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035201A - Polyolefin resin composition - Google Patents

Polyolefin resin composition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035201A
TW201035201A TW098143665A TW98143665A TW201035201A TW 201035201 A TW201035201 A TW 201035201A TW 098143665 A TW098143665 A TW 098143665A TW 98143665 A TW98143665 A TW 98143665A TW 201035201 A TW201035201 A TW 20103520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lyolefin
resin composition
based resin
group
polymeriz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436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akashi Ayabe
Kohei Okamoto
Tetsuya Seguchi
Naoshi Kawamoto
Original Assignee
Adek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deka Corp filed Critical Adeka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0352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35201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10/00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08F2/44Polymeris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e.g. plasticisers, dyestuffs, fill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20Carboxylic acid am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49Phosphorus-containing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49Phosphorus-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51Phosphorus bound to oxygen
    • C08K5/52Phosphorus bound to oxygen only
    • C08K5/524Esters of phosphorous acids, e.g. of H3PO3
    • C08K5/526Esters of phosphorous acids, e.g. of H3PO3 with hydroxyaryl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54Silico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544Silicon-contain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 C08K5/5455Silicon-contain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grou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110/00Hom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 C08F110/02Eth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110/00Hom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 C08F110/04Monomers containing three or four carbon atoms
    • C08F110/06Prop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2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23/0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 treatmen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Polymerisation Methods In General (AREA)

Description

201035201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更詳言之, 係有關使特定的苯酚系抗氧化劑以有機鋁化合物包覆處 理、及藉由在烯烴系單體聚合前或聚合中、於觸媒系或聚 合系中添加磷系抗氧化劑進行聚合,更爲安定化的聚烯烴 系樹脂組成物。 Ο 【先前技術】 聚乙烯等之聚烯烴缺乏對熱或光之安定性,在高溫下 成形加工或曝露於熱或光之使用階段中會有容易氧化/惡 化、且無法得到作爲塑膠製品之必要壽命的問題。因此, 一般而言添加苯酚系抗氧化劑、磷系抗氧化劑、硫系抗氧 化劑、羥基胺化合物、受阻胺化合物、紫外線吸收劑、酸 捕捉劑等之安定劑,以防止氧化/惡化的情形。如此視用 〇 途而定選定各種添加劑、且配合等,進行實用化。而且, 於樹脂成形加工時產生的凝膠,會有導致最終製品之外觀 毀損、或黏合性等功能上的問題,企求抑制該情形產生。 在聚烯烴中添加安定劑的方法,例如使烯烴系單體聚 合的聚烯烴系樹脂與安定劑混合,藉由押出機等之加工成 形機進行熔融混練,在聚烯烴系樹脂中分散安定劑的方 法,及於烯烴系單體聚合前或聚合中添加安定劑的方法。 然而,使聚烯烴系樹脂與安定劑藉由熔融混練配合的 方法,爲對應聚烯烴系樹脂中安定劑本身之分散不佳的情 -5- 201035201 形時,會有必須添加必要量以上之安定劑的問題。 另外,於烯烴系單體聚合前或聚合中添加安定劑的方 法,例如於專利文獻1中揭示在磷系抗氧化劑存在下進行 α-烯烴聚合之製法。與在沒有使用磷系抗氧化劑下使〇1_烯 烴聚合所得的聚合物中混合抗氧化劑者相比時,在磷系抗 氧化劑存在下使α -嫌烴聚合者,可得優異的安定化效 果。 此外,於專利文獻2揭示,藉由於聚合時使用特定的 磷系抗氧化劑,在沒有阻礙烯烴聚合下,與水接觸時可得 保色性優異的聚合物。 而且,於專利文獻3中揭示,對聚烯烴而言一般使用 的安定劑之肆(3-(3,5-二-第3-丁基-4-羥基苯基)丙烯氧基 甲基)甲烷等之具有酯鍵的苯酚系抗氧化劑,爲降低聚合 觸媒之觸媒活性時,不適合於聚合前添加。 另外,於專利文獻4、專利文獻5中記載,具有乙烯 性不飽和鍵之單體於聚合前或聚合中,添加以有機鋁化合 物進行包覆處理的苯酚系抗氧化劑,製造安定化聚合物的 方法。