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839157A - Air-conditioning device - Google Patents
Air-conditioning device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0839157A TW200839157A TW096141286A TW96141286A TW200839157A TW 200839157 A TW200839157 A TW 200839157A TW 096141286 A TW096141286 A TW 096141286A TW 96141286 A TW96141286 A TW 96141286A TW 200839157 A TW200839157 A TW 200839157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cold
- heating element
- electric heating
- cooling liquid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1/00—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effec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1/00—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effects
- F25B21/02—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effects using Peltier effect; using Nernst-Ettinghausen effect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21/00—Details of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effects
- F25B2321/02—Details of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effects using Peltier effects; using Nernst-Ettinghausen effects
- F25B2321/025—Removal of heat
- F25B2321/0252—Removal of heat by liquids or two-phase flui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 Patch Boards (AREA)
Description
200839157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空調裝置,其具有用於已冷卻之空氣 的冷空氣出口和用於已加熱之空氣的熱空氣出口。待冷卻 之空氣藉由一種電熱(Peltier,亦稱爲帕耳帖)元件配置之冷 側面來冷卻,且藉由一種冷空氣輸送裝置以經由該冷空氣 出口而吹出。待加熱之空氣藉由電熱(Peltier)元件配置之熱 側面而加熱且藉由一種熱空氣輸送裝置以經由該熱空氣出 口而吹出。 【先前技術】 由先前技術中已知多種用於外殼(例如,開關櫃外殼) 之空調裝置,其中爲了使功率提高而例如以陣列的形式配 置多個電熱元件,其在受到電性上的控制時可分別具有一 冷側面和一熱側面。在該電熱元件配置之冷側面上配置著 通風機,其使待冷卻之空氣由該外殻之內部空間中送出且 由該冷側面之旁通過。 然後,已冷卻之空氣由一出口又吹入至待冷卻之空間 中。在該電熱元件配置之熱側面上同樣配置多個通風機, 其使周圍空氣通過該熱側面之旁。該周圍空氣吸收熱量且 然後由一出口又吹出至外部空間中。 在該電熱元件配置之旁通過的空氣和該配置之冷側面 或熱側面之間的熱傳導是有限的。這一方面是由於空氣之 有限的熱吸收量或排熱能力,且另一方面是由於所輸送的 空氣之較高的流動速率所造成。然而,例如在開關櫃中電 200839157 子構件的封裝密度通常總是持續地增加且因此使這些電子 構件之冷卻需求量增大,於是,習知的空調裝置之冷卻作 用將不足夠。 在習知的空調裝置中,熱傳導的改良只能藉由一種較 昂貴的空氣導引件和一種較大尺寸的電熱元件配置來達 成。因此,此種空調裝置的成本將大大地提高。此外,一 種例如在開關櫃中所需之緊密的構造不能繼續以習知的空 調裝置來保持著。 空調裝置除了用作冷卻裝置以外,亦可依據該導引空 氣用的導管的終端而用作加熱裝置。在此種情況下,該電 熱元件配置之熱側面之加熱作用可用來對空氣進行加熱。 當然,習知的空調裝置除了有限的冷卻作用之外,在用作 加熱裝置時亦只具有一種有限的加熱作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之目的是提供一種空調裝置,其可使熱由該電 熱元件配置較佳地傳導至被輸送的空氣上。此外,本發明 之空調裝置應具有一種成本有利的緊密式構造且提供各種 各樣的應用可能性。 又,本發明提供一種設有本發明的空調裝置的外殼。 本發明之上述目的藉由一種具有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 和第3項特徵的空調裝置以及一種具有申請專利範圍第20 項和第23項特徵的設有空調裝置之外殼來達成。本發明的 物件之有利的其它形式分別描述在申請專利範4圍各附屬項 中〇 200839157 依據本發明的第一種基本構想,在空調裝置操作成冷 卻裝置時,該電熱元件配置之冷側面耦接至一相關的冷卻 液體回路以使回路中導引的冷卻液體冷卻。在該冷卻液體 回路上又連接著待冷卻之空氣用的一種空氣/液體-熱交換 器配置。冷空氣輸送裝置是與空氣/液體-熱交換器配置和 該冷空氣出口以可導通空氣的方式而相連接著,使該冷空 氣輸送裝置將該待冷卻之空氣經由該空氣/液體-熱交換器 配置而輸送,以將熱量發送至該冷卻液體且經由冷空氣出 口而吹出。 