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128995A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multiple reverse link data streams - Google Patents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multiple reverse link data stream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128995A
TW201128995A TW099110600A TW99110600A TW201128995A TW 201128995 A TW201128995 A TW 201128995A TW 099110600 A TW099110600 A TW 099110600A TW 99110600 A TW99110600 A TW 99110600A TW 201128995 A TW201128995 A TW 20112899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tream
access terminal
data
stream
reverse link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106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i-bing Wang
Tamer A Kadous
Rashid Ahmed Akbar Attar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2/582,514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8654715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1289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28995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4Antenna weights or vector/matrix coeffici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1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subgroups of transmi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42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in systems with time, space, frequency or polarisation divers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Description

201128995 六、發明說明: 相關申請的交叉引用 本專利申請案請求享有2009年4月6曰提出申請的名 稱為「RL ΜΙΜΟ for EV-DO」的美國臨時申請案第 61/1 67,118號的優先權並且請求2009年1〇月20日提出申 請的名稱為「Systems and Methods Providing Mobile Transmit Diversity」的美國申請案第12/582,514號的優先 權’且本案是美國申請案第12/582,514號的部分接續案, 美國申請案第12/582,5 14號請求2009年6月11曰提出申 请的名稱為「Mobile Transmit Diversity for EVDO,」的美 國臨時申請案第61/186,124號以及2008年10月24曰提 出申請的名稱為「Mobile Transmit Diversity for EVDO」 的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1/108,352號的優先權,所有該等申 請案已經轉讓給本案的受讓人,故以引用方式明確併入本 文。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在無線通訊系統中,發射機可以使用多個發射天線進行 資料傳輸。無線通訊系統中的接收機可以具有接收資料傳 輸的不同能力。與接收機進行通訊的狀況可能變化,使得 在給定的時間和地點一種類型的通訊比另一種類型的通 訊更適合。雖然狀況和能力存在差異,但是發射機應能夠 根據其特定環境與不同接收機進行通訊。 【先前技術】 201128995 先前技術中似仍存有缺失。 【發明内容】 本發明揭示用於在無線存取網路中進行秩調適和多個 串流反向鏈路通訊的技術。遠端單元使用單獨的識別符發 送-或多個反向鏈路資料串流到基地台。可以根據來自基 地台的回饋可決定反向鏈路資料串流的數量或者藉由測 試一或多個多天線發射假設來對其進行決定。基地台可以 使用從一或多個反向鏈路資料串流獲得的資訊來估計通 道狀況並且可以決定通訊通道的空間秩。遠端單元可以與 基地台協作對每個反向鏈路資料串流進行單獨的錯誤控 制和功率控制程序。 本案揭示由演進資料最佳化(EV_D〇)網路中的存取終 端使用的方法《該方法包括:決定要發送的反向鏈路資料 串流的數量並且從複數個天線決定用於發送反向鏈路資 料串流的天線選擇。要發送的反向鏈路資料串流的數量可 以基於來自基地台的回饋,或者其可以涉及在沒有來自基 地台的具體指導的情況下測試不同的多天線假設。該方法 亦包括:當反向鏈路資料串流的數量至少為2時,使用該 天線選擇發送包括第一媒體存取控制(maC )指數的第一 資料牟流並且同時發送包括第二MAC指數的第二資料串 流。 本案亦揭示支援EV-DO的存取終端。該存取終端可以包 括:用於決定要發送的反向鏈路資料串流的數量的構件, 201128995 以及用於從複數個天線決定用於發送反向鏈路資料串流 的天線選擇的構件。該存取終端亦包括:用於回應於決定 反向鏈路資料串流的數量至少為2,使用該天線選擇來發 送包括第一媒體存取控制(MAC )指數的第一資料奉流並 且同時發送包括第二MAC指數的第二資料串流的構件。 本案揭示具有複數個天線和複數個收發機的支援 EV-DO的存取终端。每個收發機耦合到複數個天線中對應 的天線°該存取終端亦包括耦合到該收發機的控制器。該 控制器決定要發送的反向鏈路資料串流的數量並且從複 數個天線決定的用於發送反向鏈路資料串流的天線選 擇。要發送的反向鏈路資料串流的數量可以基於從基地台 接收的回饋。該控制器亦可以基於在沒有來自基地台的具 體指導的情況下測試一或多個多天線假設的結果來決定 反向鏈路資料串流的數量。該控制器回應於決定反向鏈路 資料串流的數量至少為2,使得使用該天線選擇來發送包 括第一媒體存取控制.(MAC )指數的第一資料串流並且與 其同時發送包括第二MAC指數的第二資料串流。 種電腦程式產品包括處理器可讀取媒體,該處理器可 讀取媒體儲存用於EV-DO網路中的存取終端的處理器可 讀取指令。指令用於使處理器決定要發送的反向鏈路資料 串流的數量以及從複數個天線決定用於發送反向鏈路資 料串流的天線選擇。指令亦用於使該存取終端當反向鏈路 資料串流的數量至少為2時使用該天線選擇發送包括第一 媒體存取控制(MAC)指數的第一資料串流並且同時發遥s】 201128995 包括第二mac指數的第二資料串流。 本案揭示由EV-DO網路中的基地台使用的方法。該方法 包括:估計與存取終端進行通訊的通道狀況以及基於所估 计的通道狀況來決定該存取終端#空間&。該存取终端的 空間秩與該存取終端可以在EV_D〇網路的反向鍵路上發 送的資料串流的數量相對應。該方法亦包括:向存取终端 分配針對該多個資㈣流中的每個資料串流的單獨的媒 體存取控制(MAC )指數並回應於該存取終端發送的資料 串流使用分配的每個MAC指數來發送功率控制信號。 本案揭示EV-DO基地台。該基地台包括:複數個天線構 件、用於估計與存取終端進行通訊的通道狀況的構件以 及用於基於所估計的通道狀況決定該存取終端的空間秩 的構件。該基地台亦包括:用於決定該存取终端在evd〇 網路的反向鏈路上進行發送時由該存取終端使用的複數 個導引向量的構件,每個導引向量包括調適到所估計的通 道狀況的波束成形參數。該基地台包括:用於使用被分配 由該存取終端使用的一或多個媒體存取控制(MAC )指 數,向該存取終端發送與該空間秩和該複數個導引向量有 關的資訊的構件。 本案揭示具有複數個天線的EV_D〇基地台。該基地台包 括:通道模組,用於估計與存取終端進行通訊的通道狀況 並且基於所估計的通道狀況決定該存取終端的空間秩。該 基地台亦包括:波束成形模組,用於決定該存取終端在 EV-DO網路的反向鏈路上進行發送時使用的複數個導引s】 7 201128995 向量,該複數個導引向量包括調適到所估計的通道狀況的 波束成形參數。該基地台亦包括:回饋模組,用於使用被 分配用於該存取終端的一或多個媒體存取控制(MAC)指 數,向該存取終端發送與該空間秩和該複數個導引向量有 關的資訊。 本案揭示包括處理器可讀取媒體的電腦程式產品,該處 理器可瀆取媒體儲存用於EV-DO網路中的基地台的處理 器可讀取指令。該等指令用於:使處理器估計與存取終端 進行通訊的通道狀況並且基於所估計的通道狀況決定該 存取終端的空間秩。該存取終端的空間秩與該存取終端可 以在EV-DO網路的反向鏈路上發送的資料串流的數量相 對應。該等指令用於:使該處理器向該存取終端分配針對 該多個資料串流中的每個資料串流的單獨的媒體存取控 制(MAC )指數,並且回應於該存取終端發送的資料串流 使用分配的每個MAC指數來發送功率控制信號。 【實施方式】 圖1圖示包括三個遠端單元(亦稱「存取終端」)120、 130和140以及兩個基地台1 50、1 60的不例性無線通訊系 統100。基地台150、160是遠端單元120、130、140可以 經由其接收語音和資料服務的存取網路(AN)的一部分。 為了討論的目的,只圖示少數設備。然而,無線通訊系統 100可以具有許多更多的遠端單元和基地台。 遠端單元120、130和140分別包括半導體處理器設備 201128995 125A、125B和125C,其在各個實施例中為多輸入多輸出 (ΜΙΜΟ )資料傳輸提供包括天線選擇、波束成形 '功率 控制、錯誤校正等的功能。