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911259A - Novel heterocyclyl compounds - Google Patents

Novel heterocyclyl compound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11259A
TW200911259A TW097127530A TW97127530A TW200911259A TW 200911259 A TW200911259 A TW 200911259A TW 097127530 A TW097127530 A TW 097127530A TW 97127530 A TW97127530 A TW 97127530A TW 200911259 A TW200911259 A TW 20091125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alkyl
phenyl
compound
propy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275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ohannes Aebi
Alfred Binggeli
Luke Green
Guido Hartmann
Hans P Maerki
Patrizio Mattei
Fabienne Ricklin
Original Assignee
Hoffmann La Roch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ffmann La Roche filed Critical Hoffmann La Roche
Publication of TW2009112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11259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4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4-diazine or hydrogenated 1,4-diazine rings
    • C07D24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4-diazine or hydrogenated 1,4-diazin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 C07D241/06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4-diazine or hydrogenated 1,4-diazin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having one or two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 C07D241/08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4-diazine or hydrogenated 1,4-diazin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having one or two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with oxyge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two or more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atoms, e.g. piperazine or tetrazi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 A61P1/04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for ulcers, gastritis or reflux esophagitis, e.g. antacids, inhibitors of acid secretion, mucosal protect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respiratory system
    • A61P11/06Antiasthma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7/00Drugs for dermatological disorders
    • A61P17/02Drugs for dermatological disorders for treating wounds, ulcers, burns, scars, keloids, or the lik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9/00Drugs for skeletal disorders
    • A61P19/02Drugs for skeletal disorders for joint disorders, e.g. arthritis, arthros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61P25/04Centrally acting analgesics, e.g. opioi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9/00Non-central analgesic, antipyretic or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e.g. antirheumatic agents;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 A61P3/08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for glucose homeostasis
    • A61P3/1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for glucose homeostasis for hyperglycaemia, e.g. antidiabe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43/00Drugs for specific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1P1/00-A61P41/00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7/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blood or the extracellular fluid
    • A61P7/02Antithrombotic agents; Anticoagulants; Platelet aggregation inhibi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9/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9/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 A61P9/04Inotropic agents, i.e. stimulants of cardiac contraction; Drugs for heart fail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9/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 A61P9/1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for treating ischaemic or atherosclerotic diseases, e.g. antianginal drugs, coronary vasodilators, drugs f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retinopathy, cerebrovascula insufficiency, renal arteriosclerosi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85/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rings having nitrogen and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275/00 - C07D283/00
    • C07D285/15Six-membered rings
    • C07D285/16Thiadiazines; Hydrogenated thiadiazines
    • C07D285/181,2,4-Thiadiazines; Hydrogenated 1,2,4-thiadiazi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0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ly one nitrogen atom
    • C07D40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ly one nitrogen atom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 C07D401/06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ly one nitrogen atom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linked by a carbon chain containing only aliphatic carbon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0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C07D401/00
    • C07D403/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C07D401/00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 C07D403/06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C07D401/00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linked by a carbon chain containing only aliphatic carbon atom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Diabet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Neur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Rheumat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Obesit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Endocrinology (AREA)
  • Hospice & Palliative Care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Plural Heterocyclic Compounds (AREA)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 Other In-Based Heterocyclic Compounds (AREA)

Description

200911259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式⑴之新
其中 賴雜環基化合物 R5
A為芳基或料基,該芳基及該雜芳基視情況經⑴ 個獨立地選自由以下各基組成之群之取代基取代:齒素、 卞氧基、雜芳基々6絲基、;.6烧基、匕·‘氧基及鹵基 1 6烷氧基’或5亥芳基及該雜芳基視情況經Gw伸烷二氧基 取代; X 為-NCR1)^)或 _N+(r1)(r2)(r11);
R1及R2獨立地為氫、Cl-6烷基、c3 6烯基、c3 6炔基、 羥基C2-6烷基、Cl-6烷氧基C2-6烷基、c3·?環烷基、c3_: 環烷基Cw烷基、C?.1G雙環烷基、苯基c] 3烷基、雜 芳基Cw烷基、雜環基或雜環基cN6烷基,其中該c3 7 環烧基與έ亥C:5_7環烧基Ci·6烧基之環烧基、該苯基cf_3 院基之本基、該雜芳基C〗·3烧基之雜芳基及該雜環基 與該雜環基C1 _6院基之雜環基視情況經1至3個獨立地 選自由Rd組成之群之取代基取代:或 132510.doc 200911259
Rl及R2與其連接之氮原 獨立地選自由Rd組成:―起形成視情況經1至3個 且由R1及R2形成之該雜父取:基取代的雜環基’ 經羰基置換;及蜮、衣土之%碳原子之-視情況 由R1及R2形成之雜環 c r ^ ^ , 土之環碳原子之一可為另一環 C3·7%烷基或雜環基之 袖卢山 原子,該另一環之一或兩 個%奴原子視情況經 灭丞置換,且該另一環視情況 經cN6烷基取代; f
r3及R4獨立地為氫、麩其 匕基、Cw烷基、Cl.6烷氧基、 C3-7環烷基、c3.7環烷美Γ _ 基Cl-6烷基、Cb6烷氧基羰基、 羧基、胺甲醯基、$或二々6烷基取代之胺甲醯 氧基' m縣取代之胺基 幾氧基、經基_C1.6院基、C16燒氧基_C16烧基、齒素 或鹵基Ci-6烧基;或 R及R與其連接之碳原子一起形成視情況經1至3個 獨立地選自由以下各基組成之群之取代基取代的eh? 環烷基或雜環基:Cm烷基、鹵基Ci 4烷基及鹵素; Y 為 c(0)或 s(0)2 ; R5及R6獨立地為氫、Cl_6烷基或CM環烷基’該Cw烷基 及該C3·7環烧基視情況經1至3個獨立地選自由以下各基 組成之群之取代基取代:胺基、經基、叛基、胺甲酸 基、單或二-Cw烷基取代之胺甲醯基及Cl_6烷氧基幾 基;或 R5及R6與其連接之碳原子一起形成Cw環烷基或雜環 132510.doc 200911259 基; R7、R8、R9及R1Q獨立地為氫、CN6烷基或(:3_7環烷基, 該Ck烷基視情況經1至3個獨立地選自由以下各基組成 之群之取代基取代:羥基、C〗·6烷氧基、羧基、胺甲醯 基、單或二-Cw烷基取代之胺甲醯基及Cl_6烷氧基羰 基、芳基及雜芳基’其中該芳基及該雜芳基視情況經1 至3個獨立地選自由以下各基組成之群之取代基取代: 鹵素、C! — 6烧基、鹵基C!·6烷基、CN6烷氧基及鹵基Cl_6 烷氧基; R為C 1 烧基;
Rd為羥基、氰基、NRaRb、_素、Cl-6烷基、鹵基Ci-6烷 基、經基Cw烧基、Cw烧氧基、CU6院氧基Ck燒基、c3.7 fej 基、C1 _6烧氧基幾基、酿基、-C(〇)NRaRb、 -NRa-C(0)-R、-NRa-C(0)-〇Rb ' _NRa-C(0)-NRb、-NRa-S02-Rb、-NRa-S02-NRbRc、-〇C(〇)NRaRb、-0C(0)0Ra、Ci 6烷基 磺酸基、C〗_6烷基亞續醯基、c!·6烷基硫基、苯基、苯基 Cw烧基、雜芳基、雜芳基匚】-3烷基及雜環基,且該苯基與 該苯基C!.3烷基之苯基、該雜芳基與該雜芳基烷基之雜 芳基及雜環基視情況經1至3個獨立地選自由以下各基組成 之群之取代基取代:羥基、氰基、NRaRb、鹵素、Cl 6烧 基、函基匚^6烷基、羥基C】.6烷基、cN6烷氧基羰基、酿 基、-C(0)NRaRb、-NRa-C(0)-Rb、-NRa-C(〇)-〇Rb、-NRa-C(0)-NR、-NRa-S〇2-Rb、-NRa-S02-NRbRc、_〇c(0)NRaRb、 -0C(0)0R、Cm烧基續醯基、CN6烧基亞績醯基及Ci6烷 132510.doc -9- 200911259 基硫基,且雜環基之—或兩個環碳原子視 換; u 士绞基置
Ra、Rb&Re獨立地為氫或Ci_6烷基; η為0至3之整數; m為〇至3之整數; m+n為1至5之整數; 或其前藥或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 此外’本發明係關於用於製備以上化合 物、含有該等化合物之醫藥製劑、此等化 於:中間 藥製劑之用途。 用於製備醫 【先前技術】 式(I)化合物為CCR2受體(趨化因子受體 眷白1令1i*、枯4·1·才丨 t、、、田胞趨化 蛋白-體”“几劑以及CCR5受體(趨化 ⑽受體(趨化因子受體3)拮抗劑。趨化因子為=及、/或 前發炎性細胞激素之家族,其充當白血 刀必 其對發炎信號反庫而促谁、^ ;之化學引誘劑。 …诚 而促進白血球自血管床運輸至周圍㈣ 中。在趨化因子結合受體# 徑,包括增加詞通量、抑制cA 考山虎轉導路 活化整合素及細胞運動、 ’M田胞骨架、 開始。 動過程及增加黏著蛋白表現,趨化性 認為前發炎性趨化 i化口子涉及於動脈粥樣硬化及 組份之其他重要疾、忘』 令赞人 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哮喘、 硬化症、移植排斥反 +而夕發性 .^ 應及缺血再灌注損傷)之發展中,且 在腎病及外周血管症 、’中具有特定顯著作用。認為單核細 1325IO.doc 200911259 胞趨化蛋白1為經由單核細胞及一些丁淋巴細胞上之CCR2 又體"導此等疾病中之發炎過程的主要刺激趨化因子。此 外# ’ MCP-1/CCR2與代謝症候群至肥胖及糖尿病疾病 之更嚴重階段之進展有關。 .、’二由CCR2與具有作為病毒進人宿主細胞之共同受體之 作用的CCR5之雜二聚作用’亦已將⑺们與聊感染及因 此自體免疫疾病之過程相聯繫。 因此CCR2可為用於治療外周血管疾病且更特定用於 治療患有嚴重肢體缺血之患者之新的醫藥之目標。此外,、 來自針對此適應症之新的CCR2醫藥之研製的研究結果及 經驗可促進治療動脈粥樣硬化之隨後發展。來自在⑽或 aP〇E-/-或LDL_R_/·背景中Mcp·!及C(:R2卜小鼠之動物模 型的大批資訊顯示MCIM/CCR2路徑對於單核細胞/巨嗟細 胞募集以及内膜增生及動脈粥樣硬化病變之形成及穩定性 而言為必不可少的。此外,大量報導描述河^1/〇(5112路 徑涉及於人類損傷後及各種發炎過程(包括血管床中之該 等發炎過程)中。 【發明内容】 本發明提供式⑴之新穎化合物,其為咖2受體棺抗 劑,在CCR3及CCR5上亦具有一些拮抗活性。 【實施方式】 、.除非另外指示,否則闡述以下定義以說明且定義用以描 述本文中本發明之各種術語之含義及範嘴。 術語” i素’,或"齒基"意謂氟、氣、漠及峨,其中氣及氟 132510.doc 200911259 為較佳。 術5吾C!_6烷基’’(單獨或與其他基團組合)意謂具有1至6個 碳原子之支鏈或直鏈單價烷基。此術語進一步藉由諸如甲 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 基之基團來例示。Cl_4烷基或Ci 3烷基為更佳。術語,,c2-6 烷基與"Cw烷基”含義相同,其中例外為c26烷基具有2至 6個碳原子。 術6吾經基Cm烷基”意謂經一或多個、較佳經一個羥基 取代之Cy烷基。 術邊鹵基C】·6烷基"意謂經—或多個相同或不同之鹵素 原子取代之cN6烷基。 術浯C!·2伸烷基"意謂具有丨至2個碳原子之直鏈飽和二 價烴基’諸如亞曱基、伸乙基。 術C3-7%:^基(單獨或與其他基團組合)意謂具有3至7 個環碳之飽和單鮮環煙基,例如環丙基、環了基、環己 基。 術π 〇7.10雙私烧基"(單獨或與其他基團組合)意謂具有2 個環之具有7至_環碳之餘和單價環烴基,#中一環之 兩個或兩個以上環礙原子為另-環之環碳原子,例如雙環 [2.2.1]庚基。 術語”C〗·6烷氧基丨’(單獨戋盥盆 飞 >、其他基團組合)意謂基團R,_ ’其中R1為Cu烷基。 術語”鹵基C丨_6烷氧基,,(單猸式 ^ ^ 1早獨次與其他基團組合)意謂經一 或夕個、較佳1至3個齒素取代之Cl.6院氧基。 132510.doc 12 200911259 術語,'CM伸烷二氧基”意謂、0_Ci 6烷基·〇_,,。亞甲二氧 基或1,2-伸乙二氧基為較佳。 術語”C3_6烯基',(單獨或與其他基團組合)意謂包含碳·碳 雙鍵之具有3至6個碳原子之直鏈或支鏈烴基,其限制條件 為C3_6稀基與分子其餘部分之連接點之碳原子不藉由碳_碳 雙鍵與C3.6稀基之另—碳原子鍵結。‘稀基之實 烯基。 νΈΓ 、八〜巫印、,'且a )忍礴包含碳-碳 參鍵之具有3至6個碳原子之直鏈或支鏈烴基,其限制條件 為c3-6炔基與分子其餘部分之連接點之碳原子不藉由碳-碳 參鍵與C3.6块基之另—碳原子鍵結。〜块基之實 炔基。 術5吾醯基”意謂R_c(〇)_,其中Rgc]_6烷基 基、Cw環烷基或C3 7環烷基ci 6烷基。 術語”雜環基,,(單獨或與其他基I组合)意謂具有4至9個 環原子之料料環或雙環基團,其巾⑴個環原子係獨 也選自N 〇及S(〇)n(其中n為〇至2之整數)之雜原子,剩 餘環原子為C。 術”芳基(單獨或與其他基團組合)意謂苯基或蔡基。 術語”雜芳基"d 土 (早獨或與其他基團組合)意謂具有丨至3 獨立地選自N、〇及芦灿広 d〇 s 及之裱雜原子之具有5至10個環原子的 早%或雙環基團,剩餘環原子為c。 術語,,雙環基•,音辱且女^ 胃具有2個環之基團,其中一環之兩個 或兩個以上環原子為另-環之環碳原子。 132510.doc -13- 200911259 術語"C〗·6烷基磺醯基"、” C〗·6烷基亞磺醯基”及” C ! -6烷 基硫基"分別意謂C〗-6烷基-S〇2_、Cw烷基-SCHCu烷基- 上文給出疋義之化學基團之較佳基團為在實例中特定例 示之基團。 式(I)化合物可形成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酸加成鹽。該等醫 藥學上可接受之鹽的實例為式(I)化合物與生理學上相容之 無機酸(諸如,鹽酸、氫溴酸、硫酸、亞硫酸或磷酸)或與 有機酸(諸如,甲烷磺酸、對甲苯磺酸、乙酸、乳酸、三 氟乙酸、檸檬酸、反丁烯二酸、順丁烯二酸、酒石酸、琥
