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022213A - Heterocyclically substituted anilinopyrimidines - Google Patents

Heterocyclically substituted anilinopyrimidine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022213A
TW201022213A TW098129483A TW98129483A TW201022213A TW 201022213 A TW201022213 A TW 201022213A TW 098129483 A TW098129483 A TW 098129483A TW 98129483 A TW98129483 A TW 98129483A TW 201022213 A TW201022213 A TW 20102221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methyl
substituted
ethyl
formul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294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oerg Nico Greul
Oliver Gaertzen
Hendrik Helmke
Stefan Hillebrand
Kerstin Ilg
Amos Mattes
Pierre Wasnaire
Carl Friedrich Nising
Ulrike Wachendorff-Neumann
Arnd Voerste
Peter Dahmen
Ruth Meissner
Christoph Andreas Braun
Martin Kaussmann
Hiroyuki Hadano
Original Assignee
Bayer Cropscience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yer Cropscience Ag filed Critical Bayer Cropscience Ag
Publication of TW2010222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22213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0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ly one nitrogen atom
    • C07D40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ly one nitrogen atom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 C07D401/1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ly one nitrogen atom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linked by a chain containing hetero atoms as chain lin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48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two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A01N43/541,3-Diazines; Hydrogenated 1,3-diazi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0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C07D401/00
    • C07D403/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C07D401/00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 C07D403/1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C07D401/00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linked by a carbon chain containing aromatic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0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C07D401/00
    • C07D403/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C07D401/00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 C07D403/1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C07D401/00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linked by a chain containing hetero atoms as chain link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05/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both one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nd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405/1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both one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nd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hetero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1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413/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 C07D413/1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linked by a chain containing hetero atoms as chain link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nt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Plural Heterocyclic Compounds (AREA)

Description

201022213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二胺基嘧啶類及其農藝化學活性鹽類, 及其在植物内部及/或上面或植物種子内部及/或上面用於 控制植物病源有害的真菌之用途與方法及組成物,製備此 組成物及處理種子之方法以及其在農業、園藝及森林、在 物質保護及在家庭與衛生領域中用於控制植物病源有害的 真菌之用途。本發明還關於雜環經取代之苯胺喷咬類之製備 方法。 ❹ 【先前技術】 已知某些炔基-取代之二胺基嘧啶類可以作為殺真菌 的農作物保護劑使用(見DE 4029650 A1)。但是,特別是在 低使用率下,這些化合物之殺真菌活性並非都足夠。 由於對現代殺菌劑在生態和經濟上的要求不斷增加, 例如在活性範圍、毒性、選擇性使用率、殘留物的形成 及有利的生產,以及可能有另外的問題例如抗藥性,持續 需要研發新穎的農作物保護劑,其至少在部份方面具有超❹ 越已知的農作物保護劑之優點。 岈異地,現經發現本發明4-烧基-取代之二胺基癌咬類 至少解決所提到的部份主題且合適作為農作物保護劑使 用,特別是作為殺真菌劑。 部份這些經取代之二胺基嘧啶類已知是醫藥活性化合物 (見例如 WO 07/140957、WO 06/021544、WO 07/072158、 WO 07/003596、WO 05/016893、WO 05/013996、WO 04/〇56807、WO〇4/〇14382、WO 03/030909),但不是其驚 201022213 人的殺真菌活性。 【發明内容】 本發明提供式(I)化合物 R7 R4 R8'NAMR\^k/R3
φ 其中一或多個符號具有其中一個下面的定義: R1至R5彼此獨立地代表氫、ΟΗ、鹵基、氰基、CVC4-烷基、 CrC4-烷氧基、CrQ-鹵烷基、NMe2、SCH34 CrC2-鹵烧氧基, 其中一個R2及R3基確實代表式El、E2或E3之基團
其中一或多個符號具有其中一個下面的定義: Y代表一個直接鍵、C=0或經直鏈或支鏈的CrC4-烷基、 CrC4-鹵烷基或CVCr烷氧基烷基取代之CrC3-伸烷 基鍵, Z代表硫或氧, L!代表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Cr至C4-伸烷基鏈或C2-至C4-稀基鍵, 其中雙鍵沒有積聚且 其中個別的碳原子可以帶有一或多個取代基,其彼此獨立 201022213 地選自下列名單: 氫、經基、_基、直鏈或支鏈的心^4-烷基、直鏈或支鏈 的C1-C4-烧氧基烧基、CH^OH、直鍵或支鏈的c「c4-烧氧 基幾基、直鏈或支鏈的心^4-烷氧基-CVC4-烷基、直鏈或 支鍵的苯基或辛基, 或 連接至伸烷基鏈的兩個相鄰碳原子之兩個取代基與這兩 個碳原子一起形成 一個5-或6-員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飽和;5炭環, 其中取代基彼此獨立地選自下列名單: 風、氟、隨意支鍵的C1-C4-烧基、隨意支鍵的c^c#-院氧 基或隨意支鍵的Ci-C4-_烧基, 或 一個5-或6-員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飽和雜環,其含有一個 氧原子或一個硫原子, 其中取代基彼此獨立地選自下列名單: 氫、氟、隨意支鏈的CrC4-烧基、隨意支鏈的q-CV烧氧 基或隨意支鏈的CrQ-函烷基, 或 一個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苯基環, 其中取代基彼此獨立地選自下列名單: 氫、鹵基、CN、SCH3、N02、隨意支鏈的(VCr烷基、隨 意支鏈的(^-(:4-烷氧基、隨意支鏈的CrC4-烷基羰基、隨 意支鏈的CrC4-鹵烷基、隨意支鏈的CrC4-鹵烷氧基, L2是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Cr至C4-伸烷基鏈、C2-至C4-烯 201022213 基鏈或ι,3-連接的環戊基(3_酮基氮雜二環[m]庚 -2-基)或插入選自包括氧、硫及氮的雜原子之至c4_ 伸烷基鏈, 其中雙鍵沒有積聚且 其中個別的碳原子可以帶有一或多個取代基,其彼此獨立 地選自下列名單: 氫、經基、CH2〇H、氣基、鹵基、直鏈或支鏈的 基、直鍵或支鍵的Ci-C4-鹵烧基、直鍵或支鍵的-烧 氧基烷基、直鏈或支鏈的心-匕―烷氧基羰基、直鏈或A取 代的苯基或萘基、隨意經烷基取代的C2_C;5_烷基鏈其可以 含有一個氧原子、隨意經烷基取代的C;rC5_烯基鏈, R6代表氫、Me、crc4-烷基羰基、CHO、CVCV烷氧基_Ci_c4_ 烧基Ik基、CrC4-烧氧基-CVCV烧基、直鏈或支鏈的 CrC4-烷氧基羰基、t〇〇Bn、CVCV鹵烷基羰基、C2_C3_ 烯基、OrCV炔基、Q-CV烷基亞磺醯基、Ci_C4_烧基 磺醯基、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苄基、C^CV三院基石夕炫 基、CVCV三烧基矽烧基乙基或CVCr二燒基單苯基矽 烧基, 其中取代基彼此獨立地選自包括氫、鹵基、硝基、Ci_C4_ 烧基、CrC4_烷氧基、羥基、CrCr鹵烷基及氰基, R7代表氫、氰基、CrC3-烷基或CVCV鹵烷基, R8代表氫、氰基、crc2-鹵烧基、甲基、SMe、SOMe或S02Me, R9代表氫、直鏈或支鏈的(^-(:3-烷基、2-曱氧基乙-1-基、 丙-2-烯-1-基、crC4-烷氧基(CrC4-烷基)、直鏈或支键 的(CrC4_烷基)羰基、(Cl_Cr齒烷基)羰基、未經取代或 7 201022213 „基、Cl_c6_三烧基魏基、Ci_c4_三炫基梦 二:乙土、Cl-C4-二烷基單苯基矽烷基、(q-CV烷氧基) ^ ACrC6.絲亞伽基、c「c6_絲俩基、CVCV i貌基亞㈣基或Crc6.㈣基確酿基 其=取代基彼此獨立地選自包括氫、i基、硝基、CVCV 院基、Ci-C4-烧氧基、_美
Rl〇 . 尤基、Cl-C4-鹵烷基及氰基, R代表直鏈或支鏈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CKV炫基、直键 〇 或支鍵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CVCVi縣、未經取代 或,取代的C3-C7-環燒基、直鏈或支鏈未經取代或經 取代的CKV環燒基(CV(V烧基)、直鏈或支鍵未經取 代或經取代^(^清基、直鏈或支鏈未經取代或經 取代的C3 C?-块基、直鍵或支鏈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 Cl C4烧氧基(crC4_燒基)、直鏈或支鏈未經取代或經 取代的crcv卣烷氧基(Ci_C4_烷基)、2_曱基_1(甲基硫 烷基)丙-2-基或氧雜環丁醇_3_基, 或 R及R與和其連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未經取代或經取代❹ 的3-至7-員飽和環其可以含有至多一個選自包括氧、 硫及氮的其他雜原子, 其中,R #取代基彼此獨立地選自包括曱基、乙基、異丙 基、環丙基、氟、氣及/或溴原子、甲氧基、乙氧基、甲基 巯基、乙基巯基、氰基、羥基及cf3, 及其農藝化學活性鹽類。 根據本發明之式⑴之二胺基嘧啶類及其農藝化學活性 鹽類非常合適作為殺蟲劑使用,且特別是用於控制植物病 8 201022213 $害的真菌。根據本發明上述之化合物具有特 性且可以同時用在農作物保護、家庭及衛生領^又 及物質之保護。 貝埤以 式(I)之化合物可以同時存在為純的形式 能的異構物形式之混合物,_是讀㈣物,^如夕^
u赤、以及光學異構物,例如&及s異構物,或阻 轉異構物,及如果適當時的互變異構物。中請專利的是E
異構物、蘇·及赤·、及光學異構物、這些 混合物,以及可能的互變異構物形式。 勿之任何 較佳的式(I)化合物是其中一或多個符號具有其中一 下面的定義: 、 R至R5彼此獨立地代表氫、0H、C1、F、Br、ch3、C6、
乙基、och3、sch3、0CF2H 或 ocf3, 其中一個R2及R3基確實代表式El、E2或E3之基團
其中一或多個符號具有其中一個下面的定義: γ 代表一個直接鍵或-ch2-、-ch2ch2-、-ch(ch3)ch2-、 -CH2CH(CH3)-、-CHMe-、-CHEt·、-CHOMe-、-CHCF3-或 C=〇, z代表硫或氧,
Li代表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至C4-伸烧基鍵或C2-至C4- 9 201022213 烯基鏈, 其中雙鍵沒有積聚且 其中個別的碳原子可以帶有一或多個取代基,其彼此獨立 地選自下列名單: 氫、曱基、乙基、經基、鋼基、甲氧基、0CH2Ch3、0C(CH3)3、 OCH(CH3)2、〇-丙基、〇-丁基、cooch3、cooch2ch3、 COOC(CH3)3、COOPr、cooch(ch3)2、ch2oh、ch2och3、 CH2〇CH2CH3、(:h2ch(ch3)2、ch2c(ch3)3、苯基或+ 基, 或 連接至伸烧基鍵的兩個相鄰碳原子之兩個取代基與這兩 個碳原子一起形成 一個5-至8-員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飽和碳環, 其中取代基彼此獨立地選自下列名單: 氫、氟、曱基、乙基、丙基、異丙基、第三丁基、甲氧基、 乙氧基、丙氧基、cf3或chf2, 或 一個5-或6-員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飽和雜環,其含有一個 氧原子或一個硫原子, 其中取代基彼此獨立地選自下列名單: 氫、氟、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第三丁基、曱氧基、 乙氧基、丙氧基、cf3或chf2, 或 一個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苯基環, 其中取代基彼此獨立地選自下列名單: 氫、氣、氟、CN、N〇2、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第 201022213 三丁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cf3、chf2、ocf3、 ochf2、co-ch3 或 coch2ch3, L2是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cr至c4-伸烷基鏈、C2-至C4-烯 基鏈或1,3-連接的環戊基(3-酮基-2-氮雜二環[2.2.1]庚 -2-基)或插入選自包括氧、硫及氮的雜原子之q-至C4-伸烷基鏈, 其中雙鍵沒有積聚且 其中個別的碳原子可以帶有一或多個取代基,其彼此獨立 ® 地選自下列名單: 氫、氟、氣、曱基、乙基、丙基、異丙基、第三丁基、氰 基、CF3、羥基、曱氧基、〇-丙基、〇-異丙基、〇-丁基、 〇-第三丁基、cooch3、COOCH2CH3、COOC(CH3)3、 COOCH(CH3)2、COOPr、COOBu、OCH2CH3、CH2OH、 CH20Me、CH20Et、CH2C(CH3)3、CH2CH(CH3)2、苯基、 苄基、-CH2OCH2CH2-、-CH(CH3)OCH2CH2·、 -ch2och(ch3)ch2-、-ch2och2ch(ch3)-、 ⑩ -CHC(OCH3)CH2-、-C(CH2CH3)C(CH3)CH2-、 -C(CH2CH3)C(CH2CH3)CH2-、C(CH3)C(CH3)CH2_、 -CH=CH=CH=CH-或-C(CH3)=CH=CH=CH-, R6 代表氫、Me、COMe、CHO、COCH2OCH3、CH2OCH3、 COOMe、COOEt、COO㈣Bu、COOBn、C0CF3、 CH2CH=CH2、CH2C三CH、S0CH3、S02CH3 或苄基, R7代表氫、氰基、曱基、cf3或chf2, R8 代表氯、溴、氟、碘、氰基、cf3、chf2、cf2h、CC13、 曱基、SMe、SOMe 或 S02Me, 11 201022213 R9代表氫、甲基、乙基、丙基、丙-2-基、2-甲氧基乙-1-基、 丙-2-烯-1-基、CH2OCH3、COMe、COOMe、COOEt、 CO〇ie"Bu、c〇CF3 或苄基, R1G代表直鏈或支鏈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CrQ-烧基、直鏈 或支鏈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C3-C6-環烷基(CrC2-烷 基)、直鍵或支鍵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C3-C6-環烧基、 直鏈或支鏈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c3-c4-烯基、直鏈或 支鏈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c3-c4-炔基、直鏈或支鏈未 經取代或經取代的C2-C4-鹵院基、直鍵或支鏈未經取❹ 代或經取代的Ci_C2_烧氧基(C1-C4-烧基)、直鍵或支鍵 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CrC2_烷基酼基-(crc4-烷基)或 氧雜環丁醇-3-基, 其中在R10的取代基彼此獨立地選自包括甲基、乙基、異丙 基、環丙基、氟、氯及/或溴原子、曱氧基、乙氧基、曱基 疏基、乙基巯基、氰基、羥基及CF3, 或 R及R與和其連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一個p丫丁η定基吼❹ 咯啶基、六氫吡啶基、嗎福啉基、氮雜環庚烷基、4_ 曱基六氫吡畊-1-基、2-曱基六氫吡啶基、2_甲基吡 咯啶基、2_曱基吖丁啶-1-基或硫嗎福啉基環,土 及其農藝化學活性鹽類。 特別較佳的式(I)化合物是其中一或多個符號且盆 一個下面的定義: /、 R至R5彼此獨立地代表氫、0H、cl、F、CH3、CF3乙基 12 201022213 其中一個R2及R3基確實代表式El、E2或E3之基團
其中一或多個符號具有其中一個下面的定義: Y 代表一個直接鍵或_CH2-、-CH2CH2-、-CHMe-、-CHEt-、 CHOMe-、·ίϋΗΟΡ3-或 C^O, ❹ z代表硫或氧, k代表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C!-至c4-伸烷基鏈或c2-至c4-稀基鍵, 其中雙鍵沒有積聚且 其中個別的碳原子可以帶有一或多個取代基,其彼此獨立 地選自下列名單: 氫、曱基、乙基、羥基、酮基、曱氧基、〇ch2ch3、oc(ch3)3、 〇ch(ch3)2、cooch3、cooch2ch3、cooc(ch3)3、ch2oh、 ❿ CH2〇CH3、CH2CH(CH3)2 或苯基, 或 連接至伸烧基鏈的兩個相鄰碳原子之兩個取代基與這兩 個碳原子一起形成 一個5-或6-員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飽和碳環, 其中取代基彼此獨立地選自下列名單: 氫、氟、曱基、乙基、丙基、曱氧基、乙氧基或CF3, 或 個5-或6-員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飽和雜環,其含有一個 13 201022213 氧原子或一個硫原子, 其中取代基彼此獨立地選自下列名單: 氫、氣、甲基、乙基、第三丁基、甲氧基、乙氧基或Cf3, 或 一個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笨基環, 其中取代基彼此獨立地選自下列名單: 氫、氣、氟、CN、甲基、乙基、第三丁基、甲氧基、Cf3 或 co-ch3, L2代表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Ci_至C4_伸烷基鏈或€2_至c4_❹ 烯基鏈或1,3-連接的環戊基酮基_2_氮雜二環[2 2 η 庚-2-基)或插入選自包括氧、硫及氮的雜原子之cr至 C4-伸烷基鏈, 其中雙鍵沒有積聚且 其中個別的碳原子可以帶有一或多個取代基其彼此獨立 地選自下列名單: 氫、氟、氯、曱基、乙基、丙基、異丙基、第三丁基、氰 基、cf3、羥基、曱氧基、〇_丙基、c〇〇CH3、COOCH2CH3、 Ο cooc(ch3)3、cooch(ch3)2、och2ch3、ch2oh、 ch2ch(ch3)2、苯基、-ch2och2ch2-、-chc(och3)ch2' C(CH2CH3)C(CH3)CH2-或-CH=CH=CH=CH_, R6代表氫、Me、COMe、CHO、COCH2OCH3、CH2OCH3、 COOMe、COOEt、COCF3、CH2CH=CH2、CH2C=CH、 SOCH3 或 so2ch3, R7代表氫、氰基、甲基、CF3或CHF2, R8代表氯、溴、氟、碘、氰基、cf3、cfh2、cf2h、CC13、 201022213 甲基、SMe、SOMe 或 S02Me, R9代表氫、甲基、乙基、丙基、丙-2-基、2-甲氧基乙-1-基、 丙-2-烯-1-基、CH2OCH3、COMe、COOMe、COOEt、 COO纶"Bu、COCF3 或苄基,
R10代表甲基、乙基、丙基、環丙基、環丙基甲基、1·環丙 基乙-1-基、2-曱基環丙基、2,2-二甲基環丙基、2,2-二 甲基丙-1-基、第三丁基、環丁基、2-甲基環丁-1-基、 3-甲基環丁-1-基、丁基、3-甲基丁-1-基、2-甲基丁-1_ 基、2-甲基丙-1·基、1_氟丙_2_基、環戊基、丙_2_基、 戍3基、戊-2-基、戊基、丙_2_稀·ι_基、丙_2_快_ι_基 丁-2-基、2,2,2-三氟乙基、2,2-二氟乙基、2-曱氧基乙 -1-基、2-曱基疏基乙-1-基、2-氟乙基、2-氯乙基、 2-氰基乙-1-基、1-甲氧基丙_2_基、3_甲氧基丙_丨_基、 2-羥基乙-1-基、1_羥基丙_2_基、3-羥基丙_ι_基、丨_甲 基巯基丙-2-基、2-甲基-1-(甲基硫烷基)丙_2_基 環丁醇-3-基、UJ-三氟丙_2_基、2,2,3,3,3_五氣丙基、 U,l-三氟丙-3-基、1,1,1-三氟丁_2_基、u山三 基、2-甲基丙氟丙_2_基, R9及R10與和其連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一個p丫丁咬基吡 咯咬基、六氫吼咬基、嗎福嘴基、氮 甲基六基、”基六氯㈣小基庚= 咯唆-1-基、2-甲基p丫丁咬+基或硫嗎福義 及其農藝化學活性鹽類。 木基衣, 非常特別較佳的式⑴化合物是其中一或多個符號具有 15 201022213 其中一個下面的定義: R至汉5彼此獨立地代表氫、〇H、ci、F、CH3或OCF3, 其中一個R2及R3基確實代表式E1、E2或E3之基團
其中一或多個符號具有其中一個下面的定義: 0 Y 代表—個直接鍵或-CH2-、-CH2CH2-、-CHMe-、-CHCF3-或 C=〇, z代表硫或氧, L1代表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C2_至C3_伸烷基鏈或c2-至c3-烯基鏈, 其中雙鍵沒有積聚且 其中個別的碳原子可以帶有一或多個取代基,其彼此獨立 地選自下列名單: _ 氫、曱基、乙基、羥基、酮基、曱氧基、och2ch3、cooch3、 cooch2ch3、ch2oh、ch2ch(ch3)2 或苯基, 或 連接至伸烷基鏈的兩個相鄰碳原子之兩個取代基與這兩 個碳原子一起形成 一個5-或6-員未經取代的飽和碳環, 或 一個5-或6-員未經取代的飽和雜環,其含有一個氧原子, 16 201022213 或 一個未經取代的苯基環, L2代表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C2-至c3_伸烷基鏈或c2-至c3_ 稀基鏈或1,3-連接的環戊基(3_酮基_2_氮雜二環[2 2j] 庚-2-基)或插入選自包括氧、硫及氮的雜原子之Cl_至 CV伸烷基鏈, 其中雙鍵沒有積聚且 其中個別的碳原子可以帶有一或多個取代基,其彼此獨立 ® 地選自下列名單: 氫、曱基、乙基、氰基、cf3、異丙基、羥基、曱氧基、c〇〇CH3、 cooch2ch3、och2ch3、ch2oh、ch2ch(ch3)2、苯基、 -ch2och2ch2-、-chc(och3)ch2-、-c(ch2ch3)c(ch3)ch2- 或-CH=CH=CH=CH-, R6代表氫、Me、COMe、CHO 或 COCH2OCH3, R7代表氫, R8代表氯、溴、氟、碘、氰基、CF3、SMe、SOMe或S02Me, ❿ R9代表氫、甲基、乙基、丙基、丙-2-基、2-甲氧基乙-1-基 或丙-2-烯-1-基, R1Q代表甲基、乙基、丙基、環丙基、環丙基甲基、1_環丙 基乙-1-基、2-曱基環丙基、2,2-二曱基環丙基、2,2-二 甲基丙-1-基、第三丁基、環丁基、2-丁基、3-甲基丁-1-基、2-甲基丁-1-基、1-氟丙-2-基、環戊基、丙基、 戊基、戊-2-基、戊基、丙-2-烯-1-基、丙-2-炔-1-基、 丁-2-基、2,2,2-三氟乙基、2,2-二氟乙基、2·曱氧基乙 •1-基、2-甲基魏基乙-1-基、2-氟乙-1-基、2-氯乙-1-基、 17 201022213 2-氰基乙-1-基、1-曱氧基丙_2_基、3_曱氧基丙-从 2-經基乙-1·基、1-經基丙_2_基、3-經基丙小基、〔甲 基疏基丙-2-基、2-曱基甲基硫燒基)丙基、 環丁醇-3-基、三氟丙1基、2,2,3,3,3_五氣丙基雜 1,1,1-二氟丙-3-基、1,1山三氟丁_2_基、l u三氟丁 j 基、2-甲基丙-2·婦-1-基或1_氟丙_2_基, 或 R9及R10與和其連接的氮原子—起形成^個^丫丁咬基、吼 咯啶基、六氫吡啶基、嗎福咁基、氮雜環庚烷基、4_ 甲基六氫吼畊-1-基、2-曱基六氫吡咬甲基吼 咯啶-1·•基、2-甲基吖丁啶_;[_基或硫嗎福啉基環, 及其農藝化學活性鹽類。 特殊較佳的式(I)化合物是其中一或多個符號具有其中 一個下面的定義: 八 ^ R1代表氫或ΟΗ, R代表虱、(2,5-一酮基°比洛°定-1-基)曱基、(2-綱基吼洛咬 -1-基)艘基、(3·曱基-2-鲷基υ比略咬_1_基)甲基、ι_(2,5_二酮 基吡咯啶-1-基)-2,2,2-三氟乙基、(2R)-2-(乙氧基羰基)_5_酮 基吡咯啶-1-基、(2S)-2-(乙氧基羰基)-5·酮基吡咯啶_丨_基、 2_(乙氧基羰基)-5-酮基吡咯啶-1-基、(2R)-2-(羥基曱基)-5-酮基吡咯啶-1-基、(2S)-2-(羥基甲基)-5-酮基吡咯啶_丨_基、 2-(經基曱基)-5-酮基β比略咬-1-基、2,5-二酮基σ比嘻咬_1_基、 2·乙乳基-5-綱基吼洛咬-1 -基、(2R)-2-曱基-5-嗣基ρ比洛咬 -1-基、(2S)-2-曱基-5-嗣基π比洛咬-1-基、2-曱基-5-嗣基0比洛 啶-1-基、2-酮基-1,3-崎唑咬-3-基、(4R)-2-酮基-4-(丙-2- 201022213 基)-1,3-°号唾咬-3-基、(4S)-2-酮基-4-(丙-2-基)-i,3-〇号唾咬 -3-基、2-_基-4-(丙-2-基)-1,3-°号唾咬-3-基、2-_基-4-苯基 -1,3-今嗤咬-3-基、2-酮基-5-苯基吼4咬-1-基、2-酮基氮雜 環庚烧-1-基、2-酮基六氫吼咬-1-基、2-酮基吼唆_ι(2Η)-基 2-酮基吡咯啶-1-基、2-硫吡咯啶-1-基、3,3-二曱基_2,5_二 嗣基0比17各唆-1-基、3,3-二曱基-2-_基9丫丁咬基、3,5-二 曱基-2-酮基吡咯啶-1-基、(3R,5R)-3,5-二曱基-2-酮基吡洛 咬-1-基、(3R,5S)-3,5-二甲基-2-酮基吼洛咬-1-基、3_乙基_4_ 曱基-2-酮基-2,5-二氫-1H-吡咯-1-基、(3R)-3-羥基_2-酮基吼 咯咬-1-基、(3S)-3-羥基-2-酮基吡咯啶-1-基、3-羥基_2_酮基 0比略0定-1-基、3-甲基-2,5-二酮基比洛咬-1-基、(3r)_3_甲基 -2-鲷基σ比π各咬_ι_基、(3s)-3-曱基-2-酮基β比略咬小基、3_ 曱基-2-酮基吡咯啶-1-基、3-酮基嗎福啉-4-基、4_(2_曱基丙 基)-2-酮基-1,3-啐唑啶_3_基、4_(甲氧基羰基)_2_酮基吡咯啶 _1_基、4-乙基-2-酮基-1,3-〇号咬咬-3-基、(4R)-4-經基-2-_基 D比略咬-1-基、(4S)-4-經基-2-酮基吼p各唆-1_基、4_羥基_2_ 酮基吡咯啶-1-基、4-甲氧基-2-酮基-2,5-二氫-1H_吡咯_;μ 基、(4R)-4-甲基·2-酮基-l,3_嘮唑啶_3_基、(4s)_4-曱基-2_ 酮基-1,3-啐唑啶-3-基、4-甲基-2-酮基-1,3-嘮唑啶_3_基、4_ 曱基-2-酮基吼嘻咬_ι_基、5-乙基-3-曱基-2-_基:1比嘻咬-i_ 基、4,4-二甲基_2_酮基_U_n号唑啶_3_基、5_甲基_2_酮基 σ号唾咬-3-基、5,5-二曱基-2·酮基-1,3-噚唑咬_3-基、2-乙基 -5-酮基吡咯啶_丨_基、2_酮基_5_(丙_2_基)吡咯啶基、2_ 酮基-3·(三氟甲基)吡咯啶基、3,3_二曱基_2_酮基吡咯啶 _1_基、3,3-二甲基_2,5_二酮基吡咯啶小基、3,3_二曱基_2_ 201022213 嗣基-5-硫吼略啶基、%氰基_2_酮基吡咯啶_丨_基、3__基 氮雜—'^衣[2.2.1]庚-2_基、1,3-二酮基八氫-211-異11弓卜朵-2· 基二 1,3-二_基·二氫_2H_異吲畔、_2_基、2,5_二酮基_2,5_ 二氫-1H-吡嘻_ι_基, R代表氫、2-酮基_ι,3_嘮唑啶_3_基、2-酮基吡咯啶-1-基、 4-甲基-2-_*_ι,3_α号唑啶_3_基、〇Cf3、氟、甲基或氯, 其中R2及R3不都是氫, 先決條件是如果R2不是氫, R3只能具有其中一個下面的意義: ❹ 氫、〇CF3、氟、甲基或氣, R4代表氫或ch3, R5代表氫, R6代表氫、Me、COMe、CHO 或 COCH2OCH3, r7代表氫, R8代表氯、溴、氟、碘、氰基、CF3、SMe、SOMe或S02Me, R代表鼠、甲基、乙基、丙基、丙-2-基、2-曱氧基乙-1-基 或丙-2-稀-1-基, ◎ R1Q代表曱基、乙基、丙基、環丙基、環丙基甲基、;1_環丙 基乙-1-基、2-曱基環丙基、2,2-二曱基環丙基、2,2-二 曱基丙-1-基、第三丁基、環丁基、2-丁基、3-曱基丁-1-基、2-甲基丁-1-基、2-甲基丙-1-基、1_氟丙基環 戊基、丙-2-基、戊-3-基、戊-2-基、戊基、丙_2_烯_1_ 基、丙-2-炔-1-基、丁-2-基、2,2,2-三氟乙基、2,2-二氟 乙基、2-甲氧基乙-1-基、2-曱基魏基乙·基、2_氟乙 -1-基、2-氯乙-1-基、2-氰基乙-1-基、1-曱氧基丙_2_基、 20 201022213 3_f氧基丙基、2·歸乙小基、1-縣丙1基、3_ 經基丙-1·基、1·甲基縣丙絲、2_甲基 硫 基)丙_2_基、/雜環丁料基、!,U•三氣心基 2,2,3,3,3·五氟丙基、U,l_三氟丙-3-基、l,ij_三氟丁一2_ 基、三氣丁_3-基、2_甲基丙-2-稀-1-基或1_氟丙_2-基, 或 R9及R1Q與和其連接的氮原子―^形成—伽丫丁唆基、吼 洛咬基、六氫吼唆基、嗎福咐基、氮雜環庚烧基、 甲基六氫吼和·基、2_甲基六氮吼咬小基、”基吼 嘻疋1基、2-甲基p丫丁咬_ι_基或硫嗎福咐基環, 及其農藝化學活性鹽類。 尤其較佳的式⑴化合物是其中一或多個符號具有其中 一個下面的定義: R1代表氫, R2代表氫、(2,5-二酮基吡咯啶_丨_基)曱基、(2_酮基吡咯啶 -1-基)羰基、(3-曱基-2-酮基吡嘻咬_1·基)甲基、i_(2,5_ 二酮基吡咯啶小基)_2,2,2-三氟乙基、(2R)_2 (乙氧基幾 基)-5-酮基吡咯啶_丨_基、(2S)_2_(乙氧基羰基)_5_酮基吡 咯啶-1-基、2-(乙氧基羰基)_5_酮基吡咯啶基、 (2R)_2_(羥基甲基)-5-_基吡咯啶-1-基、(28)-2-(羥基甲 基)-5-酮基吡咯啶_丨_基、2_(羥基甲基)_5_酮基吡咯啶 -1-基、2,5-二酮基吡咯啶_;μ基、2_乙氧基酮基吡咯 咬-1-基、(2R)_2_曱基_5_酮基吼p各咬基、(2s)_2_曱基 _5-酮基吡咯啶-1-基、2-曱基-5-酮基吡咯啶_;[_基、 2- 21 201022213 _基-1,3-0号唆.σ定-3-基、(4R)-2-酮基-4-(丙-2-基)-1,3-σ寻 唾淀-3·基、(4S)-2-綱基-4-(丙-2-基)-1,3-η号π坐σ定_3_基、 2-酮基-4-(丙-2-基)-1,3-σ号峰咬-3-基、2-_基_4_苯基 -1,3-崎峻咬-3-基、2-酮基-5-苯基吼σ各咬·1-基、2-_基 氮雜環庚烧-1-基、2-酮基六氫吼咬-1-基、2-酿I基π比咬 -1(2Η)-基、2-酮基吡咯啶-1-基、2-硫吡咯啶_1_基、3,3_ 二子基-2,5-二酮基0比洛咬-1-基、3,3-二甲基_2_嗣基ρ丫 丁咬-1-基、3,5-二甲基-2-嗣·基〇比洛π定-1-基、 (3R,5R)-3,5·二甲基-2·酮基吡洛唆_1_基、(3R,5S)-3,5- 〇 一曱基_2-嗣基〇比洛咬-1 -基、3 -乙基-4-曱基-2-嗣基-2,5_ 二氮-1H-17比洛-1-基、(3R)-3-經基-2-嗣基*»比嘻咬_1_基、 (3S)-3-經基-2-酮基吼洛咬-1-基、3-輕基-2__基吼咯唆 -1-基、3-甲基-2,5-二鲷基n比洛咬-1-基、(3R)-3-甲基-2-酮基吡咯啶-1-基、(3S)-3-曱基-2-酮基吡咯啶-1_基、3-甲基-2-酮基吡咯啶-1-基、3-酮基嗎福咁_4-基、4-(2-曱基丙基)-2-酮基-i,3-呤嗤咬_3_基、4-(曱氧基幾基)-2-酮基吡咯啶-1-基、4-乙基-2-酮基-1,3-啐唑啶_3_基、 ❹ (4R)-4-羥基-2-酮基吡嘻啶_ι_基、(4S)-4-羥基-2-酮基吡 咯啶-1-基、4-羥基-2-酮基吡咯啶-1-基、4-甲氧基-2-酮基-2,5-二氫-1H-吡咯-1·基、(4R)-4-甲基-2-酮基-1,3-呤唑啶_3-基、(4S)-4-甲基-2-酮基-l,3-«号唑啶-3-基、4-曱基-2-_基-1,3-〇号唾咬_3_基、4-曱基-2-_基11比哈咬-1-基、5 -乙基-3 -曱基-2-嗣基〇比洛唆-1 -基、4,4-二甲基-2-酮基-1,3-呤唑啶-3-基、5-曱基-2-酮基-1,3-嘮唑啶-3-基、5,5-二曱基-2-酮基-1,3-畤唑啶-3-基、2-乙基-5-酮 22 201022213 基吼咯啶-1_基、2-酮基_5_(丙-2-基)吡咯啶-1-基、2-酮 基-3-(二氣甲基)π比洛咬_1 _基、3,3-二甲基-2-嗣基π比嘻 疋小基、3,3-—甲基-2,5-二酮基σ比洛唆_1_基、3,3-二甲 基-2-酮基-5-硫吡咯啶+基、3_氰基_2_酮基吡咯啶I 基、3-酮基-2-氮雜二環[2.2.1]庚-2-基、1,3-二酮基八氫 -2Η·異吲哚-2-基、1,3-二酮基_1,3_二氫-2Η-異吲哚-2- 基、2,5-一嗣基-2,5-二氯-1Η-σ比π各-1 -基, φ R代表氫、2-酮基-1,3-噚唑啶-3-基、2-酮基吡咯啶-1-基、 4-甲基-2-酮基-1,3-啐唑啶-3-基、〇CF3、氟、曱基或氣, 其中R2及R3不都代表氫, 先決條件是如果R2不是代表氫, R3只能具有其中一個下面的意義: 氫、〇CF3、氟、曱基或氯, R4代表氫, R5代表氫, r6 代表氫、Me、COMe、CHO 或 COCH2OCH3, R7代表氫, R8代表氯、溴、氟、碘、氰基或cf3, R9代表氫或甲基, 代表曱基、乙基、環丙基、環丙基甲基、2,2_二曱基環 丙基、環丁基、環戊基、丙-2-基、丙-2-稀-1_基、丁 基、2,2,2-二既乙基、2,2-二氟乙基、1-甲氧基丙_2__基 2-曱基-1-(曱基硫烧基)丙-2-基、氧雜環丁醇_3_基或 2,2,3,3,3-五氟丙基, 或 23 201022213 R9及R10與和其連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一個吖丁啶基、吡 π 各咬基、六氫吡啶基、嗎福咁基、氮雜環庚烷基或硫 嗎福啉基環, 及其農藝化學活性鹽類。 其他較佳的式(I)化合物是其中 R2基代表式El、Ε2或Ε3之基團
其中一或多個符號具有其中一個下面的定義: Υ代表一個直接鍵、c=o或經直鏈或支鏈的CrC4-烷基、 C1-C4-鹵烧基或Ci-Cr院氧基烧基取代之Q-CV烧基 鏈, Z代表硫或氧,
L〗代表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Q-至C4-伸烷基鏈或C2-至C4-烯基鏈, 其中雙鍵沒有積聚且 其中個別的碳原子可以帶有一或多個取代基,其彼此獨立 地選自下列名單: 風、1½基、直鍵或支鍵的C1-C4-烧基、直鍵或支鍵的C1-C4-烷氧基烷基、直鏈或支鏈的(^-(:4-烷氧基羰基、直鏈或支 鏈的CrC4-烷氧基烷基、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苯基 或节基, 或 24 201022213 連接至伸烧基鍵的兩個相鄰碳_原子之兩個取代基與這兩 個碳原子一起形成 一個5-或6-員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飽和碳環, 其中取代基彼此獨立地選自下列名單: 氫、氟、隨意地支鏈CrC4-烷基、隨意地支鏈CrC4-烷氧 基或隨意地支鏈CrCV自烷基, 或 一個5-或6_員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飽和雜環,其含有一個 氧原子或一個硫原子, 其中取代基彼此獨立地選自下列名單: 氫、氟、隨意地支鏈CVCV烷基、隨意地支鏈crc4-烷氧 基或隨意地支鏈CVCV齒烷基, 或 一個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苯基環, 其中取代基彼此獨立地選自下列名單: 氫、鹵基、CN、SCH3、N〇2、隨意地支鍵C1-C4-烧基、隨 思地支鍵C1-C4-烧氧基、隨意地支键C1-C4-烧基無基、隨 思地支鍵C1-C4- _燒基或隨意地支鍵Ci_C4_齒炫氧基, L2代表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Q-至c4-伸炫基鏈或C2-至Cf 烯基鏈或1,3-連接的環戊基(3_酮基-2-氮雜二環[2.2.1] 庚-2-基)或插入選自包括氧、硫及氮的雜原子之(:!-至 C4_伸烷基鏈, 其中雙鍵沒有積聚且 其中個別的碳原子可以帶有一或多個取代基,其彼此獨立 地選自下列名單: 25 201022213 氫、經基、CH2〇H、氰基、s基、直鏈或支鏈Ci-CV炫基、 直鍵或支鍵C1-C4-函炫基、直鍵或支鍵燒氧基烧美 直鏈或支鏈CrQ-院氧基幾基、直鏈或支鏈苯基或节武 隨意地經燒基取代之(IVC5-烧基鍵其可以含有至多一 & 戒隨意地經烷基取代之C3-C5-烯基鏈, 其他取代基具有一或多個上述之意義, 及其農藝化學活性鹽類。 其他較佳的式(I)化合物是其中 H3基代表式El、E2或E3之基圍
其中一或多個符號具有其中一個下面的定義: y代表一個直接鍵、c=o或經直鏈或支鏈的c^c:4-烷基 Ci-C4』烧基或C1-C4-烧氧基烧基取代之Ci-C^-境烏 鍵, Z代表硫或氧,
Li代表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_至CV伸烷基鏈或(:2-至〇 烯基鏈, 4' 其中雙鍵沒有積聚且 其中個別的碳原子可以帶有一或多個取代基,其彼此獨立 地選自下列名單: 氫、羥基、直鏈或支鏈的q-Cr烷基、直鏈或支鏈的 炼氧基烷基、直鏈或支鏈的(^-(:4_烷氧基羰基、直鏈或支 26 201022213 烷基、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苯基 鏈的cvcv烷氧基-crc4 或辛基, 或 取代基與這兩 連接至伸烷基鏈的兩個相鄰碳原子之兩個 個碳原子一起形成 一個5-或6-員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飽和碳環, 其中取代基彼此獨立地選自下列名單· 虱、氟、P«地支鏈^々·燒基、隨意地支鏈^々烧氧 基或隨意地支鏈CrCr鹵烷基, 或 一個5-或6-員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飽和雜環,其含有—個 氧原子或一個硫原子, 其中取代基彼此獨立地選自下列名單: 氫、氟、隨意地支鏈CrC4-烷基、隨意地支鏈Cl_c4_烷氧 基或隨意地支鏈crc4-齒烷基, 或 一個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苯基環, 其中取代基彼此獨立地選自下列名單: 氫、鹵基、CN、SCH3、N〇2、隨意地支鍵C1-C4-烧基、隨 意地支鍵C1-C4-烧氧基、隨意地支鍵Ci-C4_烧基幾基、隨 意地支鏈CrC4-鹵烷基或隨意地支鏈Crc4-鹵烷氧基, L2代表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Ci-至C4-伸烷基鏈或C2-至c4-烯基鏈或1,3-連接的環戊基(3-酮基-2-氮雜二環[2.2.1] 庚-2-基)或插入選自包括氧、硫及氮的雜原子之Q-至 C4_伸烷基鏈, 27 201022213 其中雙鍵沒有積聚且 其中個賴碳原子相帶有—❹個取絲,其彼此獨立 地選自下列名單: 虱、經基、ch2oh、氰基、_基、直鏈蚊鏈c「c4_烧基、 直鏈或支鏈CVCVi絲、直鏈或支鏈Ci_(^氧基烧基、 直鏈或支鏈CVCV料基縣、直鏈或支鏈苯基或午基、 隨意地減絲狀CVCV祕鏈討以含有至多一個氧 或隨意地經烷基取代之CrCs-烯基鍵, 其他取代基具有一或多個上述之意義 及其農藝化學活性鹽類。 其他較佳的式⑴化合物是其中 確實其中一個R2^ R3基代表式E1之基團
