混合物於40°C下加 熱2小時,並接著於減壓下濃縮,以產生該標題化合物 (0.8 g) ’該化合物未純化即使用。 步驟E : [4-氯-1-(2-氣-4-氟苯基)-1//-咪唑-5-基](2,4- 二氟苯基)甲酮的製備 將氯化鋁(0.91 g,6.8 mmol)及 1,3-二氟苯(1.3 mL,13 mmol)加入氣化4-氯-ΐ·(2-氣-4-氟苯基)-1//-咪 σ坐-5-幾基(即步驊D之產物)(〇 8 g,2 mmol)於四氯 乙烷(10 mL)中之混合物。將該反應混合物於150¾ 加熱48小時、冷卻至周圍溫度(約2(TC )、倒至冷鹽 酸水溶液(1 N)炎以乙酸乙酯萃取。以硫酸鈉乾燥有 機層、過濾並在減壓下濃縮。該所得之材料以矽凝膠層 析(10%乙酸乙酯於己烷中作為沖提液)純化,以產生 黃色油質之標題化合物(〇.3 g)。
56 201216849 lR NMR (CDC13) : δ 7.60 (m, 1H), 7.52 (m, 1H), 7.42 (m, 1H), 7.32 (m, 1H), 7.18 (m, 1H), 6.98 (m, 1H), 6.92 (m, 1H)。 步驟F : 4-氯-1-(2-氯-4-說苯基)-ct-(2,4-二氣笨 基)-1//-咪唑-5-甲醇的製備 於0°C下將硼氫化鈉(〇_122g,3.23mmol)加入[4-氯-1-(2-氯-4-氟苯基)-1//-咪唑-5-基](2,4-二氟苯基)甲酮 (即步驟E之產物)(0.24 g’0.65 mmol)於曱醇(10 mL) 中之混合物。使該反應混合物升溫至周圍溫度(約20 °C )並攪拌3 h。將該反應混合物於減壓下濃縮,並將 所得之材料以水稀释並以乙酸乙酯萃取(3 X 50 mL)。 以硫酸鈉乾燥合併之有機層、過濾並在減壓下濃縮。該 所得之材料以矽凝膠層析(10%乙酸乙酯於己烷中作為 沖提液)純化,以產生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即本發 明之化合物(0.18 g)。 ^NMR (CDCI3): δ 7.43-7.35 (m, 2H), 7.28 (m, 2H), 7.18 (m, 1H), 7.14-7.07 (m5 2H) 6.88 (m, 2H), 6.82 (m5 1H), 6.75 (m,2H),5.77 (m, 1H), 5.69 (m,1H)。 實例3 2-氯-1-(2-氣-4,6-二鼠苯基)-(1-(2,4-二亂苯基)-〇1,4-二甲 基-l/ί-咪唑-5-甲醇(化合物81)的製備 步驟A : 1-(2-氯-4,6-二氟苯基)-4-甲基-1//咪唑-5- 羧酸酯的製備
S 57 201216849 將乙駿酸乙醋(50%甲苯溶液,33 6 g,164mm〇i) 加入2-氣-4,6-二氟苯胺(19.3 g,118 mm〇1)於甲醇(2〇〇 mL)中之混合物。在65t下加熱該反應混合物丨小時, 接著在減壓下濃縮。將所得之材料於矽凝膠上濃縮並藉 由管柱層析(1:1二氯甲院及己烧作為沖提液) 以提供一油質(25.5g)。將1_[(異氰乙基)磺醯基]_4_甲 苯(19.6 g,93_7 mmol)及粉末碳酸鉀(21 g,152 mm〇1) 加入該油質於乙醇(200 m L )中之混合物。將該反應混 合物回流加熱2小時,接著在減壓下濃縮。將所得之材 料以乙酸乙酯及水分配萃取,將層分離,並將水層以乙 酸乙酯萃取(3 X 200 mL)。經由硫酸鎂乾燥合併之有 機層、過濾、並在減壓下浪縮。該所得之材料以秒凝膠管 柱層析(20%乙酸乙酯於己烷中作為沖提液)純化,以 產生灰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18g)。 H NMR (CDC13) · 6 7.47 (s, 1Η), 7.12 (m? 1H)? 6.95 (m5 1H),4.18 (q,2H),2_59 (s, 3H) 1.21 (t,3H)。 步驟B : 2-氯-1(2-氯-4,6-二氟苯基)_4·甲基-•咪 唑-5-羧酸酯的製備 於-40°C下將2,2,6,6-四甲基哌啶基氯化鎂氣化鋰 錯合物(1.2 M’於四氫吱喃中,4〇 mL)加入1-(2-氣-4,6_ 二氟苯基)-4-曱基-1/Λ咪唑-5-羧酸酯(即步驟a之產物) (11.4 g,37.9 mmol)於四氫呋喃(2〇〇 mL)中之混合 物,歷時20分鐘。在加入完成後,使該反應溫度升溫 至-15°C共30分鐘,且維持於—Μ至-17。(:之間15分鐘, 並接著將六氯乙院(13.4 g,56.6 mmol)加入該反應混 58 201216849 合物。使該反應混合物升溫至周圍溫度(約2〇乞)共 30分鐘’並接著以飽和氯化銨水溶液稀釋。將有機層 分離,並將水層以乙酸乙酯萃取(2 X 200 mL)。經由 硫酸鎂乾燥合併之有機層、過濾並在減壓下濃縮。該所 得之材料以石夕凝勝層析(20%乙酸乙醋於己烧中作為沖 提液)純化,以產生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1〇 7 g)。 'H NMR (CDC13) : δ 7.14 (m, 1H), 6.97 (m, 1H), 4.18 (q, 2H), 2.56 (s,3H),1_20 (t,3H)。 步驟C : 2-氯-1-(2-氣-4,6-二氟苯基)_4·甲基私π米 α坐-5-甲酸的製備 將氫氧化鈉水溶液(50%,32 g)加入2-氯-1-(2-氯-4,6-二氟苯基)-4-甲基-1/^-咪唑-5-羧駿酯(即步驟B 之產物)(30.0 g,89.6 mmol)於甲醇(200 mL)及水 (200 mL)中之混合物。該反應混合物於40°C下攪拌 12小時,並接著以水(200 mL)稀釋且於減壓下濃縮 至約起始體積的二分之一。將所得之混合物以水稀釋 (300 mL)、冰浴冷卻並藉由加入濃鹽酸而將pH調至 約2。將所得之漿液過濾,並將收集之固體物以水沖洗 並於真空下乾燥,以產生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8.0 g)。 ln NMR (DMSO-d6) δ 13.3 (br s, 1H), 7.73 (m, 2H), 2.45 (s, 3H) 〇 步驟D : 2-氯-1-(2-氯-4,6-二氤苯基)-N-甲氧基-N,4- 二甲基-IF-咪唑-5-羧醯胺的製備 59 201216849 將N,N-二曱基甲醯胺(數滴)加入2-氯-1-(2-氯-4,6· 二氟苯基)-4-甲基-1//-咪唑-5-羧酸(即步驟C之產物) (86.5 g,281 mmol)於二氯甲烧(800 mL)中之混合 物,接著加入草醯氯(38 g,299 mmol),歷時15分鐘。 將反應混合物攪拌40分鐘,並接著加入N-甲氧基甲胺 鹽酸鹽(1:1)(亦稱為N,0-二甲基羥胺鹽酸鹽)(31 g, 317 mmol) ’再分批加入碳酸鈉(65 g,613 mmol)。將 該反應混合物擾拌12小時、以水(500 mL)稀釋並將 層分離。將水層以乙酸乙酯(150 mL)萃取,並將合併 之有機層以硫酸鎂乾燥、過濾及於減壓下濃縮’以產出 一灰白色固體。該固體β己烧(400 mL)洗滌,並於真 空下乾燥,以產生該標題化合物(92.6 g)。 4 NMR (CDC13) : δ 7.12 ㈣ 1H),6.96 (m, 1H),3.62 (s, 3H), 3.25 (s,3H),2.36 (s,3H)。 步驟E : [2-氣-1-(2-氯-4,6_二氟苯基)-4-甲基咪 唑-5-基]_(2,4-二氟苯基)曱酮 的製備於-40°C下經由注射器將氯化異丙鎂(2.〇 Μ,於四氬0夫喃中,3.3 mL)加入卜漠·2,4-一氣笨(1.47 g,7.7 mmol)於四氫呔喃(30 mL)中之混合物。將該 反應混合物回溫至-2.5°C共100分鐘’並接著加入2-氣 -1-(2-氯·4,6-二氟苯基)曱氧基-N,4_二甲基-咪唑 -5-甲醯胺(即步驟D之產物)(L6 g,4·8 mmo1)。將 該反應混合物回溫至周園溫度(約20°C )並攪拌12小 時。將該反應混合物以水(50 mL)稀釋,將層分離, 並將水層以乙酸乙酯(mL)萃取。以硫酸鎂乾燥合 201216849 併之有機層、過濾並在減壓下濃縮,以產生灰白色固體 之標題化合物(1.9 g)。 lH NMR (CDC13) : δ 7.52 (q, 1Η), 7.11 (dt, 1H), 6.98 (m, 2H),6.90 (dt, 1H),2.12 (s, 3H)。 步驟F : 2-氯-1-(2-氯-4,6-二氟苯基)-α-(2,4-二氟苯 基)-α,4-二甲基-li/-咪唑-5-曱醇的製備 將[2-氯-1-(2-氯·4,6-二氣苯基)-4-曱基。坐-5-基]-(2,4-二氟苯基)甲酮(即步驟E之產物)(370 mg, 0.91 mmol)於四氫吱喃(10 mL)中之混合物冷卻至-28 °C,並接著經由注射器加入甲基鋰錯合物(1.6 Μ,於 二乙基醚中,0.8 mL)。將該反應混合物回溫至0°C共 30分鐘,並接著以飽和氯化銨水溶液(10 mL)稀釋, 且以乙酸乙酯(10mL)萃取。經由硫酸鎂乾燥有機層、 過濾並在減壓下濃縮。該所得之材料以矽凝膠層析 (30%乙酸乙酯於己烷中作為沖提液)純化,以產生標 題化合物、即本發明之化合物的固體(21 mg)。 MS 419 (M+1)。 實例4 〇K2-氯-4-氟苯基)-2-曱基-l-(2,4,6-三氟苯基)-1//-咪唑 -5-甲醇(化合物167)的製備 步驟A : N-(2,4,6-三氟苯基)乙亞胺醯胺的製備 將氯化氫氣體加入2,4,6-三氟苯胺(3.68 g,25.0 mmol)於乙腈(50 mL)中之混合物,歷時十分鐘(氯 化氫氣體係藉由逐滴加入濃硫酸(10 mL)至一分離燒 61 201216849 瓶中的攪拌濃鹽酸(10 mL)而產生,由此產生的氣體 係透過一件裝配至一置於低於乙腈反應混合物表面之 塑滕吸量管的Tygon⑧管通氣)。將該反應混合物於周圍 溫度(約20eC)下整夜攪拌(約16小時),並接著於 減壓下濃縮。將所得之白色固體懸浮於二氣甲烷(約 50 mL)中’並緩慢加入飽和碳酸氫納水溶液(約50 mL) 併以攪拌,直到所有固體溶解且氣體逸出停止為止。將 水層與有機層分離,並以二氣甲烷萃取水層(2 χ 5〇 mL)。以硫酸鎂乾燥合併之有機層、過濾並在減壓下濃 縮,以產生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4.〇 g)。
4 NMR (CDC13) : δ 6.7 (m,2 H),5.0 及 4.6 (br s,2H total),2· 19 及 1.83 (s,3H total)。 ’
步驟B _T 土 - Η,,_二亂本基咪唑羰醛 的製備 將冰醋酸(1.44 mL’25 mmol)、三乙胺(3 % 24 mmol)及 2-漠丙二搭(3.22 g,21 3 軸⑷ Ν-(2,4,6-三氟苯基)乙亞胺醯胺(即步驟Α之產物⑻ g,21.2 _〇1)於異丙醇(40 mL)中之現合物。將該 反應混合物回流加熱1小時,並接签l 、 找有加入水(約40 mL)。將該反應混合物於減壓下濃縮至約起始體積、二 分之一,並加入飽和碳酸氫納水溶液(% ' 乙醋(100 mL)。將所得之混合物以燒結破續續。 將有機層分離,並將水層以乙酸乙醋革& 1 , 千取(5〇mL)。將 合併之有機層以飽和氯化納溶液洗游、α& 來Μ硫酸鎂乾燥並
62 201216849 - 於減壓下濃縮,以產生褐色固體。將該固體以少量二乙 基醚洗滌,以產生灰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4 g)。 lH NMR (CDCI3) : δ 9.66 (s, 1H), 7.84 (s, 1H), 6.88 (m, 2H),2_31 (s,3H)。 步驟C : α·(2·氣-4-氟苯基甲基三氟苯 基)-1付-咪唑-5-甲醇的製備 於—2至_3 C下將氣化異丙鎂氯化經(1·3 Μ,於四 氫呋喃中,15 mL,19.5 mmol)逐滴加入1-溴-2-氯-4-氣本(2.35 mL,19.3 mmol)於四氫π夫喃(15 mL·)中 之混合物’歷時十分鐘。該反應混合物於〇至5°c下攪 拌1.5小時,並接著將於四氫呋喃(8 mL)中之2-甲基 -l-(2,4,6-三氟苯基)-1乐咪唑_5_羰醛(即步驟b之產物) (2.32 g,9.65 mmol)逐滴加入,歷時1〇分鐘,同時維 持反應溫度在約0至5°C下。1小時後,將飽和氯化敍 水溶液(10 mL)逐滴加入該反應混合物,並將該混合 物以乙酸乙酯萃取(2 X 25 mL)。將合併之有機層以氯 化鈉水溶液洗滌、以硫酸鎂乾燥、過濾並於45°C下減 壓濃縮’直到獲得漿液。將己烷加入所得之漿液(併以 攪拌),並使該混合物冷卻至周圍溫度(約20°C )。將 所得之沉澱物收集於燒結玻璃漏斗上、以乙酸乙酯/己 烷(1:1,3 mL)洗滌並使其風乾,以產生黃褐色固體 標題化合物、即本發明之化合物(1.866 g)。 ln NMR (DMSO-d6) δ δ 7.5 (m, 3Η), 7.38 (m, 1Η), 7.20 (m, 1H), 6.43 (s5 1H)5 5.96 (m, 1H), 5.64 (m, 1H), 2.05 (s, 3H)。 s 63 201216849 實例5 4 /臭α-(2-氯-4-氟笨基)_2-甲基·^,仏三氟苯基)-^ 米唾-5-甲醇(化合物168)的製備 將N /臭琥珀酿亞胺(〇 905 g,5.08 mmol)分批加 入α_(2-氣-4-氟苯基)_2_甲基氟苯基)β1私咪 唑·5_曱醇(即實例4步驟c之產物)(1.796 g,4.84 mmol) 於n,n-一甲基甲醯胺(15mL)中之混合物。將該反應 混合物於周圍溫度(約2〇ΐ)下攪拌5小時,且接著 相繼加入水(1 mL)、飽和亞硫酸氫鈉水溶液25 mL) 及餘和碳酸氫納水溶液(0 25 mL)。持續擾拌,並將水 (10 mL)逐滴加入’直到懸浮液形成為止。1〇分鐘後, 加入更多水(20 mL)。30分鐘後,將所形成之沉澱物 收集於燒結玻璃漏斗上,並以水(5 mL )及含水甲醇 (33%,5 mL)洗滌。將固體風乾,以產生白色固體之 標題化合物、即本發明之化合物( 1.736 g)。 lU NMR (DMSO-d6) δ 7.53 (m, 1H), 7.34 (m, 1H), 7.17 (m, 1H), 7.06 (m, 1H), 6.94 (m, 1H), 6.33 (m, 1H), 5.73 (m,1H), 1.98 (s,3H)。 實例6 4-溴-1-(2,6-二氟苯基)-cx-(2-氯-4-甲氧苯基)-1付-咪唑-5-甲醇(化合物274)的製備 步驟A : 1-(2,6-二氟苯基咪唑-5-甲醇的製備 將氮化銘鍾(1 ·〇 Μ ’於四氫1咬喊,中’ 27.8 mL ’ 27·8 mmol )逐滴加入於冰水浴中冷卻之l-(2,6-二氟苯
201216849 基)擺咪嗤-5-竣酸醋(7.00 g,27 75 _卜由實例i 步驟A之方法製備)於四氫料(⑽机)中之混人 物。45分鐘後,將水(1.〇 mL)加入該反應混合物,^ 著加入氳氧化納(15%水溶液,U mL),並接著再加入 水(3.〇 mL)。,所得之混合物_ 16小時,並接著加 广(i里)’且將該混合物於燒結玻璃漏斗上以 (料土助_)塾過濾。在減壓下濃縮該據液 以形成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 5 57 g)。 lHNMR(CDCl3):S7^(s,lH), 7.45(., 2H),4.53 (s, 2H),2.15(brs, 1H) 〇 步驟B : K2,6-二氣苯基心米嗤·5·幾藤的製備 將氧化!孟(IV) ( 16.5 g,162 mmol)加入 1-(2,6-二 氟苯基)-1//-咪峻-5-甲醇(即步驟a之產物)(3.4 g,16.2 mmol)於二氣甲烷(6〇恤)中之混合物。將該反應混 合物回流加熱3小時、冷卻並於燒結玻璃漏斗上以 Celite® (石夕藻土助濾劑)墊過濾。將該濾液於減壓下濃 縮’並將所得之固體於燒結玻璃漏斗上以小量二乙基醚 洗務並使其風乾’以產生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2 51 g) 0 lH NMR (CDC13) : δ 9.79 (d, J = 0-8 Hz, 1H), 7.96 (d, J = 0.8 Hz,1H),7.75 (s,1H),7.45 (m,1H),7.12(m,2H)。 步驟C : α-(2-氯-4-甲氧苯基)-1-(2,6-二氟苯基)-1//- 咪唾-5-甲醇的製備 201216849 將氣化異丙鎂氣化鐘錯合物(1.3 Μ,於四氫七南 中’ 18jmL ’ 24.0mm〇1)逐滴加入於冰水浴中冷卻之 1 /臭亂4曱氧本(5,31 g,μ 〇 mm〇i)於四氮〇夫喃( mL)中之混合物’歷時15分鐘。使該反應混合物回 至周圍溫度(約20。〇並攪拌16小時。16小時,將誃 反應此5物冷卻至〇c,並將於四氮咬喃(1〇扯)中 之1-(2,6-二氟苯基咪嗅_5__(即步驟b之產物) (2.50g,l2.〇mmol)逐滴加入。將該反應混合物攪拌 約15分鐘,並接著加入飽和氯化錢水溶液(約3叫。 約5分鐘後,再將飽和氣化銨水溶液(約100 niL)加 入’並將所得之混合物以乙酸乙酯(10〇mL)萃取。將 有機層以飽和氣化鈉水溶液洗滌、以硫酸鎂乾燥、過濾 並於減壓下濃縮’以產生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2 77 g)。 JHNMR (CDC13) : δ 7.51 (s, 1H), 7.43 (m, 1H), 7.38 (ds 1H) 7.1-7.0 (m,2H),6.9 (m,1H),6.82 (m,1H),6.78 (m, 1H), 5.98 (m,1H),3.80 (s,3H), 2.4 (m,1H)。 步驟D *· 4_溴-α-(2-氯_4-曱氧苯基)-l-(2,6-二氟苯 基)-1//-咪唑_5·•甲醇的製備 將N-’;臭號珀醯亞胺(〇 91 g,5.11 mmol)加入於 N,N-二甲基甲醯胺(15 mL)中之α-(2-氣-4-甲氧苯 基)-1-(2,6-·一氣本基米σ圭-5-子醉(即步驟C之產 物)(1.72 g ’ 4.90 mmol)。將該反應混合物擾拌16小 時’並接著於40°C加熱16小時。將額外的N-溴琥珀醯 亞胺(0_31g,1.74 mmol)加入該反應混合物,並將該
201216849 混合物於40°C下加埶2 將該反應混合物以水稀^時’並於机加熱10小時。 集之固體以水、小量拌3〇分鐘並過遽。將收 其風乾,以產生白色_之%/1:1混合物)洗滌並使 合物(L43g)。 之私喊化合物,即本發明之化 1H), 3.75 (s,3H),2.38 (m,1H)。 'HNMR (CDCl3):6 7.37 (m5 2H), 6,81 (m, 1H),6.76 (m. 1H), 7.34(s, 1H), 7.1-7.0 (m, 1H),6.48 (m, 1H),6.07 (m, 實例7 4-溴-2-氯-α-(2-氯-4-甲氧苯基二氟苯基 唑-5-甲醇(化合物287)的製備 將N-';臭琥珀醯亞胺(0.44 g,3.30 mmol)加入於 N,N-二甲基甲醯胺(6mL)中之4-溴-α-(2-氯-4-甲氧苯 基)-1-(2,6-二氟苯基)-1//-°米唾-5-甲醇(即步驛6之產物) (1.34 g,3.13 mmol)。將該反應混合物於4〇。(:加熱16 小時。將額外的N-溴琥珀酿亞胺(0.083 g,0.62 mmol) 加入該反應混合物,並將該混合物於40°C下加熱24小 時。將該反應混合物以水稀釋、攪拌30分鐘並過濾。 將收集之固體以水、小量的水/甲醇(1:1混合物)洗滌 並使其風乾,以產生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即本發明 之化合物(0.45 g)。 'HNMR (CDCls) : δ 7.40 (m, 1H), 7.06 (m5 1H), 6,98 (m, 1H),6.82 (m, 1H),6.75 (m,1H),6.42 (m,1H),6.00 (m, 1H), 3.76 (s,3H),2.39 (m, 1H)。 s 67 201216849 述製程連同該領域中習知的方法,可 氣備出下表中的化合物。表中所使用之縮寫如下: Me意:指甲基、Et意指乙基、Me〇意指甲氧基、腦意 才曰乙氧基、Ph意指苯基及cn意指氰基。 表1
Q1 為 4-F-Ph ’ R1 為 Η,R2 為 Me。 Q2 Q2 Q2 Q2 Q2 2-Br-Ph 2-I-4-F-Ph 2-F-4-MeO-Ph 2,4-二 -Cl-6-F-Ph 2-Br-4-Cl-6-F- Ph 2-Cl-Ph 2-I-6-F-Ph 2-F-4-EtO-Ph 2,6-二 -Cl-4-CN-Ph 2-Br-4-F-6-Cl- Ph 2-F-Ph 2-Cl-4-Br-Ph 2-Br-4-EtO-Ph 2,6-二 -Cl-4-F-Ph 2-Cl-4-Br-6-F- Ph 2-I-Ph 2-Cl-4-CN-Ph 2-Cl-4-EtO-Ph 2,6-二 -Cl-4-MeO-Ph 2-Br-3-w比咬基 2-CF3-Ph 2-Cl-4-F-Ph 2-CF3-4-F-Ph 2,6-- -F-4-Br-Ph 2-C1-3-»比咬基 2,4-二-Cl-Ph 2-Cl-6-F-Ph 2-CF3-6-F-Ph 2,6-二 -F-4-Cl-Ph 2-Me-3-吡啶 基 2,6-二-Cl-Ph 2-Cl-4-I-Ph 2,4,6-三-Cl-Ph 2,6-二 -F-4-CN-Ph 2,4-二-Cl-3-吡 咬基 2,4-二-F-Ph 2,3,5-三-F-Ph 2_Cl-4-MeO-Ph 2,6-二 -F-4-I-Ph 2,6-二-〇3-口比 啶基 2,6dPh 2-F-4-Br-Ph 2,3,6-三-F-Ph 2,6-二 -F-4-MeO-Ph 3,5-二-Cl-L'* 比 咬基 2-Br-4-Cl-Ph 2-F-4-Cl-Ph 2,4,5-三-F-Ph 2,6-二 -F-4-EtO-Ph 3,5-二-F-2-0比 啶基 2-Br-4-CN-Ph 2-F-4-CN-Ph 2,4,6-三-F-Ph 2-Br-4,6-二 -F-Ph 2-Cl-6-MeO-3 -0比咬基
68 201216849 Q1 為 4-F-Ph, Q2 R1為Η,R2為 Q2 Me o Q2 Q2 Q2 2-Br-4-F-Ph 2-_F-4-I-Ph 2,4-- -Br-6-F-Ph 2-Cl-4,6-二 -F-Ph 1,3-二 -Me-1//-4-吡 2-Br-6-F-Ph 2-Me-4-F-Ph 2-Br-4-MeO-Ph 2-1-4,6-二 唑-5-基 吩基 -F-Ph 本發明之揭露亦包括表1A至356A,除了表1中列 標題(即「Q1為4-F-Ph’R1為h,R2為Me」)以下面 所示之個別列標題取代,各表架構與上面表i相同。舉 例而言’在表1A中,列標題為「Qi為4^ph,R H, R2為Br」,且Q2係如上面表丄所定義者。因此,1 中第一個項目明確揭露2-溴-α-(4-籲贫’表 基Η//♦坐-5-甲醇。表2A到356A以相似的方^構。 万1為 R2為 Me。 〜叶-Ph,Ri 為 Me ’ Q1為 R2為 2,4-二 Br。 R1為 Η, Q1為 2,4-二 •ΓΊ λ: d R2為 Cl。 R1 為 Η, Q1為 R2為 2,4-二 Me 〇 'Cl'6-F-Ph » R1 為 Η, Q1為 R2為 2,4-二 H。 'Cl'6-F-Ph . R1 為 Br, Q1為 R2為 2,4-二 Br。 'Cl'6~F-Ph . R1 為 Br, Q1為 R2為 2,4-二 Cl 〇 'Cl-6-F-ph , R1 為 Br, Q1為 R2為 2,4-二 Me。 'Cl-6-F.ph , R1 為 Br, Q1為 R2為 2,4-二 Η。 'Cl-6-p-ph , R1 為 Cl, Q1為 R2為 2,4-二 Br 〇 'Cl'6-F-Ph » R1 為 Cl,
表 列標題 表 ΙΑ QJ 為 4-F-Ph, R2 為 Br。 R1 為 H, 179A 2Α Q1 為 4-F-Ph, R2 為 Cl。 R1 為 H, 180A 3Α Q1 為 4-F-Ph, R2 為 H。 R1 為 Br, 181A 4Α Q1 為 4-F-Ph, R2 為 Br。 R1 為 Br, 182A 5Α Q1 為 4-F-Ph, r2 為 Cl。 R1 為 Br, 183A 6Α Q1 為 4-F-Ph, r2 為 Me。 R1 為 Br, 184A 7Α Q1 為 4_F-Ph, R2 為 H。 R1 為 Cl, 185A 8Α Q1 為 4_F-Ph, R2 為 Br。 Q1 為 4_F-Ph, R2 為 α。 R1 為 Cl , 186A 9Α R1 為 Cl, 187A 10Α Q1 為 4_F-Ph, R2 為 Me 〇 R1 為 Cl, 188A
S 69 201216849
表 11A 12A 13a 14a 15a 16a 17A 18A 19A 20A 21A 22A 23A 24A 25A 26A 27A 28A 29A 30A 31A 列標題 表 列標題 Q1 為 4-F-Ph,R1 為 Me, R2 為 H。 q1 為 4_F-Ph,R1 為 Me, R2 為 Br » Q1 為 4-F-Ph,R1 為 Me, r2 為 a。 Q1 為 4-F-Ph,R1 為 Me, R2 為 Me。 Q1 為 2,4-二-F-Ph, R1為 H,R2 為 Br。 Q1 為 2,4-二-F-Ph, R1為 h,r2 為 a。 Q1 為 2,4-二-F-Ph, R1為 H,R2 為 Me。 Q1 為 2,4-二-F-Ph, R1為 Br,R2 為 H。 Q1 為 2,4-二-F-Ph, R1為 Br,R2 為 Br。 Q1 為 2,4-二-F-Ph, R1為 Br,R2 為 CM。 Q1 為 2,4-二-F-Ph, R1為 Br,R2 為 Me。 Q1 為 2,4-二-F-Ph, R1為 a,R2 為 H。 Q1 為 2,4-二-F-Ph, R1為 C卜R2為Br。 Q1 為 2,4-二-F-Ph, R1為 a,R2為 CM。 Q1 為 2,4-二-F-Ph, R1為 CM,R2 為 Me。 Q1 為 2,4-二-F-Ph, R1為 Me,R2 為 H。 Q1 為 2,4-二-F-Ph, R1為 Me,R2 為 Br。 Q1 為 2,4-二-F-Ph, R1為 Me,R2 為(M。 Q1 為 2,4-二-F-Ph, R1為 Me,R2 為 Me » Q1 為 2-Cl-4-F-Ph, R1為 H,R2 為 Br。 Q1 為 2-Cl-4-F-Ph, R1為 H,R2 為 a。
