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946971A - Light-diffusing laminated resin film,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tiglare film, antiglare polarizer, and image display - Google Patents

Light-diffusing laminated resin film,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tiglare film, antiglare polarizer, and image display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46971A
TW200946971A TW098105144A TW98105144A TW200946971A TW 200946971 A TW200946971 A TW 200946971A TW 098105144 A TW098105144 A TW 098105144A TW 98105144 A TW98105144 A TW 98105144A TW 200946971 A TW200946971 A TW 20094697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film
light
layer
laminat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051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eiji Muro
Yasuhiro Watanabe
Tomohiro Maekawa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Publication of TW2009469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46971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 B32B27/2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using fillers, pigments, thixotroping ag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32B27/30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comprising aromatic vinyl (co)polymers, e.g. styrenic (co)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32B27/3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 B32B27/365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comprising polycarbon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2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B32B7/023Optical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5/00Coating on the layer surface
    • B32B2255/10Coating on the layer surface on synthetic resin layer or on natural or synthetic rubber lay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08Matt, dull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12Transpar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 B32B2457/202LCD, i.e.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38Anti-reflection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Description

200946971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以透明性樹脂爲基材之光擴散性層合樹 脂薄膜及其製造方法,詳細而言,係關於表面平滑特性優 良之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及其製造方法。此外,本發明 關於使用該光擴散性樹脂薄膜之防眩(防眩光)薄膜,以 及使用該防眩薄膜之防眩性偏光板及畫像顯示裝置。 【先前技術】 具有光擴散特性之薄膜,可將此貼合於透明基板來構 成光擴散板,而運用在照明蓋體或照明看板等,或是將光 擴散功能或透鏡功能賦予至液晶TV、投影TV等之構件的 各種用途。 以往,對樹脂薄膜之光擴散特性的賦予,係藉由下列 方法來進行,亦即’於成爲基材之透明性樹脂中,使具有 特定粒徑且具有與基材爲不同的折射率之透明微粒子分散 之方法(例如曰本特開平3-237133號公報(專利文獻i) )’將微粒子塗佈於由透明性樹脂所形成之基材的表面之 方法(日本特開平6-5 9 1 08號公報(專利文獻2 )),以 及將凹凸轉印於樹脂薄膜表面之方法(日本特開2〇〇〇_ 2 6708 8號公報(專利文獻3 ))等。 在此’在將具有光擴散特性之薄膜運用於上述用途等 時’較多情況爲使用接著劑或黏著劑將該光擴散性薄膜貼 合於其他薄膜或樹脂基板,或是將硬化性樹脂塗佈於該光 -5- 200946971 擴散性薄膜並予以硬化,而藉此賦予其他新的功能 ,此時當使用上述以往的光擴散性薄膜時,會因光 薄膜表面之凹凸的影響,導致使光擴散性薄膜與其 或硬化性樹脂層等之間的界面變得不安定之問題。 若將光擴散性薄膜與其他薄膜形成一體化,則因光 薄膜的表面凹凸,使氣泡容易進入於界面,此外, 會使氣泡進入之方式進行貼合,則會導致層合薄膜 大翹曲之難以進行加工的問題。再者,於貼合加工 能因黏著成份埋入於光擴散性薄膜表面的凹凸使光 薄膜表面的凹凸消失之情況,但此時會使加工前後 散特性產生較大變化,導致對最終產品的設計造成 問題。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平3 - 2 3 7 1 3 3號公報 專利文獻2 :日本特開平6 - 5 9 1 0 8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0-267088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本發明係爲了解決上述課題而創作出之發明, 於提供一種表面平滑且凹凸較少之光擴散性樹脂薄 製造方法。此外’本發明之其他目的在於提供一種 光擴散性樹脂薄膜之防眩薄膜,以及使用該防眩薄 眩性偏光板及畫像顯示裝置。 。然而 擴散性 他薄膜 例如, 擴散性 若以不 產生較 時,可 擴散性 的光擴 影響之 目的在 膜及其 使用該 膜之防 200946971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發明爲具備:由分散有重量平均粒徑爲1〜20μηι的 光擴散劑之透明性樹脂所形成之樹脂層(A )、層合於該 樹脂層(A)之一方的表面之第1透明樹脂層(B)、以及 層合於另一方的表面之第2透明樹脂層(B),且厚度爲 3 0〜5 0 0 μιη之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其係將藉由使用形 成該樹脂層(A )之樹脂組成物 '形成該第1透明樹脂層 (B )之樹脂組成物、與形成該第2透明樹脂層(B )之樹 脂組成物之共擠壓成形而製得之層合薄膜的至少單面,在 接觸於彈性軋輥之狀態下使該層合薄膜成形而成。在此, 本發明之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當以樹脂層(A )中之 光擴散劑的濃度爲X (重量% ),以第1及第2透明樹脂 層(B)的厚度分別爲Υ(μπι) 、Υ’(μηι)時,係滿足下 列式(1 )及(2 )所示之關係; Χ + 8 ^ Υ ( 1 ) X + 8 S Υ, ( 2)。 於本發明中,樹脂層(A )中之光擴散劑的濃度X, 較理想爲5重量%以上4 0重量%以下。此外,第1透明樹 脂層(B )及/或第2透明樹脂層(B )之與樹脂層(a )側 爲相反側的表面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較理想爲〇〜0.5 μπι 。此外,較理想爲樹脂層(A)之第1及第2透明樹脂層 (B )側的表面,與第1及第2透明樹脂層(b )之樹脂層 (A)側的表面接觸。 第1及第2透明樹脂層(B),較理想係由:甲基丙 200946971 烯酸甲酯系樹脂、於甲基丙烯酸甲酯系樹脂含有橡膠狀聚 合物之樹脂組成物、苯乙烯系樹脂、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 、含有含脂環構造的乙烯性不飽和單體單位之樹脂、或是 由混合這些樹脂的2種以上之混合樹脂所形成。此外,上 述透明性樹脂,較理想爲甲基丙烯酸甲酯系樹脂、於甲基 丙烯酸甲酯系樹脂含有橡膠狀聚合物之樹脂組成物、苯乙 烯系樹脂、於苯乙烯系樹脂含有橡膠狀聚合物之樹脂組成 物、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或是由混合這些樹脂的2種以 上之混合樹脂。 此外,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具備:由分散有重量平均粒 @胃1〜20μιη的光擴散劑之透明性樹脂所形成之樹脂層( Α)、層合於該樹脂層(Α)之一方的表面之第1透明樹 脂層(Β)、以及層合於另一方的表面之第2透明樹脂層 (Β ),且厚度爲3 0-500 μηι之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的 製造方法。本發明之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的製造方法’ 係具備:將藉由使用形成樹脂層(A )之樹脂組成物、形 成第1透明樹脂層(B )之樹脂組成物、與形成第2透明 樹脂層(B )之樹脂組成物之共擠壓成形而製得之層合薄 膜的至少單面,在接觸於彈性軋輥之狀態下,以滿足下列 一般式(1)及(2)所示之關係的方式使層合薄膜成形之 步驟; X + 8 $ Y ( 1 ) X + 8 S Y, ( 2) (式中,X爲樹脂層(A )中之光擴散劑的濃度(蔞 -8- 200946971 量% ) ,Υ、Y’分別爲第1透明樹脂層(B )、第2透明樹 脂層(B )的厚度(μιη ))。 此外,藉由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具備上述本發明之光 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以及層合於該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 膜的表面上且在表面具有細微的凹凸形狀之硬膜層之防眩 薄膜。於本發明之防眩薄膜中,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的 內部霧度爲5%以上、30%以下;硬膜層,其表面霧度爲 〇· 5%以上、15%以下,其內部霧度爲2%以下。 於本發明之防眩薄膜中,較理想爲,從光擴散性層合 樹脂薄膜側以入射角20°使光入射時之硬膜層側法線方向 的相對散射光強度Τ ( 2 0 )爲0 · 0 0 0 1 %以上、0.0 0 0 6 %以下 ;從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以入射角30°使光入射時之硬 膜層側法線方向的相對散射光強度Τ ( 30 )爲0.00004%以 上、0.0002%以下。此外,較理想爲,當從硬膜層側以入 射角3 0 °使光入射時,反射角3 0 °之反射率R ( 3 0 )爲 0.05%以上、2%以下;反射角 40°之反射率R ( 40 )爲 0.000 1 %以上、0.005 %以下;反射角50°之反射率R ( 50 ) 爲 0 · 0 0 0 0 1 % 以上、〇 · ο 〇 〇 5 % 以下。 