可以使用儲存到電腦可讀取媒 體的可執行代碼實現本文描述的操作,電腦可讀取媒體整 合到或者分離於處理器設備125Α、125Β和1250代馬包 括的指令可以用於當處理器125直接或間接執行該等指令 時使該處理器執行所述功能。 运端設備可以包括行動設備,諸如蜂巢式電話、手持個 人通訊系統(PCS )設備,及/或諸如個人資料助理、筆記 型電腦、小筆電等的攜帶型資料單元❶遠端單元亦可以包 括固定位置資料單元。此處,遠端單元12〇是行動電話, 遠端單元130是攜帶型電腦,並且遠端單元14〇是無線區 域迴路系統中的電腦。儘管圖丨根據本案内容的教示圖示 遠端單元,本案内容不限於該等示例性所示單元。可以使 用包括多個天線的任何設備來合適地使用本案内容。 圃1亦圖示從基地 _ …一w、1 140的前向鏈路(FL)信號18〇以及從遠端單元12〇、ι3〇 和140到基地台150、16〇的反向鏈路(RL)信號1列。在 -個實例中,系統100是EV_D〇網路,其中前向鏈路是時 間多工的,並且反向鏈路是分碼多工的。反向鏈路上的一 些傳輸包括幫助解碼的引導頻信號,並且一此_ 二則向鍵路傳 輸包括由遠端單元用來如本文所述改良通訊的回饋 儘管以下實例專門代表EV_D〇網路中的基地二。 單元’實施例的範圍不限於此。例 。遠 +又描述的許多特S] 9 201128995 徵適用於EV-DO系統以外的系統’諸如使用高速封包存取 (HSPA )、通用行動電訊系統(UMTS )、GSM演進的增強 型資料速率(EDGE )、長期進化(LTE )等的系統。 圖2圖示包括存取終端250和基地台210的示例性系統 200。基地台210裝有多個(T個)天線234!至234t,其 每個耦合到相應的收發機232,以進行前向鏈路上的資料 發送和反向鏈路上的資料接收。存取終端250亦裝有耗合 到收發機254的多個(R個)天線252,至252r,以進行前 向鏈路上的資料接收和反向鏈路上的資料發送。每個天線 23 4、252可以是實體天線或天線陣列。 在前向鏈路上,在基地台210,發射(TX)資料處理器 220從資料源212接收訊務資料、根據封包格式處理(例 如,格式化、編碼、交錯和符號映射)訊務資料並且產生 資料符號。如本文所使用的,符號通常具有複數值。資料 符號是用於資料的符號,並且引導頻符號是用於引導頻的 符號。引導頻包括發射機和接收機皆;^發巳知的資料。封 包格式可以指示資料速率、編碼方案或碼速率、調制方 案、封包大小及/或其他參數。ΤΧ資料處理器220將資料 符號解多工為Μ個串流’其中l^M^T,Μ由控制器/處 理器240決定。Μ個資料符號串流亦可以稱為資料串流、 空間串流、輸出串流或其他術語。 ΤΧ空間處理器230多工引導頻符號與資料符號、對多 工的資料和引導頻符號進行波束成形,並且提供Τ個輸出 符號串流到Τ個發射機(TMTR) 232。每個發射機232處S] 10 201128995 理(例如,調制、變換為類比、濾波、放大和升頻轉換) 其輸出符被串流並且產生前向鍵路信號。從天線至 234t分別發射來自發射機2321至2321的τ個前向鏈路信 號。 在存取终端250,R個天線2521至252r接收τ個前向鏈 路信號’並且每個天線252提供接收信號到各別的接收機 (RCVR) 254。每個接收機254處理(例如,濾波、放大、 降頻轉換、數位化和解調制)其接收信號、提供接收的資 料符號到接收(RX)空間處理器260,並且提供接收的引 導頻符號到通道處理器294。通道處理器294基於接收的 引導頻符號來估計前向键路通道回應並且提供通道估計 到RX空間處理器260。RX空間處理器260可以使用通道 估計對接收的資料符號進行ΜΙΜΟ偵測並且提供資料符號 估計❶RX資料處理器270進一步處理(例如,解交錯和 解碼)資料符號估計並且提供解碼的資料到資料槽272。 如通道狀況所決:定的,存取終端250可以在反向鏈路上 同時發送一或多個資料串流。在RL-MIMO操作模式中, 基地台210可以給存取終端250分配至少兩個識別符。ΑΝ 可以使用識別符將分開的RL資料串流關聯到存取終端 250。例如,在EV_D0網路中,識別符可以是對應於前向 鏈路信號的媒體存取控制(MAC)指數(index)。存取終 端250亦可以工作在單個串流發射分集模式。在此種情況 下’使用例如一對天線252在反向鏈路上發送單個資料串 流。如下文更詳細描述的,存取终端250的操作模式可以5] 11 201128995 基於通道狀況而變化。 開放迴路或封閉迴路控制機制可以用於rL-ΜΙΜΟ和單 個串流發射分集模式。使用開放迴路控制,存取終端250 可以決定要發送的反向鏈路資料串流的數量,以及在沒有 來自基地台210的明確指導的情況下決定用於發送該等數 量的反向鏈路資料串流的天線選擇或波束成形參數。存取 終端250可以測試關於用於在反向鏈路上進行發送的對於 多個天線使用的各種假設,並且選擇滿足一或多個預定準 則的假設。該預定準則可以包括減少反向鍵路上的發射功 率或者減少錯誤率。 使用封閉迴路控制,另一方面,存取終端25〇和基地台 210基於通道狀況合作決定天線選擇或波束成形參數。存 取終端250可以以相同功率位準發射兩個或兩個以上引導 頻並且基地台210可以基於從引導頻獲得的資訊來估計通 道狀況。基地台210可以發送導引向量(Bering·— 或編碼薄資訊(codebook inf0rmati0n )到存取終端25〇, 以協助用於反向鏈路傳輸的天線選擇及/或波束成形。導引 向量及/或編碼簿可以與指令一起儲存在記憶體292 ,其可用於執行本文描 由控制器/處理器290執行該指令時,其可用 述的操作。
。ΤΧ空間處理器 理器282 料串流。TX資料處理器282 I並且將其與弓丨導頻符號多 步處理多工的串流以產生丄: 12 201128995 或多個反向鏈路信號。TX空間處理器284將RL信號傳送 到與天線選擇252相關聯的發射機254,在該處使用由波 束成形參數決定的權重和相位將其發送。記憶體292耦合 至J控制器/處理器290並且儲存資料和程式指令,當由控制 器/處理器290執行時其使得存取終端250執行本文描述的 操作。 在基地台210’ rl信號由天線234接收、由接收機 (RCVRS ) 232處理、由rx空間處理器236空間處理並 且進一步由RX資料處理器238處理以恢復存取終端25〇 發送的回饋資訊和訊務資料。例如,使用Ev_d〇網路,回 饋=貝訊可以包括規定對應的反向鏈路資料串流的資料速 率的反向速率指示符(RRI),以及來自HARQ (混合自動 重複明求)程序的應答和DRC (資料速率控制)資訊。從 RL信號恢復的訊務資料被傳送到資料槽239。資料槽239 可以耦合到AN ’在AN可以結合提供網路服務來合併來自 存取終端250的分開的資料串流。 控制器/處理器240控制去往存取終端25〇的資料傳輸。 在封閉迴路模式中’控制器/處理器240可以決定通道的空 間秩(spatial rank)以及合適的天線選擇或波束成形參數, 以用於基於當前狀況與存取終端25〇進行通訊。空間秩s 疋義存取終端25〇可以在反向鏈路上同時發送的RL資料 串流的數量,並且可以給定為min(r,及)。例如,若基 地σ 210具有16個天線(τ= 16)並且存取終端25〇具有2 個天線(R=2 ),則存取終端25〇可以同時發送的資料串】 13 201128995 的最大數量是2 β 通道處理器244基於來自存取終端250的RL傳輸來估 計通道狀況。在一個實施例中,來自存取終端25〇的至少 一個RL· k號包括正交的主引導頻和次級引導頻。通道處 理器244可以基於從引導頻獲得的資訊來估計通道狀況, 並且,例如,可以產生通道回應矩陣β控制器/處理器24〇 基於來自通道處理器244的資訊決定存取終端25〇的空間 秩。在封閉迴路模式中,控制器/處理器24〇亦可以計算由 存取終端使用的導引向量或者從對應於預定的導引向量 的編碼薄中選擇條目。 控制器/處理器240可以在一或多個前向鏈路信號中將 關於空間秩及/或導引向量的資訊傳送到存取終端25〇。使 用EV-DO網路’可以分配不同的MAC指數以由存取終端 〇用於RL ΜΙΜΟ模式,並且每個MAC指數可以用來發 送單獨的反向鏈路資料_流。使用對應的mac指數基 地口 210可以發送波束成形和天線選擇資訊到存取终端 250以用於rl傳輸,並且可以單獨地控制每個rl資料串 流的發射功率位準。記憶體242 _控制器/處理器“Ο 並且可以儲存資料和程式指令,當由控制器/處理器240執 =該等資料程以令時其使得基W執行本文所述 的操作。 ^圖示用於在開放迴路系統中進行天線選擇和波束成 形的示例性程序3〇(^例& . . ^ 如,程序3 00可以由諸如存取終 端25〇(® 2)的存取終端執行。 Η 14 201128995 在方塊310,存取終端與存取網路進行能力交換程序。 例如,其可發生於存取終端(AT)上電時或者當其進入基 地台的覆蓋區域時。AT可以將其設備能力傳送到基地台, 包括其是否支援RL-MIMO及/或單個串流分集發射模式。 基於設備能力,AN可以分配一或多個識別符以由存取終 端在發送和接收RL資料串流時使用。例如,使用EV-DO 網路,可以自動分配兩個MAC指數以由支援RL-MIMO或 單個串流分集的AT使用。或者,在空間秩決定之前可分 配單個MAC指數。 在方塊3 20至330,存取終端決定要發送的RL串流的數 量以及對應的波束成形或天線選擇參數。當工作於開放迴 路模式時,AT可以測試不同的發射假設以決定要發送的 RL 申流的數量。例如,AT可以假設通道狀況支援 RL-MIMO並且可以決定用於發送兩個(或兩個以上)RL 資料串流的波束成形參數。此後,AT可以調整用於其 RL-MIMO假設的波束成形參數,或者當其決定RL串流的 數量是1時可以從RL-MIMO轉變為單個串流分集模式。 對波束成形參數及/或要發送的RL資料串流的數量的調整 可以基於從來自存取網路的間接回饋。此種間接回饋的實 例可以包括用於被測試的假設的發射功率位準及/或重傳 的數量。 例如,在EV-DO網路中,基地台使用開放連接發送功率 控制訊息到每個AT以增加或降低RL發射功率。當反向鏈 路資料傳輸被成功解碼或者需要重傳時基地台亦對AT 4S ] 15 201128995 行應答。使用開放·-. 路控制,Ατ可以監測功率控制及/或 重傳訊息的數量’並且相對於預定閾值、觀測的均值或者 一、他度里對其天線選擇或波束成形進行調整。例如, 在MIM◦模式,右成功發送兩個資料串流所需要的功率超 過預定值,則AT可w γ & △A T以改變其天線選擇或波束成形參數。 若此種情況繼續存在,Ατ可以停止發送一個rl資料牟流 並且退回單個串流分集模式。 或者,在封閉迴路模式中,AT基於來自AN的與通道的 =間秩有關的回饋來蚊要發送的RL串流的數量。例如, 右來自AN的回饋指示空間秩為2,則存取終端可以進入 RL ΜΙΜΟ模式,在其中其同時發送兩個反向鏈路資料串 流。另一方面,若來自ΑΝ的回饋指示更低的空間秩,則 存取終端可在單個串流分集模式中僅發送一個RL資料串 流,或者在單天線模式中發送一個R]L資料串流。 在方塊340,使用第一 MAC指數,Ατ向存取網路發送 第 RL -貝料串流。如前所述,第一資料串流可以包括與 訊務資料多工的主引導頻和次級引導頻。主引導頻和次級 引導頻可以是正交的,並且可以提供資訊以協助基地台估 计通道狀況並依須求提供空間秩回饋。可以使用不同的長 碼遮罩、使用不同的Walsh碼或者使用不同的正交展頻來 發送各種引導頻。
