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024535A - Rotor head for wind power generator, and wind power generator - Google Patents

Rotor head for wind power generator, and wind power generato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024535A
TW201024535A TW097150259A TW97150259A TW201024535A TW 201024535 A TW201024535 A TW 201024535A TW 097150259 A TW097150259 A TW 097150259A TW 97150259 A TW97150259 A TW 97150259A TW 201024535 A TW201024535 A TW 20102453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head
wind power
power generator
wind
axi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502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351471B (zh
Inventor
Tomohiro Numajiri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0245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245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514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5147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1/00Wind motors with rotation axis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air flow entering the rotor 
    • F03D1/06Rotors
    • F03D1/065R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nstruction elements
    • F03D1/0691R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nstruction elements of the hub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7/00Controlling wind motors 
    • F03D7/02Controlling wind motors  the wind motors having rotation axis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air flow entering the rotor
    • F03D7/022Adjusting aerodynamic properties of the blades
    • F03D7/0224Adjusting blade pitch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B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WIND, 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TO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COVERED BY SUBCLASSES F03B, F03D AND F03G
    • F05B2230/00Manufacture
    • F05B2230/20Manufacture essentially without removing material
    • F05B2230/21Manufacture essentially without removing material by cas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B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WIND, 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TO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COVERED BY SUBCLASSES F03B, F03D AND F03G
    • F05B2230/00Manufacture
    • F05B2230/50Building or constructing in particular way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B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WIND, 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TO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COVERED BY SUBCLASSES F03B, F03D AND F03G
    • F05B2230/00Manufacture
    • F05B2230/60Assembly metho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Wind Motors (AREA)

Description

201024535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風力發電裝置的轉子頭以及風力發電裝 置。 【先前技術】 風力發電裝置的風車裝置係具備:設置在支柱的上端 〇 可略水平地旋轉的機艙、設在機艙之可在略水平的軸線外 圍旋轉的轉子頭、在轉子頭的軸線外圍呈放射狀安裝的複 數片(例如:3片)的風車翼片。 從轉子頭的軸線方向牴觸到風車翼片之風的力量將會 使得轉子頭在軸線外圍旋轉而轉換成動力。 . 轉子頭因爲考慮到強度的因素,一般都是以鑄造物( 鑄鐵、鑄鋼)製作成一體。近年來隨著風車裝置的大型化 ,轉子頭也趨於大型化因而重量變大。例如:2〜3MW等 ❷ 級的風力發電裝置的轉子頭的重量係10公噸程度。將來 如果將風力發電裝置做成5MW等級的話,預測其轉子頭 的重量將會超過40公噸。 是以’轉子頭趨於大型化的話,就很難利用鑄造物來 予以製作成一體,或者有無法製作之虞。此外,要將大型 化的轉子頭搬運到組裝現場也是很不容易的作業以及必須 花費很大的成本。 因此’業者有強烈的需求’期待能夠有一種可對應轉 子頭的大型化的構造。 -4- 201024535 因此,曾經有人提出一種方案,係如專利文獻1所示 般地,係將轉子頭予以分割製作,再到組裝現場予以組裝 的轉子頭構造。 這種做法是將轉子頭分割成:中央的核心部以及用來 安裝各風車翼片的3個外側部,再將這些部分接合起來而 形成的。 如此一來,核心部以及外側部能夠以具有可靠性的大 • 小,利用鑄造物來加以製作,因此能夠以高品質加以製造 。此外,因爲是搬運較小尺寸的物件,所以在運送上也比 較容易。 [專利文獻1]日本特表2004-504534號公報 . 【發明內容】 專利文獻1所揭示的轉子頭,核心部與外側部的接合 部分係沿著風車翼片的安裝面,在整個周面上都進行接合 # 。因此,作用到風車翼片上的荷重全部都會加諸到分割部 分的接合部上,所以接合部必須採用堅固的接合構造。 一般而言,接合構造的強度較之一體成型構造的強度 更弱,因此若是有較大荷重作用於該接合構造的話,就長 期性的可靠性而言是會有問題。 此外,在核心部上,必須設置可供各外側部接合用的 開口部,因此會在這些開口部之間,存在著狹窄的鞍部。 將核心部以鑄造物來製造的時候,金屬熔湯將會流經過這 個鞍部,所以必須確保可以讓金屬熔湯充分流經過的充分 -5- 201024535 大小的截面積。因此,也又對於想要將核心部製作成很小 的做法造成限制。亦即,存在於金屬熔湯的流路中途的鞍 部領域,必須要確保充分的大小,才有辦法維持鑄造的精 度和品質’因此想要很簡單就謀求核心部的小型化的這種 想法是困難的。 本發明係有鑒於上述的課題,目的係在於提供:既能 夠對應大型化而且又可防止其可靠性受損的風力發電裝置 φ 的轉子頭以及風力發電裝置。 爲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係提供以下的手段。 本發明的第1態樣的風力發電裝置的轉子頭,係在軸 線外圍呈放射狀安裝著複數個風車翼片之風力發電裝置的 _ 轉子頭,係將分割成複數而形成的分割體接合而構成的, - 該分割體彼此的接合部分的至少其中一個是形成在與前述 軸線交叉的平面内。 根據本態樣,因爲轉子頭係將複數個分割體接合而構 © 成的,所以各個分割體係能夠以具有可靠性的大小,利用 鑄造物來予以製作。藉此,即使轉子頭趨於大型化,還是 能夠將其確實地製造。