本發明之防眩薄膜,可於硬膜層的凹凸表面上更具有 低反射膜。 再者,藉由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具備上述任一項之防 眩薄膜以及層合於該防眩薄膜上之偏光薄膜之防眩性偏光 板。於本發明之防眩性偏光板中,偏光薄膜係配置於防眩 薄膜之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側。 -9- 200946971 本發明之防眩薄膜或防眩性偏光板,可與液晶顯示元 件或電漿顯示面板等之畫像顯示元件組合,而構成畫像顯 示裝置。亦即,根據本發明,係提供一種畫像顯示裝置, 其係具備上述任一項之防眩薄膜或是防眩性偏光板、以及 畫像顯示元件,並且防眩薄膜或是防眩性偏光板係以該硬 膜層側爲外側而配置於畫像顯示元件的觀看側。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可製得第1及第2透明樹脂層(B )的 表面平滑且凹凸較少之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及其製造方 法。所以當對該表面施以薄膜等的貼合或樹脂組成物等的 塗佈之加工時,由於可消除或減少氣泡往界面的侵入或是 薄膜的翹曲等,因此可提升加工性。此外,可減少加工時 的不良’並且將加工前後之光學特性的變化抑制在最低程 度。 於使用該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之本發明之防眩薄膜 及防眩性偏光板中’可消除或減少氣泡往光擴散性層合樹 脂薄膜與硬膜層之界面的侵入或是薄膜的翹曲。本發明之 防眩薄膜及防眩性偏光板’可適當地運用於例如液晶顯示 裝置等的畫像顯示裝置。 【實施方式】 <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 本發明之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係在由分散有光擴 -10- 200946971 散劑之透明性樹脂所形成之樹脂層(A )之一方的表面上 ,層合有第1透明樹脂層(B),且於另一方的表面上層 合有第2透明樹脂層(B)而成。構成樹脂層(A)之透明 性樹脂(以下稱爲透明性樹脂(a ))以及構成第1及第2 透明樹脂層(B )之透明性樹脂(以下分別稱爲透明性樹 脂(b 1 ) 、 ( b2 )) ’只要可熔融,則無特別限制,例如 有聚氯乙烯樹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樹脂、低密度聚 乙烯樹脂、高密度聚乙烯樹脂、直鏈低密度聚乙烯樹脂、 聚苯乙烯樹脂、聚丙烯樹脂、丙烯腈-苯乙烯樹脂、醋酸 纖維素樹脂、乙烯-醋酸乙酯樹脂、丙烯酸-丙烯腈-苯乙烯 樹脂、丙烯酸-氯化聚乙烯樹脂、乙烯-乙烯醇樹脂、氟樹 脂、甲基丙烯酸甲酯樹脂、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樹脂 、聚縮醛樹脂、聚醯胺樹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樹脂、 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聚颯樹脂、聚醚颯樹脂、甲基戊烯 樹脂、聚芳酯樹脂、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樹脂、含有含脂 環構造的乙烯性不飽和單體單位之樹脂、聚苯硫樹脂、聚 氧化二甲苯樹脂及聚醚醚酮樹脂等之泛用塑膠或工程塑膠 :以及聚氯乙烯系彈性體、氯化聚乙烯、乙烯-丙烯酸乙 酯樹脂、熱可塑性聚胺甲酸酯彈性體、熱可塑性聚酯彈性 體、離子鍵聚合物樹脂、苯乙烯-丁二烯團聯共聚物、乙 烯-丙烯橡膠、聚丁二烯樹脂及丙烯酸系橡膠等之橡膠狀 聚合物。可使用混合這些化合物的2種以上而使用。透明 性樹脂(a )及透明性樹脂(b 1 )與(b2 )可爲相同或不 同。此外,透明性樹脂(b 1 )及透明性樹脂(b2 )可爲相 -11 - 200946971 同或不同。於本發明中,所謂的「透明性」,是指形成爲 兩表面平滑且厚度lmm的薄片之樹脂的全光線透射率爲 8 5 %以上。 當中,就光學特性良好之緣故,較理想爲使用甲基丙 烯酸甲酯系樹脂、苯乙烯系樹脂、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 以及含有含脂環構造的乙烯性不飽和單體單位之樹脂。 所謂甲基丙烯酸甲酯系樹脂,是指含有50重量%以上 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單位之聚合物。甲基丙烯酸甲酯單位的 含有量,較理想爲7 0重量%以上,亦可爲1 〇 0重量%。甲 基丙烯酸甲酯單位爲100重量%之聚合物,爲單獨使甲基 丙烯酸甲酯聚合而製得之甲基丙烯酸甲酯單獨聚合物。 甲基丙烯酸甲酯系樹脂,可爲甲基丙烯酸甲酯以及可 與其進行共聚合之單體之共聚物。可與甲基丙烯酸甲酯進 行共聚合之單體,例如有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 酯、甲基丙烯酸環己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苯 甲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及甲基丙烯酸2-羥乙酯等之 甲基丙烯酸甲酯以外的甲基丙烯酸酯類;丙烯酸甲酯、丙 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 '丙烯酸環己酯、丙烯酸苯酯、丙 烯酸苯甲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及丙烯酸2-羥乙酯等之丙 烯酸酯類;甲基丙烯酸及丙烯酸等之不飽和酸類;氯苯乙 嫌及漠苯乙稀等之鹵化苯乙嫌類;乙稀甲苯及甲基苯 乙烯等之烷基苯乙烯等的取代苯乙烯類;丙烯腈、甲基丙 烯腈、順丁烯二酸酐、苯基順丁烯二醯亞胺及環己基順丁 烯二醯亞胺等。各單體可分別單獨使用或與其他的1種以 -12- 200946971 上混合而使用。 所g胃本乙稀系樹脂’是指含有5 0重量%以上的苯乙嫌 系單官能單體單位之聚合物,可爲苯乙烯系單官能單體的 單獨聚合物’或是苯乙烯系單官能單體以及可與其進行共 聚合之單官通單體之共聚物。所謂苯乙稀系單官能單體, 是指具有苯乙稀骨幹,且於分子內具有1個可進行自由基 聚合之雙重鍵結之化合物。苯乙烯系單官能單體,例如有 苯乙烯;氯苯乙烯及溴苯乙烯等之鹵化苯乙烯類;乙稀甲 苯及α-甲基苯乙烯等之烷基苯乙烯類等的取代苯乙烯類 〇 所謂可與苯乙烯系單官能單體進行共聚合之單官能單 體,是指可與於分子內具有1個可進行自由基聚合之雙重 鍵結之苯乙烯系單官能單體進行共聚合之化合物。可與苯 乙烯系單官能單體進行共聚合之單官能單體,例如有甲基 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 烯酸環己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苯甲酯、甲基 丙烯酸2-乙基己酯及甲基丙烯酸2-羥乙酯等之甲基丙烯酸 甲酯以外的甲基丙烯酸酯類;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 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環己酯、丙烯酸苯酯、丙烯酸苯甲酯 、丙烯酸2-乙基己酯及丙烯酸2-羥乙酯等之丙烯酸酯類; 以及丙烯腈等,較理想爲使用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之甲基丙 烯酸酯類。各單官能單體可單獨使用或與其他的1種以上 混合而使用。 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一般爲藉由界面聚縮合法或熔 -13- 200946971 融酯交換法使二價酚與碳酸酯前驅物進行反應而製得之樹 脂;藉由固相酯交換法使碳酸酯預聚合物聚合而製得之樹 口匕 · ·=Ρτ 白:¾¾ 山日曰 ιθ:甘艾 人、νμ /士 is iUi tmj 高旮 xti ι\,人 4·Λττ 八生if /,曰 U日,%疋相f t±d I刑艰跟百?:2X Ί丈峨7l八贩販目白nU來IIIJ我1守 之樹脂。 上述二價酚的代表例,有對苯二酚、間苯二酚、4,4 ’ -二羥基聯苯、雙(4-羥苯基)甲烷、雙{( 4-羥苯基-3,5-二甲基)苯基}甲烷、1,1-雙(4-羥苯基)乙烷、1,1-雙( 4-羥苯基)-1-苯基乙烷、2,2-雙(4-羥苯基)丙烷(通稱 雙酚 A) 、2,2-雙{(4-羥苯基-3-甲基)苯基}丙烷、2,2-雙{(4-羥苯基-3,5-二甲基)苯基}丙烷、2,2-雙{(4-羥苯 基-3,5-二溴)苯基}丙烷、2,2-雙{ (3-異丙基-4-羥基)苯 基}丙烷、2,2-雙{ (4-羥苯基-3-苯基)苯基}丙烷、2,2-雙 (4-羥苯基)丁烷、2,2-雙(4-羥苯基)-3 -甲基丁烷、 2,2-雙(4-羥苯基)-3,3-二甲基丁烷、2,4-雙(4-羥苯基 )-2-甲基丁烷、2,2-雙(4-羥苯基)戊烷、2,2-雙(4-羥 苯基)-4-甲基戊烷、1,1-雙(4-羥苯基)環己烷、1,1-雙 (4-羥苯基)-4-異丙基環己烷、1,1-雙(4-羥苯基)-3,3,5-三甲基環己烷、9,9-雙(4-羥苯基)芴、9,9-雙{ (4-羥苯基-3-甲基)苯基}芴、α,α:’-雙(4-羥苯基)-鄰二異 丙基苯、〇:,〇:’-雙(4-羥苯基)-間二異丙基苯、〇:,〇:’-雙(4-羥苯基)-對二異丙基苯、1,3-雙(4-羥苯基)-5,7-二甲基金剛烷、4,4’-二羥基二苯楓、4,4’-二羥基二苯亞颯 、4,4’ -二羥基二苯硫化物、4,4’ -二羥基二苯酮、4,4’-二 羥基二苯醚及4,4 ’ -二羥基二苯酯等。這些可分別單獨使 -14- 200946971 用或與其他的1種以上倂用。 當中,較理想爲使用從雙酚A、2,2-雙{( 4-羥苯基-3_ 甲基)苯基}丙烷、2,2-雙(4-羥苯基)丁烷、2,2-雙(4-羥苯基)-3-甲基丁烷、2,2-雙(4-羥苯基)-3,3-二甲基丁 烷、2,2-雙(4-羥苯基)-4-甲基戊烷、Μ-雙(4-羥苯基 )-3,3,5-三甲基環己烷及α,α’-雙(4-羥苯基)-間二異 丙基苯所組成之群組中所選出之至少1種的二價酚所製得 之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尤其理想爲僅使用雙酚Α作爲二 價酚所製得之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以及使用從1 ,1 -雙( 4-羥苯基)-3,3,5-三甲基環己烷及雙酚A、2,2-雙{(4 -羥 苯基_3_甲基)苯基}丙烷和α,α’_雙(4-羥苯基)-間二異 丙基苯中所選出之至少1種的二價酚所製得之芳香族聚碳 酸酯樹脂。 碳酸酯前驅物,可使用鹵化羰基、碳酸酯類及鹵化甲 酸酯等,具體而言有光氣、二苯碳酸酯及二價酚的二鹵化 甲酸酯等。 於聚合物的重複單位中含有脂環式構造者,爲含有含 脂環構造的乙烯性不飽和單體單位之樹脂的特徵。含有含 脂環構造的乙烯性不飽和單體單位之樹脂的具體例子,係 包含雙環庚烯系聚合物及乙烯脂環系烴系聚合物等。脂環 式構造,可包含於聚合物的主鏈及側鏈的任一者,或是包 含於兩者中。就光透射性的觀點來看,較理想爲於主鏈含 有脂環式構造。 含有含脂環構造的乙烯性不飽和單體單位之樹脂的具 -15- 200946971 體例子,係包含雙環庚烯系聚合物、單環的環狀烯烴系聚 合物、環狀共軛二烯系聚合物、乙烯脂環系烴系聚合物、 以及這些化合物的加氫物等。當中,就光透射性的觀點來 看,較理想爲雙環庚烯系聚合物加氫物、乙烯脂環系烴系 聚合物及其加氫物等,更理想爲雙環庚烯系聚合物加氫物 0 透明性樹脂(a )以及透明性樹脂(b 1 )與(b2 ), 較理想亦可使用將橡膠狀聚合物添加於上述甲基丙烯酸甲 酯系樹脂所製得之樹脂組成物,或是將橡膠狀聚合物添加 於上述苯乙烯系樹脂所製得之樹脂組成物。藉由橡膠狀聚 合物的添加,可在薄膜成形時不易產生破裂而能夠提升良 率。此外,由於在塗佈或貼合時亦不易破裂,所以具有容 易處理之優點。橡膠狀聚合物,可含有於透明性樹脂(a )、透明性樹脂(b 1 )或(b2 )的任一者中,或是含有於 2種以上,當含有於任一種樹脂時,較理想爲考量到維持 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之強度及良好的表面狀態,而至少 含有於透明性樹脂(a )。當含有橡膠狀聚合物時,橡膠 狀聚合物的添加量,相對於甲基丙烯酸甲酯系樹脂或苯乙 烯系樹脂的1 0 0重量份,較理想爲1 0 0重量份以下,更理 想爲3〜50重量份。當橡膠狀聚合物的添加量相對於甲基 丙烯酸甲酯系樹脂或苯乙烯系樹脂的1〇〇重量份爲超過 1 00重量份時,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的剛性有降低之傾 向。 橡膠狀聚合物的具體例子,係包含丙烯酸系多層構造 -16- 200946971 聚合物’以及將乙烯性不飽和單體接枝聚合於橡膠成份之 接枝共聚物等。