在方塊350 ’在ΜΙΜΟ模式,AT使用第二MAC指數在 反向鍵路上發送第二RL資料串流。發送第二RL資料串流 (以及可能額外的RL資料串流)可能與發送第一 RL資科S 16 201128995 串流是同時的。存取終端發送的RL資料串流的數量可根 據空間秩或者測試不同發射假設的結果而改變;每個RL 資料串流可以由存取網路單獨控制,並且每個RL資料串 流可以具有其自己的功率位準、資料速率、錯誤控制程序 等。 圖4A圖示諸如可以用於反向鏈路ΜΙΜΟ資料傳輸的示 例性錯誤控制程序400Α。例如,程序400Α可以由存取終 端執行,諸如存取終端250 (圖2)。 在反向鏈路ΜΙΜΟ模式,例如,可以分配兩個MAC指 數Ml、M2由AT使用。MAC指數用來識別屬於AT的資 料串流,並可以根據通訊通道的空間秩分配MAC指數由 AT使用。在一些實施例中,存取網路中的其他AT可以重 用MAC指數值。例如,AN可以排程存取終端要求與其各 別的RL傳輸有關的回饋,尤其是FL信號的時槽,使得相 同的MAC指數可以在不同時槽中由不同的AT使用。 可以使用混合自動重複請求(H-ARQ )程序來實現對RL 資料串流的錯誤控制。在方塊410,AT從基地台接收與第 一 RL資料串流(RL1 )有關的第一錯誤控制回饋。錯誤控 制回饋可以包括:指示在RL1上發送的資料被成功解碼的 ACK訊息、指示RL1資料沒有被成功解碼的NACK訊息、 或者與RL1資料串流有關的一些其他訊息。在方塊420, AT接收與其第二RL資料串流(RL2 )有關的第二錯誤控 制回饋。 可以使用對應的MAC指數值在前向鏈路上將第一和苐S1 17 201128995 二錯誤控制訊息發送到AT。例如,可以使用MAC指數 Ml發送與RL1傳輸有關的回饋、可以使用MAC指數M2 發送與RL2傳輸有關的回饋,等等。在方塊430, AT基於 第一錯誤控制回饋進行第一 H-ARQ程序。取決於接收的 回饋,AT可以繼續其資料傳輸或者重傳一或多個資料區 塊。在方塊440,AT基於第二錯誤控制回饋進行第二 H-ARQ程序。注意,AT可以回應於來自基地台的錯誤控 制訊息對其每個RL資料串流進行單獨的錯誤控制程序。 圖4B圖示示例性功率控制程序400B,諸如可以用於反 向鏈路ΜΙΜΟ資料傳輸的控制程序。存取終端(諸如存取 終端250)可以將程序400Β與錯誤控制程序400Α —起進 行或者分別進行。 當資料在基地台與存取終端之間交換時,可以根據當前 狀況來調整反向鏈路發射功率。在反向鏈路ΜΙΜΟ模式, 存取終端可以基於來自基地台的回饋對其每個反向鏈路 資料串流單獨地調整發射功率位準。在方塊465,AT從基 地台接收第一反向功率控制命令RPC1。RPC1訊息可以與 第一反向鏈路資料串流RL1的發射功率位準有關,並且, 例如,可以指示RL1發射功率應該增加、減少或者維持在 其當前水平。在方塊470,AT接收與其第二RL資料串流 RL2的發射功率有關的第二反向功率控制命令RPC2,等 等。像H-ARQ程序中的錯誤控制一般,可以使用對應於 其每個RL資料串流的MAC指數值來將RPC訊息引導至 AT。 [ 18 201128995 RL傳輸的資料速率可以a 4 τ 疋半了以又右干因素的影響,其包括:發 射功率、通道狀況、存取络姐— 什取、、竭的仃動性、細胞服務區扇區
内AT的位置等。例如,杏at从# ^ ^ A J ^ 田AT位於細胞服務區邊緣時維持 特定資料速率所需要的發射功率可能高於當们立於接近 基地台時維持特定資料速率所需要的發射功率hat 對於其每個RL資料争流可以獨立地決定資料速率。在方 。在方塊480, 塊475,AT決定用於RL1的第一資料速率 AT決定用於RL2的第二資料速率。可以由Ατ添加到rl —貝料串流的對應的反向速率指示符RRI來將每個資料速率 指不給AN。如方塊475所示,根據RPC1調整發射功率以 後,AT以信號告知AN : RL1是以資料速率RRn發送的。 類似地,在方塊480,AT調整RL2的發射功率並且以信號 告知AN : RL2是以資料速率RRI_2發送的。 圖5圖示示例性系統500,其包括協作對反向鏈路資料 傳輸進行波束成形的存取終端550和基地台510。基地台 510和存取終端550可以類似於結合圖2所描述的基地台 210和存取終端250。 存取終端550圖示為具有兩個RL資料串流,包括第一 串流565和第二串流570。串流565、570包括多種信號, 其包括:主引導頻、資料和管理負擔資訊,如X(n)和y(n), 其分別被傳送到波束成形模組560。在本實例中,AT波束 成形模組560將正交於主引導頻的次級引導頻添加到第一 串流565,以協助基地台510估計通道。第一串流與第二 串流可以具有不同的長碼遮罩、不同的Walsh碼以及不向S) 19 201128995 的正交展頻。 基地台510圖示為包括:通道模組52〇、BTs波束成形 模組525、回饋模組530、干擾消除模組535和資料槽54〇。 現在參照圖6的程序600來描述基地台51〇的封閉迴路 ΜΙΜΟ操作。 在方塊610,通道模組520從存取終端55〇至少接收第 一 RL資料串流565。在方塊62〇,通道模組52〇使用從主 引導頻和次級引導頻獲得的資訊來估計ΜΙΜ〇通道的秩。 在本實例兩個引導頻皆被包括於同—RL _流,以確 保其以相同的功率位準被發射。結合圖4B所討論的由 於可以對每個RL資料串流565、57〇進行獨立功率控制, 此種方法有助於通道估計。 在方塊630,通道模組52〇評估不同通道秩的性能,並 且決定用於與存取终端55G進行通訊的划秩。可以根據 :於性”準則來選擇空間秩。例如,可以由諸如通道容
里、吞吐里、信號品質等的度量來量化性能。通道模組MO 可以選擇與其他可能性相比而增加性能度量的空間秩,並 •^在-些實施例中,可以收集關㈣號品質的資訊’諸如 U比(SNR)H雜訊與干擾比(8鹽)、每符號能量 -雜訊比(Es/No)等等。 β U波朿成形模 、, π疋到·屦於估計《ν艰延祅的波束 成形(導引」)向量。可以基於來自通道模組似的通道 回應資訊來計算波束成形向量。或者,可以從基地台和存 取終端共享的編碼薄獲取波束成形向量。編碼薄可以具肴S】 20 201128995 對應於預定義波束的若干個條目。每個導引向量或編碼薄 條目可以包括多天線資料傳輸的權重(幂)和相位。 例如,使用兩個天線,向量以,^規定在波束成形中第二 天線使用與第一天線相同的相位。[丨,_丨]向量意謂第二天 線的相位與第一天線有180度的偏移。向量可以是複數 值,其中虛數j指示90度的相對相移,並且負數j指示 度的相對相移。可替換地或者附加地,天線選擇向量([〇 1]、[1,〇])可以包括在波束成形向量中,以作為開始或者 停止使用特定天線的方式。 在方塊640,回饋模組530發送空間秩和波束成形資訊 到存取終端55〇。基地台51〇可以為將用於多天線傳輪的 每個天線提供波束成形向量。或者,基地台51〇可以僅為 第一天線提供波束成形向量,並且存取終端55〇可以計算 或者獲取另外的波束成形向量。例如,使用兩個天線,波 束成形模組525可以為第一天線計算波束成形向量,並且 存取終端550可以為使用第二天線發送的資料決定—或多 個正父的波束成形向量。或者,波束成形模組525可以選 擇一或多個編碼薄條目,並且基地台51〇可以發送所選條 目的指數到存取終端5 5 0。 回饋模組530可以使用其分配的MAC指數值將空間秩 和波束成形資訊添加到發往存取終端55〇的封包。在一個 實例中,回饋模組將波束成形和空間秩資訊插入到前向鏈 路上的波束成形回饋通道(BFFC^可以在分配由存取終 端550使用的每4個時槽巾的1或2個時槽令發送_私 21 201128995 在某些情況下’現有的FL通道可以用來承載BFFC資訊。 例如,使用EV-DO網路’反向功率控制(Rpc )通道、drc LOCK通道(控制通道)及/或aRQ通道(用來承載 ACK/NACK "is號)可被刪餘(puncture )要發送到存取終 端550的通道狀態/導引向量指數。BFFC承載的資訊量(例 如’位元數量)和提供更新的速率可根據存取终端處的通 道狀況或多個狀況而變化。例如,提供更新的頻率可以隨 存取終端的行動性増加及/或通道狀況惡化而增加。 在方塊65 0,基地台510回應於來自存取終端55〇的每 個RL資料串流而發送功率控制及/或錯誤控制訊息,如結 合圖4A和圖4B描述的該等操作。 現在參照圖7的程序700描述存取終端55〇的封閉迴路 MIM〇操作。程序700可以由圖5所示的系統5〇〇中的存 取終端550來進行。 在方塊710,存取終端55〇從基地台51〇接收空間秩和 波束成形資訊。空間秩可以指示在反向鏈路上可以同時發 送多少個資料串流565、57〇β例如,在本實例中,空間^ 為2可以指示ΜΙΜ〇操作,並且空間秩為丨可以指示單個 串流發射分集模式。波束成形資訊可以包括:導引向量或 編碼薄條目,其用於決定將用於相應的RL資料串流的權 重、相位和天線選擇。 在方塊720,波束成形模組56〇使用波束成形資訊來建 立可導引的波束,以用於以選擇的第一和第二天線來發送 第-資料串流565。方塊730’若空間秩大於卜波束成釤] 22 201128995 模組560決定用於發送第二資料串流57〇的波束成形參 數。在一些實施例中,根據從第一資料串流565的基地台 510接收的波束成形資訊來計算或者獲得第二資料串流 5 70的波束成形參數。例如’在方塊74〇,存取終端55〇 可以計算正交於基地台510所規定的第一資料串流56s的 波束方向的第二資料串流57〇的波束方向。 在方塊750,存取終端550在反向鏈路上同時發送若干 資料串流。可以由空間秩決定串流的數量,並且可以以來 自基地台的回饋所決定的功率位準和錯誤控制來發送每 個串流。 圖8提供了與AT波束成形模組5 60的示例性操作有關 的波束成形800的態樣。如其所示,波束成形模組56〇分 別接收對應於第一串流565和第二串流570的信號x(n)和 y(n)。波束成形參數(w〇, wl)被應用於信號χ(η)並且波束成 形參數資訊(S〇,si)亦應用於信號y(n)。如前所注,波束成 形參數可以包括用於以選擇的天線發送每個串流的權重/ 相位資訊。 若空間秩是2,波束成形模組560在選擇的每個發射天 線Al、A2上合併RL串流565、570。另一方面,若空間 秩是1 ’只使用選擇的天線來發送第一串流565。例如, 藉由設定S〇=Sl = 〇可以在單個串流發射分集模式中停止第 二串流570的傳輸》藉由設定Wi = 〇, at波束成形模組560 亦可以切換到x(n)的單天線傳輸。