珀酸或水揚酸)形成之鹽。術語"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係指 該等鹽。 I ’’可選”或"視情況”意謂隨後所述之事件或情況可能但並 非必需發生,且該描述包括事件或情況發生之情形及事件 ㈣況未發生之情形。舉例而言’ ”視情況㈣基取代之 ^基''意δ胃烧基可能但並非必需# 一 F而存在,且該描述包括芳基 經烷基取代之情況及芳基未經烷基取代之情況。 "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賦形劑"咅1 '心川思明適用於製備醫藥組合物 之賦形劑’其一般為安全、益主 比^八“ 王“且在生物學上或其他方面 …途以及人類醫藥用途而言 ,,醫藥與…* <不兄月曰及申睛專利範圍中所用之 柰于上可接爻之賦形劑”包括— 劑。 種及種以上該賦形 132510.doc -14- 200911259 排列不同的化合物稱為"異構體”。原子空間排列不同之異 構體稱為"立體異構體"。彼此不為鏡像之立體異構體稱為 非對映異構體"且彼此呈不可重疊之鏡像的異構體稱為 "對映異構體"。當化合物具有不對稱中心時,例如若碳原 子與4個不同基團鍵結時,則可能存在一對對映異構體。 對映異構體可由其不對稱中心之絕對構型表徵,且由 Cahn、lngold&Prel〇g之R&s定序規則或藉由分子使偏振 光平面旋轉之方式來描述,且命名為右旋或左旋(亦即, 分別為(+ )或(-)異構體)。對掌性化合物可以個別對映異構 體形式或以其混合物形式存在。含有相等比例之對映異構 體之混合物稱為”外消旋混合物》。 式(I)化合物可具有一或多個不對稱中心。除非另外指 示’否則本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中之特定化合物的描述 或命名意欲包括個別對映異構體與其混合物(外消旋或其 他混合物)兩者,以及個別差向異構體及其混合物。用於 測定立體化學及分離立體異構體之方法在此項技術中為人 所熟知(參見"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第 4版,J. March,John Wiley and Sons,New York,1992之第 4章中之 論述)。 雖然先前描述本發明之最廣泛定義,但某些式⑴化合物 為較佳。 0在式(I)化合物中,A較佳為苯基或萘基,該苯基及該 蔡基視情況經1至3個相同或不同之自素取代。a較佳為經 一或兩個獨立地選自由氣及氟組成之群之齒素原子取代的 132510.doc 200911259 苯基。A更佳為在苯基之3及4位上經2個獨立地選自由氯及 氟組成之群之自素原子取代的苯基。人尤其為在苯基之3及 4位上經2個氯原子或1個氯原子及1個氟原子取代的苯基。 η)在式(I)化合物中,χ較佳為_n(r1)(r2)。 更佳地,X為-N(R〗)(R2) ’且R1及R2與其連接之氮原子一 起形成視情況經1至3個獨立地選自由以組成之群之取代基 取代的雜環基,且由…及尺2形成之該雜環基之環碳原子之 一視情況經羰基置換;及/或
由R1及R2形成之雜環基之環碳原子之一可為另一環q 7
環烧基或雜環基之環碳科,該另-環之-或兩個環碳I 子視情況經羰基置換,且該另一環視情況經c〗6烷美 代。 由R及R2與其連接之氮原子—起形成之雜環基較佳為派 啶基或吡咯啶&,且㈣啶基及該。比。各啶基H兄經—或
兩個獨立地選自由經基、c"烧基及經基一烧基組成之群 之取代基取代,及/或 由及R2形成之該哌啶基及該吡咯啶基之環碳原子之— 可由C3_7環烧基環共有。 更佳地,由RiV與其連接之氮原子—起形成之雜環基 為哌啶基或吡咯啶基,且該哌啶基及該吡咯啶基視情況二 羥基或羥曱基取代,及/或 、工 由R1及R2形成之該哌啶基及該吡咯啶基之環碳原子 可由環丙烷環共有。 ’、之 在式(I)化合物中’尤其(S)-2-羥基曱基比略 分疋-i'基、哌 132510.d〇i •16- 200911259 啶-1 -基或(S)-4-羥基-6-氮雜-螺[2,5]辛_6_基較佳作為χ。 iii) 在式⑴化合物中,m+n較佳為】、2或3之整數,更佳 為2。 iv) 在式⑴化合物中’ R3及R4較佳為氫,且另一者為氫 或經基’且更佳地,R3與R4兩者均為氫。 V) 在式⑴化合物中’較佳地,R5、r6、R7、r8、&9及 Rl0中之一或兩者為匸!·6烷基且其餘為氫,更佳地,r5&r6 之一為氫或Cu烷基,另一者為氫,且R7、r8、r9及r1〇為 氫。進一步更佳地,R5及R6之一為曱基,另一者為氫,且 r7、R8、R9及 R1。為氫。 VI) 在式⑴化合物中,Y較佳為c(〇)。 V1!)在式(I)化合物中’ γ較佳為s(〇)2。 V1U)本發明之另一較佳化合物為式⑴化合物,其為: 4-[(E)-3-(3,4-二氣-苯基丙烯醯基]羥基甲 基比^各咬-1-基)-丙基]-π底嗓-2-酮, 4 [(Ε)_3_(3,4-二氣-苯基)_丙烯醯基]_卜[3_((8)_2_經基甲 基比哈咬基)-丙基]-3-甲基-〇底嗓-2-酮, (Ε) 3-(3,4-一氣-苯基)小[1,1_二側氧基_2_(3_旅咬小基_ 丙基)-Μ_6-[1,2,5]硫二氮雜環己烷_5_基]_丙烯酮, [(Ε)-3-(3,4-一 乳-苯基)-丙稀醯基]-l-[3-((S)-4-經基 氣雜-螺[2.5]辛-6-基)-丙基]_3_甲基_0底唤-2-銅, 4 [(E)-3-(3-氯-4-氟-苯基)_ 丙浠醢基]-l-[3-((S)-4-經基-6-氮雜-螺[2.5]辛_6•基)_丙基]_3_曱基-哌嗪_2_酮, (s)-4-[(E)-3-(3-氣-4-氟-苯基;)_丙烯醯基]-l-[3-((S)-4-經 132510.doc -17· 200911259 基-6-氮雜-螺[2.5]辛·6_基)·丙基]、3_甲基_派。秦·2_綱, (S)-4-[(E)-3-(3,4-二氯-苯基)_两烯醯基]_3_甲基小(3_呢 啶-1-基-丙基)-哌嗪_2_酮。 通用合成程序 式(I)化合物可藉由此項技術中已知或如下所述之方法或 、 類似於其之方法製備。除非另外指示,否則Rl、R2、R3、 R4、R5、R6、V、r8、r9、Rl0、r11、γ、m&n如上所 述。起始物質可購得或可藉由此項技術中已知之方法製 備。 X為-N^kR2)且丫為(:(0)之式⑴化合物藉由式(u)表 示。如流程1中所述,藉由在溶劑(諸如,甲醇)中用Rll_ X(其中X為溴或碘)烷基化’視情況可將其轉化為X為 -N'RkR2)^11)且丫為(:(0)之式(Ib)化合物。類似地,X # 為-^KRlR2)且γ為S(O)2之式⑴化合物藉由式(Ic)表示且視 情况可轉化為X為-N^R^R^R1)且Y為S(0)2之式(Id)化合 物(流程1)。 流程1
(lb) [Y = C(O)] (Id) [Y = S(0)2] (la)[Y = C(0)] (lc)IY = S(0)2l R2、R3、R4、R5、R6、 在流程1中,A、x、γ、r1、 132510.doc -18- 200911259 R、R8、R9、R1G、111及n如先前所定義。 式(la)化合物可如流程2中所概述來產生。卩〇為合適之 保護基’諸如第三丁氧基幾基或节氧羰基,lg為離去 基,諸如氣、溴、碘或曱烷磺醯基氧基。 在流程2步驟a中,使經保護之哌嗪酮1與烷化劑2在鹼 (例如,氫化鈉或第三丁基化鉀)存在下在溶劑(諸如,n,n_ 二曱基曱醯胺、N,N-二甲基乙醯胺或四氫呋喃)中於〇。。與 1 oo°c之間的溫度下反應。 在流程2步驟b中,使用此項技術中已知之方法移除3之 保護基,因此產生二級胺4。在PG為第三丁氧基羰基之狀 況下,合適之去保護試劑及條件為在室溫下或低於室溫下 在溶劑(諸如,1,4-二噁烷或二氣曱烷)中之強酸(諸如,鹽 酸或三氟乙酸)。在PG為苄氧羰基之狀況下,藉由在i與 1 〇〇巴(bar)之間的壓力下於〇。〇與】〇(rc之間的溫度下在溶 劑(諸如,甲醇、乙醇或乙酸乙酯)中氫化來移除保護基。 在流程2步驟c中,使用熟習此項技術者熟知之方法,例 如使用偶合劑之醯胺形成法,使二級胺4經由與肉桂酸衍 生物5之反應而轉化為通式(Ia)之化合物。反應通常在非質 子性溶劑(諸如’二氣曱烷、四氫呋喃、N,N-二曱基甲醯 胺、N-甲基吡咯啶酮及其混合物)中在鹼(諸如,三乙胺、 二異丙基乙胺、4-甲基嗎啉及/或4-(二曱胺基)吡啶)存在或 缺乏下於(TC與8(TC之間的溫度下進行。通常使用之偶合 劑為N,N'-二環己基碳化二亞胺、1-(3-二曱基胺基丙基)_3_ 乙基-碳化二亞胺鹽酸鹽、六氟磷酸〇_(苯并三唑·丨_基)_ 132510.doc -19- 200911259 队:^”四甲基錄、六氟填酸〇_(7_氮雜苯并三嗅小基)-N,N,N’,N’_四甲基錁及六氟磷酸溴-參··吡咯啶基_鱗。或 者,此反應可以兩步進行,其包含:首先形成各之酿基齒 衍生物’且隨後在驗存在τ與胺4進行偶合反應。用於形 成醯基氯之通常採用之試劑為亞硫醯氣、五氯化磷、、: 醯氯或三聚氰醯氯’且反應一般在溶劑缺乏下或在非質子 性溶劑(如,二氯甲烧、甲苯或丙酮)存在下進行。視情況 可添加鹼’如(例如)吡啶、三乙胺、_ 收一異丙基乙胺或4_甲 基嗎琳,且可使用催化量之队沁二 τ丞f醯胺。可將所 醯基氣分離或同樣與胺4在非質子性溶劑^ 圩 四氫呋喃或丙酮)中在鹼存在下反應。 孔甲烷、 、坦鹼為三乙胺、4_ 甲基嗎啉、吡啶、二異丙基乙胺或_ ' 一 ~~曱胺基)D比π定或复 混合物。 孑其 流程2
4 (la) 在流程 2 中,A、Ri、R2、r3、 4 R、R6、R7、R8、 R9、R1Q、m及n如先前所定義。 132510.doc -20- 200911259 中間物3亦可如流程3中所述來合成epG為合適之保護 基’ 4如第三T氧基幾基或节減基,LG為離去基,諸 如氯、溴、碘或甲烷磺醯基氧基。 在流程3步驟神,使經保護之。底嗪_與㈣㈣‘ 反應,分別產生7a,7c。反應類似於流程巧 驟a進行。 在流程3步驟b中,#由與合適試劑(例如,氣化銘裡)反 應,將N-甲氧基.N_甲基醯胺?3還原成_。&應在溶劑 (諸如,四氫呋喃或乙醚)中於低於〇t:之溫度下、較佳在 約_3〇°C下進行。或者,可藉由使用此項技術中已知之方 法氧=,自烯㈣獲得_。較佳地,使%與過峨酸納在 催化量之四氧化鐵存在下在溶劑(諸如,丙酮、第三丁 醇、水或其混合物)中於〇°C與3(TC之間的溫度下反應。或 者,可類似於流程11步驟a及e,自苄醚7c獲得醛8。。 在流程3步驟ct,藉由使用此項技術中熟知之方法,例 如還原胺化,使醛8與胺(„)反應,將醛8轉變成3。使用合 適還原劑(例>,錢化納’三乙醯氧基蝴氫化納、氮: 硼氫化鈉或硼烷吡啶錯合物)在溶劑(諸如,甲醇、乙醇、 乙酉文—氣曱烷、1,2_二氣乙烷或其混合物)中於0°c與 80°C之間的溫度下進行反應。 流程3
1 6a [Z = CON{Me)(OMe)] 6b [Z = CH=CH2] 6c [Z = CH2OCH2PhJ RL|XN,(>n/ PG,NA7R3R4 CON(Me)(〇Me)l 7b [2 = CH=CH2] 7c [2 = CH2OCH2Ph] 132510.doc -21 - 200911259
在流程 3 中,Rl、r2、r3、r4、r5、r6、R7、r8、r9、 R10、m及n如先前所定義。
Lj 中間物3亦可如流程4中所述來合成e p(3為合適之保護 基’諸如第三丁氧基羰基或苄氧羰基,LG1及LG2為離去 基,諸如氯、溴、碘或曱烷磺醯基氧基。 在流程4步驟a中,使經保護之哌嗪明1與烷基化劑9反 應’產生10。反應類似於流程2步驟&進行。 在流程4步驟b中,使中間物10與胺(11)反應,產生3。此 反應在合適溶劑(例如,n,n-二甲基甲醯胺、N,N_二甲基 乙醯胺、乙腈、四氫吱喃)十在驗(例如,碳酸卸、碳酸 絶、三乙胺)存在下㈣·!⑼t下進行。視情況,在步❹之 前,在LG2為氯之狀況下,藉由使中間物1〇與峨化納在丙 酮或2_丁_中、較佳在溶劑沸點下反應,可將中間物互 變為相應碘化物(通用結構10,其中LG2=碘)。 流程4 X: 步驟; R6草 r lg2 132510.doc -22- 200911259 R1 义 R2 50 <") RejXN^)^〇-^Rl 步驟 pg'nxV r3 r4 p 在流程 4 中,R1、R2、R3、R4、R5、R6、R7、R8、R9、 R 、先前所定義。
中間物7b亦可如流程5中所述來合成。PG為合適之保護 基’諸如第三丁氧基羰基或苄氧羰基,LG為離去基’較 佳為氯或溴,W為OH或鹵素,較佳為氯或溴。 在流程5步驟a中,如下使胺12與11反應:在11為醯基氯 (W=氯或溴)之狀況下,反應在鹼(例如,三乙胺)存在下在 溶劑(諸如,二氣甲烷或四氫呋喃)中於_78。〇與25。〇之間的 溫度下進行。在U為甲酸(w=〇H)之狀況下,類似於流程2 步驟c進行反應。 在流程5步驟b中’鹵基乙醯胺13經歷胺基醇14之親核取 代,產生15。此反應在溶劑(諸如,丙酮、乙腈或N,N_:
甲基甲醯胺)中在鹼(例如,碳酸氫鈉、碳酸氩鉀或三乙胺) 存在下進行。 在流程5步驟c中,使用此項技術中已知之方法,將二級 胺15用合適之保護基保護。較佳地,pG為第三丁氧基幾 基,且1S至i6之轉變在溶劑(諸如,二氣曱烧)中視情況在 驗(例如,三乙胺)存在下於〇_4〇t下用二碳酸二_第三丁酉旨 進行。 在流程5步驟d中,使用此項枯淋士热a u貝枝術中热知之方法,例如三 信反應(Mitsunobu reaction、,收 s:, ) 將δ·羥醯胺16環化成哌嗪酮 132510.doc * 23 - 200911259 反應高要膦(較佳三笨基膦)及偶氮二羧酸二烷基酯 (你]士口 ,4¾ 翁一 甲酸二乙酯或偶氮二甲酸二異丙酯)且在惰 性溶劑(例如 度下進行。 四氫呋喃或曱苯)中於0。〇與10(TC之間的溫 流程5
r7Vr8 ο Η0^ν()
15 η^(] R3 R4 步驟d )nVip<xVr3r4 R1〇R9 16 7b 在流程5中 R: R4、R5、R6、R7、R8、R9、Rl0、m&n 如先前所定義。 中間物7b亦可如流程6中所述來合成。pG為合適之保護 基,諸如第三丁氧基羰基或苄氧羰基,LG為離去基,較 佳為二氟甲院續醯基氧基或溴。 在流程6步驟a中’類似於流程2步驟c,使胺12與甲酸17 反應,產生18。 在流程6步驟b中,用乙烷衍生物19將醯胺18環化,產生 7b。此反應在惰性溶劑(諸如,四氫呋喃或n,N-二甲基甲 醯胺)中在驗(例如,氫化納或第三丁基化鉀)存在下於 132510.doc -24- 200911259 -20°C與室溫之間的溫度下進行。 流程6
如先前所定義。 中間物7b及7c亦可如流程7中所述來合成。pG為合適之 保護基’諸如第三丁氧基羰基或苄氧羰基,LG為離去 基,較佳為氯或溴。 在流程7步驟a中,使用此項技術中已知之方法,藉由親 核取代使胺基醇20與鹵化物213或211)反應,分別產生二級 胺22a及22b。舉例而言,反應在溶劑(諸如,甲醇、乙醇 或乙腈)中在鹼(例如,碳酸氫鉀、碳酸鉀)存在下視情況在 碘化鈉存在下於2(TC與溶劑沸點之間的溫度下進行。 在流程7步驟b中,類似於流程2步驟c,使二級胺22a或 22b與經第二丁氧基羰基(B〇c_)保護之胺基酸23偶合以分別 產生醯胺24a及24b。 在流程7步驟c中,移除胺基酸醯胺24a或24b之第三丁基 胺基甲酸酯保護基,分別產生25a及25b。合適之去保護試 劑及條件為在室溫下或低於室溫下在溶劑(諸如,丨〆-二噁 132510.doc -25- 200911259 烷或二氯甲烷)中之強酸(諸如,鹽酸或三氟乙酸)。 在流程7步驟4中,類似於流程5步驟d,將N-(羥基乙基)-胺基乙醯胺25a或25b分別環化成哌嗪酮26{1及261)。 或者,在R G不為Η之狀況下,亦可藉由⑴類似於流程i j 步驟c將醇基氧化,及(ii)隨後在溶劑(諸如,二氯甲烷)中 於約〇 C下用二氟乙酸中之三乙基矽烷還原且伴隨移除醛 或半縮醛胺中間物之第三丁基胺基甲酸酯基,分別自25a 或25b獲得哌嗪酮26a及26b。 在流程7步驟e中,使用此項技術中已知之方法及試劑, 將哌嗪酮26a或26b分別轉化為N_保護之衍生物讣及〜。在 PG為第二丁氧基羰基之狀況下,使用二碳酸二-第三丁酯 在溶劑(諸如,二氯曱烷)中視情況在鹼(例如,三乙胺)存 在下於室溫下進行反應.在PG為苄氧羰基之狀況下,使用 氣甲酸苄基酯及鹼(例如,碳酸氫鈉或三乙胺)在溶劑(諸 如,丙酮、水、四氫呋喃、甲醇或其混合物)中於〇_3〇t:下 進行反應。 流程7
20 2lbp = CH2〇CH2Ph] 22biz = CH"〇CH2Ph]
步驟b
步驟c 24a [Z = CH=CHJ 24b [Z = CH2OCH2Ph]
25b [Z = CH2OCH2Ph] 132510.doc -26- 200911259 步驟d 步驟e
7b p = CH=CH2] 7c [2 = CH2OCH2Ph] 26a [Z = CH=CH2] 26b [Z = CH2OCH2Ph] 在流程 7 中,r3、、r5、r6、r7、r8、r9 如先前所定義。 R為OH、R4為η且m為1之通式(Ia)化合物藉由式(Ie)表 不。化合物(Ie)可如流程8中所述來合成。p(}為合適之保
濩基,諸如第二丁氧基羰基或苄氧羰基,為離去基, 較佳為氯或溴。 在流程8步驟a中,用_烷基_氧呒27將哌嗪酮1烷基化, 產生28。反應類似於流程2步驟a進行。 在流程8步驟b中,使環氧化物28與胺(11)反應以產生胺 基醇29。此反應在溶劑(諸如,四氫呋喃、n,n-二甲基甲 醯胺或Ν,Ν-二曱基乙醯胺)中在蛉 _ _ ^ ^ τ仕驗(例如,石反酸卸或碳酸絶) 存在下於0-50°C下進行。
R10、m及 n 通式1β之醯胺自式29化合物之製備遵循與自中間物4製 備:U(流程2步驟b及e)中所述之途徑相同之合成途徑。 流程8
132510.doc -27- 28 27 200911259
在流程 8 中,Ri、R2、R5、r6、R7、r8、r9、Rl0及 n如 先前所定義。 式1之經保護之哌嗪酮可購得或可根據此項技術中已知 之方法(參見例如(>发.Prep. Procei /价_ 2002,367)(例 如如流程9中所示)產生。PG為合適之保護基,諸如第三丁 氧基幾基或苄氧羰基,LG為離去基,較佳為氯或演,…為 低碳烷基,較佳為甲基或乙基。 在流程9步驟a中,使鹵基乙酸酯30與1,2-二胺基乙烷衍 生物31反應,產生哌嗪酮32。此反應在溶劑(諸如,甲醇 或乙醇)中在鹼(諸如’甲醇納、碳酸鉀或第三 下於0-10(TC下進行。 將哌嗪酮32轉化 在流程9步驟,類似於流程7步驟 為經保護之衍生物1。 流程9
在流程9中 式(la)化合 基,諸如氯、 :、R6、R7、R8、R9及R1。如先前所定義。 亦可如流程10中所示來製備。LG為離去 。碘或甲烷磺醯基氧基。 132510.doc •28- 200911259 在流程1 0步驟a中,類似於流程2步驟 /邱c,使哌嗪酮32與 肉桂酸5偶合以產生醯胺33。 、 在流程1 0步驟b中,類似於洁藉3牛_ 、 τ蜗似於z瓜裎·3步驟a,將化合物33用 63或61>烧基化,分別產生34a及34b。 將化合物34a 在流程1 0步驟c中,如流程3步驟b中所述, 或34b轉變為路35。 f 在流程10步驟d中,類似於流程3步驟c,使㈣與胺⑼ 反應’產生化合物(la)。 或者,類似於流程2步驟a,藉由與烷基化劑2反應,可 將醯胺中間物33直接轉化成(Ia)。 流程10 R10 R9 Α^ϊ〇Η + 32 步驟i
Ah 5 R10V 33 LG’<)n、 )n ,5p 步驟b A、 6a [Z = CON(Me)(OMe)] 6b [Z = CH=CH2]
34a [Z = CON(Me)(OMe)] 34b [Z = CHsCHJ
步驟I A、
:¾¾ vR;;R OR10 R2 步驟d A^rRNi/Rj 4 35 在流程 10 中,a、Ri、R2、R3、 (la) R4 ' R5 ' R6 > R7 ' R5 132510.doc -29- 200911259 R9、R10、m及η如先前所定義。 中間物35亦可如流程η中概述來合成。 在流程η步驟at,使用此項技術中已知之方法,例如 催化氫化,裂解26b之节基趟基團,產生醇36。舉例而 言,反應在合適溶劑(例如,甲醇或乙醇)中在合適催化劑 (例如,把/活性木炭)存在下於0M15(rc之間的溫度下在 1巴與1 00巴之間的壓力下之氫蒙氣下進行。 在流㈣步驟b十,類似於流程2步驟c,使胺36與肉桂 酸衍生物5反應,產生醯胺37。 在流程U步驟c中’使用此項技術中已知之試劑及方 法,將醇37氧化成越35。舉例而言,氧化在水與二氯甲烧 之兩相混合物中在碳酸氫納及催化量之漠化卸及2,2,6々 四甲基㈣·1·氧基存在下於(^與饥之間的溫度下用次 氣酸鈉進行。或者’氧化可在化學計量之量之共氧化劑 (諸如二4-甲基嗎啉_4_氧化物及分子篩)存在下在溶劑(諸 如一氯甲院、乙腈或其混合物)中於〇。〇與4〇。〇之間的溫 度下用催化量之高㈣四丙錢進行。或者,可採用基於二 甲亞石風之5式劑(諸如二甲亞硬_乙二醯氯,或二甲亞硬-三氟 乙酸酐)’在諸如二氯曱烧之溶劑中,在低於代、通常在 -78 C與-60°C之間的溫度下。 流程11 ◊。咐h 步驟; 26b 132510.doc 36 •30 200911259
X,v〇H
R 在流程11中,A、Ri、r2、r 9 R1G、m及n如先前所定義。
式(Ic)化合物可如流程12中所 . A 1 丁术l備。PG為合適之保 護基’諸如弟三丁氧基羰基或苄 兄卞虱叙基,LG、LG1及LG2 為離去基,較佳為氯或溴。 在流程12步驟a中,類似於0 k 、瓜程2 v驟e,使肉桂酸s與經 弟二丁氧基幾基保護之1,2_二脖其7 胺基乙烷•诉生物38偶合,產 生醯胺39。 在流程12步驟W,將39之第三丁基胺基甲酸酿保護基 移除以提供40。反應類似於流程7步驟e進行。 ” ^ 在流程i2步驟,使胺4〇與石黃酿氯4ι在驗⑼如,三乙 胺)存在下在溶劑(諸如,二氣甲焓 軋f烷或四氫呋喃)中於室溫下 或低於室溫下反應’產生磺醯胺42。 在流程步驟种,在溶劑(諸如,n具二甲基甲酿胺或 四氮吱喃)中於0-60〇c下將函甲基_續醯胺42用驗(例如,氮 化鈉或第三丁基化鉀)處理。此反應產生二側氧基-[1,2,5]-硫一氮雜環己院衍生物43。 在流程12步驟〇中,將中間物43用建構嵌段2烧基化,產 生(ICW匕反應在驗(例如,氫化鋼、第三丁基化鉀、碳酸 鉀或碳酸絶)存在下在溶劑(諸如, 卜 以,〜一曱基曱醯胺、乙 腈或四氫呋喃)中於20-1 〇〇°C下進行。 132510.doc -31 · 200911259 流程12
R6 ' R7 > RJ 在流程12中,A、Ri、, 尺、R3 、 r/ R9、R1。、m及n如先前所定義 式(Π)之胺可購得或可如 更特定士之,分中所述來合成。 旯特疋5之,(S)-6-氮雜_
中概述來製備。以苯甲/ ]辛·4,(44)可如流程 基、乙Α戋箆—τ其 土、烯丙基或低碳烷基,例如 乙基或第二丁基’較佳為第三丁基 烯丙醇4S之合成描述於文獻中。 ,·,’ —丁基 在流程1 3步驟a中,嫌石γ 氮雜螺「… 5之環丙烧化產生4,基· 氣雜-螺[2.5]辛烷―丨-甲酸 理二碰审。例如使用由用二乙基辞」 , 之類衩烯(carbenmd),在惰,j /奋劑(6#如,甲苯、-翕甲 办 、元、二氯乙烧或乙醚)中,在〇° 谷劑彿點之間的、、黑声下 的义下,實現此轉化。較佳條件包括4 132510.doc -32· 200911259 用惰性溶劑(諸如,甲苯或二氣甲院,較佳甲苯)中之二硬 甲烷。反應較佳在10t與50。〇之間,更佳在2〇。〇與3〇。^ 間,甚至更佳在抓與说之間進行。數種添加次序為可 能的’例如將二乙基鋅添加至烯丙醇與二碘甲烷之混合物 中,或將醇添加至預先形成之辞類碳婦(自二乙基辞與例 如二碘甲烷之反應獲得)。由於此等試劑之已知之熱不穩 定性及該等混合物之失控行為之風險,所以並不贊成後 者。較佳添加模式在於將m添加至二乙基鋅與稀丙 醇之預先形成之混合物中。添加通常進行2_3 h,使放出之 反應熱良好控制。在適當修改反應條件後,反應亦可改換 成連續模式。w圭化學計量為每當量婦丙醇2當量二乙基 鋅及3當量:破甲⑬,但並不嚴格地侷限於此等值。在環 丙烧化完成後,可㈣酸、較佳2_乙基己酸使反應混合物 反應中止’且接著逐漸完成,或可將反應混合物直接引入 水性處理中。 在流程13步驟匕中,使用此項技術中已知之方法及試 劑,將醇46氧化成嗣47。舉例而[在水與二氣甲院之兩 相昆合物中在碳酸氫納及催化量之演化納或演化鉀及 2,2,M-四甲基.定小氧基存在下於代與说之間的溫度 下用次氣酸鋼進行氧化。或者,可在化學計量之量之 化細如’4·甲基“氧化物及分子篩)存在下在:劑 ”-亂甲院、乙腈或其混合物)中於吖與啊 溫度:用催化量之高釕酸四丙銨進行氧化。或者,可採用 基於-甲亞颯之試劑(諸如,二甲亞碼_乙二醯氯,或二甲 132510.doc •33- 200911259 亞石風-二氟乙酸肝),在有機驗(諸如’三乙胺)存在下,在 諸如二氯甲烷之溶劑中,在低於0°C、通常在-78°C與-60°C 之間的溫度下。或者,吡啶-三氧化硫可用於在有機驗(諸 如’三乙胺)存在下於〇°C與25°C之間的溫度下之二甲亞颯 或二曱亞砜-二氣曱烷混合物中。
