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803355A -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 Google Patents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803355A
TW200803355A TW096114605A TW96114605A TW200803355A TW 200803355 A TW200803355 A TW 200803355A TW 096114605 A TW096114605 A TW 096114605A TW 96114605 A TW96114605 A TW 96114605A TW 200803355 A TW200803355 A TW 20080335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network unit
transmission
unit
matrix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146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David Astely
Original Assignee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filed Critical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Publication of TW2008033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03355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4Channel estimation channel estimation algorithms
    • H04L25/0242Channel estimation channel estimation algorithms using matrix metho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36Signal-to-interference ratio [SIR] or carrier-to-interference ratio [CI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using signal quality detect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45Interference valu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 H04L1/0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using space diversity
    • H04L1/0618Space-time coding
    • H04L1/0637Properties of the code
    • H04L1/0668Orthogonal systems, e.g. using Alamouti c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200803355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在無線通信系統中之方法及配置,特定言 之’係關於用於鏈路調適之通道品質量測,其中一或多個 天線在鏈路之任一側,且存在干擾及雜訊。 【先前技術】 多重天線在基地台及終端機處之使用已吸引了業界及標 準化機關,以及國際研究計劃的強烈興趣。當前相信,多 重天線技術為現存無線系統之(長期)發展及未來系統之開 發的關鍵技術。同時,依據多使用者排程及鏈路調適之有 效貧源管理,以及利用實體層之所謂,,跨層最佳化"同樣為 有前途、有希望及重要的領域。 攸多使用者資源分配及鏈路調適方面觀之,達成一種可 用於預測具有各別時間頻率碼f源、調變、碼率及傳輸塊 長度以及諸如傳輸權4及線性分散碼之不同空間組態的 不同分配之效能的手段似乎是關鍵㈣。然冑,一種演算 法將對不同機制及分配評估效能(例如,依據平均預計輸 貫量或成功傳輪之機率)’且依據使用者及符合所需目標 (诸如,用於非延遲敏感性服務之最大輸貫量,或用於與 (遲敏感性服務相關聯之再傳輸的可忽略誤差機率)之 應模式來選擇一分配。 自系統效能觀點來看,效能預測亦為所關心的。已考慮 基於將純量單個天線#lSINR映射至 > ^ 中進行平均之效能模型。 ^在貧訊域 120383.doc 200803355 因此’有效資源管理f要合理之效能預測, 的,可認識到需要對通道及干擾情況之充分量測。、= :例如在發展之3G系統中),通常使用依據在接收j處理: 後的SINR或對應於資料傳 ° 值通道品質指示(^) 對應車父佳傳輪格式之純量 利用線性接“之諸如波束成形及線性 收及發射機制原則上可藉由調整隨R計算而被併1 = 測就會^針對終端機Mu間發射及接收處理。—因 此,終知機可確定合適傳輸權重或對發射天線之選擇,且 =二之效能。然而,發射器評估在考慮多使用 _ >糸統悲樣時可需要之不同傳輸機制的選擇 就十分重要。而且,如何併入諸如(近似)最大似然解調變 之非線性解調變機制並非顯而易見。 【發明内容】 為有效利用由夕天線傳輸系統提供之優點 程及鍵路調適之充分量測係有利的。