當從存取終端接收多個RL資料串流時,基地台51〇 fS 23 201128995 :用干擾消除技術。如圖5所示,基地台51〇_合到 f㈣540的干㈣除模組535。干擾消除模組535可以 :解碼第二發送串流以前對來自第一資料串流的干擾進 行消除或調零。在-個實例中,在解碼第二資料串流57〇 以前’干擾消除模組535解碼第一發送串流565、基於來 自通道模組520的通道資訊決定其對接收信號的貢獻並 且然後從接收信號減去第—資料_流565的貢獻。藉由相 繼去除其他串流的貢獻,可以增加信雜比並且可能可以支 援更高的資料速率。 結2本文内容描述的各種說明性邏輯方塊模組、電路 和演算法步驟’可以實現為電子硬體、處理器執行的電腦 軟體或者其組合。為了清楚的說明硬體和軟體的此種互換 性,各種說明性元件、方塊、模組、電路和步驟—般已經 根據其功能在上文中進行了描述。某—功能是否以硬體或 軟體的方式實現,取決於特定應用和對整個系統施加的設 计約束。可以根據每個特定應用將所描述的功能以各種方 式實現,但該實現方式的決定不應理解為偏離了本案内容 的範圍。 設計用於執行本發明所述功能的通用處理器、數位信號 處理器(DSP)、特定應用積體電路(ASIC)、現場可程式 閘陣列(FPGA)或其他可程式邏輯設備、個別閘門或者電 晶體邏輯裝置、個別硬體部件或者其任意組合,可以實現 或執行結合本案内容所描述的各種說明性的邏輯方塊、模 組和電路。通用處理器可以是微處理器,但或者,該處犯 24 201128995 器亦可以是任何一般的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者狀 態機。處理器亦可能實現為計算設備的組合,例如,Dsp 和微處理器的組合、多個微處理器、—或多個微處理器與 DSP核心的結合,或者任何其他此種配置。 結合本案内容所描述的方法或者演算法的方塊可直接 體現為硬體、由處理器執行的軟體模組或兩者的組合。軟 體模組可以位於RAM記憶體、快閃記憶體、ROM記憶體、 EPROM記憶體、EEPR0M記憶體、暫存器、硬碟、可移 除磁碟、CD-ROM或者本領域熟知的任何其他形式的儲存 媒體中。一種示例性的儲存媒體耦合至處理器,從而使處 理器能夠從該儲存媒體讀取資訊,且可向該儲存媒體寫入 資訊。或者,儲存媒體亦可以是處理器的組成部分。處理 器和健存媒體可以位於ASIC中。另外,該ASIC可以位於 使用者終端中。或者,處理器和儲存媒體亦可以作為個別 元件存在於使用者终端中。 在一或多個示例性設計中,本發明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 硬體、處理器執行的軟體、韌體或其任意組合來實現。當 在由處理器執行的軟體中實現時,可以將該等功能儲存在 電腦可讀取媒體中或者作為電腦可讀取媒體上的一或多 個指令或代碼進行傳輸。電腦可讀取媒體包括電腦儲存媒 體和通訊媒體,其中通訊媒體包括便於從一個地方向另一 個地方傳送電腦程式的任何媒體。儲存媒體可以是通用或 專用電腦能夠存取的任何可用媒體。舉例而言(但並非限 制)’電腦可讀取媒體可以包括RAM、R〇M、EEpR()M[、s 25 201128995 ^ 〇撾或其他光碟儲存、磁碟鍺存媒體或其他磁性儲存 二備或者成夠用於攜帶或健存期望的指令或資料結構形 ;•的程式碼構件並能夠由通用或專用電腦進行存取的任 何其他媒體。此外,任何連接可以適當地稱作為電腦可讀 取媒體。例如’若軟體是使用同軸電纜、光纖電纜、雙絞 線數位用戶線(DSL)或者諸如紅外線無線電和微波 之類的無線技術從網站、词服器或其他遠端源傳輸的則 同轴電窺、光纖電缓、雙絞線' DSL或者諸如紅外線無 線電和微波之類的無線技術包括在媒體的定義中β如本文 所使用的,磁碟和光碟包括壓縮光碟(cd)、鐳射光碟、 光碟、數位多功能光碟(DVD)、軟碟和藍光光碟其中 ㈣心w通常磁性地再現資料,而麵⑽㈠則用鐘 射來光學地再現資料。上文的組合亦應當包括在電腦可讀 取媒體的保護範圍之内。 前文對本案内容進行了描述,以使得任何本領域技藝人 士能夠實現或者使用本案内容。對於本領域技藝人士來 說,對本案内容的各種修改皆是顯而易見的,並且本文定 義的整體原理亦可以適用於其他變形而不偏離本案内容 的精神或者範圍。因此,本案内容並不局限於本文描述的 實例或者設計’而是應與本案内容的原理和新穎特徵的最 大保護範圍相一致。 【圖式簡單說明】 圖1圖示無線通訊系統的方塊圖。 26 201128995 圖2圖示基地台和存取終端的方塊圖。 圖3圖示用於反向鏈路ΜΙΜ〇資料傳輸的程序。 圖4 Α圖示示例性錯誤控制程序β 圖4Β圖示示例性功率控制程序。 圖5圖示基地台和存取終端的方塊圖。 圖6圖示反向鏈路資料傳輸使用的秩調適程序。 圖7圖示用於封閉迴路ΜΙΜ〇系統中的資料傳輸的程 序。 圖8圖示波束成形和天線選擇的態樣。 在圖中’相似的元件及/或特徵可以具有相同的元件符 號。可以使用帶有破折號的第一元件符號和區分相似元件 的第二元件符號來識別相似的元件。若只使用第一元件符 號,則描述適用於第一元件符號標出的任何類似的組件。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0 無線通訊系統 120 遠端單元 125Α 半導體處理器設備 125Β 半導體處理器設備 125C 半導體處理器設備 130 遠端單元 140 遠端單元 150 基地台 160 基地台 ί S1 27 201128995 180 190 200 210 212 220 230 232! 232t 234! 234t 236 238 239 240 242 244 250 252! 252r 254j 254r 260 270 前向鏈路(FL)信號 反向鏈路(RL )信號 系統 基地台 資料源 TX資料處理器 TX空間處理器 發射機 發射機 天線 天線 RX空間處理器 RX資料處理器 資料槽 控制器/處理器 記憶體 通道處理器 存取終端 天線 天線 接收機(RCVR) 接收機(RCVR) 接收(RX )空間處理器 RX資料處理器 28 201128995 272 資料槽 280 資料源 282 TX資料處理器 284 TX空間處理器 290 控制器/處理器 292 記憶體 294 通道處理器 300 程序 310 方塊 320 方塊 330 方塊 340 方塊 350 方塊 400A 程序 400B 程序 410 方塊 420 方塊 430 方塊 440 方塊 465 方塊 470 方塊 475 方塊 480 方塊 500 系統 29 201128995 510 基地台 520 通道模組 525 BTS波束成形模組 530 回饋模組 535 干擾消除模組 540 資料槽 550 存取終端 560 波束成形模組 565 第一串流 570 第二串流 600 程序 610 方塊 620 方塊 630 方塊 640 方塊 650 方塊 700 程序 710 方塊 720 方塊 730 方塊 740 方塊 750 方塊 800 波東成形 Γ C 1 30

Claims (1)

  1. 201128995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種在一演進資料最佳化(EV_DO)網路中由具有複 數個天線的一存取終端進行通訊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 步驟: 決定要發送的反向鏈路資料串流的一數量; 從該複數個天線決定用於發送該等反向鏈路資料串流的 一天線選擇;及 回應於衫反向鏈路資料串流的該數量至少為2,使用該 3選=發送包括-第-媒體存取控制(mac)指數的 胃枓串流並且同時發送包括-第二MAC指數的一 第二資料串流。 的 2. 如請求項1 數量之步驟包括 之方法’其中決定反向鏈路資料串 以下步驟:從一基地台接收回饋。 流的該 其中決定反向鏈路資# φ流的該 ••測試該存取終端的—或多個多 3.如請求項1之方法, 數量之步驟包括 巴栝从下步驟 天線假設。 4.如請求項 一資料串流的 之方法,其中該第二資料串流是以與該第 波束方向正交的一波束方向來發送的。 5.如請求項1 + 方法,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 s 31 201128995 回應於決定反向鏈路資料串流的該數量為丨,使用該複數 個天線中的一對天線向該EV_D〇網路發送一單個資料串 流0 6. 如明求項1之方法,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 從該EV-DO網路接收波束成形資訊, 其中為該第-資料串流進行的該天線選擇基於來自該 EV-DO網路的該波束成形資訊。 7. 如切求項6之方法,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 基於該波束成形資訊使用一第一天線以一第—相位並使 用一第二天線以一第二相位發送該第一資料串流。 8. 如请求項1之方法,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 從該EV-DO網路接收一波束成形識別符; 從該終端的-記憶體獲#對應於該波束成形 的波束成形參數; 根據該等波束成形參數使用該複數個天線中的第一天線 和第二天線向該EV_D0網路發送該第一資料串流及 使用與該第一資料串流的一波束方向正交的一波束方向 以該第一天線和該第二天線發送該第二資料申流。 9.如請求項1之方法,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 從該EV-DO網路接收一第一功率控制訊息,· ^ 32 201128995 從該EV-DO網路接收一第二功率控制訊息; 一資科串流 二資料串流 基於該第一功率控制訊息決定用於發送該第 的一第一功率位準;及 基於該第二功率控制訊息決定用於發送該第 的一第二功率位準。 10.