在該電熱元件配置之冷側面上發生一種來自冷卻液體 的熱傳導,該液體具有一種像空氣一樣的較佳的熱傳導性。 在冷卻回路中,已有效地冷卻的冷卻液體繼續傳送至 一種空氣/液體-熱交換器配置,其上又由待冷卻之空氣進 行一種較佳的熱傳導。結果,藉由該裝置可特別有效地使 該待冷卻之空氣冷卻。 在使用該空調裝置作爲冷卻裝置時,熱量必須散發至 該電熱元件配置之熱側面,這能以傳統的方式使熱直接發 送至外部空間或藉助於一適當的通風機配置來達成。 熱量較佳地散發至該電熱元件配置之熱側面且因此亦 可較佳地使空調裝置達到較佳的冷卻作用,這可藉由下述 方式來達成:該電熱元件配置之熱側面同樣耦合至一相關 的冷卻液體回路以加熱該回路中所傳送的冷卻液體。在該 冷卻液體回路上連接著該待加熱之空氣用的一種空氣/液 體-熱交換器配置。該熱空氣輸送裝置以可使空氣導通的方 200839157 式而與該空氣/液體-熱交換器配置和熱空氣出口相連接, 使該熱空氣輸送裝置將該待加熱之空氣經由該空氣/液體-熱交換器配置而輸送以吸收由該冷卻液體而來的熱量且將 該待加熱之空氣經由熱空氣出口而吹出。 依據本發明的第二構想,在將該空調裝置操作成加熱 裝置時,該電熱元件配置之熱側面耦合至一相關的冷卻液 體回路以加熱該回路中所傳送的冷卻液體。在該冷卻液體 回路上連接著該待加熱之空氣用的一種空氣/液體-熱交換 器配置。該熱空氣輸送裝置以可使空氣導通的方式而與該 空氣/液體-熱交換器配置和熱空氣出口相連接,使該熱空 氣輸送裝置將該待加熱之空氣經由該空氣/液體-熱交換器 配置而輸送以吸收由該冷卻液體而來的熱量且將該待加熱 之空氣經由熱空氣出口而吹出。 在該電熱元件配置之熱側面上使熱傳送至一種冷卻液 體上,該冷卻液體具有一種較空氣還優良的熱傳導性。在 該冷卻回路中,已有效加熱的冷卻液體繼續傳送至一種空 氣/液體-熱交換器配置,在其上又將熱量良好地傳送至該 待加熱之空氣。結果,藉由此種裝置可特別有效地加熱該 待加熱之空氣。 在使用該空調裝置作爲冷卻裝置時,在該電熱元件-配 置之冷側面上必須可吸收熱量。這可以傳統方式直接與外 部空間接觸或藉助於適當的通風機配置來達成。 熱量較佳地散發至該電熱元件配置之冷側面且因此亦 可較佳地使空調裝置達到較佳的加熱作用,這可藉由下述 200839157 方式來達成:該電熱元件配置之冷側面耦接 卻液體回路以加熱該回路中所傳送的冷卻液 液體回路上連接著該待冷卻之空氣用的一種 交換器配置。該冷空氣輸送裝置以可使空氣 與該空氣/液體-熱交換器配置和冷空氣出口 冷空氣輸送裝置將該待冷卻之空氣經由該空 換器配置而輸送以將熱量發送至該冷卻液體 之空氣經由冷空氣出口而吹出。 依據一較佳的實施形式,配屬於該電熱 側面之冷卻液體回路和配屬於該電熱元件配 冷卻液體回路在空間中以熱性互相隔開的方 分別是一種閉合的回路。 該冷&卻液體可在該冷卻液體回路中藉由 體之固有動態性而循環著。藉由該冷卻液體 的熱/冷輸送可藉由下述方式來達成=在配屬 配置之冷側面之冷卻液體回路中配置一第一 或以另一方式,在該配屬於該電熱元件配置 卻液體回路中配置一第二泵裝置。 待冷卻之空氣可簡易地以下述方式來輸 輸送裝置具有該待冷卻之空氣用的第一入口 機配置。於是,特別是可使用一種放射狀通 造成一種緊密的造型。此外或以另一方式, 可以簡易的方式以下述方式來輸送=該熱空 有該待加熱之空氣用的第二入口和一第二通 至一相關的冷 體。在該冷卻 空氣/液體-熱 導通的方式而 相連接,使該 氣/液體-熱交 且將該待冷卻 元件配置之冷 置之熱側面之 式而配置著且 熱液體或冷液 來進行的較佳 於該電熱元件 泵裝置。此外 之熱側面之冷 送:該冷空氣 和一*第一通風 風機,這樣可 待加熱之空氣 氣輸送裝置具 風機配置,其 200839157 特別是包含一放射狀通風機。每一通風機配置可單獨地或 共同地受到控制。 爲了使功率升高,則該電熱元件配置可以一種平面式 的陣列來構成,該陣列由多個在電性上可各別地接觸的電 熱元件所組成。於是,各別的電熱元件成列地相鄰且多個 列平行地互相配置著。在此種配置中,各別的電熱元件可 各別地或共同地受到一適當的控制電路所控制。 一種特別緊密的構造可以下述方式來達成:該電熱元 r ' 件配置是配置在該電熱元件配置之冷側面所屬的冷卻液體 回路和該電熱元件配置之熱側面所屬的冷卻液體回路之 間。 以一種有利的小造型的方式,則該電熱元件配置之冷 側面所屬的冷卻液體回路和該電熱元件配置之熱側面所屬 的冷卻液體回路可分別以在長度方向延伸的形式而形成。 此二個冷卻液體回路基本上可平行地延伸。於是,可形成 ^ 一種在長度方向延伸的緊密式構造。 ^ 依據一特別有利的實施形式,該空調裝置具有一第一 和一第二耦合區。於此,在第一耦合區中該電熱元件配置 是配置在該電熱元件配置之冷側面所屬的冷卻液體回路之 一末端上且在熱性上是與該電熱元件配置之冷側面相耦 合。此外或以另一方式,在第二耦合區中該電熱元件配置 是配置在該電熱元件配置之熱側面所屬的冷卻液體回路之 一末端上且在熱性上是與該電熱元件配置之熱側面相耦 合。 -10- 200839157 在第一泵區中可與第一耦合區相鄰地配置第一泵裝 置。此外或以另一方式,第二泵區中可與第二耦合區相鄰 地配置第二泵裝置。 第一通風機區域中可與第一泵區相鄰地配置第一通風 機配置。此外或以另一方式,第二通風機區域中可與第二 泵區相鄰地配置第二通風機配置。 在第一熱交換器區域中可與第一通風機區域相鄰地配 置該待冷卻之空氣用的空氣/液體-熱交換器配置。此外或 5以另一方式,在第二熱交換器區域中可與第二通風機區域 相鄰地配置該待加熱之空氣用的空氣/液體-熱交換器配 置。 該冷空氣出口可與第一熱交換器區域相鄰地配置著。 此外或以另一方式,該熱空氣出口可與第二熱交換器區域 相鄰地配置著。 就功能可靠之緊密式構造而言,較佳是在第一耦合區 和第二耦合區之間配置該電熱元件配置。於此,第一耦合 % 區和第二耦合區、第一泵區和第二泵區、第一通風機區域 和第二通風機區域、以及第一熱交換器區域和第二熱交換 器區域分別互相鄰接。 依據另一較佳的實施形式,該配屬於電熱元件配置之 冷側面之冷卻液體回路可配置在第一部分外殼中。此外或 以另一方式,該配屬於電熱元件配置之熱側面之冷卻液體 回路可配置在第二部分外殼中。於是,可輕易地形成待製 成的可簡易操控的組件。當第一部分外殼平行於第二部分 -11- 200839157 外殼且與第二部分外殼相鄰地配置時,第一部分外殼可與 第二部分外殼一起形成一個總外殼,其形成該空調裝置之 唯一的裝置單元。