在單個天線之情: 下’ W對干擾及雜訊比(SINR)(或自其推斷的合適量測 結果’諸如資料傳輸率)係足以用於鏈路調適之資訊。然 而’在多重天線之情況下’將何種資訊量測、處理且料 反,資訊而發回發射單元並不明確,亦即,如何產生對應 於單天線情況下之siNR值之資訊的概括並不明確。、 因此’不僅對傳播通道,而且對干擾之較佳瞭解係十分 重要的。因此’本發明之一目標為提供一種盡可能完整地 描述通道及干擾條件的適當及合適充足的精簡量測(與收 120383.doc 200803355 發器技術無關)’藉此可得出可為發射單元所用的用於鏈 路調適及排程的適當決策及量測。 基本上,本發明提供方法及配置,其用於形成資料元 素’該資料元素包含等於在與—或多個發射單元之天線之 個別組合相Μ的白化向量通道之間的厄料内積的值, 或包含該等值之經處理表示。當以矩陣形式配置8聰值 時,此矩陣為大小為之厄米特類型(其中有效自由 度為Μ/),且含有在與所有發射天線相關聯之白化向量值 通道之間的内積。該等值係由除發射器天線對之間的正交 量測結果之外的發射器天線的SINR值組成。然後,可有利 地將此資料元素用於鏈路調適及/或排程,以便藉以實現 使用者與(空間)傳輸參數之最佳化及選擇。該資料元素為 CSI及CQI,且實質上與收發器技術無關。 本發明係關於一第一實施例,其中接收單元將該等值或 其函數作為返回資訊並以資料元素形式提供至向該接收單 元傳輸的單元,且本發明係關於一第二實施例,其中接收 皁兀提供發射單元可自其推斷該等值之處理信號序列。 本發明之一優點為:將用於多重天線情形之通道及干擾 量測組合(且在某種程度上而言,壓縮)為可用於適應大量 不同技術之量測。此與技術無關之量測涵蓋通常稱為通道 品質資訊(CQI)及通道狀態資訊(CSI)之内容,且亦與在僅 有單個發射天線之情況下的SINR值一致。因此,本發明提 供一種系統方式,以將用於快速排程及鏈路調適之量測擴 展至多重天線情況。應注意,單個天線情況為多重天線情 120383.doc 200803355 況之一特殊情況。 另 優點為’在完整量測可以咨夺丄-φ “一 枓70素之形式為發射器 所用的h況下,本發明提供足夠 丈幻夂饋,以便發射器可預測 具有任意參數之幾乎任何傳輸機制的效能,而並不僅限於 由終端機僅考慮單個鏈路而發現最合適的機制。 本發明之又-優點為,可在存取點而非行動終端機中進 行處理器負載繁重的最佳化及調適。在所msdma之情況 下(亦即’同時進行至若干使用者之同時傳輸),可發現, 一組使用者之資料元素含有對”空間正交性”之所需量測, 以便亦進行多使用者最佳化及調適。 同樣地,對在終端機中進行所有處理及最佳化之情況而 a,使1測報告基於共同的良好定義且切合實際的量測結 果(諸如建議之資料元素)係有利的。眾所周知,若瞭解量 測結果代表之意義、量測所基於之根據及量測結果如何被 確定,則量測將更有價值。 最終,因為該量測似乎對大量不同技術有用,故系統概 念設計/標準化在原則上可將(例如)mimo方法與用於量測 之程序分離。因此,在就依據矩陣值SINR之合適函數的量 測值/反饋機制達成一致後,可有利地識別可行的MIM〇技 術。 本發明之其他目標、優點及新穎特徵將由本發明之以下 詳細描述結合參看隨附圖式及申請專利範圍而變得顯而易 見的。 【實施方式】 120383.doc 200803355 以下詳細描料及根據本發明的包含矩陣值s舰或對 此等值之經處理表示的資料元素。然而,儘管在許多態樣 中易於瞭解,然:僅應將此格式認為係—表示供進—步處理 之資訊的可能替代方法,其並不排斥其他可能表示形式。 以下描述基於一資料模型’其將其中時間頻率資源被分 為資源塊的基於QFDM(正交分頻多卫)系統視為可設想將 本發明應用於其中的通信系統。資源塊之大小通常使得可 忽略通道在塊内之改變。進—步假定,對每―資源塊之 mIM〇通道的通道估計係可料,對雜訊及干擾之協方差 之估計亦然。可(例如)經由傳輸經嵌入導引符號並在時域 及頻域中進行合適平滑化來確定通道估計。可(例如)藉由 使用在減去所傳輸導引之估計之後得到的餘數的合適平滑 化,來形成雜訊及干擾協方差矩陣之估計。因此,假定可 將〃負源塊中之田彳載波k及〇FDM符號週期η相關聯之樣本 較佳模型化為 y(k,n) = Hx(k,n) + e(k,n)。 模 此處’ y(n,k)為模型化所接收信號之Mr χ丨行;x(k,n)為 型化發射信號之Μτ X 1行向量。在利用純空間預編碼之 情況下,將對應於傳輸功率之傳輸協方差寫為 E{x(kin)xH(kJn)}-
bH 表示傳輸權重,因此,該模型包括所謂開放迴路機制 (對於其而έ,w為代表功率之均勾空間分配之情況的經比 例縮放之識別矩陣),以及諸如波束成形、每天線速率控 120383.doc 200803355 及基於瞬時通道矩陣之SVD的多 因此’假定將所傳輸信號正規化 制(PARC)之選擇性型式, 種封閉迴路機制的機制。 且表示為S(n,k),使得心)=Ws_。另外,將則見為模型 化ΜΙΜΟ通道之Mr χ 車。e(n,k)利用以下協方差矩陣 來模型化雜訊及(小區之間)干擾。 E{e(KnJeH (k2)n)\^ Q,k^k2>ni=n2) A在其它情況下 ° 涇由口適排私及空間域鏈路調適及編碼,假定控制干擾 可預測性係可能的,使得假定之量測模型成立。 當考慮貝料70素係借助於矩陣值SINR而加以定義的實 施例時,將此矩陣定義為Γ = Η〃ς^Η。 r係大小為ΜτχΜτ之厄米特矩陣,纟具有排列如下之矩 陣元素〜: Γ
r*12 ^22 - r2MT V^r ··· /ΜτΜτ 可將在對角線上之元素寫作
