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538114A - 6-substituted pyridoindolone derivatives, their preparation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therapeutics - Google Patents

6-substituted pyridoindolone derivatives, their preparation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therapeutic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538114A
TW200538114A TW094112639A TW94112639A TW200538114A TW 200538114 A TW200538114 A TW 200538114A TW 094112639 A TW094112639 A TW 094112639A TW 94112639 A TW94112639 A TW 94112639A TW 200538114 A TW200538114 A TW 20053811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compound
formula
alkyl
hydrogen ato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41126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Bernard Bourrie
Pierre Casellas
Jean Marie Derocq
Samir Jegham
Yvette Muneaux
Camille Georges Wermuth
Paola Ciapetti
Original Assignee
Sanofi Aventi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ofi Aventis filed Critical Sanofi Aventis
Publication of TW2005381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538114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7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e nitrogen ato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63/00
    • C07D47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e nitrogen ato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63/00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wo hetero rings
    • C07D471/04Ortho-condensed syste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3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A61K31/4353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ortho- or peri-condensed with heterocyclic ring systems
    • A61K31/437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ortho- or peri-condensed with heterocyclic ring systems the heterocyclic ring system containing a five-membered ring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indolizine, beta-carboli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A61P35/02Antineoplastic agents specific for leukem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A61P35/04Antineoplastic agents specific for metastasi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nc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Neurology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Nitrogen Condensed Heterocyclic Rings (AREA)
  • Indole Compounds (AREA)

Description

200538114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6-經取代之吡啶并啕哚酮衍生物與其製 備物及其治療上的應用。 【先前技術】 法國專利號97 08409中敘述了下式化合物
Γ1 Γ2 其中 -X代表氫或氣原子或甲基或甲氧基; • 代表氫原子或甲基或乙基; -I*2代表甲基或乙基;或者 • ri與I*2共同形成(CH2)3基團;而 • _ Γ3代表任一可視需要以鹵素原子或甲基或甲氧基或嘧吩 取代之苯基。 於”亥專利的敘述中提及式(A)化合物(對與GABAa受體相 關之歐米茄(omega)調節部位具有親和性)可用於治療與 • GABAa文體亞型相關之胺基丁酸傳遞的病況有關之症 狀’如焦慮、睡眠障礙、癲癇等。 國際專利申請案WO 2002/087574及w〇 2〇〇2/〇87575中 敘述了式(A)化合物做為抗癌劑及其與其它抗癌劑併用之 用途。 101059.doc 200538114 國際專利申請案WO 2004/041817描述下式化合物:
其中Ra、Rb、Rc、1及Re為不同數值。這些化合物展現出 抗癌活性。
【發明内容】 本發明提供符合下式之化合物:
其中 -R!代表氫原子、(Cl-C4)烧基、_(CH2)m0H基團、_ (CH^CN基 I]或-(ch^nr^o基團; -R2代表氫原子或(C「C4)烷基; -R3代表經R0、R7、r8取代之苯基; -R4代表 J:k>;r12基團;或 一選自下列各基所組成之群的雜環基 101059.doc 200538114
R5代表氫原子或(C^Cd烷基; R6、R?及彼此各獨立代表氫原子、鹵素原子、(Ci_C4) 烧基、(CVCO烷氧基、羥基、氰基、-(Cil2)nNR9R1〇基 團、或-O_(CH2)mNR9R10基團;
反9及R1G彼此各獨立代表氫原子或(c「c4)烧基; 或者以9及R1G,與其所連結之氮原子共同組成一選自未 經取代或於4-位置經(Cl_C4)烷基取代之吡咯烷基、六 氫峨咬-1-基、嗎啉-4-基或哌嗪-1-基的雜環基;
Rii代表氫原子或(CrCd烷基; R!2代表氫原子、(CKC4)烷基或_(CH2)m-CO-R16基團;
Rn代原子、(Cl-C4)烷基、苯基…NRi7Ri8或 基團; R14代表氫原子、(c「c4)烷基或-NR17R18基團; R"代表氫原子、(Cl-C4)烷基、_NRi9R2()基團、 /οοαα)燒基; R16代表經基、(Cl_C4)烷氧基或-Nr9ri〇基團; 化”及!^8各獨立代表氫原子或(Ci-C4)烷基;Rls亦可代 表_C0R21基團或_S02R22基團;