此種裝置之構造形式可在外殼、櫃子、 空間和其它的閉合系統中達成一部分安裝、整體安裝或擴 建。 於此,第一耦合區域、第一泵區、第一通風機區域和 第一熱交換器區域可配置在第一部分外殼中。此外或以另 一方式,第二耦合區、第二泵區、第二通風機區域和第二 熱交換器區域可配置在第二部分外殼中。 依據一種製造技術上可簡易地轉變的實施形式,第一 耦合區、第一泵區、第一通風機區域和第一熱交換器區域 之配置可以與第二耦合區、第二泵區、第二通風機區域或 第二熱交換器區域成鏡面對稱的方式來構成。 依據本發明的另一基本構想,一外殼設有至少一作爲 冷卻裝置用的空調裝置。於此,該外殼的至少一壁面具有 一貫通口,其上配置著該空調裝置。待冷卻之空氣藉由該 冷空氣輸送裝置而由該外殼的內部空間中送出且經由該冷 空氣出口而又吹入至該外殼的內部空間中。周圍空氣藉由 熱空氣輸送裝置而由該外殼的外部空間中送出且經由該熱 空氣出口而又吹出至該外殼的外部空間中。 爲了防止各種氣流互相影響,則該待冷卻之空氣用的 第一入口和該冷空氣出口可互相與該外殼的內部空間相隔 開地成打開狀態。同樣,周圍空氣用的第二入口和該熱空 氣出口可互相與該外殼的外部空間相隔開地成打開狀態。 -12- 200839157 依據本發明的另一基本構想,〜外殼設有至少—作爲 加熱裝置用的空調裝置。於此,該外殻的至少一壁面具有 一貫通口,其上配置著該空調裝置。待加熱之空氣藉由該 熱空氣輸送裝置而由該外殼的內部空間中送出且經由該熱 空氣出口而又吹入至該外殼的內部空間中。 爲了防止各種氣流互相影響,則該待加熱之空氣用的 第一入口和該熱空氣出口可互相與該外殼的內部空間相隔 開地成打開狀態。 以下將依據一較佳的實施形式以參考附圖來詳細說明 本發明。 【實施方式】 第1至3圖所示的空調裝置配置在一櫃子外殻62之背 面6 0上的一貫通口 64中。此空調裝置將一種待冷卻之空 氣1 4 a由該外殼6 2之內部空間6 6中送出且將該已冷卻之 空氣12a又吹入至該外殼62之內部空間66中。周圍空氣 12b由該外殻之外部空間68送出且又吹入至該外殼62之 外部空間6 8中。 該空調裝置具有一個總外殼4 8,其由二個互相平行而 相鄰的部分外殻46a和46b所構成。在第1圖所示的下部 區38a或38b中,在該二個部分外殻46&和4讣之間配置 一種電熱元件配置1 8,其由多個電性上相接觸的電熱元件 所形成的平面陣列所構成。該電熱元件配置1 8具有一種指 向該部分外殻46a之方向的冷側面16a和一種指向該部分 外殻46b之方向的熱側面16a。該電熱元件配置18在電性 -13- 200839157 上由一^種(未顯不的)控制電路來控制。 然後,將描述第1圖中該空調裝置之配置在左方的第 一外殻部分46a中的部分。第3圖中,第一外殼部分46a 亦顯示在第1圖中左方之指向外殼62之內部空間66的此 側的方向中。 在第一部分外殼46a中配置著一種配屬於該電熱元件 配置1 8之冷側面1 6a之冷卻液體回路22a。該電熱元件配 置18在第1圖之下部區36a上在該耦合區38a中在熱性上 /; ' 耦接至該冷卻液體回路22a以使該回路中傳送的冷卻液體 24a冷卻。該冷卻液體回路22a以閉合形式垂直地以在長度 方向中延伸的方式而形成。 與第一耦合區3 8 a相鄰接或在第1圖中以配置於第一 耦合區38a上方的方式,在第一泵區40a中將第一泵裝置 30a配置在該冷卻液體回路22a中。第一泵區40a在空間中 與第一耦合區38a相隔開。第一泵裝置30a將該電熱元件 配置1 8之冷側面1 6a上已冷卻之冷卻液體24a泵送至該冷 \ - 卻液體回路22a中。 第1圖中在第一泵區40a上方與此第一泵區40a相鄰 地在第一通風機區域 42a中配置一種冷空氣輸送裝置 20a,其具有第一放射狀通風機配置34a。第一通風機區域 42a在空間中氣密地與第一泵區40a相隔開。在第一通風機 區域42a中,一第一空氣入口 32a安裝在第一部分外殼46a 中。藉由入口 32a,則該待冷卻之空氣14a在第1圖中由左 方經由放射狀通風機配置34a而由該外殼62之內部空間吸 -14- 200839157 出且繼續在第1圖中於垂直方向中向上輸送。 與第一通風機區域42a相鄰接或在第1圖中以配置於 第一通風機區域42a上方的方式,在第一熱交換器區域44a 中設有空氣/液體-熱交換器配置28a以用於該冷卻液體回 路中之待冷卻之空氣14a中。第一熱交換器區域44a以可 導通空氣的方式而與第一通風機區域42a相連接,使垂直 地由冷空氣輸送裝置所輸送之空氣可無阻礙地流入至熱交 換器區域44a中。由放射狀通風機配置34a所吸取的待冷 卻之空氣14a經由該熱交換器區域44a而輸送且在該熱交 換器配置28a中將熱量發送至該冷卻液體24a中。 第1圖中,第一熱交換器區域44a上方配置一冷空氣 出口 10a,其以可導通空氣的方式而與該空氣/液體-熱交換 器配置28a以及冷空氣輸送裝置20a相連接。由該冷空氣 出口 10a將已冷卻之空氣12a在該外殼62之內部空間的方 向中經由該冷空氣輸送裝置20a而吹出。該冷空氣出口 i〇a 和該待冷卻之空氣14a用的第一入口 32a以開口朝向該外 殻62之內部空間66且藉由第一熱交換器區域44a而互相 隔開的方式來形成。 然後,將描述第1圖中該空調裝置之配置在右方的第 二外殼部分46b中的部分。第2圖中,第二外殻部分46b 亦顯示在第1圖中右方之指向外殼62之外部空間66的此 側的方向中。 在第二部分外殼46b中配置著一種配屬於該電熱元件 配置1 8之熱側面1 6b之冷卻液體回路22b。該電熱元件配 200839157 置18在第1圖之下端36b上在該耦合區38b中在熱性上耦 接至該冷卻液體回路22b以使熱量發送至該回路中所傳送 的冷卻液體24b中。該冷卻液體回路22b以閉合形式垂直 地以在長度方向中延伸的方式而形成。 與第二耦合區38b相鄰接或在第1圖中以配置於第二 耦合區38b上方的方式,在第二泵區40b中將第二泵裝置 3 0b配置在該冷卻液體回路22b中。第二泵區40b在空間 中與第二耦合區38b相隔開。第二泵裝置30b將該電熱元 件配置1 8之熱側面1 6b上已加熱之冷卻液體24b泵送至該 冷卻液體回路22b中。 第1圖中在第二泵區40b上方與此第二泵區40b相鄰 地在第二通風機區域 42b中配置一種熱空氣輸送裝置 2 0b,其具有第二放射狀通風機配置34b。第二通風機區域 42b在空間中氣密地與第二泵區40b相隔開。