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112533A - Low-cross-talk electrical connector - Google Patents

Low-cross-talk electrical connecto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112533A
TW201112533A TW099118004A TW99118004A TW201112533A TW 201112533 A TW201112533 A TW 201112533A TW 099118004 A TW099118004 A TW 099118004A TW 99118004 A TW99118004 A TW 99118004A TW 201112533 A TW201112533 A TW 20111253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contacts
electrical
contact module
modu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180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Ludwig Lange
Paul Potters
Thierry Goossens
Winnie Heyvaert
Original Assignee
Framatome Connectors In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ramatome Connectors Int filed Critical Framatome Connectors Int
Publication of TW2011125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12533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6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 H01R13/647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by special arrangement of ground and signal conductors, e.g. GSGS [Ground-Signal-Ground-Sign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73Impedance matching
    • H01R13/6477Impedance matching by variation of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5Shielding material individually surrounding or interposed between mutually spaced contacts
    • H01R13/6586Shielding material individually surrounding or interposed between mutually spaced contacts for separating multiple connector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5Shielding material individually surrounding or interposed between mutually spaced contacts
    • H01R13/6586Shielding material individually surrounding or interposed between mutually spaced contacts for separating multiple connector modules
    • H01R13/6587Shielding material individually surrounding or interposed between mutually spaced contacts for separating multiple connector modules for mounting on PCB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Description

201112533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且特定而言係 串訊的電連接 本揭示内容大致係關於電連接器之領域, 關於一種經組態以減少鄰接信號接觸件之間 器。 θ 本申請案主張在2〇09年6月4日申含主沾¥ 案 中 a甲°月的美國臨時專利申讀 第61/184,268號之權益,苴全女172|111 王文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戈 如同在本文中陳述其全文。 【先前技術】 電連接器提供在使用導電接觸件(或電接觸件)的電子裝 置之間的信號連接。在某些應用+,_電連接器在一個或 多個基板(例如,印刷電路板)之間提供一可連接介面。此 類電連接器可包含安裝至-第—基板的—插座連接器及安 裝至一第二基板的一互補插頭連接器。一般而言插座連 接器中的一第一複數個電插座接觸件經調適以配合插頭連 接器中的一對應複數個電插頭接觸件。例如,電插座接觸 件可接納電插頭接觸件以在電插座接觸件與電插頭接觸件 之間建立一電連接。 電接觸件典型包含複數個信號接觸件及接地接觸件。通 常,信號接觸件係如此緊密隔開使得在鄰接信號接觸件之 間出現不希望的干擾或「串訊」。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 鄰接」}a稱彼此緊鄰的接觸件(或者列或行)。當一個信 號接觸件歸因於混合電場而在一鄰接信號接觸件中引發電 干擾時串訊出現,因而損及信號完整性。隨著電子裝置之 148802.doc 201112533 jI化及同速,尚信號完整性的電子通信變得更加普遍, 減少宰訊在連接器設計中變為—重要因素。 用於減y串δ代的一個普遍使用之技術為(例如)在鄰接信 號接觸件之間以金屬板形式定位分離的電遮蔽件。遮蔽件 藉由阻斷接觸件之電場之混合而用於阻斷信號接觸件之間 的串或。接地接觸件亦常用於阻斷鄰接差分信號對之間的 串訊。 耑要更小、更輕之通信設備,因此希望可將連接器 製造,更小且更輕’同時提供相同的效能特性。遮蔽件在 連接器中佔據原本可用於提供額外信號接觸件的寶貴空間 且因此限㈣觸件密度(及因此之連接器尺寸)。此外,製 造及插人此類遮蔽件大體上增加與製造此類連接器有關的 !體成本|某些應用中’已知遮蔽件佔連接器成本之 40/。或更岗。遮蔽件的另一已知缺點在於其等阻抗較低。 因此’為在-高接觸件密度連接器中使阻抗夠高,將需要 使接觸件較小以致其等對於許多應用而言不夠強健。 因而希望提供佔據最少量基板空間同時減少電連接器之 信號接觸件之間之串訊出現的一電連接器。 【發明内容】 根據-個實施例,一電連接器包含一第一接觸件模植及 鄰接第-接觸件模組的一第二接觸件模組。各個接觸件模 組具有複數個接地接觸件及信號接觸件。各個接地接觸件 及信號接觸件包含一配合部分、一安裝部分及一中間部 分,該中間部分在配合部分與安襄部分之間延伸。在各個 148802.doc 201112533 接觸件模組中’接地接觸件之中間部分安置於—第一共同 平面内且信號接觸件之中間部分安置於與第—共同平面隔 開的-第二共同平面中。第—接觸件模組及第二接觸件模 組經配置使得第-及第二接觸件模組之兩個鄰接信號接觸 件刀別界定一差分信號’使得鄰接信號接觸件之中間部分 /刀別比第一及第二接觸件模組之兩個鄰接接地接觸件之争 間部分隔得更近。 【實施方式】 參考圖1A,一電連接器系統2〇包含一第一電連接器22, 其經組態以電連接至可作為一印刷電路板(pCB)提供的一 第一基板24 ;及一第二電連接器26,其經組態以電連接至 一第二基板28(諸如一 PCB)。第一及第二電連接器22及26 經組態以相互配合以使第一與第二基板22與26相互電通 信。 亦參考圖1B,第一電連接器22包含一連接器外殼3〇,該 連接器外殼30為介電質或電絕緣,且界定一頂端32、一相 對底端34、一前端36、一相對後端38及相對側面40。相對 側面40沿一縱向L隔開’前端及後端36、3 8沿大體上相對 於縱向L垂直的一橫向a隔開,且頂端及底端3 2及3 4沿大 體上相對於橫向A及縱向L垂直的一橫截方向T隔開。根據 所繪示之實施例,橫戴方向T為垂直定向,且縱向及橫向L 及A為水平定向’但應瞭解在使用期間連接器外殼3〇之定 向可變化。根據所繪示之實施例’連接器外殼3〇在縱向中 係繪示為細長。 148802.doc -6- 201112533 連接器外殼30界定一配合介面42靠近前端36而安置且一 安裝介面44靠近底端34而安置。安裝介面44經組態以可操 作地接合第一基板24,而配合介面42經組態以可操作地接 合第二電連接器26。配合介面42界定延伸穿過前端36之複 數個對準插座穴45。穴45可配置於沿一縱向共同列方向39 隔開的複數個橫戴延伸之行47及沿一橫截共同列方向”隔 開的複數個縱向延伸之列5丨中。