而且是就每一個分割體來運送到建 設現場,所以可很容易運送。 因爲分割體彼此的接合部分的至少其中一個係形成在 與轉子頭的軸線交叉的平面内,所以這個分割面係形成在 與風向呈交叉的方向上。每當風吹及到風車翼片的時候, 風車翼片會朝下風側撓曲,因此,作用在風車翼片的安裝 面的撓曲荷重係在上風側以及下風側變大,而且是朝與風 -6 - 201024535 向呈交叉的方向變小。因此,分割體彼此的接合部分就變 成被設置在這種撓曲荷重較小的部分上,所以能夠提高接 合構造的可靠性。 此外,這個接合部分係形成宛如將風車翼片的安裝用 開口部之間予以切斷,因此將分割體以鑄造物來製造的時 候,可將這個部分當成金屬熔湯的入口或出口。如此一來 ,原本必須將金屬熔湯流經安裝用開口部之間的鞍部的需 〇 求不復存在,因此,可以將截面積亦即開口部之間的寬度 予以變小。開口部之間的鞍部能夠變小的話,就可以將轉 子頭製作成小型化。 在上述態樣中,前述分割體是2個,前述接合部分係 形成在通過前述各風車翼片的軸線中心的平面内爲宜。 是以,接合部分只被形成在通過各風車翼片的軸線中 心的平面内,換言之,只被形成在與轉子頭的軸線以略正 交的方式交叉的平面内,所以是在荷重最少的部分被進行 ❹ 接合。 在上述的結構中,是在前述接合部分設置:用來設定 互相的接合位置之定位構件爲宜。 如此一來,可先利用定位構件來設定接合位置,然後 再配合該接合位置來進行鑄造物的機械加工例如:進行對 於迴旋輪的安裝面的加工。 本發明的第2態樣係設有:用來承受風力的複數個風 車翼片、上述第1態樣的轉子頭、藉由該轉子頭的旋轉來 進行發電的發電設備之風力發電裝置。 201024535 根據本態樣,係藉由採用上述第1態樣的轉子頭,既 不損及可靠性又可對應轉子頭的大型化,因此能夠對應風 力發電裝置的大型化。 根據本發明,轉子頭係將複數個分割體接合而構成的 ,因此,即使轉子頭趨於大型化,亦可將其確實地製造。 而且係就每一個分割體來運送到建設現場,因此可以容易 運送。 Φ 分割體彼此的接合部分的至少其中一個是形成在與轉 子頭的軸線交叉的平面内,因此,可提高接合構造的可靠 性。 此外,這個接合部分係被形成宛如將風車翼片的安裝 用開口部之間切斷,因此,可使得開口部之間的鞍部變小 ,可將轉子頭予以小型化。 【實施方式】 Ο [發明之最佳實施方式] 茲佐以第1圖〜第7圖來説明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的 風力發電裝置1。 第1圖係顯示本實施方式的風力發電裝置1的整體槪 略結構的側面圖。 在風力發電裝置1中係設置了 :豎設在基礎B上的支 柱2、設置在支柱2的上端的機艙3、設在機艙3上之可 在略水平的軸線外圍旋轉的轉子頭4、用來包覆轉子頭4 的頭部封包件5、呈放射狀地安裝在轉子頭4的旋轉軸線 201024535 (軸線)L的外圍的複數片風車翼片6、藉由轉子頭4的旋 轉而可進行發電的發電設備7。 支柱2係如第1圖所示般地,係採用從基礎B往上方 (第1圖的上方)延伸的柱狀結構,例如:將複數個單元在 上下方向相連結的結構。 在支柱2的最上部係設有機艙3。如果支柱2係由複 數個單元所構成的話,機艙3係設置在最上部的單元之上 ❹ 機艙3係如第1圖所示般地,係利用主軸8將轉子頭 4支承成可以旋轉,並且在内部收納著可藉由轉子頭4(亦 即,主軸8)的旋轉而進行發電的發電設備7。 至於發電設備7,係可例舉出設置了:用以增加主軸 8的旋轉數的増速機、被傳遞了轉子頭4的旋轉驅動力而 可進行發電的發電機、將發電機所發電的電壓轉換成預定 的電壓之變壓器者。 • 第2圖係用來說明第1圖的轉子頭部的結構的局部放 大圖。第3圖係顯示轉子頭4的單體狀態的立體圖。 在轉子頭4上,係在其旋轉軸線L的外圍,呈放射狀 地安裝了複數片風車翼片6,轉子頭4的周圍則是被頭部 封包件5所包覆著。 如此一來,每當風從轉子頭4的旋轉軸線L方向吹及 到風車翼片6的話,風車翼片6就會產生令轉子頭4沿著 旋轉軸線L外圍旋轉的力量而使得轉子頭4被旋轉驅動。 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雖然是以應用在裝設了 3片 -9- 201024535 風車翼片6的例子來作説明,但是風車翼片6的數目並不 限定爲3片’也可以應用在2片的情況或者較3片更多的 情況’並沒有特別的限定。 在轉子頭4中,係設有:供裝設主軸8的主軸裝設部 9、供安裝風車翼片6之大致呈圓形的開口部也就是風車 翼片安裝部1 0。 轉子頭4,從旋轉軸線L的方向也就是從風向w來 Φ 看的話’係呈現出:各角部凹陷彎曲的略正三角形狀。風 車翼片安裝部10A,10B,10C係如第3圖所示般地,在 對應於正三角形的各邊的位置,形成略圓形狀。 轉子頭4係由:被風車翼片安裝部l〇A,10B,10C 的軸線中心OA,OB,OC所連結成的平面1 1分割成兩半 的前部轉子頭(分割體)13以及後部轉子頭(分割體)14所構 成的。 平面11係與轉子頭4的旋轉軸線L大致呈正交地交 Φ 叉在一起。 