在第二通風 機區域42b中,一第二空氣入口 32b安裝在第二部分外殻 46b中。藉由入口 32b,則該空氣14b在第1圖中由右方經 由放射狀通風機配置34b而由該外殻62之外部空間68吸 出且繼續在第1圖中於垂直方向中向上輸送。 與第二通風機區域42b相鄰接或在第1圖中以配置於 第一通風機區域42b上方的方式,在第二熱交換器區域44b 中將該空氣/液體-熱交換器配置28b配置於該冷卻液體回 路2 2b中。第二熱交換器區域44b以可導通空氣的方式而 與第二通風機區域42b相連接,使垂直地由熱空氣輸送裝 置20b所輸送之空氣可無阻礙地流入至熱交換器區域44b -16- 200839157 該熱 .收由 空氣 交換 空氣 的方 ]10b 該外 互相 在第 熱元 中之 配置 卻液 卻液 之間。 和第 42b、 分別 中。由放射狀通風機配置3 4 b所吸取的空氣1 4 b經由 交換器區域44b而輸送且在該熱交換器配置28b中吸 該冷卻液體24b而來的熱量。 第1圖中,第二熱交換器區域44b上方配置一熱 出口 l〇b,其以可導通空氣的方式而與該空氣/液體-熱 器配置28b以及熱空氣輸送裝置2 0b相連接。由該熱 出口 l〇a將已加熱之空氣12b在該外殼62之外部空間 向中經由該熱空氣輸送裝置20b而吹出。該熱空氣出匚 和該待加熱之空氣l4b用的第二入口 32b以開口朝向 殻62之外部空間68且藉由第二熱交換器區域44b而 隔開的方式來形成。 配屬於該電熱元件配置1 8之冷側面1 6a、且配置 一部分外殼46a中的冷卻液體回路22a和配屬於該電 件配置18之熱側面16b、且配置在第二部分外殼46b 冷卻液體回路22b在空間中以熱性互相隔開的方式而 著且分別是一種閉合的回路。冷卻液體回路22a和冷 體回路2 2 b互相平行而延伸著。 該電熱元件配置18配置在第一耦合區38a中之冷 體回路22a和第二耦合區38b中之冷卻液體回路22b ; 第一耦合區38a和第二耦合區38b、第一泵區40a 二泵區40b、第一通風機區域42a和第二通風機區域 以及第一熱交換器區域44a和第二熱交換器區域44b 互相鄰接。 第一泵裝置和第二泵裝置可互相獨立地操作且在電性 200839157 上由一(未顯示的)控制電路所控制。另一方式是,第一泵 裝置和第二泵裝置可共同地例如經由一共同的驅動單元來 驅動。 第一通風機配置和第二通風機配置可互相獨立地操作 且在電性上可由一(未顯示的)控制電路來控制。另一方式 是,第一通風機配置和第二通風機配置可共同地受到驅動。 第一稱合區38a、第一栗區40a、第一通風機區域42a 和第一熱交換器區域44a之配置可以與第二耦合區3 8b、 ' 第二泵區40b、第二通風機區域42b或第二熱交換器區域 44b成鏡面對稱的方式來構成。由該電熱元件配置丨8所形 成的平面因此形成一種對稱平面5 0。 依據第1至3圖所述的空調裝置在所示的實施形式中 作爲該開關櫃外殼62之內部空間66用之冷卻裝置。 在另一(未顯示的)實施形式中,該空調裝置亦可作爲 一閉合空間或一外殻用的加熱裝置。 f 因此,在與第1至3圖所示的實施形式相比較下,該 k 乂 空調裝置之導引空氣用的終端以不同方式連接著。在一加 熱裝置中,該待加熱之空氣藉由該熱空氣輸送裝置而由該 待加熱之空間之內部空間中或由外殻中送出且又經由熱空 氣出口而吹入至該空間的內部空間中或外殼中。因此,就 一加熱裝置而言,該待加熱之空氣用的例如顯示在第1圖 中的第二入口 32b和該熱空氣出口 10b是與該空間的內部 區域或外殼相連接。該入口 32a和該冷空氣出口 l〇a是與 外部空間相連接。 -18- 200839157 在另一(未顯示的)實施形式中,該冷空氣出口 l〇a和 熱空氣出口 1 〇b是與一共同的混合室或相同的混合裝置相 連接’以便依據所傳送之位於二側的空氣量來支配一種具 有一混合溫度的氣流。此外,此處可使用一種電子式溫度 控制器或溫度調整器。 最後’依據另一(未顯示的)實施形式,例如第1圖中 所示的配置在第一部分外殻46a中在用作加熱裝置時或該 配置在第二部分外殼46b中在用作冷卻裝置時可省略而由 另一配置來取代。例如,另一方式是,通風機的一種簡單 的配置可用來將所期望的熱傳送至該未使用的此側上。 上述的空調裝置例如在開關櫃的空調裝置中可用作 C P U冷卻器、空氣除濕器,且可用在機動車的空調設備中 或用來空調各別的物件。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 本發明之空調裝置之切面的俯視圖,此空調 裝置安裝在一開關櫃外殼之一壁面上。 第2圖 是第1圖所示的空調裝置在第1圖右方指向 該外殼的外部空間的此側上的方向中的切面圖。 第3圖 是第1圖所示的空調裝置在第1圖左方指向 該外殼的內部空間的此側上的方向中的切面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〇a 冷空氣出口 10b 熱空氣出口 12a 箭頭 -19- 200839157 12b 14a 14b 16a 16b 18 20a 20b 22a 22b 28a 28b 62 箭頭 箭頭 箭頭 冷側面 熱側面 電熱元件配置 冷空氣輸送裝置 熱空氣輸送裝置 冷卻液體回路 冷卻液體回路 空氣/液體-熱交換器配置 空氣/液體-熱交換器配置 櫃子外殼 -20 -
Claims (1)
- 200839157 十、申請專利範圍: 1.一種空調裝置,其具有冷空氣(箭頭12 a)用的冷空氣出口 (l〇a)和熱空氣(箭頭12b)用的熱空氣出口(1 〇b),其中該 待冷卻之空氣(箭頭Ma}藉由一電熱元件配置(I8)之冷側 面(1 6a)來冷卻,且藉由一冷空氣輸送裝置(2〇a)以終由、 冷空氣出口(l〇a)而吹出,且該待加熱之空氣(箭驗 ^ 藉由該電熱元件配置(1 8)之熱側面(1 6 b)來加熱以t 一、Mb) 一熱空氣輸送裝置(20b)以經由該熱空氣出口 〇 出, 由 〇b)rfn 其特徵爲= 的冷 (2h) 該電熱元件配置(1 8 )之冷側面(1 6 a)耦接至一所_ 卻液體回路(2 2 a)以使該回路中所傳送的冷卻液驗 冷卻, 在該冷卻液體回路(22a)上連接該待冷卻之空> 鲰(1 用的空氣/液體-熱交換器配置(28a),以及 該冷空氣輸送裝置(2 0 a)以可導通空氣的方式而 4 氣/液體-熱交換器配置(28 a)和該冷空氣出口 接,其中該冷空氣輸送裝置(2〇a)使該待冷卻之变 經由該空氣/液體-熱交換器配置(28 a)而輸送以将 a)相 氣( 14 送至該冷卻液體(24a)且將該待冷卻之空氣(14 空氣出口(l〇a)而吹出。 