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004134A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converter for class D audio power amplifiers - Google Patent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converter for class D audio power amplifier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004134A
TW201004134A TW098120158A TW98120158A TW201004134A TW 201004134 A TW201004134 A TW 201004134A TW 098120158 A TW098120158 A TW 098120158A TW 98120158 A TW98120158 A TW 98120158A TW 201004134 A TW201004134 A TW 20100413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pply voltage
positive
voltage
coupled
negati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201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Eric Mendenhall
Original Assignee
Rgb System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gb Systems Inc filed Critical Rgb Systems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0041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04134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20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 H03F3/21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3F3/217Class D power amplifiers; Switching amplifiers
    • H03F3/2173Class D power amplifiers; Switching amplifiers of the bridge typ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5/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 H02M5/4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dc
    • H02M5/4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d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5/44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d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to convert the intermediate dc into ac
    • H02M5/453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d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to convert the intermediate dc into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5/458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d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to convert the intermediate dc into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5/4585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d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to convert the intermediate dc into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having a rectifier with controlled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20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 H03F3/21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3F3/217Class D power amplifiers; Switching amplifi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20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 H03F3/21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3F3/217Class D power amplifiers; Switching amplifiers
    • H03F3/2171Class D power amplifiers; Switching amplifiers with field-effect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2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2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 H02M3/32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33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33569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having several active switching elements
    • H02M3/3357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having several active switching elements having at least one active switching element at the secondary side of an isolation transformer