189A 190A 191A 192 A 193A 194A 195A 196A 197A 198A 199A 200A 201A 202A 203A 204A 205A 206A 207A 208A 209A Q1 為 2,4-二-Cl-6-F-Ph,R1 為 α, R2 為 Cl。 Q1 為 2,4-二-Cl-6-F-Ph,R1 為 Cl, R2 為 Me。 Q1 為 2,4-二-Cl-6-F-Ph,R1 為 Me, R2 為 H。 Q1 為 2,4-二-Cl-6-F-Ph,R1 為 Me, R2 為 Br 〇 Q1 為 2,4-二-Cl-6-F-Ph,R1 為 Me, R2 為 α。 Q1 為 2,4-二-Cl-6-F-Ph , R1 為 Me, R2 為 Me。 Q1 為 2-Br-4,6-二-F-Ph,R1 為 Η, R2 為 Br。 Q1 為 2-Br-4,6-二-F-Ph,R1 為 Η, R2為C卜 Q1 為 2-Br-4,6-二-F-Ph,R1 為 Η, R2 為 Me 〇 Q1 為 2-Br-4,6-二-F_Ph,R1 為 Br, R2 為 H。 Q1 為 2-Br-4,6-二-F-Ph,R1 為 Br, R2 為 Br。 Q1 為 2-Br-4,6-二-F-Ph,R1 為 Br, R2 為 Cl。 Q1 為 2-Br-4,6-二-F-Ph,R1 為 Br, R2 為 Me。 Q1 為 2-Br-4,6-二-F-Ph,R1 為 Ο, R2 為 H。 Q1 為 2-Br-4,6-二-F-Ph,R1 為 a, R2 為 Br。 Q1 為 2-Br-4,6-二-F-Ph,R1 為 a, R2 為 Cl。 Q1 為 2-Br-4,6-二-F-Ph,R1 為 C卜 R2 為 Me。 Q1 為 2-Br-4,6-二-F-Ph’R1 為 Me, R2 為 H。 Q1 為 2-Br-4,6-二-F-Ph,R1 為 Me, R2 為 Br。 Q1 為 2-Br-4,6-二-F-Ph,R1 為 Me, R2為C卜 Q1 為 2-Br-4,6-二-F-Ph,R1 為 Me, R2 為 Me。 70 201216849 表 列標題 表 列標題 0 〇 A Q1 為 2-Cl-4-F-Ph,R1 為 Ο 1 Λ A Q1 為 2-F-4-MeO~Ph,R1 為 Η,R2 H,R2 為 Me。 Ζ ΙΌ/Λ. 為Br ο Q1 為 2-Cl-4-F-Ph,R1 為 Q1 為 2-F-4-MeO-Ph,R1 為 Η,R2 33Α Br,R2 為 H。 211Α 為Cl。 Q1 為 2-Cl-4-F-Ph,R1 為 Q1 為 2-F-4-MeO-Ph,R1 為 Η,R2 34Α Br,R2 為 Br。 212Α 為Me ο Q1 為 2-Cl-4-F-Ph,R1 為 Q1 為 2-F-4-MeO-Ph,R1 為 Br, 35Α Br,R2 為 α。 213Α R2 為 H。 Q1 為 2-Cl-4-F-Ph,R1 為 Q1 為 2-F-4-MeO-Ph,R1 為 Br, 36Α Br,R2 為 Me。 214Α R2 為 Br 〇 Q1 為 2-Cl-4-F-Ph,R1 為 Q1 為 2-F-4-MeO-Ph,R1 為 Br, 37Α a,R2 為 H。 215Α r2 為 a。 Q1 為 2-Cl-4-F-Ph,R1 為 Q1 為 2-F-4-MeO-Ph,R1 為 Br, 38Α a,R2 為 Br。 216Α R2 為 Me。 Q1 為 2-Cl-4-F-Ph,R1 為 Q1 為 2-F-4-MeO-Ph,R1 為 C卜 R2 39Α C卜R2為C卜 217Α 為H。 Q1 為 2-Cl-4-F-Ph,R1 為 Q1 為 2-F-4-MeO-Ph,R1 為 C卜 R2 40Α C卜R2為Me。 218Α 為Br o Q1 為 2-Cl-4-F-Ph,R1 為 Q1 為 2-F-4-MeO-Ph,R1 為 a,R2 41A Me,R2 為 H。 219Α 為Cl。 Q1 為 2-Cl-4-F-Ph,R1 為 Q1 為 2-F-4-MeO-Ph,R1 為 C卜 R2 42A Me,R2 為 Br。 220Α 為Me。 Q1 為 2-Cl-4-F-Ph,R1 為 Q1 為 2-F-4-MeO-Ph,R1 為 Me, 43A Me,R2 為 221Α R2 為 H。 Q1 為 2-Cl-4-F-Ph,R1 為 Q1 為 2-F-4-MeO-Ph,R1 為 Me, 44A Me,R2 為 Me » 222Α R2 為 Br。 Q1 為 2,4-二-Cl-Ph,R1 為 Q1 為 2-F-4-MeO-Ph,R1 為 Me, 45A H,R2 為 Br。 223Α r2為 cn。 Q1 為 2,4-二-Cl-Ph,R1 為 Q1 為 2-F-4-MeO-Ph,R1 為 Me, 46A H,R2 為 a。 224Α R2 為 Me。 Q1 為 2,4-二-Cl-Ph,R1 為 Q1 為 2-Cl-4-MeO-Ph,R1 為 H, 47A H,R2 為 Me。 225Α R2 為 Br。 Q1 為 2,4-二-Cl-Ph,R1 為 Q1 為 2-Cl-4-MeO-Ph,R1 為 H, 48A Br,R2 為 H 〇 226Α r2 為 a。 Q1 為 2,4-二-Cl-Ph,R1 為 Q1 為 2-Cl-4-MeO-Ph,R1 為 H, 49A Br,R2 為 Br。 227Α R2 為 Me。 Q1 為 2,4-二-Cl-Ph,R1 為 Q1 為 2-Cl-4-MeO-Ph,R1 為 Br, 50A Br,R2 為 Cl。 228Α R2 為 H。 Q1 為 2,4-二-Cl-Ph,R1 為 Q1 為 2-Cl-4-MeO-Ph,R1 為 Br, 51A Br,R2 為 Me。 229Α R2 為 Br。 〇1為2,4-二-(:1-?11,111為 Q1 為 2-Cl-4-MeO-Ph,R1 為 Br, 52A a,R2 為 H。 230Α R2為C卜
S 71 201216849 表 列標題 表 列標題 53A Q1 為 2,4-二-Cl-Ph,R1 為 a,R2 為 Br。 231A Q1 為 2-Cl-4-MeO-Ph,R1 為 Br, R2 為 Me。 54A Q1 為 2,4-二-Cl-Ph,R1 為 C卜R2為C1 〇 232A Q1 為 2-Cl-4-MeO-Ph,R1 為 α, R2 為 Η。 55A Q1 為 2,4-二-Cl-Ph,R1 為 a,R2 為 Me » 233A Q1 為 2-Cl-4-MeO-Ph,R1 為 Π, R2 為 Br。 56A Q1 為 2,4-二-Cl-Ph,R1 為 Me,R2 為 Η。 234A Q1 為 2-Cl-4-MeO-Ph,R1 為 Π, R2 為 Cl。 57A 〇1為2,4-二-(:1-?11,111為 Me,R2 為 Br。 235A Q1 為 2-Cl-4-MeO-Ph,R1 為 C1, R2 為 Me。 58A Q1 為 2,4-二-Cl-Ph,R1 為 Me,R2 為 C1。 236A Q1 為 2-Cl-4-MeO-Ph,R1 為 Me, R2 為 Η。 59A Q1 為 2,4-二-Cl-Ph,R1 為 Me,R2 為 Me 〇 237A Q1 為 2-Cl-4-MeO-Ph,R1 為 Me, R2 為 Cl。 60A Q1 為 2-F-4-Cl-Ph,R1 為 Η,R2 為 Br。 238A Q1 為 2-Cl-4-MeO-Ph,R1 為 Me, R2 為 Me。 61A Q1 為 2-F-4-Cl-Ph,R1 為 Η,R2 為 C1。 239A Q1 為 2-F-4-CN-Ph,R1 為 Η,R2 為Br。 62A Q1 為 2-F-4-Cl-Ph,R1 為 Η,R2 為 Me。 240A Q1 為 2-F-4-CN-Ph,R1 為 Η,R2 為α。 63A Q1 為 2-F-4-Cl-Ph,R1 為 Br,R2 為 Η » 241A Q1 為 2-F-4-CN-Ph,R1 為 Η,R2 為Me。 64A Q1 為 2-F-4-Cl-Ph,R1 為 Br,R2 為 Br。 242A Q1 為 2-F-4-CN-Ph,R1 為 Br,R2 為Η。 65A Q1 為 2-F-4-Cl-Ph,R1 為 Br,R2 為 C1。 243A Q1 為 2-F-4-CN-Ph,R1 為 Br,R2 為Br。 66A Q1 為 2-F-4-Cl-Ph,R1 為 Br,R2 為 Me。 244A Q1 為 2-F-4-CN-Ph,R1 為 Br,R2 為Cl 〇 67A Q1 為 2-F-4-Cl-Ph,R1 為 α,R2 為 Η。 245A Q1 為 2-F-4-CN-Ph,R1 為 Br,R2 為Me。 68A 69A Q1 為 2-F-4-Cl-Ph,R1 為 G,R2 為 Br。 Q1 為 2-F-4-Cl-Ph,R1 為 α,R2 為 C1。 246A 247A Q1 為 2-F-4-CN-Ph,R1 為 α,R2 為Η。 Q1 為 2-F-4-CN-Ph,R1 為 Cl,R2 為Br。 70A Q1 為 2-F-4-Cl-Ph,R1 為 α,R2 為 Me。 248A Q1 為 2-F-4-CN-Ph,R1 為 Cl,R2 為α。 71A Q1 為 2-F-4-Cl-Ph,R1 為 Me,R2 為 Η。 249A Q1 為 2-F-4-CN-Ph,R1 為 Cl,R2 為Me。 72A Q1 為 2-F-4-Cl-Ph,R1 為 Me,R2 為 Br。 250A Q1 為 2-F-4-CN-Ph,R1 為 Me,R2 為Η。 73A Q1 為 2-F-4-Cl-Ph,R1 為 Me,R2 為 C1。 251A Q1 為 2-F-4-CN-Ph,R1 為 Me,R2 為Br。 72 201216849 表
74A
75A
76A
77A
78A
79A
80A
81A
82A
83A
84A
85A
86A
87A
88A
89A
90A
91A
92A
93A
94A 列標題 表 列標題 Q1 為 2-F-4-Cl-Ph,R1 為 Me,R2 為 Me。 252A Q1 為 2-F-4-CN-Ph,R1 為 Me,R2 為a。 Q1 為 2-Br-4-F-Ph,R1 為 H,R2 為 Br。 253A Q1 為 2-F-4-CN-Ph,R1 為 Me,R2 為Me o Q1 為 2-Br-4-F-Ph,R1 為 H,R2為(:卜 254A Q1 為 2-Cl-4-CN-Ph,R1 為 H,R2 .為.Br 〇 Q1 為 2-Br-4-F-Ph,R1 為 H,R2 為 Me » 255A Q1 為 2-Cl-4-CN-Ph,R1 為 H,R2 為a。 Q1 為 2-Br-4-F-Ph,R1 為 Br,R2 為 H。 256A Q1 為 2-Cl-4-CN-Ph,R1 為 H,R2 為Me o Q1 為 2-Br-4-F-Ph,R1 為 Br,R2 為 Br。 257A Q1 為 2-Cl-4-CN-Ph,R1 為 Br,R2 為H。 Q1 為 2-Br-4-F-Ph,R1 為 Br,R2為C卜 258A Q1 為 2-Cl-4-CN-Ph,R1 為 Br,R2 為Br o Q1 為 2-Br-4-F-Ph,R1 為 Br,R2 為 Me。 259A Q1 為 2-Cl-4-CN-Ph,R1 為 Br,R2 為Cl。 Q1 為 2-Br-4-F-Ph,R1 為 a,R2 為 H。 260A Q1 為 2-Cl-4-CN-Ph,R1 為 Br,R2 為Me o Q1 為 2-Br-4-F-Ph,R1 為 Cl,R2 為 Br。 261A Q1 為 2-Cl-4-CN-Ph,R1 為 C卜 R2 為H。 Q1 為 2-Br-4-F-Ph,R1 為 Cl,R2 為 Cl。 262A Q1 為 2-Cl-4-CN-Ph,R1 為 C卜 R2 為Me o Q1 為 2-Br-4-F-Ph,R1 為 Cl,R2 為 Me。 263A Q1 為 2-Cl-4-CN-Ph,R1 為 Me, R2 為 H。 Q1 為 2-Br-4-F-Ph,R1 為 Me,R2 為 H。 264A Q1 為 2-Cl-4-CN-Ph,R1 為 Me, R2 為 Br。 Q1 為 2-Br-4-F-Ph,R1 為 Me,R2 為 Br » 265A Q1 為 2-Cl-4-CN-Ph,R1 為 Me, R2為C卜 Q1 為 2-Br-4-F-Ph,R1 為 Me,R2 為 a。 266A Q1 為 2-Cl-4-CN-Ph,R1 為 Me, R2 為 Me 〇 Q1 為 2-Br-4-F-Ph,R1 為 Me,R2 為 Me。 267A Q1 為 6-C1-3-吡啶基,R1 為 H,R2 為Br o Q1 為 2-Me-4-F-Ph,R1 為 H,R2 為 Br。 268A Q1 為 6-C1-3-吡啶基,R1 為 H,R2 為Cl。 Q1 為 2-Me-4-F-Ph,R1 為 H,R2為C卜 269A Q1 為 6-C1-3-。比啶基,R1 為 Η,R2 為Me ο Q1 為 2-Me_4-F-Ph,R1 為 H,R2 為 Me。 270 A Q1為6-C1-3-吡啶基,R1為Br, R2 為 Η。 Q1 為 2-Me-4-F-Ph,R1 為 Br,R2 為 H。 271A Q1為6-C1-3-吡啶基,R1為Br, R2 為 Br。 Q1 為 2-Me-4-F-Ph,R1 為 Br,R2 為 Br。 272A Q1為6-C1-3-吡啶基,R1為Br, R2為C卜
S 73 201216849
表 95A 96A 97A 98A 99A 100A 101A 102A 103A 104A 105A 106A 107A 108A 109A 110A 111A 112A 113A 114A 115A 表 列標題 R1為 273A Q1為6-C1-3-吡啶基,R1為Br, R2 為 Me。 R1為 274A Q1為6-C1-3-吡啶基,R1為C卜R2 為Η。 R1為 275A Q1 為 6-C1-3-吡啶基,R1 為 a,R2 為 Br。 R1為 276A Q1 為 6-C1-3-吡啶基,R1 為 a,R2 為cn。 R1為 277A Q1 為 6-C1-3-吡啶基,R1 為 a,R2 為Me。 R1為 278A Q1為6-C1-3-吡啶基,R1為Me, R2 為 Η。 R1為 279A Q1為6-C1-3-吡啶基,R1為Me, R2 為 Br。 R1為 280A Q1為6-C1-3-吡啶基,R1為Me, R2為C卜 R1為 281A Q1為6-C1-3-吡啶基,R1為Me, R2 為 Me。 R1為 282A Q1 為 2,6-二-F-4-CN-Ph,R1 為 Me,R2 為 Me。 ,R1 283A Q1 為 2,6-二-F-4-CN-Ph,R1 為 C卜 R2 為 Me。 ,R1 284A Q1 為 2,6-二-F-4-CN-Ph,R1 為 Me,R2 為 Η。 ,R1 285A Q1 為 2,6-二-F-4-CN-Ph,R1 為 Me,R2 為 Br。 ,R1 286A Q1 為 2,6-二-F-4-CN-Ph,R1 為 Me,R2 為 a。 ,R1 287A Q1 為 2,6-二-F-4-CN-Ph,R1 為 C卜 R2 為 Η » ,R1 288A Q1 為 2,6-二-F-4-CN-Ph,R1 為 Cl, R2 為 Br。 ,R1 289A Q1 為 2,6-二-F-4-CN-Ph,R1 為 C卜 R2 為 C1 ,R1 290A Q1 為 2,6-二-F-4-CN-Ph,R1 為 Η, R2 為 Br。 ,R1 291A Q1 為 2,6-二-F-4-CN-Ph,R1 為 Η, R2為C卜 ,R1 292A Q1 為 2,6-二-F-4-CN-Ph,R1 為 Η, R2 為 Me。 ,R1 293A Q1 為 2,6-二-F-4-CN-PbR1 為 Br, R2 為 Η。 _列標題 Q1 為 2-Me-4-F-Ph, Br,R2 為 Cl。 Q1 為 2-Me-4-F-Ph, Br,R2 為 Me。 Q1 為 2-Me-4-F-Ph, a,R2 為 H。 Q1 為 2-Me-4-F-Ph ’ Cl,R2 為 Br。 Q1 為 2-Me-4-F-Ph, C卜R2為C卜 Q1 為 2-Me-4-F-Ph, C卜R2為Me。 Q1 為 2-Me-4-F-Ph, Me,R2 為 H。 Q1 為 2-Me-4-F-Ph, Me,R2 為 Br。 Q1 為 2-Me-4-F-Ph, Me,R2 為 a。 Q1 為 2-Me-4-F-Ph, Me,R2 為 Me。 Q1 為 2,4,6-三-F-Ph 為 H,R2 為 Br。 Q1 為 2,4,6-S-F-Ph 為H,R2為a。 Q1 為 2,4,6-三-F-Ph 為 H,R2 為 Me。 Q1 為 2,4,6-三-F-Ph 為 Br,R2 為 H。 Q1 為 2,4,6-三-F-Ph 為 Br,R2 為 Br e Q1 為 2,4,6-三-F-Ph 為 Br,R2 為 Cl。 Q1 為 2,4,6-三 _F-Ph 為 Br,R2 為 Me。 Q1 為 2,4,6-三-F-Ph 為a,R2為H。 Q1 為 2,4,6-三-F-Ph 為C卜R2為Br。 Q1 為 2,4,6-三-F-Ph 為CL· R2為a。 Q1 為 2,4,6-三-F-Ph 為 Cl,R2 為 Me » 74 201216849 表 列標題 表 列標題 116A Q1 為 2,4,6-三-F-Ph,R1 為 Me,R2 為 H。 294A Q1 為 2,6-二 F-4-CN-Ph,R1 為 Br, R2 為 Br 〇 117A Q1 為 2,4,6-三-F-Ph,R1 為 Me,R2 為 Br。 295A Q1 為 2,6-二-F-4-CN-Ph’R1 為 Br, R2 為 Cl。 118A Q1 為 2,4,6-三-F-Ph,R1 為 Me,R2 為 Cl。 296A Q1 為 2,6-二-F-4-CN-Ph’R1 為 Br, R2 為 Me。 119A (51為2,4,6-三邛-?11,111 297A Q1 b 2-Cl-4-Me-Ph > R1 為 H,R2 為 Me,R2 為 Me。 為Br o 120A Q1 為 4-Cl-Ph,R1 為 Η, R2 為 Br。 298A Q1 為 2-Cl-4-Me-Ph, 為Cl。 R1 為 H,R2 121A Q1 為 4-Cl-Ph,R1 為 Η, R2 為 Cl。 299A Q1 為 2-Cl-4-Me-Ph, 為Me。 R1 為 H,R2 122A Q1 為 4-Cl-Ph,R丨為 Η, R2 為 Me。 300A Q1 為 2-Cl-4-Me-Ph, 為H。 R1 為 Br,R2 123A Q1 為 4-Cl-Ph,R1 為 Br, R2 為 H。 301A Q1 為 2-Cl-4-Me-Ph, 為Br。 R1 為 Br,R2 124A Q1 為 4-Cl_Ph,R1 為 Br, R2 為 Br。 302A Q1 為 2-Cl-4_Me-Ph, 為a。 R1 為 Br,R2 125A Q1 為 4-Cl-Ph,R1 為 Br, r2 為 α。 303A Q1 為 2-Cl-4-Me-Ph, 為Me o R1 為 Br,R2 126A Q1 為 4-Cl-Ph,R1 為 Br, 304A Q1 為 2-Cl-4-Me-Ph, R1 為 Cl,R2 R2 為 Me。 為H。 127A Q1 為 4-Cl-Ph,R1 為 Cl, R2 為 H。 305A Q1 為 2-Cl-4-Me-Ph, 為Br 〇 R1 為 Cl,R2 128A Q1 為 4-Cl-Ph,R1 為 C卜 R2 為 Br。 306A Q1 為 2-Cl-4-Me-Ph, 為Cl。 R1 為 Cl,R2 129A Q1 為 4-Cl-Ph,R1 為 Cl, r2 為 a。 307A Q1 為 2-Cl-4-Me-Ph, 為Me。 R1 為 Cl,R2 130A Q1 為 4-Cl-Ph,R1 為 C卜 R2 為 Me。 308A Q1 為 2-Cl-4-Me-Ph, R2 為 H。 R1 為 Me, 131A Q1 為 4-Cl-Ph,R1 為 Me, R2 為 H。 309A Q1 為 2-Cl-4-Me-Ph, R2 為 Br 〇 R1 為 Me, 132A Q1 為 4-Cl-Ph,R1 為 Me, R2 為 Br 〇 310A Q1 為 2-Cl-4-Me-Ph, R2 為 Cl 〇 R1 為 Me, 133A Q1 為 4-Cl-Ph,R1 為 Me, R2 為 Cl。 311A Q1 為 2-Cl-4-Me-Ph, R2 為 Me。 R1 為 Me, 134A Q1 為 4-Cl-Ph,R1 為 Me, R2 為 Me。 312A Q1 為 2-Me-4-Cl-Ph, 為 Br o R1 為 H,R2 135A Q1 為 2,6-二-F-Ph,R1 為 H,R2 為 Br。 313A Q1 為 2-Me-4-Cl-Ph, 為CM。 R1 為 H,R2 136A Q1 為 2,6-二-F-Ph,R1 為 H,R2 為 Cl。 314A Q1 為 2_Me-4-Cl-Ph, 為Me o R1 為 H,R2
S 75 201216849 表 列標題 表 列標題 Q1 為 2,6-二-F-Ph,R1 為 Q1 為 2-Me-4-Cl-Ph,R1 為 Br,R2 137A Η,R2 為 Me。 315A 為H。 Q1 為 2,6-二-F-Ph,R1 為 Q1 為 2-Me-4-Cl-Ph,R1 為 Br,R2 138A Br,R2 為 H。 316A 為Br。 Q1 為 2,6-二-F-Ph,R1 為 Q1 為 2-Me-4-Cl-Ph,R1 為 Br,R2 139A Br,R2 為 B” 317A 為Cl。 Q1 為 2,6-二-F-Ph,R1 為 Q1 為 2-Me-4-Cl-Ph,R1 為 Br,R2 140A Br,R2 為 CM。 318A 為Me。 1 /1 1 A Q1 為 2,6-二-F-Ph,R1 為 Ο 1 Π A Q1 為 2-Me-4-Cl-Ph,R1 為 Cl,R2 141A Br,R2 為 Me。 •5 丄 y a 為H。 Q1 為 2,6-二-F-Ph,R1 為 Q1 為 2-Me-4-Cl-Ph,R1 為 CM,R2 142A C卜R2為H。 320A 為Br。 Q1 為 2,6-二-F-Ph,R1 為 Q1 為 2-Me-4-Cl-Ph,R1 為 C卜 R2 143A C卜R2為Br。 321A 為Cl。 Q1 為 2,6-二-F-Ph,R1 為 Q1 為 2-Me-4-Cl-Ph,R1 為 Cl,R2 144A Cl,,R2 為 Cl。 322A 為Me。 Q1 為 2,6-二-F-Ph,R1 為 Q1 為 2-Me-4-Cl-Ph,R1 為 Me, 145A Cl,R2 為 Me。 323A R2 為 H。 Q1 為 2,6-二-F-Ph,R1 為 Q1 為 2-Me-4-Cl-Ph,R1 為 Me, 146A Me,R2 為 H。 324A R2 為 Br。 Q1 為 2,6-二-F-Ph,R1 為 Q1 為 2-Me-4-Cl-Ph,R1 為 Me, 147A Me,R2 為 Br。 325A R2為C卜 Q1 為 2,6-二-F-Ph,R1 為 Q1 為 2-Me-4-Cl-Ph,R1 為 Me, 148A Me,R2 為 a 〇 326A R2 為 Me。 Q1 為 2,6-二-F-Ph,R1 為 Q1 為 2-Br-4-MeO-Ph,R1 為 H, 149A Me,R2 為 Me » 327A R2 為 Br。 Q1 為 2,4,6-三-Cl-Ph,R1 Q1 為 2-Br-4-MeO-Ph,R1 為 H, 150A 為 H,R2 為 Br。 328A r2 為 a。 Q1 為 2,4,6-三-Cl-Ph,R1 Q1 為 2-Br-4-MeO-Ph,R1 為 H, 151A 為H,R2為a。 329A R2 為 Me。 Q1 為 2,4,6-三-Cl-Ph,R1 Q1 為 2-Br-4-MeO-Ph,R1 為 Br, 152A 為 H,R2 為 Me。 330A R2 為 H。 Q1 為 2,4,6-三-Cl-Ph,R1 Q1 為 2-Br-4-MeO-Ph,R1 為 Br, 153A 為 Br,R2 為 H。 331A R2 為 Br。 Q1 為 2,4,6-三-Cl-Ph,R1 Q1 為 2-Br-4-MeO-Ph,R1 為 Br, 154A 為 Br,R2 為 Br。 332A r2為 cn。 Q】為 2,4,6-三-Cl-Ph,R1 Q1 為 2-Br-4-MeO-Ph,R1 為 Br, 155A 為 Br,R2 為(M。 333A R2 為 Me。 Q1 為 2,4,6-三-Cl-Ph,R1 Q1 為 2-Br-4-MeO-Ph,R1 為 a, 156A 為 Br,R2 為 Me。 334A R2 為 H。 Q1 為 2,4,6-三-Cl-Ph,R1 Q1 為 2-Br-4-MeO-Ph,R1 為 a, 157A 為 cn,R2 為 H。 335A R2 為 Br。 76 201216849 表 列標題 表 列標題 158A Q1 為 2,4,6-三-Cl-Ph,R1 為 α,R2 為 Br。 336A Q1 為 2-Br-4-MeO-Ph,R1 為 Cl, r2 為 a。 159A Q1 為 2,4,6-三-Cl-Ph,R1 為 a,R2 為 CM。 337A Q1 為 2-Br-4-MeO-Ph,R1 為 Cl, R2 為 Me。 160A 〇1為2,4,6-三-(:1-?11,111 為 α,R2 為 Me。 338A Q1 為 2-Br-4-MeO-Ph,R1 為 Me, R2 為 H。 161A Q1 為 2,4,6-三-Cl-Ph,R1 為 Me,R2 為 H。 339A Q1 為 2-Br-4-MeO-Ph,R1 為 Me, R2 為 Br。 162A Q1 為 2,4,6-三-Cl-Ph,R1 為 Me,R2 為 Br。 340A Q1 為 2-Br-4-MeO-Ph,R1 為 Me, r2 為 a。 163A 〇1為2,4,6-三-(:1-?11,111 為Me,R2為C卜 341A Q1 為 2-Br-4-MeO-Ph,R1 為 Me, R2 為 Me。 164A 卩1為2,4,6-三-(:1-?11,111 為 Me,R2 為 Me。 342A Q1 為 2-Me-4-MeO-Ph,R1 為 H, R2 為 Br。 165A Q1 為 2-Cl-4,6-二-F-Ph, R1 為 Η,R2 為 Br。 343A Q1 為 2-Me-4-MeO-Ph,R1 為 H, r2 為 a。 166A Q1 為 2-Cl-4,6-二-F-Ph, R1 為 Η,R2 為 α。 344A Q1 為 2-Me-4-MeO-Ph,R1 為 H, R2 為 Me。 167A Q1 為 2-Cl-4,6-二-F-Ph, R1 為 Η,R2 為 Me。 345A Q1 為 2-Me-4-MeO-Ph,R1 為 Br, R2 為 H。 168A Q1 為 2-Cl-4,6-二-F-Ph, R1 為 Br,R2 為 Η。 346A Q1 為 2-Me-4-MeO-Ph,R1 為 Br, R2 為 Br。 169A Q1 為 2-Cl-4,6-二-F-Ph, R1 為 Br,R2 為 Br。 347A Q1 為 2-Me-4-MeO-Ph,R1 為 Br, R2 為 a。 170A Q1 為 2-Cl-4,6-二-F-Ph, R1 為 Br,R2 為 Cl。 348A Q1 為 2-Me-4-MeO-Ph,R1 為 Br, R2 為 Me。 171A Q1 為 2-Cl-4,6-二-F-Ph, R1 為 Br,R2 為 Me。 349A Q1 為 2-Me-4-MeO-Ph,R1 為 Cl, R2 為 H。 172A 173A Q1 為 2-Cl-4,6-二-F-Ph, r1 為 a,R2 為 H。 Q1 為 2-Cl-4,6-二-F-Ph, R1 為 Cl,R2 為 Br。 350A 351A Q1 為 2-Me-4-MeO-Ph,R1 為 Cl, R2 為 Br。 Q1 為 2-Me-4-MeO-Ph,R1 為 Cl, R2為C卜 174A Q1 為 2-Cl-4,6-二-F-Ph, r1 為 a,R2 為 Cl。 352A Q1 為 2-Me-4-MeO-Ph,R1 為 Cl, R2 為 Me。 175A Q1 為 2-Cl-4,6-二-F-Ph, R1 為 a,R2 為 Me。 353A Q1 為 2-Me-4-MeO-Ph,R1 為 Me, R2 為 H。 176A Q1 為 2-Cl-4,6-二-F-Ph, R1 為 Me,R2 為 H。 354A Q1 為 2-Me-4-MeO-Ph,R1 為 Me, R2 為 Br。 177A Q1 為 2-Cl-4,6-二-F-Ph, R1 為 Me,R2 為 Br。 355A Q1 為 2-Me-4-MeO-Ph,R1 為 Me, R2 為 a。 178A Q1 為 2-Cl-4,6-二-F-Ph, R1 為 Me,R2 為 Cl。 356A Q1 為 2-Me-4-MeO-Ph,R1 為 Me, R2 為 Me »
S 77 201216849 表2