在流程13步驟c中,藉由對映選擇性酶還原,將_ 47轉 變成光學上富集之(S)-4-羥基-6-氮雜-螺[2.5]辛烷_ι_甲酸 酿48。對酮47至(S)-醇48之不對稱還原的篩檢揭示酮還原 酶 KRED-NADP-104、KRED-NAD-123、KRED-NAD-111 及 KRED-NAD-117(均來自 BioCatalytics,目前 Codexis)具有 高度選擇性且耐受較高受質濃度。各輔因子(NAd或 NADP)之再生可由此項技術中已知之再生系統(例如,基 於使用葡萄糖/GDH或甲酸/FDH或基於應用過量異丙醇)實 現。優先使用KRED_NAD-U7,描述其最優化反應系統(參 見實驗部分)。視情況,酶可以固定形式、呈整個細胞催 化劑形式或以遺傳修飾形式使用。 或者,光學上富集之(S)-醇48可藉由使用對掌性固定相 之高壓液相層析分離自外消旋體46獲得。合適之條件為 chiralpak® AD管柱作為固定相及丨9:丨之庚烷/2_丙醇作為 溶離劑。 或者’可藉由使用_酿作為酿基供體,在幾乎無水之 有機溶劑中進行不需之(R)·對映显播触 V ; 了畎呉構體之對映選擇性酶酯 基轉移,自外消旋體46獲得光學上皆 于工爾m之(S)-醇48。證明 合適之酶為分別來自南極假絲酵
^ ^ {Candida antarctica)B 132510.doc -34- 200911259 型(其一種商業形式為Chirazyme L-2, Roche)、產鹼桿菌屬 ▼)(其商業形式為脂肪酶PL或qLM,Meh〇 Sangyo)或施氏假單胞菌s⑻(其一種商 業形式為脂肪酶TL,Meito Sangyo)之脂肪酶,其中後者為 較佳。可採用高達有機溶劑沸點之高反應溫度(參見實驗 部分)。較佳醯基供體為乙酸乙烯酯至己酸乙烯酯,藉此 較長鏈醢化產物可促進處理。(s)_醇48與(例如)46之(R)_對 映異構體之Ο - 丁醯基衍生物的混合物可藉由層析或結晶或 逆流萃取分離。 在流程13步驟d中,使用此項技術中已知之方法及試 劑,移除48之胺基甲酸酯保護基。較佳地,在…為第三丁 基之狀況下,在溶劑(諸如,M_二噁烷、乙酸乙酯、甲 醇、乙醇、2-丙醇、水或其混合物)中於〇。。與%。。之間的 溫度下用鹽酸進行反應,產生呈鹽酸鹽形式之私,其如 (諸如)流程3、4、8及1〇中所述使用。 流程13
光學上富集之(S)-醇48亦可如流程14 備。Ra為苯甲基、嫌兩装斗把* 丙基或低石厌烧基,例如甲基、基 第三丁基,較佳為第三丁基 132510.doc -35-
200911259 在流程14步驟a中’藉由再次使用如上所述之歸醇醋作 為酿基供體’進行不需之⑻對映異構體之對映選擇性酶 醋基轉移,自外消旋體45獲得光學上富集之⑻-稀丙醇 49。證明合適之酶為分別來自南極假絲酵母b型、益色产 菌屬(杨一…,)(其商業形式為脂肪酶从, Sangyo)或疏綿狀嗜熱絲孢菌⑽一⑽卿—心叫 (其-種商業形式為Up〇zyme TL IM,N_ymes)之脂肪 酶’其:後者為較佳。再次,可使用在幾乎無水之有機溶 劑:在南反應溫度下醯化乙烯作為供體(參見實驗部幻, 且藉助於層析或逆流萃取對⑻·醇㈣衫之⑻.對映異構 體之醯化衍生物的混合物之分離可藉由較長醯基鍵而增 強。 ^者’光學上富集之(8)_醇49可藉由使用對掌性固定相 之高壓液相層析分離自外消旋體45獲得。 在流程14步驟b中,類似於流程13步驟a,將烯丙醇祁環 丙烷化成48。 流程14
步驟b
或者’(S)-6-氮雜-螺[25]辛_4_醇(44)可如流程15中概述 來製備。起始物質、側氧基乙基)-環丙烷曱酸第三丁 酯(50)及N-苯甲基甘胺酸第三丁酯(51)之合成描述於文獻 132510.doc -36- 200911259 中(詳情參見實驗部分)。 在流程15步驟3中 件,在還原胺… 技術中熟知之試劑及條 反應在心 將㈣及胺S1轉化為化合物… 化納2,原劑(例如1氳化納、三乙醯氧基爛氫 化鈉、亂基硼氫化鈉或 如,甲醇、乙醇、乙酸、二j二在溶劑(諸 ..,., 。 -、甲,元 1,2-—乱乙烧或其混 &物)中於0 C與8 0。〇之間的、,©碎丁、# — 度下進仃。較佳條件包括使 用一乙fc氧基侧虱化鈉。 "“王15步驟㈠,二㈣經歷狄克曼縮合(Dieckmann ⑽denSat_),產生β•稀醇㈣(呈酮·稀醇互變異構體形 式)。此反應在溶劑(諸如,夫喃)中在強驗(例如,六 甲基-梦氮化鐘(Iithium hexamethyldisila_ide)或第三丁 基化則存在下於〇t與5(rc之間的溫度下進行。較⑽件 包括使用六甲基二矽氮化鋰,在四氫呋喃中,在0。。與 50 C之間、較佳20°C與30°C之間的溫度下。 在流程15步驟0中,使第三丁酯53經受酸性條件,因此 其進行水解及脫羧,產生6_苯甲基_6_氮雜-螺[2·5]辛_心酮 (54)。合適之酸為較佳在水中於與i〇〇〇c之間的溫度下 的(例如)硫酸、鹽酸、磷酸、曱酸。較佳條件包括使用 40°C下之硫酸水溶液。胺54可以鹽(例如,鹽酸鹽(54 HC1))形式分離,其可同樣用於下一步驟中。 在流程15步驟d中,藉由對映選擇性酶還原,將酮54轉 變成光學上富集之醇55。對酮54至(S)-醇55之不對稱還原 的篩檢揭示嗣還原酶KRED-NAD-1 0 1、KRED-NAD- 102、 132510-doc -37- 200911259 KRED,NAD-117、KRED-NAD-123 及 KRED-NADP-104(均 來自BioCatalytics,目前Codexis)具有高度選擇性且耐受 較高受質濃度。各輔因子(NAD或NADP)之再生可由此項 技術中已知之再生系統(例如,基於使用葡萄糖/GDH或甲 酸/FDH或基於應用過量異丙醇)實現。優先使用kred_ NAD-117,描述其最優化反應系統(參見實驗部分)。視情 況,酶可以固定形式、呈整個細胞催化劑形式或以遺傳修 飾形式使用。 ’
在流程15步驟e中,例如藉由催化氫化來移除胺%之苯 曱基保護基’藉此提供⑻冬氮雜_螺[25]辛_4_醇⑷此 反應在1巴與100巴之間的壓力下之氫蒙氣下在合適催化劑 (例如’1巴/活性木炭或纪/硫酸鋇)存在下纟溶劑(諸如,甲 醇。、乙醇、乙酸、6酸乙醋、水或其混合物)中於赃與 80 C之間的溫度下進行。 流程15
< H 可具有—或多個不對稱碳原子
且可呈 以下形式 132510.doc -38· 200911259 存在:光學純對映異構體、諸如外消旋體之對映異構體之 混合物、光學純非對映異構體、非對映異構體之混合物、 非對映異構體外消旋體或非對映異構體外消旋體之混合 物。光學活性形式可(例如)藉由外消旋體之拆分、藉由不 對稱合成或不對稱層析(用對掌性吸附劑或溶離劑層析)獲 得。本發明包含所有此等形式。 如上所述,式(I)化合物為CCR2受體拮抗劑,在ccR3及 CCR5上亦具有一些拮抗活性。因此,此等化合物經由阻 斷CCR2刺激來防止各種白血球群體遷移。因此,其可用 於治療及/或預防發炎及/或過敏疾病’諸如周邊動脈閉塞 疾病、嚴重肢體缺血(CLI)、易損動脈粥樣硬化斑患者、 不穩定心絞痛、充血性心臟衰竭、左心室肥厚、缺血再灌 庄才貝傷、中風、心肌症、再狹窄、類風濕性關節炎、糖尿 ^性腎病、大腸急躁症、克羅恩氏病(Crohn's disease)、多 發性硬化症、神經痛、動脈血栓形成及/或糖尿病/CLI中之 灼傷/潰瘍及哮喘。 預防及/或治療發炎疾病’尤其周邊動脈閉塞疾病或動 脈血栓形成為較佳適應症。 與因此,本發明亦係關於包含如上所定義之化合物及醫藥 學上可接受之賦形劑的醫藥組合4勿。 、 同樣’本發明包含如上所述之化合物,其係用作治 性物質’尤其用作用於治療及/或預防發炎及/或過敏疾 之治療活性物f ’尤其用作用於治療及/或預防以下广^ 口療活I·生物質:周邊動脈閉塞疾病、嚴重肢體缺血?' 132510,d〇c -39- 200911259 損動脈粥樣硬化斑患者、不㈣心絞痛、充血性心臟衰 竭、左心室肥厚、缺血再灌注損傷、令風、心肌症、再狹 窄、類風濕性關節炎、糖尿病性腎病、大腸急躁症、克羅 恩氏病、多發性硬化症、神經痛、動脈血栓形成、糖尿 病/CLI中之灼傷/潰瘍及過敏症、哮喘。 本發明亦係關於如上所述之化合物用於製備藥劑之用 途,該等藥劑係用於治療性及/預防性治療發炎及/或過敏 疾病」尤其用於治療性及/預防性治療周邊動脈閉塞疾 病、嚴重肢體缺血、易損動脈粥樣硬化斑患者、不穩定心 絞痛、充血性心喊衰竭、左心室肥厚、缺血再灌注損傷、 中風、心肌症、再狹窄、類風濕性關節炎、糖尿病性腎 病、大腸急躁症、克羅恩氏病、多發性硬化症、神經痛、 動脈血栓形成、糖尿病/cu中之灼傷/潰瘍及哮喘。該等藥 劑包含如上所述之化合物。 本發明亦係關於用於製備式⑴化合物之方法及中間物以 及用於製備該等中間物之方法。 本發明化合物之CCR2受體拮抗活性可藉由以下檢定來 證實。 受體結合檢定 使用來自穩定過度表現人類CCR2B之CHOK1-CCR2B-A5 細胞(Euroscreen)之膜進行結合檢定。 藉由將細胞在 10 mM Tris(pH 7.4)、1 mM EDTA、〇.〇5
mM本甲腓、亮抑蛋白酶肽(leupeptin)6 mg/L中均質化且以 1〇〇〇 g分離碎片來製備膜。接著將膜在5〇 Tris(pH 132510.doc -40- 200911259 7-4)、MgCl2 10 福、EGTA 1 mM、甘油 1〇%、苯甲脒〇 〇5 mM、焭抑蛋白酶肽6 mg/i中以i00000 g分離。 為進行結合’將 50 mM HEPES(pH 7.2)、1 mM CaCl2、5 mM MgCl2、0.5% BSA、0.01% NaN3 以及 loo pM i25l_ MCP-l(PerkinElmer,2200 Ci/mmol)中各種濃度之CCR2拮 抗劑化合物添加至約5 fM〇1 CCR2膜中,且在室溫下培育^ 小時。為進行非特異性對照,添加57.7 nM MCP-1(R&D Systems或在R0che下製備)。將膜經由GF/B(玻璃纖維過濾 器;PerkinElmer)盤採集,用〇·3%聚乙烯亞胺、〇 2% bsa 達到平衡,經空氣乾燥,且藉由在頂置式計數器(t〇pc〇unter) (NXT Packard)中計數來測定結合。特異性結合定義為總的 結合減去非特異性結合,且通常代表約9〇_95%之總的結 合。拮抗活性表示為50◦/〇抑制特異性結合所需之抑制劑濃 度(IC50)。 鈣流動檢定 將穩定過度表現人類趨化因子受體2同功異型物b之 CHOK1-CCR2B-A5細胞(來自Euroscreen)培養於補充有5% FBS、100U/ ml盤尼西林(penicillin)、100 pg/ml鏈黴素、 400 pg/ml G418 及 5 pg/mln票呤黴素(pUromyCin)之 Nutrient
Hams F 12培養基中。
為進行檢定’使細胞在384孔黑色透明平底聚苯乙烯盤 (Costar)中於37°C下在5% C02下生長隔夜。在用DMEM、 20 mM Hepes、2.5 mM 丙石黃舒(pr〇benecid)、〇·1% BSA(DMEM檢定缓衝液)洗滌後,在30°C下用相同DMEM 132510.doc •41 - 200911259 檢定緩衝液中之4 μΜ Fluo-4負載細胞,歷時2小時。移除 過量染料且將細胞用DMEM檢定緩衝液洗滌。在各種濃度 測试化合物下或無各種濃度測試化合物下,用DMEM檢定 緩衝液/0.5% DMSO製備384孔化合物盤。通常測試化合物 之促效及拮抗活性。 將測試化合物添加至檢定盤中且用FLipr(488 nm激發; 5 10-570 nm發射;Molecular Devices)以螢光來監測促效活
性,歷時8〇秒。在3〇。(:下培育20-3〇 min後,添加2〇 nM MCP-1(R&D; Roche)且再次監測螢光,歷時8〇秒。細胞内 鈣增加報導為促效劑暴露後之最大螢光減去暴露之前基礎 螢光。拮抗活性指示為50%抑制特異性鈣增加所需之抑制 劑濃度。 示對CCR2之1 nM至 5下表顯示本發明之 本發明之化合物I在鈣流動檢定中展 10 μΜ、較佳 1 nM 至 1.5 μΜ 之 ic50 值 一些選定化合物之量測值。 實例 ΐε5〇(μΜ) 實例11 0.2837 實例14 0.3071 實例15 0.0765 貫例34 卜 0.202 實例39 0.0137 t \ 式(I)化合物及/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可用作例如口 用於腸、非經腸或局部投藥之醫藥製劑形 叫刺、包衣導糖衣藥丸、硬及軟:囊其可 冷液、乳液或懸浮液形式(例如)經口投藥丨( 形式經直腸投藥;(例如)以注射溶液或懸')以板劑 <虱輸注溶液 13251〇,c)〇q •42· 200911259 形式非經腸投藥或(例如)以軟膏、乳膏或油狀物形式局部 投藥。經口投藥為較佳。 醫藥製劑之製備可依任何熟習此項技術者熟悉之方式, 由上述式!化合物及/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視情況虚 其他治療上有價值之物質組合,使用合適、無m 治療相容:固體或液體载劑物質及(若需要)常見醫藥佐劑 一起成為蓋倫投藥(galenical administrati〇n)形式。 合適之载劑物質不僅為無機載劑物質,而且亦為有 劑物質。因此,例如乳糖、玉米殿粉或其衍生物、滑石、 硬脂酸或其鹽可用作用於鍵劑、包衣錠劑、糖衣藥丸及硬 明祕囊之載劑材料。用於軟明膠膠囊之合適載劑物質為 例如《油、躐、脂肪及半固體及液體多元醇(視活性成 伤之性貝而定’然而’在軟明膠膠囊之狀況下,可能不· 要載^用於產生溶液及糖漿之合適載劑物質為⑽如) 庶糖、轉化糖。用於注射溶液之合適載劑物 :適載劑物質為(例如)天然或硬化油1、脂肪及半= 半…用於局部製劑之合適载劑物質為甘油醋、 脂:::成甘油酿、氮化油、液體壞、液體石蝶、液體 θ '固醇、聚乙二醇及纖維素衍生物。 :考慮採用常用之穩㈣、防腐劑、濕潤劑及乳化劑、 :::!、、!劑、!味改良劑 '用於改變滲透壓之鹽、緩衝物 、、、著色#丨及遮蔽誠抗氧化劑 視待控制之疾病、患者之年齡及個別病狀及投藥=而 132510.doc •43· 200911259 疋,式(!)化合物之劑量可在寬範圍内變化,且毫無疑問將 在每-特定狀況下適於個別要求。對於成年患者而言,考 慮^劑量為約⑴嶋mg,尤其為約ι至则叫。視疾病 之嚴重私度及精確藥物動力學概況而$,可以投與一或若 干日齊:量單位(例如,⑴個劑量單位)之化合物。 醫藥製劑宜含有約U00 mg,較佳卜⑽mg之式⑴化合 物。 實例 、下實例用以更詳細地說明本發明。然而,不欲其以任 何方式限制本發明之範疇。 縮寫· 叫.-水性,FDH=曱酸脫氫酶,FTIR=傅裏葉轉換紅外光 口曰子(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GC=氣相 層析’ GDH=葡萄糖脫氫酶,hplc=高壓液相層析法, ipc-過程中控制’ NAD=菸鹼醯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NADP_於驗酿胺腺D票呤二核皆酸磷酸自旨,sat.=飽和, TLC=薄層層析法。 中間物1 4-[(E)-3-(3,4-二氣·苯基)_丙烯醯基卜3甲基哌嗪_2•酮 將3〆一氣肉桂酸(190 mg,0.88 mmol)、3 -甲基《辰嗪-2_ 嗣(1〇〇 mg,〇·88 mm〇1)、4_ 甲基嗎啉(443 叫,4.38 mm〇i) 及六氣碟酸〇·(7-氮雜苯并三唑-1-基)-n,n,n,,n,-四甲基錁 (500 mg,K31 mmo!)於N,N-二甲基甲醯胺(1 ml)中之溶液 在室溫下擾拌3 h ’接著使反應混合物在水與乙酸乙酯之 132510.doc -44- 200911259 間分溶。將有機層用鹽水洗滌,乾燥(MgS04)且蒸發。層 析(Si〇2; CH2Cl2/MeOH 95:5)產生標題化合物(192 mg, 70%)。白色固體,MS (jsp^Sn.l (M+H)+。 中間物2 4-[(E)-3-(3,4-二氣-苯基)-丙烯醯基]-哌嗪-2-酮 如中間物1中所述,自3,4-二氯肉桂酸及哌嗪-2-酮產生 標題化合物。白色固體,MS (ISP)=299.2 (M+H)+。 中間物3 4-[(£)-3-(3-氣-苯基)_丙稀斑基】_旅嗓-2_明 在至溫下將乙二醢氯(4_ 19 g,33.0 mmol)於二氣曱烧 (12.5 ml)中之溶液逐滴添加至3-氯肉桂酸(5.48 g, 30.0 mmol)及N,N-二甲基甲醯胺(2滴)於二氯甲烷(240 ml)中之 溶液。2 h後,蒸發溶液,且將殘餘物再溶解於二氯甲烧 (160 ml)中,接著在0〇c下逐滴添加哌嗪·2_酮(2 7〇 g,27 mmol)及三乙胺(6.07 g,60.0 mmol)於二氯曱烷(80 ml)中之 溶液。使反應混合物經1 6 h達到室溫,接著將其傾倒至 10%硫酸氫鉀水溶液中。將有機層用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 及10%氣化鈉水溶液洗蘇,乾燥,且蒸發以產生標題化合 物(5.12 g,72%)。黃色固體,MS (EI)=264.1 (M)+。 中間物4 4-[(E)-3-(3,4-二氣-苯基)_丙烯醯基]_3,3_二甲基·哌嗪_2酮 如中間物1中所述’自3,4-二氯肉桂酸及3,3-二甲基-哌 嗓-2-酮產生標題化合物。白色固體,ms (isp) = 327.1 (M+H)+ 〇 132510.doc -45- 200911259 中間物5 4-{4-[(E)_3-(3,4-二氯-苯基)-丙烯醢基]-2-側氧基-哌嗪-1-基}-1\-甲氧基-N-甲基·丁醯胺 將4-[(E)-3-(3,4-二氯-苯基)-丙稀醯基]-派嗪-2-酮(中間 物2; 1.00 g,3.34 mmol)及4-溴-N-曱氧基-N-曱基-丁醯胺 (<9rg· 2002,( 3047; 726 mg,3.68 mmol)之溶液冷卻
至0°C,且用氫化鈉(55。/〇於油中之分散液,151 mg,3.68 mmol)處理。將反應混合物保持在0°C下2 h,接著在50°C下 加熱16 h。冷卻後,藉由旋轉蒸發移除揮發性物質,接著 將殘餘物溶解於曱苯/甲醇中且再次濃縮。層析 ((:1€2(:12/]^〇11/:^1{4〇11 95:5:0.25)提供標題化合物(63111§, 4%)。黃色油狀物,MS(ISP)=428.1 (M+H)+。 中間物6 3·側氧基-4-(2-吡咯啶-1_基_乙基)_哌嗪甲酸第三丁酯
在室溫下將氫化鈉(55%於礦物油中之分散液,196 g, 45 mmol)逐份添加至3_側氧基_哌嗪_丨_甲酸第三丁酯(6 g,30.0 mmo〗)於N,N_二甲基乙醯胺(15〇 中之溶液,接 著逐滴添加1-(2-氯乙基)_吼洛。定於甲苯中之溶液[藉由在甲 苯(70 ml)與1 μ氳氧化鈉水溶液(7〇 ml)之間分溶且用 Na2S〇4乾燥有機層’自市f W2_氣乙基)·料咬鹽酸鹽 (g’ .5 mmo丨)製備]。將反應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j 6 h’接著在75t:下加熱8Qmin。冷卻後,使反應混合物在乙 …和碳酸氫鈉水溶液之間分溶。將有機層乾焊 (Na2S〇4)且蒸發。殘餘物自乙㈣晶提供標題化合物(3.74 I32510.doc -46· 200911259 g,42%)。白色固體,MS (ISP)=298.2 (M+H)+。 中間物7 4-[3-((R)-2-窥基甲基-〇比洛咬-1-基)-丙基]-3-側氧基-旅嗓-1-曱酸第三丁酯 a) 4-丁-3-烯基-3-側氧基-哌嗪-1-甲酸第三丁酯 在室溫下將氫化鈉(60%於礦物油中之分散液,42 mg, 1.05 mmol)添加至3-側氧基-0底嗓-1-曱酸第三丁 S旨(200 mg, 1.00 mmol)於N,N-二甲基甲醯胺(4 ml)中之溶液中,接著 10 min後,逐滴添加 4-溴-1-丁烯(148 mg,1.10 mmol)於四 氫呋喃(1 ml)中之溶液。將反應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3 h, 接著逐滴添加另一部分4-溴-1-丁稀(40 mg,0.3 0 mmol), 且將反應混合物在50°C下加熱1 8 h。冷卻後,使反應混合 物在水與1:1庚烷/乙酸乙酯之間分溶。將有機層用鹽水洗 滌’乾燥(MgS04)且蒸發。層析(Si02 ;庚烷/乙酸乙酯1:1) 提供標題化合物(217 mg, 81%)。無色油狀物,MS (ISP)= 255.2 (M+H)+。 b) 4-[3-((R)-2-羥基甲基-吡咯啶-1-基)_丙基]_3·側氧基_旅 嗪-1-甲酸第三丁酯 在〇°C下將偏過碘酸鈉(505 mg,2.36 mmol)及氧化餓 (VIII)(2.5%於第三丁醇中之溶液,8〇 μ1,7.9 μιηοΐ)添加至 4-丁-3-烯基-3-側氧基·哌嗪-1-甲酸第三丁酯(2〇〇 mg,〇79 mmol)於1:1丙酮/水(10 ml)中之溶液中。min後,使反應 混合物經45 min達到室溫,接著在乙酸乙酯與水之間分 溶。將有機層用鹽水洗滌,乾燥(MgS〇4)且蒸發。將粗醛 132510.doc -47- 200911259 中間物(3-側氧基-4-(3-側氧基-丙基)-哌嗪-1-甲酸第三丁 酯)及D-脯胺醇(95 mg,〇·94 mmol)溶解於ι,2-二氯乙烷(2 ml)中,接著在室溫下逐滴添加吡啶硼烷錯合物(8 Μ於吡 D定中,0.24 ml,1.9 mmol)及乙酸(170 mg,2.83 mmol)於乙 醇(2 ml)中之新製備之溶液。將反應混合物攪拌隔夜,接 • 著添加25%氫氧化銨水溶液(0.39 ml),且藉由旋轉蒸發移 除揮發性物質。藉由層析(Si02; CH2Cl2/MeOH/NH4OH 80:20:0.25)純化殘餘物以提供標題化合物(l60 mg, 60%)。 〇 淡褐色油狀物,MS (ISP)=342.1 (M+H)+。 中間物8 4-[3-(3-經基-旅咬-1-基)-丙基】-3-側氧基-略嗓_ι_甲酸第三 丁酯 如中間物7b中所述,自4-丁 -3-烯基-3-側氧基-哌嗪_1_甲 酸第三丁酯(中間物7a)及哌啶-3-醇產生標題化合物。淡黃 色油狀物,MS (ISP)=342.3 (M+H)+。 中間物9 κ - 4-[3-((S)_2_經基曱基洛唆_ι_基)_丙基】_3_側氧基旅唤_ 1-甲酸第三丁酯 如中間物7b中所述,自4-丁-3-烯基-3-側氧基·哌嗪_丨_曱 酸第三丁酯(中間物7a)及L-脯胺醇產生標題化合物。無色 油狀物,MS (ISP) = 342.3 (M+H)+。 中間物10 4-[3·(4-羥基-哌啶·i•基)_丙基】_3_側氧基_哌嗪j甲酸第三 丁酯 132510.doc -48- 200911259 如中間物7b中所述,自4_ 丁_3_烯基_3_側氧基_哌嗪曱 酸第二丁酯(中間物7a)及哌啶_4_醇產生標題化合物。無色 - 油狀物 ’ MS (ISP)=342.3 。 中間物11 3- 側氧基-4-(3-吡咯啶基-丙基)_哌嗪·j甲睃第三丁酯 - 如中間物7b中所述,自4_ 丁-3-烯基-3-側氧基-哌嗪甲 酸第三丁酯(中間物7a)及吡咯啶產生標題化合物。淡褐色 油狀物 ’ MS (ISP)=312.3 (M+H)+。 中間物12 4- [3-(3-羥基-吡咯啶4-基)_丙基】_3·側氧基·哌嗪4甲酸第 三丁酯 如中間物7b中所述,自4_ 丁_3_烯基_3_側氧基_哌嗪曱 酸第三丁酯(中間物7叻及吡咯啶_3_醇產生標題化合物。淡 褐色油狀物,MS (ISP)=328.3 (M+H)+。 中間物13 4-[3-(3-羥基曱基-吼咯啶—“基卜丙基】_3_側氧基哌嗪^ 、 酸第三丁酯 如中間物7b中所述,自4-丁-3-烯基_3_側氧基-哌嗪_丨_甲 酸第三丁酯(中間物7a)及吡咯啶_3_基-曱醇產生標題化合 物。淡褐色油狀物,MS (ISP)=328.3 (M+H)+。 中間物14 2-甲基_3_側氧基-4-(3-0比洛咬-1-基-丙基)_旅嗓曱酸第三 丁酯 a)2_甲基_3_側氧基-略》桊-1-甲暖第三丁酯 132510.doc -49- 200911259 在室溫下將二碳酸二-第三丁酯(1.99 g,9.12 mmol)添加 至3-曱基-2-側氧基哌嗪0.04 g,9.12 mm〇l)於二氯甲烷(1〇 ml)中之溶液中^ 1 6 h後,將反應混合物傾倒至水中。將有 機層用鹽水洗滌,乾燥(MgS〇4) ’且濃縮以產生標題化合 物(2.12 g,1〇〇〇/0)。白色固體,MS (ISP) 215.3 (M+H)+。 b) 4-丁-3·稀基-2-甲基側氧基-哌嗪-1-甲酸第三丁酯 如中間物7a中所述,自2_曱基_3_側氧基-11辰嗪-1 -甲酸第 三丁酯及4-溴-:1 - 丁烯產生標題化合物。