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103360A - Flat light sour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Google Patents

Flat light sour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103360A
TW201103360A TW098123220A TW98123220A TW201103360A TW 201103360 A TW201103360 A TW 201103360A TW 098123220 A TW098123220 A TW 098123220A TW 98123220 A TW98123220 A TW 98123220A TW 201103360 A TW201103360 A TW 20110336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electrode
layer
light source
form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232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ung-O Kim
Chi-Neng Mo
Po-Chuan Tsai
Shang-Chih Wu
Mei-Tsao Chiang
Original Assignee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filed Critical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Priority to TW0981232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103360A/zh
Priority to US12/538,156 priority patent/US20110006672A1/en
Publication of TW2011033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03360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65/00Lamps without any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Lam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65/04Lamps in which a gas filling is excited to luminesce by an external electromagnetic field or by external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for indicating plasma display pane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61/00Gas-discharge or vapour-discharge lamps
    • H01J61/02Details
    • H01J61/30Vessels; Containers
    • H01J61/305Flat vessels or contain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Vessels And Coating Films For Discharge Lamps (AREA)

Description

201103360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 本發明揭露了一種平面光源產生器’待別是一種局允度且尚發 光效率的平面光源產生器。 【先前技術】 近幾年來,液晶顯示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LCD panel) 由於外型輕薄、耗電量少以及無輻射污染,已經躍升成為主流的顯 示裝置。由於液晶顯示面板本身·並不具有發‘光的功能故在液晶顯.一 示面板後方必須提供一背光模組(backlightmodule)作為光源,才能 達到顯示的功能。 由於冷陰極燈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 CCFL)具有高輝 光7C度且已為成熟的發展技術,背光模組中常使用冷陰極燈管作為 ,光之燈源。冷陰極燈管所提供之高輝紐係於燈管内灌注果㈣ 蒸氣作為其放電氣體。但近年來環保意識的興起,各國對於采蒸氣 雜p &轉制乳5_平開兮與朗各種無料平面光 源產生器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 請參考第i圖,第i __為#絲之平面光源產生器之 201103360 示意圖。