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曰本特開昭63-926 1 3號公報 [專利文獻2]曰本特開平8-208731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平5_27 1 3 55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2006-52241號公報 [專利文獻5]日本特開2006-282985號公報 -6- 201035201 【發明內容】 如上所述,於烯烴系單體聚合前或聚合中添加安定 劑,雖可得省略於聚合後藉由熔融混練之安定劑的配合行 程之優點,惟由於會降低聚合觸媒之觸媒活性,且因安定 劑與觸媒金屬之相互作用而導致聚烯烴系樹脂被著色,故 會有聚合條件之選定、管理變得繁雜等的問題。於專利文 0 獻4、專利文獻5中,沒有任何有關苯酚系抗氧化劑與磷 系抗氧化劑之配合量及其效果的具體檢討,而且沒有記載 任何有關於聚烯烴系樹脂成形加工時抑制凝膠產生的情 形。 此外,由於伴隨近年來世界性不景氣之成本削減壓 力’企求具有更高的成本效益、且具有安定化效果之聚烯 烴。因此,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一種安定化效果與成本效 益優異的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而且,本發明之另一目的 〇 係提供一種可抑制凝膠產生、且經安定化的聚烯烴系樹脂 組成物。 本發明人等爲解決前述課題,再三深入硏究檢討的結 果’發現於烯烴系單體聚合時,藉由組合特定的苯酚系抗 氧化劑及磷系抗氧化劑予以配合,可抑制安定劑之必要 量’且可抑制成形加工時產生凝膠,可達成前述目的,遂 而完成本發明。 換言之’本發明之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其係含有使 以下述一般式(I)所示之苯酚系抗氧化劑以有機鋁化合物 201035201 進行包覆處理、及使磷系抗氧化劑於烯烴系單體聚合前或 聚合中添加於觸媒系或聚合系中,經聚合的聚烯烴系樹脂 之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其特徵爲對1 0 〇質量份前述烯烴 系單體而言添加0.001〜0.5質量份以前述一般式(I)所示 之苯酚系抗氧化劑、0.00 1〜3質量份磷系抗氧化劑所形 成。
(式中,R係表示可具有支鏈及/或環烷基之碳原子數1〜 30之烷基或碳原子數2〜30之亞烷基、可具有取代基之 碳原子數3〜12之環烷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6〜 18之芳基) 於本發明中,前述烯烴系單體以乙烯較佳;而且,前 述一般式(I)中之R以可具有支鏈之碳原子數12〜24之烷 基較佳;此外,前述磷系抗氧化劑以參(2,4 -二-第三-丁基 苯基)磷酸酯較佳;另外,前述有機鋁化合物以三烷基鋁 較佳。而且’於本發明中,前述烯烴系單體之聚合觸媒以 過渡金屬觸媒較佳;此外,前述烯烴系單體之聚合觸媒以 齊格勒-納塔型觸媒較佳。 另外,本發明之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以使用單軸押 出機,以JIS K 692 1 -2爲基準,在28CTC下進行押出加工 後之聚烯烴系樹脂的重量平均分子量爲進行押出加工前之 聚烯烴系樹脂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的50%以上較佳;此外, 201035201 以使用壓製機’在2 3 (TC下、荷重1 1 Μ P a之條件進行壓製 5分鐘予以薄膜成形時,每1cm2該薄膜中產生凝膠的個 數爲2個以下較佳。 [發明效果] 藉由本發明’可提供一種安定劑之必要量被大幅削 減,且安定化效果與成本效益優異的聚烯烴系樹脂組成 物。而且’可提供一種可抑制凝膠產生情形且經安定化的 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 [爲實施發明之形態] 於下述中,詳細說明有關本發明之聚烯烴系樹脂組成
本發明所使用的苯酚系抗氧化劑,係以下述一般式(I) 所示之化合物,對1〇〇質量份烯烴系單體而言使用0.001 〜0.5質量份(較佳者爲0.005〜0.3質量份)。
(式中,R係表示可具有支鏈及/或環烷基之碳原子數1〜 30之烷基或碳原子數2〜30之亞烷基、可具有取代基之 碳原子數3〜12之環烷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6〜 18之芳基) 前述一般式(I)中以R所示之可具有支鏈的碳原子數1 201035201 〜30之烷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 第二丁基、第三丁基、異丁基、戊基、異戊基、第三戊 基、己基、庚基、正辛基、異辛基、第三辛基、壬基、異 壬基、癸基、Η——烷基、十二烷基、十三烷基、十四烷 基、十五烷基、十六烷基、十七烷基、十八院基等’惟於 本發明中,以碳原子數爲I2〜24者更佳。院基之碳原子 數小於1 2之苯酚系抗氧化劑,變得容易揮散;烷基之碳 原子數大於24時,會有相對於苯酿系ί几氧化劑之分子量 而言苯酚之比例降低,安定化效果降低的情形。 此外,此等烷基爲可被氧原子、硫原子、或下述之芳 基中斷;烷基中之氫原子例如羥基、氰基、烯基、烯氧基 等之鏈狀脂肪族基、吡咯、呋喃、噻吩、咪唑、噁唑、噻 唑、吡唑、異噁唑、異吡唑、吡啶、噠嗪、嘧啶、吡嗪、 哌啶、哌嗪、嗎啉、2 Η -吡喃、4 Η -吡喃、苯基、聯苯基、 三苯基、萘、蒽、吡咯烷、吡咯啶、吲哚啶、吲哚、異吲 哚、吲唑、卜啉、喹啉啶、喹啉、異喹啉、或可以環烷基 等之環狀脂肪族基取代。而且,可組合此等之中斷或取 代。 前述一般式(I)中以R所示之碳數2〜30之嫌基,例 如乙烯基、丙烯基、丁烯基、己烯基、油烯基等對應於前 述院基之稀基。而且’可爲直鍵狀及支鍵狀中任何一種, 雙鍵之位置沒有特別的限制。 目IJ述嫌基可被氧原子、硫原子、或下述之芳基中斷; 燒基中之氫原子例如羥基、氰基、烯基、烯氧基等之鏈狀 -10- 201035201 脂肪族基、吡咯、呋喃、噻吩、咪唑、噁唑、噻唑、吡 唑、異噁唑、異吡唑、吡啶、噠嗪、嘧啶、吡嗪、哌啶、 哌嗪、嗎啉、2 Η -吡喃、4 Η -吡喃、苯基、聯苯基、三苯 基、萘、蒽、吡咯烷、吡略啶、吲哚啶、吲哚、異吲哚、 吲唑、卜啉、喹啉啶、喹啉、異喹啉 '或可以環烷基等之 環狀脂肪族基取代。 前述一般式(I)中以R所示之可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 Ο 數3〜12之環烷基’例如環丙基、環戊基、環己基、環庚 基、環辛基、環壬基、環癸基等,環烷基中之氫原子可以 烷基、烯基、烯氧基、羥基、或氰基取代,該烷基可被氧 原子、或硫原子中斷。 前述一般式(I)中以R所示之可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 數6〜18之芳基’例如苯基、甲基苯基、丁基苯基、辛基 苯基、4-羥基苯基、3,4,5·三甲氧基苯基、4_第三丁基苯 基、聯苯基、萘基、甲基萘基、蒽基、菲基、苯甲基-苯 Q 乙基、卜苯基-1·甲基乙基等。而且’芳基中之氫原子可 被烷基、烯基、烯氧基、羥基、或氰基取代,該烷基可被 氧原子、或硫原子中斷。 以前述一般式(1)所示之苯酚系抗氧化劑的具體構 造,例如下述化合物Ν ο _ 1〜Ν 〇_ 1 6。惟本發明不受下述化 合物所限制。 -11 - 201035201
C、C-(f
>r 9 c-c H2 'n-c„h29
化合物Ha 2 化合物No. 3
M~^18^37
Srw H0
化合物No. 4 化合物No, 5 化合物No. 6
c!c_P »2 C'n-c22h4
化合物No. 7 H, 5^-〇 化合物No.
