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828851A - Progressive information beacon symbols - Google Patents

Progressive information beacon symbol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828851A
TW200828851A TW096140454A TW96140454A TW200828851A TW 200828851 A TW200828851 A TW 200828851A TW 096140454 A TW096140454 A TW 096140454A TW 96140454 A TW96140454 A TW 96140454A TW 200828851 A TW200828851 A TW 20082885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carrier
group
beacon
information
symbo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404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homas Richardson
jun-yi Li
Ravi Palanki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8288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28851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2Chan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signal
    • H04L5/023Multiplexing of 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2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Description

200828851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以下描述大體而言係關於無線通信,且更特定言之係關 於在無線通信系統中產生並傳輸信標符號。 【先前技術】 廣泛布署無線通信系統以提供各種類型之通信内容,諸 如’語音、資料等。典型無線通信系統可為能夠藉由共用 可用系統資源(例如,頻寬、傳輸功率…)而支援與多個使 用者之通信的多重存取系統。該等多重存取系統之實例可 包括分碼多重存取(CDMA)系統、分時多重存取(tdma)系 統、分頻多重存取(FDMA)系統、正交分頻多重存取 (OFDMA)系統及其類似者。 通常,無線多重存取通信系統可同時支援用於多個行動 設備之通信。每一行動設備可經由前向及反向鏈路上之傳 輸而與一或多個基地台通信。前向鏈路(或下行鏈路)指自 基地台至行動設備之通信鏈路,且反向鏈路(或上行鏈路) 指自行動設備至基地台之通信鏈路。此外,可經由單輸入 單輸出(siso)系統、多輸入單輸出(MIS0)系統、多輸入多 輸出(ΜΙΜΟ)系統等來建立行動設備與基地台之間的通 信。 ΜΙΜΟ系統通常使用多個(7Vr)傳輸天線及多個(馬)接收天 線來進行資料傳輸。在一實例中,天線可與基地台(例 如,存取點)及行動設備(例如,存取終端機)相關,其中基 地台可提供對行動設備之通信通道。基地台可傳輸信標俨 125846.doc 200828851 號以便由行動設備解譯來嘗試識別基地台及/或其傳輸載 波或扇區。該信號可與信標訊息相關,信標訊息可作為重 複靜態序列之信標符號而傳輸以發送識別資訊。 【發明内容】 下文呈現一或多個實施例之簡化概述,以提供對此等實 施例之基本理解。此概述並非所有預期實施例之廣泛综 述,且意欲既不識別所有實施例之關鍵或重要元素亦不描 繪任一或所有實施例之範疇。其唯一目的為以簡化形式呈 現一或多個實施例之某些概念,以作為稍後呈現之更詳細 描述之序部。 根據一或多個實施例及其對應揭示内容,描述關於促進 在信標符號中發送靜態及動態資料的各種態樣。特定言 之,可將頻寬劃分成許多副載波群組;選擇一群組中之一 副載波以傳輸該信標。群組内之副載波索引及群組自身可 均指示資料。 根據相關態樣,在本文中描述一種使用包括複數個副載 波之符號經由信標符號來傳輸第一組資訊資料及第二組資 訊資料之方法。該方法可包含:將該複數個副載波分割成 複數個副載波群組’每—群組包括許多副載波。該方法亦 可包含·根據該第一组資訊資料而自該複數個副載波群組 選擇一副載波群組;及根據該第二組資訊資料而在該選定 之群組内選擇用於傳輸信標符號之副載波索引。此外,該 方法可包含·在該選定之群組的選定之副載波索引上傳輸 該信標符號。 125846.doc 200828851 另一態樣係關於一無線通信裝置。該無線通信裝置可包 括·至少一處理器’其經組態以選擇用於傳輸靜態信標資 料之副載波索引及包含對應索引之副載波群組,該群組選 擇指示動態信標資料。該無線通信裝置亦可包括:一記憶 體,其I馬接至該至少一處理器。
又一態樣係關於一種用於在信標碼中傳輸靜態及動態資 料之無線通#裝置。該無線通信裝置可包括:用於選擇用 於傳輸信標符號之副載波群組的構件;及用於在該副載波 群組内選擇用於傳輸該信標符號之副載波索引的構件。此 外,該無線通信裝置可包含:用於在該選定之群組的該選 定之副載波索引上傳輸該信標符號的構件,該副載波索引 及該群組分別指示第一及第二資訊。 又一態樣係關於一種電腦程式產品,該電腦程式產品可 具有電腦可讀媒體,該電腦可讀媒體包括··用於使至少一 電腦將複數個副載波分割成複數個副載波群組的程式碼, 每一群組包括許多副載波。該程式碼亦可使該至少一電腦 根據第-組資訊資料而自該複數個副載波群組選擇一副載 波群組。此外,該程式碼可使該至少—電腦根據第二組資 訊資料而在該敎之群組内選擇用於傳輸信標符號之副載 波索引。 根據另一態樣,-種在無線通信系統中之裝置可包括: -處理器’其經組態以選㈣於傳輪信標符號之副載波群 2在該副載波群組㈣擇用於傳輸該信標符號之副載波 。核理亦可經組態以在該選定之群μ的該選定之 125846.doc 200828851 副載波索?丨上傳輸該信標符號,該副載波索引及該群組分 別指示第-及第二資訊。又,該裝置可包括:—記憶體, 其耦接至該處理器。 根據又恶樣,在本文中描述一種用於解碼包括靜態及 動悲貧訊之"(吕標符號之方沐 #古主 订现又万去。該方法可包含··接收信標符 號;及判定用於傳輸該信標符號之副載波群組,其中該群 組為關於一總數之可用副載波之複數個群組的部分。此 外,該方法可包含:在該副載料組内判定用於傳輸該信 標符號之副載波索引。 另一態樣係關於一種無線通信裝置。該無線通信裝置可 包括:至少一處理器,其經組態以判定用於傳輸信標符號 之副載波,且判定該副載波所屬之副載波群組。該無線通 信裝置亦可包括:一記憶體,其耦接至該至少一處理器。 又一態樣係關於一種用於解碼信標符號之多個資訊類型 之無線通信裝置。該裝置可包含:用於判定用於信標符號 之田彳載波的構件;及用於判定用於該信標符號之副載波群 組的構件。該無線通信裝置亦可包括:用於基於該副載波 來恢復第一資訊的構件;及用於基於該副載波群組來恢復 第二資訊的構件。 又一態樣係關於一種電腦程式產品,其可具有電腦可讀 媒體’該電腦可讀媒體包括:用於使至少一電腦接收信標 符號的程式碼;及用於使該至少一電腦判定用於傳輸該信 標符號之副載波群組的程式碼,其中該群組為關於一總數 之可用副載波之複數個群組的部分。該程式碼亦可使該至 125846.doc 200828851 少一電腦在該副載波群組内判定用於傳輸該信標符號之副 載波。 根據另一態樣,可提供一種在無線通信系統中之裝置, 其包括·一處理器,該處理器經組態以判定用於信標符號 之副載波,判定用於該信標符號之副載波群組,基於該副 載波來恢復第一育訊且基於該副載波群組來恢復第二資 Λ另外,該裝置可包含:一記憶體,其耦接至該處理 器。 為達成刖述及相關目的,該或該等實施例包含下文全面 描述且尤其在申請專利範圍中指出之特徵。以下描述及隨 附圖式詳細陳述該或該等實施例之某些說明性態樣。然 而’此㈣樣僅指示可使用I種實施例之原王里的各種方式 中之少許,且所描述之實施例意在包括所有此等態樣及其 均等物。 【實施方式】 現參看圖式來描述各種實施例,在該等圖式中,相同參 考數字始終用於指代相同元件。在以下描述中,為達成解 釋之目的’陳述許多特定細節便 η热… 杈供對-或多個實施例 之透欲理解。然而,顯然,可在不具 π个生、 寻将疋細節之愔 況下κ踐此(等)實施例。在其他情形 #供、、,+ 1 眾所熟知結構及 汉備以方塊圖之形式展示以便促進描 ,,, 我夕個實施例。 如本申請案中所使用,術語"組件”、 其類似者意欲指代電腦相關實體,其為硬體、/…及 與軟體之組合、軟體或執行中之軟體㈤體、硬體 牛例而言,組件可 125846.doc -10· 200828851 不限於)在處理器上執行之過程、處理器、物件、可 執灯碼、執行線緒、程式及/或電腦。作為說明,在計曾 設備上執行之職㈣及計算設柄
