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806904A - Power transmission belt and a process for its manufacture - Google Patents

Power transmission belt and a process for its manufactur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806904A
TW200806904A TW096119681A TW96119681A TW200806904A TW 200806904 A TW200806904 A TW 200806904A TW 096119681 A TW096119681 A TW 096119681A TW 96119681 A TW96119681 A TW 96119681A TW 200806904 A TW200806904 A TW 20080690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lubricant
component
internal lubricant
brai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196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oseph Raleigh Duke Jr
Tao Yu
Original Assignee
Gat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tes Corp filed Critical Gates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8069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06904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29/00Producing belts or bands
    • B29D29/08Toothed driving bel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00Driving-belts
    • F16G1/28Driving-belts with a contact surface of special shape, e.g. tooth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5/00V-belts, i.e. belts of tapered cross-section
    • F16G5/20V-belts, i.e. belts of tapered cross-section with a contact surface of special shape, e.g. tooth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eatments For Attaching Organic Compounds To Fibrous Good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Treatments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Description

200806904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具有顯示出高耐磨性的動力傳送表 面之環形帶,且更特定言之,本發明係關於環形齒狀帶 (toothed be 11)以及製造該等帶之方法,該等環形齒狀帶 具有沿帶之齒及脊面部分(land port ion)的至少外部表 面而緊密定位之編織物覆蓋元件(fabric CQVe;r element) ’且具有存在於編織物覆蓋元件之至少一部分内 的潤滑劑,且視需要包括編織物覆蓋元件之外部表面的至 少一部分上的潤滑劑。 【先前技術】 包括V形帶、V形肋狀帶及平帶以及諸如同步帶或確動 皮帶(timing belt)及其類似物之齒狀帶的環形帶用於各 種應用中。包括齒狀帶或同步帶、v形帶及¥形肋狀帶二 動力傳送帶之實施例揭示於美國專利第3, 138, 962號、第 3, 200, 180 號、第 4, 330, 287 號、及第 4, 332,’576 號^中。 製造該等帶之方法之實施例揭示於如上文所指示之美國 專利第3,20G,副號以及美國專利第3 772 929號鱼第 4册〇66, 732號中。此等專利參考僅為各種類型之動力傳送 帶及其已知成形技術的實施例。 通常包含一彈性體主體部分、-本質上不可延伸之增強 構件及以預定間距沿帶之下侧延伸之複數個傳動齒的齒 狀帶㈣是被用在高溫 '高速、及/或高負載環境+,包 括各種工業及汽車驅動系統。在汽車應用卜存在日益增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09/96119681 5 200806904 产下赤试热ί來恐馬之負載下且在約12 0 °C之平均操作溫 二1仃之齒狀帶的需求。該等應用之操作溫度要求 在不久的將來預期達到15(TC或15(TC以上。 ==負载、高溫、及"戈高速條件下,環形齒狀帶 j裘為常見的;齒上之顯著剪應力常常導致裂痕產生 W貝€耐磨編織物覆蓋元件已被用在該等帶之齒及脊 面部^上二以保護彈性體齒免受該等應力。然而,在一些 f求〜別n之應用中’僅僅此修改未被證明為完全令人滿 :的在長期尚負载或高速操作下,該等編織物覆蓋物傾 向於磨損’從而導致尺寸改變及/或過早的帶失效。此外, 在該等構造中存在以下趨勢:下方帶彈性體在固化製程期 Ί及/或在“作蚪移動穿過編織物覆蓋物之編織,及/戋編 „於長時間使用而磨損,且因此將下方帶彈性 版之某部分呈現於帶的動力傳送表面處。此相對較高摩擦 ,數之材料在帶之動力傳送表面處的存在導致在帶操作 參蚪於I-鏈輪界面處產生較高噪音及摩擦熱。噪音產生被 視為極不合需要的,且摩擦熱產生及熱累積減少帶之壽 命。 s針,習知帶操作中常見的澡音產生及/或摩擦熱累積問 題而提出之一種解決方法已減小帶之動力傳送表面之有 效摩擦係數。該方法涉及自帶之表面附近(表面與鏈輪齒 接觸之處)隔離或移除盡可能多的彈性體。該方法在(例如) 美國專利第3, 964, 328號中被採用,其中耐磨編織物覆蓋 物之外σ卩表面翻:由黏附至該外部表面的彈性體不可透過 3 _發明說明書(補件)/9_61 j遍 6 200806904 材^結合層的存在而得簡持為無帶彈性體。 第一種方去已在耐磨編織物覆蓋元件之上併入相對較 純的聚四氟乙烯(PTFE,PQlytetrafl_ethylene)層, 以減j ▼之傳動表面之有效摩擦係數。
此外,針對改良帶之纖維布層之耐磨性的揭示於EP
mI之第三種方法已涉及將包括樹脂黏著劑成 刀、多成份、及氟樹脂粉末潤滑劑之混合物塗覆至該纖 維層之曝露表面,且亦塗覆至其第二、相對表面1 = 樹i旨粉末 >存在於第—與第二纖維表面處以及纖維層中處 於第一與第二表面之間的纖維之間。 此等針對環形帶構造中之隸或磨損、噪音及/或摩捧 熱f生之問題的方法中沒有—種方法被咸信為完全令人 :意=尤其在非常高貞載之應用卜在帶表面借助於編 ^勿復盍7〇件之外部表面上之抗磨性相對較差或低溫層 =層而維持無帶彈性體的情況下,高負載或高溫操作通 帛¥致;k層之剝落或熔融,從而導致帶之不合需要的尺寸 ^變及較差之齒,輪配合,且因此增加㈣音。此外,
Ik著塗佈層減少’編織物覆蓋物變得 致該層之損壞及帶彈性體之曝露。 輪取、,、¥ 併入耐磨編織物覆蓋元件之表面上的大致較純之p T F E 層雖然產生傳動表面處之減小之摩擦係數,但同樣地顯示 f非:差"之耐磨性,且因此將有可能隨著不斷的使用而自 π脫落;k而再_人使得耐磨編織物層被曝露且呈現與此相 關聯之併發問題。 μ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侧61_ 7 200806904 同樣地,將包含橡膠成份、樹脂黏著劑成份、及氟樹脂 知末潤滑劑其中之每一者的混合物併入動力傳送帶之纖 維層的兩個表面上及該纖維層内被咸信係不夠的。根據 EP 1’052, 425之教示的混合物至纖維層表面上之塗覆被 咸信導致實際潤滑物質在帶之動力傳送表面處及纖維層 自身内有限量之沈積’因為潤滑劑在估用空間之橡膠/樹 脂黏著劑混合物中得以維持於帶複合結構内。此外,咸俨 橡膠及樹脂黏著劑成份在所揭示混合物中之存在通常^ 防止纖維層内之潤滑物質到達動力傳送表面,以便有助於 =而=性。另外,由於氟樹脂粉末潤滑劑顯然被均勻地分 成份黏合劑中’且因此會在纖維層—帶彈性 ^界面處备現通常與帶之相對、動力 潤滑物質,因此,可以預期不合需要之潤滑物二= 可能存在於纖維層-帶彈性體界面處或 、^辰度 織物層與下方帶主體彈性體之黏著二編 因此,已知的環形帶構造或其製:、負面影響。 帶噪音、摩擦熱產生、尺寸不# /此有效地處理 題。 了不%疋性、及耐久性之組合問 【發明内容】 本發明在-具體财提供— 帶、平帶、V形帶或多V形肋 ^傳迗,,諸如齒狀 整體可撓之主體部分及一沿至少f盘二,力傳送帶具有一 傳送表面而延伸之編織物 ^磨損有關之帶的動力 度之至少-部分内的内部::劑且= 織物元件之總厚 /、中内。[5潤滑劑之至少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韻96119681 200806904 一部分在編織物元件内係呈_ 在本發明之另-具趙例中=么之形式。 法,其包含以下井驟Λ 供動力傳送帶之製造方 及載劑之混合物;以及允許載劑之至二=間滑劑 ;:调滑f之至少-部分形成編織物覆==