丙烯酸系多層構造聚合物,爲內含橡膠彈 性的層或彈性體的層,且在最外層具有硬質層之多層構造 體。橡膠彈性的層或彈性體的層,例如可形成爲全體的 2 0〜6 0重量%。丙烯酸系多層構造聚合物,亦可爲在最內 層尙具有硬質層之構造。 在此,橡膠彈性的層或彈性體的層,係由玻璃轉移點 (Tg )未滿25 °C之丙烯酸系聚合物所形成之層。形成橡 膠彈性的層或彈性體的層之丙烯酸系聚合物,爲將低級丙 烯酸烷基酯、低級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低級丙烯酸烷氧基 酯、丙烯酸氰基乙酯、丙烯醯胺、羥基低級丙烯酸烷基酯 、羥基低級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等之 單乙烯性不飽和單體的1種以上,與甲基丙烯酸丙烯酯、 丙烯酸丙烯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丁二醇二甲基丙 烯酸酯、鄰苯二甲酸二烯丙酯、氰尿酸三丙烯酯、異氰尿 酸三丙烯酯、二乙烯苯、順丁烯二酸二丙烯酯、三羥甲丙 烷三丙烯酸酯、桂皮酸丙烯酯等之多官能單體一同進行聚 合而藉此製得之交聯聚合物。 所謂硬質層,係由Tg爲25 t以上之丙烯酸系聚合物 所形成之層。形成硬質層之丙烯酸系聚合物,例如爲具有 碳數1~4個的烷基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單獨聚合物,以 及以該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爲主成份,且與其他甲基丙烯酸 烷基酯或丙烯酸烷基酯、苯乙烯、取代苯乙烯、丙烯腈、 甲基丙烯腈等之可進行共聚合的單官能單體進行共聚合之 -17- 200946971 共聚物等。此外,形成硬質層之丙烯酸系聚合物, 在前述單體中更加入多官能單體並進行聚合之交聯 。此類的丙烯酸系聚合物,例如有日本特公昭55 號公報、日本特開平6- 8073 9號公報及日本特開 23292號公報所記載者。 將乙烯性不飽和單體接枝聚合於橡膠成份之接 物’較理想爲含有5〜80重量%之來自橡膠成份的單 (所以含有95〜2〇重量%之乙烯性不飽和單體單位 膠成份’例如有聚丁二烯橡膠、丙烯腈/聚丁二烯 橡膠、苯乙烯/聚丁二烯共聚物橡膠等之二烯系橡 丙烯酸丁酯、聚丙烯酸丙酯、聚丙烯酸2-乙基己酯 烯酸系橡膠;以及乙烯/丙烯/非共軛二烯系橡膠等 成份可組合2種以上而使用。乙烯性不飽和單體, 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當中較 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等之丙烯酸系不飽 。該接枝共聚物,可使用日本特開昭55-147514號 曰本特公昭47- 9740號公報所記載者。 透明性樹脂(a ),在上述化合物中,就透明 之緣故,較理想爲使用甲基丙烯酸甲酯系樹脂、於 烯酸甲酯系樹脂含有橡膠狀聚合物之樹脂組成物、 系樹脂、於苯乙烯系樹脂含有橡膠狀聚合物之樹脂 、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此外,透明性樹脂(b 1 ) ),在上述化合物中,就透明性較高且擴散光不易 緣故,較理想爲使用甲基丙烯酸甲酯系樹脂、於甲 亦可爲 聚合物 r r » - Z / J / Ο 昭 49- 枝共聚 體單位 )。橡 共聚物 膠;聚 等之丙 。橡膠 例如有 理想爲 和單體 公報或 性較高 甲基丙 苯乙稀 組成物 與(b2 著色之 基丙烯 -18- 200946971 酸甲酯系樹脂含有橡膠狀聚合物之樹脂組成物、苯乙燦系 樹脂、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含有含脂環構造的乙烯性不 飽和單體單位之樹脂。於透明性樹脂(a )以及透明性樹 脂(b 1 )與(b 2 ) ’可從這些較理想的樹脂中,分別單獨 使用或與其他的1種以上倂用。 接著說明分散於樹脂層(A)之光擴散劑。於本發明 中’爲了將光擴散功能賦予至樹脂層(A ),係使用折射 率與透明性樹脂(a )不同無機系或有機系的透明粒子作 爲光擴散劑。光擴散劑的具體例子,係包含碳酸鈣、硫酸 鋇、氧化鈦、羥化鋁、矽石、玻璃、滑石、雲母、白碳、 氧化鎂、氧化鋅等之無機粒子、以及藉由脂肪酸等對這些 無機粒子施以表面處理者;交聯或高分子量苯乙烯系樹脂 粒子、交聯或高分子量丙烯酸系樹脂粒子、交聯矽氧烷系 樹脂粒子等之樹脂粒子等。在此所謂「交聯」樹脂粒子, 是指溶解於丙酮中時之膠體分率爲1 0 %以上之樹脂粒子, 所謂「高分子量」樹脂粒子,是指重量平均分子量(Mw )爲50萬〜500萬的樹脂粒子。 所謂尚分子量苯乙稀系樹脂粒子,係意味著使苯乙儲 系單體聚合而製得之高分子量的樹脂粒子,或是包含50 重量%以上的苯乙烯系單體單位,且使苯乙烯系單體與於 分子內具有1個可進行自由基聚合的雙重鍵結之單體進行 聚合而製得之高分子量的樹脂粒子。此外,所謂交聯苯乙 烯系樹脂粒子,係意味著使苯乙烯系單體與於分子內至少 具有2個可進行自由基聚合的雙重鍵結之單體進行聚合而 -19- 200946971 製得之交聯樹脂粒子,或是包含50重量%以上的苯乙烯系 單體單位,且使苯乙烯系單體、與於分子內具有1個可進 行自由基聚合的雙重鍵結之單體、與於分子內至少具有2 個可進行自由基聚合的雙重鍵結之單體進行聚合而製得之 交聯樹脂粒子。 上述所謂苯乙烯系單體,爲苯乙烯或其衍生物。苯乙 烯衍生物,例如有氯苯乙烯、溴苯乙烯等之鹵化苯乙烯類 :乙烯甲苯、α -甲基苯乙烯等之烷基取代苯乙烯等,但 並不限定於此。苯乙烯系單體可倂用2種以上。 上述可構成交聯或高分子量苯乙烯系樹脂粒子之於分 子內具有1個可進行自由基聚合的雙重鍵結之單體,只要 爲上述苯乙烯系單體成份以外,則無特別限制,例如有甲 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 丙烯酸環己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苯甲酯、甲 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及甲基丙烯酸2-羥乙酯等之甲基丙烯 酸甲酯以外的甲基丙烯酸酯類;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 、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環己酯、丙烯酸苯酯、丙烯酸苯甲 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及丙烯酸2-羥乙酯等之丙烯酸酯類 ;以及丙烯腈等。當中較理想爲使用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之 甲基丙烯酸酯類。這些單體可倂用2種以上。 上述可構成交聯或高分子量苯乙烯系樹脂粒子之於分 子內至少具有2個可進行自由基聚合的雙重鍵結之單體, 只要爲共軛二烯以外,且能夠與上述苯乙烯系單體及/或 上述於分子內具有1個可進行自由基聚合的雙重鍵結之單 -20- 200946971 體進行共聚合之聚合物,則無特別限制。此類的 有一(甲基)丙烯酸1,4_丁二醇酯及二(甲基) 戊一醇醋等之二(甲基)丙烯酸烷基二醇酯類; )丙稀酸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二乙二醇 甲基)丙嫌酸四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丙 二(甲基)丙烯酸四丙二醇酯等之二(甲基)丙 基一醇醋類;二乙烯苯及鄰苯二甲酸二丙烯酯等 多官能化合物;三(甲基)丙烯酸三羥甲丙烷酯 基)丙稀酸新戊四醇酯等之多價醇的(甲基)丙 。這些單體可倂用2種以上。 此外’所謂高分子量丙烯酸系樹脂粒子,係 丙稀酸系單體聚合而製得之高分子量的樹脂粒子 含5 0重量%以上的丙烯酸系單體單位,且使丙烯 與於分子內具有1個可進行自由基聚合的雙重鍵 進行聚合而製得之高分子量的樹脂粒子。此外, 丙烯酸系樹脂粒子,係意味著使丙烯酸系單體與 至少具有2個可進行自由基聚合的雙重鍵結之單 合而製得之交聯樹脂粒子,或是包含5 〇重量%以 酸系單體單位,且使丙烯酸系單體、與於分子內: 可進行自由基聚合的雙重鍵結之單體、與於分子 有2個可進行自由基聚合的雙重鍵結之單體進行 得之交聯樹脂粒子。 上述所謂丙稀酸系單體,例如有甲基丙稀酸 基丙稀酸乙酯、甲基丙稀酸丁醋、甲基丙烯酸環 單體例如 丙烯酸新 二(甲基 酯、二( 二醇酯及 烯酸伸烷 之芳香族 及四(甲 烯酸酯類 意味著使 ,或是包 酸系單體 結之單體 所謂交聯 於分子內 體進行聚 上的丙烯 Br有1個 內至少具 聚合而製 甲酯、甲 己酯、甲 -21 - 200946971 基丙稀酸苯酯、甲基丙烯酸苯甲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 酯、甲基丙烯酸2-羥乙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 稀酸丁醋、丙烯酸環己酯、丙烯酸苯酯、丙烯酸苯甲酯、 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2_羥乙酯、甲基丙烯酸及丙烯 酸等。這些單體可倂用2種以上。 上述可構成父聯或高分子量丙稀酸系樹脂粒子之於分 子內具有1個可進行自由基聚合的雙重鍵結之單體,只要 爲上述丙儲酸系單體成份以外,則無特別限制,例如有苯 乙嫌及其衍生物。苯乙烯衍生物,例如有氯苯乙烯、溴苯 乙嫌等之鹵化苯乙烯類;乙烯甲苯、Ω -甲基苯乙烯等之 烷基取代苯乙烯等。當中較理想爲苯乙烯。這些單體可倂 用2種以上。 ±述可構成交聯或高分子量丙烯酸系樹脂粒子之於分 子少'具有2個可進行自由基聚合的雙重鍵結之單體, 只要爲共轭二嫌以外,且能夠與上述丙烯酸系單體及/或 子內具有1個可進行自由基聚合的雙重鍵結之單 g @ ίΐ # @合之聚合物,則無特別限制。具體例子例如有 先前所述之單體。 或高分子量苯乙烯系樹脂粒子及丙烯酸系樹脂粒 子’皆可藉由懸浮聚合法、微懸浮聚合法、乳化聚合法、 分散聚合法等方法,使上述構成成份聚合而製得。 所謂構成交聯矽氧烷樹脂粒子之交聯矽氧烷系樹脂( 交聯矽氧烷系聚合物),一般係稱爲矽酮橡膠或矽酮樹脂 ,常溫下爲固體狀。矽氧烷系聚合物,主要係藉由氯矽烷 -22- 200946971 的加水分解及縮合而製造出。例如可藉由對以二甲基二氯 矽烷、二苯基二氯矽烷、苯基甲基二氯矽烷、甲基三氯矽 烷、苯基三氯矽烷爲代表之氯矽烷類進行加水分解及縮合 ’而製得(交聯)矽氧烷系聚合物。再者,矽氧烷系聚合 物’可藉由過氧化苯甲醯、過氧化2,4-二氯苯甲醯、過氧 化對氯苯甲醯、過氧化二異丙苯基、過氧化二(三級丁基 )、2,5-二甲基-2,5-二(三級丁基過氧基)己烷等之過氧 化物使這些(交聯)矽氧烷系聚合物進行交聯,或是將矽 醇基導入於聚矽氧烷化合物的末端,並與烷氧基矽烷類進 行縮合交聯而製造出。本發明中所適合使用之交聯矽氧烷 系樹脂’例如有每一個矽原子鍵結有2〜3個有機基之交聯 矽氧烷系聚合物。 將交聯矽氧烷系樹脂形成爲粒子狀之方法,例如有機 械性地對上述交聯矽氧烷系聚合物進行微粉碎之方法,如 日本特開昭5 9-6 8 3 3 3號公報所記載般,以噴霧狀態使含 有特定的線狀有機矽氧烷團聯之硬化性聚合物或硬化性聚 合物組成物硬化而製得球狀粒子之方法,以及如日本特開 昭60- 1 3 8 1 3號公報所記載般,於氨或胺類的水溶液中, 使特定的烷基三烷氧基矽烷進行加水分解·縮合而形成球 狀粒子之方法等。 本發明中所使用之光擴散劑的折射率,較理想爲與成 爲基材之透明性樹脂(a )之折射率的差之絕對値R爲 0.01〜0.13,更理想爲〇.〇1〜〇.〇5。此係由於當R位於此範 圍時,光透射性與光擴散性之均衡較佳之故。因此’較理 -23- 200946971 想爲以使R位於此範圍之方式來選擇透明性樹脂(a )及 光擴散劑的構成材料之組合。 交聯或高分子量苯乙烯系樹脂粒子的折射率,係因構 成此之苯乙燒系聚合物的構成成份而有所不同,一般爲 1.53〜1.61。一般而言,具有苯基之單體的含有量愈多’此 外,經鹵化後之單體的含有量愈多,折射率有提高之傾向 。交聯或高分子量丙烯酸系樹脂粒子的折射率,係因構成 此之丙烯酸系聚合物的構成成份而有所不同,一般爲 1 _ 46〜1 .55。於該丙烯酸系樹脂粒子時,一般而言,具有苯 基之單體的含有量愈多,此外,經鹵化後之單體的含有量 愈多,折射率亦有提高之傾向。此外,交聯矽氧烷系樹脂 樹脂粒子的折射率,係因構成此之交聯矽氧烷系聚合物的 構成成份而有所不同,一般爲1.40〜1.47。一般而言’該 交聯矽氧烷系聚合物中的苯基含有量愈多,此外,直接鍵 結於矽原子之有機基愈多,折射率有提高之傾向。 本發明中所使用之光擴散劑的粒徑,該重量平均爲 1〜20μιη,當中較理想爲 2〜15μηι。當重量平均粒徑未滿 Ιμιη時,容易產生透過。此外,當重量平均粒徑超過 20μιη時,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之第1及第2透明樹脂 層(Β )的表面平滑性有不夠充分之傾向。