組件可常駐於過程及/或執行線緒内,且組件可位= 細上及/或分布於兩個或兩個以上電腦之間。此外,此等 -牛儲存有各種貧料結構之各種電腦可讀媒體執 :。該專組件可(諸如)根據具有一或多個資料封包(例如, t自與局部系統、分布式系統中之另-組件相互作用之组 件的資料’及/或藉由信號在諸如網際網路之網路… 他糸統相互作狀組件的資料)之信號經由局部及/或遠端 過程而通信。 此外’在本文中結合行動設備來描述各種實施例。行動 設備亦可被稱為系、统、用戶單元、用戶台、行動台、行動 器件、遠端台、遠端終端機、存取終端機、使用者終端 機、終端機、無線通信設備、使用者代理、使用者設備或 使用者裝備(UE)。行動設備可為蜂巢式電話、|繩電話、 會話起始敎_)電話、無、線區域迴路(WLL)台、個人數 位助理(PDA)、具有無線連接能力之掌上型設備、計算設 備或連接至無線數據機之其他處理設備。此外,本文中結 合基地台來描述各種實施例。基地台可用於與行動設備通 信且亦可被稱作存取點、節點B或某一其他術語。 此外,本文中所描述之各種態樣或特徵可使用標準程式 化及/或工程技術而實施為方法、裝置或製品。如本文中 所使用之術語"製品"意欲涵蓋可自任何電腦可讀設備、載 125846.doc 11 200828851 體或媒體存取之電腦程式。舉例而言,電腦可讀媒體可包 括(但不限於)磁性儲存設備(例如,硬碟、軟碟、磁條 等)、光碟(例如,緊密光碟(CD)、數位化通用光碟(DVD) 等)、智慧卡及快閃記憶體設備(例如,EPR〇M、卡、棒、 保密磁碟等)。此外,本文中所描述之各種儲存媒體可表 不用於儲存資訊之一或多個設備及/或其他機器可讀媒 體。術語,,機器可讀媒體”可包括(但不限於)能夠儲存、含 有及/或載運指令及/或資料的無線通道及各種其他媒體。 現參看圖1,說明根據本文中所呈現之各種實施例的無 線通信系統100。系統100包含基地台1〇2,該基地台1〇2可 包括多個天線群組。舉例而言,一天線群組可包括天線 1〇4及1〇6,另一群組可包含天線1〇8及11〇且額外群組可包 括天線112及114。對於每一天線群組說明了兩個天線;然 而,對於每一群組可利用更多或更少天線。如熟習此項技 術者將瞭解,基地台102可另外包括一傳輸器鏈及一接收 器鏈,該等鏈中之每一者又可包含與信號傳輸及接收相關 聯之複數個組件(例如,處理器、調變器、多工器、解調 變器、解多工器、天線等)。 基地台102可與諸如行動設備116及行動設備122之一或 夕個行動设備通信;然而,應瞭解,基地台i 〇2可與類似 於行動没備116及122之大體上任何數目之行動設備通信。 行動設備116及122可為(例如)蜂巢式電話、智慧型電話、 膝上型電腦、掌上型通信設備、掌上型計算設備、衛星無 線電、全球定位系統、PDA及/或用於經由無線通信系統 125846.doc -12· 200828851 100而通信之任何其他適當設備。如所描繪,行動設備116 與天線112及114通信,其中天線112及114經由前向鏈路 118而將資訊傳輸至行動設備116且經由反向鏈路12〇而自 行動設備116接收資訊。此外,行動設備ι22與天線1〇4及 106通信,其中天線1〇4及1〇6經由前向鏈路124而將資訊傳 輸至行動设備122且經由反向鏈路126而自行動設備122接 收資訊。舉例而言,在分頻雙工(FDD)系統中,前向鏈路 118可利用與由反向鏈路12〇使用之頻帶不同的頻帶,且前 向鏈路124可使用與由反向鏈路126使用之頻帶不同的頻 帶。此外,在分時雙工(TDD)系統中,前向鏈路118及反向 鏈路120可利用共同頻帶且前向鏈路124及反向鏈路126可 利用共同頻帶。 每一天線群組及/或其經指定以通信之區域可被稱為基 地台102之扇區。舉例而言,天線群組可經設計以與由基 地台102覆盍區域之扇區中之行動設備通信。在經由前向 鏈路118及124之通信中,基地台1〇2之傳輸天線可利用波 束成形以改良用於行動設備116及122之前向鏈路118及124 的仏雜比。又,當基地台i 〇2利用波束成形以傳輸至隨機 散布於整個相關聯之覆蓋範圍之行動設備116及122時,相 鄰小區中之行動設備與經由單一天線傳輸至其所有行動設 備之基地台相比可經受較少干擾。 在一實例中,基地台102可自每一天線1〇4、ι〇6、ι〇8、 110、112及114及/或天線群組發送信標符號,該信標符號 包含關於天線及/或對應基地台1〇2之資訊,諸如與天線及/ 125846.doc -13- 200828851 或基地台102相關聯之識別資訊及/或其他量度或總體資 訊。根據實例,信標符號可為使用相當大之功率來傳輸以 將較小訊息傳信至一或多個行動設備i 16及122之信號的一 部分,該或該等行動設備116及122可具有非常低之信雜比 (例如,歸因於距離或其他干擾)。行動設備116及122可接 收一或多個信標符號以辨別與天線及/或基地台i 〇2相關之 資訊;在一實例中,信標符號可為行動設備116及122可解
澤的關於基地台102或天線之第一信號中的一者。為此目 的,可發送信標符號,使得其可由行動設備116及122容易 地識別。根據實例,基地台102可藉由在其單一副載波通 道(或較小數目通道)上傳輸大體上所有可用功率而自給定 天線H)4、1G6、⑽、110、112及,或114發送信標符號。行 動設備U6及/或122可接收該信號且對該信號執行快速傅 立葉變換(FFT)或其他解碼演算法以判定一通道與其他通 道相比具有非常高之頻率。行動設備⑴及/或⑵可辨別 此為與給定天線及/或基地台1()2相關之信標符號且因此解 譯該符號。 在貝{歹】中,具有U及/或其符號之基地台⑽或其他 傳輸器可意欲發送靜態及動態資訊(例如,在—實例中, 靜態及動態資訊可為不相關的及/或在一或多個設備内或 之間引起不同動作)。舉例而言,可發送具有識別資訊之 信標’但可以相同方式發送額外動態資料,使得行動設備 116及122可接收並解碼信標符號以識別扇區及/或獲得其 他動態資訊。為達成此功能性,可將載波之頻寬分隔成許 125846.doc •14- 200828851 夕】載波’ 4專載波可根據所要動態資訊之大小而分組 成複數個組。舉例而言,若所要動態資訊包含發送❹或卜 則田】載波可刀組成2個群組。在一實例中,可均勻地劃分 U 4群、、且使得靜悲彳έ標可在編入索引於任一群組内之副 載波上發送,所選擇之群組取決於所要資訊,且每一群組 可包含所要副载波索引。 舉例而言,在副載波之數目=256之情況下,在此實例 中,其可劃分成兩個為128之群組,且信標符號可指派給 、扁號為0至127之副载波。在基地台1〇2意欲以信標發送動 資料0之h況下,可選擇一副載波群組,且在意欲發 运1之情况下,可選擇另一群組。舉例而言,若用於信 才不符號之剎載波索引為3 i,則在基地台i 〇2意欲以信標符 號發送τ之情況下’其可在群㈣之副載波索引31(其實際 上可為實體副載波31)上發送出信標。在基地台1〇2意欲以 仏標發运”1”之情況下,可在群組i之副載波索引31(其可為 φ 實體副載波31 + 128=159)上傳輸信標符號。應瞭解群組可 交換以使得”0”匹配第二群組。 亦在此貝例中,系統100可為多輸入多輸出通信 , 系統。此外,系統100可利用任何類型之雙工技術來劃分 • 通信通道(例如,前向鏈路、反向鏈路…),諸如17013、 TDD及其類似者。在一實例中,系統⑽可為咖财系 、统,其中符號可在給定頻率±傳輸歷時—時間週期。行動 設備116及122可接收由基地台1〇2傳輸之信標符號。可解 譯信標符號以獲得所要資訊。舉例而言,可如上文所述傳 125846.doc -15- 200828851 輸信標符號以傳送靜態及動態資訊。就此而言,行動設備 116及122可評估信標及/或副載波索引以判定資訊。在一 實例卜行動設傷m及122可基於行動設備116及122所知 之索引肓訊而自信標符號判定資訊(例如,行動設傷可使 副載波索引與查找表匹配以收集所要資訊)。在另一實例 中_中均等地劃分了該等群組,行動設備可藉由採取使 ㈣波索引以每-群組中之副載波之數目為模來辨別靜態 貝訊。可精由採取用每一群組中之副載波之數目來整除副 載波索引而辨別動態資訊。因此,上文之實例關於第一符 唬’可使31 mod 128=31表示信標副載波索引,且η伽 勝〇表示動態資訊,且關於第二符號,159 _ ΐ28=3ΐ 表示信標副載波索引且159 div 128=1表示動態資訊。然 而,應瞭解,自群組推導之資料及自群組内之副載波索引 推導之資料亦可均為動態的(或靜態的,或例如為所描述 之内容之逆組合)。 鲁 多看圖2,$兒明用於在無線通信環境内使用之通信裝置 〇通仏裝置200可為基地台或其部分、行動設備或之部 分,或傳輸一或多個信標符號之大體上任何通信裝置。通 ' 冑裝置可包括:可將複數個可用副載波分隔成一或多 * 個群組之副載波群組界m基於所要靜態及/或動態 資訊來選㈣於傳輸信標符號(例如’ 〇fdm符號)之副載 波及/或群組的信標符號指派器204; &廣播信標符號之傳 輸器206。在-實例中,通信裝置細可意欲以靜態信標符 號ix c動愍資訊。就此而言,副载波群組界定器可將 125846.doc -16- 200828851 複數個可用副載波分隔成發送動態資訊所需之許多群組。 信標符號指派器204可在一群組内選擇在上面傳輸信標符 唬之副載波。基於待發送之動態資訊而自該等群組中之一 者L擇副載波,且為該信標符號而在該群組内選擇副載 波。傳輸器206可在各別時間週期期間在選定之副載波上 傳輸信標符號。 在一實例中,通信裝置200可意欲以信標符號傳輸動態 資料之η個可能值。用於發送信標符號之可用頻寬可由副 載波群組界定器202劃分成π個群組。可平均地劃分此等群 、、且且在只例中此等群組可使得在一群組中之副载波之 數目大體上等於可用副載波之總數除以”(例如,其中該等 群組為相連的且使用全部數量之可用副載波)。舉例而 言,若動態資訊之三個指示符係所要的(例如,用於值〇、 1及2) ’則可將可用數目之副載波劃分成三個群組。在一 實施例中,係平均地分配該等群組。然而,應瞭解,副載 波群組界定器202可產生具有不同數目元素之群組,例 如’其中可用查找表或其他識別符以解譯所選擇之副載 波。使用平均地分配之群組,信標符號指派器2〇4可選擇 用於傳輸#標付號之副載波。