如請求項1之方法,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 從該EV-DO網路接收與該第一資料串流有關的 誤控制訊息; # 錯 從該EV-DQ網路接收與該第二資料串流有關的 誤控制訊息; 一 基於該第-錯誤控制訊息為該第一反向鏈路 行一第一錯誤控制程序;及 基於該第二錯誤控制訊息為該第二反向鏈路資料串流 行一第二錯誤控制程序。 /;IL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第-資料串流包括一第 引導頻信號及正交於該第一引導頻信號的—第二弓丨導 信號’並且其中該第二資料串流是在沒有該第 號的情況下發送的。 12·如請求項1之方法,進-步包括以下步驟: 以-第-資料速率發送該第一資料串流;及 以一第二資料速率發送該第二資料串流。 33 201128995 13.如請求項·> _»_ 之方法,其中該第一資料串流包括該第一 資料速率的—第—指示冑並且該第二資料串流 二資料速率^ 14. 一種在一演進資料最佳代 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 (EV-DO )網路中進行通訊 估計與一存取终端進行通訊的通道狀況; ' 5等所估s十的通道狀況來決定與該存取終端在該 EV-DO網路的—反向鏈路上能夠發送的資料串流的—數 量相對應的一空間秩; 向該存取終端分配針對該多個資料串流中的每個資料串 /瓜的一單獨的媒體存取控制(MAC )指數;及 回應於該存取終端發送的資料串流,使用分配的每個MAC 指數發送功率控制訊息。 15·如請求項14之方法,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 從該存取终端接收包括一第一引導頻和一第二引導頻的 一傳輸,其中估計該等通道狀況的步驟是基於從該第一引 導頻和該第二引導頻獲得的資訊的。 16·如請求項14之方法,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 決定包括與該等所估計的通道狀況相對應的波束成形參 數的複數個導引向量;及 [S 34 201128995 向該存取終端發送該複數個導弓丨向量 17.如請求項16之方法’其中 甲該等波束成形參數包括:用 於至少使用該存取終端的—篦—;始心咕 第一天線和一第二天線來發 送一第一資料串流的相位資訊。 18.如請求項之方法 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 接收第-資料串流和第二資料串,該第一資料串流和第 二資料串流具有被分配由該存取終端使用㈣應的第一 MAC指數和第二MAC指數;及 在該基地台解碼該第二資料串流之前消除來自該第一資 料串流的干擾。 19· 一種支援演進資料最佳化(EV D〇 )的存取終端該 存取終端包括: Λ 複數個天線; 複數個收發機’其中每個收發機搞合到該複數個天線中— 對應的天線;及 一控制器,其耦合到該等收發機並用於決定要發送的反向 鏈路資料串流的一數量, 該控制器進一步用於:從該複數個天線決定用於發送該等 反向鏈路資料串流的一天線選擇,及回應於決定反向鏈路 資料串流的該數量至少為2,使得使用該天線選擇來發送 包括一第一媒體存取控制(MAC )指數的一第一資料串] 35 201128995 並與此同時發送包括一第二M AC指數的一第二資料串流。 2〇·如請求項19之存取終端,其中該控制器用於基於來自 —基地台的回饋來決定反向鏈路資料串流的該數量。 如請求項19之存取終端,其中該控制器用於:基於測 忒該存取終端的一或多個多天線假設的一結果來決定反 向鏈路資料串流的該數量。 A如請求項19之存取終端,其中該第一 f料串流包括一 第一引導頻和正交於㈣一51導頻的一第二引導頻。 23.如請求項19之存取終端,其中該控制器用於:從該 EV-DO網路接收波束成形資訊並且使得使用該波束成形 資訊發送該第一資料串流。 24.如請求項μ之存取欲诚 、鳊其中該控制器用於:在 i* Ti\r τλ.... ,,% 1工则沿;t] ·社米目 該EV-D〇網路的傳輸中伯 询Y彳貞測第一功率控制訊息和一第 二功率控制訊息’並且基於 於该第一功率控制訊息來決定用 於發送該第一資料上士 手机的—功率位準及基於該第二功率 控制訊息來決定用於發送兮 疋这第一資料串流的一功率位準。 25.如請求項19之存取玫ρ 甘上 ,. 、”端,其中該控制器用於:在一前 向鏈路信號中偵測與該篦 ^ 、这第一資料串流有關的一第一錯鎮S ] 36 201128995 控制訊息及與該第二串流有關的一第二錯誤控制訊息,ϋ 且基於該第一錯誤控制訊息為該第一資料串流進行一第 一錯誤控制程序,並且基於該第二錯誤控制訊息為該第二 貝料串流進行一第二錯誤控制程序。 26·—種演進資料最佳化(EV-DO )基地台,該基地台包 括: 複數個天線; 通道模組’用於估計用於與一存取終端進行通訊的通道 狀況並且基於該等所估計的通道狀況來決定該存取終端 的一空間秩; 波束成形模組’用於決定該存取終端在該EV-DO網路的 一反向鏈路上進行發送時使用的複數個導引向量,該複數 個導引向量包括調適到該等所估計的通道狀況的波束成 形參數;及 一回饋模組,用於使用被分配由該存取終端使用的一或多 個媒體存取控制(MAC )指數,向該存取終端發送與該空 間秩和該複數個導引向量有關的資訊。 27.如請求項26之基地台,其中該通道模組用於:從該存 取,-、端接收包括一第一引導頻和一第二引導頻的一傳 輸並且基於從該第一引導頻和該第二引導頻獲得的資訊 來估計該等通道狀況。
    37 201128995 28.如知求項26之基地台’其中該等波束成形參 於至少使用該存取終端的一第一天線和一第二 送一第一資科串流的相位資訊。 線來發 29.如請求項26之基地台, 其用於.接收具有被分配由 MAC指數和第二MAC指數 流,及在解碼該第二資料串 流的干擾。 進-步包括-干擾消除模組, 該存取終端使用的各別的第一 的第一資料串流和第二資料串 流之前消除來自該第—資料串 30. 一種支援演進資料最佳化(EV_DO)的存取終端包 括: 、匕 用於決定要發送的反向鏈路資料串流的一數量的搆件; 用於從複數個天線決定用於發送該等反向鏈路資料串流 的一天線選擇的構件;及 用於回應於決定反向鏈路資料串流的該數量至少為2,使 用該天線選擇來發送包括一第一媒體存取控制(MAC )指 數的一第—資料串流並且同時發送包括一第二MAC指數 的一第二資料串流的構件。 31. 如睛求項30之存取終端,其中該用於決定要發送的反 向鍵路資料串流的該數量的構件包括用於從一基地台接 收回饋的構件。 38 201128995 Γ鍵如路請 =項3()之存取终端,其中制於決定要發送的反 Ό流的㈣h構件包括心測試該存取终 端的一或多個多天線假設的構件。 如吻求項30之存取終端,進一步包括: 用於回應於反向鏈路資料串流的該數量為ι,使用從該複 數個天線選擇的—對天線向胃evdq網路發送—單個資 料串流的構件。 34. 如請求項3〇之存取終端,進一步包括: 用於從該EV_D0網路接收波束成形資訊的構件, 並且其中用於該第一資料串流的該天線選擇是基於來自 該EV-DO網路的該波束成形資訊來決定的。 39 201128995 36‘如請求項3〇之存取终端,進一步包括 用於接收—第-功率控制訊息的構件; 用於接收-第二功率控制訊息的構件; 資料 資料 用於基於該第一功率控制訊息決定 串流的一功率位準的構件;及 用於基於該第二功率控制訊息決定 串流的-功率位準的構件。 、达該第 37. 如請求項30之存取終端,進—步包括 用於接收與該第—資料串流有關 的構件; 弟 a誤控制1« 用於接收與該第二資料 育枓串流有關的—第二錯誤>Me 的構件; 布释誤控制訊 用於基於該第—扭站“ a、控制訊息為該第一資料 第-錯誤控制程序的構件;& …… 用於基於該第-供^ 一 弟—錯誤控制訊息為該第二資料串 第一錯誤控制程序的構件。 ;|仃 38. 如請求項30之存取終端,進一步包括: 用於以一第一資料速 ^ 千I迭該第一資料串流的構侔.r 用於以一第二資料速 ,石 4千赞送該第一資料串流的構件。 39. —種演進資料县 抖最佳化(EV-DO)基地台,包括: 40 201128995 複數個天線構件; 用於估計與一存取終端進行通訊的通道狀況的構件,· 用於基於該等所估計的通道狀況來決定該存取終端的一 空間秩的構件; 用於決定該存取終端在該EV_DO網路的一反向鏈路上進 行發送時使用的複數個導引向量的構件,該複數個導引向 量包括調適到該等所估計的通道狀況的波束成形參數;及 用於使用被分配由該存取終端使用的一或多個媒體存取 控制(MAC)指數,向該存取終端發送與該空間秩和該複 數個導引向量有關的資訊的構件。 4〇_如請求項39之基地台,進一步包括:用於從該存取終 端接收包括一第一引導頻和一第二引導頻的—傳輸的構 件,並且其中基於從該第一引導頻和該第二引導頻獲得的 資訊來估計該等通道狀況。 41.如請求項39之基地台,其中該等波束成形參數包括用 於至少使用該存取終端的一第一天線和一第二天線來發 送一第一資料串流的相位資訊。 42·如請求項39之基地台,進一步包括干擾消除構件,其 用於:接收具有被分配由該存取終端使用的各別的第一 MAC指數和第二MAC指數的第—資料串流和第二資料串 流,並且在解碼該第二資料串流之前消除來自該第一資嵙s 41 201128995 串流的干擾。 43. —種電腦程式產品,其包括: -處理器可讀取媒冑’其儲存用於—演進資料最佳化 (EV-DO)網路中的一存取終端的處理器可讀取指令,其 中該等指令用於使一處理器進行以下操作: 決定要發送的反向鏈路資料串流的一數量; 從複數個天線決疋用於發送該等反向鏈路資料串流的〆 天線選擇;及 回應於決定反向鍵路資料串流的該數量至少為2,使用該 天線選擇來發送包括H體存取控制(MM)指數的 一第一資料串流並且同時發送包括—第二MAc指數的一 第一資料串流。 44·如請求項43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等指令用於基 於來自一基地台的回饋來決定要發送的反向鏈路資料串 流的該數量。 45.如明求項43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等指令用於:基 =測忒該存取終端的一或多個多天線假設的一結果來決 疋要發送的反向鏈路資料串流的該數量。 ^6.如°月求項43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等指令用於:使 該處理器回應於反向鏈路資料牟流的該數量為1,使用徒S] 42 201128995 該複數個天線選擇的一對天線來向該EVD〇網路發送一 早個資料串流。 47.