化合物No. 9
化合物No. 10
x〇
於本發明中,以有機鋁進行包覆處理的苯酚系抗氧化 劑’爲使苯酚系抗氧化劑之苯酚性羥基的氫以有機鋁化合 物取代者’係表不藉由以水、醇、酸等之氫賦予性化合物 處理,可再生成苯酚下,實施包覆處理的苯酚系抗氧化 劑。於此等之中,以與聚合反應中觸媒之失活處理時所使 用的失活劑反應’可再生苯酚者較佳,藉由烯烴系樹脂之 聚合觸媒’通常存在於聚合系中、且不會阻害聚合的有機 -12- 201035201 鋁化合物與苯酚系抗氧化劑反應所得的苯酚鹽(鹽)更佳。 前述有機鋁化合物,例如可使用烷基鋁、烷基鹵化鋁 等,以烷基鋁較佳,以三烷基鋁更佳,具體而言例如三甲 基鋁、三乙基鋁、三正丙基鋁、三異丁基鋁、三正己基 鋁、三正辛基鋁等。前述有機鋁皆可使用作爲混合物。而 且,藉由烷基鋁或烷基鹵化鋁與水反應所得的鋁矽氧烷, 同樣地皆可使用。 0 前述苯酣系抗氧化劑之包覆(masking),可僅在惰性 溶劑中使三烷基鋁等之有機鋁化合物與苯酚系抗氧化劑予 以混合、攪拌。於藉由該方法之反應中,副生成的化合物 不會影響聚合物時可直接使用,惟副生成的化合物會阻害 聚合時,以該化合物藉由減壓餾去等除去後使用較佳。 前述惰性溶劑,例如脂肪族及芳香族烴化合物。脂肪 族烴化合物例如正戊烷、正己烷、正庚烷、正辛烷、正辛 烷、異辛烷及精製煤油等之飽和烴化合物、環戊烷、環己 Q 烷、環庚烷等之環狀飽和烴化合物等,芳香族烴化合物例 如苯、甲苯、乙苯及二甲苯等之化合物。於此等化合物 中’以使用正己院或正庚院較佳。惰性溶劑中之三院基銘 鹽的濃度’以 〇 . ο 〇 1〜〇 · 5 m ο 1 / L之範圍較佳、以 0. 〇 J〜 0.1mol/L 更佳。 本發明中所使用的磷系抗氧化劑,一般而言只要是使 用作爲細煙系樹脂之抗串1化劑者即可,例如,三苯基憐酸 酯 '參壬基苯基磷酸酯、參(2,4-二-第三丁基苯基)磷酸 醋、參(2,4-—-第二丁基_5·甲基苯基)碟酸醋、參[2_第三 -13 - 201035201 丁基- 4-(3-第三丁基-4-羥基-5-甲基苯硫基)-5 -甲基苯基] 隣酸醋、十三烷基磷酸酯、辛基二苯基磷酸酯、二(癸基) 單苯基磷酸酯、二(十三烷基)季戊四醇二磷酸酯、二(壬 基苯基)季戊四醇二磷酸酯、雙(2,4_二第三丁基苯基)季戊 四醇二磷酸酯、雙(2,6 -二第三丁基-4 -甲基苯基)季戊四醇 二磷酸酯、雙(2,4,6-三第三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磷酸 酯、雙(2,4-二枯烯基苯基)季戊四醇二磷酸酯、四(十三烷 基異次丙基二苯酚二磷酸酯)、四(十三烷基)_4,4’_正次丁 基雙(2-第三丁基-5-甲基苯酚)二磷酸酯、六(十三烷基)_ 1,1,3 -參(2-甲基-4-羥基_5_第三丁基苯基)丁烷三磷酸酯、 肆(2,4-二第三丁基苯基)聯苯二磷酸酯、9,10-二氫-9-氧 雜-10-磷菲-10-氧化物、2,2,_亞甲基雙(4,6_第三丁基苯 基)-2-乙基己基磷酸酯' 2,2,_亞甲基雙(4,6_第三丁基苯基) 十八烷基磷酸酯、2,2’-次乙基雙(4,6-二第三丁基苯基)氟 化磷酸酯、參(2-[2,4,8,1〇-肆第三丁基二苯并[d,f][l,3,2] 二氧雜磷酯-6-基]乙基)胺、2 -乙基-2-丁基丙二醇與2,4,6-三第三丁基苯酚之磷酸酯等,特別是參(2,4_二第三丁基苯 基)磷酸酯較佳。該磷系抗氧化劑於使烯烴系單體聚合所 得的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中,對1 〇 〇質量份聚烯烴系樹脂 而言使用0.001〜3質量份,較佳者爲0.001〜0.5質量 份,更佳者爲0.005〜0.5質量份。 本發明之磷系抗氧化劑的添加方法,沒有特別的限 制,以粉末狀或液狀單品添加時,由於會有不易供應給聚 合裝置或於所得的聚烯烴系樹脂中容易變得不均勻分散的 -14- 201035201 1'H形’以槳料添加較佳。進彳了獎料化時,藉由在不會影響 聚合的惰性溶劑中加入前述之磷系抗氧化劑且進行攪梓, 可容易製得漿料。 本發明中所使用的烯烴系單體,例如乙烯、丙烯、i _ 丁烯、1-己烯、3-甲基-1-丁烯、3-甲基- ;!_戊烯' 4-甲基_ 1-戊烯、乙基環鏈烷、苯乙烯或此等之衍生物等。 本發明所使用的聚合觸媒,爲週期表第3〜11族過渡 0 金屬(例如鈦、鉻、鉛、鈀、鐡、鎳、鉛、鉑、釔、釤等) 之化合物,典型例如含鈦之固體狀過渡金屬成分與有機金 屬成分所形成的齊格勒.納塔型觸媒、至少具有一個環戊 二烯骨架之週期表第4族〜第6族過渡金屬化合物與助觸 媒成分所形,成的芳環烯金屬衍生物觸媒。 烯烴系單體之聚合,必須在氮氣等之惰性氣體環境中 進行,惟可在戊烷、己烷、庚烷、甲苯、二甲苯等之惰性 溶劑中進行。而且,在不會阻害聚合的範圍內,可添加活 Q 性氫化合物、微粒子狀載體、有機鋁化合物、離子交換性 層狀化合物、無機矽酸鹽。 烯烴系單體之聚合,係藉由漿料聚合法、氣相聚合 法、大量聚合法、溶液聚合法、或組合此等之聚合法、一 段式聚合法或多段式聚合法,使烯烴系單體聚合,製造聚 烯烴均聚物的方法;或使丙烯與至少一種選自碳原子數2 〜1 2之烯烴單位所成群的烯烴(除丙烯外)單位共聚合,製 造共聚物的方法;或使乙烯、與至少一種選自碳原子數2 〜1 2之烯烴單位所成群的烯烴(除乙烯外)單位共聚合,製 -15 - 201035201 造共聚物的方法予以製造。而且’可在沒有區分分段式、 連續式下製造。於聚合的最後’例如可藉由加入水(蒸氣) 或醇,以分解觸媒。 本發明之經安定化的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視其所需 可配合其他的一般添加劑。其他的添加劑之配合方法,例 如在本發明之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中以視目的而定的配合 量混合其他的添加劑,以押出機等之成形加工機進行熔融 混練’予以造粒、成形的方法。其他的添加劑,例如紫外 線吸收劑、受阻胺化合物、重金屬惰性化劑、造核劑、難 燃劑、金屬皂、水滑石、塡充劑、平滑劑、抗靜電劑、顏 料、染料、可塑劑等,可在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中追加本 發明所使用的苯酚系抗氧化劑、磷系抗氧化劑或其他的苯 酣系抗氧化劑、磷系抗氧化劑,進行成形加工。 