在一實例中,信標符號► 派 器204可取決於待發送之所要動態資訊而選擇副載波群 組。在上文之實例中,選擇3個副載波群組中之一者(每一 群組具有個可用副載波,其中^為可用副載波之總數)。 信標符號指派器204亦可在該群組内選擇與待傳輸之所要 靜悲資訊相關之副載波。以此方式,對於所要副載波,副 125846.doc -17- 200828851 載波可具有(例如)3個位置,且所選擇之位置指示額外動態 資訊(例如,0、242)。舉例而言,通信裝置2〇〇可利用傳 輸器206在各別時間週期期間在副载波上廣播信標。 現參看圖3,說明在信標符號中傳達靜態及動態f訊之 無線通信系統300。系統300包括與行動設備3〇4(及/或任何 數目之不同行動設備(未圖示))通信之基地台3〇2。基地台 302可經由前向鏈路通道而將資訊傳輸至行動設備3〇4;此 外基地台302可經由反向鏈路通道而自行動設備3〇4接收資 訊。此外,系統300可為ΜΙΜΟ系統。另外,在一實例中, 系統300可在OFDMA無線網路中操作。 基地台302可包括··將可用於信標傳輸之頻寬分隔成一 或多個副載波群組的副載波群組界定器3〇6 ;及基於待發 运之靜態及動態資訊來選擇用於傳輸信標符號之副載波的 ^標符號指派器3G8。如所描述,可選擇用於信標符號之 副載波來表不所要靜態及動態資料。就此而言,信標符號 指派器308可選擇副載波群組(該群組指示動態資訊)及該群 組内之副載波(其指示靜態信標資訊),或者信標符號指派 器308可選擇指示靜態信標資訊之群組及該群組内之指示 動態資訊之副載波。因此,可將一總數之可用副載波分割 成η個群組,其中η亦對應於動態資訊識別符之數目。每一 群組可表示與另一群組大體相同之靜態資料副載波,使得 在選疋之副載波上傳輸靜態資訊對接收靜態資料之設備而 。將具有相同效應而與群組無關。選定之群組可指示所要 動L >料’而與利用群組内之哪一副載波傳輸信標符號無 125846.doc -18- 200828851 關。舉例而言,可將具有111個可用副載波之頻寬分隔成3 個群組,每一群組具有自〇至36而編號之37個副載波。因 此’實際上,副載波37可為群組2上之副載波〇,且實際副 載波74可亦為副載波〇,但為群組3之副載波〇。就此而 言’在副載波0上發送出之信標符號可在群組1之副載波 〇(實際副載波0)、群組2之副載波〇(實際副載波37)或群組3 之副载波〇(實際副載波74)上發送。在上面發送副載波之群 組可指示動態資訊(例如,1、2或3 ;或〇、1或2)。一旦選 擇了副載波,通信即可(諸如)藉由使用逆快速傅立葉變換 (IFFT)而變換至時域。 打動設備304可包含:可自信標符號解析靜態信標資料 之靜態資料解譯器310,及可自信標符號辨別動態資料之 動恶育料解譯器312。如所描述,用於信標傳輸之可用頻 寬可被表示為根據所要動態資訊臨限值而分組之複數個副 載波。在一實例中,行動設備3〇4可接收信標傳輸且對廣 播執行FFT以將頻寬之載頻調變換至頻域。行動設備3〇4可 判定在上面發送信標符號之副載波索引,且使用此資訊來 解譯信標符號。根據一實例,行動設備304可知曉分組及/ 或每一群組中之副載波之數目。靜態資料解譯器310可採 取使用於信標符號之副載波索引以每一群組中之副载波之 數目為模來獲得靜態信標符號資訊。應瞭解,靜態信標碼 資訊可為包含一或多個信標符號之信標碼,該等信標二 以週期性基礎而重複。動態資料解譯器312可用每一群組 中之副載波之數目來整除副載波索引以獲得動態資訊。在 125846.doc •19- 200828851 上文給出之實例中,若信標符號在實際副載波74上傳輸, 則靜態資料解譯器3 10可採取74以37為模=〇,其表示用於 靜恶資料之副載波。動態資料解譯器3 12可採取用37整除 74-2,其為動態資料。在一實例中,行動設備3〇4可期望 僅動L賀料或靜悲資料’使得不需要讀取其他資料以促進 有效解譯。 根據另一實例,信標可以重複序列於位置5、11、30及2 處在111個副載波上傳輸。動態資料2、〇、!、」可意欲在4 個連績信標符號週期中以信標發送。副載波群組界定器可 將111個剎載波分隔成各自具有3 7個副載波之3個群組。在
#標自開始傳輸之情況下,信標符號指派器308可將對符 號指派群組2處之副載波5(副載波5在此實例中為實際副載 波79),且在實際實體副載波索引79上傳輸符號。行動設 備304可接收信標符號,靜態資料解譯器3ig可藉由採取使 79^37為模1而獲得位置5之靜態資料符號,且動態資料 ^澤為312可藉由採取79伽37=2而獲得動態資料。基地 台3〇2可接著在實際副載波索引11、67及39處分別發送以 只見對剩餘所要組合之傳輸。以此方式,實際副載波索引 可充當給定群組之虛擬副載波索引(例如,79為群組2之虛 擬副載波索引2的實際副載波索引)。應瞭解,群組無需為 為’在此實例中’ ηι個副载波可被分離成 :35個4載波之3個群組,例如,其中保留或禁用群組 中之最後兩個副載波。此外,該等副载波可以偶數/奇數 來分組,使得奇數表示—群組,且偶數表示另—群組,以 125846.doc 200828851
用於傳輸有效0或1(亦可使用每3、4、·讀制)。另外,如 所提及,副載波群組亦可具有不同大小。應瞭解,在一實 例中,靜恶及動態資料可為不相關的,使得其可引起不同 動作或需要來自給定設備之不同處理及/或可由一設備而 亚非另-設備處理,雖然該兩個設備均藉由本文中所描述 U標信號組合而接收靜態及動態資訊。舉例而言,靜態 資Λ可匕έ由一或多個行動設備解譯之順序的、週期性的 ,重複的信標訊息,然而那,如所描述而實現之動態資訊 可由諸如Α共女全終端機之不同設備使用。應瞭解此僅為 用於利用漸進式信標資訊之眾多可能情形中之-者。 現參看圖4,顯示在時間週期上之頻寬400的表示。頻寬 由用於給定符號週期4〇2、4〇6及41〇之複數個副載波表 示,且符號週期可為一或多個超訊框414内之複數個符號 週期中之-者,其可(例如)具有預定持續時間。所展示之 付现週期4〇2、4〇6及41〇中之每一者可分別廣播信標符號 404、408及412,信標符號4〇4、4〇8及412被表示為在符號 週期中利用工力率之大體上唯一之OFDM符號(功帛可大體上 為所有可用功率,因為未對其他符號通電)。如圖示,信 標符號404、408及/或4 12可每一超訊框地在不同副載波上 及/或在不同時間週期中傳輸。應瞭解每一超訊框可傳輸 多個信標符號;又’可跳過一或多個超訊框且亦不傳輸作 標符號。 〗η 根據實例,信標符號404、4〇8及412可與用於給定基地 台之相同或不同扇區、用於單一扇區之一或多個載波及/ 125846.doc -21- 200828851 或其類似者相關。舉例而言’基地台可具有促進在複數個 扇區中之通信的複數個傳輸器,且針對每一扇區在不同副 載波上發送信標符號。在另一實例中,扇區可具有亦可發 送信標符號之許多載波。因此,信標符號404可與扇區或 載波相關,408與另一扇區或載波相關,且412與另一扇區 或載波相關。如圖示,如由虛線指示,符號週期402、406 及410之副載波各自分組成三個群組。如前文所解釋,該 三個群組可具有相等或不同數目之副載波。分組可表示以 信標符號發送之動態資訊,其中靜態信標符號可在群組中 於一位置處在副載波上發送。就此而言,所指派之副載波 在每一群組中可相同;群組之選擇指示動態資料。 在一實例中,符號週期402、406及410可在副載波上傳 輸“標符號。如圖示,根據所傳輸之靜態信標資料,各別 信標符號404、408及412可大體相同(例如,信標符號 4〇4、408及412在虛擬位置,只是不同群組中之虛擬位 置1令)。因此,收聽信標之行動設備可獲得信標位置1, 而與是發送信標符號404、408還是412無關。然而,所選 擇之2載波在不同群組中,進而指示不同漸進式資料。舉 例而言,信標符號4〇4在群組2中傳輸,信標符號彻在群 組〇中傳輸’且信標符號412在群組丨中傳輸。此亦可由接 收設備觀㈣並用以獲得資料。因此,此頻寬之資料 作為映射至具有在各別時間週期巾接收之動態資料(2、 )的田j載波1的3個k標符號而傳輸。如所提及,該分 組可無需為相連的’例如’在群組之間可存在不為群組之 125846.doc -22- 200828851 部分的符號。如目示,該等群組亦可為拆散的,使得(例 如)一副載波僅在一群組中。應瞭解,可根據編碼機制(諸 如,最大距離可分(MDS)碼、李德所羅門(Reed_s〇1〇m〇n) 碼或大體上任何基於多項式之碼)來選擇群組及/或副載 在一實例中,例如,靜態信標符號可與關於傳輸扇區或 基地台之育訊相關。信標符號可為碼之部分以在多路傳輸 中表运貝訊。在-實例中,信標碼可為在多個符號中傳輸 之12位元碼(大體上符號與可用副載波之任何組合,使得 其乘積為至少2a(碼之位元大小))。因此,在此實例中,對 於256個可用信標,碼可在16個符號中發送,因為25以16 為至少2八12。在此實例中,在頻寬中可存在總計512個可 用副載波,且副載波可在2個具有256個副載波之群組中。 在此κ例中,不僅12個位元信標碼可靜態地傳輸(且在一 實^以重複週期方式),而且零或—可取決於作為漸進 式貧料而選擇之群組以每一信標符號發送。因此,可能 256個副載波索引中的每一副載波索引可以副載波索仏·或 索引z+256傳輸。對於信標碼之接收器,所選擇之群組可 /、有極j〜響乃至無影響,㉟另外或其他,期望動態或漸 進式資訊之輕11可解譯動態資料(所選擇之群組)。 外參看圖5至圖6,說明關於在副載波群組中廣播信標或其 ^ ; '促進傳達漸進式資訊的方法。雖然為了解釋簡潔起 見、,將方法展示且描述為一系列動作,但應理解且瞭解, 方法不文動作次序之限制,因為根據一或多個實施例,一 125846.doc -23- 200828851 些動作可以不同次序發生及/或與不同於本文中所展示並 描述之動作的其他動作同時發生。舉例而言,熟習此項技 術者將理解並瞭解方法可替代地表示為一系列相關狀態或 事件諸如,在狀態圖中。