(R5a)p 為 4-MeNH(CH2)3〇,R1 為 Η,R2 為 Cl。 Q2 Q2 Q2 Q2 Q2 2-Br-Ph 2-Br-4-MeO-Ph 2-F-4-MeO -Ph 2,4-二 -Cl-6-F-Ph 2-Br-4-Cl-6-F-Ph 2-Cl-Ph 2-Br-4-EtO-Ph 2-F-4-EtO- Ph 2,6-二 -Cl-4-CN-Ph 2-Br-4-F-6-Cl-Ph 2-F-Ph 2-Cl-4-Br-Ph 2-I-4-F-Ph 2,6-二 -Cl-4-F-Ph 2-Cl-4-Br-6-F-Ph 2-I-Ph 2-Cl-4-CN-Ph 2-I-6_F-Ph 2,6-二 -Cl-4-MeO-Ph 2-Br-3-nt咬基 2-CFs-Ph 2-Cl-4-F-Ph 2-CF3-4-F- Ph 2,6-二 -F-4-Br-Ph 2-C1-3-吡啶基 2,4-二 -Cl-Ph 2-Cl-6-F-Ph 2-CF3-6-F- Ph 2,6-二 -F-4-Cl-Ph 2-Me-3 - °比基 2,6-二 2-Cl-4-I-Ph 2-Me-4-F- 2,6-二 2,4-二-Cl-3-° 比唆 -Cl-Ph Ph -F-4-CN-Ph 基 2,4-二 2-Cl-4-MeO-Ph 2,4,6-三 2,6-.=- 2,6-二-(:1-3-°比咬 -F-Ph -Cl-Ph -F-4-I-Ph 基 2,6-二 2-Cl-4-EtO-Ph 2,3,5-三 2,6-二 3,5 -二-C1 - 2 -0比咬_ -F-Ph -F-Ph -F-4-MeO-Ph 基 2-Br-4-Cl 2-F-4-Br-Ph 2,3,6-三 2,6-二 3,5-二-F-2-° 比咬 -Ph -F-Ph -F-4-EtO-Ph 基 2-Br-4-C 2-F-4-Cl-Ph 2,4,5-三 2-Br-4,6-二 2-Cl-6-MeO-3-°比 N-Ph -F-Ph -F-Ph 啶基 2-Br-4-F- 2-F-4-CN-Ph 2,4,6-三 1,3-二-Me-l//-4- Ph -F-Ph -F-Ph 0比。坐-5-基 2-Br-6_F- Ph 2-F-4-I-Ph 2,4-二 -Br-6-F-Ph 2-1-4,6-二 -F-Ph 2-Br-3-嘆吩基 78 201216849 本發明之揭露亦包括表IB至44B,除了表2中列 標題(即「(R5a)p 為 4-MeNH(CH2)30,R1 為 Η,R2 為 C1。」)以下面所示之個別列標題取代,各表架構與上 面表2相同。舉例而言,在表1Β中,該列標題為「(r5、 為 4-MeNH(CH2)3〇,R1 為 Br,R2 為 C卜」,且 Q2 係如 上表2中所定義者。因此,表1B中第一個項目明確揭 露4-溴-1-(2-溴苯基)_2_氯-α_[4-[3-(甲胺基)丙氧基]苯 基咪唑-5-甲醇。表2Β到44Β以相似的方式架構。
表 IB 2B 3B 4B 5B 6B 7B 8B 9B 10B 11B 12B 13b 14B 15b 16b 17B 18B 19B 20B 21B 22B 23B 24B -—____f]標題 (R5a)P 為 4-MeNH(CH2)3〇,R1 為 Br,R2 為 C卜 (R5a)p 為 4-MeNH(CH2)30,R1 為 Me,R2 為 C1。 (R5a)P 為 2-F-4-MeNH(CH2)30,R1 為 Me,R2 為 Br。 (R5a)P 為 2-F-4-MeNH(CH2)30,R1 為 C卜 R2 為 C1。 (R5a)P 為 2-F-4-MeNH(CH2)30,R1 為 a,R2 為 Br。 (R5a)P 為 2,6-二-F-4-MeNH(CH2)30,R1 為 Η,R2 為 α。 (R5a)P 為 2,6-二-F-4-MeNH(CH2)30,R1 為 a,R2 為 Br。 (R5a)P 為 2,6-二-F-4-MeNH(CH2)30,R1 為 Br,R2 為 Me。 (R5a)P 為 2,6-二-F-4-MeNH(CH2)30,R1 為 C卜 R2 為 C卜 (R5a)P 為 2,6-二-F-4-MeNH(CH2)30,R1 為 C卜 R2 為 Me。 (R5a)P 為 2-Cl-6-F-4-MeNH(CH2)30,R1 為 Η,R2 為 Me。 (R5a)P 為 2-Cl-6-F-4-MeNH(CH2)30,R1 為 Q,R2 為 Me。 (R5a)P 為 2-Cl-6_F-4-MeNH(CH2)30,R1 為 Br,R2 為 Me。 (R5a)P 為 4-Me2N(CH2)30,R1 為 Me,R2 為 C1 » (R5a)P 為 4-Me2N(CH2)30,R1 為 Br,R2 為 C卜 (R5a)P 為 4-Me2N(CH2)30,R1 為 Cl,R2 為 C1。 (R5a)P 為 2-F_4-Me2N(CH2)30,R1 為 Q,R2 為 C1。 (R5a)P 為 2-F-4-Me2N(CH2)30,R1 為 a,R2 為 Br。 (R5a)P 為 2-F-4-Me2N(CH2)30,R1 為 Me,R2 為 C1 » (R5a)P 為 2,6-二-F-4-Me2N(CH2)30,R1 為 Η,R2 為 α。 (R5a)P 為 2,6-二-F-4-Me2N(CH2)30,R1 為 a,R2 為 ci。 (R5a)P 為 2,6-二-F-4-Me2N(CH2)30,R1 為 Cl,R2 為 Me。 (R5a)P 為 2-Cl-6-F-4-Me0(CH2)30,R1 為 Q,R2 為 ci。 (R5a)P 為 2-Cl-6-F-4-Me0(CH2)30,R1 為 a,R2 為 Br。
S 79 201216849 表__列標題_ 25B (R5a)p 為 2-Cl-6-F-4-Me0(CH2)30,R1 為 C卜 R2 為 Me。 26B (R5a)p 為 2-F-4-Me0(CH2)30,R1 為 Me,R2 為 Me。 27B (R5a)p 為 2-F-4-Me0(CH2)30,R1 為 Η,R2 為(M。 28Β (R5a)p 為 2-F-4-Me0(CH2)30,R1 為 Br ’ R2 為 C1。 29B (R5a)p 為 2-Cl-4-Me0(CH2)30,R1 為 Br ’ R2 為 C1。 30B (R5a)p 為 2-Cl-4-Me0(CH2)30,R1 為 Me,R2 為 C1。 31B (R5a)p 為 2-Cl-4-Me0(CH2)30,R1 為 C卜 R2 為 C1» 32B (R5a)p 為 2,6-二-F-4-Me0(CH2)30,R1 為 Br,R2 為 Q。 33Β (R5a)p 為 2,6_二-F-4-Me0(CH2)30,R1 為 Me,R2 為 C1。 34B (R5a)p 為 2,6-二-F-4-Me0(CH2)30,R1 為 C卜 R2 為 C卜 35B (R5a)p 為 2-Cl-6-F-4-Me0(CH2)30,R1 為 Me ’ R2 為 C1。 36B (R5a)p 為 2-Ci-6-F-4-Me0(CH2)30,R1 為 Η,R2 為 α。 37Β (R5a)p 為 2-Cl-6-F-4-Me0(CH2)30,R1 為 Br,R2 為 C1。 38B (R5a)p 為 2,6-二-F-3-MeNH(CH2)30,R1 為 Η,R2 為 C1。 39Β (R5a)p 為 2,6-二-F-3-MeNH(CH2)30,R1 為 Br,R2 為 C卜 40B (R5a)p 為 2,6-二-F-3-MeNH(CH2)30,R1 為 Me ’ R2 為 Π。 41Β (R5a)p 為 2,6-二-F-3-MeNH(CH2)30,R1 為 a,R2 為 α。 42Β (R5a)p 為 2,6-F-3-Me2N(CH2)30,R1 為 Br,R2 為 C1。 43B (R5a)p 為 2,6-F-3-Me2N(CH2)30,R1 為 Cl,R2 為 Br。 44B (R5a)p 為 2,6-F-3-Me2N(CH2)30,R1 為 Cl,R2 為 Me。 表3
Q1 R1 R2 (R5a)P 2,4-二-F-Ph Me Me H 2-Cl-4-F-Ph Me Me 2-C1 2-Me-4-F-Ph Me Me 2-Br 80 201216849 Q1 R1 2-Cl-4-F-Ph ~---—^ Me ^ R2 2,4-二-F-Ph Me Br 2-Cl-4-F-Ph Me Br 2-C1 2-Cl-4-F-Ph Me Br 2'Br 2-Me-4-F-Ph Me Cl H 2,4dPh Me Cl 2-C1 2,4-二-F-Ph Br Cl 2-Br 2-Cl-4-F-Ph Br Br H 2-Me-4-F-Ph Br Cl 2-Cl 2,4-二-F-Ph Cl Me 2-Bj* 2-Cl-4-F-Ph Cl Br H 2-Cl-4-F-Ph Cl Cl 2-Cl Me 2*Br 二上述流程2中所揭㉟,式3化合物係 式la化合物(即式〗,其 、氣傷 門榀士政00人, 、τ κ為-〇R且R為Η)之中 1物。本發明包括但不限於表4.中所揭露之式3化合物 的例示性物種。 表4
Q2 Q2 _Q2 2,6-二-F-Ph 2-Cl>4_p 2-Br-4,6-二 _f Q2 Q2 2-Cl-4,6-二 F 2-C1-6-F 2,4,6-三-F 2-Br-4-F 2-F-4-Me 2-Br-6-F 2-Cl-4-Me Q,為 Γ.f™:
S 81 201216849 本發明之揭露亦包括表1(:至71(:; 化合物的例示性物種,除了表4^_^^ 2,4-二-F-Ph,RU Me ’ Μ 為 C1」)以 列標題取代’各表架構與上面表4相同。舉::= :中二標則為2,4_二_一^ 為Br」’且Q係如上面表4所定義者。因此 第一個項目明確揭露二氟 L米嗤,5_基](2,4•二氟苯基)甲綱。表2 土 土 似的方式架構。 /11以相
表 列標題 表 1C 2C Q1 為 2,4-二-F-Ph,R1 為 Me, R2 為 Br。 Q1 為 2,4-二-F-Ph,R1 為 C1, R2 為 Me。 36C 37C 3C Q1 為 2,4-二-F-Ph,R丨為 ci, R2 為 Cl。 38C 4C Q1 為 2,4-二-F-Ph,Ri 為 c卜 R2 為 Br。 39C 5C Q1 為 2,4-二-F-Ph,R1 為 Br, R2 為 Me c 40C 6C Q1 為 2,4-二-F-Ph,R1 為 Br, R2 為 a。 41C 7C Q1 為 2,4-二-F-Ph,R1 為 Βι·, R2 為 Br。 42C 8C Q1 為 S-FW-MeO-PbR1 為 Me, R2 為 Cl。 43 C 9C Ql 為 S-FM-MeO-Ph’R1 為 Me, R2 為 Br。 44C 10C Q1 為 2-F-4-MeO-Ph ’ R1 為 C1, R2 為 Me。 45C lie Q1 為 2-F-4-MeO-Ph,R1 為 ci, R2為C卜 46C 12C Q1 為 2-F-4-MeO-Ph,R1 為 ci, R2 為 Br。 47C 13C Q1 為 2-F-4-MeO-Ph,R1 為 Br, R2 為 Me。 48C Q1 RJ M, Cl > R 為 Br 〇 為 2-Br-4-F-Ph,R1 為 Br, R 為 Me 〇 Q1 為 2-Br.4_F_Ph,Ri 為 Br, R2 為 Cl。 Q1 為 2-Br-4-F-Ph ’ R1 為 Br , R2 為 Br。 Q 為 2-Br-4-MeO-Ph,R1 為 ,R2 為 Cl。 Q1 為 2-Br-4-MeO-Ph,R1 為 ,R2 為 Br。 Q 為 2,Br-4-MeO-Ph,R1 為 ^,R2 為 Me。 Q1 為 2,Br-4_MeO-Ph,R1 為 c' ’ R2 為 α。 Q 為 2-Br-4-MeO-Ph,R1 為 c々,R2 為 Br。 Q1 為 2-Br-4-MeO-Ph,R1 為 B;,R2 為 Me。 Q 為 2、Br-4-MeO-Ph,R1 為 ,R2 為 Cl。 Q 為 2-Br-4-MeO-Ph,R1 為 Br ’ R2 為 Br。 Q 為 2-Me-4-F-Ph,R1 為 Me R2 為 Cl。
82 201216849 表 列標題 表 列標題 14C Q1 為 2-F-4-MeO-Ph,R1 為 Br, r2 為 α。 49C Q1 為 2-Me-4-F-Ph,R1 為 Me, R2 為 Br。 15C Q1 為 2-F-4-MeO-Ph,H1 為 Br, R2 為 Br。 50C Q1 為 2-Me-4-F-Ph,R1 為 Cl, R2 為 Me。 16C Q1 為 2-Cl-4-F-Ph,R1 為 Me, R2 為 Cl。 51C Q1 為 2-Me-4-F-Ph,R1 為 Cl, R2 為 Cl。 17C Q1 為 2-Cl-4-F-Ph,R1 為 Me, R2 為 Br 〇 52C Q1 為 2-Me-4-F-Ph,R1 為 Cl, R2 為 Br。 18C Q1 為 2-Cl-4-F-Ph,R1 為 C卜 R2 為 Me。 53C Q1 為 2-Me-4-F-Ph,R1 為 Br, R2 為 Me。 19C Q1 為 2-Cl-4-F-Ph,R1 為 Cl, R2 為 Cl 。 54C Q1 為 2-Me-4-F-Ph,R1 為 Br, R2 為 α。 20C Q1 為 2-Cl-4-F-Ph,R1 為 Cl, R2 為 Br。 55C Q1 為 2-Me-4-F-Ph,R1 為 Br, R2 為 Br。 21C Q1 為 2-Cl-4-F-Ph,R1 為 Br, R2 為 Me。 56C Q1 為 2-Me-4-Cl-Ph,R1 為 Me,R2 為 a。 22C Q1 為 2-Cl-4-F-Ph,R1 為 Br, R2為C卜 57C Q1 為 2-Me-4-Cl-Ph,R1 為 Me,R2 為 Br。 23C Q1 為 2-Cl-4-F-Ph,R1 為 Br, R2 為 Br。 58C Q1 為 2-Me-4-Cl-Ph,R1 為 C卜 R2 為 Me。 24C Q1 為 2-Cl-4-MeO-Ph,R1 為 Me,R2 為 α〇 59C Q1 為 2-Me-4-Cl-Ph,R1 為 CP R2為C卜 25C Q1 為 2-Cl-4-MeO-Ph,R1 為 Me,R2 為 Br。 60C Q1 為 2-Me-4-Cl-Ph,R1 為 CP R2 為 Br 〇 26C Q1 為 l-Cl-^MeO-Ph'R1 為 Cl, R2 為 Me 〇 61C Q1 為 2-Me-4-Cl-Ph,R1 為 Br, R2 為 Me。 27C Q1 為 2-Cl-4-MeO-Ph R1 為 Cl, R2為C卜 62C Q1 為 2-Me-4-Cl-Ph,R1 為 Br, R2 為 a〇 28C Q1 為 S-ClM-MeO-Ph’R1 為 Cl, R2 為 Br。 63C Q1 為 2-Me-4-Cl-Ph,R1 為 Br, R2 為 Br。 29C Q1 為 S-Cl-tMeO-Ph’R1 為 Br, R2 為 Me。 64C Q1 為 2-Me-4-MeO-Ph,R1 為 Me,R2 為 Cl。 30C Q1 為 S-Cl-^MeO-Ph'R1 為 Br, R2 為 Cl。 65C Q1 為 2-Me-4-MeO-Ph,R1 為 Me,R2 為 Br。 31C Q1 為 S-Cld-MeO-Ph’R1 為 Bill2 為 Br 。 66C Q1 為 2-Me-4-MeO-Ph,R1 為 a,R2 為 Me。 32C Q1 為 2-Br-4-F-Ph,R1 為 Me, R2為C卜 67C Q1 為 2-Me-4-MeO-Ph,R1 為 a,R2 為 Cl。 33C 34C Q1 為 2-Br-4-F-Ph,R1 為 Me, R2 為 Br。 Q1 為 2-Br-4-F-Ph,R1 為 Cn, R2 為 Me。 68C 69C Q1 為 2-Me-4-MeO-Ph,R1 為 CU,R2 為 Br。 Q1 為 2-Me-4-MeO-Ph,R1 為 Br,R2 為 Me。
S 83 201216849 表
35C R2 i ClBr 4 F'Ph * R1 ^ Cl 表 列標題
70C 71C
Q 為 2-Me-4-Me〇_j>h Br,R2 為 Cl。 ^Q1 為 2-Me-4-Me〇_;ph,w Br,R2 為 Br » ’ R 為 如上述流程丨中所揭露,式2化合物係可 物(即式1,其中為
Lyi - 明包括但不限於表5中所揭露之式2化合物 的例不性物種。 表5
K1 為 Me,R2 為 C卜 R4 為Η。 、Q2 Q2 2,6-二 2,4,6-三4 ~F-Ph 2'Cl-4,6- 2-Br-4-F 二-F 2'Cl-4-F 2-F-4-Me 2>Br-4,6- 2-Br-6-F 二-F 2'Cl-6-F 2-Cl-4-Me 為 $ Η ’ R 為 Me,r4 | Rl 為 Me,R2 為 Br,RQ2
-F-Ph 2·〇1-4,6- 二-F 2-Cl-4,p 2·Βγ·4,6- 二-F 2'Cl,6-F 2,4,6-三-F 2-Br-4-F 2-F-4-Me 2-Br-6'F 2*Cl-4-Me
為H。Q2 2,6-二 -F-Ph 2-Cl-4,6-二-F 2-C1-4-F 2-Br-4,6-二-F 2-C1-6-F Q2 三-F 2-Br-4-F 2-F-4-Me 2-Br-6-F 2-Cl-4-Me 製劑/效用 s 84 201216849 本發明之化合物將通常使用來作為組成物(即製 劑)中的殺真菌活性成分,並伴隨有至少一種選自由表 面活性劑、固體稀釋劑及液體稀釋劑所組成之群組的額 外成分以作為載體之用。此製劑或組成物成分係經選 擇,以配合活性成分之物理性質、施用型態與土壤種 類、濕度和溫度等環境因素。 可用的製劑包括液體及固體組成物。液體組成物包 括溶液(包括可乳化濃縮物)、懸浮液、乳液(包括微 乳液和/或懸浮乳液(suspoemulsions))等等,並可選擇 性地將其增濃成凝膠。含水液體組成物的一般類型為可 溶漢縮物(soluble concentrate )、懸浮濃縮物(suspension concentrate)、膠囊懸浮液(capsule suspension)、濃縮 乳液、微乳液和懸浮乳液。非水液體組成物的一般類型 為可乳化濃縮物、可微乳化濃縮物、可分散性濃縮物 (dispersible concentrate)及油分散液(0ii dispersion)。 固體組成物的一般類型為塵粉(dust )、粉劑、粒劑、 丸劑(pellet)、珠劑(prill)、錠劑(pastnie)、片劑、 包膜(filled film)(包括種子塗覆物)等等,其可為水 分散性(「可濕性」)或水溶性。從成膜溶液或可流動懸 浮液形成的薄膜和塗層在種子處理上特別有用。活性成 分可以經(微)膠囊化並進一步形成懸浮液或固體製 劑;或者活性成分之整體製劑可經膠囊化(或「披覆」)。 膠囊化可以控制或減緩活性成分的釋放。可乳化粒劑結 口 了可礼化》農縮物製劑與乾粒狀製劑的優點。高強度組 成物主要用作進一步製劑的中間物。
S 85 201216849 屐。製劑通常在魏前會先在適合的介質中擴 介質(t常固g㈡成:容易稀釋於噴灑 公升’但更通常為彳數千 面施用= 適合的介質混合,藉由空中或地 辦㈣運用於葉治療’或施用於植物的生長介質。液
f充=乾製劑可在播種時,直接計量加入滴流灌J 2體和固體製劑可以施用於農作物和其他所 、的種子,作為播種前種子處理之用,透過系統性 =收以保濩發育中的根及其它地下的植物部分及/或 葉。 、忒製劑通常含有有效量在下列近似範圍中的活性 成分、稀釋劑和表面活性劑,其重量加起來會等於百分 之百。 重量百分比 活性 水分散性粒劑及水溶性粒劑、片 劑及粉劑 成分 0.001-90 稀釋劑 0-99.999 表面活性劑 0—15 油分散液、懸浮液、乳液、溶液 (可乳化濃縮物) 1-50 40-99 0-50 塵粉 1-25 粒劑及丸劑 70-99 0-5 高強度組成物 0.001-95 5-99.999 0-15 90-99 0—10 0-2 固體稀釋劑包括例如,黏土如膨土、微晶高嶺石、 厄帖浦石與高嶺土、石膏、纖維素、二氧化鈦、氧化鋅、 =粉、糊精、糖(例如乳糖、蔗糖)、二氧化石夕、滑石、 &母發S土、尿素、碳射^㈣與碳酸氫鈉及硫 86 201216849 酸納。典型固體稀釋劑係描述於Watkins et al·, Handbook of Insecticide Dust Diluents and Carriers, 2nd Ed·,Dorland Books, Caldwell,New Jersey 中。 液體稀釋劑包括例如水、N,N-二甲基烷醯胺(例如 N,N-二甲基甲醯胺)、葶烯、二甲亞砜、N-烷基吡咯啶 酮(例如,N-甲基吡咯啶酮)、乙二醇、三甘醇、丙二 醇、二丙二醇、聚丙二醇、破酸伸丙酯、碳酸伸丁酯、 石蠟(例如,白礦油、正構烷烴、異烷烴)、烷基苯、 烧基萘、甘油、三乙酸甘油醋(glycerol triacetate)、山 梨糖醇、芳烴、脫芳香脂族、烷基苯、烷基萘、如環己 酮、2-庚酮、異佛酮及4-羥基-4-甲基-2-戊酮的酮、如 乙酸異戊酯、乙酸己酯、乙酸庚酯、乙酸辛酯、乙酸壬 酯、乙酸十三酯及乙酸異莰酯的醋酸鹽、如烷化乳酸酯 (alkylated lactate ester )、二元酯及 γ_ 丁内酯的其他酯 類、以及醇類,其可為線性、分支、飽和或不飽和,如 甲醇、乙醇、正丙醇、異丙醇、正丁醇、異丁醇、正己 醇、2-乙基己醇、正辛醇、癸醇、異癸醇、異十八醇、 鯨蠟醇、月桂醇、十三醇、油醇、環己醇、四氫糠醇、 二丙_醇及苯甲醇。液體稀釋劑亦包括飽和以及不飽和 脂肪酸的甘油_ (典型為c6_C22),如植物種子和水 果油(例如撖欖、蓖麻、亞麻仁、芝麻、玉米、花生、 ^曰葵、葡萄軒、紅花、棉軒、黃豆、油菜軒、挪子和 棕糊仁的油)、動物源性脂肪(例如牛油、豬肉脂、豬 油、鳕魚肝油、魚油)及其混合物。液體稀釋劑也包括 =化(例如甲基化、乙基化、丁基化),其中該 月曰肪酉夂可藉由水解來自植物和動物來源的甘油醋而獲
87 S 201216849 得,並可用蒸餾純化。典型的液體稀釋劑係描述於 Marsden, Solvents Guide, 2nd Ed., Interscience, New York, 1950 中。 本發明的固體和液體組成物通常包括一或多種表 面活性劑。當加入至液體中時,表面活性劑(也已知為 「界面活性劑」)通常會改變(最常為減少)液體的表 面張力。取決於表面活性劑分子中親水性和親油性基的 性質’表面活性劑可用作為潤濕劑、分散劑、乳化劑或 消泡劑。 表面活性劑可以分類為非離子性、陰離子性或陽離 子性。可用於本發明組成物的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包括但 不限於:醇烷氧化物如基於天然及合成醇(其可為分枝 或線性)並從該醇類製備出的醇烷氧化物、及環氧乙 烧、環氧丙院、環氧丁烧及其混合物;乙氧基胺、烧醇 醯胺及乙氧基化烷醇醯胺;烷氧基化三酸甘油酯如乙氧 基化黃豆、蓖麻和油菜籽油;烷基酚烷氧化物如辛苯酚 乙氧化物(octylphenolethoxylate)、壬苯紛乙氧化物、 二壬苯酚乙氧化物及十二烷苯酚乙氧化物(由苯酚及環 氧乙烷、環氧丙烷、環氧丁烷或其混合物所製備);由 環氧乙烷或環氧丙烷所製備的嵌段聚合物以及其中的 終端嵌段由環氧丙烷所製備的反向嵌段聚合物;乙氧基 化月曰肪酸,乙氧基化腊肪g旨和油;乙氧基化甲酯;乙氧 基化三苯乙烯苯酚(包括由環氧乙烷、環氧丙烷、環氧 丁烷或其混合物所製備者);脂肪酸酯、甘油酯、羊毛 脂為基礎的衍生物、聚乙氧基化酯如聚乙氧基化山梨醇 酐脂肪酸酯、聚乙氧基化山梨糖醇脂肪酸酯及聚乙氧基 201216849 化甘油脂肪酸酯;其他山梨醇酐衍生物如山梨醇酐酯; 像是聚合性表面活性劑如隨機共聚物、嵌段共聚物、醇 酸peg (聚乙二醇)、接枝或梳形聚合物及星形聚合物; 聚乙二醇(peg);聚乙二醇脂肪酸酯;聚矽氧為基礎的 表面活性劑;以及耱衍生物如蔗糖醋..、烷基聚葡萄糖苷 和炫•基多_。 有用的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包括但不限於:烷芳基磺 酸以及其鹽;羧基化醇或烷基酚乙氧化物;二苯基續酸 鹽衍生物;木質素以及木質素衍生物,例如木質續酸 鹽;順丁稀二酸或琥ϊά酸或其針;婦烴續酸鹽;璘酸醋 如醇烷氧化物之磷酸酯、烷基苯酚烷氧化物之磷酸酯與 苯乙烯基苯酚乙氧化物之磷酸酯;蛋白質為基礎的表面 活性劑;肌胺酸衍生物;苯乙烯酚醚硫酸酯;油和脂肪 酸的硫酸鹽和磺酸鹽;乙氧基化烷基酚的硫酸鹽和續酸 鹽,醇類的硫酸鹽;乙氧基化醇類的硫酸鹽;胺和酿胺 的磺酸鹽如Ν,Ν-烷牛磺酸酯;苯、異丙苯、甲苯、二 甲苯及十二苯和十三苯的確酸鹽;縮合萘的磺酸鹽;萘 及烷基萘的磺酸鹽;分餾石油的磺酸鹽;磺琥珀醯胺酸 鹽(sulf〇succinamate);及磺琥珀酸鹽(sulf〇succinate) 及其衍生物如二烷基磺琥珀酸鹽。 可用之陽離子界面活性劑包括但不限於:醯胺及乙 氧基化醯胺;胺如N-烷基丙二胺 '三丙烯三胺及二丙 烯四胺,及乙氧基化胺、乙氧基化二胺以及丙氧基化胺 (從胺及環氧乙烷、環氧丙烷、環氧丁烷或其混合物製 備者),私鹽,如胺乙酸鹽及二胺鹽丨四級録鹽如四級 89 201216849 鹽、乙氧基化四級鹽及雙四級鹽;以及胺氧化物如烷基 二甲基胺氧化物及雙-(2-羥乙基)·烷基胺氧化物。 亦可用於本發明組成物者為非離子表面活性劑與 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的混合物,或是非離子表面活性劑與 陽離子表面活性劑的混合物。非離子、陰離子及陽離子 表面活性劑及其建議用法係揭露於各式公開參考文 獻,包括 McCutcheon’s Emulsifiers and Detergents, annual American and International Editions published by McCutcheon’s Division,The Manufacturing Confectioner Publishing Co. ; Sisely and Wood, Encyclopedia of Surface Active Agents, Chemical Publ. Co., Inc., New York,1964 ;以及 A S. Davidson and B. Milwidsky, Synthetic Detergents, Seventh Edition, John Wiley and Sons,New York,1987。 本發明組成物亦可包含製劑辅助劑及添加劑,及熟 悉該項技術領域者熟知之製劑助劑(其中部分亦可視為 提供固體稀釋劑、液體稀釋劑或表面活性劑之功能)。 該配方輔助劑及添加劑可控制:pH (緩衝溶液)、處理 期間的發泡(抗發泡劑如聚有機矽氧烷)、活性成份的 沉積(懸浮劑)、黏滯性(觸變增稠劑)、容器中之微生 物生長(抗菌劑)、產物凍結(抗柬劑)、顏色(染料/ 顏料分散液)、洗除(成膜劑或黏著劑)、蒸發(蒸發阻 滯劑)以及其他製劑特性。成膜劑包括例如聚乙酸乙 烯、聚乙酸乙烯共聚物、聚乙烯吡咯烷酮-乙酸乙烯共 聚物、聚乙烯醇、聚乙稀醇共聚物及墩。製劑輔助劑及 添加劑之實例包括列示於以下文獻者:McCutcheon’s 201216849
Volume 2: Functional Materials, annual International and North American editions published by McCutcheon^ Division, The Manufacturing Confectioner Publishing Co.;以及 PCT 公開第 WO 03/024222 號。 式1化合物以及任何其他活性成分,典型為藉由在 溶劑中溶解活性成分或在一液體或乾性稀釋劑中磨 碎,而結合至本發明組成物中。藉由簡單混合成分可製 備出液劑’包括可乳化濃縮物。若打算用作為可乳化濃 縮物之液體組成物的溶劑與水不互溶,則通常會在用水 稀釋時’加入乳化劑以乳化該含活性成分之溶劑。粒徑 高達2,000 μπι的活性成分漿液可使用介質研磨機濕 磨’以獲得平均直徑在3 μιη以下的粒子。水性漿液可 製成為成品懸浮濃縮物(請參見如U.S. 3,060,084)或 藉由喷霧乾燥進一步加工成水分散性粒劑。乾製劑通常 需要乾磨製程,其產生的平均粒子直徑在2到10 μπι的 範圍内。塵粉及粉劑可藉由摻合以及通常加上研磨(如 以錘磨或液能研磨機)而製備。粒劑及丸劑係透過將活 性材料噴灑於預成形之粒狀載體或以黏聚技術製成。請 參見 Browning, “Agglomeration”,Chemical Engineering, December 4, 1967,pp 147-48,Perry’s Chemical Engineer’s Handbook,4th Ed·,McGraw-Hill, New York, 1963,pages 8-57 以及下列者,以及 WO 91/13546。丸 劑可如U.S. 4,172,714中所述者製備。水分散性與水溶 性粒劑可如 U.S. 4,144,050、U.S. 3,920,442 與 DE 3,246,493中所教示者製備。片劑可如U.S. 5,180,587、 U.S. 5,232,701及U.S. 5,208,030中所教示者來製備。膜 容 91 201216849 衣可如GB 2,095,558及U.S. 3,299,566中所教示者來製 備。 有關製劑技術之進一步資訊,請參見T. S. Woods, “The Formulator’s Toolbox — Product Forms for Modern Agriculture55 in Pesticide Chemistry and Bioscience, The Food-Environment Challenge、T. Brooks and T. R. Roberts, Eds” Proceedings of the 9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Pesticide Chemistry, 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Cambridge, 1999, pp· 120-133。亦請參見 U.S. 3,235,361第6欄第16行至第7欄第19行及實例 10-41 ; U.S. 3,309,192,第 5 欄第 43 行至第 7 欄第 62 行以及實例 8、12、15、39、41、52、53、58、132、 138-140 、 162-164 、 166 、 167 及 169-182 ; U.S. 2,891,855,第3欄第66行至第5欄第17行以及實例 1-4 ; Klingman, Weed Control as a Science,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New York, 1961, pp 81-96 ; Hance et al., Weed Control Handbook, 8th Ed., Blackwe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Oxford, 1989 ;以及 Developments in formulation technology, PJB Publications, Richmond, UK, 2000。 在下面的實例中,所有的百分比均為按重量計且所 有的製劑均以常規方式製備。化合物編號參照索引表A 至B中的化合物。即使沒有進一步的闡述,相信使用上 述說明的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仍能夠最大程度地利 用本發明。因此,下面的實例應理解為僅僅是說明性 92 201216849 的,而且不管是以任何方式,都不作為此處揭露内容的 限制。除非另有說明,百分比為按重量計。