亦即,當使用 重量平均粒徑超過20μϊη之光擴散劑作爲樹脂層(Α)的 表面凹凸形狀會受影響,形成於樹脂層(Α)上之第1及 第2透明樹脂層(Β )的表面(與樹脂層(A )側爲相反側 » 的表面)的平滑性降低,無法適當地進行第1透明樹脂層 -24- 200946971 (B)或第2透明樹脂層(B)往該表面之貼合或塗佈等加 工’結果可能有無法藉由該加工來賦予充分的特性之情形 〇 樹脂層(A )中之光擴散劑的濃度χ[(光擴散劑的重 量)/ (樹脂層(Α)之構成材料的全重量)χ1〇〇],較理 想爲5重量%以上4 0重量%以下’更理想爲5重量%以上 3 0重量%以下’尤其理想爲7重量%以上2 〇重量%以下。 當光擴散劑的濃度X未滿5重量%時,容易產生透過。此 外,當光擴散劑的濃度X超過40重量%時,第1及第2 透明樹脂層(Β )的表面平滑性有不夠充分之傾向,並且 樹脂層(A )有脆化而不易進行加工之傾向。 使光擴散劑分散於透明性樹脂(a )之方法,可採用 一般的方法,例如將透明性樹脂(a )與光擴散劑加入於 擠壓機內並進行熔融捏合之方法等。於樹脂層(A ),除 了光擴散劑之外,亦可添加紫外線吸收劑、氧化防止劑、 難燃劑、以及染料及顏料等著色劑等。此外,關於第1及 第2透明樹脂層(B ),只要不損及其透明性或表面平滑 性’亦可添加與樹脂層(A )相同之添加劑。 本發明之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係具備上述構成的 樹脂層(A ),以及夾持此樹脂層(A )所配置之第1及 第2透明樹脂層(β )。係構成爲依序配置爲第1透明樹 脂層(B)、樹脂層(A)、第2透明樹脂層(B)之3層 構造’並藉由共擠壓成形來形成此3層構造,藉此,可藉 由第2透明樹脂層(B)來埋塡樹脂層(A)之一方表面的 -25- 200946971 凹凸,使該凹凸不會影響另一方表面上所層合之第1透明 樹脂層(B)的表面(與樹脂層(A )側爲相反側的表面) (關於第2透明樹脂層(B )的表面亦相同),而能夠獲 得兩表面皆爲平滑之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例如,當僅 於單面配置透明樹脂層(B)時,於共擠壓成形時會受到 暴露出之樹脂層(A)之表面凹凸的影響,所以相較於在 雙面配置透明樹脂層(B )之情況,會有更難以獲得透明 樹脂層(B )的高度表面平滑性之傾向。 本發明之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其厚度爲 30〜500μηι,較理想爲40~200μιη,更理想爲50〜150μηι。當 厚度未滿30μιη時,容易失去第1及第2透明樹脂層(Β )的表面平滑性,當超過5 00μιη時,難以作爲薄膜來處理 〇 此外,本發明中,第1透明樹脂層(Β )的厚度Υ ( μιη)及第2透明樹脂層(Β )的厚度Υ’( μηι ),分別滿 足下列式(1 )及(2 )所示之關係。 Χ + 8 ^ Υ ( 1 ) X + 8 S Υ, ( 2) 係以滿足上述關係式之方式來控制第1及第2透明樹 脂層(Β )的厚度Υ及Υ ’,藉此,當使用彈性軋輥使由共 擠壓成形所製得之層合薄膜成形,並藉此製得光擴散性層 合樹脂薄膜時,可製造出第1及第2透明樹脂層(Β)的 表面平滑性皆提升之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 上述式(1)及(2),係意味著爲了埋塡樹脂層(Α -26- 200946971 )所具有的表面凹凸並排除該表面凹凸的影響,以製得兩 表面的平滑性皆提升之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必須將第 1及第2透明樹脂層(B)的厚度Y及Y’設定爲某一定以 上的値。係發現到此「某一定以上的値」,因樹脂層(A )所含有之光擴散劑的濃度X (重量%)而有所不同。具 體而言,係發現到爲了製得兩表面的平滑性皆提升之光擴 散性層合樹脂薄膜,必須將第1及第2透明樹脂層(B ) 的厚度Y及Y’設定爲(X + 8 )以上。 本發明之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中,第1透明樹脂層 (B)及/或第2透明樹脂層(B)之與樹脂層(A)側爲相 反側的表面,其依據JIS B0601 -2001之算術平均粗糙度 Ra較理想爲〇〜〇.5μιη。藉由將透明樹脂層(B )之表面的 算術平均粗糙度Ra設定在此範圍內,可使該表面的加工 性變得更良好,並降低加工前後之光學特性(尤其是光散 射特性)的變化。此外,更理想爲將第1及第2透明樹脂 層(B)兩者之表面的Ra値設定爲0〜0.5μιη。藉此,可有 效地活用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的兩面。 此外,第1透明樹脂層(Β)及/或第2透明樹脂層( Β )之與樹脂層(A )側爲相反側的表面,其依據 JIS B060 1 -2 00 1之最大粗糙度(Rz)較理想爲〇~2 5μηι,
Rz相對於Ra之比(Rz/Ra ),更理想爲位於1〜5的範圍。 藉由將最大粗糙度(Rz)設定在此範圍內,可降低凹凸大 小的變動程度’而更能夠有效地抑制第1及/或第2透明 樹脂層(B )的表面加工(例如樹脂的塗佈或薄膜的貼合 -27- 200946971 等)時之缺陷的產生。
接下來說明本發明之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的製造方 法。本發明之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的製造時,係使用共 擠壓成形法。亦即,將樹脂層(A )的構成成份(透明性 樹脂(a )、光擴散劑以及因應必要所添加之添加劑)以 及第1透明樹脂層(B )的構成成份(透明性樹脂(b 1 ) 以及因應必要所添加之添加劑)以及第2透明樹脂層(B )的構成成份(透明性樹脂(b 2 )以及因應必要所添加之 添加劑),分別投入至不同擠壓機(當第1及第2透明樹 脂層(B)的構成成份爲相同時,這些所使用之擠壓機可 爲相同),一邊加熱並進行熔融捏合,一邊從共擠壓成形 用的模具擠壓出,藉此,使依序層合有相當於第I透明樹 脂層(B )之樹脂薄膜、相當於樹脂層(A )之樹脂薄膜以 及相當於第2透明樹脂層(B )之樹脂薄膜且形成一體化 之層合薄膜成形。將共擠壓成形後的該層合薄膜,夾持於 軋輥單元(成形用軋輥裝置)的冷卻軋輥間進行冷卻,並 且以滿足所製得之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全體的厚度以及 上述式(1)及(2)之方式成形,藉此製得光擴散性層合 樹脂薄膜。擠壓機例如可使用單軸擠壓機、雙軸擠壓機等 ,模具可使用進料組件模具、多歧管模具等。藉由共擠壓 成形法所製作之本發明之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與例如 夾介接著劑或黏著劑等所層合之層合樹脂薄膜不同,係在 樹脂層(A)之一方的表面與第1透明樹脂層(B)的表面 ’以及樹脂層(A )之另一方的表面與第2透明樹脂層(B -28- 200946971 )的表面直接接觸的狀態下層合。 在此,本發明中,係使用彈性軋輥作爲夾持上述層合 薄膜之冷卻乳輥的至少1個。將共擠壓後的層合薄膜夾持 於至少1個爲彈性軋輥之冷卻軋輥間,並且在使層合薄膜 的至少單面接觸於該彈性軋輥之狀態下進行夾壓而成形, 藉此可製得至少單面的透明樹脂層(B )之表面平滑性優 良之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若將夾持層合薄膜之兩者的 冷卻軋輥均構成爲彈性軋輥,則可製得第1及第2的透明 樹脂層(B )之表面平滑性優良之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 。根據本發明,可製得透明樹脂層(B )表面的算術平均 粗糙度Ra及最大粗糙度Rz均控制在上述範圍內之光擴散 性層合樹脂薄膜,此外,可抑制或防止例如直徑爲數百 μιη等級之相對較大的凹陷之產生。可能形成於第1及/或 第2透明樹脂層(Β)的表面之此類相對較大的凹陷,可 能有無法藉由算術平均粗糙度Ra及最大粗糙度RZ的測定 來評估之情況,該凹凸的有無,例如可藉由共焦顯微鏡或 是目視來加以確認。 彈性軋輥,例如可使用日本特許第3 1 94904號公報所 記載之金屬彈性軋輥等之以往所知的軋輥。第7圖爲顯示 本發明所能夠使用之金屬彈性乳輥的具體例之槪略剖面圖 。第7圖(a )的金屬彈性軋輥,係具備形成該軋輥的外 周之金屬製(例如不鏽鋼製等)薄膜7 0 1 a,以及配置於金 屬製薄膜7〇la內的軸心部之軸軋輥702a,於金屬製薄膜 70 1 a與軸軋輥702a之間,形成有用以使水或油等流體流 -29- 200946971 通之流體用空間703。此外,第7圖(b )的金屬彈性軋輥 ,係具備形成該軋輥的外周之金屬製(例如不鏽鋼製等) 薄膜701b,以及接觸於金屬製薄膜701a的內周而形成之 軸軋輥702b。此時,軸軋輥702b例如由橡膠軋輥等的彈 性材料所構成。此金屬彈性軋輥的外周部(金屬製薄膜) ,由於接觸於使流體流通之空間或是由相對較柔軟的材質 所形成之軸軋輥,所以可進行彈性變形。 此外,軋輥單元的構成本身可使用以往所知者。例如 ,軋輥單元可由配置爲一列之2個冷卻軋輥所形成,或是 由配置爲一列之3個冷卻軋輥所形成,或是由配置爲反L 字型等之3個或以上的冷卻軋輥所形成。當軋輥單元由3 個以上的冷卻軋輥所形成時,係使最初共擠壓後的層合薄 膜予以冷卻及成形之1對冷卻軋輥的至少1個軋輥,構成 爲彈性軋輥。彈性軋輥較理想爲其表面(與層合薄膜接觸 之面)經鏡面加工者。藉此更能夠提升第1及/或第2透 明樹脂層(B )的表面平滑性。 <防眩薄膜> 本發明之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的理想用途之一,例 如爲運用於防眩薄膜者。第1圖爲顯示本發明之防眩薄膜 的較佳例子之剖面模式圖。第1圖所示之防眩薄膜,係具 備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1 0 1,以及層合於光擴散性層合 樹脂薄膜101的表面上且在表面具有細微的凹凸形狀之硬 膜層1 02。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1 0〗係由第1透明樹脂 -30- 200946971 層(B) 103a及第2透明樹脂層(B) 103b,以 此2層透明樹脂層(B)之間之樹脂層(A) 1〇4 造所形成。於樹脂層(A ) 1 0 4,如上所述,係分 散劑1 0 5。藉由使用本發明之光擴散性層合樹脂 消除或減少氣泡往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與硬膜 的侵入,或是防眩薄膜的翹曲。 如上述較佳例子所示般,本發明之防眩薄膜 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以及層合於該光擴散性層 膜的表面上且具有細微的凹凸表面之硬膜層。藉 ,可使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具有內部散射功能 硬膜層完全消除或幾乎消除內部散射功能,而賦 表面反射之特性。藉此,可獨立控制內部散射特 特性,顯現出優良的防眩性能,並防止因泛白所 看性的降低,此外,當配置於高精細之畫像顯示 面時,可構成不會產生閃斑而顯現出高對比之防1 防眩薄膜中所使用之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 度,較理想爲5%以上,更理想爲10%以上。藉 霧度形成爲5%以上,可消除閃斑,藉由形成爲 ’更可消除閃斑。此外,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 度爲3 0 %以下。當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的內部 3 0%時’在運用於畫像顯示裝置時有畫面變暗而 性之傾向。爲了確保充分的亮度,較理想爲將內 成爲20%以下。如之後所詳細說明般,本發明之 + ’ E& & ί吏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具有因散射所 及配置於 的3層構 散有光擴 薄膜,可 層之界面 ,係具備 合樹脂薄 由該構成 ,並且從 予主要爲 性與反射 導致之觀 裝置的表 丨玄薄膜。 的內部霧 由將內部 1 0 %以上 的內部霧 霧度超過 損及觀看 部霧度形 防眩薄膜 形成的閃 -31 - 200946971 斑防止能,因此,具有細微凹凸形狀之硬膜層的內部霧度 ,本質上並不需要,而爲了獨立控制內部散射特性與反射 特性,硬膜層的內部霧度較理想係實質爲零。 在此,所謂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的「內部霧度」, 係定義爲使用光學透明的黏著劑或甘油,將光擴散性層合 樹脂薄膜之一方的面貼合於玻璃基板,接著使用光學透明 的黏著劑或甘油,將內部霧度幾乎爲〇之三醋酸纖維素薄 膜貼合於另一方的面,並依據JI S K 7 1 3 6所示的方法,對 由該玻璃基板與三醋酸纖維素薄膜所夾持之光擴散性層合 樹脂薄膜進行測定之霧度。