Yn = hfQ , / = 7,.., ΜΓ , 其中hi為Η之第i行(亦即在發射天線丨與所有接收天線之間 的通道)。視接收器單元而定,可將此等元素匕進行不同解 釋··根據第一解釋可能性,該等值對應於,當忽略來自其 他發射天線之π小區内11干擾時,在接收器組合了雜訊與小 區間干擾之最佳化組合之後的訊雜比(SNR)。根據另一解 釋可能性’該等值對應於用於所謂最大比例組合之 120383.doc -10· 200803355 ’’SNR”,該用於最大比例組合之"SNR,,為個別接收天線之 SNR的總和(在雜訊及干擾被至少假定為近似無關聯,使得 Q為對角線的情況下)。最終,在單個接收天線之情況下, 該等值可被認為係(例如)更習知之"SNR”,亦即,通道分 支之量值的平方除以雜訊及干擾功率。 可將複值非對角線元素寫作 Q ^hf Q 2h, 此專值可被視為相對於干擾及雜訊而白化且與發射天線 1及j相關聯之通道的内積,藉此,可將該内積解釋為在天 線對i及j之間的空間正交性量測或瞬時空間相關量測。另 一方式為將非對角線元素寫作;= ,其中叫表示複 值的”角度/相關係數之餘弦”,其中量值小於或等於一。 如上文定義之矩陣值Γ含有個別發射天線之SINr(或,,長 度/加權範數”)以及在該等發射天線之間的相關性量測(,,角 度之餘弦”)。一種解釋為,確定某些線性激發(例如,利用 波束成形權重)之效能所需之所有參數為向量的範數及在 該等向量之間的角度。 根據本發明之一可設想之實施例,提供至發射器單元之 資料元素含有如上文定義之矩陣Γ的整體内容。然而,在 較佳實施例中,藉由利用調變及接收器類型特定映射將不 同資源元素之Γ值映射至純量資訊量測結果來評估不同分 配及參數,接著在該分配上將該量測結果求和,且將其用 於確定誤差機率。視處理及反饋約束而定,其他可設想之 120383.doc 200803355 實施例可關於(例如)以信號形式傳至發射器之SINR的量化 低秩因數,或關於其中所有處理完全在接收器中進行,且 僅將較佳分配之參數回饋至發射器之實施例。以下定義用 於執行該映射之若干替代方法: 1·對於利用位元交錯編碼調變(BICM-SM)之空間多工而 言,可能應用近似非線性最大似然解調變器。然後,在使 用ΜΙΜΟ BICM相互資訊的情況下,在BICM-SM的通道編 碼之後’基於在資源分配上累積之相互資訊r的鏈路品質 模型可被用於預測誤差率。應注意,在之情況下,相 互貧訊為Γ之函數,且因此,在一般情況下,其為w;/rw 之函數。由此得出結論,用於資源塊(rb)之特定分配的累 積相互資訊可寫作 ^Z^(WXW) W , 出於簡化以減少符號之故,假定將相同傳輸權重及相同 ν周麦用於所有 > 源塊。X表示所有發射天線之調變字母, 且將函數ιχ(·)定義為 ’ ^e2Real^H(x-z)]-(x~z)HT(x-.z) ^ lx(T) = L'-~rl Σ e\ /〇Q〇 ^ ^ zeX:Bi(z)=1-Bj(x) 2L Μχίχ 〜y 2 S e 2 Re a小〜x-zj X_Z,H ryx_z) - 、 zeX:B 丨(z)=B 丨(x) I 人 X為所有2L個可能之向量值符號之組,Βι(χ)等於向量符 號X之位元1的值,且參考具有協方差Γ之零平均複高斯向 里來U平估期望值。因此,對具有附加之具有零平均及協 方差Q之呵斯雜訊及干擾的通道Η而言,Ι(Γ為用於具有等 120383.doc -12- 200803355 率及獨立輸入5周位元之位元交錯編碼調變⑻的相 互資訊。總和在合適的資源塊上得出,且可在通道編碼之 後非常準確地映射至塊誤差機率。 2·與(例如)PARC相比,利用非迭代處理之位元交錯編碼調 艾(CM SM)具有固有之效能損失。此刺激了對利用迭代 接收器處理之BICM_SM的研究。在此情況下,吾人預期: 編碼調變能力(或群集約束之相互資訊)係可應用的且將為 Γ之函數,更特定言之,為wHrw之函數。在此情況下, 了月b之映射函數為用於編碼調變之群集約束之相互資訊。 3.在高斯調變為合理近似值之情況下,相互資訊可寫作 ’g嶋--i〇g2| Q + hww^h"丨一i〇g2丨 q 丨=i〇g2| j; + w"rw | 明顯地,對Γ之瞭解對於所謂基於奇異值分解(SVD)的封 閉迴路ΜΙΜΟ已足夠,其將高斯調變的解作為起始點。 4·對線性MMSE接收器而言,首先將線性處理用於分離接 著被分別解調變之不同流。在此情況下,在接收器處理之 後,(主要由)SINR確定效能。然後,純量SINR可映射至調 變特定之相互資訊。現在,對MMSE組合/均衡而言,線性 組合權重為 V = (HWWhHh+Q广 HW 0 使用矩陣求逆引理,可展示出,在組合器/均衡器之後 的信號可寫作 s(π, k) = \/Hy(n, /cj = (l + WHrw)'Y W^Wsfn, k) + e(nfk), 其中雜訊及干擾之協方差為 120383.doc •13- 200803355 e{S(/7,/c)SH(V?,/〇} = (I + wHrw)-f wHrw(i + wHrw 广。 由此可見,藉由使用Γ,可確定在線性發射器及接收器 處理(利用矩陣W及V)之後的SINR。藉由使用一維映射將 純量SINR映射至相互資訊,可接著確定用於所有流之相互 資訊。 5·對於在通道解碼之後的線性mmSE處理及非線性連續干 擾消除(SIC)的組合(如由(S_)PARC所使用),應注意,在假 定成功消除之情況下,不同流之SINR可再次根據Γ來確 疋。此可藉由將W的對應於已消除流之部分設定為零而完 成。 6·在多使用者設定中(其中平行地同時向若干使用者傳 輸),可由Γ之元素推斷出” SDMA”干擾之影響。對於終端 機最大比例組合(MRC)及直接來自天線之每終端機單一流 的傳輸而言,用於給定終端機之SINR為Γ之元素的函數。 藉由用於若干使用者之矩陣,亦可在空間域中執行 夕使用者資源分配,因為該量測擷取到在不同發射天線 (之線性激發)之間的空間正交性。 7·對所謂線性分散碼而言(例如,作為特別情況之用於天 線的Alamouti正交分集設計),已指出,對具有(近似)廣義 固定雜訊之僅空間線性接收器處理而言,SINR係由分散石馬 及由Γ所確定。因此,藉由量測Γ且考慮等同之線性實值模 型,可評估用於不同分散碼之效能,以使得最佳分散碼可 作為快速鏈路調適之一部分而被選出。 