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013242A - Ligh guide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 Google Patents

Ligh guide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013242A
TW201013242A TW97135529A TW97135529A TW201013242A TW 201013242 A TW201013242 A TW 201013242A TW 97135529 A TW97135529 A TW 97135529A TW 97135529 A TW97135529 A TW 97135529A TW 201013242 A TW201013242 A TW 20101324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uide plate
incident
light guide
backlight modu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71355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un-tao Guo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Suzhou Corp Ltd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Suzhou Corp Ltd,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Suzhou Corp Ltd
Priority to TW971355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013242A/zh
Publication of TW2010132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13242A/zh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Description

201013242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導光板,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用 於背光模組之導光板。 【先前技術】 背光模組可作為液晶顯示器之照明設備,其可由液晶 面板之側面或背面提供適當的光線。將背光模組運用於小 型液晶顯示器中,可改善其在低亮度週邊環境中的顯示能 力;將背光模組運用於電腦顯示器以及液晶電視中,可產 生類似陰極射線管(cathode ray tube, CRT )顯示器之顯示 效果。 常見的背光模組光源有白熾光燈泡 '發光二極體 (light-emitting diode, LED )、電場發光面板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 ELP )、冷陰極射線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 CCFL )或熱陰極射線管(hot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s,HCFL)等。目前為止’使用最 廣泛的背光模組光源為CCFL。然而近年來,市場對於顯示 裝置薄形化之需求曰益增高,由於LED元件尺寸小於CCFL 元件尺寸,因此LED背光模組的前景看好,主要國際大廠 的筆記型電腦皆紛紛採用LED作為液晶顯示器之背光模組 光源。 然而,LED是一種點光源,所發出的光線具有很強的 指向性,因此如何將LED發出之光線均勻化,以提供高品 201013242 是led背光模組所面臨的重要課題 【發明内容】 因此’本發明之一方 之導光板,用以將LED光二種用於背光模组 干梦h料/ ⑽均Μ,以提升顯 不裝置之效能與品質。
本發明-態樣提出-種用於背光模組中之導光板。根 據-實施例,上述導光板包含上平面、下平面以及至少一 入光側面。其令上平面與下平面相對且二者實際上相平 行,入光侧面和下平面形成一夹角β1χ90。如.,㈣士卿i •in <90° ’其中Θ為光線之入射角,〜為入射介質之折射率且 nm為該導光板之折射率。如此,當光線由入光側面進入導 光板時,會被導引至下平面’而下平面上由複數個擴散點
質的照明效果 形成之擴散圖樣可擴散性地反射光線,使得光線可由上平 面射出。 本發明另一態樣提出一種背光模組。根據一實施例, 背光模組包含上述本發明實施例之導光板及至少一光源。 上述光源包含至少一發光二極體,設於入光側面上。如此, 當光源發出之光線由入光側面進入導光板時,會被導引至 下平面,而下平面上由複數個擴散點形成之擴散圖樣可擴 散性地反射光線,使得光線可由上平面射出。 7 201013242 根據本發明又一態樣提出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其包含 上述實施例之背光模組。 【實施方式】 如前所述’由於LED的指向性極強,當將LED背光模 組用於液晶顯示裝置時’會在液晶面板的入光側出現熱點 (hot spot)。為了改善此一問題,在LED背光模組中需加 入擴散裝置或導光板’以將LED發出的光線導向液晶面板。 另一方面’用於薄型化顯示裝置之小尺寸led背光模 組通常採用側光式(side view type )白光LED並搭配上述 導光板。導光板的結構會使得光線能量過於集中,因此會 在液晶面板的出光侧形成亮帶。 有鑑於此,本發明之一方面提供一種適用於背光模組 之導光板’可有效地避免在液晶面板的出光侧形成亮帶, 使得LED光源發出之光線均勻地導向液晶面板,以提升顯 示裝置之效能與品質。 