    • H02M3/3359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having several active switching elements having at least one active switching element at the secondary side of an isolation transformer having a synchronous rectifier circuit or a synchronous freewheeling circuit at the secondary side of an isolation transformer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 H03F2200/03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the amplifier being designed for audio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 H03F2200/504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the supply voltage or current being continuously controlled by a controlling signal, e.g. the controlling signal of a transistor implemented as variable resistor in a supply path for, an IC-block showed amplifier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covered by H03F3/00
    • H03F2203/2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 H03F2203/2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3F2203/21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using a combination of several amplifiers
    • H03F2203/21193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using a combination of several amplifiers the supply voltage of a power amplifier being continuously controlled, e.g. by an active potentiomet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mplifiers (AREA)

Description

201004134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么明般係用於轉換功率和放大信號的電子設備,特 別是一種提供功率至放大器的方法及裝置。 本專利申叫案主張2008年6月16日申請的美國臨時專利 申請案第61/061986號之申請曰期之權利。 【先前技術】 圖1是說明一半橋式〇類放大器的一個實例的示意圖。該 f橋式D類放大器包括一正供應電壓導軌ι〇ι '一負供應電 壓導軌1〇2、一接地103、-正供應電壓遽波電容器104、 。負i、應電壓濾波電容器! 〇5、_高端驅動器1 %、一低端 驅=1〇7、一低通輸出濾波電感器1〇8、一低通輸出濾波 電合态109和一負載110。以半橋式配置的d類音頻放大器 存在幾個電源供應的問胃。這些問題的—個實例是斷開端 充電。 斷開端充電 「干備式配置_放大器將造成「斷開端充電」, 導軌抽取㈣pumping)」,其中能量從該負載(⑽爾 β:輪出被傳遞到該空載轉換器輸出。該負載轉換器輸出 應—第一供應電壓至一第—供應電壓導軌的該電源的 =,該半橋式D類放大誇當前正從該第一供應電㈣ 一ί取電源。該空載轉換器輸出是供應-第二供應電壓至 弟一供應電壓導軌的該電源的 大器當前並不想從該第二供應電屢導:、亥橋式D類放 “电麼導軌提取電源。例如, 141050.d〇j 201004134 田间端驅動器106是活動的時,從一電源提供電源至包 括高端驅動器1()6的該半橋式D類放大器的_正供應電壓導 軌1〇卜在這期間’在該正供應電壓導執如上提供該正供 :電壓的該電源電路的一第一部分將是該負載轉換器輸 ,以及在該負供應電a導軌1〇2上提供該負供應電壓的 /電源电路的一第二部分將是該空載㈣⑽㈣)轉換器輸 出二作為另一實例,當一低端驅動器107是活動的時,從 提供電源至包括低端驅動器1G7的該半橋式D類放大 =的一負供應電壓導軌⑽。在這_,在該負供應電塵 ¥軌10 2上提供該負供應電壓的該電源電路的該第二部分 二是該負載轉換器輸出,以及在該正供應電壓導執10\: 提供該正供應電壓的該電源電路的該第—部分將是該 轉換器輸出。 違斷開端充電或導執抽取情況發生在半橋式〇類放大器 中,因為-半橋式D類放大器的該負載被轉合在該負載轉 換器輸出與接地之間以及該空載轉換器輸出的該濾波電容 益被耦合在其相應空載供應電壓導軌與接地之間。斷開端 充電將使該空載導軌的該空載供應電壓量增加,這易^它 超過該等D類放大器裝置的額定電壓,以及由於在該正向 傳遞函數中引入非線性而造成失真。 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斷開端充電的影響,通常在該正及 負電源導軌上使用高電容之電容器。然而,所需的電容不 是與該放大器的功率輸出成正比例,而是與該負载阻抗成 反比例。這意味著驅動低阻抗負载的低功率放大器需要與 141050.doc 201004134 它們較低的功率輸出不成比例的高電容量。 圖2是波形圖,說明了由於一半橋式d類放大器的作業造 成的電源電壓導軌的斷開端充電的一實例。該工作週期 (的胸皮設定在75%,使D,(即非D,與〇相反)為 25%。這在理論上將產生—輸出電壓ν_/2和—輸出電流 Vrail/2R。這使該斷開端充電電流等於d,*㈣咖。出^ 該實例的目的’該電感器1()8可被認為具有—大至足以忽 略漣波的值並將它視為一恒定電流源。 波形201描繪啟動一半橋式D類放大器的一實例的一高端 驅動器106的一啟動信號D的該電壓的一波形的一實例。波 形201在時間206變高到一啟動電壓211。波形2〇1在啟動電 壓211保持高直到時間2〇7,這時它變低到一停止電壓 212。波形201保持在停止電壓212,直到它在時間2〇8再次 變问到忒啟動電壓2 Π。波形201在啟動電壓2 I〗保持高直 到時間209,這時它再次變低到停止電壓212。波形2〇1在 止黾壓212保持低直到時間21 〇,這時它再次變高到啟動 電壓2 11。由於該實例描繪一工作週期75%,所以波形2〇 i 在啟動電壓2 11 (該時間的75%)是高以及在停止電壓2 12(該 時間的25%)是低。 波形202描繪啟動一半橋式d類放大器的一實例的一低端 驅動器107的一啟動信號D'的該電壓的一波形的一實例。 波形202在時間206變低到一停止電壓2 14。波形202在停止 電壓2 14保持低直到時間2 0 7,這時它變高到一啟動電壓 2 1 3。波形2 0 2保持在啟動電壓2 1 3,直到它在時間2 0 8再次 141050.doc 201004134 變低到停止電壓214。