度的至一部分内之一或多個叢集。 手之、J 該=發:二又:具體例中’提供進-步包含以下步驟之 現内部潤滑劑在編織物元件内之濃户… 方式而塗覆包含内部潤滑劑之混人 又梯度之 較高濃度在編織物元件之界定帶:動力傳::潤滑劑的 2面處,且其通常較低之濃度在編織物元件之 至少一點處。 丁 <、、心与度内之 【實施方式】 ^ i ;;!"Ft ^w ^ ^ 理:在圖式中,相同數字;::一同=來闡_ 一 展示環形齒狀動力傳送帶ι〇。該帶包括 r _ ,、/、有由整體可撓材料形成之上覆索帶區 一overcord seetion)12及亦包含合適的整體可持材丄 16} 料n分復、▼品12及齒16中所利用之整體可撓材 = 皮此相容,且可為相同或不同類型之材料。在本 ^明之此具體财,“㈣與何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09/96119681 及/或習知彈性體均可用作上覆索帶⑽或歯心 200806904 中共同稱為“帶主體部分”)。合適可鑄彈性體之實施例 包括(但不限於)可鑄聚胺基曱酸酯(包括聚胺基曱酸酯、 聚胺基曱酸酯/脲、及聚脲)、塑性溶膠、有機溶膠、液態 _ 氯丁二烯、液態聚硫醚、液態橡膠、聚矽氧、環氧化物、 • 胺基甲酸乙酯、聚酯樹脂、聚瞇樹脂、及其類似物,以及 其中任兩者或兩者以上之摻合物。目前,聚胺基曱酸酯彈 性體由於其良好之抗張強度及抗磨性以及其令人滿意之 模數及彈性較之其他類型之可鑄彈性體通常為較佳的。可 _以任一習知方式製備該等聚胺基曱酸酯,諸如藉由使聚胺 基曱酸酯預聚物與增鏈劑(chain extending agent)及(視 需要)適量增塑劑或(必要時)其他成份化合。可利用於此 項技術中通常為已知之習知增鏈劑。 可用作可能享有本發明提供之益處的該等帶之帶主體 部分之不可鑄彈性體包括(例如):氯丁二烯橡膠(CR, chloroprene rubber)、丙烯腈丁二烯橡膠(NBR, •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rubber)、氫化 NBR(HNBR, hydrogenated NBR)、笨乙烯-丁二烯橡膠(SBR, styrene-butadiene rubber)、烧基化氯石黃化聚乙烯(ACSM, alkylated chlorosulfonated polyethylene)、表氯醇 (epichlorohydrin)、丁二稀橡膠(BR, butadiene _ rubber)、聚異戊二烯(包括天然橡膠(NR,natural rubber) 與合成聚異戊二烯)、及以乙丙三元共聚物彈性體(EPDM, ethylene propylene diene terpolymer elastoiner)為例 之乙烯-a -烯烴彈性體,以及前述各物中任兩者或兩者以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09/96119681 10 200806904 上的摻合物或混合物。大多數熱塑性彈性體亦被預想在此 情況内。 " 無論是可鑄彈性體還是不可鑄彈性體被用在組合物中 以形成帶之一或多個彈性體部分,該等組合物通常亦可包 括通常適用於所欲應用中之適量習知添加劑。因此,例 如,該組合物亦可包括每一百份橡膠約〇份(phr)至約5〇〇 phr ’或者約20 phr至約250 phr之量的增強、部分增強 或非增強填料;約0 phr至約30 phr或者約! phr至約 25 phr之量的一或多種增塑劑;(例如)約〇 phr至約 phr之固化有效量的一或多種硫化劑或固化劑,包括硫、 諸如過氧化物及電離輻射之自由基產生材料等等;約〇 Phr至約1〇〇 phr之量的一或多種輔劑或活化劑;及約〇 phr至約15 phr之量的一或多種抗降解劑等等。在本發 明之一具體例中,帶10之上覆索帶部分12及齒16至少 其中之一者由如在(例如)Whitfield之美國專利第 6’ 358’ 171號中所陳述的合適氫化丙烯腈丁二烯橡膠 (HNBR)組合物形成,該專利關於該等彈性體組合物之揭示 内谷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或者由諸如在(例如)Wu等 人之W009602584中所陳述之組合物的合適聚胺基甲酸酯 /脲組合物形成,該案之關於該等彈性體組合物之揭示内 容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彈性體上覆索帶區12較佳地設有一增強抗張層或複數 個抗張構件,任何數目之抗張構件均為此項技術中所熟知 的,諸如圖示之縱向延伸並間隔之抗張索帶(tensiie M2XP/翻說明書(補件)/96·6ιι麵 π 200806904 cord)18°此等抗張索帶18可由任何合適抗應變材料之一 或多根股線組成’其包括(但不限於)聚醯胺索帶 (polyamide cord)、芳族聚醯胺索帶(aramid c〇rd)、玻 璃纖維索帶(glass fiber cord)、碳纖維索帶(carb〇n f iber cord)、聚酯索帶(polyester c〇rd)或長絲索帶 (filament wire cord),其通常如圖所示被裝設為一或多 根嵌埋之螺旋纏繞索帶。可對抗張構件預加應力或者以如 此項技術中所熟知之合適黏著劑或加工助劑 (process-aid)材料對其浸潰或塗佈,尤其在諸如 HNBR 之 不可鑄彈性體被用作帶主體部分或用於帶主體部分中的 情況下。 如此項技術中所熟知的,可藉由通常在彈性體組合物處 於未硫化狀態時於其中併入包括切段纖維、紙漿纖維或短 切纖維增強材料之任何合適及/或習知材料,形成齒16及 /或上覆索帶12之可撓材料可視需要填有不連續纖維。用 籲於纖維填入之合適材料包括(例如)包括間芳族聚醯胺及 對芳族聚醯胺之芳族聚醯胺(諸如可以商標名kevlar購 自DuPont Chemical Co.的芳族聚醯胺)、耐綸、聚酯、 及棉。纖維填入可以適於應用之任何程度進行,諸如美國 專利第6, 358, 171號所揭示的情況,該專利之關於該等纖 維填入類型及程度之揭示内容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且 纖維填人在齒狀帶之情況下可包括至少顯著數目之纖维 在與帶之行進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之取向。此外,如通常已 知的,一或多個該等纖維可自彈性體材料突出。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09/96119681 200806904 通常耐磨之編織物層 送表面2 4緊密配合,在H ^ 2沿帶1G之動力傳 如圖所示般沿帶】。之至圖」:了 .Η配合,以形成父日之回16與交替之脊面部分 所要組態,諸如由成物可具有任— 知編織,包括如斜紋、方緯=習 -2x1 > -2x2 ^ X -q 1 3 編蜱.1斛41田—xl、-3x2、或-3x3編織物之該等 j古或所利用之編織物可包含緯索帶(心⑽),或 物:、可使:或:結组態,或具有非編織品組態’及其類似 之編織物’包括不同類型之編織物的 =°必要時’如此項技術中所熟知的,編織物可在斜纹 處被裁開,以使得股線與帶行進之方向成一角度。可使用 =伸編織物之習知編織物,其使用如棉、聚醋、聚醯 、方族聚醯胺、麻、黃麻、玻璃纖維、及各種其他天秋 及合,維之材料。在本發明之一具體例中,編織物層、 ^斜裁之2x2斜紋或亞光編織織物,其中經線或緯 、士少其中之—者由耐綸6,6(此外其可為高強度種類)形 、此外,如各自在此項技術中所熟知的,可對經紗或緯 紗至少其中之一者進行洗條、熱定型、變形、撚、及/或 其他方式之處理。視需要,帶之遠離其動力傳送表面的表 面亦可包括如本文所描述之編織物元件(下文中之“背面 編織物背面編織物28可為與沿帶1〇之齒16及脊面 部分14而利用之編織物相同的類型及形狀或不同之類 或形狀。 '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09/96119681 13 200806904 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例,至少沿帶1〇之動力傳关 24延伸之編織物覆蓋元件22設有内部潤滑劑= 1十被誇示,以說明其在此特定具體例之編織物元件二 之總厚度的一部分内的一般位置。在本發明之产 一 語“潤滑劑,,用以表示具有減小主體(潤滑劑被月塗至= =體或塗覆於該主體上)之有效摩擦係數之特徵 =
:作且夢此減小該構件在其與第二主體之重複或長時間: 祖乍‘用“下之純之不利影響。在本發明之情況下 -内部”帛以描述潤滑劑之至少一部分通 UT =構内;在此情況下,其駐留於編織物元件之總厚^ 至少一部分内。馬主包於士 i?义 、予又的 邊於本务明具體例的編織物元件22 的至少一部分内之内部潤滑劑用來減小在主題帶 之不 用情況下重複之纖維與纖維之間的相互作用 之不利影響’且亦被咸信用相互作用 情況下向帶1G之動力傳^ 在f之長期操作 —步所描述的。“表面24補充潤滑劑,如下文進 之本發明之特定具體例中,此外,至少- 一門峥濶滑劑30以至少一紫在 蓋元件22之她厚庐的5叢木之形式存在於編織物覆 下,術語“叢γ用^表/ —部分内。在本發明之情況 鍵結或機械結合兩個或但彼此未必化學 的富含潤滑劑之聚集體或 f子、、形成至少-臨時 細插述的本發明之―且^在下文參考圖4進一步詳 -或多個該等叢集36:;=貫广内部潤滑劑3°以 式存在於編織物覆蓋元件22之 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09/96119681 14 200806904 總厚度的至少-部分内已被發現,相較 之可比較帶而言,此改良了所徉之此蕞木特敛 在本發明之一…之耐磨性及摩擦特徵。 22=之具穿::=^ :::了駐留:總厚度之最接近於帶之動:=面量: 厚f:最接近於下方帶主趙部分之部分中。在本= 之另一具體例中,至少較大量(亦即, = 之内部潤滑劑30駐留於編雜勝分姓0〇 T於50/0 於帶之動力傳送表面24之4近^内=度的最接近 件4之近似+内,同時在編織物元 二量:内=二^ ^内#3〇。在又一具體例中’如圖i所說 二!!計至少較大量的所用内部潤滑劑3〇駐留於編 二嫌=备2之一部分内,該部分自約編織物元件最接近 夕I厂力傳送表面之第—表面32延伸至編織物元件22 • 4度的近似50%至近似75%之範圍中之一點。 2為内心間滑劑3〇 ’可提及任何合適及/或習知的摩捧 =相對較低之材料’諸如任何f知或合適之含敦聚合 人墨、一硫化鉬、及/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合適之 合包括(例如’但不限於):聚四氟乙烯聚合物 人你、聚二氟氣乙烯聚合物(PTFCE)、聚偏二氟乙烯聚 二=F)、氣化乙稀聚合物(間、及全氣烧氧基聚合 在本奄明之一具體例中,基於本色(亦即,未經處理) 祀骑明說明_甫件)抓咖職 15 200806904 編織物之乾重自約5%至約5吸範_之適量内部潤滑 劑被用於編織物覆蓋元件上及/或編織物覆蓋元件内。在 另/、體例中,基於本色編織物之重量自約12%至約 40%,或者自約15%至約35%之範圍内之適量内部潤滑劑被 如此利用。在乾燥附著量(dry pick_叩leve〇低於此等 量的情況下’咸信充分之編織物潤滑受到阻礙,此導致減 J之耐磨性如(例如)下文進一步所詳細描述的,在較高 乾燥附著量情況下,内部潤滑劑在編織物覆蓋元件之恰當