Rl9及各獨立代表氫原子或(Ci-CO烷基;R2〇亦可代表 (C3_C6)環燒基、(CrD環烧基甲基或_(CH2)mNR9^〇基 團; j 101059.doc 200538114 -r21 代表(CK4)烷基、(C3-C6)環烷基4_(CH2)mNR9Ri〇基 團; -R22代表(CrCd烷基; -m為1、2或3;而 -η為 0、1、2或 3。 式(I)化合物可包含一或多種非對稱碳原子。因此,其可 以對映異構物或非對映異構物型式存在。這些對映異構 物或非對映異構物與其混合物(包含外消旋混合物)可構成 本發明之一部分。 式⑴化合物可以鹼類或酸加成鹽型式存在。此類加成鹽 構成本發明之一部分。 這些鹽類可有利地以醫藥可接受酸類進行製備,但其它 如用以純化或分離式(I)化合物之酸式鹽類亦構成本發明之 一部分。 式(I)化合物亦可以水合物或溶合物型式存在,即以混合 物型式或結合一或多分子水或結合溶劑。此類水合物及溶 合物亦構成本發明之一部分。 於本發明内文中之名詞定義如下: -鹵素原子:氟、氣、溴或碘; -(C^C:4)烷基:包含1至4個碳原子之直線或支鏈飽和脂族 基團。 實例包含曱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及 第三-丁基; -((VC4)燒氧基、〇-烧基,其中烧基係如上述定義。 101059.doc 200538114 -(q-C6)環烷基··含3至6個碳原子的環烷基,如環丙基、 環丁基、環戊基或環己基。 於本發明所提供之式(I)化合物中,可提出具如下定義之 較佳化合物: -Ri代表氫原子或(C「C4)烷基; -R2代表氫原子或(CVC4)烧基; -R3代表以R6、R7、R8取代之苯基; • _ R4代表未經取代或以(C「C:4)烷基、苯基或胺基取代之羥 亞胺甲醯基或(C^C:4)烷氧基亞胺甲醯基或呤二唑基; -R5代表氫或(cvc4)烷基; -R6、R?及R8彼此各獨立代表氫或鹵素原子或(Ci_c〇烷 基、(C^C:4)烷氧基、胺基、單曱基胺基或二甲基胺基。 於本發明所提供之式⑴化合物中,亦可提出具如下定義 之較佳化合物: • Rl代表氫原子、甲基、乙基、氰甲基或2-嗎啉|基乙
-及/或R2代表曱基; _及^或R3代表苯基、3_漠苯基、4_演苯基、2_氣苯基、 3-乳本基、‘氣笨基、、氟苯基、‘氟苯基、%甲基苯 基J :甲氧基苯基、3_甲氧基苯基、4-曱氧基苯基、 3氰本基、4-乱苯基、2,4_二氯苯基、3,5_二氟苯基、 2’二甲基笨基、2,心二甲氧基苯基、2_甲基敦苯 土 3氟4甲基苯基、3_甲基+氣苯基、4_(胺甲基)苯 (馬林4-基甲基)苯基或4_(2-嗎啉_4_基_乙氧基)苯 101059.doc -10- 200538114 基; -及/或r4代表: •(經亞胺基)甲基、N-經乙酿亞胺酿基、(乙氧基亞胺 基)甲基、N-乙氧基乙醯亞胺醢基、(異丁氧基亞胺 基)曱基、[(羧基甲氧基)亞胺基]甲基、[(2-乙氧基-2-氧基乙氧基)亞胺基]曱基或[(2-嗎啉-4-基-2-氧基乙氧 基)亞胺基]甲基; • 3-曱基-1,2,4-嘮二唑-5-基、3 -苯基-1,2,4吟二唑-5-基、3-胺基-1,2,4·嘮二唑-5-基、3_(二曱基胺 基)-1,2,4-嘮二唑-5-基、3-[(環丙基羰基)胺 基]-1,2,4-嘮二唑-5-基、3-[(Ν,Ν-二甲基甘胺醯基)胺 基]-1,2,4-嘮二唑-5-基、3[(甲磺醯基)胺基]-1,2,4嘮二 唑-5-基或3·{苯氧基甲基}_1,2,4-。号二唑-5-基; • 5-甲基-1,3,4-嘮二唑-2-基或5-胺基-1,3,4-呤二唑-2-基; 或 • 5-曱基-1,2,4-嘮二唑-3 -基、5 -胺基-1,2,4呤二唑-3-基、%(二曱基胺基)-1,2,417号二嗤-3 -基、5-(環丙胺 基)-1,2,4-嘮二唑-3-基、5-[(環丙基甲基)胺基]-1,2,4-嘮二唑-3-基、5-[(3-嗎啉-4-基-丙基)胺基]-1,2,4-哼二 唑-3-基、5-[[2-{二甲基胺基}乙基]胺基卜;^/-哼二 唑-3-基或5-(乙氧基羰基)号二唑基; -及/或R5代表氫原子; 其可為鹼或酸加成鹽型式,並可為水合物或溶合物型式。 於此後者群組之化合物中,可提出具如下定義之式⑴化 101059.doc -11 - 200538114 合物,其中 _ R]代表氫原子,甲基、乙基、氰甲基或2_嗎啉_4_基乙 基; R2代表甲基; -R3代表苯基、3-溴苯基、4-溴苯基、2-氣苯基、3-氯苯 基、4-氯苯基、3 -氟苯基、4-氟苯基、3-甲基苯基、 2-曱氧基苯基、3 -甲氧基苯基、4-甲氧基苯基、3 -氰苯 基、4-氰苯基、2,4-二氯苯基、3,5-二氟苯基、2,4-二甲 基苯基、2,4-二甲氧基苯基、2-甲基-5-氟苯基、 3_氟-4-甲基苯基、3-甲基-4-氟苯基、4-(胺曱基)苯基、 4-(嗎琳-4-基甲基)苯基或4-(2-嗎琳-4-基乙氧基)苯基; -R4代表: •(羥亞胺基)甲基、N-羥乙醯亞胺醯基、(乙氧基亞胺基) 甲基、N-乙氧基乙醯亞胺醢基、(異丁氧基亞胺基)甲 基、[(羧基甲氧基)亞胺基]曱基、[(2-乙氧基-2-氧基乙氧 基)亞胺基]甲基或[(2-嗎琳-4-基-2-氧基乙氧基)亞胺基] 