其中一或多個符號具有其中一個下面的定義: Y 代表一個直接鍵或-CH2-、-CH2CH2-、-CHMe-、-CHCF3-或 c=o, L!代表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Cl_至c4_伸烷基鏈或c2_至c4_ 烯基鍵, 其中雙鍵沒有積聚且 其中個別的破原子可以帶有一或多個取代基,其彼此獨立 地選自下列名單: 氫、曱基、乙基、羥基、曱氧基、〇CH2CH3、cooch3、 28 201022213 cooch2ch3、ch2oh、ch2ch(ch3)2 或笨基, 或 連接至伸烧基鏈的兩個相鄰碳原子之兩個取代基與這兩 個碳原子一起形成 一個5_或6-員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飽和碳環, 其中取代基彼此獨立地選自下列名單: 氮、氣、隨意地支鍵C1-C4-烧基、隨意地支鍵C1-C4-烧氣 基或隨意地支鏈CVCV鹵烷基,
一個5-或6-員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飽和雜環,其含有一個 氧原子或一個硫原子, 其中取代基彼此獨立地選自下列名單: 氫、氟、隨意地支鏈CVC4-烷基、隨意地支鏈Q-C4-烧氧 基或隨意地支鏈crc4-函烷基, 或 一個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苯基環, 其中取代基彼此獨立地選自下列名單: 氫、鹵基、CN、SCH3、N02、隨意地支鏈crc4-烧基、隨 意地支鏈CrC4-烷氧基、隨意地支鏈CrC4-烷基羰基、隨 意地支鏈CrC4-鹵烷基或隨意地支鏈Q-C4-鹵烷氧基, 其他取代基具有一或多個上述之意義, 及其農藝化學活性鹽類。 其他較佳的式⑴化合物是其中 確實其中一個R2及R3基代表式E2之基團 29 201022213
Z
其中一或多個符號具有其中一個下面的定義: Y 代表一個直接鍵或-CH2-、-CH2CH2_、-CHMe-、-CHCF3_ 或 c=〇, z代表硫或氧, “代表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cr至c4-伸烷基鏈、c2-至c4-烯基鏈或1,3-連接的環戊基(3-酮基-2-氮雜二環[2.2.1] 庚-2-基)或插入選自包括氧、硫及氮的雜原子之Cl-至 C4-伸烷基鏈, 其中雙鍵沒有積聚且 其中個別的碳原子可以帶有一或多個取代基,其彼此獨立 地選自下列名單: 氫、曱基、乙基、氰基、cf3、異丙基、羥基、曱氧基、cooch3、 cooch2ch3、och2ch3、ch2oh、ch2ch(ch3)2、苯基、 -CH2OCH2CH2-. -CHC(OCH3)CH2- -C(CH2CH3)C(CH3)CH2-或-CH=CH=CH=CH·, 其他取代基具有一或多個上述之意義, 及其農藝化學活性鹽類。 其他較佳的式(I)化合物是其中 確實其中一個R2及R3基代表式E3之基團 201022213
Z
E3 其中一或多個符號具有其中一個下面的定義: Y 代表一個直接鍵或-CH2_、-CH2CH2-、-CHMe-、-CHCF3-或 C=〇, z代表硫或氧’ 〇 Ll代表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cr至c4-伸烷基鏈或c2-至c4- 烯基鍵, 其中雙鍵沒有積聚且 其中個別的碳原子可以帶有一或多個取代基,其彼此獨立 地選自下列名單: 氫、曱基、乙基、羥基、曱氧基、〇ch2ch3、cooch3、 cooch2ch3、ch2oh、CH2CH(CH3)2 或苯基, 或 ❿ 連接至伸烧基鏈的兩個相鄰碳原子之兩個取代基與這兩 個碳原子一起形成 一個5_或6-員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飽和碳環, 其中取代基彼此獨立地選自下列名單: 氫、氟、隨意地支鏈Crc4-烷基、隨意地支鏈crC4-烷氧 基或隨意地支鏈CrC4-_燒基, 或 一個5-或6-員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飽和雜環,其含有一個 氧原子或一個硫原子, 31 201022213 其中取代基彼此獨立地選自下列名單: 氫、氟、隨意地支鏈CrC4-烷基、隨意地支鏈CrCr炫•氧 基或隨意地支鏈CrC4-鹵烷基, 或 一個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苯基環, 其中取代基彼此獨立地選自下列名單: 氳、鹵基、CN、SCH3、N〇2、隨意地支鏈CrC4-炫•基、隨 意地支鏈Ci-C^烷氧基、隨意地支鏈CrC4-烷基幾基、隨❹ 意地支鏈CrC4-鹵烷基或隨意地支鏈CrC4-鹵烷氧基’ 其他取代基具有一或多個上述之意義, 及其農藝化學活性鹽類。 其他較佳的式⑴化合物是其中 R2代表下面的基團: (2,5-二酮基吡咯啶-1-基)甲基、(2-酮基吡咯啶小基)幾 基、(3-曱基-2-酮基吡咯啶基)甲基、1-(2,5-二酮基 吡咯啶小基)-2,2,2-三氟乙基、(2R)-2-(乙氧基羰基)-5-酮基吡咯啶-1-基、(2S)-2-(乙氧基羰基)-5-酮基吡洛咬❹ -卜基、2-(乙氧基幾基)-5-酮基吡洛咬-1-基、(2R)_2_(輕 基曱基)-5-酮基π比洛咬-1-基、(2S)-2-(輕基甲基)_5_酮基 吡咯啶-1-基、2-(羥基甲基)_5_酮基吡咯啶-1-基、2,5_ 二酮基吡咯啶-1-基、2-乙氧基_5-酮基吡咯啶基、 (2R)-2-曱基-5-酮基吡咯啶_;[_基、(2S)-2-甲基-5-酮基0比 咯啶-1-基、2-曱基-5-_基吡咯啶-1-基、2-酮基寻 唑啶-3-基、(4R)-2-酮基冰(丙_2-基)-1,3-4唑啶冬基、 (4S)-2·酮基-4-(丙-2-基)-1,3_啐唑啶-3-基、2-酮基_4-(丙 32 201022213 -2-基)-l,3-呤唑啶-3-基、2-酮基-4-苯基-l,3-4唑淀-3-基、2-酮基-5-苯基吡咯啶-1-基、2-酮基氮雜環庚烷-1-基、2-酮基六氫吡啶-1-基、2-酮基吡啶-1(2H)-基、2-酮基吡咯啶-1-基、2-硫吡咯啶-1-基、3,3-二甲基-2,5-二_基0比洛咬-1-基、3,3-二曱基-2-酮基<丁唆-1-基、 3,5-二曱基-2-酮基吡咯啶-1-基、(3尺,511)-3,5-二曱基-2-酮基吡咯啶-1-基、(3R,5S)-3,5-二曱基-2-酮基吡咯啶 ⑩ -1-基、3-乙基-4-曱基-2-酮基-2,5-二氫-1H·吡咯-1-基、 (3R)-3-經基-2·酮基吡略唆_ι_基、(3S)-3-經基-2-酮基吡 嘻咬-1_基、3-羥基-2-酮基吡咯啶-1-基、3-甲基-2,5-二 酮基°比略啶-1·基、(3R)-3-甲基-2-酮基吡咯啶_1_基、
(3S)-3-曱基-2-酮基吡咯啶基、3_甲基_2_酮基吡咯, -1-基、3-酮基嗎福咁基、4_(2_甲基丙基)_2_酮基 亏坐定3-基、4-(甲氧基幾基)_2_酮基σ比P各咬_1_基、L 乙基-2,基-:1,34唾咬_3_基、(4R)_4_經基_2_嗣基吡1 疋1基、(4S)-4-經基_2_酮基吡咯咬_1_基、4_經基_2 鋼基吼心定小基、4·甲氧基冬酮基_2,5-二氫_lH_t 小基、(4RH_曱基相基],3_〇寻唑啶_3_基、(4s)_4_ J基-2’基_U_十坐啶_3_基、4_曱基么酮基W-十 定_3·基、4·甲基_2__基t各咬·1_基、5·乙基-3-甲基-:基毗咯啶+基、4,冬二曱基_2_酮基Μ·哼唑啶_3_ :、々甲基冬酮基_1,3·°号唑啶-3-基、5,5-二曱基_2-S ,3+坐咬_3_基、2_乙基·5,基吼略咬+基& 二基、2娜·3_(三氟甲基)如 土、 ,3·—曱基酮基吡咯啶基、3,3_二曱逢 33 201022213 -2,5-二嗣基_ϋ比洛〇定-1 -基、3,3-二曱基-2-嗣基-5-石泉0比鳴· α定-1-基、3-亂基-2-嗣基σ比洛。定-1-基或3-嗣基-2-氮雜 二環[2.2.1]庚-2-基, 其他取代基具有一或多個上述之意義, 及其農藝化學活性鹽類。 其他較佳的式(I)化合物是其中 R3代表曱氧基, 其他取代基具有一或多個上述之意義, 及其農藝化學活性鹽類。 其他較佳的式(I)化合物是其中 R4代表曱氧基, 其他取代基具有一或多個上述之意義, 及其農藝化學活性鹽類。 其他較佳的式(I)化合物是其中 R6代表其中一個下面的基團: (丙-2-氧基)羰基、cooch3、COOCH2CH3, 其他取代基具有一或多個上述之意義, 及其農藝化學活性鹽類。 其他較佳的式(I)化合物是其中 R1()代表其中一個下面的基團: 2-乙基ί哀丙基、1-氣丙-2-基、1-甲基ί哀丙基、2-氣乙基、 2-曱基環丙基、3-曱基環丁基, 其他取代基具有一或多個上述之意義, 及其農藝化學活性鹽類。 其他較佳的式(I)化合物是其中 34 201022213 R3代表其中一個下面的基團: 2-酮基-1,3-畤唑啶-3-基、2-酮基吡咯啶-1-基或4-甲基 -2-嗣基-1,3-0亏 1•坐1^-3-基, 其他取代基具有一或多個上述之意義, 及其農藝化學活性鹽類。 其他較佳的式⑴化合物是其中 R1及R5都代表氫, 其他取代基具有一或多個上述之意義, ® 及其農藝化學活性鹽類。 其他較佳的式(I)化合物是其中 R6代表氫, 其他取代基具有一或多個上述之意義, 及其農藝化學活性鹽類。 其他較佳的式(I)化合物是其中 R7代表氫, 其他取代基具有一或多個上述之意義, _ 及其農藝化學活性鹽類。 其他較佳的式(I)化合物是其中 R8代表氯、溴、氟、碘、氰基或CF3, 其他取代基具有一或多個上述之意義, 及其農藝化學活性鹽類。 其他較佳的式(I)化合物是其中 R9代表Η或Me, 其他取代基具有一或多個上述之意義, 及其農藝化學活性鹽類。 35 201022213 其他較佳的式(i)化合物是其中 R1、R5、R6及R7代表氳, 其他取代基具有一或多個上述之意義, 及其農藝化學活性鹽類。 其他較佳的式(I)化合物是其中 R1Q代表甲基、乙基、丙基、環丙基、環丙基曱基、1-環丙 基乙基、2-曱基壤丙基、2,2-二甲基J辰丙基、2,2_二 曱基丙-1-基、第二丁基、環丁基、丁基、3_曱基丁-1-基、2-曱基丁 _ 1 _基、2-曱基丙-1 -基、1 -氣丙-2-基、壤 © 戊基、丙-2-基、戊-3·基、戊·2-基、戊基、丙-2-細-1-基、丙-2-快-1-基、丁_2-基、2,2,2_二氣乙基、2,2-二氣 乙基、2-曱乳基乙-1-基、2-甲基硫基乙-1-基、2-氣乙 -1-基、2-氣乙-1-基、2-亂基乙-1-基、1_曱氧基丙·2·基、 3 -甲氧基丙-1 -基、1 -曱基威基丙-2-基、2-曱基-1 -(曱基 硫烧基)丙-2-基、氧雜ί辰丁醇*-3-基、1,1,1-二氣丙-2·基、 2,2,3,3,3_五氟丙基、1,1,1_三氟丙 _3_基、1,1,1-三氟丁-2-基、1,1,1·二氣丁-3-基、2-甲基丙-2-細-1-基或1-氣丙_2-❹ 基, 其他取代基具有一或多個上述之意義, 及其農藝化學活性鹽類。 上述基團定義需要時可以彼此結合。而且,個別的定 義可以不適用。 無機酸之實例是氫lS酸類,例如氫氟酸、氫氯酸、氫 溴酸及氳碘酸,硫酸、磷酸及硝酸,以及酸性鹽類例如 NaHSC)4及KHS〇4 〇合適的有機酸是例如曱酸、碳酸及烧 36 201022213 如乙酸、三氟乙酸三氯乙酸及丙酸,以及萨 酸ίΐ、琥珀酸、檸檬酸、苯甲酸、肉桂酸、草‘、 二二基二磺酸(芳基例如苯基及萘基,其帶有-i 鏈烷二:酸、、烷基膦酸(含有1至20個碳原子的直鏈或支 a 1帶有一 )_;芳基膦酸或芳基二膦酸(芳基例如苯基及笑 。基,例如基及芳基可帶有其他 及第==:二子特別是第二主族特別是鈣及鎂、第三 是鉻、盆、鐵=、呂植錫及錯以及第—至第八過渡族特別 較宜是第以素:金:離nnr子, 可想得到的多種3 在此’金屬可以存在其 參 形下經===:同或。多取代’其中在多取代之情 式中提供的符號之定義中,使用集合性詞語其廣 泛地代表下面的取代基: 小°其廣 ^基:氟、氯、溴及碘; 入去if:未經取代或直鍵或經取代之5-至15-員部份或完 王—D的單-、二-或三環的環系統其含有至多3個選自 ()、(c^s)之%成員,其中環系統之至少一個環是完全 未飽和,例如(但不限於此)苯、萘、四氫萘、蒽氫茚 菲、莫; ' ' 烷基:含有1至丨〇個碳原子之飽和直鏈或或支鏈烴基, 37 201022213 例如(但不限於此)曱基、乙基、丙基、1-甲基乙基、丁基、 1- 曱基-丙基、2-曱基丙基、1,1-二甲基乙基、戍基、1-曱基 丁基、2-曱基丁基、3-曱基丁基、.2,2-二曱基丙基、1-乙基 丙基、己基、U-二曱基丙基、1,2-二曱基丙基、1-曱基戊 基、2-曱基戊基、3-曱基戍基、4-曱基戊基、1-二甲基丁基、 1,2-二甲基丁基、1,3-二曱基丁基、2,2-二甲基丁基、2,3-二 曱基丁基、3,3-二甲基丁基、1-乙基丁基、2-乙基丁基、1,1,2-三曱基丙基、1,2,2-三甲基丙基、1-乙基-1-曱基丙基及1-乙基-2-甲基丙基、庚基、1-甲基己基、辛基、1,1-二甲基己 基、2-乙基己基、1-乙基己基、壬基、1,2,2-三曱基己基、 癸基; 鹵烷基:含有1至4個碳原子之直鏈或或支鏈烷基(如 上述),其中在這些基團的部份或全部的氫原子可以被上述 鹵素原子取代,例如(但不限於此)Ci -C2-鹵烷基例如氯曱 基、溴曱基、二氯曱基、三氯甲基、氟曱基、二氟曱基、 三氟曱基、氣氟曱基、二氯氟曱基、氯二氟曱基、1-氣乙 基、1->臭乙基、1-氟乙基、2-氟乙基、2,2-二氟乙基、2,2,2_ 二氣乙基、2-氯-2-氣乙基、2-氯-2-二氣乙基、2,2-二氣-2-氣乙基、2,2,2-二氯乙基、五氣乙基及1,1,1-二氣丙-2-基, 稀基:含有2至16個碳原子且在任何位置含有至少一 個雙鍵之不飽和的直鏈或支鏈烴基,例如(但不限於 此)C2-C6-烯基例如乙烯基、1-丙烯基、2-丙烯基、1-甲基乙 烯基、1-丁烯基、2-丁烯基、3-丁烯基、1-曱基-1-丙烯基、 2- 曱基-1-丙烯基、1-曱基-2-丙烯基、2-曱基-2-丙烯基、1-戊烯基、2-戊烯基、3-戊烯基、4-戊烯基、1-曱基-1-丁烯基、 38 201022213 2甲:基、3·甲基+丁烯基、r甲基-2-丁稀基、2- 其;丁锐其土、3_甲基1 丁烯基、1_甲基·3_ 丁烯基、2_甲 土-烯土、3-甲基·3_丁稀基、u二甲基_ 二甲基_2_丙稀基、“乙基心 A 5%㈣土、1-己婦基、2_己烯基、%己稀基、4-己烯 ^膝里土、卜甲基小戍烯基、2_甲基_1_戊烯基、3_甲基 ; Μ基小戍婦基、卜甲基,2_戊烯基、2_甲基么 烯芙;甲:之2姻基、4_甲基_2韻基、ΜΙ, f基、2·甲基_3_戊縣、3_f基_3_戊烯基、4_甲基 4甲基_4·戊稀基、3_甲基冰戊稀基、
之广甲基·i-丁稀基、um丁稀基、J 基-3-丁稀基、U-二甲基小丁婦基、u_二甲基_2叮稀基 ,3-一曱基-3-丁烯基、2,2·二甲基_3_丁烯基、2,3_二曱基]_ 丁稀基、2,3_二甲基_2·丁烯基、2,3_二甲基_3_丁烯基、33_ 二甲5丁婦基、3,3-二甲基_2_ 丁烯基、1-乙基-1-丁烯基、 -土 _ _丁烯基、1-乙基-3-丁烯基、2_乙基_丨_丁烯基2_ 乙基-2-丁烯基、2_乙基_3·丁烯基、u,2三甲基々丙烯基、 1-乙基-1-甲基_2_丙稀基、κ乙基_2-甲基小丙稀基及卜乙基 _2_曱基-2-丙烯基; 炔基·含有2至16個碳原子且在任何位置含有至少一 個參鍵之直鏈或支鏈烴基,例如(但不限於此)cv(v炔基例 如乙块基、1-丙炔基、2-丙块基、!叮炔基、2_丁炔基、3_ 丁块基、1-甲基_2_丙炔基、i戊块基、2_戊块基、3_戊快基 4_戍炔基、“甲基I丁炔基、卜甲基-3-丁炔基、2_曱基_3· 39 201022213 丁炔基、3-甲基丁块基1U-田甘 丙炔基、1-己块基、2-已炊其3 土丙炔基、1-乙基_2-快基、K甲基1戊铁基、土、;块基、4·己炔基、5·己 基、2·甲基-3·戊炔基基、r甲基冰戊块 3_甲基·4-戍快基、〜基块基、3_甲基·卜戊炔基、 丁炔基、1-乙基i 丁城基 丁诀基、1-乙基-2- Ο 基-2-丙块基卜 、2_乙基1 丁炔基及卜乙基+甲 丙氧基、卜甲衫氣基例如甲氧基、乙氧基、 氧基、U-二甲基乙氣基; 甲基丙氧基、2_甲基丙 基(如1二含在 祕代你丨4κΓ 土團中的。或全部氫原子可經上 ^氧基、^甲氧基、峨基例如氣 二氟曱氧基、三氣甲氧基、氯冗==基、 氣二氟甲氧基、u氣乙氧基、1_紅氧基、n乙氧基%-Μ氧基、2,2·—μ氧基、2,2,2_三氟乙氧基、2_氯_2_氣 j基、2-氯-2,^二氟乙氧基、2,2_二氣_2_氣乙氧基、2,2,2_ 一亂乙氧基、五氣乙乳基及1,1,1-三氟丙_2-氧基; 硫燒基·含有1至6個碳原子之飽和直鏈或支鏈的烧 硫基,例如(但不限於此)Ci-CV烧硫基例如,例如(但不限 於此)曱硫基、乙硫基、丙硫基、1-曱基乙硫基、丁硫基、 201022213 二甲基肉硫基、u·二甲基乙硫基、戊硫 一 2·甲基丁硫基、3·曱基丁硫基、2,2- Γ2 …硫基、己硫基、u_二甲基丙硫基、 戊二t甲^1'甲基戊硫基、2一甲基戊硫基、3_曱基 铲3二:美机基、U_二甲基丁硫基、⑶二曱基丁 ,3_3一基、2,2_二甲基丁硫基、2’3·二曱基 ^ 2-^Τ^ A 5ί、U,2_三甲基丙硫基、^乙基甲基丙 硫基及1-乙基-2-甲基内硫基; 碳_烧基:含有1 s & π 1 (如上述),其巾錢料之⑽或支鏈烧硫基 齒素原子取代,例如^时㈣份或全部氫原子可經上述 硫基、溴曱硫基Λ:不限於此)Cl_(V齒烧硫基例如氣甲 二氟甲硫基、三氟;=硫基、三氯甲硫基、氟甲硫基、 氣二氣甲硫基、氯氟Γ硫基、二氯氟甲硫基、 m I乙硫基、2,2-二氟2、卜漠乙硫基、卜氟乙硫基、2_ 氟乙栌其9-^ 〇乙硫基、2,2,2-三氟乙硫基、2_氣_厶 2,2,2-三氯乙硫基t既乙硫基、2,2·二氣-2-氟乙硫基、 環焼基:含有3至5硫基及U,1_三氟丙·2_硫基; 饱和烴基,例如個魏成員之單·、二_或三環的 己基、二環[M,]—丁^限於此〉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及環 衣丁燒、萘烧基、降冰片基; -有5至15個碳壞成貝及至少一個雙鍵之單 敦一-或三環的非芳族煙基,例如(但不限於此)環戊烯]_ 基、環己烯-H、環庚心,3_二烯小基、降冰片稀+基; (燒氧基)幾基:經由幾基(-CO-)連接至主鏈的含有i至 201022213 4個碳原子之烷氧基; 雜環基· 3-至15-員飽和或部份不飽和的雜環其含有1 至4個從包括氧、氮及硫的雜原子:除了碳環成員之外, 含有1至3個氮原子及/或1個氧或硫原子或i或2個氧及/ 或硫,子之單_、二-或三環的雜環;如果此環含有多個氧原 子’这些氧原子不直接相鄰;例如(但不限於此)環氧乙烧基、 <丁,基、2·四氳吱喃基、3_四氫吱喃基、2_四氫嗔吩基、 3_四氫嗔吩基、2·轉咬基、対縣、3_異.坐咬基、 4-異喝唑啶基、5_異哼唑啶基、3_異噻唑啶基、 4-異嗔嗤唆Θ 基、ββ5-異噻唑啶基、3-吡唑啶基、4-吡唑啶基、5_吡唑啶基、 2- %唾咬基、4·十线基、5·.坐咬基、2ϋπ定基、4-嗔 坐咬基、5-嗔唑啶基、2-咪唑啶基、4_咪唑啶基、 一°坐°^_3_基、l’2,4_»f 二嗤咬基、嗔二唾咬_3_基、 1,2,4·噻二唑啶_5·基、丨二‘三唑啶_3_基、^,‘呤二唑啶_2_ 基、1,3’W〕坐唆_2_基、以冬三嗤咬^基^^二氫呋 务2-基、2,3_二氫吱„南_3_基、2,4_二氫吱喃_2_基、2,4_二氮 吱^基、2’3_二氫喧吩_2_基、2,3_二氫π塞吩·3_基、2,4_❹ -氫喧吩·2-基、2,4-二氫嗔吩基、2_吼嘻吨^基、2_吼 ^林_3_基、3_吼㈣_2_基、各咐各基、異十坐咐冬 基、3:異十坐啉_3_基、4_異十坐料基、孓異十坐啉斗基、 3- 異/亏唾咐-4-基、4-異崎嗤咐·4_基、2_異十坐喷_5•基、孓 異十坐啡·5-基、4·異料基、2_異嗔料_3•基、3_異 射|3-基、4-異咳唾咐_3·基、2_異嗔唾喷冰基3異噻 峻咐-4·基、4_異㈣啡_4_基、2•異嗜料_5•基、3_異嗔峻 咐-5-基、4_異嗜唾咐_5•基、2,3_二氫吼嗅+基、2,3_二氫 42 201022213 0比°坐-2-基、2,3-二氫吼唾_3_某1 '一 $ I、2,3-一氫口比〇坐_4-基 2 3-二氫吡唑-5-基、3,4·二氫吡唑】| _ 卜丞、 ,4 . , k ,, 基、3,4-二氫吡唑_3_基、 3,4-一 氫吡唑_4_基、3,4-- , r 好 A L ,,,—虱吡唑_5_基、4,5-二氫吡唑_1_ 基、4,5-一虱吼〇坐-3-基 4$ -知,τ Λ 5 A Μ - 一^ 風°比。坐_4-基、4,5_二氫吡唑 -5-暴、2,3-一虱口亏唑_2·基3 一与 „ ,。 唑_4_美 2 , - . « Λ 、2,3-—氫°亏唑-3-基、2,3_二氫崎 坐4暴、2,3_一氩π亏哇_5-基3 4 -与η» I ^ » . Q ^ ^ I、J,4一虱σ亏唾·2-基、3,4-二氳 口亏唑-3-基、3,4-二氫啐唑_4_ . ^ ^ m 土、, 级 斤 基、3,4-一1LB号唾-5-基 3 4-
二氫啐唑-2-基 34--养ν» ,, 5 〇 ^ ,虱亏唑_3·基、3,4-二氫嘮唑_4_基 2-六氫吡啶基、3_六氫咄 ^ 5美9 ^ , , A 疋基、4^、氫吡啶基、1,3-二口号烷 -5_基、2_四虱吡喃基、4_四备we甘。 ΑA ^ " 氫比喃基、2_四氫噻吩基、3- 5·六氫射基、2·六氮基、,氫較基、 六氮三喷_3_基; 祕、U,5-六虱三料基及^ …雜芳基:未經取代麵意地經取狀5-至15員部份或 元全不飽和的單、二-或三環的環系統其中該環系統的至少 -個壞是完全不飽和,含有1JL4個從包括氧、氮及硫的 雜原子,如果此環含有多個氧原子,這些氧原子不直接相 鄰; 例如(但不限於此), -5-員雜芳基其含有1至4個氮原子或i至3個氮原子及1 個硫或氧原子:5-員雜芳基其除了碳原子外可含有〗至4 個氮原子或1至3個氮原子及1個硫或氧原子作為環成員, 例如2-吱喃基、3-吱喃基、2·喧吩基、3-喧吩基、2·吼咯基、 3-吼哈基、3-異崎嗤基、4-異畤嗤基、5-異噚唾基、3-異嗔 唑基、4-異噻唑基、5-異噻唑基、3-吡唑基、4-吡唑基、5-吼 43 201022213 唑基' 2-嘮唑基、4-噚唑基、5_噚唑基、2_噻唑基、4_噻唑 基、5-喧嗤基、2-咪唑基、4-咪唑基、1,2,4-$二唑_3_基、 i,2,4-1^二唾-5-基、1,2,4-嗜二唑 _3·基、1,2,4-噻二唑 _5_ 基、 1,2,4·二唾-3·基、1,3,4_ 喝二唑 _2_ 基、1,3,4-嗔二唑-2-基及 1,3,4-三唑-2-基; -苯並-稍合的5-員雜芳基其含有i至3個氮原子或i個氮 原子及1個氧原子或硫原子:5_員雜芳基其除了碳原子外, 可含有1至4個氮原子或1至3個氮原子及丨個硫或氧原 子作為環成員,且其中兩個相鄰的碳環成員或【個氮及i ❹ 個相鄰的碳環成員可以經由丁-1,3-二烯·1,4-二基橋接其中 1或2個碳原子可用氮原子替代;例如苯並吲哚基、苯並咪 ° 坐基、苯並噻唑基、苯並吡唑基、笨並呋喃基; -5-員雜芳基其含有1至4個氮原子且經由氮連結或苯並_ α的5員雜务基其含有1至3個氮原子且經由氮連結: 員f芳基其除了碳原子外,可含有1至4個氮原子或i至3 ,氮原子作為環成員,且其中兩個相鄰的碳環成員或^個 氮及1個相鄰的碳環成員可以經由丁#二稀巧,心二基橋 其中1或2個碳原子可用氮原子替代,其中這些環是經 由其中一個氣環成員連結至主鏈,例如1-吼洛基、1-吼唑 基、1’2’4-二唑+基、卜咪。坐基、三唑_ 唑-1-基; — 复員雜芳基其含有1至3個或1至4個氮原子:6-員雜芳 ^除I碳原子外,可含有1至3個或1至4個氮原子作 成員,例如2~毗啶基、3-吡啶基、4_吡啶基、3-嗒啡基、 °合畊基、2-嘧啶基、4_嘧啶基、5_嘧啶基、孓吡畊基、1,3,5 44 201022213 二0井-2-基及 1,2,4-二'1井-3-基, 不包括違反自然法則且從事此項技藝者根據其專業知識可 以因此排除之組合。排除的是例如含有3個或更多相鄰的 氧原子之環結構。 本發明還關於製備根據本發明式(I)之二胺基嘧啶類之 方法 R7 R4
各情形下在R2、R3位置含有一個雜環的側鏈(間或對), 其包括下面至少一個(a)至(d)之步驟: 45 201022213 (a)根據下面的反應圖式(圖式1),式(III)之2,4-二_基哺 唆與式(II)之胺在驗存在下,如果適當時在溶劑存在下如 果適當時在觸媒存在下,反應而得到式(V)之化人物. RVH ° .
(Ill)
其中 Y=F、Cl、Br、I (b)根據下面的反應圖式(圖式2),式(V)之化合物與式(IV) 之芳族胺如果適當時在酸存在下,如果適當時在溶劑存在 下反應:
其中Y=F、Cl、Br、I Q ⑷根據下面的反應圖式(圖式3),式(III)之化合物與式(ιν) 之笨胺在溶劑及觸媒存在下反應而得到式(VI)之化合物: R2
(d)根據下面的反應圖式(圖式4),式(VI)之化合物與與式 46 201022213 (II)之胺在鹼存在下,如果適當時在溶劑存在下,如果適當 時在觸媒存在下,反應而得到式(I)之化合物:
其中在上面圖式之R1至R1G基團之定義對應至該定義且Hal 代表 F、Cl、Br、I。 一種合成中間物(V)之方法是列在圖式1。 式(II)之烷基胺基化合物是可得自商業化供應或根據 文獻方法製備。一種製備式(II)的合適環丙基胺基化合物之 方法是例如重組合適的羧酸衍生物成為對應的胺基化合物 (揭示在例如J. J/w. CTzew.心c. 1961,53, 3671-3678)。其他方 法,例如用於製備式(II)的環丁基胺基化合物包括合適的環 丁烯之氫硼化且隨後用NH2SO3處理、(例如 1970, 26, 5033-5039)、環丁酮之還原性胺化(揭示在例如《/, Org. C/zem. 1964, 29, 2588-2592)以及還原硝基或亞硝基環 丁烧(見例如*/· 1953, 75, 4044; J. 1963, 47, 863-875)或疊氮環丁烷(揭示在例如C/zem.尸 Bull 1990, 38, 2719-2725. J. Org. Chem. 1962, 27, 1647-1650)。式(II)之鹵基取代的胺基化合物是可得自商業 化供應或根據文獻方法製備。一種用於製備合適的_基取 代之胺基化合物(Π)是例如還原對應的羧醯亞胺(揭示在例 如EP30092)或對應的肟或疊氮化物(揭示在例如c/zew. 1988, 779, 2233)或硝基化合物(揭示在例如Uw. CAemSoc, 201022213 1953, 75, 5006)。另一替代方法包括在HF中使用SF4處理對 應的胺基羧酸(揭示在例如X CAem· 1962, 27, 1406)。經 取代的氮丙啶用HF開環是揭示在·/· Org. C/zem. 1981,%, 4938。製備經lT基取代的胺基化合物(Π)之其他方法包括根 據Gabriel解離對應的酞醯亞胺(揭示在例如DE 3429048)、胺 解合適的鹵烷基鹵化物(揭示在例如US2539406)或降解對 應的叛酸疊氮化物(揭示在例如DE3611195)。使用合適的氟 化劑(例如DAST),可將胺基醛類或-酮類轉化成對應的二氟 烷基胺類(W02008008022),其中胺基醇類形成對應的單氟❽ 烷基胺類(例如W02006029115)。類似地,使用合適的氣化 劑及溴化劑,可以從胺基醇類分別得到氯-及溴烷基胺類ς/ C/zem. 2005, 70,7364或Ze"., 2004, 1935) 〇 合適經取代的2,4-二鹵基°密咬(III)是可得自商業化供 應或根據文獻方法製備,例如從商業化供應的經取代之尿 痛唆(例如R8= CN: «/. CTzem. 1962, 27, 2264、c/zem
Soc. 1955, 1834, Chem. Ber. 1909, 42, 734, R8= CF3: j. ^ Chem. 1996, 77, 93 ;以及見WO 2000/047539)。圖式i列出 ❹ 一種製備化合物(V)之方法。 使用合適的鹼,在從-30°C至+80°C之溫度,在合適的 溶劑例如二噚烷、THF、二曱基曱醯胺或乙腈中,最初使 胺(II)與2,4_二鹵基嘧啶(III)反應經1-24小時。合適使用的 鹼是例如無機鹽類例如NaHC〇3、NazCO3或KfO3,有機金 屬化合物例如LDA或NaHMDS,或胺驗例如乙基二異丙基 胺、DBU、DBN或正三丁胺。或者是,也可以根據例如 Ζβί. 2006, & 395之敘述,藉助合適的過渡金屬觸媒例如把 48 201022213 結合合適的配體例如三苯基膦或xanthphos進行反應。 圖式2列出一種製備化合物(I)之方法。 經取代的芳族胺類(IV)是可得自商業化供應或可以經 由文獻中已知的方法從商業化供應的前驅物製備。在芳族 部份中帶有一或多個相同或不同取代基的芳族胺類可以經 由相關文獻中敘述之大量方法製備。例如,部份方法敘述 如下。 經由氮連接的環狀基團R1至R5可以例如經由縮合硝基 ® 胺基芳族類與鹵基烧基叛基鹵化物或二酯類或二酯類同等 物或内醯胺類而製備,隨後還原硝基而得到所要的芳族胺。 式(IV)之芳族胺類分成: 式(IVa)之胺類(製備見圖式1〇)用於製備式(1)化合物其中 確實其中一個R2及R3代表基團E1 (式(la)化合物), (IVb)(製備見圖式16及17)用於製備式(I)化合物其中確實 其中一個R2及R3代表基團E2 (式(lb)化合物), 及 _ (IVc)(製備見圖式22)用於製備式⑴化合物其中確實其中 一個R2及R3代表基團E3 (式(Ic)化合物)。 中間物(V)在BrSnstedt酸例如無水氫氣酸、樟腦磺酸或 對-曱苯磺酸存在下,在合適的溶劑例如二畤烷、THF、 DMSO、DME、2-曱氧基乙醇、正丁醇或乙腈中,在〇。〇_140 °C之溫度下與芳族胺(iv)反應經1 _4 8小時。類似地敘述於例 如价oorg· Med CTze/w. Z故.2006,M,2689、GB2002
Al-2369359, Org. 2005, 7, 4113。 或者是,(V)與(IV)反應而得到(I)也可以在鹼-催化下進 49 201022213 行,也就是使用例如碳酸鹽例如碳酸鉀、醇鹽例如第三丁 醇鉀、或氫化物例如氫化鈉,其中催化用途也可以使用過 渡金屬例如把結合合適的配體例如xanthphos。 最後,可以在沒有溶劑及/或Briinstedt酸以及在MW條 件下進行(V)與(IV)的反應而得到(I)(揭示在例如价⑼叹 Med. Chem. Lett. 2006, 16, 108. Bioorg. Med. Chem. Lett. 2005, 15, 3881) ° 圖式3列出一種製備化合物(VI)之方法。 最初,使用合適的路易士酸或合適的驗,在從-15°C至 100°C之溫度並在合適的惰性溶劑例如1,4_二u号烧、乙醚、 THF、正丁醇、第三丁醇、二氣乙烷或二氯曱烷中,苯胺(IV) 與2,4-二鹵基嘧啶(III)反應經1-24小時。合適作為鹼使用的 是例如無機鹽類例如NaHC〇3、Na2C03或K2C03,有機金屬 化合物例如LDA或NaHMDS,或胺鹼例如乙基二異丙基胺、 DBU、DBN或正三丁胺。合適作為路易士酸使用的是例如 (但不限於此)鋅、鎂、酮、錫或鈦金屬之鹵化物(例如ZnCl2) (見例如US 2005/0256145或WO 05/023780及其中列出的文 獻)。 圖式4列出一種製備化合物(I)之方法。 製備式(I)化合物時’中間物(VI)隨後在鹼存在下,例 如碳酸鹽類例如碟酸鉀、醇鹽例如第三丁醇鉀、或氫化物 例如氫化納’在合適的溶劑例如二嘮烧、THF、DMSO、 DME、2-曱氧基乙醇、正丁醇或乙腈中在〇°c_14〇°c之溫 度下與式(II)之胺類反應1-48小時,其中催化用途也可以使 用過渡金屬例如把結合合適的配體例如三苯基膦或 201022213 xanthphos ° 經由環狀胺基甲酸酯取代的式(la)化合物之合成包括 至少一種下面步驟(e)至⑴: (e)根據下面的反應圖式(圖式5),式(V)之化合物與與式 (IVa)之經環狀胺基曱酸酯取代的苯胺,如果適當時在酸存 在下,如果適當時在溶劑存在下反應:
(f)根據下面的反應圖式(圖式6),式(VII)之經鹵基取代的 化合物與式(VIII)之環狀胺基曱酸酯在溶劑存在下及在觸 媒存在下反應: Ο
(g)根據下面的反應圖式(圖式7),式(in)之經二鹵基取代 的化合物與式(IVa)之經環狀胺基曱酸酯取代的苯胺,如果 適當時在路易士酸存在下,如果適當時在溶劑存在下反應: 201022213 R4
(III) R7 R4
(h)根據下面的反應圖式(圖式8),式(Via)之經齒基取代的 化合物與式(Π)之胺在驗存在下,如果適當時在溶劑存在 下,如果適當時在觸媒存在下反應而得到式(la)之化合物:❹ R”
一 R- I
Ο N
(1)根據下面的反應圖式(圖式9),式(1又)之開環經胺基曱 酸醋=代的化麵與S(V)之彳b合物在时在下,如果適當 ❹ =在4劑存在下,如果適當時在觸媒存在下反應而得到式 (h)之化合物: 52 201022213
經%:狀胺基甲酸酉旨取代的芳族胺類是可得自商業 化供應或可H由文獻巾已知的方法從商業化供應的前驅 物製備或根據下面的敘述製備:
$根據下面的反應圖式(圖式10),S(X)之經鹵基取代的 苯胺與式(VIII)之環狀胺基Ψ酸§旨在溶劑存在下及在觸媒 存在下反應:
❿ 圖式5列出一種製備化合物(la)之方法。 中間物(V)在Briinstedt酸例如無水氫氯酸、樟腦績酸或 對_曱苯磺酸存在下,在合適的溶劑例如二噚烷、THF、 DMSO、DME、2-曱氧基乙醇、正丁醇或乙腈中,在〇。〇140 °C之溫度下與芳族胺(IVa)反應經1-48小時。類似地敘述於 例如 Med. C/zem. le". 2006, M,2689、GB2002
Al-2369359, Og. i:故.2⑽5, 7, 4113。 或者是,(V)與(IVa)反應而得到(la)也可以在鹼-催化下 進行,也就是使用例如碳酸鹽例如碳酸鉀、醇鹽例如第三 53 201022213 丁醇鉀、或氫化物例如氫化鈉,其中催化用途也可以使用 過渡金屬例如把結合合適的配體例如xanthphos。 最後,可以在沒有溶劑及/或Briinstedt酸以及在MW條 件下進行(V)與(IVa)的反應而得到(la)(揭示在例如历⑽
Med. Chem. Lett. 2006, 16, 108N Bioorg. Med. Chem. Lett. 2005, 15, 3881) ° 圖式6列出一種製備化合物(la)之其他方法。 產物(la)可以在不同的溶劑中及在不同的溫度下,在銅 源、配體及鹼存在下,在4唑啶酮(VIII)及芳基鹵化物(VII) ® 之間經由銅-催化的交聯偶合而製備。可以使用多種銅源, 通常是Cul、CuS04、Cu粉。可以使用多種配體,例如l,2-二胺基環己烷或MeNHCH2CH2NHMMe。合適的鹼是例如 K2C03、K3P04、Cs2C03。這些反應也可以在微波條件下 進行。一般的回顧文獻見:CTzem. 2006, /⑽,2651、 办《/⑽2003, 2428及其中提到的文獻。特定的實例見:〇rg.
Lett. 2003, 5, 963, J. Am. Chem. Soc. 2007, 129, 3490, Org.
Lett., 2006, 8, 5609. Bioorg. Med. Chem. Lett. 2004, 14, ❹ 1221. Tetrahedron Lett. 2004, 45, 2311^ J. Am. Chem. Soc. 2001, 123, 7727 ° 這些胺基化反應也可以使用例如根據鈀或鐵的其他觸 媒系統進行。(一般的回顧文獻見:Αν. 2006, 7加, 2651 ;特定的實例見: CTzem. /wi·五ί/· 2007,你,8862;
Angew. Chem. Int. Ed. 2007, 46, 934; J. Am. Chem. Soc. 2002, 124, 6043)° 圖式7列出一種製備化合物(Via)之方法。 54 201022213 最初’使用合適的路易士酸或合適的驗,在從_15〇c至 100°C之溫度並在合適的惰性溶劑例如1,4_二今燒、乙醚 THF、正丁醇、第三丁醇、二氯乙燒或二氯曱烧中,苯胺(IVa) 與2,4-二鹵基嘧咬(III)反應經1-24小時。合適作為鹼使用的 是例如無機鹽類例如NaHC〇3、Na2C03或K2C03,有機金屬 化合物例如LDA或NaHMDS,或胺鹼例如乙基二異丙基胺、 DBU、DBN或正三丁胺。合適作為路易士酸使用的是例如 (但不限於此)鋅、鎂、酮、錫或鈦金屬之鹵化物(例如ZnCl2) (見例如US 2005/0256145或WO 05/023780及其中列出的文 獻)。 圖式8列出一種製備化合物(ia)之方法。 製備式(la)化合物時,中間物(via)隨後在鹼存在下, 例如碳酸鹽類例如碳酸鉀、醇鹽例如第三丁醇鉀、或氫化 物例如氫化鈉,在合適的溶劑例如二啐烷、THF、DMSO、 DME、2-曱氧基乙醇、正丁醇或乙腈中,在〇°c_140°C之溫 度下與式(II)之胺類反應1-48小時,其中催化用途也可以使 ❷ 用過渡金屬例如把結合合適的配體例如三苯基鱗或 xanthphos ° 圖式9列出一種製備化合物(la)之其他方法。 中間物(V)在Br(5nstedt酸例如無水氫氯酸、樟腦績酸或 對-甲苯磺酸存在下,在合適的溶劑例如二噚烷、THF、 DMSO、DME、2-曱氧基乙醇、正丁醇或乙腈中,在0°C-140 °C之溫度下與芳族胺(IX)反應經1-48小時。 或者是,(V)與(IX)反應而得到(la)也可以在鹼-催化下 使用例如碳酸鹽例如碳酸鉀、醇鹽例如第三丁醇鉀、或氫 55 201022213 化物例如氳化鈉進行。式(IX)化合物之合成及在鹼性條件下 環閉合而得到β号唾咬酮是揭示在例如尤⑽ 1988, 29, 5095或DE3704632。 圖式10列出一種製備化合物(IVa)之方法。 產物(IVa)可以在不同的溶劑中及在不同的溫度下,在 銅源、配體及驗存在下,在啐η坐咬酮(VIII)及芳基鹵化物(X) 之間經由銅-催化的交聯偶合而製備。可以使用多種銅源, 通常是Cul、CuS04、Cu粉。可以使用多種配體,例如1,2-二胺基環己烷或MeNHCH2CH2NHMMe。合適的鹼是例如❹ K2C03、K3P04、Cs2C03〇這些反應也可以在微波條件下 進行。一般的回顧文獻見:Ckm·如v. 2006, i⑽,2651、 5^/价2003, 2428及其中提到的文獻。特定的實例見:
Lett. 2003, 5, 963 > J. Am. Chern. Soc. 2007, 129, 3490^ Org. Lett., 2006, 8, 5609. Bioorg. Med. Chem. Lett. 2004, 14, 1221. Tetrahedron Lett. 2004, 45, 2311^ J. Am. Chem. Soc. 2001,723, 7727。 式(VIII)之環狀胺基曱酸酯類(畤唑啶酮)是可得自商 ❹ 業化供應或可以經由文獻中已知的方法從商業化供應的前 驅物製備。式(VIII)之嘮唑啶酮可以例如從胺基醇衍生物、 開鏈胺基甲酸酯、環氧化物或氮丙啶類製備(回顧文獻: CAew. 1996,外,835 :對於特定的實例也見:办咐心也 2007, 311U J. Org. Chem. 2006, 77, 5023, WO 2005/033095 Al、乂《· 1989,"人2211及其中提到的文獻)。 合成式(lb)的内酿胺及硫内醯胺: (1)根據下面的反應圖式(圖式11),式(V)之化合物與式 56 201022213 (IVb)之經内醯胺-或硫内醯胺-取代之苯胺,如果適 當時在酸存在下,如果適當時在溶劑存在下反應: -7
(m)根據下面的反應圖式(圖式12),式(Ib-I)之化合物在 合適的試劑存在下,如果適當時在溶劑存在下反應而 得到式(Ib-II)之對應的硫衍生物:
(η)根據下面的反應圖式(圖式13),式(VII)之經鹵基取 代的化合物與式(XI)之内醯胺在溶劑存在下及在觸 媒存在下反應:
據下面的反應圖式(圖式14),式(Ib-III)之化合物在合適的試劑 存在下,如果適當時在溶劑存在下反應而得到式(lb)之對應的衍 57 201022213 生物:
據下面的反應圖式(圖式15),經碘-或溴-取代的化合物(VII) 與式(XI)之經内醯胺-取代之化合物在合適的試劑存在下,
如果適當時在溶劑存在下反應而得到式(I b -1V)之對應的羰 基衍生物:
經内醯胺-取代之芳族胺(Ivb)是可得自商業化供應、可
以經由文獻中已知的方法從商業化供應的前驅物製備或經 由下面的敘述製備: (〇)根據下面的反應圖式(圖式16),式(XII)之經内醯】 取代的化合物在合適的試劑存在下,如果適 劑存在下反應:
(P)根據下面的反應圖式(圖式17),經诚_ 八 夭'取代的笨 58 201022213 胺(x)與式(χι)之内醯胺在合適的試劑存在下,如果 適當時在溶劑存在下反應:
(q)根據下面的反應圖式(圖式18),式(XIII)之硝基化合 物與式(XI)之内醯胺在合適的試劑存在下,如果適當 時在溶劑存在下反應。式(XIII)之硝基化合物可以隨 後根據上述還原(見圖式16)。
(r)式(XIV)之化合物與式(χν)之硝基化合物在合適的 試劑存在下,如果適當時在溶劑存在下反應而得到式 (XVI)的硝基酯類,且隨後還原性環化成式(χΐ3)之内 醯胺(圖式19)。在(XIV)及(xVI)中的R-基之定義對 應於在(XI)中的L2之各定義。
59 (XIV) 201022213 圖式11列出一種製備化合物(lb)之方法。 中間物(V)在Br5nstedt酸例如無水氫氣酸、樟腦磺酸或 對-曱苯績酸存在下,在合適的溶劑例如二今烧、THF、 DMSO、DME、2-曱氧基乙醇、正丁醇或乙腈中,在(rc_14〇 °C之溫度下與芳族胺(IVb)反應經1-48小時。 或者是,(V)與(IVb)反應而得到(lb)也可以用驗催化進 行,也就是使用例如碳酸鹽例如礙酸鉀、醇鹽例如第三丁 醇鉀、或氫化物例如氫化納,其中催化用途也可以使用過 渡金屬例如把結合合適的配體例如三苯基膦或xanthphos。 © 最後,可以在沒有溶劑及/或BrSnstedt酸進行(V)與(IVb) 的反應而得到(lb)(揭示在例如A/ei CAem. Zeu. 2006, 16, 108Λ Bioorg. Med. Chem. Lett. 2005, 15, 3881) ° 圖式12列出一種製備化合物(lb)之其他方法。 製備式(Ib-II)之硫内醯胺可以例如在合適的試劑例如 Lawesson試劑存在下,經由硫化式(ib-I)之内酸胺。此反應 可以在多種溶劑例如甲苯、二甲苯、THF或吡啶及不同的 溫度或在微波條件下進行(見办价心也2006, 2327、及/r. © CTzew 2005, 505、办《认es/s 1994, 993)。 文獻中從對應的内醢胺合成硫内醯胺有許多的敘述, 且其可能使用P4S10、硫化硼、乙基硫化鋁或類似的試劑(見 J. C/zem 2003,沾,5792、Ze". 2001, 57, 9635)。 圖式13列出一種製備化合物(ib)之其他方法。 式(lb)之產物可以在不同的溶劑中及在不同的溫度下, 在銅源、配體及驗存在下,在4°坐咬酮(XI)及芳基_化物 201022213 (VII)之間經由銅-催化的交聯偶合而製備。可以使用多種 銅源,通常是Cul、CuS04、Cu粉。可以使用多種配體, 例如1,2-二胺基環己烷或MeNHCH2CH2NHMMe。合適的鹼 是例如K.2CO3、K3PO4、CS2CO3。這些反應也可以在微波 條件下進行。一般的回顧文獻見:C/zem. 2006, 706, 2651、办《/价2003, 2428及其中提到的文獻。特定的實例 見:2003, 5, 963、《/. Jw. CTze/w. «Soc. 2007, /2P, 3490, Org. Lett., 2006, 8, 5609. Bioorg. Med. Chem. Lett. ❿ 2004, 14, 1221, Tetrahedron Lett. 2004, 45, 2311, J. Am.