表面處通$產生不合需要的高度積聚,尤其在 刀塗佈技術時。 J 在使用2x2斜紋或亞光耐綸6, 6編織物覆蓋元件之本 明具體例之實踐中’其中該編織物覆蓋元件具有在約綱 至390 g/m2之範圍内或約365 g/m2的密度;在約〇99至 、勺1. 15 mm之範圍内或約丨.〇7咖的厚度;及在經紗上約 235/1分特(21〇/1丹尼_)及在緯紗(fill)上約78/6分特 ⑩(7〇/6丹尼爾)之紗線構造;以及在經紗上每25咖約70 至80及在緯紗上每25随約⑽至?2之範圍内或在經紗 上約75/25 mm及在緯紗上約7Q/25 mro的紗支,已發現具 有大於225 nm、或者在約500 nm至約1〇〇㈣的範“内二 二約1 ^至約5〇 _之範圍内、或者在約“ m 至之範圍内的平均粒徑之内部潤滑劑可被使用 而狁得有I、纟D果。當用於此特定編織物之内部潤 均粒徑僅為225 nrasf,減小之耐磨性被產生。咸;此= 由於該粒徑相對較小之材料變得分散於隨後塗覆^編織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09/96119681 200806904 理劑(例如,黏著劑及/或如下文進—步描述之其他處 理剤)中(尤其在具有上文所述之尺寸的編織物元件内)的 車乂大趨勢,或在諸如以聚胺基甲酸酯/脲為主之彈性體帶 主组邛77的可鑄彈性體帶主體部分之情況下,該材料在帶 成型製程期間變得分散於帶主體彈性體自身中的較大趨 ^,且因此具有減小之在編織物元件内形成一或多個有 麗通$可移動之叢集的趨勢,如以下進一步描述。相反 地’當平均粒徑超過_㈣(尤其對於該上文所述之編 織物構造)時,;^量内部潤滑劑在併有習知編織物編織之 編織物覆蓋元件之總厚度内的充分穿透被咸信受到阻 礙然*,一般熟悉相關技藝者將易於瞭解編織物之適當 尺寸將隨所欲之最終應用及相應帶之尺寸而顯著地^ 化。熟悉本技藝者根據本文提供之對本發明的描述,可易 於判定相應編織物針對任何大小之帶及相關聯應用的厚 ^密度、紗支及構造,以及相應粒經或叢集大小,以獲 仟所主張之组合。 在本發明之-具體例中,内部潤滑劑可作為混合物之部 分而被塗覆至編織物元件。除潤滑劑之外,該混合物可包 含載劑。在本發明之情況下,術語“载劑,,用以表示一種 材料’其用於提供將潤滑劑輸送或沈積至第二主體上及/ 或中之功能;且該材料在完成該功能之後即能夠或 許或被促使自該第二主體大致移除或釋放。在利用 具體例之内部濶滑劑之情況下,該载劑用以將潤滑劑輸 至編織物元件之總厚度之至少一部分内,且在此後被允許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09/96119681 17 200806904 自該。P刀釋放C«此可與諸如特定樹脂或聚合物之材料區 而該材料意欲在釋放可在塗覆複合物中使用的任何載 制之後,以結合或不結合至潤滑劑之狀態作為該複合物之 ‘連同潤滑劑一起維持在編織物元件上及/或内。為了 清楚起見,欲與满滑劑一同維持於帶複合物結構内之類型 的此等材料在本揭示案中將被稱作“黏合劑”。 、、作為本I明具體例之實踐中的載劑,具有執行將内部潤 Ή彳沈積至編織物元件内之功能(用作媒劑)的能力,且此 外具有在該目的完成之後即允許其自身之大致移除之特 徵的任何合適及/或習知材料可被利用,包括水、有機及/ 或無機溶劑、及其任何兩者或兩者以上之混合物。 在本發明之另-具體例中,内部潤滑劑被併入混合物 中,該混合物進一步包含載劑,但具有較少量(例如,美 於混合物中所使用之載劑量,以重量計小於約100%)之7占 t劑、或大致無黏合劑。目前減信,根據此特定具體例, #藉由在將潤滑劑塗覆至編織物期間最小化黏合劑量或自 載有内部潤滑劑之混合物大致上消除黏合劑,較大濃度之 凋π劑可被輸送至編織物元件自身内,且内部潤滑劑可更 易於貫穿其所塗覆之編織物元件而移動(尤其在載劑一旦 經釋放時),以在編織物内形成及/或再形成一或多個有益 之叢集。在後續選用之編織物處理劑(例如,黏著處理劑 及/或一或多個橡膠或樹脂外層或額外潤滑劑塗層,或可 f彈性體帶主體部分模型製程)的塗覆之後,此等通常會 移動之潤滑劑粒子即傾向於在其自身中再組合,以在編織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09/96119681 10 200806904 物元件自身內,B — 劑、橡勝及/n "Ή月況下於由該等隨後塗覆之黏著 複數個叢集。除了減小編織物元件_^=目“: 狀不利影響外,此等叢集被咸信最終彼此===磨 及/或隨物品之長時間使用而再形成,以:二 物元件內挺/it 4七咸 乍用於在編織 内臭ί、持繽之纖維與纖維之間的潤 期1吏:情況下於帶之動力傳送表面處補充潤滑劑之:在長 之劑可用於包含載劑及内部物 奶於《• 助劑的一或多種流變改質劑。 適及/或習知材料可以任何合適及/或所要 a里min包括以^R〇hm and Haas c〇_ny商標名 ac_l之材料為例的各種合成疏水改質丙婦酸醋聚合物 ^任-者。此外,該混合物可視需要包括適量之合適或 >知濕_ ’錢良潤㈣在水或其他載财之併入。 在被用於本發明之實踐中時,適於將足量内部潤滑劑輪 达至編織物覆蓋元件之總厚度的至少一部/分内之任何含 内部潤滑劑之混合物可被使用。作為—非限制性實施例, 在經由浸潰而處理上文所述且在下文進—步詳細描述之2 x2耐論6’6斜紋或亞光編織編織物時有益利用的該混人 物可包含(例如)以重量計50%之水及以重量計5〇%之且^ 約5 之平均粒徑的PTFE之215%固體分散液(在水 中),S亥分散液可以參考名稱micr〇spersi〇n 購自
Micropowders,Inc·。在内部潤滑劑藉此但有益地藉由刮 刀塗佈製程被塗覆至此同一特定編織物類型的本發明之 312χρ/發明說明書(補件)/96-09/96119681 19 200806904 ^ 列中’非限制性之有益混合物在-具體例中包含 G 7、34· 9%之上文所提及的PTFE分散液、及约7% ACUS〇L S Roh- -d Haas Company 的流變改質劑。 齊」&斤°兒明的本發明之特^具體例中,此外,編織物 2Γ: 22之自其第一表面32延伸至其第二表面34之 總厚度的至少—#八& >〜> 口P刀内之内部潤滑劑3 〇之至少一部分視 需=可跨越編織物覆蓋元件22的總厚度之至少J“ 形成内部潤滑劑之濃度梯度或不均衡濃度,其中如圖所 •之動30之較㉟濃度在編織物元件之最接近於 ^ 廷表面之第-表面32處,而内部潤滑劑30之 較低濃度在編織物元件22之相對、第二表面34=; 體例在最接近帶1〇之動力傳送表面24處提 帶彈部潤滑劑,及在最接近於編織物元件-▼弹卜體界面處提供減少量之潤滑劑(否 面處之適當黏著)。 胃干k此界 視需要,此外’如f知上所知的,編織物元件Μ 括外層38,其可由一或多種合適的固化彈性 =;中= 膠及/或樹脂添… J技術中所熟知的’該外層可作為固態薄膜而 为散於諸如甲基乙基酮及其類似物之 一 :,,可藉由任何㈣另外合適 /文/貝、滾塗、反向滾塗、刮刀塗佈、噴塗、、 而塗覆至編織物元件之此外層進一步有 或層壓) J % f之耐磨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09/96119681 20 200806904 性。此外,由於本發明具體例的 劑在編織物元件之總厚度内至少;時為大::相滑 -的,因此,此外層38亦用作障壁以m致/可移動 使用而分散、自動力傳送表面24 k早到達動力傳送表面24。 或 根據習知帶成型技術,詳今 部分之動力傳具有可鑄彈性體帶主體 勒刀傳达▼之形成中,在編織物元件2 之動力傳送表面24的表面32 。▼ 性触ha 上利用大致上不可滲透、彈 性肢不可透過之外層通常是需要的, 泮 達帶之可鑄彈性體穿過編織物且到 ,如此項技術中通常已知且於(例如) 、國專利弟3, 964, 328號中所揭示的。 如上文所指示且根據本發明之另一 蓋元件之第一多而夕一加ν 股列在、,扁織物覆 32的一 、 °为上及/或穿透至第一表面 一:-Μ内之此外層38視需要可包括第二潤滑劑4〇。 =,雖然内罐劑30之首要功能為減少編 件内纖維與纖維之間的磨損,但此第二、通常外部之潤滑 =40之主要功能為處理由帶_帶輪相互作用而造 損之不利影響。因此,雖然可將與用作内部濁滑劑如之 劑相同類型及/或大小之劑用作此第二潤滑劑⑼,但可替 代地按需要使用任何習知或合適形式之任何習知或人^ =劑’例如懸浮、分散、交聯、或另外载於載劑: 或黏a劑内之一或多種劑。此外,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 例,已發現為此目的而將一般較小粒徑(例如,在約挪⑽ 312沿^發明說明書(補件)/96-09/96119681 21 200806904 之範圍内)之潤滑劑用於上 編織物構造提供有益結果 ^附貫施例中福述之特定 在本發明之-具體例t 文,一步所描述的。 自以下各物其t之-或多者;卜部潤滑劑4G可為選 高分子量聚乙烯、或如闕於内硫化銷、石墨、超 其他合適及/或習知^;1;滑劑30而描述的任何 :::但::在諸如HNBR之不可鑄彈性體帶 之況下,編織物元件2?玎£ L 版口ί5刀 相對之至少一第二表::另外包括在其與第-表面32 之至少-部分㈣任何:適及要穿透至其總厚度 =:=的,該黏著處理劑可(例如)為與二2 適橡膠膠:劑體::相 =_脂、或一;產物包等括等=合二異 ::===例之二 、+、 开▼ 1 υ匕括類似於針對圖1而;^ 二分的主要彈性體帶主體部分42,及亦類二 二 增強構件的通常為-或多根索帶18之形 …抗張增強構件。如此項技術中所熟知的,ν形帶^ 之主要彈性體主體部分42及該或該等索帶18可由與上文 : 十對圖1而描述之材料相同或不同之材料建構,但通常視 :的所欲用途而定,主體部分中所使用之特定類型的彈性 體被選擇,以顯示(例如)關於耐久性及/或耐油性之選擇 特性,且該或該等索帶18被選擇,以通常顯示與其相比 312^^™*«)/96.