實例A 98.5% 0.5% 1.0% 高強度濃縮物 化合物1 二氧化矽氣凝膠 合成非晶細二氧化矽
實例B 可濕性粉劑 化合物10 65.0% 十二烷基酚聚乙二醇醚 2.0% 木質磺酸鈉 4.0% 矽鋁酸鈉 6.0% 蒙脫土(煅燒) 23.0%
實例C 粒劑 化合物42 10.0% 厄帖浦石粒劑(低揮發性物質,0.71/0.30 mm ; 90.0% U.S.S. No. 25—50 篩)
實例D 經擠出丸劑 化合物9 25.0% 無水硫酸納 10.0% 粗木質磺酸鈣 5.0% 炫•基萘項酸鈉 1.0% 鈣/鎂膨土 59.0%
S 93 201216849
實例E 可乳化濃縮物 化合物10 10.0% 聚氧乙烯山梨糖醇己油酸(polyoxyethylene sorbitol 20.0% hexoleate) C6-C10脂肪酸曱酯 70.0%
實例F 微乳液 化合物11 5.0% 聚乙烯吡咯啶酮-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30.0% 烧基聚葡萄糖苷(alkylpolyglycoside) 30.0% 甘油單油酸醋(glyceryl monooleate) 15.0% 水 20.0%
實例G 種子處理 化合物3 20.00% 聚乙烯吡咯啶酮-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5.00% 褐煤酸蠟 5.00% 木質磺酸鈣 1.00% 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 1.00% 硬脂醇(POE 20) 2.00% 聚有機石夕烧(polyorganosilane) 0.20% 著色劑紅色染料 0.05% 水 65.75% 水溶性及水分散性製劑一般在施用前會以水稀釋 以形成水性組成物。直接施用於植物或其一部分的水性 組成物(例如喷灑槽組成物)通常含至少約1 ppm或更 多(例如從1 ppm至100 ppm)的本發明之化合物。 94 201216849 本發明的化合物可用作為植物病害防治劑。因此本 發明進一步包含一種防治由真菌植物病原體引起之植 物病害的方法,其包含施予該待保護植物或其部分,或 向待保護植物種子一有效量之本發明化合物或含有該 化合物的殺真菌組成物。本發明的化合物及/或組成物 能防治由擔子菌綱、子囊菌綱、卵菌綱及不完全菌綱中 廣泛真菌植物病原體所引起的病害。其可有效防治多種 植物疾病,尤其是觀賞植物、草皮、蔬菜、田地、穀類 及水果作物之葉部病原體《這些病原體包括:卵菌,包 括疫病菌(Phytophthora )病害如馬鈴薯疫病菌 (Phytophthora infestans )、大豆疫病菌(Phytophthora megasperma)、疫病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粟墨 水病菌(Phytophthora cinnamomi )及番椒疫病菌 (Phytophthora capsici);腐病(Pythium)病害如腐黴 菌(Pythium aphanidermatum)、以及露菌科家族中之病 害如葡萄露菌病菌(Plasmopara viticola)、墓蔔露菌病 菌屬物種(Peronospora spp·)(包括菸草露菌病菌 (Peronospora tabacina)與油菜露菌病菌(Peronospora parasitica))、白粉病菌(Pseudoperonospora spp.)(包 括瓜白粉病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與露菌病 菌(Bremia lactucae );子囊菌綱(Ascomycetes),包括 馬鈴薯葉燒病菌屬(Alternaria )病害如早疫病菌 (Alternaria solani)與黑斑病菌(Alternaria brassicae ),
S 赤枯病菌屬(Guignardia )病害如葡萄黑腐病菌 (Guignardia bidwell),黑星病菌屬(Venturia)病害如 蘋果黑星病菌(Venturia inaequalis ),殼針抱屬 95 201216849 (Septoria)病害如小麥穎枯病菌(Septoria nodorum) 與小麥葉斑病菌(Septoriatritici),白粉病害如白粉菌 屬(Erysiphe spp.)(包括布氏白粉菌(Erysiphe graminis ) 與豆類白粉病菌(Erysiphe polygoni ))、鉤絲黴菌 (Uncinula necatur )、單絲殼白粉菌(Sphaerotheca fuligena)與蘋果白粉病菌(Podosphaeraleucotricha)、 小麥基腐病菌(Pseudocercosporella herpotrichoides), 灰黴屬(Botrytis)病害如灰黴病菌(Botrytis cinerea )、 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 ),核盤菌屬(Sclerotinia ) 病害如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稻熱病菌 (Magnaporthe grisea )、葡萄枝枯病菌(Phomopsis viticola )、麥類胡麻葉枯病菌屬(Helminthosporium )病 害如小麥德氏黴菌(Helminthosporium tritici repentis )、 大麥網斑病菌(Pyrenophora teres ),炭疽病害如炭疽病 菌屬(Glomerella)或棉黑斑病菌屬(Colletotrichum spp_ ) (例如禾本科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raminicola ) 與西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 ),以及小麥 全# 病菌(Gaeumannomyces graminis );擔子菌綱 (Basidiomycetes),包括由以下造成之葉鏽病:鏽病菌 屬(Puccinia spp.)(例如小麥葉鏽病菌(Puccinia recondita)、小麥條鏽病菌(Pucciniastriiformis)、大麥 柄鏽病菌(Puccinia hordei)、小麥桿鏽病菌(Puccinia graminis)與花生鐵病菌(Puccinia arachidis))、·!它孢鏽 病菌(Hemileia vastatrix)與大豆鏽病菌(Phakopsora pachyrhizi);其他病原體包括絮狀蠟盤菌(Rutstroemia floccosum)(亦已知為 Sclerontinahomoeocarpa);黑痣' 96 201216849 病菌屬(Rhizoctonia spp.)(例如樹木苗立枯病菌 (Rhizoctonia solani));鐮刀菌屬(Fusarium )病害如 石竹類立枯病菌(Fusarium roseum )、禾穀鐮刀菌 (Fusarium gram inearum )與尖鐮孢菌(Fusarium oxysporum);棉花黃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白 絹菌(Sclerotium rolfsii);大麥雲紋病菌(Rynchosporium secalis );球座尾孢菌(Cercosporidium personatum)、花 生尾孢菌(Cercospora arachidicola)與甜菜葉斑病菌 (Cercospora beticola );以及其他與這些病原體緊密相 關的屬與種。除了其殺真菌活性外,該些組成物或組合 物亦可具有抗細菌活性,例如梨及蘋果火傷病菌 (Erwinia amylovora )、黑腐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細菌性斑點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以及其他相關種。 一般藉由在感染前或感染後,向該植物所要保護的 部份,如根、莖、葉、果實、種子、塊莖或球莖,或向 所要保護的植物生長其中的介質(土壤或沙),施予一 有效量的本發明化合物,可完成植物病害防治❶也可向 種子施予該化合物以保護該種子,以及向從種子發育出 的幼苗施予該化合物。也可透過灌溉用水施用該化合物 來處理植物。 這些化合物之施用率(即殺真菌有效量)可受到眾 多因素影響’例如待防治之植物病害、待保護之植物物 種、環境濕度與溫度並且應依據實際使用條件來決定。 熟習該項技術者可輕易透過簡單實驗來測定達到所欲 植物疾病防治程度所需的殺真菌有效量。當施用的活性 97 201216849 成分比率從少於約1 g/ha到約5,000 g/ha時,通常可以 保護葉子。以約〇·1至約10g每公斤種子之施用率處理 種子’ 一般可保護種子以及幼苗。 也可將本發明化合物與一個或多個其他具有生物 活性的化合物或包括殺真菌劑、殺蟲劑、殺線蟲劑、殺 菌劑、殺蜗劑、除草劑、除草劑解毒劑、如昆蟲蜆皮抑 制劑及生根刺激劑(rooting stimulant)的生長調節素、 化學滅鹵劑、化學傳訊素(semi〇chemicai )、驅蟲劑 (repellent )、引誘劑、費洛蒙、激食因子(feeding stimulant)、植物營養劑、其他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 或蟲生細菌、病毒或真菌混合,以形成一多成分殺蟲 劑,&供更廣泛的農業保護。因此本發明亦適用於一包 含一式1化合物(以殺真菌有效量)之組成物,以及至 少一種額外生物活性化合物或藥劑,並可進一步包含至 少一種表面活性劑、固體稀釋劑或液體稀釋劑。其他生 物活性化合物或藥劑可配製於組成物中,該組成物包含 至少一種表面活性劑、固體或液體稀釋劑。對於本發明 之混合物而言,一或多種其他生物活性化合物或藥劑可 與一式1化合物一起配製,以形成一預混物,或一或多 種其他生物活性化合物或藥劑可與該式丨化合物分開 配製,並且該製劑在施用前先行結合(例如在一個喷灑 桶中),或是依序施用。 值得注意的組成物為除了式丨化合物外尚包括至 少-種«g化合物者’其係選自由以下_所組成之 群組:(1)苯并咪唑胺甲酸甲酯(MBC)類殺真菌劑;(2) 二叛亞醯醜殺劑;(3)0基個抑㈣(丽)類
201216849 殺真菌劑;(4)苯醯胺類殺真菌劑 (amine/morph〇line)類殺真菌劑;⑹磷脂質生成 制劑類殺真菌劑;⑺麟胺類殺真_ ;、(8)^(2_胺 基十密咬類殺真菌劑;(9)苯胺·類殺真_ = _ 本,胺基曱酸_殺真·; (11)料抑制劑(q〇i)類殺 真囷劑’(12)苯基t各類殺真_ ; (13)㈣類殺真菌 劑;(14)脂質過氧化抑制劑類殺真菌劑;(15)莖色素生 物合成抑制劑-還原酶(MBI-R)類殺真菌劑;〇6')黑色素 生物合成抑制劑·脫水酶(MBI-D)類殺真菌劑;(17)羥基 本胺類設真菌劑;(18)鯊稀·環氧酶抑制劑類殺真菌劑; (19)多氧菌素(polyoxin)類殺真菌劑;(2〇)苯脲類殺真菌 劑;(21)酿内抑制劑(QH)類殺真菌劑;(22)苯甲醯胺類 殺真菌劑;(23)«比喃糖搭酸(en〇pyranur〇nicacid)抗生素 類殺真菌劑;(24)己吡喃糖基抗生素類殺真菌劑;(25) 葡萄呱喃糖抗生素:蛋白質合成類殺真菌劑;(26)葡萄 呱喃糖抗生素:_蜜糖酶及肌醇生物合成殺真菌劑;(27) 氰乙醯胺肪(cyanoacetamideoxime)類殺真菌劑;(28)胺 基曱酸酯類殺真菌劑;(29)氧化磷酸化解偶合類殺真菌 劑;(30)有機錫類殺真菌劑;(31)羧酸類殺真菌劑;(32) 雜芳香族類殺真菌劑;(33)膦酸鹽類殺真菌劑;(34)鄰 胺甲醯苯甲酸類殺真菌劑;(35)苯并三【口 +井】 (benzotriazine)殺真菌劑;(36)苯-續醯胺類殺真菌劑;(37) 塔【口 +井】酮(pyridazinone)類殺真菌劑;(38)β塞吩-瘦
S 醯胺類殺真菌劑;(39)嘧啶醯胺類殺真菌劑;(40)鲮酸 醯胺(CAA)類殺真菌劑;(41)四環素類抗生素殺真菌 劑;(42)硫胺甲酸酯類殺真菌劑;(43)苯甲醯胺類殺真 99 201216849 菌劑;(44)誘發寄主植物防禦類殺真菌劑;(45)多重位 點接觸活性類殺真菌劑;(46)非種類(丨)至(45)之殺真菌 劑;以及種類(1)至(46)之鹽類。 以下進一步說明此等殺真菌化合物。 (1) 「苯并咪唑胺基曱酸甲酯(MBC)類殺真菌劑」 (FRAC (國際殺真菌劑抗藥性執行委員會,Fungidde
Resistance Action Committee)代碼丨)藉由在微管組合期 間結合至β-微管蛋白抑制有絲分裂。抑制微管組合可中 斷細胞分離、細胞以及細胞結構内傳輸。苯并咪唑胺基 甲酸甲酯類殺真菌劑包括苯并咪唑以及多保淨 (thiophanate)殺真菌劑。該苯并σ米嗤包括免賴得 (benomyl)、貝芬替(carbendazim)、麥穗寧(fuberidazole) 以及涕必靈(thiabendazole)。該多保淨類包括多保淨以 及甲基多保淨(thiophanate-methyl)。 (2) 已提出「二羧亞醯胺類殺真菌劑」(國際殺真菌 劑抗藥性執行委員會(FRAC)代碼2)來透過以NADH 細胞色素c還原酶干擾而抑制真菌中的脂質過氧化作 用。實例包括克氣得(chlozolinate)、依普同(iprodione)、 撲滅寧(procymidone)以及免克寧(vinclozolin)。 (3) 「去甲基作用抑制劑(DMI)類殺真菌劑」(國際 殺真菌劑抗藥性執行委員會(FRAC)代碼3)抑制之C14-去甲基酶,其與固醇產生有關。固醇,如麥角脂醇,為 膜結構及機能所需,因而為機能細胞壁發展之必要物 質。因此’暴露於此種殺真菌劑將使易感真菌產生異常 成長,最終死亡。DMI殺真菌劑分為數種化學種類:唑 (包括二嗤以及咪唾)、tJ密咬、派【口 +井】(piperazjne) 100
201216849 以及α比咬。該三β坐類包括阿扎康唾(azaconazole)、比多 農(bitertanol)、溴克座(bromuconazole)、環克座 (cyproconazole)、待克利(difenoconazole)、達克利 (diniconazole)(包括達克利-M )、依普座 (epoxiconazole)、芬克座(fenbuconazole)、敦喧口坐 (fluquinconazole)、護石夕得(flusilazole)、護汰芬 (flutriafol)、菲克利(hexaconazole)、易胺座 (imibenconazole)、種菌唾(ipconazole)、滅特座 (metconazole)、邁克尼(myclobutanil)、平克座 (penconazole)、普克利(propiconazole)、丙硫菌口坐 (prothioconazole)、石夕氟口坐(simeconazole)、得克利 (tebuconazole)、四克利(tetraconazole)、三泰芬 (triadimefon)、甲三泰隆(triadimenol)、滅菌唑 (triticonazole)及單克素(uniconazole)。該p米嗤包括克霉 σ坐(clotrimazole)、依滅列(imazalil)、惡咪唾 (oxpoconazole)、撲克拉(prochloraz)、披扶座(pefurazoate) 及赛福座(triflumizole)。該嘧啶包括芬瑞莫(fenarimol) 以及尼瑞莫(nuarimol)。該派【口 +井】包括赛福寧 (triforine )。該°比唆包括比芬諾(pyrifenox )。生化研 究顯示以上所有殺真菌劑皆為DMI殺真菌劑,如K. H.
Kuck et al., in Modern Selective Fungicides - Properties, Applications and Mechanisms of Action, H. Lyr (Ed.), Gustav Fischer Verlag: New York, 1995, 205-258 戶斤述。 (4)「苯醯胺類殺真菌劑」(國際殺真菌劑抗藥性執 行委員會(FRAC)代碼4)是卵菌類真菌中RNA聚合酶 的特定抑制劑。曝露於這些殺真菌劑中的易感性真菌顯 s 101 201216849 示其將尿苷結合至rRNA之能力降低《藉由曝露於此類 殺真菌劑可防止易感真菌之生長以及發展。苯醯胺類殺 真菌劑包括酿丙胺酸(acylalanine)、【口 +号】唾咬酮 (oxazolidinone)及丁内酯殺真菌劑。該醯丙胺酸包括本 達樂(benalaxyl)、本達樂、呋霜靈(furaiaxyi)、滅達 樂(metalaxyl)、滅達樂_m/右滅達樂(mefen〇xam)。該【口 +咢】嗤咬酮包括毆殺斯(oxadixyl)。該丁内酯包括吱醯 胺(ofurace)。 (5) 「胺/嗎啉類殺真菌劑(」(國際殺真菌劑抗藥性 執行委員會(FRAC)代碼5)抑制在固醇類生物合成途徑 内的兩個標靶位點,Δ8 — Δ7異構酶以及還原酶。 固醇,如麥角脂醇,為膜結構及機能所需,因而為機能 細胞壁發展之必要物質。因此,曝露於此種殺真菌劑將 使易感真菌產生異常成長,最終死亡。該胺/嗎啉類殺 真菌劑(又稱為非DMI固醇生物合成抑制劑)包括嗎 啉類、哌啶以及螺縮酮-胺殺真菌劑。該嗎啉包括愛地 福(aldimorph)、十二環嗎啉(dodemorph)、芬普福 (fe叩ropimorph)、三得芬(tridemorph)以及三芬醯胺 (trimorphamide)。該哌啶包括苯鏽啶(fenpr〇pidin)以及粉 病靈(piperalin)。該螺縮酮胺包括葚孢菌素 (spiroxamine)。 (6) 「磷脂生物合成抑制劑類殺真菌劑」(國際殺真 菌劑抗藥性執行委員會(FRAC)代碼6)藉由影響磷脂生 物合成而抑制真菌成長。磷脂生物合成殺真菌劑包括硫 代磷酸酯(phosphorothiolate)與二硫【口 +柬】(dithiolane) 殺真菌劑◊該硫代磷酸酯包括護粒松(edife叩hos)、丙基 102 201216849 喜樂松(iprobenfos)以及白粉松(pyraz〇ph〇s)。該二硫【口 +柬】包括亞賜圃(isoprothiolane)。 (7)「羧醯胺類殺真菌劑」(國際殺真菌劑抗藥性執 行委員會(FRAC)代碼7藉由阻斷克氏循環(TCA cyde) 中稱為琥珀酸脫氫3#的關鍵酵素來抑制錯合物Η (琥珀 酸脫氫酶)真菌呼吸作用。抑制呼吸作用可防止真菌製 造ATP,從而抑制成長以及繁殖。羧醯胺殺真菌劑包括 苯甲醯胺(benzamide)、呋喃羧醯胺(furan carboxamide)、【口 +咢】噻羧醯胺(〇xathiin carboxamide)、噻唑羧醯胺(thiaz〇ie carb〇xamide) ' 吡唑 叛醯胺(pyrazole carboxamide)及吡啶羧醯胺(pyridine carboxamide)。該苯甲醯胺包括麥鏽靈(ben〇danii)、福 多寧(flutolanil)以及滅普寧(mepr〇nil)。該呋喃羧醯胺包 括甲呋醯胺(fenfuram)。該【口+号】噻羧醯胺包括萎鏽 靈(carboxin)以及最保信(〇xyCarb〇xin)。該嗟嗤竣醯胺包 括賽氟滅(thifluzamide)。該η比唾竣醯胺包括福拉比 (furametpyr)、吡噻菌胺(penthi〇pyrad)、必殺芬 (bixafen)、isopyrazam、環丙 η比菌胺(sedaxane)與派福芬 (penflufen)。该派咬竣醯胺包括白克列(b〇scaHd)。 (8) 「羥基(2-胺基-)痛咬類殺真菌劑」(國際殺真菌 劑抗藥性執行委員會(FRAC)代碼8)藉由以腺苷去胺酶 干擾來抑制核酸合成。實例包括布瑞莫(bupirimate)、二 甲依瑞莫(dimethirimol)以及依瑞莫(ethirimol)。 (9) 「本胺基嘴咬殺真菌劑」(國際殺真菌劑抗藥性 執行委員會(FRAC)代碼9)係提出以抑制胺酸蛋氨酸生 物合成’以中斷傳染過程中溶解植物細胞的水解酵素分 103 201216849 泌。實例包括賽普洛(cyprodini丨)、滅派林(mepanipyrim) 以及派美尼(pyrimethanil)。 (10) 「N-苯基胺基甲酸酯類殺真菌劑」(國際殺真 菌劑抗藥性執行委員會(FRAC)代碼1〇)在微管組合中 結合β -微管蛋白以抑制分裂。抑制微管組合可中斷細胞 分離、細胞以及細胞結構内傳輸。實例包括乙霉威 (diethofencarb)。 (11) 「酿外抑制劑(Qol)類殺真菌劑」(國際殺真菌 劑抗藥性執行委員會(FRAC)代碼11藉由影響泛醌氧化 S^(ubiquinol oxidase)來抑制真菌中錯合物m粒線體的 呼吸作用。泛醌氧化被阻斷於細胞色素bCi錯合物「醌 外」(Q。)位點’其位於真菌之内粒線體膜中。抑制粒線 體呼吸可防止正常真菌成長以及發展。醌外抑制劑類殺 真卤劑(亦已知為嗜球果傘素(strobilurin)類殺真菌劑) 包括甲氧丙稀酸酯(methoxyacrylate)、甲氧胺基曱酸醋 (methoxycarbamate)、 羥亞胺基乙酸酯 (oximinoacetate)、經亞胺基乙酿胺(oximinoacetamide)、 二氳二【口 +号】【口 +井】(dihydrodioxazine)、【口 +号】 °坐咬二酮(oxazolidinedione)、咪唑琳酮(imidazolinone) 與苯甲基胺基甲酸醋(benzylcarbamate)殺真菌劑。該甲 氧丙烯酸醋包括亞托敏(azoxystrobin)、稀两菌酉旨 (enestroburin) (SYP-Z071)以及啶氧菌酯(picoxystrobin) (SYP-3343)。該甲氧胺基甲酸酯包括百克敏 (pyraclostrobin)及唑胺菌酯(pyrametostrobin) (SYP-4155)。該羥亞胺基乙酸酯包括克收欣 (kresoxim-methyl)及三氟敏(trifloxystrobin)。該經亞胺基 104
201216849 乙醯胺包括醚鹵胺(dimoxystrobin)、苯氧菌胺 (metominostrobin)、砖趟菌胺(〇rySastr〇bin)、α-[甲氧亞 胺基]-Ν-曱基_2-[[[1-[3-(三氟甲基)苯基]乙氧基]亞胺基] 甲基]苯乙醯胺以及2-[[[3-(2,6-二氯苯基)-1-甲基-2-丙 烯-1-亞基]胺基]氧基]甲基]_α_(甲氧亞胺基)_N_曱基苯. 乙醯胺。該【口 +咢】唑啶二酮包括凡殺同 (fluoxastrobin)。§亥一氧二【口 +号】【口 +井】包括氟鳴 菌醋(fluoxastrobin)。該咪嗤琳酮包括咪哇菌酮 (fenamidone)。該苯曱基胺基曱酸酯包括防霉丹 (pyribencarb)。 (12)「苯基°比略類殺真菌劑」(國際殺真菌劑抗藥 性執行委員會(FRAC)代碼12)抑制與真菌中與滲透信 號轉導有關的一個]VIAP蛋白質激酶。拌種咯 (Fenpicloml)以及護汰寧(fludi〇x〇nil)為此類殺真菌劑之 實例。 ^ (。13)「喹啉類殺真菌劑」(國際殺真菌劑抗藥性執 灯委員會(FRAC)代碼13)係提出以藉由影響在早期細 胞信號傳遞中的G蛋白來抑制信號轉導。已顯示它們干 擾真菌(造成白粉病)的萌芽與/或附著器(appress〇rium) 形成。快諾芬(QUin〇Xyfen)及泰伏勤⑽ufl〇quin)為此 殺真菌劑的實例。 + (14)「脂質過氧化抑制劑類殺真菌劑」(國際殺真 執行委員會(—Ο代碼14)係提出以抑制 〜曰广斜之膜合成的脂質過氧化反應。此類殺真菌劑 ^成員(如依得利(etHdiazQle))亦可能影響其他生物程 例如呼吸作用以及黑色素之生物合成。脂質過氧化 105 201216849 作用殺真菌劑包括芳族碳以及H4·噻二唑殺真菌劑。 該芳香族碳殺真菌劑包括聯苯、地茂散(chl〇r〇neb)、氯 硝胺(dicloran)、五氯硝基苯(qUint〇zene)、四氯硝基苯 (tecnazene)以及脫克松(t〇ici〇fos_methyi)。1,2,4_嘆二口坐 杀又真i劑包括依得利(etridiazole)。 U5)「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劑_還原酶(MBI_R)類 极真菌劑」(國際殺真卤劑抗藥性執行委員會 碼16.〇抑制黑色素生物合成中萘亞 疏_11)步驟。黑色素為某些真菌感染宿主植物所必 須。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劑_還原酶類殺真菌劑包括異 苯并吱喃酮(isobenzofuranone)、吡洛并喧琳 (pym)l〇qUi_n〇ne)以及三唑苯并嗟唑 (tdazolobenzothiazole)殺真菌劑。該異苯并呋喃酮包括 熱必斯(fthalide)。該吡咯并喹啉包括百快隆 (pyr〇quii〇n>該三唑苯并噻唑包括三赛唑(tdcyciaz〇ie)。 (16)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劑-脫水酶(MBI-D)類 殺真菌劑」(國際殺真菌劑抗藥性執行委員會(FRAC)代 碼16.2)抑制黑色素生物合成中之細特隆㈣她狀)脫 水酶。黑色素為某些真菌傳染宿主植物所必需。黑色素 生物合成抑制物脫水酶殺真_包括環丙驗酿胺、 叛酿胺以及丙醯胺殺真菌劑。該環_親胺包括加普 胺(carpr〇pamid)。該羧醯胺包括雙氯氰菌胺 (didocymet)。該丙醯胺包括氰菌胺浓⑽仰⑹卜 (17)「織苯胺類殺真菌劑(國際 執行委員會㈣AC)代碼⑺抑制在固醇產生中且重要 地位的CM-去f基酶。實例包括環醜菌胺(祕e麗⑹。 106 201216849 ★ (18)>魚烯-環氧酶抑制劑類殺真菌劑」(國際殺真 菌劑抗藥性執行委員會(FRAC)代碼18)在麥角固醇生 物合成途徑中抑制鯊烯_環氧酶。固醇如麥角固醇為膜 結構及機旎所需’因而為機能細胞壁發展之必要物質。 因此:曝露於這些殺錢劑將使易感真s產生異常成 長’取終死亡。鯊烯·環氧酶抑制劑類殺真菌劑包括硫 胺甲酸醋(thiocarbamate)以及烯丙基胺(aiiylamine)殺真 菌劑。該硫胺曱酸酯包括稗草畏(pyributicarb)。該烯丙 基胺包括納芙迪芬(naftifme)以及特比萘酚 (terbinafine)。 〇9)「多氧菌素類殺真菌劑」(國際殺真菌劑抗藥 性執行委員會(FRAC)代碼19)抑制幾丁質合成酶。實 例包括多氧菌素(P〇ly〇xjn)。 (20) 「苯腺類殺真菌劑」(國際殺真菌劑抗藥性執 行委員會(FRAC)代碼20)係提出以影響細胞分裂。實 例包括賓克隆(penCyCur〇n)。 (21) 「S昆内抑制劑(Qil)類殺真菌劑」(國際殺真菌 劑抗藥性執行委員會(FRAC)代碼21)藉由影響泛醌還 原酶來抑制真菌中錯合物ΠΙ粒線體呼吸作用。泛醌還 原酶被阻斷於細胞色素bcl錯合物「醌内」(Qi)位置, 其位於真菌内粒線體膜。抑制粒線體呼吸可防止正常真 菌成長以及發展。醌内抑制劑類殺真菌劑包括氰咪唑 (cyanoimidazole)以及胺石黃酿基三唾(suifam〇yitriaz〇ie) 蚁真鹵劑。§亥鼠咪唾包括賽座滅(cyazofamid)。該胺石黃 酿基一σ坐殺真卤劑包括°引11 坐續菌胺(amisulbrom)。