電連接器22可按需要包含 許多行47及列51。 亦參考圖1C,第一電連接器22包含導電且由連接器外殼 30固疋的複數個電接觸件46。特定而言電連接器包含複 數個接觸件模組55 ’該等接觸件模組55之各者包含複數個 電接觸件46。各個接觸件模組55包含一對引線框總成57, 該等引線框總成57之各者包含一各自的引線框外殼58,其 可為固定電接觸件46之各自的第一及第二複數個-及_ 的介電或電絕緣材料。電連接器22可按需要包含任何數目 之接觸件模組55。電接觸件46之各者界定一配合部分㈣ 近配合介面42而安置,且—相對安裝部分5()靠近安裝介面 44而安置。特定而言,電接觸件46之安裝部分观底端μ 向下橫截地延伸’且配合部分48向前橫向延伸至插座心 後部之-位置q目應地,各個配合部分啊與—對應插座 穴45可操作地對準。 第一電連接器20可界定從外殼灣截延伸㈣複數個肋 52 ’其可按緣示縱向對準,且凹槽料置於鄰接的肋Μ之 間。連接器外殼30可包含—引導構件59,該引導構件叫 I48802.doc 201112533 一對向前突出之突出物61的形式。 現參考圖1D,第二電連接器26包含一連接器外殼60,該 連接器外殼60為介電質或電絕緣,且界定一頂端62、—相 對底端64、一前端66、一相對後端68及相對侧面70。相對 側面70沿著縱向l隔開,前端及後端66及68沿著橫向a隔 開’且頂端及底端62及64沿著橫截方向τ隔開。 連接器外殼60界定一配合介面72靠近前端66而安置且一 女裝介面74靠近後端68而安置。特定而言,連接器外殼6〇 之頂知及底i而62及64從後端68向前延伸,而前端66及相對 側面70敞開以在配合介面72處界定一穴7 1。安裝介面74經 組態以可操作地接合第二基板28,而配合介面72經組態以 可操作地接合第一電連接器22。 第二電連接器26包含延伸穿過連接器外殼6〇之後端68且 由其支撐的第二複數個電接觸件76。電接觸件76各者界定 —配合部分78靠近配合介面72而安置,且一相對安裝部分 8〇靠近安裝介面74而安置。特定而言,第二複數個電接觸 件%之安裝部分80延伸至連接器外殼6〇之後端68的後部, 且配合部分78從連接器外殼60的後端68向前延伸且在穴71 中終止。連接器外殼60包含一引導構件63,該引導構件63 為經定尺寸以接納連接器外殼30之突出物61的一對凹槽65 之形式。因此’引導構件59及63經組態接合以致當連接器 22與26配合時對準電連接器22及26。連接器外殼60進一步 包含經組態以接納於凹槽35中的複數個肋67,凹槽35安置 於第一電連接器22的鄰接肋52之間。 148802.doc 201112533 ^圖1E中所繪示,連接器外殼60可界定延伸穿過後端68 的複數個氣道槽82,其靠近電接觸件76之安裝部分8〇以容 許空氣通過連接器外殼6〇,此可減少在操作期間的電接觸 . 件之間的串訊。 在操作期間’電連接器22及26經組態以彼此配合使得第 二電連接器26之配合介面72與第—電連接器之配合介面42 配合。根據所繪示之實施例,連接器外殼3〇之前端刊接納 於連接器外殼6G之穴41中。亦參考gj1F,並於以下更詳細 的描述,當電連接器22及26彼此配合時,電接觸件%之配 合部分78延伸穿過各自的插座穴45並電連接至電接觸件46 之配合部分48。因此,各個配合部分48可與一對應插座穴 45可操作地對準使得配合部分78可沿著一橫向插入方向37 插入穿過插座穴45並電連接至電接觸件46之配合部分48。 電接觸件46之安裝部分50可電連接至第一基板24的電跡線 以使電接觸件與基板24電通信且一個或多個電裝置亦連接 至基板24。類似地,電接觸件76之安裝部分80可電連接至 第二基板28之電跡線以使電接觸件與基板28電通信且一個 或多個電裝置亦連接至基板28。安裝部分50及80被繪示為 • 分別地經壓配進入至延伸穿過基板24及28的互補孔之針眼 . 式尾部。或者’安裝部分5 0及8 0可經組態以表面安裝於各 自的基板24及28。因此,電連接器22及26可經配合以使基 板24與28電通信。 根據所繪示之實施例,配合部分48接納配合部分78。因 此’電接觸件46可稱為插座接觸件且電連接器22可稱為一 148802.doc 201112533 插座連接器。電接觸件76可稱為插頭接觸件及電連接器26 可稱為一插頭連接器。然而應瞭解電連接器22及26可在不 脫離本揭示内容的情況下根據任何合適替代實施例建構。 例如’第一電連接器22可替代地建構為電接觸件46由第二 電連接器26之電接觸件76接納的一插頭連接器,其可替代 地建構為一插座連接器。 此外,根據所繪示之實施例,連接器外殼3〇之配合介面 42被定向為相對於安裝介面44大體上垂直,且電接觸件46 之配合部分48相對於安裝部分50大體上垂直。因此,電連 接器22可稱為一直角電連接器,且如上所述繪示為一直角 插座連接器。連接器外殼60之配合介面72相對於安裝介面 74大體上平行定向,且電接觸件%之配合部分”大體上平 行於安裝部分80。因此電連接器26可稱為一垂直電連接 益,且如上所述被繪示為一垂直插頭連接器。應瞭解,電 連接器22當然可替代地組態為—垂直電連接器,且電連接 器26可替代地組態為一直角電連接器。 電連接器22及26可為經遮蔽或無遮蔽,即電連接器22及 %可各包含(或可缺乏)在鄰接電接觸件46之間、鄰接的電 接觸件76之間或沿著電接觸件46及/或76的遮蔽材料。例 如安置於第一電連接器22之鄰接肋52間之凹槽35可含有一 電接觸件,該電接觸件可為一導電頂部遮蔽件之部分。第 二電連接器26可類似地含有安置於鄰接肋27之間的導電接 針,使得在第一及第二電連接器22與26配合時接針接觸且 因此與第一電連接器22之頂部遮蔽件電連接。第-電連接 J48802.doc -10- 201112533 器20可界疋從外殼3〇橫截地延伸出之 苴 如軸向對準,且凹請安置於諸鄰接肋52之間:連 接裔外喊3G可包含為—對向前突出的突出物61之形式的一 引導構件59。連接器外殼6〇進一步包含複數個肋,該複 數個肋67經組態以接納於安置於電連接器22之鄰接肋之 間的凹;f曰3 5中。或者(或此外),某些(至多全部)電接觸件 4 6及某些(至多全部)電接觸件7 6可按需要含有或塗布任何 非導電損耗的適合導電材料以進一步減少操作期間在鄰接 電接觸件之間的串訊。 現參考圖2A至B,接觸件模組55包含一第一接觸件模組 “a,該第一接觸件模組55a繼而包含一第一引線框總成 57a及緊鄰接第一引線框總成57a安置的一第二引線框總成 57b,且如所繪示對接第一引線框總成57a。第一引線框總 成57a包含一第一引線框外殼9〇a及由第一引線框外殼9〇丑 支撐的一第一複數個電接觸件46a。第一引線框總成57&可 提供作為一插入模製引線框總成(IMLA),藉此第一引線框 外豉90a係覆蓋模製至第一複數個電接觸件46&上。第一引 線框外殼90a分別界定一前配合端92a及與前配合端92&橫 向隔開的一相對的後端94a ; 一下安裝端96a及與下安裝端 96a橫截隔開的一上端98a ;及縱向相對之第—及第二内部 及外部側面1 〇〇a及1 〇 1 a。第一複數個電接觸件46a之各者 界定從第一引線框外鉸90a之前配合端92a延伸向前的一配 合部分48a,及從第一引線框外殼9〇a之下安裝端96&延伸 向下的一相對安裝部分50a。亦參考圖3A,第—複數個電 148802.doc -11 - 201112533 接觸件46a之各者界定在配合部分48a與安裝部分50a之間 延伸的一中間部分49a。中間部分49a之至少一部分係相對 於配合部分48a及安裝部分50a而傾斜。第一複數個電接觸 件46a之各者的中間部分49a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全部)嵌入 於第一引線框外殼96a中且安置於第一及第二側面1〇〇3與 1 0 1 a之間。如圖9A及10A中所繪·示,中間部分49a係安置 地比第二側面101 a更靠近第一側面1 〇〇a。 類似地,第二引線框總成57b包含一第二引線框外殼9〇b 及由第二引線框外殼90b支撐的一第二複數個電接觸件 46b。第二引線框總成57b可提供作為一 IMLA,藉此將第 二引線框外殼90b覆蓋模製於第二複數個電接觸件46b上。 第一引線框外殼90b分別界定一前配合端92b及與前配合端 92b橫向隔開的一相對後端94b ; —下安裝端96b及與下安 裝端96b橫截隔開的一上端98b ;及縱向相對的第一及第二 内部及外部側面1 〇〇b及101 b。内部側面1 〇〇b面向接觸件模 組55a之内部側面1 〇0a。第一複數個電接觸件46b之各者界 定從第二引線框外殼9〇b之前配合端92b延伸向外的一配合 部分48b ;及從第二引線框外殼9〇a之下安裝端96b延伸向 下的一相對安裝部分50b。亦參考圖3A,第二複數個電接 觸件46b之各者界定一中間部分49b,其在配合部分48b與 安裝部分50b之間延伸(且經繪示為在其間連接)。中間部分 49b之至少一部分相對於配合部分48b及安裝部分5〇b傾 斜。第一複數個電接觸件46b之各者的中間部分49b之至少 一部分(例如全部)嵌入於第二引線框外殼96b中且安置於第 148802.doc •12· 201112533 一及第二側面100b及101b之間。如圖9A及10A中所繪示, 中間部分49b比第二側面10 lb更靠近第一侧面1〇〇b安置。 亦參考圖3 A ’第一電接觸件46a在共同行方向53中沿著 第一引線框外设9 0 a有規則地隔開。類似地,第二電接觸 件46b在共同行方向53中沿著第二引線框9〇b有規則地隔 開。第一及第二引線框總成5 7a及57b彼此鄰接放置使得各 自的第一側面100a與100b面向彼此且各自第二側面丨〇丨&與 1 01 b背向彼此。