無色油狀物,MS (ISP) 269.3 (M+H)+。 c) 2-甲基-3-側氧基比洛咬-1·基-丙基)_哌嗪-1-甲酸第 三丁酯 如中間物7b中所述’藉由氧化成2-甲基側氧基-4-(3-侧氧基-丙基)-哌嗪-1-甲酸第三丁酯,接著用吡咯啶-3-基-曱醇還原胺化,自4-丁浠基-2-甲基-3-側氧基底嗓-1-甲 酸第三丁酯產生標題化合物。淡褐色油狀物,MS (ISP)=328.3 (M+H)+。 中間物15 4-[3_((S)-2-羥基甲基-吡咯啶-1-基)-丙基]_2_曱基_3_側氧 基-哌嗪-1-甲酸第三丁醋 如中間物7b中所述’自4-丁-3·•烯基-2-曱基-3-側氧基-哌 嗪-1-甲酸第三丁酯(中間物14b)及L-脯胺醇產生標題化合 物。淡褐色油狀物,MS (ISP) = 356·3 (M+H)+。 中間物16 4-[3-(4-羥基-旅啶-1-基)-丙基】-2_甲基-3-側氧基-哌嗪_1_甲 132510.doc -50- 200911259 酸第三丁酯 如中間物7b中所述,自4-丁-3-烯基-2-甲基-3-側氧基·哌 β秦- l-曱第二丁 g曰(中間物朴)及旅α定-4 -醇產生標題化合 物。淡褐色油狀物,MS (ISP)=356.2 (Μ+Η)+。 中間物17 2-乙基-3-側氧基-4_(3-旅啶-1-基-丙基)_旅嗓]•甲酸第三丁 酯 a) 2-乙基-3-侧氧基-哌》秦-1-甲睃第三丁酯 如中間物14a中所述,自3-乙基哌嗪-2-酮產生標題化合 物。奶白色固體,MS (ISP)=229.3 (M+H)+。 b) 2-6基-3-側氧基-4-(3-旅咬-1-基-丙基)-旅嗓_ι_甲酸第三 丁酯 在室溫下將氫化納(55%於礦物油中之分散液,46 mg, 1.05 mmol)添加至2-乙基-3-側氧基-哌嗪-l_曱酸第三丁醋 (200 mg,0.88 mmol)於N,N-二甲基乙醯胺(2 ml)中之溶液 中,接著10 min後,添加1-(3-氣丙基)-哌啶[如中間物6中 所述,藉由鹼性萃取自市售鹽酸鹽(260 mg,1.58 mmol)製 備]於曱苯(2 ml)中之溶液。將反應混合物在4〇°c下授拌72 h,接著在水與乙酸乙酯之間分溶。將有機層用鹽水洗 務’乾燥(MgS04)且蒸發。層析(Si〇2 ; CH2Cl2/MeOH/ NH4OH 95:5:0.25)提供標題化合物(148 mg, 48%)。無色油 狀物,MS (ISP) = 354.3 (M+H)+。 中間物18 (R)-2 -甲基-5-側氧基- 4-(3-派咬-1-基-丙基)-派嗪_ι_甲酸第 132510.doc -51 - 200911259 三丁酯 a) 2_溴-N-丁 稀基-乙酿胺 在-78 C下將溴乙酿溴(5.21 g,25.8 mmol)於二氯甲燒(5 ml)中之溶液逐滴添加至3-丁烯-1-胺(2.00 g, 25.8 mmol)及 三乙胺(2.56 g,25.8 mmol)於二氣甲烷(20 ml)中之溶液 中。在-78°C下10 min後,使反應混合物經2 h達到室溫, 接著用水洗滌。將有機層用鹽水洗滌’乾燥(MgSOJ,且 蒸發以產生標題化合物(4.59 g,94%)。黃色液體,1H-NMR (300 MHz, CDCI3): 6.53 (br. s, 1 Η), 5.85-5.7 (m, 1 Η), 5 2- 5.1 (m,2 Η),3.89 (s,2 Η),3.38 (q,J=6.3, 2 Η),2.31 (q, J=6.3, 2 H)。 b) 丁 -3-烯基胺甲醢基甲基羥基_1β甲基-乙基胺基 甲酸第三丁酯 將碳酸虱鉀(3.40 g, 34.0 mmol)添加至2-漠-N-丁-3-缚義 乙醯胺(4.35 g,22.7 mmol)及 D-丙胺醇(1.74 g,34.0 mm〇1) 於乙腈(140 ml)中之溶液中。將反應混合物在室溫下授掉 72 h,接著藉由過濾移除不溶性物質。將濾液蒸發且再溶 解於二亂甲烧(50 ml)中,接著添加二碳酸二-第二τ故 (4.95 g, 22.7 mmol)及二乙胺(2.29 g,22.7 mmol),且將:容 液在50 C下授拌20 h。蒸發後’藉由層析(Si〇2 ;庚燒-乙 酸乙酯梯度)純化殘餘物以提供標題化合物(5.48 g,。 無色油狀物,MS (ISP) = 287.3 (M+H)+。 c) (R)-4-丁 -3-稀基-2-甲基-5-側氧基-旅嗓甲後第三丁酽 在<10°C下,將丁-3-烯基胺曱醯基曱基羥基 132510.doc 52· 200911259 曱基-乙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醋(4.26 g,149 於四氮 呋喃(200 ml)中之溶液逐滴添加至三苯基膦(5〇7 g,i93 mm〇1)與偶氮二甲酸二異丙醋(3 91 g,i93 mm〇i)之混合物 中,接著將反應混合物在60。(:下加熱2 h。冷卻及蒸發揮發 性物質後,將殘餘物層析(Si〇2;庚烷-乙酸乙醋梯度)以提 供軚題化合物(2.51 g, 63%)。黃色油狀物,MS (ISp)= 269.3 (M+H)+ ° d)(R)-2-甲基-5-側氧基-4-(3-哌啶基·丙基)_哌嗪甲酸 第三丁酯 如中間物7b中所述,自(R)_4_ 丁 烯基_2_曱基_5_側氧 基-哌嗪-1 -甲酸第三丁酯及哌啶產生標題化合物。淡褐色 油狀物,MS (ISP)=340.2 (M+H)+。 中間物19 (S)-2 -甲基-5-側氧基-4-(3-痕咬-1-基_丙基)_旅嗓_1_甲酸第 三丁酯 a) 丁-3-烯基胺甲醯基甲基-((S)_2_羥基甲基乙基)胺基 曱酸第三丁酯 如中間物18b中所述’自2-溴-N-丁 -3-烯基-乙醯胺(中間 物1 8a)及L-丙胺醇產生標題化合物。無色油狀物,Ms (ISP)=287.1 (M+H)+。 b) (S)-4-丁 -3·稀基-2 -甲基-5-側氧基-旅嗓-1-甲酸第三丁醋 如中間物18c中所述,自丁-3-烯基胺甲醯基曱基 羥基-1-曱基-乙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產生標題化合物。 無色油狀物,MS (ISP)=269.3 (M+H)+。 132510.doc -53 - 200911259 c)(S)-2-甲基側氧基-4-(3-哌啶-1-基-丙基)_派嗪甲酸 第三丁酯 如中間物7b中所述’自(S)-4- 丁 -3 -稀基_2_甲基_5-側氧 基-哌嗪-1 -曱酸第三丁酯及哌啶產生標題化合物。淡褐色 油狀物,MS (ISP)=340.2 (M+H)+。 中間物20 4-[(£)-3-(3,4-二氣-苯基)-丙婦酿基]-3-甲基_1_戊_4_烤基_ 旅嗓-2_網 a) 2_甲基-3-側氧基-4-戊-4-稀基-旅嗓甲酸第三丁 g旨 如中間物7 a中所述,自2 -甲基-3 -側氧基-υ底嗪_ 1 _曱酸第 二丁酯(中間物14a)及5-溴-1-戊稀產生標題化合物。無色 油狀物,MS (ISP)=283.2 (M+H)+。 b) 4-[(E)-3-(3,4-二氣-苯基)-丙烯醯基卜3_甲基戊_4_烯 基-旅唤-2-酮 將鹽酸溶液(4 Μ於1,4-二噁烷中,8 ml)添加至2-曱基-3-側氧基-4-戊-4-烯基-派嗪―;!·甲酸第三丁酯溶液(2〇〇 mg, 〇·71 mmol)中。將反應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3 5 h,接著藉 由旋轉蒸發移除揮發性物質。將殘餘物溶解於二氯甲烷 (1〇 ml)中,用4_曱基嗎啉(358 mg,3.54 mmol)處理,且真 空濃縮所得混合物。將殘餘物溶解於N,N_二甲基甲醯胺0 ml)中’接著添加心甲基嗎琳(358 mg,3 54咖叫、心二 氣肉桂酸(161 mg,〇.71 mmGl)及六氟鱗酸〇_(7氮雜笨并: 嗤-1-基)-N,N,N,,N’-四甲基錁(4〇4 mg,以6 mm〇1)。將溶 ^ 在室溫下攪拌48 h,接著使混合物在水與乙酸乙自旨之間八 132510.doc -54- 200911259 溶。將有機層用鹽水洗滌,乾燥(MgS〇4)且蒸發。層析 (Si〇2 ;庚院-乙酸乙酯梯度)產生標題化合物(233 mg, 86%)。淡黃色油狀物,ms (ISP)=381.2 (M+H)+。 中間物21 3-甲基-5-側氧基-4-(3-哌啶-1-基-丙基)_哌嗪甲酸第三 丁酯 在至;皿下將1,2-一胺基丙烧(12.1 g,1 63 mmol)於乙醇(20 ml)中之溶液經90 min添加至氯乙酸乙酯(2.00 g,16.3 mmol)於乙醇(70 ml)中之溶液中’接著2 h後,添加碳酸鉀 (2.26 g,16.3 mmol)。又2 h後’藉由過濾移除不溶性物 質’且蒸發濾液。將殘餘物懸浮於二氯曱烷(5〇 ml)中且用 二碳酸二-第三丁酯(24.9 g,114 mmol)處理,且將反應混 合物在室溫下攪拌1 6 h,接著蒸發。將殘餘物層析(Si〇2 ; 庚烧-乙酸乙酯梯度)以提供所需3_甲基_5_側氧基_哌嗪-i _ 甲酸第三丁酯與幾何異構物3_甲基_5_側氧基_哌嗪_丨-甲酸 第三丁酯之984 mg 3:2混合物。如中間物17b中所述,將 200 mg此幾何異構體混合物用丨_(3_氯丙基)派咬烧基化以 產生含有2-曱基-5-側氧基-4-(3-哌啶-1-基-丙基)-哌嗪-1-甲 酸第三丁酷(約20%)作為幾何異構體雜質之標題化合物 (120 mg)。淡黃色油狀物,MS (ISP)=340.3 (M+H)+。 中間物22 2-乙氧基羰基甲基-3-側氧基_4_(3·哌啶“-基―丙基)_哌嗪_;ι_ 甲酸第三丁酯 a)2·乙氧基羰基甲基-3-側氧基_旅噪甲酸第三丁酯 132510.doc •55· 200911259 如中間物14a中所述’自2-(3-側氧基-2-哌嗪基)乙酸乙酯 產生標題化合物。無色油狀物,MS (ISP)=287.3 (M+H)+。 ..b)2_乙氧基幾基甲基-3-側氧基-<4-(3-旅咬-1-基-丙基)_旅唤_ 1-甲酸第三丁酯 如中間物17b中所述,自2-乙氧基羰基甲基-3-側氧基-哌 °秦-1 -甲酸第三丁酿及1 -(3-氯丙基)-0辰咬產生標題化合物。 淡黃色油狀物’ MS (ISP)=412_4 (M+H广。 中間物23 f、 ' {2-[(E)-3-(3,4-二氯-苯基)-丙烯醯基胺基]-乙基}_胺基甲酸 第三丁酯 如中間物1中所述,自3,4-二氣肉桂酸及(2-胺基·乙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醋產生標題化合物。白色固體,MS (ISP)=359.1 (M+H)+。 中間物24 4-(2 -經基-3-旅唆-1-基-丙基)-3-側氧基-旅噪-1-甲酸第三 ,丁酯 I. 在0C下將氫化納(55 %於礦物油中之分散液;92 mg,2.1 mmol)添加至3-側氧基-哌嗪-1-甲酸第三丁酯(300 mg,1.50 mmol)於N,N-二甲基曱醯胺(6 ml)中之溶液中,接著10 min 後’添加表溴醇(epibromohydrin)(254 mg,1.80 mmol)於 N,N-二甲基甲醯胺(3 ml)中之溶液。將反應混合物在〇°c下 攪拌3 h,接著傾倒至冰中且在乙酸乙酯與飽和碳酸氫鈉 水溶液之間分溶。將有機層乾燥(MgS04)且蒸發。將殘餘 物溶解於N,N_二甲基甲醯胺(1 ml)中,接著添加哌啶(191 132510.doc -56- 200911259 mg ’ 2.25 mmol)及碳酸絶(488 mg,1.50 mmol)。將反應混 合物在室溫下攪拌16 h ’接著在水與乙酸乙酯之間分溶。 將有機層乾燥(MgS〇4)且蒸發。層析(Si〇2; CH2Cl2/MeOH/NH4OH 95:5:0.25)提供標題化合物(257 mg, 50%)。無色油狀物,MS (ISP)=342.3 (M+H)+。 中間物25 (S)-6-氮雜-螺丨2.5】辛-4-醇鹽酸鹽 a)4-經基-6-氮雜-螺[2. 5】辛烷-6-甲酸第三丁酯
•方法A 在Ar下於〇。(:下向二乙基辞(1.ι μ於曱苯中之溶液,37 5 ml,0.04 mmol)於1,2-二氯乙烷(80 ml)中之溶液中添加氯碘 曱焼(5.99 ml,〇.〇8 mmol)。將此混合物攪拌15分鐘,接著 添加3-羥基-4-亞甲基-哌啶_1_甲酸第三丁酯(乂 〇rg 2001,6(5,2487)(4.19 g,19.6 mmol)於 1,2-二氯乙烷(10 ml) 中之溶液’此後將反應在〇〇C下攪拌0.5 h,且接著使之達 到室溫’再攪拌1 h。接著藉由添加飽和氯化銨水溶液使 反應中止’分離且將有機物乾燥(NhSOd且濃縮。藉由急 驟管柱層析(乙酸乙酯/庚烷2:8-1:1)之純化提供呈結晶固體 狀之標題產物(2_4 g, 54%)。MS: 228.2 (MH+)。
•方法B 在25C下將2 g(9_4 mmol,1當量)3-羥基-4-亞甲基_哌咬_ 1 -曱酸第三丁酯溶解於曱苯中。以維持反應溫度低於3〇。〇 之速率添加17.05 ml(2當量)於曱苯中之1.1 Μ二乙基鋅溶 液。在25°C 下 15-30 min後,經 2-3 h 添加 2.29 ml(3 當量)二 132510.doc -57- 200911259 碘甲烷,維持反應溫度在25°C下(此反應之後最佳為Tr_Tj 量測及/或流線FTIR反應監測)。在添加結束後3〇_6〇瓜匕 後,以維持反應溫度在25-30°C之間的速率將4.57 ml 2-乙 基-己酸添加至所得白色懸浮液中。將濃白色懸浮液授拌 30 min。添加10 ml庚烷,接著添加由2〇 mi 25%氨水溶液 及30 ml水組成之混合物。將有機相分離且用由1〇 ml 25% 氨水溶液及30 ml水組成之混合物洗滌。將有機相用2〇 ml 半飽和氣化納水溶液洗滌,合併,經硫酸鈉乾燥,過據且 在減壓下濃縮成油狀物(可在靜置之後結晶)。藉由在庚烷 中或者在第三丁基甲基醚/庚烷中結晶來純化粗螺_哌啶 醇’提供呈白色粉末狀之標題產物,產率為約8〇0/〇。
b)(S)_4_經基-6-氮雜-螺[2·5】辛烧_6_甲酸第三丁酯 •方法A 藉由在Chiralpak® AD管柱(庚烷/2_丙醇95:5)上對掌性分 離(外消旋)-4-羥基-6-氮雜-螺[2.5]辛烷_6_曱酸第三丁酯來 製備標題化合物。
•方法B 將4-羥基-6-氮雜-螺[2.5]辛烷_6_曱酸第三丁酯(3 〇〇 g; 13.07 mmol)溶解於第三丁基甲基醚(2〇.5如)及丁酸乙烯酯 (6.5ml)中。將溶液加熱至5(rc且藉由添加脂肪酶TL(3〇g; Meito Sangyo, Tokyo)開始反應。將溶液在5〇Qc下攪拌46 h,直至所滯留之醇之對映異.構體過量為>99%。將酶濾 出’用第三T基甲基謎洗滌據餅且將較真空濃縮。將殘 餘油狀物在矽膠(80 g ; 0.040-0.〇63 mM ;二 132510.doc •58· 200911259 氯曱烷/丙酮)上層析以將所形成之光學上富集之(R)_ 丁酸 酯自滯留之(S)-醇(1· 18 g白色晶體;40%)分離。分析學: >99 GC ; >99% ee(GC 在 BGB-176 上;30 mx〇.25 mM ; H2 : 1.2 巴;80°C 至 21CTC,其中每分鐘3〇C ; inj. 200°C ; 〇61215〇,滯留時間:(尺)-醇28.58 11^11,(8)-醇29.00 min)。[a]D=-43.35。(c=1.00, CHC13)。
•方法C 步驟1 : 4-側氧基-6-氮雜-螺[2.s]辛烷-6-曱酸第三丁酯 藉由TEMPO/漂白氧化或藉由斯文氧化(Swern 〇xidati〇n) 自4-羥基-6-氮雜-螺[2.5]辛烷-6-曱酸第三丁酯產生標題化 合物: a) TEMPO/漂白氧化 向4-羥基-6-氮雜-螺[2.5]辛烷-6-曱酸第三丁酯(2〇.〇 g, 88.0 mm〇l)於二氣曱烷(17〇 ml)中之溶液中添加溴化鈉 (1.092 g,1〇_6 mmol)、碳酸氫鈉(2 439 g,29 〇 _〇1)及 2,2,6,6-四曱基哌啶卜氧基(237」mg,149mm〇1)。將混合 物冷卻至-5 C,且在10 min之内添加次氯酸鈉溶液(9.5%於 水中,55.16 ml),引起著紅色且溫度上升至ye。將混合 物在0-5°C下攪拌35 min,且當轉化未完成(25%起始物質 剩餘)時,在30 min之内添加另外次氯酸鈉溶液(9 5%於水 中,7.0 ml)且將混合物在(^下再攪拌3〇爪化。gc分析指 示完全轉化(<0.1%起始物質剩餘)。在1〇_之内添加硫代 硫酸鈉溶液(1〇%於水中,⑽斗引起脫色。將有機相 分離,用水(1〇0 _洗務’經硫酸鈉(5〇 g)乾燥,過遽且技 132510.doc -59- 200911259 發(1 5毫巴,40°C )以提供呈微黃色粉末狀之4-側氧基_6·氮 雜-螺[2.5]辛烷-6-曱酸第三丁酯(19.84 g),GC純度為 99a%。將該粉末溶解於溫的第三丁基甲基醚(2〇 ml)中, 添加庚烷(60 ml)以誘發結晶,且將白色懸浮液在〇_5。〇下 授拌1 ·5 h。過濾’用庚烧(20 ml)洗滌且乾燥(1 〇毫巴, 45°C)提供呈白色結晶物質之4-側氧基-6-氮雜-螺[2.5]辛烧_ 6-曱酸第三丁酯(17.25 g,87%),GC 純度為 100a%。ιΗ_ NMR (CDC13, 300 MHz): 4.08 (s, CH2(5)), 3.66 (m, CH2(7)), 1.88 (m, CH2(8)),1.48 (s,第三丁基),! 4〇 (m,2 H) ,0.81 (m,2H)。 b)斯文氧化 在-70°C下’在45 min之内,向乙二醯氣(42 35 〇 48〇 mol)於二氣甲烷(910 ml)中之溶液中添加二曱亞礙(68 24 ml, 0.961 mol)於一氣曱烧(910 ml)中之溶液。將溶液授拌 15 min且在40 min之内添加4-羥基-6-氮雜-螺[2.5]辛烧_6_ 曱酸第三丁酯(91.00 g,0.400 mol)於二氣曱烷(9 1〇 mi)中之 溶液’保持内部溫度低於-60°C。將混合物擾拌35 min且在 10 min之内在低於-60°C下添加三乙胺(280.4 ml,2.00 mol)。移除冷卻浴且將黃色懸浮液攪拌1 h,接著用水(1.4 I) 驟冷。將有機相分離,用水(3χ:1丨)及飽和氯化鈉水溶液 (3 1)洗務且蒸發。將殘餘撥色粉末溶解於第三丁基曱基謎 (1·40 1)中,過濾混濁溶液(Hyflo Speedex)以移除一些不溶 性物質且蒸發澄清濾液以提供呈黃色粉末狀之粗4_側氧基_ 6-氮雜-螺[2.5]辛烷-6-甲酸第三丁酯(91.9 g)。將該物質再 132510.doc •60- 200911259 浴解於第三丁基曱基醚(300 ml)中且藉由在使用3:1庚烷/第 二丁基甲基醚混合物(65 1)之矽膠(7〇〇 g)上過濾而純化。 蒸發且乾燥(1 〇毫巴,4〇。〇)提供呈微白色粉末狀之4_側氧 基-6-氮雜-螺[2.5]辛烷_6-甲酸第三丁酯(80.58 g,89%), GC純度為i〇〇a%。 步驟2 : (S)-4-羥基氮雜-螺[2.5]辛烷_6•甲酸第三丁酯 將D(+)-葡萄糖單水合物(3〇〇 g)及氯化鎂六水合物(1 〇 g) 溶解於pH值為6.5之1〇 mM MES緩衝液(2.4 L; Sigma M3671)中。在添加4_側氧基_6_氮雜_螺[2 5]辛烷_6_曱酸第 二丁醋(300 g; 1.33 mmol)及 β-ΝΑϋ(3·0 g ;游離酸;R0che Diagnostics目錄號1 〇 004 626)後,pH值經重新調整且將懸 浮液加熱至35°C。藉由添加酮還原酶KRED-NADH-117(3.0 g ’以如Biocatalytics ’目前Codexis)及葡萄糖脫氫酶GDH- 102(300 mg; Biocatalytics)開始反應。將懸浮液在35。〇下劇 烈授拌’藉由控制添加丨.0 Μ氫氧化鈉水溶液(pH值-固 定),保持pH值恆定在6.5下。在消耗1.307 L·後(相當於980/〇 轉化;17 h後),用乙酸乙酯(10 L)萃取反應混合物。將有 機相經硫酸鈉乾燥且真空濃縮(每45。〇 200毫巴)直至蒸發 下降。在冷卻之後’油狀殘餘物(411 g)開始結晶且將其與 庚烷(1 L) 一起攪拌2 h。將晶體濾出且將濾液蒸發至乾 燥,再洛解於乙酸乙g旨(15〇 mi)中,且如上所述真空濃 縮。將冷卻之後再次形成之晶體懸浮液與庚烷(2〇〇 ral; 2 h) 一起授拌,且將晶體濾去。將兩批晶體用庚烷洗滌且在 高真空下乾燥以產生標題化合物(250.77 g及34.60 g白色晶 132510.doc •61 · 200911259 體)’產率為93%,各具有>98.5% GC及99.8% ee之純度。 [a]D=-44.97。(c=1.00, CHC13)。
•方法D 步驟1 : (S)-3-羥基-4-亞甲基-哌啶-1-甲酸第三丁酯 將3-羥基-4-亞曱基-哌啶-1-曱酸第三丁酯(4.50 g; 21.10 mmol)溶解於第三丁基甲基醚(63 ml)及丁酸乙烯酯(22.5 ml)中。將溶液加熱至5〇。〇且藉由添加脂肪酶TL ΙΜ(1.〇8 g(載劑固定);Novozymes,Denmark)開始反應。將溶液在 50°C下攪拌20 h,直到滯留之醇之對映異構體過量>99%。 將酶濾出,用第三丁基曱基醚洗滌濾餅且將濾液真空濃 縮。將殘餘油狀物在矽膠(100 g ; 0.040-0.063 mM ;二氣 曱烷—9:1二氣甲烷/丙酮)上層析以將所形成之光學上富集 之(R)-丁酸酯自滯留之(S)-醇(1.83 g白色晶體;41%)分 離。分析學:>99 GC ; >99% ee(GC 在 BGB-176 上;30 mx〇.25 mM ; H2 ; 1.2 巴;80°C 至 210X:,其中每分鐘 3。(:; inj. 200 C ’ Det. 210 C,滯留時間:(r)_醇 29.60 min,(S) 醇 29.81 min)。[a]D=-17.70。(c = l.〇〇, CHCI3)。 步驟2 : (S)-4-羥基-6-氮雜-螺[2.5】辛烷·6-甲酸第三丁酯 類似於中間物25a方法Β,自(S)_3_羥基_4_亞甲基_哌啶_ 1 -曱酸第三丁酯產生標題化合物。 c)(S)-6-氮雜-螺【2.5】辛-4-醇鹽酸鹽 在室溫下將(S)-4-羥基-6-氮雜_螺[25]辛烷_6_曱酸第三 丁酯(3.26 g,14.3 mmol)於乙醇〇〇 ml)中之溶液用鹽酸溶 液(4 Μ於1,4-二噁烷中,30 ml)處理,接著丨“灸,添加第 132510.doc -62· 200911259 三丁基甲基醚(40 ml)。將懸浮液攪拌丨小時,接著藉由過 濾收集沈澱,以提供標題化合物(211 g,9〇%)。白色固 體’ MS: 128.1 (M+H)+。 (S)-6-氮雜-螺[2.5】辛-4-醇鹽酸鹽之替代性製備 i)環丙烷甲酸第三丁酯 將219.1 g(1913 mmol, 1當量)第三丁基化鉀懸浮於25 [ 第三丁基甲基醚中且冷卻至〇-5t。經6〇 min添加2〇〇 g(i 當量)環丙烷羰基氣,維持溫度在〇_5r之間(冰_乙醇浴冷 卻)。流線FTIR反應監測指示進料受控反應。將反應混合 物在0-5 C下攪拌30 min且添加1 l 5%碳酸氫鈉水溶液。將 水相分離且用500 ml第三丁基甲基醚萃取。將有機相用 500 ml半飽和氯化鈉水溶液洗滌,合併且在減壓下濃縮(每 1 50毫巴30 C )以提供271 g標題化合物(針對8%殘餘第三丁 基曱基醚修正,產率為91 〇/0)。 ii) 1-稀丙基-環丙烧甲酸第三丁醋 將1 5.9 ml(l. I5當量)二異丙胺溶解於μ mi四氫呋喃中且 冷卻至約-10°C。經25 min添加65 ml(1.08當量)於己烷中之 1.6 Μ丁基鋰溶液’維持溫度在_1(rc與〇它之間。在約_5它 下50 min後’將反應混合物冷卻至_75它。經15 min添加15 g(96.7 mmol,1當量,92% w/w純度)環丙烷甲酸第三丁酯 於20 ml四氫呋喃中之溶液,保持溫度在_75〇c與_7〇£>(:之 間。將反應混合物在-75°C下攪拌5 h(2.5 h後獲得乳狀反應 混合物)。經20 min添加12.87 g(l.1〇當量)烯丙基溴溶液, 保持溫度在-75°C與-60°C之間。將反應混合物在_78°c下攪 132510.doc -63 - 200911259 拌1 h /皿至至’皿且授拌隔夜。將反應混合物冷卻至〇。〇。 添加1〇〇 ml飽和氯化銨水溶液,接著添加30 ml水,提供澄 清兩相混合物。將混合物用5〇 ml第三丁基甲基醚萃取3 次。