請參照第1圖,其繪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背光模 組之立體圖。在本實施例中,背光模組1〇〇包含導光板11〇 以及光源120。上述導光板1〇〇具有上平面1〇2可用以射出 光線,下平面104與上平面1〇2相對且二者實際上互相平 行,由多個擴散點構成之擴散圖樣(未緣示)配置於下平 面104之上;以及第一入光側面ι〇6。光源ι2〇可為LED 光源,其位於第一入光側面106之上。第一入光側面1〇6 和下平面104之間具有一夾角其角度為β1,而使得光源12〇 8 201013242 發出之光線可由第一入光側面1〇6入射至導光板H〇之 中’接著入射光線經折射後到達下平面1〇4上,且此擴散 圖樣可擴散性地反射入射光線並由上平面1〇2射出此光線。 值得注意的是,本實施例中,第一入光側面丨〇6和下 平面104之間的特定角度(β1),可改變由光源12〇發出之 光線進入導光板110之入射角度以及在導光板11〇中行進 之路徑。改變光線路徑有兩個優點。首先,光線可朝向下 ❿ 表面104行進,以藉由下表面104上之擴散圖樣之多個擴 散點將光線均勻化,以減少入光側熱點之形成。再者,此 種配置使得原本直接朝向導光板11〇出光側(也就是上表 面102)的光線路徑改變,可改善出光側產生亮點之缺陷。 请參照第2圖,其繪示第丨圖中導光板的示意圖。本 實施例詳細說明βΐ角度的決定方法。第2圖中,導光板ιι〇 的上表面102長度為L,上表面1〇2距離下表面1〇4之高 度為t,入光側面106和下表面1〇4之夾角角度為“,且 • 下表面104上有多個擴散點1〇8所形成之擴散圖樣。此外, 第2圖中以箭號表示光線行進路徑,虛線為過入射點之法 線,入射角為Θ以及折射角為θ,。 為了使導光板110達到最佳的導光效果,由光源12〇 進入導光板110之光線,經過折射後必須覆蓋全部下表面 104才能保證所需的發光效果。換言之,由A點入射之光 線至少須到達B點,因此可得到下述方程式(一): 方程式(一) \άά{Θ'+υ)>~ 9 201013242 又,已知β = γ,且在導光板U〇十 τ L通常遠大於 故可將方程式(一)簡化成下述方程式(_ 、 β\>90°-θ' 方程式(二)
若導光板110之折射率為ηι 1 ’則可將Θ表不為下述方程式 ,且入射介質之折射率為 (三): sin95 = sin6>x-^2- nm 方程式(三) 可得到下述方程式 將方程式(三)代入方程式(二 (四): 方程式(四)
此外,如上所述,由於光線行進路徑需朝向下表面 1〇4,因此β1<90。,故可得到下述方程式(五),以計算本 實施例中β 1之較佳範圍: 方程式(五) 9〇°- sin'1(sin0x^_)<p 1 < 90°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導光板的材質可為聚甲基丙稀 201013242 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 ),其折射率約為 1.48。且由於光源緊鄰入光側面1〇6,故可將入射介質之二 射率na視為i。習知的LED由于其發光的强指向性,光能 量幾乎全部集中在發光軸±55。内,故θ最大角度約為55/ 將上述條件代入方程式(五)可得到56 4γβ1<9〇。。 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導光板的材質可為聚碳酸酯 (polycarbonate,PC)’其折射率約為159。且由於光源緊
鄰入光側面1G6,故可將人射介f之折射率〜視為卜^最 大角度約為55。。將上述條件代入方程式(五)則可得到 60·5ο$β1 < 90。〇 根據上述實施例,在設計導光板u〇時,可針對不同 的導光板材質’利用上述方程式計算出適當的卩範圍。另 方面’在上述βΐ範圍中,亦可藉由選擇特定βι角度, ,根據需要合理配置下表面1G4上之擴散點1G8的大小及 =度U改變LED背光模組丨⑼之光學效果。舉例而言, 备βΐ越大時’在人光側經擴散點擴散的光線也就越少,因 而熱點的區域相對較大。 此外,第2圖中綠示之導光板11〇具有多個擴散點⑽ 形:之擴散圖樣。當光線遇到下表面1〇4上之擴散點ι〇8 止,擴散點108能夠擴散性地反射該光線以進一步改變 光線的行進方向,且將光線均勻化。 錄。^散點的製造方法主要有印刷法以及化學蝕刻法兩 或τ.1則法係將具有高度光散射特性的印刷塗料(如Si〇2 5 2以網點印刷的方式形成於導光板11G的下表面 201013242 104上。化學蝕刻法則是將擴散點以感光性油墨轉印於模具 上’再進行曝光顯影並利用蝕刻液蝕刻。 在側光式背光模組的導光板中,在鄰近光源處,擴散 點108的密度較疏且通常直徑較小;在遠離光源處,擴散 點108的密度較密且通常直徑較大。如此,入射光線經折 射後可均勻地由上表面102射出。 第3圖緣示背光模組1 〇〇之剖面示意圖。背光模組1 〇〇 包含導光板110、光源120、軟性電路板130以及外罩140。 導光板110的下表面1〇4上有多個擴散點ι〇8。光源12〇 設於軟性電路板130上,且光源12〇緊鄰入光側面106。外 罩140覆蓋整個光源120 (以及軟性電路板130 ),且覆蓋 部分的上表面102及下表面1〇4。 第4圖繪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背光模組之剖面示意 圖。根據第4圖’背光模組200為雙侧入光之形式,其結 構大致上與第3圖之背光模組1〇〇類似。詳言之,背光模 組2〇0包含導光板210、第一光源220及第二光源222、第 一軟性電路板230及第二軟性電路板232、以及第一外罩 240及第二外罩242。導光板210的下表面204上有複數個 擴散點208。第一光源220及第二光源222分別設於第一軟 性電路板230及第二軟性電路板232上,且第一光源220 及第二光源222分別緊鄰第一入光側面206及第二入光侧 面207。第一外罩240及第二外罩242分別覆蓋整個第一光 源220及第二光源222 (以及軟性電路板230及232),且 分別覆蓋部分的上表面202及下表面204。 