在前部轉子頭13以及後部轉子頭14上的風車翼片安 裝部10A,10B,10C之間的凹陷彎曲的鞍部15上,設有 接合部(接合部分)16。 接合部16係如第3圖以及第5圖所示般地,設置成 朝厚度方向上的外側以及内側突起。在接合部16的突起 部,係如第5圖所示般地,形成有複數個例如:3個供螺 栓揷通用的貫通孔17。 在接合部16的本體部分係形成有=複數個例如=兩 -10- 201024535 個定位用的槽孔(定位構件)1 8。 在前部轉子頭13以及後部轉子頭14,係如第6圖所 示般地’在各接合部1 6,係利用插通於槽孔1 8的槽孔銷 (定位構件)1 9而被定位,並且利用插通於螺栓孔1 7的螺 栓20與螺帽22而接合在一起。 此外,也可以在螺栓孔1 7內切削成螺紋部,而不必 使用螺帽22,只利用螺栓20來進行接合。 ❹ 以這種方式,將前部轉子頭13以及後部轉子頭14接 合在一起而構成轉子頭4,因此,前部轉子頭13以及後 部轉子頭1 4係能夠以具有可靠性的大小,利用鑄造物來 製作。 藉此,即使轉子頭4趨於大型化,亦可將其確實地製 造。此外,前部轉子頭13以及後部轉子頭14係分別各別 地運送到組裝現場,所以可容易運送它們。 在風車翼片6的翼基部側,係具有基部21,該基部 ® 21係利用迴旋輪軸承23而可自由轉動地被支承於轉子頭 4。迴旋輪軸承23係由2排的滾子軸承所構成的。 基部21係由一對略圓形狀的頂板29將迴旋輪軸承 23的内輪25的兩端部挾持而形成的。 迴旋輪軸承23的外輪27係利用螺栓而被固定安裝在 轉子頭4。 在外周側(第5圖的下側)的頂板29係固定安裝著風 車翼片6,因此風車翼片6的整體係被支承成可相對於轉 子頭4進行轉動。 -11 - 201024535 在轉子頭4上,係以1對1的對應關係’對應於各風 車翼片6而分別設有一個傾角驅動裝置19,係可令風車 翼片6在該風車翼片6的軸線中心0的外圍旋轉’因而 可改變風車翼片6的傾角。(參考第2圖) 其次,針對於由上述的結構所組成的風力發電裝置1 的發電方法進行槪略説明。 在風力發電裝置1中,從轉子頭4的旋轉軸線L方向 e 吹及到風車翼片6的風的力量將被轉換成可令轉子頭4在 旋轉軸線外圍旋轉的動力。 這種轉子頭4的旋轉將利用主軸8傳遞到發電設備7 ,在發電設備7中進行發電成依據電力供給對象所需的電 力例如:頻率爲50Hz或60Hz的交流電。 此處,至少在進行發電的期間,爲了使得風力更有效 果地作用在風車翼片6身上,將適度地使得機艙3在水平 面上旋轉,藉此可讓轉子頭4朝向上風側。 ® 此時,風吹及到風車翼片6的話,風車翼片6將會往 下風側撓曲,撓曲荷重將會作用在風車翼片6之對於轉子 頭4的安裝部分,也就是迴旋輪23。 第4圖係顯示作用在風車翼片安裝部10A的迴旋輪 23上的荷重分布P。平面11係通過風車翼片安裝部i〇A 的軸線中心OA,軸線中心L,也就是與風向W大致呈正 交。將這個平面11與風車翼片安裝部10A的交點當作點 A,B。 當風車翼片ό承受到風力所產生的撓曲向量的話,作 -12- 201024535 用在迴旋輪2 3的撓曲荷重係在上風側以及下風側變得比 較大’而朝向與風向交叉的方向變小。因此,在平面U 上的點A以及點B,則是變得極小。換言之,係隔著平面 11上的點A以及點b而呈對稱,因此這些位置就成爲撓 曲荷重的中立位置。此外,一旦風的狀況等產生變化的話 ’這個中立位置雖然會產生若干的震動,但是就整體而言 ,點A以及點B將成爲中立位置。 Φ 以這種方式將接合部16設在撓曲荷重最小的部分, 因此較大的荷重不會作用在接合部16。因而即使是以螺 栓20以及螺帽22來接合的構造,在強度方面也可以具有 長期且充分的可靠性。 此外,即使將平面1 1先通過軸線中心OA,OB,OC 之後才與旋轉軸線L構成交叉,也還是可獲得大致同等的 荷重條件。再者,亦可將平面1 1不通過軸線中心OA, OB,OC,只與旋轉軸線L構成交叉。 ® 其次,說明轉子頭4的製造方法。 前部轉子頭1 3以及後部轉子頭1 4是分別利用鑄造而 作成的。此時,前部轉子頭13以及後部轉子頭14係以讓 接合部16位於上方的方式來形成鑄模,將金屬熔湯從下 部注入,從接合部16讓多餘的鑄渣之類的物體流出去。 以這種方式,將接合部16形成在風車翼片安裝部 10A,10B,10C之間的鞍部 15,因此,例如可將接合部 16當成金屬熔湯的出口。金屬熔湯如果不必流經鞍部15 的話,鞍部15就不必再維持著可讓金屬熔湯流過所需的 -13- 201024535 最低限度的截面積了。因此,鞍部15的截面積就變成與 可供金屬熔湯流過所需的截面積毫無關係了,也就是說, 可將鞍部1 5的寬度製作得很小。 換言之,可以將風車翼片安裝部l〇A,10B,10C互 相很靠近地設置。 第7圖係顯示鞍部15的大小之對於風車翼片6的大 小的影響。鞍部1 5的大小是作成可讓金屬熔湯順暢地流 _ 過所需的大小。 在本實施方式中,鞍部15的大小係與讓金屬熔湯流 過所需的截面積變得毫無關係,因此,可將風車翼片安裝 部10A,10B,10C往旋轉軸線L的方向移動,而能夠將 鞍部1 5的大小製作成如鞍部1 5 A所示的這種程度的小號 尺寸。 