前述紫外線吸收劑,例如2,4 -二羥基二苯甲酮、2 -羥 基_4 -甲氧基二苯甲酮、2-羥基-4-辛氧基二苯甲酮' 5,5,-亞甲基雙(2 -羥基_4_甲氧基二苯甲酮)等之2_羥基二苯甲酮 類’ 2-(2-羥基-5_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_(2_羥基苯基-5_ 第二辛基苯基)苯并三唑、2_(2_羥基-3,5-二第三丁基苯 基)-5-氯化苯幷三唑、2_(2_羥基-3_第三丁基-5_甲基苯 基氯化苯幷三唑、2_(2_羥基-3,5·二枯烯基苯基)苯并 二哩、2,2’·亞甲基雙(4_第三辛基-6·苯并三唑苯酚)、2_ (2-經基·3_第三丁基_5_羧基苯基)苯并三唑之聚乙二醇 醋' 2-[2-經基-3-(2-丙烯醯氧基乙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 哩、2-[2_經基-3-(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5-第三丁基苯 -16- 201035201 基]苯并三唑、2-[2-羥基-3-(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5-第 三辛基苯基]苯并三唑、2-[2_羥基- 3-(2 -甲基丙烯醯氧基乙 基)-5-第三丁基苯基]-5-氯化苯并三唑、2-[2-羥基-5-(2-甲 基丙烯醯氧基乙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羥基-3-第三丁 基-5-(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苯基]苯并三唑、2_[2·羥基- 3- 第三戊基-5-(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羥基-3-第三丁基-5-(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苯基]-5-氯化苯并三唑、2-[2-羥基-4-(2-甲基丙烯醯氧基甲基)苯基] 苯并三唑、2-[2-羥基-4-(3-甲基丙烯醯氧基-2-羥基丙基) 苯基]苯并三唑、2-[2-羥基-4-(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苯 基]苯并三唑等之2-(2-羥基苯基)苯并三唑類;2-(2-羥基- 4- 甲氧基苯基)-4,6-二苯基-1,3,5-三嗪、2-(2-羥基-4-己氧 基苯基)-4,6-二苯基-1,3,5-三嗪、2-(2-羥基-4-辛氧基苯 基)-4,6-雙(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2-[2-羥基-4-(3-C12〜13混合烷氧基-2-羥基丙氧基)-4,6-雙(2,4-二甲基苯 基)-1,3,5-三嗪、2-[2-羥基-4-(2-丙烯醯氧基乙氧基)苯 基]-4,6-雙(4-甲基苯基)-1,3,5-三嗪、2-(2,4-二羥基-3-烯 丙基苯基)-4,6-雙(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2,4,6-參 (2-羥基-3-甲基-4-己氧基苯基)-1,3,5-三嗪等之2·(2-羥基 苯基)-4,6-二芳基-1,3,5-三嗪類;水楊酸苯酯、間苯二酚 單苯甲酸酯、2,4-二第三丁基苯基-3, 5-二第三丁基-4-羥基 苯甲酸酯、辛基(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甲酸酯、十二 烷基(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甲酸酯、十四烷基(3,5-二 第三丁基-4-羥基)苯甲酸酯、十六烷基(3,5-二第三丁基-4· -17- 201035201 羥基)苯甲酸酯、十八烷基(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甲 酸酯、山嵛基(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甲酸酯等之苯甲 酸酯類;2-乙基-2’-乙氧基草醯替苯胺、2-乙氧基-4’-十〜 烷基草醯替苯胺等之取代草醯替苯胺類;乙基-α-氰基、 β,β-二苯基丙烯酸酯、甲基-2-氰基-3-甲基-3-(ρ-甲氧基苯 基)丙烯酸酯等之氰基丙烯酸酯類;各種之金屬鹽、或金 屬螯合物、特別鎳、鉻之鹽、或螯合物類等。前述紫外線 吸收劑之使用量,相對於1 00質量份前述聚稀烴系樹脂而 言爲0.001〜5質量份、較佳者爲0.005〜0.5質量份。 前述受阻胺系光安定劑,例如2,2,6,6-四甲$-4-卩底啶 基硬脂酸酯、1,2,2,6,6 -五甲基-4 -哌啶基硬脂酸醋、 2,2,6,6-四甲基-4-哌啶基苯甲酸酯、雙(2,2,6,6-四甲基-4- 哌啶基)癸酸酯、肆(2,2,6,6-四甲基-4-哌啶基卜1’2,3,4-丁 烷四羧酸酯、肆(1,2,2,6,6-五甲基-4·哌啶基卜1,2,3,4-丁烷 四羧酸酯、雙(2,2,6,6-四甲基-4 -哌啶基).二(十一院基)· 1,2,3,4-丁烷四羧酸酯、雙(1,2,2,6,6-五甲基-4—脈!1定基) .二(十三烷基)-1,2,3,4-丁烷四羧酸酯、雙(1,2,2,4,4 -五甲 基-4-哌啶基)-2-丁基- 2-(3,5-二第三丁基-4·經基苯甲基)丙 二酸酯、1-(2-羥基乙基)-2,2,6,6-四甲基-4-哌啶醇/琥珀酸 二乙酯聚縮合物、1,6-雙(2,2,6,6-四甲基-4-峨卩定基胺基) 己烷/2,4-二氯-6-嗎啉基-s-三嗪聚縮合物、1,6_雙(2,2,6,6-四甲基_4 -哌D定基胺基)己烷/ 2,4-二氯-6 -第二羊基胺基-s-三嗪聚縮合物、1,5,8,12 -肆[2,4 -雙(Ν -丁基- Ν_(2,2,6,6 -四 甲基-4-哌啶基)胺基)-s_三嗪-6-基]_1,5,8,12-四氮雜十二 -18- 201035201 烷、1,5,8, 12-肆[2,4-雙(Ν·丁基-N-(1,2,2,6,6-五甲基-4-哌 啶基)胺基)-s-三嗪-6-基]-1,5,8,12-四氮雜十二烷、1,6,11-參[2,4-雙(N-丁基-Ν-(2,2,6,6·四甲基-4-哌啶基)胺基)-s-三 嗪-6·基]胺基十一烷、nn·參[2,4-雙(N- 丁基-N- (1,2,2,6,6-五甲基-4-哌啶基)胺基)-s-三嗪-6-基]胺基--
烷、雙[4-(1-辛氧基·2,2,6,6 -四甲基)哌啶基]癸二酮酸、雙 (4-(2,2,6,6-四甲基-1-辛氧基)哌啶基}癸二酮酸、雙{4-(2,2,6,6-四甲基-1-十一烷氧基)哌啶基}碳酸酯、Ciba . Speciality. Chemicals Co•製 TINUVIN NOR 371 等之受阻 胺化合物。前述受阻胺系光安定劑之使用量,相對於丨00 質量份前述聚烯烴系樹脂而言爲〇_001〜5質量份、較佳 者爲0.0〇5〜〇.5質量份。 前述造核劑例如苯甲酸鈉、4_第三丁基苯甲酸銨鹽、 己一酸納及2-鈉二環[2.2.1]庚烷-2,3-二羧酸鹽等之羧酸 金屬鹽、雙(4-第 雙(4,6-二第三丁 g 第三丁基苯基)碰 基苯基)磷酸鈉鹽、鈉_2,2’_亞甲基 S)磷酸鹽及鋰- 2,2’-亞甲基雙(4,6-二 等之磷酸鹽金屬鹽、二苯亞甲基山 梨糖醇、雙(甲基苯亞甲基)山梨糖醇、雙(P-乙基苯亞甲基) 山梨糖醇、及雙(二甲基苯亞基)山梨糖醇等之多元醇衍生 物、N,N,N’’-參[2·甲基環己基]_丨,2,3-丙烷三羧化物、 NN’N” 二標;社 ,,-一孩已基烯三羧化物、N,N,_二環己基_ 奈一竣化物、1,3,5_三(二甲基異丙醯基胺基)苯等之醯胺 化口物等。