12 201013242 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在鄰近第一光源220及第二 光源222處’擴散點208之密度較疏;且在遠離第一光源 220及第一光源222處’擴散點208之密度較密。 以上實施例中所述之背光模組可適用於液晶顯示裝 置。由於此背光模組採用特殊的結構,可有效地防止亮帶 及熱點產生。在實際運中,此背光模組可提供更均勻之光 線導向液晶面板,藉此大幅提升顯示裝置之效能與品質。 φ 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 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 和範圍内,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 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圖式簡單說明】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優點與實施例 能更明顯易懂,所附圖式之詳細說明如下: Q 第1圖緣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背光模組之立體圖。 第2圖纷示第丨圖之背光模組之導光板的示意圖。 第3圖綠示第1圖之背光模組之剖面示意圖。 一第4圖繪示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背光模組之剖面 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0、200 · 4b h •者光模組 110、210 :導光板 102 ' 202 * u τ •上平面 120、220、222 :光源 13 201013242 104、204:下平面 130、230、232 :軟性電路板 106、206、207 :入光側面 140、240、242 :外罩 108、208 :擴散點
14

Claims (1)

  1. 201013242 十、申請專利範圍: , H導光板,適用於-背光模財,該導光板包含: 一上平面用以射出該光線; 一下平面,與該上平面相對; -擴散圖樣位於該下平面之上,其中該擴散圈樣係由 複數個擴散點所組成;以及 -第-入光側面,其和該下平面形成_夹角角度^且 ❹90。-血-1(祕^娜<9〇〇,其中e為光線之入射角,〜為入 射介質之折射率且nm為該導光板之折射率,而使得由該第 -入光側面入射之光線經折射而到達該下平面上,且該擴 散點擴散性地反射該入射光線並由該上平面射出該光線。 2.如。3求項1所述之導光板,其中該上平面實質平行 於該下平面。 ❹ 如°青求項1所述之導光板’更包含一第二入光側面 和該第入光側面相對,且和該下平面形成一夾角角度β2 且9〇 - ,而使得由該第一入光側面入射 WI 之光線經折射而到達該下平面上,且該擴散點擴散性地反 射該入射光線並由該上平面射出該光線。 15 201013242 聚甲基丙烯酸 所述之導光板,其㈣為 5.如請求 ^ ^ 項1或3所述之導光板,复中束#道夕 折射率為約U8時,及β2的範别备該導先板之 以及56_4。邛2<9〇。。 範圍-别為56.4。卻<9〇。 •折射it求項1或3所述之導光板,其中當該導光板之 、射革為約1.59時,_的範圍分別為舒别〈9〇。 以及 60·5ο$β2 <; 90〇。 、,."月求項1所述之導光板,其中該擴散點在鄰近該 背光模組之-光源處的密度較就直徑較小,以及該擴散 點在遠離該光源處的密度較密且直徑較大。 8·一種背光模組,包含: 一導光板,包含: 一上平面用以射出該光線; 一下平面,與該上平面相對; 一擴散圖樣位於該下平面之上,其中該擴散圖樣係 由複數個擴散點所組成;以及 一第一入光側面,其和該下平面形成一夾角角度Pi 且90。- sin-1(sin0xi);$pl < 90。,其中Θ為光線之入射角,n 201013242 為入射介質之折射率且〜為該導光板之折射率;以及 一第一光源,設於該第一入光側面之上,其中該第一 光源包含至少一個發光二極體, 其中第一光源發出之光線由該第一入光侧面入射至 導光板中後經折射而到達該下平面上,且該擴散點擴散性 地反射該入射光線並由該上平面射出該光線。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上平面實質平 行於該下平面。 10. 如請求項8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發光二極體 設於一軟性電路板上。 11. 如請求項8所述之背光模組,更包含·· 一第二入光側面’與該第一入光側面相對,且和該下 平面形成一夾角角度β2且%。-也-如!!〜·^)^2 < 90。;以及 一第二光源’設於該第二入光側面之上,其中該第二 光源包含至少一個發光二極體, 其中’第一光源發出之光線由該第一入光側面入射至 導光板中後經折射而到達該下平面上,且該擴散點擴散性 地反射該入射光線並由該上平面射出該光線。 12. 如請求項8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發光二極體 17 201013242 設於一軟性電路板上。 月求項8所述之背光模組,其 烯酸甲S旨或聚碳心旨。 ㈣g甲基丙 14.如求項8或11所述之背氺磁细 板之折射率為約148時,β彳:㈣組’其中當該導光 <9〇。以及心。軟L 範圍分別為56.4。卻 板之求項8或U所述之f光模組,其#當該導光 <90。以及二。U時’ β1及以的範圍分別為60.5。圳 <90 以及 60·5ο$β2<90〇。 如咐求項8或π所述之背光模組, 在鄰近該第-光源和、切# , *肀該擴散點 切、和/或該第二光源處的密度較疏且直徑 小,以及該擴散點在遠離該第一光源和 的密度較密且直徑較A。 先源處 17. 所述之背光―模種:晶顧示裝置’包含一種如請求項8或"