因爲以這種方式可以將鞍部15製作成如鞍部15A所 示的這種程度的小號尺寸,因此得以不改變風車翼片6的 # 大小,只將轉子頭4製作成如轉子頭4A所示的這種程度 的小型化。 另外,如果是一體構造的轉子頭4的情況下,若採用 與轉子頭4A大致相同體積的轉子頭4B的話,鞍部15B 將會是與鞍部15大致同等的大小,因此風車翼片6B將會 較之風車翼片6變得更小。 換言之,若是安裝相同大小的風車翼片6的情況下, 本實施方式可以讓轉子頭4的大小變得更小型化。 然後,對於鑄造後的接合面16進行切削,爲了對準 -14- 201024535 位置而進行機械加工以形成槽孔18。以槽孔18作爲基準 ,進行螺栓孔17、外輪27的安裝面等的機械加工。 以這種方式,配合用來接合前部轉子頭13以及後部 轉子頭14時的定位用槽孔18’來對於鑄造物進行機械加 工,例如:進行迴旋輪的安裝面的加工’因此’將前部轉 子頭13以及後部轉子頭14合體之後’可以正確地形成轉 子頭4。 〇 分別個體形成的前部轉子頭13以及後部轉子頭14’ 係分別運送到風力發電裝置1的組裝現場。以這種方式將 前部轉子頭13以及後部轉子頭14個別地運送’因此即使 轉子頭趨於大型化,亦可很容易將其運送到組裝現場。 前部轉子頭13以及後部轉子頭14是在組裝現場進行 組裝。將槽孔銷19揷入到前部轉子頭13以及後部轉子頭 14的接合部16的其中任何一方的槽孔18。並且將另一方 的接合部16的槽孔18套在槽孔銷19,以使得前部轉子 ® 頭13以及後部轉子頭14可以組合在一起。 然後將已經靠合在一起的接合部16彼此利用螺栓20 以及螺帽22來加以接合。 在外輪安裝面,安裝外輪27之後,裝設到機艙3的 主軸8。並且,在風車翼片安裝部10A,10B,10C安裝 風車翼片6。 此外,本發明並不侷限在上述各實施方式,只要在不 脫離本發明的要旨的範圍内,亦可適度地改變。 例如:在本實施方式中,轉子頭4雖然是採用2分割 -15- 201024535 的結構,但是也可以採用3分割以上的結構。這種情況下 ,其中任何一個分割面係與本實施方式同樣地,被設定在 與旋轉軸線L交叉的方向上。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的風力發電裝置的 整體槪略結構的側面圖。 Φ 第2圖係用來說明第1圖的轉子頭的結構的局部放大 圖。 第3圖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的轉子頭的結構的 立體圖。 第4圖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的轉子頭的迴旋輪 上的荷重分布的示意圖。 第5圖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的接合部的結構的 部分剖面圖。 ® 第6圖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的接合部的接合狀 態的部分剖面圖。 . 第7圖係用來說明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的轉子頭的作 用的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風力發電裝置 4 :轉子頭 6 :風車翼片 -16- 201024535 頭 頭 〇 c :軸線中心 7 :發電設備 13 :前部轉子 1 4 :後部轉子 1 6 :接合部 1 8 :槽孔 1 9 :槽孔銷 L :旋轉軸線 φ Ο,OA,OB,
-17-

Claims (1)

  1. 201024535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風力發電裝置的轉子頭’係在軸線外圍呈放射 狀地安裝複數個風車翼片的風力發電裝置的轉子頭’ 係將分割成複數而形成的分割體接合在一起而構成的 ,該分割體彼此的接合部分的至少其中一個是形成於與前 述軸線交叉的平面内。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風力發電裝置的轉子 9 頭,其中,前述分割體是2個,前述接合部分是形成於通 過前述各風車翼片的軸線中心的平面内。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第2項所述的風力發電裝置 的轉子頭,其中,在前述接合部分係設有:用以設定互相 的接合位置的定位構件。 4. 一種風力發電裝置,係設有: 用來承受風力的複數個風車翼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1項至第3項之其中任一項所述的轉子頭、利用該轉子頭 ® 的旋轉來進行發電的發電設備。 -18-