如此,藉由玻璃基板與三醋酸 纖維素薄膜予以夾持,可防止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的翹 曲,並且不需考量到起因於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的表面 形狀之霧度,所以可測定出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的內部 霧度。 具體而言,可使用光學透明的黏著劑將光擴散性層合 樹脂薄膜之一方的面貼合於玻璃基板,接著使用光學透明 的黏著劑將內部霧度幾乎爲〇之三醋酸纖維素薄膜貼合於 另一方的面,並使用依據JIS K 7136之霧度計(例如爲村 上色彩技術硏究所股份有限公司製的霧度計「HM- 1 5 0」 型),對由該玻璃基板與三醋酸纖維素薄膜所夾持之光擴 散性層合樹脂薄膜進行測定。 在表面具有細微凹凸形狀之硬膜層,較理想爲其表面 霧度爲0.5 %以上、15%以下,其內部霧度爲2%以下。如 上述般,本發明中爲了獨立控制內部散射特性與反射特性 -32- 200946971 ,主要係使內部散射特性賦予至光擴散性層合樹 所以硬膜層的內部霧度爲2%以下’較理想係實獨 當硬膜層的內部霧度實質爲〇%時,硬膜層的霧 僅由表面霧度所組成。硬膜層的表面霧度,就抑 觀點來看,較理想爲1 5%以下,爲了更有效抑制 理想爲5%以下。惟當低於0.5%時,具有無法顯 之傾向。 在此,硬膜層的表面霧度及內部霧度,可使 式來測定。亦即,首先,將硬膜層形成於霧度幾 之三醋酸纖維素薄膜上後,以三醋酸纖維素側成 之方式,使用透明黏著劑來貼合該層合薄膜與玻 並依據JIS K 7136來測定霧度。該霧度相當於硬 的霧度。接著使用甘油,將霧度幾乎爲〇 %之三 素薄膜貼合於硬膜層的凹凸表面,再次依據ns ί 測定霧度。由於起因於表面凹凸之表面霧度幾乎 凸上所貼合之三醋酸纖維素薄膜所抵銷,所以該 爲硬膜層的「內部霧度」。因此,硬膜層的「表 可藉由下列式(3 )所求取。 表面霧度==全體霧度-內部霧度 (3) 滿足上述光學特性之具有表面凹凸之硬膜層 法’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將分散有塡充材之樹 佈於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上,並調整塗佈膜厚 暴露於塗佈膜表面,而形成雜亂的凹凸之方法, 具有表面凹凸之模型,將該表面凹凸形狀轉印至 脂薄膜, f 爲 0%。 度實質上 制泛白之 泛白,更 使防眩性 用下列方 乎爲0% 爲接合面 璃基板, 膜層全體 醋酸纖維 C 7136 來 由表面凹 霧度可視 面霧度」 的製作方 脂溶液塗 使塡充材 或是使用 透明樹脂 -33- 200946971 薄膜之壓印法等。 當藉由將分散有塡充材之樹脂溶液塗佈於光擴散 合樹脂薄膜上來形成硬膜層時,爲了將硬膜層的內部 形成爲2%以下,較理想爲幾乎是0%,可將塡充材的 率與成爲硬膜層的基材之樹脂(硬膜樹脂)的折射率 設定爲幾乎是1,或是將由較可見光的波長還小 1 OOnm以下)之無定形矽石一次粒子所形成之多孔質 二次粒子,分散於硬膜樹脂中而藉此形成表面凹凸。 用前者的方法時,由於硬膜樹脂較多係顯現出1.50 的折射率,所以可適當地選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 率1.49)或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樹脂粒( 率1.50〜1.59)、聚乙烯粒(折射率1.53),作爲塡 〇 分散有塡充材之樹脂(硬膜樹脂),可使用紫外 化性樹脂、熱硬化性樹脂、電子線硬化性樹脂等,就 性及硬度等觀點來看’較理想爲使用紫外線硬化性樹 紫外線硬化性樹脂,可使用市售品。例如可將三丙烯 羥甲丙烷酯、四丙烯酸新戊四醇酯等之多官能丙烯酸 單獨或 2 種以上與「Irgacure 907」、「i!>gaeui"e 184 以上爲 Chiba S p e c i a 11 y C h e m i c al s 公司製)、「Lu TPO」 (BASF公司製)等的光聚合起始劑之混合物 爲紫外線硬化性樹脂。例如當使用紫外線硬化性樹脂 在將塡充材分散於紫外線硬化性樹脂後,將該樹脂組 塗佈於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並照射紫外線,藉此可 性層 霧度 折射 之比 (約 矽石 當使 前後 折射 折射 充材 線硬 生產 脂。 酸三 酯的 j ( cirin ,作 時, 成物 形成 -34- 200946971 在硬膜樹脂中分散有塡充材之硬膜層。 當藉由壓印法形成具有細微凹凸形狀之硬膜層時,可 使用形成有細微凹凸形狀之模型,並將該模型的形狀轉印 至透明樹脂薄膜。模型形狀往薄膜之轉印,較理想爲使用 紫外線硬化性樹脂之UV壓印法。 在UV壓印法中,係將紫外線硬化性樹脂層形成於光 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的表面,並一邊將該紫外線硬化性樹 脂層按壓於模型的凹凸面一邊進行硬化,藉此將模型的凹 凸面轉印至紫外線硬化性樹脂層。具體而言,係將紫外線 硬化性樹脂塗佈於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上,在使塗佈的 紫外線硬化性樹脂密接於模型的凹凸面之狀態下,從光擴 散性層合樹脂薄膜側照射紫外線而使紫外線硬化性樹脂硬 化’接著將形成有硬化後的紫外線硬化性樹脂層之光擴散 性層合樹脂薄膜’從模型予以剝離,藉此將模型的形狀轉 印至紫外線硬化性樹脂。紫外線硬化性樹脂的種類並無特 限制。此外,亦可藉由適當地選定光聚合起始劑,使用能 夠以波長較紫外線更長的可見光進行硬化之可見光硬化性 樹脂’來取代紫外線硬化性樹脂。 硬膜層的厚度並無特別限定,較理想爲2μιη以上、 2 0μιη以下。當硬膜層的厚度未滿2μηι時,無法獲得充分 的硬度’有容易損傷之傾向此外,當較20μιη還厚時,乃 具有容易破裂、且因硬膜層的硬化收縮使薄膜捲曲而導致 生產性的降低之傾向。 爲上述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與硬膜層的層合體之本 -35 - 200946971 發明的防眩薄膜,較理想爲,從光擴散 以入射角20°使光入射時之硬膜層側法 的相對散射光強度 T ( 2 0 ),顯現t 0.0006%以下之値,從光擴散性層合樹月| 使光入射時之硬膜層側法線方向上所觀 強度T ( 3 0 ),顯現出0.0 0 0 〇 4 %以上、 。在此,係說明從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 使光入射時以及以入射角3 0°使光入射 方向的相對散射光強度T ( 2 0 )及T ( 3 弟2圖爲模式性顯不從光擴散性層 硬膜層的凹凸面爲相反側)使光入射, 側(凹凸面側)法線方向的散射光強度 與透射散射光強度測定方向之立體圖。 眩薄膜2 0 1的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側 眩薄膜的法線202爲某角度φ (設定爲 光2 0 3 ’係測定出透射硬膜層側的法線 射光204的強度,並將以光源的光強度 強度之値,設定爲相對散射光強度τ ( 眩薄膜2 0 1的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側 法線爲20°的角度使光203入射時,以 在硬膜層側法線2 0 2方向上所觀測到之 強度之値爲T ( 2 0 ) ’在防眩薄膜2 〇 i 脂薄膜側以距離防眩薄膜的法線202 2 〇 3入射時’以光源的光強度除以在硬) 性層合樹脂薄膜側 線方向上所觀測到 B 〇 · 〇 〇 〇 1 % 以上、 ¥薄膜以入射角30° 測到的相對散射光 | 0.0 0 0 2 %以下之値 膜側以入射角20° 時之硬膜層側法線 0 ) ° 合樹脂薄膜側(與 並測定出在硬膜層 時之光的入射方向 參考第2圖,在防 ,相對於以距離防 入射角)所入射之 202方向之透射散 除以該透射散射光 Φ )。亦即,在防 以距離防眩薄膜的 光源的光強度除以 透射散射光2 0 4的 的光擴散性層合樹 爲3 0 °的角度使光 瞋層側法線2 0 2方 -36- 200946971 向上所觀測到之透射散射光204的強度之値爲Τ ( 光203,係以從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側所入射之 的方向與防眩薄膜的法線202位於同一平面(第2 平面209 )上之方式所入射。 當以 20°入射時之相對散射光強度Τ ( 20 0.0006%時,在將此防眩薄膜運用於畫像顯示裝置 因散射光使黑顯示時的亮度上升,導致亮度的降低 ,當以20°入射時之相對散射光強度Τ ( 20 )低於0 時,散射效果較低,在運用於高精細的畫像顯示裝 產生閃斑。同樣的,當以30°入射時之相對散射光 (30 )超過0.00〇2%時,在將此防眩薄膜運用於畫 裝置時,會因散射光使黑顯示時的亮度上升,導致 降低。此外,當以30°入射時之相對散射光強度Τ 低於0.00004%時,散射效果較低,在運用於高精 像顯示裝置時會產生閃斑。尤其在將防眩薄膜運用 發光型的液晶顯示器時,由於黑顯示時的光漏所起 射所導致之亮度上升效果較大,所以當相對散射光 (20)及Τ(30)超過上述較理想的範圍時,會成 比顯著降低而損及觀看性之結果。 第3圖爲將改變從本發明之防眩薄膜(第2圖 薄膜20 1 )的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側之入射角Φ 出之相對散射光強度(對數刻度),相對於入射角 點繪之圖表的一例。有時將表示此入射角與相對散 度之關係的圖表,或是從該圖表所讀取之每個入射 3 0)。 光 203 圖中爲 )超過 時,會 。此外 .0001 % 置時會 強度Τ 像顯示 亮度的 (30 ) 細的畫 於非自 因之散 強度Τ 爲使對 之防眩 所測定 Ψ予以 射光強 角的相 -37- 200946971 對散射光強度,稱爲透射散射分布。如該圖表所示,相對 散射光強度於入射角〇°時顯現其峰値’當距離所入射之光 2 03的法線方向之角度愈大’相對散射光強度有降低之傾 向。入射角的正(+)與負(_) ’係以法線方向(0。)爲 中心,由包含所入射之光2 0 3的方向與法線2 0 2之平面 2 0 9內之入射光的斜率來決定。因此,透射散射分布的通 例爲以入射角〇爲中心且左右呈對稱者。第3圖所示之透 射散射分布的例子中,〇 °入射時的相對散射光強度τ ( 〇 ) ,約在1 5%顯現其峰値,20°入射時的相對散射光強度T ( 2 0 )約0.0 0 0 3 %,3 0 °入射時的相對散射光強度T ( 3 0 )約 0.00 0 06%。 於測定防眩薄膜的相對散射光強度時,必須能夠精度 優良地測定出0.001 %以下的相對散射光強度。因此,有 效的方法爲使用動態範圍較廣的檢測器。此類的檢測器, 例如可使用市售的光功率儀等,於此光功率儀的檢測器前 設置光圈,並使用使估算防眩薄膜之角度成爲2°的測角光 度計來進行測定。入射光可使用380〜780nm的可見光線, 測定用光源,可使用對鹵素燈等光源所射出的光進行照準 調整者,亦可使用雷射等之單色光源且平行度高者。此外 ,爲了防止薄膜的翹曲,較理想爲使用光學透明的黏著劑 ,並使凹凸面成爲表面之方式貼合於玻璃基板後再進行測 定。