如第1圖所示,此平面光源產生器包含兩透明基板u,13, 在兩透明基板11,13之間則設置有兩螢光層15,17、一反射層19以 及一放電室21。放電室21内具有氙氣作為主要放電氣體,並搭配 氖氣作為緩衝氣體。此平面光源產生器還包含一組左電極23a,23b 以及一組右電極25a,25b。若分別對左電極23a,23b與右電極25a,25b 施加一交流電,例如在左電極2如,231)施以正電壓而在右電極 25a,25b施以負電壓,於兩電極之間會形成一放電路徑A,.促使放電 室21中喊氣解離喊生電漿。電衆.巾被激發的雜原子會以放射 紫外線的方式將能量釋放出來,而所釋放的紫外線會進一步撞擊螢 光層15,17以發出可見光,而成為一光源。 + 、, 由於此無汞平面光源之電極係位於基板的左右兩側,其放# 徑較長(如放電路徑A) ’故可提供較高的發光亮度和效率。例如在 30%氙氣/70%氖氣,250ton·的氣體混合下,以25kHz的交流電壓驅 動可達到1側ed/m2的亮度和35.9 lm/W的發級率。但由於放電 路徑的增加,其驅動電壓必須增強到28kv才能達到上述的亮度和 效率,存在著高電壓驅動之操佩險。且在放電雜過長的情況下, 其電漿大多產生在電場最強之處,即區❹的地方,使得可見光多 集中於同-處,而造絲源均勻性不足的問題。另—方面,所產生 乏寸見光>_透明之貪被gb‘與電極所檣彳圭,使择其奋光效 果大打折扣。 因此,還需要-設計良好之平面光源產生器,以能克服上述問 201103360 題。 【發明内容】 ^發月係提供-種平面光源產生器’特別是—種低驅動電壓, 且高亮度及高發纽麵平面統產生_。 根據本侧之t請專纖圍,本發日祕提供—種平面光源產生 :。該平面光誠生器包含―第—基板、-第二基板、依序位於第 -基板上之-第-電極、—第—絕緣層與—第—勞光層、依序位於 第—土板上之第—電極、第二絕緣層與第二螢光層、以及一氣體放 “ /、中第電極包含有一導電層以及複數個尖端電極,各尖 ^電極均突出於導電層上,且分別與導電層電性連接。氣體放電室 麟置於第—螢光層與第二榮光層之間,其内部填充有至少-放電 根j本(明之φ請專纖圍,本發明還提供了-種製作平面光 源產=的方法。該方法首先提供—第—基板,接著於第—基板上 +冑極其中第—電極包含有-導電層以及複數個尖端電 極Λ、备尖罐電極均料錢電層上且分別與導錢電 於各尖端電極鱼導带思货.接者 , /、導电層上形成一第一絕緣層,再於第一基板與第一 、、巴表層上域—第—螢光層。提供m並依序在第二基板 上心成電極、一第二絕緣層以及一第二營光層。最後,將第 201103360 基板與第二基缺行封合組裝,以在f-級與$二基板之間形 成一氣體放電室。 本發明之平面光源產生器,產生的電漿並不會侷限於尖端電極 之處,而係均勻散佈於氣體放電室中,因此可達到一均勻之平面光 發射。且由於本發明特殊之電極設計,於低驅動電壓即可具備高亮 度及尚發光效率,而能廣泛應用於各種顯示裝置。 » .» 【實施方式】 在說明書及後續的申請專利範圍當中使用了某些詞彙來指稱身寺 疋的元件。所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可理解,製造商可能脅拥 不同的名詞來稱呼同樣的元件。本說明書及後續的申請專利範圍並 不X名稱的差異來作為區別元件的方式,而是以元件在功能上的差 異來作為區別的基準。在通篇說明書及後續的請求項當中所提及的 「包含」係為一開放式的用語,故應解釋成「包含但不限定於」,在 此容先敘明。 請參考第2圖,第2圖所繪示為本發明之平面光源產生器示意 圖。,如第.2.圖所示λ...本發明之平面光源產生器包含有一第一基板 3〇1、一第一電極305、一第二基板303以及一第二電極311。第一 基板301與第二基板303係相對設置,其材質可包含有機材料或無 機材料,例如玻璃、石英、塑膠、樹脂、壓克力或其他合適的透明 201103360 材質。第-電極305係設置於第-基板301面對第二基板3〇3之表 面,並包含有一導電層307以及複數個尖端電極3〇9。 ♦ . . ★導電層3〇7係位於第-基板叫之表面,討為一全面覆蓋於 第-基板301上之層狀結構,或者具有一圖案化^象㈣之結構。 參考第3 ®與第4目,第3酿第4 __為本發财平面 產生器之立體結構示意圖,為了方便卿,計僅第一基板 301、第-電極305、第二基板3〇3與第二電極311。如第3圖所示, 導電層3〇7係為全面覆蓋於第一基板3〇1之單層或多層結構,而各 尖端電極3〇9則突出於導電層撕上,並與導電層撕電性連接, 使得導電層307與各尖端電極3〇9結合而成為第一電極3〇5。 而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中,導電層撕亦可具有—圖案化 構如第4圖所不’導電層3〇7可配合各尖端電極卿的分布 而具有-圖案化之層狀結構。在第4财,導電層3 連接電極·,各連接電極彼此平行且沿—第—方向細延伸, 而各尖端雜係如於各連接電極之上,並與各連接電極 308電性連接。 307 質 鋁、銀 ^ 注意跡本發光轉生_二基板興係設 —、、光φ衫基板3〇1為反光面因此位於反光面之導電層 ”材質且選用不透明之導電材質,較佳者為可反光之導電材 !如銅!呂銀等。各尖端電極3〇9的材質則包含銅、 201103360 或其他金屬導電材質,其可以和導電層3σ7使用相同的材質也可 依各種情況*採用不同於導電層sa7之導電材質,例如導電層3〇7 採用金屬銀,而尖端電極3()9可採用金屬銘。另外,在本發明之較 佳實施例中,尖電極3〇9的形狀為圓錐體,但在不影響其他元件 的排歹!