如請求項43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等指令用於:使 該處理器從該EV-DO網路接收波束成形資訊,其中為該第 一資料串流進行的該天線選擇是基於該波束成形資訊來 決定的。 48. 如請求項43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等指令用於使該 處理器進行以下操作: 接收一波束成形識別符; v s存取、端的一記憶體獲取對應於該波束成形識別符 的波束成形參數; 根據該等波束成形參數使用該複數個天線中的第一天線 和第二天線來向該EV_D〇網路發送該第一資料串流;及 使用與該第—資料串流的一波束方向相正交的一波束方 向以該第一天線和該第二天線發送該第二資料串流。 49. 如請求項43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等指令用於使該 處理器進行以下操作: 接收第一功率控制資訊; 接收第二功率控制資訊; 基於該第—功率控制資訊決定用於發送該第一資料串流 的一第一功率位準;及 f ς 43 201128995 基於該第二功率控制資訊決定用於發送該第二資料串流 的一第二功率位準。 50. 種電腦程式產品,其包括 一處理器可讀取媒體,盆健古L ’、嗜存用於一演進資料最佳化 (EV-DO )網路中的一基地台的處 甘士 〜爽理器可讀取指令,其中 該等指令用於使一處理器進行以下操作: 在該基地台上估言+用於盘_ 一左, 拓4用於興存取終端進行通訊的通道狀 況; 基於該等所估相通道狀況來決Μ料取終端能夠在 該EV-DO網路的—反向鏈路上發送的資料串流的一數量 相對應的該存取終端的一空間秩; 向該存取終端分配針對該多個資料_流中的每個資料串 流的一單獨的媒體存取控制(MAC )指數;及 回應於該存取終端發送的資料串流使用分配的每個MAC 指數來發送功率控制信號。 51.如請求項5〇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等指令用於使該 處理器進行以下操作: 從該存取終端接收包括一第一引導頻和—第二引導頻的 一傳輸,及 基於從該第一引導頻和該第二引導頻獲得的資訊來估計 通道狀況。 ° 44 201128995 52.如μ求項5〇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等指令用於使該 處理器進行以下操作: 決疋包括與該等所估計的通道狀況相對應的波束成形參 數的複數個導引向量;及 向該存取終端發送該複數個導引向量。 月求項50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等指令用於使該 處理器進行以下操作: 接:第f料串流和第二資料串流該第—資料串流和第 一貝料串流具有被分配由該存取終端使用的第-MAC指 數和第一 mac指數;及 在該基地台解碼該第__ —資枓串流之則消除來自該第一資 料串流的干擾。
    45
TW099110600A 2009-04-06 2010-04-06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multiple reverse link data streams TW201128995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711809P 2009-04-06 2009-04-06
US18612409P 2009-06-11 2009-06-11
US12/582,514 US8654715B2 (en) 2008-10-24 2009-10-20 Systems and methods providing mobile transmit diversity
US12/754,018 US8654705B2 (en) 2008-10-24 2010-04-05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multiple reverse link data stream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28995A true TW201128995A (en) 2011-08-16

Family

ID=4293684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26689A TWI516045B (zh) 2009-04-06 2010-04-06 用於支援多個反向鏈路資料串流的系統和方法
TW099110600A TW201128995A (en) 2009-04-06 2010-04-06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multiple reverse link data streams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26689A TWI516045B (zh) 2009-04-06 2010-04-06 用於支援多個反向鏈路資料串流的系統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2) US8654705B2 (zh)
EP (1) EP2417708A2 (zh)
JP (1) JP2012523206A (zh)
KR (3) KR20120022881A (zh)
CN (1) CN102369675A (zh)
BR (1) BRPI1014893A2 (zh)
TW (2) TWI516045B (zh)
WO (1) WO2010117981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54715B2 (en) * 2008-10-24 2014-02-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providing mobile transmit diversity
US10110288B2 (en) * 2009-11-04 2018-10-23 Atc Technologies, Llc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 (FDD) return link transmit diversity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using forward link side information
CN105827292A (zh) 2010-04-09 2016-08-03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为使用多个天线的ul传输配置传输参数的方法及wtru
US8873531B2 (en) 2010-05-03 2014-10-28 Intel Corporatio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indicating station-specific information with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9380490B2 (en) 2010-11-08 2016-06-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link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transmission
US9516609B2 (en) 2010-11-08 2016-12-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link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transmission
US9055604B2 (en) 2012-02-08 2015-06-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TFC selection for uplink MIMO communication
US9007888B2 (en) 2010-11-08 2015-04-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link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transmission
US9084207B2 (en) 2010-11-08 2015-07-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link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transmission
KR102131075B1 (ko) 2013-11-12 2020-07-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반도체 소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JP6894594B2 (ja) * 2015-03-31 2021-06-30 株式会社NejiLaw 部材、情報取得システム
JP6659413B2 (ja) * 2016-03-11 2020-03-04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基地局
US10341959B2 (en) * 2016-04-28 2019-07-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transmit power control after beam change