前述造核劑之使用量,相對於1 〇〇質量份聚烯 烴系樹脂而莨胃〇·001〜1〇質量份、較佳者爲〇·〇〇5〜5 -19- 201035201 質量份。 前述難燃劑例如三苯基磷酸酯'三環氧丙基磷酸酯、 三二甲苯基磷酸酯、環氧丙基二苯基磷酸酯、環氧丙基-2,6 -二甲苯基磷酸酯及間苯二酚雙(二苯基磷酸酯)等之芳 香族磷酸酯、苯基磷酸二乙烯酯、苯基磷酸二烯丙酯及苯 基磷酸(1-丁烯酯)等之磷酸酯、二苯基膦酸苯酯、二苯基 膦酸甲酯、9,10-二氫-9-氧_10-磷菲-10-氧化物衍生物等之 膦酸酯、雙(2-烯丙基苯氧基)亞膦、二甲酚亞膦等之亞膦 化合物、磷酸蜜胺、焦磷酸蜜胺、多磷酸蜜胺、多磷酸蜜 白胺、多磷酸銨、含磷之乙烯基苯甲基化合物及紅磷等之 磷系難燃劑、氫氧化鎂、氫氧化鋁等之金屬氫氧化物、溴 化雙酚A型環氧樹脂、溴化苯酚酚醛清漆型環氧樹脂、 六溴苯、五溴甲苯、伸乙基雙(五溴苯基)、乙烯雙四溴酞 醯亞胺、1,2 -二溴-4 - ( 1,2 -二溴化乙基)環己烷、四溴化環 辛烷、六溴化環十二烷、雙(三溴化苯氧基)乙烷、溴化聚 亞苯醚、溴化聚苯乙烯及2,4,6_參(三溴化苯氧基)-1,3,5-三嗪、三溴化苯基馬來醯亞胺、三溴化苯基丙烯酸酯、三 溴化苯基甲基丙烯酸酯、四溴雙酚A型二甲基丙烯酸 酯、五溴化苯甲基丙烯酸酯、及溴化苯乙烯等之溴系難燃 劑等。前述難燃劑之使用量,相對於1 00質量份前述聚烯 烴系樹脂而言爲1〜70質量份、較佳者爲10〜30質量 份。 前述其他的苯酚系抗氧化劑,例如2,6 -二第三丁基-P-甲酚、2,6-二苯基_4_十八烷氧基苯酚、硬脂基(3,5-二第 -20- 201035201 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二硬脂基(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甲基)磷酸酯、十三烷基-3,5-二第三丁基·4_羥基苯 甲基硫代乙酸酯、硫代二伸乙基雙[(3,5-二第三丁基_4_羥 基苯基)丙酸酯]、4,4’-硫代雙(6-第三丁基-m-甲酚)、2-辛 基硫代_4,6_二(3,5-二第三丁基_4·羥基苯氧基)-s-三嗪、 2,2,-亞甲基雙(4-甲基-6-第三丁基苯酚)、雙[3,3-雙(4-羥 基-3-第三丁基苯基)次丁基酸]乙二醇醋、4,4’-次丁基雙 0 (2,6-二第三丁基苯酚)、4,4,-次丁基雙(6-第三丁基-3-甲 基苯酚)、2,2、次乙雙(4,6-二第三丁基苯酚)、1,1,3-參(2-甲基-4-羥基-5-第三丁基苯基)丁烷、雙[2-第三丁基-4-甲 基- 6-(2-羥基-3-第三丁基-5-甲基苯甲基)苯基]對苯二甲酸 酯、1,3,5-參(2,6-二甲基-3-羥基-4-第三丁基苯甲基)異氰 酸酯、1,3,5-參(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甲基)異氰酸 酯、I,3,5-參(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甲基)-2,4,6-三甲 基苯、1,3,5-參[(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烯氧基乙 〇 基]異氰酸酯、肆[亞甲基-3-(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 基)丙酸酯]甲烷、2 -第三丁基-4 -甲基- 6- (2 -丙烯醯氧基- 3-第三丁基-5-甲基苯甲基)苯酚、3,9·雙[2-(3-第三丁基- 4-羥基-5-甲基羥基肉桂醯氧基二甲基乙基]_2,4,8,1〇_ 四氧雜旋[5.5]十一烷、三乙二醇雙[β-(3-第三丁基-4-羥 基-5-甲基苯基)丙酸酯]等。前述其他的苯酚系抗氧化劑之 使用量’相對於1 00質量份前述聚烯烴系樹脂而言爲 0·001〜10質量份,較佳者爲〇 〇1〜5質量份。 藉由本發明所得的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之用途,沒有 -21 - 201035201 特別的限制,可藉由習知的押出成形、射出成形、中空成 形、吹出、薄膜、薄片等予以成形,可使用於汽車零件、 建築資材、農業用資材、包裝用資材、日用雜貨,玩具 等。此時所使用的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係使用單軸押出 機、以JIS K 692 1 -2爲基準,在28 0°c下進行押出加工後 之聚烯烴系樹脂的重量平均分子量,爲押出加工前之聚烯 烴系樹脂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之50 %以上者。而且,可使用 壓製機,在23 0°C下、荷重1 IMPa之條件進行壓製5分鐘 予以薄膜成形時,每丨cm2薄膜之凝膠產生個數爲2個以 下者。 【實施方式】 [實施例] 於下述中,以實施例、比較例及參考例更爲詳細地說 明本發明而且,本發明不受此等實施例所限制。 (實施例1) 以下述之順序([1]觸媒漿料之調製、[2]苯酚鹽溶液之 調製、[3]磷酸鹽溶液之調製、[4]烯烴系單體之聚合)爲基 準’製得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 [1 ]觸媒漿料之調製 加入無水氣化鎂 4.76g(50mmol)、癸院 25mL及2-乙基己醇 23.4mL(150mmol),在130°C下進行加熱反應2 -22- 201035201 小時,形成均勻溶液後,再添加苯二甲酸酐 l.llg(7.5mm〇l),維持於1 3 0 °C且進行攪拌1小時,使苯 二甲酸酐溶解於該均勻溶液中。其次,使均勻溶液在室溫 下冷卻,在1小時內全量滴入保持於-20°C之四氯化鈦 2 0 0 m L (1 . 8 m ο 1)中。滴完後,在4小時內昇溫至1 1 0 °C。到 達ll〇°C後,加入二異丁基苯二甲酸酯 2.68mL(12.5mmol) ,維持於110°C且進行攪拌2小時,予以反應。於反應完 0 成後,進行加熱過濾,採取殘渣,使該殘渣再懸浮於 200mL之四氯化鈦後,再加熱至110°C以進行反應2小 時。於反應完成後,再加熱過濾,採取殘渣,以1 1 0°C之 癸烷及己烷充分洗淨至洗液中完全沒有檢測出游離的鈦化 合物,製得固體鈦觸媒成分。使部分該固體鈦觸媒成分乾 燥,分析觸媒組成時,鈦 3 . 1質量%、氯 5 6.0質量%、 鎂 17.0質量%及異丁基苯二甲酸酯 20.9質量%。在以前 述之製造方法合成的固體鈦觸媒成分中使庚烷漿料爲 〇 5mg/mL下、加入庚烷,調製觸媒漿料。 [2]苯酚鹽溶液之調製 在經氮氣取代的燒瓶中加入3-(3,5 -二第三丁基-4_羥 基苯基)-N-十八烷基丙醯胺(i.〇3g、i.94mmol)、及乾燥庚 烷 65.5mL。一邊攪拌且一邊滴入三乙基鋁/庚烷溶液 3_0mL(lmol/L),調製苯酚鹽溶液。 [3]磷酸鹽溶液之調製 -23 - 201035201 在經氮氣取代的燒瓶中加入參(2,4 -二第三丁基苯基) 磷酸酯〇.9g(l_4mmol)及乾燥庚烷30mL,調製磷酸鹽溶 液。 [4]烯烴系單體之聚合 在經氮氣取代的壓熱鍋中加入乾燥庚烷600mL及三 乙基銘/庚院溶液 2.2mL(lmoL/L)。另外,在以前述[2]所 調製的苯酚鹽溶液1 · 4m L、以前述[3 ]所調製的磷酸鹽溶 液 0.7 m L、乾燥庚烷1 0 0 m L中’順序加入使二環戊基二 甲氧基矽烷1.2g(5.3mmol)進行攪拌、溶解的庚烷溶液 4.lmL、及以前述[1]所調製的觸媒漿料 4.0mL。使壓熱鍋 內取代成丙烯氣體環境,加入氫(0.34L ;標準狀態換 算),以丙烯壓力 〇.〇98MPa(G)、50°C下進行預聚合5分 鐘(600 rpm)。然後,以丙烯壓力 〇.59MPa(G)、70。(:下進 行聚合反應1小時。使氣體取代後,在反應液中加入乙醇 5mL,進行攪拌5分鐘,停止聚合反應後,進行減壓脫溶 劑,然後,在真空中、40°C下進行乾燥1 0小時,製得聚 烯烴系樹脂組成物。 (比較例1) 於前述實施例1之[4]烯烴系單體聚合時’除沒有使 用磷酸鹽溶液〇 · 7 m L外’與實施例1之[4 ]相同地實施’ 使聚烯烴系樹脂聚合。其次’使參(2,4_二第三丁基苯基) 磷酸指爲lOOppm下,與聚嫌烴系樹脂混合’以單軸押出 -24- 201035201 機(裝置:東洋精機製作所製 PLAST MILL μ、押出溫 度:230。(:、螺旋回轉速度:50rPm)進行造粒,製得粒 料。 (參考例1 ) 於前述實施例1之[4]煤煙系卓體聚合時’除^521有使 用苯酚鹽1.4mL及磷酸鹽溶液 〇.7mL外,與實施例1之 ❹ [4 ]相同地實施,使聚烯烴系樹脂聚合。其次’使參(2,4 _ 二第三丁基苯基)憐酸酯及肆[亞甲基_3_(3,5 - 一桌二丁基_ 4,-羥基苯基)丙酸酯]甲烷各爲500PPm下,與所得的聚稀 烴系樹脂混合’以單軸押出機(裝置:東洋精機製作所製 PLAST MILL μ、押出溫度:23 0。(:、螺旋回轉速度: 50rPm)進行造粒,製得粒料。 (安定化效果之評估) Q 使以前述之方法所得的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或粒料以 單軸押出機(裝置:東洋精機製作所製 PLAST MILL μ、 押出溫度:280。(:、螺旋回轉速度:50 rPm)進行造粒’重 複實施5次,測定每次造粒次數之聚烯烴系樹脂的重量平 均分子量,評估聚烯烴系樹脂之安定化效果。重量平均分 子量係藉由凝膠滲透色層分析法(裝置:Waters co·製 GPC2000 型、柱:Waters Co.製 Styragel HT6E 2 個與
Styragel HT2 1個、測定溫度·· 135°C、溶劑:鄰二氯苯、 濃度:6mg/10g)進行測定。而且,比較例1及參考例1之 201035201 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皆進行1次押出加工處理,評估實 施例1之聚烯烴樹脂組成物與藉由單軸押出機之押出次數 爲同數。 [表1] 實施例1 比較例1 參考例1 苯酚系抗氧化劑 (濃度—]) 化合物I1) 100 化合物1” 100 比較化合物3) 500 苯酚系抗氧化劑之添加方法 聚合時 聚合時 造粒時 憐系抗氧化劑 (濃度[ppm] 化合物22) 100 化合物22) 100 化合物22) 500 碟系抗氧化劑之添加方法 聚合時 造粒時 造粒時 聚烯烴系樹脂之收量(g) 156 158 151 安定化效果之 評估 造粒次數與 聚烯烴系樹脂 之重量平均分 子量 MwxlO3 第〇次 510 _ - 第1次 450 430 470 第2次 390 340 400 第3次 340 310 340 第4次 300 280 310 第5次 280 250 280 1) 化合物1 : 3-(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N-十 八烷基丙酸醯胺 2) 化合物2:參(2,4-二第三丁基苯基)磷酸酯 3) 比較化合物:肆[亞甲基-3-(3, 5-二第三丁基-4’- 羥基苯基)丙酸酯]甲烷 藉由比較例1,於烯烴系單體聚合時添加苯酚系抗氧 化劑<3-(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N-十八烷基丙酸醯 胺 >以有機鋁化合物進行包覆處理,且於烯烴系單體聚合 -26- 201035201 後添加磷系抗氧化劑 <參(2,4-二第三丁基苯基)磷酸酯> 時,無法得到可滿足的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之安定化效 果。對此而言,於烯烴系單體聚合時添加以有機鋁化合物 進行包覆處理的苯酚系抗氧化劑及磷系抗氧化劑時’可得 優異的安定化效果。 藉由上述可確認,使特定的苯酚系抗氧化劑以有機鋁 化合物進行包覆處理與磷系抗氧化劑組合,藉由於烯烴系 單體聚合前或聚合中添加,可大幅地削減安定劑之必要 量,可得安定化效果與成本效益優異的聚烯烴系樹脂組成 物。 (實施例2 ) 以下述之順序([1]觸媒漿料之調製、[2]苯酚鹽溶液之 調製、[3]磷酸鹽溶液之調製、[4]乙烯之聚合)爲基準,製 得聚乙烯樹脂組成物。 ❹ [1 ]觸媒漿料之調製 在氮氣取代的燒瓶中加入二乙氧基鎂 31.2g(273mmol)、三 丁氧基氯化鈦 4 1 . 2 g (1 3 6 mm ο 1)及正 丁醇 lO.lg,在150°C下進行加熱反應6小時,形成均勻 溶液後,在室溫下冷卻,加入正庚烷 200mL。然後,昇 溫成40 °C,滴入乙基倍半氯化鋁 20.6g(82.6mm〇l),進行 攪拌1小時且予以反應。 反應完成後,以正庚烷充分洗淨至洗液中完全沒有檢 -27- 201035201 測出游離的鈦化合物’製得固體鈦觸媒成分(齊格勒觸 媒)。在作爲庚烷漿料之鈦含量爲〇· 1 6mg/mL下’以前述 之製造方法合成的固體鈦觸媒成分中加入正庚烷’調製觸 媒漿料。 [2] 苯酚鹽溶液之調製 在經氮氣取代的燒瓶中加入3_(3,5·二第三丁基_4_羥 基苯基)-N-十八烷基丙醯胺 l.〇3g(1.94mmol)、及乾燥庚 烷 65.5mL。一邊攪拌且一邊滴入三乙基鋁/正庚烷溶液 3.0mL(lmol/L),調製苯酣鹽溶液。 [3] 磷酸鹽溶液之調製 在經氮氣取代的燒瓶中加入參(2,4 -二第三丁基苯基) 磷酸酯 0.50g(0.77mmol)及乾燥庚烷 20mL,調製磷酸鹽 溶液。 [4]乙烯之聚合 在經氮氣取代的壓熱鍋中加入乾燥庚烷 600mL及三 乙基鋁/正庚烷溶液 2.94mL(lmoL/L)。另外,順序加入以 前述[2]所調製的苯酚鹽溶液 0.5mL、以前述[3]所調製的 磷酸鹽溶液 〇.22mL、及前述[1]所調製的觸媒漿料 4.0mL。使壓熱鍋內以乙烯取代氮氣後’以乙烯壓力 0.098MPa(G)、5〇。(:下進行預聚合 5 分鐘(600rpm)。然 後,以氫氣壓力〇.23MPa(G)、乙烯壓力 〇.36MPa(G)之條 -28- 201035201 件’在30分鐘內、80°C下昇溫,在維持壓力下進行聚合 反應75分鐘(6 OOrpm)。