〇9/96119681 22 200806904 某私度之額外延伸性。v形帶ίο亦如在圖1之齒狀帶中 一樣包括動力傳送表面24,但在此情況下為具有用於與 互補槽輪(未圖示,但為習知的)摩擦嚙合的侧表面4/、、 46之槽輪接觸部分之形式。在此所說明具體例中,槽輪 接觸°卩分為交替的凹陷表面(notched depression surface)或凹槽48及齒狀突出物5〇之形式。此等交替之 凹陷,面48及齒狀突出物50可如所說明而大致上遵二正 弦路彳二,5亥路徑用來分配並最小化槽輪接觸部分繞過帶幹 :槽:1 夺”曲應力。在圖1所說明的本發明之具體; 中雖然4 10之至少動力傳送表面24包括編織物元件 、仁在V形帶10之情況下,如本文所描述之包含内部 =劑30:編織物元件22可沿如圖所示之動力傳送表面 主之任意或所有部分、在與動力傳送表面24相對的帶 幵::二上:或大致上繞V形帶之整個周邊而被利用,以 覆之V形帶,先前技術之編織物元件的相應 》置放係如此之情況。 現轉向圖3所說明的對本發明之— 多V形肋狀帶10。多V形肋狀J及彻逑况月 士•占 办朋狀V 10包括如圖1及圖2之 皮π中之主要彈性體的帶主體部分 前描述的通常為一或多根索帶 ’、匕’、 件》如此項技射所已知的形式的抗張增強構 圖!而描述之材料相同或不同之t;;1;可由訂文針對 所欲應用,主體部分中所使用之材#建構,但對於給定的 ^ A*疋類型之彈性體被選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09/9611968〗 23 200806904 久二/::=:選_, 之額外延伸性。與複數個凹槽區54交秩之複度 99 , ^ ^ 動力傳达表面24包括編織物元件 但在多V形⑽帶1G之情況下,如本文所描述之勺 :内部潤滑劑之編織物元件22可在如圖所示 之任何或所有部分上、及在與其相對的帶表面專二 上被利用。對於圖2及圖3之具體例中之每一 元:22將包括如上文關於圖1所描述的内部潤滑劑30 ^發明具體例的内部濁滑劑之新穎用途(藉此内部 哉物元件内形成-或多個富含潤滑劑之區域或叢 =精由提供完成之環形帶而克服先前技術之缺點,該環 形^貝不最小蜂音、在帶之壽命中保持大致尺寸穩定性 ,示改良之耐磨性或抗磨性、最小化帶操作期間的摩擦熱 生、且向此等有益特徵提供大致減少或消除習知構造中 所使用之不利於環境之溶劑的可能^咸信除了具有促進 編織,,件内纖維與纖維之間的潤滑之額外移動性之 外,隨著増加之磨損及/或長時間使用,如圖4中请楚所 見之=等富含潤滑劑之區域或叢集36通常隨連續之^使 用而分裂,因此通常以潤滑劑3〇來補充或更新 傳送表面2 4。 本發明另一具贈例的編織物層内之潤滑劑濃度梯度或 M2XP/發明說明窗補件)/96德6ιι簡 24 200806904 不均衡牙透之使用(其_劑叢集之顯 織物元件的較接近於帶之動力傳送表面之部分;,:::扁 要駐留於不到編織物元件之整體厚度中 ^見萬 而克服先前技術之缺點,該環形帶顯示“物層二:: 物元姉即,在編織物之由空隙形成= =量生於編織物元件之個別紗線及/或纖維之間 本發明涵蓋上文所述類型的動力傳送帶之製造方法1 特徵為:編織物元件(例如)藉由浸潰、喷塗、滾塗 塗佈或經由任何其他合適及/或習知方法以内部潤滑劑加 以處理,藉此潤滑劑之至少一部分被促使以一或多個叢隹 之形式而駐留於編織物元件之總厚度之—部分内。此處= 係根據本發明之另-具體例而視需要執行,以便實現 潤滑劑跨越編織物元件之總厚度之至少—部分的不均衡 濃度’其中該潤滑劑之較大濃度在最接近於帶之動力傳送 表面處。此允許有效量的材料(例如,不可鑄彈性體帶主 體部分情況下的黏著處理劑,或可鑄彈性體帶主體部分情 況下之液^可鋒彈性體自身)易於接觸編織物之第二表面 及/或穿透總編織物之總厚度之至少一部分,且進入並保 持於編織物之紗線及/或纖維之間的一或多個空隙及孔隙 空間内,而通常不受潤滑劑在編織物元件内之存在的影 響,該材料視需要被塗覆至編織物元件之至少該第二表 面,且視需要在後續步驟中被塗覆。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09/96119681 25 200806904 二J夕°已么現’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例,如上所述 二” 30之形成已藉由向如上文中及在以下實 所“ :4之2x2可拉伸耐論斜紋編織物塗覆具有約5 ==均粒徑的PTFE在水中之乳液而得以完成,該乳 〉夜大致無黏合劑。在德綠丰輙 ^ 一 i Μ在後績步驟中,水被允許或促使自編織 坪兀4釋放目月ί】咸仏’藉由根據此特定具體例自包含潤 :狀組:物本質上消除黏合劑,潤滑劑之叢集被促使由 :、=之編織物内的主要熱力學而形成,主要熱力 :二撕〇對編織物元件中之耐綸(或其他纖維類型) 或對▼主體彈性體之吸引力而促進叢集形成。 用於將内部潤滑劑沈積於編織物元件之總厚度内之任 :合適方法可在本發明之實踐中使用,諸如習知的浸潰、 ::到刀广佈、壓延、及噴塗技術。根據習知浸潰技術, 4貢技術中所#知的’在編織物被浸人並引導通過浸潰 Ά ’潤滑劑自兩個曝露表面流入編織物元件,藉此通常 非排他地)以基於混合物之組分之相對粒徑及編織物 =孔隙率(例如,編織物元件内之形成於其個別紗線及/ 或纖維之間的空隙及孔隙空間之尺寸)之量而穿透編織物 之總厚度的至少一部分。 此外’已發現在藉由視需要以施加之張力(如此項技術 中已知的)將編織物饋入通過包含相關潤滑劑及約一或多 組擠壓輥之浸潰槽(該等務壓親f知用於該等槽中以延長 爲、我物之路L且藉此延長其在槽内之持續時間),來處理 、文所彳田述且以下在隨附實施例中進一步詳細描述的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〇9/9611968ι 26 200806904
特定2x2斜紋或亞光編織編織物為例之編織物時,在編織 物通過輥時迫使編織物之鄰近輥之表面壓縮,且藉此減小 其孔隙率;且迫使編織物的相對表面上之紗線及纖維相反 _張,且藉此大致增加其相對孔隙率。一般熟習相關技 蟄者將易於認識到,若(例如)—或多個該等轆在浸潰槽内 二利用,且編織物之組態經由饋入過程而得以配置:二吏 得編織物之-表面將被促使比另—表面壓縮較長時期及/ 或壓縮較大次數,則含潤滑劑之混合物在編織物内之穿透 可藉此受到進-步控制,以如上文所述在編織物内產生内 部潤滑劑之不均勻或不均衡的穿透。 或者’經由對習知滾塗或刮刀塗佈技術之利用,可使含 内部潤滑劑之混合物的塗覆僅限於編織物元件之單一表 :’且曲藉此達成内部潤滑劑在本發明具體例的編織物元件 中之濃度梯度…般熟f相關技藝者將易於瞭解在該情況 下’流變改質射如上文所述在需要時被用於混合物中, 以控制混合物對於給定編織物構造之穿透程度,且藉此 制内部潤滑劑自身之穿透程度至編織物之特^罙度^列二 至總編織物厚度之一半至四分之三處。 不考慮内部潤滑劑被塗覆至 柙、典七各 ----------一補W 〜T、乃式,該内部 凋m剑在本發明具體例的編織物元件中之附 於乾編織物重量之任一所要量,或 ”、、土 ^ R ^ ^ 斤受里及』在其約5%至約50% 至==ΐ在其約12%至約權之範圍内;或在其約⑽ 主、、、勺35%之範圍内。 作為可能(例如)在具有不可鑄彈性體帶主體部分之動 πχρ/發明說明書(補件)_9/96119681 200806904 之構造中為有益的選用額外步驟,黏著系統可被 主後至編織物元件之音 仵之思奴取接近於▼之下方帶主體彈性 坦口刀之至少該表面’但有益地僅塗覆至該表面。此塗覆 曰供編織物層與下方帶彈性體之間的黏著,且此外咸信一 :面有助於編織物元件與内部潤滑劑之間的障壁或邊界 之形成且另一方面有助於編織物元件與下方彈性體帶主 體Γ分之間的障壁或邊界之形成。選用之黏著系統的塗覆 y错由任何合適方法,包括喷塗、刮刀塗佈、浸潰等等。 ,本發明之i於前述之特定2x2可拉伸耐綸斜纹或亞 光編織物的具體例中,此材料可以基於乾編織物重量之任 何合適附著率之量;或可在其約5%至約150%之範圍内; 或f其約12%至約75%之範圍内;或在其約15%至約50% 之範圍内的附著率之量被塗覆。 作為另一選用步驟,視需要包含第二潤滑劑之外層38 可被塗覆至編織物元件22之至少意欲最接近於帶之動力 _傳迗表面24的第一表面32,但有益地僅塗覆至第一表面 32。此層中所利用之材料可如此項技術中已知而被選擇, 以向複合V結構提供一或多個有益效能特徵,諸如額外之 耐磨性、尺寸穩定性、及減小之噪音特徵。一般熟習相關 技藝者將易於認識到,該外層38可視需要在使用不可鑄 ‘彈性體帶主體部分之齒狀帶構造中被利用,但在使用可鱗 彈性體帶主體部分之構造中通常被需要,以促進在根據習 知技術將編織物元件引入液態彈性體之成形模中之前於 編織物元件中形成相關齒形輪廓。此外,關於本發明之此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卜〇9/96119681 2 200806904 具體例’由於編織物元丰 的,因此,此外層另;二:部调滑劑通常為相對移動 滑劑隨帶之使用而過快地1:二,止過量的該内部獨 ♦ 、 、也77政或自編織物元件被排出。 P ^ u及/ ¾合適材料可用作為選用之外層,包括如 組::ΓΓ: 之習知橡膠撇渣面層或上層(upc°at) 各:中之任二者ΐ熱塑性樹脂或塑膠組合物’及/或前述 兩者或兩者以上之摻合物,其限制條 組分構件之剩餘部分相容且適於所欲應二 專利Γ ΓΛ塗覆方法的實施例陳述於(例如)美國 ,中 m,8 號、第 6, 419,775 號、及第 6,296, 588 〜“:、專利之關於組合物及其塗覆 方式併入本文中。 谷W用 田第一 /間滑劑在組合物内或上被利用以用作外層時,其 可”用作上文所提及的内部潤滑劑之材料相同或不同。此 材料可藉由包括層壓、遵延、浸潰、喷塗、及滚塗、或刮 刀塗佈之任何合適方法塗覆;且可以基於乾編織物重量之 任何合適附著率之量;或可在其約5%至約㈣之範圍 内,或在其約12%至約75%之範圍内;或在其約15%至約 50%之範圍内的附著率之量而被如此塗覆。 如熟習相關技藝者將易於瞭解的,編織物元件通常應被 允許在上文所提及之連續處理材料塗覆中之每一者之間 乾燥。對於内部潤滑劑至編織物元件表面之塗覆尤為^ 此,其中,根據一特定具體例,在向編織物元件塗覆内部 濁滑劑之後’至少可觀量之載劑被允許或促使自編織物元 312XP^mmmif)/96-09/96U9681 29 200806904 : (例如)促進後續處理劑對編織物元件之穿透。 