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010501A -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elem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Google Patents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elem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010501A
TW201010501A TW098127495A TW98127495A TW201010501A TW 201010501 A TW201010501 A TW 201010501A TW 098127495 A TW098127495 A TW 098127495A TW 98127495 A TW98127495 A TW 98127495A TW 201010501 A TW201010501 A TW 20101050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light
cathode
organic
emitting un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274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Atsushi Oda
Junichi Tanaka
Takashi Kawai
Original Assignee
Yamagata Promotional Org In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gata Promotional Org Ind filed Critical Yamagata Promotional Org Ind
Publication of TW2010105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10501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2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 H05B33/26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arrangement of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used as an electrod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2Cathodes
    • H10K50/826Multilayers, e.g. opaque multi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2Cath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02Details of OLEDs of OLED structures
    • H10K2102/3023Direction of light emission
    • H10K2102/3031Two-side emission, e.g. transparent OLEDs [TOLE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7Carrier injection layers
    • H10K50/171Electron injection lay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Description

201010501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 本發明係有關具有可適合照明使用的光學透明 • 度之有機電激發光(el)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先前技術】 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以下稱有機E L元件 以有機化合物作為發光材料之自發光元件,由於可 • 進行高速度發光,故適合於動晝顯示,此外,元件 構造簡單具有可進行顯示面板的薄型化等之特性。 由於具有此種優良特性’故有機E LS件作為行動 電話與車内顯示H,在日常生活中逐漸普及。 而且,近幾年,活用上述這類薄型面發光的特 長,作為次世代的照明亦受到矚目。 一般的有機EL元件係一方的電極是由金屬構 • 成之反射電極所形成,故其構造成為從該反射電極 之相反側的電極朝向外侧,在一方向取出光,而且 成為鏡面。 在此種有機EL元件中,其構造上,在裝置内 . 無法避免受到光干擾的影響,而產生朝外部之光取 出效率的降低以及發光頻譜的角度依賴性變大等之 弊害。而且,在反射電極之光吸收亦導致發光效率 的降低。尤其在多光子構造之元件中,其影響顯著。 相對地,以往,可藉由利用透明電極形成習知 201010501 電極,且利用擴散反射形 而構成不受到光干擾影響之有機構… 參照曰本特開2〇〇2—2 ::如’ 本特開2007 —20() 5 9 7 ^#2么報、曰 電極2為==件構造的狀態,而僅將反射 電子進行來自_極之 起之電漿損宝電極形成時的濺鍍等引 :。無法件到與使用習知的反射電極相同之元件特 細!此:f其是使用有機EL元件作為照明等之 =外:種手法,係可謀求提高從有機el 疋件朝外部之光取出效率。 【發明内容】 本發明係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課題而研創者, 其目的係在提供-種有機E L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該有機E L元件係使用具有光學透明度之陰極材料 時,仍可利用低外加電壓來驅動,而且,無發光頻 譜的角度依賴性且發光效率高。 、 本發明之有機E L元件係在透明基板上,積層 有陽極層、與至少具有一層發光層之發光單元、以 及陰極層所構成之有機5; L元件,其特徵在於:前 201010501 述陽極層、前述發光單元及前述陰極層皆具有光學 透明度,且前述陰極層係由至少包含電子受體物質 之第一電荷產生層、以及包含陰極之積層構成所構 成。 依據此種元件構成,可由兩方的電極面來進行 發光’不需發光單元的設計變更,而可謀求提高朝 外部之光取出效率。 ❹ 粵 _在前述有機E L元件中,最好是前述陰極層在 前述第一電荷產生層與前述陰極之間具有金屬氧化 物層。 、前述金屬氧化物層係在形成透明電極時具有作 為電裝彳貝害緩衝層之功能。 前述陰極藉由前述第一電荷產生層,而可抑制 :電壓化’故可由工作函數4.〇eV以上之金屬 來構成。 &此外,最好前述金屬氧化物層係由鉬氧化物、 銳氧化物及鶴氧化物中之其中—者所構成。 别述有機E L元件係亦可設為前述發光單元經 第二電荷產生層以串聯地連接為複數層之多光子 構造。 一此外,最好由前述陽極層側或前述陰極層侧任 方取出光’且在位於該光取出側之相反側的陰極 201010501 層或陽極層之㈣,具財光健反㈣, 化 藉由汉置此光擴散反射層,即使不進行發光單 元之各積層構成材料的設計變更,亦可消除角度依 賴性,且進—步提高光取出效率,此外,可以最低 限度構成發光單元之各層的膜厚,而可達成低電壓 再者’本發明之有機E L元件的製造方法的特
徵係在製造上述有機E L开杜+ Htr、+ A 4另揭:ilLTC件之方法中,利用對向 靶濺鍍法,形成前述陰極層的陰極。 依據對向靶濺鍍法,可抑制對發光單元的有機 層造成之電漿損害。 本發明之有機E LS件係在使用具有光學透明 度之陰極材料時,亦可利用低的外加電壓進行驅 動,而且,抑制發光頻譜的角度依賴性,而可謀求 提南朝外部之光取出效率。 此外,依據本發明之製造方法,即使不重新設 &十包含發光層之發光單元的構成材料,於形成電極 時亦不致對有機層等造成損害,而可製造具有光學 透明度之有機EL元件。 干 因此,本發明之有機£ L元件係不僅習知的顯 示器用途,在照明等之光源用途中,亦可更活用作 為高演色佳的表面發光體之特性。 201010501 【實施方式】 以下,針對本發明一邊參照圖示,一邊作詳細 說明。 在第一圖,顯示本發明之有機EL元件的積層 構成之一例。第一圖所示之有機E L元件,係在透 明基板1上,積層有陽極層2、與至少具有一層發
光層之發光單元3、以及陰極層4所構成之有機E L元件。 然後,前述陽極層2、前述發光單元3及前述 陰極層4皆具有光學透明度。亦即,可將以發光單 疋3發出之光,從陽極層2侧及陰極層4側的兩方 予以取出。 並且,削述陰極層4係由至少包含電子受體物 質之第-電荷產生層4a、以及包含陰極4c之積 層構成所構成。 、 1前述陽極層2係在透明基板1上,作為透明電 =、由卫作函數大(4.0eV以上)的電極材料所 種透明電極亦可由金 銀、鎳、鈀、白金等 專的薄膜形成,一般而言,使用氧化銦錫㈠ )、銦鋅氧化物、氧化鋅等之金屬氧化物,尤苴 明性與導電性等之觀點來看,最好使用ί Τ〇。 201010501 此透明電極之膜厚,視所需之光學透明度的程 度而不同,通常最好將可視光的穿透率,設在6 〇 %以上,更理想的是設在8 〇 %以上。