熱毚 發 a)趣由冷 元件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空調裝置,其中,該 令1熱 (22b) 配置(1 8 )之熱側面(1 6 b)親接至所屬之冷卻液體圓路 以對該回路中所傳送的冷卻液體(26b)加熱, 200839157 在δ亥冷卻液體回路(22b)上連接一用於該待加熱之空氣 (14b)的空氣/液體-熱交換器配置(28b),以及 該熱空氣輸送裝置(2 〇b)以可導通空氣的方式而與該空 氣/液體-熱交換器配置(2 8 b)和該熱空氣出口(1 〇b)相連 接,其中該熱空氣輸送裝置(2 Ob)使該待加熱之空氣(14b) 經由該空氣/液體-熱交換器配置(28b)而輸送以便由該冷 谷P液體(2 6b)中吸收熱量且將該待加熱之空氣(14b)經由 該熱空氣出口(l〇b)而吹出。 曹* - 1 3.—種空調裝置,其具有冷空氣(箭頭12a)用的冷空氣出口 (10a)和熱空氣(箭頭12b)用的熱空氣出口(10b),其中該 待冷卻之空氣(箭頭i 4a)藉由一電熱元件配置(18)之冷側 面(16 a)來冷卻且藉由一冷空氣輸送裝置(2() a)以經由該 冷空氣出口(l〇a)而吹出,且該待加熱之空氣(箭頭14b) 藉由該電熱元件配置(1 8 )之加熱側(1 6 b)來加熱以及藉由 一熱空氣輸送裝置(2 〇b)以經由該熱空氣出口(1 Ob)而吹 出, \ · 其特徵爲: 該電熱元件配置(18)之熱側面(16b)耦接至一所屬的冷 卻液體回路(2 2 b)以使該回路中所傳送的冷卻液體(26b) 加熱, 在該冷卻液體回路(22b)上連接該待加熱之空氣(14b) 用的空氣/液體-熱交換器配置(28b),以及 該冷空氣輸送裝置(20b)以可導通空氣的方式而與該空 氣/液體-熱交換器配置(28b)和該冷空氣出口(10b)相連 接’其中該熱空氣輸送裝置(2 0b)使該待加熱之空氣(14b) -22 - 200839157 經由該空氣/液體-熱交換器配置(28b)而輸送以吸收由該 冷卻液體(2 6b)而來的熱量且將該待加熱之空氣(14b)經 由熱空氣出口(l〇b)而吹出。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空調裝置,其中,該電熱元件 配置(18)之冷側面(16a)耦接至所屬之冷卻液體回路(22a) 以使該回路中所傳送的冷卻液體(24 a)冷卻, 在該冷卻液體回路(2 2 a)上連接一用於該待冷卻之空氣 (14a)的空氣/液體-熱交換器配置(28a),以及 該冷空氣輸送裝置(20 a)以可導通空氣的方式而與該空 氣/液體-熱交換器配置(2 8 a)和該冷空氣出口(10 a)相連 接,其中該冷空氣輸送裝置(20 a)使該待冷卻之空氣(14a) 經由該空氣/液體-熱交換器配置(28a)而輸送以便將熱量 發送至該冷卻液體(24a)中且將該待冷卻之空氣(14a)經 由該冷空氣出口(10 a)而吹出。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4項之空調裝置,其中,該電熱 元件配置(1 8 )之冷側面(1 6 a)所屬的冷卻液體回路(2 2 a)和 該電熱元件配置(1 8)之熱側面(1 6b)所屬的冷卻液體回路 (2 2b)在空間中以熱性互相隔離的方式而配置著且分別形 成一種閉回路。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任一項之空調裝置,其中, 該電熱元件配置(1 8)之冷側面(1 6 a)所屬的冷卻液體回 路(22a)中配置一-第—*栗裝置(30a),及/或 該電熱元件配置(1 8)之熱側面(16b)所屬的冷卻液體回 路(22b)中配置一第二泵裝置(30 a)。 -23 - 200839157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中任一項之空調裝置,其中, 該冷空氣輸送裝置(20a)具有一用於該待冷卻之空氣 (14a)之第一入口(3 2a)以及一第一通風機配置(34a),其特 別是一種放射狀通風機,及/或 該熱空氣輸送裝置(2 Ob)具有一用於該待加熱之空氣 (14b)之第二入口(32b)以及一第二通風機配置(34b),其特 別是一種放射狀通風機。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7項中任一項之空調裝置,其中, f 1 該電熱元件配置(1 8)構成一種由多個在電性上可各別接 觸的電熱元件所形成的平面式陣列。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8項中任一項之空調裝置,其中, 該電熱元件配置(1 8)配置在該電熱元件配置(1 8)之冷側 面(16a)所屬之冷卻液體回路(22a)和該電熱元件配置(18) 之熱側面(16b)所屬之冷卻液體回路(22b)之間。 1 〇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9項中任一項之空調裝置,其中, .. 該電熱元件配置(18)之冷側面(16a)所屬之冷卻液體回路 i (2 2a)和該電熱元件配置(18)之熱側面(16b)所屬之冷卻液 體回路(22b)分別以在長度方向延伸的形式而形成。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 0項中任一項之空調裝置,其 中,該電熱元件配置(18)是在第一耦合區(3 8 a)中配置在 該電熱元件配置(18)之冷側面(16 a)所屬之冷卻液體回路 (22a)之一末端(36a)上,且在熱性上與該電熱元件配置 (18)之冷側面(16a)相耦合,及/或 該電熱元件配置(18)是在第二耦合區(3 8b)中配置在該 -24- 200839157 電熱元件配置(18)之熱側面(16b)所屬之冷卻液體回路 (2 2b)之一末端(36b)上,且在熱性上與該電熱元件配置 (18)之熱側面(16b)相耦合。 