傳送或習知方法可被用於執行使本發明之動力 之步驟的剩餘部分。舉例而言,當在存在 次不存在纖維殖入夕棒 .純膠橡膠)被利料,:二不可鑄帶彈性體(亦即’可軋 、剩餘贡成型步驟可包括以下步驟: 去上文所述的經處理編織物覆蓋元件定位於具有用於 離之口 分的經恰當組態之模穴内,或經適當組 读一:夕型妓或〜轴上;(諸如)藉由在編織物周圍螺旋纏 根抗張索帶而安置抗張構件與編織物覆蓋元件 =表面相抵’·安置彈性體材料與抗張構件相抵;如給 2鞅=:而而女置抗張構件及/或與此抗張構件相抵之彈 L體材科的額外交替配置;施加充足時間、溫度、 ,固化或硫化彈性體材料;及將總成自模穴或心軸移 除0 當可鑄帶主體部分被用於齒狀帶製造中時,製造步驟可 =包括以下步驟:以一方式在凹口模部分之表面周圍包 復载有内部潤滑劑之耐磨編織物,以使得編織物覆蓋元件 之第-表面鄰近於凹口模部分;(諸如)藉由在編織物周圍 螺方疋纏繞-或多根抗張索帶而在耐磨編織物周圍施加抗 張層;將大致為液態之彈性體材料引入模穴;及經由施加 充足時間、溫度、及/或壓力而使如此形成之產物聚合。 可鑄彈性體材料對編織物覆蓋元件22之穿透(自第二表 面34進入編織物且接著朝向第—表面32移動穿過編;物) 傾向於保持或可能增強内部潤滑劑在編織物内的前述濃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09/96119681 30 200806904 二曲二,外4等帶之齒部分可具有任何合適形狀’包 括曲線、梯形形狀等等。 立磨抽及伴^磨損之尺寸改變為環形齒狀帶中帶滑動嚷 pnQise)與衝擊聲音及過早失效之主㈣源。為了、 =月、、工由本發明之具體例而提供的改良之摩擦特性、:寸 穩定性及磨損特徵,如 、 、 ^ 下文在表1中所描述而建構若干 ▼且相關表面之摩擦係數及樣本在純摩擦力與增加 力之條件下的磨損特徵被確定。 對於該等實施例及比較實施例中之每—者,且除了表^ 中另外榀述之範圍以外,通常係根據上文針對圖〗提供之 =述而建構大致相同之帶。該等帶各自被建構為^随 見二且具有九十七個以9· 525 mm之間距而縱向間隔之齒, 該等齒具有相等尺寸。帶上覆索帶區及齒部分在每一種情 況下匕3相同的習知、硫固化、碳黑填充之η麵彈性體 、、且口物,且杬張構件在每一種情況下包含相同的習知經螺 =組態之經黏著劑處理之玻㈣帶。崎帶1與2及帶^ 與Β其中之每一者的編織物元件包含經洗滌及熱定型的2 =斜、、文、、扁織之耐綸6/6編織物,其具有近似w之 密度、約1.07 mm之厚度、在經紗上235/1分特(21〇/1 =尼爾)及在緯紗上78/6分特(70/6丹尼爾)之紗線構 4在I紗上約75/25 mm及在緯紗上約7〇/之$5丽的 紗支,且其中緯紗經假撚(亦即,“ z,,撚)變形。 在每一種情況下,如在下文及在表丨中所進一步描述 的、、扁織物元件在其被施加至下方帶主體部分之前係藉由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G9/96119681 31 200806904 相關潤滑齋ί、& I π / , p > 4者及/或上層處理劑加以處理,隨後在每 種凊况下,根據習知技術,總成在高溫及/或高壓條件 • 被口化於、軸上。在下文所陳述之實施例及比較實施例 .t建構中所遵循的處理劑塗覆之次序(例如,含内部潤滑 劑f混合物、黏著處理劑、及橡膠上層及/或外部潤滑劑 ,亡序)僅出於說明之目的,且未必為在本發明之實踐中 t循之唯_人序,實踐中遵循之次序將僅如所附申請專 馨利範圍所陳述而受到限制。 為了形成用於帶A與帶B之包含内部潤滑劑的乳液,首 先,將以重量計20· 9%之去離子水引入至容器。其後,以 重量計?·〇%的參考名稱ACUS〇LRM825購自R〇hmandHaas
Company之流變改質劑作為選用組分添加至容器,伴隨以 攪拌。將以重量計34· 9%之具有約5 之平均粒徑的 PTFE在水中之21· 5%固體分散液引入至第二容器中,該分 散液可以參考名稱MICROSPERSI〇N Ητ購自Micr〇 Powder, ⑩Inc·。接著,將以重量計37·2%之去離子水添加至此第二 容斋,伴隨以輕微攪拌。此組合物在相對較高之速度下混 合歷時近十五分鐘,之後將來自第一容器之流變改質水在 高度攪拌下添加至第二容器。所得乳液持續混合歷時額外 的十五分鐘,且接著在使用之前保持至少一小時。 對於比較帶2,所利用之内部潤滑劑為具有225 nm之 平均粒徑之PTFE。潤滑劑以50%至60%之PTFE在水中之 刀政液而被塗覆’ §亥分散液以參考名稱DYNE〇NTFH060 而得自 Dyneon LLC。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09/96119681 32 200806904 對於比較帶2以及帶A與B中之每一者,在浸潰過程中 内部潤滑劑首先被塗覆至編織物元件,藉此編織物元件在 約八至十磅每平方英吋(psi)之範圍内的送經(let_〇ff) 張力、五至八英呎每分鐘(ft/min)之範圍内的線速度、及 約10至約20 psi之範圍内之捲繞張力下被饋入通過浸潰 才曰在槽中,編織物被牽拉通過如上文所述之具有0.032 英吋之間隙設定,且處於約40 psi之施加壓力下的三個 擠壓輥,其中編織物之在z方向上顯示斜紋圖案之表面 (後文中之“Z斜紋表面”)被促使關於兩個輥壓縮且關於 一個輥擴張,且編織物之相對表面(後文中之“s斜紋表 面”)被促使僅關於一個輥壓縮且關於兩個輥擴張,以便 如上文所述產生内部潤滑劑在編織物元件内的不均衡穿 透。編織物之Z斜紋表面將最終面向帶之動力傳送表面或 最接近於該動力傳送表面,以在每一種情況下形成編織物 兀件’而該編織物元件在Z斜紋表面處具有比3斜纹表面 處高的内部潤滑劑濃度,且其中包含於編織物元件内之大 部分内部潤滑劑在每一種情況下通常限於編織物元件之 自編織物元件之Z斜紋表面向内延伸之總厚度的約75%。 應瞭解選料變改質劑之使用將視經選擇以將内部潤 滑劑塗覆至編織物之特定製程及設備而定。對於如上文所 使用之浸潰過程’浸潰黏度並非_的,且流變 選用的。對於需要藉由僅處理一個表面而使内部潤滑&集 中於接近編織物之-表面處的塗佈製程,控制處理溶 流變性以獲得溶液對編織物之有利的受限穿透為關鍵性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09/96119681 33 200806904 :舉例而s ’對於刮刀塗佈製程而言,使用在剪力移除 後具有快速黏度恢復時期的剪切變稀流變改質劑而將溶 •液黏度調節至約3000至約1〇,_厘泊(cp,
Centlp〇1Se)、或者約4000至約8〇〇〇 cp之範圍内之某值 :有利的在每一種情況下,一旦編織物自浸潰溶液顯露 來,、即被引$通過乾燥爐,在乾燥爐中編織物被曝露 於足以自編織物餾出至少顯著量水載劑(抑加c町i的 之或夕個间,皿區。咸信,經如此乾燥處理之編織物的殘 餘水分含篁以重量計不超過經處理編織物的約⑽,因為 即使在大致供爐乾燥之後,所利用之耐綸之親水性通常仍 會導致一些水分留存。 對於比較帶2及帶A中之每—者,基於經如此處理之編 織物之乾重,内部潤滑劑在編織物元件上及/或内的目桿 附著量為60 g/心且對於帶β,基於經如此處理之編織 物之乾重,内部潤滑劑在編織物元件上及/或内的目標附 _著量為136 g/m2。 對於無内部潤滑劑之單一帶構造(亦即,比較帶^,塗 覆至編織物元件之第一處理劑為習知之以麵為主的ς 異氰酸酯之膠漿,其係用於提供編織物元件與下方帶主體 部分之間的黏著。在習知浸潰過程中,黏著處理劑被塗覆 -至此樣本之編織物元件,藉此本色編織物在受控張力下被 •引導通過如上文所述包含黏著處理劑之浸潰槽’且接著通 過具有間隙設定之-組擠壓輥,以提供經適當控制的固體 附著值(solids pickup value)e基於經如此處理之編織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⑽9/96119如 200806904 物之乾重,此黏著處理劑之目標附著量為i2〇 _2。 ,:比W 2及帶A中之每一者’相同的以腦R為主 ,之^異氰酸酯之膠漿在第二處理步驟(亦即,在塗覆内 n骨劑之後)中以與上文關於比較帶工所陳述相同之方 式且以相同之目標附著量被塗覆。 曰代比車乂贡1與2及帶A中之每一者中所利用之硫固化 麵R橡膠膠漿浸潰處理劑,且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具體例, _除内部潤滑劑之外,帶B還包括在此例子中經由刮刀塗佈 編織物元件之最㈣形成或最接近於帶之動力傳送表面 的表面而塗覆的含第二、外部潤滑劑之塗層,該塗層在經 如此處理之編織物上的乾燥附著量為116^。在此情況 下所利用之外部潤滑劑為二硫化鉬與pTFE之混合物,其 以樹脂中以纟為主之混合物之形式而被塗覆至相關編織 物兀件表面,該混合物可以參考名稱TA-〇14購自Aches〇n
Colloids C〇mpany(P〇rt Huron,MI)。此塗層之黏度係藉 _由添加流變改質劑而被調節至在室溫下近似6000 cp之水 平’以用於對塗層至編織物中之穿透的處理控制。塗層為 固化反應在15(Tc以上被活化的可撓熱固性配方,且此外 在編織物元件與帶之動力傳送表面之間提供可選但有益 之障壁’以防止編織物元件内之相對移動的内部潤滑劑 “逃出(powdering out),,(亦即,隨著帶之長時間使用而 自帶複合結構過早地分散出來)。 對於比較帶1與2以及帶A與B中之每一者,如一般所 熟知的’習知的溶劑型、硫固化HNBR黏合劑上層或黏著 312χρ/發明說明書(補件)/96 ()9/961 i 968 i 35 200806904 層在後續步驟中被塗覆至編織物元件,以在最接近於帶主 體之編織物表面處提供具有預定規格的橡膠黏著層或墊 層。在每一種情況下,此上層在如上文所述之習知浸潰過 耘中被塗覆至編織物覆蓋元件,以在經如此處理之編織物 上達成300 g/m2之乾燥附著量。 册用於上文所述之說明本發明之具體例的帶樣本及比較 帶樣本中之每一者的各種編織物元件處理劑在下文被概 括於表1中。 [表1]
[帶編織物元件處理劑] 部潤滑劑平均粒徑 iLjLJL滑劑附著(g/m2) 附著(g/m2) — 黑吾瓦IJL外塗層附荖 IMM上層附著(g/m2Y lb較帶一 ιζζζζζζ 60 Uo ~0 1m efficient of frictl〇n),且在每一種情況下,摩擦誘