將有機相合併,經硫酸鈉乾燥,過濾且在減壓下濃縮 (每20¾巴40C)以提供16.44 g粗產物。將粗產物蒸餾(2毫 巴;蒸餾頭溫度為約401)以提供標題化合物,產率為約 65%。 in) 1-(2-側氧基·乙基)_環丙烷甲酸第三丁酯 將 6.9 g(36.34 mmoh i 當量,Gc 96% a%)1•稀丙基環 丙烷曱酸第三丁醋溶解於4〇 ml二氯甲烷及4〇⑹甲醇中。 將溶液冷卻至-m:,且使臭氧鼓泡穿過反應混合物,直 至獲得藍色。接著使氮鼓泡以移除過量臭氧,直至獲得無 色溶液。添加10 ml(3.68當量)二曱硫及!4 ml(2 76當量)三 乙胺。將反應混合物溫至室溫且在該溫度下攪拌隔夜(過 氧化物測試為陰性,pH值7_8)。將微黃色反應混合物添加 至1〇〇 ml飽和氣化銨水溶液(放熱)中,且用7〇 w二氯曱烷 萃取3次。將有機相合併,經硫酸鈉乾燥,過濾且在減壓 下濃縮以提供粗醛,粗醛藉由在Si〇2(二氯曱烷;TLC:乙 酸乙酯/庚烷1:2)上過濾而純化以提供3 9〇 g(96% ϋ(::,56% 產率)呈油狀物之標題化合物。 iv) 1-[2-(苯甲基-第二丁氧基羰基曱基_胺基)乙基]環丙烷 甲睃第三丁酯 將10.5 g(54.7 mmol,丄當量側氧基_乙基)環丙烷 曱酸第三丁酯及13.21 g(1.08當量)N_苯甲基甘胺酸第三丁 132510.doc -64- 200911259 酯溶解於140 ml甲苯中。添加21 g( 1.63當量)三乙醯氧基硼 氫化鈉(放熱’自25°C至28°C),且將反應混合物在室溫下 攪拌5 h(藉由GC進行IPC)。添加2 ml(0.64當量)乙酸於15 ml曱苯中之溶液。在室溫下30 min後,將反應混合物冷卻 至〇°C且經40 min添加100 ml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發泡)。 添加50 ml乙酸乙酯。將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3〇 min。將混 合物用200 ml乙酸乙酯萃取且第二次用50 ml乙酸乙酯萃 取。將有機相用50 ml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洗滌,接著50 ml飽和氣化鈉水溶液洗滌。將有機相合併,經硫酸鈉乾 燥,過濾且在減壓下濃縮以產生21.5 g呈油狀之標題化合 物(產率約為95% ’針對約3%殘餘甲苯及3%胺起始物質修 正)。 V) 6-苯甲基-6-氮雜·螺[2.5】辛-4-酮鹽酸鹽 將10.8 g(24.4 mmol,1當量)1-[2-(苯曱基_第三丁氧基羰 基甲基-胺基)-乙基]-環丙烷曱酸第三丁酯溶解於35 ml四氫 11夫喃中。經2.5 h逐滴添加50 ml(2.05當量)於四氫呋喃中! Μ六甲基二矽氮化鋰溶液,維持溫度在2〇。〇與25。匸之間。 在室溫下2 h後(藉由HPLC進行IPC),將反應混合物(含有 6本甲基-4 -輕基-6-氮雜-螺[2.5]辛-4-婦-5-甲酸第三丁 g旨之 鐘I)冷卻至- l〇C(冰乙醇冷卻浴),且添加75 ml 1 Μ硫酸 水溶液(溫度升至2°C )。使反應混合物溫至室溫,且在4(Γ(: 下在減壓下移除四氫呋喃。將所得反應混合物加熱至 4〇°C,歷時1 h ’在室溫下攪拌15 h且在4(rc下又攪拌3 疋成反應(藉由GC進行IPC ;中間物6-苯甲基-4-羥基_6-氮 132510.doc •65 - 200911259 雜-螺[2.5]辛-4_烯_5_甲酸第三丁酯進行水解且接著脫羧)。 將反應混合物冷卻至〇t:且藉由添加1〇 ml 2 M氫氧化鈉水 溶液中和至pH 7.4,且添加50 ml 1 Μ碳酸氫鈉水溶液,將 pH值調至9.4。將粗溶液用第三丁基曱基醚及乙酸乙酯萃 取。將有機相合併,經硫酸鈉乾燥且經Si〇2塞過據。將溶 液在減壓下濃縮(每20毫巴45。〇以產生4 56 g呈游離鹼形式 之粗產物。將粗油狀物溶解於8 ml乙酸乙酯中,冷卻至 〇°(:,且逐滴添加5_11111鹽酸溶液(4.3]^於乙酸乙酯中)(放 熱,2°C至18。〇。將反應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隔夜(膠狀晶 體)且過滤。將遽餅用1 0 m 1乙酸乙酿洗務且在減壓下乾燥 直至恆重,以產生4.5 4 g呈奶白色晶體狀之標題化合物 (74%產率)。 vi) (S)-6-苯甲基-6-氮雜-螺ρ·5]辛-4-醇 將300 mg 6-苯甲基-6-氮雜-螺[2.5]辛-4-_鹽酸鹽(1.19 mmol ’ 1 當量)、1.5 ml 2 -丙醇及 28 ml 30 mM TRIS-HC1 水 性緩衝液(pH 8.1)之混合物加熱至35°C。將pH值重新調整 至 8.0。藉由添加 β_ΝΑϋ(1 mg;游離酸;Roche Diagnostics 目錄號 10 004 626)及酮還原酶 KRED-NADH-117(29.3 mg; Codexis [ex. Biocatalytics])開始反應。將懸浮液在 35°C 下 攪拌,藉由控制添加1.0 Μ氫氧化鈉水溶液(PH值固定), 保持pH值恆定在8.0下。在約80面積%轉化及1 d後,添加 另外 2-丙醇(0.3 ml)、β-ΝΑϋ(3 mg ;游離酸;Roche Diagnostics 目錄號 10 004 626)、酮還原酶 KRED-NADH-117(30 mg; Codexis[ex. Biocatalytics])及氣化鎂(12.7 132510.doc -66- 200911259 mg)。在4 d、98.5_%轉化及消耗〗Q㈣氧化納水溶液 5.9 W後’藉由添加氣化納(9 g)、乙酸乙醋(3〇叫及過爐 助劑(1 g Dlcame Speedex)中止反應混合物反應。將混合 物攪拌30 min且過濾、。將遽液用3〇 ml乙酸乙醋萃取3次。 將經合併之有機相經硫酸鈉乾燥,過滤且在減壓下濃縮以 提供超過99.9% e.e·之粗產物。藉由急驟層析之純化提供 呈無色油狀之標題化合物。 “1)(8)-6-氮雜-螺[2.5】辛_4-醇 將100 mg(S)-6-苯甲基_6_氮雜_螺[2 5]辛_4_醇溶解於1 ml甲醇中且在鈀/硫酸鋇上氫化。在去苄化作用(藉由gc進 行IPC)之後,將催化劑過濾且將濾液在減壓下濃縮以提供 標題化合物。標題化合物之鹽酸鹽可藉由用乙酸乙酯中之 鹽酸處理胺基醇來獲得。 在二乙胺存在下在曱醇中用二碳酸二_第三丁酯處理標 題化合物。藉由對掌性沉⑺郎」% ; 30 mx〇 25 mM ; 43 min内80 C至21〇。〇分析粗第三丁氧基羰基保護之胺產物且 證明其與中間物25b—致。 N-苯甲基甘胺酸第三丁酯之製備 將40 g(205 mmol,1當量)溴乙酸第三丁酯溶解於2〇〇 ml 乙腈中。將溶液冷卻至〇_5。〇,且經15 min添加47 g苄基胺 (2.14當量)於90 ml乙腈中之溶液。5 min後,將反應混合物 溫至至溫且授拌3 h(藉由GC進行IPC)。將所得懸浮液過濾 且蒸發至怪重以產生49 g黃色油狀物。將油狀物溶解於 200 ml庚烧中且用50 ml碳酸氫鈉水溶液洗滌3次。將有機 132510.doc -67- 200911259 相經硫酸鈉乾燥’過濾且蒸發以產生35.8 g粗產物。在高 真二下蒸德提供27.2 g標題產物(gc 95%純)。 中間物26 (3S,4S)-4·曱基-略咬_3_醇鹽酸鹽 a) (外消旋反式)-3-羥基-4-甲基·哌啶_ι_曱酸第三丁酯 將(外消旋反式)-1-苯甲基_4_曱基-哌啶_3-醇 L如.2000, 5817)(13.0 g,63 mmol)與氫 氧化鈀(20〇/〇於活性木炭上,4 g)一起溶解於曱醇中,且在 風策氣(氣球)下攪拌1 6 h,此後,添加二破酸二_第三丁西旨 (13.8 g,63 mmol),將反應攪拌丨h,經由Hyn()過濾且濃縮 以Φς供呈結晶固體狀之標題產物(1 3.3 g, 9 8 % )。M S: 2 1 6.2 (ΜΗ+)。 b) (外消旋反式)-4-甲基-3-(4-硝基_苯甲醯基氧基)_哌啶-卜 甲酸第三丁酯 將(外消旋反式)-3 -經基-4-甲基-〇底。定-1 _甲酸第三丁酯 (6.0 g,28 mmol)與三苯基膦(8.9 g,34 mmol)、4-硝基苯甲 酸(5.7 g,34 mmol)—起溶解於四氫呋喃(4〇 ml)中,且冷卻 至〇C ’接著逐滴添加偶氮二甲酸二異丙酯(6 9 g,34 mmol)。移除冰浴且使反應至室溫,授摔16小時。接著將 反應直接吸收於矽膠上且藉由急驟管柱層析(2:8乙酸乙醋/ 庚烷)純化以提供呈白色固體狀之標題產物(4 〇 g,4〇。/〇)。 MS: 365.2 (MH+)。 c) (外消旋順式)-3-經基-4-曱基-旅咬_ι_甲酸第三丁醋 將(外消旋反式)-4-曱基-3-(4-硝基-苯甲醯基氧基)_哌啶- 132510.doc -68- 200911259 1·曱酸第二丁酯(5·〇 g,14 mmol)溶解於甲醇(7〇 ml)中,且 添加6 Μ氫氧化鈉水溶液(4.5以,27 mm〇1)。將反應攪拌工 h此後在真空下移除溶劑,使殘餘物在水與二氣甲烧之 間分配’且將有機物收集’乾燥(Na2S〇4)且濃縮以提供呈 結晶固體狀之標題產物(2 6 g,87%)。MS: 2161 。 d) (3S,4S)-4-甲基·旅咬醇里酸鹽 在Chiralpak AD管柱(異丙醇/庚烷5:95)上分離(外消旋順 式)-3-羥基-4-甲基-哌啶_;[_甲酸第三丁酯,且隨後用二噁 烧中之鹽酸將(-)-對映異構體去保護以提供呈白色粉末狀 之標題化合物。MS: 116.2 (MH+)。 中間物27 (3S,5S)_5_曱基-旅咬_3_醇鹽酸鹽 a) (S)-3-(苯甲基_乙氧基羰基甲基胺基)丁酸乙酯 向冷卻至0°C之乙醇(55 ml)中逐滴添加乙醯溴(41 ml, 0.6 mol) ’接著添加⑻-4-曱基_二氫_ 0夫喃_2_酮 1983’ 39,3107; 18.6 g,0.2 m〇l)於乙醇(2〇 ml)中之溶液。 移除冰浴且使反應達到室溫。在攪拌2 h後,濃縮反應, 將殘餘物再溶解於二氯曱烷中,用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洗 務’乾燥(NajO4)且濃縮,提供(s)_4_溴-3_甲基-丁酸乙酯 (33.6 g ’定量)。將其再溶解於乙醇(1〇〇 中,冷卻至 0 C且添加N-苯甲基甘胺酸乙酯(28 2 g,〇.14 mol)及三乙胺 (22·4 ml,〇·16 mmol)。接著將反應溫至75。〇,歷時4 d,此 後’濃縮反應’將殘餘物再溶解於二氣甲烷中,用飽和碳 酸氫鈉水溶液洗滌,乾燥(Na2S〇4)且濃縮。藉由急驟管柱 132510.doc -69- 200911259 層析(乙酸乙酯/庚烷5 :95)之純化提供呈淡金色油狀之標題 產物(20.3 g, 43%)。MS (ISP) = 322.2 (M+H)+。 b) (S)-l-苯甲基_5_甲基-哌啶-3-嗣 向氫化鈉(55%於礦物油中之分散液,6.4 g, 14 mmol)於 甲苯(90 ml)中之懸浮液中添加甲苯(10 ml)中之(S)-3-(苯曱 基-乙氧基羰基甲基-胺基)-丁酸乙酯(20.3 g,0.06 mol),接 著添加乙醇(1 ml)。隨後發生劇烈反應,15分鐘後將反應 用乙酸乙酯稀釋,用10%檸檬酸水溶液洗滌,乾燥 (Na2S〇4)且濃縮。藉由急驟管柱層析(1:9乙酸乙酯/庚烷)純 化殘餘物’提供非對映異構體之複雜混合物(7,2 g, 42°/〇)。 一部分此物質(3.5 g,13 mmol)溶解於25%鹽酸水溶液(20 ml)中且在寬鬆封閉之管中於i2〇°C下加熱36 h。蒸發溶 劑’將殘餘物再溶解於二氣曱烷中,用飽和碳酸氫鈉水溶 液洗滌’乾燥(NajO4)且濃縮。藉由急驟管柱層析(乙酸乙 酯/庚烷1:4)之純化提供呈結晶固體狀之標題產物(L1 g, 43%)。MS (ISP) = 204.3 (M+H)+。 c) (3S,5S)-1-苯甲基-5-甲基-哌啶_3-酵 在-78°C下向(S)-l -苯甲基-5-甲基-〇底。定酮(1,1 g, 5 mmol)於無水四氫呋喃(1 5 ml)中之溶液中添加鉀硼化物(κ_ selectride)(10.8 ml, 11 mmol,於四氫呋喃中之 i Μ溶液)。 在-78°C下2 h後’小心添加幾滴水,使反應達到室溫,藉 由蒸發移除四氫呋喃且將殘餘物再溶解於二氣曱烧中,用 飽和碳酸氫納水溶液洗滌,乾燥(Naj 〇4)且濃縮。藉由急 驟管柱層析(1:4乙酸乙酯/庚烷)進行純化,提供呈結晶固 132510.doc -70· 200911259 體狀之標題產物(〇_9 g,43%)。MS (ISP)=204.3 (M+H)+。 d) (3S,5S)-S-甲基-哌啶-3-醇鹽酸鹽 將(S)-l-苯曱基曱基-哌啶_3•酮溶液(〇 9 g,4 mm〇1)溶 解於甲醇中,添加25%鹽酸水溶液,直至pH值為酸性,接 著添加把(10%於活性木炭上,0.2 g)。將混合物在1大氣之 氫(氣球)下攪拌6 h。接著將反應經由Hyflo過濾且濃縮以 k供呈白色粉末狀之標題產物(0.66 g,定量)。ms (ISP)=116.1 (M+H)+。 中間物28 (S) 4·[(Ε)-3-(3-氣-4 -氟-苯基)-丙稀酿基]經基丙基) 3-甲基-娘嗪_2_嗣 a) 2-(3-苄氧基_丙基胺基)_乙醇 將峨化鈉(1.67 g,11.1 mmol)添加至苯甲基3-溴丙基醚 (26 · 0 g,in mm〇i)及乙醇胺(3 5.0 g,5 56 mmol)於乙醇(250 ml)中之溶液中。將反應混合物在回流下加熱1 h,接著冷 卻至室溫且在真空下蒸發。使殘餘物在飽和氯化銨水溶液 與乙酸乙酯之間分溶。將水層用40%氫氧化鈉水溶液鹼化 且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將有機相彙集,乾燥(MgS〇4),過 慮且蒸發以提供標題化合物(20.9 g, 90%)。淡黃色液體, MS (ISP)=210.2 (M+H)+。 b) {(S)-l-[(3-苄氧基·丙基)-(2-羥基-乙基)_胺甲醯基卜乙 基卜胺基曱酸第三丁酯 將N-(第二丁氧基数基)_l_丙胺酸(9〇 mg, 〇_48 mmol)、2· (3-节氧基-丙基胺基)-乙醇(100 mg,0.48 mg)、Ν,Ν-二異丙 132510.doc •71 - 200911259 基乙胺(185 mg,1.43 mmol)、1-羥基苯并三唑(71 mg, 0·52 mmol)及Ν-乙基-Ν’-(3_二甲基胺基丙基)碳化二亞胺鹽酸鹽 (101 mg, 0.52 mmol)於Ν,Ν-二甲基甲醯胺(2 ml)中之溶液 在至溫下授拌1 8 h,接著在1 Μ鹽酸水溶液與乙酸乙g旨之 間分溶。將有機層乾燥(MgS04),過濾且蒸發。層析 (Si〇2 ;庚烷-乙酸乙酯梯度)產生標題化合物(121 mg, 67。/。)。無色油狀物,MS (ISP) = 381.4 (M+H)+。 c) (S)-l-(3·苄氧基-丙基)·3·甲基-哌嗪-2-酮 在-78 C下將二曱亞颯(7.60 g,97.2 mmol)逐滴添加至乙 二醯氣(6,17 g,48.6 mmol)於二氯甲烷(300 ml)中之溶液 中’接著在10分鐘後’在低於-70t:之溫度下添加{(S)-l-[(3-苄氧基-丙基)-(2-羥基-乙基)-胺甲醯基]-乙基卜胺基曱 酸第三丁酯(16.8 g,44.2 mmol)於二氯曱烧(300 ml)中之溶 液。1 h後,添加三乙胺(16.1 g,159 mmol),15 min後,移 除冰浴。使反應混合物達到室溫,接著用飽和碳酸氫鈉水 溶液及鹽水洗滌,乾燥(MgS〇4),過濾,且蒸發。將殘餘 物溶解於二氣曱烷(300 ml)中,接著在室溫下添加三乙基 矽烷(10.3 g,88.4 mmol)及三氟乙酸(75.6 g,663 mmol)。 將反應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16 h,接著蒸發。將殘餘物溶 解於一乳甲院(1〇〇 ml)中,接著在〇°C下經30 min添加三乙 胺(60 ml) ’ 45 min後’濃縮反應混合物。將殘餘物溶解於 乙酸乙酯及水中,接著在冰冷卻下添加2 Μ碳酸鈉水溶 液。將有機層分離,用鹽水洗滌,乾燥(MgS04),過渡且 蒸發。層析(8沁2;(:112(:12舰6〇11/:^114〇11 90:10:0.25)產生 132510.doc -72- 200911259 標題化合物(9.07 g,78%)。無色油狀物,MS (ISP)=263.4 (M+H)+。 d) (S)-l-(3-羥基_丙基)_3_甲基_旅嗪_2_酮 將(S) 1-(3-午氧基-丙基)_3_甲基_派17秦_2 -嗣(9.07 g, 34.6 mmol)於甲醇中之溶液在鈀(10%於活性木炭上,7·36 g)存 在下在氫蒙氣(7巴)下於70°C下加熱14 h。冷卻後,藉由過 滤移除不溶性物質且將濾液蒸發以產生標題化合物(5.90 g, 99%)。無色油狀物,ms (ISP)=173,1 (M+H)+。 e) (S)_4-[(E)_3-(3-氣-4-氟·苯基)-丙烯醢基】-1-(3-羥基-丙 基)-3-甲基-娘嗓_2-明 將 3-氣-4-氟肉桂酸(4.52 g,21.9 mmol)、(S)-l-(3-羥基 _ 丙基)-3-甲基-哌嗪_2_酮(3 % g,21 9 mmol)、N,N-二異丙 基乙胺(8,46 g,65.5 mmol)、1-羥基苯并三唑(3.25 g, 24.0 mmol)及N_乙基氺,_(3_二曱基胺基丙基)碳化二亞胺鹽酸鹽 (4·60 g,24.0 mm〇i)於N,N_二曱基甲醯胺(8〇 ml)中之溶液 在至下攪拌1 8 h ’接著分溶在1 Μ鹽酸水溶液與乙酸乙 酉曰之間。將有機層用1 Μ鹽酸水溶液、飽和碳酸氫鈉水溶 液及鹽水洗滌,乾燥(MgSCU),過濾,且蒸發。層析 βι02’ 〇Ή2α2/ΜεΟΗ/:ΚΗ4Οί1 90:10:0.25)產生標題化合物 (6,54 g,84%)。無色膠狀物,MS (ISP) = 355.2 (Μ+Η)+。 中間物29 (S) 4-丨(£)_3_(3_氣_苯基卜丙烯醯基]小(3經基丙基)_3甲 基-旅噪_2-明 類似於中間物28e ’自3_氣肉桂酸及⑺卜卜㈠-羥基-丙基)· 132510.doc -73- 200911259 3-曱基-哌嗪-2-酮(中間物28d)產生標題化合物。無色膠狀 物,MS (ISP)=337.3 (M+H)+。 中間物30 (R)_4-丨(E)-3-(3-氣-4-氧-苯基)_丙烯醯基pip•經基·丙基)_ 3-甲基-哌嗪-2·酮 a) {(R)-l-[(3-苄氧基·丙基)_(2_羥基-乙基胺甲醯基卜乙 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 類似於中間物28b,自N-(第三丁氧基羰基卜D_丙胺酸及 2-(3-苄氧基-丙基胺基)_乙醇(中間物28,步驟a)產生標題 化合物。無色油狀物,MS (ISP)=38 1 ·4 (M+H)+。 b) (R)-l-(3-节氧基-丙基)_3_甲基_旅嗓_2_酮 類似於中間物28c,自苄氧基-丙基)_(2_羥基_ 乙基)-胺甲醯基]-乙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產生標題化合 物。無色油狀物,MS (ISP) = 263.1 (M+H)+。 c) (R)-l-(3-經基-丙基)-3-甲基-旅嗓-2-明 類似於中間物28d,自(R)-i_(3_苄氧基-丙基)_3_甲基·哌 嗓-2-酮產生標題化合物。無色油狀物,ms (ISP)= 173.1 (M+H)+ 〇 d) (R)-4-[(E)-3-(3-氣-4·氟-苯基)_丙烯醯基]_ι_(3羥基_丙 基)-3-甲基-旅嗓-2·綱 類似於中間物28步驟e ’自3-氣-4-氟肉桂酸及(R)-:l-(3-輕基-丙基)-3-曱基-哌嗪-2-酮產生標題化合物。無色膠狀 物,MS (ISP)=355.2 (M+H)+。 中間物31 132510.doc •74· 200911259 (R)-2_甲基-3_側氧基_4_(3^咬小基_丙基)旅唤小甲酸第 三丁酯 a) 2-丁-3-烯基胺基-乙醇 自似於中間物28a’自乙醇胺及4_漠·丁烯產生標題化 合物。無色液體,iH-NMR (300 MHz,CDCl3): 5 85_5 7 (m, 1 Η), 5.15-5.0 (m, 2 Η), 3.65-3.6 (m, 2 Η), 2.8-2.75 (m, 2 Η), 2.71 (t, J=6.6, 2 H), 2.3-2.2 (m, 2 H), 1.92 (b, s, 2 H)。 b) {(R)-l-【丁-3-稀基-(2-羥基·乙基)_胺曱酿基】乙基}胺基 甲酸第三丁酯 類似於中間物28b,自N-(第三丁氧基羰基)_D_丙胺酸及 2-丁-3-烯基胺基-乙醇產生標題化合物。無色油狀物,ms (ISP)=287,3 (M+H)+。 c) (R)-l-丁-3-稀基-3-甲基-旅嗓-2-酮
將{(R)-l-[丁 -3-烯基-(2-羥基-乙基)_胺曱醯基乙基卜胺 基甲酸第三丁酯(750 mg,2.62 mmol)於l,4-二噁烷(8 ml)中 之溶液用鹽酸溶液(4 Μ於1,4-二噁烷中,π mi)處理。將 反應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90 min,接著真空濃縮。將殘餘 物溶解於四氫呋喃(15 ml)中,接著添加三乙胺33 g, 13.1 mmol) ’且將反應混合物濃縮。將殘餘物懸浮於四氫 呋喃中且用三苯基膦(824 mg,3.14 mmol)及偶氮二曱酸二 異丙酯(635 mg,3.14 mmol)處理’接著18 h後將反應混合 物真空濃縮。層析(Si02 ; CH2Cl2/MeOH/NH4OH 95 :5:0.25) 產生標題化合物(180 mg,41%)。無色油狀物,MS 132510.doc -75. 200911259 (ISP)=169.2 (M+H)+。 d) (R) 4 丁-3-烯基-2-甲基_3,氧基哌嗪。甲酸第三丁酯 如中間物14b中所述,自(R)小丁 _3_稀基_3·甲基-旅嘻_2_ 酮產生払題化合物。無色油狀物,ms (isp)=269 5 (M+H)+ 〇 e) (R)-2-曱基-3-側氧基_4_(3·哌啶“基丙基卜哌嗪“甲酸 第三丁酯 如中間物7b中所述,藉由氧化成⑻_2_甲基小側氧基_4_ (3-側氧基·丙基)“辰嗓·κ甲酸第三丁自旨,接著用旅咬還原 胺化,自(R)-4-丁-3-烯基|甲基_3_側氧基_哌嗪小甲酸第 二丁 Sa產生標題化合物。淡褐色油狀物,MS (isp) = 34〇.3 (M+H)+。 中間物32 (S)-2-甲基-3-側氧基-4·(3-哌啶“―基―丙基广哌嗪甲酸第 三丁酯 a) {(S)-l-[丁-3-烯基-(2•羥基-乙基胺甲醯基卜乙基卜胺基 甲酸第三丁酯 類似於中間物28b ’自N-(第三丁氧基羰基)_L-丙胺酸及 2-丁 -3-烯基胺基-乙醇(中間物31a)產生標題化合物。無色 油狀物 ’ MS (ISP)=287.3 (M+H)+。 b) (S)-l·丁-3-烯基-3-曱基-哌嗪_2_酮 類似於中間物31c ’自{(S)-l-[丁 -3-烯基-(2-羥基-乙基)-胺甲醯基]-乙基}-胺基曱酸第三丁醋產生標題化合物。無 色油狀物,MS (ISP)=169.2 (M+H)+。 132510.doc -76- 200911259 c) (S)-4-丁-3-烯基-2-曱基-3_側氧基-哌嗪4甲酸第三丁酯 如中間物14b中所述,自(s)_:i· 丁_3_烯基_3_甲基_哌嗪_2_ 酮產生標題化合物。無色油狀物,MS (ISP)=269.5 (M+H)+。 d) (S)-2-甲基-3-側氧基-4-(3-旅咬小基_丙基)_旅嗓+甲酸 第三丁酯 如中間物7b中所述,藉由氧化成(s)_2_曱基_3_側氧基·心 (3-側氧基-丙基)-哌嗪-1-甲酸第三丁酯,接著用哌啶還原 胺化,自(S)-4-丁-3-烯基-2-甲基_3·側氧基_哌嗪甲酸第 三丁酯產生標題化合物。淡褐色油狀物,MS (Isp)=34〇 3 (M+H)+。 中間物33 (R)-2-經基甲基-3-側氧基-4-(3-派咬-1-基-丙基)-艰唤_ι_甲 睃第三丁酯 a) {(R)-2-苄氧基-1-[丁 _3-稀基_(2_羥基-乙基)_胺曱醯基卜 乙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 類似於中間物28b ’自N-(第三丁氧基羰基)-〇_苯甲基_D_ 絲胺酸及2-丁 -3-烯基胺基-乙醇(中間物31a)產生標題化合 物。無色油狀物,MS (ISP)=415.3 (M+Na)+。 b) (R)-2-苄氧基甲基·4_ 丁_3_烯基_3_側氧基_哌嗪曱睃第 三丁酯 藉由類似於中間物31c,將{(R)-2-苄氧基-1-[丁 -3-稀基_ (2-經基-乙基)_胺曱醯基]_乙基}_胺基甲酸第三丁酯轉變成 () 卞氧基曱基-1 - 丁 - 3 -稀基-派嘻-2 -闕’接著如中間物 132510.doc -77- 200911259 ⑷中所述進行B°e保護,產生標題化合物。淡黃色油狀 物 ’ MS (ISP)=375.4 (M+H)+。 0 (R)-2-节氧基曱基I側氧基_4 (3錢小基-丙基)旅嗓- 1-甲酸第三丁酯