下’亦可包含其他立體形狀,例如圓柱或各種角錐體,其設 置以能突出於導電層3〇7為原則,突出高度以介於2.5馨米至3釐 米之間為佳。 清縣考第2圖,本發明之平面光源產生器還包含有一第一營 光層315,係全面覆蓋於第一基板以及位於其上之第一電極 305,其材質包含各種有機、無機或混合之螢光材料 極305以及第一螢光層315之間則設置有一絕緣層 保護第一電極305。 。另外,第4.電 313,以絕緣友 在第二基板303面對第-基板301之表面,則依序設置有一第 二電極3U、-第二絕緣層317以及一第二螢光層319。第二電極 311设置於第二基板303之表面,其可為一全面覆蓋於第二基板观 之層狀結構,如第3.圖所示,或者為—圖案化之層狀結構,如第* 圖所示’其第二電極311圖案係相對設置於第一電極3ιι圖案之上。 但第;.之排触圖索應不受限靜”電極嘗,嘗當第 -電極305為第4圖之排列方式時,其第二電極3ιι亦可為第田3圖 中全面覆蓋之層狀結構4外,於第二籠311上錢有第二絕緣 層奶。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第二基板舶係設計為平面光源產生 201103360 器之出光面’因此第二電極犯與第二絕緣層31?宜使用透明材質, 例如第二電極311可包含如氧化鋼錫(ΙΤΟ)、氧化銦辞(ιζο)、氣化 鋅!呂(ΑΖΟ)、氧化鋅鎵(GZ0)和氧化姻鎖(ΜΙ〇)等透明導電材 質。而在第二絕緣層317以及第二基板303上則全面設置有一第二 螢光層319,其材質包含各種有機、無機或混合之螢光材料。 接著4參考第2圖,本發明之平面光源產生器還包含一邊框 ’設置於第-基板3〇1與第二基板3〇3之間,使得第一螢光層 315與第二螢光層319之間形成一密封之氣體放電室323。邊框切# 之高度視各尖端電極3〇9之高度而調整,較佳者為各尖端電極· 之頂端距離第二螢光層319介於50至300微米之間。氣體放電室 323内填充有至少一放電氣體,例如各種惰性氣赋其它適合之氣 體’在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當中,氣體放電室323所填入為氣氣。 如第2圖所不’當施加一直流雙極脈衝電壓325於第一電極305 與第二電極311時,即可點亮此平面光源產生器。於兩電極3〇5,311 · 之間所形成之電壓,使位於氣體放電室323中的&氣解離產生電 漿’並發出真空紫外光,此散發之紫外光接著撞擊位於氣體放電室 323上下兩側之第一螢光層315與第二螢光層319,即可放出可見 心可見光穿過透明.之第苎基板搬與第立電極311…即耶 平面光源產生器。 由於本發明之第一電極3〇5與第二電極311係分別設置於第一 201103360 基板301與第二基板303上’而呈現一上一下的電極排列,故能實 現一較短且較平均之電場分布。4發明之尖端電極309係突出於 導電層307上,根據尖端處放電較強之原理,兩電極之間的電場會 集中在大端電極309上的尖端區域c,目此所解離之電聚也多產生 於线區域C之處。由於_觸高能量狀態,相較於第 一電極305 與仁電極311之較低電位,產生的電漿在直流雙極脈衝電壓325 交替的運作下即移往較低電位的第一電極3〇5和第二電極3ιι,也 •就是往約圖中箭頭〇的方向移動,因此所產生之電漿並不會侷限 於尖端區域C之處’而疋均勻散佈於氣體放電室奶中,故能實現 一較廣、較均勻之平面光源產生器。 一請參考第5圖與第6圖,第㈤與第6圖所繪示為本發明找 面光源產生H,其發光讀與發光效概著電壓_之關係示意;
圖,其驅動電壓之範圍為150V到26〇v。如第5圖所示,本發日胖 面光源產生絲度隨㈣壓的升高而增加,且相較於習知技 術中道V __壓,本㈣之平面絲產生科15GV的時候 就可以點亮’而在黯即可_ 78GGed/m2的發光亮度。而如第6 圖所示 不發明之平面絲產生料發光效率雜著·提高耐 加,在260V的驅動下可達到441m/w的高發光效率。因此,本事 明之平源產1器T讀能織__電_舊亮v立在; 電壓的_下仍赌高亮纽高發光效率,補省電且能廣泛應月 於各種顯示裝置。 11 201103360 ,月參考第7圖至第9圖,第7圖至第9圖所緣示為本發明中平 面光原產生器之製作步驟示意圖。如第7圖所示,首先提供一第一 基板301接著於第一基板3〇1形成一導電層如7。如前文所述,導 電層307可為一覆蓋於第一基板應上之層狀結構,或者具有一圖 案化之結構。若導電層3〇7為一圖案化層,,,如第7圖所示,其可包 3複數個連接電極3.08 ’各連接電極’ 3〇8彼此平行且沿第一方向31〇 L伸而各連接電極.3〇8可用網版印刷(呂⑽⑶printing)、噴墨印刷 (I业Jet Priming)或微影製程等方式形成。若導電層3〇7為全面覆蓋 於第基板301上之層狀結構,則可直接由一沈積製程形成。 接著,將複數個尖端電極3〇9分別植於導電層3〇7上,各尖端 電極309均突社於導電層3〇7上且分·別與導電層,3〇7..電性.連接使 知導電層307與各尖端電極3〇9形成了第一電極3〇5。接著如第8 圖所示,同樣以網版印刷的方式,於該導電層3〇7與各尖端電極3〇9 上形成第一絕緣層313。最後以喷塗法的方式將螢光體來回噴灑在 第-絕緣層313以及第-基板3Q1上,以形成第一螢光層315,如 · 此一來,即完成第一基板301上各元件之製作。 請參考第9圖,提供一第二基板303,並在第二基板3〇3上形 成卓一電極311。若’第二電極311.