S 107 201216849 (22)「苯甲_類殺真g劑」(國際殺真菌劑抗藥 ,執行委員會(FRAC)代碼如在微管組合中結合卜微 管蛋白以抑制分裂。抑制微管組合可巾斷細胞分離、細 胞以及細胞結構内傳輸。實例包括座赛胺(zoxamide)。 ^ (23^「吡喃醣醛酸類抗生素殺真菌劑」(國際殺真 菌劑抗藥性執行委員會(FRAC)代碼23)藉由影響蛋白 質生物合成來抑制真菌成長◊實例包括保米黴素 (blasticidin-S)。 (24) 己α比喃糖基抗生素類殺真菌劑」(國際殺真 菌劑抗藥性執行委員會(FRAC)代碼24)藉由影響蛋白 質生物合成來抑制真菌成長。實例包括嘉賜黴素 (kasugamycin)。 (25) 「葡萄呱喃糖抗生素:蛋白質合成類殺真菌 劑」(國際殺真菌劑抗藥性執行委員會(FRAc)代碼2 5 ) 藉由影響蛋白質生物合成來抑制真菌成長。實例包括鏈 黴素(streptomycin)。 (26) 「葡萄呱喃糖抗生素··繭蜜糖酶以及肌醇生物 合成類殺真菌劑」(國際殺真菌劑抗藥性執行委員會 (FRAC)代碼26 )抑制肌醇生物合成途徑中之繭蜜糖 柄。實例包括維利黴素(validamycin)。 (27) 「氰乙醯胺肟類殺真菌劑」(國際殺真菌劑抗 藥性執行委員會(FRAC)代碼27)包括克絕(cymoxanil)。 (28) 「胺基甲酸酯類殺真菌劑」(國際殺真菌劑抗 藥性執行委員會(FRAC)代碼28)被認為是真菌生長的 多位點抑制劑。其可干擾細胞膜中之脂肪酸合成,其之 後阻斷細胞膜滲透性。普拔克(Propamacarb)、普拔克_ 108 201216849 鹽酸鹽(propamacarb-hydrochloride)、愛得寶(i〇d〇carb) 與胺丙威(prothiocarb)是此類殺真菌劑的實例。 (29) 「氧化構酸化解偶合類殺真菌劑」(國際殺真 菌劑抗藥性執行委員會(FRAC)代碼29)藉由解偶合氧 化磷酸化抑制真菌呼吸作用。抑制呼吸作用會防止真菌 正常成長以及發展。此類藥劑包括2,6_二硝苯胺如扶吉 胺(fluazinam)、〇密唆酮踪(pyrimidonehydrazone)如富米 綜(ferimzone)以及二硝苯基巴豆酸酯如白粉克 (dinocap)、氧乙酸基白粉克(meptyidinocap)以及百蟎克 (binapacryl)。 (30) 「有機錫類殺真菌劑」(國際殺真菌劑抗藥性 執行委員會(FRAC)代碼30)於氧化磷酸化途徑中抑制 腺苷三磷酸鹽(ATP)合成酶。實例包括三苯醋錫(fentin acetate)、三苯氯錫(fentin chloride)以及三苯經錫(fentin hydroxide) ° (31) 「羧酸類殺真菌劑」(國際殺真菌劑抗藥性執 行委員會(FRAC)代碼31 )藉由影響去氧核糖核酸(£)取) 弟一型拓撲異構酶(旋轉酶)來抑制真菌生長。實例包 括歐索林酸(oxolinic acid)。 (32) 「雜芳族類殺真菌劑」(國際殺真菌劑抗藥性 執行委員會(FRAC)代碼32)係提出以影響DNA/核糖核 酸(RNA)合成。雜芳族類殺真菌劑包括異【口 +咢】唾 (isoxazole)以及異嘆峻酮(isothiazolone)殺真菌劑。異【口 +咢】唑包括殺紋寧(hymexazole),而異噻唑酮包括辛嗔 嗣(octhilinone)。
109 S 201216849 (33) 「膦酸鹽類殺真菌劑」(國際殺真菌劑抗藥性 執行委員會(FRAC)代碼33)包括亞構酸以及其多種鹽 類’包括福赛得(fosetyl-aluminum)。 (34) 「鄰胺甲醯苯甲酸類殺真菌劑」(國際殺真菌 劑抗藥性執行委員會(FRAC)代碼34)包括克枯爛 (teclofthalam)。 (35) 「苯并三【口 +井】類殺真菌劑」(國際殺真 菌劑抗藥性執行委員會(FRAC)代碼35)包括包括咪唑 嗓(triazoxide)。 (36) 「苯-磺醯胺類殺真菌劑」(國際殺真菌劑抗藥 性執行委員會(FRAC)代碼36 )包括氟硫滅 (flusulfamide) 〇 (37) 「塔【口 +井】酮類殺真菌劑」(國際殺真菌劑 抗藥性執行委員會(FRAC)代碼37 )包括達滅淨 (diclomezine)。 (38) 「噻吩_羧醯胺類殺真菌劑」(國際殺真菌劑抗 藥性執行委員會(FRAC)代碼38)係提出以影響ATp產 生。實例包括石夕α塞菌胺(silthiofam)。 (39) 「嘧啶醯胺類殺真菌劑」(國際殺真菌劑抗藥 性執行委員會(FRAC)代碼39)藉由影響磷脂質生物合 成來抑制真菌的生長並且包含二氤林(diflumetorim)。 (4〇)「羧酸醯胺(CAA)類殺真菌劑J國際殺真菌劑 ,,性執行委員會(FRAC)代碼4〇)係提出以用於抑制 磷脂質生物合成以及細胞壁沉積。抑制此等程序可防止 目払真菌成長並導致其死亡。羧酸醯胺類殺真菌劑包括 肉桂酸醯胺、纈胺醯胺胺基甲酸酯卜汕⑽…扣 110 201216849 carbamate)以及苦杏仁酸醯胺殺真菌劑。該肉桂酸醯胺 包括達滅芬(dimethomorph)以及氟嗎琳(flumorph)。該結頁 胺醯胺胺基甲酸醋包括苯售菌胺(benthiavalicarb)、笨„塞 菌胺-異丙基 (benthiavalicarb-isopropyl)、丙森鋅 (iprovalicarb)、瓦芬而if(valifenalate)與 valiphenal。苦杏 仁酸酿胺包括曼普胺(mandipropamid)、N-[2-[4-[[3-(4~ 氯本基)-2-丙炔-1-基]氧基]-3-甲氧苯基]乙基]-3-甲基 -2-[(甲磺醯基)胺]丁醯胺以及n-[2-[4-[[3-(4-氣苯基 丙块-1-基]氧基]-3-甲氧苯基]乙基]-3-甲基·2-[(乙續酿 基)胺基]丁醯胺。 (41) 「四環素抗生素類殺真菌劑」(國際殺真菌劑 抗藥性執行委員會(FRAC)代碼41)藉由影響錯合物j 菸鹼醯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氧化還原酶來抑制真 鹵生長。實例包括氧四環素(〇XytetraCyClin〇。 (42) 「硫胺甲酸酯類殺真菌劑」((國際殺真菌劑 抗藥性執行委員會(FRAC)代碼42 )包括滅速克 (methasulfocarb)。 (43) 「苯甲醯胺類殺真菌劑」(國際殺真菌劑抗藥 性執行委員會(FRAC)代碼43 )藉由類血影(spectrin_lik) 蛋白質的非定域化作用來抑制真菌生長。實例包括氟啶 醯菌胺(acylpicolide)殺真菌劑如氟比來(flu〇pic〇Hde)以 及氟°比菌蕴胺(fluopyram)。 (44) 「誘發寄主植物防禦類殺真菌劑」(國際殺真 菌劑抗藥性執行委員會(F R AC)代碼P )誘發寄主植物防 禦機制。誘發寄主植物防禦類殺真菌劑包括苯并噻二唑 (benzo-thiadiazole)、苯并異噻唑(benzis〇thiaz〇le)以及噻
111 S 201216849 二口坐-叛醯胺(thiadiazole-carboxamide)殺真菌劑。該苯并 噻二唑類包括阿拉酸式苯-S-甲基 (acibenzolar-S-methyl)。該苯并異噻唑包括撲殺熱 (probenazole)。該噻二唑-羧醯胺包括噻醯菌胺(tiadinil) 以及異噻菌胺(isotianil)。 (45)「多重位點接觸類殺真菌劑」」透過多作用位 點來抑制真菌生長並且具有接觸/預防性活性。殺真菌 劑種類包括:(45·1)「銅類殺真菌劑」(國際殺真菌劑抗 藥性執行委員會(FRAC)代碼Ml)」、(45.2)「硫類殺真 菌劑」(國際殺真菌劑抗藥性執行委員會(FRAC)代碼 M2)、(45.3)「二硫胺曱酸酯類殺真菌劑」(國際殺真菌 劑抗藥性執行委員會(FRAC)代碼M3 )、(45.4)「酜醯亞 胺類殺真菌劑」(國際殺真菌劑抗藥性執行委員會 (FRAC)代碼M4)、(45·5)「氯氰類殺真菌劑」(國際殺 真菌劑抗藥性執行委員會(FRAC)代碼M5)、(45 6)「磺 醯胺類殺真:菌劑」(國際殺真菌劑抗藥性執行委員會 (FRAC)代碼M6)、(45.7)「胍類殺真菌劑」(國際殺真 菌劑抗藥性‘執行委員會(FRAC)代碼]νπ )、(45.8)「三【口 +井】類殺真菌劑」(國際殺真菌劑抗藥性執行委員會 (FRAC)代碼Μ8)以及(45 9)「賴殺真菌劑」(國際& 真菌劑抗藥性執行委員會(FRAC)代碼Μ9 )。「銅類殺真 菌劑^,含銅無機化合物,通常為銅(11)氧化態;實例 包括氯氧化銅、硫_以及氫氧化銅,包括組成物如波 多(Bordeaux)混合液(三元硫酸銅)。「硫類殺真菌劑」 為含硫原子環或鏈之無機化學物;實例包括元素硫。「二 硫胺曱酸S旨類殺真菌劑」包含二硫胺甲酸§旨分子;分二 201216849 實例包括鋅猛乃浦(mancozeb)、免得爛(metiram)、甲基 鋅乃浦(propineb)、富爾邦(ferbam)、錳乃浦(maneb)、得 恩地(thiram)、鋅乃浦(zineb)與福美鋅(zjrarn)。「酿醢亞 胺類权真菌劑」包含酜酿亞胺分子部分;實例包括福爾 培(folpet)、蓋普丹(captan)與四氯丹(captaf〇1)。「氣腈_ 才没真i劑」包含經氯及亂取代之芳族環;實例包括四氣 異苯腈(chlorothalonil)。「磺醯胺類殺真菌劑」包括益發 靈(dichlofluanid)與基益發靈(t〇lyfluanid)。「胍類殺真菌 劑」包括多寧(dodine)、雙胍辛胺(guazatine)、克熱淨境 苯續酸鹽(iminoctadine albesilate)與克熱淨三乙酸鹽 (iminoctadine triacetate)。三【口+井】類殺真菌劑」包 括敵菌靈(anilazine)。「醌類殺真菌劑」包括腈硫酉昆 (dithianon)。 (46)「非種類(1)至(45)之殺真菌劑―」包括某些作用 機轉尚不明瞭的殺真菌劑。這些殺真菌劑包括:(461) 「噻唑羧醯胺類殺真菌劑」(國際殺真菌劑抗藥性執行 委員會(FRAC)代碼U5)、(46.2)「苯基乙醯胺類殺真菌 劑」(國際殺真菌劑抗藥性執行委員會(FRAC)代碍 U6)、(46.3)「喹唑啉酮類殺真菌劑」(國際殺真菌劑抗 藥性執行委員會(FRAC)代碼.U7)、(46.4)「二苯基酮類 殺真菌劑」(國際殺真菌劑抗藥性執行委員會(FRAC)代 碼U8)及(46.5)「三唑并嘧啶類殺真菌劑」。該噻唑羧 醯胺包括噻唑菌胺(ethaboxam)。該苯基乙醯胺類包括赛 芬胺(cyflufenamid)以及N-[[(環丙甲氧基)胺基]…(工氟 甲氧基)-2,3-二氟苯基]-亞甲基]苯乙醯胺。該喹唑啉酮 包括丙氧喹啉(proquinazid)。該二苯基酮包括滅芬農
113 S 201216849 (metrafenone)。該三吐并嘴咬包括辛嗤10密菌胺 (ametoctradin)。種類(46)(即「非種類⑴至(45)之殺真 菌劑」、亦包括比托沙(bethoxazin)、氟苯吡菌胺 (fluxapyroxad)、新阿蘇仁(鐵甲神酸録)、派芬農 (pyriofenone)、α比 p各菌素(Pyrrolnitrin)、滅蜗猛 (quinomethionate)、泰伏勤(tebufloquin)、N-[2-[4-[[3-(4-氯苯基)-2-丙炔-1-基]氧基]-3-甲氧苯基]乙基]-3-甲基 -2-[(甲磺醯基)胺基]丁醯胺、Ν-[2-[4-[[3-(4·氯苯基)·2-丙炔-1-基]氧基]-3-甲氧苯基]乙基]-3-甲基-2_[(乙磺醯 基)胺基]丁醯胺、2-[[2-氟-5-(三氟甲基)苯基]硫 基]-2·[3-(2-甲氧苯基)-2-亞四氫噻唑基]乙腈、3-[5-(4-氯苯基)-2,3-二甲基-3-異【口 +咢】唾咬基]。比咬 (3-[5-(4-chlorophenyl)-2,3-dimethyl-3-isoxazolidinyl]pyr idine)、4-氟苯基N-[l-[[[l-(4_氰苯基)乙基]磺醯基]甲基] 丙基]胺基曱酸酯、5-氯-6-(2,4,6-三氟苯基)-7-(4-甲〇底咬 -1-基)[1,2,4]三唑并[l,5-a]嘧啶、Ν-(4-氣-2-硝苯基)·Ν· 乙基-4-甲苯磺醯胺、Ν-[[(環丙曱氧基)胺基][6_(二氟甲 氧基)_2,3_二氟苯基]亞甲基]苯乙醯胺、Ν·-[4_[4-氯-3-(三 氣曱基)苯乳基]-2,5·二甲苯基]乙基甲基甲醯亞 胺醯胺、1-[(2-丙埽硫基)戴基]甲基乙基)_4_(2_甲 基苯基)-5-胺基-1//- 〇比〇坐-3- _、n-[9-(二氯亞甲 基)-1,2,3,4-四氫-1,4-亞甲基萘-5-基]-3-(二氟甲基)_ι_甲 基-l/ί-吡唑-4-曱醯胺、3-(二氟甲基)·Ν_[9_(二氟亞甲 基)-1,2,3,4-四鼠-1,4-亞曱基奈_5_基]甲基_1万_0比嗤_4_ 甲醯胺、Ν-[9-(二氣亞甲基)_ι,2,3,4-四氫-l,4-亞f基萘 -5-基]-1-甲基-3-(三氟甲基)-1//_〇比0坐_4-甲酿胺以及 114
201216849 N -[4-[[3-[(4_氯苯基)曱基]_ι,2,4-嗟二唾_5_基]氧 基]一甲苯基]_n_乙基曱基甲醯亞胺醯胺。 因此,值得注意的混合物(即組成物)包括式j之 化合物及至少一種選自包含上述種類(1)至(46)之群組 的殺真菌化合物。亦值得注意的組成物包含上述混合物 (殺菌有致量)且進一步包含至少一選自包含表面活性 劑、固體稀釋劑,以及液體稀釋劑之群組的額外組分。 特別值得注意的混合物(即組成物)包括式1之化合物 及至少一種選自包含上列的種類(1)至(46)關聯之特定 化合物之群組的殺真菌化合物。特別值得注意的組成物 包含該混合物(殺菌有效量)且進一步包含至少一選自 包含表面活性劑、固體稀釋劑以及液體稀釋劑之群組的 額外表面活性劑。 其他可與本發明化合物配製的生物活性化合物或 藥劑實例為:殺蟲劑如阿巴汀(abamectin)、毆殺松 (acephate)、亞滅培(acetamiprid)、阿納寧(acrinathrin)、 石黃胺蜗酯(amidoflumet) (S-1955)、阿佛菌素 (avermectin)、印楝素(azadirachtin)、谷速松 (azinphos-methyl)、畢芬寧(bifenthrin)、聯苯肼酯 (bifenazate)、布芬淨(buprofezin)、加保扶(carbofuran)、 培丹(cartap)、勉安勃(chlorantraniliprole)、克凡派 (chlorfenapyr)、克福隆(chlorfluazuron)、陶斯松 (chlorpyrifos)、曱基陶斯松(chlorpyrifos-methyl)、可芬 諾(chromafenozide)、可尼丁(clothianidin)、氰特破 (cyantraniliprole) (3-溴-1-(3-氣-2-°比咬基)-N-[4-氰基-2-甲基-6-[(曱胺基)羰基]苯基]-lif-吼唑-5-羧醯胺)、赛芬 115 201216849 蜗(cyflumetofen)、賽扶寧(cyfluthrin)、貝他-賽扶寧 (beta-cyfluthrin)、赛洛寧(cyhalothrin)、拉目達-赛洛寧 (lambda-cyhalothrin)、賽滅寧(cypermethrin)、賽滅淨 (cyromazine)、第滅寧(deltamethrin)、汰芬隆 (diafenthiuron)、大利松(diazinon)、地特靈(dieldrin)、 二福隆(diflubenzuron)、四氟甲醚菊酯(dimefluthrin)、大 滅松(dimethoate)、達特南(dinotefuran)、苯蟲醚 (diofenolan)、因滅;?丁(emamectin)、安殺番(endosulfan) ' 益化利(esfenvalerate)、乙蟲清(ethiprole)、芬硫克 (fenothiocarb)、芬諾克(fenoxycarb)、芬普寧 (fenpropathrin)、芬化利(fenvalerate)、芬普尼(fipronil)、 氟尼胺(flonicamid)、氟蟲醢胺(flubendiamide)、護赛寧 (flucythrinate)、陶-福化利(tau-fluvalinate)、,蟲胺 (flufenerim) (UR-50701)、氟芬隆(flufenoxuron)、大福松 (fonophos)、合芬隆(halofenozide)、六伏隆 (hexaflumuron)、愛美松(hydramethylnon)、益達胺 (imidacloprid)、因得克(indoxacarb)、亞芬松 (isofenphos)、祿芬隆(lufenuron)、馬拉松(malathion)、 氣氟醚菊醋(meperfluthrin)、美 綜(metaflumizone)、滅 4 蜗靈(metaldehyde)、達馬松(methamidophos)、滅大松 (methidathion) 、methomyl(methomyl)、美賜平 (methoprene)、甲氧 DDT(methoxychlor)、滅芬諾 (methoxyfenozide)、美特寧(metofluthrin)、倍脈心肟 (milbemycin oxime)、亞素靈(monocrotophos)、菸鹼 (nicotine)、稀。定轰胺(nitenpyram)、尼殺赛(nithiazine)、 諾伐隆(novaluron)、諾伏隆(noviflumuron) (XDE-007)、 116 201216849
S 毆殺滅(oxamyl)、巴拉松(parathion)、巴拉松-甲基 (parathion-methyl)、百滅寧(permethrin)、福瑞松 (phorate)、裕必松(phosalone)、益滅松(phosmet)、福賜 米松(phosphamidon)、比加普(pirimicarb)、佈飛松 (profenofos)、佈福靈(profluthrin)、派滅淨 (pymetrozine)、派福羅(pyrafluprole)、除蟲菊精 (pyrethrin)、咬蟲丙 it (pyridalyl)、披福貴 (pyrifluquinazon)、披綠羅(pyriprole)、百利普芬 (pyriproxyfen)、魚藤精(rotenone)、魚尼丁(ryanodine)、 賜托拉(spinetoram)、賜諾殺(spinosad)、賜派芬 (spirodiclofen)、螺甲蜗醋(spiromesifen) (BSN 2060)、螺 蟲乙酯(spirotetramat)、賜殺羅(sulfoxaflor)、甲丙硫鱗 (sulprofos)、得芬諾(tebufenozide)、得福 (teflubenzuron)、七氟菊酯(tefluthrin)、托福松 (terbufos)、殺蟲畏(tetrachlorvinphos)、四甲氟菊酯 (tetramethylfluthrin)、賽果培(thiacloprid)、赛速安 (thiamethoxam)、硫敵克(thiodicarb)、殺蟲單 (thiosultap-sodium)、脫芬瑞(tolfenpyrad)、泰滅寧 (tralomethrin)、唾財威(triazamate)、三氣松(trichlorfon) 與三福隆(triflumuron);以及生物藥劑包括蟲生細菌 (entomopathogenic bacteria),例如蘇力菌鮎澤亞種 (Bacillus thuringiensis subsp. aizawai)、蘇力菌庫斯塔克 亞種(Bacillus thuringiensis subsp. kurstaki),以及蘇力 菌之膠囊化德他-内毒素(encapsulated delta-endotoxins of Bacillus thuringiensis)(例如 Cellcap、MPV、MPVII); 蟲生病原真菌如綠邊菌(green muscardine fungus );以 117 201216849 及昆蟲病原病毒,包括桿狀病毒、核多角體病毒(NPV), 如美洲棉鈴蟲核型多角體病毒(HzNPV)、安那葛福核多 角體病毒(AfNPV);及顆粒體病毒(GV)如卷葉蛾顆粒體 病毒(CpGV)。 本發明化合物及其組成物可應用於經過基因轉殖 的植物,以表現對無脊椎動物害蟲有毒蛋白以對無脊椎 害**表現毒性蛋白(如蘇力菌德他内毒素(Bacillus thuringiensis delta-endotoxin))。從外部施用的本發明殺 真菌化合物之效果可能會與該表現的毒蛋白產生協同 作用。 農業用保護劑(殺蟲劑、殺真菌劑、殺線蟲劑、殺 蟎劑、除草劑與生物劑)的一般參考文獻包括The Pesticide Manual, 13th Edition, C. D. S. Tomlin, Ed., British Crop Protection Council, Farnham, Surrey, U.K.,
2003 &TheBioPesticideManual,2ndEdition,L.G
Copping, Ed., British Crop Protection Council, Farnham, Surrey,U.K.,2001。 對於其中使用一或多種這些各式混合伙伴藥劑的 實施例而言’這些各式混合伙伴藥劑(總計)對式j化 合物之重量比例典型為介於約1:3〇〇〇與約3〇〇〇:ι。值 得注意的是在約1:300及約300:1之間的重量比(例如, 在約1:30及約30:1之間的比率)。熟習該項技術者可經 由tt單實驗,輕易決定活性成分達成所需生物活性範圍 必要之生物有效量。顯然地,相較於單獨使用式1化人 物所能防治的範圍’包括這些額外組分可能擴大對於^ 害的防治範圍。 ' 118 201216849 在-些實例中,本發明化合物與其他 (特別是殺真菌)化合物或賴(即活性成分) 大於相加(greater-than-additive)(即協同)的效二 想總是降低活性成分於環境的減量,㈣確二理 害蟲防治效果。當施用率為使各殺真菌活性成分= 同作用’達到農業滿意之真菌防治度時;此類料 生降低作物生產成本同時減少環境負荷之優點。 、值得注意的是式1化合物與至少―其他殺真菌活 性成分的組合。特別值得注意的組合為其中另外的殺 菌活性成分具有與式1化合物不同的作用位置。在特定 實例中’結合之至少-其他殺錢活性成分其控制^ 相仿,但具有不同作用位置,則在抗性管理方面尤且益 處。因此,本發明組成物可進一步包含生物有效量 少-額外殺顏活性成分,此成分具有相仿防治範圍但 不同作用位置。 特別值得注意的組成物,除了式丨或式化合物以外 尚包括至少一種選自由以下所組成之群組的化合物:(1) 伸烷基雙(二硫胺甲酸酯)類殺真菌劑;(2)克絕;(3)苯基 醯胺類殺真菌劑;(4)丙氧喹啉(6_碘_3·丙基_2_丙氧^ -4(3Η)-喹唑啉酮);(5)四氣異苯腈;(6)羧醯胺,其作用 在該真菌類粒線體呼吸電子傳遞位點的錯合物Η ; (7) 快諾芬;(8)滅芬農;(9)赛芬胺;(1〇)赛普洛;(u)銅化 合物’(12)酿醯亞胺類殺真菌劑;(13)福赛得·,(μ)苯并 咪唑類殺真菌劑;(15)赛座滅;(16)扶吉胺;(17)丙森鋅; (18)普拔克;(19)維利徽素(validomycin) ; (20)二氯苯基 二羧亞醯胺類殺真菌劑;(21)座赛胺;(22)氟比來;(23) 201216849 曼普胺;(24)羧酸醯胺,盆作 物m、、“用在球脂質生物合成與細 ^儿積’(25)達滅芬;(26)非贿 劑;⑼在固醇生物合成中之去罗基酶抑制 錯合物類殺真菌劑;以及化合物(1)至(28)之鹽類。 下面提供殺真菌化合物分類的進-步敘述。 固醇生物合成抑制劑(第(27)群)藉由抑制在固醇 生物合成路徑中的酵素來防治錢。抑制去甲基酶的殺 真菌劑在真菌的固醇生物合成路徑中具有一共同作用 點,包含在羊毛留醇或24_亞甲基二氫羊毛甾醇 (24-methylene dihydrolanostero卜真菌中的固醇前驅 物)的位置14抑制去甲基作用。作用於該位點的化合 物通常被稱為去甲基酶抑制劑、DMI殺真菌劑或DMI。 該去甲基酶在生化文獻中有時會被稱作其他名稱,包括 細胞色素P-450 (14DM)。該去曱基酶係描述於例如j
Biol. 1992,267,13175-79及其中戶斤引用之參考文獻。 DMI殺真菌劑分為數種化學種類:唑(包括三唑以及咪 〇坐)、鳴咬、旅【口 +井】(piperazine)以及α比咬。該三 °坐包括阿札康嗤(azaconazole)、 溴克座 (bromuconazole)、環克座(Cypr0C〇naz〇ie)、待克利 (difenoconazole)、達克利(diniconazole)(包括達克利 -M))、依普座(epoxiconazole)、乙環嗤(etaconazole)、芬 克座(fenbuconazole)、I 噎嗤(fluquinconazole)、護石夕得 (flusilazole)、護汰芬(flutriafol)、菲克利(hexaconazole)、 易胺座(imibenconazole)、種菌嗤(ipconazole)、滅特座 (metconazole)、邁克尼(myclobutanil)、平克座 (penconazole)、普克利(propiconazole)、丙硫菌口坐 120
201216849 (prothioconazole)、奎因克座(quinconazole)、石夕氟口全 (simeconazole)、得克利(tebuconazole)、四克利 (tetraconazole)、三泰芬(triadimefon)、甲三泰隆 (triadimenol)、滅菌唑(triticonazole)及單克素 (uniconazole)。該咪唑包括克霉唑(clotrimazole)、益康 唑(econazole)、依滅列(imazalil)、異康唑(isoconazole)、 咪康唑(miconazole)、惡咪唑(〇xp〇conaz〇ie)、撲克拉 (prochloraz)及賽福座(triflumizole)。該嘧啶包括芬瑞莫 (fenarimol)、尼瑞莫(nuarimol)及嘧菌醇(triarimol)。 該哌【口 +井】包括赛福寧(triforine)。該吡啶包括得 滅多(buthiobate)及比芬諾(pyrifenox)。生化研究顯示以 上所有殺真菌劑皆為DMI殺真菌劑,如K. H. Kuck et al. in Modern Selective Fungicides - Properties, Applications and Mechanisms of Action, H. Lyr (Ed.), Gustav Fischer