US10448411B1 (en) * 2016-06-30 2019-10-15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for determining optimal antenna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10123322B1 (en) 2017-09-18 2018-11-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of beam switch commands through control channel signaling
WO2019231823A1 (en) 2018-05-29 2019-12-05 Skyworks Solutions, Inc. Beamforming communication systems with power control based on antenna pattern configuration
US10432272B1 (en) 2018-11-05 2019-10-01 XCOM Labs, Inc. Variabl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downlink user equipment
US10756860B2 (en) 2018-11-05 2020-08-25 XCOM Labs, Inc. Distributed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downlink configuration
US10812216B2 (en) 2018-11-05 2020-10-20 XCOM Labs, Inc.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downlink scheduling
US10659112B1 (en) 2018-11-05 2020-05-19 XCOM Labs, Inc. User equipment assisted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downlink configuration
EP3888256A4 (en) 2018-11-27 2022-08-31 Xcom Labs, Inc. MULTIPLE INPUT AND INCOHERENT COOPERATIVE MULTIPLE OUTPUT COMMUNICATIONS
US10756795B2 (en) 2018-12-18 2020-08-25 XCOM Labs, Inc. User equipment with cellular link and peer-to-peer link
US11063645B2 (en) 2018-12-18 2021-07-13 XCOM Labs, Inc. Methods of wirelessly communicating with a group of devices
US11330649B2 (en) 2019-01-25 2022-05-10 XCOM Lab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of multi-link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s
US10756767B1 (en) 2019-02-05 2020-08-25 XCOM Labs, Inc. User equipment for wirelessly communicating cellular signal with another user equipment
US11032841B2 (en) 2019-04-26 2021-06-08 XCOM Labs, Inc. Downlink active set management fo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communications
US10756782B1 (en) 2019-04-26 2020-08-25 XCOM Labs, Inc. Uplink active set management fo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communications
US10735057B1 (en) 2019-04-29 2020-08-04 XCOM Labs, Inc. Uplink user equipment selection
US10686502B1 (en) 2019-04-29 2020-06-16 XCOM Labs, Inc. Downlink user equipment selection
US11411778B2 (en) 2019-07-12 2022-08-09 XCOM Labs, Inc. Time-division duplex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calibration
US11411779B2 (en) 2020-03-31 2022-08-09 XCOM Labs, Inc. Reference signal channel estimation
KR20230015932A (ko) 2020-05-26 2023-01-31 엑스콤 랩스 인코퍼레이티드 간섭-인식 빔포밍
CA3195885A1 (en) 2020-10-19 2022-04-28 XCOM Labs, Inc. Reference signal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WO2022093988A1 (en) 2020-10-30 2022-05-05 XCOM Labs, Inc. Clustering and/or rate selection in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11901983B1 (en) * 2021-03-17 2024-02-13 T-Mobile Innovations Llc Selectively assigning uplink transmission layers
CN113922856B (zh) * 2021-12-14 2022-03-18 成都航天通信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多波束卫星移动通信的返向频点切换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72915B1 (en) 1998-06-12 2011-12-06 Ericsson Ab Common power control channel in a CDMA system and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such a channel
US6771989B1 (en) * 1999-05-01 2004-08-03 Nokia Networks Oy Method of directional radio communication
DE10051133A1 (de) * 2000-10-16 2002-05-02 Siemens Ag Strahlformungsverfahren
US6813284B2 (en) * 2001-01-17 2004-11-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data streams given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TTI) constraints
GB0125178D0 (en) 2001-10-19 2001-12-12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 of operating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3798325B2 (ja) 2002-03-05 2006-07-19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
US9270410B2 (en) * 2002-04-22 2016-02-23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IMO PGRC system and method
US8194703B2 (en) * 2002-08-07 2012-06-05 Kyocera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110519B2 (ja) 2002-09-05 2008-07-02 ソニー株式会社 空間分割多重アクセス制御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および移動局
WO2004023674A1 (en) 2002-09-06 2004-03-18 Nokia Corporation Antenna selection method
US7062232B2 (en) * 2002-12-11 2006-06-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witched antenna transmit diversity
US20040185782A1 (en) * 2003-03-17 2004-09-23 Halford Steven Dennis Technique for selecting a signal path in an antenna system
SE0400370D0 (sv) * 2004-02-13 2004-02-13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Adaptive MIMO architecture
US9136974B2 (en) * 2005-08-30 2015-09-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ecoding and SDMA support