波形202在停止電壓214保持低直到 時間209,這時它再次變高到啟動電壓213。波形2〇2在啟 動電壓213保持高直到時間210,這時它再次變低到停止電 壓214。由於該實例描繪一工作週期D 75%,所以d,的波形 202在啟動電壓213(該時間的25%)是高以及在停止電壓 214(該時間的75%)是低。 波形203描繪在一高端驅動器1〇6與—低端驅動器1〇7的 一結ill的一電壓的一波形的一實例。波形2〇3在時間2〇6 變高到一正供應電壓216。波形2〇3在正供應電壓216保持 高直到時間207,這時它變低到一負供應電壓217。波形 203保持在負供應電壓217 ,直到它在時間2〇8再次變高到 該正供應電壓216。波形203在正供應電壓216保持高直到 時間209,這時它再次變低到負供應電壓217。波形2〇3在 負供應電壓217保持低直到時間21〇,這時它再次變高到正 供應電壓216。由於該實例描繪一工作週期75%,所以波 形203在正供應電壓216(該時間的75%)是高以及在負供應 電壓217(該時間的25%)是低。電感H1G8和電容器⑽作: 一低通濾波器以過濾掉在該正供應電壓2丨6與該負供應電 壓217之間切換的該高頻’形成一穩定電壓218,該穩定電 壓是從該負供應電壓217到該正供應電壓216的方向的 75%(即,在該實例中是在該正供應電壓的接近一半其中 接地U)3有-接地„,該接地電麼是位於該正供應電塵 21 6與該負供應電壓21 7的中間)。 波形204描繪一充電電流112的一波形的—實例,該電流 141050.doc 201004134 當該高端驅動器106是活動的時侯流動。波形204在時間 206變到一負電流位準220。波形204保持在該負電流位準 220直到時間207,這時它變到一零電流位準21 9。波形204 保持在零電流位準2 19,直到它在時間208再次變到負電流 位準220。波形204保持在負電流位準220直到時間209,這 時它再次變到零電流位準219。波形204保持在零電流位準 2 1 9直到時間2 1 0,這時它再次變到負電流位準220。由於 該實例描繪一工作週期75%,所以波形204 75%的時間是 在負電流位準220以及25%的時間是在零電流位準219。 波形205描繪一充電電流11 3的一波形的一實例,該電流 當該低端驅動器1 07是活動的時候流動。波形205從時間 206到時間207保持在一零電流位準22 1。波形205在時間 207變到一正電流位準222。波形205保持在正電流位準 222,直到它在時間208再次變到零電流位準221。波形205 保持在零電流位準22 1直到時間209,這時它再次變到正電 流位準222。波形205保持在正電流位準222直到時間2 1 0, 這時它再次變到零電流位準22 1。由於該實例描繪一工作 週期75%,所以波形205 75%的時間是在零電流位準22 1以 及25%的時間是在正電流位準222。 經由將該導數設定為零並求出D可推導出斷開端充 電的最壞情況。例如,其中Vout=2*Vrail*D=Vrail, Iout=Vout/R以及Ichg=( 1-D)*Iout(即該斷開端充電電流), Ichg=(l-D)*Iout=(l-D)Vout/R=(-2*Vrail*DA2+3*Vrail*D-Vrail)/R。 如下將該導數設定為零:dIchg/dD=(-2*Vrail*(2*D)+3*Vrail)/R=0。 141050.doc 201004134 與將該工作週期D設定在75%的該實例相—致,用d = 3/4 求出該等式,作為最壞情況,斷開端充電發生在d = 3/4 和Vout=Vrail/2。因此,如下用D=3/4實施求出Ichg :
Ichg=(-2*Vrail*(3/4)^2+3*Vrail*(3/4)-Vrail)/R=yraiI/(8*R)。 對於典型音頻應用’ Ichg的最壞情況將是在2〇 Hz的一方 波’其中 V〇Ut=Vrail/2。因此,lchg=C*dV/dt。因此, Vrail/(8*R)=C*(Vrail/8)/50 mS ’ 將在 VraiI/8的 V中的理想 皮化s又疋為一 12.5%變化。因此,c = i/(2〇*R)。因此,對 於一八歐姆負載,C=6250微法。如上所述,c的值是該輸 出阻抗而不是該輸出功率的函數,所以不管街州和該輸出 功率的值,以上計算對於一給定的Vrail的》皮動百分比和一 給定輸出阻抗是有效的。如果只使用正弦波,實際電容可 能是更小,但是結果保持不變,即c是與R成反比,不是與 功率成正比。以上計算顯示為了在峰值力以1/2的一 2〇 HZ = ,期間保持充電到該啟動導軌電壓的1/8(即12.5%),該電 品f疋1/(20*R)法拉,或對於在八歐姆的每個導軌是 数法。攻將需要在4歐姆的每個導軌是⑻微法或 a °姆的每個導軌是25,000微法。'總電容50,000微法是非 =的並且對於低功率設計是不符實需的,因為高電容值 =器通常昂貴且實體尺寸大,這兩者都是與在現代電子 。Q3e般較佳的是低成本和小體積背道而驰的。 * θ ^圖,說明由於斷開端充電導致的電源電壓導 轨波動的-營, ' ,日… ]。该波形圖是可使用-示波器獲得以觀看 喊的—實際電路的波形的—個實例。波形3〇1描 141050.doc 201004134 繪在整流之前在一變壓器次級 兒,及的S亥輸出的一交流 波形。波形302描繪一具有 乂,瓜(AL) 波的直流(DC)電源電壓導執。 ^ i古〜 等軌“種情況下,在4歐姆的 具有—2GHZ正弦波(―方波將是更旬的每個導軌是1000 微法獲得一 50%電壓上升。為了實現卜 軌將採用15,000微法。 。‘堅上升’每個導 穩壓器 經由使用一穩壓電源,提供 的難度更複雜,它們通常橋式_放大器 膝。卢^接本 ,、土於s亥正供應電壓導軌穩 在每種情況下,該負供應電屢導勅旦& / 土 ¥執置的任何增加不會 進入相饋迴路。以,這種增加將 該正導執是負載的且 & 果 哭為μ _ 疋辦開鸲充電的,則該放大 σ又,一可能的過壓和非線性的影鲤^ 1 載的,Κ ^ a 。如果該負導軌是負 二V:: 降到零而該回饋迴路不會採取校正措 二降輸出電壓下降。該放大器 被放大功率輸出’且該信號的失真 大’謂該較功率和該放大器 成不利影響。 刑®的萆a 口0貝造 乍為種替代,如果該正及負輸出供^ 到該辑壓+放 出1、應的和被用於回饋 ’d屯路’則在該r斷開端充 1A 將造成該鲁哉-首 導執中的任何増加 、栽‘轨中相應的減少,使^r # I:果該^執是…的壓: 真被放大降輪出電壓造成較低的功率輪出,且該信號的失 141050.doc 201004134 典型的先刚技術包括大電容器和未穩壓供應以減少一半 橋式D類放大器的這些影響,但是仍然存在導執下降(即無 效的負載穩壓),降低了輸出功率以及不能實現線性穩 壓。此外,在該等電源電路中的該等大電容器增加了利用 它們的放大器的成本和實體尺寸。 其他先前技術使用胃全橋式D類放大器㈣免這些問 題。然而,全橋式D類放大器有幾個缺點,如在該等輸出 終端上存在大直流偏移’ ^能以橋式單聲道模式操作兩個 通道到-負載,以及它們需要半橋式D類放大器兩倍的輸 出驅動器級和輸线波器、,這增加了全橋式d類放大器的 成本和實體尺寸。 因此’需要-種避免先前技術的該等缺點的解決方法。 【發明内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在D類放大器中.圭 T功率轉換的方法及裝 置。經由在一制半橋式電源中使用同步整流器而實現該 :率轉換,採用該正及負導軌的和作為回冑,以便有助於 :正及負輸出導軌之間的能量傳遞。這最大限度地減少了 =端充電和導軌下降的該等影響以及實現了良好的線性 祕,料允許使料常小的低值輪 【實施方式】 所附㈣,本發明之特徵變得更明顯,且熟習 此項技術者可更好地理解本發明。 2不同圖中使用相同參考符號表示類似或相同的項目^ 考明&供-種在D類放大器中功率轉㈣方法及裝 141050.doc 201004134 置。