Chem. Soc. 2Q(n,123, Ή27 〇 此種胺基化反應也可以使用例如根據鈀或鐵的其他觸 媒系統進行。(文獻回顧見:C/zem. eev_ 2006, 7⑽,2651 ; 特定的實例見 Mwgew· C/zem. 2007,私,8862;
Chem. Int. Ed. 2007, 46, 934; J. Am. Chem. Soc. 2002, 124, 6043)。 圖式14列出一種製備化合物(此)之其他方法。
® 如果r6代表氫,式(Ib-III)之苯胺基嘧啶類在苯胺基-NH 可以使用合適的試劑保護。據此,例如可以在多種溶劑中 並在不同溫度下,在鹼存在下使用多種經取代的苄基鹵化 物進行苄基化(見WO 07/073117)。在多種溶劑中並在不同 溫度下,使用曱基峨及氫化鈉作為驗,可以成功地在此位 置甲基化,例如揭示在W0 05/005438; C/zm. 5w//. 2000,对,1504、或汉 Med. C/z·· 1993, 3(5, 1993。在此系統 中的胺基甲酸酯保護通常使用b〇c2〇、如果適當時的合適 觸媒例如DMAP、如果合適的鹼,在多種溶劑中並在不同溫 201022213 度下進行(見例如WO 04/087698)。 圖式15列出一種製備化合物(lb)之其他方法。 式(Ib-IV)之苯胺基嘧啶類可以在微波條件下,在多種 溶劑例如THF或水中,在不同溫度(60-200°C)下,經由式(VII) 之經鹵基取代的化合物與對應的環狀内醯胺(XI)之PcU催化 的胺基羰基化而製備。此反應可以使用Mo(CO)6作為一氧化 碳的來源、驗例如DBU及Pd的來源例如Pd(OAc)2,在有或 無合適的配體例如dppf或PPh3存在下進行(見:reira/zec/r⑽
Lett. 2007, 48, 2339; Tetrahedron 2006, 62f 4671; Ο 2006, 25, 1434)。 但是,胺基羰基化也可以在沒有微波支助的傳統熱條 件下進行。也可能使用一氧化碳及一氧化碳之其他來源例 如DMF。也可以使用鎳代替Pd。(見:《/. Org. C/^w. 2002, 67, 6232; Angew. Chem. Int. Ed. 2007, 46, 8460; Org. Lett. 2007, 9, 4615)。 圖式16列出一種製備化合物(IVb)之方法。 式(XII)之硝基化合物可以經由多種方法還原成式(IVb) 〇 之對應的苯胺類。還原可以例如使用Pd/C、Pt02、RaneyNi 及氫氣或使用Pd/C及NH4HC02在多種溶劑例如MeOH、
EtOH、THF或二畤烷中經由催化氫化進行。(見:所⑼rg. ΜΜ· Chem. Lett. 2006, 16, 3430; US 2005/0049286 Al; J. Med. Chem. 1991, 34, 2954; J. Org. Chem. 1990, 55, 3195) ° 也可以使用金屬例如Zn、Sn或鐵,在酸例如AcOH、 HC1存在下進行還原。而且,也可能使用其他還原劑例如 SnCl2^TiCl3 :J- Am. Chem. Soc. 2006, 128, 1162, Bioorg. 62 201022213
Med. Chem. Lett. 2004, 14, 2905; J. Med. Chem. 1989, 32, 1612)。 圖式17列出一種製備化合物(IVb)之方法。 式(IVb)之產物可以在不同的溶劑中及在不同的溫度 下,在銅源、配體及鹼存在下,在内醯胺(XI)及式(X)之鹵 化的苯胺之間經由銅-催化的交聯偶合而製備。可以使用多 種銅源,通常是Cul、CuS04、Cu粉。可以使用多種配體, 例如1,2-二胺基環己烷或MeNHCH2CH2NHMMe。合適的鹼 ® 是例如K2C03、K3P04、Cs2C〇3。這些反應也可以在微波 條件下進行。一般的回顧文獻見:CTzew. 2006,/0(5, 2651、2003, 2428及其中提到的文獻。特定的實例 見:Org. k". 2003, 5, 963、乂 Jw. CTze讲.心c. 2007, 729, 3490, Org. Lett., 2006, 8, 5609^ Bioorg. Med. Chem. Lett. 2004, 14, 1221^ Tetrahedron Lett. 2004, 45, 2311. J- Am. Chem. Soc. 2001,123, ΊΊ2Ί。 式(X)之鹵化的苯胺是可得自商業化供應或可以經由 ® 文獻中已知的方法從商業化供應的前驅物製備。 圖式18列出一種製備化合物(XII)之方法。 含有式(XIII)的合適的釋離基之化合物與式(XI)之内 醯胺可以在鹼例如NaH存在下反應而得到式(XII)之化合物 又I · Eur. J. Med. Chem. 1991,26, 415·,Bioorg. Med. Chem. Lett. 2006, 16, 3430) 〇 式(XI)之内醯胺是可得自商業化供應或可以經由從文 獻已知的方法製備,例如醒辟或酮两之Beckmann重組、胺 基酸或胺基S旨類之分子内環化(見1980, , 63 201022213 243;«/. Med. 1996, 39, 189)、經由金屬例如Pd催化的 分子内環化(乂 2000, 65, 6249)、分子内自由基環
化(《/. C/zem. 1998, 804)、環狀酯類之胺解(WO 2007/127688 A2; W0 2005/113504 Al; J. Org. Chem. 1991, 5(5, 5982)。一種合成式(Xlla)之經内醯胺取代的硝基化合物 之方法是式(XXI)之對應的硝基苯胺類與式(XIa)之内酯在 氫氯酸中反應(見仏出5 1986, 25B,395)。
圖式19列出一種製備式(XIa)的環狀内醯胺之其他方 法。 式(XV)之硝基化合物可以在鹼例如K2 C 0 3或NaH存在 下,經由Michael加成至式(XIV)之α_不飽和的幾·基化合 物,得到式(XVI)之對應的加成物。式(XVI)之硝基酯類可 以經由多種方法還原(見圖式16),導致其自動環化成對應的 内醯胺(XI)。 式(XV)之硝基化合物是可得自商業化供應或可以經由 從文獻已知的方法製備(見:(9rg·灭即比1962, 72, 101; 乂 〇rg. Chem. 2006, 71, 4585; J. chem 1989, 54, 5783) ° 合成式(Ic)的經酮基取代之内醯胺及硫内酿胺: (u)根據下面的反應圖式(圖式20),式(V)之化合物與式(IVc)之 經酮基取代之内醯胺或硫内醢胺,如果適當時在酸存在下, 如果適當時在溶劑存在下反應: 201022213 R4
R7
經由酮基取代的環狀胺基曱酸酯取代之胺類(IVc)是可 得自商業化供應、玎以經由從文獻已知的方法從商業化供 ❹ 應的前驅物製備或根據下面的敘述製備。 Ο)根據下面的反應圖式(圖式21),式(xvii)之經硝基苯基取代 的胺類與式(XVIII)之環狀酸酐在合適的試劑存在下,如果 適當時在溶劑存在下反應:
(XlXa) 魯 (w)根據下面的反應圖式(圖式22),式(XIX)之經硝基苯基取代 的經_基取代的環狀胺基曱酸酯類在合適的試劑存在下, 如果適當時在溶劑存在下反應: R4
Reduction (X)根據下面的反應圖式(圖式23),從對應的琥珀醯亞胺前驅物 65 201022213 (XIX)製備式(XIX)之硫衍生物: R4 R4
圖式20列出一種製備化合物(Ic)之方法。 中間物(V)在Briinstedt酸例如無水氫氯酸、樟腦石黃酸或 對-甲苯磺酸存在下,在合適的溶劑例如二嘮烷、THF、 DMSO、DME、2-甲氧基乙醇、正丁醇或乙腈中,在〇°C-140 © °C之溫度下與芳族胺(IVc)反應經1 -4 8小時。類似揭示在例 如 Bioorg. Mecf. C/zew. 仏 2006,2689; GB2002
Al-2369359, Org. Ze仏 2005, 7, 4113。 或者是,(V)與(IVc)反應而得到(Ic)也可以用鹼催化進 行,也就是使用例如碳酸鹽例如碳酸鉀、醇鹽例如第三丁 醇鉀、或氫化物例如氫化鈉,其中催化用途也可以使用過 渡金屬例如把結合合適的配體例如三苯基鱗或xanthphos。 最後,可以在沒有溶劑及/或Branstedt酸進行(V)與(IVc) 〇 的反應而得到(Ic)(揭示在例如价oorg. Met/. C/zew.厶抓. 2006, 16, 108, Bioorg. Med. Chem. Lett. 2005, 15, 3881) ° 圖式21列出一種製備化合物(XlXa)之方法。 式(XVII)之合適的硝基苯胺與環狀酸酐(XVIII)之反應 導致開環醯胺。這些開環醯胺自動或在弱鹼例如NaOAc存 在下環化,得到式(XlXa)之所要的琥珀醯亞胺。此反應可 以在多種溶劑例如甲苯或二噚烷中進行(見:五wr. J. Med Chem. 2007, 42, 10; Synth. Com. 2005, 35, 2017) ° 66 201022213 圖式22列出一種製備化合物(IVc)之方法。 經由多種方法(也見圖式16),可以將式(XIX)之硝基化 合物還原成式(IVc)之對應的苯胺。 或者是,式(XIX)之硝基化合物也可以在硝基苯胺與適 當的琥珀醯亞胺之間經由Cu-催化的偶合而製備(見 办2006,1868)。 圖式23列出一種製備化合物(XlXb)之方法。 式(XlXb)之經酮基取代的硫内醯胺可以例如在合適的 試劑例如Lawesson試劑存在下,經由硫化式(XlXa)之經_ 基取代的内醯胺而製備。此反應可以在多種溶劑例如曱笨 二曱苯、THF或吡啶中及在不同的溫度包括在微波條件下 進行(見办《伙es/s 1996,1485)。 通常,也可以選擇其他途徑製備根據本發明 (I)。部份列在圖式24作為實例: 。物 ❹ 67 201022213
r9\
(II) +
如情形下彼此獨立地代表合適轉離基,例 甲其二原子 F、Cl、Br、Ι)Ν SMe、S〇2Me、S〇Me或三氟 土項酸醋(CF3S〇2〇:已知自w〇2005095386用於嘧咬類)。 根據圖式25或其他的式⑴之二胺基嘧啶類經由其他途
6S 201022213 徑合成經揭示在文獻中的許多不同實例(見例如 WO 07/140957、WO 06/021544、WO 07/072158、 WO 07/003596、WO 05/016893、WO 05/013996、 WO 04/0568Q7、WO 04/014382、WO 03/030909)。 下面圖式26也提到在許多情形下用於合成經内酯取代 的芳族類之另一種重要方法(見例如WO 05/079791 A1)。
根據本發明用於製備式(I)、(la)、(lb)及(Ic)化合物之 方法車父且使用一或多種反應輔劑進行。 如果適當時,合適的反應輔劑是慣用的無機或有機驗 或酸受體。這些較宜包括鹼金屬及鹼土金屬醋酸鹽、氨化 物、碳酸鹽、碳酸氫鹽、氫化物、氫氧化物及醇鹽,例如 〇 醋酸鈉、醋酸鉀或醋酸鈣、氨化鋰、氨化鈉、氨化鉀或氨 化鈣、碳酸鈉、碳酸鉀或碳酸鈣、碳酸氫鈉、碳酸氫鉀或 碳酸氫鈣、氫化鋰、氫化鈉、氫化鉀或氫化鈣、氫氧化鋰、 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或氫氧化鈣、甲醇、乙醇、正_或異丙 醇、正-、異-、第二-或第三丁醇鈉或曱醇、乙醇、正_或異 丙醇、正·、異-、第二-或第三丁醇鉀;以及鹼性有機氮化 合物例如三甲胺、二環己基胺、乙基二環己基胺、n,n_: 曱基苯胺、N,N-二曱基苄基胺、吡啶、2-曱基、3_曱基_、 4-曱基-、2,4-二曱基-、2,6_二曱基_、3,4_二甲基_及3,5_二甲 69 201022213 基吡啶、5-乙基-2-曱基吡啶、4-二曱基胺基吡啶、甲臭 六氫吡啶、1,4-二氮雜二環[2.2.2]辛烷(DABCO)、1,5_二^ 雜二環[4.3.0]壬-5-烯(DBN)或1,8-二氮雜二環[5.4.0]十—产 碳-7-烯(DBU) 〇 兀
根據本發明之方法較宜使用一或多種稀釋劑進行。人 適的稀釋劑實質上是全部的惰性有機溶劑。這些較宜包括^ 脂族及芳族、隨意經齒化之烴類,例如戊烧、己燒、庚_ 環己烷、石油醚、汽油、石油英、苯、甲苯、二甲苯 :、 氣甲烷、二氯乙烷、氣仿、四氯化碳、氯苯及鄰-二氣苯 醚類例如乙醚及二丁醚、乙二醇二曱醚及二乙二醇二甲喊 四氫呋喃及二呤烷,酮類例如丙酮、曱基乙基酮、甲基異' 丙基酮或曱基異丁基酮,酯類例如醋酸曱酯或醋酸乙酉旨 腈類例如乙腈或丙腈,醯胺類例如二曱基甲醯胺、二甲臭
乙醢胺及N-甲基吡咯酮’以及二曱亞砜、環丁硪及六甲基 磷三醯胺及DMPU。 A 在根據本發明之方法中,反應溫度可以在相當大的範 圍内變化。通常,該方法是在(TC及25〇〇Ci間的溫度進行 較宜在10°C及185°C之間的溫度。 ’ ϋ 根據本發明之方法通常是在大氣壓力下進行。但是 也可能在升壓或減壓下進行。 ’ 進行根據本發明之方法時,在各情形下所需的起始物 =通常使用約等克分子量。但是,在各情形下也可使用相 當大過量的其中一種成份。在根據本發明之方法中的處理, 在各情形下是經由慣用的方法進行(參見製備實例)。 部份式(V)化合物是新的且因此也形成本發明主題之 70 201022213 部份。 新的是式(v)之化合物 R\
"Hal L10 (V) 其中 R7代表氫, R8 代表 CF3、CFH2 或 CF2H,
Hal 代表 F、Cl、Br 或 I, R9代表氮、乙基、丙基、丙-2-基、2-曱氧基乙-1-基、丙-2_ 烯-1-基、CH2OCH3、COMe、COOMe、COOEt、COOteWBu、 COCF3或苄基, R1G代表乙基、丙基、環丙基、環丙基曱基、1-環丙基乙-1-基、2-曱基環丙基、2,2-二甲基環丙基、2,2-二曱基丙 -1-基、第二丁基、ί哀丁基、2-曱基J哀丁-1-基、3-曱基 環丁-1-基、丁基、3-甲基丁-1-基、2-曱基丁-1-基、2_ 曱基丙-1-基、1-氣丙-2-基、J哀戍基、丙-2-基、戊-3-基、戍-2-基、戊基、丙-2-婦-1-基、丁-2-基、2,2,2-二 氣乙基、2,2-二氣乙基、2-甲氧基乙-1-基、2-曱基疏基 乙-1-基、2-亂乙-1-基、2-氣乙-1-基、2-亂基乙-1-基、 1_曱乳基丙-2-基、3 -曱乳基丙-1-基、1-甲基疏基丙-2_ 基、2-曱基-1-(曱基硫燒基)丙-2-基、氧雜壞丁醉-3-基、 1,1,1-二乳丙-2-基、2,2,3,3,3-五氣丙基、1,1,1-二氣丙-3_ 基、1,1,1-三氟丁-2-基、1,1,1-三氟丁-3-基、2-曱基丙 71 201022213 -2-稀-1-基或ι_氟丙_2_基, 或 R9及R1G與和其連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一個未經取代或經 取代的3-至7-員飽和環其可以含有至多一個其他雜原 子, 其中取代基彼此獨立地選自包括甲基、氟、氯及/或溴原子、 氰基、羥基、甲氧基、CF3, 且其中雜原子是選自包括氧、硫及氮。 新的是式(V)之化合物
其中 R7代表氫, 且,如果 R8代表蛾,
Hal 代表 F、Cl、Br 或 I, R9代表氫、甲基、乙基、丙基、丙-2-基、2-甲氧基乙-1-基、 丙-2-烯-1-基、CH2OCH3、COMe、COOMe、COOEt、 COO抓Bu、COCF3或苄基, R1()代表甲基、乙基、丙基、環丙基、環丙基曱基、l-環丙 基乙-1-基、2-甲基環丙基、2,2-二曱基環丙基、2,2-二 曱基丙-1·基、第三丁基、環丁基、2-甲基環丁-1-基、 3-甲基環丁-1-基、丁基、3-曱基丁-1-基、2-甲基丁-1- 201022213 基、2-曱基丙-1-基、1-氣丙-2-基、ί哀戍基、丙-2-基、 戍-3-基、戊-2-基、戊基、丙-2-稀-1-基、丁-2-基、2,2,2_ 三氟乙基、2,2-二氟乙基、2-曱氧基乙-1-基、2-曱基巯 基乙-1-基、2-氣乙-1-基、2-氯乙-1-基、2·氣基乙-1-基、 1_甲氧基丙-2-基、3 -曱乳基丙-1-基、1-曱基疏基丙-2_ 基、2-曱基-1-(曱基硫烧基)丙-2-基、氧雜ί哀丁醉-3-基、 1,1,1-二氣丙-2-基、2,2,3,3,3-五氣丙基、1,1,1-二氣丙- 3-基、1,1,1-三氟丁-2-基、1,1,1-三氟丁-3-基、2-曱基丙 -2-稀-1-基或1-氣丙-2-基, 或 R9及R1()與和其連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一個未經取代或經 取代的3-至7-員飽和環其可以含有至多一個其他雜原 子, 其中取代基彼此獨立地選自包括曱基、氟、氯及/或溴原子、 氰基、羥基、甲氧基、CF3, 且其中雜原子是選自包括氧、硫及氮。 G 新的是式(V)之化合物
其中 R7代表氫, 且,如果 73 201022213 R8 代表 SMe、SOMe 或 S02Me, Hal 代表 F、Cl、Br 或 I, R9代表氫、甲基、乙基、丙基、丙_2-基、2-甲氧基乙-1-基、 丙-2-烯-1-基、CH2OCH3、COMe、COOMe、COOEt、 COO你iBu、COCF3 或苄基, RIG代表乙基、丙基、環丙基、環丙基曱基、卜環丙基乙 基、2-甲基環丙基、2,2-二甲基環丙基、2,2-二曱基丙 -1-基、第二丁基、環丁基、2-甲基環丁基、甲某 環丁-1-基、丁基、3-曱基丁-1-基、2-甲基丁矣2 甲基丙-1-基、1-氟丙-2-基、環戊基、丙基戊3 基、戊-2-基、戊基、丙-2-烯-1-基、丁_2_基2 2 2 _ 氟乙基、2,2-二氟乙基、2-甲氧基乙基9田w 签、甲基辭| 乙-1-基、2-氟乙-1·基、2-氯乙-1-基、2-氰武乙 土 1-甲氧基丙-2-基、3-曱氧基丙-1-基、;基、 ' 基、2_曱基-1-(曱基硫炫基)丙_2-基、氡雜環丁 1,1,1-三氟丙-2·基、2,2,3,3,3·五氟丙基、la】_醇^3·基、 曱基丙 基、1,1,1-三氟丁-2-基、1,1,1-三氟丁 |基’『氣兩^ -2-稀-1·基或1_氟丙_2_基, 或 R及R1Q與和其連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一個未經 、 取代的3-至7-員飽和環其可以含有至多一2代或經 子, 夕個其他雜原 氣及/或j:臭原子 其中取代基彼此獨立地選自包括曱基、氟 氰基、羥基、曱氧基、CF3, 且其中雜原子是選自包括氧、硫及氮。 201022213 新的是式(v)之化合物 R7
其中 R7代表氫, 且,如果 R8代表氰基,
Hal 代表 F、Cl、Br 或 I, R9代表氫、甲基、丙基、丙-2-基、2-曱氧基乙-1-基、丙-2-烯-1-基、CH2OCH3、COMe、COOMe、COOEt、COO妙出u、 COCF3或苄基, R1Q代表丙基、環丙基甲基、1_環丙基乙基、2_甲基環丙 基、2,2-一甲基環丙基、2,2-二甲基丙-1-基、第三丁基、 環丁基、2-曱基環丁_ι_基、3_甲基環丁_丨_基、3_曱基 丁-1-基、2-甲基丁-1-基、^氟丙_2_基、環戊基、丙_2_ 基、戊-3-基、戊-2-基、戊基、丁基、2,2-二氟乙基、 2- 曱基疏基乙-1-基、2-氯乙_1_基、卜曱氧基丙_2_基、 3- 曱氧基丙-1-基、1-曱基巯基丙_2_基、2_甲基_丨_(曱基 硫烷基)丙-2-基、氧雜環丁醇_3_基、丨山^三氟丙_2_基、 2,2,3,3,3-五象丙基、1,1,1_三氟丙_3_基、1,1,1_三氟丁_2_ 基、1,1,1-三氟丁 _3_基、2-甲基丙_2_烯+基或卜氟丙_2_ 基。 新的是式(V)之化合物 75 201022213 R7
Hal (V) 其中 R7代表氫, 且,如果 R8 代表 Br、Cl 或 CF3,
Hal代表Cl, R9代表氫, R1Q代表丙基、2-曱基壤丙基、3-甲基壞丁-l-基、丁基、3_ 甲基環丁基、2-乙基環丙基,例如
(V-42) 部份式(VI)化合物是新的且因此也形成本發明主題之 一部份。 新的是式(VI)之化合物 76 201022213
其中符號定義如下: R至R8具有上述提供的一般、較佳特別較佳非常特別 較佳及尤其較佳的意義,且 Hal代表氟、氯、溴或碘。 ® 部份式(VII)化合物是新的且因此也形成本發明主題之 一部份。 新的是式(Vila)之化合物 R7 R4
其中符號定義如下: Y代表一個直接鍵,
Hal代表溴或碘, R1及R5代表氫, R3及R6至R1G具有上述提供的一般、較佳、特別較佳、非 常特別較佳及尤其較佳的意義。 新的是式(vilb)之化合物 R7 R4
(Vllb) 77 201022213 其中符號定義如下: Y是一個直接鍵,
Hal代表溴或碘, R .及R5代表氳, R2及R6至R1。具有上述提供的—般、較佳、特別較佳、非 常特別較佳及尤其較佳的意義。 、 本發明還提供根據本發明之二胺基嘧啶類或其混合物 用於控制不要的微生物之非醫藥用途。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組成物用於控制不要的微生物,其❹ 含有至少一種根據本發明之二胺基嘧啶類。 本發明也關於一種用於控制不要的微生物之方法,其 特徵是將根據本發明之二胺基嘧啶類施加至微生物及/或其 住所。 、 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具有強烈的殺菌作用且可以在農 作物保護及物質之保護中用於控制不要的微生物,例如真 讀及細菌。 根據本發明之式⑴之二胺基癌咬類具有非常良好的殺 ◎ 真菌性質且可以在農作物保護中使用,例如用於控制根瘤 菌、卵菌綱、壺菌、接合菌、子囊菌,擔子菌和半知菌類。 在農作物保護中,殺菌劑可以用於控制假單包菌、根 瘤菌、腸桿菌、棒狀桿菌及鏈黴菌。 根據本發明之殺真菌的組成物可以用在治病或保護性 的控制植物病源有害的真菌。據此’本發明也關於使用根 據本發明之活性化合物或組成物用於控制植物病源有害的 真讀之治病或保護性的方法,其係施加至種子、植物或植 78 201022213 物部份、果實或植物生長之土壤上。 在農作物保護中用於控制植物病源有害的真菌之根據 本發明之組成物,含有有效但是不會危害植物的量之根據 本發明之活性化合物。「有效但是不會危隸物的量」係指 根據本發明之組成物的量在滿意的方式下足夠控制植物的 真菌病或完全消除真g病,且其同時不會造成危害植物之 任何明顯症狀。通常,此施加率可以在相當大的範圍内變 化。其取決於多種因子,例如需要控制的真菌、植物、氣 候條件及根據本發明之組成物的成份。 根據本發明,可以處理整個植物及部份的植物。植物 在此係指全部的植物及植物種數例如要與不要的野生植 物或農作物(包括天然出現的農作物)。農作物可以是經由傳 統栽種與最適化方法或經由生物技術與基因工程方法或這 些方法之組合所得的植物,包括基因轉移的植物並包括可 以或不可以經由變種財產權保護的栽培變種植物。部份的 植物係指植物在地面上及地面下的部份及器官例如芽 葉、花及根,可列舉的實例是葉、針、莖、軀幹、花、子 實體、果實及種子以及根、塊莖及根莖。部份的植物也包 括收割的物質及有生長力與生殖力繁殖的物質,例如幼苗、 塊莖、根莖、切枝及種子。 可以列舉下面的植物作為可以根據本發明處理的植 物.棉I、亞麻、葡萄、水果、蔬菜例如薔薇科(例如仁果 類水果例如蘋果及梨,以及核果例如杏樹、櫻桃、杏仁、 桃子和軟水果例如草莓)、Ribesioidae科、胡桃科、樺木科 漆樹科、殼鬥科、桑科、木犀科、獼猴桃科、樟科、琶焦 79 201022213 科(例如香I樹及種植園)、茜草科(例如咖 ::科芸香科(例如擰檬、柳橙及柚子)、蝴例:番祐)、。 上科、(了生菜)、繳形科、十字花科、藜科、韻 如1瓜)、S科(例如韭菜、洋紅蝶形花科(例如婉 ),主要農作物例如禾本科(例如玉米、科、㈣例如小
G 理 大米、大麥、燕麥、小米、黑小麥)、菊科(例如 =曰奏)、十字花科(例如白菜、紅色捲心菜、西蘭花、花挪 t :藍、白菜、大頭菜、萬苣、以及油菜、錢、辣根 和水芽)、豆科(例如蠶豆、婉豆)、蝶形花科(例如大豆)、莊 科(例如馬鈴薯)、藜科(例如甜菜、飼料甜菜、瑞士甜菜、 甜菜),在化園及森林的農作物及觀賞植物,以及這些植物 在各情形下的基因改良變種。穀類植物較宜根據本發明處 I田 Λ 可以根據本發明處理的針菌病之部份病原體,可以舉 例作為實例,但不限於此: 、"二由白粉病病原體造成的疾病,例如Blumeria屬例如 小麥白粉病;Podosphaera屬例如蘋果白粉病;Sphaerotheca 〇 屬例如瓜類白粉病;Uncinula屬例如葡萄白粉病; 經由錄病病原體造成的疾病,例如Gymnosporangium 屬例如梨鱗病;Hemileia屬例如咖徘錢病;phakopsora屬 例如大豆錄病及豆薯錄病;Puccinia屬例如小麥錄病 (Puccinia recondita 或 Puccinia triticina) ; Uromyces 屬例如 菜豆錄病; 經由從卵菌門的病原體造成的疾病,例如Bremia屬例 如萵苣露菌病;Peronospora屬例如婉豆霜霉病(Peronospora 201022213 pisi 或 P. brassicae) ; Phytophthora 屬例如番茄晚疫病; Plasmopara屬例如葡萄霜霉病;pseud〇peronoSp〇ra屬例如 啤酒匕藤白菌病或黃瓜霜霉病;pythium屬例如婉豆根腐 病, 經由下列造成的葉斑病及葉枯病,例如經由Alternaria 屬例如番茄早疫病;Cercospora屬例如波菜褐斑病; Cladiosporium屬例如黃瓜黑星病;cochliobolus屬例如麥 類斑點病(孢子形式:臍螺孢,Syn: Helminthosporium); ❹ Colletotrichum屬例如菜豆炭疽病;Cycloconium屬例如油 橄欖孔雀斑病;Diaporthe屬例如柑橘蒂腐病;msin〇e屬例 如柑橘瘡痴病;Gloeosporium屬例如桃炭疽病;(jlomerella 屬例如油茶炭疽病;Guignardia屬例如葡萄黑腐病; Leptosphaeria屬例如油菜黑斑病;Magnaporthe屬例如稻瘦 病;Microdochium屬例如禾草粉紅雪霉病;Myc〇sphaerella 屬例如4斑葉病及香薦斑葉病;Phaeosphaeria屬例如小麥 葉枯病;Pyrenophora屬例如大麥網斑病;Ramularia屬例 ❹ 如 Ramularia collo-cygni; Rhynch〇sporium 屬例如大麥雲紋 病,Septoria屬例如芹菜斑枯病;Typhula屬例如血脈雪腐 病;Venturia屬例如蘋果黑星病; 經由下列造成的根及!疾病,例如經由C〇rticium屬例 如稻紋枯病;Fusarium屬例如金線蓮莖腐病; Gaeumannomyces屬例如小麥全蝕病;Rhiz〇ct〇nia屬例如百 合根腐病’ Tapesia屬例如稻瘦病;Thieiavi〇pSis屬例如終 草根腐病; 經由下列造成的穗及圓錐花序疾病(包括玉米芯),例如 201022213 經由Alternaria屬例如鏈格菌;Aspergillus屬例如黃趟菌. Cladosporium屬例如瓜枝孢菌;ciaviceps屬例如麥角菌; Fusarium屬例如黃色鐮刀菌;Gibberella屬例如小麥赤霉 病;Monographella屬例如小麥雪霉病;Septoria屬例如小 麥顆括病, 經由黑粉菌造成的疾病,例如Sphacelotheca屬例如玉 米絲黑穗病;Tilletia屬例如小麥網腥黑穗病、小麥矮化腥 黑穗病;Urocystis屬例如黑麥桿黑穗病;Ustilago屬例如 裸麥黑粉病、小麥散黑粉病; q 經由下列造成的果實腐爛,例如經由Aspergillus屬例 如黃麴菌;Botrytis屬例如灰霉菌;Penicillium屬例如擴展 青霉及產紫青霉;Sclerotinia屬例如菌核菌;Verticilium屬 例如黃萎菌; 經由下列造成的種子-及土壌-傳播的腐爛及枯萎病以 及幼苗疾病,例如經由Fusarium屬例如黃色鐮刀菌; Phytophthora屬例如戀疫霉;Pythium屬例如終極腐霉菌; Rhizoctonia屬例如立枯絲核菌;Sclerotium屬例如白絹菌;❹ 經由例如Monilinia屬造成的瘤性疾病、瘿及掃帚病, 例如蘋果樹枝潰瘍菌; 經由例如Nectria屬造成的枯萎疾病,例如桃褐腐菌; 經由例如Tap hrina屬造成的葉子、花及果實變形,例 如畸形外囊菌; 經由例如Esca屬造成的木本植物之退化性疾病,例如 Phaemoniella clamydospora, Phaeoacremonium aleophilum 及 Fomitiporia mediterranea ; 82 201022213 經由例如Botrytis屬造成的花及種子之疾病,例如灰霉 菌; 經由下面造成的植物塊莖之疾病,例如Rhizoctonia屬 例如立枯絲核菌;Helminthosporium屬例如長螺抱菌; 經由細菌性植物病原體造成的疾病,例如Xanthomonas 屬例如甘藍黑腐菌;Pseudomonas屬例如胡瓜細菌性斑點 菌;Erwinia屬例如梨火疫病原细菌。 較宜控制大豆的下列疾病: 在葉子、莖、豆莢及種子上經由下列造成的真菌疾病, 例如紫斑病(Alternaria spec· atrans tenuissima)、炭疽病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oides dematium var· truncatum)、赤 星病(大互褐紋病菌)、葉斑病及枯萎病(大豆紫斑病菌)、雪 霉葉枯病(Choanephora infundibulifera trispora (Syn·))、疏毛 核菌霉葉斑病(Dactuliophora glycines)、霜霉病(毛豆露菌病 菌)、德氏霉葉枯病(Drechslera glycini)、灰斑病(大豆灰斑 病囷)、菜葉斑病(二葉卓胡麻斑病菌)、黑星病(大豆灰星 病菌)、豆莢及莖枯萎(大豆莖黑點霉)、白粉病(厚朴白粉病 菌)、棘殼孢葉枯病(Pyrenochaeta glycines)、絲核菌葉枯病 (立枯絲核菌)、銹病(豆薯屬銹菌)、結痂(黑痘病菌)、葉黑腐 病(蒿苣灰斑病菌)、斑點病(火鹤花花腐病菌)。 在根及莖部份經由下列造成的真菌疾病,例如黑根腐 病(Calonectriacrotalariae)、炭腐病(菜豆殼球孢菌)、立枯病 或萎蔫病、根腐病、及豆莢與基腐病(尖鐮孢菌、直喙鐮孢 菌、半裸鐮刀菌、木賊鐮刀菌)、肉座菌根腐病(大豆枯萎病 菌)、英果黑斑病(Neocosmopspora vasinfecta)、根及莖栝萎 83 201022213 病(大豆黑點病菌)、枝枯病(大豆北方莖潰瘍病菌)、疫病(大 丑疫霉病紅褐莖腐病(大豆莖褐腐病菌)、腐黴菌腐爛病 (坪草腐霉枯萎病g、畸雌腐霉菌、德巴利腐霉菌、墓軟= 病菌、疏豆根腐病菌)、冑豆絲核菌根腐病、莖腐爛及摔倒 病(Rhizoctoniasolani)、菌核病莖腐爛(菌核菌)、白絹病(白 絹菌)、海芋細菌性軟腐病(菸草根腐霉)。 在本發明中,不要的微生物係指植物致病性真菌及細 菌。據此,根據本發明之物質可以用於保護植物在處理後 的#又時間内抵抗上述病原體之攻擊。植物經活性化合物❹ 處理後,保護之有效期間通常從丨延伸至1〇天,較宜 至7天。 植物對用於控制植物疾病所需的活性化合物之濃度耐 受良好之事貫,使得可以處理空中的植物部份、植物繁殖 物質及種子、以及土壤。 在本文中,根據本發明之活性化合物可以特別成功地 用無控制穀類疾病,例如對抗白粉菌屬、對抗銹病菌及對 抗鏈孢菌屬,稻米疾病例如對抗稻痕菌及立枯絲核菌以及0 在葡萄栽培、水果生產與蔬菜生產中的疾病例如對抗灰黴 菌、黑星菌、白物菌(Sphaerotheca)及白粉菌(p〇d〇sphaera) 屬。 根據本發明之活性化合物也合適用於增加產量。而且, 其顯現低度的毒性且植物耐受良好。 如果適當時,根據本發明之活性化合物在某種濃度或 使用率下,也可以作為除草劑、安全劑、生長調節劑或改 良植物性質的藥劑使用,或作為殺微生物劑,例如作為殺 84 201022213 劑、抗黴菌劑、殺―、殺病毒劑(包括抗擬病毒的藥 或作為抗MLO (擬菌質體)及⑽(類立克次體)的藥 ^。如果適當時,、其也^作為殺昆蟲劑❹。如果適當 你…、也可以作為σ成其他活性化合物的中間體或前驅物 使甩。 如果適當時,根據本發明之活性化合物也可以在某種 里j使用率下作為除草劑使用病用於影響植物生長。如
時,其也可以作為合成其他活性化合物的中間體或 前驅物使用。 血叙發月t舌丨生化合物,結合良好的植物耐受性及對溫 播你哭4的毋性且良好的環境相容性,合適用於保護植物及 ”用於增加收穫產量及在農業、園藝、動物飼養、森 、化園及休卩 n在儲存的產品及原料之保護、及在 訂生部Η +麟改良收穫物狀品f。其較宜作為植物保翻 使用其可以性糾几通常是敏性及抗藥性的物種及對抗 全部或個別的發育階段。 、a根據本發明用活性化合物或組合物處理植物或植物部 份是使闕㈣處財法直接進行或仙在其環境、住所 或儲存室,例如經由浸潰、噴灑、霧化、灌派、蒸發、撒 播\噴霧、散播、泡沫化、塗覆、散佈、洗水(浸溼)、滴 水灌溉,以及在播種物質之情形中,特別是在種子之情形, 還可以作為粉末用於乾式種子處理、溶液用於溼式種子處 理、水溶性粉末用於稠漿處理、經由形成外皮經由塗覆 或多個塗層等。還可以經由超低體積法施加活性化合物 或將活性化合物製劑或活性化合物本身注射至土壤内。 85 201022213 此外,根據本發明之處理,可以重複使用在收穫的物 質及從其製備的食物·及飼料中的真菌毒素成份。特別但是 非限定,在此可列舉的真菌毒素是:例如經由下面的真菌 生產之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don)、雪腐鐮刀菌烯醇、 15-Ac-DON、3-Ac-DON、T2-及 HT2-毒素、伏馬鐮孢毒素、 玉米赤霉烯酮、串珠鐮刀菌素、鐮刀菌素、二醋酸應草链 刀菌烯醇(DAS)、白僵菌素、恩鐮孢菌素、伏薩菌素 (fusaroproliferin)、伏薩浠醇(fusarenol)、赭麴毒素、展青黴 素、麥角生物鹼及黃麴毒素:尤其是鐮刀菌屬,例如銳頂 Q 鐮刀菌、燕麥鐮刀菌、F. crookwellense、黃色鐮刀菌、禾 谷鐮刀菌(Gibberellazeae)、木賊鐮刀菌、F. fujikoroi、f musarum、尖鐮刀菌、再育鐮刀菌、梨孢鐮刀菌、F pseudograminearum、接骨木鐮刀菌、蘼草鐮刀菌、半裸錄 刀菌、祐鐮刀菌、枝抱錄刀菌、F. langsethiae、胶孢鐮刀菌 三線鐮刀菌、輪狀鐮刀菌,以及尤其是經由曲霉真菌屬、 青霉素屬、麥角菌、黑霉菌屬。 在材料之保護中,根據本發明之組成物或活性化合物❹ 還可用於保護工業材料抵抗不要的微生物例如真菌之攻擊 及破壞。 在本文中,工業材料係指在科技中使用的無生命物 質。例如,經由根據本發明的活性化合物保護而免於受到 微生物改變或破壞之工業材料可以是膠水、膠料塗料^紙 及卡片、紡織品、皮革、木材、塗料及塑膠製品、冷卻潤 滑劑及可以受到微生物攻擊或破壞的其他材料。 製造工廠之零件,例如冷卻水電路,其也會受到微生 86 201022213 物繁二 =響,也可以列在受保護之材料範圍内。 塗料二發:目的之工業材料是膠水、膠料 、 、皮革、木材、塗料、冷卻潤滑劍;5埶> 換流體,《其較宜是木材。根據本發二父 合物可以預防不利的效應例如腐爛、=或= 霉菌形成。 圯、退色、脫色或 根據本發明用於控制不要的真菌之方法也可以用 濩儲存的物品。在此,儲存的物品係指需要長期保之栢 :或動物二源之天然物質或其天然來源之加二 來源之儲存的物品,例如植物或植物的部份例如贫植^ 塊莖、種子、果實、穀粒,可以在剛採收時或經由(預1乾^ = Γ、擠壓或烘烤加卫後保護。儲=1 :加丄的例如建築木材,電線桿及柵 攔’或兀成產扣的形式例如傢具。動物來源之儲存的物品
是例如獸皮、皮革、毛皮及毛髮。根據本發明之活性化^ 物組合可以預防不利的效應例如腐爛、衰退、退色 或霉菌形成。 ' 可以降解或改變工業材料之微生物實例是例如細菌、 真菌、酵母菌、_及分泌黏液的微生物。根據本發明之 活性化合物較宜作麟抗真菌,特狀霉菌、木材^色性 及木材破壞㈣真g(擔子菌⑺及對抗分姉液的微生物 及藻類。下面種類的微生物可以列舉作為實例:鍵格菌屬 例如鏈格孢菌;曲霉屬例如黑曲霉;球毛殼霉菌屬例如球 毛殼霉菌;粉孢革_例如粉孢革g;香_屬例如虎皮 香菇菌;青霉屬例如青霉菌;多孔菌屬例如變色多孔菌; 87 201022213 短梗霉屬例如短梗霉;掃枝霉屬例如Scler〇ph〇ma pityophila ;木霉屬例如綠色木霉;桿菌屬例如大腸桿菌; 銅綠假單包菌屬例如銅綠假單包菌;葡萄球菌屬例如金黃 動萄球菌。. 本發明還關於含有其中一種根據本發明的二胺基嘧啶 類之組成物用於控制不要的微生物。這些較宜是含有合適 在農業中使用的辅劑、溶劑、載劑、表面活性寄或延伸劑 之殺真菌組成物。 根據本發明,載劑係指一種天然或合成、有機或無機❹ 物質,活性物質可以與其混合或結合而有較佳的適用性, 特別是應用至植物或植物部份或種子。該載劑可以是固體 或液體,通常是惰性,且其必須能在農業上使用。 合適的固體或液體載劑是:例如銨鹽及粉碎的天然礦 物例如1%嶺土、黏土、滑石、石灰、石英、矽鎂土、蒙脫 土或石夕藻土,及粉碎的合成礦物例如微細分粒的二氧化矽、 氧化銘及石夕酸鹽;用於粒劑之合適的固體載劑是 :例如壓 碎且分級的天然岩石例如方解石、大理石、浮石、海泡石❹ 及白雲石’或是合成的無機及有機食物之顆粒,及有機物 質例如鑛木屬、椰子殼、玉米軸及菸草莖之顆粒;合適的 礼化劑及/或泡沫形成劑是:例如非離子性及陰離子性乳化 劑例如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醇醚,例如烷基 芳基聚甘醇趟、磺酸烷酯、硫酸烷酯、磺酸芳酯,或蛋白 質水解物;合適的分散劑是:非離子及/或離子性物質’例 如從醇-P0E及/或·ρ〇ρ醚類、酸及/或p〇p_p〇E酯類烷 基芳基及/或P〇P_P〇E鰱類脂肪及/或p〇p_p〇E加成物、 88 201022213 POP-及/或POP-多元醇衍生物、ρ〇Ε_Α/或p〇p_山梨糖醇酐 或-糖加合物、硫酸貌醋或硫酸芳酯、磺酸烷酯或磺酸芳酯 及罐酸曰或磷酸芳醋、或對應的PO-醚加合物。其他合 適的疋寡-或聚合物,例如衍生自乙稀系單體、丙稀酸、E0 及/或PO本身或結合例如(聚)醇類或⑻胺類 。也可以使用 >素及其續酸何生物未經改良及經改良的纖維素、芳 叔及/或脂族磺酸、及其與甲醛之加合物。 ❹ 該活性物質可以轉化成慣用的調製物例如溶液、乳液、 粉劑、水·及油剌的懸浮液、粉劑、灰劑、糊劑、 液:_粉劑、可溶解的粒劑、用餘播撒的粒劑、懸浮乳 劑、浸透活性化合物之天然物質、浸透活性化合物 。、的物質、在聚合物質中的轉及微囊化劑。 式或可此使用、在其調製物之形 水式即可使用的溶液、乳液、 解“粉古二的懸服液、粉末、可溼化的粉末、糊劑、可溶 !、= Γ合物質内的微膠。在慣用的方 泡床化、等。還可⑽由超化、散佈、揮瀵、 可以處理植物之種子。 》本身 >綺至土壤内。也 活性2調製物可以在本身已知的方法製備,例如經由將 、漫化劑、去水劑、如 89 201022213 果適當時的乾燥劑及uv安定劑及如果適當時的染劑及顏 料、抗泡沫劑、防腐劑、次稠化劑、膠水、赤黴素及其他 加工助劑混合。 根據本發明之組成物不只包括即可使用且可經由合適 的裝置施加至植物或種子的調製物,還包括商業化的濃縮 物其在使用前必須用水稀釋。 根據本發明之活性化合物可以是以本身存在或其(商 業化的)調製物以及從這些調製物與其他(已知的)活性化合 物例如殺昆蟲劑、誘引劑、消毒劑、殺菌劑、殺蟎劑、殺© 線轰劑、殺真菌劑、生長調節劑、除草劑、肥料、安全劑 及/或化學信息素製備成混合物之使用形式。 可以使用的辅劑是可使賦予組成物本身及/或從其衍生 的製劑(例如喷霧混合物、種子敷料)有特定性質例如某些技 術性質及/或特定生物性質之彼等物質。合適的典型輔劑 是:延伸劑、溶劑及載劑。 合適的延伸劑是例如水、極性及非極性有機化學液體 例如從芳族及非芳族烴類(例如烷屬烴、烷基笨、烷基萘、❹ 氣笨)、醇及多元醇類(其可隨意地經取代、醚化及/或酯化)、 _類(例如丙酮、環己酮)、酯類(包括脂肪及油類)及(聚)醚 類、未經取代及經取代的胺類、醯胺類、内醯胺類(例如N_ 烷基吡咯啶)及内醯胺類、砜及亞砜類(例如二曱亞砜)。 a斤液化的氣體延伸劑或載劑是在環境溫度及大氣壓力下 疋氣體之液體,例如氣溶膠推動劑例如_化的烴類,以及 丁燒、丙烧、氮氣及二氧化碳。 在調製物中可以使用稠化劑例如粉末顆粒或膠乳形 201022213 式之叛甲基纖維素、天然與合成的聚合物,例如阿拉伯膠、 聚乙烯醇及聚醋酸乙烯酯,或者是天然麟脂例如腦磷脂及 即填如及合成的麟知。其他可能的添加劑是礦物及植物油。 如果使用的延伸劑是水,也可以使用有機溶劑作為輔 助溶劑。實質上合適的液體溶劑是:芳族化合物例如二甲 本、曱本或烧基秦,亂化芳族化合物或氯化脂族烴類例如 氯笨、氯乙烯或二氯曱烧,脂族煙類例如環己烧或鏈烧烴 例如礦物油餾份、醇類例如丁醇或甘醇及其醚類及酯類, ⑩ 酮類例如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異丁基酮或環己酮,強 極性溶劑例如二曱基甲醯胺及二甲亞石風及水。 根據本發明之組成物可以另外含有其他成份,例如表 面活性劑。合適的表面活性劑是具有離子或柞離子性質之 乳化劑及/或泡沫形成劑、分散劑或溼化劑,或這些表面活 性劑之混合物。這些的實例是聚丙烯酸之鹽類、木質磺酸 之鹽類、酚績酸或萘績酸之鹽類、環氧乙烷與脂肪醇或與 脂肪酸或與脂肪胺之聚縮合物、經取代的驗(較宜是燒基紛 參 或芳基紛)、續醯琥珀酸酯之鹽類、牛續酸衍生物(較宜是牛 續酸燒s曰)、聚乙氧基化的醇或酚之填酸醋類、多元醇之脂 肪酸Sa類、及含有硫酸醋、續酸|旨及礎酸醋的化合物之衍 生物,例如院基芳基聚乙二醇越類、確酸炫醋、硫酸燒酉旨、 磺酸芳酯、蛋白質水解物、木質亞硫酸廢液及甲基纖維素。 如果其中一種活性化合物及/或其中一種惰性載劑是不溶於 水且在水中進行實施時,則需要存在表面活性劑。表面活 性劑之比例是在5及4 0根據本發明組成物重量%之間。 201022213 可以使用染劑例如無機顏料例如氧化鐵、氧化鈦及普 魯士藍,及有機染劑例如茜素藍染劑、偶氮染劑及金屬1 花青染劑,及微量營養劑例如鐵、錳、硼、铜、鈷、鉬及 鋅之鹽類。 其他可能的添加劑是香料、隨意經改良確物或植物油、 蠟及營養劑(包括微量營養劑),例如鐵、錳、硼銅鈷 鉬及鋅之鹽類。 、、、,、