為一圖案化1層,,如第9圖戶斤示, 可用網版印刷、喷墨印刷或微影製程等方式形成。若第二電極311 為全面覆蓋於第二基板303上之層狀結構,則可直接由一沈積製程 形成。接著於第二電極311之上形成第二絕緣層317,最後在第二 12 201103360 .絕緣層317以及第二基板3〇3上,以喷塗法形成第二營光層3i9, 即完成第二基板303上各元件之製作。 最後,封合組裝第一基板3〇1與第二基板3〇3,例如在第一基 板3〇1與第二基板303之間形成邊框321,使得第—基板3〇1與第: 二基板303之間形成密閉之氣體放電室m。接著進行,抽真空步: 驟,將氣體放電室323内之壓力調整至的⑽,最後再冑入放電氣 •體如氙氣’即可完成本發明之平面光源產生器。. 綜上而言’本發明提供了—種平面光源產生器之結構,係使用 氙氣作為放電氣體,不僅符合環保概念,且上下兩層的電極排列加 a 上尖端電極的使用可產生更強的電場,產生的電漿並不會侷限赠 ^ 端電極之處,而係均勻散佈於氣體放電室中,因此可達到一均勻之 、: ,,發射:且由於本發明特殊之電極設計,於低驅動電_可具 ^ 備1¾¾度及高發光效率,而能廣泛應用於各種顯示裝置。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 所做之均㈣倾修飾,冑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 6【爆式停明】〜 -y- * 1 ·-»·.. « · .· . · …'·卜 ,-; 第1圖所繪福習知無汞之平面光源產生H之示意圖。 第2圖所繪示為本發明之平面光源產生器之結構示意圖。 13 201103360 ^圖與第4圖崎示為本發明中平面光源細之立體結構示意 二t第6圖所%示為本發明之平面光源產生11,Α發光古 發先效率隨著電_動之關絲意圖。 ,、發“度” ^圖至第9 _f谢㈣她細之製作步驟示意 【主要元件符說說明】 11,13 透明基板 15,17 螢光層 19 反射層 21 放電室 23a,23b左電極 25a,25b右電極 301 第一基板 303 第二基板 305 第一電極 307 導電層 308 連接電極: 309 尖端電極 310 第一方向 311 第二電極 313 第一絕緣層 315 第一螢光層 317 第二絕緣層 319 第二螢光層 321 邊框 323 氣體放電室 325 直流雙極脈衝電壓 'n ·

Claims (1)

  1. 201103360 七、申請專利範圍: 1.一種平面光源產生器,其包含: 一第一基板; 一第二基板’與該第一基板相對設置; -第-電極’設置於該第-基板面對該第二基板之表面,該第一 電極包含有-導電層以及複數個尖端電極,其料該央端電 •、 極均突出於該導電層上且分別與該導電層電性連接; 一第一螢光層,設置於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一電極上; 一第一絕緣層,設置於該第一電極與該第一螢光層之間; 一第二螢光層,設置於該第二基板與該第一螢光層之間; 一第一電極,設置於該第二基板與該第二螢光層之間; ‘ -第二絕緣層’ s置於該第二電極與該第二螢光層之間;以及 -氣體放電室,言史置於該第一螢光層與該第二榮光層之間,其中 _ 該氣體放電室内填充有至少一放電氣體。 “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平面光源產生器,其中該導電層包含有 複數個連接電極,彼此平行且沿一第一方向延伸。 3.如申請專利翻口項乏平面光源產生器,其牛各讀尖魏電極突 出於該導電層之高度介於25麓米至3董米之間。 4.如申„月專利乾園第!項之平面光源產生器,其令各該尖端電極之 15 201103360 頂端與該第二螢光層之距離介於50至300微米之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平面光源產生器,其中該放電氣體包含 惰性氣體。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平面光源產生器,其中該惰性氣體包含 &氣。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平面光源產生器,另包含一邊框,設置 於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之間使得該氣體放電室形成一密閉 空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平面光源產生器,其令該第一電極與該 第二電極具有一直流雙極脈衝電壓。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平面光源產生器,其中該第二電極的材 質包含有透明導電材料。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平面光源產生器,其中該第一電極的材 質包含有反光導電材料。. -* ' * · * * . ΓΪ * / -; 、'•口 厶 ν : / *· v ^ V — , ' *. 11. 一種製作平面光源產生器的方法,其包含: 提供一第一基板; 16 201103360 於該導電層上 於該形成一第一電極,其中該第—電極包 層以及複數個尖端電極,各該尖端電極均突$ 且分別與該導電層電性連接; 於各該尖端電極與該導電層上形成—第—絕緣層; 於該第一基板與該第―絕緣層上形成-第-螢光層; 提供=第二基板,並依序在該第二基板上形成—^二電極、 二絕緣層以及—第二螢光層;以及 將該^基板與該第二基板進行封合喊,以在該第—基板與該 第一基板之間形成一氣體放電室。