根據上述實例,顯而易見地是,根據本發明之自矩陣值 120383.doc 200803355 SINR Γ所得到之資料元素可用於確定通道編碼後的效能。 對傳輸權重W之任何選擇而言,其皆係有效的。因此,當 已知(例如)呈矩陣Γ或其元素之經處理表示之形式的資料 元素,以及接收器處理及分配之類型日夺,本發明允許預測 所支援之資料傳輸率,以使得空間傳輸不僅相對於權重, 而且相對於(例如)分散碼之選擇而被最佳化。其意謂,在 可實現所支援速率及空間傳輸參數之最佳化/選擇(諸如權 重)之意義上而言,Γ之作用與通道品質資訊(CQI)及/或通 道狀悲貧訊(CSI)在第三代通信系統中所起之作用相同。 本發明之目的為將通道及干擾之量測濃縮為如(例如)在 矩陣值SINR Γ中所以的較義格式,絲其用於傳輸參 數(諸如至不同使用者之資源塊的分配、外部通道編碼 率、塊大小)及資源塊參數(諸如調變、傳輸權重及線性分 散碼)之最佳化/選擇。 參看圖1,在區塊12中,根據已自第二網路單元接收之 信號(經由在區塊11中之多重天線分支中之每一者),k個網 路單元確定矩陣值Γ以用於一組資源塊。可預見,對於一 候選之分配及傳輸參數設定,所分配資源塊之SINR在區塊 13中映射至純量值資訊量測結果。此等映射1()主要視所 選擇之調變,以及接收器處理之類型(線性MMSE、非線性 ML、迭代ML)而定。可藉由映射而非Γ來評估不同 傳輸權重W之效能。映射亦可視串流對平行排程之其他使 用者的干擾而定。儘管Ι(·)在單個發射天線之情況下或在 單個流之情況下取純量值引數,然可將在具有多個發射天 120383.doc •15- 200803355 線之一般情況下的引數表示為厄米特矩陣。其次,在區塊 14中,可將純量值資訊量測結果求和且(針對給定之碼速 率及碼塊長度)利用編碼特定函數F(.)映射至塊誤差機率。 接著’彳關於(例如)平均預計㉟貫量或成功傳㈣之機率來 比較若干不同分配。藉由考慮優先權及延遲約束,可做出 合適分配。處理限制及反饋約束可強制使在不同節點中使 用不同函數。0此’在接收H單元中,存在用於將關於下 行鏈路通道及干擾條件之資訊(例如,作為反饋資訊)提供 至發射單兀(塊15)的若干本發明之實施例,其中以下實例 說明某些此等情況。藉此’資料元素係由該矩陣厂之元素 的經處理表示所組成。 1.接收器形成用於-組資源塊之資料元素,且提供資源塊 r之子集、「之低秩近似值(在適度情況下,其可視為等於 發射天線及接收天線之數目的最小值)、r之因數(例如,
Ch〇leskM數或矩料方根),或可自其重建厂之一組參 數。然後’發射器使用SINR來選擇合適傳輸參數,且亦執 行多使用者最佳化。 2·接收器形成用於一組資源换 咨 _ 貝/原塊之貝科兀素,評估對應於不 同傳輸權重d次函數,且接著提供針對該等權重之 組的結果。其意謂確定了用於傳輸權重之不同 效矩陣值)SINR,且將其以信號形式傳至發射器。 3.接收器形成用於一組資源塊之資料元素 子集提供諸如跡或白度量測 :原鬼之 ^ fl ^ tf- ^ ^ 啫如在仃列式與其跡 之間的比率,或有效特徵值之數目。 120383.doc -16 - 200803355 4.接收器形成用於一組資源塊之資料元素,且為資源塊之 子集提供用於依據傳輸權重及調變而評估之傳輸格式之子 集的合適資訊量測。此意謂,接收器可對不同資源塊推萬 調變、分散及波束成形權重。然後,發射器可將資源塊分 配至不同使用者,且指派合適通道編碼。 5.接收器形成用於一組(預)分配資源塊之資料元素,藉由 形成累積相互資訊r依據傳輸權重及調變來評估不同傳輸 參數’且然後,在外部通道編碼之後,❹視編碼自身、別 其速率及塊長度而定之映射將1>映射至誤差率,且提供最 佳化輸貫量或資料傳輸率的傳輸參數,其中輸貫量或資料 傳輸率經受對(例如)誤差機率之約束。在此情況下,實質 上所有處理均係在終端機中。 本發明之一第二實施例係關於(特定言之,對基於τ〇〇 之無線電存取網路而言)對如上文描述之包含矩陣F元素之 表示的資料元素内容的擷取。在此實施例中,發射單元並 不接收關於矩陣值SINR之反饋資訊,而是經啟用以借助於 在反向傳輸通道上之信號而自身推斷出此資訊。在上行鏈 路及下行鏈路在不同頻率上的!^00系統中,諸如無線電通 道之不同叢集之角度、延遲及衰減的長期特性係相同的, 使得可根據對上行鏈路之觀測,來推斷對應下行鏈路來 數。在上行鏈路及下行鏈路在同調時間内存在於相同頻帶 上的TDD系統中,可根據對上行鏈路之觀測來推斷出對實 際瞬時通道實現之短期瞭解。對TDD而言,一種額外可能 性為利用無線電通道之互反性。在該兩種情況下,藉由監 120383.doc -17- 200803355 聽現存通信,或藉由插入諸如天線特定寬頻導引之終端機 傳輸的特殊通道探測機構(基地台可根據該等天線特定寬 頻導引而估計全頻率選擇性ΜΙΜΟ通道),來確定通道估 因僅觀測通道,故在TDD中將互反性用於推斷用於資源 分配及調適之通道資訊可受限制。然而,如上所述,亦需 要對干擾之瞭解。因此,儘管TDD存在互反性,但因不存 在干擾特徵之反饋,故實務上不可能完全利用頻域調適及 多天線傳輸之效益。 以下實施例係關於一種對(上行鏈路)傳輸之線性預編 碼,其具有用於干擾(在終端機所經歷)之(空間頻率)白化 滤波裔。然後,(基地台)接收器可推斷白化通道之估計, 且經由求此估計之平方,確定規定資料元素之效能(對應 於上文定義之矩陣值SINR Γ)。接著,作為(空間)鏈路調適 及排程之部分,此資訊用於最佳化且選擇(空間)傳輸參 數。在ΜΙΜΟ OFDM TDD設定中,在具有幾乎可忽略之反 饋的情況下’當利用通道互反性來確定用於調適及多使用 者排程之通道資訊時,可考慮到有關干擾特性。 在概述下行鏈路及上行鏈路情況之以下描述中,將亦應 用已在上文定義之資料模型。因此,對於反向,可將與資 源塊k相關聯之樣本模型化為+(,藉此H、為模 型化上行鏈路通道之矩陣,且將由行動台發射之 信號模型化為。