TW97135529A 2008-09-16 2008-09-16 Ligh guide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TW201013242A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7135529A TW201013242A (en) 2008-09-16 2008-09-16 Ligh guide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7135529A TW201013242A (en) 2008-09-16 2008-09-16 Ligh guide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13242A true TW201013242A (en) 2010-04-01

Family

ID=44829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7135529A TW201013242A (en) 2008-09-16 2008-09-16 Ligh guide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01324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7657A (zh) * 2011-12-23 2013-06-26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可挠式显示面板的电子装置、背光模块及导光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7657A (zh) * 2011-12-23 2013-06-26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可挠式显示面板的电子装置、背光模块及导光板
CN103177657B (zh) * 2011-12-23 2015-05-13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可挠式显示面板的电子装置、背光模块及导光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35807B (en) Light guiding board, and lighting device, plane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light guiding board
JP4762217B2 (ja) 導光板、導光板ユニットおよび面状照明装置
TWI299422B (zh)
US7400817B2 (en) Light guide member and backlight unit including light guide member and methods of fabricating light guide members and backlight units
JP5686965B2 (ja) フレキシブルな導光フィルムを利用するバックライトアセンブリおよびこれを含む液晶表示モジュール
TWI422922B (zh) A planar lighting device, an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provided with the same
JP5394631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5563158B2 (ja)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JP4274239B2 (ja) 面状光源装置、表示装置及び面状照明方法
JPWO2007066729A1 (ja) 面発光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7086784A (ja) 光学板、それ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有する表示装置
JP2006140124A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JP2011096494A (ja) 面状照明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液晶表示装置
CN101349778A (zh) 导光板及背光模块
JP5189596B2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9176512A (ja) 面光源装置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TW201215965A (en) Edge lighting back light module
TW201426125A (zh) 導光板及背光模組
WO2016086534A1 (zh) 导光板及其制作方法
JP4555250B2 (ja) 導光板及びこれを用いる面状照明装置
JP2004045645A (ja) 面光源装置並びに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H11305225A (ja) 導光素子、面光源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TW201013242A (en) Ligh guide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JP2010086669A (ja) 面状照明装置
US9128225B2 (en) Light guide plate having sag control patterns and back light unit using the s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