經由在一穩壓半橋式電源中使用同步整流器來實現該 功率轉換,採用該正及負導軌的和作為回饋,以便有助於 在正及負輪出導轨之間的能量傳遞。這最大限度地減少了 斷開端充電和導軌下降的該等影響,並實現了良好的線性 穩壓,同時允許使用非常小的低值輸出電容器。 圖4是一波形圖,說明—按照至少—實施例之電源供應 電壓導軌穩壓的實例。波形4〇1描繪—在整流之前於一變 C 人級繞組之该輸出的交流波形。波形4们描繪一基本 上與由於斷開端充電引起之漣波無關的正電源供應電壓導 軌。波形403描繪-基本上與由於斷開端充電引起之連波 無關的負電源供應電壓導執。從該圖可看丨,該實施例可 實現(例如)一3%之軌道電壓的上升,其中每一軌道僅具 50U法以20 Hz正弦波進入4歐姆。如果使用先前技 術則%壓上升里將需要大約兩個數量級以上的電容。 雖然先前在先前技術電源設計中使用同步整流器以減少 該等被動輸出整流器中的損失,但是這些設計不能利用裂 置(如M〇SFET)的雙向導電性。然而,按照至少一實施 例,、有又向‘包性的同步整流器被用於在輸出之間傳遞 能量,即從該空載導軌到該負載導執。能量的這種傳遞有 效地抵消在先前技術半橋式D類功率放大器的功率供應中 發生的斷開端充電。 i在先前技術電源設計中也使用同步整流器以便將能量從 »亥負載傳遞回到该源,但是由於環流(士叩⑶rrent), 已、丄凡成的拓撲結構通常受到復大的閒置損失。然而,按 141050.doc -12· 201004134 照至少一實施例,經由同步整流器之能量的有效傳遞為D 類功率放大器系統中的斷開端充電現象提供有效補償。 同步整流器的使用允許從該正及負導軌的和採用該回 饋,因為最大限度地減少了浮動和下降,以及該D類放大 器受到過壓保護。 圖5是說明按照至少一實施例的一 D類放大器的功率轉換 的一裝置的一實例的示意圖。提供了初級供應電壓導執, 例如第一初級供應電壓導執506和第二初級供應電壓導軌 507。例如,第一初級供應電壓導軌506可能是一正初級供 應電壓導軌以及第二初級供應電壓導軌507可能是一負初 級供應電壓導軌。一第一初級供應電容器508被連接在第 一初級供應電壓導軌506與變壓器初級繞組510的一第一端 之間。一第二初級供應電容器509被連接在第二初級供應 電壓導軌507與變壓器初級繞組510的該第一端之間。一第 一初級開關5 11被連接在第一初級供應電壓導軌506與變壓 器初級繞組5 1 0的一第二端之間。一第二初級開關5 12被連 接在第二初級供應電壓導執507與變壓器初級繞組5 1 0的一 第二端之間。 一變壓器第一次級繞組5 1 5的一第一端被連接到一第一 二極體5 1 9的一陽極和一第一開關523的一第二端以及一第 二二極體520的一陰極和一第二開關524的一第一端。該變 壓器第一次級繞組5 1 5的一第二端被連接到接地503。一變 壓器第二次級繞組5 16的一第一端被連接到接地503。一變 壓器第二次級繞組5 1 6的一第二端被連接到一第三二極體 141050. doc -13- 201004134 52丨的一陽極和一第三開關525的一第二端以及一第四二槌 體522的一陰極和一第四開關526的—第一端。一正供應電 壓導軌501被連接到該第一開關523的一第一端、該第—二 極體519的一陰極、該第三二極體521的一陰極和該第三開 關525的該第一端。—負供應電壓導軌5〇2被連接到該第二 開關524的-第二端、該第二二極體別的—陽極、該第四 二極體522的一陽極和該第四開關526的一第二端。 第耦合電感益繞組528與該正供應電壓導執5〇1串聯 耦合,以及一第二耦合電感器繞組529與該負供應電壓導 執502串聯耦合。該第一耦合電感器繞組528被感應耦合到 該第二耦合電感器繞組5 2 9使得以相反方向耦合該第—耦 合電感器繞組528和該第二耦合電感器繞組529,如由該圖 中的該等圓點表示。-正供應渡波電容器5()4被耗合在該 正供應電壓導執5()1與接地5〇3之間…負供應濾波電容器 5〇5被耦合在該負供應電壓導轨5〇2與接地5〇3之間。該正 供應電壓導軌530和該負供應電壓導軌531被耦合到控制系 統527。控制系統527監視該正供應電壓導執53〇和該負供 應電壓導軌531並提供-第-信號513以控制第—初級開關 511 '第一開關523和第四開關526以及提供一第二信號Η* 以控制第二初級開關5丨2、第二開關5 2 4和第三開關$ 2 2。 圖6是說明按照至少一實施例的—D類放大器的功率轉換 的一電源的一實例的示意圖。提供了初級供應電壓導軌,、 例如第一初級供應電壓導軌506和第二初級供應電壓導轨 5〇7。一電容器532被耦合在第一初級供應電壓導軌5〇6與 141050.doc • 14、 201004134 第二初級供應電壓導軌507之間。例如,第一初級供應電 壓導軌506可能是一正初級供應電壓導軌以及第二初級供 應電壓導軌5〇7可能是一負初級供應電壓導軌。一第一初 級供應電容器508被連接在第一初級供應電壓導執506與變 壓器初級繞組5 10的一第一端之間。一第二初級供應電容 器509被連接在第二初級供應電壓導執507與變壓器初級繞 組5 10的該第一端之間。一第一初級開關511被連接在第一 初級供應電壓導執506與變壓器初級繞組510的一第二端之 間。一第二初級開關512被連接在第二初級供應電壓導軌 5 07與變壓器初級繞組510的一第二端之間。一第一初級開 關控制端被耦合到一第一初級開關控制變壓器繞組601的 一第一端。該第一初級開關控制變壓器繞組601的一第二 端被耦合到該變壓器初級繞組5 10的該第二端。一第二初 級開關控制端被耦合到一第二初級開關控制變壓器繞組 602的一第二端。該第二初級開關控制變壓器繞組602的一 第一端被耦合到第二初級供應電壓導軌507。該第一初級 開關控制變壓器繞組60 1和該第二初級開關控制變壓器繞 組602被感應耦合到一第一開關控制變壓器繞組603、一第 二開關控制變壓器繞組604和一第三開關控制變壓器繞組 605、一第四開關控制變壓器繞組606和一脈寬調變器輸出 變壓器繞組701。 一變壓器第一次級繞組5 1 5的一第一端被連接到一第一 二極體5 19的一陽極和一第一開關523的一第二端以及一第 二二極體520的一陰極和一第二開關524的一第一端。該變 141050.doc -15- 201004134 壓器第一次級繞組515的一第二端被連接到接地5〇3。一 變 壓器第二次級繞組5 16的一第_端被連接到接地5〇3。 變 壓器第二次級繞組5 16的一第二端被連接到一第三二極體 521的一陽極和一第三開關525的一第二端以及—第四— 體522的一陰極和一第四開關526的一第一端。一正供應略 壓導軌501被連接到該第一開關523的一第一端、該第二: 極體519的一陰極、該第三二極體521的一陰極和該 ^ —'開 關525的該第一端。一負供應電壓導軌5〇2被連接到該第二 開關524的一第二端、該第二二極體520的一陽極、該第= 一極體522的一陽極和該第四開關526的一第二端。 第耦合電感器繞組528與該正供應電壓導軌5〇 i串聯 耦。,以及—第二耦合電感器繞組529與該負供應電壓導 軌Μ)2串聯耗合。該第—輕合電感器繞組$職感應叙合到 該第二耦合電感器繞組529使得以相反方向耦合該第—耦 〇電感為繞組528和該第二耦合電感器繞組529,如由該圖 中的該等圓點表示。—正供應濾波電容器5G4被麵合在节 正供應電壓導軌530與接地5〇3之間。—負供應滤波電容器 5〇5被叙合在該負供應電壓導軌531與接地5〇3之間。該正 供應電壓導軌530和該負供應電壓導軌531被搞合到控制系 先7控制系統527監視該正供應電壓導軌53〇和該負供 應電壓導執⑶並提供—第—信號513以控制第—初級開關 川、弟—開關523和第四開關似以及提供一第二信號514 以控制第二初級開關512、第二開關524和第三開關525。 按照至少—實施例,該第一信號513和該第二信號514可 141050.doc -16- 201004134 被實施作為一施加到脈寬調變器輸出變壓器繞組7 01的交 流(AC)信號。