TW097150259A 2008-12-19 2008-12-23 Rotor head for wind power generator, and wind power generator TW201024535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8/073233 WO2010070767A1 (ja) 2008-12-19 2008-12-19 風力発電装置のロータヘッドおよび風力発電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24535A true TW201024535A (en) 2010-07-01
TWI351471B TWI351471B (zh) 2011-11-01

Family

ID=42263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50259A TW201024535A (en) 2008-12-19 2008-12-23 Rotor head for wind power generator, and wind power generator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8480369B2 (zh)
EP (1) EP2386755A4 (zh)
JP (1) JP5211054B2 (zh)
KR (1) KR101165500B1 (zh)
CN (1) CN101821499B (zh)
CA (1) CA2669911A1 (zh)
TW (1) TW201024535A (zh)
WO (1) WO201007076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453871A1 (en) * 2009-12-21 2019-03-13 Vestas Wind Systems A/S A hub for a wind turbine and a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hub
WO2012130240A1 (en) 2011-03-30 2012-10-04 Vestas Wind Systems A/S A hub for a wind turbine
EP2623772A1 (en) * 2012-02-06 2013-08-07 Alstom Wind, S.L.U. Wind turbine rotor
EP4077912B1 (en) * 2019-12-20 2024-01-03 Vestas Wind Systems A/S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transportation of wind turbine rotor hub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08889A (en) * 1965-07-06 1967-03-14 Finn Bergishagen Variable pitch propeller with automatic adjustment
US3403735A (en) * 1967-03-10 1968-10-01 Henrik G. Langhjelm Adjustable variable pitch propeller
JPS55149497U (zh) * 1979-04-16 1980-10-28
GB2058231B (en) * 1979-09-07 1982-01-20 Woodcoxon Eng International Lt Variable pitch marine propellers
US4352633A (en) * 1980-04-25 1982-10-05 Tassen Devon E Windmill blade stalling and speed control device
JP2691136B2 (ja) * 1994-07-26 1997-12-17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風車の可変ピッチ機構
JPH0941454A (ja) * 1995-08-01 1997-02-10 Seiwa Kogyo Kk 分割式網かご
JP3472694B2 (ja) * 1998-01-07 2003-12-02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ロウ付け方法及びロウ付け構造
NL1013807C2 (nl) * 1999-12-09 2001-07-05 Aerpac Holding B V Windturbinerotor, alsmede naaf en extender daarvoor.