US7729714B2 (en) * 2005-12-20 2010-06-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verse link transmit beam-forming
BRPI0708106A2 (pt) * 2006-02-21 2011-05-17 Qualcomm Inc projeto de canal de realimentação para sistemas de comunicação de múltiplas entradas e múltiplas saìdas
US8428156B2 (en) * 2006-03-20 2013-04-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te control for multi-channel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914015B2 (en) * 2006-03-20 2014-12-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Grouping of users for MIMO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543070B2 (en) * 2006-04-24 2013-09-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duced complexity beam-steered MIMO OFDM system
US20080020772A1 (en) 2006-07-21 2008-01-24 Adaptix,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duced overhea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having SDMA modulation
US8160629B2 (en) * 2006-09-07 2012-04-17 Airvana, Corp. Controlling reverse link interference in private access points for wireless networking
JP4606405B2 (ja) 2006-12-18 2011-01-05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基地局の制御方法、無線通信端末の制御方法
KR20080074004A (ko) * 2007-02-07 2008-08-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피드백 정보를 이용한 상향링크의 가상 다중 안테나 전송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이동 단말
US20080227414A1 (en) * 2007-03-01 2008-09-18 Yair Karmi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 diversity control based on variations in propagation path
US7978635B2 (en) * 2007-03-21 2011-07-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H-ARQ acknowledgment detection validation by re-decoding
WO2008118474A2 (en) * 2007-03-26 2008-10-02 Sibeam, Inc. Extensions to adaptive beam-steering method
EP2485409B1 (en) * 2007-04-20 2016-08-03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Antenna selection and training using a spatial spreading matrix for use in a wireless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054837B2 (en) * 2007-04-30 2011-11-08 Yim Tu Investments Ltd., Llc Multiuser scheduling for MIMO broadcast channels with finite rate feedback
KR20090025129A (ko) 2007-09-05 2009-03-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안테나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중 부호어를 송수신하는방법
US8614979B2 (en) * 2008-09-30 2013-12-24 Intel Corporation Techniques for high mobility communications
US8654715B2 (en) * 2008-10-24 2014-02-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providing mobile transmit diversit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079155A1 (en) 2014-03-20
JP2012523206A (ja) 2012-09-27
CN102369675A (zh) 2012-03-07
US8654705B2 (en) 2014-02-18
WO2010117981A2 (en) 2010-10-14
BRPI1014893A2 (pt) 2016-05-03
TWI516045B (zh) 2016-01-01
EP2417708A2 (en) 2012-02-15
TW201347450A (zh) 2013-11-16
KR20130084705A (ko) 2013-07-25
US20100291917A1 (en) 2010-11-18
KR20120022881A (ko) 2012-03-12
KR20130084331A (ko) 2013-07-24
WO2010117981A3 (en) 2011-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128995A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multiple reverse link data streams
CN104205708B (zh) 用于发信令通知和确定传输时间区间集束参数的系统和方法
JP5715300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そのマスタ・ユニット、およびスレーブ・ユニットでアップリンク無線周波数信号を受信する方法
US9144108B2 (en) Link adaptation in type-II relay network
JP2019532545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チャンネル状態報告のための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EP3437224B1 (en) Low complexity multi-configuration csi reporting
JP2015133740A (ja) キャリアアグリゲーションを伴うack/nackフォーマットについての電力制御
TW200832997A (en) HARQ data reception in multiradio device
US9999061B2 (en) Radio resource adaptation method and associ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JP5052599B2 (ja) 送達確認情報送信方法、基地局装置、およびユーザ装置
US20220361211A1 (en) Support of enhanced dynamic codebook with different dci formats
WO2022024042A1 (en) Csi feedback for multi-trp urllc schemes
US20230412316A1 (en) Harq timing for dci scheduling multiple cells
WO2022024079A1 (en) Indication of tci states for aperiodic csi-rs with low configuration overhead
US10374684B2 (en) Transport block retransmissio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TW201210235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feedback request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feedback reques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2263896A1 (en) Power assisted rf emf average power contr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