也可以存在安定劑例如低溫安定劑、防腐劑抗氧化 劑、光安定劑或改良化學及/或物理蚊性的其他藥劑。 如果適當時,也可能存在其他添加成份,例如保護性 膠體、黏著劑、洗水、稠化劑、觸變劑、穿透劑、安定劑、 螯合劑、複合物形成劑。通常,該活性化合物可以结合慣、 用於調製目的之任何固體或液體添加劑。 π 〇 該調製物通常含有0.05及99重量%之間,⑽及% 重量較宜是0.1及95重量%之間,特別較宜是〇 5及 90重量%之_活性化合物,非常特別較宜是⑺及冗重 量%之間。
上述調製物可以在根據本發明之方法中用於控制不要 的微生物,其中是將根據本發明之盆 生物及/或其住所。 ^之—«如類施加至微 根據本發明之活性化合物本身或在其調製物巾也可 以在與已知的殺真菌劑、殺_、殺_、殺 昆蟲劑之混合物中使用,例如用於 生抗藥性。 Μ廣雜fen或頻防產 合適的混合夥伴是例如已知的殺真菌劑、殺昆㈣、 92 201022213 ^蜗劑、殺線蟲劑或殺_丨(也參見pestiddeM細 ed.)。 肥料=3他已知的活性化合物例如除草劑、或與 = 安全劑及/或化學信息素之混合物。 合適於使用形式之慣用方式下使用。 護組成物處自土广害真菌之控制主要是經由使用農作物保 、、· 襄及植物地面上的部份。由於考量蓂作物 ❹ ❹ f護組成=可能對環境及人類與動物健康之衝擊H 低活性化合物之使用量。 労刀减 本發月之孟性化合物可以如此使 盆 式或從其製備之形式使帛 、在,、魏物之形 用的方力可溶解的粉末、撤劑及粒劑。在慣 揮脉、散佈、 化合物或將活性lif可以經由超低體積法施加活性 内。也可以處理植物之種子1 〇 用率作為殺真_4 明之活性化合物之施加率是缺__類。根據本發 •在處理植物的部份例如葉子 較宜從10至1000克/公頃1尤並/至10000克/公頃, 在經由倒注或浸潰應用時’使、且^50至綱克/公頃(當 使用雜基質例如岩石織維或珍;;:r再下降’尤其當 •在處理種子時:從2至2〇〇克每⑽八 至150克每100公斤種子,尤其較宜從子,較宜從3 八衩且從2.5至25克每100 93 201022213 公斤種子,非常尤其較宜從2 5至丨2.5克每100公斤種子; •在土壤處理時:從0.1至10000克/公頃,較宜從1至5〇〇〇 克/公頃。 這些施加率只是提出作為實例且不能限制本發明之目 的。 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也可以用於保護與海水或鹽水接 觸之物件防止在物件上生長,例如船殼、屏、網、建築物、 碼頭及訊號設備。 根據本發明之活性化合物本身或結合其他活性化合0 物,還可以作為除污劑使用。 根據本發明之處理方法可以用於處理基因改造的有機 體(GMOs),例如植物或種子。基因改造的植物(或基因轉殖 的植物)是其中異種基因經穩定地整合至基因組中的植 物。「異種基因」一詞實質上係指植物外部提供或組合的基 因,且其經加入轉化的植物之核基因組、葉綠體基因組或 線粒體後,因而賦予新穎或改良的農業經濟或其他性質, 其表達一種有價值的蛋白質或多肽,或其向下調整或沈寂❹ 存在於植物中的另一種基因或其他基因(例如經由反向基 因鏈技術(Antisense Technology)、共同壓制技術 (cosuppression technology)或 RNA 干擾-RNAi 技術)。存在 於基因組的異種基因也係指轉殖基因。經由其特定存在於 植物基因組所定義之基因轉殖,係指轉化事件或基因轉殖 事件。 取決於植物種類或植物栽培、其處所及其生長情形(土 壤、氣候、生長期、營養),根據本發明之處理也可導致超 94 201022213 I L> (「 協同增效」)效應。據此,例如可能有超越實際預期 的效應> ΊΓ F列效應:減少施加率及/或擴大活性效應及/或增 力可Χ根據本發明使用的活性物質及組成物之活性,較佳 的植物生長、增加對高或低溫之耐受度、增加對乾旱或水 =土壤,分之耐受度、增加開花表現、容易收成、加速成 熟、更向的產量、較大的果實、較大的植物高度、強化葉 了-的綠多 其皋、< 巴、容易開花較佳的品質及/或收成產物有更高的
二價值、果實中有較高的糖濃度、收成產物有較佳的儲 存忐力及/或處理性。 在本發明之情形中,不要的植物致病性真菌及/或微生 物及或病毒係指植物致病性真菌、細®及病毒。據此,根 據本^之物質可㈣純護植物在處理後的-段時間内 免,又到上述病原體之攻擊。用該活性化合物處理植物後, 保護的有效期間通常延伸從1至10天,較宜1至7天。, 較宜根據本發明處理的植物及植物栽培變種包括含有 基因物質其料這些植物㈣制、有價值的特質之全部 植物(不論是經由培養及/或生物技術方式達成)。 一 ^較宜根據本發明處理的植物及植物栽培變種是對於 一或多種生存逆境有抵抗性者,也就是說該植物對於動物 及微生物害蟲顯現較佳的防禦性,例如對抗線蟲、昆蟲、 蟎、植物致病性真菌、細菌、病毒及/或類病毒。 也較宜根據本發明處理的植物及植物栽培變種是對於 -或多種生存逆境因子有抵抗性之彼等植物。生存逆境條 件包括例如鮮、輕絲露、熱暴露、逆料、洪水f 增加的土壤齡、增加的礦物暴露、臭氧暴露、強光暴露 95 201022213 有限供應的氮養分、有限供應的磷養分、避開陰暗處。 也較宜根據本發明處理的植物及植物栽培變種是具有 強化產量的特徵之彼等植物。在該植物增加產量可以是例 如改良植物生理機能、成長及發育例如水使用效率、水滯 留效率、改良氮使用、強化碳同化作用、改良光合成、增 加發芽效率及加速成熟之結果。還可以經由改良植物構造 (在逆境及非逆境條件下)而進一步影響產量,包括但不限於 早開花、開花控制供混合種子製造、幼苗活力、植物大小、 框際模式(intermode)及距離、根生長、種子大小、果實大小、❹ 豆莢大小、豆莢或穀穗數量、每個豆莢或穀穗之種子數量、 種子生物量、強化的種子裝填降低的種子分散、降低的 豆莢開裂及寄宿反抗。其他產量特質包括種子組成物例 如碳水化合物含量、蛋白質含量、油含量及組成物、營養 值、降低抗營養的化合物、改良加工性及較佳的儲存安定 ❹ 可以根據本發明處理的植物是雜交植物其已經表達雜 種優勢或雜交活力之特徵,其通常導致較高的產量、活力 健康及對於生存及無生麵·子之抵抗性。此植物给由、 異種交配天生的雄性-無菌父系(雌性母系)與另-個雄性_ 父系)而製成。雜交種子通常從雄性無菌植物 獲取並販售錢培者。雜關植物有時可以(例如在 物)經由摘去雄穗而生產,也就是機械移 ,但是更典型的是雄性不育是植物基因 因素的結果。在此情形中且女盆a〆接立β 土口决疋 &要收讀雜交植物 錄時,通巾有㈣確輯交植物巾的雄性生 201022213
產力是完全恢復。此點可以經由嫁認雄性父系具有適當的 生產力恢復基因其可以恢復含有與雄性不育有關的基因決 定因素之雜交植物中的雄性生產力。雄性不育的基因決定 因素可能位於細胞質中。細胞質雄性不育(CMS)的實例是例 如揭示在芸苔屬植物(WO 1992/005251、WO 1995/009910、 WO 1998/27806、WO 2005/002324、WO 2006/021972 及 US 6,229,072)。但是’雄性不育的基因決定因素也可能位於核 基因組中。雄性不育的植物也可能得自植物生物科技方法 例如基因工程。得到雄性不育植物的一種特別有用的方法 是揭示在WO 89/10396,其中例如一種核糖核酸酶例如轉 核酸水解酶(barnase)是選擇性地表達在雄蕊之絨氈層細胞 内。不育症可以經由在絨氈層細胞内表達核糖核酸酶抑制 劑例如巴司塔(barstar)而恢復。 可以根據本發明處理的植物及植物栽培變種(得自經 由生物科技方法例如基因工程)是耐除草劑的植物,也就是 使其耐受一或多種給定除草劑之植物。此植物可以得自基 因轉化,或經由選擇含有突變而賦予此除草劑耐受性之植 物。 耐除草劑的植物是例如耐嘉磷塞的植物,也就是使其 耐文除草劑嘉—塞或其鹽之植物。例如,耐嘉碟塞的植物 可以經由用編碼酶5_烯醯丙酮酸莽草酸3·磷酸鹽合成 酶(EPSPS)的基因轉化植物而獲得。此Epsps基因之實例是 細菌傷寒沙門氏菌之AroA基因(突變體CT7)、細菌農桿菌 ,之CP4基因、、編碼PetuniaEpsps之基因、番絲因或牛 筋草EPSPS。其也可以是突變的Epsps。对嘉碌塞的植物 97 201022213 也可以經由表達編碼嘉磷塞氧化還原酶的基因而獲得。耐 嘉磷塞的植物也可以經由表達編碼嘉磷塞乙醯基轉殖酶的 基因而獲得。耐嘉磷塞的植物也可以經由選擇含有上述基 因之自然發生的突變而獲得。 其他耐除草劑的植物是例如抑制麩胺醯胺合成酶而耐 文除草劑例如畢拉草(bialaph〇s)、草銨膦(ph〇sphin〇tricin) ❹ 或固杈草(glufosinate)之植物。此種植物可已經由表達解毒 除草劑的_或對抑制作时抵抗性的突變榖氨醯胺合成 酶而獲得。一種此有效的解毒酶是編碼磷絲菌素N_乙醯轉 殖酶(例如從鏈黴菌種之棒狀或小塊蛋白質)的酶。表達外生 磷絲菌素N·乙醯轉殖酶的植物經揭示。 〇 其他耐除草劑的植物也是使其對於抑制羥基苯基丙綱 酸S旨二氧酶(HPPD)的殺錢㈣受性之植物,祕苯基丙 酮酸gg—氧酶疋催化其巾對羥基苯基丙刚㈣(Hpp)轉化 ,黑尿酸(h〇m〇gentisate)的反應之酶。耐受HppD_抑制 2植物可以用編碼天然產生的耐HppD酶之基因、或編碼 =變的HPPD酶之基因轉化。儘管經由HppD_抑制劑抑制 ^土 HPPD酶’對於HppD^侧之耐纽也可以經由用
^某些可以形成黑尿素的基因賴得。植物對於HPPD-^制劑之财受性也可以除了㈣受HPPD 用編碼預苯酸脫水酶轉化而改良。 、 再其他雜草㈣㈣是使其耐乙醯㈣合成酶 ::劑之植物二已知的ALS-抑制劑包括例如•基脲、味) d:啶、嘧啶氧基(硫)苯甲酸酯及/或磺醯基胺 基域三糾_草劑。在ALS酶(也稱為乙馳基酸合成 98 201022213 酶’AHAS)之不同突變物已知賦予耐受不同的除草劑及除 草劑群組。耐受續醯基脲的植物及耐受咪唑咁酮的植物之 生產是揭示在WO 1996/033270。其他耐受績醯基脲及坐 咁酮的植物也揭示在例如WO 2007/024782。 耐受咪唑咁酮及/或磺醯基脲的其他植物可以在除草劑 或犬變月種存在下在細胞培養中選擇經由引發突變發生而 獲得。 也可以根據本發明處理的植物或植物栽培變種(經由 生物科技方法例如基因工程而獲得)是抵抗昆蟲的基因轉 殖植物,也就是抵抗某些標把昆蟲攻擊的植物。此種植物 可以經由基因轉化而獲得、或經由選擇含有賦予此抵抗昆 蟲的突變之植物。 本文中使用的「抵抗昆蟲的基因轉殖植物」包括含有至 少一種含有下面編碼序列的轉殖基因之任何植物: 1) 從蘇雲金芽孢桿菌之殺昆蟲性結晶蛋白質或其殺昆蟲性 部份,例如上網列在 http://www.lifesci.sussex.ac.uk/Home/Neil_Crickmore/Bt/) 之殺昆轰性結晶蛋白質或其殺昆蟲性部份,例如蛋 白質類 CrylAb、CrylAc、CrylF、Cry2Ab、Cry3Ae 或
Cry3Bb或其殺昆蟲性部份之蛋白質;或 2) 從,#禾雲金芽抱桿產之結晶蛋白質或其蛋白質部份其在 從蘇雲金芽孢桿菌之第二種其他蛋白質或其蛋白質部份 存在下是有殺昆蟲性,例如Cy34及Cy35結晶蛋白質製 成的二元毒素;或 3) 含有從蘇雲金芽孢桿菌之殺昆蟲性結晶蛋白質之部份之 99 201022213 混合殺昆蟲性蛋白質,例如上述1}的蛋白質之混合物或 上述2)的蛋白質之混合物,例如經由玉米事件 M〇N_34 (WO 2〇()7/〇27777)生產的 CrylA 1〇5 蛋白 質;或 4) 上述1)至3)任何其中一種蛋白質,其中部份,尤其是1 至10個胺基酸被其他胺基酸取代而得到對標靶昆蟲物種 具有較大的殺昆蟲活性,及/或擴大影響的標靶昆蟲物種 之範圍,及/或因為在複製或轉化過程中將電荷加入編碼 的DNA中,例如在玉米事件MQN863或m〇n88017中Ο 的Cry3Bbl蛋白質’或在玉米事件Cry3Bbl中的Cry3A 蛋白質;或 5) 從蘇雲金芽孢桿菌或蠟狀芽孢桿菌分泌的殺昆蟲性蛋白 質或其殺昆蟲性部份,例如下列植物性殺昆蟲劑(VIp): http://www.lifesci.sussex.ac.uk/
Home/Neil—Crickmore/Bt/vip.html,例如從 VIP3Aa 蛋白 質類的蛋白質;或 6) 從蘇雲金芽孢桿菌或蠟狀芽孢桿菌分泌的蛋白質其在從❹ 蘇雲金芽孢桿菌或蘇雲金芽孢桿菌分泌的第二種蛋白質 存在下是殺蟲劑,例如VIP1A及VIP2A製造的二元毒 素;或 7) 含有從蘇雲金芽孢桿菌或蠟狀芽孢桿菌分泌的不同蛋白 質的部份之混合殺昆蟲性蛋白質,例如上述丨)的蛋白質 之混合物或上述2)的蛋白質之混合物;或 8) 上述1)至3)任何其中一種蛋白質,其中部份,尤其是1 至10個胺基酸被其他胺基酸取代而得到對標靶昆蟲物種 100 201022213 具有較大的殺尾蟲活性,及/或擴大影響的標乾昆蟲物種 之範圍,及/或因為在複製或轉化過程中將電荷加入編媽 的DNA中(同時仍然編碼一種殺昆蟲性蛋白質),例如在 玉米事件COT102中的VIP3Aa蛋白質。
當然,在本文中使用的抵抗昆蟲之轉殖基因植物也 包括含有編碼上述i至8類任何一種蛋白質的基因组合之 任何植物。在一個具體實施例中,抵抗昆蟲之植物含^一 種以上編碼上述類任何—種蛋白質的基因粗舍使 用針對不同標Μ蟲物種之不同蛋白f時擴大影響標^昆 蟲物種之範圍,或經由使用不同的蛋白質殺昆蟲劑至相同 的標靶昆蟲物種但是有不同的作用模式,例如結合至昆蟲 中的不同受體位置,用於延遲植物發展昆蟲〜 也可以根據本發明處理的植物或植物栽^種(經由 植物生物科技方法例如基因工程而獲得)是耐受生存逆境 因子的植物。此種植物可以經由基因轉化而獲得或經由 選擇含有賦予此抵抗逆境的突變之植物。特別有價值的逆 境财受植物包括: a.含有可以減少聚—卜核奶聚合酶似奶基因在植物 細胞或植物中表達及/或活性的轉殖基因之植物; b·含有可以減少植物或植物細胞的pARG編碼基因之表 達及/或活性之強化逆境耐受的轉殖基因 e.含有編碼菸鹼醯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救助生物合成通道 的植物功能酶之強化逆境耐受轉殖基因包括於驗醯胺酶 於酸鱗酸核糖轉移酶、祕酸單腺4酸轉移酶、祕 腺嗓呤二核苷酸合成酶或於驗醯胺鱗酸核轉移酶之植 101 201022213 物。 也可以根據本發明處理的植物或植物栽培變種(經由 植物生物科技方法例如基因工程而獲得)顯現改變的品質、 收穫產物之品質及/或健存安定性及/或改變收穫產物的特 定成份之品質,例如 1)合成改良的澱粉之轉殖基因植物,在其物理_化學特 徵中,尤其是澱粉酶含量或殿粉酶/支鏈膠殿粉比例、支鏈 化的程度、平均鏈長、支鏈分布、黏度行為、膠強度、澱 ❹ 粉粒大小及/或澱粉粒形態,與野生種植物細胞或植物中的 合成澱粉比較都經改變,所以其較合適於特定的用途。 2) 合成非澱粉碳水化合物聚合物或其合成與沒有基 因改良的野生種植物比較之具有改變雜f之非澱粉碳水 化合物聚合物之轉殖基因植物。實例是生產多果糖尤其是 菊竽多_及果聚糖之植物、生產a_M_g聚糖之植物及生產 a-1’6支鏈的a-i,4-葡聚糖之植物。 3) 生產玻尿酸之轉殖基因植物。 ❹ 姑4“也可以根據本發明處理的植物或植物栽培變種(經由 物科技:法例如基因工程而獲得)是例如具有改變 嘴摆睡徵的棉化植物。此種植物可以經由基因轉化或經d k擇賦予此改變的纖維特徵之突變而獲得,並包括: 成酶物’例如棉花植物,其含有改變形式之纖維素' 一 核棉花植物,其含有改變形式的·21 物’例如棉化植物,其增加蔗糖鱗酸合成酶之表 102 201022213 達; 例如棉花植物,其增加蔗糖合成酶之表達; e植物’例如棉花植物,其中改變以纖維細胞為基質 之時機,例如經由向下調節纖維選擇性 β-1,3-^ t 糖酶, f)植物,例如棉花植物,其具有改變反應爭纖維,例 如經由N·乙縣葡糖胺轉移酶基因包括η·及幾丁 因之表達。
也可以根據本發明處理的植物或植物栽培變種(經由 植物生物科技方法例如基因工麵獲得)是例如具有改變 的油特徵之油菜軒或相關的芸苔屬植物。此種植物可以經 由基因轉化或經由選擇含有賦予此改變的油特徵的突變之 植物而獲得並包括: a)植物,例如油菜籽植物,其生產具有高油酸含量之 油; b) 植物,例如油菜籽植物,其生產具有低亞麻酸含量 之油; c) 植物,例如油菜籽植物,其生產具有低飽和脂肪駿 含量之油。 可以根據本發明處理的特別有價值之轉殖基因植物是 含有一.或多種編碼一或多種毒素的基因之植物,其是在下 面的商標名稱販賣的轉殖基因植物:YIELD GARD® (例如 玉米、棉花、大豆)、KnockOut® (例如玉米)、BiteGard⑧(例 如玉米)、ΒΤ-Xtra® (例如玉米)、StarLink® (例如玉米)、 Bollgard® (棉花)、Nucoton® (棉花)、Nucotn33B® (棉花)、 103 201022213
NatureGard® (例如玉米)、Pr〇tecta⑧及 NewLeaf⑧(馬鈴 薯)。可以舉例的耐除草劑的植物之實例是玉米變種、棉花 變種及大豆變種其系在下面的商標名稱販賣 • Roundup
Ready® (对嘉鱗塞,例如玉米、棉花、大豆)、LibertyUnM (财填絲菌素,例如油菜籽)、(耐咪峻啉酮)及SCS® (耐磺醯基脲,例如玉米)。可以舉例之耐除草劑的植物(在 傳統方式下種植具有耐除草劑的植物)包括以Ciearfleid®2 名稱販賣的變種(例如玉米)。 可以根據本發明處理的特別有價值之轉殖基因植物是❹ 含有轉化事件或轉化事件組合之植物,其實例是例如在多 個國家或地區當局之資料庫中(見例如 http://gmoinfo.jrc.it/gmp一browse.aspx 及 http://www. agbios.com/dbase.php) ° 根據本發明,列出的植物可以特別有利地使用根據本 發明通式(I)之化合物或活性化合物混合物處理。上述對於 活性物質組合物之較佳範圍也適用於這些植物之處理,特 別強調的是用本文中明確提出的活性物質組合物處理植 ❹ 物。 根據本發明之組成物或活性化合物也可以用於保護植 物經一段時間,處理後可以防止遭受上述病原體之攻擊。 使用活性化合物處理植物後,提供的保護時期通常是延伸 到1至28天,較宜1至14天,尤其較宜1至1〇天非常 尤其較宜1至7天,或種子經處理後至多達200天。 根據本發明式(I)、(la)、(lb)及(Ic)之活性化合物之製 備及用途是列在下面的實例中。但是,本發明不受限於這 104 201022213 些實例。 【實施方式】 合成式(v)之中間物(參見圖式工) 2.5- 二氯曱氧基丙-2-基)喊咬-4-胺(V-1) 在_l〇°C,將5.42克(39.3毫莫耳)的碳酸鉀添加至6.00 克(32.7毫莫耳)的2,4,5-三氯喊咬在1〇〇毫升乙腈的溶液 中。然後逐滴加入3.06克(34.4毫莫耳)的2-胺基-1-甲氧基 丙烷在乙腈中的20%強度溶液。攪拌並使反應混合物溫熱 〇 至室溫。經16小時後,將反應混合物擾拌至250毫升的冰 水/稀鹽酸(1:1)中。將形成的沈澱物過濾並乾燥。如此得到 5.10克(64%)的2,5-二氣-N-(3-曱氧基丙-2-基)痛咬-4-胺(V-1) (logP (pH 2.3): 2.10); JH NMR (400 MHz, MeCN-d) δ = 8.02 (s, 1H),6.03 (br. s,1H), 4.39 - 4.33 (m,1H),3.48 - 3.40 (m, 2H),3.33(s.,3H), l_23(d,3H)。 2.5- 二氣-N-(2,2-二氟乙基)嘧啶-4-胺(V-2) 在-10°C,將6.14克(44.4毫莫耳)的碳酸鉀添加至5.43 ❹ 克(29.6毫莫耳)的2,4,5-三氯嘧啶在40毫升乙腈的溶液 中。然後逐滴加入2.40克(29.6毫莫耳)的2,2-二氟乙胺在 乙腈中的30%強度溶液。攪拌並使反應混合物溫熱至室溫 過夜。將反應混合物攪拌至250毫升的冰水/稀鹽酸(L1) 中。將混合物用二氯甲烷(2x200毫升)萃取,然後將合併的 有機層用水(100毫升)清洗並經由MgS04乾燥,在減壓下將 溶劑移除。如此得到6.10克(90%)的2,5-二氣-N-(2,2-二氟 乙基)嘧啶-4-胺(logP (pH 2.3): 1.96); 4 NMR (400 MHz, MeCN-d) δ = 8.10 (s, 1H), 6.47 (br. s, 1H), 6.02 (tt, 1H), 3.86 105 201022213 (m,2H)。 2-氣-N-(3·甲氧基丙_2_基)三氟甲基鳴咬_4胺 在,。C,將1.91克(13.8毫莫耳)的碳酸卸添加至2 〇〇 克(9.22毫莫耳)的2,4-二氣-5-三氟甲基嘧啶在8〇毫升乙腈 的溶液中。然後逐滴加入0.86克(9.68毫莫耳)的2-胺基-1· 甲氧基丙烷在乙腈中的30%強度溶液。攪拌並使反應混合 物/DZL熱至至溫過夜。將反應混合物授拌至毫升的冰水/ 稀鹽酸(1:1)中並用二氣甲烷(3xl00毫升)萃取。將合併的有 機層分離,用水(2x100毫升)清洗,經由MgS〇4乾燥並在減❹ 壓下將溶劑移除。將粗產物經由管柱層析法在石夕膠上純化 (環己烧/醋酸乙酯)。如此得到0.75克(26%)的2-氣-N-3-甲 氧基丙-2-基)_5_三氟曱基嘴咬_4_胺(l〇gP (pH 2.3): 2/75); 4 NMR (400 MHz, DMSO-d) δ = 8.28 (s, 1Η), 3.56-3.52 (m, 3H), 3.33-3.32 (d, 3H), 1.24-1.22 (q, 3H) ° 2,5-二氣·Ν·(2,2-二氟乙基)嗔咬_4_胺(乂_4) 在-10°C,將6.14克(44.4毫莫耳)的碳酸鉀添加至5.43 克(29.6毫莫耳)的2,4,5-三氯嘧啶在40毫升乙腈的溶液 ❹ 中。然後逐滴加入2.40克(29.0毫莫耳)的2,2-二氟乙胺在 乙腈中的30%強度溶液。攪拌並使反應混合物溫熱至室溫 過夜。將反應混合物攪拌至250毫升的冰水/稀鹽酸(1:1) 中。將混合物用二氣曱烷(2x2〇〇毫升)萃取,然後將合併的 有機層用水(100毫升)清洗並經由MgS〇4乾燥,在減壓下將 溶劑移除。如此得到6.1〇克(9〇%)的2,5-二氯-N-(2,2-二氟 乙基)喷啶-4-胺(logP (pH 2.3): 1.96)。4 NMR (400 MHz, MeCN-d) δ = 8.10 (s, 1H), 6.47 (br. s, 1H), 6.02 (tt, 1H), 3.86 106 201022213 (m,2H)。 2.5- 二氣-N-(2,2,2-三氟乙基)嘧啶-4-胺(V-5) 在50°C,將18.1克(130毫莫耳)的碳酸钟添加至16.0 克(87.2毫莫耳)的2,4,5-三氯嘧啶在100毫升乙腈的溶液 中。然後逐滴加入9.07克(91.6毫莫耳)的2,2,2·三氟乙胺在 乙腈中的30%強度溶液。將反應混合物在50°C攪拌16小 時。冷卻後,將反應混合物攪拌至250毫升的冰水中。將 混合物用醋酸乙酯(2x200毫升)萃取,然後將合併的有機層 © 用水(2x100毫升)清洗並經由MgS04乾燥,在減壓下將溶劑 移除。將粗產物攪拌至環己烷中,經2小時後將沈澱的固 體過濾並乾燥。如此得到13.9克(64%)的2,5-二氣-N-(2,2,2-三氟乙基)嘧啶-4-胺(logP (pH 2.3): 2.26); b NMR (400 MHz, DMSO-d) δ = 8.29 (s, 1H), 8.25 (br. s, 1H), 4.24 - 4.15 (m, 2H)。 下面化合物可以在類似的方法下製備: 5-溴-2-氣-N-(3-甲基環丁基)嘧啶-4-胺(V-6)(主要異構物: 參 logP (pH 2.3): 3.47; NMR (400 MHz, DMSO-d6) δ = 8.19 (s, 1H), 7.46 (s, 1H), 4.25-4.30 (m, 1H), 2.31-2.35 (m, 3H), 1.93-1.99 (m,2H), 1.05 (d,3H)。 2.5- 二氣-]^-環丙基嘧啶-4-胺(¥-7)(1〇§?(?112.3):1.79);111 NMR (400 MHz, DMSO-d) δ = 8.11 (s, 1H), 7.71 (br. s, 1H), 2.89 - 2.84 (m,1H),0.79 - 0.64 (m, 4H)。 5-溴-2-氣-N-環丙基嘧啶-4-胺(V-8)(logP(pH2.3): 1.97); 4 NMR (400 MHz, MeCN-d) δ = 8.12 (s, 1H), 6.17 (br. s, 1H), 2.87 - 2.80 (m,1H), 0.85 - 0.79 (m, 2H) 0.66 - 0.62 (m,2H)。 107 201022213 2-氣-N-環丙基-5_碘嘧啶-4-胺(V-9) (logP (pH 2.3): 2.19); NMR (400 MHz,MeCN-d) δ = 8.28 (s,1H),5.96 (br. s,1H), 2.85 - 2.80 (m, 1H),0.84 - 0.79 (m,2H) 0.64 - 0.61 (m,2H)。 2.5- 二氣-N-(環丙基甲基)嘧啶-4-胺(V-10) (logP (pH 2.3): 2.51);巾 NMR (400 MHz, MeCN,d) δ = 8.01 (s, 1H),6.34 (br. s, 1H), 3.33 - 3.29 (m, 2H), 1.16 - 1.06 (m, 1H), 0.54 - 0.45 (m, 2H) 0.33 - 0.24 (m, 2H)。 2.5- 二氣-N-(l-環丙基乙基)嘧啶-4-胺(V_ll) (l〇gP(pH2.3): 2.97);巾 NMR (400 MHz,二曱亞石風-d) δ = 8.10 (s,1H), ❹ 7.47.7.46 (br. s, 1H), 1.27-1.26 (d, 3H), 1.16-1.11 (m, 1H), 0.49-0.43 (m,2H), 0.41-0.39 (m,2H)。 2-溴-2-氣-N-(環丙基甲基)嘧啶-4-胺(V-12) ((logP(pH2.3): 2.69); W NMR (400 MHz,二甲亞石風-d) δ = 8.20 (s,1H), 7.58 (br. s, 1H), 3.25 (tr, 2H), 1.14 (br. m, 1H), 0.44 (m, 2H), 0.26 (m, 2H)。 2-氣-N-環丙基-5-三氟甲基嘧啶-4-胺(V-13) (logP (pH 2.3): 2.39); !H NMR (400 MHz, MeCN-d) δ = 8.28 (s, 1H), 6.34 (br. Q s, 1H), 2.91 - 2.86 (m, 1H), 0.85 - 0.80 (m, 2H), 0.66 - 0.62 (m,2H)。 2-氣-N-(環丙基曱基)-5-三氟甲基嘧啶-4-胺(V-14) logP (pH 2.3): 3.40); !H NMR (400 MHz, DMSO-d6) δ = 8.05 (s, 1H), 7.51 (br. s., 1H),3.02 (t, 2H),0.79 - 0.89 (m,1H), 0.11 - 0.17 (m,2H),-0.03 - 0.03 (m, 2H); M+H = 252.0。 2.5- 二氣-N-環丁基嘧啶-4-胺(V-15) logP (pH 2.3): 2.62);巾 NMR (400 MHz,MeCN-d) δ = 8.00 (s,1H),6.31 (br. s,1H), 108 201022213 4.54 - 4.46 (m, 1H), 2.39 - 2.31 (m, 2H), 2.15 - 2.04 (m, 2H), 1.83 - 1.77 (m, 2H)。 5-溴-2-氯-N_環丁基嘧啶-4-胺(V_16) logP (pH 2.3)·· 2.87);巾 NMR (400 MHz,二甲亞砜-d) δ = 8.20 (s, 1H), 7.52 (br. s, 1H), 4.45 (br. m, 1H), 2.24 (m, 2H), 2.17 (m, 2H), 1.69 (m, 2H)。 2-氯-N-環丁基_5_三氟曱基嘧啶-4-胺(V-17) (logP (pH 2.3): 3.20); !H NMR (400 MHz, MeCN-d) δ = 8.27 (s, 1H), 6.19 (br. © s, 1H), 4.64 - 4.56 (m, 1H), 2.40 - 2.32 (m, 2H), 2.14 - 2.04 (m,2H),1.82 - 1.74 (m,2H)。
5-溴-2-氯-N-(3-曱氧基丙-2-基)嘧啶-4-胺(V-18)(logP(pH 2.3): 2.26); 4 NMR (400 MHz,二甲亞砜-d) δ = 8.22 (s, 1Η), 6.98 (br. d, 1H), 4.36 (br. m, 1H), 3.48 (dd, 1H), 3.36 (dd, 1H), 3.28 (s,1H),1.17 (d, 3H)。 2.5- 二氣-N-(丙-2-基)嘧啶_4-胺(V-19) (logP (pH 2.3): 2.46); lB. NMR (400 MHz, MeCN-d) δ = 7.99 (s, 1H), 5.92 (br. s, 〇 1H), 4.31 - 4.23 (m,1H),1.25 (d, 6H)。 2.5- 二氣嘧啶-N-曱基-N-(丙-2_基)嘧啶-4-胺(V-20) (logP (pH 2.3): 3.16); lU NMR (400 MHz, MeCN-d) δ = 8.04 (s, 1H), 4.82 - 4.76 (m,1H), 3.03 (s.,3H),1.22 (d,6H)。 2.5- 二氯-N-(環戊基)嘧啶-4-胺(V-21) (logP (pH 2.3): 3.16); lR NMR (400 MHz, DMSO-d) δ = 8.11- 8.09 (d, 1H), 7.36 (d, 1H), 4.36-4.28 (m, 1H), 1.98-1.93 (m, 2H), 1.73-1.67 (m, 2H), 1.64-1.53 (m, 4H)。 2.5- 二氣-N_(丙-2-烯-1-基)嘧啶-4-胺(V-22) (logP (pH 2.3): 109 201022213 2.12); !H NMR (400 MHz,MeCN-d) δ = 8.03 (s,1H), 6.40 (br. s, 1H), 5.98 - 5.88 (m, 1H), 5.23 - 5.12 (m, 2H), 4.09 - 4.06 (m, 2H) ° 2.5- 二氣-N-(丁-2-基)嘧啶-4-胺(V-23) (logP (pH 2.3): 2.94); !H NMR (400 MHz, MeCN-d) δ = 7.99 (s, 1H), 5.90 (br. s, 1H), 4.15 - 4.08 (m, 1H), 1.67 - 1.56 (m, 2H), 1.21 (d, 3H), 0.91 (t, 3H)。 2.5- 二氣-N-乙基-Ν·曱基嘧啶-4-胺(V-24) (logP (pH 2.3): 2.68); NMR (400 MHz, DMSO-d) δ = 8.14 (s, 1H), 3.67 (q, 〇 2H),3.18 (s, 3H), 1.19 (t,3H)。 2.5- 二氣-N-乙基嘧啶-4-胺(V-25) (logP (pH 2.3): 1.93);巾 NMR (400 MHz, MeCN-d) δ = 7.99 (s, 1H), 6.23 (br. s, 1H), 3.48 (q,2H),1.20 (t,3H)。 2.5- 二氣-N-甲基-N-環丙基嘧啶-4-胺(V-26) (logP (pH 2.3): 2.82); JH NMR (400 MHz, MeCN-d) δ = 8.09 (s, 1H), 3.15 -3.12 (m, 1H), 3.11 (s, 3H), 0.87 - 0.82 (m, 2H), 0.72 - 0.70 (m,2H)。 ❹ 2.5- 二氣-N-(2,2-二甲基環丙基)嘧啶-4-胺(V-27) (logP (pH 2.3): 3.04); !H NMR (400 MHz, DMSO-d) δ = 8.12 (s, 1H), 7.63 (s(br),1H), 2.53 (m,1H),1.12 (s,3H),0.93 (s,3H),0.73 (m,2H)。 5-氟-2 氣-N-環丁基嘧啶-4-胺(V-28) (logP (pH 2.3): 2.17); !H NMR (400 MHz, MeCN-d) δ = 7.84 (d, 1H), 6.37 (br. s, 1H),4.54 - 4.43 (m,1H),2.40 - 2.30 (m,2H),2.12 - 2.04 (m, 2H),1.91 - 1.71 (m,2H)。 110 201022213
2.5- 二氣-N-(氧雜環丁醇-3-基)嘧啶-4-胺(V-29) (logP (pH 2.3) : 1.31); lU NMR (400 MHz, MeCN-d) δ = 8.07 (s, 1H), 6.72 (br. s,1H),5.09 - 5.03 (m, 1H),4.85 - 4.83 (m,2H), 4.66 - 4·62 (m,2H)。
2-氣-4-[(l-甲氧基丙-2-基)胺基]嘧啶-5-腈(V-30) (1〇gp (PH 2.3) : 1.83); NMR (400 MHz, DMSO-d6) δ = 8.50 (s, 1H), 8.10 (br. s” 1H),4.47 - 4.40 (m,1H), 3.42 - 3.29 (m,2H), 3.27 (s,3H),1.14 - 1.13 (d,2H); M+H = 227.0。 ❿ 2,5-二氣-N-[2-甲基-M甲基硫烷基)丙-2-基】嘧啶-4-胺(V-31) (logP (pH 2.3): 3.47); lU NMR (400 MHz, MeCN-d) δ = 8.03 (s, 1H), 5.89 (br. s, 1H), 3.09 (s, 2H), 2.09 (s, 3H), 1.53 (s, 6H)。 4-(2,5-二氣嘧啶-4-基)硫嗎福啉(V-32) (logP (pH 2.3): 2.84); ]H NMR (400 MHz, DMSO-d) δ = 8.27 (s, 1H), 3.99 - 3.96 (m,4H),2.76 - 2.73 (m,4H)。 4-(2,5-二氣嘧啶-4-基)嗎福啡(V-33) (logP (pH 2.3): 1.99); ❹ 4 NMR (400 MHz, DMSO-d) δ = 8.27 (s,1H),3.76 - 3.69 (m,8H)。 2,5_二氣-4-(吡咯啶-1-基)嘧啶(V-34) (logP (pH 2.3): 2.78); 】H NMR (400 MHz, DMSO-d) δ = 8.09 (s, 1H),3.75 - 3.71 (m,4H), 1.92 - 1.86 (m,4H)。 4-(吖丁啶-1-基)_2,5-二氣嘧啶(V-35) ( logP (pH 2.3): 2.11); 4 NMR (400 MHz,乙腈-d) δ = 7.91 (s,1H),4.28 (t,4H), 2.35 (五裂峰,2H)。 2.5- 二氣-4-(六氫吡啶-1-基)嘧啶(V_36) (logP (pH 2.3): 3.52); 111 201022213 JH NMR (400 MHz, DMSO-d) δ = 8.20 (s, 1H), 3.71 - 3.69 (m,4H), 1.67- 1.59 (m,6H)。 2,5_二氣-N-(l,l,l-三氟丙-2-基)嘧啶-4-胺(V-37) (logP (pH 2.3): 2.66); lR NMR (400 MHz, MeCN-d) δ = 8.15 (s, 1H), 6.27 (br. s, 1H),5.11 - 5.02 (m,1H),1.45 (d,3H)。 2.5- 二氣-N_丙基嘧啶-4-胺(V-38) MATA2888-1-1 : (logP (pH 2.3): 2.42); !H NMR (400 MHz, DMSO-d) δ = 8.14 (s, 1H), 7.94 (br. s, 1H), 3.30 (t, 2H), 1.58 - 1.53 (m, 2H), 0.87 (t, 3H)。 ❹ 2.5- 二氣-N-(3-甲基環丁基)嘧啶-4-胺(V-39):(主要異構 物:logP (pH 2.3): 3.20);NMR (400 MHz,DMSO-d6) δ = 8.10 (s, 1H), 7.72 (s, 1H), 4.25-4.31 (m, 1H), 2.29-2.35 (m, 3H),1.92-1.99 (m,2H),1.06 (d,3H)。 2.5- 二氣-N-(2-曱基環丙基)嘧啶-4-胺(V-40): (logP (pH 2.3): 2.53);1HNMR(400 MHz,DMSO-d6,主要異構物)δ = 8.10 (s, 1H), 7.49 (s, 1H), 2.48-2.49 (m, 1H), 1.09 (d, 3H), 0.96-1.02 (m,1H),0.81-0.85 (m, 1H),0.53-0.58 (m, 1H)。 Q 5-溴-2-氣-N-(2-甲基環丙基)嘧啶-4-胺(V-41): (logP(pH2.3): 2.68); 4 NMR (400 MHz, DMSO-d6,主要異構物)δ = 8.19 (s,1H),7.71 (s, 1H),1.09 (d,3H),0.90-1.06 (m,2H), 0.81-0.86 (m,1H),0.53-0.58 (m,1H)。 2-氣-N-(2-曱基環丙基)-5-(三氟甲基)嘧啶-4_胺(V-42): (logP (pH 2.3): 3.02);NMR (600 MHz, DMSO-d6,主要異構物) δ = 8.39 (s, 1H), 8.00 (s, 1H), 1.10 (d, 3H), 0.84-1.08 (m, 3H), 0.57-0.66 (m,1H)。 112 201022213 2,5-二氣-N-(2-乙基環丙基)鳴啶冰胺(v_43): (logp (pH 2 3): 3·1〇); hNMRGOOMHz, DMS0-d6,主要異構物)δ:=8 1〇 (s,1Η),7.70 (s, 1Η),2.48-2.56 (m,1Η),1.25-1.40 (m,2Η), 1.00-1.04 (q, 2H), 0.85-0.77 (m, 1H), 0.82-0.84 (m, 1H), 0.56-0.60 (m,1H)。 ’ 合成式(VI)之中間物(參見圖式3) 1-(3_{【4-氯-5-(三氟甲基)嘧啶-2-基】胺基}苯基)吡咯啶_2酮 (VI-1) © 將15.7克(230毫升,115毫莫耳)的ZnCl2在THF中的 〇·5莫耳濃度溶液添加至25.0克(115毫莫耳)的2,4-二氯-5-三氟嘧啶在150毫升二氣曱烷/第三丁醇(1:1)的溶液中並 將混合物在室溫擾拌30分鐘。然後加入18.4克(1〇5毫莫 耳)的1-(3-胺基苯基)吼咯啶_2_酮(來源:MATRIX,ASINEX.) 及16.6毫升(115毫莫耳)的三乙胺並將混合物在室溫擾拌 過夜。吸氣將形成的晶體過濾,用二氣曱烷清洗並乾燥。 如此得到11.5克(30%)的所要產物。將母液濃縮並將殘留物 φ 與丨〇〇毫升異丙醇攪拌3小時,將固體過濾並乾燥。如此 得到16.0克(41%)的1-(3·{[4-氯-5-(三氟曱基)喷啶-2-基]胺 基}苯基)吡咯啶-2-酮(logP (pH 2.3): 2.98); 4 NMR (400 MHz, DMSO-d) δ = 10.50 (br. s, 1H) 8.75 (s, 1H), 7.98 (s, 1H),7.47 — 7.42 (m,2H),7.32 (dd, 1H),3.84 — 3.81 (m, 2H), 2.53 - 2.50 (m,2H),2.12 - 2.05 (m,2H)。 下面式(VI)化合物可以在類似的方法下製備: 1-(5-{[4-氣-5-(三氟甲基)嘧啶-2-基】胺基}-2-氟苯基)吼咯啶 -2-酮(VI-2) (logP (pH 2.3): 2.84); 4 NMR (400 MHz, 113 201022213 DMSO-d) δ = 10.52 (br.s, 1H), 8.75 (s, 1H), 7.72 (dd, 1H), 7.61 - 7.57 (m, 1H), 7.27 (dd, 1H), 3.77 - 3.74 (m, 2H), 2.45 - 2.41 (m,2H),2.17 - 2.04 (m, 2H)。 l_(3_{[5-(二氟甲基)-4-氟嘧啶-2-基】胺基}苯基)吡咯啶-2-酮 (VI-3) (l〇gp (pH 2.3): 2.28); !H NMR (400 MHz, DMSO-d6): δ = 10.22 (s, 1H), 8.72 - 8.68 (d, 1H), 7.96 (s, 1H), 7.47 - 7.28 (m, 3H), 7.05 (t> 1H, J = 54 Hz), 3.87 - 3.80 (m, 3H), 2.12 -1.97 (m, 2H),1.20 - 1.06 (m, 1H); M+H = 323.1。 