FALEX ASTM 而 1〇〇C、4. 〇 Cm/s 之速度、3.4 MPa(500 psi) =壓力下進行歷時9小時之測試時期,且結果提供於下文 =二每文:測試時期 告之摩擦賴。 所損失㈣之毫克數而報 此外,在每一種情況下’額外之磨 被執行,以判定在高溫及高褡 碧禎) 一靜、.τ μ 力條件下之磨損特徵。在每 一種知況下’此磨損分析係利用在®16中示意地展示之測 312ΧΡ/發明說明書(補件)/96-09/96119681 36 200806904 之平均值。 [表2]
試裝置而進行。該裝置由傳動帶輪56及從動帶輪58組 成’其中每—帶輪具有十九個凹槽及-RU輪廓。該等帶 -2以如在從動帶輪58上所量測之6360轉/分之速度、以 π輪之間525 N之張力、〇·375英吋(9 525職)之帶間距 而才木作測试在140 C下進行。對於比較例而言,首先對 帶進行稱重,接著將其安裝於測試裝置上,且在下表2中 所報告的每一相關時段(± 10小時)之後對其進行再稱 _重,以比較各種構造當中之重量損失。除了針對帶Α在 3日50小蚪所報告之結果(該結果為針對測試之單一帶而獲 得的結果),針對張力磨損測試中之每一者而報告之結^ 均為所測試之至少兩個帶在相關時段中之每—者結束時 不包含外部潤滑劑之 l約0 · 2 2 5微米之平均 之結果,易觀察到,雖然預 比較針對既不包含内部潤滑劑亦; 比較帶1而獲得之結果與使用具有僅 粒徑的内部潤滑劑之比較帶2之妹 312ΧΡ/發明說明書(補件)/96-09/96119681 37 200806904 樣本與後者相比顯示大致上較高之咖及顯著辦 員’但事實上在增加之溫度與張力之測試“ 較帶"目比在高張力下顯 :?f:此至少部分地歸因於隨後塗覆之編織物處理 =料在該等額外材料以通常為液二而= ::::顯示出以下主要趨勢:以大致上均句之方式變 匕二放<及於黏者或外部橡膠處理劑中,或在胺基甲 =帶之情況下分散於液態胺基甲酸乙酯彈性體部分 :之::在編織物自身中形成一或多個高度集中且相對移 狀叢*。咸信歸因於該等劑迅速分散至㈣處 可硯量之潤滑劑變得分散遍及於編織物元件之包括 向下方帶彈性體的表面之部分中,伴隨對此界面處之黏 的負面影響,及在高張力條件下的磨損之增加。 對本發明之帶A而獲得之結果與針對比較帶2而 纹付之、、"果,觀察到雖然樣本歸因於兩俩樣本均將PTFE 用作内部潤滑劑’且在動力傳送表面外層中無額外潤滑劑 :顯不出粗略可比之c〇F,且此外顯示出粗略可比的純摩 擦(磨耗(Falex))磨損,但樣本仍顯示出顯著不同之高張 ,耐磨性’其中後者歸因於脊面磨損在測試中僅刚小時 就而展示迅速加快之損壞,且顯示為失效。相反地,帶A 在測試歷時300小時以上(亦即,比較帶2所顯示出之測 試壽命的兩倍以上)始終如一地顯示出較低磨損,且在其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〇9/96〗138 200806904 壽命申顯示出如以會县招Ik κ 重里抽失表不的與該比較實施例相比 少總體5 0 %之磨損。士 μ + 6 # 蛛 貝如上文所提及的,咸信此區別可歸因 於帶Α中有益内部潤滑劑叢集36在編織物元件22之總厚 度内之產± &圖4所說明;以及如所說明的比較帶2中 一 处主炙、、扁織物兀件U中之缺乏,如圖5所 不° 二! A同中所利用之内部潤滑劑之叢集36之形成在圖4 =’圖4係基於經由掃描電子顯微鏡以五百倍之放大 二二)而獲得的大致根據以上帶A之描述而建構之 所不經,編織物元件23的㈣^ 5 // in之平均粒控之內邱彳、、典 中呈現為且有白多仏二⑹0’而内部潤滑劑在圖4 f壬見U白色輪!^不規職形之個 =或叢集36,·及隨後塗覆之職谬漿&而膠裝託在 纖維25之間的且不具有明顯形態之連續 圖4所示之經處理編織物元件23中所二 濁滑劑30及黏合劑25為上文針對帶 斤利用的 型’且以與針對帶Α所利用相 二類 度之叢集36已遍及黏合劑25在由編織物紗繞二…辰 空間所士形成之編織物孔隙中形成的大致連續之之間的 成=續的對代表叢集之進一步放大揭 36之特徵為打㈣潤滑劑粒子,該号下邊#叢集 聚一起,其十鄰近粒子之間存在^ $目對鬆散地被群 黏合劑。 ^)之“劑或不存在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09/96119681 39 200806904 比較帶2中所利用之内部潤滑劑形成叢集之失效說明 於圖5中,圖5係基於經由掃描電子顯微鏡以五百倍之放 大倍數而獲得的大致根據以上比較帶2之描述而建構之 所示經處理編織物元件23,的橫剖面之影像,其包括内部 潤滑劑30’,而内部潤滑劑3〇,具有〇 225 之平均粒 裎,且在圖5中呈現為分散遍及存在於個別纖維21之間 的暗物質中之大致上個別之白點;及隨後塗覆之刪膠 漿25,而HNBR膠漿25在圖5中顯示為存在於個別纖維 之間的物質。圖5所示之經處理編織物元件23,中所利用 的潤滑劑30,及黏合劑25為上文針對比較帶2而描述之 特定類型,且以與針對比較帶2所利用相同之量及大致相 同之方式而塗覆至編織物。可易於觀察到與圖&之實施例 形成對比,潤滑劑30’大致均勻地分散遍及個別纖維21 之間隙中之黏合劑處理齊"5,大致上沒有潤滑劑本 身之高濃度區域。值得注意地,黏合劑25向個別纖維21 之間的空間中之穿透大致上完成。後續的對具有稍高潤滑 劑濃度之區域(如圖5中(例如)以39所示)的進一步放大 與檢查揭示該等區域之特徵為順潤滑劑粒子,該等粒 子彼此大致緊密接近’但本質上仍各自被由麵膠装25 s成曰之m所環繞。目前咸信,此等内部潤滑劑粒子 取初在專處理劑大致處力液相中時分散遍及於此等 編織物處理射,且接著隨該等處理狀硬化而變得本質 上被困住亦即,其大致上無法在編織物結構内移動,以 在編織物紗線或纏維夕叫 飞纖維之間提供其潤滑、減少磨損之功能及 312Χρ/胃 件)/96-G9/96119681 ^ 200806904 /或補充帶之磨損相關表面。 雖然不欲限於任一特定理論,但目前咸信,如(例如) 在帶A實施例中發現的高濃度潤滑劑叢集之形成係由熱 力學及機械因素之組合所引起,而該等因素在潤滑劑遍^ 隨後塗覆之編織物處理劑之分散(如相反地在(例如)比車六 帶2中所獲得)上促進該叢集形成。可對是否促進叢集^ 成產生影響之機械因素被咸信包括(例如)相關潤滑劑粒 徑及相應編織物之孔隙率。熱力學因素可(例如)由潤^气 類型(例如,PTFE對二硫化鉬)、後續之編織物處理劑(例 如,以HNBR為主之黏合劑對澆鑄胺基曱酸乙酯)、及編織 物類型(例如,耐綸對棉)的相對極性及/或表面能量而加 以判定。如上文所提及,根據此等叢集36在本發明之二 具體例的編織物元件22中之存在被咸信為本發明所提供 之改良耐磨性特徵之原因,尤其(但非排他地)在高張力條 件下。 此外’可觀測到併有超過兩倍之量之内部潤滑劑且此外 在外層中包括第二、大致為外部之潤滑劑的本發明之皮帶 Β顯不出甚至比針對本發明之皮帶Α報告的耐磨性質更大 之1磨性質’在測試中僅在綱小時之後失效且在測試中 歷時600小時以上顯示出始終較低之磨損。 此等分析結果指示:與無内部潤滑劑之皮帶相比,以及 ’、使用相同類型之内部潤滑劑,但缺少此叢集形成特徵的 皮帶相比’根據本發明之各種實施例而建#,且併有傾向 於在編織物元件之總厚度的至少一部分内形成—或多個 312ΧΡ/發明說明書(補件)/96〇9/96 i ^ 968 ^ 200806904 =之内部潤滑劑之皮帶,《其在冑張力條件了,顯示出 二貝上改良之尺寸穩定性及抗磨損特徵。因此本發明之皮 π可肖b早有在局負載及/或南速條件下之實質上較長的操 作壽命。目冑咸信本發明之皮帶在使用中相祕已知皮帶 構造將能夠忍受顯著較高之張力,且/或可忍受利用較窄 皮帶之相等負載’此係歸因於本發明之皮帶之改良抗磨損 效能能力,以及其極好的機械特徵。
雖然本文提供之實施例及比較實施例說明利用各自併 有相同厚度及密度之兩種特定編織物構造;且引用顯示出 ⑽丨5 ^之平均粒徑的内部潤滑劑之—實施例中 :本發明之特徵’但本發明不限於此。—般熟習此項技術 ^將易於自本揭示内容之上下文瞭解到:可(例如)與本發 明之教不相一致而不同地選擇編織物構造(例如,孔隙 :、厚度、密度)與内部濁滑劑類型及平均粒徑,以便提 致在編織物元件自身内形成一或多個富有潤滑劑之 雖然已出於說明之目的而詳細描述了本發明,但 該細節僅出於該目的且可由熟習此 w >、 發明之精神或料的衫脫離本 π切4 It况下在其中作改變,除了在盆可 專職圍限料。本文料之本㈣可適於㈣少 本文未特別揭不之任何元件之情況下得到實鈐。 【圖式簡單說明】 、k ° 圖 面圖 ί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例而 、放大圖、透視圖; 建構之齒狀帶的橫剖 312ΧΡ/發明說明書(補件)/96-09/96119681 42 200806904 圖2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具體例而建構册 面圖、透視圖; / f的杈剖 圖3為根據本發明之又一具體例而建構 俄 的橫剖面圖、透視圖; 小肋狀▼ 圖4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例的編織物元件之一 内之潤滑劑叢集的藉由掃描電子顯微鏡而獲得之影像圖刀 ^為比較樣本中之編織物元件内之潤滑劑:藉由 ; 4田笔子顯微鏡而獲得之影像圖;及 圖6為被利用以說明本發明之具體例之特性的高張力 耐磨性分析裝置之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環形齒狀動力傳送帶/標準凹口 V形帶/多V形肋狀帶 12上覆索帶區/上覆索帶/上覆索帶部分 14 脊面部分 16 齒 參18 抗張索帶 21 編織物紗線/纖維 22編織物層/編織物元件/編織物覆蓋元件 23 編織物元件 23’ 編織物元件 24 動力傳送表面 25 而BR膠漿/纖維 28 背面編織物 30 内部潤滑劑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09/96119681 43 200806904 30’ 内部潤滑劑 32 第一表面 34 第二表面 36 叢集/小球 38 外層 39 區域 40 第二潤滑劑 42 主要彈性體帶主體部分 _ 44側表面 46 侧表面 48 凹陷表面/凹槽 50 齒狀突出物 51 帶表面 52 凸起區/頂點 54 凹槽區 φ 56 傳動帶輪 58 從動帶輪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09/96119681 44

Claims (1)