該脈寬調變器輸出變壓器繞組701被感應耦 合到該第一初級開關控制變壓器繞組601、該第二初級開 關控制變壓器繞組602、一第一開關控制變壓器繞組603、 一第二開關控制變壓器繞組604、一第三開關控制變壓器 繞組605和一第四開關控制變壓器繞組606。 該第一開關控制變壓器繞組603的一第一端被耦合到第 一開關523的一第一開關控制端。該第一開關控制變壓器 繞組603的一第二端在節點5 17被耦合到該變壓器第一次級 繞組5 1 5的該第一端。該第二開關控制變壓器繞組604的一 第一端被耦合到負供應電壓導軌502。該第二開關控制變 壓器繞組604的一第二端被耦合到該第二開關524的一第二 開關控制端。該第三開關控制變壓器繞組605的一第一端 在節點5 1 8被耦合到該變壓器第二次級繞組5 1 6的一第二 端。該第三開關控制變壓器繞組605的一第二端被耦合到 該第三開關525的一第三開關控制端。該第四開關控制變 壓器繞組606的一第一端被耦合到一第四開關526的一第四 開關控制端。該第四開關控制變壓器繞組606的一第二端 被耦合到負供應電壓導軌502。 圖7是說明按照至少一實施例的一 D類放大器的功率轉換 的一電源控制電路的一實例的示意圖。電阻器704的一第 一端和電阻器702的一第一端被耦合到正供應電壓導軌 530。電阻器704的一第二端被耦合到電容器705的一第一 端。電容器705的一第二端、電阻器702的一第二端和電阻 141050.doc 17 201004134 器703的一第一端被耦合到穩壓器7〇6的— 入。電阻哭703的一箪-山 、堅器控制輸 电P D„ 703的第二端和穩壓器706的一 負供應電壓導軌531。電阻器707的一第端被耦合到 的一第一端被耦合到輔助(houseke i ° 722。帝阻薄711砧一哲 Ρ 聲供應導軌 迅 Is 11的 第二端被耦合到電容器71 2 ^ 端、電容器714的一第—端、穩壓器7〇6的一二2的-第-緣體708的一發光二極體(LED) 7〇9的一陰 、一邑 K议。雷阻哭 的一第二端被耦合到光絕緣體7〇8的LED 7 ^ 的—陽極。雷 端。電阻 到穩壓器 谷器712的一第二端被耦合到電阻器713的—第 器713的一第二端和電容器714的一第二端被耦合 706的該穩壓器控制輪入。 13 先絶緣體708的光電電晶體71〇的一集極 71 ς^ $ I至>J電阻器 715的一弟一端及電阻器716的一第一端。 ^ 电F且器7 1 5的一 第一端被搞合到脈寬調變器71 7的一 VREF給λ ^ 铷八,該脈寬調 變器例如可能是一德州儀器(Texas Instru
leiUs)UC3525A 調節脈寬調變器。電阻器716的一第二端被釦 蜗合到脈寬調 變器717的一NI mPUT端。光耦合器708的光電電晶體71〇 的一發射極被耦合到電容器71 8的一第一端、電阻器719的 一第一端和脈寬調變器7Π的一接地端。電容器718的一第 二端被耦合到脈寬調變器7 1 7的一 CT端及一 DISCHARGE 端。電阻器719的一第二端被耦合到脈寬調變器71 7的一 RT 端。脈寬調變器717的一 COMP端被耦合到脈寬調變器717 的一 INV INPUT端。脈寬調變器717的一 0UTB端被耦合到 電容器720的一第一端。電容器720的一第二端被耦合到脈 141050.doc -18- 201004134 寬調變器輸出變壓器繞組701的一第一端。脈寬調變器717 的一 OUTA端被耦合到脈寬調變器輸出變壓器繞組70 1的一 第二端。 圖8是說明按照至少一實施例的一 D類放大器的功率轉換 的一電源控制電路的一穩壓器706的一實例的示意圖。穩 壓器706的一穩壓器控制輸入被耦合到比較器801的一非反 相輸入。穩壓器706的一正端被耦合到比較器801的一正供 應端、NPN電晶體803的一集極和二極體804的一陰極。穩 壓器706的一負端被耦合到比較器80 1的一負供應端、電壓 參考802的一負端、NPN電晶體803的一發射極和二極體 804的一陽極。電壓參考802的一正端被耦合到比較器801 的一反向輸入。比較器801的一輸出被耦合到NPN電晶體 803的一基極。按照至少一實施例,可使用分立元件或使 用一積體裝置實施穩壓器706,例如如德州儀器TLV43 1B 低電壓可調節精密並聯穩壓器。 圖9A和9B是說明一種按照至少一實施例的一 D類放大器 的功率轉換的方法的流程圖。該方法在步驟901中開始, 其中正及負供應電壓被施加到一 D類功率放大器。步驟901 可包括步驟907及/或908。在步驟907中,該正及負供應電 壓經由一耦合電感器被耦合到該D類功率放大器。該正供 應電壓的該第一繞組被感應耦合到該負供應電壓的一第二 繞組。在步驟908中,在該耦合電感器之後用一第一和第 二電容器濾波該正及負供應電壓。該第一電容器被連接在 該正供應電壓與接地之間。該第二電容器被連接在該負供 141050.doc -19- 201004134 應電壓與接地之間。 從步驟901,該方法繼續到步驟902。在步驟902中,比 較該正與負供應電壓之間的差》從步驟902,該方法繼續 到步驟903。在步驟903中,基於該差產生一脈寬調變控制 信號。從步驟903 ’該方法繼續到步驟904。在步驟904 中’基於該脈寬調變控制信號控制同步整流器。步驟904 可包括步驟909、910及/或911。在步驟909中,一第一雙 向導電裝置被促使導電以回應該脈寬調變控制信號的一第 一極性的第一脈衝。在步驟91〇中,一第二雙向導電裝置 被促使導電以回應該脈寬調變控制信號的一第二極性的第 二脈衝。在步驟911中,該脈寬調變控制信號經由一變壓 器被耦合到該等同步整流器。 從步驟904,該方法繼續到步驟9〇5。在步驟9〇5中,允 許電流流過該等同步整流器的一同步整流器的一 MOSFET。該MOSFET與一二極體並聯耦合。該電流流動 發生在由遠二極體阻擋的—方向中。從步驟9〇5,該方法 繼續到步驟906。在步驟906中,經由該等同步整流器轉移 電荷以補償斷開端充電。 雖然可使用類比電子裝置實施按照至少—實施例的該控 制系統,但是該控制系統可按照至少一實施例而包含數位 控制電路。例如’可使用一微控制器實施該控制系統以實 :上述該等方法步驟的一些或全部。不是由數位控制電路 貫施的任何功能可使用類比電子裝置實施。 口匕搖述了種D類放大器的功率轉換的方法及裝 141050.doc -20. 201004134 J:雖然在某些具體實施例方面已經描述本發明 ==術者將清楚,本發明的該等發明特徵同樣也 —適用、 内:、他貝施例,這些實施例之全部都意為在本發明的範圍 【圖式簡單說明】 圖1是說明-半橋式_放大器的一實例的示意圖; 圖2是-顯示電㈣時序圖,說明由於一半橋式d類放大 益的作業導致的電源電壓導軌的斷開端充電的一實例; 圖3是-顯示電壓的時序圖,說明由於斷開端充電導致 的電源供應電壓導執波動的一實例; 圖4是一顯示電壓的時序圖,說明按照至少一實施例的 弘源供應電壓導軌穩壓的一實例; 圖5疋D兒明知照至少一實施例的一 D類放大器的功率轉換 的一裝置的一實例的示意圖; 圖6是說明按照至少一實施例的一 D類放大器的功率轉換 的一電源的一實例的示意圖; 圖7是說明按照至少一實施例的一 D類放大器的功率轉換 的一電源控制電路的一實例的示意圖; 圖8疋6兒明按照至少一實施例的一 D類放大器的功率轉換 的—電源控制電路的一穩壓器的一實例的示意圖;及 圖9A和9β是說明一種按照至少一實施例的—d類放大器 的功率轉換的方法的流程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1 正供應電壓導軌 141050.doc -21 - 201004134 102 負供應電壓導軌 103 接地 104 正供應電壓濾波電容器 105 負供應電壓濾波電容器 106 高端驅動器 107 低端驅動器 108 低通輸出滤波電感器 109 低通輸出濾波電容器 110 負載 111 結 112 充電電流 113 充電電流 201 波形 202 波形 203 波形 