曱基; • 3-曱基-1,2,4-呤二唑-5-基、3-苯基-1,2,4-嘮二唑-5-基' 3-胺基-1,2,4_呤二唑-5-基、3-(二甲基胺基)-1,2,4-嘮二 唑-5-基、3-[(環丙基羰基)胺基]-1,2,4-呤二唑5-基、 3-[(N,N-二甲基甘胺醯基)胺基]-1,2,4-嘮二唑-5-基、 3[(甲磺醯基)胺基]-1,2,4嘮二唑-5-基或3-(苯氧基甲 基)-1,2,4-嘮二唑-5-基; • 5-甲基-1,3,4-11号二嗤-2-基或5-胺基1,3,4-^号二口坐-2-基;或 101059.doc -12- 200538114 • 5_ 甲基 _1,2,4-口 号二唑 _3_ 基、5-胺基 _1,2,4-嘮二唑 _3_ 基、5-(二甲基胺基)-1,2,4-吟二唑-3-基、5-(環丙基胺 基)-1,2,4_嘮二唑_3_基、5_[(環丙基曱基)胺基卜丨。〆啰 二唑-3-基、5_[(弘嗎啉-扣基丙基)胺基]_丨,2,4•嘮二 嗤-3-基、5_[[2_(二甲基胺基)乙基]胺基]-^仁嘮二 °坐基或5_(乙氧基羰基)-1,2,4-哼二唑-3-基; • 代表氫原子; 其可為驗或酸加成鹽型式,並可為水合物或溶合物型式。 於本發明所提供之式(I)化合物中,可特別提出下列化合 物: -6-(3-胺基-呤二唑_5基)_3_(2,4_二氣苯基pi、二甲 基1,9 -一氣- 比咬并[2,3-b] Μ卜朵_2_酮; -3-(2,4-二氣苯基)_1,9-二曱基_2_氧基_2,9_二氫_11^吡啶 并[2,3-b]㈤哚-6-甲醛括; 3 (2,4-一氣笨基)-i,9-二甲基_2_氧基-2,9二氫“仏吡啶并 [2,3-b]吲哚-6-甲醛〇-乙肟; _ 5-[3-(4-氣苯基)-1,9_二甲基-2,、二氫 _1H毗啶并[2,3-b]4| °朵-6-基]-1,2,4-吟二 ti坐-3-胺; -5-[3-(3-氟苯基)-1,9-二甲基-2,9-二氫-出_毗啶并[2,3-1):^1 哚-6-基]-1,2,4-口号二峻-3-胺; -5·[1,9-二甲基-3-(3-曱苯基)-2,9_二氫-1Η-吡啶并[2,3-b]< 哚-6-基]-1,2,4-呤二唑-3-胺; -3-[4-(胺甲基)苯基]-6-(3-胺基哼二唑_5_基)],^二 甲基-1,9-二氫-2Η4咬并[2,3.b;N嗓 2,; 101059.doc -13 - 200538114 -5-[l,9-二甲基-3-[4-嗎啉-4-基甲基]苯基]2,9-二氫-1H_^ 口定并[2,3-b]H卜朵-6-基]-1,2,4-崎二唾-3-胺; 5-[3-(2,4- 一 氣本基)-1,9-二甲基-2,9-二氮-1H-P比 σ定并 [2,3 4]吲哚-6-基]-1,3,4_崎二唑-2-胺; - ΝΜ3·[3-(2,4·二氯苯基)-1,9-二甲基-2,9-二氫-1Η-吡唆并 [2,3-b]吲哚-6·基]-1,2,4-呤二唑-5_ 基]-Ν,Ν-二甲基乙 燒-1,2·二胺; 其可為鹼或酸加成鹽型式,並可為水合物或溶合物型式。 下述之保護基團Gp或G,p為一種特定基團,其一方面可 於合成作用時保護反應官能基(如經基或胺),另一方面可 於合成作用結束時再生完整反應官能基。保護基團實例以 及保護與去保護作用的方法見述於”protective Groups in Organic Synthesis,,,格林(Green)等人,第2版(John Wiley & Sons,Inc·,New York,1991) 〇 下述之離去基團一種特定基團,其可容易地藉由因一電 子對離去所導致破壞異裂鍵(hetero lytic bond)而自一分子 中分割。因此,此基團可容易地於如取代反應期間以另一 基團取代。此類離去基團可為如函素,或為經活化經基, 如甲磺酸鹽、苯磺酸鹽、對-甲苯磺酸鹽、三氟甲基磺酸 鹽、醋酸鹽等。離去基團實例及其製備物之參考文獻見述 於’丨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J.馬屈(March),第 3版,
Wiley Interscience,3 10-16 頁,1985 ° 【實施方式】 如本發明,通式(I)化合物可依下述步驟製備。 101059.doc -14- 200538114 ^ ’汉4代表"CRii^N-O-R】2之式(I)化合物 U如下之步驟製備,其中將一種如下式化合物 0