DE10034958A1 (de) * 2000-07-19 2002-02-07 Aloys Wobben Rotorblattnabe
US6506019B2 (en) * 2001-05-29 2003-01-14 Solas Science & Engineering Co., Ltd. Boat propeller capable of being easily changed in pitch thereof
US7614850B2 (en) 2006-07-11 2009-11-1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Apparatus for assembling rotary machin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00101044A (ko) 2010-09-16
WO2010070767A1 (ja) 2010-06-24
JPWO2010070767A1 (ja) 2012-05-24
KR101165500B1 (ko) 2012-07-13
EP2386755A4 (en) 2013-07-10
TWI351471B (zh) 2011-11-01
US20100316499A1 (en) 2010-12-16
CN101821499B (zh) 2012-10-03
CA2669911A1 (en) 2010-06-19
JP5211054B2 (ja) 2013-06-12
CN101821499A (zh) 2010-09-01
EP2386755A1 (en) 2011-11-16
US8480369B2 (en) 2013-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70625B1 (ko) 풍력 터빈 로터 및 풍력 터빈
EP2538079A2 (en) Unitary support frame for use in wind turbines
EP2381092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ssembling a rotor lock assembly for use in a wind turbine
JP4253185B2 (ja) ロータブレードハブ
US20180023543A1 (en) A wind turbine comprising two or more rotors
JP2012149643A (ja) モジュラータワー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TWI351471B (zh)
US9739258B2 (en) Hub for a wind turbine
JP2009047030A (ja) 風力発電装置
US20110097200A1 (en) Wind power turbine
KR101612238B1 (ko) 나선형 날개 유닛 및 풍력 발전기
US11572860B2 (en) Wind power plant
RU2334895C1 (ru) Ветроэлектроагрегат сегментного типа
JP2007040276A (ja) ダリウス・サボニウス式風力発電装置の風車
EP2761167B1 (en) Wind turbine rotor with improved hub system
AU2008331350B2 (en) Rotor head of wind power generator and wind power generator
KR101915220B1 (ko) 수직형 풍력 발전기
JP7094018B2 (ja) マグナス式推力発生装置、前記マグナス式推力発生装置を用いた風力回転装置、水力回転装置、潮力回転装置、及び、前記マグナス式推力発生装置を用いた風力発電機、水力発電機、潮力発電機
JP7492262B2 (ja) マグナス式推力発生装置、前記マグナス式推力発生装置を用いた風力回転装置、水力回転装置、潮力回転装置、ならびに前記マグナス式推力発生装置を用いた風力発電機、水力発電機、潮力発電機
CN209976696U (zh) 风帆翼式垂直轴风力发电机
CN218266172U (zh) 风力发电机的轮毂及风力发电机
JP7492744B2 (ja) マグナス式推力発生装置、前記マグナス式推力発生装置を用いた風力回転装置、水力回転装置、潮力回転装置、ならびに前記マグナス式推力発生装置を用いた風力発電機、水力発電機、潮力発電機
CN110296050B (zh) 一种风力发电装置
EP4262056A1 (en) Nacelle for a wind turbine
GB2479889A (en) Stackable modular wind turbine for generating electrical pow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