204 波形 205 波形 206 時間 207 時間 208 時間 209 時間 210 時間 211 啟動電壓 212 停止電壓 141050.doc -22- 201004134 213 啟動電壓 214 停止電壓 215 停止電壓 216 正供應電壓 217 負供應電壓 218 穩定電壓 219 零電流位準 220 負電流位準 C 221 零電流位準 222 正電流位準 301 波形 302 波形 401 波形 402 波形 403 波形 501 正供應電壓導軌 " 502 負供應電壓導執 503 接地 504 正供應濾波電容器 505 負供應濾波電容器 506 第一初級供應電壓導轨 507 弟二初級供應電壓導軌 508 第一初級供應電容器 509 第二初級供應電容器 141050.doc -23- 201004134 510 變壓器初級繞組 511 第一初級開關 512 第二初級開關 513 第一信號 514 第二信號 515 變壓器第一次級繞組 516 變壓器第二次級繞組 517 節點 5 18 節點 519 第一二極體 520 第二二極體 521 第三二極體 522 第四二極體 523 第一開關 524 第二開關 525 第三開關 526 第四開關 527 控制系統 528 第一耦合電感器繞組 529 第二耦合電感器繞組 530 正供應電壓導執 53 1 負供應電壓導軌 532 電容器 603 第一開關控制變壓器繞組 141050.doc -24- 201004134 604 第二開關控制變壓器繞組 605 第三開關控制變壓器繞組 606 第四開關控制變壓器繞組 701 脈寬調變器輸出變壓器繞組 702 電阻器 703 電阻器 704 電阻器 705 電容器 ( 706 穩壓器 707 電阻器 708 光絕緣體 709 發光二極體 710 光電電晶體 711 電阻器 712 電容器 713 電阻器 714 電容器 715 電阻器 716 電阻器 717 脈寬調變器 718 電容器 719 電阻器 722 輔助電壓供應導軌 723 電壓參考 141050.doc -25- 201004134 801 802 803 804 比較器 電壓參考 NPN電晶體 二極體 141050.doc -26-

Claims (1)

  1. 201004134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方法,其包括: 施加正及負供應電壓至一 D類功率放大器; 比較該正與負供應電壓之間的差; 基於該差產生一脈寬調變控制信號;及 基於該脈寬調變控制信號控制同步整流器。 2 _如請求項1之方法,進一步包括: 經由該等同步整流器轉移電荷以補償斷開端充電。 * 3.如請求項1之方法,進一步包括: 允許電流流過該等同步整流器之一同步整流器之一 MOSFET,其中該MOSFET與一二極體並聯耦合,其中 該電流流動發生在由該二極體阻擋之一方向中。 4.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控制該等同步整流器包括: 促使一第一雙向導電裝置導電,以回應該脈寬調變控 制信號之一第一極性之第一脈衝;及 促使一第二雙向導電裝置導電,以回應該脈寬調變控 v 制信號之一第二極性之第二脈衝。 5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施加該正及負供應電壓至該D .類功率放大器包括: 經由一耦合電感器,將該正及負供應電壓耦合到該D 類功率放大器,其中該正供應電壓之一第一繞組被感應 耦合到該負供應電壓之一第二繞組。 6.如請求項5之方法,其中該施加該正及負供應電壓至該D 類功率放大器進一步包括: 141050.doc 201004134 在該耦合電感器之後,分別以一第一和第二電容器濾 波該正及負供應電壓,該第一電容器被連接在該正供應 電壓與接地之間,且該第二電容器被連接在該負供應電 壓與接地之間。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控制該等同步整流器包括: 經由一變壓器將該脈寬調變控制信號耦合到該等 整流器。 v 裡屐置,其包括 包括同步整流器之電源電路; 一耦合到該電源電路之D類放大器;及 一輕合到該電源電路之雷泝枘制 <电源拴制電路,該電源控制電 路基於由該電源電路提供 捉仏之正及負供應電壓間的差提俾 9. 一脈寬調變控制信號以控制該電源電路。 “ 如請求項8之裝置’其中哕脈命 、K + Υ及脈見调變控制信號控制节兩 源電路之該等同步整流器。 制及包 10·如請求項9之裝置,苴中妹 ^ _ 、甲、a由该專同步整流器之電苻沾 轉移補償了由於該D_ 7的 ..員功率放大器之作業引起之在嗲j 及負供應電壓上之雷六_ ^ Λ JL 電奋益的斷開端充電。 11. 如請求項丨〇之裝置, 中该寺同步整流器包括: ,、一極體並聯之雙向導電裝置。 12. 如請求項u之裝置’复 ^ ± '、中§亥專雙向導電裝置包括: ^'屬氧化物半導I#错μ & 13. 如請求項U之裝置體(M〇SFET)。 -變堡器,其將該脈寬調變控制信㈣合到該等 14J050.doc 201004134 MOSFET之該等閘極。 14. 如請求項8之裝置,進一步包括: 一耦合電感器,其中該耦合電感器將該正及負供應電 壓從該電源電路耦合到該D類放大器,該耦合電感器包 括一與該正供應電壓串聯之第一繞組和一與該負供應電 壓串聯之第二繞組,該第一繞組被感應耦合到該第二繞 組。 15. 如請求項14之裝置,進一步包括: / 一從該第一繞組耦合到接地之第一電容器;及 一從該第二繞組耦合到接地之第二電容器。 16. —種裝置,其包括: 一包括一比較器和一電壓參考之穩壓器,該比較器被 耦合到一 D類功率放大器之一正供應電壓和一負供應電 壓,用於比較從該正供應電壓與該負供應電壓間之差獲 得之一比較電壓與該電壓參考之一參考電壓;及 一脈寬調變器,該脈寬調變器被耦合到該穩壓器,用 I 於產生一脈寬調變控制信號,以經由控制一電源電路之 同步整流器而控制該正供應電壓和該負供應電壓,該電 •源電路提供該正供應電壓和該負供應電壓。 17. 如請求項16之裝置,進一步包括·· 一變壓器,其將該脈寬調變控制信號耦合到該等同步 整流器。 18. 如請求項17之裝置,進一步包括: 一光耦合器,其將該穩壓器耦合到該脈寬調變器。 141050.doc 201004134 19. 如請求項18之裝置,進一步包括: 一從該正供應電壓耦合到接地之第一電容器;及 一從該負供應電壓耦合到該接地之第二電容器, 其中當該D類放大器正從該正供應電壓作業時,該 第二電容器受到斷開端充電之影響。 20. 如請求項18之裝置,進一步包括: 一分壓器,用於從該正供應電壓與該負供應電壓間之 該差獲得該比較電壓。 141050.doc
TW098120158A 2008-06-16 2009-06-16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converter for class D audio power amplifiers TW201004134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6198608P 2008-06-16 2008-06-16
US12/483,736 US7839215B2 (en) 2008-06-16 2009-06-12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converter for class D audio power amplifier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04134A true TW201004134A (en) 2010-01-16

Family