下面式(Via)化合物可以在類似的方法下製備: ❹ 3-(4-{[4-氣-5-(三氟甲基)嘧啶-2-基]胺基}苯基)-1,3-噚唑啶 -2-酮(VI-4) (l〇gp (pH 2.3): 2.74); 4 NMR (400 MHz, DMSO-d6): δ = 10.46 (s, 1H), 8.73 (s, 1H), 7.65 - 7.68 (d, 2H), 7.53 - 7.55 (d, 2H), 4.44 (t, 2H), 4.05 (t, 2H), M+H = 359.0 [Cl]〇 合成式(I)之化合物(參見圖式4) 方法B : 1-[3-({5-(三氟^甲基)·4-[(1,1,1-三氟丙-2-基)胺基]嘯咬-2-基} q 胺基)苯基】吡咯啶-2-酮(實例220) 將475毫克(4.2毫莫耳)的1,1,卜三氟丙胺添加至500 毫克(1.4毫莫耳)的l_(3-{[4-氯-5-(三氟曱基)嘧啶-2-基]胺 基}苯基)吡咯啶-2-酮在1〇毫升乙腈的溶液中,並將混合物 在80Ϊ攪拌過夜》冷卻後,將反應混合物攪拌至冰-水中 並用醋酸乙酯萃取。將有機層用水清洗,分離’經由MgS〇4 乾燥後在旋轉蒸發器上濃縮。如此得到430毫克(66%)的 1-[3_({5-(三氟曱基H-K1,1,1·三氟丙-2_基)胺基]喷啶-2_基} 114 201022213 胺基)苯基]-B比p各咬-2-酮(logP (pH 2.3): 3.08);】H NMR (400 MHz, DMSO-d) δ = 9.58 (s, 1H), 8.29 (s, 1H), 8.06 (s, 1H), 7.38 - 7.32 (m 1H), 7.27 - 7.21 (m, 2H), 6.76 (d, 1H), 5.43 - 5.35 (m, 1H), 3.82 - 3.79 (m, 2H), 2.51 - 2.43 (m, 2H), 2.10 -2.03 (m, 2H),1.42 (d, 3H)。 合成式(la)之化合物(參見圖式5) 方法A : 3-(3·{[5-氯_4_(環丁基胺基)峨咬I基】胺基}苯基)—13_b夸唑 ❹ 咬-2•嗣(實例59) 將0.21克(1.0毫莫耳)的2,5_二氯_队環丁基嘧咬_4胺、 0·23克(1.3〇毫莫耳)的3_(3•胺基笨基)今唑唆_2_嗣及 0.15克(0.80毫莫耳)的4_曱苯續酸在5亳升二吟烷中的混 合物在HKTC攪摔40小時。冷卻後,將反應混合物在減壓 下濃縮並將殘留物溶解在5〇毫升醋酸乙酯中。將有機層用 10毫升NaHC〇3水溶液清洗後再用1〇毫升水清洗,經由 MgS〇4乾燥後在減壓下將溶劑去除。將粗產物經由管柱層 ❹ 析法在矽膠上純化(環己烷/醋酸乙酯)。如此得到o.ii克所 要的產物(logP(PH2.3): 1.64); bNMRMOOmiz,二曱亞 石風-d) δ = 9.01 (s,1H),7.96 (s,1H),7.91 (s,1H), 7·47 (d, 1 H), 7.23 (t, 1 H), 7.14 (m, 1H), 6.96 (m, 1H), 4.63 (br. m, 1H), 4.43 (dd, 2H), 4.05 (dd, 2H), 2.28 (br. m, 2H), 2.13 (br. m, 2H),1.67 (br. m,2H)。 合成用於方法C之中間物(參見圖式6) 5-氣-N4-環丙基-N2-(4-碘苯基)嘧啶_2,4_二胺 在氬氣壓下,將〇.2〇克(0·98毫莫耳)的2,5-二氣-N-環 115 201022213 丙基嘧啶-4-胺、〇·27克(1.22毫莫耳)的4-碘苯胺及0.14克 (0.83毫莫耳)的4-甲苯磺酸在5毫升二噚烷中的混合物在 l〇5°C攪拌18小時。冷卻後,將反應混合物在減壓下濃縮 並將殘留物溶解在50亳升水中,用飽和的NaHC03水溶液 中和後並用醋酸乙酯萃取。將有機層經由MgS04乾燥後在 減壓下將溶劑去除。將粗產物經由管柱層析法在矽膠上純 化(環己烧/醋酸乙醋)。如此得到0.65克所要的產物(i〇gp (pH 2.3): 2.73);NMR (400 MHz,二曱亞砜-d) δ = 9.17 (s, 1Η), 7.95 (s, 1H), 7.91 (m, 1H), 7.69-7.60 (m, 2H), 7.55-7.53 ❹ (m, 2H), 7.04 (s, 1H), 2.86-2.81 (m, 1H), 0.81-0.76 (m, 2H), 〇.66_0·62 (m,2H)。 合成式(Via)之中間物(參見圖式7) 3-(4-{[4-氣-5-(三氟甲基)嘧啶_2_基]胺基}苯基)_13_崎唑啶 -2-嗣 在〇C’將18毫升(18毫莫耳)的氣化鋅在乙醚中的1M 溶液逐滴添加至3.26克(15毫莫耳)的2,4-二氯-5-三氟嘧啶 在40毫升二氯甲烧及4〇毫升第三丁醇的混合物中,並將❹ 混合物在相同溫度下攪拌1小時。然後逐滴加入在5毫升 二氣甲烷及5毫升第三丁醇的混合物中的2 67克(15毫莫 耳)的3-(4-胺基苯基)_i,3_n号唑啶_2_酮及2 3毫升的三乙 胺。將混合物在20它攪拌40小時。然後在減壓下將溶劑 從混合物移除並與100毫升水及1〇〇毫升醋酸乙酯之混合 物=拌。然後將有機層分離,經由MgS〇4乾燥後在減壓下 2/合劑去除。將粗產物用100毫升醋酸乙酯飽和化。如此 得到 4·7 克的所要產物 l〇gP (pH 2.3): 2.76);NMR (400 116 201022213 MHz, DMSO-d6): δ = 10.46 (s, 1H), 8.73 (s, 1H), 7.65 - 7.68 (d, 2H), 7.53 - 7.55 (d, 2H), 4.44 (t, 2H), 4.05 (t, 2H), M+H = 359.0 [Cl]。 合成式(IVa)之中間物(參見圖式1〇) 3-(3-胺基苯基)-i, 3_b号嗤唆_2-_ 在氬氣壓下,將〇.26克(2 3毫莫耳)的^工胺基環己 烷在2〇°C添加至5.0克(η.8毫莫耳)的㈣苯胺、3 〇克(34 2 毫莫耳)的丨,3、唑咬-2,、6.3克(45.7毫莫耳)的碳酸鉀及 0.17克(0.91毫莫耳)的姨化銅(1)在4〇毫升二姐的溶液 中。將反應混合物在10(rc· 18小時。冷卻後,將反應 混合物經由石夕藻土過漆並在減壓下將溶劑去除。然後將殘 留物在5G $升—氣曱烧及5Q毫升水中授拌。為了移除今 錢酮,將殘留物再度溶解在醋酸乙醋中並再度在減麗下 將溶劑去除。如此得到23毫克的所要產物1〇gp(pH2 3): -0.18); 4 丽R (400 MHz,二曱亞石風_d) δ = 6.98 (t,m), 6.84 (s,1H),6.66 (m,1H),6.35 (m 1H),4.98 (br. s,2H),4 37 ⑩ (dd, 2H),3.96 (dd,2H)。 (4R)-M3_胺基苯基M-甲基-1,3-崎唑啶-2-_
在〇°C,Ό.32克(3.7毫莫耳)的胺基環己院添 加至2.0克(9.1毫莫耳)的3-碘苯胺、1.6克(16 〇毫莫耳)的 (4R)-4-曱基-1,3+坐咬_2_酮、6.0克(18 3毫莫耳)的碳酸铯 及0.7克(3.7毫莫耳)的碘化銅⑴在2〇毫升二吗烷的溶液 中。將反應混合物在16(TC的微波爐中攪拌丨小時。冷卻 後,將反應混合物經由矽藻土過濾並在減壓下將溶劑去 除。如此得到0.91克的所要產物logP(ptI2 3): 〇 27); lH 117 201022213 NMR (400 MHz,乙腈-d) δ = 7.09 (t,lH),6.78(t 1H) 6.70-6.64 (m, 1H), 6.49-6.44 (m, 1H), 4.53-4.43 (m 2H) 4 22 (s,2H),3.99-3.90 (m,1H),1.22 (d,3H)。 ’ ’ 下面式(IVa)化合物可以在類似的方法了製備:
(4R)-3_(3-胺基苯基)-4·異丙基-1,3-〇夸峻唆網(i〇gp (pH 2.3): 1.18); 'H NMR (400 MHz, DMSO-d) δ = 7.〇〇 (t m) 6.74 (t,1H),6.62-6.46 (m,1H),6.42-6.36 (m,ih) 4 99 (s 2H),4.45-4.15 (m,3H),2.05-1.94 (m,1H),0.79 (dd 6H)。
3-(3-胺基苯基)-5-甲基嗅咬-2-明(l0gp Q !H NMR (400 MHz, DMSO-d) δ = 6.98 (t, 1H), 6.84 (t 1H), 6.66-6.61 (m,1H),6.36-6.31 (m,1H),4.96 (s,2H),4.78-4.68 (m,1H),4.06 (dd,1H),3.54 (dd,1H),1.39 (d,3H)。 合成式(lb)之化合物(參見圖式11) 方法A (微波): 1-(3·{[5_氣_4_(環丙基胺基)嘲啶_2_基】胺基}苯基)_5乙基_3_ 甲基-吡咯啶-2-酮(實例206) 將67毫克(0.33毫莫耳)的2,5-二氣環丙基嘧啶-4-❹ 胺、90毫克(0.41毫莫耳)的^(3-胺基苯基)_5_乙基_3_甲基 吡咯啶-2-酮及53克(0.28毫莫耳)的4-甲苯確酸在2毫升二 畤院中的混合物在160°C的微波爐中擾拌3〇分鐘。冷卻後, 將反應混合物在減壓下濃縮並將殘留物溶解在5〇毫升醋酸 乙醋中。將有機層用10毫升飽和的NaHC03水溶液清洗,
經由MgS〇4乾燥後在減壓下將溶劑去除。如此得到74毫 克所要的產物(logP (pH 2.3): 2.19)(兩種非對掌異構物);4 NMR (400 MHz,DMSO-d) δ = 9.09 (s,1H 次要),9.06 (s,1H 118 201022213 主要),7.90(s,lH 主要);MM+1 = 386.卜 方法A : l-(3-{[5-氣-4-(環丙基胺基)嘧啶-2-基]胺基}苯基)-5-酮基 -L-脯胺酸乙酯(實例190) 將250毫克(1.23毫莫耳)的2,5-二氯-N-環丙基嘧啶-4-胺、380毫克(1.53毫莫耳)的1-(3-胺基苯基)-5-酮基-L-脯胺 酸乙酯及170毫克(0.98毫莫耳)的4-曱苯磺酸在12毫升二 噚烷中的混合物在105°C攪拌32小時。冷卻後,將反應混 ❹ 合物倒入冰·水中,加入醋酸乙酯及NaHC03溶液並將有機 層分離,用水清洗一次,經由MgS〇4乾燥並在減壓下將溶 劑去除。如此得到350毫克所要的產物(l〇gP (pH 2.3): 1.69); NMR (400 MHz, DMSO-d) = 9.08 (s, 1H), 7.98 (dd, 1H), 7.89 (s, 1H), 7.62 (dd 1H), 7.19 (dd, 1H), 6.97 - 6.94 (m, 2H), 4.79 - 4.77 (m, 1H), 4.14 - 4.08 (m, 2H), 2.97 - 2.92 (m, 1H), 2.54 - 2.42 (m, 2H), 2.07 - 2.02 (m, 2H), 1.13 (t, 3H), 0.76 -0.74 (m, 2H),0.65 - 0.64 (m, 2H)。 〇 合成中間物: l-(3-胺基苯基)_5·明基-L-脯胺酸乙酯 將3.23克(20.5毫莫耳)的5-酮基-L-脯胺酸乙酯、3.0 克(13.7亳莫耳)的3-碘苯胺、0.52克(2.73毫莫耳)的碘化銅 (I)、0.24克(2.74毫莫耳)的N,N’-二曱基乙二胺及8 9克(27 毫莫耳)的碳酸绝之混合物溶解在28毫升二咩烷中並在1〇〇 °C攪拌24小時。冷卻後,將反應混合物經由矽膠柱過濾, ,梦膠柱歸g|t乙S旨清洗並將聽液在減壓下濃縮。如“此 得到3.5克所要的產物(logP(pH 2 3):0 84);IHNMR(4⑻ 119 201022213 MHz, MeCN-咐=7·04 (dd,1H),6 % ⑽,ih),6 & ⑽ ih), 6.44 (dd, 1H), 4.68 - 4.65 (m, 1H), 4.14 (q, 2H), 4.07 (br.s, 2H), 2.60 2.53 (m, 1H), 2.45 -2.39 (m, 2H), 2.11-1.96 (m, 1H), 1.21 (t, 3H)〇 方法C:(參見圓式13) 1 (3 {[5氣·4·(環丙基胺基)㈣_2·基】胺基}苯基)_5乙氧基 吡咯啶-2-明(實例1〇6) αίίοΐΐΐ’將14毫克(G·16毫莫耳)的丨,2·二胺基環 2〇ί添加至〇.30克(〇·78毫莫耳)的5-氯Μ環丙基 -N -(3-峨本基胸_2,4_二胺、G 15克(ι 16毫莫耳)的5_乙 氧基吼嘻唆網、〇.51克(1.55毫莫耳)的碳酸絶及30克 (0.15毫莫耳)的硬化銅(1)在15亳升二今烷的溶液中。將反 應混糾勿在1HTC授拌1M、時。冷卻後,將反應混合物經 由矽藻土過濾並在減壓下將溶劑去除。然後將殘留物溶解 在1毫升醋酸乙酯及25毫升水中。將有機層分離並再度 在減壓下將溶劑去除。然後將殘留物用地三丁基曱基醚飽 和化並再度過濾。所得的殘留物是0.31克的所要產物logP (pH 2.3): 1.65); lE NMR (400 MHz, DMSO-d) δ = 9.10 (s, 1H),8.02 (s, 1H),7.94 - 7.92 (m,1H),7.64 (d,1H),7.22 (d, 1H), 7.02 - 6.97 (m, 2H), 5.42 (d, 1H), 3.44 (q, 2H), 2.97 -2.92 (m, 1H), 2.36 - 2.19 (m, 2H), 2.02 - 1.97 (m, 2H), 1.05 (t, 3H),0.74 - 0.72 (m,2H), 0.65 - 0.63 (m,2H)。 方法F :(參見圖式14) N-{5-氣-4-【環丙基(曱基)胺基]喊啶-2-基}-1^-[3-(2-酮基吡咯 啶-1-基)苯基]乙醢胺(實例184) 120 201022213 將1〇4毫克(Ο.2毫莫耳)的HH{5·氯斗[環丙基(甲基) 胺基]喷啶-2-基}胺基)苯基]吡咯啶-2-酮溶解在1.〇8克(1〇 6 尾莫耳)的醋酸針中,加入4.45克(14.3毫莫耳)的三乙胺及 30毫克(0.25毫莫耳)的DMAP並將混合物在150°C的微波 條件下攪拌1小時。冷卻後,將反應混合物減壓下將溶劑 去除。將醋酸乙酯及NaHC〇3溶液添加至殘留物中,將有 機層分離,用水清洗兩次,經由MgS04乾燥並再度在減堡 下將溶劑去除。將粗產物經由管柱層析法在矽膠上純化(環 ❹ 己烷/醋酸乙酯)。如此得到95毫克所要的產物(logPCpjj 2.3): 2.35); ]H NMR (400 MHz, DMSO-d) δ = 8.20 (s, 1H), 7.59 (dd, 1H), 7.47 (s, 1H), 7.35 (dd, 1H), 6.93 (dd, 1H), 3.79 (t, 2H), 3.03 (s, 3H), 2.29 (s, 3H), 2.07 - 1.97 (m, 2H), 0.79 - 0.74 (m,2H),0.64 - 0.62 (m,2H)。 N-[5-氣-4-(環丙基胺基)鳴啶_2_基】_n_[3(2嗣基吡咯咬 基)苯基]甲醯胺(實例217) 將350毫克(1.0毫莫耳)的(環丙基胺基) Φ 嘧啶-2-基]胺基}苯基)吡咯啶_2_酮、6〇3毫克(4·〇7毫莫耳) 的原曱酸三乙酯及17.5毫克(〇.1毫莫耳)的對_曱苯磺酸溶 解在4毫升甲苯中,並在微波條件下在18〇。〇的攪拌4小 時。冷卻後,將反應混合物倒入冰_水中,加入醋酸乙酯 及NaHC〇3溶液並將有機層分離,用水清洗一次,經由 MgS〇4乾燥並再度在減壓下將溶劑去除。將粗產物經由管 柱層析法在RP18上純化(水/CH3cN)。如此得到75毫克所 要的產物(logP (pH 2.3): 1.22); 4 NMR (400 MHz,DMSO-d) δ = 9.81 (s, 1H), 8.02 (s, 1H), 7.72 (d, 1H), 7.62 - 7.59 (m, 121 201022213 2H), 7.43 (dd, 1H), 6.98 (d, 1H), 3.81 (t, 2H), 3.04 - 3.00 (m, 1H),2.09 - 2.02 (m,2H),〇·75 _ 〇 62 (m,4H)。 Ν·[5·氣·4-(環丙基胺基)鳴唆_2基]_2甲氧基鋼基 吡咯啶基)苯基]乙醢胺(實例231) 將5〇〇毫克(1Μ毫莫耳)的1(3_沿氣冰(環丙基胺基) 哺咬-2-基]胺基}苯基)π比略咬_2_酮及1〇毫克(〇 Ο?毫莫耳) 的DMAP溶解在1毫升乙腈中。然後加入632毫克(5.8毫 莫耳)的曱氧基乙酿氯。在室溫擾掉2小時後,加入3〇1毫 克(2.18毫莫耳)的碳崎,將混合物在室溫擾拌16小時後❹ 在迴流下再獅16小時。冷卻後,將反應混合物倒入冰_ 水加入醋酸乙酯及NaHC〇3溶液並將有機層分離,用 水π洗兩-人,經由MgS〇4乾燥並再度在減壓下將溶劑去 除。將粗產物經由管柱層析法在矽膠上純化(環己烷/醋酸 乙酯)。如此得到23毫克所要的產物〇〇gp (pH 2 3): i 87); 1h NMR (400 MHz, DMSO-d) δ = 9.28 (s, 1H), 7.99 (s, 1H), 7.93 (s,1H) 7.69 - 7.65 (m, 1H),7.30 - 7.19 (m, 2H),4.34 (s, 2H),3.78 - 3.75 (m, 2H),2.93 - 2.90 (m,1H),2.08 - 2.G2 (m,八
2H),0.76 - 〇.63 (m,4H)。 W
[5·氣-4-(環丙基胺基)峨啶_2-基】[3_(2_網基吡咯啶]基)苯 基】胺基甲睃乙酯(實例330) 在氬氣壓下,將250毫克(0.72毫莫耳)的1-(3-{[5-氯 -4-(環丙基胺基)喷啶_2_基]胺基丨苯基)吼咯啶_2•酮溶解在 10毫升DMF中,並在加入43毫克(1.1毫莫耳)的氫化 納。攪拌30分鐘後,逐滴加人m毫克(1.1亳莫耳) 的氣曱酸乙酯。在室溫攪拌12小時後,將反應混合物倒入 122 201022213 冰-水中,加入醋酸乙酯及NaHC03溶液並將有機層分離, 用水清洗兩次,經由MgS04乾燥並再度在減壓下將溶劑去 除。將粗產物經由管柱層析法在矽膠上純化(環己燒/醋酸 乙酯)。如此得到310毫克所要的產物(l〇gP (pH 2.3): 2.04); ^ NMR (400 MHz, DMSO-d) δ = 8.11 (s, 1H), 7.65 (dd, 1H), 7.41 (dd, 1H), 7.39 (br. s, 1H), 7.32 (dd, 1H), 6.96 (dd, 1H), 4.16 (q, 2H), 3.79 (t, 2H), 2.78 - 2.73 (m, 1H), 2.52 - 2.44 (m, 2H),2.07 - 2.03 (m, 2H),1.18 (t, 3H), 0.65 - 0.62 (m,4H)。 G 下面的化合物可以經由類似的方法製備: [5-氣-4-(環丙基胺基)嘧啶-2-基】[3-(2-酮基吡咯啶-1-基)苯 基】胺基甲酸異丙酯(實例329) (logP (pH 2.3): 2.24); 4 NMR (400 MHz,DMSO-d) δ = 8.11 (s,1Η),7.64 (dd,1H), 7.40 (dd, 1H), 7.36 (br. s, 1H), 7.31 (dd, 1 H), 6.94 (dd, 1H), 4.92 (h, 1H), 3.79 (t, 2H), 2.81 - 2.77 (m, 1H), 2.53 - 2.44 (m, 2H), 2.09 - 2.01 (m,2H),1.19 (d,6H),0.67 - 0.63 (m,4H)。 合成式(Ib-II)之化合物(參見圖式12) ⑩ 方法E : 1-(3-{[5-氣-4-(環丙基胺基)嘧啶-2-基]胺基}苯基)吡咯啶-2-硫酮(實例33) 將3.0克(8.7毫莫耳)的1-(3-{[5-氣-4-(環丙基胺基)痛 啶-2-基]胺基}苯基)吡咯啶-2-酮溶解在30毫升吡啶中,並 在100。(:與3.5克(8.7毫莫耳)的4-曱氧基苯基二硫膦酸酐 (Lawesson試劑)反應5小時。然後加入另Ο·%克(0.87毫莫 耳)的4-曱氧基苯基二硫膦酸酐(Lawesson試劑)並將混合物 在100°C再攪拌5小時。冷卻後,將反應混合物倒入500 123 201022213 毫升冰-水及50毫升稀氫氯酸中,並將混合物擾拌30分 鐘。然後將沈澱物過濾,用300毫升水充分清洗三次並用 5〇毫升第三丁基甲基醚研製。將固體再度吸氣過濾並與80 毫升水授拌。將湛*合物用飽和的NaHC〇3溶液中和化並在 20°C攪拌1小時,將固體過濾°此固體隨後用80毫升異丙 醇研製並再度吸氣過滤。如此得到2·1克所要的產物(logP (pH 7): 2.54); !H NMR (400 MHz, DMSO-d) δ = 9.43 (s, 1H), 8.19 (dd,1H),7.95 (s,1H),7.68 (dd,1H),7.33 — 7.28 (m,2H), 6.99 (dd, 1H), 4.07 (t, 2H), 3.03 (t, 2H), 2.88 - 2.84 (m, 1H),❿ 2.15 - 2.07 (m,2H), 0.75 - 0.62 (m,4H)。 合成式(Ib-IV)之化合物 方法G : 1-(3-{[4-(環丙基胺基)-5-(三氟甲基)嘧啶-2-基】胺基}苯基) 吡咯啶-2-酮(實例236)(見圖式15) 將250毫克(0.647毫莫耳)的5-氣-N4-環丙基-N2-(3-碘 苯基)嘧啶-2,4-二胺、165毫克(1.94毫莫耳)的2-吡咯酮、 29毫克(0.129毫莫耳)的Pd(OAc)2先添加至在2.5毫升微波❹ 小瓶内的1.5毫升四氫呋喃中。然後加入no毫克(0.647亳 莫耳)的Mo(CO)6及295毫克(1.94毫莫耳)的DBU並將在 密封小瓶内的混合物在100°C微波照射10分鐘。反應結束 後,使混合物冷卻並經由Celite過濾,將Celite用醋酸乙 S旨清洗並將過滤液在旋轉蒸發器上蒸發至乾。將所得的粗 產物在反相物質(Analogix SF25-100)上使用水/乙腈層析分 離。如此得到62毫克的ι_(3-{[4-(環丙基胺基)_5-(三氟甲基) 嘴咬-;2-基]胺基}苯基>比嘻咬_2_酮(l〇gP(pH2.3): 1.49. 124 201022213 NMR (400 MHz,DMSO-d) δ = 9.17 (s,1H),8.12 (t,1H), 7.94-7.86 (m, 2H), 7.25 (t, 1H), 7.08-6.98 (m, 2H), 3.8〇 (t> 2H), 2.86-2.77 (m, 1H),2.08-1.97 (m,2H),0.80-0.74 (m,2H) 0.66-0.60 (m,2H)。 合成中間物: 5-氣-N4-環丙基-N2-(3-碘苯基)嘧啶·2,4-二胺(vnq) 將13·4克(61毫莫耳)的3·碘苯胺及6.75克(39毫莫耳) 的對-曱苯磺酸添加至10克(49毫莫耳)的2,5-二氣-N_環丙 © 基嘧啶-4-胺在250毫升二畤烷的溶液中,並將混合物在1〇5 °C攪拌16小時。冷卻後,將反應混合物吸氣過濾,懸浮在 水中,攪拌30分鐘並再度吸氣過濾。然後將混合物再度懸 浮在水中並用INNaOH中和化,將形成的殘留物再度吸氣 過濾。將殘留物用水清洗。如此得到18.5克(96.7%)的5-氯-N4-環丙基-N2-(3-碘苯基)嘧啶-2,4-二胺(l〇gp (PH 2.3)·. 3.08. ln NMR (400 MHz, DMSO-d) δ = 9.94 (s, 1H), 8.45 (dd, 1H), 8.07 (s, 1H), 7.86 (br. s, 1H), 7.61 (dd 1H), 7.34 (dd, 1H), ❿ 7.08 (dd,1H),2.90 - 2.86 (m, 1H),0.93 - 0.88 (m,2H), 0.76 - 0.72 (m,2H)。 下面的式(VII)化合物可以在類似的方法中製備: 5-溴-N4-環丙基-N2-(3-碘苯基)嘧啶-2,4-二胺(VII-2),(logP (pH 2.3): 3.34 NMR (400 MHz, DMSO-d) δ = 9.44 (br. s, 1H), 8.50 (dd,1H),8.05 (s, 1H),7.63 (dd,1H),7.27 (dd,1H), 7.13 (br. s, 1H), 7.04 (dd, 1H), 2.87 - 2.83 (m, 1H), 0.91 -0.86 (m, 2H),0.72 - 0.68 (m,2H)。 5-氣-Ν2·[3-溴-4-(三氟甲氧基)苯基)-N4-環丙基嘧啶-2,4-二 125 201022213 胺(VII-3),(logP (pH 2·3): 3·99)。 5-氣-Ν2-[3-溴-4-(甲基)笨基)-Ν4-環丙基嘧啶-2,4-二胺 (VII-4), (logP (pH 2.3): 2.91) 〇
Nip-溴苯基)-5-氣-N4-環丙基嘧啶-2,4-二胺(VII-5), (logP (pH 2.3): 2.91) » N2-(3-溴-4-氣苯基>5-氣-N4-環丙基嘧啶-2,4-二胺(VII-6), (logP (pH 2.3): 3.55)。 N2-[3-溴-5-(三氟甲基)苯基]-5-氣-N4-環丙基嘧啶-2,4-二胺 (YII7) (logP (pH 2.3): 4.6); ]H NMR (400 MHz, DMSO-d6) δ 〇 -9.65 (s, 1H), 8.48 (s, 1H), 8.23 (s, 1H), 7.99 (s, 1H), 7.35 (s, 1H), 7.25 (s, 1H), 2.81-2.86 (m, 1H), 0.81-0.85 (m, 2H), 0.68-0.71 (m,2H)。 N2-(4-溴苯基)-5-氣-N4-環丙基嘧啶-2,4-二胺(VII-8),(logP (pH 2.3): 2.55)。 5-溴-N2-(4-溴苯基)-N4-(環丙基甲基)嘧啶-2,4-二胺(VII-9), (logP (pH 2·3): 2.84)。 5-溴-N2-(4-溴苯基)-N4-環丁基嘧啶-2,4-二胺(VII-10),(l〇gP q (pH 2·3): 3.18)。 5-溴-N2-(4-溴苯基)-N4-環丙基嘧啶-2,4-二胺(VII-11),(l〇gP (pH 2·3): 2·7)。
5-氣-Ν4-環丁基-Ν2-(4-碘苯基)嘧啶 _2,4-二胺(VII-12)(logP (pH 2.3): 3.49); ]H NMR (400 MHz, DMSO-d) δ = 9.09 (s, 1H), 7.91 (s, 1H), 7.60-7.52 (m, 4H), 6.99 (d, 1H), 4.58-4.46 (m, 1H), 2.35-2.25 (m, 2H), 2.20-2.07 (m, 2H), 1.79-1.65 (m, 2H)。 126 201022213 合成式(IVb)之中間物: 1-(5-胺基-2-氟苯基)吡咯啶-2-酮(見圖式16) 將950毫克(78.8毫莫耳)的1-(2-氟-5-硝基苯基)吡咯啶 -2-酮溶解在15〇毫升甲醇中,加入2克的pd/c (10%)並將 混合物在高壓鍋内在5巴氫氣壓及30。(:下攪拌10小時。吸 氣將觸媒過濾,並將過濾液在旋轉蒸發器中蒸發至乾,得 到14.5克(96%)的1-(5-胺基-2-氟苯基)σ比洛咬·2_嗣(l〇gp (pH 2.3): 0.31. lU NMR (400 MHz, MeCN-d) δ = 6.88 (dd, ❿ 1H), 6.63 (dd 1H), 6.52 (ddd, 1H), 3.71 (t, 2H), 2.43 - 2.37 (m,2H),2.16-2.09 (m,2H)。 1-(3-胺基苯基)_5_甲基吡咯啶_2_酮(見圖式I?) 將10.1克(100毫莫耳)的5-甲基吡咯啶-2-酮、15克(67 毫莫耳)的3-埃苯胺、2.56克(13.4毫莫耳)的蛾化銅(I)、0.25 克(26毫莫耳)的n,N’-二曱基乙二胺及43.7克(134毫莫耳) 的石炭酸铯溶解在180毫升二呤烷中並在1〇〇。〇攪拌過夜。冷 卻後,將反應混合物經由矽膠柱過濾,將矽膠柱用醋酸乙 參 醋清洗並將過濾液在減壓下濃縮。將粗產物經由管柱層析 法在石夕膠上純化(環己烷/醋酸乙酯)。如此得到7.5克所要的 產物(logP (pH 2.3): 0.52).NMR (400 MHz, DMSO_d) δ = 6.99 (t, 1H), 6.67 (t, 1H), 6.56-6.48 (m, 1H), 6.43-6.37 (m, 1H), 4.94 (s, 2H), 4.24-4.15 (m, 1H), 2.50-2.00 (m, 3H), 1.70-1.55 (m, 1H), 1.12 (d, 3H) 〇 1-(3-胺基苯基)-5-乙基-3·甲基吡咯啶-2-網(見圖式17) 將515毫克(2.3毫莫耳)的3_碘苯胺、500毫克(3.46亳 莫耳)的5-乙基-3-甲基吼洛咬_2_酮及88克(0.46毫莫耳)的 127 201022213 碘化銅(I)、86毫克(0.9毫莫耳)的N,N,-二甲基乙二胺及1.5 克(4.6毫莫耳)的碳酸絶溶解在1〇毫升二畤烧中並在i6(rc 的微波爐中反應45分鐘。冷卻後,將反應混合物在減壓下 濃縮並經由管柱層析法在矽膠上純化(水/CH3CN)。如此得 到190毫克所要的產物(i〇gp (pH 2.3): 1.31)。(兩種非對掌 異構物)4 NMR (400 MHz,DMSO-d) δ = 7.03-6.95 (m,1H), 6.74-6.70 (m, 1H), 6.61-6.53 (m, 1H), 6.45-6.35 (m, 1H), 4.91 (s,2H),4.06-3.90 (m,1H),2.70-1.20 (5H),1.15 (t,3H 次要), 1.11 (t,3H 主要),0.82 (t,3H 主要),0.76 (t,3H 次要)〇MM+1 ❹ = 219.2 ° 下面的式(IVb)化合物可以在類似的方法製備: 1-(3-胺基苯基)-5-乙基吡咯啶_2_酮(i〇gp (pH 2.3): 0.94); 4 NMR (400 MHz, DMSO-d) δ = 6.98 (t, 1H), 6.65 (t, 1H), 6.54-6.48 (m, 1H), 6.43-6.37 (m, 1H), 4.91 (s, 2H), 4.12-4.05 (m, 1H), 2.50-2.29 (m, 2H), 2.25-2.15 (m, 1H), 1.78-1.68 (m, 1H), 1.63-1.53 (m, 1H), 1.43-1.30 (m, 1H), 0.79 (t, 3H) ° H3-胺基苯基)_5_(三氟甲基)吼咯啶_2__(1〇gP (pH 2.3): q 1.07); NMR (400 MHz, DMSO-d) δ = 7.01 (t, 1H), 6.63 (t, 1H), 6.54-6.49 (m, 1H), 6.48-6.43 (m, 1H), 5.05-4.90 (m, 3H), 2.60-1.95 (m, 4H)。 1-(3-胺基-5-甲氧基苯基)吡洛咬-酮 將3.2克(13.5毫莫耳)的丨气夂曱氧基_5_硝基苯基)吡咯 咬-2-_溶解在60毫升曱醇中,並在3巴氫氣壓的高壓鍋中, 與500亳克的Pd/C 10%在30。(:攪拌。吸氣將觸媒過濾,並 將過滤液在旋轉蒸發器中蒸發至乾,得到2.1〇克所要的產 128 201022213 物(logP (pH 2.3): 0.60);咕 NMR (400 MHz,DMSO-d) δ = 6.48 - 6·46 (m,2H),5.97 (dd,1H),4.97 (br.s,2H),3.72 (t, 2H),3.65 (s,3H),2.43 (t,2H),2.05 - 1.97 (m,2H)。 合成式(XII)之中間物: 3-甲基-1-(3-頌基午基)吼洛咬-2-網(見圖式18) 在氬氣壓下,將4.0克(18.5毫莫耳)的3-曱基吡咯咬_2_ 酮先添加至0°C的THF中。然後加入0.963克(24毫莫耳) 的NaH (60%在石蠟中)並將混合物在〇。〇攪拌3〇分鐘。然 © 後逐滴加入4·0克(18.5毫莫耳)的3-硝基苄基溴在10毫升 THF中的溶液,並將混合物在室溫攪拌3小時。然後將反 應溶液在減壓下濃縮並溶解在冰-水/1N氫氯酸(^)中,將 有機層分離,清洗並經由NadO4乾燥。在減壓下將溶劑去 除後,將粗產物經由管柱層析法在矽膠上純化(環己烷/醋酸 乙酯2:1至0:1)。如此得到3.9克所要的產物(i〇gP(pH2 3): 1.82). NMR (400 MHz,DMSO-d) δ = 8.13 - 8.10 (m,1H), 8.05 - 8.04 (m,1H), 7.68 - 7.62 (m,2H),4.51 (s,2H),3.26 ❹ 3.17 (m,2H),2.45 - 2.39 (m,1H),2.25 - 2.17 (m,1H),1.61 - 1.52 (m,1H),1.11 (d,3H)。 ’ ’ 1-(3-甲氧基-5-確基苯基 將5.98克(43.3毫莫耳)的碳酸钟添加至5·9〇克(21 6毫 莫耳)的4_氯善(3_曱氧基〜肖基苯基)丁酿胺在⑽毫升乙 腈的溶液中,並將反應混合物在啊加熱。經4小時後, 將反應混合物攪拌至冰_水/贼㈣t。將形錢沈殿物過 濾,用水清洗並乾燥。如此得到4.50克(1〇获(2 3).丨99)咕 NMR (働 MHz,DMSO-d) δ = 8.23 (叫 1H),7 % ⑽,ih), 129 201022213 7.47 (dd, 1H), 3.90 (t, 2H), 3.82 (s, 3H), 2.55 (t, 2H), 2.13 ^ 2.05 (m, 2H)。 合成式(Xlla)之中間物(見圓式i9) 1-(2-氟-5-确基苯基)τ»比洛咬_2-酮 將30克(192毫莫耳)的2-氟_5_硝基苯胺及15 4克(175 毫莫耳)的丁内酯在15毫升氫氯酸中的混合物在16〇t>c攪拌 8小時。冷卻後’,將反應混合物溶解在2〇〇毫升醋酸乙酯 中’加入15克Kieselguhr至溶液中並將混合物在4〇〇c再攪 拌30分鐘。將混合物在減壓下濃縮並將殘留物溶解在%❹ 毫升醋酸乙酯中。將混合物過濾,並在減壓下將溶劑去除。 將粗產物經由管柱層析法在矽膠上純化(環己烷/醋酸乙酯 1.1至0:1)。如此得到22克所要的產物之粗物質。然後將 此產物用MTBE研製,過濾並濃縮,得到17 4克(43%)在
97%純度形式之所要的產物(l〇gp (pH 2.3): I.47); !h NMR (400 MHz, MeCN-d) δ = 8.37 (dd, 1H), 8.12 (ddd, 1H), 7.43 - 7.33 (m, 1H), 3.86 - 3.83 (m, 2H), 2.49 - 2.44 (m, 2H), 2.22 - 2.17 (m,2H)。 ^ 〇 4-氣-N-(3-甲氧基-5-硝基苯基)丁醢胺 將4.00克(23.8毫莫耳)的3-曱氧基-5-硝基苯胺在160 毫升曱苯中加熱至沸點,然後加入3.35克(23.8毫莫耳)的 4-氣丁醯氣。在迴流下攪拌6小時後,使反應混合物冷卻 至室溫,並吸氣將沈澱物過濾。如此得到6.10克(logP (2.3): 2.46); 4 NMR (400 MHz,DMSO-d) δ = 8.13 (dd,1H), 7.59 (dd, 1H), 7.39 (dd, 1H), 3.85 (s, 3H), 3.69 (t, 2H), 2.52 (t, 2H), 2.10 - 2.03 (m, 2H) 〇 130 201022213 合成式(XIa)之中間物 2-甲基-4-硝基己酸甲酯(見圖式19及段落(t)) 在55_6(TC,將88克(1莫耳)的硝基丙烷及5 52克(4〇 毫莫耳)的碳酸鉀先添加至32克甲醇中。緩慢逐濟加入如 π.2莫耳)的丙烯酸甲酯,並在55_6(rc持續攪拌過夜。冷卻 後,將不溶解的物質過濾並在減壓下將溶劑去除。隨後丄言 真空下蒸餾,得到4.9克所要的產物(logP(pH2 3): 2 = 種非對掌異構物)hNMR (400 ΜΗζ,乙腈-d) δ = 4.58-4 45 ® (m,1Η),3.65 (s,3Η 主要),3.6〇 (s,3Η 次要),2.49-2.3〇 (m, 1Η),2.09-1.74 (m,4Η), 1.18-1,12 (m, 3Η), 0·96 (t,3Η)。 5-乙基_3-曱基吡咯啶-2-酮(見圖式19及段落(t)) 將23克(121毫莫耳)的2-曱基-4-硝基己酸甲g旨溶解在 227毫升乙醇中,加入1.4克的Raney-Ni並將混合物在 巴氫氣壓的高壓鍋内在50°C攪拌。吸氣將觸媒過濾並在旋 轉蒸發器内將過濾液蒸發,得到19.7克所要的產物之異構 物混合物(logP (pH 2.3): 1.02 及 0.96); 4 NMR (400 MHz, ❹ DMSO-d) δ = 7.45 (s,1H),3.45-3.25 (m, 1H), 2.40-2.30 (m, 1H), 1.93-1.67 (m, 1H), 1.52-1.28 (m, 2H), 1.20-1.0 (m, 4H), 0.90-0.80 (m, 3H)。MM+1 = 128.2。 合成式(Ic)之化合物(見圖式20) 方法A : 1-(2-氯-5-{[4-(環丙基胺基)-5-(三氟甲基)嘧啶-2-基]胺基} 苯基)吡咯啶-2,5-二酮(實例119) 將150毫克(0.63毫莫耳)的2-氯-5-三氟曱基-N-環丙基 嘧啶-4-胺、170毫克(0.76毫莫耳)的1-(5-胺基-2-氯苯基)吡 131 201022213 咯啶-2,5-二酮及92毫克(0.54毫莫耳)的4-曱苯磺酸在6毫 升二呤烷中的混合物在105°c攪拌18小時。冷卻後將反 應混合物在減壓下濃縮,加入醋酸乙酯及NaHC〇3溶液並 將有機層分離,用水清洗一次,經由MgS〇4乾燥並再度在 減壓下將溶劑去除。將粗產物經由管柱層析法在矽膠上純 化(環己烷/醋酸乙酯1:1)。如此得到25〇毫克所要的產物 (logP (pH 2.3): 2.49). ]H NMR (400 MHz, DMSO-d) δ = 9.81 (m, 1H), 8.20-8.19 (d, 1H), 7.96 (m, 1H), 7.91-7.88 (m, 1H), 7.52-7.49 (m, 1H), 6.90 (m, 1H), 2.88-2.86 (m, 4H), 0.73-0.79 © (m, 2H),0.66-0.64 (m, 2 H)。 合成式(XlXa)之中間物(見圖式21) 3,3-二甲基-1-(3-靖基苯基)吼洛咬_2,5_二綱
在50¾升甲苯及25毫升二π号烧的混合物中,將8〇 克(58毫莫耳)的3-胺基硝基苯及7.4克(58毫莫耳)的2,2-二曱基琥珀酸酐在迴流下加熱2小時。吸氣過濾後得到14 〇 克粗3,3-二曱基_4_[(3_硝基苯基)胺基]-4-酮基丁酸其直接 再反應。將酸溶解在40毫升醋酸酐中,加入〇.67克(8 n ^ 毫莫耳)的醋酸鈉並將混合物在60°C攪拌2小時。然後將反 應混合物倒入冰_水中並攪拌,吸氣將形成的固體過濾。用 水清洗並在黏土板上乾燥後得到14.5克所要的產物(logP (PH 2.3): 2.01). !h NMR (400 MHz,乙腈-d) δ = 8.24 (m, 2H),7.76 (m,2 H),2.74 (s,2H), 1.39 (s,2H)。 合成式(IVc)之中間物(見圖式22) H3-硝基-4-氣苯基)吼咯咬_2,5_二酮 將1·〇克(3.96宅莫耳)的1-(4-氯-3-硝’基苯基比嘻 132 201022213 -25-二酮溶解在20毫升THF中,加入300毫克Pd/C (10%) 並將混合物在室溫下的高壓鍋内在1〇巴氫氣壓下攪拌1〇 小時°將觸媒吸氣過濾並將過濾液在旋轉蒸發器内蒸發至 乾’得到820毫克(76%)的i_(3_硝基_4_氯苯基)吡咯啶_2,5_ 二酮(logP (pH 2.3): 0.79); 4 NMR (400 MHz,DMSO-d) δ = 7.19-7.15 (m, 1 Η), 6.65-6.63 (m, 1 Η), 6.48-6.47 (d, 1 Η), 5.38-5.33 (br,s,2 H),2.91-2.84 (m, 4 H)。 M3-胺基苯基)-3,3-二甲基吡咯咬-2,5-二酮 ❿ 將8.3克(33.3毫莫耳)的3,3-二曱基-1-(3-硝基苯基)吡 σ各咬-2,5-二酮溶解在15〇毫升醋酸乙酯中,加入4〇〇毫克 Pd/C (10%)及9.45克(150毫莫耳)的曱酸銨並將混合物在室 溫下攪拌過夜。將觸媒吸氣過濾並將過濾液在旋轉蒸發器 内蒸發至乾,將殘留物溶解在250毫升醋酸乙酯/二„等烧2:1 中並將混合物用水清洗一次。將有機層移除,然後經由 MgS〇4乾燥,並再度在減壓下將溶劑去除。如此得到6 8 克所要的產物(logP (pH 2.3): 0.86); 4 NMR (400 MHz,乙 ⑩ 月青-d) δ = 7.16 (t,1H),6.67 (dd,1H),6.48 m,2H),4.31 (br. s 2H),2.66 (s, 2H), 1.34(s, 6H) 〇 ’ 133 201022213 c^^^^?FT¥wia^IiB:#^^(I)^WI<«i-^^ f4駟