因此,引線框總成5 7a與57b之各自第二側 面101a與101b界定第一接觸件模組55a的第一及第二各自 外部側面103a及l〇5a。 當第一接觸件模組55a之第一及第二引線框總成57a及 57b彼此鄰接地安置時,第一及第二電接觸件46a及46b以 一交替圖案沿著共同行方向5 3配置,使得第一電接觸件 463沿著共同行方向53鄰接第二電接觸件46b安置,且第二 電接觸件46b沿著共同行方向53鄰接第一電接觸件46a安 置。特定而言,沿著共同行方向53 ’最上部第二電接觸件 46b界定第一接觸件模組55a之最上部電接觸件46,而最下 邛第電接觸件4 6 a界定第一接觸件模組5 5 a之最下部電接 觸件46。橫截地安置於第二複數個電接觸件46b之諸鄰接 者之間的第一複數個電接觸件46a之各者係安置於第二複 數個電接觸件46b之鄰接者之間的中間。類似地,橫截地 安置於第一複數個電接觸件46a之諸鄰接者之間的第二複 數個電接觸件46b之各者安置於第一複數個電接觸件46a之 鄰接者之間的中間。 148802.doc 13 201112533 現亦參考圖3 B至C,第一複數個電接觸件4 6 a之至少一 個(或至多全部)的安裝部分5 0a可相對於各自的中間部分 49a偏移。因此,第一複數個電接觸件46a可組態為偏移電 接觸件。特定而言’第一複數個電接觸件46a之各者包含 一差排介面102a,該差排介面l〇2a連接中間部分49a與安 裝部分50a以造成安裝部分5(^在朝著第一引線框外殼9〇a 之第一侧面100a的方向中相對於中間部分49a偏移。安裝 部分50a在平行於中間部分493的一方向中延伸。中間部分 49a被繪示為包含界定沿著共同行方向兄延伸之各自寬邊 104a的一對相對外表面,及界定沿著共同列方向39在寬邊 104a之間連接之邊緣1〇以的一對相對外表面。因此寬邊 l(Ma亦在邊緣106a之間連接。寬邊1〇乜界定在相對邊緣 106a之間的一長度,且邊緣1〇心界定在相對寬邊⑺牝之間 的一長度,使得寬邊104a之長度大於邊緣1〇6&之長度。就 此而δ,應瞭解寬邊104&面向第一引線框外殼卯&之第一 及第二側面1〇〇3及1(Ha。 類似地,第二電接觸件46b之至少一個(或至多全部)的 安裝部分50b可相對於各自的中間部分视偏移。特定而 言,第二複數個電接觸件46b之各者包含—差排介面 1㈣,該差排介面1 連接Μ部分與安裝部分5〇b以 造成安裝部分50b在朝向第二引線框外殼㈣之第一側面 藝之一方向中相對於中間部分桃偏移。安裝部分儀在 平行於中間部分49b的一士 ^ 77 b的方向申延伸。中間部分49b被繪示 為包含界疋沿荖。 ' 向3延伸之各自寬邊l〇4b的一對 I48802.doc 201112533 相對外表面,及界定沿著共同列方向39在寬邊104之間連 接之邊緣106b的一對相對外表面。因此寬邊1〇4b亦在邊緣 l〇6b之間連接。寬邊104b界定相對邊緣1〇6b之間的一長 度’且邊緣1 〇6b界定相對寬邊1 〇4b之間的一長度,使得寬 邊104b之長度大於邊緣i〇6b之長度。就此而言,應瞭解寬 邊l〇4b面向第二引線框外殼9〇b之第一及第二側面1〇〇]3及 101b。 應進一步瞭解安裝部分50a在朝向第二複數個電接觸件 46b之一方向中相對於其等中間部分49a偏移,且安裝部分 50b在朝向第一複數個電接觸件46a之一方向中相對於其等 中間部分49b偏移。換言之,第一接觸件模組55a的第一複 數個電接觸件46a之安裝部分5〇a及第二複數個電接觸件之 安裝部分50b朝向彼此偏移,且彼此偏移。 繼續參考圖2八至3(:,第一複數個電接觸件46a之中間部 分49&係共面且對準或安置於垂直地或於橫截方向中延伸 的一第一共同平面l〇8a之上。類似地,第一複數個電接觸 件46b之中間部分49b共面且對準或安置於垂直地或於橫戴 方向中延伸的一第二共同平面1〇8b之上。因此第一與第二 共同平面1〇8&與10813彼此平行,且沿著共同行方向”延 伸。因此,第一及第二平面1〇83及1〇扑彼此平行延伸,且 田第一與第二引線框總成57&與571)彼此鄰接放置以形成第 一接觸件模組55a時沿著共同列方向39彼此隔開。安裝部 分5〇a在朝向第二共同平面1〇扑之一方向中相對於各自之 第一共同平面l〇8a偏移,且安裝部分5〇b在朝向第一共同 148802.doc 201112533 平面108a的一方向中相對於各自之第二共同平面1〇肋偏 移。 或者,現參考圖4A至C,第一複數個電接觸件46a可為 平坦,使得第一複數個電接觸件46a之一者(或至多全部)的 中間部分49a及安裝部分50a被安置於第一共同平面1〇8& 上。換5之,第一電接觸件46a可缺乏差排介面1〇2a,使 得第一複數個電接觸件46a之一者(或至多全部)的中間部分 49a與安裝部分50a共面。因此應瞭解第一引線框總成 之第一複數個電接觸件46a的一者(或至多全部)可包含差排 介面102a,且第一引線框總成57a之第一複數個電接觸件 46a之一者(或至多全部)可缺乏差排介面i〇2a ^ 類似地,第一複數個電.接觸件46b可為平坦,使得第二 複數個電接觸件46b之一者(或至多全部)的中間部分4外及 安裝部分50b被安置於第一共同平面1〇扑上。換言之,第 二電接觸件46b可缺乏差排介面1〇几,使得第二複數個電 接觸件4 6 b之一者(或至多全部)的中間部分4 9 b與安裝部分 5〇b共面。因此應瞭解第二引線框總成57b之第二複數個電 接觸件46b之一者(或至多全部)可包含差排介面⑺几,且第 一引線框總成57b之第二複數個電接觸件46b之一者(或至 多全部)可缺乏差排介面1〇21)。 現參考圖3A及3D ’第-複數個電接觸件之配合部分偽 從與各自中間部分49_準之—位置延伸,且因此在大體 上垂直於插入方向37(參見圖1F)且朝向第一引線框外殼9〇a 之第-側面100a的一縱向中亦與第一共同平面ι〇8&對準。 M8802.doc -16· 201112533 換吕之,配合部分483延伸朝向第二引線總成57b且因此朝 向第二引線框總成57b之第二複數個電接觸件465。特定而 5,第一配合部分48a大致為〇形,且包含從中間部分49a 向前橫向延伸的橫截地相對之臂n〇ae第一配合部分48a 進一步包含一腳部112a,該腳部U2a連接於諸臂u〇a之間 使得臂110a從腳部112a朝第一引線框外殼9〇a之第一側面 l〇〇a延伸。腳部U2a可安置於共同平面1〇8a中並因此與 中間部分4 9 a對準。 第一配合部分48a可進一步包含從臂11〇a延伸向前且橫 截地相對以將一插座丨16a界定其間的第一及第二接觸件梁 U4a,該插座丨16a經組態以接納對應的第二複數個電接觸 件76之配合部分78。接觸件梁丨丨乜之前端可朝彼此向外擴 張以當配合部分78接納於插座116a+時提供抵著配合部分 78的一固定彈簧力。如圖8中所繪示,連接器外殼3〇之插 座穴45與第一複數個電接觸件46a之配合部分48a對準。例 如,由第一及第二接觸件梁114a界定的插座116&可操作地 對準插座穴45使得配合部分78可沿著插入方向37插入穿過 插座穴45且進入至插座丨丨6a,使得兩個接觸件梁丨丨接觸 所接納之配合部分78,因而在電接觸件8〇與第一複數個電 接觸件46a之間建立—電連接。換言之,複數個插座穴45 與弟複數個電接觸件4 6 a之配合部分4 8 a的一所選者對 準。 類似地,繼續參考圖3人及3£),第二複數個電接觸件46b 的配合部分48b從與各自中間部分49b對準的一位置延伸, 148802.doc 201112533 且因此在大體上垂直於插入方向37(參見圖1F)且朝向第二 引線框外殼90b之第一側面1 〇〇b的一縱向中亦與第_共石 平面108b對準。換言之,配合部分48b延伸朝第一引線2 總成57a且因此朝向第一引線框總成57a之第—複數個電接 觸件46a。特定而言,第二配合部分48b大致為c形且包 含從中間部分49b橫向向前延伸的橫截地相對之臂η此。 第二配合部分48b進一步包含一腳部U2b,該腳部^孔連 接於諸臂110b之間使得臂UOb從腳部丨^朝向第一引線框 外殼90b之第一側面i〇0b延伸。腳部112]3可安置於共同平 面108b中,且因此對準中間部分49b。 第二配合部分48b可進一步包含從臂u〇b向前延伸且橫 截地相對以將一插座l16b界定於其間的第一及第二接觸件 梁114b,該插座n6b經組態以接納對應的第二複數個電接 觸件76之配合部分78。接觸件梁1141?之前端可朝彼此向外 擴張以當配合部分7 8接納於插座1丨6 b中時提供抵著配合部 分78之一固定彈簧力。如圖8中所繪示,連接器外殼儿之 插座穴45與第二複數個電接觸件46b之配合部分4肋對準。 例如,由第一及第二接觸件U4b界定的插座丨丨讣可操作地 對準插座穴4 5使得配合部分7 8可沿著插入方向3 7插入穿過 插座穴45且進入至插座U6b中使得兩個接觸件梁U4b接觸 所接納之配合部分78,因而在電接觸件8〇與第二複數個電 接觸件46b之間建立一電連接。換言之,複數個插座穴45 與第一複數個電接觸件46b之配合部分48b之一所選者對 準。因此,插座穴45之各者與第一複數個電接觸件46a之 148802.doc -18- 201112533 配合部分48a及第二複數個電接觸件46b之配合部分4扑之 一所選者對準。此外’插座116a&116b相對於共同行方向 53彼此至少部分對準。 現參考圖5A至7C,接觸件模組55包含一第二複數個接 觸件模組55b,其繼而包含一第三引線框總成57c及緊鄰接 第三引線框57c且如所繪示對接第三引線框總成5乃安置的 一第四引線框總成57d。第三引線框總成57c包含一第三引 線框外殼90c及由第三引線框外殼9〇c支撐的第一複數個電 接觸件46a。第三引線框總成57c的第一複數個電接觸件 46a係如上所述相對於第一引線框57&之第一複數個電接觸 件46a建構。