此外,根據一或多個實施例, 並非需要所有所說明之動作來實施方法。 芩看圖5 ’說明促進在經分組之副載波之索引上傳輸信 - 標符號以促進以信標符號傳輸額外可修改之資訊的方法 500。在502處’選擇用於信標符號傳輸之副載波索引。舉 合而言’副載波索引可在全部可用副載波之數目除以分組 索引的祀圍内。另外,副載波索引可為存在於一個以上副 載波群組中的一者’使得在總頻寬中選擇之最終(或虛擬) 索引可指示額外資料。舉例而言,全部數目之副載波可分 組成η個群組,且副載波索引可為自〇至(可用副載波之總 數/小就此而言,選擇副載波索引可與選擇可在副載波分 組中之-個以上中發現之虛擬副載波索引相關。 φ 在504處,選擇用於符號傳輸之副載波群組。如上文所 述,該等群組可具有相等數目之可用副載波,且可基於意 伙以靜悲仏標符唬發送額外動態資訊來選擇。在5〇6處, ' 可將信標符號映射至關於所選擇之群組之虛擬副載波索 - 引。根據實例,符號可映射至具有實際索引((群組號X每 =群級中之副載波之數目)+所要索引)之副載波。舉例而 °在具有3用於傳輪信標符號之256個可用副載波之兩 個群組的512副載波頻寬中,敎之副载波索引34及選定 之群組1可使信標符號映射至實際副載波索引(ιχ256)+34= 125846.doc -24- 200828851 290。另外,應瞭解,群組組態可與所展示之順序不同(例 如,群組1可為第一群組,使得實際副载波索引可為34)。 在508處,傳輸信標符號。舉例而言,該符號可由行動設 備或其他網路節點接收。 現參看圖6,其說明促進接收包含靜態及動態資訊之信 標符號的方法600。在6〇2處,接收信標符號;如所提及, 如上文展示,此可包含靜態及動態資訊。此外,如所提 及,舉例而言,動態及靜態資訊可為不相關的及/或可在 設備内獨立地及/或在不同設備中獨立地處理。在6〇4處, 判定信標符號之實際副載波索引之群組。舉例而言,可已 知副載波之分組,且可藉由將群組機制應用於副載波來判 疋κ際田〗載波索引。舉例而言,副載波可在分離於中間副 載波上之兩個群組中;舉例而言,實際副載波之索引可除 以群組中之符號之數目以判定群組,且因此判定動態資 訊。 ' 在替代步驟604或與步驟604 一起執行之6〇6處,判定群 組内之副載波索引(或例如,虛擬副載波索引)。此索引可 提供關於信標符號自身之靜態資訊且可根據職或碼來傳 輸虛擬田1J載波索引可為不考慮在副載波之實際總數中之 位置的群組内之索引,使得關於在每一群組中具有相同數 目之田U載ί皮之相連群組可藉由使實體副載;皮索引以每一群 組内之可用之信標符號的數目為模來判定索引。在608 處可使用所判定之群組及/或虛擬副載ί皮索引來辨別關 於^ ^ #U之找。如所提及,可以重複方式傳輸利用副 125846.doc -25- 200828851 載波索引之靜態信標碼,其中分組或動態資訊可改變或保 持歷時每一信標符號週期。 、將瞭解’根據本文中所描述之一或多個態樣,可作出關 :l擇或定待使用副載波分組或群組内之副載波的推 二-:本文所使用,術語”推斷"通常指代自如經由事件及/ 或貝料而捕獲之_組觀察來推論或推斷系統、環境及/或 使用者之狀悲的過程。舉例而言,推斷可用於識別特定情 $或動作,或可產生關於狀態之機率分布。推斷可為機率 ^的亦即’基於對貧料及事件之考慮而進行的關於感興 趣之狀態之機率分布的計算。推斷亦可指代用於由一組事 件及/或會料組成較高階事件之技術。無論事件在時間接 近性上是否緊密相關,且無論事件及資料是來自一個還是 若干事件及資料源,此推斷自一組觀察到之事件及/或已 儲存之事件資料產生新事件或動作之構造。 根據κ例,上文呈現之一或多個方法可包括基於待發 • $之動態f訊而作出關於選擇-或多個虛擬副載波索引之 推斷。作為進-步說明,可作出關於類似動態資訊傳輸 及/或副載波分組之推斷。應瞭解,上述實例本質上為說 • 雜的且不欲限制可作出之推斷之次數或結合本文中所描 ' 述之各種實施例及/或方法而作出此等推斷之方式。 Θ 7為促進接收及解碼具有靜態及/或動態資訊之信標符 號之行動設備700的說明。在一實例中,行動設備7〇〇在 0匪通信網路中操作,其中例如,可在一超訊框中發送 -或多個信標符號。舉例而言,可週期性地及/或根據重 125846.doc -26- 200828851 複或無限碼來傳輸該等信標符號。行動設備7〇〇包含接收 姦702,該接收器7〇2接收來自(例如)接收天線(未圖示)之 信號,並在其上對所接收之信號執行典型動作(例如,濾 波放大4頻轉換,專等),且數位化所調節之信號以 獲得樣本。接收器702可為(例如)MMSE接收器,且可包含 解調變器704,該解調變器704可解調變所接收之符號並將 其提供至處理器706以用於通道估計。處理器7〇6可為專用 於分析由接收器702接收之資訊及/或產生用於由傳輸器 716傳輸之資訊的處理器、控制行動設備7〇〇之一或多個組 件之處理器及/或分析由接收器7〇2所接收之資訊、產生用 於由傳輸器716傳輸之資訊且控制行動設備7〇〇之一或多個 組件的處理器。 行動設備700可另外包含記憶體708,該記憶體7〇8操作 性地耦接至處理器706並可儲存待傳輸之資料、所接收之 資料、與可用通道相關之資訊、與所分析之信號及/或干 擾強度相關聯之資料、與所指派之通道、功率、速率或其 類似者相關之資訊及用於估計通道並經由該通道而傳達: 任何其他合適資訊。記憶體708可另外儲存與估計及/或利 用通道相關聯之協定及/或演算法(例如,基於效能、美於 容量,等等)。 土、 應瞭解,本文中所描述之資料儲存器(例如,記憶體 708)可為揮發性記憶體或非揮發性記憶體,或可包括揮# 性記憶體及非揮發性記憶體兩者。作為說明且非限制 揮發性記憶體可包括唯讀記憶體(r〇m)、可程式化 125846.doc -27· 200828851 (PROM)、電可程式化R〇m(EPROM)、電可擦PR〇M (EEPROM)或快閃記憶體。揮發性記憶體可包括隨機存取 記憶體(RAM),其充當外部快取記憶體。作為說明且非限 制,RAM可以許多形式得到,諸如,同步ram(SRAM)、 動態RAM(DRAM)、同步DRAM(SDRAM)、雙資料速率 SDRAM(DDR SDRAM)、增強型 SDRAM(ESDRAM)、同步 鏈路 DRAM(SLDRAM)及直接 Rambus RAM(DRRAM)。所 主張之系統及方法之記憶體708意欲包含(但不限於)此等或 任何其他適合類型之記憶體。 在一貝例中,接收器702進一步操作性地麵接至動態信 標資料解譯器710,該動態信標資料解譯器71〇可至少部分 地藉由識別副載波群組(用於傳輸信標符號之副載波為其 一部分)而促進自一或多個信標符號解碼動態資料。另 外,在一實例中,接收器702可操作性地耦接至靜態信標 貧料解譯器712,該靜態信標資料解譯器712可至少部分地 基於副載波群組内之副載波索引而自信標符號解碼靜態資 料。根據另一實例,應瞭解,解譯器71〇及712亦可具有相 反功能性。如所描述,行動設備7〇〇可接收信標符號,且 可利用動態信標資料解譯器710來判定用於傳輸信標符號 之副載波的副載波群組。在一實例中,此可由判定或已知 副載波之分組且基於查找表或藉由用給定群組中之副載波 之數目整除實際副載波索引而判定所選擇之群組的動態信 標資料解譯器710來辨別。此外,舉例而言,可藉由 靜態信標資料解譯器712以獲得群組内之副载波索引(例 125846.doc -28- 200828851 如,虛擬副載波索引)而自信標符號辨別靜態信標資料, 該靜態信標資料可藉由查找表或採取使實際實體副載波索 引以每一副載波群組中之副載波之數目為模而判定,其中 該等群組具有相等數目之可使副載波。應瞭解,在一實例 中,行動設備700可包含靜態信標資料解譯器712或動態信 標資料解譯器710及/或可涉及解譯資料類型中之僅一者。 因此,舉例而言,靜態及動態資訊可為不相關聯的或由不 同設備獨立地處理。 行動設備700亦進一步包含調變器714及傳輸器716,該 傳輸器716可將通信信號傳輸至(例如)基地台、另一行動設 備等。如前文描述,在一實例中,行動設備7〇〇可自一或 多個信標符號傳輸器接收信標符號資訊並將信標符號資訊 提供至一或多個其他信標符號傳輸器以促進有效解碼信標 符號中之動態及/或靜態資料。雖然將動態信標資料解譯 器710、靜態信標資料解譯器712及/或調變器714描繪為獨 立於處理器706,但應瞭解動態信標資料解譯器71〇、靜態 信標資料解譯器712及/或調變器714可為處理器7〇6或許多 處理器(未圖示)之部分。 圖8為促進傳輸包含靜態及動態資料之一或多個信標符 號的系統800的說明。舉例而言,系統8〇〇可在〇FDM通信 網路中操作,其中可使用一個或大體上一個副載波而在超 訊框之符號週期中發送信標符號。系統800包含基地台 8〇2(例如’存取點…),該基地台802具有經由複數個接收 天線806而自一或多個行動設備804(及可解調變信號之解 125846.doc -29- 200828851 調έ:益812)接收彳§號之接收器81 〇及經由傳輸天線而傳 輸至一或多個行動設備8〇4之傳輸器824。舉例而言,傳輸 器824可傳輸與基地台802相關之一或多個信標符號。信標 符號可識別關於基地台802及/或其一或多個扇區之資訊(在 靜態及/或動態資料内)。舉例而言,信標符號可用以識別 基地台8G2及/或扇區;另外’在—實例中,信標符號可為 • 跨越複數個信標符號之信標訊息或碼之部分;此在一實例 中亦可週期性地傳輸。舉例而言’信標符號可由調變器 822调欠至頻域,且使用傳輸器824由—或多個傳輸器天線 808傳輸。 舉例而t,基地台802可藉由製衡〇everage)信標符號指 派器820選擇指示用於傳輸信標符號之所要資訊之副載波 索引而發送靜態信標碼資訊。