為了確保此 種光學透明度及導電性,膜厚通常設在5至1 〇 〇 ,最好是設在i 〇至5〇〇11111程度。 +陽極的形成通常係利用c VD法、濺鍍法、真 空瘵鍍法等來進行,而最好形成為透明導電性薄膜。 在本發明之有機EL元件中,構成前述陰極層 4之陰極4 c,亦形成為與前述陽極層2相 明電極。 在曰通的底部發射元件中’前述陰極4c例如 係由鋁、鋁鋰合金、鎂銀合金等之工作函數小 上:V以下)的金屬、合金、導電性化合物所構成, 發明中,由於設為透明電極,故使用工作函數 =述習知電極材料之金屬等還大“·〇口以 上)的電極材料。 元之知的積層構成中,於陰極與發光單 π之界面形成注入障壁,難以進 透明電極所獲致之陰極4 5:猎 月中藉由插入前述電荷產生層4a 該電荷產生層4 a之載子、、主入,才 進仃來自 4 ’來抑制高電壓化。 此外,在本發㈣,欲將構錢極層4之電荷 201010501 產生層4a ’與隔在多光子構造的發光單元間之電 荷產生層(第二電荷產生層)加以區別時,稱之為 苐一電荷產生層。 … 則述電荷產生層4 a,至少包含電子受體物 質,並且,亦可包含電子供予物質,例如,可適用 在曰本專利第3 9 3 3 5 9 1號公報所記載之構 成。關於第二電荷產生層亦相同。
再者,前述電子受體物質及電子供予物質,各 別為單一化合物,或亦可為混合物。 整個此電荷產生層4 a之膜厚,通常在丄nm 以上20〇nm以下,最好在5nm以上i()〇n m以下。 寸叼隹屬虱化物所m< 陰極4 c的成膜,由於利s c VD法與真空蒸鍍 法,而基板暴露在高溫下’故對發光單元3或前述 陰極層4时機材料所構成之電荷產生層4 a造成 損害。利用離子電鍍法,因離子衝擊引起之對發光 Ϊ元3等的損害亦大。此外,錢鑛法中,利用通 :的反應性濺鍍法與磁控濺鍍法,因伴隨放電產生 子(電子、離子)與氧自由基,而對由已形 材料二 =之發光單元3或前述陰極層4中由有機 :f成之電荷產生層4 5造成損害,且有機^ L元件產生高電壓化。 201010501 極4。進行早元3等之基板上將陰 仃成膜時’為了減低如 的損害,最好利用對向乾賤鑛法來進行=、電㈣ 時,Ϊ二:用對向乾濺鑛法形成前述陰極4 c 好‘、、' 彳對發光單元3或前述陰極層4之有機 荷產生層“造成之電漿損害1 作為r宝'、早疋3等之上形成金屬氧化物層4 b 作為知害緩衝層。 私八有作為此種濺鑛損害緩衝層功能之金屬氧化 =:b:”L5),例如,最好-氧化= 乳化物、鎢乳化物等形成。具體,可 化銷(心CM、五氧化二叙(V 2 0 5 j舉出二乳 =屬氧化物層4b賴厚,只要達到作為如 緩衝層的效果之程度便足夠,而從確保光 子透度之親點來看,儘可能是薄的,最好在! n m以上1 0 〇 nm以下。 於本發明之有㈣L元件的構成要素中,透明 基板1成為有機EL元件之支撐體且為發光面, 光穿透率最好在8〇%以上,更理想的是 以上。 ^ 作為前述透明基板,一般而言係使用B K 7、 BaKl、F2等之光學玻璃、石英破璃無鹼玻 201010501
璃、硼矽玻璃、鋁矽酸鹽玻璃等之玻璃基板、pM Μ A等丙烯酸酯樹脂、聚碳酸酯、聚醚磺酸酯 (polyether Sulf0nate)、聚苯乙烯、聚烯烴、環氧 樹脂、聚乙烯對苯二曱酸醋等之聚醋等的聚合物基 板0 刖通減之厚度,通常使用0.1至l〇mm程 度者,而考慮機械性強度、重量等,最好是〇 3至 5mm,更理想的是〇. 5i2mm。 此外,本發明之有機件的發光單元3, :口:要=㈣一層發光層者,不論單層或複層, 述發光單元㈣㈣造°以前 屛雷、P1私〜體的層構造而言’可舉出僅發光 層、電洞輸送層/發光層、發光 電洞輸送"發光層/電子輸送層等之構Γ 發光ί外雷亦可作為亦包含電洞注入層、電洞輸送 卷先層、電洞阻擋層、電子 層等之—般熟知的積層構造。θ電子輸送發先 構成前述發光單元3的各 制,可適用一妒勃A MB 7寸無特別限 之任一者皆可。的材料,低分子系或高分子系 之乾式法、喷::成:利用真空蒸鍍法、濺鐘法等 喷墨法、鑄造法、浸潰法、輕塗法、到 201010501 塗::、、、捲軸式塗佈法、凹版塗佈法、快乾印 q1佈法等之濕式法來進行。最好利用真 工蒸鑛進行成膜。 ^者’前述各層的料料慮各層彼此間的適 應性與所欲的整個層厚声黧 — 口層厚度荨,而按照適當狀況訂 疋,通常最好在5 nm至“ m之範圍内。 如上述’在本發明中 構成材料,不必重新設計 成及形成方法。 發光單元之積層構成及 而可適用習知的元件構 礬 前述有機E L元件亦可適用於前述發光單元介 由第二電荷產生層而以串聯方式連接為複數層之多 光子構造。 具備有反射電極之鏡面元件之情況,係接受光 干擾的影響以致可取出之光量有限,尤其在多光子 構造中其影響顯著。 相對地,藉由組合多光子構造的透明元件與光 擴散反射層,可更抑制光干擾的影響,而可製造壽 命長且高效率的有機EL元件。 、 ' 此外’前述有機E Lit件亦可在陽極層2或险 極層4任一方的外側’設置光擴散反射層。 β 一經設置前述光擴散反射層,即成為一種構 成,係僅從前述陽極層2側或前述陰極層4側任— 12 201010501 方取出光’而可依最小方 > 之恭4U - 構成為了取出光所需 之發先早7G的各層膜厚 錢冩 X S - 4δ ^ m Τ谋求低電壓化。此外, 不再有頻譜之角度依賴性, 率。 了謀求長:南光取出效