例如,第二接觸件模組55b之第一複數個電接 觸件46a可包含如圖6八至〇中所繪示的差排介面1〇2&或如 圖7八至(:中所繪示可為平坦且缺乏差排介面i〇2a。然而, 第一複數個電接觸件46a不同地放置於第三引線框外殼9〇c 中,例如位於第三引線框外殼9〇c中相對於第一引線框外 /λ 90a中之第一複數個電接觸件4以之放置的不同位置,如 以下將詳細描述。 第四引線框總成57d包含一第四引線框外殼9〇{1及由第四 引線框總成90d支撐的第二複數個電接觸件46b。第四引線 框總成57d之第二複數個電接觸件46b如上所述相對於第二 引線框總成57b之第二複數個電接觸件46b而建構。例如, 第一接觸件模組57b之第二複數個電接觸件46b可如圖6八至 D中所繪示包含差排介面職,或如圖^至c中所緣示可 為平坦的且缺乏差排介面職。然而,第二複數個電接觸 148802.doc •19· 201112533 件46b不同地放置於第四引線框外殼9〇(1中’例如,位於第 四引線框外殼90d中之不同位置(其係相對於第二引線框外 殼90b中之第二複數個電接觸件46b之放置),如以下將更 詳細地加以描述。 第三引線框總成57c可提供作為一插入模製引線框總成 (IMLA) ’藉此將第三引線框外殼9〇c覆蓋模製於第一複數 個電接觸件46a之上。第三引線框外殼90c*別界定一前配 合端92c及與前配合端92C橫向隔開的一相對後端94c、一 下女裝纟而96c及與下安裝端96c橫截地隔開的一上端98c以 及縱向相對的第一及第二内部及外部側面丨〇〇(:及丨〇丨^^第 一複數個電接觸件46a之各者的配合部分48a從第三引線框 外豉90c之前配合端92c延伸向前,且第一複數個電接觸件 46a之各者的安裝部分5〇a從下安裝端9^延伸向下。第一 複數個電接觸件46a之各者的中間部分49a之至少一部分 (例如全部)係嵌入於第三引線框外殼96c且安置於第一與第 一側面1 00c與1 〇 1 c之間。如圖9A及1 0A中所繪示,中間部 分49a比第二側面1 〇 1 c更靠近第一側面丨〇〇c而安置。 類似地,第四引線框總成57d可提供作為一插入模製引 線框總成(IMLA),藉此將第四引線框外殼9〇d覆蓋模製於 第二複數個電接觸件46b之上。第四引線框外殼9〇d分別界 定一則配合端92d及與前配合端92(1橫向隔開的相對後端 94d、一下安裝端96d及與下安裝端96d橫截地隔開的一上 端98d以及縱向相對的第一及第二内部及外部側面丨〇〇(}及 l〇ld。内部側面100d面朝第二接觸件模組55b的内部側面 148802.doc -20· 201112533 100c。第二複數個電接觸件46b之各者的配合部分48b從第 四引線框外殼90d之前配合端92d延伸向前,且第二複數個 電接觸件46b之各者的安裝部分5〇b從下安裝端96d延伸向 下。第一複數個電接觸件46b之各者的中間部分49b的至少 一部分(例如全部)係嵌入於第四引線框外殼96d中且安置於 第 及第一側面1 〇 〇 d與1 〇 1 d之間。如圖9 A及1 〇 A中所繪 示’中間部分49b比第二側面l〇ld更靠近第一側面1〇〇(1而 安置。 因此,第一引線框外殼90a、第二引線框外殼9〇b、第三 引線框外殼90c及第四引線框外殼9〇d全部大體上彼此相同 地建構。 亦參考圖6A,第一電接觸件46a沿著共同行方向53中之 第三引線框外殼90c有規則地隔開。類似地,第二電接觸 件46b沿著共同行方向53中之第四引線框9〇d有規則地隔 開。第三及第四引線框總成57c及57d彼此鄰接放置使得各 自的第一侧面100c與l〇〇d面向彼此且各自第二側面101(;與 10Id背向彼此。因此’引線框總成57c及57d之各自第二側 面l〇lc及1 Old界定第二接觸件模組55a之各自第一及第二 外部側面103b及105b。 如上所述,第一複數個電接觸件46a在第三引線框外殼 90c中之定位不同於在第一引線框外殼9〇a中之定位,且第 二複數個電接觸件46b在第四引線框外殼9〇d中之定位不同 於第二引線框外殼90b中之定位。特定而言,當第二接觸 件模組55b之第二與第四引線框總成57c與57d彼此鄰接安 148802.doc •21- 201112533 置時,第一及第二電接觸件46a及46b以一交替圖案沿著共 同行方向53配置’使得第一電接觸件46a沿著共同行方向 53鄰接第二電接觸件46b而安置,且第二電接觸件46b沿著 共同行方向53鄰接第一電接觸件46a而安置。特定而言, 沿著共同行方向53,第一複數個電接觸件46a之最上部者 界定第二接觸件模組55b之最上部電接觸件46(與第一接觸 件模組55a之第二複數個電接觸件46b的最上部者相對), 而第二複數個電接觸件46b之最下部者界定第二接觸件模 組55b之最上部電接觸件46(與第一接觸件模組55a之第一 複數個電接觸件46b的最下部者相對)。因此,第一及第二 複數個電接觸件46a及46b沿著共同行方向53相對於彼此之 位置分別不同於在第一及第二接觸件模組55a及55b中的位 置。 現參考圖9A及10A,第一電連接器22被繪示為具有八個 連續行47a至h及八個連續列51&至11,但如上所述電連接器 22可按需要包含任何數目的行47及列51。根據所繪示之實 施例,列5 1為最上部之列且列5丨h為最下部之列。行π之 數目可與列51之數目相同或不同。第一接觸件模組55a之 第一複數個電接觸件46a的中間部分49a安置於列5丨b、 51d、51f及5ih中,且第一接觸件模組55a之第二複數個電 接觸件46b的中間部分49b安置於列51&、51c、5ie及51§ 中。第二接觸件模組55b之第一複數個電接觸件46a的中間 部分49a安置於51a、51c、51e及51g中,且第二接觸件模 組55b之第二複數個電接觸件46b之中間部分4外安置於列 148802.doc •22· 201112533 51b、51d、51f及51h中。 現特別參考圖9A至B,電連接器22係依一重複的55a_ 55b-55b-55a組態配置於緊鄰接接觸件模組之第一接觸件組 態124中,使得在緊鄰接接觸件模組之間不安置接觸件模 組。正如所繪示,第一接觸件模組55a安置於行47&、 47d、47e及47h中,且第二接觸件模組55b安置於行47b、 47c、47f及47g中。因此,根據圖9A至B中所繪示的實施 例,電連接器包含提供作為第一接觸件模組55a的一第— 接觸件模組120a、提供作為第二接觸件模組55b的一第二 接觸件模組120b、提供作為第二接觸件模組55b的一第三 接觸件模組120c及提供作為第一接觸件模組55a的一第四 接觸件模組12〇d。 現參考圖2A至B、5八至8及9A至B ’在第一接觸件組態 4中提供第一及第二接觸件模組12〇a及120b使得第一 接觸件模組55a之第二側面1〇5a(參見圖2a)鄰接於第二接 觸件模組55b之第一側面103b(參見圖5A)而安置。因此, 2 —引線框總成57b之第二外部侧面1〇11^鄰接第三引線框 〜成57c之第二外部側面1〇lc安置。第一接觸件模組卩&之 $二複數個電接觸件49b之各者與第二接觸件模組之第 複數個電接觸件49a之各者安置於同一列。類似地,第 接觸件杈組55a之第一複數個電接觸件49a之各者與第二 接觸件模組551?之第二複數個電接觸件49b之各者安置於同 一列。 接觸件模組55a之第一複數個電接觸件46a的中間部 148802.doc -23· 201112533 分49a比第二側面105a更靠近第一側面⑺“而安置。第一 接觸件模組55a之第二複數個電接觸件46b的中間部分4外 比第一側面103a更靠近第二側面1〇5a而安置。第二接觸件 模組55b之中間部分49a比第二側面1〇51?更靠近第一側面 103b而安置。第二接觸件模組55b之中間部分4外比第一側 面103b更靠近第二側面丨〇5b*安置。 相應地,g第一與第一接觸件模組5 5 a與5 5 b彼此鄰接安 置使得第二側面1 〇5a如圖9B中相對於第一及第二接觸件模 組120a及120b所續·示面向第一側面1〇3b時,第—及第二接 觸件模組120a及120b之中間部分4913及493分別比第一及第 一接觸件模組120a及120b之中間部分49a及49b分別隔得更 近。第一及第二接觸件模組12〇a及i2〇b之鄰接第一及第二 複數個電接觸件46a及46b分別沿著共同列方向3 9界定接地 接觸件G。第一及第二接觸件模組12〇21及12〇b之鄰接第二 及第一複數個電接觸件46b及46a沿著共同列方向39分別界 定信號接觸件S。鄰接信號接觸件s沿著共同列方向3 9界定 差分L號對122。因此,應瞭解第一及第二接觸件模組 120a及120b的鄰接信號接觸件46b及46a之各個差分對122 之中間部分49b及49a分別比第一及第二接觸件模組丨2〇&及 120b之鄰接接地接觸件46a及46b之各個對的中間部分49a 及49b分別隔得更近。或者,信號接觸件8可提供作為單端 信號接觸件。 第一接觸件組態124中的差分信號對丨22之信號接觸件無 緊鄰接另一信號接觸件安置者。相反,一接地接觸件G係 148802.doc •24· 201112533 緊鄰接各個差分對122之信號接觸件S安置。例如,一接地 接觸件G可安置於各自列中之差分對122的兩側上,且一接 地接觸件〇可安置於其等各自行57中之差分對122之各個信 號接觸件c的兩側上。因此,可說一給定差分對丨22之信號 接觸件S被接地接觸件G圍繞,因而在操作期間提供減少的 串訊。此外,由於界定一給定差分信號對122的鄰接信號 接觸件S之中間部分係一起比鄰接的接地接觸件偏移得更 近,因此複數個差分信號對122亦彼此更隔開,因而在操 作期間減少串訊。第一電連接器122可在界定一差分信號 對122的諸信號接觸件S之間提供改良的電磁場耦合,使得 第一電連接器22可缺乏遮蔽且以每秒1 〇〇億位元操作而具 有6°/。或更少之非同步(最差情況)為多作用串訊。 