s職((為了簡化)為模型化經傳輸 導引及/或資料符號之正規化行向量,且%為含有傳 120383.doc -18- 200803355 輸權重之Mm林Μ⑽預編碼矩陣。 在通道之同調時間内具有合適校正及信號的TDD設定 中,= 係有效的。當利用通道之互反性時,其為所使 用之關鍵近似值。即使天線之數目相同,但關於干擾之基 本問題為卜Q’*。因此,即使上文之樣本模型可用於 藉由對上行鏈路通道之量測來推斷下行鏈路通道,相同操 作亦不能立即針對干擾而進行。 如上所述,將根據ΜΙΜΟ通道之估計值及減損協方差矩 陣(impairment c〇Variance matrix)在發射器中形成由矩陣值 SZNR得到之資料元素,且此矩陣值SINR(與在單個天線情 況下之白知SINR致)實際上為一種可用於傳輸參數最佳 化及效能預測的規定效能之量度。本發明之目的為使發射 器可獲得相同SINR。因此,萁姑-欠丄丨一士, U此右使資料π素(例如,矩陣值 SINR)在發射器上可用,則實皙 _ « 只J貫貝上,可最佳化所有相關傳 輸參數,且可預測大量接收罘 牧叹裔的在通道解碼之後的效能。 選擇上文定義之預編碼V〆參考所選擇之資料模型),以 使得可在—縮放範_確定規定效能之smRR因數。 可將此額外縮放(其可單獨應用至每—載波或應用至全部 載波)提供至基地台’以用於解析縮放歧義性。 出於說明之目的,假宏太 _ 在上行鏈路傳輸期間終端機使用 預編碼矩陣。接著,(例如 j如)稭由假定所有或足夠部分之符 號為已知引導符號,基地A 、 欠、 〇可估計通道。當忽略雜訊時, ,、負源塊k相關聯之通道仕旮 、估叶就為W。對互反性T D D 情況而S,基地台接著形成 120383.doc -19. 200803355 G,=(^0f)c=Hf(VkVf)CH^。 若將預編碼選擇為白化濾波器,以便(vk<)P =%Q[1(以為純 里縮放),則顯而易見,G* = ,藉此可預測傳輸參數及 下行鏈路效能。 應觀察到,可以若干方式確定白化濾波器。一種可能方 式為,利用協方差矩陣之厄米特結構,且利用 子分解來確定其。另外,可使用用於所有載波單個共 同縮放,或每副載波一縮放。 了直接k就傳輸細放以,然而,對使用單個共同縮放之 情況而言,終端機存取矩陣值SINr之純量值函數(諸如矩 陣值SINR之跡或任何矩陣範數)並且在資源塊上求此純量 函數之平均值顯得更有利。可將跡解釋為若干天線及資源 塊上之個別發射天線SINR的總和。在具有某些共同縮放 (亦即,以=q),且σ2κ為資源塊k之干擾雜訊的單個天線情 況下,將預編碼縮減為將資源塊相關傳輸振幅設定為 q/σκ。載波之平方通道估計就將為經縮放的實際。可 借助於對所有資源塊之平均SINR之報告來解析該縮放。因 此,預編碼可用於協助基地台確定在不同天線與不同頻率 之間的相對關係,而所報告之縮放使基地台有可能確定終 端機中之SINR的絕對值。 在假定終端機確定了矩陣值SINR之跡之]^個資源塊(或副 載波)的平均值且信號表示ϋΓΓ{Γ」直接遵循關係G,=叭時, 基地台可將共同縮放g確定為 120383.doc -20- 200803355 ㉟W。 儘管關於基於TDD之通信系統來描述前面的部分,然而 很清楚的是,亦可基於對干擾及矩陣值SINR之長期平均而 利用預白化渡波器將該理念應用至長期FDD設定。 以下概述-種可能的實施:在第—步驟中,終端機形成 對干擾協方差矩陣之估計。可使用在下行鏈路時槽(於其 中基地台進行發射)期間,用於在小區中之量測而廣播的 參考符號來完成該步驟。終端機亦可形成]^1]^〇通道之估 計且依據矩陣值SINR之跡而確定縮放。然後,終端機處理 干擾量測結果且確定預編碼矩陣。在下一時槽中,終端機 傳輸資料與導引符號之混合,或對於通道探測之情況實質 上僅傳輸導引符號。傳輸具有經推斷之預編碼矩陣的線性 獨立導引圖案。在上行鏈路傳輸期間,可將縮放反饋(例 如)作為未知資料而嵌入。基地台接收信號且(例如)藉由使 用所瞭解之導引圖案而估計資源塊之預白化通道。對縮放 反饋之解碼解決了未知縮放,且基地台可形成用以最佳化 且調節下行鏈路傳輸之資料元素。 【圖式簡單說明】 圖1說明對用於資源元素的矩陣值SINr的量測,該等矩 陣值SINR用於評估不同分配及傳輸參數設定值以最佳化效 能(例如,依據延遲及輸貫量)。 圖2說明用於進行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的配置。 圖3說明用於進行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的配置。 120383.doc -21- 200803355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1 區塊 12 區塊 13 區塊 14 區塊 15 區塊 20 第一網路單元 22 構件 23 構件 24 構件 25 構件 26 構件 27 天線 28 第二網路單元 30 第一網路單元 31 信號產生器 32 白化濾、波器 33 發射器 34 天線 35 第二網路單元 36 構件 37 構件 38 構件 201 配置 120383.doc -22- 200803355 301 351 配置 配置 120383.doc -23 -

Claims (1)