另外,基地台8〇2可(諸如)藉 由利用副載波群組選擇器818選擇用於發送信標符號之副 載波群組而以信標符號發送動態資訊;可在每一可使用副 # 餘群組中找到選定之副載波索引(諸如,虛擬副载波/ 且利用選定之群組中之副載波來傳輸信標符號。因此,信 標符號指派器820可在用於纟送信標符號之選定之副載波 群、-且内疋位所要副載波索引。如前文描述,選定之群組可 , ㈣額外動態或漸進式資訊。另外或其他,副載波群組選 擇器㈣及信標符號指派器㈣中之某些或全部可常駐於處 理A 814中或由處理器814實施。此外,記憶體川可包含 用以促進前述功能性之指令。此外,舉例而言,記憶體 816亦可包含關於用於傳輪信標符號之副載波群組及群組 225846.doc -30· 200828851 内之副載波索引的資訊。 圖9展示實例無線通信系統9〇〇。為簡潔起見,無線通信 系統900描繪一基地台91〇及一行動設備95〇。然而,應瞭 解,系統900可包括一個以上基地台及/或一個以上行動設 備,其中額外基地台及/或行動設備可大體上類似於或不 同於下文中所描述之例示性基地台91〇及行動設備95〇。另 ’ 外,應瞭解,基地台910及/或行動設備950可使用本文中 所描述之系統(圖1至圖3及圖7至圖8)、技術/組態(圖句及/ 或方法(圖5至圖6)以促進在其之間的無線通信。 在基地台910處’許多資料流之訊務資料自資料源912提 供至傳輸(TX)資料處理器914。根據實例,每一資料流可 經由各別天線而傳輸。TX資料處理器914基於經選擇以用 於每一資料流之特定編碼機制而格式化、編碼及交錯該訊 務資料流以提供經編碼之資料。 每一資料流之經編碼之資料可使用正交分頻多工 參 (0FDM)技術而以導頻資料多工化。另外或替代地,導頻 符號可為被分頻多工(FDM)、分時多工(TDM)或分碼多工 (CDM)。導頻資料通常為以已知方式處理之已知資料樣 • 式’且可在行動設備950處用於估計通道響應。經多工之 - 導頻及每一資料流之經編碼之資料可基於經選擇以用於彼 資料流之特定調變機制(例如,二元移相鍵控(BPSK)、正 交移相鍵控(QPSK)、Μ移相鍵控(M-PSK)、Μ正交調幅(M-QAM)等)而調變(例如,符號映射)以提供調變符號。可由 處理器930執行或提供之指令來判定每一資料流之資料速 125846.doc • 31 · 200828851 率、編碼及調變。 可將用於資料流之調變符號提供至ΤΧ ΜΙΜΟ處理器 920,該1又]^1]\4〇處理器920可進一步處理該等調變符號 (例如,用於OFDM)。ΤΧ ΜΙΜΟ處理器920接著將個調變 符號流提供至個傳輸器(TMTR)922a至922t。在各種實施 例中,ΤΧ ΜΙΜΟ處理器920將波束成形權重應用至資料流 之符號及天線(正自該天線傳輸符號)。 每一傳輸器922接收並處理各別符號流以提供一或多個 類比信號並進一步調節(例如,放大、滤波及增頻轉換)該 等類比信號以提供適用於經由ΜΙΜΟ通道傳輸之經調變之 信號。此外,來自傳輸器922a至922t之馬個經調變信號分 別自iVr個天線924a至924t傳輸。 在行動設備950處,馬個天線952a至952r接收所傳輸之 經調變之信號,且來自每一天線952之所接收之信號被提 供至各別接收器(RCVR)954a至954r。每一接收器954調節 (例如,濾波、放大及降頻轉換)各別信號、數位化經調節 之信號以提供樣本,並進一步處理樣本以提供相應"所接 收”之符號流。 RX資料處理器960可基於特定接收器處理技術接收並處 理來自%個接收器954之馬個所接收之符號流以提供%個 ”經偵測”之符號流。RX資料處理器960可解調變、解交錯 並解碼每一經偵測之符號流以恢復資料流之訊務資料。由 RX資料處理器960進行之處理與由基地台910處之TX ΜΙΜΟ處理器920及TX資料處理器914執行之處理互補。 125846.doc -32- 200828851 如上文論述,處理器970可週期性判定將使用哪一預編 碼矩陣。此外,處理器970可公式化包含矩陣索引部分及 秩值部分之反向鏈路訊息。 反向鏈路訊息可包含關於通信鏈路及/或所接收之資料 肌之各種類型之貧訊。反向鏈路訊息可由τχ資料處理器 * 938(其亦接收來自f料源咖之許多f料流的訊務資料)處 -理、由調變器980調變、由傳輸器95牦至954r調節並傳輸 回基地台910。 •纟基地台9】。處’來自行動設備95。之經調變之信號由天 線924接收、由接收器922調節、由解調變器94〇解調變且 由RX資料處理态942處理以擷取由行動設備95〇傳輸之反 向鏈路訊息。此外,處理器93〇可處理所擷取之訊息以判 定哪一預編碼矩陣將用於判定波束成形權重。 處理器930及970可分別指導(例如,控制、協調、管理 等)在基地台910及行動設備95〇處之操作。各別處理器93〇 _ 及970可與儲存程式碼及資料之記憶體932及972相關聯。 處理器930及970亦可執行計算以分別推導用於上行鏈路及 下行鏈路之頻率及脈衝響應估計。 應理解,可以硬體、軟體、勃體、巾間軟體、微碼或其 任何組合來實施本文中所描述之實施例。對於硬體實施, 可將處理單70實施於以下各物内:一或多個特殊應用積體 電路(ASIC)、數位信號處理器(DSp)、數位信號處理設備 (DSPD)、可程式化邏輯設備(pLD)、場可程式化閘陣列 (FPGA)、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處理器、經設計 125846.doc -33- 200828851 =行本文中料述之功㈣其他電子單元,或其組合。 二體、中間軟體或微碼、程式碼或媽段實施 可讀媒體中。碼段可表干Π:諸如儲存組件之機器 了表不㈣、函數、子程式、程式、常 …子常用程式、模組、套裝軟體、類,或指令、資 料結構或程式敍述之任人 ^ 、 一 任打、、且δ。可稭由傳遞及/或接收資 訊、貧料、51數、參數或記憶體内容而將碼段搞接至另一
碼段或硬體電路。可使隸何適合之方式(包括記憶體共 用、訊息傳遞、符記傳遞、網路傳輸等)來傳遞、轉發或 傳輸資訊、引數、參數、資料等。 對於軟體實施,可由執行本文中所描述之功能的模組 (例如’程序、函數等)實施本文中所描述之技術。軟體碼 可儲存於記憶體單元中並由處理器執行。記憶體單元可實 紅於處理$内或處理H外,在實施於處理器外之狀況下, 记憶體可經由此項技術中已知之各種方式而通信地耦接至 處理器。 一參看圖10,說明在無線通信系統中廣播表示靜態及動態 資訊之信標符號的系統1000。舉例而言,系統1000可至少 部分地常駐於基地台内。應瞭解,系統1000可被表示為包 括功能區塊,該等功能區塊可為表示由處理器、軟機或其 組合(例如,韌體)實施之功能的功能區塊。系統1000包括 可結合地作用之電組件的邏輯分組i002。舉例而言,邏輯 分組1002可包括用於選擇用於傳輸信標符號之副載波群組 的電組件1004。舉例而言,用於在無線通信系統中通信之 125846.doc -34- 200828851 頻寬可包含可經調節以指示資訊的複數個副載波。如所描 述,信標符號可在該等副載波中一個或大體上一個上發送 以提供具有關於信標或傳輸實體之資訊的強信號。該等副 載波可被分割成群組以允許發送額外資訊;就此而言,電 組件1004可選擇該等群組中之一者以傳輸信號。此外,邏 輯分組1002可包含用於在副載波群組内選擇用於傳輸信標 符號之副載波索引的電組件丨006。如前文所述,此可表示 額外資訊,諸如靜態信標符號資訊。在一實例中,信標訊 息可作為複數個重複碼序列而發送。就此而言,資訊可由 接收器儲存並積累。另外,舉例而言,每一副載波群組可 具有所要索引,使得由電組件10〇4為每一符號選擇之群組 可指示可隨每一信標符號改變的額外資訊。因此,邏輯分 組1002可包括用於在選定之群組的選定之副載波索引上傳 輸信標符號的電組件1008,該副载波索引及群組分別指示 第一及第二資訊。資訊之接收器可解碼第一及第二資訊, 且必要時利用該等資訊。另外,系統〗〇⑽可包括保留用於 執行與電組件1004、1006及1〇〇8相關聯之功能的指令的記 憶體1010。雖然將電組件1004、1006及1〇〇8展示為在記憶 體1〇1〇外部,但應理解,電組件1〇〇4、1〇〇6及1〇〇8中之一 或多者可存在於記憶體1010内。 參看圖11,說明接收並解碼包含靜態及動態漸進式資訊 之佗軚付號的系統11 00。舉例而言,系統i丨〇〇可常駐於行 動没備内。如所描繪,系統i〗00包括可表示由處理器、軟 體或其組合(例如,韌體)實施之功能的功能區塊。系統 125846.doc -35- 200828851 1100包括促進接收及解碼信標符號之電組件的邏輯分电 1102。邏輯分組11G2可包括用於判定㈣信標符號之副載 波的電組件1104。舉例而言,如參看先前圖式所描述,系 統謂可使用群組内之副載波索引來呈現至少兩個資料 點。副載波可以許多方式來判定(例如,錢查找表,或 在群組為相連的且具有相同數目之副載波的情況下,採取 使實際副載波位置以每—群組中之副載波之數目為模)。 此外’邏輯分組1102可包括用於判定用於信標符號之副載 波群組的電組件1106。所使用之群組可指示可關於每__ 標符號而改變之額外資訊。因此,在一實例中,藉由選擇 副載波而傳送之靜態資訊可為用於識別扇區之順序信標碼 資訊。此外’邏輯分組1102可包含用於基於副載波來恢復 第一資訊的電組件1108。如所描述,此可為傳輸以傳送多 個部分信標訊息的週期性信標符號資訊。另外,舉例而 言,此可為在同一副載波上傳輸以允許容易地識別傳輸器 之大體上相同的符號。又,邏輯分組1102可包括用於基於 副載波群組來恢復第二資訊的電組件i i 10。因為選定之副 載波可出現於每一群組中,所以所選擇之群組可關於每一 符號而敘變。因此,就此而言,可以信標發送動態或漸進 式資訊。另外,系統丨100可包括保留用於執行與電組件 1104、1106、11〇8及111〇相關聯之功能的指令的記憶體 1112。雖然將電組件1104、11〇6、1108及111〇展示為在記 憶體1112外部,但應瞭解電組件1104、1106、11〇8及mo 中之一或多者可存在於記憶體1112内。 125846.doc -36 - 200828851 上文所述之内容包括一或多個實施例之實例。當然, 可能描述用於描述前述實施例之目的之組件或方法之每 可預期組合,但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可認識到各種實施例 之許多其他組合及排列為可能的。因此,所描述之實施例