  1. 200806904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動力傳送帶,其選自一齒狀帶、一平帶、一 ^形 帶或一多V形肋狀帶,其包含: J a)—可撓主體部分; w-沿該帶之至少一動力傳送表面而裝設之編織物元 件,:編織物元件具有一由一第一編織物元件表面舆一相 對之第二編織物元件表面之間的距離所界定之厚度,該第 一,面最接近於該帶之至少該動力傳送表面,Γ該"第二表 面隶接近於該可撓主體部分,及; C)一内部潤滑劑,其處於該編織物元件之至少一部分厚 度内,且特徵為: 。刀子 d)至少一部分之内部潤滑劑係呈該編織物 少一叢集之形式。 干門之主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動力傳送帶,其中該叢隼中 之該内部潤滑劑在大致不存在—黏合劑組分之情況^存 在。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動力傳送帶,其中以體積計 2對較大量之該内部潤滑劑存在於該厚度之最接近於 二第表面之-部分中’且以體積計—較小量的内部潤滑 劑存在於該厚度之最接近於該第二表面之一部分中。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動力傳送帶,其中該内部潤 滑劑係選自以下各物:含氟聚合物、石墨、二硫化翻、超 局分子量聚乙烯、及該等前述各物中任意至少兩者之混人 物;且其中該内部潤滑劑之特徵為—平均粒徑,該平均^ 312ΧΡ/發明說明書(補件)/96-09/96119681 45 200806904 徑大於約225 nm。 5 =?利範圍第3項之動力傳送帶,其中該内部潤 滑劑包含具有約1 // m至約1 〇〇 ,, ^ ^ 之聚四氟乙烯。 ㈣之乾圍内的平均粒徑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動力傳送帶,進一步包含一 沿該編織物元件之該第一表面而震設之外層,其中該夕M ==組分、樹脂組分、塑膠組分、及第二潤滑劑中之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動力傳送帶,進一步包含在 織物元件之至少該第二表面上之理 其中該可撓主體部分係由一不 地月〗層且 彈性靜莖白以丁女t > 麵彈性體形成,該不可鑄 於、气化° •乳丁二締橡膠、丙烯腈丁二烯橡 1氡::烯橡膠、苯乙稀,丁二烯橡膠、烧基 水烯、表虱醇、丁二烯橡膠、聚里戊一烯" 稀烴彈性體,及該等前述 ::::乙 上之混合物。 τ任思兩者或兩者以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動 體部分係由一可鑄彈性體形成,該二=中:可撓主 各物··聚胺基甲酸g旨、塑性溶^拖體係選自以下 二婦、液態聚硫醚、液態橡二 甲酸乙醋、聚醋樹脂、聚鳴、及夕:等化物、胺基 兩者或兩者以上之混合物。 及以月m各物中任意 9· 一種動力傳送帶之掣 撓主體部分,該方法包^ ·· w力傳送帶具有一可 312ΧΡ/^^1^^*(ΜίΦ)/96.〇9/96119681 46 200806904 a)向一具有 第 φ 表面及一與該絮—1 的編織物元件塗覆一内部潤滑劑,面相對之第二 Λ物’及; 乂形成一經處理編 匕)抵罪一用於形成該可撓主體八 處理編織物’·其特徵為該 =之材料,而裝設該經 C)使至少一部分之内們其 乂包含以下步驟; 分厚度内形成該内部潤滑V之=在=^ 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 :。 滑劑係作為一進一步包含一载劑組八方法;其中該内部潤 且该方法進一步包含使該載劑組分之 =該混合物塗覆至該編織物元件之後自該編織物无 1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製造方法,其 部潤滑劑之該混合物在大致不存在—黏合劑組分之^況 下被塗覆至該編織物元件。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6_〇9/96119681 47 1 I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製造方法,其中該混合物 進一步包含一流變改質劑。 1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製造方法,其中該塗覆在 該編織物元件内產生内部潤滑劑之濃度梯度,其中内部潤 滑劑之較高濃度較接近於該編織物元件之該第一表面。 . 1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製造方法,其中該塗覆包 ,含以下步驟中之至少一者: (a )將該内部潤滑劑刮刀塗佈或滚塗至該兩個表面中之 僅一者上,及 200806904 ;Λ、扁、、哉物元件浸潰於一包含該内部潤滑劑之容器 =使該編織物元件繞至少一輥構件而被拉動;且 至:”二流變改質劑係以一足以將該混合物的黏度調節 至二30:厘泊至約1〇,〇〇。厘泊之範圍内之量而添加。 1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製造方法,進一步包含在 向用於形成該主體部分之 前,於任執行的以下步^ ^加該編織物元件之 H t η 下乂驟.向該編織物元件之至少 :、塑膠成二覆二外層,該外層包含橡膠成份、樹脂成 潤滑劑中之至少-者;及/或向該 :織物疋件之至少一第二表面塗荖 處理劑包含至少一黏著㈣份。
    312ΧΡ/發明說明書(補件)/96-09/96119681 48
TW096119681A 2006-06-01 2007-06-01 Power transmission belt and a process for its manufacture TW200806904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446,005 US8357065B2 (en) 2006-06-01 2006-06-01 Power transmission belt and a process for its manufactur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06904A true TW200806904A (en) 2008-02-01

Family

ID=38596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19681A TW200806904A (en) 2006-06-01 2007-06-01 Power transmission belt and a process for its manufacture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8357065B2 (zh)
EP (1) EP2027398B1 (zh)
AT (1) ATE455256T1 (zh)
CA (1) CA2654385A1 (zh)
DE (1) DE602007004329D1 (zh)
MX (1) MX2008015191A (zh)
TW (1) TW200806904A (zh)
WO (1) WO200714316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87536B2 (ja) * 2007-07-02 2014-05-07 バンドー化学株式会社 ウレタン製のハス歯ベルト
US7902286B2 (en) * 2008-02-29 2011-03-08 Polyone Corporation Abrasion resistant poly(vinyl chloride) plastisol
US11548990B2 (en) * 2009-12-01 2023-01-10 Gates Corporation Urethane adhesive cord treatment for power transmission belt and belt
US9944763B2 (en) 2009-12-01 2018-04-17 Gates Corporation Polyurea-urethane cord treatment for power transmission belt and belt
DE102011054978A1 (de) * 2011-11-02 2013-05-02 Contitech Antriebssysteme Gmbh Riemen mit einem Zugträger, insbesondere Carbon-Zugträger, der mit einem vernetzten Polyurethan präpariert ist, sowie Präparationsverfahren
CN103998817B (zh) * 2011-12-14 2015-07-01 阪东化学株式会社 摩擦传动带及其制造方法
JP5914202B2 (ja) * 2012-06-18 2016-05-11 三ツ星ベルト株式会社 伝動ベルト用カバー布および歯付ベルト
DE102013104757A1 (de) * 2013-05-08 2014-11-13 Contitech Antriebssysteme Gmbh Verfahren zur Fertigung eines Riemens mit präparierten Zugträgern mit Hüllschicht
WO2014185030A1 (ja) * 2013-05-15 2014-11-20 バンドー化学株式会社 歯付ベル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ベルト伝動装置
BR112016023389B1 (pt) * 2014-04-08 2021-09-21 Dayco Europe S.R.L. Correia de transmissão
CN106233036B (zh) * 2014-05-02 2019-09-03 戴科欧洲有限公司 传动带以及相关联的传动系统
JP6511043B2 (ja) * 2014-05-22 2019-05-08 バンドー化学株式会社 伝動ベルト