  1. 200803355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在一無線通信系統之一第一網路單元(20)中之方 法,該單元(20)包含一或多個天線(27),其經調適用於 至在該系統中之至少一第二網路單元(28)的資料傳輸, 及自在該系統中之至少一第二網路單元(28)的資料接 收,該方法用於對應於在該第一網路單元(20)之位點處 所經歷的干擾而調適用於自該第二網路單元(28)至該第 一網路單元(20)之資料傳輸的傳輸參數, 該方法之特徵為 確定等於在白化向量通道之間的厄米特内積的值,該 等白化向量通道係與向該第一網路單元(2〇)傳輸之該第 二網路單元(28)之天線的個別組合相關聯; 將邊等所確定值映射至一資料元素中;及 將該資料元素作為反饋資訊提供至該第二網路單元 (28) 〇 2·如明求項1之方法,藉此確定該等值及映射該等確定值 之步驟係針對至少_組一或多個資源塊而進行,且該映 射暗示包合金 -处 、 〃一 1源塊相關聯之該等確定值的一厄米特 矩陣之一經處理表示的一映射。 〇、 3 ·如請求項2 $古 、 万法,藉此該經處理表示係自該矩陳$ 低秩近似值或_確定因數得到。 /矩陣之- 4 ·如請求項2之大 一 ^ 法,藉此該經處理表示係自該矩陣之一 一-人函數得到。 卞、 5·如請求項2之方 — 去,猎此該經處理表示係自該矩陣或其 120383.doc 200803355 一函數之有效特徵值得到。 6·如請求項2之方法,蕤, 輸權重及㈣P 9 處理表^代表料依據傳 及π周、支而坪估之值於炊斗μ — 之傳輸格式的—子集的該等確定值 < 口適貧訊内容。 8. ^項6之方法’藉此該合適資訊内容為描述紐齡 心之該矩陣的一函數或群集約束之相互資訊。 ,月求項6之方力,藉11匕該合適資訊内容為該矩陣之一 函數,該矩陣將該BICM相互資訊描述為等效後接收器 發射及接收處理有效SIS〇通道的一函數。 9·如清求項6至8中任一項之方法,藉此該相互資訊係在一 組資源塊上總計而得到。 10·如請求項9之方法,藉此評估且選擇該等資源塊,以最 大化該等所選擇資源塊之該總計的相互資訊。 11 ·如叫求項2之方法,藉此該經處理表示係由以下方式得 到: 依據該組一或多個資源塊,形成用於該分配之累積的 相互資訊; 將該累積的相互資訊映射至一誤差率,可自該誤差率 確定效能; 提供最佳化傳輸之彼等傳輸參數。 12· —種在一無線通信系統之一第一網路單元(20)中的配置 (201),該單元(20)包含一或多個天線(27),其經調適用 於至在該系統中之至少一第二網路單元(28)的資料傳 輸,及自在該系統中之至少一第二網路單元(28)的資料 120383.doc 200803355 接收, 該配置之特徵為 用於確定等於在白化向量通道之間的厄米特内積之值 的構件(22) ’該等白化向量通道係與向該第一網路單元 (20)傳輸之該第二網路單元(28)之天線的個別組合相關 聯; 用於將該等確定值映射至一資料元素之構件(23); 用於將該資料元素作為反饋資訊提供至該第二網路單 元(28)之構件(24)。 13·如請求項12之配置,其進一步包含用於達成包含該等確 定值之一厄米特矩陣之一經處理表示的構件(25),及用 於將該經處理表示映射至一資料元素中之構件(26)。 14·如睛求項12或13之配置,藉此該配置係在一使用者裝置 中實施,且藉此該第二網路單元為一無線電基地台。 15· —種在一無線通信系統之一第一網路單元(3〇)中之方 法,該單元(30)包含一或多個天線(34),其經調適用於 至在該系統中之至少一第二網路單元(35)的資料傳輸, 及自在该系統中之至少一第二網路單元(35)的資料接 收,該方法用於對應於在該第一網路單元(3〇)側上之通 道及經歷的干擾而調適用於自該第二網路單元(28)至該 第一網路單元(30)之資料傳輸的傳輸參數, 該方法之特徵為 對應於在该第一網路單元(3〇)側之該所經歷干擾而應 用被選擇為一白化濾波器的預編碼矩陣來處理已知信 120383.doc 200803355 號序列’以便將對載運該等預編碼信號序列之有效通道 的一估計提供至該第二網路單元(35),以確定等於在白 化向量通道之間的厄米特内積的值,該等白化向量通道 係與向該第一網路單元(30)傳輸之該第二網路單元(35) 之天線的個別天線組合相關聯; 將該等經處理信號序列傳輸至該第二網路單元(35)。 16.如凊求項15之方法,藉此利用一純量將該預編碼矩陣縮 放’以控制傳輸功率。 17·如請求項15之方法,藉此該通信系統應用一基於 之無線電存取網路,且該處理係針對對應於一或若干個 鄰接副載波之群組的一或若干個資源塊而進行。 1 8·如明求項丨7之方法,藉此利用一共同純量來縮放該等資 源塊之該等預編碼矩陣,以控制該傳輸功率。 19·如睛求項16至18中任—項之方法,藉此將該縮放作為反 饋資訊傳輸至該第二網路單元(35)。 2〇·種在一無線通信系統之一第一網路單元(3〇)中的配置 ⑽)’該單元(30)包含經調適用於至在該系統中之至少 ^第二網路單元(35)的資料傳輸,及自在該系統中之至 少一第二網路單元(35)的資料接收的一或多個天線,該 配置之特徵為 一 L就產生器(31) ’其用於產生—已知信號序列; 一白化it波11(32),當傳輸該等信號序料,該白化 對應於在該第—網路單元 之干擾的預編碼矩陣; 120383.doc 200803355 一發射器(33),其用於傳輸該等信號序列,以將對載 運該預編碼信號序列之有效通道的一估計提供至該第一 網路單元(35),以確定等於在白化向量通道之間的厄米 特内積的值,該等白化向量通道係與向該第—網路單元 (3〇)傳輸之該第二網路單元(35)之天線的個別組合 聯。 21·如請求項20之配置,藉此該通信系統應用—基於〇fdm 之無線電存取網路,且該白化濾波器對對應於一戋若干 個鄰接副載波之群組的一或若干個資源塊應用一預編碼 矩陣。 22·如請求項20或21之配置,藉此該第一網路單元〇〇)為一 使用者裝置,且該^二網路單元(35)為_無線電基地 台,該兩個單元(30、35)皆經配備以在一基於TDD之無 線電存取網路上進行資料傳輸及接收。 