鑒於上述內容,本發明中所規定之相對散射光強度T (2 0 )及T ( 3 0 )係以下列方式進行測定。首先以使凹凸 -38- 200946971 面成爲表面之方式將防眩薄膜貼合於玻璃基板,於該 面側,從相對於薄膜法線傾斜特定角度之方向,照射 He-Ne雷射之平行光’並且在防眩薄膜凹凸面側,測 膜法線方向的透射散射光強度。透射散射光強度的測 對於T ( 2 0 )及T ( 3 0 )的任一項,均使用橫河電機 有限公司製的「3 292 03 Optical P ower Sensorj 及 Γ Optical Power Meter」〇 第4圖爲顯示相對散射光強度t(2〇)及T(30 對比之關係之圖。從第4圖中可得知,當相對散射光 T ( 20 )超過 0.0006% 或是 T( 30)超過 0.0002%時, 降低1 〇%以下,而具有損及觀看性之傾向。對比係以 步驟進行測定。首先從市售的液晶電視(Sharp股份 公司製的「LC-42GX1W」)將背面側及顯示面側的偏 剝離,並將住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的偏光彳 Sumikaran SRDB31E」,以使各吸收軸與原始偏光板 收軸一致之方式,夾介黏著劑貼合於背面側及顯示面 以取代原始的這些偏光板,然後再於顯示面側偏光板 將具有與顯現出各種散射光強度之本發明的防眩薄膜 樣構成之防眩薄膜,以使凹凸面成爲表面之方式夾介 劑而貼合。接著於暗室內啓動如此獲得之液晶電視’ Topcon股份有限公司製的亮度計「BM5A」型,測定 示狀態及白顯示狀態的亮度,並算出對比。在此’對 以白顯示狀態的亮度相對於黑顯示狀態的亮度之比來 玻璃 來自 定薄 定, 股份 3292 )與 強度 對比 下列 有限 光板 S「 的吸 側, 上, 爲同 黏著 使用 黑顯 比係 表示 -39- 200946971 此外,本發明之防眩薄膜,較理想爲,當從硬膜層側 以入射角30。使光入射時,反射角30°之反射率R ( 30 )爲 0.05 %以上、2 %以下,反射角40°之反射率R( 40)爲 0.0 0 0 1 %以上、0.0 0 5 %以下,反射角5 0°之反射率R ( 5 0 ) 爲0.0 0 0 0 1 %以上、0.0 0 0 5 %以下。藉由將反射率R ( 3 0 ) 、反射率R(40)及反射率R(50)設定在上述範圍內’ 可提供一種顯現出優良的防眩性能,且更能夠有效地抑制 泛白之防眩薄膜。 在此說明從硬膜層側以入射角30°使光入射時之每個 角度的反射率。第5圖爲模式性顯示當求取反射率時之來 自硬膜層側之光對防眩薄膜的入射方向與反射方向之立體 圖。參考第5圖,在防眩薄膜5 01的硬膜層側,相對於從 防眩薄膜的法線5 02以30°的角度所入射之光5 05爲反射 角30°的方向,亦即往正反射方向506之反射光的反射率 (亦即正反射率),係設定爲R ( 3 0 )。此外,以任意的 反射角Θ所反射之光5 07中,分別將0 =40°之反射光的反 射率以及6=50°之反射光的反射率,設定爲 R(40) 、R (50 )。測定反射率時之反射光的方向(正反射方向506 以及以反射角Θ所反射之光5 0 7的反射方向),係設定爲 包含所入射的光5 0 5之方向與法線5 0 2之平面5 0 9內。 當正反射率R ( 3 0 )超過2 %時,無法獲得充分的防 眩功能而有觀看性降低之傾向。另一方面,當正反射率R (30 )太小時,亦有產生泛白之傾向,所以較理想爲 0.05 %以上。正反射率R ( 30 )較理想爲1 ·5%以下,更理 -40- 200946971 想爲0.7 %以下。此外,當正反射率R ( 4 0 )超過〇 · 或正反射率R( 50)超過0.0005%時,防眩薄膜會產 白而有觀看性降低之傾向。亦即,例如在顯示裝置的 面設置防眩薄膜之狀態下使顯示面呈現黑顯示時’亦 取周圍的光而產生使顯示面變白之泛白的傾向。因此 理想爲R(40)及R(50)不要太大。另一方面,於 角度中當反射率太小時,亦無法顯現充分的防眩性, ,R ( 4 0 )較理想爲 0 · 0 0 0 1 %以上,R ( 5 0 )較理 0.0 0 0 0 1 %以上。R ( 5 0 )更理想爲0.0 0 0 1 %以上。 第6圖爲將相對於距離本發明之防眩薄膜(第5 防眩薄膜501)硬膜層側的法線5 02爲3CT的角度所 的光5 0 5之以反射角0所反射的光5 0 7之反射角0與 率(反射率爲對數刻度)予以點繪之圖表的一例。有 表示此反射角與反射率之關係的圖表,或是從該圖表 取之每個反射角的反射率,稱爲反射分布。如該圖表 ,正反射率R ( 3 0 )爲相對於以3 0°的角度所入射的光 之反射率的峰値,角度愈是從正反射方向偏離,反射 降低之傾向。於第6圖所示之反射分布的例子中,正 率 R(30)約 0.4%,R(40)約 0.001%,R(50 0.00 0 03% 〇 於測定防眩薄膜的反射率時,與相對散射光強度 ,必須能夠精度優良地測定出0.001 %以下的反射率 此,有效的方法爲使用動態範圍較廣的檢測器。此類 測器,例如可使用市售的光功率儀等,於此光功率儀 0 0 5 % 生泛 最前 有擷 ,較 這些 所以 想爲 圖的 入射 反射 時將 所讀 所示 ;505 率有 反射 )約 相同 。因 的檢 的檢 -41 - 200946971 測器前設置光圏’並使用使估算防眩薄膜之角度成爲 測角光度計來進行測定。反射光可使用380〜78 Onm的 光線,測定用光源’可使用對鹵素燈等光源所射出的 行照準調整者,亦可使用雷射等之單色光源且平行度 。爲內面平滑且透明之防眩薄膜時,由於來自防眩薄 面的反射可能影響測定値,因此,較理想爲例如使用 劑或是水或甘油等液體,使防眩薄膜的平滑面光學密 黑色丙烯酸樹脂板,藉此能夠僅測定出防眩薄膜最表 反射率。 鑒於上述內容,本發明中所規定之R(30) 、R )及R ( 5 Ο )係以下列方式進行測定。首先從相對於 法線傾斜30°之方向,對防眩薄膜.的凹凸面照射來自 N e雷射之平行光,而測定出包含薄膜法線與光入射 之平面之反射率的角度變化。反射率的測定,均使用 電機股份有限公司製的「3292 03 Optical Power Sens 及「3292 O p t i c al P o w e r M e t e r」。 本發明之防眩薄膜,亦可在其最表面,亦即硬膜 凹凸面,具有低反射膜。即使在無低反射膜之狀態下 發揮充分的防眩功能,但藉由在最表面設置低反射膜 可提升防眩性。低反射膜,可在硬膜層上設置由折射 硬膜層還低的低折射率材料所構成之層而藉此形成。 的低折射率材料,具體而言,例如有將氟化鋰(L i F 氟化錶(MgF2)、氟化銘(AIF3)、冰晶石(3NaF. 或Na3AlF6)等之無機材料微粒子含有於丙烯酸系樹 2。的 可見 光進 闻者 膜內 黏著 接於 面的 (40 薄膜 He- 方向 橫河 or」 層的 亦可 ,更 率較 此類 )' A1F3 脂或 -42- 200946971 環氧樹脂等之無機系低反射材料;氟系或矽酮系的有機化 合物、熱可塑性樹脂、熱硬化性樹脂、紫外線硬化性樹脂 等之有機系低反射材料。 <防眩性偏光板> 本發明之防眩薄膜,其防眩效果優良,亦可有效地防 止泛白,並有效地抑制閃斑的產生以及對比的降低。具備 此防眩薄膜之畫像顯示裝置,其觀看性爲優良。當畫像顯 示裝置爲液晶顯示器時,亦可將此防眩薄膜適用於偏光板 。亦即,偏光板一般較多的型態,是在由吸附配向有碘或 雙色性染料之聚乙烯醇系樹脂薄膜所形成之偏光薄膜的至 少單面,貼合有保護薄膜之型態,可藉由將該一方的保護 薄膜構成爲本發明之防眩薄膜,而形成防眩性偏光板。具 體而言,係藉由將偏光薄膜與本發明之防眩薄膜,在該防 眩薄膜的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側予以貼合,而形成防眩 性偏光板。此時,偏光薄膜之另一方的面,可爲未層合之 狀態,或是層合有其他保護薄膜或光學薄膜之狀態,或是 形成有用來貼合於液晶單元之黏著劑層。此外,亦可在偏 光薄膜的至少單面貼合有保護薄膜之偏光板的該保護薄膜 ,在該防眩薄膜的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側貼合本發明之 防眩薄膜,而形成防眩性偏光板。再者,亦可在至少單面 貼合有保護薄膜之偏光板,於該防眩薄膜的光擴散性層合 樹脂薄膜上形成硬膜層,而形成防眩性偏光板。 上述防眩性偏光板中,由於使用表面平滑性優良之光 -43- 200946971 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所以可消除或減少氣泡往光擴散性 層合樹脂薄膜與偏光薄膜或是層合於偏光薄膜之保護薄膜 之界面的侵入,或是薄膜的翹劭。 <畫像顯示裝置> 本發明之畫像顯示裝置’爲將本發明之防眩薄膜或防 眩性偏光板與畫像顯示元件一同組合者。在此,此畫像顯 示元件’具代表性的例如爲具備將液晶密封於上下基板間 之液晶單元,並藉由電壓的施加使液晶的配向狀態改變來 進行畫像顯示之液晶面板,但對於其他如電漿顯示器、 CRT顯示器、有機電激發光顯示器等之一般所知的各種顯 示器,亦可運用本發明之防眩薄膜或防眩性偏光板。本發 明之畫像顯示裝置中’防眩薄膜或防眩性偏光板係配置在 較畫像顯示元件更位於觀看側。此時,防眩薄膜或防眩性 偏光板的凹凸面,亦即硬膜層’係配置在外側(觀看側) 。具備本發明之防眩薄膜或防眩性偏光板的畫像顯示裝置 ’可藉由防眩薄膜所具有的表面凹凸使入射光散射而使映 射像模糊化’而能夠賦予優良的觀看性於畫像顯示裝置。 此外’本發明之防眩薄膜或防眩性偏光板,即使運用 於高精細的畫像顯示裝置時,亦不會產生在以往防眩薄膜 中所看到之閃斑’而能夠顯現出充分的映射防止、泛白防 止、閃斑的抑制以及對比降低的抑制之性能。 實施例 -44 - 200946971 以下係藉由實施例更詳細地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並 不限定於該實施例。 [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的製造] (製造例1:橡膠狀聚合物的製造) 依據日本特公昭5 5-275 76號公報的實施例所記載之 方法’製造由三層構造所形成之丙烯酸系多層聚合物。將 離子交換水1700g、碳酸鈉0.7g、過硫酸鈉〇.3g裝入至內 容積5L的玻璃製反應容器,於氮氣氣流下攪拌後,裝入 Pelex OT-P (股份有限公司花王製)4.46g、離子交換水 150g、甲基丙烯酸甲酯150g及甲基丙烯酸丙烯酯〇.3g。 然後升溫至7 5 °C並持續攪拌1 5 0分鐘。 接下來將丙烯酸丁酯689g、苯乙烯162g及甲基丙烯 酸丙稀酯17g的混合物,與過硫酸鈉 〇.85g、Pelex OT-P7.4g及離子交換水50g的混合物,從其他入口於90分鐘 之間添加,再持續進行90分鐘的聚合。聚合結束後,再 將丙烯酸甲酯326g及丙烯酸乙酯14g的混合物,與溶解 有過硫酸鈉〇.34g之離子交換水30g,從其他入口於30分 鐘之間添加。添加結束後再保持60分鐘而結束聚合。將 所製得之乳膠投入至〇 _ 5 %的氯化鋁水溶液使聚合物凝聚 。以溫水將此洗淨5次後,進行乾燥而製得丙烯酸系多層 聚合物。 <實施例1 > -45- 200946971 作爲樹月曰層(A )的構成材料,將8 5重量份之作爲透 明樹脂層的樹fl曰1[相對於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 = 96/4 (重量比)的共聚物(折射率i 49) 7〇重量份爲含 有上述製:ta例1的丙烯酸系多層聚合物3〇重量份之丙烯 酸系樹脂組成物]’以及1 5重量份之作爲光擴散劑的甲基 丙烯酸甲酯/本乙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85/1〇/5 (重 量比)的共聚物粒子(折射率15〇5,重量平均粒徑8μιη ),以予舍爾摻合機進行混合後,以擠壓機〗進行熔融捏 合並供應至進料組件。另一方面’作爲第1及第2透明樹 脂層(Β )的構成材料,將樹脂2 [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 甲酯= 96/4(重量比)的共聚物(折射率1.49)]以擠壓機 11進行熔融捏合並供應至進料組件。 接著以使樹脂層(A )成爲中間層,使第1及第2透 明樹脂層(B)層合於其兩面之方式,以擠壓樹脂溫度 2 60 °C進行共擠壓成形,然後使用具備配置爲一列之3個 金屬拋光軋輥(依序稱爲第1、第2、第3軋輥)之軋輥 單元,將擠壓出之層合薄膜夾持於第1軋輥-第2軋輥之 間並進行壓延,然後再夾持於第2軋輥-第3軋輥之間, 藉此製作出厚度100μιη(樹脂層(A)的厚度:48μπι,第 1及第2透明樹脂層(Β)的厚度Υ及Υ’分別爲26μιη)之 由3層所形成之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樹脂層(A )中 之光擴散劑的濃度X爲1 5重量%。第1〜第3軋輥皆如第 7圖(b )所示之金屬彈性軋輥,該金屬製薄膜係由施以拋 光加工後的不鏽鋼所形成。軋輥內所流通之流體係使用水 -46 - 200946971 ,設定溫度均設定在8 〇 °c。第1表係顯示樹脂層(A )的 厚度、第1及第2透明樹脂層(B)的厚度丫及Y’(Pm) 、光擴散劑的濃度X (重量% )以及(X + 8 )之値。 〈實施例2〜8及比較例1〜7 > 係以使樹脂層(A)中之光擴散劑的濃度X成爲第1 表所示之値的方式,調整光擴散劑的量’並且以使樹脂層 (A)的厚度以及第1及第2透明樹脂層(B)的厚度Y 及Y’成爲第1表所示之値的方式,調整擠壓機I及擠壓機 11的吐出量,除此之外,其他與實施例1相同而製作出由 3層所形成之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第1表係顯示樹脂 層(A)的厚度、第1及第2透明樹脂層(B)的厚度γ 及Υ’(μιη)、光擴散劑的濃度Χ(重量1%)以及(χ + 8) 之値。 上述實施例及比較例中所使用之擠壓裝置的構成如下 所示。 擠壓機I :螺桿徑65rnm、單軸、附有通氣孔(東芝機 械股份有限公司製)。 擠壓機II :螺桿徑45mm、單軸、附有通氣孔(日立 造船股份有限公司製)。 進料組件:2種3層分配(日立造船股份有限公司製 )° 模具:T模具、澆斗寬度1 4 0 0 m m、澆斗間隔i m m ( 曰立造船股份有限公司製)。 -47- 200946971 [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之表面狀態的 (1 )表面起伏的評估 以目視方式並且使用共焦顯微鏡 Sensofar公司製)來觀察上述實施例及比 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之第1及第2透 表面狀態,並藉由下列基準來評估起伏的 1表所示。比較例1〜4的光擴散性層合樹 表面觀察到起伏。比較例4之使用共焦顯 散性層合樹脂薄膜表面的結果,可判定起 1~2μηι、直徑100〜500μιη的凹陷。 A :未確認到起伏。 B :僅確認到少許起伏。 A :確認到多數個起伏。 (2 )算術平均粗糙度Ra的測定 依據JIS B0601-2001,藉由表面粗糙 有限公司 Mitutoyo 製 Surftest SJ-201), 、基準長度〇.8mm、區間數5,來測定光 薄膜所具有之成形時接觸於第1軋輥之一 (B )表面,與接觸於第2軋輥之一側的努 表面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 )。結果如第 評估] 「 Ρίμ2300 」( 較例中所製得之 Ϊ樹脂層(Β )的 程度。結果如第 脂薄膜中,係於 微鏡來觀察光擴 伏係起因於深度 度測定機(股份 以截止値〇 · 8 m m 擴散性層合樹脂 側的透明樹脂層 I明樹脂層(B ) 2表所示。 -48- 200946971 [第1表]