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和1 1項之空調裝置,其中,與該第 一耦合區(3 8 a)相鄰地將第一泵裝置(30 a)配置在第一泵 區域(40a)中,及/或 與該第二耦合區(3 8 b)相鄰地將第二泵裝置(30b)配置 在第二泵區域(40b)中。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和1 2項之空調裝置,其中,與該第 一泵區(40 a)相鄰地將第一通風機配置(3 4 a)配置在第一 通風機區域(42a)中,及/或 與該第二泵區(40b)相鄰地將第二通風機配置(34b)配 置在第二通風機區域(42b)中。 1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項之空調裝置,其中,與該第一通 風機區域(4 2 a)相鄰地在第一熱交換器區域(4 4 a)中配置 該待冷卻之空氣(1 4a)用的空氣/液體-熱交換器配置 (28a),及/或 與該第二通風機區域(4 2b)相鄰地在第二熱交換器區域 (4 4b)中配置該待加熱之空氣(14b)用的空氣/液體-熱交換 器配置(28b)。 1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項之空調裝置,其中,與該第一熱 交換器區域(4 4a)相鄰地配置該冷空氣出口,及/或 與該第二熱交換器區域(44b)相鄰地配置該熱空氣出 口 。 -25 - 200839157 1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1至1 5項中任一項之空調裝置,其 中,該電熱元件配置(18)是配置在第一耦合區(3 8a)和第 二耦合區(38b)之間,且第一耦合區(38a)和第二耦合區 (38b)、第一泵區(4〇a)和第二泵區(4〇b)、第一通風機區域 (42 a)和第二通風機區域(42b)、以及第一熱交換器區域 (44a)和第二熱交換器區域(44b)分別互相鄰接著。 1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 5項中任一項之空調裝置,其 中,該電熱元件配置(18)之冷側面(16a)所屬之冷卻液體 回路(22a)配置在第一部分外殼(46a)中,及/或 該電熱元件配置(18)之熱側面(16b)所屬之冷卻液體回 路(22b)配置在第二部分外殼(46b)中 第一部分外殻(4 6 a)平行於第二部分外殻(4 6b)且與第 二部分外殻(4 6 b)相鄰地配置著’第一部分外殼(4 6 a)和第 二部分外殼(46b)—起形成一種總外殼(48) ° 1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7項之空調裝置’其中’該第一耦合 區(3 8 a)、第一泵區(40a)、第一通風機區域(4 2 a)以及第一 熱交換器區域(44a)配置在第一部分外殻(46a)中’以及 該第二耦合區(38b)、第二泵區(40b)、第二通風機區域 (42b)以及第二熱交換器區域(44b)配置在第二部分外殼 (46b)中。 1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1或1 8項之空調裝置’其中’該第 一鍋合區(38a)、第一泵區(4Ga)、第一通風機區域(42a) 以及第一熱交換器區域(44a)相對於一種對稱平面(5〇)而 言是與該第二耦合區(38b)、第二泵區(40b)、第二通風機 -26- 200839157 區域(4 2b)或第二熱交換器區域(44b)成鏡面對稱的形式 而形成,其中由該電熱元件配置(1 8 )所形成的平面形成該 對稱平面(50)。 2 〇 . —種具有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 9項中至少任一項之空 調裝置的外殼,其特徵爲: 該外殻(62)之至少一壁面(60)具有一貫通口(64)’其上 配置著該空調裝置’其中該待冷卻之空氣(14a)藉由該冷 空氣輸送裝置(2〇 a)而由該外殻(62)的內部空間(6 6)送出 ί ^ 、 且經由該冷空氣出口(l〇a)而吹入至該外殼(62)之內部空 間(66)中,且周圍空氣(12b)藉由熱空氣輸送裝置(20b)而 由該外殼(6 2 )的外部空間(6 8 )送出且經由該熱空氣出口 (l〇b)而吹出至該外殼(62)之外部空間(68)中。 2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0項之外殻,其中,該待冷卻之空氣 (14a)用之第一入口(32 a)和該冷空氣出口(l〇a)互相隔開 且開口朝向該外殼(62)之內部空間(66)。 , 2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或21項之外殼,其中,周圍空氣 (14b)用之第二入口(3 2b)和該熱空氣出口(1 〇b)互相隔開 且開口朝向該外殼之外部空間(6 8)。 2 3 . —種具有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 9項中至少任一項之空 調裝置的外殼,其特徵爲: 該外殼之至少一壁面具有一貫通口,其上配置著該空 調裝置,其中該待冷卻之空氣(14a)藉由該熱空氣輸送裝 置(2 0 b)而由該外殼的內部空間送出,且經由該熱空氣出 口(1 〇b)而吹入至該外殻之內部空間中。 -27 - 200839157 2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或21項之外殻,其中,該待加熱 之空氣(14b)用之第二入口(32b)和該熱空氣出口(10b)互 相隔開且開口朝向該外殼之內部空間。 -28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2006052122A DE102006052122B4 (de) | 2006-11-06 | 2006-11-06 | Klimatisierungsvorrichtung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0839157A true TW200839157A (en) | 2008-10-01 |
Family