23 _種在一無線通信系統之一第二網路單元(35)中之方 法,該單元(35)包含一或多個天線,其經調適用於至至 少一第一網路單元(30)之資料傳輸,及自至少一第一網 路單元(30)的資料接收,該方法用於對應於在該第一網 =早兀(30)侧處所經歷的干擾而調適用於自該第二網路 單兀(35)至該第一網路單元(3〇)之資料傳輸的傳輸參 數, 該方法之特徵為 ^接收一來自該第一網路單元(30)之已知信號序列,其 係利用一被選擇為一對應於在該第一網路單元(川)之位 120383.doc 200803355 點處所經歷之干擾的白化濾波器的預編碼而加以傳輪·, 推斷對載運該預編碼信號序列之有效通道的一估計, 以確定等於在白化向量通道之間的厄米特内積的值,該 等白化向量通道係與傳輸至該第一網路單元(3〇)之該第 一網路單元(35)之天線的個別組合相關聯; 自該等值確定一組傳輸參數,其包括用於在反向傳輸 通道上進行資料傳輸的傳輸權重、調變及編碼參數。 24·如請求項23之方法,藉此該通信系統應用一基 之無線電存取網路,在該存取網路中,該預編碼係針對 對應於一或若干個鄰接副載波之群組的一或若干個資源 塊而進行,以推斷用於該一或若干個資源塊中之每一者 的估計。 25·如請求項23或24之 厄米特矩陣之一純 放0 方法,藉此經由一包含該等確定值之 $函數的幫助而推斷該矩陣的絕對縮 26. 如請求項23之方法,藉此該等傳輸參數經選擇以最 輸貫量。 27. —種在一無線通信系統中之一第二網路單元〇5)中的配 置㈤),該單元(35)包含-或多個天線,其經 至至少一第一網路單元(3〇)之資料傳輪,及自至少一 一網路單元(30)的資料接收, 夕 該配置之特徵為 —處理構件(36),其用於處理自該第—網路單 接收之已知信號序列,該等信號序列係利用_被選擇為 120383.doc 200803355 一對應於在該第一網路單元(30)側所經歷之干擾的白化 濾波器的預編碼而加以傳輸; 推斷構件(37),其用於推斷對載運該等預編碼信號序 列之有效通道的一估計,以確定等於在白化向量通道之 間的厄米特内積的值,該等白化向量通道係與向該第一 ’罔路單元(30)傳輸之§亥第二網路單元(35)之天線的個別 組合相關聯; 確定構件(38),其用於自該等值確定一組傳輸參數, 該等傳輸參數包括用於在反向傳輪通道上進行資料傳輸 的傳輸權重、調變及編碼參數。 28. 如請求項27之配置,藉此該第一網路單元(3〇)為一使用 者裝置,且該第二網路單元(35)為一無線電基地台,該 兩個單元(30、35)皆經配備以在一基於雇之無線電存 取網路上進行資料傳輸及接收。 29. 如請求項27之配置’藉此該第一網路單元(3〇)為—無線 電基地台,且該第二網路單元(35)為—使用者裝置,該 兩個單元(30、35)皆經配備以在—基於TDD之無線電存 取網路上進行資料傳輸及接收。 3〇·如請求項27至29中任一項之配置, 罝猎此该通仏系統應用 一基於OFDM之無線電存取網路。 120383.doc
TW096114605A 2006-06-16 2007-04-25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TW200803355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SE2006/050205 WO2007145556A1 (en) 2006-06-16 2006-06-16 Method for channel quality measures in a multiple antenna syste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03355A true TW200803355A (en) 2008-01-01

Family

ID=38831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14605A TW200803355A (en) 2006-06-16 2007-04-25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483145B2 (zh)
EP (1) EP2030387B1 (zh)
JP (1) JP4838353B2 (zh)
CN (1) CN101467408B (zh)
TW (1) TW200803355A (zh)
WO (1) WO200714555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17096A (ja) * 2006-07-05 2008-01-24 Fujitsu Ltd 複数アンテナによる送信/受信を行う通信システム、その送信装置及び受信装置
US8824420B2 (en) * 2007-03-22 2014-09-02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generating antenna selection signals in OFDM tranceivers with fewer RF chains than antennas in MIMO wireless networks
GB0708345D0 (en) * 2007-04-30 2007-06-06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Signalling with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265175B2 (en) 2007-06-05 2012-09-11 Constellation Design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signaling with geometric constellations
TR201905158T4 (tr) 2007-06-05 2019-05-21 Constellation Designs Inc Kapasitesi optimize edilmiş yıldız kümeleri ile sinyalleme yöntemi ve aparatı.