使氣體取代後,在反應液中加入 乙醇 5mL,進行攪拌5分鐘,停止聚合反應後’進行減 壓脫溶劑,然後,在40 °C下進行乾燥1 0小時’製得粉末 狀聚乙烯樹脂組成物。 (比較例2 -1) Q 於前述實施例2之[4]乙烯聚合時’除沒有使用苯酣 鹽溶液〇·5 OmL及磷酸鹽溶液0.2 2mL外,與實施例2之 [4]相同地實施,製得聚乙烯粉末。 (比較例2 · 2 ) 對1 〇〇質量份前述比較例2-1所得的聚乙儲粉末而 言,各加入3-(3,5-二第三丁基羥基苯基)_N_十八院基 丙醯胺及參(2,4-二第三丁基苯基)磷酸酯0.01質量份’ Q 予以混合。 (比較例2 - 3 ) 對1 〇〇質量份前述比較例2-1所得的聚乙烯粉末而 言’各加入十八烷基-3-(3,,5’-二第三丁基-4’_羥基苯基) 丙酸酯及參(2,4-二第三丁基苯基)磷酸酯〇.03質量份’ 予以混合。 (凝膠之測定) -29 - 201035201 使以前述方法所得的聚乙烯樹脂組成物使用50ton加 熱冷卻式壓製機(TOHOU MACHINERY CO.製:TBD-50-2 ),作成薄膜。壓製條件係以較壓製溫度更高1 0 T:之溫度 作爲餘熱,使聚乙烯樹脂組成物放置於壓製板上進行加 熱,進行2次除氣後,使溫度降低爲1 9 0 t:或2 3 0。(:,以 荷重llMPa之條件進行壓製5分鐘,製作厚度爲150μηι 之薄膜。對所得的薄膜而言,使用條紋界線擴大鏡 (Carton Optical Co.製 R4 1 2 ;倍率 7 倍、1 9mm φ ),測定 每1平方公分之凝膠個數。測定係在任意處進行9次,求 取其平均値。有關此等之結果如下述表2所示。 [表2] 實施例2 比較例2-1 比較例2-2 比較例2-3 苯酚系抗氧化劑 (濃度[ppm]) 化合物1丨) 100 - 化合物I1) 100 比較化合物4) 300 苯酚系抗氧化劑之添加方法 __聚合時1 無添加 聚合後 聚合後 磷系抗氧化劑 (濃度[I)pm] 化合物a2) 100 - 化合物A2) 100 化合物A2) 300 磷系抗氧化齊 !1之添加方法 聚合時 無添加 聚合後 聚合後 平均凝膠數 (個數/cm2) 以190°C之壓 製所得的薄膜 1.2 2.2 1.4 1.3 以230°C之壓 製所得的薄膜 1.4 7.1 2.6 3.1 1)化合物1:3-(3 ,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_N-十 八烷基丙醯胺 2) 化合物A ··參(2,4·二第三丁基苯基)磷酸酯 3) 比較化合物:十八烷基-3-(3,,5,-二-第三-丁基_ 4’-羥基苯基)丙酸酯 -30- 201035201 藉由比較例2 -1 ’使沒有以抗氧化劑安定化的聚乙烯 粉末以壓製機製作的薄膜’會產生多量的凝膠。而且,藉 由比較例2-2,相對於1 〇〇質量份沒有以抗氧化劑安定化 的聚乙烯粉末而言,各混合以有機鋁化合物進行包覆處理 的苯酚抗氧化劑及磷系抗氧化劑 0·01質量份,且以壓製 機製作的薄膜,產生多數凝膠且無法得到令人滿足者。此 外,藉由比較例2-3,對沒有以抗氧化劑安定化的聚乙烯 0 粉末而言,使苯酚系抗氧化劑取代成市售的十八烷基-3-(3’,5’_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再添加增量爲 實施例2之添加量的3倍量之苯酚系抗氧化劑及磷系抗氧 化劑,以壓製機製作的薄膜,產生多數凝膠且無法得到令 人滿足者。對此而言’於乙烯聚合時添加以有機鋁化合物 進行包覆處理的苯酚系抗氧化劑及磷系抗氧化劑所得的本 發明之聚乙烯樹脂組成物’大幅地抑制凝膠產生。 藉由上述可確認,藉由組合特定的苯酚系抗氧化劑以 Q 有機鋁化合物進行包覆處理與磷系抗氧化劑,於烯烴系單 體聚合前或聚合中添加’可得抑制凝膠產生,且經安定化 的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 -31 -

Claims (1)

  1. 201035201 七、申請專利範面 1 · 一種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其係含有使以下述一 般式(I)所示之苯酚系抗氧化劑以有機鋁化合物進行包覆 處理、及使磷系抗氧化劑於烯烴系單體聚合前或聚合中添 加於觸媒系或聚合系中,經聚合的聚烯烴系樹脂之聚烯烴 系樹脂組成物’其特徵爲對1 〇〇質量份前述烯烴系單體而 言添加0.001〜0.5質量份以前述一般式(1)所示之苯酚系 抗氧化劑、0.00 1〜3質量份磷系抗氧化劑所形成,
    (式中,R係表示可具有支鏈及/或環烷基之碳原子數!〜 30之烷基或碳原子數2〜30之亞烷基、可具有取代基之 碳原子數3〜12之環烷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6〜 18之芳基)。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 其中 前述烯烴系單體爲乙烯。 3 _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 其中 前述一般式(I)中之R爲可具有支鏈之碳原子數12〜 24之烷基。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 其中前述碟系抗氧化劑爲參(2,4-二-第三-丁基苯基)磷酸 -32- 201035201 酯。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 其中前述有機鋁化合物爲三烷基鋁。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 其中前述烯烴系單體之聚合觸媒爲過渡金屬觸媒。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 其中前述烯烴系單體之聚合觸媒爲齊格勒-納塔型觸媒。 0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 其中使用單軸押出機,以JIS K 6921-2爲基準,在280°C 下進行押出加工後之聚烯烴系樹脂的重量平均分子量爲進 行押出加工前之聚烯烴系樹脂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的5 0%以 上。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 其中使用壓製機,在23〇°C下 '荷重llMPa之條件進行壓 製5分鐘予以薄膜成形時’每lcm2該薄膜中產生凝膠的 Q 個數爲2個以下。 -33 - 201035201 四 、指定代表圖: (一) 、本案指定代表圓為:無 (二) 、本代表圖之元件符號簡單說明:無 201035201 五、本案若有化學式時,請揭示最能顯示發明特徵的化學 式:無 Ο
    -4-
TW098143665A 2009-01-28 2009-12-18 Polyolefin resin composition TW201035201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17163 2009-01-28