厚度(μιη) 樹脂層(Α)中之 光擴散劑濃度X (重量%) Χ+8 Υ 起伏的程度 樹脂層 (Α) 透明樹脂層(Β) Υ=Υ, 全體 實施例1 48 26 100 15 23 26 A 實施例2 70 23 117 15 23 23 A 實施例3 85 28 142 15 23 28 A 實施例4 135 35 205 25 33 35 A 實施例5 73 24 121 10.8 18.8 24 A 實施例6 85 28 142 10.8 18.8 28 A 實施例7 94 31 156 15 23 31 A 實施例8 97 32 162 15 23 32 A 比較例1 48 21 90 15 23 21 B 比較例2 44 18 80 15 23 18 C 比較例3 64 18 100 15 23 18 C 比較例4 103 27 157 25 33 27 C 比較例5 94 24 141 25 33 24 C 比較例6 52 17 87 15 23 17 C 比較例7 64 21 107 15 23 21 C -49- 200946971 [第2表] 算術平均1 巨糙度(Ra) 第1軋輥側 第2軋輥側 實施例1 0.23 0.08 實施例2 0.15 0.07 實施例3 0.17 0.07 實施例4 0.23 0.09 實施例5 0.07 0.05 實施例ό 0.21 0.07 實施例7 0.15 0.12 實施例8 0.11 0.08 比較例1 0.24 0.11 比較例2 0.30 0.09 比較例3 0.26 0.11 比較例4 0.14 0.09 比較例5 0.19 0.09 比較例ό 0.10 0.08 比較例7 0.15 0.10 <實施例9 > [防眩薄膜的製造與評估] (A )壓印用模型的製作 I JIS 之 Plating ) 面銅電鍍 表面銅電 股份有限 的銷石粒 以球粒使 首先準備對直徑 200mm之鐵軋輥(依S STKM13A)的表面施以銅巴拉德電鍍(Ballard 者。銅巴拉德電鍍係由銅電鍍層/薄銀電鍍層/表 層所形成者,電鍍層全體的厚度約200μιη。將該 鍍層的表面予以鏡面硏磨,然後使用噴砂裝置( 公司不二製作所製),將T〇soh股份有限公司製 「TZ-B125」(商品名稱’平均粒徑ΐ25μη〇 , -50- 200946971 用量6g/cm2 (軋輥每l/cm2的表面積之使用量,以下稱爲 「噴砂量」)、噴砂壓力〇_〇5MPa(計示壓,以下相同) 、從噴射球粒之噴嘴開始至金屬表面爲止的距離6〇〇mm ( 以下稱爲「噴砂距離」),對該硏磨面進行噴砂。之後使 用與先前相同的噴砂裝置,將Tosoh股份有限公司製的銷 石粒「TZ-SX-1 7」(商品名稱,平均粒徑20μιη ),以噴 砂量3g/cm2、噴砂壓力〇.〇5MPa、噴砂距離450mm,再對 該噴砂後的面進行噴砂,使表面形成凹凸。使用氯化銅水 溶液,對所製得之具有表面凹凸的銅電鍍鐵軋輥進行蝕刻 。此時的蝕刻量係設定爲3 μιη。之後對蝕刻後的表面進行 鉻電鍍加工而製作出金屬模型。此時,鉻電鍍的厚度係設 定爲4μιη。所製得之模型的表面維氏硬度爲1,000。 (Β )具有細微凹凸之硬膜層的形成 首先準備以固形份濃度60重量%使下列各成份溶解於 醋酸乙酯之紫外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三丙烯酸新戊四醇酯:60重量份 多官能胺甲酸酯丙烯酸酯(二異氰酸六伸甲酯與三丙 烯酸新戊四醇酯之反應生成物):40重量份 接著,相對於此紫外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的固形份 100重量份,添加5重量份的光聚合起始劑之「Lucirin TPO」 (BASF公司製,化學名稱:2,4,6-三甲基苯甲醯二 苯基磷化氧)以調製出塗佈液。 以使乾燥後的塗佈厚度成爲8.0 μ m之方式,將此塗佈 液塗佈在實施例1中所製得之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上’ -51 - 200946971 在設定爲8 0 °C之乾燥機中乾燥1分鐘。以使紫外線硬化性 樹脂組成物層位於模型側之方式,藉由橡膠軋輥將乾燥後 的薄膜按壓於上述製作出之金屬模型的凹凸面而密接。於 該狀態下從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側,以h線換算光量成 爲3 00mJ/cm2之方式照射來自強度20mW/cm2的高壓水銀 燈之光’使紫外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層硬化。之後對每個 硬化樹脂從模型中剝離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而製得由 表面具有凹凸之硬膜層(硬化樹脂)與光擴散性層合樹脂 薄膜的層合體所形成之防眩薄膜。所製得之防眩薄膜,不 會產生閃斑及泛白,且當運用於畫像顯示裝置時成爲對比 降低的原因之相對散射光強度T ( 2〇 )爲0.00027%,T ( 30 )爲0.00006%,而顯現出充分低的良好散射特性。 實施例1之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的內部霧度爲 14_ 8%。該測定係使用光學透明的黏著劑,將光擴散性層 合樹脂薄膜之一方的面貼合於玻璃基板,接著使用光學透 明的黏著劑’將霧度幾乎爲0之三醋酸纖維素薄膜貼合於 另一方的面,對於由該玻璃基板與三醋酸纖維素薄膜所夾 持之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使用依據π S K 7 1 3 6之村上 色彩技術硏究所股份有限公司製的霧度計「HM-:l 5〇」型 ’來進行霧度的測定。 此外,上述硬膜層的表面霧度及內部霧度,分別爲 1 . 7 %及〇 _ 〇 %。係以下列方式進行測定。首先,將硬膜層 形成於霧度幾乎爲0 %之三醋酸纖維素薄膜上後,以三醋 酸纖維素側成爲接合面之方式’使用透明黏著劑來貼合該 -52- 200946971 層合薄膜與玻璃基板,並使用依據JIS Κ 7136之村上色彩 技術硏究所股份有限公司製的霧度計「ΗΜ-150」型,來 測定全體的霧度。接著使用甘油,將霧度幾乎爲0%之三 醋酸纖維素薄膜貼合於硬膜層的凹凸表面,再次依據 JIS Κ 7 1 3 6來測定內部霧度。表面霧度可根據上述式(3 )來算出。 此次所揭示之實施型態及實施例,其所有內容均僅爲 例示,並不應視爲具有限制涵義者。本發明的範圍並非由 上述說明,而是由申請專利範圍所表示,在與申請專利範 圍爲均等的涵義與範圍內,係包含所有的變更。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爲顯示本發明之防眩薄膜的較佳例子之剖面模 式圖。 第2圖爲模式性顯示從防眩薄膜的光擴散性層合樹脂 薄膜側使光入射’並測定出在硬膜層側法線方向所觀測之 散射光強度時之光的入射方向與透射散射光強度測定方向 之立體圖。 第3圖爲使用本發明之防眩薄膜,將改變入射角φ所 測定出之相對散射光強度(對數刻度)相對於入射角予以 點繪之圖表的一例。 第4圖爲顯示相對散射光強度τ(20)及Τ(30)與 對比之關係之圖。 第5圖爲模式性顯示當求取反射率時之來自硬膜層側 -53- 200946971 之光的入射方向與反射方向之立體圖。 第ό圖爲將相對於距離本發明之防眩薄膜的法線爲3 〇 的角度所入射的光之反射光的反射角與反射率(反射率 爲對數刻度)予以點繪之圖表的一例。 第7圖爲顯示本發明所能夠使用之金屬彈性軋輥的具 體例之槪略剖面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〇 1 :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 1 0 2 :硬膜層 l〇3a:第1透明樹脂層(Β) l〇3b:第2透明樹脂層(B) 104 :樹脂層(A) 1 〇 5 :光擴散劑 2 0 1、5 0 1 :防眩薄膜 202、502 :防眩薄膜的法線 2 0 3 :以距離法線爲<ί)的角度所入射之光 2 04 :透射法線方向之透射散射光 2 09、5 09 :包含入射光方向與防眩薄膜的法線之平面 5〇5 :以30°的角度所入射之光 506:正反射方向 5 07 :以反射角0所反射之光 701a、701b:金屬製薄膜 702a > 702b :軸車L 輥 7 0 3 :流體用空間 -54-

Claims (1)

  1. 200946971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爲具備:由分散有 重量平均粒徑爲1〜2〇μιη的光擴散劑之透明性樹脂所形成 之樹脂層(Α)、層合於前述樹脂層(Α)之一方的表面 之第1透明樹脂層(Β)、以及層合於另一方的表面之第 2透明樹脂層(Β),且厚度爲30~5 00μιη之光擴散性層合 樹脂薄膜,其特徵爲: 當以前述樹脂層(A )中之光擴散劑的濃度爲X (重 量%),以前述第1及第2透明樹脂層(B )的厚度分別 爲 Y ( μηι ) 、Υ’( μηι )時,係滿足下列式(1 )及(2 ) 所示之關係; Χ + 8 ^ Υ ( 1 ) Χ + 8 ^ Υ5 ( 2 ) 將藉由使用形成前述樹脂層(A )之樹脂組成物、形 成前述第1透明樹脂層(B)之樹脂組成物、與形成前述 第2透明樹脂層(B )之樹脂組成物之共擠壓成形而製得 之層合薄膜的至少單面,在接觸於彈性軋輥之狀態下使前 述層合薄膜成形而成。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 ’其中,前述樹脂層(A )中之光擴散劑的濃度X爲5重 量%以上40重量%以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 ’其中,前述第1透明樹脂層(B)及/或前述第2透明樹 脂層(B)之與前述樹脂層(A )側爲相反側的表面之算術 -55- 200946971 平均粗糙度Ra,爲0〜〇.5μιη。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 ’其中’前述樹脂層(A)之前述第i及第2透明樹脂層 (B)側的表面,與前述第1及第2透明樹脂層(b)之前 述樹脂層(A )側的表面接觸。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 ’其中前述第1及第2透明樹脂層(B),係由:甲基丙 烯酸甲酯系樹脂、於甲基丙烯酸甲酯系樹脂含有橡膠狀聚 合物之樹脂組成物、苯乙烯系樹脂、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 、含有含脂環構造的乙烯性不飽和單體單位之樹脂、或是 由混合這些樹脂的2種以上之混合樹脂所形成。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 ,其中前述透明性樹脂,爲甲基丙烯酸甲酯系樹脂、於甲 基丙烯酸甲酯系樹脂含有橡膠狀聚合物之樹脂組成物、苯 乙烯系樹脂、於苯乙烯系樹脂含有橡膠狀聚合物之樹脂組 成物、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或是由混合這些樹脂的2種 以上之混合樹脂。 7 · —種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的製造方法,爲具備 :由分散有重量平均粒徑爲1〜2 Ο μ m的光擴散劑之透明性 樹脂所形成之樹脂層(A)、層合於前述樹脂層(A)之 一方的表面之第1透明樹脂層(B)、以及層合於另一方 的表面之第2透明樹脂層(B),且厚度爲30〜5〇Ομηι之 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的製造方法,其特徵爲: 係具備:將藉由使用形成前述樹脂層(A )之樹脂組 -56- 200946971 成物、形成前述第1透明樹脂層(B )之樹脂組成物、與 形成前述第2透明樹脂層(B )之樹脂組成物之共擠壓成 形而製得之層合薄膜的至少單面,在接觸於彈性乳輥之狀 態下,以滿足下列一般式(1 )及(2 )所示之關係的方式 使前述層合薄膜成形之步驟; X + 8 ^ Y ( 1 ) X + 8 S Y, ( 2) (式中,X爲樹脂層(A )中之光擴散劑的濃度(重 量% ) ,Y、Y ’分別爲第1透明樹脂層(B )、第2透明樹 脂層(B )的厚度(μηι ))。 8. 