ID=41414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20158A TW201004134A (en) 2008-06-16 2009-06-16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converter for class D audio power amplifiers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4) US7839215B2 (zh)
EP (1) EP2301149B1 (zh)
CN (1) CN102124647A (zh)
CA (1) CA2728337A1 (zh)
TW (1) TW201004134A (zh)
WO (1) WO201000547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57159B (zh) * 2021-04-21 2022-03-01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音訊處理電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95691B2 (en) 2008-07-14 2015-03-31 Audera Acoustics Inc. Audio amplifier
US7986187B1 (en) 2010-03-04 2011-07-26 Bose Corporation Versatile audio power amplifier
US8350537B2 (en) * 2010-03-04 2013-01-08 Bose Corporation Power supply transient response improving
CN101895205B (zh) * 2010-07-27 2012-10-24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频器
US9054658B2 (en) * 2011-05-13 2015-06-09 Bose Corporation Power supply with rectifier protection
EP2536014B1 (en) * 2011-06-15 2016-12-28 Icepower A/S A two mode converter for audio amplifiers
US8754705B2 (en) 2011-08-01 2014-06-17 Crestron Electronics Inc. Audio amplifier power supply with inherent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US8410851B1 (en) * 2011-09-12 2013-04-02 Wen-Hsiung Hsieh Switching amplifier with an inductor
US8451057B2 (en) * 2011-11-02 2013-05-28 Wen-Hsiung Hsieh Switching amplifier using inductor current feedback
CN103107784A (zh) * 2011-11-09 2013-05-15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D类射频功率放大电路
US9602067B2 (en) * 2011-11-15 2017-03-21 Wen-Hsiung Hsieh Switching amplifier with pulsed current supply
CN103368365A (zh) * 2012-04-03 2013-10-2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源电路
US8947163B2 (en) 2012-05-02 2015-02-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plit capacitors scheme for suppressing overshoot voltage glitches in class D amplifier output stage
US9013239B2 (en) * 2012-05-15 2015-04-21 Crestron Electronics Inc. Audio amplifier power supply with inherent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GB2510395A (en) * 2013-02-01 2014-08-06 Nujira Ltd Voltage supply stage for an envelope tracking modulated power supply
CN104375544B (zh) * 2014-08-01 2018-03-09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毫米波放大器时序直流电源
US9973158B1 (en) 2016-10-31 2018-05-15 Rgb Systems, Inc. Power supply for class D amplifier in energy efficient applications
US10014831B1 (en) * 2017-02-23 2018-07-03 Crestron Electronics, Inc. Audio amplifier power supply rail-balancing and anti-pumping system
IT201800002466A1 (it) * 2018-02-07 2019-08-07 St Microelectronics Srl Circuito integrato per implementare un amplificatore audio, relativo amplificatore audio
IT201800002464A1 (it) 2018-02-07 2019-08-07 St Microelectronics Srl Convertitore elettronico, relativo sistema audio, circuito integrato e procedimento per operare un convertitore elettronico
RU2692699C1 (ru) * 2018-07-05 2019-06-26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Концерн "Океанприбор" Ключевой регулятор напряжения
CN110190753B (zh) * 2019-05-29 2021-01-05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直流变换器状态反馈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US11777415B2 (en) * 2021-04-26 2023-10-03 Harman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Incorporated Synchronous rectification to mitigate rail pumping in a single-ended Class D amplifi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86436A (en) * 1974-02-06 1975-05-27 Bell Telephone Labor Inc Regulator to control tracking of dual output converter