JP6606086B2 (ja) * 2014-09-24 2019-11-13 バンドー化学株式会社 歯付ベルト
US9676555B2 (en) * 2015-04-17 2017-06-13 F.N. Sheppard & Company Co-formed conveyor belt apparatus and process
US9933041B2 (en) * 2015-05-11 2018-04-03 Gates Corporation CVT belt
US10220545B2 (en) 2016-04-30 2019-03-05 Contitech Antriebssysteme Gmbh Water based urethane as predip for carbon fiber cord
US10514083B2 (en) * 2016-08-16 2019-12-24 Contitech Antriebssysteme Gmbh Cross-linked elastomeric low friction faced synchronous power transmission belt
WO2018201040A1 (en) * 2017-04-27 2018-11-01 Gates Corporation Synchronous belt with unidirectional fabric reinforcement
US20190178339A1 (en) * 2017-12-13 2019-06-13 Gates Corporation Toothed power transmission belt with back fabric
US10704645B2 (en) * 2017-12-13 2020-07-07 Gates Corporation Bias tooth fabric and toothed power transmission belt
US10687468B1 (en) * 2018-12-18 2020-06-23 Contitech Antriebssysteme Gmbh Flexible synchronous toothed belt with narrow splice
ES2748214B2 (es) * 2019-06-13 2022-02-01 Gates Corp Correa de transmision de potencia con superficie a franjas y una tela de recubrimiento a franjas.
DE102019212077A1 (de) * 2019-08-13 2021-02-18 Contitech Antriebssysteme Gmbh Zahnriemen zur Verwendung in Ölumgebung
CN115667760B (zh) * 2020-07-03 2023-08-25 阪东化学株式会社 齿形带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35720A (en) 1973-08-10 1974-09-17 Dayco Corp Endless power transmission belt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3964328A (en) 1973-09-07 1976-06-22 The Gates Rubber Company Elastomer-free fabric surface for power transmission belt tooth facing
US4443280A (en) 1979-12-17 1984-04-17 Dayco Corporation Method of making an endless power transmission belt
EP0240936A3 (en) 1986-04-05 1988-01-07 Bando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V belt
JP2558070Y2 (ja) 1992-11-04 1997-12-17 三ツ星ベルト株式会社 Vリブドベルト
DE4400434A1 (de) 1994-01-10 1995-07-13 Continental Ag Kraftübertragungsriemen aus elastomerem Werkstoff mit günstige Gleiteigenschaften aufweisenden Riemenoberflächen
ES2164773T3 (es) 1994-07-14 2002-03-01 Gates Corp Elastomeros de poliuretano/urea de alta temperatura.
US6613503B1 (en) * 1996-06-26 2003-09-02 Eastman Kodak Company Use of large particle size lubricants in the protective overcoat of photographic papers
US6296588B1 (en) 1998-06-12 2001-10-02 The Gates Corporation High temperature flexible thermoplastic composites for endless belt driving surfaces
RU2224151C2 (ru) 1998-11-18 2004-02-20 Дзе Гейтс Корпорейшн Ремень силового привода
US6352488B1 (en) 1999-03-05 2002-03-05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Power transmission belt
GB2349113B (en) 1999-04-21 2003-07-02 Gates Corp Wear resistant belts and a process for their manufacture
JP4409664B2 (ja) 1999-05-14 2010-02-03 三ツ星ベルト株式会社 ゴムベルト
DE10016351C2 (de) 2000-04-03 2002-09-26 Contitech Antriebssysteme Gmbh Treibriemen
US6409621B1 (en) 2000-05-12 2002-06-25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Power transmission belt
IT1320359B1 (it) 2000-05-23 2003-11-26 Dayco Europe Srl Cinghia dentata.
US8063119B2 (en) * 2003-08-29 2011-11-22 Inmat Inc. Barrier coating of a non-elastomeric polymer and a dispersed layered filler in a liquid carrier and coated articl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X2008015191A (es) 2009-07-02
US8357065B2 (en) 2013-01-22
DE602007004329D1 (de) 2010-03-04
ATE455256T1 (de) 2010-01-15
US20080004145A1 (en) 2008-01-03
EP2027398B1 (en) 2010-01-13
CA2654385A1 (en) 2007-12-13
EP2027398A1 (en) 2009-02-25
WO2007143160A1 (en) 2007-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806904A (en) Power transmission belt and a process for its manufacture
JP3547403B2 (ja) 耐摩耗性ベルト並びにその製造プロセス
JP6326108B2 (ja) 動力伝達ベルト製造方法
US6296588B1 (en) High temperature flexible thermoplastic composites for endless belt driving surfaces
TW200533850A (en) Power transmission belt
JP4360993B2 (ja) 歯付ベルト
CN105209245A (zh) 用于制作具有用包封层处理过的张力构件的皮带的方法以及如此生产的皮带
JP6795466B2 (ja) 伝動ベル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783946B2 (ja) 動力伝達ベルト用の心線のウレタン接着剤処理
US10442147B2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a tension member, in particular a carbon tension member, in the production of a belt
WO2010047121A1 (ja) 伝動ベルト
JP6157876B2 (ja) 伝動ベルト
WO2020079917A1 (ja) 歯付ベルト
JP2009248463A (ja) 歯付ベル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652688B1 (ja) 歯付ベルト
JP2010255739A (ja) 伝動ベルト
JP5669814B2 (ja) 伝動ベルト
JP2003222195A (ja) 歯付ベル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