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u 其中形成該第-電極的步驟, 包含: 於該第一基板上形成該導電層;以及 於該導電層上形成複數個尖端電極。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方法,其中形成該導電層的方法包含 —網版印刷製程。 认如申請專利範圍第叫之方法,其中該導電層包含有複數個連 接電極,彼此平行且沿一第一方向延伸。 1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方法,其帽該第-基板與該第二基 板進行封合組襄之步驟,包含於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之間 17 201103360 形成一邊框,使得該氣體放電室形成一密閉空間。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方法,其中於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 板進行封合組裝之後,還包含: 進行一抽真空步驟;以及 接著於該氣體放電室内填入一放電氣體。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方法,其中該放電氣體包含惰性氣體。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方法,其中該惰性氣體包含氙氣。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方法,其中該抽真空步驟包含將該氣 體放電室之壓力調整至10_6torr。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方法,其中形成該第一絕緣層的方法 包含一網版印刷製程。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方法,其中形成該第一螢光層的方法 包含一喷塗製程。 . - -- .-. . .+·.·: 、-·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方法,其中形成該第二絕緣層的方法 包含一網版印刷製程。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方法,其中形成該第二螢光層的方法 18 201103360 包含一喷塗製程。 八、圖式:
TW098123220A 2009-07-09 2009-07-09 Flat light sour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201103360A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8123220A TW201103360A (en) 2009-07-09 2009-07-09 Flat light sour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12/538,156 US20110006672A1 (en) 2009-07-09 2009-08-09 Flat light sour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8123220A TW201103360A (en) 2009-07-09 2009-07-09 Flat light sour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03360A true TW201103360A (en) 2011-01-16

Family

ID=43426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23220A TW201103360A (en) 2009-07-09 2009-07-09 Flat light sour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006672A1 (zh)
TW (1) TW201103360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99861B2 (en) * 2013-05-23 2015-08-04 Inpaq Technology Co., Ltd. Over-voltage protec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51734A (en) * 1986-11-26 1989-07-25 Hamai Electric Co., Ltd. Flat fluorescent lamp having transparent electrodes