、之間’存在有比前述陽極層2 (或陰極 :4):射率低的樹脂等之密封構件與空氣層時, 在發光早7L發光之光中,因前述陽 層4)與密封構件或空氣之折射率差而產1= 射成分的大部分無法取出到外部。 因此,由更提高光取出效率之觀點而言,為了 減低朝光擴散反射層之入射光損失,最好將陽極層 2(或陰極層4)與折射率高的光擴散反射層予以 直接進行積層。 别述光擴散反射層,例如係可藉由將氧化鈦、 氧化鋁、硫酸鋇、沸石等之單體粒子或使上述混合 物分散之液體、樹脂、凝膠等予以塗佈而形成。 然後’藉由將業已在基板塗佈或印刷此種光擴 散反射層者’與有機E L元件之剩餘的元件構造部 進行真空貼合,即可製造有機EL元件面板。 前述光擴散反射層之膜厚係只要有得到光的擴 13 201010501 散反射效果之厚度便充分,最好在i 以上lm in以下。 以下’根據實施例更具體說明本發明,然而本 . 發明不依下列實施例而受到限制。 〔第一實施例〕 藉由以下的方法,製造由如第一圖所示之積層 構成所構成之有機E L透明元件。 (透明基板1 ·陽極層2 ) ❿ 首先,將以膜厚3 0 0 nm將已作成圖案之透 明導電膜(I T〇)成膜之玻璃基板,按照藉純水 與界面活性劑之超音波洗淨、純水之流水洗淨、純 水與異丙醇的1:1混合溶液之超音波洗淨、異丙 醇之煮沸洗淨的順序加以洗淨處理。將此基板從沸 =中的異丙醇慢慢提起,且使之在異丙醇蒸氣中乾 燥’最後’進行紫外線臭氧洗淨。 ❿ 將此基板作為陽極1,配置在真空室内,且對 ^進行真空排氣直至1χ1 〇-6T〇 r r,並於該真 二至内,藉由事先設置個別填充有蒸鍍材料之各鉬 製t、以及以預定圖案進行成膜用之蒸鍍用罩,並 對前述舟進行通電加熱,使蒸鍍材料蒸發,來依序 進2發光單元3、陰極層4的電荷產生層4 a及金 屬氧化物層4 b ( P 1 2 L 3 )的成膜。 14 201010501 (發光單元3)
在蝻述基板上,以膜严G 〇〇3)進膜;5 nm將三氧化鉬(M )進仃成膜,來形成電洞注入層。 其次,使用N S〜? 1〆加 /V - 2 1 (新日鐵化學股份有限 么司製)作為電洞輸送性材料,與Μ〇〇有 時對各舟進行通電加熱, 1— 3 5 ◦㈣將 N …:Mo〇3=90:10 = 膜,並且,以瞍歷ς 丄。進订成 开4雷、Π/ 將“21進行成膜,來 开V成電洞輸送層。 然後’發光層係以成為白色發光元件之方 而^ 膜厚 2〇nm 將 NS2l:EY52(eRay ^ = irrniCS TeChn〇1〇gy 社(以下,簡稱 e~Ray “)衣造)=9 8. 7 : 1 . 3進行成膜,並且, 以膜厚3〇nm將EB43 (,公司製造):e 52 (e—Ray公司製造)=98.8 : 1-2進行 成膜而予以形成。 在前述發光層上,以膜厚5 nm將雙(2 —曱 基8_經基啥琳)(P —笨基苯紛)銘(B A 1 Q ) 進行成膜,而形成電洞阻擋層。 (陰極層4 ) 使用L i q作為電子供予物質,並以膜厚3 5 nm將DP B : L i q = 7 5 : 2 5進行成膜,此 15 201010501
外以膜厚1 . 5 n m將銘(A 使用Μ ο 〇3^Αφ 進仃成獏,並i, 將 NS21 ^003” 膘厚 10_ 成電荷產生層4a。 行成膜,而形 此外,以臈厚5 n則㈣〇 〇3進 屬氧化物層4b。 仃成膜作為金 然後,藉由對向靶濺鍍法且 將IT⑽行朗料雜“。^1㈣㈣ ::使用UV硬化樹脂,且藉由別的玻璃板來 予以岔封,而得到透明元件。 將此元件之積層構成加以簡化來顯示時,係ι TO (3QQnm)/MQ〇3(5nm)/Ns2 1 : Mo 〇3 ( ! 〇 nm,9 〇 :工 〇 ) /n s 2 ι (5nm)/NS2l:EY52(2〇nm,98. ❿ 7 : 1.3)/EB43 : EB52 (3〇nm 9 8·8 · 1.2)/BAl q (5nm) / DPB : L i q ( 3 5 nm, 7 5 : 2 5 ) Xa 1 ( 1 . 5 n m)/NS21 ·Μ〇〇3(ι〇ηπι,75 : 25) κΜο 03 ( 5 nm) / ι τ〇(工 0 〇 nm)。 〔第一比較例〕 製造具備反射電極A 1之習知的鏡面構造之底 部發射元件。 16 201010501 在第一實施例中,僅將陰極層的電荷產生層作 成 DPB : Li q (35nm,75 : 25),且不 形成金屬氧化物層,而將真空室保持在真空狀態, 來父換罩,並設置陰極蒸鍍用罩,且以膜厚6 〇 η m將A 1進行成膜,來形成陰極。 除此之外與第一實施例相同,製造鏡面元件。 將此元件之積層構成加以簡化來顯示時,係工