ID=38896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96141286A TW200839157A (en) | 2006-11-06 | 2007-11-02 | Air-conditioning device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341966B2 (zh) |
EP (1) | EP2087297A1 (zh) |
JP (1) | JP2010508495A (zh) |
KR (1) | KR20090021160A (zh) |
CN (1) | CN101501418A (zh) |
DE (1) | DE102006052122B4 (zh) |
TW (1) | TW200839157A (zh) |
WO (1) | WO200805556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09054553A1 (de) * | 2009-12-11 | 2011-06-16 | Hauni Maschinenbau Ag | Formatkühlun für eine Filterstrangmaschine |
DE102010021742A1 (de) * | 2010-05-20 | 2011-11-24 | Ralf Schneider Holding Gmbh | Vorrichtung zum Trocknen von Schüttgut in wenigstens einem Vorratsbehälter |
ES2490090B1 (es) * | 2013-02-28 | 2016-01-21 | Germán MERINO GUARDIOLA | Sistema de aire acondicionado o climatización para uso doméstico, comercial, industrial o medioambiental por células Peltier |
DE102018008318A1 (de) * | 2018-10-22 | 2020-04-23 | Gentherm Gmbh | Luft-Temperiermodul |
JP7417398B2 (ja) | 2019-10-08 | 2024-01-18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送風装置 |
DE102020131118A1 (de) | 2020-02-27 | 2021-09-02 | Fritz Schweninger | Vorrichtung, verfahren und anordnung zum elektrothermischen kühlen und/oder heizen |
CN113950230B (zh) * | 2021-10-19 | 2024-04-30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机房空调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60863A (en) * | 1875-03-16 | Improvement in exercising-machlnes | ||
DE6901069U (de) * | 1969-01-13 | 1969-10-23 | Christian Schneider | Raumklimageraet mit peltier-block-aggregat |
JPH0728496Y2 (ja) * | 1989-09-14 | 1995-06-28 | エヌオーケー株式会社 | 調湿器 |
US5385382A (en) * | 1993-10-06 | 1995-01-31 | Ford Motor Company | Combination seat frame and ventilation apparatus |
US5626021A (en) * | 1993-11-22 | 1997-05-06 | Amerigon, Inc. | Variable temperature seat climate control system |
US6567262B2 (en) * | 2001-06-01 | 2003-05-20 | Active Cool Ltd. | Liquid cooled TEC bas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oling heat sensitive elements |
WO2003012357A2 (en) | 2001-07-20 | 2003-02-13 | Alma Technology Co., Ltd. | Heat exchanger assembly and heat exchange manifold |
JP2003089315A (ja) * | 2001-09-18 | 2003-03-25 |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 室温調整装置 |
KR100493295B1 (ko) * | 2002-02-07 | 2005-06-0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열전모듈을 이용한 공기조화기 |
JP2005155983A (ja) * | 2003-11-25 | 2005-06-16 | Nitto Electric Works Ltd | 盤用冷却装置 |
US7448222B2 (en) | 2003-12-15 | 2008-11-11 | Bormann Ronald M | Thermoelectric refrigeration system |
DE102004028740B4 (de) * | 2004-06-14 | 2007-09-27 | Lisa Dräxlmaier GmbH | Kombiniertes Kühl-/Klimasystem für Kraftfahrzeuge |