(I) 201022213 P. iys1 l_^ »r> *n 1.53[a] 1.54[b] 1.61[b] 1.6[b] 2.4[a]; 2.79[c] 1.65[a] 1.84[a]; 2.92[cl 兮77 1—^ VO Tt 〇\ rn ^ (N 苷77 l_l b_< 00 CN 〇 rt CN (N 1.41[a]; 2.48[c] 1.46[b] 1.38[a]; 2.29fc] 1.45[a]; 2.37[cl 1.25[a]; 2.25[cl 2.17[b] \D <N卜 Ο 〇 々ON Ο ο 2.4[b] 2_34[a]; 2.91 fc] %i 卜甲氧基丙-2-基 1_甲氧基丙-2-基 1-甲氧基丙-2-基 1-甲氧基丙-2-基 1-甲氧基丙-2-基 1-甲氧基丙-2-基 丁-2-基 丁-2-基 2, 2, 2-三氟乙基 2, 2, 2-三氟乙基 環丙基 1-甲氧基丙-2-基 丙-2-稀基 丙-2-烯-1-基 丙-2-烯-1-基 環丁基 氧雜環丁醇-3-基 氧雜環丁醇-3-基 環丙基 環丙基 X X X X X X 3: X X X X X 0: X X X X X X 〇C a □ 0 PQ ώ η U U U Ό 〇 普 ϋ ϋ 〇 ϋ □ Ό U ί*Ί tu u G Pi X X X X X X X X X X K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E X X X X a X X X X X X X X & X X X ΓΠ X IX X X X X X X X X X X Π: X αί X X X X X X X X X X X ffi X X X E X X Ε X 2-網基批°各咬-1-基 K 4-甲基-2-酮基-1,3-哼唑啶-3-基 4-甲基-2-酮基-1, 3-"号唑啶-3-基 SC S 2-酮基吡咯啶-1-基 X 2-酮基吡咯啶-1-基 35 2-酮基-1,3-啐唑啶-3-基 2-酮基唑啶-3-基 2-酮基吡咯啶-1-基 X 2-酮基-1,3-唑啶-3-基 S3 2-嗣基-1,3-吟嗤。定-3-基 2-酮基吡咯啶-1-基 EC [三氟甲氧基 & K 2-酮基吡咯啶-1-基 s= 2-鲖基吡咯啶-1-基 2_網基吼洛**定_ 1_基 3: 2-酮基吡咯啶-1-基 X 2-酮基吡咯啶-1-基 3= =c 2-酮基吡咯啶-1-基 2-酮基吡啶-1(2H)-基 ar; 5C 4-甲基-2-明基-1,3-π号嗤0定-3_ 基 1 2-嗣基吼洛咬-1-基 Ρύ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s CO «η VO 卜 00 <3s 〇 - CS 1·« 卜 〇〇 Os 201022213 l_J —Η 兮7 l_J k_ K s r-* r4 r^i s r^i % 7 S Ξ 兮:Η 艺g CN <S S"1 »-H S"1 g1 ΞΕ ^Ο ν〇 W^* Ψ-* 2.01[a] |_^ $ ϊη “ r4 CN r^i g" oi S' ON r^i s Ξ S Ξ CS ΞΞ SS 一《 Γ*"ΐ έ 硪 1 CjJ k tO «έ ”1 cia CsT C^J cja ¢- 1 硪 Η 蛘 硪 H 聆 砩 H 衫 h 蛘 h 格 硪 H 镑 « 9C 松 焯 ®- 丫 δ- τ X ffi PC X x : ffi X ffi K X X X X X E Ε X Κ υ u G ▲ α U CQ ffl G D 0 ώ Ό CQ G cS U U u G X X K X Μ X ffi. X X X X K ffi X X ffi X ίΠ X X X X E ffi κ X X X X ffi X X X X X X X Κ X X X X X X X X X 1 K X X ffi X X s X κ X X X X E X X X X X X X X ffi X X X Π: X X X 硪 1 t·^ I % E ώ 33 硪 1 OO 1 矽 ψ 1—Η A £C X E X X X X X X DC X X X X X < c〇 1 sSr CO r-H s dj κ 1 1 s <Sl =c 1¾ 菡 ci, Μ 丄 Cji ¢- CO 1 I 1 5¾ 厪 ¢- CO 硪 1 τ·^ { 1¾ 1 ώ ¢- d2 k s Μ ΙΛ CJJ ®- CO丨 «7 Μ I ΙΛ CSJ 為 Β- Ή CO 1 CO 1 硪 1 t-η 1 Έ ¢- C<1 1 CO 1 智 Ψ Τ CO 匾 1 CNI 〇 1 CO sSr CO 匾 ο 4τ硪 讀 1 i 碁 饽 cil 1 CO 1 智 *Sr s + o 1 CO 1 钐 e3r cja 硪 o ! I-H 1 皆 -ώ 1¾ s ®- 1 ΐΚ 4¾ ΙΛ 6- Λ I 令 t\〇 l 1—Η ^1 Λ 1 νε S—X Τ ^ 菡1 Λ ^ ta X X X X X X X X X 3: X X X X X X Ε X X X cs (N (N ΓΛ cn m m VO m Ρ; 00 ΓΟ 〇\ <^i o 201022213 2.17[a];3.26[c] l.92[b] 1.31[a];2_32[c] 1.64[a];2.19[c] 2.24[a] 2.41 [a] 2.54[a] 2.69[a] 2.83[a] 3.05[a] 1.72[a];2.15[c] 2.剛 2.07[b] 1.82[a] 1.7[a] 1.97[a] 1.81[a] 1.29[a] 1.64[a]; 1.64[b] 1.72[a]; 1.72[b] 2-甲基-1-(甲基硫烷基)丙-2-基 環戊基 環丁基 2, 2-二氟乙基 環丙基 環丁基 環丙基 環丙基 環丁基 環丁基 2, 2''二氣乙基 環丙基 環丙基 環丙基 環丙基 環丁基 環丁基 ί環丁基 環丁基 環丙基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〇 〇 «έ □ CQ ϋ 〇 ώ U m 0 & U ¢5 □ 5 a «έ u m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K tc X κ X K X X X X Κ E X X X X X η: X X κ X X re X X X X X X X X X X E X 3: X X X X 5C X X π: X X X κ X X X X X X X X 2-酮基吡咯啶-1-基 2-酮基吡咯啶-1-基 2-酮基吡咯啶-1-基 2-酮基吡咯啶-1-基 2-酮基-4-(丙-2-基)-1,3-4唑啶-3-基 2-鲷基-4-(丙-2-基)-1, 3-唑啶-3-基 4-(2-甲基丙基)-2~酮基-1, 3-"夸唑啶-3-基 4-(2-甲基丙基)-2-酮基-1,3-崎唑啶-3-基 4-(2-甲基丙基)-2-闕基-1,3-0号。坐咬-3-基 4-(2-甲基丙基)-2-酮基-1,3-4唑啶-3-基 2-酮基吡咯啶-1-基 3, 3-二甲基-2_網基17丫丁咬-1_基 3, 3-二甲基-2-胴基吖丁啶-1-基 2-綱基氧雜環庚坑-1-基 2-酮基氧雜環庚烷-1-基 4-甲基-2-酮基-1, 3-"夸唑啶-3-基 4_甲基-2-明基-1,3-。坐咬-3-基 2-綱基六氩峨咬-1 -基 2-酮基-1,3-唑啶-3-基 2-甲基-5-酮基吡咯啶-1 -基 X X 3: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5 ζΐ μ m ·〇 VO 00 OS s 201022213 0.73[a]; 1.82[cl 2.63 [a] 2.19[a] l_49[b] 1.59[b] 1.78[b] 1.54[b] 1.59[b] 1.61[b] 1.68[b] 1.68[b] r^i 00 r^i ON 1.78[b] 2.39[b] 2.47[b] 2.1[a]; 3.18M —· 〇〇· 兮77 Tj- *n O v〇 2.2[b] 5 環丙基 環丁基 丙-2-基 環丙基 環丙基 1-甲氧基丙-2-基 卜甲氧基丙-2-基 1-甲氧基丙-2-基 1-甲氧基丙-2-基 環丙基甲基 環丁基 環丁基 環丙基甲基 環丙基 環丙基 丙_2_基 環丙基 環丙基 環丁基 X X X X X ffi X X X X X X X 3: U X X X 〇 r·» tL. u m Ό 0 c5 α 0 m ώ σ (5 & CQ σ 〇 D 0 & □ X X X Ε X E Ε X ΪΕ X X X X X X X X X X tc X Κ X X X Κ κ X X X X X E X X X E Κ X E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Κ X X E E Ε X X X X X X η: 2-酮基唑啶-3-基 X 2-酮基唑啶-3-基 X κ K X X X X X X X X X sc 3, 3-二甲基-2, 5-二酮基吡咯啶-1 -基 3, 3-二甲基-2, 5-二網基°比洛咬_ 1_基 S 3-甲基-2, 5-二胴基吡咯啶-1 -基 3-甲基-2, 5-二鲖基吡咯啶-1-基 2-酮基-1,3-4唑啶-3-基 3-甲基-2,5-二明基吡咯啶-1 -基 2-酮基-1,3-"?唑啶-3-基 3-甲基-2, 5-二輞基吡咯啶-1 -基 3-甲基-2, 5-二酮基吡咯啶-1 -基 2-綢基-1, 3-啐唑啶-3-基 3-甲基-2, 5-二酮基吡咯啶-1 -基 3-甲基-2, 5-二網基0比略咬_1_基 (410-2-酮基-4-(丙-2-基)-1, 3-崎唑 啶-3-基 (4S)-2-阑基-4-(丙-2-基)-1, 3-啐唑 啶-3-基 2-明基π比洛咬_1 -基 (3S)-3-羥基-2-嗣基吡咯啶_ 1 -基 (2R)-2-(羥基甲基)-5-明基吡咯啶 -1-基 3, 5-二甲基-2-酮基吡咯啶-1 -基 X SC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ίΝ SO m ν〇 s «Ο VO VO v〇 5S 00 so ο 〇 - <N rn r- 00 201022213
1.95[b] 1.54[a]; 2.06[c] 1.63[b] 2.91[c]; 2.01[b] 2.3 [b] 0.98[a] 2.1 [a] [S' CN CN 2.65[b] 2.8[b] 2.3[b] 2.42[c]; 1.54[b] 1.82[b] 1.95[b] 1.65[b] 1.75[b] 2.02[b] 2.16[b] 2.79[c]; 1.85[b] 2.38[b] l環丙基i 環丙基 |環丁基1 1_環丙基1 |環丁基| |環丙基d 1環丙基| 環丙基| y丁基| |環丁基| |環丙基| 1環丙基| I環丁基| 1環丁基I 1環丙基1 1環丙基d |環丁基 1環丁基| 環丙基_ 1環丁基1 X X U X X X X π: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ο U G £Ώ 0Q □ 〇 □ G CQ S 〇 u CQ & □ □ α α X X X X X X X X X X X ffi K X X X X Ε κ K X 〇 Κ X κ re X K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η: X X 5C X s X X X X E 3: X X X κ re X X X X re X ϋ: X E X X X PC X X X X X X s X 3, 5-二甲基-2-酮基吡咯啶-卜基 (2R)-2-(羥基甲基)-5-酮基吡咯啶-1-基 2-酮基吡咯啶-1-基 3, 5-二甲基-2-酮基吡咯啶-1 -基 3, 5-二甲基-2-酮基吡咯啶-1 -基 (2R)-2-(經基甲基)-5-網基0比洛咬~1 -基 2-酮基-5-苯基吡咯啶-1 -基 2-酮基-4-笨基-1, 3-哼唑啶-3-基 2-酮基-4-苯基-1,3-呤唑啶-3-基 2-酮基-4-笨基-1, 3-噚唑啶-3-基 2-酮基-4-笨基-1, 3-哼唑啶-3-基 (4S)-4-甲基-2-酮基-1, 3-"号唑啶-3-基 (4S)-4-甲基-2-酮基-1, 3-"寻唑啶-3-基 (4S)-4-甲基-2-酮基-1,3-呤唑啶-3-基 (4S)-4-甲基-2-酮基-1, 3-呤唑啶-3-基 4-甲基-2-明基吡咯啶-1 -基 4-甲基-2-明基吡咯啶-1 -基 4-甲基-2-明基吡咯啶-1 -基 4-甲基-2-酮基吡咯啶-1 -基 (4S)-2-酮基-4-(丙-2-基)-1, 3-哼唑啶-3-基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00 (N 00 00 «ο 00 00 00 00 os 00 5; «Ν 〇\ m Os *n ON V© OS Si 00 〇\ ON 〇 201022213 2.38[b] 1.56[a] 1.8[a] 2.03[b] 1.6[b] 1.65[a] 1.94[b] 0.98[a]; 1.68[c] 2.17[b] 2_l[b] 2.8 l[b] 2.39[b] 2.01[b] 1.46[b] 3.09[a] 1.64[b] 2.1[b] 1.6[a]; 1.6[b] 2.49[b] 2.15[a];3.12[c];2.15[b] 環丁基 環丁基 環丙基 環丙基 環丁基 環丙基 環丁基 環丙基 環丙基甲基 丙-2_基 2, 2, 2-三氣乙基 2, 2-二氣乙基 環丁基 丙-2-基 環丙基 環丙基甲基 1-甲氡基丙-2-基 1-曱氧基丙-2-基 環丙基 2, 2-二甲基環丙基 X X X X X E X X X η u X X X X G □ ώ 0 ϋ CQ 0 U 0 0 □ 0 □ Ό □ U G Μ Ο ϋ ffi X !X1 X X κ X X X X X X X ΓΠ X η: X X κ X X 5C X K Π: η: X κ X X X K X E X κ X X X X X K X κ κ X X X X X X X 3: X Ε η: X X κ X X X X X PC X X κ X PC Μ ffi u X X X X X X X X X X (4R)-2-酮基-4-(丙-2-基)-1, 3-啐唑啶-3-基 (4R)-4-甲基-2-闕基-1,3-0号吃咬-3-基 (4R)-4-甲基-2-嗣基-1, 3-»号唑啶-3-基 (4R)-4-甲基-2-酮基-1,3-4唑啶-3-基 2-酮基-1,3-呤唑啶-3-基 2-乙氣基-5-酮基吡咯啶-1 -基 (4R)-4-甲基-2-酮基-1,3-"夸唑啶-3-基 (4R)-4-羥基-2-明基吡咯啶-1 -基 (4S)-2-酮基-4-(丙-2-基)-1,3-"?唑啶-3-基 (4S)-2-酮基-4-(丙-2-基)-1, 3-哼唑啶-3-基 (4S)-2-»l基-4-(丙-2-基)-1, 3-"夸唑啶-3-基 (4S)-2-明基-4-(丙-2-基)-1,3-0夸嗅咬-3-基 3-甲基-2-酮基吡咯啶-1 -基 2-明基六氫°比咬-1 -基 (4S)-2-酮基-4-(丙-2-基)-1, 3-哼唑啶-3-基 4-甲基-2-酮基-1, 3-4唑啶-3-基 (4S)-2-明基-4-(丙-2-基)**1,3-0号"坐 °定 _3~·基 4-甲基-2-胴基-1,3-畤唑啶-3 -基 2, 5-二《基吡咯啶-1-基 4-甲基-2-酮基-1, 3-"寻唑啶-3-基 X X X X X ΓΓ: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〇 S S S S 卜 〇 g S 〇 CA V>4 2 Ό 卜 00 § 201022213
2.13[a];2.92[c];2.13[b] 2.42[a]; 3.28[c]; 2.42[b] 2.86[a]; 2.86[b] 2.86[a]; 2.86[b] 2.59[a]; 2.59[b] 2.59[a]; 2.59[b] 1.98[a]; 2.99[c]; 1.98[b] 2.28[b] 2.24[b] 2.5[b] 1.75[b] 2.02[b] 1.77[b] 1.57[b] 1.75[b] 0.96[a]; 1.6[c] 1.52[b] 1.56[b] ! 1.64[b] 1.81[b] 2,2-二甲基環丙基 2, 2-二甲基環丙基 C環丙基 環丙基 環丙基 環丙基 2, 2-二甲基環丙基 環丙基甲基 丙-2_基 2, 2-二氟乙基 環丙基甲基 環丙基甲基 環丙基曱基 丙~2_基 2, 2-二氟乙基 環丙基 環丙基 丙-2_基 丙-2-基 丙-2_基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ο α □ u □ α a ώ ώ ώ m PQ & PQ 〇 〇 U 〇 ϋ X X X X X X X X a X X X X X X X X X κ X X E ffi X X X X κ X X X X re X X X X X X X X X X κ X X X κ X X m X: X κ X X X X X X κ X X X X X X X X X E X X E X X X K X X X X re X 3-甲基-2, 5-二酮基吡咯啶-1 -基 3, 3_二甲基~2, 5_二闕基σ比略Β定_ 1 -基 (3R)-3_甲基_2-綱基11比洛咬-1 -基 (3S)-3-甲基-2-酮基吡咯啶-1 -基 (2S)-2_甲基-5-網基0比洛咬-1 -基 (2R)-2-甲基-5-酮基吡咯啶-1 -基 2-酮基吡咯啶-1-基 (4S)-2~明基-4-(丙-2-基)-1,3-°号唾咬-3-基 (4S)-2_酮基-4-(丙-2-基)-1, 3-啐唑啶-3-基 (4S)-2-酮基-4-(丙-2-基)-1, 3-呤唑啶-3-基 4-甲基-2-鲷基-1,3-哼唑啶-3-基 3, 3-二甲基-2, 5-二嗣基吡咯啶-1 -基 ί 2-甲基-5-明基吡咯啶-1-基 2-網基比洛咬_ 1 -基 2_明基11比°各咬_1 -基 (2S)-2 - (羥基甲基)-5-酮基吡咯啶-1 -基 4-(甲氧基羰基)-2-酮基吡咯啶-1 -基 1 2-酮基_1,3-啐唑啶-3-基 4-甲基-2-嗣基_1, 3-0夸峻咬-3_基 3, 3-二甲基-2, 5-二酮基吡咯啶-1-基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PC X X X X X rs (Ν ro ίΝ| s (Ν VO (Ν 00 <N 〇\ CN § m CS CO 寸 ΡΟ V© P; 00 cn Os 〇 201022213 3_15[c]; ;1.88『bl 1.61[b] ;1.41[b] 1 1.66[b] 1.59[b] 1.63[b] 1.73[b] 1.93[b] 1.98[b] 1.68[b] 1.47[b] 1.73[b] 1.68[b] 1.63[b] 1.81 [b] 2.01 [b] 2.11[b] 1.68[b] 1.46[b] 1.81[b] 丙-2-基 丙_2-基 L_ 丙-2-基 丙-2-基 1丙-2-基 丙_2_基 丙-2-基 丙_2-基 丙~2-基 丙-2-基 丙_2_基 丙-2-基 1丙_2-基 2, 2-二氟乙基 2, 2-二氟乙基 2,2-二氣乙基 2, 2-二氟乙基 2,2-二氣乙基 2, 2-二氣乙基 2, 2-二氣乙基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IX X SC E a 〇 〇 ΰ ϋ 占 £ m S ώ ffl £ m ϋ 〇 Ό 〇 〇 U X X X E X X 3: X κ X X X X X κ . X X CC X X X X X Ε η: κ X κ X ffi X X X S X X a X X X X X X X as κ X X X SS X X X X X κ X X X X a X tn X X X Μ X 4-甲基-2-酮基-1,3-"夸唑啶-3-基 X Μ X X X X X 4-甲基-2-酮基-1,3-哼唑啶-3-基 κ X a X X X X 4-甲基-2-酮基-1,3~哼唑啶-3 -基 ta X 3, 5-二甲基-2-酮基吡咯啶-1 -基 32 1 3-明基嗎福β林_4-基 2-甲基-5-酮基吡咯啶-1 -基 3-甲基-2, 5-二網基吡咯啶-1 -基 2-酮基-l,3-4唑啶-3-基 4_甲基明基_1,3-d夸嗅咬~3_基 3, 3-二甲基-2, 5-二酮基吡咯啶-1 -基 (3R,5S)-3, 5-二甲基-2_酮基吡咯啶 -卜基 =c 3-明基嗎福咐_4-基 2-甲基-5-網基吡咯啶-1 -基 3-甲基-2, 5-二酮基吡咯啶-1 -基 2-酮基-1,3-啐唑啶-3-基 4-甲基-2-鲖基-1, 3-»夸唑啶-3-基 3, 3-二甲基-2, 5-二胴基吡咯啶-1 -基 (3R,5S)-3, 5-二甲基-2-酮基吡咯啶 -1-基 1 EC 3_網基鳴福咐_4-基 2-甲基-5-酮基吡咯啶-1-基 !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IX X 2 9 μ W1 fO VJ »r> !〇 00 On 201022213
1.68[b] 1.71[b] 1.88[b] 2.〇8[b] 1.78[b] 1.51[b] 1.91[b] l_78[b] 2.16[b] 2.36[b] 2.5 l[b] 2.06[b] 1.73[b] 2.16[b] I 2.01[b] 1 Γ^Ι (S 2.55[b] 2.6 l[b] 2.16[b] 2.26[b] 2, 2-二氟乙基 2,2-二氣乙基 2, 2-二氟乙基 2, 2-二氟乙基 2, 2-二氟乙基 2, 2-二氟乙基 2,2-二氟乙基 2, 2-二氟乙基 2, 2, 2_三氣乙基 2, 2, 2-三氟乙基 2, 2, 2~三氣乙基 2, 2, 2-三氟己基 2, 2, 2-三氟乙基 2, 2, 2-三氣乙基 2, 2, 2-三氟乙基 環丙基 環丙基 環丙基 環丙基 環丙基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U X u μ X u c*> ffi U X u U & (5 m ώ CQ & 0 □ 〇 U Ό 〇 〇 〇 υ ο 〇 Ο X X X X X X X X X X X W X X X X X κ X X X E re X X κ s X X X X a K E ΓΠ X X X K E X X X X K X X X X X X X X η: X X κ X X κ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4-甲基-2-酮基-1, 3-"号唑啶-3-基 X X Ε X X X 4-甲基-2-酮基-1, 3-"号唑啶-3-基 X X a K X 4-甲基-2-酮基-1, 3-畤唑啶-3-基 X 3-甲基-2, 5-二酮基吡咯啶-1-基 2-酮基-1,3-哼唑啶-3-基 4-甲基-2-酮基-1,3-哼唑啶-3-基 3, 3-二甲基-2, 5-二酮基吡咯啶-1 -基 33 3_闕基嗎福D林_4~•基 2-甲基-5-嗣基吡咯啶-1 -基 3-甲基-2, 5-二酮基吡咯啶-1 -基 4-甲基-2-嗣基-1, 3-"夸唑啶-3-基 3, 3-二甲基-2, 5_二明基D比洛0定-1 _基 (3R, 5S)-3, 5-二甲基-2-酮基吡咯啶 -卜基 S3 3-辆基嗎福咐-4-基 | 2-甲基-5-酮基吡咯啶-1-基 2-鲷基-1,3-啐唑啶-3-基 4-甲基-2-酮基-1, 3-哼唑啶-3-基 3, 3-二甲基-2, 5-二酮基吡咯啶-1 -基 1 (3R,5S)-3,5-二甲基-2-酮基吡咯啶 -1-基 2-甲基-5-酮基吡咯啶-1 -基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N SO CO ν〇 m s〇 so 00 OS VO 〇 CN 〇〇 ON 1 201022213
1 2.08[b] Γ^Ί (Ν CN l_71[b] 2.38[c]; 2.35[b] 3.07[c]; 1.82[b] 3.48[c]; 2.66[b] 2.83[c]; 1.87[b] 2.67[c]; 1.76[b] 3.24[b] 2.53 [c]; 1.69[b] 2.65[c] 3.03[b] 2.82[c]; 2.56[b] 2.58[b] 1.98[c]; 1.4[b];0.99[d] 2.81[b] 2.55[c]; 1.55[b] 2.92[c]; 2.53[b] 1.91[c]; 1.28[b] 1.72[b] 2, 2, 2-三氟乙基 環丙基 1-甲氧基丙-2-基 環丙基 丙-2-基 環丙基 環丙基 環丁基 2, 2-二氟乙基 環丙基 環丙基 環丁基 環丙基 環丁基 環丙基 環丙基甲基 丙-2-基 環丙基 s 2-甲基環丙基 X υ X ΓΛ X U X ΓΊ X U X X X X X X X ίΛ X u X X C ϋ σ c & U (S G tS u. δ Uh □ tbi σ a u Ό X X X X X X X X X X κ X X X E K 1乙醯基 | X K K X κ X X X X K X X X X X X X X X κ X X X E X X !X Ε Ε X X K X X X E X X K X X X X X X X K X X X X X «i «i X 3-甲基-2,5-二胴基吡咯啶-1 -基 3-甲基-2, 5-二酮基吡咯啶-1 -基 (4R)-4-甲基-2-酮基-1,3-呤唑啶-3-基 2-酮基吡咯啶-1-基 3_甲基_2_明基0比略咬_ 1_基 3-甲基-2-酮基吡咯啶-1 -基 3-甲基-2-酮基吡咯啶-1 -基 3-甲基-2, 5-二酮基吡咯啶-1-基 (3R, 5S)-3, 5-二甲基-2-酮基吡咯啶-1 -基 (2S)-2-(乙氧基羰基)-5-明基。比咯啶-1 -基 (2S)-2-(乙氧基羰基)-5-酮基吡咯啶-1 -基 3, 3-二甲基-2, 5-二嗣基*比略咬-1 -基 (2S)-2-(乙氧基羰基)-5-«基吡咯啶-1 -基 2-網基_1,3-4峻咬-3_基 2, 5-二酮基吡咯啶-1-基 3, 3-二甲基-2, 5-二辆基〇比D各0定_1_基 2_明基吼洛咬_ 1_基 2-酮基吡咯啶-1-基 2-鲖基吡咯啶-1-基 2_網基**比洛咬_1_基 X X X X X X X X X 3: X X X X X X 3: X X X 00 (Ν 00 rr> 00 00 VO 00 00 00 〇\ 00 2 5s (N 〇\ ON Os ο ON 00 Os OS On 〇 CN 201022213
2.41 [b] 2.13[c]; 1.26[b]; 1.02[d] 2.32[c]; 1.48[b]; 1.24 d] 2.24[c]; 1.29[b] 1.67[b] 3.15[c];2.19[b] 2.9 l[c]; 1.79[b] 3.31[c];2.32[b] 3.69[c];2.41[b] 3.7[c];2.36[b] 2.63[b];2.19[d] 3.54[c]; 2.33[b] 2.48[c]; 1.7[b] 2.86[c]; 2.59[b] 2_79[c]; l_84[b] 3.46[c]; 2.43[b] 1.49[b] 3.07[c];3.1[b] 2.79[b] 3.05[c]; 3.08[b] 環丙基甲基 卜甲氧基丙-2-基 環丁基 〇 2-甲基環丙基 環丙基 乙基 環丙基 環丙基甲基 丙_2-基 環丁基 環丙基甲基 2-甲基環丙基 環丙基 2-甲基環丙基 2-甲基環丙基 環丙基 2,2,3,3,3-五氟丙基 2-甲基環丙基 1,1,1-三氣丙-2-基 X X X X X u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r^t u ΰ 0 〇 U □ u ώ (S m ώ 〇 〇 tu U 〇 □ 0 tu U Μ Uh u b U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K X η: K X X X E X X κ X X E X X |甲醯基| X X E X X X X X X X a X K X X X sc X κ X X K X X X κ X X 3: X X X X X K X X X X X X X a X X κ X X 2-酮基吡咯啶-1-基 2, 5-二酮基吡咯啶-1-基 2, 5-二酮基吡咯啶-1-基 2-酮基吡咯啶-1-基 2-酮基唑啶-3-基 5-乙基-3-甲基-2-闕基B比°各咬-1 -基 2-酮基吡咯啶-1-基 5-乙基-3-甲基-2-酮基吡咯啶-1 -基 5-乙基-3-甲基-2-酮基吡咯啶-1 -基 5-乙基-3-甲基-2-W基吡咯啶-1 -基 5-乙基-3-甲基-2-酮基吡咯啶-1 -基 5-乙基_3_甲基_2_明基p比洛咬_ 1 -基 2-嗣基六氩吼咬-基 2-硫網基n比洛e定-1 -基 4-甲基-2-酮基-1, 3-哼唑啶-3-基 (4R)-2-酮基-4-(丙-2-基)-1, 3-畤唑啶-3-基 2-酮基吡咯啶-1-基 2-嗣基n比洛咬-1 -基 2_網基略e定_1 -基 2-酮基吡咯啶-1-基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DC X X X X § CN CT) 对 *n v£> <N § (Ν | 209 | \ 210.1 (N 丨212」 5 1 2141 ·〇 \〇 fS \ 2171 00 <s On 220 201022213 1.71[b] 1.67[b] 2.67[c]; 1.81 [b] 2.2[a] 3.53[c];2.57[b] 2.29[c]; 1.98[b] 1 2.79[c]; 1.77[b] 1 3.01[c];2.63[b] 2.82[c]; 1.84[b] 2.75[c]; 1.58[b] 1.82[c]; l_87[b] 2.42[a] 2.5[a]; 3.25[c] 1.7[a];2.57[c] 2.32[c]; 1.42[b] 1.49[b] 1.55[a]; 2.45 [c] 1.77[a]; 2.65[c] 2.9[c]; 1.83[b] 3.06[c]; 2.65[b] 環丁基 -CMHzCHOr 2-甲基環丙基 環丙基 -^CHzCHzCHzCHz- -CH2CH2〇CH2CH2- 2-甲基環丙基 _CH2-CHz-S-CHz-CHz- 2-甲基環丙基 -CMML·- 環丙基 環丙基 環丙基. 環丙基 環丙基_ 環丙基 環丙基 環丙基 2-甲基環丙基 環丙基 X E X X X X ffi Ο X E X X X X X u ffl Ό 0 α m ΰ m Ο 〇 (S u σ 〇 G ϋ CQ CQ r> b X X X X E X X X X PC X X ffi X X X re X X K X X X X X m X 甲氧基乙 醯基 X ffi ffi ffi κ κ X X X X X X η: κ κ X X X re X X X X Ε X X X X X X X κ X X X X K X X re E X X X X X X ffi IX X X X X X κ X X 2-胴基吡啶-1(2H)-基 2_明基n比略咬-1_基 2-嗣基六氩吼咬-1基 3-乙基~4-甲基-2-嗣基-*2, 5-二氫-1H-D比洛-1 -基 阴基°比哈β定-1_基 2-酮基吡咯啶-1-基 2-酮基-1,3-"?唑啶-3-基 2-辆基吼洛咬-1 -基 2-綢基吡咯啶-1-基 (4S)-4-甲基-2-酮基-1,3-4唑啶-3-基 2-明基°比洛咬_1 -基 3-乙基_4-甲基-2-網基-2, 5~二氮-1H-0比洛-1 -基 (3-甲基-2-嗣基吡咯啶-1-基)甲基 (3-甲基-2-酮基吡咯啶-1-基)甲基 (2, 5-二酮基吡咯啶-1 -基)甲基 (2-嗣基°比洛咬-1 -基)幾基 4-甲氧基-2-酮基-2, 5-二氩~1H-吡咯-1 -基 4-甲氧基-2-明基-2, 5-二氫-1Η-吡咯-1 -基 4-甲基-2-鯛基-1,3-啐唑啶-3-基 4-甲基-2-酮基吡咯啶-1 -基 E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fvl 1 222 m ΓΜ (N m <Ν \〇 (N (N 1 227 I 00 <Ν <Ν | 229 ο m ΓΜ 232 m ΓΟ cs 234 236 237 238 1 239 I 240 201022213
3_17[c];2.06[b] L99[b] 2.73[c]; 2.41 [b] 2.53 [c]; 2.29[b] 2.92[c]; 2.09[b] 3.04[c]; 2.67[b] 3.71[c];2.54[b] 3.34[c]; 3.04[b] 3.18[c];2.22[b] 3.67[c];3.16[b] 2.95[c]; 2.44[b] 3.16[c]; 2.15[b] 3.08[c]; 2.75[b] 2.99[c] 3.66[c]; 2.58[b] 3.24[c]; 2.3[b] 3.22[c]; 2.43[b] 2.67[c]; 1.89[b] 2-甲基環丙基 2-乙基環丙基 環丙基 環丙基 環丙基 2-甲基環丙基 環丁基 環丁基 環丙基 環丙基 環丁基 1-甲基環丙基 3-甲基環丁基 2-甲基環丙基 環丙基 3-甲基環丁基 3-甲基環丁基 環丁基 3-甲基環丁基 環丙基 X X X X X X X X X X η: X X X X X X X □ ϋ ΓΛ ΓΊ U tu U cS b, m u U 〇 σ c3 U □ X X X X X X X X Π: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Ε X X X X X X X X κ X X re X κ X X X X X K X ϋ: s X K κ X X X X X E X K X X X X X X X X X X X re X X X X X X X X X K X X X E X D: 3-甲基-2-酮基吡咯啶-1-基 2-嗣基吼D各咬-1_基 2-甲基-5-酮基吡咯啶-1-基 3-甲基_2, 5_二剩基0比略。定~ 1_基 3, 5-二甲基-2-酮基吡咯啶-1-基 3, 3~二甲基_2,二嗣基0比5各咬-1_基 3-甲基-2, 5-二酮基吡咯啶-1 -基 (4R)-2-酮基-4-(丙-2-基)-1, 3-4 唑啶-3-基 (4R)-2-酮基-4-(丙-2-基)-1, 3-4 唑啶-3-基 (4R)-2-酮基-4-(丙-2-基)-1, 3-啐唑啶-3-基 3-甲基-2-酮基吡咯啶-1 -基 2_網基11比**各α定_ 1_基 2-甲基-5-酮基吡咯啶-1 -基 2_網基ntb略咬_ 1_基 2-乙基-5酮基吡咯啶-1-基 2-明基-1,3-哼唑啶-3-基 3, 3-二甲基-2, 5-二酮基吡咯啶-1 -基 2-網基-5-(三氟甲基)吡咯啶-1-基 3, 3-二甲基-2, 5-二明基B比洛咬-1 -基 2-酮基-5-(三氟甲基)吡咯啶-1 -基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2421 1 243 1 244 1 2451 1 247 248 $ (N 1 250 1 V% CN <Ν *Ti CN rs| \ 2541 ΙΛ) V-5 <s \〇 *n (N 1 2571 1 2581 1 2591 260 201022213 2.7[c];2.4[b] 2.83[c]; 1.73[b] 3.85[c]; 3.47[b] 2.56[c]; 1.65[b] 3.24[c]; 2.97[b] 2.53[c] 2.03[b] 1.29[b] 2.89[c]; 2.23[b] 2.55[c]; 1.92[b] 2.67[c]; 1.76[b] 2.88[c]; 2.5 l[b] 3.6[c]; 2.21[b] 4.13[c];3_69[b] 3.26[c];2.81[b] 3.58[c]; 3.23[b] 3.3[c]; 3[b] 2.13[c];2.14[b] 2.47[c];3.01[b] 環丙基 丙-2-基 l環丁基 l 環丙基 1丙基 1 3-甲基環丁基 2-氣乙基 丙基 〇 環丙基 環丙基 1環丙基 | 丙-2-基 環丁基 環丁基 環丙基 2-甲基環丙基 3-甲基環丁基 3-甲基環丁基 X X X ΓΠ |環丙基|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η: X u cS ί«*| υ 〇 tL. u 0 & ϋ S PQ Ό U m tLi u m tlH U tu? u u m K X X ffi κ K 5: a X X X X X X κ X X X Ε X κ X X K X κ κ X X E Κ X K X sc X X κ X X X X X X K K X X X X X X E Ε X P: X X E K X X X K X X X X X X X (4R)-4-甲基-2-酮基-1, 3-"号唑啶-3-基 (4R)-4-甲基-2-酮基-1,3-"寻唑啶-3-基 (4R)-2-明基-4-(丙-2-基)-l, 3-°夸嗤咬-3-基 5-甲基-2-酮基-1,3-"号唑啶-3-基 2-酮基吡咯啶-1-基 (4R)-4-甲基-2-酮基-1,3-"夸唑啶-3 -基 2-明基D比洛咬-1-基 2-明基D比洛咬_1_基 2-明基D比洛咬-1_基 2-酮基吼洛咬-1-基 5-甲基-2-胴基-1,3-啐唑啶-3-基 5-甲基-2-酮基-1, 3-"号唑啶-3-基 (4R)-2-網基-4-(丙-2-基)-1, 3-"号唑啶-3-基 5-乙基-3-甲基-2-酮基吡咯啶-1 -基 5-乙基-3-甲基-2-酮基吡咯啶-卜基 2-甲基-5-酮基吡咯啶-1 -基 5-乙基-3-甲基-2-明基吡咯啶-1 -基 2-硫綢基吡咯啶-1-基 2-網基-1,3-llf e坐咬-3-基 2-酮基吡咯啶-1-基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S <N 262 ΓΟ Ό (N Tj· Ό cs 265 VO \〇 CS 267 00 VO η ON VO rs 1 270 1 272 1 273 274 ts 276 I 277 I 278 1 (Ν ο 00 <Ν 201022213 2.98[c]; 2.23[bl 3.77[c]; 2.49[bl 3.57[c]; 3.06[b] 1.92[b] 1.82[b] 3.17[c]; 2.04[bl 1.86[b] 3.74[c]; 3.27[bl 2.66[b] TTS1 Ό 〇 v〇 rn c4 2.22[b] ImI t——I 寸卜 00 (N »— 3.11[c];2.2[b] 1.57[b] 3[c];2.35[b] 2.48[b] 3.26[c]; 3.25[b] 3-甲基環丁基 環丁基 2-曱基環丙基 環丁基 環丙基 環丙基 環丁基 3-甲基環丁基 環丁基 3-甲基環丁基 3-甲基環丁基 環丙基 環丙基 環丙基 2-甲基環丙基 環丙基 丙-2-基 1_氣丙_2-基 3-甲基環丁基 2-甲基環丙基 X as X X X X X ffi X X X DC X X X X ώ Ό ΓΛ cS U & m Γ»> tu CQ ¢5 u. b ΰ « ΓΛ u IX u υ X X S;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tc X X X κ X K X Κ κ K K X X X X au X X X X ffi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c X κ X X X X X X X a: X X X X X ad X X X X X X X K X E X X X 2-明基-1,嗤咬-3-基 3-甲基-2, 5-二酮基吡咯啶-1-基 5-乙基-3-甲基-2-酮基吡咯啶-1 -基 2-酮基吼B各咬-1 -基 4-甲基-2-酮基吡咯啶-1 -基 3-(2-氯乙基)-2-酮基咪唑啶-1-基 3-(2-氣乙基)-2-酮基咪唑啶-1-基 5-甲基-2-酮基-1,3-"号唑啶-3-基 2, 5-二輞基吡咯啶-1-基 3, 5-二甲基-2-酮基吡咯啶-1 -基 3-甲基-2-酮基咪唑啶-1-基 3, 5-二甲基-2-酮基吡咯啶-1 -基 3-甲基_2~明基0比D各咬_1_基 3-甲基-2-網基°米°坐咬_1-基 2-乙基-5-嗣基吡咯啶-1 -基 3, 3-二甲基-2, 5-二酮基吡咯啶-1 -基 3-甲基-2-酮基咪唑啶-1-基 2-鋼基D比略咬~ 1 -基 2_嗣基*各咬_ 1-基 2-明基Dlt洛咬-1 -基 tc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00 CN <s 00 iS 00 (N <Ν 00 <N VO 00 CN S5 CM 00 00 <N Os 00 CN ο 〇\ <Ν αί CN Os CN m os CN cs V*% ON <N so Os ίΜ Ss CN| 00 〇\ (S On os ο 201022213 【q】-1-1 ϊ【υ-Γε SSH "1卜 97
Ms.e 【q】99T 雾-ε M寸寸Ί u--z
s^i "199H s6rl
s卜6.1 "】16.Z ΝΗ:Λί^Η^Ηυ· 硪°^—2 硪肊钤^®-- 【q】sT 冥ετ 怎*f
【qlsrz 1-1-'- 【qh-'z— "U】°°6H SI6.1 ί【°】8.ε 【q】S.I "190.e 雲6_1 SK-ίΞ86τ
IqJ-'z 雾 9-
【qklT 【q】s.l 呈 9-3 【q】9-e 【费_£ f OTIU--z Ϋ^ϊϊ^άΜΛ- ψ^^ ^hsx *3 -¾¾¾¾¾^.