Verlag: New York,1995, 205-258 所述。 匕以錯合物殺真菌劑(第28群)的殺真菌作用模式 為抑制在粒線體呼吸鏈中的該bq錯合物◊該bq錯合 物在生化文獻中有時被稱為其他名稱,包括電子轉移鏈 的錯合物III ’以及泛氫酿(ubihydroquinone):細胞色素 c氧化還原酶。此錯合物係特定標示為酵素委員會編號 (Enzyme Commission number) EC 1.10.2.2。該 bq 錯合物 係描述於例如 J. Biol. 1989, 264, 14543-48 ; Methods Enzymol. 1986, 126, 253-71 ;以及其中所引用之參考文 獻。已知具有該作用模式的有嗜球果傘素類殺真菌劑, 例如亞托破(azoxystrobin)、趟菌胺(dimoxystrobin)、婦 肟菌酯(enestroburin (SYP-Z071))、氟嘧菌酯 s 121 201216849 (fluoxastrobin)、克收欣(kresoxim-methyl)、苯氧菌胺 (metominostrobin)、肟謎菌胺(orysastrobin)、咬氧菌酯 (picoxystrobin)、百克敏(pyraclostrobin)、嗤胺菌酯 (pyrametostrobin)、唆菌酯(pyraoxystrobin)及三氟敏 (trifloxystrobin) (H. Sauter et al., Angew. Chem. Int. Ed. 1999, 38, 1328-1349)。其他在粒線體呼吸鏈中抑制bCl 錯合物的殺真菌化合物包括凡殺同(famoxadone)及咪α坐 菌酮(fenamidone) ° 伸烷基雙(二硫胺甲酸酯)類(第(1)群)包括化合物 如辞猛乃浦(mancozeb)、猛乃浦(maneb)、甲基鋅乃浦 (propineb)及辞乃浦(zineb)。苯醯胺類(第(3)群)包括 化合物如滅達樂(metalaxyl)、本達樂(benalaxyl)、霜靈 (furalaxyl)及殿殺斯(oxadixyl)。羧醯胺類(第⑹群)包 括化合物如白克列(boscalid)、萎鐵靈(carboxin)、曱咬 醯胺(fenfuram)、福多寧(flut〇lanil)、福拉比 (furametpyr)、滅普寧(mepronii)、嘉保信(〇xycarb〇xin)、 赛氟滅(thifluzamide)、〇比嘆菌胺(penthiopyrad)及 N-[2-(l,3-一甲基丁基)苯基]-5-氟-1,3-二甲基比唾 -4-缓醯胺(PCT專利公開號WO 2003/010149號),並 已知可藉由擾亂呼吸電子轉移鏈中的錯合物Η (琥珀酸 脫氫酶)以抑制粒線體功能。銅類化合物(第(u)群) 包括化合物如氣氧化銅、硫酸銅及氫氧化銅,包括組成 物如波多混合液(三元硫酸銅)。酞醯亞胺類(第(12) 群)包括化合物如福爾培(f〇lpet)及蓋普丹(captan)。苯 并咪唑類殺真菌劑(第(14)群)包括免賴得(benomyl)及 貝芬替(carbendazim)。二氣苯基二羧亞醯胺類殺真菌劑 122 201216849 (第(20)群)包括克氯得(chlozolinate)、菌核利 (dichlozoline)、依普同(iprodione)、愛瓦同 (isovaledione)、甲菌利(myclozolin)、撲滅寧 (procymidone)及免克寧(vinclozolin)。 非DMI固醇生物合成抑制劑(第(26)群)包括嗎啉 類和哌啶類殺真菌劑。該嗎啉及哌啶為固醇生物合成抑 制劑,其已知能抑制固醇生物合成路徑中的步驟,時點 比由DMI固醇生物合成(第(27)群)所達成的抑制稍 晚。該嗎琳包括愛地福(aldimorph)、十二環嗎琳 (dodemorph)、芬普福(fenpropimorph)、三得芬 (tridemorph)以及三芬醯胺(trimorphamide)。該哌啶包括 苯鏽唆(fenpropidin)。 值得進一步注意的是式1化合物與以下之組合:亞 托敏、克收欣、三氟敏、百克敏、啶氧菌酯、醚菌胺、 苯氧菌胺、貝芬替、四氣異苯腈、快諾芬、滅芬農、赛 芬胺、苯鏽咬(fenpropidine)、芬普福 '溴克座、環克座、 待克利、依普座、芬克座、護石夕得、菲克利、種菌唾、 滅特座、平克座、普克利、丙氧啥琳、丙硫菌嗤、 利、滅菌唾、凡殺同、撲克拉“㈣g胺與白^ 醯菌胺(nicobifen))。 明確而言,較佳混合物(化合物編號參照 A-B中之化合物)係選自下列群組:化合物3、化 8、化合物9、化合物10、化合物u、化合物13、化人 物31、化合物35、化合物4〇、化合物41、化合物 化合物12卜化合物143、化合物2〇5、化合物如 合物212、化合物213、化合物218、化合物22〇、化合 123 ° 201216849 物22卜化合物224、化合物248、化合物249、化合物 250、化合物287、化合物288、化合物332或化合物 350併以亞托敏(azoxystrobin)之組合;化合物3、化 合物8、化合物9、化合物10、化合物11、化合物13、 化合物31、化合物35、化合物40、化合物41、化合物 42、化合物121、化合物143、化合物205、化合物206、 化合物212、化合物213、化合物218、化合物220、化 合物22卜化合物224、化合物248、化合物249、化合 物250、化合物287、化合物288、化合物332或化合 物350併以克收欣(kresoxim-methyl)之組合;化合物 3、化合物8、化合物9、化合物10、化合物11、化合 物13、化合物31、化合物35、化合物40、化合物41、 化合物42 '化合物121、化合物143、化合物205、化 合物206、化合物212、化合物213、化合物218、化合 物220、化合物221、化合物224、化合物248、化合物 249、化合物250、化合物287、化合物288、化合物332 或化合物350併以三氟敏(trifloxystrobin)之組合;化 合物3、化合物8、化合物9、化合物10、化合物11、 化合物13、化合物31、化合物35、化合物40、化合物 41、化合物42、化合物12卜化合物143、化合物205、 化合物206、化合物212、化合物213、化合物218、化 合物220、化合物22卜化合物224、化合物248、化合 物249、化合物250、化合物287、化合物288、化合物 332或化合物350併以咬氧菌酯(picoxystrobin)之組 合;化合物3、化合物8、化合物9、化合物10、化合 物11、化合物13、化合物31、化合物35、化合物40、 8 124 201216849 化合物41、化合物42、化合物12卜化合物143、化合 物205、化合物206、化合物212、化合物213、化合物 218、化合物220、化合物221、化合物224、化合物248、 化合物249、化合物250、化合物287、化合物288、化 合物332或化合物350併以快諾芬( quinoxyfen)之組 合;化合物3、化合物8、化合物9、化合物10、化合 物11、化合物13、化合物31、化合物35、化合物40、 化合物41、化合物42、化合物121、化合物143、化合 物205、化合物206、化合物212、化合物213、化合物 218、化合物220、化合物221、化合物224、化合物248、 化合物249、化合物250、化合物287、化合物288、化 合物332或化合物350併以滅芬農(metrafenone)之組 合;化合物3、化合物8、化合物9、化合物10、化合 物11、化合物13、化合物31、化合物35、化合物40、 化合物41、化合物42、化合物121、化合物143、化合 物205、化合物206、化合物212、化合物213、化合物 218、化合物220、化合物221、化合物224、化合物248、 化合物249、化合物250、化合物287、化合物288、化 合物332或化合物350併以苯鏽咬(fenpropidine)之組 合;化合物3、化合物8、化合物9、彳匕合物10、化合 物11、化合物13、化合物31、化合物35、化合物40、 化合物41、化合物42、化合物12卜化合物143、化合 物205、化合物206、化合物212、化合物213、化合物 218、化合物220、化合物221、化合物224、化合物248、 化合物249、化合物250、化合物287、化合物288、化 合物332或化合物350併以芬普福(fenpropimorph)之 125 201216849 組合;化合物3、化合物8、化合物9、化合物10、化 合物11、化合物13、化合物31、化合物35、化合物40、 化合物41、化合物42、化合物121、化合物143、化合 物205、化合物206、化合物212、化合物213、化合物 218、化合物220、化合物221、化合物224、化合物248、 化合物249、化合物250、化合物287、化合物288、化 合物332或化合物350併以環克座(cyproconazole)之 組合;化合物3、化合物8、化合物9、化合物10、化 合物11、化合物13、化合物31、化合物35、化合物40、 化合物41、化合物42、化合物121、化合物143、化合 物205、化合物206、化合物212、化合物213、化合物 218、化合物220、化合物22卜化合物224、化合物248、 化合物249、化合物250、化合物287、化合物288、化 合物332或化合物350併以依普座(epoxiconazole)之 組合;化合物3、化合物8、化合物9、化合物10、化 合物11、化合物13、化合物31、化合物3 5、化合物40、 化合物41、化合物42、化合物12卜化合物143、化合 物205、化合物206、化合物212、化合物213、化合物 218、化合物220、化合物221、化合物224、化合物248、 化合物249、化合物250、化合物287、化合物288、化 合物332或化合物350併以護矽得(flusilazole)之組 合;化合物3、化合物8、化合物9、化合物10、化合 物11、化合物13、化合物31、化合物35、化合物40、 化合物41、化合物42、化合物121、化合物143、化合 物205、化合物206、化合物212、化合物213、化合物 218、化合物220、化合物221、化合物224、化合物248、 126 201216849
S 化合物249、化合物250、化合物287、化合物288、化 合物332或化合物350併以滅特座(metconazole)之組 合;化合物3、化合物8、化合物9、化合物10、化合 物11、化合物13、化合物31、化合物35、化合物40、 化合物41、化合物42、化合物121、化合物143、化合 物205、化合物206、化合物212、化合物213、化合物 218、化合物220、化合物221、化合物224、化合物248、 化合物249、化合物250、化合物287、化合物288、化 合物332或化合物350併以普克利(propiconazole)之 組合;化合物3、化合物8、化合物9、化合物10、化 合物11、化合物13、化合物31、化合物3 5、化合物40、 化合物41、化合物42、化合物121、化合物143、化合 物205、化合物206、化合物212、化合物213、化合物 218、化合物220、化合物221、化合物224、化合物248、 化合物249、化合物250、化合物287、化合物288、化 合物332或化合物350併以丙氧啥淋(proquinazid)之 組合;化合物3、化合物8、化合物9、化合物10、化 合物11、化合物13、化合物31、化合物35、化合物40、 化合物41、化合物42、化合物121、化合物143、化合 物205、化合物206、化合物212、化合物213、化合物 218、化合物220、化合物221、化合物224、化合物248、 化合物249、化合物250、化合物287、化合物288、化 合物332或化合物350併以丙疏菌吐(prothioconazole) 之組合;化合物3、化合物8、化合物9、化合物10、 化合物11、化合物13、化合物31、化合物35、化合物 40、化合物41、化合物42、化合物121、化合物143、 127 201216849 化合物205、化合物206、化合物212、化合物213、化 合物218、化合物220、化合物221、化合物224、化合 物248、化合物249、化合物250、化合物287、化合物 288、化合物332或化合物350併以得克利 (tebuconazole)之組合;化合物3、化合物8、化合物 9、化合物10、化合物11、化合物13、化合物31、化 合物35、化合物40、化合物41、化合物42、化合物 12卜化合物143、化合物205、化合物206、化合物212、 化合物213、化合物218、化合物220、化合物221、化 合物224、化合物248、化合物249、化合物250、化合 物287、化合物288、化合物332或化合物350併以滅 菌口坐(triticonazole)之組合;化合物3、化合物8、化 合物9、化合物10、化合物11、化合物13、化合物31、 化合物35、化合物40、化合物41、化合物42、化合物 121、化合物143、化合物205、化合物206、化合物212、 化合物213、化合物218、化合物220、化合物22卜化 合物224、化合物248、化合物249、化合物250、化合 物287、化合物288、化合物332或化合物350併以凡 殺同(famoxadone)之組合;化合物3、化合物8、化 合物9、化合物10、化合物11、化合物13、化合物31、 化合物35、化合物40、化合物41、化合物42、化合物 121、化合物143、化合物205、化合物206、化合物212、 化合物213、化合物218、化合物220、化合物221、化 合物224、化合物248、化合物249、化合物250、化合 物287、化合物288、化合物332或化合物350併以吡 。塞菌胺(penthiopyrad)之組合;化合物3、化合物8、 128 201216849 化合物9、化合物10、化合物11、化合物13、化合物 31、化合物35、化合物40、化合物41、化合物42、化 合物12卜化合物143、化合物205、化合物206、化合 物212、化合物213、化合物218、化合物220、化合物 221、化合物224、化合物248、化合物249、化合物250、 化合物287、化合物288、化合物332或化合物350併 以3-(二氟甲基)-1-甲基-N-(3’,4i,5’-三氟[Ι,Γ-聯苯]-2-基)-1//-吡唑_4_羧醯胺之組合;化合物3、化合物8、化 合物9、化合物10、化合物1卜化合物13、化合物31、 化合物35、化合物40、化合物41、化合物42、化合物 121、化合物143、化合物205、化合物206、化合物212、 化合物213、化合物218、化合物220、化合物22卜化 合物224、化合物248、化合物249、化合物250、化合 物287、化合物288、化合物332或化合物350併以5-乙基-6-辛基-[1,2,4]三唑[1,5-a]吡啶-7-胺;及化合物3、 化合物8、化合物9、化合物10、化合物11、化合物13、 化合物31、化合物35、化合物40、化合物41、化合物 42、化合物12卜化合物143、化合物205、化合物206、 化合物212、化合物213、化合物218、化合物220、化 合物22卜化合物224、化合物248、化合物249、化合 物250、化合物287、化合物288、化合物332或化合 物350併以Initium®之組合。 本發明之化合物對特定病原的防治效果於下表A 中呈現。然而,化合物所提供之病原防治保護作用不限 於下面試驗A至E的物種。化合物的說明提供於下面 索引表A至B中。索引表中使用之縮寫如下:Me為甲 s 129 201216849 基、MeO為曱氧基、CN為氰基、c-Pr為環丙基,以及 Ph為苯基,「Cmpd. No.」意指化合物編號,而「Ex.」 代表「實例」,且後面所接編碼代表該化合物於那個實 例中製備而成。在索引表A至B中,於「AP+(M+1)」 列所示數值,為藉由將H+ (分子量為1)加入具有最大 同位素豐度分子(即M)所形成的觀察分子離子之分子 量。存在有含一或更高的低豐度(例如37C1、81Br)原 子量同位素的分子離子不列於表中。所列出的M+1峰, 係利用大氣壓化學游離法(AP+)、藉由質譜測定法來觀 察。
索引表A
化合物 編號 R1 R2 Q1 Q2 m.p. (°c ) AP+ (M+1) (Ex. 1) C1 H 2-Cl-4-F-Ph 2,6-二-F-Ph 氺氺 氺氺 (Ex. 2) C1 H 2,4-二-F-Ph 2-Cl-4-F-Ph 氺氺 氺氺 3 Me H 4-Cl-Ph 2-Cl-4,6-二 -F-Ph - 369 4 Cl Cl 4-Cl-Ph 2,6-二-F-Ph - 390 5 Me Cl 2-Cl-4-F-Ph 2-Br-4-F-Ph - 448 6 Cl Cl 4-Cl-Ph 2-Cl-6-F-Ph - 406 7 Me Cl 4-Cl-Ph 2-Cl-4,6-二 -F-Ph - 402 130 201216849 化合物 m:p. AP+ 編號 R1 R2 Q1 Q2 rc) (M+l) 8 Me Cl 2,4-二-F-Ph 2-Cl-4,6-二 -F-Ph - 405 9 Me Cl 2-Cl-4-F-Ph 2-Cl-4,6-二 -F-Ph - 423 11 Me Cl 2,4-二-Cl-Ph 2-Br-4-F-Ph - 465 12 Me H 2,4-二-F-Ph 2-Cl-4,6-二 -F-Ph - 371 13 Me Cl • 2-Me-4-F-Ph 2-Cl-4,6-二 -F-Ph 401 14 Cl Cl 2-Me-4-F-Ph 2-Cl-4,6-二 -F-Ph - 421 15 Me H 2-Me-4-F-Ph 2-Cl-4,6-Ph - 367 16 Me Cl 2,4-二-F-Ph 2-Br-4,6-二 -F-Ph - 450 17 Me Cl 2,4-二-F-Ph 2-Br-4,6-二 -F-Ph - 450 18 Cl Cl 2-Cl-3-Br-6-F-P h 2-Cl-4-F-Ph - 503 19 Cl Cl 2,4-二-F-Ph 2-Cl-4-F-Ph - 409 20 Cl Cl 2,4-二-F-Ph 2-Cl-4-F-Ph - 407 21註1 Cl Cl 2,4-二-F-Ph 2,4-二-Cl-Ph 424 22註2 Cl Cl 2,4-二-F-Ph 2,4-二-Cl-Ph - 424 23 Cl Cl 2-Me-4-F-Ph 2-Cl-6-F-Ph - 404 24 Me Cl 2,6-二-F-Ph 2,6-二-F-Ph 氺 氺 25 Me Cl 2,6-二 -F-3-Br-Ph 2,6-二-F_Ph * * 26 Me Cl 2,4-二-F-Ph 2,6-二-F-Ph * 氺 27 Me Cl 2,4-二-F-Ph 2-Cl-4-F-Ph - 388 28 Me Cl 2,4-二-F-Ph 2-CM-F-Ph - 388 30 Me Cl 2,4,6-三-F-Ph 2-Cl-4-F-Ph - 407 31 Cl Cl 2-Cl-4-F-Ph 2,6-二-F-Ph - 406 32 Cl Cl 2,4,6-三-F-Ph 2,6-二-F-Ph - 409 33 Me H 2,4-二-Cl-Ph 2-Cl-4-F-Ph - 387 34 Me Cl 2-Cl-3-Br-6-F-P h 2-Cl-4-F-Ph - 483 35 Me Cl 2-Cl-4-F-Ph 2,4-二-F-Ph - 388 36 Me Cl 2,6-二 -F-4-Cl-Ph 2,4-二-Cl-Ph - 439 131 201216849 化合物 編號 R1 R2 Q1 Q2 m.p. (°C ) AP+ (M+l) 37 Me Cl 2-Cl-3-Br-6-F-P h 2,4-二-Cl-Ph - 500 38 Me Cl 2,6-二-F-3-I-Ph 2,4-二-F-Ph - 497 39 Cl Cl 4-Cl-Ph 2-Cl-4,6-二 -F-Ph - 425 40 Cl Cl 2,4-二-F-Ph 2-Cl-4,6-二 -F-Ph - 427 41 Cl Cl 2-Cl-4-F-Ph 2-Cl-6-F-Ph - 424 42 Cl Cl 2-Cl-4-F-Ph 2-Cl-4,6-二 -F-Ph - 443 43 Cl Cl 2-Me-4-F-Ph 2,6-二-F-Ph - 387 44 Cl Cl 4-Cl-Ph 2-Br-4,6-二 -F-Ph 468 45 Me Cl 2,4-二-F-Ph 2-Br-4,6-二 -F-Ph - 450 46 Me Cl 2,6-二-F-Ph 2-Cl-4-F-Ph - 388 47 Cl Cl 4-Cl-Ph 2-Cl-4-F-Ph - 406 48 Cl Cl 4-Cl-Ph 2-Cl-4-F-Ph 406 49 Cl Cl 2,4,6-三-F-Ph 2-Cl-4-F-Ph - 426 50 Cl Cl 2-Me-4-F-Ph 2-Cl-4-F-Ph - 404 51 Cl Cl 2-Me-4-F-Ph 2-Cl-4-F-Ph 404 52 Br Me 2-F-4-Me-Ph 2,6-二-F-Ph 199-200 413 53 Br Me 2-F-4-MeO-Ph 2,6-二-F-Ph 191-192 429 54 Cl Me 2-F-4-Cl-Ph 2,6-二-F-Ph 209-211 387 55 Cl Me 2-F-4-Me-Ph 2,6-二-F-Ph 199-200 56 Cl Me 2-F-4-MeO-Ph 2,6-二-F-Ph 184-186 57 H Me 4-Cl-Ph 2-Cl-4-F-Ph - 351 58 Cl Me 2,4-F-Ph 2-Cl-4-F-Ph - 386 59 Cl Me 4-Cl-Ph 2-Cl-4-F-Ph - 386 60 Br Me 4-Cl-Ph 2-Cl-4-F-Ph - 430 61 H Me 2,4-二-Me-Ph 2,6-二-F-Ph 213-215 - 62 H Me 2-Cl-4-MeO-Ph 2,6-二-F-Ph 202-204 - 63 Br H 2,4-二-F-Ph 2-Cl-4-F-Ph * * 64 Cl Me 2-Cl-4-F-Ph 2-Cl-4,6-二 -F-Ph .423 65 Br Br 2,4-二-F-Ph 2-Cl-4-F-Ph - 497 66 Cl Me 2,4-二-Cl-Ph 2-Cl-4,6-二 -F-Ph - 439 132 201216849 化合物 編號 R1 R2 Q1 Q2 m.p. (°c ) AP+ (M+l) 67 Br Me 2-Br-4-F-Ph 2-Br-6-F-Ph - 539 68 Cl Me 2-Br"4-F-Ph 2-Br-6-F-Ph 2-Br_4,6-二 - 493 69 Br Me 2-Br-4-F-Ph -F-Ph 2-Br-4,6-二 557 70 Cl Me 2-Br-4-F-Ph -F-Ph 511 71 Br c-Pr 2-Br-4-F-Ph 2-Br-6-F-Ph - 565 72 Cl c-Pr 2-Br-4-F-Ph 2-Br-6-F-Ph - 519 73 H Me 2-Cl-4-F-Ph 2-Br-6-F-Ph 2-Br-4,6-二 - 415 74 H Me 2-Cl-4-F-Ph -F-Ph _ 433 75 H c-Pr 2-Cl-4-F-Pr 2-Br-6-F-Ph 2,6-二 - 441 76 Cl Me 2-Cl-4-F-Ph -F-4-Br-Ph _ 467 77 Cl Cl 2-Me-4-F-Ph 2,4-二-F-Ph - 389 78註1 Cl Cl 2,4-二-F-Ph 2,4-二-F-Ph - 391 79註2 Cl Cl 2,4-二-F-Ph 2,4-二-F-Ph - 391 80 H Me 2-Me-4-F-Ph 2,6-二-F-Ph 333 83 Me Cl 2,4-二-F-Ph 2,4,6-三-F-Ph * 氺 84 Cl Cl 2-Me-4-F-Ph 2,4-二-Cl-Ph - 420 85 Cl Cl 2-Me-4-F-Ph 2,4-二-Cl-Ph - 420 86 Cl Cl 4-Cl-Ph 2,4-二-Cl-Ph - 422 87 Cl Cl 4-Cl-Ph 2,4-二-Cl-Ph - 422 88 Br Me 2-Me-4-F-Ph 2,6-二-F-Ph 169-171 412 90 Cl Cl 2,4,6-三-F-Ph 2,4-二-Cl-Ph - 442 91 Cl Me 2-Me-4-F-Ph 2,6-二-F-Ph 2-Br-4,6-二 151-153 367 92 Cl Me 2,4-二-F-Ph -F-Ph 169-171 451 93 H Me 2-Br-4-F-Ph 2-Br-6-F-Ph 2-Br-4,6-二 - 499 94 H Me 2-Br-4-F-Ph -F-Ph 151-153 477 95 H c-Pr 2-Br-4-F-Ph 2-Br-6-F-Ph _ 485 96 Br H 2,4-二-F-Ph 2,6-二-F-Ph 181-183 400 97 H Me 2,4-二-F-Ph 2,6-二-F-Ph - 337 98 Cl Me 2-C1-4-F-P 2,6-二-F-Ph 180-182 386 99 Br Me 2-Cl-4-F-Ph 2,6-二-F-Ph 191-192.5 432 100 Cl Me 2,4,6-三-F-Ph 2,6-二-F-Ph 157-159 388 101 Br Me 2,4,6-二-F-Ph 2,6-二-F-Ph 161.5-163 133 201216849 化合物 編號 R1 R2 Q1 Q2 m.p. (°c ) AP+ (M+l) 104 Me Cl 2-Me-4-F-Ph 2,4-二-F-Ph - 366 105 Cl Me 2,6-二-F-Ph 2,6-二-F-Ph 184-186 - 106 Br Me 2,6-二-F-Ph 2,6-二-F-Ph 漏 416 107 Br Br 2,4-二-F-Ph 2-Cl-4,6-二 -F-Ph 106-108 515 108 Br Cl 2,4-二-F-Ph 2-Cl-4,6-二 -F-Ph 155-156 - 109 H Me 2-Me-4-F-Ph 2,6-二 -F-4-Cl-Ph 194-196 367 110 Br Me 2-Me-4-F-Ph 2,6-二 -F-4-Cl-Ph 197-198 - 111 Cl Me 2-Me-4-F-Ph 2,6-二 -F-4-Cl-Ph 166-167 - 112 H Me 2,4-二-Cl-Ph 2,6-二 -F-4-Cl-Ph 219-221 - 113 Br Me 2,4-二-Cl-Ph 2,6-二 -F-4-Cl-Ph 234-235 - 114 Cl Me 2,4-二-Cl-Ph 2,6-二 -F-4-Cl-Ph 207-208 - 115 H Me 2-Cl-4-F-Ph 2,6-二 -F-4-Cl-Ph 206-207 - 116 Br Me 2-Cl-4-F-Ph 2,6-二 -F-4-Cl-Ph 202-203 - 117 Cl Me 2-Cl-4-F-Ph 2,6-二 -F-4-Cl-Ph 194-195 118 Cl H 2,4-二-F-Ph 2-Cl-4,6-二 -F-Ph 161-163 - 119 Br H 2,4-二-F-Ph 2,6-二 -F-4-Cl-Ph 165-166 - 120 Cl H 2,4-二-F-Ph 2,6-二 -F-4-Cl-Ph 165-167 - 121 Cl Br 2,4-二-F-Ph 2-Cl-4,6-二 -F-Ph 142-144 - 122 H Me 2,4-二-F-Ph 2,6-二 -F-4-Cl-Ph 222-223 - 123 Br Br 2,4-二-F-Ph 2,6-二 -F-4-Cl-Ph 215-216 - 124 Br Cl 2,4-二-F-Ph 2,6-二 201-202 201216849 化合物 編號 R1 R2 Q1 Q2 m.p. (°C) AP+ (M+l) 125 Cl Br 2,4-二-F-Ph 2,6-二 -F-4-Cl-Ph 190-191 - 126 Br Me 2,4-二-F-Ph 2,6-二 -F-4-Cl-Ph 201-202 - 127 Cl Me 2,4-二-F-Ph 2,6-二 -F-4-Cl-Ph 204-205 - 128 Cl Me 2,4,6-三-F-Ph 2-Cl-4-F-Ph - 406 129 Cl Me 2-Cl-4-F-Ph 2-Cl-4-F-Ph - 404 130 Cl Me 2-Cl-4-F-Ph 2-Br-4-F-Ph 449 131 Cl Me 2,4-二-F-Ph 2,6-二-F-Ph 184-186 371 132 H Me 4-F-Ph 2,6-二-F-Ph - 319 133 Br Me 4-F-Ph 2,6-F-Ph - 398 134 Br Me 2-Cl-4-F-Ph 2-Br-6-F-Ph 493 135 Cl Me 2-Cl-4-F-Ph 2-Br-6-F-Ph - 440 136 Br Me 2-Cl-4-F-Ph 2-Br-4,6-二 -F-Ph - 511 137 Cl Me 2-Cl-4-F-Ph 2-Br-4,6-F-Ph - 467 138 H Me 2-Me-4-F-Ph 2-Br-4-F-Ph - 394 139 H Me 4-Cl-Ph 2-Br-4-F-Ph ~ 396 140 Br Me 2,6-二-F-Ph 2-Cl-4-F-Ph - 432 141 Br Me 2,4,6-三-F-Ph 2-Cl-4-F-Ph - 450 142 Br Me 2-Cl-4-F-Ph 2-Cl-4-F-Ph - 448 143 Cl Me 2-Cl-4-MeO-Ph 2,6-二-F-Ph 181-183 399 144 Br Me 2-Cl-4-MeO-Ph 2,6-二-F-Ph 201-203 444 145 Br Me 2,4-二-Me-Ph 2,6-二-F-Ph 180-182 409 146 H Me 2,6-二 -F-4-MeO-Ph 2,6-二-F-Ph 142-144 - 147 Br Me 2,6-二 -F-4-MeO-Ph 2,6-二-F-Ph - 208-210 - 148 Br Cl 2,4-二 _F-Ph 2-Cl-4-F-Ph 453 149 Br H 2,4-二-F-Ph 2-Cl-4,6-二 -F-Ph - 437 150 Br c-Pr 2-Cl-4-F-Ph 2-Br-6-F-Ph - 519 151 Cl c-Pr 2-Cl-4-F-Ph 2-Br-6-F-Ph - 475 152 H c-Pr 2,4-二-F-Ph 2-Br-6-F-Ph 425 153 Cl Me 2,6-二 -F-4-MeO-Ph 2-Cl-4-F-Ph - 418 s 135 201216849 化合物 m.p. AP+ 編號 R1 R2 Q1 Q2 ro (M+l) 154 Cl Cl 2,4-二-F-Ph 2,6-二 -F-4-Cl-Ph 187-189 427 155 Cl Me 2,4,6-S-F-Ph 2-Br-4-F-Ph - 450 156 Cl Me 2,6-二 -F-4-Cl-Ph 2-Cl-4-F-Ph - 422 157 H Me 2-Me-4-Cl-Ph 2,6-二-F-Ph - 349 158 H Me 2-F-4-Cl-Ph 2,6-:-F-Ph - 353 159 Cl Me 2-Me-4-Cl-Ph 2,6-二-F-Ph 162-164 383 160 H Me 2-F-4-CN-Ph 2,6-二-F-Ph 211-212 344 161 Br Me 2-Me-4-Cl-Ph 2,6-二-F-Ph 173-176 162 Me Cl 2,4-二-F-Ph 2,4-二-F-Ph - 370 163 Me Cl 4-Cl-Ph 2,4-二-F-Ph - 370 164 Cl Me 2-Me-4-CN-Ph 2,6-二-F-Ph - 373 165 Br Me 2-Me-4-CN-Ph 2,6-二-F-Ph - 419 166 Cl Me 2-Cl-4-F-Ph 2,4,6-三-F-Ph - 404 167 (Ex. 4) H Me 2-Cl-4-F-Ph 2,4,6-三-F-Ph - 371 168 (Ex. 5 ) Br Me 2-Cl-4-F-Ph 2,4,6-三-F-Ph - 451 169 Me Me 2-Cl-4-F-Ph 2,4,6-三-F-Ph - 384 170 H Me 2,4,6-三-F-Ph 2-Cl-4-F-Ph - 370 171 H Me 2-Cl-4-F-Ph 2-Cl-4-F-Ph - 370 172 Br Me 4-Cl-Ph 2-Br-4-F-Ph - 474 173 Br Me 2-Me-4-F-Ph 2-Br-4-F-Ph - 472 174 H Me 2,4,6-三-F-Ph 2-Br-4-F-Ph - 416 175 H Me 2,4,6-三-F-Ph 2,4-二-F-Ph - 354 176 Br Me 2,4,6-三-F-Ph 2-Br-4-F-Ph - 494 177 Br Me 2,4,6-三-F-Ph 2,4-二-F-Ph - 433 178 Br Me 2,4-二-F-Ph 2,6-二-F-Ph 169-171 - 179 Br Me 2-F-4-Cl-Ph 2,6-二-F-Ph 206-208 433 180 Cl Me 2-F-4-CN-Ph 2,6-二-F-Ph 252-254 378 181 H Me 3-吡啶基 2,4,6-三-F-Ph - 319 182 Br Me 3-°比咬基 2,4,6-三-F-Ph - 399 183 Cl Me 2-Me-4-F-Ph 2,6-二 -F-4-MeO-Ph - 397 184 H Me 2-Me-4-F-Ph 2,6-二 水 -F-4-MeO-Ph 185 H Me 2-Me-4-F-Ph 2-Cl-6-F-Ph 189-191 • 136 201216849 化合物 編號 R1 R2 Q1 Q2 m.p. rc) AP+ (M+l) 186 Br Me 2-Me-4-F-Ph 2-Cl-6-F-Ph 179-181 429 187 Η Me 2-Cl-4-F-Ph 2-Cl-6-F-Ph - 369 188 Br Me 2—Cl-4-F-Ph 2-Cl-6-F-Ph 210-212 - 189 Η Me 2-Cl-4-F-Ph 2-Br-4-F-Ph - 414 190 Br Me 2-Cl-4-F-Ph 2-Br-4-F-Ph - 492 191 Cl Me 2,4-:-Me-Ph 2,6-二-F-Ph 169-171 - 192 Cl Me 2,6-二 -F-4-MeO-Ph 2,6-二-F-Ph 180-182 401 193 Cl Me 2,6-二-Cl-Ph 二-F-Ph 210-212 405 194 Br Me 2,6-二-Cl-Ph 2,6-二-F-Ph 217-219 - 195 H Me 2,4-二-Cl-Ph 2,6-二-F-Ph 231-233 - 196 H Me 2,4-二-Cl-Ph 2-Cl-6-F-Ph 203-205 - 197 H Me 2-Cl-4-F-Ph 2,6-二 -F-4-CN-Ph - 378 198 Cl Me 2-Cl-4-F-Ph 2,6-二 -F-4-CN-Ph - 412 199 Br Me 2-F-4-CN-Ph 2,6-二-F-Ph 140-141 - 200 Cl Me 2-Cl-4-F-Ph 2-Cl-6-F-Ph 209-210 405 201 Br Me 2,4-二-Cl-Ph 2-Cl-6-F-Ph 133-135 465 202 Br Me 2,4-二-Cl-Ph 2,6-二-F-Ph 211-212 - 203 Br Me 2,4,6-三-F-Ph 2-Br-3,5-二 -MeO-Ph - 536 204 Cl Me 2,4,6-S-F-Ph 4-Cl-Ph - 386 205 Me Cl 2,4-二-F-Ph 2-Br-6-F-Ph 189-190 - 206 Me Cl 2-Cl-4-F-Ph 2-Cl-6-F-Ph - 405 207 Me Cl 2-Cl-4-F-Ph 2-Br-6-F-Ph 221-222 - 208 Me Cl 2-Me-4-F-Ph 2-Cl-6-F-Ph 221-222 - 209 Me Cl 2-Me-4-F-Ph 2-Br-6-F-Ph 214-215 210 Me Cl 2-F-4-MeO-Ph 2-Cl-6-F-Ph - 399 211 Me Cl 2-F-4-MeO-Ph 2-Br-6-F-Ph 198-199 - 212 Me Cl 2-Me-4-MeO-Ph 2-Cl-6-F-Ph 208-209 垂 213 Me Cl 2-Me-4-MeO-Ph 2-Br-6-F-Ph 208-209 - 214 H Me 2-Cl-4-F-Ph 2,4-二 -MeO-Ph - 376 215 Br H 2-Cl-4-F-Ph 2-Cl-4-F-Ph - 434 216 Cl Br 2-Cl-4-F-Ph 2-Cl-4-F-Ph - 460 217 Br Me 2-Cl-4-F-Ph 2,4-二 -MeO-Ph - 457 s 137 201216849 化合物 編號 R1 R2 Q1 Q2 m.p. (°c ) AP+ (M+l) 218 Br Cl 2-Cl-4-F-Ph 2-Cl-4-F-Ph - 468 219 Me Cl 2-Cl-4-MeO-Ph 2,4-二-Cl-Ph 189-191 - 220 Me Cl 2-Me-4-MeO-Ph 2,6-二-F-Ph 159-161 - 221 Me Cl 2-Cl-4-MeO-Ph 2,6-二-F-Ph 170-172 - 222 Br H 2-Me-4-MeO-Ph 2-Cl-6-F-Ph - 427 223 H Me 2-Cl-4-F-Ph 2,6-二-Me-Ph - 345 224 Br Me 2-Me-4-MeO-Ph 2-Cl-6-F-Ph 177-182 441 225 Br Me 2-Cl-4-F-Ph 2,6-二-Me-Ph 226-227 425 226 Cl Me 2-Cl-4-F-Ph 2,6-二-Me-Ph 203-204 379 227 H Me 2,4,6-S-F-Ph 2,6-二-Cl-Ph - 387 228 Cl Me 2,4,6-三-F-Ph 2,6-二-Cl-Ph - 422 229 Br H 2-Me-4-MeO-5- Br-Ph 2-Cl-4-F-Ph - 505 230 Br H 2-F-4-MeO-Ph 2-Cl-4-F-Ph - 430 231 Cl Me 2-Cl-4-MeO-Ph 2-Br-4,6 -二 -F-Ph - 478 232 Br H 2,6-二 -F-4-MeO-Ph 2-Cl-4-F-Ph - 448 233 Br Br 2-Cl-4-F-Ph 2-Cl-4-F-Ph - 514 234 Cl H 2,6-二 -F-4-MeO-Ph 2-Cl-4-F-Ph - 404 235 Br Br 2,6-二 -F-4-MeO-Ph 2-Cl-4-F-Ph - 526 236 Cl Cl 2-Cl-4-MeO-Ph 4,6-二-F-Ph - 421 237 Cl Br 2-Cl-4-MeO-Ph 2,6-二-F-Ph - 465 238 H Me 2-F-4-MeO-Ph 2-Cl-6-F-Ph - 365 239 H Me 2-Cl-4-MeO-Ph 2-Cl-6-F-Ph - 381 240 Br Me 2-Cl-4-F-Ph 2,4-二-F-Ph - 432 241 Cl Me 2-Cl-4-F-Ph 2,4-二-F-Ph - 388 242 H Me 4-Cl-Ph 2,4-二-Cl-Ph - 368 243 Br Me 4-Cl-Ph 2,4-二-Cl-Ph - 446 244 Cl Me 4-Cl-Ph 2,4-二-Cl-Ph - 402 245 Me Me 2,4-二 _F-Ph 2-Cl-4,6-二 -F-Ph 205-206 385 246 Me Me 2,4-二-F-Ph 2,6-二 -F-4-Cl-Ph - 385 247 Br Br 2-F-4-MeO-Ph 2-Cl-4-F-Ph - 509 248 Me Cl 2-Me-4-MeO-Ph 2-Cl-4-F-Ph - 396 138 201216849 化合物 編號 R1 R2 Q1 Q2 m.p. (°C) AP+ (M+l) 249 Me Cl 2-Cl-4-MeO-Ph 2-Cl-4-F-Ph - 415 250 Me Br 2,4-二-F-Ph 2-Cl-4,6-二 -F-Ph 186-188 451 251 H Me 2-Br-4-F-Ph 2-Cl-4-F-Ph - 414 252 H Me 2-Cl-4-MeO-Ph 2-Cl-F-Ph - 383 253 Br Me 2-Br-4-F-Ph 2-Cl-4-F-Ph - 492 254 Br Me 2-Cl-4-MeO-Ph 2-Cl-4-F-Ph - 460 255 Cl Me 2-Cl-4-MeO-Ph 2-Cl-4-F-Ph - 416 256 H Me 2,4-二-Cl-Ph 2,4-二-F-Ph - 370 257 H Me 2,6-二 -F-4-MeO-Ph 2,4-二-F-Ph - 367 258 Br Me 2,6-二 -F-4-MeO-Ph 2,4-二-F-Ph - 446 259 Br Me 2,4-二-Cl-Ph 2,4-二-F-Ph - 448 260 Cl H 2-Cl-4-MeO-Ph 2,6-二-F-Ph - 384 261 Me Cl 2-Cl-4-MeO-Ph 2-Cl-6-F-Ph 198-200 - 262 Me Cl 2-Me-4-Cl-Ph 2-Cl-6-F-Ph 211-212 - 263 Me Cl 2-Me-4-Cl-Ph 2-Br-6-F-Ph 217-218 - 264 Me Cl 2,4-二-F-Ph 2-Cl-Ph 208-210 - 265 Me Cl 2,4-二-F-Ph 2-Br-Ph 195-197 - 266 Me Cl 2-F-4-MeO-Ph 2-Cl-Ph 188-190 - 267 Me Cl 2-F-4-MeO-Ph 2-Br-Ph - 427 268 Me Cl 2-Br-4-F-Ph 2,6-二-F-Ph 219-221 - 269 Cl Me 2,6-二 -F-4-MeO-Ph 2,4-二-F-Ph - 401 270 Cl Me 2,4-二-Cl-Ph 2,4-二-F-Ph 404 271 H Me 2,6-二 -F-4-Cl-Ph 2,4-二-F-Ph - 370 272 Cl Me 2-Br-4-F-Ph 2-Cl-4-F-Ph - 448 273 Me Cl 2,4-二-F-Ph 2,6-二 -F-4-Cl-Ph 209-209 405 274 (Ex. 6 ) Br H 2-Cl-4-MeO-Ph 2,6-二-F-Ph - 431 275 Br Me 2-F-4-MeO-Ph 2-Cl-6-F-Ph 445 276 Br Me 2-Cl-4-MeO-Ph 2-Cl-6-F-Ph - 461 277 Cl Me 2-F-4-MeO-Ph 2-Cl-6-F-Ph - 399 278 Cl Me 2-Cl-4-MeO-Ph 2-Cl-6-F-Ph 417
S 139 201216849 化合物 編號 R1 R2 Q1 Q2 m,p. (°C) AP+ (M+l) 279 Br Me 2,4,6-5-F-Ph 3,5-二 -MeO-Ph 222-224 459 280 Η Me 2-MeO-4-F-Ph 2,6-二-F-Ph 205-207 349 281 Br Me 2-MeO-4-F-Ph 2,6-二-F-Ph 143-145 426 282 Η Me 2-Cl-4-MeO-Ph 2,4-二-F-Ph - 364 283 Η Me 2-F-4-MeO-Ph 2,4-二-F-Ph - 348 284 Br Me 2-F-4-MeO-Ph 2,4-二-F-Ph - 428 285 Br Me 2-Cl-4-MeO-Ph 2,4-二-F-Ph - 444 286 Br Br 2-Cl-4-MeO-Ph 2,6-二-F-Ph - 509 287 (Ex. 7) Br Cl 2-Cl-4-MeO-Ph 2,6-二-F-Ph - 465 288 Me Cl 2-Cl-4-F-Ph 2,6-二-F-Ph 208-209 - 289 Me Cl 2-Cl-4-MeO-Ph 2-Cl-Ph 172-174 - 290 Me Cl 2-Cl-4-MeO-Ph 2-Br-Ph 146-148 - 291 Me Cl 2-Cl-4-F-Ph 2-Cl-Ph 207-208 - 292 Me Cl 2-Cl-4-F-Ph 2-Br-Ph 155-157 _ 293 Me Cl 2-Me-4-MeO-Ph 2-Cl-Ph 181-183 - 294 Me Cl 2-Me-4-MeO-Ph 2-Br-Ph 174-175 - 295 Me Cl 2-Me-4-Cl-Ph 2-Cl-Ph 214-217 - 296 Me Cl 2-Me-4-Cl-Ph 2-Br-Ph 207-208 - 297 Me Cl 2-Me-4-F-Ph 2-Cl-Ph 215-217 - 298 Me Cl 2-Me-4-F-Ph 2-Br-Ph 180-181 - 299 Me Br 2,4c-F-Ph 2,6-二-F-4-C1 211-212 451 300 H Me 2-F-4-MeO-Ph 2-Cl-4-F-Ph - 367 301 H Me 2-Br-4-F-Ph 2,4-二-F-Ph - 398 302 Br Me 2-F-4-MeO-Ph 2-Cl-4-F-Ph - 444 303 H Me 2-F-4-MeO-Ph 2-Br-4-F-Ph - 410 304 Cl Me 2-F-4-MeO-Ph 2-Cl-4-F-Ph - 402 305 H Me 2,6-二 -F-4-Cl-Ph 2-Br-4-F-Ph - 432 306 Cl Me 2-F-4-MeO-Ph 2,4-二-F-Ph - 382 307 Cl Me 2-Cl-4-MeO-Ph 2,4-二-F-Ph - 398 308 Br Me 2,6-二 -F-4-Cl-Ph 2-Br-4-F-Ph - 510 309 Br Me 2-Br-4-F-Ph 2,4-二-F-Ph - 476 310 Br Me 2-F-4-MeO-Ph 2-Br-4-F-Ph - 488 311 H Me 2-F-4-CN-Ph 2-Br-4-F-Ph 403 140 201216849 化合物 編號 R1 R2 Q1 Q2 m.p. (°C) AP+ (M+l) 312 Η Me 2-Cl-4-MeO-Ph 2-Br-4-F-Ph - 425 313 Cl Me 2-Br-4-F-Ph 2,4-二-F-Ph - 432 314 Cl Me 2-F-4-MeO-Ph 2-Br-4-F-Ph - 442 315 Cl Me 2-Me-4-F-Ph 2-Br-4,6-二 -F-Ph - 447 316 Cl Me 2,4-二-F-Ph 2-Br-6-F-Ph - 433 317 Br Me 2,4-二-F-Ph 2-Cl-6-Me-Ph - 429 318 H Me 2,4-二-F-Ph 2,6-二 -F-4-CN-Ph 氺 * 319 Cl Cl 2-Cl-4-F-Ph 2-F-4-MeO-P h - 421 320 Cl Me 2,4-二-F-Ph 2-Cl-6-Me-Ph - 383 321 H Me 2,4-二-F-Ph 2-Br-4-F-Ph - 398 322 H Me 2,6-二 -F-4-MeO-Ph 2-Br-4-F-Ph - 428 323 Br Me 2,6-二 -F-4-MeO-Ph 2-Br-4-F-Ph - 506 324 Br Me 2-Cl-4-MeO-Ph 2-Br-4-F-Ph - 504 325 Cl Me 2,6- — -F-4-MeO-Ph 2-Br-4-F-Ph - 461 326 Br Me 2-F-4-CN-Ph 2-Br,4-F_Ph - 482 327 Cl Cl 2,4,6-三-F-Ph 2-F-4-MeO-P h - 422 328 Cl Cl 2,4-二-F-Ph 2-F-4-MeO-P h - 403 329 H Me 2-F-4-MeO-Ph 2-Cl-4,6-二 -F-Ph - 383 330 H Me 2-F-4-MeO-Ph 2-Br-4,6-二 -F-Ph 429 331 H Me 2-Cl-4-MeO-Ph 2-Cl-4,6-二 -F-Ph - 399 332 Me Cl 2,4-二-F-Ph 2-Cl-6-F-Ph - 387 333 Cl Me 2-Cl-4-MeO-Ph 2-Br-4-F-Ph - 460 334 Br Me 2,4-二-F-Ph 2-Br-4-F-Ph - 476 335 Br Me 2-Cl-4-F-Ph 2-Br-6-Me-Ph - 489 336 Cl Me 2-Cl-4-F-Ph 2-Br-6-Me-Ph - 445 337 Br Me 2,4-二-F-Ph 2-Br-6-Me-Ph - 473 338 Cl Me 2,4-二-F-Ph 2-Br-6-Me-Ph 429
S 141 201216849 化合物 編號 R1 R2 Q1 Q2 m.p. (°c ) AP+ (M+l) 339 Cl Me 2,4-二-F-Ph 2-F-6-Me-Ph - 367 340 Cl Me 2-Cl-4-F-Ph 2-F-6-Me-Ph - 383 341 Br Me 2,4-二-F-Ph 2-F-6-Me-Ph - 413 342 Br Me 2-Cl-4-F-Ph 2-F-6-Me-Ph - 429 343 Br Me 2-Cl-4-F-Ph 2-Cl-6-Me-Ph - 445 344 Cl Me 2-Cl-4-F-Ph 2-Cl-6-Me-Ph - 401 345 Cl Me 2-F-4-MeO-Ph 2-Cl-4,6-二 -F-Ph 178-180 417 346 H Me 2-Cl-4-MeO-Ph 2-Br-4,6-二 -F-Ph 氺 * 347 Br Me 2-F-4-MeO-Ph 2-Cl-4,6-二 -F-Ph 192-194 463 348 Br Me 2-F-4-MeO-Ph 2-Br-4,6-二 -F-Ph 189-190 349 Br Me 2-Cl-4-MeO-Ph 2-Cl-4,6-二 -F-Ph 198-200 479 350 Cl Me 2-Cl-4-MeO-Ph 2-Cl-4,6-二 -F-Ph 183-186 - 351 Br Me 2-Cl-4-MeO-Ph 2-Br-4,6 -二 -F-Ph 182-185 - 352 H C1CH2 2-Cl-4-MeO-Ph 2-Br-4,6-二 -F-Ph - 479 353 Br Me 2,4,6-三-F-Ph 4-Cl-Ph 432 - 354 Br H 2-Cl-4-MeO-Ph 2-Cl-4-F-Ph - 447 355 Br Br 2-Cl-4-MeO-Ph 2-Cl-4-F-Ph - 526 356 Cl H 2-Cl-4-MeO-Ph 2-Cl-4-F-Ph - 402 357 Cl Br 2-Cl-4-MeO-Ph 2-Cl-4-F-Ph - 481 358 Br Cl 2-Cl-4-MeO-Ph 2-Cl-4-F-Ph - 481 359 H Me 2,6-二 -F-4-Cl-Ph 2-Cl-4-F-Ph - 389 360 H Me 2-Cl-4-F-Ph 2,4-二-F-Ph - 352 361 H Me 2,4,6-三-F-Ph 2,4^-Cl-Ph - 389 362 Br Me 2,6-二 -F-4-Cl-Ph 2-Cl-4-F-Ph - 466 363 H Me 2,6-二 -F-4-MeO-Ph 2-Cl-4-F-Ph - 382 364 Br Me 2,6-二 -F-4-MeO-Ph 2-Cl-4-F-Ph - 462
142 201216849 化合物 編號 R1 R2 Q1 Q2 m.p. (°C ) AP+ (M+l) 365 Br Me 2,4,6-Z-F-Ph 2,4-二-Cl-Ph - 466 366 Cl Me 2-Me-4-F-Ph 2,6-二-Cl-Ph - 401 367 Br Me 2-Me-4-F-Ph 2,6-二-Cl-Ph - 445 368 H Me 2-Me-4-F-Ph 2-Cl-4,6-二 -F-Ph - 367 369 H Me 2,4-二-F-Ph 2-Cl-4,6-二 -F-Ph - 371 370 H Me 2-Cl-4-F-Ph 2-Cl-4,6-二 -F-Ph - 387 371 H Me 2,4-二-Cl-Ph 2-Cl-4,6-二 -F-Ph - 405 372 Br Me 2-Me-4-F-Ph 2-Cl-4,6-F-Ph 181-183 447 373 Cl Me 2-Me-4-F-Ph 2-Cl-4,6-二 -F-Ph 189-191 401 374 Br Me 2,4-二-F-Ph 2-Cl-4,6-二 -F-Ph 165-167 451 375 • Br Me 2-Cl-4-F-Ph 2-Cl-4,6-二 -F-Ph 162-164 - 376 Br Me 2,4-二-Cl-Ph 2-Cl-4,6-二 -F-Ph 202-204 - 377 Cl Me 2,4-二-F-Ph 2-Cl-4,6-二 -F-Ph 179-181 - 378 H Me 4-Cl-Ph 2,4-二-F-Ph - 334 379 Br Me 2-Me-4-F-Ph 2,4-二-F-Ph - 412 380 Br Me 4-Cl-Ph 2,4-二-F-Ph - 414 381 H Me 2,4-二-F-Ph 2,4-二-F-Ph - 336 382 Br Me 2,4-二-F-Ph 2,4-二-F-Ph - 417 383 Cl Me 2-Br-4-F-Ph 2,6-二-F-Ph 174-176 432 384 Br Me 2-Br-4-F-Ph 2,6-二-F-Ph 193-195 477 385 H Me 2-Br-4-F-Ph 2-Cl-6-F-Ph 203-205 - 386 Cl Me 2-Br-4-F-Ph 2-Cl-6-F-Ph 213-215 387 Br Me 2-Br-4-F-Ph 2-Cl-6-F-Ph 219-221 - 388 H Me 2,4-二-F-Ph 2-Cl-6-F-Ph 174-175 - 389 Cl Me 2,4-二-F-Ph 2-Cl-6-F-Ph 174-177 - 390 H Me 2_Cl-4-F-Ph 2,6-二 -F-4-MeO-Ph - 383 391 B- Me 2_Me-4-F-Ph 2,6-二 -F-4-MeO-Ph - 441
S 143 201216849 化合物 編號 R1 R2 Q1 Q2 m.p. (°c) AP+ (M+l) 392 Br Me 2-Cl-4-F-Ph 2,6-二 -F-4-MeO-Ph - 463 393 Br Me 2,4-二-F-Ph 2-Br-6-F-Ph - 477 394 Br Me 2,4-二-F-Ph 2-Br-4,6-二 -F-Ph - 495 395 Η Me 2-Me-4-F-Ph 2-Cl-4-F-Ph - 348 396 Η Me 2,4-二-F-Ph 2-Cl-4-F-Ph - 352 397 Br Me 2-Me-4-F-Ph 2-Cl-4-F-Ph - 428 398 Cl Me 2-Me-4-F-Ph 2-Cl-4-F-Ph - 382 399 Br Me 2,4-二-F-Ph 2-Cl-4-F-Ph - 432 400 Br Me 2,4-二-F-Ph .2-Cl-6-F-Ph 184-186 432 401 H Me 2-Me-4-CN-Ph 2,6-二-F-Ph - 340 402 H Me 2-F-4-Me-Ph 2,6-二-F-Ph - 333 403 Cl Me 2-Cl-4-F-Ph 2,6-二 -F-4-MeO-Ph - 417 404 H Me 2,4-二-F-Ph 2,6-二 -F-4-MeO-Ph 氺 氺 405 H Me 2-Me-4-F-Ph 2,Br-6_F-Ph - 395 406 Br Me 2-Me-4-F-Ph 2-Br-6-F-Ph - 473 407 Cl Me 2-Me-4-F-Ph 2-Br-6-F-Ph - 429 408 Br Me 2-Me-4-F-Ph 2-Br-4,6-二 -F-Ph - 491 409 H Me 2,4-二-F-Ph 2-Br-6-F-Ph - 399 410 H Me 2,4-二-F-Ph 2-Br-4,6-二 -F-Ph - 417 411 Cl Me 2,4-二-F-Ph 2,6-二 -F-4-MeO-Ph - 401 412 Br Me 2,4-二-F-Ph 2,6·二 -F-4-MeO-Ph - 446 413 H Me 2-F-3-吡啶基 2,4,6-三-F-Ph - 337 414 Br Me 2-F-3 -ϋ比咬基 2,4,6-三-F-Ph 418 415 H Me 2-Me-4-F-Ph 2,4-二-F-Ph 332 * WNMR數據請見索引表C。 **有關1HNMR請參見合成實例。 註1 :鏡像異構物A。 144 201216849 註2 :鏡像異構物B。 索引表B r1\ 1 R3/ V 1 Q2 化合物編 m.p. AP+ 號 R1 R2 R3 R4 Q1 Q2 (°C) (M+l) 10 Cl Cl F H 2-C1-4-F- Ph 2-C1-6-F- Ph - 426 29 Me Cl OH Me 2,6-二 -F-Ph 2,6-二 -F-Ph 氺 * 81 (Ex. 3) Me Cl OH Me 2,4-二 -F-Ph 2-Cl-4,6-二-F-Ph 氺氺 氺氺 82 Me Cl OH Me 2,4-二 -F-Ph 2,4,6-三 -F-Ph 氺 氺 89 Cl Cl F H 2,4-二 -F-Ph 2-C1-4-F- Ph - 409 102 Me CL MeC(=0)0 H 2,4-二 -F-Ph 2,4,6-三 -F-Ph 191-192.5 - 103 Cl Cl F H 2,4,6-三 -F-Ph 2,4-二 -Cl-Ph - 444 * hNMR數據請見索引表C。 **有關1HNMR請參見合成實例。
索引表C 化合物 編號 hNMR數據(除非另外說明,否則均指CDC13溶液)a 24 5 7.46 (m, 1H), 7.23 (m, 1H), 7.01 (m, 2H), 6.79 (m, 2H), 5.95 (s, 1H), 3.08 (br s, 1H), 2.12 (s, 3H).