此外,當第二與第一接觸件模組55b與55a鄰接彼此安置 使得第二側面l〇5b如圖9B中所繪示相對於第三及第四接觸 件模組120c及120d面朝第一側面1 〇3a時,第三及第四接觸 件模組12 0 c及12 0 d之中間部分4 9 b及4 9 a分別比第三及第四 接觸件模組120c及120d之中間部分49a及49b分別隔得更 近。第三及第四接觸件模組12〇c及i20d之鄰接第一及第二 複數個電接觸件46a及46b沿著共同列方向39分別界定電接 觸件G。第三及第四接觸件模組12(^及12〇(ΐ之鄰接第二及 第一複數個電接觸件46b及46a沿著共同列方向39分別界定 信號接觸件S。沿著共同列方向39的鄰接之信號接觸件8界 定差分信號對122。因此’應瞭解第三及第四接觸件模組 120c及120d之鄰接彳§说接觸件46b及46a之各個差分對122 148802.doc •25- 201112533 的中間部分49b及49a分別比第三及第四接觸件模組12〇^及 120d之各對鄰接接地接觸件46a及46b的中間部分49&及4外 分別隔得更近。 應瞭解四個接觸件模組丨2 〇 a至12 0 d之各者具有與接觸件 模組120a至12〇d之其他各者不同的接觸件組態。不同接觸 件組態可為下列之至少-者:⑴相對於沿著各個接觸件模 組之各自行之一共同行方向的信號接觸件及接地接觸件之 一不同指定;及(2)在接觸件模組中電接觸件之一放置。 例如,第一接觸件模組12〇a被繪示為如同第—接觸件模 組55a,而第二及第三接觸件模組12叽及12以各者被繪示 為如同第二接觸件模組55bm接觸件模組咖 之第一複數個電接觸件4以之列位置不同於在共同行方向 53中沿著其等各自行的第二及第三接觸件模組丄裏及u〇c 之第-複數個電接觸件46a之列位置。類似地,第—接觸 件模組120a之第二複數個電接觸件畅之列位置不同於在 共同行方向53中沿芸盆笙久ώ & T〜者其寻各自订的第二及第三接觸件模組 120b及12Ge之第二複數個f接觸件杨之列位置。 」匕外’第-接觸件模組12〇3就沿著行47a之行方向53 …有—著饤47d之第四接觸件模組12Qd不同的信號 觸件及接地接觸件之指定。特定而言,當第-及第四接) 件模組120a: 120d兩者被繪示為第一接觸件模組乂&(且丨 此八有與〜者饤方向之各自接觸件模財的電接觸件之^ 同放置)時’第-接觸件模组12〇a之第一複數個電接射 伽為接地接觸件G,而第四接觸件模組副之第—複㈣ 148802.doc •26· 201112533 電接觸件46a為信號接觸件s。類似地,第一接觸件模組 120a之第二複數個電接觸件杨的各者為一信號接觸件s, 而第四接觸件模組120(1之第二複數個電接觸件4仍的各者 • 為一接地揍觸件G。 自於各個差分信號對122之信號接觸件s安置於不同行^ 中且,口著八同列方向3 9鄰接彼此而安置,因此信號接觸件 S之寬邊104面朝彼此(參見圖3B&6B)。因此,可說差分作 唬對122之各者係一寬邊耦合的差分信號對。 進一步瞭解第一接觸件組態124提供一第一接觸件模組 120a ;沿著共同列方向39緊鄰接第一接觸件模組安置 的一第二接觸件模組12〇b ;及一第三接觸件模組,其 沿著列方向39鄰接第二接觸件模組12〇b而安置使得第二接 觸件模組120b分別安置於第一及第三接觸件12(^與i2〇c之 間。第一、第二及第三接觸件模組12〇3至(;之各者分別包 含沿著各自行47a至c而隔開的複數個電接觸件46。接觸件 模組12(^至c之各者的電接觸件46之至少一者為_信號接 觸件s,且接觸件模組12〇3至(:之各者的電接觸件46之至少 一者為一接地接觸件G。第一接觸件模組12〇a之電接觸件 46a及46b如上所述相對於接觸件模組55a以一第一圖案沿 著共同行方向53配置。第二接觸件模組12〇b之電接觸件 46a及46b沿著行方向以不同於第一圖案的—第二圖案配 置,且第三接觸件模組12〇c之電接觸件以一第二圖案配 置第接觸件組態124進一步包含一第四接觸件模組 120d ’其緊鄰接第三接觸件模組丨2〇c安置,使得第三接觸 148802.doc •27- 201112533 件模組120c女置於第二接觸件模組l2()b與第四接觸件模组 ⑽之間。第四接觸件模組咖包含沿著行⑺隔開的複 數個電接觸件46。第四接觸件模組1·之電接觸件46之至 少-者係-信號接觸件s ’且第四接觸件模組_之電接 觸件46的至/纟係_接地接觸件G。第四接觸件模組no 之電接觸件46沿著行方向53以第一圖案配置。 現特別參考圖1(^B,電連接器22依-重複55b_55a. 55a-55b之組態於緊鄰接接觸件模組的一第二接觸件组能 ⑽配置’使得在緊鄰接接觸件模組之間不安置接觸: 模組。因此,應瞭解第二接觸件組態126不同於第一接觸 件組態124。特定而言,第二接觸件組態126與第—接觸件 組態124相反,藉此第一接觸件組態124中的第一接觸件模 組55a由第二接觸件組態126的第二接觸件模組55b代替, 且第一接觸件組態124的第二接觸件模組55b由第二接觸件 、、且L 126中之第一接觸件模組55a代替。正如所繪示,第二 接觸件模組55b安置於行47a、47d、47e及47h中,且第一 接觸件模組55a安置於行47b、47c ' 47f及47g中。因此, 根據圖10A至B中所繪示之實施例,電連接器包含提供作 為第二接觸件模組55b的一第一接觸件模組丨2如、提供作 為第一接觸件模組55a的一第二接觸件模組12〇b、提供作 為第一接觸件模組55a的一第三接觸件模組12〇<:及提供作 為第二接觸件模組55b的一第四接觸件模組12〇d。 現參考圖2A至B、5A至B及10A至B,在第二接觸件組態 126中’提供第一及第二接觸件模組120a及120b使得第二 148802.doc • 28· 201112533 接觸件模組55b之第二側面1〇5b(參見圖5A)係鄰接第一接 觸件模組55a之第一側面1〇3七而安置(參見圖2八)。因此, 第四引線框總成5 7 b之外部側面丨〇丨d係鄰接第一引線框總 成57a之外部側面1〇la安置。第二接觸件模組55匕之第一複 數個電接觸件49a之各者與第一接觸件模組55a之第二複數 個電接觸件49b之各者安置於同一列。類似地,第二接觸 件模組55b之第二複數個電接觸件49b之各者與第二接觸件 模組55b之第一複數個電接觸件49a之各者安置於同一列。 第二接觸件模組55b之第二複數個電接觸件斗讣的中間部 分49b比第一側面i〇3b更靠近第二側面1〇5b而安置。第一 接觸件模組55a之第一複數個電接觸件46a的中間部分49a 比第一側面1 〇5 a更靠近第一側面1 〇3a而安置。第二接觸件 模組55b之中間部分49a比第二側面i〇5b更靠近第一側面 103b而安置。第一接觸件模組55a之中間部分49b比第一側 面103a更靠近第二側面丨()5£1而安置。 相應地’當第二及第一接觸件模組55b及55a鄰接彼此而 安置使得第二側面1 〇5b如圖1 0B中所繪示相對於第一及第 二接觸件模組120a及120b面朝第一側面i〇3a時,第一及第 二接觸件模組120a及120b之中間部分49b及49a分別比第一 及第二接觸件模組120a及120b之中間部分49a及49b分別隔 得更近。第一及第二接觸件模組120a及120b之鄰接第一及 第二複數個電接觸件46a及46b沿著共同列方向39分別界定 接地接觸件G。第一及第二接觸件模組120a及120b之鄰接 第二及第一複數個電接觸件46b及46a沿著共同列方向39分 148802.doc •29- 201112533 別界定信號接觸件s。鄰接信號接觸件8沿著共同列方向39 界定差分信號對122。因此,應瞭解第一及第二接觸件模 組120a及120b之鄰接信號接觸件46b及46a的各個差分對 122之中間部分49b及49a分別比第一及第二接觸件模組 120a及120b之鄰接接地接觸件46a及46b之各個對的中間部 分49a及49b分別隔得更近。或者,信號接觸件s可提供作 為單端信號接觸件》 第二接觸件組態126中之差分信號對122之信號接觸件s 無緊鄰接另一 k號接觸件安置者❶相反,一接地接觸件G 係緊鄰接各個差分對122之信號接觸件S安置。例如,一接 地接觸件G可安置於各自列中的差分對122之兩側上,且一 接地接觸件G可安置於各自行57中的差分對122之各個信號 接觸件c的兩側上。因此,可說一給定差分對i 22之信號接 觸件S被接地接觸件G圍繞,因而在操作期間提供減少的串 訊。 此外’當第一及第二接觸件模組55a及55b彼此鄰接安置 使得第二側面105a如圖10B中所繪示相對於第三及第四接 觸件模組12 0 c及12 0 d面朝第一側面1 〇 3 b時,第三及第四接 觸件模組120c及120d之中間部分49b及49a分別比第三及第 四接觸件模組120c及120d之中間部分49a及49b分別隔得更 近。第三及第四接觸件模組120c及120d之鄰接第一及第二 複數個電接觸件46a及46b沿著共同列方向3 9分別界定接地 接觸件G。第三及第四接觸件模組i2〇c及I20d之鄰接第二 及第一複數個電接觸件46b及46a沿著共同列方向39分別界 148802.doc -30- 201112533 定信號接觸件S。鄰接信號接觸件S沿著共同列方向39界定 差分彳a號對122。因此’應瞭解第三及第四接觸件模組 120c及120d之鄰接信號接觸件46b及46a之各個差分對122 之中間部分49b及49a分別比第三及第四接觸件模组12〇(^及 120d之鄰接接地接觸件46a&46b之各個對的中間部分49a 及49b分別隔得更近。 應瞭解四個接觸件模組120a至120d之各者具有不同於四 個接觸件模組120a至120d之其他各者的一接觸件組態。不 同接觸件組態可為下列至少一者:(1)相對於沿著各個接觸 件模組之各自行之一共同行方向的信號接觸件及接地接觸 件的不同}曰疋,及(2)在接觸件模組中電接觸件之一放 置。 