K
K 〔Ηυ ffi ffi
X ffi
E ffi ffi
K ffi
K 讀 -3 -3
G o -3 ΰ ώ € -3 -3 ο o
G -3 ώ -3 -3 ffi ffi ffi
K
H Η ffi
K ffi w ffi
X ffi ffi
K ffi κ
K
H
H ffi a
X ffi
K ffi ffi Η
E ffi
H ffi
K
K
K s
H ffi ffi n ffi ffi κ
Ku ffi κ s ffi
K ffi
H
K ffi 硪丨τ^^έβ---1-^®- κ
H s £0
K 硪丨一-^^^硪®- ^-7^^»砩®- f-l-^^''fs- f— v^^^fs 丨 2 « 砩丨7^^^硪§- 砩—I-^^qvfs- f-I-^^-fs- V -ε—^^^-^ι-^s-'4i- 砩丨7^^^硪8-'硪^- 辦丨7 ^^^(^i^M)-'^®- f—I-^^f^s- 'f-I-^^"^1-''?9"- ffi ffi ffi Η ffi
H ffi
K
K π
K ioe se s€ 寸οε se 9°e z,oe 6〇e oie ue 3- πε 寸-
Sl£ 9ie -£ Η 硪-7奴吩茅硪S-2 Η-ε
K
K f--^^f^®- ^-7^^qvfs- s 6l€
OS 201022213 Γ^Ί s r^n S Γ^Ί Ό irs1 L—J —OO On irs1 l_^ U-^l VO OO VO 〇\ OO Tj- irs1 1—1 1—_l OS卜 ON卜 OO1 L^J 1—' CO ir^ l_l (—1 α对 (N 77 S1 l_^l 艺s r™i ώ L__l L^. On On 〇 〇 ΓΠ (N ,~i ΓΠ 1—· r4 <N 1—Η oi “ CN (N (N <N oi c〇 (N 1 op 鮏 tO H Η Λ η Ί ώ 鴒 VET ve cia δ- ¢- οα iSif 5 蛘 蛘 Cvi CO ffi ffi X X ffi U ffi ffi ffi ffi ffi ffi ffi K m u IX. ο tL, U m Uh 〇 i_ M ΓΟ pu, CJ G 1 · 〇 a »|^M 丨嶙 K X ffi X K ffi K ffi X ffi K K m ffi o «ί辦 ffi ffi ffi X X ®~虢 a ffi ffi X K κ ffi K K K κ K ffi κ ffi s X ffi X ffi ffi liSif ffi ffi X ffi 32 ffi ffi 硇 «f K X ffi K ffi ffi &- a κ ffi ffi κ 1 I 1 I r-H 1 ^Η I r-H 1 1 r—H 1 r-H 1 1 t—Η 1 1 I E 1 1 ψ Ί LT5 _〇 *i3 ¢- CvJ 1 1¾ 1¾ A 械 1¾ 、\ 一 1 1 Μ 1 Ε 1 m 1 1 1 1 B- Λ 1 <ΝΪ 1 <>α 1 <NI Λ 1 <N1 1 (Νϊ da λ CO 尖 X Κ X X ffi K X X X ffi Κ X 1—Η (Ν m <Ν (Ν m m (Ν m 寸 <N cn ir> (N cn (Ν m OO (N cn 〇\ (N 〇 m *—N ΓΛ CO <Ν ΓΛ cn m m (丧絮 _ 要赵韶該砸)uldH-ffiw 8V.ASUUV IS/6A ?ip3JSu33 鳍笔 ¥迴^01。荽命躂#«蛾韜TTW 003冢駟 孤玫^棘 I 罾^(Ni_『,(N^二^荽漤畹韜却客鏺令^ne ,<ΝΓηε ,εοοζ:,寸3军駟 201022213 。sm-γ^Μ饀琮絮_宕γ鹉^ι?^Λη W来〇〇寸叫呆^俶003驾阳趑 。一r^^lF (屮噼蟛厚 91^£杷^)1-04-^絮:?》(迴包01 ^冢葩岔挪鞮-©_丧<«1!1'鲮阳^浞》匾^憋^緦嗒^)^免01容及^杷阳^ 。漤o^s叫漤9次01^刼槳^镑1^冢^搿篮〇 ^^钕爷隸碱潜瞀剜鵠^桃!00·0 萆淼飨 K^ookffiPH^¥^¥slAt01 W 画缄犁夺^0】 。螌0^56刮鸾0次2每^牮«鲮,^搿(邈®-%1.0>)漤〇^^姨^韶^-%1.0要«飨^^/^1^^^^¥〇〇1^01》陋缄±1、毽^2 。鸾to^sWH漤to^ 01^^綠^璲,^冢^^漤9^疼焕^毽嘗次1.0要淼飨阳^51缄^毽客£^1^^2 :祝莨丧软銮喵户阳^(813)4珈要??^ 201022213
從表1之 實例編 號 !hnmr M+l 1 虫 NMR (嘧啶-η): 5= 8.03 376 2 WNMR (嘧啶-Η):δ=8.04 376 3 392 4 H NMR (嘯咬-Η): δ= 8.01 (s,2 Η) 437 5 Η NMR (嘧咬-Η): δ= 8.01 (s,2 Η) 421 6 1HNMR(^-H):6=8.18 410 7 ’Η NMR (嘧啶-Η): 5=7.89 360 8 4 NMR ㈣咬-Η): δ= 8.03 360 9 虫 NMR (嘧啶-Η): δ= 8·02 386 10 4 NMR (嘧啶-Η): δ= 8.04 386 11 lH NMR δ= 8.11 438 12 377.1 13 Ή NMR δ= 8.95 (s, 1 Η), 7.91 (s, 1 Η), 7.67 (d, 2 Η), 7.47 (d 2 Η), 7.12 (m, 1 Η), 6.00 - 5.91 (m, 1 Η), 5.20 - 5.08 (m, 2 Η), 4.06 (m, 2 Η), 3.81(t, 2 Η), 2.53 - 2.43 (m, 2 Η), 2.09 - 2.02 (m, 2 Η). 344 14 NMR (嘧咬-Η): δ= 7.92 344 15 】HNMR (嘧啶-Η):δ=7·91 346 16 巾 NMR (嘧啶·Η): δ= 7.93 (s, 1 Η) 368 17 】Η NMR (嘧啶-Η): δ= 7.97 362 18 】HNMR (嘧啶 Ή):δ=7_9 360 19 Ή NMR: δ = 9.54 (s, 1 Η), 8.18 (s, 1 Η), 7.95 (s, 1 Η), 7.74 (dd, 1 H); 7.29 (t, 1 Η), 7.06 (dd, 1 Η), 6.84 (br. s, 1 Η), 4.52 (m 2 Η), 3.98 (t, 1 Η), 2.94 (m, 1 Η), 1.21 (d, 3 Η), 0.74 (m, 2 Η), 0.65 (m, 2 Η). 394 20 4 NMR (嘧咬-Η)·· δ= 7.94 428 21 ]Η NMR δ= 8.94 (s, 1 Η), 7.98 (s, 1 Η), 7.69 (d, 2 Η), 7.49 (d 2 Η), 6.44 (m, 1 Η), 4.33 (m, 1 Η), 3.79 (t, 2 Η), 2.53 - 2.43 (m, 2 Η), 2.09 - 2.02 (m,2H), 1.24 (d, 6 Η). 346 22 'Η NMR δ= 9.49 (s, 1 Η), 7.99 (s, 1 Η), 7.96 (s, 1 Η), 7.37 (d, 1 Η), 7.28 (m, 2 Η), 7.17 (br.s, 1 Η), 4.43 (m, 1 Η), 3.81 (t, 2 Η), 2.09 (m, 2 Η), 1.23 (d, 6 Η). 346 23 388 24 巾 NMR (嘲啶-Η): δ= 8.3 367.2 25 ^ NMR (嘧啶-Η): δ= 7.88 (s,1 Η) 386 26 】Η NMR δ = 9.02 (s,1 Η), 8.06 (s, 1 Η),7.90 (s, 1 Η),7_59 (m,1 Η),7.20 (m, 2 Η), 6.95 (br. s, 1 Η), 3.74 (m, 2 Η), 2.96 (m, 1 Η), 2.59 (m, 1 Η), 2.32 (m, 1 Η), 1.67 (m, 1 Η), 1.15 (d, 3 Η), 0.71 (m, 2 Η), 0.64 (m, 2 Η). 358 27 4 NMR (嘧啶-Η): δ= 8.02 (s,1 Η) 417 28 ]Η NMR (嘧啶-Η): δ= 8.12 (s,1 Η) 431 29 NMR (嘧啶-Η): δ= 8.03 (s,1 Η) 400 30 NMR (嘧啶-Η): δ= 7.90 (s,1 Η) 358 31 'HNMR5= 9.10 (s, 1 Η), 7.92 (s, 1 Η), 7.91 (s, 1 Η), 7.67 (dd, 1 Η), 7.24 (t, 1 Η), 7.03 (dd, 1 Η), 6.98 (br. s, 1 Η), 4.50 (m, 1 Η), 4.48 (m, 1 Η), 4.11 (m, 1 Η), 2.92 (m, 1 Η), 0.85 (m, 5 Η), 0.75 (m, 2 Η), 0.65 (m, 2 Η). 374 153 之 實例編 號 *ΗΝΜΚ M+l 32 咕 NMR (嘧唆-Η): δ= 7.98 (s,1 Η) 419 33 1HNMR5= 9.43 (s, 1 H), 8.19 (dd, 1 H), 7.95 (s, 1 H), 7.68 (dd, 1 H), 7.33 - 7.28 (m, 2 H), 6.99 (dd, 1 H), 4.07 (t, 2 H), 3.03 (t, 2 H), 2.88 -2.84 (m, 1 H), 2.15 - 2.07 (m, 2 H), 0.75 - 0.62 (m, 4 H). 360 34 lU NMR δ = 9.08 (s, 1 H), 8.00 (s, 1 H), 7.97 (s, 1 H), 7.46 (dd, 1 H), 7.25 (t, 1 H), 7.01 (dd, 1 H), 6.69 (d, 1 H), 4.52 (m, 1 H), 4.47 (m, 2 H), 4.14 (m, 1 H), 2.28 (m, 2 H), 2.12 (m, 2 H), 1.69 (m, 4 H), 0.82 (t, 3 H). 433 35 4 NMR (嘧咬-Η): δ= 7_91 (s,1 H) 388 36 *H NMR δ= 8.00( s, 1H) 417.1 37 !H NMR δ = 9.03 (s, 1 H), 7.93 (s, 1 H), 7.91 (s, 1 H), 7.44 (dd, 1 H), 7.23 (t, 1 H), 6.96 (m, 2 H), 4.56 (m, 1 H), 4.29 (m, 1 H), 2.41 (m, 2 H), 2.27 (m, 3 H), 2.12 (m, 2 H), 1.69 (m, 3 H), 1.16 (d, 3 H). 372 38 *H NMR δ= 8.97 (s, 1 H), 8.00 (s, 1 H), 7.88 (s, 1 H), 7.47 (d, 1 H), 7.27 (d, 1 H), 7.19 (dd, 1 H), 6.94 (br.s, 1 H), 3.80 (t, 2 H), 2.94 (d, 3 H), 2.08 (m, 2 H). 318 39 JHNMR5= 9.09 (br. s, 1 H), 7.95 (s, 1 H), 7.91 (s, 1 H), 7.67 (dd, 1 H), 7.24 (t, 1 H), 7.04 (dd, 1 H), 6.97 (br. s, 1 H), 4.42 (m, 2 H), 4.21 (m, 1 H), 2.93 (m, 1 H), 2.02 (m, 1 H), 0.85 (d, 3 H), 0.76 (d, 3 H), 0.74 (m, 2 H), 0.66 (m, 2 H). 388 40 咕 NMR (嘧咬-H): 5= 7.93 408 41 咕 NMR (嘧啶-H): 5= 7.94 406 42 IHNMR5= 8.96 (s, 1 H), 7.99 (s, 1 H), 7.89 (s, 1 H), 7.45-7.42 (m, 1 H), 7.23-7.19 (m, 2 H), 6.52-6.49 (m, 1 H), 5.69 (s, 1 H), 4.47-4.42 (m, 1 H), 3.82-3.78 (m, 2 H), 2.45-2.41 (m, 2 H), 2.10-2.03 (m, 2 H), 2.02-1.95 (m, 2 H), 1.74-1.70 (m, 2 H), 1.59-1.53 (m, 4 H ) 372.1 43 'HNMR5= 8.79 (s, 1 H), 8.00 (m, 1 H), 7.82 (d, 1 H), 7.42 (m, 2 H), 7.20 (m 2 H), 4.58 (m, 1 H), 3.82 (t, 2 H), 2.53 - 2.43 (m, 2 H), 2.29 (m, 2 H), 2.09 (m, 4H), 1.65 (m, 2 H). 342 44 4>^11(嘧啶-11):8=9.01 368 45 432 46 4 NMR (嘧啶-Η): δ= 7.91 (s,1 H) 402 47 402 48 屮 NMR (嘧啶-Η): δ= 7·99 (s,1 H) 446 49 416 50 4 NMR (嘧啶-Η): δ= 7.99 (s,1 H) 461 51 ^NMR (嘧啶-Η):δ=7·98 386 52 NMR (嘧啶-Η): δ= 7.99 ( s,1H) 402,1 53 】H NMR (嘧啶-Η): δ= 7.90 ( s,1H) 358.1 54 NMR (嘧啶-Η): δ= 7.99 (s,1 H) 417 55 NMR (嘧啶-Η)·· δ= 7.90 (s,1 H) 372 56 'H NMR δ = 9.07 (s, 1 H), 8.00 (s, 1 H), 7.94 (s, 1 H), 7.48 (dd, 1 H), 7.26 (t, 1 H), 6.99 (dd, 1 H), 6.69 (8d, 1 H), 4.55 (m, 3 H), 3.99 (m, 1 H), 2.27 (m, 2 H), 2.12 (m, 2 H), 1.68 (m, 2 H), 1.24 (d, 3 H). 419 57 屮 NMR (嘧啶-H): 5= 7.91 (s,1 H) 374 58 NMR (嘧啶-Η): δ= 7.83 (s,1 H) 356 59 WNMR (嘧啶-Η): δ= 7.91 (s,1 H) 360 60 】H NMR (嘧啶-H): 5= 7.99 (s,1 H) 401 61 JHNMR5= 9.00 (s, 1 H), 7.88 (s, 1 H), 7.73 (d, 2 H), 7.41 (d 2 H), 7.00 (d, 1 H), 4.40 (t, 2 H), 4.02 (t, 2 H), 2.93 (d, 3 H). 320 154 ❿ ❹ 外你1之 實例編 號 ONMR M+l 62 'Η NMR δ = 9.65 (s, 1 Η), 8.18 (s, 1 Η), 8.00 (s, 1 Η), 7.72 (m, 1 Η), 7.36 (t, 1 Η), 6.87 (m, 1 Η), 6.85 (s, 1 Η), 2.87 (m, 1 Η), 2.72 (s, 2 Η), 1.30 (s, 6 Η), 0.71 (m, 2 Η), 0.64 (m, 2 Η). 420 63 NMR (嘧啶-Η): δ= 8.01 (s,1 Η) 445 64 348 65 371.1 67 377.1 68 403.1 69 421.1 70 447.1 71 385.1 72 403.0 73 429.1 74 429.1 75 ]Η NMR (嘧啶-Η): δ= 7_95 (s,1 Η) 388 76 ]HNMR δ = 9.10 (br. s, 1 Η), 7.95 (s, 1 Η), 7.91 (s, 1 Η), 7.67 (dd, 1 Η), 7.24 (t, 1 Η), 7.04 (dd, 1 Η), 6.97 (br. s, 1 Η), 4.40 (m, 2 Η), 4.21 (m, 1 Η), 2.93 (m, 1 Η), 2.02 (m, 1 Η), 0.85 (d, 3 Η), 0.76 (d, 3 Η), 0.74 (m, 2 Η), 0.66 (m, 2 Η). 388 77 4 NMR (嘧啶-Η): δ= 7.98 360 78 屯 NMR (嘧啶-Η): δ= 7.9 360 79 屮 NMR (嘧啶-Η): δ= 7.99 418 80 】HNMR (嘧啶-Η): δ= 7·91 (s, 1 Η) 386 81 4 NMR (嘧啶-Η): δ= 7.96 (s, 1 Η) 372 82 ^NMR (嘧啶-Η):δ=8 388 83 屮 NMR (嘧啶-Η): δ= 7.81( s,1Η) 372.1 84 ]Η NMR (嘧啶-Η): δ= 7.96 ( s,1Η) 418.1 85 NMR (嘧咬-Η): δ= 8.00 (s,1 Η) 431 86 】HNMR (嘧啶-Η):δ=7.9 卜374 87 420 88 4 NMR (嘧啶-Η): δ= 7.93 (s,1 Η) —422 ' 89 hNMR (嘧啶-Η): δ= 8.02 (s,1 Η) 436 ' 90 NMR (嘧啶-Η): δ= 8.02 (s,1 Η) 481 91 4 NMR (嘧啶-Η): 5= 7.93 (s,1 Η) 467 ' 92 ]HNMR δ= 9.11 (s, 1Η), 7.91 (s, 2Η), 7.72-7.65 (m, 1Η), 7.25 (t, 1H), 7.03-6.95 (m, 2H), 4.60-4.42 (m, 2H), 3.97 (dd, 1H), 2.95-2.87 (m, 1H), 1.22 (d, 3H), 0.8-0.6 (m, 4H) 360.1 93 'H NMR δ = 9.05 (s, 1 H), 7.95 (s, 1 H), 7.91 (s, 1 H), 7.46 (dd, 1 H), 7.24 (t, 1 H), 6.98 (dd, 1 H), 6.96 (s, 1 H), 4.55 (m, 2 H), 4.00 (m, 1 H), 3.57 (s, 1 H), 2.27 (m, 2 H), 2.14 (m, 2 H), 1.72 (m, 2 H), 1.24 (d, 3 H). 374~~ 94 •HNMR (嘧啶·Η): 5= 8.00 (s,1 H) 419 95 JHNMR 5 = 9.13 (s, 1 H); 8.00 (s, 1 H), 7.90 (s, 1 H), 7.67 (dd, 1 H), 7.25 (t, 1 H), 7.01 (dd, 1 H), 6.73 (s. 1 H), 4.54 (m, 2 H), 3.96 (m, 1 H), 2.88 (m, 1 H), 1.20 (m, 3 H), 0.75 (m, 2 H), 0.66 (m, 2 H). 405 96 】H NMR (嘧啶-H): 5= 7.90 (s,1 H) 358~~~ 97 NMR (嘧啶·Η): δ= 7.91 (s,1 H) ~~372 98 NMR (嘧啶-H): 5= 7_99 (s,1 H) 417 155 •vs* *τ、 實例編 號 'HNMR M+l 99 ]HNMR δ= 9.04 (s, 1H), 7.98 (s, 2H), 7.62-7.57 (m, 1H), 7.23-7.17 (m, 2H), 6.71 (s, 1H), 3.89 (dd, 1H), 3.36 (dd, 1H), 2.98-2.89 (m, 1H), 2.61 (dd, 1H), 2.12 (dd, 1H), 1.11 (d, 3H), 0.77-0.60 (m, 4H) 402.1 100 】HNMR (嘧啶-Η): δ= 7.91 (s,1 H) 402 101 hNMR (嘧啶-Η): δ= 7.91 (s,1 H) 402 102 4 NMR (嘧啶-Η): δ= 7.95 (s,I H) 374 103 ]H NMR (嘧啶-Η): δ= 7.90 (s,1 H) 360 104 bNMR (嘧啶-Η): δ= 8.00 (s,1 H) 405 105 WNMR (嘧啶-Η): δ= 7.91 (s,1 H) 374 106 'H NMR δ= 9.10 (s, 1 H), 8.02 (s, 1 H), 7.94 - 7.92 (m, 1 H), 7.64 (d 1 H), 7.22 (d, 1 H), 7.02 - 6.97 (m, 2 H), 5.42 (d, 1 H), 3.44 (q, 2 H), 2.97 -2.92 (m, 1 H), 2.36 - 2.19 (m, 2 H), 2.02 - 1.97 (m, 2 H), 1.05 (t, 3 H), 0.74 - 0.72 (m, 2 H), 0.65 - 0.63 fm, 2 H). 388 107 々NMR (嘧啶-Η): δ= 8.00 (s,1 H) 419 108 4]^11(嘧啶-11):5=7.9 360 109 4 NMR (嘧啶-Η): δ= 7·95 (s,1 H) 402 110 NMR (嘧啶-Η): δ= 7.94 (s,1 H) 390 111 】H NMR (嘧啶-Η): δ= 7.94 (s,1 H) 430 112 iHNMR (嘧啶-Η): δ= 8.00 (s,1 H) 412 113 】HNMR (嘧啶-Η): δ= 7.91 (s,I H) 372 114 4>^^(嘧啶-11):5=7.91(3,111) 360 115 ^ NMR (嘧啶-Η): δ= 7.87 (s,1 H) 402 116 NMR (嘧唉-Η): δ= 7.92 (s,1 H) 374 117 bNMR (嘧啶-Η): δ= 7.93 (s,1 H) 420 118 iHNMR (嘧啶-Η): δ= 7.93 (s, 1 H) 392 119 NMR δ= 9.81 (m,1 H),8.20-8.19 (d,1 H),7.96 (m,1 H),7.91-7.88 (m,1 H), 7.52-7.49 (m, 1 H), 6.90 (m, 1 H), 2.88-2.86 (m, 4 H), 0.73-0.79 (m, 2 H), 0.66-0.64 (m, 2 H), 426.0 120 NMR (嘧啶-Η): δ= 7_97 ( s,1H) 388.1 121 巾 NMR (嘧啶-Η): δ= 7.95 ( s,1H) 400.1 122 NMR (嘧啶-Η): δ= 7.94 ( s,1H) 414.1 123 NMR (嘧啶-Η): δ= 7.90 (s,1 H) 358 124 4 NMR (嘧啶-Η): δ= 7.90 (s, 1 H) 358 125 屮 NMR (嘧啶-Η): δ= 7.90 (s,1 H) 358 126 屮 NMR (嘧啶-Η): δ= 7.90 (s,1 H) 358 127 】H NMR (嘧啶-Η): δ= 7.97 (s,1H) 372.1 128 NMR (嘧啶-Η): δ= 7.99 (s,1 H) 447 129 NMR (嘧啶-Η): δ= 7_99 (s,1 H) 435 130 NMR (嘧啶-Η): δ= 8_07 (s,1 H) 457 131 NMR (嘧啶-Η)·· δ= 8.00 (s,I H) 419 132 】HNMR (嘧咬-Η): δ= 8.01 (s,1 H) 445 133 NMR (嘧啶-Η): δ= 8.00 (s, 1 H) 417 134 4 NMR (嘧啶-Η): δ= 7.97 (s, 1 H) 405 135 4 NMR (嘧啶-Η): δ= 8.07 (s,1 H) 427 136 4>^]^(嘧啶-11):5=7.91 374 137 H NMR (嘧啶-Η): δ= 7_90 ( s,1 H) 402.2 156 201022213 〇 參 今、1 ^NMR Μ十1 實例編 號 138 348.0 139 361.1 140 387.1 141 373.2 142 362.0 143 362.0 144 359.2 145 373.1 146 391.0 147 405.1 148 431.1 149 417.1 150 405.1 151 405.1 152 403.1 153 417.1 154 369.1 155 383.1 156 409.1 157 395.1 158 383.1 159 383.1 160 381.1 161 395.1 162 413.0 163 427.0 164 453.1 165 427.0 166 427.0 167 425.1 168 439.0 169 401.1 170 427.1 171 413.1 172 401.1 173 401.1 174 399.1 175 387.1 176 373.1 177 399.1 178 385.2 179 373.1 180 371.2 181 359.1 182 385.1 183 NMR (嘧啶-Η): δ= 8.02 (s , 1Η) 434.1 157 實例編 號 ^NMR Μ+1 184 ]H NMR 5= 8.20 (s, 1 Η), 7.59 (dd, 1 Η), 7.47 (s, 1 Η), 7.35 (dd 1 Η), 6.93 (dd, 1 Η), 3.79 (t, 2 Η), 3.03 (s, 3 Η), 2.29 (s, 3 Η), 2.07 - 1.97 (m, 2 Η), 0.79 - 0.74 (m, 2 Η), 0.64 - 0.62 (m, 2 Η). 400 185 ^ NMR (嘧啶-Η): δ= 7.9 360 186 hNMR (嘧啶-Η):δ=8·01 372 187 *HNMR δ= 9.04 (s, 1H), 8.05 (s, 1H), 7.99 (s, 1H), 7.64-7.56 (m, 1H), 7.25-7.15 (m, 2H), 6.71 (s, 1H), 3.80-3.62 (m, 2H), 2.99-2.90 (m, 1H), 2.63-2.50 (m, 1H), 2.36-2.50 (m, 1H), 1.72-1.60 (m, 1H), 1.14 (d, 3H), 0.78-0.58 (m, 4H) 403 188 WNMR (嘧啶-Η): δ= 7.92 (s,1H) 386.1 190 ]HNMR δ= 9.08 (s, 1 H), 7.98 (dd, 1 H), 7.89 (s, 1 H), 7.62 (dd 1 H), 7.19 (dd, 1 H), 6.97 - 6.94 (m, 2 H), 4.79 - 4.77 (m, 1 H), 4.14 - 4.08 (m, 2 H), 2.97 - 2.92 (m, 1 H), 2.54 - 2.42 (m, 2 H), 2.07 - 2.02 (m, 2 H), 1.13 (t, 3 H), 0.76 - 0.74 (m, 2 H), 0.65 - 0.64 (m, 2 H). 416 191 460 192 iHNMR (嘧啶-Η): δ= 8.18 (s , 1H) 434.2 193 450 194 JHNMR (嘧啶-Η): δ= 8.17 (s, 1H) 394.2 195 屮 NMR (嘧啶-Η): δ= 7_91 358 196 hNMR (嘧啶-Η): δ= 8.17 (s,1H) 434.2 197 hNMR (嘧啶-Η):δ=7·89 364 198 NMR (嘧啶-Η): δ= 8.01 376 199 4 NMR (嘧啶-Η): δ= 7.88 336 200 ^NMR: 5= 8.99 (s, 1 Η), 7.96 (s, 1 Η), 7.62-7.66 (m, 1 Η), 7.19-7.21 (m, 2 Η), 6.90 (s, 1 Η), 3.72-3.83 (m, 2 Η), 2.61-2.66 (m, 1 Η), 2.41-2.45 (m, 2 Η), 2.01-2.09 (m, 2 Η), 1.07 (d, 3 Η), 0.91-0.99 (m, 2 Η), 0.78-0.82 (m, 1 Η), 0.50-0.55 (m, 1 Η) 358 201 hNMR (嘧啶-Η): δ= 8.16 ( s,1 Η) 410.2 202 々NMR(嘧啶-Η): δ= 7.92 (s,1Η) 390.1 203 NMR (嘧啶-Η): δ= 7.92 (s,1Η) 372.1 204 hNMR (嘧啶-Η):δ=7.89 332 205 】HNMR (嘧啶-Η): δ= 9.03 (s,1 Η),7.87 (m,2 Η),7.67 (d,1 Η),7.19 (m, 1 Η), 7.10 (m, 1 Η), 6.90 (s, 1 Η), 4.38-4.47 (m, 2 Η), 3.98-4.07 (m, 2 Η), 2.62-2.66 (m, 1 Η), 1.07 (d, 3 Η), 0.93-0.95 (m 1 Η), 0.79-0.83 (m, 1 Η), 0.50-0.54 (m, 1 Η 360 206 WNMR (嘧啶-Η): δ=7·90(主要)(2非對掌異構物) 386.1 207 ]HNMR (嘧啶-Η):δ=7·96 346 209 〗HNMR(嘧啶-H):S=7.99(s,1Η)(2非對掌異構物) 444.1 210 〗HNMR(嘧啶-Η): δ= 7·99 (s, 1H) (2非對掌異構物) 432.1 211 ^NMR (嘧啶-Η): δ= 7.99 (s,1Η) (2非對掌異構物) 444.1 212 1HNMR(嘧啶-H):δ=7.9I(s,lH)(2非對掌異構物) 400.1 213 〗HNMR (嘧啶-Η): δ= 7.89 (s, 1 Η) 372 214 'Η NMR δ= 9.62 (s, 1 Η), 8.18 (s, 1 Η), 7.73 (dd, 1 Η), 7.33 (dd 1 Η), 7.09 (dd, 1 Η), 6.87(s, 1 Η), 4.07 (t, 2 Η), 3.03 (t, 2 Η), 2.93 (m, 1 Η), 2.12 (m, 2 Η), 0.76 - 0.64 (m, 4 Η). 394 215 NMR (嘧啶-Η): δ= 7.90 (s,1 Η) 374 216 NMR (嘧啶-Η): δ= 7.88 (s, 1 Η) 402 158 201022213
代;1之 實例編 號 ΉΝΜΚ M+l 217 'H NMR δ= 9.81 (s, 1 Η), 8.02 (s, 1 Η), 7.72 (d, 1 Η), 7.62 - 7.59 (m, 2 Η), 7.43 (dd 1 Η), 6.98 (d, 1 Η), 3.81 (t, 2 Η), 3.04 - 3.00 (m, 1 Η), 2.09 -2.02 (m, 2 Η), 0.75 - 0.62 (m, 4 Η). 372 218 ^ NMR (嘧啶-Η): δ= 8.29 470 219 】Η NMR (嘧啶-Η): δ= 7.98 (s,1 Η) 392 220 ]Η NMR δ= 9.58 (s, 1 Η), 8.29 (s, 1 Η), 8.06 (s, 1 Η), 7.38 -7.32 (m 1 Η), 7.27 - 7.21 (m, 2 Η), 6.76 (d, 1Η), 5.43 - 5.35 (m5 1 Η), 3.82 - 3.79 (m, 2 Η), 2.51 - 2.43 (m, 2 Η), 2.10 - 2.03 (m, 2 Η), 1.42 (d, 3Η). 434 221 413 222 4 NMR (嘧啶-Η): δ= 7.93 358 223 】HNMR (嘧啶-Η): δ= 7.98 (s,1 Η) 417/419 224 NMR (嘧啶-Η): δ= 7_91 384 225 】HNMR (嘧啶-Η): δ=8.06 372 226 'Η NMR δ= 9.22 (s, 1 Η), 8.07 (s, 1 Η), 7.98 (m, 1 Η), 7.38 (m, 1 Η), 7.22 (m, 2 Η), 3.80 (t, 2 Η), 3.71 (m, 4 Η), 3.64 (m, 4 Η), 2.05 (m, 2 Η). 374 227 】HNMR (嘧啶-Η): δ= 7_97 (s,1 Η) 405/407 228 】HNMR (嘧啶-Η): δ= 8.07 390 229 ^NMR (嘧啶-Η): δ= 7.97 (s,1 Η) 403/405 230 】HNMR (嘧啶-Η): δ= 7.88 (s,ΙΗ) 360,1 231 4 NMR (嘧啶-Η): δ= 7.99 416 232 4 NMR (嘧啶-Η): δ= 7_99 428 233 WNMR (嘧啶-Η):δ=8 386 234 4 NMR (嘧啶-Η): δ= 8 372 235 ^NMR (嘧啶-Η):δ=7_9 、 372 236 NMR (嘧啶-Η): δ= 7.92 (s,1Η) 372,1 237 巾 NMR (嘧啶-Η): δ= 7.9 372 238 屯 NMR (嘧啶-Η): δ= 8.11 416 239 ^ NMR (嘧啶-Η): δ= 7.91 (s,1 Η) 419/421 240 'HNMR5= 9.44 (s, 1Η), 8.16 (s, 1H), 8.03 (s, 1H), 7.69-7.62 (m, 1H), 7.28-7.20 (m, 2H), 6.79 (s, 1H), 3.90 (dd, 1H), 3.37 (dd, 1H), 3.01-2.95 (m, 1H), 2.60 (dd, 1H), 2.12 (dd, 1H), 1.11 (d, 3H), 0.77-0.60 (m, 4H) 392.2 241 七 NMR δ= 9.05-8.95 (m,1H),8.07-7.85 (m,2H), 7.66-7.57 (m, 1H), 7.24-7.16 (m, 2H), 6.95-6.85 (m, 1H), 3.78-3.47 (m, 2H), 2.70-2.45 (m, 2H), 2.37-2.27 (m, 1H), 1.74-1.60 (m, 1H), 1.20-0.75 (m, 8H), 0.55-0.45 (m,lH)(4非對掌異構物) 372.2 242 4 NMR (嘧啶-Η): δ= 7.88 ( s,1 Η) 372.2 243 'Η NMR δ= 9.49 (s, 1Η), 8.17 (s, 1H), 7.95 (s, 1H), 7.71-7.66 (m, 1H), 7.27 (t, 1H), 7.01-6.96 (m, 1H), 6.82 (s, 1H), 4.30-4.19 (m, 1H), 2.97-2.89 (m, 1H), 2.51-2.25 (m, 3H), 1.70-1.60 (m, 1H), 1.12 (d, 3H), 0.80-0.58 (m, 4H) 392.2 244 1HNMR(>^'^-H):6=8.18(s,lH) 406.2 245 NMR δ= 9.51 (s,1H 次要),9.48 (s,1H 主要),8.17 (s,1H),8.05-8.00 (m, 1H),7.69-7.65 (m,1H 主要),7.63-7.58 (m,1H 次要),7.30-7.23 (m, 1H),7.11-7.06 (m,lH 主要),6.90-6.67 (m,lH 次要 +1H),4.28-4.07 (1 H), 2.99-2.89 (m, 1H), 2-70-2.50 (m, 1H), 2.01-1.85 (m, 1H), 1.28-1.08 (m, 7H),0.78-0.58 (m, 4H) (2 非對掌異構物) 406.2 159 201022213 •jac取i之 實例編 號 ^NMR M+l 246 咕>0他(嘧啶-11):5=7.93(8,111次要),7.90(3,111主要)(2非對掌 異構物) 400.2 247 ]ΗΝΜΚδ= 9.58 (s, 1H), 8.18 (s, 1H), 7.83 (s, 1H), 7.62-7.57 (m, 1H), 7.37 (t, 1H), 6.90-6.86 (m, 1H), 6.70 (d, 1H), 4.66-4.55 (m, 1H), 2.30-2.05 Cm, 4H), 1.76-1.59 (m, 2H), 1.32 (d, 3H) 420.2 248 4 NMR (嘧啶-Η): δ= 8.00 (s,1H) 448.1 249 ^NMR(嘧啶-Η): δ= 8.17 (s,1H) 422.2 250 4 NMR (嘧啶-Η): δ= 8.00 (s,1H) 433.1 251 WNMR (嘧啶-Η): δ= 8.16 (s,1H) 406.2 252 屮]^111(嘧啶-11):5=8.15 392 253 4 NMR (嘧啶-Η): δ= 7.90 (s,1 H) 386 254 ^NMR (嘧啶-Η): δ= 7.93 (s,1 H) 358 255 hNMR (嘧啶-Η): δ= 8.17 (s,1H) 406.2 256 4 NMR (嘧啶-Η): δ= 7·88 (s,1 H) 374 257 4 NMR (嘧啶-Η): δ= 7_99 (s,1Ή) 459/461 258 咕 NMR (嘧啶-Η): δ= 8.00 (s,1H) 470.1 259 咕 NMR (嘧啶-Η): δ= 7_96 (s,1 H) 414 260 'HNMR5=9.13 (s, 1H), 8.05 (t, 1H), 7.91 (s, 1H), 7.64-7.58 (m, 1H), 7.25 (t, 1H), 7.00 (s, 1H), 6.95-6.89 (m, 1H), 5.04-4.95 (m, 1H), 2.93-2.85 (m, 1H), 2.20-2.05 (m, 2H), 0.80-0.57 (m, 4H) 412.2 261 ^NMR (嘧咬-Η): δ= 8.18 (s,1H) 394.1 262 NMR (嘧啶-Η): δ= 8.00 (s,1H) 407.1 263 h NMR (嘧啶-Η): δ= 8.17 (s,1H) 436.2 264 WNMR (嘧啶-Η): δ= 7.91 (s,1H) 360.1 265 'HNMR5= 9.50 (s, 1 H), 8.36 (s, 1 H), 7.97 (m, 1 H), 7.55 (d 1 H), 7.26 (m, 2 H), 3.80 (t, 2 H), 2.99 (m, 1 H), 2.08 (m, 2 H), 0.80 (m, 2 H), 0.61 Cm, 2 H). 392 266 々NMR (嘧啶-Η): δ= 7.91 (s,1H) 362.2 267 屮 NMR (嘧啶-Η): δ= 7.98 (s,1 H) 417/419 268 350 269 NMR (嘧啶-Η): δ= 8.14 380 270 hNMR (嘧啶-Η):δ=8_14 366 271 ’HNMR (嘧啶-Η): δ= 8.00 (s,1H) 404 272 】HNMR (嘧啶-Η): δ= 8.17 (s,1H) 394.2 273 NMR (嘧啶-Η): δ= 7.90 (s,1 Η) 388.1 274 WNMR (嘧啶-Η): δ= 7_90 (s,1Η) (2非對掌異構物) 434.2 275 ^NMR(嘧啶-Η): δ= 8.17 (s, 1Η) (2非對掌異構物) 406.2 276 】HNMR (嘧啶-Η): δ= 8.17 (s,1H) 420.1 277 WNMR(嘧啶-H):S=8.17(s,1H)(2非對掌異構物) 400.2 278 *HNMR (嘧啶-Η) δ=9·51 (s,1 Η), 8.17 (m,2 H),7_71 (dd,1 H),7.33 (m, 1 H), 7.10 (dd, 1 H), 6.80 (s, 1 H), 4.06-4.10 (m, 2 H), 3.02-3.06 (m, 2 H), 2.62-2.66 (m, 1 H), 2.09-2.16 (m, 2 H), 1.05 (d, 3 H), 1.01-1.03 (m, 1 H), 0.79-0.81 (m, 1 H), 0.50-0.54 (m, 1 H) 408 279 】H NMR (嘧啶-Η): δ= 7.97 (s,1 H) 419/421 280 】HNMR (嘧啶-Η): δ= 8.16 (s,1 H) 406 281 】HNMR (嘧啶-Η): δ= 8.03 (s, 1 H) 445/447 160 φ 1AC必1之 實例編 號 'hnmr M+l 282 NMR (嘧咬-Η): δ= 7·91 (s,1H) (2 非對掌異構物) 372,2 283 ^NMR (嘧啶-Η): δ= 7.93 (s,1 Η) 358 284 hNMR (嘧啶-Η): δ= 8.17 (s, 1Η) 446.1 285 4 NMR (嘧啶-Η): δ= 7_98 (s,1 Η) 451.0 286 NMR (嘧啶-Η): δ= 7_90 (s,1 Η) 407.1 287 ’H NMR (嘧啶-Η): δ= 8.00 (s,1H) 288 431/433 289 七丽11(嘧啶-11):5=8.17(3,111)(2非對掌異構物) 290 432/434 291 445/447 292 ]ΗΝΜΚ (嘧啶-Η): δ= 8.17 (s,1H) 293 1HNMR8= 9.36 (s, 1 H), 8.15 (s, 1 H), 7.89-7.88 (s, 1 H), 7.60-7.57 (m, 1 H), 7.21-7.18(m, 2 H), 6.74 (s, 1 H), 3.73-3.71 (m, 2 H), 3.43-3.41 (m, 2 H), 3.02-3.00 (m, 1 H), 2.75 (s, 3 H), 0.75-0.72 (m, 2 H), 0.66-0.64 (m, 2 H), 393.1 294 'HNMR δ= 9.09 (s, 1H), 7.91 (s, 2H), 7.67-7.61 (m, 1H), 7.22 (t, 1H), 7.00 (s, 1H), 6.98-6.91 (m, 1H), 4.18-4.06 (m, 1H), 2.95-2.85 (m, 1H), 2.50-2.30 (m, 2H), 2.28-2.17 (m, 1H), 1.80-1.69 (m, 1H), 1.65-1.53 (m, 1H), 1.43-1.28 (m, 1H), 0.85-0.55 (m, 7H) 372.2 295 ^ NMR (嘧啶-Η): δ= 8.00 (s,1 H) 445/447 296 •HNMR (嘧啶-Η): δ= 8.1 ( s,1H) 451.1 297 380 298 398 299 屯 NMR (嘧啶-Η): δ= 7.89 (s,1 H) 372 300 ]Η NMR (嘧啶-Η): δ= 7·88 (s,1 H) 360 301 ]H NMR δ= 9.37 (s, 1 H), 8.23 (s, 1 H), 7.98 (m, 1 H), 7.48 (d 1 H), 7.28 (m, 2 H), 3.81 (t, 2 H), 3.61 (m, 4 H), 2.05 (m, 2 H), 1.92 (m, 4H). 392 302 384 303 406 304 ^ NMR (嘧啶-Η): δ= 7.99 (s,1 H) 372 305 !H NMR (<€^-H): 5=7.89 358 306 420 307 346 308 ^NMR (嘧啶-Η): δ= 7.97 (s,1 H) 405/407 309 436 310 HNMR(嘧啶-Η): δ=8.16 392 311 402 312 'HNMR(嘧啶-Η): δ= 7.91 (s,1H) 313 W NMR (嘧啶-Η): δ= 7.89 ( s,1H) 387.2 314 ^NMR (嘧啶-Η): δ= 8.18 (s,1H) 315 ^ NMR (嘧啶-Η): δ= 7.96 (s,1 H) 358 316 虫鹽11(嘧啶-11;»8.16 392 317 431/433 318 WNMR (嘧啶-Η):δ=7.9Ι 374 319 420 320 406 321 406 161 - 之 實例編 號 *HNMR M+l 322 394 323 352 324 iHNMR (嘧啶-Η):δ=8_14 408 325 4 NMR (嘧啶-Η): δ= 7.86 372 326 !11>1^111(嘧啶-11):5=8.17 408 327 屮>}^(嘧啶-11):5=8_11 402 328 4 NMR (嘧啶-Η): δ= 7.87 374 329 *Η NMR δ= 8.11 (s, 1 Η), 7.64 (dd, 1 Η), 7.40 (dd, 1 Η), 7.36 (br. s, 1 Η), 7.31 (dd, 1 Η), 6.94 (dd, 1 Η), 4.92 (h, 1 Η), 3.79 (t, 2 Η), 2.81 - 2.77 (m, 1 Η), 2.53 - 2.44 (m, 2 Η), 2.09-2.01 (m, 2 Η), 1.19 (d, 6 Η), 0.67-0.63 (m, 4 Η). 430 330 1HNMR8= 8.11 (s, 1 Η), 7.65 (dd, 1 Η), 7.41 (dd, 1 H)5 7.39 (br. s3 1 H)? 7_32 (dd, 1 H),6·96 (dd,1 H),4.16 (q,2 H),3.79 (t,2 H),2_78 - 2·73 (m, 1 H),2·52 - 2.44 (m,2 H),2_07 - 2_03 (m,2 H),1.18 (t,3 H),0.65 - 0·62 (m,4 H). 416 332 咕 NMR (嘧啶-Η): δ= 7_96 (s,1 H) 358 333 iHNMR (嘧啶-Η): δ= 7.91 (s,1 H) 400 除非另外指出,化學NMR位移是在溶劑DMSO-d6中使 用四曱基矽烷作為内標在400 NHz以ppm測量。 下面縮寫描述訊號分裂情形: s=單裂峰,d=雙裂峰,t=三裂峰,q=四裂峰,m=多裂 峰 201022213
實例A 黑星菌測試(蘋果)/保護 溶劑: 24.5重量組份的丙酮 24.5重量組份的二曱基乙醯胺 乳化劑:1重量組份的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 為了製造活性物質之合適製劑,將丨重量組份之活性 物質與所示量之溶軸乳化舰合,並將濃縮咖水稀釋 至所要的濃度。 為了測試保護的活性,將幼小植物在所述的使用率下 喷灑活性化合物之製劑。噴霧塗層乾燥後,將植物接種蘋 果瘡癌病原體類果黑星菌(设叫wa//s)之水性分 生孢子懸浮液且隨後在約20〇c及100%相對濕度之培養櫥 内停留1天。然後將植物放在約21。(:及約90%相對濕度之 溫室内。 培養經10天後進行評估。〇%係指相當於對照組之效 應,而100%係指沒有觀察到感染。 在此測試中,從表I之實例編號4、5、6、8、19、 20、 22、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9、 44、 45、 46、 47、 48、 54、 56、 57、 62、 63、 64、 66、 67、 68、 70、 71、 72、 73、 74、 75、 76、 78、 80、 81、 84、 85、 92、 93、 94、 95、 99、 100、 102、104、108、112、113、115、119、121、122、129、 130、 132、 133、 139、 140、 141、 145、 147、 148、 149、 153、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6、 187、 188、 190、 192、 196、 197、 198、 200、 202、 204、 206、 208、 209、 210、 211、 215、 216、 163 201022213 224、 233、 234、 236、 253、 254、 257、 259、 260、 269、 281、 289、 293、 294、 296、 304、 317 及 331 在 100 ppm之活性化合物濃度下顯示70%或更大的功 效。 ❹ 201022213
實例B 灰霉菌測試(豆)/保護 溶劑: 24.5重量組份的丙酮 24.5重量組份的二曱基乙醯胺 乳化劑:1重量組份的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 為了製造活性物質之合適製劑,將1重量組份之活性 物質與所示量之溶劑與乳化劑混合,並將濃縮劑用水稀釋 至所要的濃度。 為了測試保護的活性,將幼小植物在所述的使用率下 ® 喷灑活性化合物之製劑。喷霧塗層乾燥後,將接種灰霉菌 他aViemi)的2小片瓊脂培養基放在葉子上。將接種 的植物放在約20°C及100%相對濕度之按室内。 接種2天後評估葉子上受感染的面積大小。〇%係指相 當於對照組之效應,而100%係指沒有觀察到感染。 在此測試中,根據本發明從表I之化合物編號26、39、 46、 48、 52、 63、 64、 67、 70、 72、 73、 76、 80、 84、 85、 88、 92、 94、 95、 99、 100、 102、 104、 113、 121、 ® 129、 130、 132、 139、 140、 145、 147、 148、 149、 153、 170、 176、 177、 178、 179、 180、 182、 186、 187、 188、 192、 200、 202、 204、 206、 208、 209、 210、 211、 215、 216、 224、 254、 257、 259、 260、 269、 279、 289、 293、 294、 296、 304、 317 及 331 在 250 ppm之活性化合物濃度下顯示70%或更大的功 效0 165 201022213 實例c 鏈格菌測試(番茄)/保護 溶劑: 49重量組份的N,N-二甲基曱醯胺 乳化劑:1重量組份的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 為了製造活性物質之合適製劑,將1重量組份之活性 物質與所示量之溶劑與乳化劑混合,並將濃縮劑用水稀釋 至所要的濃度。 為了測試保護的活性,將幼小番茄植物在所述的使用 率下喷灑活性化合物之製劑。處理經1天後,將植物接種 番茄早疫病菌(^价狀仏仰/⑽i)之孢子懸浮液且隨後在❹ 100%相對濕度及22 C停留24小時。然後將植物保持在96 %相對濕度及20°C之溫度。 培養經7天後進行評估。0%係指相當於對照組之效 應,而100%係指沒有觀察到感染。 在此測試中,從表I之實例編號5、6、11、19、20、 22、 27、 29、 31、 33、 34、 35、 36、 37、 39、 45、 46、 47、 48、 57、 64、 66、 67、 68、 70、 72、 74、 75、 76、 〇 78、 80、 81、 82、 84、 85、 88、 92、 93、 94、 96、 99、 100、103、104、106、107、111、112、115、119、120、 121、 122、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7、 138、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50、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9、 160、 161、 163、 164、 167、 168、 169、 170、 171、 173、 174、 177、 178、 180、 182、 184、 185、 186、 187、 188、 190、 192、 196、 197、 198、 200、 204、 205、 206、 208、 209、 210、 211、 166 201022213
212、 213、 215、 216、 224、 232、 233、 234、 235、 238、 240、 245、 250、 253、 254、 257、 258、 259、 260、 262、 263、 264、 265、 273、 274、 275、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9、 291、 293、294、295、314、317、318、322 及 331 在 500 ppm 之活性化合物濃度下顯示70%或更大的功效。 167
實例D 白粉菌測試(黃瓜)/保護 溶劑: 49重量組份的N,N-二曱基曱醯胺 乳化劑:1重量組份的烷基芳基聚 乙二醇醚 為了製造活性物質之合適製劑,將i重量組份之活性 物質與所示量之溶劑與乳化劑混合,並將濃縮劑用水稀釋 至所要的濃度。 為了測試保護的活性,將幼小黃瓜植物在所述的使用 率下噴灑活性化合物之製劑。處理經1天後,將植物接種 白粉菌(5^從财fl)之孢子懸浮液。然後將植物❹ 放在70%相對濕度及23〇C溫度之溫室内。 培養經7天後進行評估。〇%係指相當於對照組之效 應,而100%係指沒有觀察到感染。 在此測試中,從表I之實例編號1、5、6、8、17、 18、 19、 20、 22、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9、 43、 44、 45、 46、 47、 48、 49、 51、 53、 55、 56、 57、 59、 60、 63、 65、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80、 82、 83、 84、 85' 86、 Q 92、 93、 94、 95、 99、 100、 101、 1〇2、 103、 104、 105、106、107、108、111、112、113、115、116、117、 119、 120、 121、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6' 138、 139、 140、 141、 144、 145、 148、 149、 151、 152、 153、 155、 157、 161、 167、 174、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5、 186、 187、 188、 190、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6、 207、 201022213 208、 210、 211、 215、 216、 217、 219、 223、 224、 229、231、232、233,234、239、240、241、242、243、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3、 254、 255、 257、 259、 260、 261、 263、 265、 266、 267、 268、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80、 281、 282、 283、 285、 286、 289、 290、 291、 292、 294、 295、 298、 299、 302、 304、 305、 306、 309、 310、 311、 314、 315、 316、 317、 319、 324、 326、 328及331在500 ppm之活性化合物濃度下顯示70% 或更大的功效。
169 201022213
實例E 赤麟菌測試(小麥)/保護 溶劑:50重量組份的N具二甲基甲 乳化劑:1重量組份的絲芳絲乙二_ 為了製造活性物質之合適製劑,將1重量組份之活性 物質與所^之溶賴乳化舰合,並將濃縮_水稀釋 至所要的》辰度。 為了測試保護的活性,將幼小小麥植物在所述的使用 率下喷灑潍化合物之製劑。噴霧塗層乾驗,將植物接 種小麥赤銹菌(P«cd他織㈣之孢子懸浮液。將植物保❹ 持在20°C及100%相對濕度之培養櫥内48小時。將植物放 在約20°C溫度及約80%相對濕度之溫室内。 培養經8天後進行評估。0%係指相當於對照組之效 應,而100%係指沒有觀察到感染。 在此測試中,根據本發明從表I之化合物5、6、8、19、 20、 22、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5、 36、 37、 39、 44、 45、 51、 54、 55、 56、 57、 60、 62、 63、 65、 66、 68、 70、 71、 73、 74、 76、 84、 92、 94、 95、 98、 99、 〇 100、 104、 121、 123、 124、 125、 126、 132、 140、 141、 145、 148、 153、 177、 187、 188、 190、 192、 195、 196、 197、 198、 200、 203、 206、 208、 214、 215、 217、 219、 223、 239、 240、 246、 247、 250、 254、 260' 264、 267、 268、 269、 270、 278、 283、 285、 286、 292、 293、 294、 295、 298、 299、 302、 309、 310、 311、 315、 316、 317、 322及324在500 ppm之活性化合物濃度下顯示70% 或更大的功效。 170 201022213