/中間物7b中所述,藉由氧化成W-2-节氧基甲基·3_側 氧基-4.(3.侧氧基·丙基)“底嗪小甲㈣三丁自旨,接著用略 咬還原胺化’自(R)_21氡基甲基_4_丁_3_烯基小側氧基_ 哌嗪-1-甲酸第三丁酯產生標題化合物。淡黃色油狀物, MS (ISP)=446.3 (M+H)+ 〇 句W-2-經基甲基_3_侧氧基.4♦錢小基丙基)旅唤小 甲酸第三丁酯 將(R)-2-节氧基曱基_3_側氧基_4_(3_旅σ定小基_丙基)“底 秦-1-甲酉夂第二丁 S曰(321 mg,0.72 mmol)於乙酸(9 ml)中之 溶液在把(urn於活性木炭上’ 161 mg)存在下在氫蒙氣(3 巴)下於室溫下揽拌18 h’接著藉由過據移除不溶性物質, 且蒸發滤液。使殘餘物在乙酸乙§|與2㈣酸納水溶液之 間分溶。將有機層乾燥(MgSQ4),過Μ蒸發以提供標題 化合物(200 mg,78%)。淡褐色油狀物,MS (isp)=356 4 (M+H)+。 中間物34 -丙基)-旅嗓-1-甲 (S)-2-羥基甲基-3-側氧基_4-(3-哌啶·i —基 酸第三丁酯 a) {(S)-2-节氧基-1-[丁 _3_稀基_(2_經基_乙基)胺甲醢基】-乙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醋 132510.doc •78- 200911259 類似於中間物28b,自Ν·(第三丁氧基羰基)_〇_苯甲基_l_ 絲胺酸及2-丁-3-烯基胺基-乙醇(中間物31a)產生標題化合 物。無色油狀物 ’ MS (ISp)=415.3 (M+Na)+。 b) (S)-2-苄氧基甲基_4_ 丁_3_烯基_3_側氧基哌嗪u甲酸第 三丁酯 藉由類似於中間物31c,將Us)_2_苄氧基[丁_3_烯基-(2-羥基-乙基)_胺甲醢基]_乙基卜胺基甲酸第三丁酯轉變成 (S)3 -苄氧基甲基_ι_ 丁 _3_稀基_0辰嗓_2_酮,接著如中間物 14b中所述進行B〇c_保護,產生標題化合物。淡黃色油狀 物,MS (ISP)=375.4 (M+H)+。 c) (S)-2·苄氧基甲基_3_側氧基_4_(3_哌啶基·丙基)哌嗪· 1-甲酸第三丁酯 如中間物7b中所述,藉由氧化成(S)_2-苄氧基甲基_3_側 氧基-4-(3 -側氧基·丙基)_哌嗪_丨-甲酸第三丁酯,接著用旅 。定還原胺化,自(S)_2-苄氧基甲基-4-丁-3-烯基-3-側氧基_ 派嗪-1-曱酸第三丁酯產生標題化合物。淡黃色油狀物, MS (ISP) = 446.3 (M+H)+。 d) (S)-2-經基曱基-3-側氧基-4-(3-旅咬-l-基-丙基)-旅嗓-l_ 甲酸第三丁酯 類似於中間物33d,自(S)-2-苄氧基甲基-3-側氧基-4-(3-0底啶-1 -基-丙基)-哌嗪-1 -曱酸第三丁酯產生標題化合物。 淡褐色油狀物,MS (ISP)=356.4 (M+H)+。 中間物35 8-側氧基-7-(3-哌啶-1-基-丙基)_4,7-二氮雜-螺[2.5]辛烷-4- 132510.doc •79- 200911259 甲睃第三丁酯 a) (1-丁-3-烯基胺甲醯基_環丙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 類似於中間物1,自1 -[(第三丁氧基羰基)胺基]環丙烷曱 酸及3 - 丁烯-1-胺產生標題化合物。白色固體,ms (ISP)=277.3 (M+Na)+ 〇 b) 7-丁-3-烯基-8-側氧基-4,7-二氮雜-螺[2.5]辛烷_4_甲酸第 三丁酯 在〇°C下將氫化鈉(60%於礦物油中之分散液,2〇6 mg, 5.15 mmol)添加至(1-丁-3-烯基胺甲醯基_環丙基)_胺基曱 酸第三丁酯(400 mg, I.57 mmol)於四氫"夫喃(8 mi)中之溶 液中’接著15 min後’逐滴添加ι,2-雙(((三氟甲基)磺醯 基)氧基)乙烧(C/zem. 1981,"4,810; 616 mg, 1.89 mmol)於四氫呋喃(1 ml)中之溶液。1 h後,添加另一部分 氫化鈉(60%於礦物油中之分散液,1〇3 mg,2.58 mmol), 且15 min後’添加1,2-雙(((三氟甲基)磺醯基)氧基)乙烷 (616 mg,1.78 mmol),且經1 h使反應混合物達到室溫,接 著在乙酸乙酯與水之間分溶。將有機層用鹽水洗滌,乾燥 (MgS〇4),且蒸發。層析(Si〇2 ;庚烷-乙酸乙酯梯度)產生 標題化合物(208 mg,47%)。黃色油狀物,MS (ISP) = 281.2 (M+H)+。 c) 8-側氧基-7-(3-哌啶-1-基-丙基)-4,7-二氮雜-螺[2.5】辛烷_ 4_甲酸第三丁酯 如中間物7b中所述’藉由氧化成8-側氧基-7-(3-側氧基_ 丙基)-4,7-二氮雜·螺[2.5]辛烷-4-曱酸第三丁酯,接著用哌 132510.doc -80- 200911259 啶還原胺化,自7-丁 I稀基·8_側氧基Ή雜-螺[2.5] 辛烷酸第三丁醋產生標題化合物。淡褐色油狀物, MS (ISP)=356.4 (M+H)+。 實例1 -1-(3-哌啶-Ι 4-[(£)-3-(3,4-二氣_苯基)_丙烯醯基】_3_甲基 基-丙基)-派嗓_2_網
Ο
在室溫下將氫化鈉(55%於礦物油中之分散液,Μ 0.48mm〇1)添加至4_[⑻·3_(3,4_二氯_苯基)_兩烯醯基]小甲 基-哌嗪-2-酮(中間物1; 100 mg,〇 32 mm〇1)KNN二曱基 乙醯胺(2 ml)中之溶液中,接著2〇爪匕後,添加Η'氯丙 基)-哌啶(藉由如中間物6中所述鹼性萃取,自市售鹽酸鹽 (127 mg,0.64 mmol)製備)於甲苯(1 mi)中之溶液。將反應 混合物在50°C下攪拌16 h,接著在水與乙酸乙酯之間分 溶。將有機層用鹽水洗滌,乾燥(Mgs〇4),且蒸發。層析 (81〇2;(:112(:12/1^〇11/蘭4〇^1 95:5:0.25)提供標題化合物 (66 mg,47%)。無色膠狀物,MS (ISP)=438.4 (M+H)+。 實例2 4-[(E)-3-(3,4-二氣-苯基)-丙烯醯基】+ (3-哌啶小基_丙基)_ 旅嗓-2-酮 132510.doc -81- 200911259
Cl ο 類似於實例i,自4-[(E)-3-(3,4-二氣-苯基)_内烯醯基]_哌 嗪_2-05)(中間物2)及丨彳3·氯丙基)-哌啶產生標題化合物。 無色膠狀物,MS (ISP) = 424.2 (M+H)+。 實例3
4-[(E)-3-(3-氣-苯基)·丙烯醢基】-1-(3-哌啶小基丙基)旅 唤-2- _
類似於實例1,自4-[(E)_3-(3 -氣-苯基)_丙烯醯基]_哌嗪_ 2酮(中間物3)及1 _(3-氣丙基)_σ底咬產生標題化合物。奶白 色發泡體,MS (ISP)=390.1 (Μ+Η)+。 實例4 4·[(Ε)-3-(3,4-二氣-苯基)_丙烯醯基卜3,3_二甲基4 (3哌啶_ 1-基-丙基)-派嗪-2-鲷 132510.doc
類似於實例1 ’自H(E)_3_(3,4_二氯_苯基)_丙烯醯基]_ 3,3_二甲基-哌嗪-2-_ (中間物4)及卜(3_氣丙基)_哌啶產生 •82- 200911259 標題化合物。淡黃色油狀物’ MS (ISP)=452.1 (M+H)+。 實例5 4-【(£)-3-(3,4-二氯-苯基)-丙稀醯基卜1_(4_派咬-1-基-丁基)_ 哌嗪-2-酮
在-3 0°C下將氫化鋁鐘溶液(1 μ於四氫咬喃中,〇. 13 ml, 0.13 mmol)逐滴添加至4-{4-[(E)_3_(3,4_二氣-苯基丙烯醯 基]-2-側氧基-»底嗪-lj}-N-甲氧基-N-甲基-丁醯胺溶液(中 間物5; 54 mg,0.13 mmol)中,接著1〇 min後,將反應混合 物冷卻至-75 °C且添加丙酮(161 mg,2.8 mmol)。使均勻溶 液經1 6 h達到室溫,接著在水與乙酸乙酯之間分溶。將有 機層用鹽水洗滌,乾燥(MgS〇4)且蒸發。將粗醛中間物(4_ {4_[(幻-3-(3,4-二氣-苯基)-丙烯醯基]_2-側氧基_11辰嗪_1_ 基}_ 丁醛)及派咬(10 mg,0.12 mmol)溶解於1,2-二氣乙烧 中,接著在室溫下逐滴添加吼咬硼烧錯合物(8 Μ於吼。定 中 30 μΐ,0.33 mmol)及乙酸(22 mg,0.37 mmol)於乙醇(1 ml)中之新製備之溶液。將反應混合物攪拌隔夜,接著藉 由旋轉蒸發移除揮發性物質。藉由層析(Si〇2; CH2Cl2/Me〇H/NH4OH 90:10:0.25)純化殘餘物以提供標題 化合物(28 mg,51%)。淡黃色膠狀物,MS (ISP)=438_2 (M+H)+。 132510.doc -83 - 200911259 實例6 4_((Ε)_3·萘-2_基·丙稀酿基卜叩%㈣小基&基)·旅唤 2 -酿
Γ 將3-側氧基-4H各咬d基-乙基)_旅唤小甲酸第三丁 Μ中間物6,0.03 g,01 mmol)用鹽酸溶液(4 Μ於二噁 烷中1 ml)處理15分鐘,此後蒸發溶劑。將粗鹽溶解於具 有三乙胺(0.06 ml,〇.4 mm()1)之N,N•二甲基曱酿卿8响 中’且添加(E)-3_萘_2_基-丙烯酸(〇 〇2 g,〇」_〇ι)及六氟 填酸〇-(?-氮雜笨并三哇小基)·ν,ν,ν,,ν、四甲基錄(〇 〇4 0.1匪〇1)。將混合物振盪1 h,此後藉由製備型肌C直接 純化該混合物。MS (ISP) = 378.6 (M+H)+。 實例7 4-[(E)-3-(3,4-二氣-苯基)_丙稀酿基】小(卜比略咬小基-乙 基)-旅嗓·2-網
ci 〇 類似於實例6,自3-側ί[其4 Ο m·!·办 側軋基_4-(2·吡咯啶-1-基-乙基)-哌 嗪-1 -甲酸第三丁酯(中間物 J夂j,4-一氣肉桂酸開始,製 標題化合物。MS (ISP)=396.4 (M+H)+。 132510.doc • 84 - 200911259 實例8 【()(3,4·一氣-苯基)-丙烯醯基】-i_[3_((r)_2_羥基甲基 吡咯啶-1-基)_丙基】-哌嗪_2酮
將處馱'合液河於1,4-二噁烷中,2 ml)添加至4-[3-((R)_ 2 ’工基甲基-吡咯啶-1-基)-丙基]-3-側氧基-哌嗪-1-甲酸第 一 丁西日(中間物 7; 157 mg,0·46 _。1)於 1,4-二。惡院(2 ml)中 之/合液中,接著9〇分鐘後藉由旋轉蒸發移除揮發性物質。 將殘餘物a解於二氯甲院(1G ml)中,用甲基嗎琳(如 g’ mmol)處理,且真空濃縮所得混合物。將殘餘物 ♦解於N,N-一曱基曱醯胺(2 ml)中,接著添加4_曱基嗎啉 (232 mg,2.30 mm〇i)、3,4_二氣肉桂酸(1〇8 mg,〇 48 _〇1) 及六氟磷酸0·(7-氮雜苯并三唑_丨_基)…^^―四甲基錁 (262 mg,0.69 mmol)。將溶液在室溫下攪拌3 h,接著使混
合物在水與乙酸乙酯之間分溶。將有機層用鹽水洗滌,乾 燥(MgS04)且蒸發。層析(Si〇2 ; CH2Cl2/Me〇H/NH4〇H 80:20:0.25)產生標題化合物(82 mg,41%)。無色膠狀物, MS (ISP) = 440.3 (M+H)+。 實例9 4·[(Ε)-3-(3,4-二氣-苯基丙烯醢基】443(3羥基哌啶小 基)-丙基】-旅唤·2_嗣 132510.doc •85- 200911259
類似於實例8,自4-[3-(3-鉑a e 1 U麵基-哌啶-】_基)-丙基]-3-側氧 基-哌嗪-1 -甲酸第三丁酯(中門私e、πβ ^ ^ 明t r間物8)及3,4-二氯肉桂酸產生 標題化合物。白色固體,Ms (Isp) = 44〇 3 (Μ+Η)+。 實例10 4-[(Ε)-3-(3,4·二氣-苯基)·丙烯醢基卜2羥基甲基· 咐·洛咬-1-基)-丙基】-旅嗪·2_酮
類似於實例8,自4-[3-((S)-2-羥基甲基_吡咯啶基)_丙 基]-3-侧氧基-哌嗪甲酸第二丁酯(中間物9)及3,4_二氣肉 桂酸產生標題化合物。白色固體,MS (Isp>44().3 (M+H)+。 實例11 4·[(Ε)-3·(3,4-二氣-苯基)-丙稀酿基]MW經基旅啶小 基)-丙基】-旅嗅_2-酮
CI
CI
OH 132510.doc .86 - 200911259 類似於會々,丨0 , 氧 生 '[3-(4 -經基-β底b定-1-基)-丙基]_3_側 基_ α底°秦-1-甲酿笛- τ〜第二丁酯(中間物10)及3,4-二氯肉桂酸產 標題化合物。m 物白色固體,MS (ISP)=440.3 (M+H)+。 實例12 4-[(E)-3-(3 4 - * a- « 一氣-苯基)-丙烯醯基】-1-(3-吡咯啶-1·基-丙 基)_哌嗪-2-綱 〇
類似於眚々,丨Q ^ 貝列8 ’自3-側氧基_4_(3·吡咯啶-丨—基-丙基)_哌 σ秦-1 -甲酸第= _ 币二丁酿(中間物11)及3,4-二氣肉桂酸產生標題 物。無色膠狀物,Ms (Isp)=41〇 2 (μ+η)+。 實例13 4-[(E)-3-(3 4 - λ ^ « ,心一氮-苯基)-丙烯醯基】_1_[3-(3-羥基·吡咯啶· 基丙基卜艰嗓-2-酮
類似於脊/κΙ。 . _ 、灵例8,自4·[3~(3-羥基比咯啶-1-基)-丙基]-3-側 *" 〇奉 1 西 '、甲酸第三丁酯(中間物丨2)及3,4-二氯肉桂酸產 下題化合物。白色固體,MS (ISP)=426.0 (Μ+Η)+。 實例14 132510.doc •87· 200911259 烯醯基】_1-[3-(3-羥基甲基-吡
類似於實例8,自4_n a、,_ w L (3_經基甲基-吼咯啶-i_基)_丙基]_ 3·側氧基-哌嗪-1-曱酸第= 币—丁知(中間物13)及3,4-二氯肉桂
酸產生標題化合物。白声因辦 曰巴固體,MS (ISP)=440.3 (M+H)+。
實例IS 4 [(E)-3-(3,4-一氣苯基)_丙烯酿基]_3甲基4 (3』比咯啶 1-基-丙基)-哌嗪-2-輞 Ο
類似於實例8 ’自2-曱基_3-側氧基-4-(3-吡咯啶-1-基-丙 基)-哌嗪-1-甲酸第三丁酯(中間物14)及3,4-二氣肉桂酸產 生標題化合物。無色膠狀物,MS (ISP)=424.2 (M+H)+。 實例16 4-[(E)-3-(3-氯-苯基)·丙烯醯基]-3-甲基-1-(3-吡咯啶-1-基 丙基)-旅嗓^-2 -嗣 Ο
132510.doc 200911259 類似於實例8,自2-甲基_3_側氧基_4_(3_吡咯啶-丨_基-丙 基)-哌嗪-1_甲酸第三丁酯(中間物14)及3_氯肉桂酸產生標 題化合物。無色膠狀物’ MS (ISP)=390.3 (M+H)+。 實例17 4-[(E)-3-(3,4-二氯苯基)-丙烯醯基羥基甲基_ 吼咯啶-1-基)-丙基】-3-曱基-哌嗪_2_酮
類似於實例8,自4-[3-((S)_2_羥基曱基_吡咯啶_丨_基兴丙 基]-2-曱基-3-側氧基-哌嗪-丨_曱酸第三丁酯(中間物15)及 3,4- 一氣肉桂酸產生標題化合物。無色膠狀物, (ISP)=454.2 (M+H)+。 實例18 4_[(Ε)·3-(3-氣-苯基)_丙歸醜基】·^((仏2經基甲基吼洛 啶-1-基)-丙基】-3-甲基-哌嗪_2_酮
類似於實例8,自4_[3_((s)_2_經基甲基“比洛咬小基)·丙 基]-2-甲基_3_側氧基_哌嗪小甲酸第三丁酯(中間物1 ”及% 氯肉桂酸產生標題化合物。無色膠狀物,MS (ISP)=420.2 132510.doc -89. 200911259 (M+H)+。 實例19 基)-丙基]-3-甲基_派》桊-2-_
類似於實例8’自4-[3-(4-羥基-哌啶」·基)_丙基]_2_甲基_ 3-側氧基甲酸第三丁能(中間物16)及M二氯肉桂 酸產生標題化合物。無色膠狀物,燃(isp)=454 2 (M+H)+。 實例20 •旅咬-1_基)- 4-[(Ε)·3-(3-氣-苯基)_丙烯釀基1小[3 (4經基 丙基]-3-甲基-哌嗪-2-網
4-[3-(4-羥基_0辰啶_1_基)_丙基]_2_曱基· 類似於實例8 3_侧氧基底η秦-1·甲酸第三丁酯(中間物16)及3-氣肉桂酸產 生栝題化合物。無色膠狀物,MS (ISP)=420.2 (Μ+Η)+。 實例21 4-【(Ε)-3-(3,4- 二氣-苯基)-丙烯醢基]-3-乙基-1-(3-哌啶-1- 132510.doc 200911259 基-丙基)-旅嗅_2_嗣
類似於實例8,自2-乙基_3 _側氧基_4_(3_哌啶_丨_基-丙 基)-旅嗪].甲酸第三丁 §旨(中間物17)及M二氣肉桂酸產 生標題化合物。橙色膠狀物,Ms(Isp)=452丨(m+h)、 實例22 4-[(Ε)_3·(3·氣_4_氟_苯基)_丙烯醯基】_3乙基哌啶-1 基-丙基)-旅°桊-2-嗣
類似於實例8,自2-乙基-3-側氧基-4-(3-哌啶-1-基-丙 基)-哌嗪-1-曱酸第三丁酯(中間物17)及3-氯-4-氟肉桂酸 產生標題化合物。橙色膠狀物,MS (ISP)=43 6.2 (M+H)+。 實例23 (R)-4-丨(E)-3-(3,4-二氯·苯基)-丙烯醯基]-5·甲基-1-(3-哌啶-1-基·丙基)-味噪-2 -嗣 Ο ,
r ci ο 132510.doc ·91· 200911259 類似於會办丨。 1 ,自(R)-2-甲基-5-側氧基-4-(3-哌啶-1-基_ 丙基)-旅嗓_ j _甲 __r / ^ # 甲馱第二丁酉曰(中間物18)及3,4-二氯肉桂酸 生私題化合物。淡黃色油狀物,MS (ISP)=438.2 (M+H)+。 實例24 (S)-4-[(E)-3-(3 4 - ^ -一氣-本基)-丙烯醯基】_5_甲基_1-(3_哌啶-1-基-丙基)-艰嗪_2•酮
類似於只例8,自⑻-2_甲基_5_側氧基·4_ρ-旅咬小基· 丙基=哌嗪-κ甲酸第三丁酯(中間物19)及3,4_二氣肉桂酸 產生I題化合物。橙色發泡體’ Ms (ISp)=438 2⑽+⑴十。 實例25 4-[(Ε)-3-(3,4·二氣_苯基)_丙稀酿基】_3甲基·ι(4_哌啶小 基-丁基)-旅嗅-2-_
在〇t下將偏過碘酸鈉(310 mg, 145 mmol)及氧化餓 (νΐΙΙ)(2·5%於弟二丁醇中之溶液,49 μΐ,48 μιηοΐ)添加至 4-[(Ε)·3·(3,4-二氯-苯基)-丙烯醯基-曱基·1-戊-4-稀基_ 132510.doc -92- 200911259 0辰嗪-2-酮(中間物20; 184 mg,0.48 mmol)於1:1丙酮/水(10 ml)中之溶液中。將反應混合物在〇〇c下攪拌3〇 min,接著 使其經4 5 m i η達到室溫’接著在乙酸乙醋與水之間分溶。 將有機層用鹽水洗滌,乾燥(MgS04)且蒸發。將粗醛中間 物[4-{4-[(Ε)·3-(3,4-二氯-笨基)_丙烯醯基]_3_曱基-2-側氧 基-派嗪-1_基}_ 丁醛]及哌啶(33 mg, 0.39 mmol)溶解於1,2-二氣乙烷(1.5 ml)中’接著在室溫下逐滴添加吡啶硼烷錯 合物(8 Μ於吡啶中,71 μΐ,0.78 mmol)及乙酸(69 mg, 1.16 mmol)於乙醇(ι·5 ml)中之新製備之溶液中。將反應混合物 攪拌隔夜,接著添加25%氫氧化銨水溶液(016 ml),且藉 由旋轉蒸發移除揮發性物質。藉由層析(Si〇2; CH2C12/ MeOH/NH4OH 90:10:0.25)純化殘餘物以提供標題化合物 (15 mg, 11%)。淡黃色固體,MS (ISP)=452.1 (M+H)+。 實例26
4-[(£)_3-(3,4-二氮-苯基)-丙烯醯基]_1_【4_((8)-2-經基甲基_ 0比洛咬-1-基)-丁基]-3 -甲基-派嗓_2_明
類似於實例25 ,自4-[(E)-3-(3,4-二氯-苯基)_丙烯醯基]· 3-甲基-1-戊-4-烯基-哌嗪-2-酿| (中間物2〇)&L_脯胺醇產生 標題化合物。淡黃色膠狀物,MS (ISP>=468.1 。 實例27 132510.doc -93- 200911259 4·[(Ε)-3-(3,4_二氣-苯基)_丙烯醯基卜1μ ((κ) 2羥基甲基· 〇比洛唆-1-基)-丁基]-3-甲基-哌嗪-2-鲷
類似於實例25,自4-[(Ε)-3-(3,4_二氣_苯基)_丙烯醯基]_ 3甲基_1-戊-4-烯基-哌嗪-2-酮(中間物2〇)及〇_脯胺醇產生 杯題化合物。淡黃色膠狀物,MS (ISP)=468.2 (Μ+Η)+。 實例28 ()3-(3,4-二氣-苯基)-丙稀酿基卜1_[4-(3-經基_旅咬_ι_ 基)_丁基卜3-甲基-哌嗪-2-酮
類似於實例25,自4-[(E)-3-(3,4_二氣-苯基)_丙烯醯基]_ 甲基-1-戊_4_烯基-哌嗪-2-酮(中間物2〇)及哌啶_3_醇產生 ^題化合物。淡黃色膠狀物,MS (ISP)=468.2 (M+H)+。 實例29 4 二氣苯基)丙烯醯基】小丨4-…羥基_旅啶小 基丁基]-3-曱基-哌嗪-2·酮
Cl 〇 132510.doc -94- 200911259 類似於實例25 ’自4-[(E)-3-(3,4-二氣-苯基)-丙烯醯基]_ 3_甲基-1-戊-4-烯基-哌嗪-2-_(中間物2〇)及哌啶-4-醇產生 才不題化合物。淡黃色膠狀物’ MS (ISP)=468.0 (M+H)+。 實例30 4_ί(Ε)_3'(3,4-二氣-苯基)_丙烯醯基】-6-甲基-1-(3-哌啶-1-基-丙基)-哌嗪-2-酮 V /—{ Q 。Ο
Cl CI 類似於實例8 ’自3-曱基-5-側氧基-4-(3-哌啶-1-基-丙 基底噪f酸第三丁酯(中間物21)及3,4-二氣肉桂酸產 生&題化合物。橙色發泡體,MS (ISP) = 438,4 (M+H)+。 實例31及32 (+)_4_[(Ε)·3-(3,4-二氣-苯基)_丙烯醯基】_6曱基_1-(3_哌啶_ 1-基-丙基)-旅。秦_2•明及 (·)_4-[(Ε)-3-(3,4-二氣-苯基广丙烯醢基】_6_甲基哌啶_ 1-基-丙基)·旅嗪_2_酮
使用85 · 1 5庚垸/2-丙醇作為溶離劑,在chiralpak AD HPLC官柱上分離外消旋體4-[(E)-3-(3,4-二氯-苯基)-丙烯 132510.doc •95- 200911259 醯基]-6-曱基-1-(3-哌啶-1-基-丙基)-哌嗪-2-酮(實例30; 64 mg,0· 1 5 mmol)。此提供(+)-對映異構體(8 mg, 13%;無色 膠狀物 ’ MS (ISP)=438.4 (M+H) + )及(-)-對映異構體(14 mg, 22% ;無色膠狀物,MS (ISP)=438.4 (M+H)+)。 實例33 [1-[(Ε)_3-(3,4-二氣-苯基)_丙烯醯基】_3_側氧基_4·(3_哌啶_ 1-基-丙基)-旅嗓-2-基】-乙酸乙酯
類似於實例8,自2-乙氧基羰基甲基_3_側氧基_4_(3_哌 疋1基丙基)-哌嗪_1_甲酸第二丁輯(中間物22)及3,4_二氯
肉桂酸產生標題化合物。奶白色固體,ms (間=5ι〇ι (M+H)+。 實例34 (Ε)·3_(3,4-二氣-苯基)小[lk側氧基基丙