G、中Rl R2、R3、及Rii定義如上述之式(I)化合物)與 式之羥基胺衍生物反應 、 H2N-0-R12 (III) 其中Ru定義如式(I)化合物。 當RU=H,反應係於極性溶劑(如醇,如甲醇或乙醇) 中,介於環境溫度至溶劑之回流溫度間的溫度下進行。/ 田Rn (C^C4)烧基時,反應係於極性溶劑(如乙醇)中, 於鹼(如鹼金族碳酸鹽(如碳酸鉀))存在的條件下,介於環 境溫度與溶劑之回流溫度間的溫度中進行。 依本法之一變化模式,其附帶條件為1及/或1矣H,其 中R4代表-cr11=n_0-r12基團(其中Ri2代表(Ci_c4)烷基 或-(CH2)mCOR10)之式⑴化合物的製備可藉由將其中R4代 表-CRn^N-OH基團之式⑴化合物與式取丨劣^之_化衍生 物反應,其中Hal代表函素原子(較佳為氯或漠),反應係於 鹼(如鹼金族氫化物,如氫化鈉)存在的條件下,於溶劑(如 N,N-二曱基甲醯胺)中及介於環境溫度及溶劑之回流溫度 間之溫度下進行。 101059.doc -15· 200538114 依據本發明,其巾之式⑴化合物可依特徵
Rl3 如下之步驟製備 下式化合物(其中Ri、R2、心及心定義如式⑴化合物且尺代 表氫原子或(Ci_c4)烷基) 〇
R1 (IV)
係與下式之辟衍生物反應(其中R13定義如式⑴化合物) N〆011 II (V) <、nh2 〇 田式(IV)化合物中之!^代表氫原子時,反應係於偶聯劑 存在的條件下(如二環己基碳二醯亞胺、羰基二咪唑、苯 并一唑-1-基-氧-二(二甲基胺基)鱗六氟磷酸鹽或苯并三唑_ 1-基-氧-三吡咯烷基鐫六氟磷酸鹽),於溶劑中(如二氯甲烷 或Ν,Ν·二甲基f醯胺),介於環境溫度至溶劑之回流溫度 間的溫度下進行。 當式(IV)化合物中之Rm(CVC4)烧基時,反應係於驗 (如氫化鈉或乙氧基鈉)及乾燥劑(如 於溶劑(如二氧六環、四氫吱喃或乙醇)中及介於環=度 與溶劑回流溫度間之溫度下進行。 依據此法之一變異模式,其附帶條件為1及/或1矣Η, 101059.doc -16- 200538114 其中R4 = N- NR17R18 (其中R17及/或1118代表(q-Cd院基)之 式(I)化合物的製備可藉由將r4 Ο—N n_^nh2 之式⑴化合物與 (CrC4)烷基鹵反應,該反應係於鹼(如氫化鈉)存在的條件 下,於溶劑(如N,N-二甲基甲醯胺)中及介於環境溫度與溶 劑之回流溫度間的溫度下進行。同樣地,藉由與式 R22COHal或R22S02Hal化合物(其中Hal代表齒素原子)反 應’反應係於驗(如”比ϋ定或二乙胺)存在的條件下,於、、容劑 中(如一乳甲烧或Ν,Ν-—甲基曱酿胺)’在介於環境溫产叙 溶劑之回流溫度間之溫度下進行,可製備 (其中R18= -c〇ks〇2R22)之式⑴化合 ^-<χΐ 物 之式(I)化合物 特定之’依照了述圖解1中的各個步驟亦可製備 N- 101059.doc 200538114 圖解i
«3
R3 Ο
於圖解I中之步驟勾中,將式(IV)之酸與亞硫醯氯反應, 孩反應係於溶劑中(如四氫呋喃),介於0°C至環境溫度的溫 度下進行’可產生相應之酸性氣化物。 ^ ; V驟b)中,將酸性氣化物與氰胺反應,反應可不使用 /合鈉或於溶劑中(如THF),卩於環境溫度至溶劑之回流溫 :1 度或氰胺溶化溫度下進行,可獲得相應之氛基 其再經由步驟e)中與㈣胺進行反應,該 於溶劑(如吡啶)中,以介於環境溫度至Η。。。間之溫
依據本發明,R o-tTRi4 度H行,可獲得預期之式y)化合物。 * %
N-1S 之式(1)化合物可依特徵如下 之步驟進行製備,即將Ri、 化合物之下式化合物 3、R5及〜定義如式⑴ 101059.doc • 18 - 200538114
(Κ) 進行環化作用。 環化反應通常係於具催化你 Θ 麻化作用用I之酸(如甲苯-4-磺酸) 存在的條件下,於溶劑中 琍如甲苯),介於環境溫度至溶劑 之回流溫度間的溫度下進行, φ 丁所形成之水份以共沸移除。 依據該法之-變異模式,環化之進行係藉由將式(ιχ)化 合物與甲苯_4_相氣反應,該反應係於驗(如三乙胺)存在 的條件下,於溶劑中(如-惫田 ( 氣甲烷)及介於環境溫度及該溶 劑之回流溫度間的溫度下進行。 依據該法之另一變異模式’環化之進行係於氧氯化磷存 在的條件下,依見述於j. 0rg. Chem ussr,1989 , μ (5),93 5-40中之方法進行。 之式(I)化合物的製備可藉由 將如式⑴化合物之下式化合物 φ 特定言之,R =