JP2009036346 2009-02-19
JP2009254466A JP2010215892A (ja) 2009-01-28 2009-11-05 ポリオレフィン系樹脂組成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35201A true TW201035201A (en) 2010-10-01

Family

ID=42395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43665A TW201035201A (en) 2009-01-28 2009-12-18 Polyolefin resin composition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022212A1 (zh)
EP (1) EP2392615B1 (zh)
JP (1) JP2010215892A (zh)
KR (1) KR20110107865A (zh)
CN (1) CN102300918A (zh)
TW (1) TW201035201A (zh)
WO (1) WO201008706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10186B2 (ja) * 2010-09-10 2015-04-30 株式会社Adeka 安定化ポリマーの製造方法
BR112013012060B1 (pt) * 2010-11-16 2021-01-19 Adeka Corporation método de produção de um polímero
JP5808906B2 (ja) * 2010-11-25 2015-11-10 株式会社Adeka ポリマーの製造方法
JP5734826B2 (ja) * 2011-12-20 2015-06-17 株式会社Adeka オレフィン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KR101850984B1 (ko) 2015-06-15 2018-04-2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섬유 제조용 폴리올레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섬유
JP6909594B2 (ja) * 2017-03-03 2021-07-28 株式会社Adeka 安定化されたオレフィン系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26079B2 (ja) * 1992-12-25 2001-01-22 三菱製紙株式会社 樹脂被覆紙
JP4969070B2 (ja) * 2005-03-11 2012-07-04 株式会社Adeka 安定化されたポリマーの製造方法
JP2007009078A (ja) * 2005-06-30 2007-01-18 Fujifilm Holdings Corp ポリオレフィン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ゲル発生抑制方法、並びに画像記録材料用支持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036998A (zh) * 2008-06-05 2011-04-27 株式会社艾迪科 苯氧化铝化合物以及使用了该化合物的稳定化聚合物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392615B1 (en) 2016-12-21
EP2392615A1 (en) 2011-12-07
JP2010215892A (ja) 2010-09-30
KR20110107865A (ko) 2011-10-04
EP2392615A4 (en) 2014-05-21
WO2010087063A1 (ja) 2010-08-05
CN102300918A (zh) 2011-12-28
US20120022212A1 (en) 2012-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47200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stabilized polymer
TWI518098B (zh) A method for producing a phenol-based antioxidant, a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olefin polymer, a polyolefin powder, and a fiber
TW201035201A (en) Polyolefin resin composition
EP2642008A1 (en) Method for stabilizing polymer for long term, method for producing nonwoven fabric,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elastomer composition
JP5596327B2 (ja) 食品・医療・水道用パイプ用途のポリオレフィン系樹脂組成物
EP2682410B1 (en) Processes of producing laminate film and resin composition for coating members
TWI636996B (zh) 經安定化之聚合物的製造方法
TWI582149B (zh) Production method of olefin resin composition for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and automotive interior materials
JP6909594B2 (ja) 安定化されたオレフィン系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JP6905820B2 (ja) 安定剤組成物および安定化された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JP2017226750A (ja) 安定化された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JP5808906B2 (ja) ポリマー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