JP3765901B2 (ja) * 1996-02-26 2006-04-12 株式会社東芝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及びプラズマ液晶ディスプレイ
JP2002075289A (ja) * 2000-08-25 2002-03-1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平面型蛍光ランプ及び光定着装置
KR100741898B1 (ko) * 2000-12-22 2007-07-24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평판형 형광램프 및 그 제조방법
JP3996450B2 (ja) * 2002-06-14 2007-10-24 Necライティング株式会社 出力光色可変の平面型希ガス放電灯とこれを用いた照明器具および点灯方法
TWI289867B (en) * 2004-02-12 2007-11-11 Delta Electronics Inc Housing and 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flat lamp using the same
US7405519B2 (en) * 2006-03-21 2008-07-29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Flat fluorescent lamp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006672A1 (en) 2011-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71224B (zh) 双面发光面光源装置
TWI442446B (zh) 發光元件及顯示裝置
CN101777295B (zh) Oled显示器的检测线布线方法及制造方法
JP5703251B2 (ja)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照明装置及び有機電界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
CN100585792C (zh) 光源装置与背光模块
TW200427356A (en) Light-emit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KR101700444B1 (ko) 유기 발광 다이오드 세그먼트
GB2424756A (en) Flat panel fluorescent lamp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CN102365770A (zh) 电致发光装置和分段照明装置
CN103682144A (zh)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及其电源供应装置
US7078857B2 (en) Flat luminescent lamp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1211748B (zh) 光源装置
KR101002278B1 (ko) 전계 방출형 백라이트 소자
TW201103360A (en) Flat light sour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200837456A (en) Light source apparatus and backlight module
KR101335913B1 (ko) 금속 배선이 매립된 기판을 포함하는 유기발광다이오드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5413401B2 (ja) バックライト源装置
CN101789208B (zh) Oled显示器的检测线布线方法及制造方法
CN104576676A (zh) 发光二极管结构
US20140211451A1 (en) Display Device, Backlight Module, and Field Emission Light Source Built Therein
TWI285856B (en) Reflective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panel and display
TWI269916B (en) Cold cathode flat lamp and patterned electrode thereof
TW200929316A (en) Apparatus of flat light source with dual-side emitting light
TWI325284B (en) Field emiss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CN100561660C (zh) 一种场发射光源及使用该光源的背光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