意欲包含屬於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之精神及範疇之所有H 變更、修改及變化。此外,就術語”包括,,用於實施方式或 I請專利範圍的程度而言,此術語意欲以類似於術語,,包 各之方式(如”包含”用作請求項中之過渡詞時所解釋)而為 包括性的。 # 【圖式簡單說明】 圖1為根據本文中所陳述之各種態樣之無線通信系統的 說明。 圖2為用於在無線通信環境内使用之實例通信裝置的說 明。 圖3為實現傳輸具㈣態及動態資訊之信標符號的實例 無線通信系統的說明。 圖4為在無線通信系統中利用之實例超訊框及符號週期 的說明。 圖5為促進傳輸具有漸進式及靜態資訊之信標符號之實 例方法的說明。 圖6為促進自信標符號接收並解碼靜態及動態資訊之實 例方法的說明。 圖為促進接收具有兩個資訊點之信標符號之實例行動 設備的說明。 125846.doc -37- 200828851 圖8為促進在副載波群組内之副载波上廣播信標符號之 實例系統的說明。 圖9為可結合本文中所描述之各種系統及方法而使用之 實例無線網路環境的說明。 圖10為在副載波群組内之副載波上傳輸信標符號之實例 • 系統的說明。 • 圖11為接收具有靜態及動態資料之複數個信標符穿之^ 例系統的說明。 ' •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0 102 104 106 108 110 112
114 116 118 120 122 124 126 200 125846.doc 無線通信系統 基地台 天線 天線 天線 天線 天線 天線 行動設備 前向鏈路 反向鏈路 行動設備 前向鏈路 反向鏈路 通信裝置 -38- 200828851 202 副載波群組界定器 204 信標符號指派器 206 傳輸器 300 無線通信系統 302 基地台 304 行動設備 306 副載波群組界定器 308 信標符號指派器 310 靜態資料解譯器 312 動態資料解譯器 400 頻寬 402 符號週期 404 信標符號 406 符號週期 408 信標符號 410 符號週期 412 信標符號 414 超訊框 700 行動設備 702 接收器 704 解調變器 706 處理器 708 記憶體 710 動態信標資料解譯器 125846.doc 39· 200828851
712 靜態信標資料解譯器 714 調變器 716 傳輸器 800 系統 802 基地台 804 行動設備 806 接收天線 808 傳輸天線 810 接收器 812 解調變器 814 處理器 816 記憶體 818 副載波群組選擇器 820 信標符號指派器 822 調變器 824 傳輸器 900 無線通信系統 910 基地台 912 資料源 914 傳輸(TX)資料處理器 920 ΤΧ ΜΙΜΟ處理器 922a 傳輸器(TMTR) 922t 傳輸器(TMTR) 924a 天線 -40- 125846.doc 200828851
924t 930 932 936 938 940 942 950 952a 952r 954a 954r 960 970 972 980 1000 1002 1004 1006 1008 天線 處理器 記憶體 資料源 ΊΓΧ資料處理器 解調變器 RX資料處理器 行動設備 天線 天線 接收器(RCVR) 接收器(RCVR) RX資料處理器 處理器 記憶體 調變器 系統 邏輯分組 用於選擇用於傳輸信標符號之副載 波群組的電組件 用於在副載波群組内選擇用於傳輸 信標符號之副載波索引的電組件 用於在選定之群組的選定之副載波 索引上傳輸信標符號的電組件 125846.doc -41 · 200828851 1010 記憶體 1100 系統 1102 邏輯分組 1104 用於判定用於信標符號之副载波的 電組件 1106 用於判定用於信標符號之副載波群 組的電組件 1108 用於基於副載波來恢復第一資訊的 電組件 1110 用於基於副載波群組來恢復第二資 訊的電組件 1112 記憶體 125846.doc -42·

Claims (1)

  1. 200828851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使用—包括複數個副載波之符號經由一信標符號來 傳輸一第一組資訊資料及一第二組資訊資料之方法,其 包含: 〃 將該複數個副載波分割成複數個副載波群組,每一群 組包括許多副載波; 根據該第一組資訊資料而自該複數個副載波群組選擇 一副載波群組; 根據該第二組資訊資料而在該選定之群組内選擇一用 於傳輸一信標符號之副載波索引;及 在該選定之群組的該選定之副載波索引上傳輸該信標 符號。 2·如明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群組分割為固定的。 3·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中該複數個群組為相連的,且 含相同數目之可用副載波。 4·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副載波索引及/或該群組係基 於一信標編碼機制而選擇。 5·如清求項4之方法,其中該信標編碼機制為一最大距離 可分(MDS)機制或一李德所羅門編碼機制。 6·:請求項i之方法,其中該第二組資訊資料係關於一信 t訊息之靜態資料,且該第一組資訊資料係關於獨立動 態資訊。 7 · 種無線通信裝置,其包含: 至夕處理器,其經組態以選擇一用於傳輸靜態信標 125846.doc 200828851 資料之副載波索引及一包含一對應索引之副載波群組, 該群組選擇指示動態信標資料;及 一記憶體,其耦接至該至少一處理器。 8·如請求項7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至少一處理器經進 一步組態以在該選定之群組的該選定之副載波索引上傳 輸一信標符號。 9·如明求項7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副載波群組關於一 總數之可用副載波而為相連的。 10·如請求項7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靜態信標資料為一 週期性信標碼之一部分,該信標碼包含複數個信標符 號。 11. 如請求項10之無線通信褒置,其中該動態信標資料可根 據該選定之群組來改變而與該週期性信標碼無關。 12. 如請求項7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副載波索引及/或該 群組係至少部分地基於一信標編碼機制而選擇。 η.如請求項12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信標編碼機制為一 最大距離可分(M D S)機制或_李德所羅門編碼機制。 14. 一種用於在—信標碼中傳輸靜態及動態資料之無線通信 裝置,其包含: 用於選擇一用於傳輸一仿 ^ ^知付唬之副載波群組的構 件; 用於在該副載波群組内選 田认扁认斗/ ^、擇一用於傳輸該信標符號之 副載波索引的構件;及 用於在該選定之群組的該 、疋之田彳载波索引上傳輸該 125846.doc 200828851 信標符號的構件,該副載波索引及該群組分別指示第一 資訊及第二資訊。 15·如請求項14之無線通信裝置,其進一步包含: 用於基於一第一編碼機制來編碼該第一資訊以產生第 一經編碼之資料的構件;及 用於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第一經編碼之資料來選擇該副 載波的構件。
    16·如請求項15之無線通信裝置,其進一步包含: 用於基於一第二編碼機制來編碼該第二資訊以產生第 一^經編碼之資料的構件;及 用於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第二經編碼之資料來選擇該群 組的構件。 17.如清求項14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副載波群組為複數 個群組之部分,該複數個群組為相連的且包含相同數目 之可用副載波。 18·如請求項14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副載波索引及/或該 副載波群組係基於-信標編碼機制而選擇。 " 19·如請求項斷無線通信裝置,其巾該信標編碼機制為— 取大距離可刀(MDS)機制或—李德所羅門編碼機制。 20· —種電腦程式產品,其包含·· 一電腦可讀媒體,其包含: 用於使至少-電腦將複數個副載波分割成複數 載波群組的程式石馬,每一群組包括許多副載波;田 用於使該至/ ί;腦根據第一組資訊資料而自該複 125846.doc 200828851 數個副載波群組選擇一副載波群組的程式碼;及 用於使該至少一電腦根據第二組資訊資料而在該選 定之群組内選擇一用於傳輸一信標符號之副載波索引 的程式碼。 21 ·如明求項20之電腦程式產品,該電腦可讀媒體進一步包 3用於使該至少一電腦在該選定之群組的該選定之副載 •波索引上傳輸該信標符號的程式碼。 22.