丁〇(30〇nm)/Mo〇3(5nm)/NS2 1 : μ 0 〇3 ( 1 0 nm, 9 〇 : ! 〇 ) κΝ s 2 χ (5nm)/NS2l:EY 5 2 ( 2 0 nm,98. 7:1.3)/EB43:EB52(30nm,9 8.8 1.2)/BAl q (5nm)/DPB : L i Q( 3 5 nm, 7 5 : 2 5 )/A 1 ( 6 0 nm)〇 〔第二比較例〕 將第一實施例之透明電極j τ〇(丄〇 〇 n爪) 替換為反射電極A 1 ( 6 Q n m),除此之外與第一 實施例相同,製造鏡面元件。 將此元件之積層構成加以簡化來顯示時,係ι TO ^ 3 0 〇 nm) /Mo 〇3 ( 5 nm) /N S 2 l:Mo〇3(l〇nm,9〇:1〇)/NS2l (5nm)^NS2l:EY 5 2 ( 2 0 nm,98. 7:l,3)/EB43:EB52(30nm,9 17 201010501 8 ’ 8 . 1 . 2 ) / B A 1 q ( 5 n m) /D p b · 1 Q (35nm,75 : 25)/A1 (1 5n m)/NS2l:Mn〇 M〇〇3(1〇nm>75 /M〇〇3(5nm)/Al (6〇nm)。 5) 在第一圖中’顯示評估此元件的頻譜之角声 賴性之結果的圖表。 a依 電>瓜您度1 〇 0 A/m2時之各元件的電壓係 第一實施例之元件為3. 7 V’第-比較例之元件為 3 . 8 V,第二比較例之元件為3 . 4 v。 據此,可知透過第一實施例之元件構成,即使 為透明元件,亦可得到抑制與習知的鏡面元件同等 的電壓上升之透明元件。 〔第二實施例〕 在第一實施例製造之透明元件的陰極層之i τ 〇 (100nm)上,將業已於低露點中將二氧化 ❹ 鈦(關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銳鈦礦型:粒徑〇· 1至0 . 3 # m )與氟油(大金工業股份公司(daikin INDUSTRIES, 1 td.)製歹么十厶S — 20)進行 脱水·混練脱泡之物直接予以塗佈,形成臈厚2 〇 0 /zm之光擴散反射層。 將之使用U V硬化樹脂,且藉由別的玻璃板來 予以密封,而得到有機E L元件。 18 201010501 於第三圖♦,顯示評估此元件 賴性之結果的圖表 之頻譜的角度依 從第二圖、第三圖夕μ 料;^思^ —圖較’可清楚知道設置光 ==二實施例、第二圖),頻譜之角度 依賴性讀制,域所有角度皆看似相同的顏色。 此外’電流密度1 〇 n A / 2 /m之外部量子效 元件(第二比較例)中,為4.4[相 \ 件形成光擴散反射層時(第二實施例) 為5. 0%,可知取出光到外部之效率提高。 〔第三實施例〕 & J:* I知例相同的手法,形成各電極層 ’X光f元’且隔著第二電荷產生層使發光單元積 曰,四個單兀’·並且’使用與第二實施例相同的手法 形成光擴散反射層,來製造多光子構造的有機E L 元件。 刖述第二電荷產生層係使用L i q作為電子供 予物質,且以膜厚17nm將DPB : L i Q = 7 5 · 2 5進行成膜,此外,以膜厚〇. 5 nm將鋁 ;°_進行成膜H,單獨以膜厚2 nm將Mo 〇3 進仃成膜作為電子受體物質,形成於各單元間。
將此元件之積層構成予以簡化來顯示時,係I T0 (3〇〇nm)XM〇〇3(5nm)///f- 19 201010501 單元(藍)〔N S 2 1 r , B52(3“m,98 : Ε nm)〕//DPB : L . . i q(5 5)/Al (〇,5nm)〉M nm,75 : 2
/第二單元(黃+藍二)二7;3(^" 21·ΕΥ52( 5nm)/N E v, λ 〇 〇 n m, 9 8 7 ·-, EB43 : EB52 (, nn :丄.3)/ /BA !…^3〇nm,98.8 : nm 7R nm)〕//DPB : L i l2) m>75 : 25)/Ai r〇 _ L 1 Q (17 1 ϋ·5〜)/Μ〇〇3 m)/A]n ^(^)CnS2i Cl . lq3:c545t (Sn ( 1 5 n L 5 ) A l q ( 5 nm,9 8· 5 : ^^m,75?2(^n;^7PB:Liq M〇 〇3 ( 2 nm)〇. 5 nm) / "5 …/BA1/:.T·;(…〔NS21 nm,9〇 : 10)〕//DPB :^)3(30 ❹ m,75:(0.5ηη〇;^ … nm)/lTO(l00nm)/ 〇〇“5 〇 0 //m)0 疋雖散反射層(2 於第四圖中’顯示評估此元件的頻譜之角度依 賴性之結果的圖表。 〔弟三比較例〕
僅將第三實施例之陰極層的電荷產生層作成D 20 201010501