S 145 201216849 化合物 編號 Wnmr數據(除非另外說明,否則均指CDC13溶液)a_ 25 δ 7.44 (m, 2H), 7.03~(t^ 1H), 6.95 (t, 1H), 6.70 (t, 1H), 6.01 (d, 1H), 3.94 (d, 1H), 2.22 (s, 3H). 26 δ 7.43 (m, 1H), 7.04 (m, 2H), 6.84 (t, 1H), 6.70 (t, 1H), 6.62 (t, 1H), 5.96 (s, 1H), 2_30 (br s,1H),2_24 (s,3H)。 29 δ 7.35 (m, 1H), 7.17 (m, 1H), 6.87 (t, 2H), 6.73 (m, 2H), 3.28 (t, 1H),2.21 (s,3H),1.96(t,3H)。 63 δ 7.55-7.45 (m,1H),7.33 (s,1H),7.20-6.58 (m,5H),6.18 及 6.08 (m,1H,total),2.85 (br s)及 2.62 (br s,1H total)。 82 δ 7.04 (m, 1H), 6.73 (m, 2H), 6.61 (m, 1H), 6.40 (tt, 1H), 2.48 (s, 1H),2.40 (s,3H),1.95 (s,3H) » 83 δ 7.05 (q,1H),6_84 (m,1H),6.70 (m, 2H),6.60 (m,1H),5.97 (s, 1H),2.26 (s,3H),2.23 (br s,1H)。 184 (DMS0-d6) δ 7.32 (m,1H),7.00-6.90 (m,4H),6.35 (s,1H),5.63 (m, 1H),5_47 (m,1H),3.85 (s,3H),2.07 (s,3H),2.03 (s,3H)。 318 (DMS0-d6) δ 8.10 (m,2H),7.3l(m,1H),7.15 (m,1H),7.02 (m,1H), 6.58 (m,1H),5.99 (m,1H),5.66 (m,1H),2.06 (s,3H)。 346 δ 7.48-6.65 (m,6H),5.83 (m)及 5.78 (m,1H total),3.81 (s)及 3.79 (s,3H total),2.72 (br s)及 2.66 (br s,1H total),2_ 12 (s)及 2.10 (s, 3H total) 〇 404 (DMSO-de) δ 7.35 (m, 1H), 7.11 (m, 1H), 7.02 (m, 1H), 6.95 (m, 2H), 6.55 (s, 1H), 5.88 (m, 1H), 5.60 (m, 1H), 3.85 (s, 3H), 2.02 (s, 3H)。 a hNMR數據係為偏離自四曱基矽烷的低場ppme偶合的標示為:(s)_ 單峰、(d)-二重峰、⑴-三重峰、四重峰、(m)·多重峰、(br s)-寬單 峰以及(tt)-三組三重峰。 本發明生物實例 製備用於試驗A至D之測試懸浮液的一般標準步 驟:測試化合物首先係以相當於最終體積3%量溶解於 丙酮’接著在含250 ppm表面活性劑Trem® 014 (多元 醇酯)之丙酮和純水( 50/50體積混合)中懸浮至所需 濃度(為ppm)。所得的測試懸浮液接著用於試驗a至 146 201216849 D。喷灑200 ρρηχ測試懸浮液於測試植株至溢流為止, 等同於800 g/ha比率。
試驗A 將測試懸浮液噴灑於小麥苗至溢流為止。於第二天 將小麥葉鏽病菌(Pucciniareconditaf. Sp. tritici)(小夫 葉鏽病的致病劑)孢子懸浮液接種於植苗,於2〇^ς 和蒸氣壓下培養24小時,接著移至2〇ΐ生長箱中放置 7天,在此時間後,進行外觀疾病評級。 試驗Β 將測試懸浮液喷灑於小麥苗至溢流為止。於第二天 將該幼苗接種於小麥葉斑病菌(Sept〇riatritici)的孢子 懸浮液(小麥葉枯病的致病劑)以及於於24〇c餘和大 氣壓下培養48小時,然後移到2〇它生長箱放置19天, 在此時間後’進行外觀疾病評級。
試驗C 將測試懸浮液噴灑於番茄苗至溢流為止。於第二天 將σ亥幼田、纟工接種灰锨病菌(B〇trytjs cjnerea)的孢子懸 浮液(番茄灰黴病菌的致病劑)以及培養於2〇它飽和 大氣壓下48小時’然後移到24〇c生長箱放置3天,在 此時間後,進行外觀疾病評級。
試驗D
147 S 201216849 將測試懸浮液喷灑於小麥苗至溢流為止。於第二天 將小麥白粉病菌(Blumeria graminis f. sp. tritici)(亦已知 為小麥布氏白粉病菌(Erysiphe graminis f. sp. tritici),小 麥白粉病之致病劑)孢子粉接種於植苗,於20°C生長 箱中放置8天,在此時間後,進行外觀疾病評級。
試驗E 將測試懸浮液喷灑於小麥苗至溢流為止。於第二天 將麥穎枯病菌(Septoria nodorum )(小麥穎枯病的致病 劑)孢子懸浮液接種於植苗,於24°C飽和蒸氣壓下培 養48小時,接著移至20°C生長箱中放置9天,在此時 間後,進行外觀疾病評級。 試驗A至E結果示於表A。表中,等級100表示 100%疾病防治,而等級0表示無疾病防治效果(相對 於對照組)。破折號(-)代表無測試結果。評級值旁邊 標有星號「*」係指使用40 ppm測試懸浮液。
表A
化合物編號 試驗A 試驗B 試驗C 試驗D 1 100 100 99 99 2 100 100 100 81 3 89 96 99 0 4 99* 100* 99* 99* 5 97 93 37 - 6 99 100 100 99 7 93 100 100 85 8 100 100 100 100 9 100 100 100 100 10 100 100 100 96 11 99 68 31 0 148 201216849 化合物編號 試驗A 試驗B 試驗c 試驗D 12 99 100 95 21 13 100 100* 99 100 14 100 100* 99 100 15 0 〇* 15 0 16 100 100 100 100 17 100 100 100 100 18 100 100 100 91 19 100 100 100 98 20 100 100 100 100 21 100 100 100 69 22 100 100 98 0 23 100 100 100 100 24 100* 100* 100* 91* 25 99* 100* 87* 0* 26 100* 100* 100* 99* 27 100 100 100 99 28 100 100 100 71 29 98* 91* 99* 0* 30 100 100 100 100 31 - - - - 32 - - - - 33 100 100 100 0* 34 99 98 99 - 35 100 100 100 68 36 99 100 98 0 37 98 100 91 21 38 99 95 7 0 39 100 100 99 99 40 100 100 100 100 41 100 100 100 100 42 100 100 100 100 43 100 100 100 100 44 99 100 99 88 45 - - - - 46 100 100 100 100 47 100 100 99 0 48 100 100 100 85 49 100 100 100 100 s 149 201216849 化合物編號 試驗A 試驗B 試驗C 試驗D 50 100 100 100 90 51 100 100 99 47 52 99* 100* 37* 35-* 53 100* 100* 99* 43* 54 98* 100* 80* 69* 55 100* 100* 98* 98* 56 100* 100* 100* 13* 57 96 100 .34 0 58 100 100 100 72 59 100 100 99 73 60 100 100 99 73 61 - - - 62 - - - - 63 96 59 98 0 64 100* 100* 99* 93* 65 100* 100* 100* 64* 66 100* 100* 99* 69* 67 100 100 99 90 68 100 100 100 96 69 100 100 99 90 70 100* 100* 99* 43* 71 100 100 0 13 72 79 100 0 43 73 100 100 99 0 74 100 100 100 0 75 94 1 0 0 76 99* 100* 0* 0* 77 100 100 94 95 78 100 100 99 82 79 100 100 98 0 80 99 100 0 0 81 - - - - 82 89* 100* 50* 0* 83 100* 100* 99* 100* 84 96 100 0 0 85 99 100 88 87 86 96 100 73 56 87 91 100 60 48 150 201216849 化合物編號 試驗A 試驗B 試驗c 試驗D 88 99 100 96 90 89 100 100 98 96 90 100 100 98 99 91 100 100 98 94 92 100 100 99 95 93 100 94 70 0 94 100 100 99 56 95 0 0 0 0 96 68* 100* 40* 0* 97 95* 100* 0* 〇氺 98 100* 100* 100* 99* 99 100* 100* 99* 98* 100 100* 100* 97* 82* 101 99* 100* 81* 87* 102 100* 100* 97* 69* 103 100 100 100 92 104 100 100 99 97 105 99* 100* 85* 64* 106 99* 100* 91* 43* 107 100 100 100 94 108 100* 100* 67* 99* 109 99* 94* 0* 0* 110 96* 100* 0* 0* 111 98* 100* 0* 0* 112 74* 100* 0* 0* 113 95* 100* 0* 0* 114 99* 100* 0* 0* 115 100* 96* 97* 0* 116 99* 100* 0* 0* 117 99* 100* 0* 0* 118 100* 100* 91* 48 119 98* 100* 97* 0* 120 98* 100* 99* 0* 121 100* 100* 100* 98* 122 98* 100* 0* 0* 123 98* 100* 95* 〇* 124 100* 100* 100* 0* 125 100* 100* 100* 79* s 151 201216849 化合物編號 試驗A 試驗B 試驗C 試驗D 126 96* 100* 0* 0* 127 100* 100* 73* 0* 128 100 100 99 0 129 100 100 98 0 130 99 100 87* 0 131 100* 100* 99* 99* 132 99 100 41 0 133 100* 100* 100* 64* 134 100 100 100 98 135 100 100 100 98 136 100 100 100 79 137 100* 100* 100* 87* 138 89 28 0 0 139 86 49 0 0 140 100 100 100 50 141 100 100 99 96 142 100 100 99 71 143 100* 100* 99* 99* 144 100* 100* 100* 99* 145 146 100* 100* 51* 98* 147 100* 100* 99* 0* 148 - - - - 149 - - - - 150 85 100 0 27 151 74 100 0 64 152 74 0 0 0 153 100 100 99* 94 154 100* 100* 100* 89* 155 100 100 99 0 156 98 92 16 0 157 - - - - 158 - - 159 99* 100* 99* 97* 160 - - - - 161 92* 100* 94* 84* 162 100 100 100 98 163 98 100 100 13 152 201216849 化合物編號 試驗A 試驗B 試驗C 試驗D 164 93* 100* 0* 0* 165 80* 100* 8* 13* 166 100* 100* 100* 43* 167 100 100 33 0 168 100* 100* 99* 56* 169 100* 100* 40* 0* 170 99 73 63 0 171 100 100 95 0 172 100 100 100 90 173 99 100 16 48 174 88 35 0 0 175 97 3 9 0 176 100 100 100 96 177 100 100 99 0 178 100* 100* 96* 64* 179 68* 100* 78* 43* 180 0* 48* 0* 0* 181 0 1 0 0 182 68 100 0 21 183 86* 100* 8* 0* 184 - - - - 185 - - - 186 99* 100* 99* 97* 187 - - - - 188 100* 100* 99* 99* 189 100 100 99 27 190 100 100 99 0 191 100* 100* 80* 99* 192 100* 100* 100* 53* 193 99* 100* 59* 0* 194 99* 100* 77* 0氺 195 - - " 196 - - - - 197 - - - 198 97* 100* 0* 0* 199 0* 62* 0* 0* 200 100* 100* 99* 98* 201 100* 100* 153 99* 89* 201216849 化合物編號 試驗A 試驗B 試驗C 試驗 202 98* 100* 100* 82* 203 41 30 66 0 204 19 75 45 0 205 99* 100* 100* 93* 206 100* 100* 100* 93* 207 100* 100* 100* 81* 208 100* 100* 99* 81* 209 99* 100* 100* 42* 210 100 100* 100* 99* 211 100* 100* 100* 98* 212 100* 100* 100* 97* 213 100* 100* 100* 91* 214 0* 0* 0* 0* 215 92* 85* 55* 0* 216 99* 100* 100* 91* 217 0* 0* 42* 0* 218 100* 100* 100* 89* 219 99* 100* 98* 21* 220 100* 100* 100* 97* 221 100* 100* 99* 97* 222 91* 57* 30* 0* 223 - - - - 224 100* 100* 100* 100=* 225 89 83 37 0 226 94 98 6 0 227 84 83 40 0 228 - - 229 68* 36* 0* 0* 230 97* 50* 99* 〇* 231 100* 100* 99* 98* 232 100* 59* - 0* 233 100* 100* 95* 72* 234 99* 79* 26* 43* 235 100* 100* 100* 99* 236 100* 100* 100* 99* 237 100* 100* 100* 98* 238 - - - - 239 - - - - 154 201216849 化合物編號 試驗A 試驗B 試驗C 試驗D 240 99* 100* 99* 89* 241 100* 100* 99* 21* 242 94* 50* 29* 0* 243 98* 95* 91* 79* 244 98* 100* 78* 21* 245 100* 100* 91* 84* 246 100* 100* 37* 0* 247 - - - - 248 - - - 249 - - - - 250 100* 100* 100* 100* 251 100 93 98 0 252 100 96 74 48 253 100 .100 100 27 254 100 100 100 83 255 100 96 8 0 256 55 6 0 0 257 92 24 0 0 258 100 95 79 0 259 99 100 0 0 260 100 100 100 96 261 - - - - 262 - - - - 263 - - - - 264 - - - - 265 - - - - 266 - - - - 267 - - - - 268 - - - - 269 100* 96* 66* 0* 270 95* 69* 0* 0* 271 0* 17* 0* 0* 272 100* 100* 93* 21* 273 100* 100* 99* 0* 274 100 97 0 64 275 100* 100* 100* 99* 276 100* 100* 100* 100* 277 100* 100* 100* 97* 155 201216849 化合物編號 試驗A 試驗B 試驗C 試驗 278 100* 100* 100* 97* 279 0* 〇* 0* 0* 280 - - - 281 92* 0* 0* 0* 282 92* 63* 0* 0* 283 41* 0* 0* 0* 284 100* 100* 41* 0* 285 99* 88* 0* 0* 286 100* 100* 100* 97* 287 100* 100* 100* 97* 288 - - - - 289 - - - - 290 - - - 291 - - - 292 - - - - 293 - - - - 294 - - - 295 - - - - 296 - - - - 297 - - - - 298 - - - 299 100* 100* 100* 87* 300 95* 95* 0* 〇* 301 97* 19* 24* 0* 302 100* 100* 100* 64* 303 74* 43* 8* 0* 304 100* 100* 99* 〇* 305 9* 17* 21* 0* 306 100* 100* 97* 0* 307 99* 100* 0* 0* 308 100* 100* 100* 93* 309 100* 100* 65* 64* 310 100* 100* 100* 56* 311 9* 5* 0* 0* 312 28* 12* 0* 0* 313 100* 100* 17* 0* 314 100* 100* 99* 47* 315 99* 100* 96* 96* 156 201216849 化合物編號 試驗A 試驗B 試驗C 試驗D 316 100* 100* 99* 95* 317 100* 89* 96* 56* 318 - - - - 319 100* 100* 99* 0* 320 99* 100* 96* 79* 321 0* 0* 0* 0* 322 28* 2* 0* 0* 323 100* 100* 100* 99* 324 100* 94* 80* 69* 325 100* 98* 100* 92* 326 99* 90* 30* 0* 327 100* 100* 100* 29* 328 100* 100* 100* 64* 329 - - - - 330 - - - - 331 - - - - 332 100* 100* 99* 92* 333 95* 72* 99* 86* 334 99* 100* 99* 64* 335 98* 86* 35* 64* 336 97* 89* 72* 90* 337 86* 86* 71* 0* 338 94* 93* 70* 56* 339 98* 98* 86* 76* 340 99* 100* 96* 89* 341 94* 100* 86* 43* 342 94* 100* 98* 64* 343 96* 100* 84* 69* 344 99* 95* 54* 72* 345 100* 100* 99* 35* 346 - - - - 347 100* 100* 82* 69* 348 100* 100* 98* 90* 349 100* 100* 98* 90* 350 100* 100* 98* 98* 351 100* 100* 90* 95* 352 100 100 99 95 353 9 44 157 28 0 201216849 化合物編號 試驗A 試驗B 試驗C 試驗 354 94* 18* 0* 0* 355 100* 100* 100* 97* 356 95* 19* 0* 0* 357 100* 100* 99* 98* 358 100* 100* 100* 99* 359 68 0 0 0 360 99 93 67 0 361 95 15 9 0 362 99 85 0 0 363 98 74 9 0 364 100 100 100 95 365 100 100 100 64 366 99 100 100 97 367 98 100 96 96 368 100 100 99 0 369 - - - - 370 100 100 100 0 371 95 100 58 0 372 - - - 373 漏 - - - 374 - - - - 375 - - _ - 376 - - - - 377 - - - - 378 37 74 0 0 379 100 100 99 79 380 98 100 100 0 381 88 97 0 0 382 100 100 99 0 383 100* 100* 99* 92* 384 100* 100* 65* 72* 385 - - - - 386 100* 100* 100* 73* 387 100* 100* 99* 90 388 - - - - 389 100* 100* 100* 98 390 - - - 391 99* 100* 0* 0* 158 201216849 化合物編號 試驗A 試驗B 試驗C 試驗D 392 99* 100* 0* 0* 393 100 100 100 97 394 100 100 100 72 395 99 100 21 35 396 100 100 87 0 397 100 100 100 73 398 100 100 46 0 399 100 100 99 90 400 100* 100* 100* 100* 401 - - - - 402 - - - - 403 99* 100* 8* 0* 404 98 0 0 405 99 94 9 0 406 100 100 43 56 407 99 100 52 0 408 100 100 99 56 409 99 100 57 0 410 100 100 97 13 411 100* 100* 85* 50* 412 100* 100* 0* 0* 413 88 98 0 0 414 100 100 67 13 415 74 18 0 0 【圖式簡單說明】 無【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無 159

Claims (1)

  1. 201216849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選自式1、其N-氧化物與其鹽之化合物,
    其中 Q1係一經1至4個獨立選自R5a的取代基所取代之苯 環;或1 一σ塞吩、°比σ坐、p米唾、°塞σ坐、σ比咬、°荅【口 +井】或0f咬環或一喧嗅琳環系,各環或環系選擇 性地經至多4個獨立選自碳原子環員上之1153及 氮原子環員上之R5b的取代基所取代; Q2係一經1至4個獨立選自R5a的取代基所取代之苯 環;或· —17塞吩、°比σ坐、米α坐、0塞σ坐、°比咬、塔【口 +井】或,咬環或一喧吐淋環系,各環或環系選擇 性地經至多4個獨立選自碳原子環員上之尺53及 氮原子環員上之R5b的取代基所取代; R1及R2各獨立為H、鹵素、氰基、硝基、CrC3烷基、 C2-C3烯基、C2-C3炔基、CrC3鹵烷基、C2-C3鹵 稀基、環丙基、_環丙基、C1-C3經烧基、C2-C3 氰烷基、C2-C3烷氧烷基、CrC3烷氧基、CVC3 鹵炫ί氧基、C1-C3烧硫基或C1-C3 _烧硫基; R3為鹵素、-OR6或-SON ; 160 201216849 r4為Η或crC6烷基; 各R5a獨立為齒素、氰基、羥基、硝基、Crc3烷基、 C2-C3烯基、C2-C3炔基、crc3鹵烷基、c2-c3鹵 烯基、環丙基、鹵環丙基、c2-c3氰烷基、crc3 炫1硫基、C1-C3...鹵..燒.硫基、Ci-Cs.炫》.亞續酸基.、C1-C3 鹵烧亞石黃酸基、C1-C3烧績醯基、C1-C3齒烧績酿 基、crc3烷氧基、crc3鹵烷氧基、c2-c4烷羰氧 基、c2-c3烷羰基、crc3烷胺基、c2-c4二烷胺基、 C2-C3烷羰胺基、c3-C6三烷矽基、-CH(=0)、 -NHCH(=0)、-C(=S)NH2、-SON 或-T-U-V ; 各R5b獨立為氰基、crc3烷基、c2-c3烯基、c2-c3 炔基、CrC3鹵烷基、環丙基、c2-c3烷氧烷基、 C2-C3烷胺烷基、c3-C4二烷胺烧基、c「c3烷氧 基、c2-c3烷羰基或c2-c3烷氧羰基; R6 為 Η、-CH(=0)、crc6 烷基、c2-c6 烯基、c3-c6 块基、CVC6鹵烷基、c3-c6環烷基、c3-c6鹵環烷 基、CH:6烷氧烷基、C2-C6氰烷基、C2-C6烷羰基、 CrC6烷氧羰基、c2-C6(烷硫基)羰基、c4-c8環烷 幾基、C4_C8環烷氧羰基、c4-c8(環烷硫基)羰基、 C^C6烷氧基(硫羰基)或C4_C8環烷氧基(硫羰基); 各T獨立為〇、s(=〇)n、N(R7)或一直接鍵; 各U獨立為CrC6伸烷基、c2-c6伸烯基、c3-c6伸炔 基、C^C:6環伸烷基或C3_C6環伸烯基’其中至多 3個碳原子係獨立選自c(=0),各選擇性地經至多 5個獨立選自4素、氰基 '硝基、羥基、Crc6烷 S 161 201216849 基、Ci-C6鹵烧基、C]-C6燒氧基及C】-C6鹵烧氧 基的取代基所取代; 各 V 獨立為氰基、N(R8a)(R8b)、OR9 或 S(=0)nR9 ; 各R獨立為H v C!-.C6烧基、Ci_C6 .鹵.烧基、〇2_匚6烧 幾基、C2-C6烧氧幾基、C2_C6(院硫基)幾·基、C2-C6 烷氧基(硫羰基)、c4-c8環烷羰基、c4-c8環烷氧羰 基、C4-C8(環烷硫基)羰基或c4-c8環烷氧基(硫羰 基); 各R8a及R8b獨立為Η、crc6烷基、CrC6鹵烷基、 C2-C6稀基、C3-C6块基、C3-C6環烧基、C3_C6鹵 環烷基、c2-c6烷羰基、c2-c6烷氧羰基、c2-c6(烷 硫基)羰基、c2-c6烷氧基(硫羰基)、c4-c8環烷羰 基、c4-c8環烷氧羰基、c4-c8(環烷硫基)羰基或 〇4-(:8環烷氧基(硫羰基);或 一對尺83及R8b與所接附之氮原子一起形成一 4至7 員雜環,該環係選擇性地經至多5個獨立選自R1G 之取代基所取代; 各R9獨立為Η、CVQ烷基、CrC6鹵烷基、C2-C6烯 基、C3-C6炔基、C3-C6環烧基、C3-C6鹵環烧基、 c2-c6烷羰基、c2-c6烷氧羰基、c2_c6(烷硫基)羰 基、C2-C6烷氧基(硫羰基)、c4-c8環烷羰基、CrC8 環烷氧羰基、C4-C8(環烷硫基)羰基或C4_C8環烷 氧基(硫羰基); 各R10獨立為鹵素、CVC6烷基、CVC6鹵烷基或CVC6 烷氧基; 各η獨立為0、1或2;
    162 201216849 其限制條件為. 广/、承Q1及Q皆為經1至4個撫〜 , ⑷田Μ茉某,則i,i、 選自R的取代基 戶斤取= 一個心取代基係接附在鄰 位;以汉 1為Η時,則R2不為H。 (b) 位 當R1 2.如請求項1所述之化合物,其中: Q1係一經1至3個獨立選自R5a 環;或一選擇性地經至多 的取代基所取代之苯 基所取代之吡啶環或嘧啶環; 個獨立選自R5a的取代 Q2係-經1纟3侧立選自R5a的取代基所取代之苯 環;或一選擇性地經至多3個獨立選自碳原子環員 上尺53及氮原子環員上甲基的取代基所取代之吡唑 環、吡啶環或嘧啶環; R1及R2各獨立為H、鹵素、氰基、Cr(:3烷基或環丙基; R3 為 Br、Cl、F、-OR6 或 _sc^N ; R4為Η或甲基; 各R各獨立為鹵素、氰基、C1-C2炫•基、C1-C2鹵燒基、 環丙基、C「c2烷氧基、Cl-c2烷硫基或-T-U-V ; R6 為 Η、-CH(=0)、CVC3 燒基、CrCj 鹵烧基、c2-C3 烷氧烷基、c2-c4氰烷基、c2-C4烷羰基、c2_c4燒 氧羰基、CrC4(烷硫基)羰基或CVC4烷氧基(硫幾 基); 各T獨立為Ο、或一直接鍵; 各U獨立為CrC3伸烷基,其中至多1個碳原子係選自 c(=o); S 163 201216849 各 V 獨立為 N(R8a)(R8b)或 OR9 ; 各R8a及R8b獨立為Η或甲基;以及 各R9獨立為Η、甲基或鹵曱基。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化合物,其中 Q1係一經1至3個獨立選自R5a的取代基所取代之苯環; Q2係一經1至3個獨立選自R5a的取代基所取代之苯環; R1及R2各獨立為Η、Cl、Br、I或Ci-C】烷基;以及 各R5a獨立為鹵素、氰基、甲基、鹵甲基、環丙基、甲 氧基、甲硫基或-T-U-V。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化合物,其中 R1及R2各獨立為a、Br或曱基; R3 為-OR1 ; R4為Η ;以及 R1 為 Η、-CH(=0)、CVC3 烷基、CVC2 鹵烷基、C2_C3 烷氧烷基、c2-c4氰烷基、c2-c4烷羰基或c2-c4烷 氧幾基。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化合物,其中 各R5a獨立為Br、Cl·、F、氰基或甲氧基; R1為Η ;以及 該Q1及Q2環之一者係經2或3個取代基所取代且該 Q1及Q2環之另一者係經1或2個取代基所取代。 1 如請求項1所述之化合物,其係選自由以下所組成之群組: 164 201216849 2.4- 二氯-ot-(2-氯-4-亂苯基)-1 -(2,6-二亂苯基)-17^-0米 °坐-5 甲醇; 2-氯-〇1-(2-氯_4-氟苯基)_1-(2,6-二氟苯基)-4-曱基-1//-咪唑 -5-甲醇; 2-溴-α-(2-氯-4-氟苯基>-1-(2,6_二氟苯基)-4-曱基-1丑-咪唑 -5-甲醇; 4->臭-2-氯-ct-(2-氯-4-氣苯基)-1 -(2,6-二氣本基)-1//-味 °坐_5_ 甲醇; 2.4- 二氯-α·(2·氯-4-氟苯基)-1-(2-氯-6-氟苯基)-1好-咪唑-5-甲醇; 2-氯-(x-(2 -氯-4-氣苯基)-1 -(2-氯-6-氣苯基)-4-甲基- 米 唑-5-甲醇; 2-漠 -α-(2 -氯-4-氣苯基)-1 -(2-氯-6-氣苯基)-4-甲基米 唑-5-甲醇; 4-〉臭-2-氯-ot-(2-氯-4-氣苯基)-1-(2-氮-6-亂本基)-17/-嗦σ坐 -5-甲醇; 2.4- 二氯-1-(2-氣-4,6-二氣苯基)-α-(2-氣-4-氣本基)-1/ί-σ米 吐-5-甲醇; 2-氯-1-(2-氯-4,6·二氟苯基)-ct-(2-氯-4-氟苯基)-4-甲基-1//-味11 坐-5-曱醇; 2-、;臭-1-(2-氯-4,6-二氟苯基)-α-(2-氣-4-氟苯基)-4-曱基-li/-味唾-5-甲醇; 4->臭 -2·氯-1-(2-氯-4,6-二氣苯基)-α-(2-氣-4-氣本基)-1//-°米 唑-5-曱醇; 1-(2-溴-4,6-二氟苯基)-2,4-二氯-α-(2-氯-4-氟苯基)-lF-咪 唑-5-曱醇; 165 201216849 1- (2-溴-4,6-二氟苯基)-2-氯-α-(2-氯-4-氟苯基)-4-曱基-1//-咪唑-5-甲醇; 2- 溴-1-(2-溴-4,6-二氟苯基)-α-(2-氯-4-氟苯基)-4-甲基-1//-嘯。圭-5-曱醇; 4-溴溴-4,6-二氟苯基)-2-氣-a-(2-氯-4-氟苯基)-1//-咪 °坐-5_甲醇; 2.4- 二鼠-〇1-(2_氯-4-鼠苯基)-1-(2,4-二氣苯基)-1//-17米11坐_5-甲醇; 2-氯-〇1-(2-氯-4-氣苯基)-1-(2,4-二氟苯基)-4-甲基-1//-*1米〇坐 -5-甲醇; 2-浪-α·(2-氯-4-敦苯基)-1-(2,4-二氟苯基)-4-甲基米唆 -5-甲醇; 4-溴-2-氯-α-(2-氯-4-氟苯基)-1-(2,4-二氟苯基)-1//-咪唑-5-甲醇; 2.4- 二氯-α,Ι-雙(2-氯-4-氟苯基)-1//-咪唑-5-甲醇; 2-氯-α,1-雙(2_氣-4-氟苯基)-4-甲基-1F-咪唑-5-甲醇; 2-溴-α,1-雙(2-氯-4-氟苯基)-4-甲基-1/ί-咪唑-5-甲醇; 4-溴-2·氯-α,Ι-雙(2-氯-4-氟苯基)-lF-咪唑-5-甲醇; 1- (2->臭-4-氟苯基)-2,4-二氯-α-(2-氯-4-氟苯基)-1开-。米β坐_5_ 甲醇; 1 -(2->臭-4-鼠苯基)-2-氮-ot-(2-氯-4-敷苯基)-4-曱基-1//~0米 。坐-5-甲醇; 2- 溴-1-(2-溴-4-氟苯基)-α-(2-氯-4-氟苯基)-4-曱基-1//-咪 °坐-5-甲醇; 4-〉臭-1 -(2->臭-4-氣苯基)-2-氣-ot-(2-氯-4-敦苯基)-1//-哺唾 -5-甲醇; 166 201216849 2_溴-4_氣-1-(2_氯-4,6-二氟苯基)-〇1-(2,4-二氟苯基)-1好-咪 唾-5-曱醇; 2->臭-1-(2-氣_4,6-二氟苯基)·α-(2,4·二氟苯基)-4-甲基-1F- 咪唑-5-甲醇; 2_氣-α_(2-氣-4-甲氧苯基)-1-(2,6-二氟苯基)-4-甲基-1仏咪 °坐-5-甲醇; 2·氯小(2,6·二氟苯基)-α-(4·甲氧基-2-甲苯基)-4-甲基-1打-咪唑_5-甲醇; 2-氯-1-(2-氣-6_氟苯基)_α-(4_甲氧基_2_甲苯基)斗甲基 -1//-咪唾_5-甲醇; 4_>臭-2-氯-α-(2_氣_4_甲氧苯基)_ι_(2,6-二氟苯基咪唑 -5-甲醇; 4H(2-氣-6-氟苯基)-α-(4-甲氧基-2_甲苯基)_2·甲基 -l/ί-咪唑-5-曱醇; 4_氣-1-(2-氣_4,6·二氟苯基)-α-(2-氯-4-甲氧苯基)-2-曱基 -li/-咪唾-5-甲醇; 4_氣_α-(2-氣斗甲氧苯基)小(2,6·二氟苯基)-2-甲基-1//-咪 唑-5-甲醇; 2_氣-1-(2-氣_4,6_二氟苯基)-α_(2,4-二氟苯基)-4-曱基-1/f-咪°全-5-曱醇; 2-氣-1-(2-氣-4,6-二氟苯基)-α·(2-氣-4-氟苯基)-4-甲基-l/f-咪唑-5-曱醇; 2-氯-1-(2-氯-4,6-二氟苯基)-(x-(4-氟-2-甲苯基)-4-甲基-l/^ 咪峻-5-甲醇; 2-氣-1-(2-氟-4-就苯基)-α-(2-氣-4-甲氧苯基)-4·甲基-l//_ 咪°坐-5-甲醇; 167 s 201216849 2-氯-1-(2-氯-4-氟笨基>α_(4_曱氧基、甲苯基>4_甲基 、 -IF-咪唑-5-甲醇; 4-漠-2-氯-α,1·雙(2-氯-4-氟苯基)⑹咪唉^甲醇; 2,4-二氯小(2-氣-4,6-二氟苯基)音(2木二气苯基)_L^咪 0坐-5-曱醇; 弗 2-氯-1-(2-氯-6-氟苯基)-α·(2,4,·二氟笨基甲基4仏咪 嗤-5-甲醇; 土 1-(2•溴-6-氟苯基)-2-氣·α_(2,4_二氟苯基)_4_甲基j//-咪唑 -5-甲醇;以及 1-(2-溴-6-氟苯基)-2-氯_α_(4_甲氧基基)_4_甲基 必咪唾_5_甲醇。 7. —種殺真菌組成物,其包含(a)一如請求項丨所述之化合 物;及(b)至少一種其他殺真菌劑。 、 8. —種殺真菌組成物,其包含(a)一如請求項丨所述之化合 物;及(b)至少一種選自於由表面活性劑、固艫稀釋劑及液 體稀釋劑所組成的群組之額外組分。 9. 一種用於防治由真菌植物病原菌所造成的植物病害之方 法,其包含將一殺真菌有效量的一請求項i所述之化合物 施用於&亥植物或其部分,或施用於該植物種子。 10. —種用於防治由真菌植物病原菌所造成的植物病害之方 法,其包含將一殺真菌有效量的一請求項1所述之化合 物施用於該植物或其部分,或施用於該植物種子。 168 201216849 - 四、指定代表圖: (一) 本案指定代表圖為:第(無)圖。 (二) 本代表圖之元件符號簡單說明: 五、本案若有化學式時,請揭示最能顯示發明特徵的化 學式=
    R2 3
TW100135180A 2010-09-29 2011-09-29 Fungicidal imidazoles TW201216849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8767110P 2010-09-29 2010-09-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16849A true TW201216849A (en) 2012-05-01

Family

ID=44801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35180A TW201216849A (en) 2010-09-29 2011-09-29 Fungicidal imidazoles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143929A1 (zh)
EP (1) EP2621907A1 (zh)
JP (1) JP2013541535A (zh)
KR (1) KR20130099268A (zh)
CN (1) CN103153962A (zh)
AR (1) AR083251A1 (zh)
AU (1) AU2011307289A1 (zh)
BR (1) BR112013007635A2 (zh)
MX (1) MX2013003390A (zh)
TW (1) TW201216849A (zh)
UY (1) UY33635A (zh)
WO (1) WO20120446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R075713A1 (es) 2009-03-03 2011-04-20 Du Pont Pirazoles fungicidas
US8809372B2 (en) 2011-09-30 2014-08-19 Asana Biosciences, Llc Pyridine derivatives
GB201417962D0 (en) * 2014-10-10 2014-11-26 Redag Crop Prot Ltd Agricultural chemicals
CN112047895B (zh) * 2019-06-06 2024-05-14 东莞市东阳光农药研发有限公司 三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986460A (zh) * 2021-04-15 2021-06-18 秦皇岛海关技术中心 植物源食品中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残留量的检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91855A (en) 1954-08-16 1959-06-23 Geigy Ag J R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influencing the growth of plants
US3235361A (en) 1962-10-29 1966-02-15 Du Pont Method for the control of undesirable vegetation
US3060084A (en) 1961-06-09 1962-10-23 Du Pont Improved homogeneous, readily dispersed, pesticidal concentrate
US3299566A (en) 1964-06-01 1967-01-24 Olin Mathieson Water soluble film containing agricultural chemicals
US4144050A (en) 1969-02-05 1979-03-13 Hoechst Aktiengesellschaft Micro granules for pesticides and process for their manufacture
US3920442A (en) 1972-09-18 1975-11-18 Du Pont Water-dispersible pesticide aggregates
US4172714A (en) 1976-12-20 1979-10-30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Dry compactible, swellable herbicidal compositions and pellets produced therefrom
GB2095558B (en) 1981-03-30 1984-10-24 Avon Packers Ltd Formulation of agricultural chemicals
DE3246493A1 (de) 1982-12-16 1984-06-20 Bayer Ag, 5090 Leverkusen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wasserdispergierbaren granulaten
GB8523255D0 (en) * 1985-09-20 1985-10-23 Shell Int Research Imidazoles
US5180587A (en) 1988-06-28 1993-01-19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Tablet formulations of pesticides
ZW13690A1 (en) 1989-08-30 1990-11-21 Aeci Ltd Active ingredient dosage device
JPH04211066A (ja) * 1990-02-20 1992-08-03 Sumitomo Chem Co Ltd イミダゾール誘導体、その製造法およびそれを有効成分とする殺虫剤
PL167613B1 (pl) 1990-03-12 1995-09-30 Du Pont Granulowana kompozycja rozpuszczalna lub dyspergowalna w wodzie PL
DE69122201T2 (de) 1990-10-11 1997-02-06 Sumitomo Chemical Co Pestizide Zusammensetzung
DE10136065A1 (de) 2001-07-25 2003-02-13 Bayer Cropscience Ag Pyrazolylcarboxanilide
TWI371450B (en) 2001-08-13 2012-09-01 Du Pont Novel substituted dihydro 3-halo-1h-pyrazole-5-carboxylates,their preparation and use
TWI283164B (en) 2001-09-21 2007-07-01 Du Pont Anthranilamide arthropodicide treatment
AU2004281985B2 (en) 2003-10-13 2010-09-16 Merck Serono Sa Method for preparing para-phenyl alkynyl benzaldehydes
WO2005086836A2 (en) 2004-03-08 2005-09-22 Wyeth Ion channel modulators
MX2008015648A (es) 2006-06-21 2009-01-09 Du Pont Pirazinonas como inhibidores de proliferacion celular.
EP2053045A1 (en) 2007-10-26 2009-04-29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Novel imidazole derivatives
GB0806745D0 (en) 2008-04-14 2008-05-14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Novel imidazole derivatives
PE20091953A1 (es) * 2008-05-08 2010-01-09 Du Pont Azoles sustituidos como fungicidas
EP2396304A1 (en) * 2009-02-12 2011-12-21 Exelixis, Inc. Triazole and imidazole derivatives for use as tgr5 agonists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and obesit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13007635A2 (pt) 2016-07-26
UY33635A (es) 2012-04-30
AU2011307289A1 (en) 2013-02-21
MX2013003390A (es) 2013-05-31
CN103153962A (zh) 2013-06-12
US20130143929A1 (en) 2013-06-06
WO2012044650A1 (en) 2012-04-05
JP2013541535A (ja) 2013-11-14
KR20130099268A (ko) 2013-09-05
AR083251A1 (es) 2013-02-13
EP2621907A1 (en) 2013-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48639B2 (en) Fungicidal pyrazoles
JP6180521B2 (ja) 殺菌・殺カビ性複素環式カルボキサミド
US20130123323A1 (en) Fungicidal pyrazoles
TW201245155A (en) Fungicidal pyrazoles
US8815772B2 (en) Fungicidal heterocyclic carboxamides
WO2014130241A1 (en) Fungicidal pyrazoles
TW201117722A (en) Fungicidal mixtures
MX2011003131A (es) Piridazinas fungicidas.
TW201216849A (en) Fungicidal imidazoles
TW201124078A (en) Fungicidal 2-(bicyclic aryloxy) carboxamides
AU2010279686A1 (en) Fungicidal diphenyl-substituted pyridazines
US20140288074A1 (en) Fungicidal pyrazoles
TW201116212A (en) Heterobicycle-substituted azolyl benzene fungicides
WO2011051958A1 (en) Fungicidal pyrazolo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