US5781419A (en) * 1996-04-12 1998-07-14 Soft Switching Technologies, Inc. Soft switching DC-to-DC converter with coupled inductors
US5986895A (en) * 1998-06-05 1999-11-16 Astec International Limited Adaptive pulse width modulated resonant Class-D converter
US6169681B1 (en) * 1999-03-03 2001-01-02 Tripath Technology, Inc. Power supply topology to reduce the effects of supply pumping
IL131117A0 (en) * 1999-07-26 2001-01-28 Eci Telecom Ltd Sine wave generator suitable for ringer
IT1316002B1 (it) * 2000-11-08 2003-03-26 St Microelectronics Srl Regolatore di tensione per circuiti a basso consumo.
AT411415B (de) * 2001-12-11 2003-12-29 Bier Guenther In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erzeugung einer einem eingangs-datenstrom folgenden wechselspannung
US6912138B2 (en) * 2002-09-03 2005-06-28 Artesyn Technologies, Inc. Synchronous rectifier control circuit
US7403400B2 (en) * 2003-07-24 2008-07-22 Harman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Incorporated Series interleaved boost converter power factor correcting power supply
CN100525083C (zh) * 2004-01-07 2009-08-05 奥特蓝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改进的脉宽调节放大器的电源拒斥的装置和方法
WO2007096761A1 (en) * 2006-02-24 2007-08-30 Bang & Olufsen Icepower A/S Audio power conversion system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57159B (zh) * 2021-04-21 2022-03-01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音訊處理電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728337A1 (en) 2010-01-14
US8253491B2 (en) 2012-08-28
EP2301149A4 (en) 2011-11-02
US20140268930A1 (en) 2014-09-18
US7839215B2 (en) 2010-11-23
EP2301149A1 (en) 2011-03-30
US20130038392A1 (en) 2013-02-14
EP2301149B1 (en) 2014-12-17
US20090309658A1 (en) 2009-12-17
US20110182087A1 (en) 2011-07-28
CN102124647A (zh) 2011-07-13
US8638169B2 (en) 2014-01-28
WO2010005478A1 (en) 2010-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004134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converter for class D audio power amplifiers
CN102195297B (zh) 用于太阳能发电设备的非隔离dc-dc转换器
US11901811B2 (en) AC-DC power converter with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US10505445B2 (en) Power converter with output voltage control
US7898218B2 (en) Power supply topologies with PWM frequency control
CN101278471A (zh) 用于两个直流电源的逆变器以及用于运行该逆变器的方法
EP2408097A1 (en) Current-fed converter
CN114793070A (zh) 多路择一输出的隔离开关电源及llc开关电路
CN113381626B (zh) 一种适于调光驱动的负载供电系统和调光驱动系统
CN103314514A (zh) 切换模式电力供应器中的效率最优化、经校准无传感器的电力/能量转换
JP5903368B2 (ja) 入力電流制限機能付き電源装置
McDonald et al.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pfc) circuit basics
US7688044B2 (en) Device for transforming and stabilizing a primary AC voltage for supplying an electric load
CN110247563A (zh) 交流-直流转换电路和方法以及充电器
CN212627697U (zh) 一种多路输出供电系统
CN210578255U (zh) 控制芯片、控制电路及电源电路
CN208459890U (zh) 一种自适应恒流源
CN214591148U (zh) 一种降压式变换电路
WO2019056830A1 (zh) 一种电流采样电路
CN215378777U (zh) 开关电源电路及应用该电路的开关电源系统
CN114069882B (zh) 一种高压电力线缆的自供电低压电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2435580U (zh) 一种高可靠性dc/dc变换器
CN109856565B (zh) 一种非隔离dc/dc变换器的功率环试验电路及控制方法
CN113676053A (zh) 开关控制电路、开关控制方法和开关电源
CN113162400A (zh) 一种降压式变换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