Q •1 L ·· B P (17nm,75 : 25),且不形成 金屬氧化物層,此外,將透明電極I Τ Ο ( 1 〇 〇 nm)替換為反射電極A1 (60nm),而形成陰 極’除此之外與第三實施例相同,製造具備四個單 元之發光單元之多光子構造的鏡面元件。 於第五圖中,顯示評估此元件的頻譜之角度依 賴性之結果的圖表。 就上述第三實施例及第三比較例之多光子構造 的元件,以及具備按各單元製造之光擴散反射層2 元件,進行電流密度1 〇 〇 A/rn2之外部量子二率 的評估,將結果顯示於表一。 【表一】 元件構成 外部量子效率(%) (電流密度ΙΟΟΑ/πί) 第三實施例 19.0 第三比較例 11.3 ΌΟ —* 弟一早兀 8.6 络一HH — 弟一單元 3.6 no 一 弟二早兀 5.4 第四單元 4.2 21 201010501 如表一所示’在多光子構造之透明元件形成光二 擴政反射層時(第三實施例),可知外部量子效率成 為發光單元之幾近於數倍程度(各單元的合計)。 此外,由第四圖、第五圖的比較,清楚知道設 置光擴散反射層時(第三實施例、第四圖),頻譜的 角度依賴性受到抑制。 〔第四實施例〕 使第三實施例的發光單元之第一單元至第四單 豢 元之積層順序相反,從第四單元進行積層,除此之 外與第三實施例相同,製造具備有四個單元之發光 早元之多光子構造的元件。 於第六圖中,將評估此元件的頻譜之光束密度 (積分頻譜)之結果的圖表,與第三實施例一併顯 示。 此元件之電流密度1〇 0A/m2的外部量子❿ 效率為2 5. 1% ’可知比第三實施例的元件還高。 再者’由第六圖清楚知道’使第三實施例的發 光單元反向地積層日寺(第四實施例),A其可知長波 長成分的光取出量變大。㈣此係取決於與發出波 長不同於光擴散反射層的光之各發光單元間的距 離,可能係根據所謂的共振腔效應。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可行實施例,非因 201010501 此侷限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故舉凡運用本發明 說明書及圖式内容所為之等效技術變化,均包含於 本發明之權利保護範圍内,合予陳明。 【圖式簡單說明】 第一圖係示意性地顯示本發明之有機£ L元件 的積層構成之剖面圖。 第二圖係第二比較例之有機E L元件的頻譜之 角度依賴性的評估結果圖表。 第三圖係第二實施例之有機E L元件的頻譜之 角度依賴性的評估結果圖表。 第四圖係第三實施例之有機E L元件的頻譜之 角度依賴性的評估結果圖表。 第五圖係第三比較例之有機E L元件的頻譜之 角度依賴性的評估結果圖表。 第六圖係第三實施例、第四實施例之有機元件 的頻譜之光束密度(積分頻譜)的評估結果圖表。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透明基板 2 陽極層 3 發光單元 4 陰極層 4a第一電荷產生層 23 201010501 4 b金屬氧化物層

Claims (1)

  1. 201010501 七、申請專利範圍·· 層』極層種係在透明基板上,積 陰極層所構成者,^有—層發光層之發光單元、以及 學透明度陽^層則述發光單元及前述陰極層皆具有光 荷產:ί陰:D由至少包含電子受體物質之第-電 9、曰與包含陰極之積層構成所構成。 件,苴中前过、2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有機電激發光元 極之間具有金屬氧化物層。帛冑何產生層與别述陰 激發申請//I11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有機電 上的金屬所構成 陰極係由卫作函數4.0eM 件」中ΐ申t、2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有機電激發光元 ❹ 鎢氣化物、屬乳化物層係由㈣化物、鈒氧化物及 鎢乳化物中之任一者所構成。 件,圍第1項所述之有機電激發光元 式連接為複數層之多光子構造。I了產生層以串聯方 件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有機電激發光元 2、、係❼述陽極層側或前述陰極層側任—方 之ϋ在位t與該絲幻狀相反侧的陰_或陽極層 之外側,具有光擴散反射層。 秘層 件圍第1項所述之有機電激發先元 層=其係利用對向乾錢錢法’形成前述陰極 25
TW098127495A 2008-08-28 2009-08-14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elem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201010501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19438A JP2010055926A (ja) 2008-08-28 2008-08-28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10501A true TW201010501A (en) 2010-03-01