例如,第一接觸件模組12〇a被繪示為第一接觸件模組 別,而第二及第三接觸件模組讓及12叫者被繪示為 第一接觸件模組55a。因此,第一接觸件模組12〇a之第一 複數個電接觸件的列位置不同於在共同行方向Η中沿著其 等各自行的第二及第三接觸件模組12〇13及丨2〇c之第一複數 個電接觸件46a之列位置。類似地,第_接觸件模組ΐ2〇& 之第二複數個電接觸件46b之列位置不同於在共同行方向 53中沿著其等各自行的第二及第三接觸件模w鳥及㈣ 之第二複數個電接觸件46b之列方向。 此外,第-接觸件模組心相對於沿著行…的行方向 53具有不同於沿著行47d 筮 <弟四接觸件模組120d的信號接 觸件及接地接觸件的一指定。特宏 & 相疋特疋而s,當第一及第四接 148802.doc -31 - 201112533 觸件模組120认胸兩者被繪示為第二接觸件模組说(並 因此在沿著行方向的各自之接觸件模組中具有相同的電接 觸件之放置)時,第一接觸件模組咖之第—電接觸件仏 之各者為-接地接觸件G,而第四接觸件模組⑽之第一 複數個電接觸件46a之各者為一信號接觸件§。類似地,第 接觸件模組120a之第二複數個電接觸件4的之各者為一 信號接觸件S ’而第四接觸件模組12Gd之第二複數個電接 觸件46b之各者為一接地接觸件G。 由於在圖10B中各個差分信號對122之信號接觸件s安置 方、不同仃53中且沿著共同列方向39彼此鄰接安置,因此信 號接觸件S之寬邊104面向彼此(參見圖沾及叫。因此,差 刀L號對122之各者可為一寬邊耦合的差分信號對。 、。〇所繪示之實施例一起描述的實施例已以繪示方式呈 見且因此本發明並非意欲受限於所揭示之實施例。此 外,除非另有說日月,否則上述各個實施例之結肖及特徵可 應用於本文中所描述的其他實施例。相應地,Μ此技術 者將瞭解到本發明欲涵蓋包含在本發明之精神及範圍内 的所有修改及替代配置,例如所隨附之中請專利範圍所陳 述者。 【圖式簡單說明】 圖1Α係根據一個實施例而建構的一電連接器系統之一透 視圖,該實施例包含經組態以電連接至第一及第二各自基 板的一第一電連接器及一第二電連接器; 圖1B係圖1A中所繪示之第一電連接器的一透視圖,其 148802.doc •32· 201112533 包含一連接器外殼及由連接器外殼支撐的複數個電接觸 件; 圖1C係外殼經移動的圖1B中所繪示之第一電連接器之 一部分的一透視圖,其繪示固定電接觸件的複數個接觸件 模組; 圖1D係圖1A中所繪示之第二電連接器之一透視圖; 圖1E係圖1A中所繪示之第二電連接器之另一透視圖; 圖1F係圖1A中所繪示的電連接器總成的一截面側視 圖’其顯示與第一電連接器配合的第一電連接器; 圖2A係繪示圖1C中繪示之接觸件模組的第一者一透視 圖,其包含一第一引線框總成及一第二引線框總成; 圖2B係圖2A中所繪示之第一接觸件模組的一分解視 圖,其包含具有固定一第一複數個電接觸件的一第一引線 框外殼的-第-引線框總成,及具有固第二複數個電 接觸件的-第二引線框外殼的—第二引線枢總成; 二複數個電接觸件; 圖3 B係圖3 A中所繪示的第一 圖3A係圖2八至26中所矣會示的第一接觸件模組的一透視 圖’其中第-及第二引線框外殼被移除以顯示該第一及第 接觸件模組沿線3B-3B所得 的一截面側視圖; 接觸件模組的一仰視平面 圖3C係圖3A中所繒·示的第一 接觸件模組的一前視圖; -接觸件模組之一透視圖 圖3D係圖3A中所繪示的第一 4 圖4A係圖3A中所繪示的第一 148802.doc •33· 201112533 但其繪不根據本發明之一替代實施例建構的第一及第二複 數個電接觸件; 圖4B係圖4A中所綠示之第一接觸件模組沿線4b_4b所得 的一截面側視圖; 圖4C係圖4A中所繪示的接觸件模組之一仰視平面圖; 圖5A係圖1C中所繪示之接觸件模組之—第二者的一透 視圖’其包含-第三引線框總成及一第四引線框總成; 圖5B繪示圖5A中所繪示第一接觸件模組的—分解圖, 其包含第三引線框總成’其具有固定第—複數個電接觸件 之-第三引線框外殼’使得第一複數個電接觸件在第三引 線框外殼中具有不同於圖2B中所繪示㈣—5丨線框外殼中 之-安置;及第四接觸件總成,其具有固定第二複數個電 接觸件之-第四引線框外殼,使得第二複數個電接觸件在 第四引線框外殼中具有不同於圖2 B中所繪示的第二引線框 外殼中之一安置; 圖6 A係圖5 A至5 B令所繪示的第二接觸件模組的一透視 圖,其中第三及第四引線框外殼經移除以顯示第三及第四 複數個電接觸件; 圖6B係圖6A中所繪示之第二接觸件模組沿線6b_6b所得 的一截面側視圖; 圖6C係圖6A中所繪示的第二接觸件模組之一仰視平面 圖; 圖6D係圖6A中所繪示之第二接觸件模組之一前視圖; 圖7A係圖6A中所繪示之第二接觸件模組之一透視圖, I48802.doc •34- 201112533 但其顯示根據一替代實施例捷媒认仿 只她例建構的第三複數個電接觸 圖7B係圖7A中所繪示之第_ ’ 弟一接觸件模組沿線7B_7b所得 的一截面侧視圖; 圖7C係圖7At所繪示的接觸件模組之—仰視平面圖; 圖8係顯示-配合介面的圖1B中㈣示的第— 之一截面前視圖,· 圖9 A係圖1 c中所繪示的垃艇从, _ 不的接觸件模組之一截面前視圖, 其顯示為一第一接觸件*日能 午、·且心的圖2A及5A中所繪示的第一 及第二搔觸件模組; 圖9B係圖9 A中缘示的接觸件糕έ j饮咽仟衩組的第一及第二複數個 電接觸件之一示意圖; 圖10Α係圖1C中所綠示的接觸件模組的—截面前視圖, 其緣示為不同於圖9A中所繪示的第一組態的一第二接觸件 組態的圖2A&5A中所繪示的第—及第二接觸件模組;及 圖10B係圖10A中所繪示的接觸件 數個電接觸件的一示意圖。 及第-複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20 電連接器 22 第一電連接器 24 第一基板 26 第二電連接器 28 第二基板 30 連接器外殼 32 頂端 148802.doc •35- 2011125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2 44 45 46、46a、46b 47 、 47a-47h 48、48a、48b 49a、49b 50、50a、50b 51 ' 51a-51h 52 53 55 ' 55a ' 55b 57 、 57a-57h 58 59 60 61 底端 凹槽 前端 橫向插入方向 後端 縱向共同列方向 側面 配合介面 安裝介面 穴 電接觸件 行 配合部分 中間部分 安裝部分 列 肋 橫截共同行方向 接觸件模組 引線框總成 引線框外殼 引導構件 連接器外殼 突出物 148802.doc -36- 201112533 62 63 64 65 66 67 68 70 71 72 74 76 78 80 82 90a-90d 92a、92b 94a-94d 96a-96d 98a-98d lOOa-lOOd lOla-lOld 102a、102b 103a ' 103b 頂端 引導構件 底端 凹槽 前端 肋 後端 相對側面 穴 配合介面 安裝介面 電接觸件 配合部分 配合部分 氣道槽 引線框外殼 前配合端 後端 安裝端 上端 第一側面 第二側面 接合介面 側面 148802.doc -37- 201112533 104a 、104b 寬邊 105a 、105b 側面 106a 、106b 邊緣 108a 、108b 共同平面 110a 、110b 臂 112、 112a 、 112b 腳部 114a 、114b 接觸件梁 116a 、116b 插座 120a-120d 接觸件模組 122 差分信號對 124 第一接觸件組態 126 第二接觸件組態 A 橫向 C 信號接觸件 L 縱向 G 接地接觸件 S 信號接觸件 T 橫截方向 148802.doc -38-

Claims (1)

  1. 201112533 七申凊專利範圍·_ !· 一種電連接器,其包括: 件接觸件模組及鄰接該第―接觸件模組的一接觸 件二二個接觸件模組具有複數個第-及第二電接觸 千4專第—及第二電接觸件之各者勺人 ^ v - 一&壯A J丁心合耆包含一配合部分、 女裝4分及一中間部分, 兮忠壯Α 中間#分在該配合部分與 ν女裳部分之間延伸,傕彳專名 ms 仏冑使传在各個接觸件模組中該等第 電接觸件之該等中間部分安置於 辞望 乐共冋平面内且 μ等第一電接觸件之該等 j丨刀文置於與該第一共同 千面隔開的一第二共同平面中, 其中該等第一接觸件模组及 , 夂及專第二接觸件模組經分 別地配置使得該等第一及第_ 乐一接觸件核組之該等第二電 接觸件的兩個鄰接第二電接觸件分別比該等第一及第二 接觸件模組之該等第一電接觸件之兩個鄰接第一電接觸 件的S亥等中間部分隔得更近。 2. 如請求们之電連接器’其中該等第—電接觸件為接地 接觸件且該等第二電接觸件為信號接觸件,且該等信號 接觸件之該兩個鄰接信號接觸件界定一差分信號對。 3. 如請求項2之電連接器’其中該等信號接觸;:該等接 地接觸件以一交替圖y-., 朁回莱/〇者—仃方向配置於各個接觸件 模組中。 4. 如請求項2之電連接器,其中該等信號接觸件之該等安 裝部分相對於該等信號接觸件之該等中間部分偏移,且 4等接地接觸件之該等安裝部分相對於料接地接觸件 148802.doc 201112533 的該等中間部分偏移。 5_如請求項2之電連接器,其中該等信號接觸件之該等中 間部分與該等信號接觸件之該等安裝部分共面,且該等 接地接觸件之該等中間部分與該等接地接觸件之該等安 裝部分共面。 6.如請求項2之電連接器,其中該等信號接觸件及接地接 觸件之该等配合部分分別相對於該等信號接觸件及接地 接觸件之該等中間部分偏移。 