Ο 基)-[1,2,5]硫二氮雜環己烷_5_基】丙烯酮 132510.doc -96- 200911259 在〇°C下將三氟乙酸(6.9 g,60 mmol)添加至{2-[(E)-3-(3,4-二氣-苯基)-丙烯醯基胺基乙基卜胺基甲酸第三丁酯 (中間物23; 2.16 g,6.02 mmol)於二氯曱烷(22 ml)中之溶液 ' 中。使反應混合物經90 min達到室溫,接著藉由旋轉蒸發 移除揮發性物質。使殘餘物在乙酸乙酯與1 Μ氫氧化鈉水 溶液之間分溶。將有機層用鹽水洗滌,乾燥(MgS04)且蒸 發。將粗中間物[(Ε)-Ν·(2-胺基-乙基)-3-(3,4-二氣-苯基)-丙烯醢¾c]及二乙胺(608mg,6.02mmol)溶解於四氫n夫喃 (22 ml)中’冷卻至〇°C ’且接著在室溫下逐滴添加氣-甲烷 磺醯氯(914 mg,6_02 mmol)於四氫呋喃(1〇 mi)中之溶液, 接著1 h後使反應混合物在乙酸乙酯與飽和氣化銨水溶液 之間分溶。將有機層用鹽水洗滌,乾燥(MgS〇4),且蒸發 以產生粗(E)-N-(2-氣曱烷磺醯基胺基乙基)_3·(3,4·二氯· 苯基)-丙烯醯胺(2.11 g) ^將此中間物懸浮於四氫呋喃(5〇 ml)中,接著添加第三丁基化鉀〇 51 g,13 5 mm〇1),且將 , 橙色溶液在4〇°C下加熱2 h,接著在乙酸乙酯與飽和氯化銨 水溶液之間分溶。將有機層用鹽水洗滌’乾燥(MgS〇4)且 蒸發。層析(Si02; CH2Cl2/MeOH/NH4OH 90:10:0.25)後, 獲得⑻-3-(3,4-二氣-苯基二側氧基-[1,2,5]硫二氮 雜環己烷-5-基]-丙烯酮與未鑑別之雜質的41〇 ^^混合物。 將此物質溶解於N,N-二曱基乙醯胺(4 ml)中,在室溫下用 氣化納(6〇%於礦物油中之分散液,80 mg,2.0 mmol)處 理’接著20 min後,添加Η3·氯丙基)_旅咬[藉由如中間物 6中所述驗性萃取,自市售鹽酸鹽(485 mg,2.45随〇1)製 132510.doc -97· 200911259 備]於甲苯(4 ml)中之溶液。將反應混合物在5(rc下加熱5 h,接著在水與1:1庚烷/乙酸乙酯之間分溶。將有機層用鹽 水洗滌’乾燥(MgS04)且蒸發。層析(Si〇2; CH2Cl2/MeOH/NH4〇H 90:10:0.25)產生標題化合物(45 mg, 2%)。白色固體,MS (ISP)=460.1 (M+H)+。 實例35 4-[(£)-3-(3,4_二氣-苯基)_丙稀酿基卜1_(2_經基_3_略唆_1_ 基·丙基)-旅嗓-2-嗣
類似於實例8,自4-(2-羥基-3-哌啶-1-基-丙基)_3_側氧 基-派嗪-1-甲酸第三丁酯(中間物24)及3,4_二氯肉桂酸產生 標題化合物。橙色固體,MS (ISP) = 440.2 (M+H)+。 實例36 4-[(E)-3-(3-氯_4·氣-苯基)_丙烯醯基】-ip —羥基_3_哌啶小 基·丙基)-旅嗪-2-嗣
類似於實例8,自4-(2-羥基_3_哌啶_;!_基_丙基)_3_側氧 基·哌嗪甲酸第三丁酯(中間物24)及3-氣_4_氟肉桂酸產 生私題化合物。橙色固體,Ms (Isp)=424 2 (M+H)+。 132510.doc -98- 200911259 實例37 4-[(E)-3-(3-氣-苯基)-丙烯醯基】小(2_經基哌啶小基丙 基)-哌嗪-2-酮
類似於實例8,自4-(2-羥基_3_哌啶―丨-基―丙基)_3_側氧 基-哌嗪-1-曱酸第三丁酯(中間物24)及3_氣肉桂酸產生標題 化合物。撥色固體,MS (ISP)=406.3 (M+H)+。 實例38 4-[(E)-3_(3,4-二氣-苯基)_丙烯醯基】小[3_((s) 4經基_6氮 雜-螺[2.5]辛-6-基)-丙基】_3-甲基-旅嗓-2-嗣
OH 向(3)-6-氮雜-螺[2.5]辛-4-醇鹽酸鹽(中間物25;〇.〇3§, 0.2 mmol)於二氣甲烧(1 ml)中之懸浮液中添加三乙胺(〇.〇3 ml,0.2 mmol)及乙酸(0.02 ml,0.4 mmol),接著添加粗 2 -甲 基-3-側氧基-4-(3-側氧基-丙基)-旅嗓_ 1 -甲酸第三丁酯(中 間物14c; 〇.〇6 g, 0.24 mmol)於二氣甲烷(1 ml)中之溶液。 接著添加三乙醯氧基棚氫化納(0,06 g, 0.26 mmol),且將 混合物攪拌2 h,此後將混合物用飽和破酸氫鈉水溶液洗 蘇’乾燥(Na2S04)且濃縮。接著將粗殘餘物用二噁烷中之 132510.doc -99- 200911259 鹽酸(2 mi,4 N)處理且攪拌3〇分鐘,此後將反應濃縮以提 供呈白色粉末狀之粗羥基_6_氮雜-螺[2 5]辛 基)-丙基]-3-曱基-哌嗪_2_酮二鹽酸鹽(〇1 g)。向粗丨-^-((S)-4-羥基_6_氮雜_螺[2 5]辛_6_基)_丙基]_3曱基-哌嗪_2_ 酮一鹽酸鹽(0·03 g,0.1 mmol)於N,N-二甲基曱醯胺(〇 8 ml) 中之/谷液中添加3,4_二氣肉桂酸(〇.2笆,〇.1111111〇1)、三乙胺 (〇·05 m1,〇.4 mmol)及六氟磷酸0-(7-氮雜苯并三唑_丨_基)_ N,N,N,N’-四甲基錁(4 g,0.1 mmol),且將反應振盪j h, 此後藉由製備型HPLC直接純化反應混合物。此提供呈無 色膠狀之標題產物。MS (ISP)=480.1 (M+H)+。 實例39 4_I(E)-3-(4-氣 _3_ 氟·苯基)_ 丙烯醢基]-1-丨3-((S)-4-羥基-6-氮雜-螺[2.5】辛-6-基)-丙基]-3-甲基-哌嗪酮 Ο
向粗l-[3-((S)-4-羥基-6-氮雜-螺[2.5]辛_6_基)_丙基]_3_甲 基-哌嗪-2-酮二鹽酸鹽(實例38; 〇·〇3 g,〇丨mm〇l)於队冰二 甲基曱醯胺(0.8 ml)中之溶液中添加4_氣_3_氟肉桂酸(〇 〇2 g,0.1 mmol)、三乙胺(0.05 ml,〇·4 mm〇1)及六氟磷酸 〇(7_ 氣雜苯并三。坐-1-基)_N,N,N,,N,_四甲基錁⑺〇4 g, 〇1 mmol)’且將反應振盪i h,此後藉由製備型Ηριχ直接純 化反應混合物。此提供呈無色膠狀之標題產物。MS 132510.doc -100- 200911259 (ISP) = 464.3 (M+H)+。 實例40 4-[(E)-3-(3-氯-4-氟-苯基)_丙烯醯基】^[^((s)*羥基_6_ 氮雜-螺丨2.5】辛-6-基)-丙基]_3_曱基哌嗪_2酮
向粗l-[3-((S)-4-經基·6-氮雜_螺[2 5]辛_6基丙基]_3_甲 基-哌嗪-2-酮二鹽酸鹽(實例38; 〇 〇3 g,〇」mm〇1)於Ν,Ν-二 曱基曱醯胺(0.8 ml)中之溶液中添加3_氣_4_氟肉桂酸(〇 〇2 g,0.1 mmol)、三乙胺(0.05 ml,〇 4 _〇1)及六氟磷酸 〇(7_ 氮雜苯并二。坐-1-基)_N,N,n,,n,_四甲基錁(〇 〇4吕,〇1 mmol) ’且將反應振盪! h,此後藉由製備型HpLc直接純 化反應混合物。此提供呈無色膠狀之標題產物。MS (ISP)=464.3 (M+H)+。 實例41 4-[(E)-3_(3,4-二氣苯基)_丙烯醢基】小[3 ((3S 4S) 3-羥基_ 4-甲基-哌啶-1-基)-丙基】_3_甲基-哌嗪_2_酮
向(3S,4S)-4-甲基-哌啶_3·醇鹽酸鹽(中間物26; 〇〇4 g, 0·3 mmol)於二氯曱烷(1 ml)中之懸浮液中添加三乙胺(〇〇4 ml,0.3 mmol)及乙酸(〇.〇3 ml, 0.5 mmol),接著添加粗 2_甲 132510.doc -101 - 200911259 基-3-側氧基-4-(3-側氧基-丙基)-派嗪-1-曱酸第三丁醋(中 間物14c; 0.08 g,0.3 mmol)於二氯曱烷(1 ^1)中之溶液。接 著添加三乙醢氧基蝴氫化鈉(0.07 g, 0.4 mmol),且將混合 物攪拌2 h,此後將混合物用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洗蘇, 乾燥(NasSCU)且濃縮。接著將粗殘餘物用二噁烷中之鹽酸 (2 ml, 4 N)處理且攪拌30分鐘,此後將反應濃縮以提供呈 白色粉末狀之粗l-[3-((3S,4S)-3-羥基-4-曱基-哌啶-i_基 丙基]-3-曱基-哌嗪-2-酮二鹽酸鹽(0.1 g)。向粗 ((3S,4S)-3-羥基-4-甲基-哌啶-1-基)-丙基]-3-甲基-哌嗪_2_ 酮二鹽酸鹽(0.03 g,0.1 mmol)於N,N-二曱基曱醯胺(0.8 ml) 中之溶液中添加3,4-二氯肉桂酸(0.02 g,0.1 mmol)、三乙 胺(0.05 ml,0.4 mmol)及六氟磷酸〇-(7-氮雜苯并三唑 基)-N,N,N’,N’-四曱基錁(0,04 g,〇·1 mmol),且將反應振盪 1 h ’此後藉由製備型HPLC直接純化反應混合物。此提供 呈無色膠狀之標題產物。MS (ISP) = 468.1 (M+H)+。 實例42 4-[(Ε)_3·(3-氣-4-故-苯基)-丙烯醯基]-l-[3-((3S,4S)-3-經 基-4-甲基-哌啶丙基】_3甲基哌嗪_2酮
向粗l-[3-((3S,4S)-3-羥基-4-曱基-哌啶-1-基)-丙基]_3-曱 土 底秦二鹽酸鹽(實例 41; 0.03 mg, 0,1 mmol)於N,N_ 一甲基甲醯胺(0.8 ml)中之溶液中添加3-氣-4-氟肉桂酸 132510.doc •102· 200911259
(0.02 g,0.1 mmol)、三乙胺(0.05 ml, 〇,4 mmol)及六氟填酸 0-(7-氮雜苯并三唑-1-基)-N,N,N,,N,-四甲基錁(0.04 g,o.l mmol),且將反應振盪1 h,此後藉由製備型HpLc直接純 化反應混合物。此提供呈無色膠狀之標題產物。MS (ISP)=452.2 (M+H)+。 實例43 4-[(Ε)·3-(3_氣-苯基)_丙烯醯基卜羥基_4甲 基-旅唆-1-基)-丙基]-3 -甲基-痕嗓_2·嗣
向粗l-[3-((3S,4S)-3-羥基-4-曱基-哌啶_1_基)_丙基]_3-曱 基-派喚-2-酮二鹽酸鹽(實例41; 〇〇3 g,〇」mm〇1)KN,N_: 曱基甲醯胺(0.8 ml)中之溶液中添加3_氣-肉桂酸(〇〇2 g, 〇. 1 mmol)、二乙知(〇.〇5 mi,0.4 mm〇i)及六氣填酸 〇_(7_ 氮 雜苯并三嗤-1-基)_N,N,N',N,-四曱基錁(0·04 g, 0.1 mmol), 且將反應振盈1 ’此後藉由製備型HPLC直接純化反應混合 物。此提供呈無色膠狀之標題產物。MS (Isp)== 434.3 (M+H)+。 實例44 4-[(Ε)-3·(3,4-二氣·苯基)·丙烯醯基】羥基_6氮 雜·螺[2.5]辛-6-基)-丙基]•哌嗪_2酮 132510.doc 200911259
類似於實例38,自粗3-側氧基-4-(3-侧氧基-丙基)_哌嗪_ 1_甲酸第三丁酯(中間物7b)及(S)-6-氮雜-螺[2.5]辛-4-醇鹽 酉久鹽(中間物25)開始’製備標題化合物。ms (ISP)=466.1 (M+H)+ 〇 實例45
4_[(Ε)-3-(3•氣_4_氟_苯基)-丙烯醯基】-l-[3-((S)-4-羥基-6-氮雜·螺丨2.5]辛-6-基)-丙基卜哌嗪_2_酮 Ο
類似於實例40,自粗3-側氧基-4-(3-側氧基-丙基)_哌嗪_ 1-曱酸第三丁酯(中間物71?)及(8)_6_氮雜_螺[2 5]辛_4_醇鹽 酸鹽(中間物25)開始,製備標題化合物。ms (ISP)=450.2 (m+h)+ 〇 實例46 4-[(£)-3_(3-氣_苯基)-丙烯醯基]_1_【3_((8)_4_羥基_6_氮雜_ 螺[2.5】辛-6-基)-丙基]-旅喚_2_嗣
132510.doc •104- 200911259 類似於實例43,自粗3_側氧基_4_(3_側氧基-丙基)_哌嗪_ 1-甲酸第二丁 S曰(中間物7b)及(S)-6-氮雜-螺[2.5]辛-4-醇鹽 酸鹽(中間物25)開始’製備標題化合物。Mg (isp)=432.2 (M+H)+。 實例47 4- [(E)_3-(3,4-二氣·笨基)_丙稀酿基]小[3_((3S,5S)_3 經基_ 5- 甲基-旅咬-1-基)-丙基]-3-甲基-旅唤-2-明
CI 0 類似於實例3 8,自粗2-甲基-3 -側氧基-4-(3-側氧基-丙 基)-哌嗪-1-曱酸第三丁酯(中間物14c)及(3S,5S)-5-甲基-哌 啶-3 -醇鹽酸鹽(中間物27)開始,製備標題化合物。MS (ISP)=468.1 (M+H)+。 實例48 4_[(E)-3-(3,4-二氣-苯基)-丙稀酿基】_l-[3-((3S,5S)-3-經基-5-甲基·派啶-l-基)-丙基】-3-甲基-哌嗪-2-酮
類似於實例40,自粗2-曱基-3-側氧基-4-(3-側氧基-丙 基)-哌嗪-1-曱酸第三丁酯(中間物14c)及(3S,5S)-5-甲基-哌 啶-3-醇鹽酸鹽(中間物27)開始,製備標題化合物。MS 132510.doc -105- 200911259 (ISP)=452.2 (M+H)+。 實例49 4-[(E)-3-(3-氣-苯基)-丙烯醯基】-l_[3_((3S,5S)-3-羥基-5-甲 基-旅咬-1-基)-丙基]-3-甲基-旅嗓_2-明
類似於實例43,自粗2-曱基側氧基-4-(3-側氧基-丙 基)-哌嗪-1-曱酸第三丁酯(中間物14c)及(3S,5S)-5-曱基·哌 啶-3-醇鹽酸鹽(中間物27)開始,製備標題化合物。Ms (ISP) = 434.2 (M+H)+ 0 實例50 (S)-4-[(E)-3-(3-氣-4-氣-苯基).丙稀酿基]小口^⑻彳經基 6-氮雜-螺[2.5】辛-6-基)-丙基]_3_曱基-哌嗪_2_嗣
將飽和碳酸氫納水溶液(1 5 ml)添加至(S)-4-[(E)-3-(3 -氣_ 4-氟-苯基)-丙烯醯基]-1-(3-羥基-丙基)_3_甲基_哌嗪_2__ (中間物 28; 5.70 g,16.1 mm〇i)、溴化鉀(191 1 61 mmol)及 2,2,6,6-四曱基哌啶 d-氧基(25 mg,〇16 mm〇i)之 溶液中。在0°C下逐份添加次氣酸鈉溶液(1〇%於水中,9 6 ml,16 mmol),且藉由薄層層析監測氧化過程。在所有起 132510.doc * 106 - 200911259 始物質反應之後,將反應混合物用碳酸氫鈉洗滌,且將水 層用二氯曱烷萃取2次。將有機相彙集,乾燥(MgS〇4),過 濾,且蒸發,因此提供3-{(S)-4-[(E)-3-(3-氯-4-氟-苯基)_ 丙烯醯基]-3-甲基-2-側氧基-哌嗪_丨_基卜丙醛(515 。將 其溶解於二氯甲烷(100 ml)中,且經2〇 min添加至(s)_6_氮 雜-螺[2.5]辛-4-醇鹽酸鹽(中間物25;2378,144111111〇1)、 三乙胺(1.46 g,14.4 mmol)、乙酸(1.74 g,28 8 mm〇1)及三 乙醯氧基硼氫化鈉(90%純度;3.78 g,16 mm〇1)之懸浮液 中。45 min後,使反應混合物在冰水與2 M碳酸鈉水溶液 之間分溶。將有機層乾燥(MgS〇4),過濾且蒸發。層析 (Si〇2,二氣甲烷/甲醇/氫氧化銨9〇:1〇:〇25)產生標題化合 物(5_92 g,79%)。白色發泡體,MS (Isp)=464.2 (M+H)+。 實例51 (S)-4-[(E)-3-(3-氣-苯基)_丙稀酿基】小口 (⑻_4_經基_6氮 雜-螺[2.5]辛-6-基)_丙基卜3_甲基_哌嗪_2_酮
類似於實例50 ’自(SM-[(E)-3-(3-氣-苯基)-丙烯醯基]· 1 (3 L基-丙基)_3_曱基_哌嗪_2_酮(令間物29)及氮 雜-螺[2.5]辛_4_醇鹽酸鹽(中間物25)產生標題化合物。白 色發 /包體,MS (ISP)=446.2 (M+H)+。 實例52 132510.doc -107- 200911259 (R)_4-[(E)-MH4_氟·苯基)_丙稀酿基】小[3_(⑻-4-經基 6-氮雜-螺[2.5】辛-6-基)-丙基]_3_甲基·哌嗪_2酮
氮雜-螺[2.5]辛-4-醇鹽酸鹽(中間物25)產生標題化合物。 白色發泡體,MS (ISP)=464.2 (M+H)+。 實例53 2-[1-[(Ε)-3-(3,4·二氣-笨基丙烯醯基】_3側氧基_4(3哌 啶-1-基-丙基)-哌嗪-2-基】-Ν,Ν-二甲基_乙醯胺
將氫氧化鉀溶液(2 Μ於水中,90叫,0.18 mmo〗)添加至 Π-[(Ε)-3-(3,4-二氣-苯基)_丙烯醢基]_3_側氧基_4_(3_哌啶_ 1-基-丙基)-哌嗪-2-基]-乙酸乙酯(實例33; 92 mg,〇,1 8 mmol)於乙醇(1 mi)中之溶液中。將反應混合物在室溫下授 拌18 h,接著蒸發後,獲得[卜[(E)_3_(3,心二氣-苯基)_丙烯 132510.doc -108- 200911259 酿基]-3-側氧基-4-(3 -娘α定-1-基-丙基)-σ辰σ秦-2-基]-乙酸 鉀。將其溶解於Ν,Ν-二曱基甲醯胺(1 ml)中,接著添加二 甲胺鹽酸鹽(14 mg,0.17 mmol)、4-曱基嗎琳(81 mg, 0.99 mmol)及六氟填酸0-(7-氮雜苯并三唑-1-基)-N,N,N’,N'-四 曱基錁(92 mg, 0.24 mmol)。將反應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16 h,接著在乙酸乙酯與水之間分溶。將有機層乾燥 (MgS〇4),過濾且蒸發。層析(Si〇2 ;二氯甲烷/甲醇/氫氧 化銨90:10:0.25)提供標題化合物(73 mg,79%)。奶白色發 泡體,MS (ISP)=509.1 (M+H)+。 實例54 3-胺基甲基-4-[(E)-3-(3,4-二氣-苯基)-丙烯醯基卜^夂旅 咬-1-基-丙基)-旅唤-2-嗣
將氫氧化鉀溶液(2 Μ於水中,80 pL,0.16 mm〇1)添加至 Π-[(Ε)-3-(3,4-二氣-苯基)_丙烯醢基]_3_側氧基_4_(3_哌啶_ 1-基-丙基)-哌嗪-2-基]-乙酸乙酯(實例33; 83 mg,〇16 mmol)於乙醇(1 mi)中之溶液中。將反應混合物在室溫下攪 拌18 h,接著蒸發後,獲得Π_[(Ε)_3_(3,4_二氯-苯基)_丙烯 醯基]-3-側氧基-4-(3-哌啶-ΐ_基-丙基)_哌嗪_2_基]_乙酸 奸。將其溶解於1,4-二嘴燒(2 ml)中,接著添加三乙胺(16 mg,0.16 mm〇l)及二苯基磷醯基疊氮化物(47 ο ” 132510.doc -109- 200911259 mmol)。將反應混合物加熱至川。c,因此觀測到氣體逸 出在氣體逸出V止之後,將反應混合物冷卻至室溫且用 2 Μ氫氧化鉀水溶液(2出丨)處理,接著丨^^後,在真空下濃 縮。將殘餘水與甲苯共沸。層析(si〇2 ;二氣曱烷/甲醇/氫 氧化録90:10:0.25)提供標題化合物(13 mg,16%)。白色固 體 ’ MS (ISP)=453.2 (M+H)+。 實例55 (R)-4-[(E)-3-(3,4-二氯-苯基)_丙烯醯基】_3_甲基_ι_(3-哌啶· 1·基-丙基)-旅唤-2-網
CI 類似於實例8 ’自(R)-2-曱基-3-側氧基-4-(3-哌啶-1-基_ 丙基)-哌嗪-1-曱酸第三丁酯(中間物31)及3,4-二氯肉桂酸 產生標題化合物。淡黃色膠狀物,MS (ISP)=438.3 (M+H)+。 實例56 (S)-4_[(E)-3-(3,4-二氣-苯基)_丙烯醯基卜3_甲基4-(3-哌啶_ 1-基-丙基)-旅嗪-2-明
132510.doc 110- 200911259 類似於實例8, 丙基)-π底嗓-1-甲酸第 產生標題化合斗勿 (Μ+Η)+。 (S)-2'曱基-3-側氧基-4-(3-哌啶-l-基-二丁略(中間物32)及3,4-二氣肉桂酸 淡黃色膠狀物,MS (ISP)=438.3 (R)-4-[(E)-3-f3 4 - Λ ,一氣-苯基)-丙烯醯基]-3-羥基甲基-1-(3. 哌啶-1-基-丙基)_哌嗪_2鲷
自經基甲基-3-側氧基-4-(3-哌啶-1-甲酸第三丁酯(中間物33)及3,4-二氣肉桂 無色膠狀物,MS (ISP)=454.2 實例58
類似於實例8, 基-丙基)-°辰°秦-1 酸產生標題化合物 (M+H)+。 (δΗΗ(Ε)·3_(3,4'二氣-苯基)-丙㈣基】冬經基甲基-1-(3-旅咬-1-基-丙基)-旅嗓_2_萌
類似於實例8,自(S)-2-羥基甲基_3_侧氧基_4_(3_哌啶4 — 基-丙基)-哌嗪-1-曱酸第二丁酯(中間物3句及3,4_二氯肉桂 酸產生標題化合物。奶白色發泡體,MS (ISp)=454.2 132510.doc -111- 200911259 (M+H)+。 實例59 4-[(Ε)-3-(3,4·二氣-苯基)-丙烯醯基】-7-(3-哌啶-1-基-丙基)-4,7-二氮雜-螺[2.5]辛-8-酮
類似於實例8,自8-側氧基-7-(3-哌啶-1-基-丙基)-4,7-二 氮雜-螺[2.5]辛烷-4-曱酸第三丁酯(中間物35)及3,4-二氣肉 桂酸產生標題化合物。淡褐色膠狀物,MS (ISP) = 450.1 (M+H)+。
實例A 含有以下成份之薄膜包衣錠劑可以習知方式製造: 成份 每片錠劑 核· 式(I)化合物 10.0 mg 200.0 mg 微晶纖維素 23.5 mg 43.5 mg 含水乳糖 60.0 mg 70.0 mg 聚乙烯吡咯啶酮K30 12.5 mg 15.0 mg 羥基乙酸澱粉鈉 12.5 mg 17.0 mg 硬脂酸鎂 1.5 mg 4.5 mg (核重量) 120.0 mg 350.0 mg 薄膜衣: 羥丙基曱基纖維素 3.5 mg 7.0 mg 聚乙二醇6000 0.8 mg 1.6 mg 滑石 1.3 mg 2.6 mg 氧化鐵(黃色) 0.8 mg 1.6 mg 二氧化鈦 0.8 mg 1.6 mg 將活性成份過篩且與微晶纖維素混合且將該混合物用聚 乙烯吡咯啶酮於水中之溶液造粒。將顆粒與羥基乙酸澱粉 132510.doc -112· 200911259
鈉及硬脂酸鎂混合且壓縮以產生分別為120 mg或350 mg之 核。將核用上文所提及之薄膜衣之水溶液/懸浮液塗覆。 實例B 含有以下成份之膠囊可以習知方式製造: 成份 每個膠囊 式(I)化合物 25.0 mg 乳糖 150.0 mg 玉米澱粉 20.0 mg 滑石 5.0 mg
將組份過篩且混合且填充至2號尺寸膠囊内。 實例C 注射溶液可具有以下組成: 式(I)化合物 3.0 mg 聚乙二醇400 150.0 mg 乙酸 足量,調至pH值5.0 注射用水溶液 調至1.0 ml 將活性成份溶解於聚乙二醇400與注射用水(部分)之混 合物中。藉由乙酸將pH值調至5.0。藉由添加剩餘量之水 將體積調整為1 .〇 ml。將溶液過濾,使用適當附加物品 (overage)填充至小瓶中且滅菌。
實例D 含有以下成份之軟明膠膠囊可以習知方式製造: 膠囊内含物 式(I)化合物 5.0 mg 黃躐 8.0 mg 氫化豆油 8.0 mg 部分氫化植物油 34.0 mg 豆油 110.0 mg 膠囊内含物之重量 165.0 mg 明膠膠囊 132510.doc -113 - 200911259 明膠 75.0 mg 甘油85% 32.0 mg Karion 83 8.0 mg(無水物質) 二氧化鈦 0.4 mg 黃色氧化鐵 1.1 mg 將活性成份溶解於其他成份之溫熔融物中且將該混合物 填充至適當尺寸之軟明膠膠囊中。根據常用程序處理經填 充之軟明膠膠囊。
實例E 含有以下成份之藥囊可以習知方式製造: 式(I)化合物 50.0 mg 乳糖,細粉末 1015.0 mg 微晶纖維素(AVICEL PH 102) 1400.0 mg 羧曱基纖維素鈉 14.0 mg 聚乙稀°比洛°定酮K 30 10.0 mg 硬脂酸鎂 10.0 mg 調味添加劑 1.0 mg 將活性成份與乳糖、微晶纖維素及羧曱基纖維素鈉混合 且與聚乙烯吡咯啶酮於水中之混合物一起成粒。將顆粒與 硬脂酸鎂及調味添加劑混合且填充至藥囊中。 132510.doc •114-

Claims (1)

  1. 200911259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式(I)化合物, R5
    A為芳基或雜芳基’該芳基及該雜芳基視情況經1至 3個獨立地選自由以下各基組成之群之取代基取代:鹵 素、苄氧基、雜芳基-cw烷氧基、Cl-6烷基、ei_6烷氧基 及鹵基Cw烷氧基,或該芳基及該雜芳基視情況經ci 6伸 烧一氧基取代; X 為 ^(I^XR2)或; R及R2獨立地為氫、C〗_6烷基、c3_6烯基' c3.6炔 基、羥基C2,6烧基、C!·6烧氧基c2_6院基、c3_7環烧 基、c:3·7環烷基Ci·6烷基、<:7_1()雙環烷基、苯基Ci 3 烧基、雜芳基匚!·3烧基、雜環基或雜環基c16炫 基,其中該C3_7環烷基與該Cw環烷基cK6烧基之該 環烧基、該苯基Ci·3烧基之該苯基、該雜芳基c13 烧基之該雜芳基、及該雜環基與該雜環基Cm烧基 之該雜環基視情況經1至3個獨立地選自由Rd組成 之群之取代基取代;或 132510.doc 200911259 R〗及R2與其連接之氮原子 一起形成視情況經1至3
    視情況經羰基置4 ;及/或