US7293416B2 (en) * | 2004-12-23 | 2007-11-13 | Nanocoolers, Inc. | Counterflow thermoelectric configuration employing thermal transfer fluid in closed cycle |
US7877827B2 (en) * | 2007-09-10 | 2011-02-01 | Amerigon Incorporated | Operational control schemes for ventilated seat or bed assemblies |
-
2006
- 2006-11-06 DE DE102006052122A patent/DE102006052122B4/de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
- 2007-10-09 EP EP07818792A patent/EP2087297A1/de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7-10-09 KR KR1020087029831A patent/KR20090021160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7-10-09 WO PCT/EP2007/008718 patent/WO2008055569A1/de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7-10-09 US US12/311,955 patent/US8341966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10-09 JP JP2009535585A patent/JP2010508495A/ja active Pending
- 2007-10-09 CN CNA2007800297904A patent/CN101501418A/zh active Pending
- 2007-11-02 TW TW096141286A patent/TW200839157A/zh unkno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102006052122A1 (de) | 2008-05-08 |
US8341966B2 (en) | 2013-01-01 |
EP2087297A1 (de) | 2009-08-12 |
JP2010508495A (ja) | 2010-03-18 |
KR20090021160A (ko) | 2009-02-27 |
CN101501418A (zh) | 2009-08-05 |
WO2008055569A1 (de) | 2008-05-15 |
DE102006052122B4 (de) | 2009-07-30 |
US20100107655A1 (en) | 2010-05-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200839157A (en) | Air-conditioning device | |
RU2465750C2 (ru) | Термо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оддержания температурного режима | |
CN106165557B (zh) | 一种变速驱动系统以及一种用于封闭在壳体中的生热电子器件的冷却系统 | |
TW201042217A (en) | Heat exchanger, outdoor unit, and freezer device | |
JP2014086414A (ja) | バッテリ温度調整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てなるバッテリモジュール | |
JP2015064171A (ja) | 除湿換気装置 | |
CN101014220A (zh) | 感应加热烹调器 | |
EP2107998B1 (en) | Thermoelectric temperature control with convective air flow for cooling elevator components | |
JP5703199B2 (ja) | 温度調節器を備えたシャーシ | |
CN108973583A (zh) | 车用空调装置 | |
KR20080063576A (ko) | 공기 조화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 |
KR20080070398A (ko) | 공기조화기의 실외기 | |
JP2018004210A (ja) | 冷凍装置の熱搬送ユニット | |
KR102328715B1 (ko) | 공기조화장치의 실외기 | |
KR20040045667A (ko) | 열전소자를 이용한 환풍 냉난방장치 | |
JP3932132B2 (ja) | 水熱源ヒートポンプ式空調機 | |
CN208312763U (zh) | 热泵单元 | |
WO2017195007A1 (en) | Environmental test chamber with uniform airflow | |
KR20080063565A (ko) | 환기 겸용 공기 조화기 | |
KR20140144598A (ko) | 냉온풍기 | |
KR200261557Y1 (ko) | 통신장비용 냉각장치 | |
KR20000007483A (ko) | 공기조화기 | |
KR100344804B1 (ko) | 가방형의 개인용 냉난방장치 | |
CN111356883A (zh) | 混合电热热泵系统 | |
KR100437025B1 (ko) | 냉난방 겸용 공기조화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