如請求項20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第二組資訊資料係 關於-信標訊息之靜態資料’且該第_組資訊資料係關 於獨立動態資訊。 23· —種無線通信裝置,其包含: 一處理器,其經組態以: 選擇一用於傳輸一信標符號之副載波群組; 在該副載波群組内選擇一用於傳輸該信標符號之副 載波索引;及 • *在該選定之群組的該選定之副載波索引上傳輸該信 私苻號,該副載波索引及該群組分別指示第一及第二 資訊;及 ‘ 一記憶體,其耦接至該處理器。 ,24· -種用於解碼包括資訊之若干信標符號之方法, 含: ’、 接收一信標符號; 判定一用於傳輸該信標符號之副载波群組,其中該群 組為關於一總數之可用副載波之複數個群組的部分/及 125846.doc 200828851 在該副載波群組内判定一用於傳輸該信標符號之副載 波索引。 25. 如睛求項24之方法,該所使狀㈣波群組係藉由採取 用該複數個群組中之每-群組中之副載波的數目來整除 -對應於該副載波的該總數之可關載波上之實際副載 波索引而判定。 26. 如請求項24之方法’該所使用之副載波係藉由採取使一 對應於該副載波的該轉數 數之可用副載波上之實際副載波 索引以該複數個群組中之每一 心母群組中之副載波的數目為 模而判定。 27·如請求項24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基於該副載波來獲得至少—非二元符號;及 解碼β亥至;一非二元符號以恢復資訊。 28·如請求項27之方法,該至少一 一 非一元符號為一信標信號 之一部分。 29·如請求項24之方法,盆 一 一、 八進步包含部分地基於該所使用 之副載波群組來解碼動態資訊。 30. —種無線通信裝置,其包含: 处里》其經組態以判定一用於傳輸-信標符 副载波且判定該副載波所屬之—副載波群組;及 一圮憶體,其耦接至該至少一處理器。 31. 如請求項30之無線通信裝置, / t、 該至少一處理器經進一步 、、且怨以至少部分地基於該 一 #刦疋之副載波群組來恢復第 一貧訊。 125846.doc 200828851 32·如請求項31之無線通信裝置,該至少一處理器經進一步 組癌以至少部分地基於該所判定之副載波來恢復第二資 訊0 33·如請求項32之無線通信裝置,該第一資訊為可改變每一 信標符號之動態資訊,且該第二資訊為靜態資訊,該靜 態資訊為在一多符號信標訊息中之一信標符號。 34. 如明求項30之無線通信裝置,該至少一處理器經進一步 組態以根據一最大距離可分(MDS)碼或一李德所羅門碼 來解碼該信標符號。 35. —種用於解碼一信標符號之多個資訊類型之無線通信裝 置,其包含: 用於判定一用於一信標符號之副載波的構件; 用於判定一用於該信標符號之副載波群組的構件; 用於基於該副載波來恢復第一資訊的構件;及 用於基於該副載波群組來恢復第二資訊的構件。 36. 如請求項35之無線通信裝置,該所使用之副載波群組係 藉由採取用複數個群組中之每—群組中之副載波的數目 來整除對應於該副載波的總數之可用副載波上之一實際 副載波索引而判定。 37. 如請求項35之無線通信裝置,該所使用之副載波係藉由 採取使對應於該副載波的總數之可用副載波上之一實際 副載波索引以複數個群組中之每—群組中之副載波的: 目為模而判定。 38·如請求項35之無線通信裝置,其進一步包含·· 125846.doc 200828851 用於基於該副載波來獲得至少一非二元符號的構 件;及 用於解碼該至少一非二元符號以恢復資訊的構件。 39.如請求項38之無線通信裝置,該至少一非二元符號為一 信標信號之一部分。 40·如請·求項39之無線通信裝置,該信標信號對應於一最大 距離可分(MDS)碼或一李德所羅門編碼機制。 41·如請求項35之無線通信裝置,其進一步包含部分地基於 該所使用之副載波群組來解碼動態資訊。 42· —種電腦程式產品,其包含: 一電腦可讀媒體,其包含: 用於使至少一電腦接收一信標符號的程式碼; 用於使該至少一電腦判定一用於傳輸該信標符號之 副載波群組的程式碼,其中該群組為關於一總數之可 用副載波之複數個群組的部分;及 用於使該至少一電腦在該副載波群組内判定一用於 傳輸該信標符號之副載波的程式碼。 4 3.如接杰话n 兩⑽< 、
    一種無線通信裝置,其包含·· 一處理器,其經組態以: 判定一用於一信標符號之副載波; 判定一 判定一用於該信標符號之副載波群組; 125846.doc 200828851 基於該副載波來恢復第一資訊;及 基於該副載波群組來恢復第二資訊; 一記憶體,其耦接至該處理器。
    125846.doc
TW096140454A 2006-10-26 2007-10-26 Progressive information beacon symbols TW200828851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86311906P 2006-10-26 2006-10-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28851A true TW200828851A (en) 2008-07-01

Family

ID=39325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40454A TW200828851A (en) 2006-10-26 2007-10-26 Progressive information beacon symbols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8908613B2 (zh)
EP (1) EP2080338A2 (zh)
JP (1) JP5231435B2 (zh)
KR (2) KR101365131B1 (zh)
CN (1) CN101529843B (zh)
BR (1) BRPI0717728A2 (zh)
CA (1) CA2664672A1 (zh)
RU (1) RU2419221C2 (zh)
TW (1) TW200828851A (zh)
WO (1) WO2008051965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663019A1 (en) * 2006-10-19 2008-04-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con cod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CA2666303C (en) * 2006-11-06 2013-06-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ell search based on beac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90074094A1 (en) * 2007-09-14 2009-03-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con symbols with multiple active subcarrier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KR20100009617A (ko) * 2008-07-20 2010-01-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단편화를 이용한 비콘 전송 방법
US8599768B2 (en) * 2009-08-24 2013-12-03 Intel Corporation Distributing group size indications to mobile stations
PL2505028T3 (pl) * 2009-11-27 2020-11-16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Komunikacja urządzenie do urządzenia
KR101270021B1 (ko) * 2010-08-12 2013-05-31 아주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직교주파수분할다중 기반 다중접속방법 및 이를 제어하는 통신장치
CN105765981A (zh) 2013-11-29 2016-07-13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广播信号的设备、接收广播信号的设备、发送广播信号的方法和接收广播信号的方法
EP3117619A4 (en) * 2014-03-10 2017-10-25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broadcast signals,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broadcast signals,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broadcast signals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broadcast signals