7·如請求項2之電連接器,其中該電連接器包括一插座連 接器,其具有固定該等第一及第二接觸件模組的一外 殼,該外殼界定複數個對準的插座穴,該等插座穴亦與 該等接地接觸件及該等信號接觸件之該等配合部分對準 使得該等插座穴經組態以接納與該等接地接觸件及信號 接觸件之該等配合部分配合的對應插頭。 8_ —種電連接器,其包括 一連接器外殼,其界定複數個插座穴; 由该連接器外殼固定的一第一引線框總成及在鄰接該 第一引線框總成之一位置處由該連接器外殼攜載的一第 一引線框總成,該第一引線框總成包含一第一引線框外 殼及由該第一引線框外殼固定的複數個信號接觸件該 第一引線框總成包含一第二引線框外殼及由該第二引線 框外/Λ固疋的複數個接地接觸件,使得該等信號接觸件 及接地接觸件以一交替圖案沿著一行方向配置,各個信 唬接觸件及接地接觸件包含一配合部分、一安裝部分及 148802.doc 201112533 在該配合部分與該安裝部分之間延伸的—中間部分, 其中该等接地接觸件之該彡中間#分安置於一第一共 同平面内且該等信號接觸件之該等中間部分安置於與該 第八同平面隔開的一第二共同平面内,該等接地接觸 件之5玄等配合部分在朝著該第二共同平面的—方向内相 對於該第-共同平面偏移,該等信號接觸件之該等配合 部分在朝著該第—共同平面之-方向内相對於該第二共 同平面偏移,且各個插座穴與該等信號接觸件之該等配 合部分及該等接地接觸件之該等配合部分之-所選者對 準。 9.如^求項8之電連接器’其中該電連接器包括-插座連 接窃#具有經對準的插座穴,該等經對準的插座穴經 組態以接納與該等信號接觸件及接地接觸件之該等配合 部分配合的一互補插頭連接器之各自的插頭接觸件,其 X等插座a與4等信號接觸件及接地接觸件之該 合部分對準。 10· —種電連接器,其包括: 第一接觸件模έ且、| T. > 件模向緊鄰接該第一接觸 井 *置的—第二接觸件模組、以及沿著該列方向緊 =該第:接觸件模組安置之-第三接觸件模組,使得 f; : =件模組安置於該第-與該第三接觸件模組之 間 σ亥等弟一、裳一;S發一 第二接觸件模組之各者包含沿著 :自刪的複數個電接觸件,該等電接觸件之至少— 者為—信號接觸件且該等電接觸件之至少-者為-接地 148802.doc 201112533 接觸件; 其中δ玄第一接觸件模組之該等電接觸件係依-第—圖 〃著行方向配置,該第二接觸件模組之該等電 件係依^同於㈣_圖案之―第二圖案沿著該行方向配 /第-接觸件模組之該等電接觸件係依該第 案配置。 一國 η.如請求項1〇之電連接器,其中該第二接觸件模組之該信 说接觸件及邊第三接觸件模組之該信號接 分信號對。 1久差 12·Γ請求項1G之電連接器,其進—步包括-第四接觸件模 二;=接觸件模組緊鄰接該第三接觸件模組安置使 于"/第二接觸件模組安置 - 一接觸件模組與該第四 接觸❹組之間,該第四接觸件模組包含沿著—各 隔開的複數個電接觸件,該等電接觸件之至少 丁 =號=件且該等電接觸件之至少一者為—接地接 二=該第四接觸件模組之該等電接觸件依該第一圖 案〜者该行方向配置。 13 之電連接S,其中該等接地接觸件及信號接 地接安置於各自的第一位置處,且該等接 號接觸件依該第二圖案安置於各自的第二 置處,其中該等第二位置不同於該等第 14·—種電連接器,其包括·· 一連接器外殼; 第一接觸件模組、-第二接觸件模組、—第三接觸 I48802.doc 201112533 =,、且及—第四接觸件模組,各個接觸件模組包含-接 觸件模組外殼以及包含複數個接地接觸件及複數個信號 接觸件的複數個電接觸件’其中各個接觸件模组且有不 同於其他接觸件模組之各者的一不同接觸件… 15. 如請求項14之電連接器,其中各個接觸件模Μ之該等電 接觸件沿著一各自行隔開,且該接觸件組態包括下列至 少一者:(1)相對於沿著各個接觸件模組之該等各自行的 一共同行方向的該等信號接觸件及接地接觸件之一不同 指定’及(2)在該等接觸件模組中該等電接觸件之一放 置。 148802.doc
TW099118004A 2009-06-04 2010-06-03 Low-cross-talk electrical connector TW201112533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8426809P 2009-06-04 2009-06-0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12533A true TW201112533A (en) 2011-04-01

Family

ID=43298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18004A TW201112533A (en) 2009-06-04 2010-06-03 Low-cross-talk electrical connector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851926B2 (zh)
EP (1) EP2438660A2 (zh)
CN (3) CN102460849B (zh)
TW (1) TW201112533A (zh)
WO (1) WO2010140064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84705B (zh) * 2012-09-28 2015-05-11 Molex Inc 電連接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31851A1 (en) 2012-08-22 2014-02-27 Amphenol Corporation High-frequency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4124411B (zh) * 2014-08-07 2016-02-03 湖南丰源业翔晶科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用软包锂离子电池模块
US9685736B2 (en) 2014-11-12 2017-06-20 Amphenol Corporation Very high speed, high density 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system with impedance control in mating region
CN109565137A (zh) 2016-05-31 2019-04-02 安费诺有限公司 高性能线缆终端装置
CN115296060A (zh) 2016-10-19 2022-11-04 安费诺有限公司 用于电连接器的安装接口的组件及电连接器
CN106654729B (zh) * 2016-11-30 2019-06-07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差分连接器及其差分对布置结构、差分连接器插头
TWI788394B (zh) 2017-08-03 2023-01-01 美商安芬諾股份有限公司 電纜總成及製造其之方法
EP3682511A4 (en) * 2017-09-11 2021-05-12 Smiths Interconnect Americas, Inc. SPRING PROBE CONNECTOR FOR CONNECTING A CIRCUIT BOARD TO A BACK PANEL
US10665973B2 (en) 2018-03-22 2020-05-26 Amphenol Corporation High density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5632285A (zh) 2018-04-02 2023-01-20 安达概念股份有限公司 受控阻抗线缆连接器以及与其耦接的装置
US10931062B2 (en) 2018-11-21 2021-02-23 Amphenol Corporation High-frequency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3557459B (zh) 2019-01-25 2023-10-20 富加宜(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被配置用于线缆连接到中板的i/o连接器
US11189943B2 (en) 2019-01-25 2021-11-30 Fci Usa Llc I/O connector configured for cable connection to a midboard
US11437762B2 (en) 2019-02-22 2022-09-06 Amphenol Corporation High performance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O2021055584A1 (en) 2019-09-19 2021-03-25 Amphenol Corporation High speed electronic system with midboard cable connector
CN115516717A (zh) 2020-01-27 2022-12-23 富加宜(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高速、高密度直配式正交连接器
CN115428275A (zh) 2020-01-27 2022-12-02 富加宜(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高速连接器