US9191148B2 (en) 2007-06-05 2015-11-17 Constellation Design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signaling with geometric constellations in a Raleigh fading channel
CN101388752B (zh) * 2007-09-11 2011-08-1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基于时分双工系统的上行空间传输方法、终端和基站
KR101351289B1 (ko) * 2008-01-30 2014-01-14 알까뗄 루슨트 장기 통계 csi 보조 mu―mimo 스케줄링 방법, 기지국 및 이용자 디바이스
US8077802B2 (en) * 2008-03-17 2011-12-13 Intel Corporatio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8233939B2 (en) * 2008-03-31 2012-07-31 Intel Corporation Multiuser sector micro diversity system
US8130849B2 (en) * 2008-09-16 2012-03-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aximum A posteriori interference esti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403588B2 (ja) * 2009-01-21 2014-01-29 独立行政法人情報通信研究機構 無線通信時のトラッキング方法,無線通信方法,無線通信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記憶媒体
US8305921B2 (en) * 2009-04-03 2012-11-06 Quantenna Communications, Inc. Channel selection and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CN101599789B (zh) * 2009-07-02 2012-10-24 北京天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矩阵秩的测量方法、装置、终端
CN101615941B (zh) * 2009-07-27 2012-10-03 北京天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矩阵秩的测量方法、装置和终端
US8379705B2 (en) * 2009-08-04 2013-02-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Hierarchical feedback of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1656971B (zh) * 2009-08-14 2012-05-23 同济大学 基于虚拟天线阵列的高精度无线信道测试平台及方法
JP5268826B2 (ja) * 2009-08-18 2013-08-21 Kddi株式会社 信号品質推定装置、信号品質推定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8724741B2 (en) 2009-10-02 2014-05-1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ignal quality estimation from coupling matrix
CN102237909A (zh) * 2010-04-28 2011-11-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天线技术中数据发送模式的选择方法和装置
CN102594491B (zh) * 2011-01-12 2014-12-10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和设备
US9100067B2 (en) * 2011-04-14 2015-08-0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suppressing interference of terminal in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EP2547022A1 (en) * 2011-07-13 2013-01-16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Dresden GmbH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US8964908B2 (en) * 2012-02-15 2015-02-24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Receiver circuit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data
US8989322B2 (en) 2012-02-15 2015-03-24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Data detection and receiver circuit
EP2665207B1 (en) * 2012-05-15 2018-04-18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Radio Link Monitoring
US8908743B2 (en) 2012-09-26 2014-12-09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Receiver with multi layer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KR102078191B1 (ko) * 2013-06-14 2020-02-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링크 품질 측정 방법 및 장치
KR102161825B1 (ko) * 2013-11-19 2020-10-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위치에 기반하여 데이터를 송신 및 수신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EP3411958B1 (en) * 2016-02-04 2019-10-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method for adapting a beam shape of a beam
WO2017204007A1 (ja) * 2016-05-26 2017-11-30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10588151B2 (en) * 2017-07-12 2020-03-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patial listen before talk by precoded request to send and clear to send via whitening
CN110535544B (zh) * 2018-05-23 2023-05-23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一种电力无线专网频谱质量评估方法及系统
EP4070474A4 (en) * 2019-12-06 2023-08-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CCESS NODES FOR BEAM CONTROL
CN113965291B (zh) * 2020-07-20 2024-05-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控制方法、基站、终端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63104B1 (en) * 1998-10-02 2002-03-26 Ericsson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in a rake receiver
FR2818468B1 (fr) * 2000-12-20 2003-01-31 Mitsubishi Electric Inf Tech Methode et dispositif de detection multi-utilisateur en mode ds-cdma
US6771706B2 (en) * 2001-03-23 2004-08-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tiliz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859503B2 (en) * 2001-04-07 2005-02-22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system in a transceiver for controlling a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communications channel
US6760388B2 (en) * 2001-12-07 2004-07-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e-domain transmit and receive processing with channel eigen-mode decomposition for MIMO systems
US7197084B2 (en) * 2002-03-27 2007-03-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ecoding for a multipath channel in a MIMO system
US8194770B2 (en) * 2002-08-27 2012-06-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ded MIMO systems with selective channel inversion applied per eigenmode
US6873606B2 (en) * 2002-10-16 2005-03-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te adaptive transmission scheme for MIMO systems
US7151809B2 (en) * 2002-10-25 2006-12-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estimation and spatial processing for TDD MIMO systems
US7194042B2 (en) 2004-01-13 2007-03-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Data transmission with spatial spreading in a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
ATE509441T1 (de) * 2004-06-18 2011-05-15 Nokia Corp Frequenzbereichs-entzerrung frequenzselektiver mimo-kanäle
KR100943610B1 (ko) * 2004-07-20 2010-02-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시공간 블록 부호화 방식을 사용하는 다중 입력 다중 출력 시스템에서 안테나 셔플링 정보 피드백 장치 및 방법
CN1797987B (zh) * 2004-12-30 2011-02-16 都科摩(北京)通信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自适应调度的mimo通信系统及其自适应用户调度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67408A (zh) 2009-06-24
WO2007145556A1 (en) 2007-12-21
US20090274074A1 (en) 2009-11-05
JP2009540736A (ja) 2009-11-19
EP2030387B1 (en) 2016-03-23
US8483145B2 (en) 2013-07-09
EP2030387A1 (en) 2009-03-04
EP2030387A4 (en) 2012-11-28
CN101467408B (zh) 2013-02-13
JP4838353B2 (ja) 2011-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803355A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Love et al. What is the value of limited feedback for MIMO channels?
Love et al. An overview of limited feedbac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TWI517638B (zh) 正交分頻多工無線通信系統中實施空間頻率區塊編碼方法及裝置
US8600308B2 (e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for coordinated multiple points transmission
US8619542B2 (en) Closed-loop feedbac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3477568B (zh) Mimo系统中的二维ue配对的方法和装置
US8457245B2 (en) Method of transmitting precoding information in multiple antenna system
JP5596498B2 (ja) 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及びそれらを用いた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2010024649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s Using Spatial Multiplexing with Incomplete Channel Information
JP2009512388A (ja) 多重ユーザ多重アンテナ通信システムの送・受信機及び送・受信方法
KR20080073191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사운딩 신호 전송 장치 및 방법
Frank et al. Fair performance comparison between CQI-and CSI-based MU-MIMO for the LTE downlink
Hara et al. Spatial scheduling with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in multiuser MIMO systems
Mondal et al. MU-MIMO system performance analysis in LTE evolution
Sharma Effective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feedback for MIMO systems in wireless broadband communications
KR101499255B1 (ko) 다중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 파일럿의 전송방법
Shi et al. Transmit antenna selected V-BLAST systems with power allocation
KR101422026B1 (ko) 다중 입출력 시스템에서,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Virtej et al. System performance of single-user MIMO in LTE downlink
Hara et al. Pilot-based CSI feedback in TDD/MIMO systems with cochannel interference
Ohwatari et al. Reduction of the amount of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in MIMO-OFDM eigenbeam-space division multiplexing systems
Mai Hybrid RF-baseband precoding/combining for massive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harma et al.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of the performance of channel prediction algorithms in MU-MIMO-OFDM downlink system
Gesbert et al. Multiple antenna techniqu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