一種防眩薄膜,爲具備: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 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1 0 1 )、以及層合於前述光擴散 性層合樹脂薄膜(101)的表面上且在表面具有細微的凹 凸形狀之硬膜層(102)之防眩薄膜,其特徵爲: 前述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1 0 1 )的內部霧度爲5 % 以上、30%以下; 前述硬膜層(102),其表面霧度爲0·5 %以上、15% 以下’其內部霧度爲2%以下。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防眩薄膜,其中,從前 述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1 0 1 )側以入射角20°使光入射 時之前述硬膜層(1 0 2 )側法線方向的相對散射光強度τ (2 0 )爲 0.0 0 〇 1 % 以上、〇 . 〇 〇 〇 6 % 以下; 從前述光擴散性層合樹脂薄膜(1 〇 1 )側以入射角3 0。 使光入射時之前述硬膜層(1 02 )側法線方向的相對散射 -57- 200946971 光強度τ ( 30)爲0.00004%以上、0.0002%以下。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防眩薄膜’其中’當從 前述硬膜層(102 )側以入射角30。使光入射時,反射角 3 0 °之反射率R ( 3 0 )爲0.0 5 %以上、2 %以下; 反射角 40。之反射率 R( 40)爲 0.0001 ¾以上、 0 · 0 0 5 % 以下; 反射角 50。之反射率 R( 50)爲 0.00001 %以上、 0 · 0 0 0 5 % 以下。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防眩薄膜,其中,於前 述硬膜層(102)的凹凸表面上更具有低反射膜。 1 2 · —種防眩性偏光板,爲具備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 之防眩薄膜以及層合於前述防眩薄膜上之偏光薄膜之防眩 性偏光板,其特徵爲: 前述偏光薄膜係配置於前述防眩薄膜之前述光擴散性 層合樹脂薄膜(1 01 )側。 13. —種畫像顯示裝置,其特徵爲·· 具備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防眩薄膜或是申請專利範 圍第1 2項之防眩性偏光板、以及畫像顯示元件; 前述防眩薄膜或是防眩性偏光板,係以該硬膜層( 1 02 )側爲外側而配置於畫像顯示元件的觀看側。 -58-
TW098105144A 2008-02-19 2009-02-18 Light-diffusing laminated resin film,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tiglare film, antiglare polarizer, and image display TW200946971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37394 2008-02-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46971A true TW200946971A (en) 2009-11-16

Family

ID=40985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05144A TW200946971A (en) 2008-02-19 2009-02-18 Light-diffusing laminated resin film,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tiglare film, antiglare polarizer, and image display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09223298A (zh)
TW (1) TW200946971A (zh)
WO (1) WO200910448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27068B2 (ja) * 2010-01-15 2013-10-30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グラビア版胴の製造方法
JP6150974B2 (ja) * 2010-07-16 2017-06-2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JP5598308B2 (ja) * 2010-12-21 2014-10-0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5621656B2 (ja) * 2011-02-25 2014-11-1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下部電極基板用樹脂板、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てなる下部電極板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
CN102964792A (zh) * 2012-11-06 2013-03-13 深圳市奥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的led全彩屏模组面罩
DE102013222702A1 (de) * 2013-11-08 2015-05-13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Optoelektronisches Bauelement, optoelektronische Anordnung,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optischen Elements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optoelektronischen Bauelements
KR102024256B1 (ko) 2016-09-23 2019-11-0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점착 조성물
CN106772722A (zh) * 2016-12-29 2017-05-31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扩散膜、背光模组与显示装置
CN109903691A (zh) * 2019-03-22 2019-06-18 深圳立泰触控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眩光的电子显示广告牌
JP7369536B2 (ja) * 2019-03-27 2023-10-26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積層シートのロール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94904B2 (ja) * 1998-02-24 2001-08-06 日立造船株式会社 シート・フィルムの成形用ロール装置
JP2004103335A (ja) * 2002-09-06 2004-04-02 Daicel Chem Ind Ltd 面状光源装置
JP2005156615A (ja) * 2003-11-20 2005-06-16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防眩フイルム、防眩性反射防止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偏光板及び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9104480A1 (ja) 2009-08-27
JP2009223298A (ja) 2009-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946971A (en) Light-diffusing laminated resin film,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tiglare film, antiglare polarizer, and image display
WO2009096261A1 (ja) 光拡散性積層樹脂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防眩フィルム、防眩性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KR100865625B1 (ko) 광확산 필름, 이를 이용한 면광원 장치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1653063B1 (ko) 편광판용 보호 필름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편광판
TWI529458B (zh) 液晶顯示裝置及液晶顯示裝置用光學構件組
CN101836136B (zh) 防眩膜、防眩性偏振板及图像显示装置
KR101746347B1 (ko) 편광판용 보호 필름
TWI588020B (zh) Anti-glare film, anti-glare film manufacturing method, polarizing plat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JP4695071B2 (ja) 光制御シ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面光源
TWI474052B (zh) Anti-glare film, anti-glare film manufacturing method, polarizing plat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JP5934533B2 (ja) 複層フィルム及び光学シート
JP5109585B2 (ja) 光拡散性シート
JP6147932B2 (ja) 透明フィルム、それを備えた透明スクリーン、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投影装置
JP2001272508A (ja) 積層光拡散性フィルム
JP2004103335A (ja) 面状光源装置
JP2009169389A (ja) 偏光板のセット、ならびにこれを用いた液晶パネ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TW201013231A (en) Light control sheet and us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equipped with the same
JP5258016B2 (ja) 偏光板のセット、ならびにこれを用いた液晶パネ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WO2009098992A1 (ja) 光拡散性積層樹脂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防眩フィルム、防眩性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6293193A (ja) フィルムレンチキュラーレンズ用支持板
JP2012137722A (ja) ルーバー層保護用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用途
JP2009098557A (ja) 光拡散性積層樹脂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341053B2 (ja) 光拡散性積層樹脂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22065498A1 (ja) 画像表示用導光板
JP2010249898A (ja) 光拡散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面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