CN113258325A (zh) 2020-01-28 2021-08-13 富加宜(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高频中板连接器
USD1002553S1 (en) 2021-11-03 2023-10-24 Amphenol Corporation Gasket for connec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5191A (en) 1897-12-07 miller
US4846727A (en) * 1988-04-11 1989-07-11 Amp Incorporated Reference conductor for improving signal integrity in electrical connectors
US5795191A (en) 1996-09-11 1998-08-18 Preputnick; Georg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shielded modules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5993259A (en) 1997-02-07 1999-11-30 Teradyne, Inc. High speed, high density electrical connector
US6503103B1 (en) 1997-02-07 2003-01-07 Teradyne, Inc. Differential signal electrical connectors
JPH1167369A (ja) 1997-08-18 1999-03-09 Japan Aviation Electron Ind Ltd 高速伝送に適したコネクタ
US5961355A (en) * 1997-12-17 1999-10-05 Berg Technology, Inc. High density interstitial connector system
AU2001236600A1 (en) * 2000-02-03 2001-08-14 Teradyne, Inc. High speed pressure mount connector
US6551140B2 (en) * 2001-05-09 2003-04-22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differential pair terminals with equal length
US6692272B2 (en) 2001-11-14 2004-02-17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High spee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771635A (zh) * 2003-09-22 2006-05-10 本多通信工业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
US7131870B2 (en) * 2005-02-07 2006-11-07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175446B2 (en) * 2005-03-28 2007-02-13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621779B2 (en) * 2005-03-31 2009-11-24 Molex Incorporated High-density, robust connector for stacking applications
US7431616B2 (en) * 2006-03-03 2008-10-07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Orthogonal electrical connectors
US7500871B2 (en) * 2006-08-21 2009-03-10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 with jogged contact tails
WO2008156851A2 (en) * 2007-06-20 2008-12-24 Molex Incorporated Mezzanine-style connector with serpentine ground structure
US20080318455A1 (en) * 2007-06-25 2008-12-2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Backplane connector with high density broadside differential signaling conductors
CN201178147Y (zh) * 2008-03-05 2009-01-0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US20110256763A1 (en) * 2010-04-07 2011-10-20 Jan De Geest Mitigation of crosstalk resonances in interconnects
JP4831505B1 (ja) * 2010-06-08 2011-12-07 山一電機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の防水構造、それを用いたプラグコネクタ、ソケットコネクタ、および、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84705B (zh) * 2012-09-28 2015-05-11 Molex Inc 電連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60849B (zh) 2015-10-21
EP2438660A2 (en) 2012-04-11
US20120135643A1 (en) 2012-05-31
WO2010140064A3 (en) 2011-05-19
US8851926B2 (en) 2014-10-07
CN104022401A (zh) 2014-09-03
CN102460849A (zh) 2012-05-16
WO2010140064A2 (en) 2010-12-09
CN104022401B (zh) 2017-06-30
CN104466539A (zh) 2015-03-25
CN104466539B (zh) 2017-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112533A (en) Low-cross-talk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9994892B (zh) 电连接器、电连接器组件、引线框组件和相关方法
US9997871B2 (en) Electrical cable connector with grounding sheet
CN102356520B (zh) 具有带肋的接地板的电连接器
US7785152B2 (en) High density connector having two-leveled contact interface
JP4188908B2 (ja) 差動信号コネクタ用端子組立体
JP5756110B2 (ja) シールドすることを含むプラグイン接続
US765865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s and circuit boards having non-ohmic plates
TWI483478B (zh) Connectors and connector systems
US1021810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825173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latch system easy to operating
WO2011053903A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offset mounting terminals
KR20070119717A (ko) 유전성 삽입체를 구비한 고밀도 강성 커넥터
TW200814452A (en) Hinged leadframe assembly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0854572B (zh) 连接器
CN102570116B (zh) 用于电连接器的接口触头
CN201805026U (zh) 垂直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