Family

ID=41417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27495A TW201010501A (en) 2008-08-28 2009-08-14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elem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052525A1 (zh)
EP (1) EP2159860A3 (zh)
JP (1) JP2010055926A (zh)
KR (1) KR20100027004A (zh)
CN (1) CN101662000A (zh)
TW (1) TW201010501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038513A (ko) * 2009-10-08 2011-04-14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EP2638579B1 (en) 2010-11-09 2018-01-24 Koninklijke Philips N.V.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JP5673335B2 (ja) * 2011-05-06 2015-02-18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CN104037343A (zh) * 2013-03-06 2014-09-10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叠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JP2014110421A (ja) * 2013-10-18 2014-06-12 Panasonic Corp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WO2015064491A1 (ja) * 2013-10-28 2015-05-0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パネル
EP3309853B1 (en) * 2014-12-08 2019-03-13 L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CN106501998B (zh) 2016-10-26 2020-01-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源、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20031B1 (en) * 1997-11-03 2002-07-16 The Trustees Of Princeton University Highly transparent non-metallic cathodes
JP3955744B2 (ja) * 2001-05-14 2007-08-08 淳二 城戸 有機薄膜素子の製造方法
JP3933591B2 (ja) * 2002-03-26 2007-06-20 淳二 城戸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ト素子
JP4683829B2 (ja) * 2003-10-17 2011-05-18 淳二 城戸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ト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243237B2 (ja) * 2003-11-10 2009-03-25 淳二 城戸 有機素子、有機el素子、有機太陽電池、及び、有機fet構造、並びに、有機素子の製造方法
ES2380972T3 (es) * 2004-03-26 2012-05-22 Rohm Co., Ltd. Elemento orgánico emisor de luz