    一或兩個環碳原子視情況經羰基置換,且該另 環視情況經Cw烷基取代; 羥基、Cw烷基、Cl.6烷氧 R及R4獨立地為氫、 基、C3_7環烷基、C3.7環烷基cN6烷基、Cw烷氧基 羰基、羧基、胺曱醯基、單或:_C16烷基取代之 胺曱醯基、C,-6烷氧基羰氧基、單或二{16烷基取 代之胺基羰氧基、羥基-c16烷基、c16烷氧基_c16 烷基、鹵素或鹵基cN6烷基;或 R及R與其連接之碳原子一起形成視情況經1至3 個獨立地選自由以下各基組成之群之取代基取代 的Cm環烷基或雜環基:Cl_4烷基、鹵基Cw烷基及 鹵素; Y 為 c(o)或 s(o)2; R5及R6獨立地為氫' Cu烷基或C3.7環烷基,該Cw烷 基及該C3_7環烷基視情況經1至3個獨立地選自由以下 各基組成之群之取代基取代:胺基、羥基、羧基、胺 曱醢基、單或二-Ci-6烷基取代之胺曱醯基及C,-6烷氧 基幾基;或 132510.doc 200911259 R及R6與其連接之碳原子耙 @ ^ 久你卞起形烕C3·7環烷基或雜環 基; R、R、R9及R10獨立地為氫、Ci6燒基或C37環貌 _ 基,該Cl.6烷基視情況經1至3個獨立地選自由以下各 基組成之群之取代基取代:羥基、Cw烷氧基、羧 基胺甲醯基、單或二-Ci_6炫基取代之胺甲醯基及ci 6 烷氧基羰基、芳基及雜芳基,其中該芳基及該雜芳基 、 視情況經1至3個獨立地選自由以下各基組成之群之取 代基取代:ii素、Cw烷基、鹵基Cl·6烷基、Ci 6烷氧 基及鹵基Cw烷氧基; R11為Cw烷基; Rd為羥基、氰基、NRaRb、鹵素、Cl_6烷基、鹵基^ 6 烷基、羥基C!·6烷基、C!.6烷氧基、Cw烷氧基(^_6烷 基、C3_7環烷基、Cu烷氧基羰基、醯基、_C(〇)NRaRb、 -NRa-C(0)-Rb、-NRa-C(0)-〇Rb、-NRa-C(0)-NRb、-NRa- S〇2-Rb、-NRa-SCVNRbRC、-〇C(0)NRaRb、-〇C(〇)〇Ra、 C!_6烷基磺醯基、C^6烷基亞磺醯基、C!.6烷基硫基、笨 基、苯基Cw烷基、雜芳基、雜芳基Cw烷基及雜環基, 且該苯基與該苯基Cu烷基之該苯基、該雜芳基與該雜 芳基C! _3烧基之該雜芳基、及該雜環基視情況經1至3個 獨立地選自由以下各基組成之群之取代基取代:羥基、 氰基、NRaRb、鹵素、Ck烧基、鹵基Ci_6烧基、經基cU6 烷基、C〗-6烷氧基羰基、醯基、-C(0)NRaRb、 C(0)_Rb、-NRa-C(0)-0Rb、_NRa-C(0)-NRb、-NRa s〇2 132510.doc 200911259 R、-NRa-S〇2-NRbRe、_〇c(〇)NRaRb、_〇c(〇)〇Ra、a』 炫基墙酿基、Cl_6炫基亞磺醯基及〇16烷基硫基,且該雜 環基之一或兩個環碳原子視情況經羰基置換; R、Rb及Re獨立地為氫或Cl-6烷基; η為〇至3之整數; m為0至3之整數; m+n為1至5之整數; 或其前藥或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 其中,除非另外指示,否則, 術語"芳基,,意謂苯基或萘基; 術語"雜環基”意謂具有4至9個環原子之非芳族單環或 雙環基團,其中1至3個環原子係獨立地選自N、〇及 S(〇)n(其中η為0至2之整數)之雜原子,剩餘環原子為c ; 雜^基”意謂具有1至3個獨立地選自ν、〇及S之環雜 原子之具有5至1 0個環原子的單環或雙環基團,剩餘環 原子為C ; 術語”醯基,,意謂R-C(0)-,其中尺為^“烷基、函基心』 烧基、(:3·7環烷基或c3_7環烷基Cw烷基。 2.如請求項1之化合物’其中A為苯基或萘基,該苯基及該 萘基視情況經1至3個相同或不同之!|素取代。 3 ·如请求項1或2之化合物,其中A為經一或兩個獨立地選 自由氣及氟組成之群之卣素原子取代的苯基。 4.如請求項1或2之化合物,其中A為苯基,其在該苯基之3 及4位上經2個獨立地選自由氣及氟組成之群之_素原子 132510.doc 200911259 取代。 5. 如請求項1或2之化合物,其中A為苯基,其在該苯基之3 及4位上經2個氯原子或1個氯原子及1個氟原子取代。 6. 如清求項1或2之化合物,其中χ為_N(R])(R1)。 7. 如凊求項1或2之化合物,其中,且尺丨及尺2 與其連接之氮原子一起形成視情況經丨至3個獨立地選自 由R組成之群之取代基取代的雜環基,且由r1&r2形成 之忒雜鳅基之環碳原子之一視情況經羰基置換;及/或 由汉1及R1形成之該雜環基之環碳原子之一可為另一環 環烷基或雜環基之環碳原子,該另一環之一或兩個 %石反原子視情況經羰基置換,且該另一環視情況經Cw 烧基取代。 8·如求項1或2之化合物,其中由R1及R1與其連接之氮原 子一起形成之該雜環基為哌啶基或吡咯啶基,且該哌啶 基及孩叽咯啶基視情況經一或兩個獨立地選自由羥基、 16>元基及羥基Cl·6烷基組成之群取代基取代,及/或 及R形成之該略啶基及該吡咯啶基可與C3 7環浐 基環共用其中一個環碳原子。 疋 9· 士 :求項2或1之化合物,其中由R2及R1與其連接之氮原 起形成之該雜環基為哌啶基或吡咯啶基,且該哌啶 土 比略α定基視情況經經基或經甲基取代,及/或 达田*及Κ形成之該哌啶基及該吡咯啶基可與環丙烷環 -用其中-個環碳原子。 ^ 132510.doc 1 次1之化合物,其中X為(S)-2-羥基曱基-吡咯 2 0.如凊求項丨或2夕/卜人& 200911259 咬-1-基、哌啶-1-基或(s)_4_羥基_6_氮雜·螺[2,5]辛-6- 基。 11.如清求項1或2之化合物,其中m+n為1、2或3之整數。 12_如請求項1或2之化合物,其中m+n為2。 13. 如請求項1或2之化合物,其中“及尺4之一為氫,且另一 者為氫或經基。 14. 如印求項1或2之化合物,其中R3與R4均為氫。 f's
    15. 如凊求項1或2之化合物,其中r5、r6、r7、汉8、及 中之一或兩者為匸,-6烷基且其餘為氫。 16·如請求項之化合物,其5 6 其 ^ 馬虱或C丨-6烷 丞,另一者為氫,且R7、R8、R^R10為氫。 17. 如請求項之化合物,其中R5及R6之—為甲基另— 者為氫,且R7、r8、r9&r1。為氫。 18. 如請求項1或2之化合物,其中γ為c(〇)。 19·如請求項1或2之化合物,其中Y為S(0)2。 2〇.如請求項1之化合物,其為 4- _ E)、3-(3,4-二氯苯基)内稀醯基]小[3_(⑻_2•經基 甲基比咯啶-1-基)-丙基]-哌嗪" 4-[(E)i(3,4-二氣-苯基)-兩烯醯基]_Η3_(⑻!羥基 〒基咯啶·丨-基)-丙基]-3-甲基_哌嗪_2_酮, ⑻Ι(Μ-二氯-苯基側氧基_2_(3_〇底咬小 土-丙基⑷冬⑴之々]硫二氮雜環己烷_5_基]_丙烯_, :-叫3-(3,4-二氯-苯基 >兩埽酸基卜咕叫心經美 -鼠雜-螺[2.5]辛-6-基)-丙基]-3_甲基_娘嗓_2,, 土 132510.doc 200911259 4-[(E)-3-(3-氯-4-氟-苯基)_丙烯醯基]-卜[3_((s)-4-羥 基-6-氮雜-螺[2.5]辛_6_基)_丙基]_3_甲基_哌嗪-2-酮, (S)-‘[(E)-3-(3-氣-4-氟-苯基)_ 丙烯醯基]-1-[3_((S)_4-• 羥基-6·氮雜-螺[2.5]辛-6-基)-丙基]_3-甲基-哌嗪-2-酮, (S)-4-[(E),3-(3-氣苯基)丙歸醯基]小[3-((S)-4-經基-6-氮雜-螺[2.5]辛-6-基)_丙基]基_哌嗪-2-酮或 (S)-4-[(E)-3-(3,4·二氯-苯基)_丙烯醯基]-3-曱基-1_(3_ ' 略σ定-1-基-丙基)_π底嗓_2_酮。 21. —種式(III)之化合物,
    (Ml) 其中z為苄基、苄氧羰基、烯丙氧基羰基或Ci_6烷氧基羰 基。 22. —種製備式⑴化合物之方法,
    其包含使式(4)化合物 132510.doc 200911259 R5
    與式(5)化合物反應之步驟,
    (5) 其中 A、X、Y、R3、R4、R5、R6、R7、R8、R9、R10、m 及η如請求項1中所定義。 23. —種製備式(48)之(S)-醇的方法,
    Ra 48 其包含使用酮還原酶或醇脫氫酶與式(47)進行酮之不對 稱酶還原反應的步驟;
    132510.doc 200911259 其中Ra為苯甲基、烯丙基或(^_6烷基。 24.如請求項23之方法,其中該酮還原酶係選自由以下各物 組成之群:KRED-NADP-104、KRED-NAD-123、KRED· NAD-111 及 KRED-NAD-117。 25_如請求項24之方法’其中酮還原酶為KRED-NAD-117。 26. —種製備式(48)之(S)-醇的方法,
    48 其包含使用脂肪酶與式(46)之外消旋醇進行對映選擇性 酶醯化反應的步驟;
    其中Ra為苯甲基、烯丙基或Ci 6烷基。 27. 如請求項26之方法,其中該脂肪酶係來自南極假絲酵母 (Ca«山·而⑽iarc价α)Β型、產鹼桿菌屬㈠⑹5p ) 或施氏假單胞菌。 28. 如凊求項27之方法,其中該脂肪酶係來自施氏假單胞 菌。 132510.doc 200911259 29. 一種製備式(49)之(S)-醇的方法
    49 其包含使用脂肪酶與式(4S)之外消旋醇/ 酶醯化反應的步驟; /進行對映選擇性
    其中R為苯曱基、稀丙基或_6烧基。 30. 31. 32. 如請求項29之方法’其中該脂肪酶係央 ^ 术自南極假絲酵母 、無色桿菌屬(dc/zro所# 、 )或疏綿狀嗜熱絲孢 齒(Thermomyces ianuginosus)。 其中該脂肪酶係來 疏綿狀嗜熱絲 如請求項3 0之方法 孢菌。 一種製備式(55)之(S)-醇的方法, HO
    132510.doc -10- 55 200911259 其包含使用酮還原酶或醇脫氫酶與式(54)之酮進行不對 稱酶還原反應的步驟,
    3 3. 士叫求項32之方法,其中該酮還原酶係選自由以下各物 、、且成之群:KRED-NAD-101、kred_nad1〇2、kred_ NAD-li7 , KRED-NAD-123^KRED-NADP-104 〇 士》月求項33之方法,其中酮還原酶為 35· 一種醫藥組合物’其包含如請求項中任一項之化 合物及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賦形劑。 36·如請求項中任—項之化合物,#用作治療活性 物質。 37. 如請求項卜2錢中任—項之化合物,其用作用於治療 或預防可藉由CCR2交體拮抗劑、CCR3受體枯抗劑或 CCR5文體拮抗劑治療之疾病的治療活性物質。 38. 一種如請求項1至2〇中任一項之化合物之用途,到系用 於製備用於治療性及/或預防性治療可藉由咖2受體枯 几劑、C⑴受體拮抗劑或咖5受體拮抗劑 疾病 的樂劑。 39. 如請求項38之用途,苴 ^ , 八病為周邊動脈閉塞疾病、 重肢體缺血、易損動脈粥樣硬化斑患者、不穩定心,絞 132510.doc 200911259 痛、充血性心臟衰竭、左心室肥厚、缺血再灌注損傷、 中風、心肌症、再狹窄、類風濕性關節炎、糖尿病 病、大腸急躁症、克羅恩氏 硬化症、神經痛、叙山sease)、多發性 動脈血检形成另/ — 缺血中之灼傷Λ、眚 或糖尿病/嚴重肢體 只場或哮喘。 1325I0.doc •12- 200911259 七、指定代表圖: (一) 本案指定代表圖為:(無) (二) 本代表圖之元件符號簡單說明: 八、本案若有化學式時,請揭示最能顯示發明特徵的化學式: R5
    X
    132510.doc 200911259
    O \〇 Ra 49
    V. 132510.doc
TW097127530A 2007-07-19 2008-07-18 Novel heterocyclyl compounds TW200911259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7112766 2007-07-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11259A true TW200911259A (en) 2009-03-16

Family

ID=39810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27530A TW200911259A (en) 2007-07-19 2008-07-18 Novel heterocyclyl compounds

Country Status (15)

Country Link
US (1) US8063042B2 (zh)
EP (1) EP2220055A2 (zh)
JP (1) JP2010533672A (zh)
KR (1) KR20100033544A (zh)
CN (1) CN101754957A (zh)
AR (1) AR067574A1 (zh)
AU (1) AU2008277796A1 (zh)
BR (1) BRPI0814424A2 (zh)
CA (1) CA2695998A1 (zh)
CL (1) CL2008002093A1 (zh)
PE (1) PE20090482A1 (zh)
RU (1) RU2010105682A (zh)
TW (1) TW200911259A (zh)
WO (1) WO2009010429A2 (zh)
ZA (1) ZA2010003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38541B2 (en) 2006-12-28 2009-12-29 Metabolex Inc. 5-ethyl-2-{4-[4-(4-tetrazol-1-yl-phenoxymethyl)-thiazol-2-yl]-piperidin-1-yl}-pyrimidine
CN101754962B (zh) 2007-07-19 2013-12-25 赛马拜制药公司 作为rup3或gpr119受体的激动剂治疗糖尿病和代谢性病症的n-氮杂环状经取代吡咯、吡唑、咪唑、三唑和四唑衍生物
BRPI0915761A2 (pt) 2008-07-16 2015-11-03 Hoffmann La Roche composto de heterociclila para tratamento de doença cardiovascular
CA2775840C (en) 2009-10-01 2018-02-06 Metabolex, Inc. Substituted tetrazol-1-yl-phenoxymethyl-thiazol-2-yl-piperidinyl-pyrimidine salts
US8471004B2 (en) 2009-10-07 2013-06-25 Hoffman-La Roche Inc. Bicyclic compounds
US8445674B2 (en) * 2009-10-21 2013-05-21 Hoffmann-La Roche Inc Heterocyclyl compounds
US8486967B2 (en) * 2010-02-17 2013-07-16 Hoffmann-La Roche Inc. Heteroaryl substituted piperidines
CN103037843A (zh) 2010-06-23 2013-04-10 麦它波莱克斯股份有限公司 5-乙基-2-{4-[4-(4-四唑-1-基-苯氧甲基)-噻唑-2-基]-哌啶-1-基}-嘧啶的组合物
AU2017305392A1 (en) 2016-08-03 2019-02-21 Cymabay Therapeutics, Inc. Oxymethylene aryl compounds for treating inflammatory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 or gastrointestinal conditions
US20180206726A1 (en) 2016-12-07 2018-07-26 Progenity Inc. Gastrointestinal tract detection methods, devices and systems
CA3045310A1 (en) 2016-12-14 2018-06-21 Progenity, Inc. Treatment of a disease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with a chemokine/chemokine receptor inhibitor
CN107098850A (zh) * 2017-05-25 2017-08-29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一种合成1‑甲基‑3‑硝基‑4‑苯基‑2,6‑二哌啶酮的方法
WO2020106754A1 (en) 2018-11-19 2020-05-28 Progenity, Inc.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treating a disease with biotherapeutics
WO2021119482A1 (en) 2019-12-13 2021-06-17 Progenity, Inc. Ingestible device for delivery of therapeutic agent to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CN111423454B (zh) * 2020-04-24 2021-06-22 苏州大学 哌嗪类化合物及其在制备趋化因子受体ccr2拮抗剂中的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637271A (zh) * 1963-04-04 1900-01-01
GB1218591A (en) * 1968-04-03 1971-01-06 Delalande Sa Derivatives of n-(3,4,5-trimethoxy cennamoyl) piperazine and their process of preparation
FR2522325B1 (fr) * 1982-02-26 1985-08-09 Delalande Sa Nouveaux derives aryliques de la piperazine, de l'homopiperazine et de n,n'-dialkyl diamino-1,2 ethane, leur procede de preparation et leur application en therapeutique
EP1051176B1 (en) * 1998-01-27 2006-11-22 Aventis Pharmaceuticals Inc. SUBSTITUTED OXOAZAHETEROCYCLYL FACTOR Xa INHIBITORS
WO2003024401A2 (en) * 2001-09-18 2003-03-27 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 Piperizinones as modulators of chemokine receptor activity
US7977346B2 (en) * 2006-01-17 2011-07-12 Guoqing Paul Chen Spiro compounds and methods of us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9010429A3 (en) 2009-04-30
PE20090482A1 (es) 2009-05-09
CA2695998A1 (en) 2009-01-22
EP2220055A2 (en) 2010-08-25
KR20100033544A (ko) 2010-03-30
AR067574A1 (es) 2009-10-14
US8063042B2 (en) 2011-11-22
CN101754957A (zh) 2010-06-23
JP2010533672A (ja) 2010-10-28
AU2008277796A1 (en) 2009-01-22
ZA201000353B (en) 2013-06-26
CL2008002093A1 (es) 2009-05-29
RU2010105682A (ru) 2011-08-27
WO2009010429A2 (en) 2009-01-22
BRPI0814424A2 (pt) 2015-01-06
US20090023713A1 (en) 2009-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911259A (en) Novel heterocyclyl compounds
US20220313827A1 (en) Substituted piperidine degronimers for target protein degradation
EP3368524B1 (en) Heteroarylcarboxamide derivatives as plasma kallikrein inhibitors
KR101766194B1 (ko) RET 키나아제 저해제인 신규 3-(이속사졸-3-일)-피라졸로[3,4-d]피리미딘-4-아민 화합물
TWI363629B (en) Substituted pyrimidodiazepines
TWI363755B (en) Novel fused pyrrole derivatives
EP3454856A1 (en) Heterocyclic degronimers for target protein degradation
TW201311685A (zh) 咪唑並吡啶化合物
TW201125866A (en) Pyrrolo[2,3-d]pyrimidine compounds
TW201035077A (en) Soluble guanylate cyclase activators
TW200808744A (en) Novel diazepan derivatives
TW201242965A (en) Ring-fused heterocyclic derivative
US20210300942A1 (en) Fused dihydro-4h-pyrazolo[5,1-c][1,4]oxazinyl compounds and analogs for treating cns disorders
TW200813022A (en) Organic compounds
NO332126B1 (no) Pyrido[2,1-a]isokinolinderivater, fremgangsmate for fremstilling av slike, farmasoytisk preparat omfattende slike, slike forbindelser for anvendelse i medikamenter samt slike forbindelser for anvendelse i behandling av sykdom
JP2010514739A (ja) 置換オキシインドール誘導体及びバソプレッシン受容体リガンドとしてのその使用
MXPA04005910A (es) Derivados de pirrolidina y piperidina como antagonistas de neuropeptido neurocinina-1.
TW200804371A (en) Organic compounds
TW201211028A (en) Fused ring pyrrolidine derivatives
TW200815392A (en) New compounds
JP2009514815A (ja) 迅速に解離するドーパミン2受容体アンタゴニストとしてのピペリジン−4−イル−ピリダジン−3−イルアミン誘導体
TW201249846A (en) Pyrrolopyridazine JAK3 inhibitors and their use for the treatment of inflammatory and autoimmune diseases
JP2008501775A (ja) オキシトシン拮抗剤としての置換トリアゾール誘導体
EP3612523B1 (en) Heteroarylcarboxamide derivatives as plasma kallikrein inhibitors
TW200800194A (en) Kinase inhibi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