實例F 稻熱菌測試(水稻)/保護 溶劑:28.5重量組份的丙酮 乳化劑:I.5重量组份的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 為了製造活性物質之合適製劑,將丨重量組份之活性 物質與所示量之溶劑與乳化劑混合,並將濃縮劑用水及所 述量的乳化劑稀釋至所要的濃度。 為了測試保護的活性,將幼小水稻植物在所述的使用 率下喷灑活性化合物之製劑。處3$經1天後,將植物接種 ® 稻熱菌(βκ—以oryza)之水性孢子懸浮液。然後將植 物放置在100%相對濕度及25°c之溫室内。 培養經5天後進行評估。0%係指相當於對照組之效 應,而100%係指沒有觀察到感染。 在此測試中,從表I之實例編號25、26、27、28、 30、 36、 37、 39、 48、 54、 56、 57、 59、 60、 63、 65、 66、 68、 70、 71、 73、 75、 76、 80、 81、 84、 85、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3、 112、 113、 115、 Φ 121、 122、 139、 140、 141、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2、 153、 156、 157、 164、 176、 177、 178、 179、 182、 188、 192、 195、 196、 200、 206、 208、 209、 214、 215、 216、 219、 229、 234、 241、 243、 245、 247、 251、 252、 257、 265、 266、 268、 270、 278、 279、 292、 293、 296、 297、 303、 310 及 315在250 ppm之活性化合物濃度下顯示80%或更大 的功效。 171 201022213
實例G 立枯絲核菌測試(水稻)/保護 溶劑:28.5重量組份的丙酮 乳化劑:1.5重量組份的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 為了製造活性物質之合適製劑,將丨重量組份之活性 物質與所示量之溶劑與乳化劑混合,並將濃縮劑用水及所 述量的乳化劑稀釋至所要的濃度。 為了測試保護的活性,將幼小水稻植物在所述的使用 率下喷灑活性化合物之製劑。處理經1天後,將植物接種 立枯絲核菌(及/n’zociom.a如/續·)之菌絲。然後將植物放置◎ 在100%相對濕度及25°C之溫室内。 培養經4天後進行評估。〇%係指相當於對照組之效 應,而100%係指沒有觀察到感染。 在此測試中,從表I之實例編號19、25、26、27、 28、 29、 30、 33、 36、 37、 39、 48、 54、 56、 57、 60、 63、 65、 66、 68、 70、 71、 73、 75、 76、 80、 81、 84、 85、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12、 113、 115、 121、 122、 140、 141、 142、 144、 145、 146、❹ 147、 148、 149、 152、 153、 155、 156、 157、 164、 176、 177、 178、 181、 182、 188、 190、 192、 195、 196、 198、 200、 206、 208、 209、 214、 215、 216、 219、 229、 234、 241、 243、 245、 247、 251、 252、 257、 265、 266、 268、 270、 278、 279、 286、 292、 293、296、297、303及310在250 ppm之活性化合物 濃度下顯示80%或更大的功效。 172 201022213 實例η 胡麻葉斑菌測試(水稻)/保護 溶劑 28.5重量組份的丙酮 乳化劑:丨.5重量組份的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 為了製造活性物質之合適製劑,將i重量組份之活性 物質與所示量之溶劑與乳化劑混合,並將濃縮劑用水及所 述量的乳化劑稀釋至所要的濃度。 為了測試保護的活性,將幼小水稻植物在所述的使用 率下喷灑活性化合物之製劑。處理經丨天後,將植物接種 水稻胡麻葉斑之水性孢子 懸浮液。然後將植物放置在100%相對濕度及25。(:之溫室 内。 培養經4天後進行評估。〇%係指相當於對照組之效 應,而100%係指沒有觀察到感染。 在此測試中,從表I之實例編號19、25、28、29、 33、 36、 37、 39、 48、 60、 63、 65、 66、 70、 71、 73、 75、 76、 80、 81、 84、 85、 92、 93、 94、 95、 96、 98、 ® 99、103、112、113、115、121、140、145、147、148、 153、 156、 164、 176、 177、 178、 179、 181、 182、 188、 192、 193、 195、 196、 208、 209、 214、 216、 219、 229' 241、 243、 245、 247、 251、 252、 257、 265、 268、 270、 278、 279、 292、 293、 296、 297、 303及310在250 ppm之活性化合物濃度下顯示80% 或更大的功效。 173 201022213 實例i 赤霉菌測試(水稻)/保護 溶劑:28.5重量組份的丙酮 乳化劑·· I.5重量組份的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 為了製造活性物質之合適製劑,將丨重量組份之活性 物質與所示量之溶劑與乳化劑混合,並將濃縮劑用水及所 述量的乳化劑稀釋至所要的濃度。 為了測試保護的活性,將幼小水稻植物在所述的使用 率下喷灑活性化合物之製劑。處理經1天後,將植物接種 水稻赤霉菌zeae)之水性孢子懸浮液。然後將❹ 植物放置在100%相對濕度及25°C之溫室内。 培養經5天後進行評估。0%係指相當於對照組之效 應,而100%係指沒有觀察到感染。 在此測試中,從表I之實例編號19、25、27、28、 33、37、65、190、195、214 及 296 在 250 ppm 之活 性化合物濃度下顯示80%或更大的功效。 ❹ 174 201022213 實例j 銹菌測試(大豆)/保護 溶劑:28.5重量組份的丙酉同 乳化劑:I.5重量組份的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 為了製造活性物質之合適製劑,將1重量組份之活性 物質與所示量之溶劑與乳化劑混合,並將濃縮劑用水稀釋 至所要的濃度。 為了測試保護的活性,將幼小植物在所述的使用率下 噴灑活性化合物之製劑。處理經1天後,將植物接種大豆 銹菌(ΡΛέϊ知之水性孢子懸浮液。然後將植 物放在80%相對濕度及20°C之溫室内。 培養經1天後進行評估。0%係指相當於對照組之效 應,而100%係指沒有觀察到感染。 在此測試中,從表I之實例編號214在250 ppm之活 性化合物濃度下顯示80%或更大的功效。
175 201022213 實例κ
經由鐮胞菌孢子製造伏馬鐮孢毒素FBI 使用 Lopez_Errasquin et al·: Journal of Microbiological Methods 68 (2007) 312-317揭示並順 應至微滴定盤之方法。 將誘發伏馬錄抱毒素的液體介質(Jimenez et al.,
Int· J. Food Microbiol· (2003),89, 185-193)接種鐮胞菌 孢子之濃縮孢子懸浮液(350 000個孢子/毫升,在 -160°C儲存)至最終濃度是2 000個孢子/毫升。 將化合物溶解(10毫莫耳濃度在1〇〇% DMSO中)© 並在H2〇中稀釋至1〇〇微莫耳濃度。將化合物在從5〇 微莫耳濃度至0.01微莫耳濃度之間的範圍内之7個濃 度測試(稀釋,在10% DMSO中從使用100微莫耳濃度 儲備溶液開始)。 從各稀釋溶液,將5微升與95微升接種的介質在 96-槽微量多孔盤之槽内混合。將平盤覆蓋並在2〇〇c培 養6天。 在開始及6天後,進行OD測量(OD620每槽多次讀❹ 取(平方:3x3))以計算“pI50”生長。 經6天後,將液體介質之樣本在1〇%乙腈中稀 釋。經由HPLC-MS/MS分析FBI在稀釋樣本中的濃度, 並使用此結果計算“pI50 FBI”值。 使用下面的參數進行HPLC-MS/MS : 質譜儀:Applied Biosystems API4000 QTrap HPLC: Agilent 1100
自動注射器:CTC HTS PAL 176 201022213 層析管柱:Waters Atlantis Τ3 (50x2毫米) 測量的ρΙ50值之實例
經由鐮胞菌孢子製造伏馬鐮孢毒素FBI 化合物 pI50 Fum pI50生長 8 4.6 4 19 6.2 5.6 25 6.3 5.6 25 6.3 5.6 27 6.2 5.6 27 6.2 5.6 28 6.2 5.6 31 6.3 5.7 36 6.2 5.3 56 6.2 5.6 56 6.2 5.6 59 6.2 5.6 59 6.2 5.6 60 6.3 5.5 62 6.2 5.7 62 6.2 5.7 63 6.6 5.7 63 6.6 5.7 65 6.2 5.7 65 6.2 5.7 73 6.4 5.8 73 6.4 5.8 76 6.2 5.6 76 6.2 5.6 84 6.3 5.6 92 6.6 5.7 131 6 5.3 137 5.7 5.1 137 5.7 5.1 138 5 4.9 139 5 5 140 5.7 5.2 140 5.7 5.2 177 201022213 141 5.3 5 146 5.6 5 148 5.9 5.7 153 5.9 5.7 169 5.5 5.1 177 6.1 5.7 178 5.7 4.9 180 5.6 5.2 187 6.3 5.8 187 6.3 5.8 194 6.1 5.4 194 6.1 5.4 195 6.2 5.6 196 5.3 4.8 198 5.5 4.8 200 4.8 4.7 214 5.1 5 219 6.3 5.5 224 6 5.3 236 5.6 4.9
178
實例L
經由禾谷鐮刀菌製造DON/乙醢基-DON 在誘發DON的液體介質(每升含1克 (NH4)2HP〇4、0.2克MgS04 X 7H20、3克KH2P〇4、10 克甘油、5克NaCl及40克蔗糖)與燕麥萃取物(10%)及 DMSO (0.5%)中,將化合物在從0.07微莫耳濃度至50 微莫耳濃度之間的範圍内之7個濃度測試。使用禾谷 鐮刀菌之濃縮孢子懸浮液在2000個孢子/毫升之最終 濃度進行接種。 將平盤在28°C的高大氣濕度下培養7天。 在開始及3天後,在OD520進行OD測量(每槽重複 測量:3x3次測量)以計算生長抑制作用。 經7天後,加入100微升的84/16乙腈/水混合物, 並從各槽取出液體介質之樣本並在10%乙腈中稀釋 1:100。經由HPLC-MS/MS分析DON及乙醯基-DON在 樣本中的比例,並與沒有活性化合物的對照組比較, 使用此測量值計算DON/AcDON製造之抑制作用。 使用下面的參數進行HPLC-MS/MS : 游離型式:ESI陰性 離子霧化電壓:-4500 V 霧化氣體溫度·· 500°C 破簇(Decluster)電壓:-40 V 碰撞能量:-22 eV 碰撞氣體:N2 NMR追蹤:355.0 >264.9; HPLC 官柱· Waters Atlantis T3 (二功能性C18 bondung, 201022213 封蓋)
粒子大小:3微米 管柱尺寸:50x2亳米 溫度:40°C 溶劑A:水/2.5毫莫耳濃度nh4OAc + 0.05% CH3COOH (v/v) 溶劑故曱醇/:^毫莫耳濃度!^^^·^^% CH3COOH (v/v)
流速:400微升/分鐘 注射體積:11微升 時間[分鐘] A% B% 0 100 0 0.75 100 0 1.5 5 95 4 5 95 5 100 0 10 100 0 梯度 : '_
DON抑制作用之實例 實例編號 28、31、59、60、92、138、139、140、 141、 148、 153、 169、 177、 178、 180、 236、 195、 198及200在50微莫耳濃度顯示>80%的DON/AcDON 抑制作用。經由這些實例在50微莫耳濃度對於禾谷 鐮刀菌的生長抑制作用具有從84至100%的活性>8〇 %。 1S0 201022213 【圖式簡單說明】 無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無
φ 181

Claims (1)

  1. 201022213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式(I)之化合物:
    (I) 其中一或多個符號具有其中一個下面的定義:
    R1至R5彼此獨立地代表氩、OH、鹵基、氰基'rCV 烷基、CrC4-烷氧基、CrC4-鹵烷基、NMe2、 SCH3或CrC2-鹵烷氧基, 其中一個R2及R3基確實代表式E1、E2或E3之基
    其中一或多個符號具有其中一個下面的定義: Y代表一個直接鍵、C=0或經直鏈或支鏈的CrC4-烧基、Ci_C4-_烧基或C1-C4-烧氧基炫基取代 之Ci_C3_伸烧基鍵, Z代表硫或氧, Μ代表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Cr至C4-伸烷基鏈或 C2-至稀基鍵, 其中雙鍵沒有積聚且 其中個別的碳原子可以帶有一或多個取代基,其彼 182 201022213 此獨立地選自下列名單: 氫、羥基、酮基、直鏈或支鏈的Ci_c4_烷基、直鏈 或支鏈的CrCr烷氧基烷基、ch2oh、直鏈或支鏈 的CrCV烷氧基羰基、直鏈或支鏈的Ci_c4_烷氧基 -CrCV烷基、直鏈或支鏈的苯基或苄基, 或 連接至伸烷基鏈的兩個相鄰碳原子之兩個取代基 與這兩個碳原子一起形成 ❹ 一個或6_員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飽和碳環, 其中取代基彼此獨立地選自下列名單: 氫、氟、隨意支鏈的CVC4-烧基、隨意支鏈的(^_匸4_ 烧氧基或隨意支鏈的Crc4-鹵烷基, 或 一個5-或6-員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飽和雜環,其 含有一個氧原子或一個硫原子, 其中取代基彼此獨立地選自下列名單: _ 虱、氣、隨意支鍵的C1-C4-烧基、隨意支鍵的C1-C4- 烷氧基或隨意支鏈的CVC4-i烷基, 或 一個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苯基環, 其中取代基彼此獨立地選自下列名單: 氫、鹵基、CN、SCH3、N〇2、隨意支鍵的Q-Cr 燒基、隨意支鍵的Cl-C4-烧氧基、隨意支鍵的C 烧基幾基、隨意支鍵的C1-C4-齒烧基、隨意支鍵的 CVCr鹵烷氧基, 183 201022213 l2是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cr至c4-伸烷基鏈、c2-至C4-稀基鍵或1,3-連接的壞戍基(3-嗣基-2_ 氮雜二環[2.2.1]庚-2-基)或插入選自包括氧、 硫及氮的雜原子之q-至C4-伸烷基鏈, 其中雙鍵沒有積聚且 其中個別的碳原子可以帶有一或多個取代基,其彼 此獨立地選自下列名單: 氫、羥基、CH2OH、氰基、鹵基、直鏈或支鏈的 C1-C4-烧基、直鍵或支鍵的C1-C4-鹵烧基、直鍵或 @ 支鍵的C1-C4··烧氧基烧基、直鍵或支鍵的C1-C4-烷氧基羰基、直鏈或經取代的苯基或萘基、隨意經 院基取代的C2-C5-烧基鍵其可以含有一個氧原子、 隨意經烧基取代的C3-C5-稀基鍵, R6代表氫、Me、(VCV烷基羰基、CHO、CVCV 烧氧基-Ci_C4-烧基幾基、C1-C4-烧氧基-C1-C4·* 烧基、直鍵或支鍵的Ci_C4-烧氧基幾基、 COOBn、C1-C4-鹵烧基,炭基、C2-C3-稀基、 ^ C2-C3-快基、C1-C4·烧基亞續酿基、C1-C4-烧基 磺醯基、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苄基、crc4-三 烧基碎烧基、C1-C4-二烧基碎炫基乙基或 C1-C4-二烧基单苯基碎烧基, 其中取代基彼此獨立地選自包括氫、鹵基、硝基、 C1-C4-烧基、C1-C4-烧氧基、經基、C1-C4-齒烧基及 氰基, R7代表氩、氰基、CrC3-烷基或CrCV鹵烷基, 184 201022213 r8代表氫、氰基、Cr-CVii烷基、甲基、SMe、SOMe 或 S02Me, R9代表氫、直鏈或支鏈的CrCr烷基、2_曱氧基乙 -1-基、丙-2-歸+基、Ci_C4_炫氧基(Cl_c4烷 基)、直鏈或支鏈的(CrC4-烷基)幾基、(CVCr i烧基)幾基、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苄基、 Ci-Cr三烷基矽烷基、crc4·三烷基矽烷基乙 基、CrCr二烷基單苯基矽烷基、(Cl_c4-烷氧 ❹ 基)羰基、Ci-C6-烷基亞磺醯基、CrC6-烷基磺 酿基、南燒基亞確酿基或Ci-Cg-鹵炫基 磺醯基, 其中取代基彼此獨立地選自包括氳、鹵基、石肖基、 Crc4-烧基、crc4-烷氧基、羥基、CrCr鹵烷基及 氰基, r1g代表直鍵或支鏈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Ci_c7-烧 基、直鏈或支鏈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C2-C7-❹ 鹵烷基、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c3-c7-環烷基、 直鏈或支鏈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c3-c7-環烷 基(crc3-烷基)、直鏈或支鏈未經取代或經取 代的C;rC7-烯基、直鏈或支鏈未經取代或經取 代的C3-C7-炔基、直鏈或支鏈未經取代或經取 代的CrCV烷氧基(CVCV烷基)、直鏈或支鏈 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Ci-C4-齒烷氧基(CVCr 烷基)、2-甲基-1-(甲基硫烷基)丙-2-基或氧雜 環丁醇-3-基, 185 或 R9及R1()與和其連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未經取代或 經取代的3-至7-員飽和環其可以含有至多一 個選自包括氧、硫及氮的其他雜原子, 其中在R1Q的取代基彼此獨立地選自包括曱基、乙 基、異丙基、環丙基、氟、氣及/或溴原子、曱氧 基、乙氧基、曱基毓基、乙基毓基、氰基、羥基 及 CF3, 及其農藝化學活性鹽類。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式(I)化合物, 其中一或多個符號具有其中一個下面的定義: R1至R5彼此獨立地代表氫、OH、Cl、F、Br、CH3、 CF3、乙基、och3、sch3、OCF2H 或 ocf3, 其中一個R2及R3基確實代表式E1、E2或E3之基 團
    其中一或多個符號具有其中一個下面的定義: Y代表一個直接鍵或-CH2-、-CH2CH2-、 -CH(CH3)CH2-、-CH2CH(CH3)-、-CHMe' -CHEt-、-CHOMe-、-CHCF3-或 C=0, Z代表硫或氧, h代表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Q-至C4-伸烷基鏈或 201022213 C2-至C4-婦基鍵, 其中雙鍵沒有積聚且 其中個別的碳原子可以帶有一或多個取代基,其彼 此獨立地選自下列名單: 氫、曱基、乙基、羥基、酮基、曱氧基、och2ch3、 oc(ch3)3、och(ch3)2、0-丙基、〇丁基、cooch3、 COOCH2CH3、C00C(CH3)3、COOPr、 cooch(ch3)2、ch2oh、ch2och3、ch2och2ch3、 ❹ CH2CH(CH3)2、CH2C(CH3)3、苯基或苄基, 或 連接至伸烷基鏈的兩個相鄰碳原子之兩個取代基 與這兩個碳原子一起形成 一個5-至8-員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飽和碳環, 其中取代基彼此獨立地選自下列名單: 氫、氟、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第三丁基 曱氧基、乙氧基、丙氧基、CF3或chf2, 參 或 一個5-或6-員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飽和雜環苴 含有一個氧原子或一個硫原子, 其中取代基彼此獨立地選自下列名單: 氮、氟、曱基、乙基、丙基、異丙基、第 曱氧基、乙氧基、丙氧基、CF3或CHF2, 或 一個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苯基環 其中取代基彼此獨立地選自下列名單: 187 201022213 鼠、乳、氟、CN、N〇2、曱基、乙基、丙基、異丙 基、第三丁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Cf3、 chf2、ocf3、ochf2、CO-CH3 或 COCH2CH3, L2是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Q-至c4·伸烷基鏈、c2-至C:4·稀基鏈或1,3-連接的環戊基(3_酮基_2-氮雜一環[2.2.1]庚-2-基)或插入選自包括氧、 硫及氮的雜原子之C〗-至C4-伸烷基鏈, 其中雙鍵沒有積聚且 其中個別的碳原子可以帶有一或多個取代基,其彼 ❹ 此獨立地選自下列名單: 氫、氟、氣、曱基、乙基、丙基、異丙基、第三丁 基、氰基、CF3、羥基、甲氧基、〇_丙基、〇_異丙 基、〇,丁基、〇-第三丁基、cooch3、COOCH2CH3、 COOC(CH3)3、COOCH(CH3)2、COOPr、COOBu、 OCH2CH3、CH20H、CH20Me、CH20Et、 CH2C(CH3)3、CH2CH(CH3)2、苯基、苄基、 -CH2OCH2CH2-、-CH(CH3)OCH2CH2·、 ^ -CH2OCH(CH3)CH2-、-CH2OCH2CH(CH3)-、 -CHC(OCH3)CH2-、-C(CH2CH3)C(CH3)CH2-、 C(CH2CH3)C(CH2CH3)CH2-、C(CH3)C(CH3)CH2-、 -CH=CH=CH=CH-或-C(CH3)=CH=CH=CH-, R6代表氫、Me、COMe、CHO、COCH2OCH3、 CH2OCH3、COOMe、COOEt、COO㈣Bu、 COOBn、C0CF3、CH2CH=CH2、CH2C=CH、 SOCH3、S02CH3 或苄基, 188 201022213 R7代表氫、氰基、甲基、CF3或CHF2, R8代表氣、溴、氟、碘、氰基、CF3、CHF2、CF2H、 CC13、甲基、SMe、SOMe 或 S02Me, R9代表氫、甲基、乙基、丙基、丙-2-基、2-曱氧 基乙-1-基、丙-2-稀-1-基、CH2OCH3、COMe、 COOMe、COOEt、COO/^riBu、COCF3 或午基, r1q代表直鏈或支鏈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crc6-烷
    基、直鏈或支鏈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c3-c6-環烧基(C1-C2-烧基)、直鏈或支鏈未經取代或 經取代的C3_C6-環烷基、直鏈或支鏈未經取代 或經取代的C^C4·婦基、直鍵或支鏈未經取代 或經取代的C3_C4_炔基、直鏈或支鏈未經取代 或經取代的C2_C4__院基、直鏈或支鏈未經取 代或經取代的CrC2·烧氧基(crc4-燒基)、直 鏈或支鏈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Crc2-烷基皴 基-(CrC4_烧基)或氧雜環丁醇-基 ^中在R10的取代基彼此獨立地選自包括甲其乙 異丙基、環丙基、氟、氣及/或溴原子土甲氧 :、‘乳基、甲基巯基、乙基巯基、氰基、羥基 或 R9^l絲其連接軌料—_成—伽丫丁 土、吡略咬基、六氫吡唆基 _ J雜環庚燒基、‘曱基六氯d 基六氫恤基、2-甲基如:基、、22甲甲 189 201022213 基吖丁啶-1-基或硫嗎福啉基環, 及其農藝化學活性鹽類。 3.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及2項之一項或兩項之式(1)化合 物,其中一或多個符號具有其中一個下面的定義: R1至R5彼此獨立地代表氫、OH、Cl、F、CH3、 cf3、乙基、〇ch3 或 ocf3, 其中一個R2及R3基確實代表式E1、E2或E3之基 團
    其中一或多個符號具有其中一個下面的定義: Y 代表一個直接鍵或-CH2-、-CHbCHr·、-CHMe-、 •CHEt' -CHOMe' -CHCF3-或 C=0, Z代表硫或氧, L】代表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q-至C4-伸烷基鏈或 C2-至C4-烯基鍵, 其中雙鍵沒有積聚且 其中個別的碳原子可以帶有一或多個取代基,其彼 此獨立地選自下列名單: 氫、曱基、乙基、羥基、酮基、甲氧基、〇ch2ch3、 oc(ch3)3、och(ch3)2、cooch3、cooch2ch3、 cooc(ch3)3、ch2oh、ch2och3、ch2ch(ch3)2 或苯基, 190 201022213 或 連接至伸烷基鏈的兩個相鄰碳原子之兩個取代基 與這兩個$炭原子一起形成 個5-或6-員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飽和碳環, 其中取代基彼此獨立地選自下列名單· 氩、I、甲基、乙基、丙基、曱氧基、乙氧基或 CF3, 或 一個5-或6-員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飽和雜環, 含有一個氧原子或一個硫原子, 、 其中取代基彼此獨立地選自下列名單· 氫、氟、甲基、乙基、第三丁基甲氧基 或CF3, 、G氧基 或 一個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苯基環, 參 其中取代基彼此獨立地選自下列名單· 氯、氯、氟、CN、甲基、乙基、第三 基、cf3或co-ch3, 、甲氣 L2代表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至^伸燒 Q-至C4烯基鏈或連接的環戊基二 -2-氮雜二環[2.2.1]庚-2-基)或播入選自土 氧、硫及氮的雜原子之q•至c伸 其中雙鍵沒有積聚且 找基鏈, 其中個別的碳原子可以帶有一或多個 此獨立地選自下列名單: 土…、彼 191 201022213 氫、氟、氯、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第三丁 基、氰基、cf3、羥基、曱氧基、0-丙基、cooch3、 cooch2ch3、cooc(ch3)3、cooch(ch3)2、 och2ch3、ch2oh、ch2ch(ch3)2、苯基、 -CH2OCH2CH2-、-chc(och3)ch2-、 -C(CH2CH3)C(CH3)CH2- 4-CH=CH=CH=CH_, R6 代表氫、Me、COMe、CHO、COCH2OCH3、 CH2OCH3、COOMe、COOEt、COCF3、 ch2ch=ch2、ch2c三ch、soch3 或 so2ch3, q R7代表氫、氰基、曱基、CF3或CHF2, R8代表氣、溴、氟、碘、氰基、CF3、CFH2、CF2H、 CC13、曱基、SMe、SOMe 或 S02Me, R代表氮、曱基、乙基、丙基、丙-2-基、2-曱氧 基乙-1-基、丙-2-烯_1_基、CH2OCH3、COMe、 COOMe、COOEt、COO謝Bu、COCF3 或苄基, R1G代表甲基、乙基、丙基、環丙基、環丙基曱基、 1-環丙基乙-1-基、2-甲基環丙基、2,2-二甲基 Q 環丙基、2,2-二甲基丙-1-基、第三丁基、環丁 基、2-甲基環丁-1-基、3-曱基環丁-1-基、丁基、 3-曱基丁-1-基、2-曱基丁_1_基、2-曱基丙-1-基、1-氟丙-2-基、環戊基、丙-2-基、戊-3-基、 戊-2-基、戊基、丙-2-烯-1-基、丙-2-炔-1-基、 丁-2·基、2,2,2-三氟乙基、2,2-二氟乙基、2-曱氧基乙-1-基、2-曱基酼基乙-1-基、2-氟乙-1-基、2-氣乙-1-基、2-氰基乙-1-基、1_曱氧基丙 192 201022213 4.
    E 1 •2-基、3-曱氧基丙-1-基、2-羥基乙-1-基、1-羥基丙-2-基、3-羥基丙-1-基、1-曱基巯基丙-2-基、2-甲基-1-(曱基硫烷基)丙-2-基、氧雜環丁 醇-3-基、1,1,1·三氟丙-2-基、2,2,3,3,3-五氟丙 基、1,1,1-三氟丙-3-基、1,1,1-三氟丁-2-基、 1,1,1-三氟丁-3-基、2-曱基丙-2-烯-1-基或1-氟丙-2-基, R9及R10與和其連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一個吖丁 啶基、吡咯啶基、六氫吡啶基、嗎福啡基、 氮雜環庚烷基、4-曱基六氫吡畊基、2_曱 基六氫吡啶-1-基、2-甲基吡咯啶基、2_曱 基吖丁啶-1-基或硫嗎福啉基環, 及其農藝化學活性鹽類。 項之—或多項之式(I)化合 RI至pt—或多個符號具有其中—個下面的定義·· =皮此獨立地代表氫、0HC1FCH3或 其中團㈣及確實代表式E1、E2_之基
    E2
    E3
    其卜或多個符號具有其中—個下面的定義: 193 201022213 Y 代表一個直接鍵或-CH2-、-CH2CH2-、-CHMe-、 -CHCFr 或 OO, z代表硫或氧, L】代表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C2-至C3-伸烷基鏈或 C2-至C3-烯基鏈, 其中雙鍵沒有積聚且 其中個別的碳原子可以帶有一或多個取代基,其彼 此獨立地選自下列名單: 氫、曱基、乙基、羥基、酮基、曱氧基、〇CH2CH3、 0 cooch3、cooch2ch3、ch2oh、ch2ch(ch3)2 或苯基, 或 連接至伸炫基鏈的兩個相鄰碳原子之兩個取代基 與這兩個碳原子一起形成 一個5-或6-員未經取代的飽和碳環, 或 一個5-或6-員未經取代的飽和雜環,其含有一個 氧原子, 〇 或 一個未經取代的苯基環, L2代表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C2-至c3-伸烷基鏈或 CV至CV烯基鏈或1,3-連接的環戊基(3_酮基 氮雜二環[2.2·1]庚基)或插入選自包括 氧、硫及氮的雜原子之Cr至C2_伸垸基鏈, 其中雙鍵沒有積聚且 194 201022213 其中個別的碳原子可以帶有一或多個取代基,其彼 此獨立地選自下列名單: 氫、曱基、乙基、氰基、cf3、異丙基、羥基、曱 氧基、cooch3、cooch2ch3、och2ch3、ch2oh、 ch2ch(ch3)2、苯基、-ch2och2ch2-、 -chc(och3)ch2-、-c(ch2ch3)c(ch3)ch2-或 -CH=GH=CH=CH-, R6 代表氫、Me、COMe、CHO 或 COCH2OCH3, ⑬ R7代表氫, R8代表氯、溴、氟、碘、氰基、CF3、SMe、SOMe 或 S〇2Me, R9代表氫、甲基、乙基、丙基、丙-2-基、2-甲氧 基乙-1-基或丙-2-稀_1_基, r1()代表曱基、乙基、丙基、環丙基、環丙基曱基、 1-環丙基乙-1-基、2-曱基環丙基、2,2-二曱基 環丙基、2,2-二曱基丙-1-基、第三丁基、環丁 ❹ 基、2-丁基、3-曱基丁-1-基、2-曱基丁-1-基、.. 1- 氣丙-2-基、環戍基、丙-2-基、戍-3-基、戍 -2-基、戍基、丙-2-婦-1-基、丙-2-快-1-基、丁 -2-基、2,2,2-三氟乙基、2,2-二氟乙基、2-曱氧 基乙-1-基、2-曱基疏基乙-1-基、2-氟1乙-1-基、 2- 氯乙-1-基、2-氮基乙-1-基、1-曱氧基丙-2. 基、3-曱氧基丙-1-基、2-經基乙-1-基、1-經基 丙-2-基、3-羥基丙-1-基、1-甲基Μ基丙-2-基、 2-曱基-1-(甲基硫烷基)丙-2-基、氧雜環丁醇-3- 195 201022213 基、I’U-三氟丙-2-基、2,2,3,3,3-五氟丙基 U少三氟丙_3_基、U l_三氟丁 2基、m ^氟丁-3-基、2-甲基丙_2_烯小基或丙士 基, 或 R及R與和其連接岐原子一起形成—個口丫丁 啶基、吼略唆基、六氫吼咬基、嗎福咐基、 氮雜環庚烧基、4-曱基六氫吼基、2•甲 基/、氩吡咬-1-基、2-曱基吡略啶基、2_曱 基吖丁咬-1-基或硫嗎福喷基環, ❹ 及其農藝化學活性鹽類。 5.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i至3項之一或多項之式(ι)化合 物,其中一或多個符號具有其中一個下面的定義: R1代表氫或OH, R2代表氫、(2,5-二酮基吡咯啶基)甲基、(2_酮基 吡咯啶-1·基)羰基、(3_曱基_2_酮基吡咯啶q基)曱 基、1 -(2,5-二酮基吡咯啶_i_基)_2,2,2_三氟乙基、 (2R)-2-(乙氧基幾基)_5__基吼π各咬_ι_基、 〇 (2S)_2-(乙氧基幾基)-5-_基〇比洛咬_ι_基、2_(乙氧 基羰基)-5-酮基吡咯啶_丨_基、(2R)_2_(羥基甲基)_5_ 酮基吡咯啶-1 -基、(2S>2·(羥基甲基)_5_酮基吡咯 啶-1-基、2-(羥基甲基)_5-_基吡咯啶基、2,5_ 一酮基吡咯啶-1-基、2-乙氧基_5_酮基吡咯啶_1_ 基、(2R)_2-甲基-5-酮基吡咯啶小基、(2S)-2-甲基 -5-酮基吡咯啶基、2-甲基_5_酮基吡咯啶基、 196 201022213 2·嗣基-1,3-σ夸°坐唆-3-基、(4R)-2-嗣基-4-(丙-2-基)-1,3-哼唑啶-3-基、(4S)-2·酮基-4-(丙-2-基)_i,3_ 4唑啶-3-基、2-酮基-4-(丙-2-基)-1,3-»号唑啶_3-基、 2-酮基-4-苯基-1,3-呤唑啶-3-基、2-酮基-5-苯基吡 洛π定_1_基、2-嗣基氣雜ί哀庚烧-1-基、2-綱基六氫 吡啶-1-基、2-酮基吡啶-1(2Η)-基、2-酮基吡咯咬_ι_ 基、2-硫吡咯啶-1-基、3,3-二甲基-2,5-二_基吡洛 °定-1-基、3,3-二曱基-2-嗣基ρ丫丁唆-1-基、3,5-二甲 φ 基-2-酮基吡咯啶-1-基、(3R,5R)-3,5-二曱基-2-酮基 0比11 各咬-1-基、(3R,5S)-3,5-二曱基-2-_基〇比略咬_1_ 基、3-乙基-4-曱基-2-銅基-2,5-二氮-lH-nl:bπ各-1-基、 (3R)-3-羥基-2-酮基吡咯啶-1-基、(3S)-3-羥基-2-酮 基π比洛咬-1-基、3-經基-2-_基〇比略唆-1-基、3-甲 基-2,5_二酮基吡咯啶-1-基、(3R)_3-甲基-2-酮基吡 咯咬-1-基、(3S)-3-甲基-2-_基1»比略α定_1_基、3-甲 基_2_酮基吡咯啶-1-基、3-酮基嗎福咁_4_基、4-(2-φ 甲基丙基)-2-酮基-1,3-11 号唾咬-3-基、4-(甲氧基羰 基)-2-酮基吡咯啶-1-基、4-乙基_2_酮基_1,3-噚唑咬 -3-基、(4R)-4-經基-2-酮基吼哈咬_ι_基、(4s)_4_經 基-2-酮基吡洛咬-1-基、4-經基-2_酮基吡嘻唆_ι_ 基、4-曱氧基-2-酮基-2,5-二氫-1H_吡咯_][_基、 (4R)-4-甲基-2-_基-1,3-〇号唾咬-%基、(4s)_4-曱基 -2-酮基-1,3-嘮唑啶_3_基、4-甲基_2_酮基“,孓啐唑 σ疋-3-基、4-甲基_2_酮基吡咯啶-:1_基、5_乙基_3_曱 基-2-酮基吡咯啶基、4,4_二甲基_2_酮基号 197 201022213 唾咬-3-基、5-甲基-2-_*-l,3_p号吐°定-3-基、5,5-二甲基-2-酮基-l,3-〇号唑啶-3-基、2-乙基-5-酮基咄 °各咬-1-基、2-酮基-5-(丙-2-基)〇比σ各咬-1-基、2-_ 基-3-(三氟甲基)吡咯咬小基、3,3_二曱基_2_酮基咄 洛啶-1-基、3,3-二甲基·2,5-二酮基吡咯啶-1-基、 —甲基-2-_基-5-硫σ比咯咬-1-基、3-氰基-2-_ 基吼咯啶-1_基、3-酮基-2-氮雜二環[2.2.1]庚-2-基、 i,3-二酮基八氫-2Η-異吲哚-2-基、1,3-二酮基-1,3- 二氫-2Η-異吲哚-2-基、2,5-二酮基-2,5-二氫-1Η-吼 咯-1-基, © R代表氫、2-_基-1,3_吟υ坐淀-3-基、2-酮基11比<»各。定 小基、4-甲基·2-酮基-ΐ,3-十坐啶-3-基、OCF3、氟、 甲基或氣, 、 其中R2及R3不都是氫, 先決條件是如果R2不是氫, R3只能具有其中一個下面的意義: 氫、0CF3、氟、甲基或氯, 汉4代表氫或ch3, ❹ R5代表氫, R6 代表氫、Me、COMe、CHO 或 COCH2OCH3, R7代表氫, R8代表氯、溴、氟、碘、氰基、CF3、SMe、SOMe 或 S02Me, R9代表氫、甲基、乙基、丙基、丙_2_基、2-甲氧 基乙-1-基或丙-2-烯·1-基, 198 201022213 R代表^基、乙基、丙基、環丙基、環丙基甲基、 =環丙基乙_1·基、2,甲基環丙基、2,2_二,基 S丙基、2,2-二甲基丙基、第三丁基、環丁 基、2-丁基、3_甲基丁 +基、2_甲基丁 +基、 2-甲基丙-1-基、;μ氣丙_2_基、環戍基、丙_2_ 基、戊-3-基、戊_2_基、戊基、丙_2_烯_丨_基、 丙-2-块_1_基、丁_2_基、2,2,2_三說乙基、以 二氟乙基、2·甲氧基乙-1-基、2·甲基疏基乙小 基、2_氟乙小基、2_氯乙-1-基、2-氰基乙小 基、1·甲氧基丙·2·基、3·甲氧基丙+基、2_ Μ基乙小基、1_縣丙_2_基、3_經基丙+基、 1-甲基疏基丙-2-基、2_甲基]_(甲基硫烧基) 丙-2-基、氧雜環丁醇_3_基、1Λ1_三氣丙_2_ 基、2,2,3,3,3-五氟丙基、U,l-三氟丙-3-基、 l’l’l-三氟丁-2-基、i,u_三氟丁_3_基、2_甲基 丙-2-烯-1-基或ι_氟丙_2_基, 魯 或 R及R與和其連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一個吖丁 β定基、t各咬基、六氫基、嗎福喷基 氮雜,庚烷基、4-甲基六氫吡_4_基、孓甲 基六氫吡啶-1-基、2-甲基吡咯啶_丨_基、孓甲 基吖丁啶-1-基或硫嗎福啉基環, 及其農藝化學活性鹽類。 6. -_繼賊錄有害真8之喊物,雜徵 至少一種選自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至5項之一或多項 199 201022213 7之式(幻之二胺基嘧啶,以及延伸劑及/或表面活性劑。 •〜種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之一或多項之式(1) 之二胺基嘧啶類用於控制植物致病性有害真菌之用途。 8*〜種用於控制植物致病性有害真菌之方法其_傲县# 選自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i至5項之, 之二胺基喊唆類施加在植物致病性有害真菌及/咬其住 戶斤, 〜、 9.〜種製備用於控制植物致病性有害真菌之組成物之方 法,其特徵是將選自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之一 或多項之式(I)之二胺基嘧啶類與延伸劑及/或表面活性 劑混合。 1α 一種製備根據本發明之式(I)之二胺基嘧啶類之方法
    其包括下面至少一個(a)至(d)之步驟: ⑷根據下面的反應圖式,式(111)之2,4_二鹵基喷咬與 式(II)之胺在驗存在下,如果適當時在溶劑存在 下,如果適當時在觸媒存在下,反應而得到式(乂) 之化合物:
    (111) (V) 200 201022213 其中 Y=F、Cl、Br、I (b)根據下面的反應圖式,式(V)之化合物與式(IV)之 芳族胺如果適當時在酸存在下,如果適當時在溶 劑存在下反應:
    其中 Y=F、Cl、Br、I (c)根據下面的反應圖式,式(in)之化合物與式(Π〇 之苯胺在溶劑及觸媒存在下反應而得到式(VI)之 化合物:
    (d)根據下面的反應圖式,式(VI)之化合物與與式(U) 之胺在驗存在下,如果適當時在溶劑存在下,如 果適當時在觸媒存在下,反應而得到式⑴之化合 物: Η
    (W)
    31。 0D 驗,溶劑 若適當時觸媒 201 201022213 其中在上面圖式之R1至R1G基團之定義對應至根據 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定義且Hal代表F、Cl、Br、I。 11. 一種式(VI)之化合物: 、
    3 4 R R (VI) 其中符號定義如下: R1至R8具有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定義,且 Hal代表氟、氯、溴或蛾。 12· —種式(Vila)之化合物: R7 R4
    其中符號定義如下: γ代表一個直接鍵, Hal代表溴或碘, R1及R5代表氫, R3及R6至R1Q具有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定義。 13. —種式(Vllb)之化合物:
    202 201022213
    Hal \)/ I
    其中符號定義如下: γ是一個直接鍵, Hal代表漠或破, R1及R5代表氫, R2及R6至R1Q具有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定義。 14. 一種式(V)之化合物:
    (V) 其中 R7代表氳, R8 代表 cf3、cfh2 或 cf2h, Hal 代表 F、Cl、Br 或 I, R9代表氮、乙基、丙基、丙-2-基、2-甲氣基乙-1_ 基、丙-2-烯-1-基、CH2OCH3、COMe、COOMe、 COOEt、COO纪"Bu、COCF3 或苄基, RI()代表乙基、丙基、環丙基、環丙基曱基、1-環丙 基乙-1-基、2-曱基壞丙基、2,2-二曱基壤丙基、 203 201022213 2,2-二曱基丙-1-基、第三丁基、環丁基、2-甲 基環丁-1-基、3_曱基環丁·1·基、丁基、3-曱基 丁-1·基、2-曱基丁-1·基、2-甲基丙-1-基、1·乳 丙-2-基、ί哀戍基、丙-2-基、戍-3-基、戊-2-基、 戍基、丙-2-稀-1-基、丁-2-基、2,2,2_二氣乙基、 2,2_二氣乙基、2-甲氧基乙-1-基、2-曱基嫌基 乙-1_基、2-亂乙-1·基、2-氯乙-1_基、2-亂基乙 -1-基、1_甲氧基丙_2_基、3_曱氧基丙-1-基、1_ 甲基疏基丙-2-基、2·甲基-1-(曱基硫炫基)丙-2_ 0 基、氧雜環丁醇-3-基、1,1,1-三氟丙-2·基、 2,2,3,3,3-五氣丙基、1,1,1-二氣丙_3_基、l,l,l-二氣丁_2基、l,l,l-二氟1丁_3-基、2-曱基丙-2-稀-l-基或l-氣丙-2-基, 或 R9及R1()與和其連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一個未經取 代或經取代的3-至7-員飽和環其可以含有至多 一個其他雜原子, Q 其中取代基彼此獨立地選自包括曱基、氟、氯及/ 或溴原子、氰基、羥基、曱氧基、CF3, 且其中雜原子是選自包括氧、硫及氮。 204 201022213 四、指定代表圖·· (一) 本案指定代表圖為:第(無)圖。 (二) 本代表圖之元件符號簡單說明: 無 參 五、本案若有化學式時,請揭示最能顯示發明特徵的化學式:
TW098129483A 2008-09-03 2009-09-02 Heterocyclically substituted anilinopyrimidines TW201022213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8163621 2008-09-0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22213A true TW201022213A (en) 2010-06-16

Family

ID=41138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29483A TW201022213A (en) 2008-09-03 2009-09-02 Heterocyclically substituted anilinopyrimidines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245242A1 (zh)
EP (1) EP2331524A1 (zh)
JP (1) JP2012501978A (zh)
KR (1) KR20110051266A (zh)
CN (1) CN102203080A (zh)
AR (1) AR073539A1 (zh)
BR (1) BRPI0918091A2 (zh)
EA (1) EA201100436A1 (zh)
TW (1) TW201022213A (zh)
WO (1) WO201002583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PT2576541T (pt) 2010-06-04 2016-07-08 Hoffmann La Roche Derivados de aminopirimidina como moduladores de lrrk2
PT2638031T (pt) 2010-11-10 2018-01-03 Genentech Inc Derivados de pirazol aminopirimidina como moduladores de lrrk2
ES2812605T3 (es) 2013-12-20 2021-03-17 Signal Pharm Llc Compuestos de diaminopirimidilo sustituidos, composiciones de los mismos y procedimientos de tratamiento con ellos
US10710983B2 (en) 2016-06-27 2020-07-14 Rigel Pharmaceuticals, Inc. 2,4-diamino-pyrimidine compounds and method for making and using the compounds
CN113200989B (zh) * 2021-05-18 2022-06-21 云南民族大学 一种色酮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3336786B (zh) * 2021-05-31 2022-10-18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非对映选择性的多取代环烷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029650A1 (de) * 1990-09-19 1992-03-26 Hoechst Ag 2-anilino-pyrimidine,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sie enthaltene mittel und ihre verwendung als fungizide
ES2314106T3 (es) * 2001-10-17 2009-03-16 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KG Derivados de pirimidina, agentes farmaceuticos que contiene dichos compuestos, uso y metodo para su obtencion.
WO2004048343A1 (en) * 2002-11-28 2004-06-10 Schering Aktiengesellschaft Chk-, pdk- and akt-inhibitory pyrimidines, their production and use as pharmaceutical agents
DE102007010801A1 (de) * 2007-03-02 2008-09-04 Bayer Cropscience Ag Diaminopyrimidine als Fungizide
EA016679B1 (ru) * 2007-04-18 2012-06-29 Пфайзер Продактс Инк. Сульфониламидные производные для лечения аномального роста клето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10051266A (ko) 2011-05-17
JP2012501978A (ja) 2012-01-26
BRPI0918091A2 (pt) 2015-08-11
EA201100436A1 (ru) 2011-10-31
US20110245242A1 (en) 2011-10-06
AR073539A1 (es) 2010-11-17
WO2010025831A1 (de) 2010-03-11
CN102203080A (zh) 2011-09-28
EP2331524A1 (de) 2011-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91469B1 (ko) 해충 방제제로서의 할로겐-치환된 피라졸 유도체
TWI312272B (en) Pyrimidine compound and pests controlling composition containing the same
TW201022212A (en) 4-alkyl-substituted diaminopyrimidines
KR101386797B1 (ko) 살진균 활성을 갖는 티에노-피리미딘 화합물
TW201022211A (en) Alkoxy-and alkylthio-substituted anilinopyrimidines
EP1455579A1 (en) Pyrazoles-pyrimidine fungicides
BRPI0707722A2 (pt) compostos, processo para a preparaÇço de compostos, composiÇço agrÍcola, uso de compostos, mÉtodos para combater fungos fitopatogÊnicos, para combater pestes artràpedes, para proteger culturas de ataque ou infestaÇço por pestes artràpedes, para proteger sementes da infestaÇço por pestes artràpedes e das raÍzes e rebentos de mudas da infestaÇço por pestes artràpodes, e para proteger materiais nço-vivos do ataque ou infestaÇço por pestes artràpedes, e, semente
EP1434776A1 (en) Thiazolyl substituted aminopyrimidines as plant protection agents
KR20020063277A (ko) 살균제로서의 트리플루오로메틸피롤카복사미드 및트리플루오로메틸피롤티오아미드
JP2011518207A (ja) 殺真菌剤ヒドロキシモイル−ヘテロ環誘導体
BRPI0714887A2 (pt) derivados de piridazina
CZ20022496A3 (cs) Pyrrolkarboxamidy a pyrrolthioamidy a jejich pouľití jako fungicidy
KR20090074259A (ko) 피리다진 유도체
TW201111377A (en) Thiazolylpiperidine derivatives as fungicides
KR20090102828A (ko) 피리다진 유도체,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살진균제로서 이의 용도
ES2649473T3 (es) Derivados de N-[3-(1H-pirazol-4-il)fenilmetil]-sulfonamida sustituidos con halógeno y compuestos relacionados como pesticidas para uso en protección vegetal, medicina veterinaria y protección de materiales
TW201022213A (en) Heterocyclically substituted anilinopyrimidines
TW201940470A (zh) 新型雜環化合物
TW201900604A (zh) 新穎的脒化合物
CN108069984B (zh) 含嘧啶并环的取代五元杂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TW201026690A (en) Thienylaminopyrimidines as fungicides
BR112014025976B1 (pt) composto, processo para preparar um composto, composição fungicida, método para controlar fungos, uso de compostos e processo para produzir composições para controlar fungos
CN110452167B (zh) 喹啉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TW201021703A (en) Heterocyclically substituted anilinopyrimidines
TW201022236A (en) 4-haloalkyl-substituted diaminopyrimidi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