KR101239161B1 (ko) * 2004-09-30 2013-03-05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발광소자
US20070290604A1 (en) * 2006-06-16 2007-12-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JP2008041747A (ja) * 2006-08-02 2008-02-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ト発光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055926A (ja) 2010-03-11
CN101662000A (zh) 2010-03-03
EP2159860A2 (en) 2010-03-03
EP2159860A3 (en) 2010-07-21
KR20100027004A (ko) 2010-03-10
US20100052525A1 (en) 2010-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010501A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elem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04235140A (ja) 有機電界発光装置
JP2005129496A (ja) 有機発光素子
JP6003892B2 (ja) 面状発光体
WO2016009958A1 (ja)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
JP2008251217A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センス素子
TW200536431A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CN104701460B (zh) 一种反射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2010272515A (ja) 有機電界発光表示装置
KR101579457B1 (ko) 유기발광소자용 광추출 기판 제조방법, 유기발광소자용 광추출 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발광소자
JP6340674B2 (ja) 有機発光素子用の光取出し基板、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これを含む有機発光素子
JP2004104064A (ja) 発光素子
US20140125219A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EP2720284B1 (en) Method of fabricating a metal oxide thin film substrate for OLED
JP2007059195A (ja) 上面発光型有機電界発光素子
JP2019536192A (ja) トップエミッション型oled表示基板、トップエミッション型oled表示装置、及びトップエミッション型oled表示基板の製造方法
JP2009117500A (ja) 有機el素子
US10276834B2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WO2019033794A1 (zh)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及其电极
WO2014136723A1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9194010A1 (ja) 透明導電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有機デバイス
TWI673898B (zh) 用於有機發光二極體之光萃取基板、製造其之方法、及包含其之有機發光二極體裝置
JP4975699B2 (ja)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9016478A (ja) 有機el素子、ならびに、当該有機el素子を含む照明装置、面状光源、および表示装置
JP4343676B2 (ja) 有機発光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