CN106464627B (zh) * 2014-06-11 2020-03-3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处理前导码序列的方法、无线设备、前导码接收机、网络节点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7413672B2 (ja) * 2019-07-25 2024-01-1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無線送信機、無線受信機、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18032A (en) * 1987-09-14 1989-04-04 Thomas John V Anti-theft locking device
JPH05276211A (ja) * 1992-03-26 1993-10-22 Yuseisho Tsushin Sogo Kenkyusho ディジタル信号の階層化変調方式
US5327752A (en) * 1992-06-01 1994-07-12 Kensington Microwave Limited Computer equipment lock
JP3346097B2 (ja) * 1995-05-23 2002-11-18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多層架橋高分子粒子の製造方法
JP2804258B2 (ja) 1995-12-12 1998-09-2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ディジタル通信装置
SE517197C2 (sv) * 1999-04-15 2002-05-07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Adaptiv sektorindelning
JP2001148678A (ja) 1999-11-19 2001-05-29 Yrp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Key Tech Res Lab Co Ltd マルチキャリア通信装置
US6389853B1 (en) * 2000-01-13 2002-05-21 Dell Usa, L.P.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ring the theft of a computer
US6305197B1 (en) * 2000-01-14 2001-10-23 Chong-Kuan Ling Cable combination lock
US6205824B1 (en) * 2000-01-31 2001-03-27 Jin Tay Industries Co Ltd Lock with a fastening cable
US7224741B1 (en) * 2000-07-24 2007-05-29 Zion Hada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US7366200B2 (en) 2002-08-26 2008-04-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con signaling in a wireless system
US7092353B2 (en) * 2003-10-17 2006-08-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arrier search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7453912B2 (en) 2004-04-15 2008-11-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between multiple carriers based on signal energy measurements
CN1998252B (zh) * 2004-04-15 2010-04-2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通信系统分阶段部署的方法和装置
CN1691659B (zh) * 2004-04-23 2012-01-18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在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用于同步的方法
US20060081021A1 (en) * 2004-10-20 2006-04-20 Acco Brands, Inc. Security device including linearly moving memb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309853A1 (en) 2010-12-09
JP5231435B2 (ja) 2013-07-10
CA2664672A1 (en) 2008-05-02
WO2008051965A3 (en) 2008-10-02
BRPI0717728A2 (pt) 2013-10-22
EP2080338A2 (en) 2009-07-22
KR101365131B1 (ko) 2014-02-20
CN101529843B (zh) 2013-02-13
CN101529843A (zh) 2009-09-09
KR20090084894A (ko) 2009-08-05
WO2008051965A2 (en) 2008-05-02
RU2009119746A (ru) 2010-12-10
KR20120033343A (ko) 2012-04-06
US8908613B2 (en) 2014-12-09
RU2419221C2 (ru) 2011-05-20
JP2010508714A (ja) 2010-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828851A (en) Progressive information beacon symbols
CN105432050B (zh) 使用用于多址wlan通信系统的后向兼容前置码格式的装置和方法
JP7404334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での高解像度csi報告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US9544776B2 (en)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dedicated reference signals
TWI436613B (zh) 在無線通訊中多工解調參考信號
CA2750105C (en) Antenna virtualiz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TW201136271A (en)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efficient decoding
JP2010502118A (ja) フレキシブルなパイロット・パターン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WO2013067828A1 (zh) 信息发送及盲检方法和设备
CN102934502A (zh) 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MX2009001824A (es) Adquisicion en sistemas de acceso multiple por division de frecuencia.
TW200838173A (en) Pilot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W200926725A (en) Beacon symbols with multiple active subcarrier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18028689A1 (zh) 一种系统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TW200828905A (en) Beacon symbol orthogonalization
CN102972064A (zh) 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TW201110781A (en)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resource selection
JP5048789B2 (ja) 利用可能なリンク割り当てブロックのサブセットの復調
KR20220049222A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 링크 채널 송신 방법 및 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