E^N-NH-C CX) 與漠化氰反應,該反應係、於溶劑中(如甲醇),介於产" 度與溶劑之回流溫度間的溫度下進行,接著再於驗2 = 101059.doc -19- 200538114 基中水解。 “ 0 丫 CH3 另特定言之,1 Λ 之式⑴化合物的製備可藉 Ν-Ν 由將式(X)化合物與鄰乙酸三乙醋反應,於可催化劑量之 酸(如甲苯-4-磺酸)存在的條件下,介於環境溫度至i5〇t 的溫度間進行。 依據該法之一變異模式,1 _ Λ & /▲认π Ρ加條件為〜及/或反2矣H, 式⑴化合物其中R^iJ 其中〜及/或心代表 之式⑴化合物進行製備 ^,5 (Cl-C收基,或亦可代表·⑶〜或娜〜,可依上 述方法由r4=<
N-N /τΓ 依據木發明,R4 = t N- 0之式(1)化合物可依特徵如下 之方法製備
Rs 0 a)-選擇㈣三氣乙職,於驗存在㈣ 化合物 j座玍下式 (XI) 與下列基團反應 101059.doc -20 - 200538114
並將以此式獲得之式(XII)化合物與式HNRmRm之胺反應 (§所需製備物為R1S= NRi5R2〇之式⑴化合物時); b)_或與式(R^COhO之酐反應(當所需製備物為Ri5 = (Ci-C4)烧基之式(I)化合物時); 或與式Hal-Ho烷基之草酸衍生物反應(當所需製備物為 RM^COCKCVCd烷基之式(I)化合物),其中Hal代表齒素 原子。 於步驟a)中之反應係於鹼(如吡啶或冰甲基吡咯烷_2·_) 存在的條件下,於溶劑中(如二氧六環)與介於環境溫度至 該溶劑之回流溫度間的溫度下進行。那時化合物(χπ)與胺 之反應係於溶劑中(如四氳呋喃或Ν,Ν_二甲基甲醯胺)及介 於-78°C至環境溫度間的溫度下進行。 於步驟b)中之反應係於酸(如醋酸)存在的條件下,介於 裱境溫度與該反應混合物之回流溫度間的溫度下進行。 於步驟c)中中之反應係於鹼(如吡啶)存在的條件下,於 溶劑中(如1,2-二氣乙烷)及介於至該溶劑之回流溫度間 的溫度下進行。 其中Ri及/或R2代表(C^C:4)烷基之式⑴化合物的製備亦 可藉由將心及/或R2代表氫原子之式⑴化合物與(Ci_c4)烷 基鹵反應,該反應係於鹼(如氫化鈉)存在的條件下,於溶 101059.doc -21 - 200538114 劑中(如N,N-二甲基甲醯胺)及介於環境溫度至該溶劑之回 流溫度間的溫度下進行。 其中之R!代表-(CH2)m0H基團的式⑴化合物的製備亦可 藉由將RrH之式⑴化合物與乂為如上述之離去基團而知為 〇-保護基團的式X_(CH2)m-〇_Gp化合物進行反應,該反應 係於鹼(如氫化鈉)存在的條件下,於溶劑中(如n,n-二甲 基甲醯胺)介於0°C至溶劑之回流溫度間的溫度下進行,再 φ 接著處理以此方式獲得之化合物以依已知方法移除〇-保護 基團。 其中之I代表-(CHJmCN基團的式⑴化合物亦可藉由將 Hal代表齒素原子之式Hal-(CH2)mCN化合物於鹼(如鹼金族 碳酸鹽,如碳酸鉀)存在的條件下,於溶劑中(如N,N-二甲 基甲醯胺)及介於環境溫度至該溶劑之回流溫度間的溫度 下進行反應。 其中R4代表-(CH2)mNR9R1()基團之式(I)化合物的製備亦 # 可藉由將式⑴化合物(其中R〗==H)與式X-(CH2)mNR9R1()化合 物(其中X代表一如前述之離去基團),於鹼(如鹼金族碳酸 鹽’如碳酸鉀)存在的條件下,於溶劑中(如Ν,Ν—二甲基甲 酿胺)及介於0°C至該溶劑回流溫度間之溫度下進行反應。 再接著將以此方式獲得之式(I)化合物可由反應培養基中 分離並依慣用的方法進行純化,如藉結晶法或色層分析 法。 依常見技術將以此方式所獲得之式⑴化合物分離為游離 鹼或鹽類型式。 101059.doc -22- 200538114 式(II)及(IV)化合物可依見述於法國專利號97 〇84〇9或國 際申請案WO 2004/041817中之方法製備。 依據該法,將一種如下式之2-胺基⑼味
(其中R!、R2及R5定義如式⑴化合物而代表_c〇Rn基團 或(Ci-CU)烧氧基幾基)與下式之酯進行反應
/OH Ηίϊ ^C"f° (νπ) O-Alk 其中R3定義如式(I)化合物而Aik代表CrC4烷基。 該反應係於溶劑中(溶劑為極性溶劑且較佳為鹼性,如 吡啶),介於環境溫度至該溶劑之回流溫度間的溫度下進 行。 亦可以另一步驟製備式(II)或(IV)化合物,其係藉由將 下式之2 -胺基4丨η朵
Rl 101059.doc -23- (VI) 200538114 (其中R!、R2 之酯進行反應
Riv及R5定義如前述)與下 /CH3 "
Ο 一 Aik 其中r3定義係如式⑴化合物而Alk代表ca烷基 該反應係於質子,極性溶财進行,較佳為於酸性培養 基中,介於環境溫度至該溶劑之回流溫度間的溫度下進
行0 式(VIII)化合物之製備係以二甲氧基·N,N_二甲基甲胺, 依類似見述於J. 0rg. Chem. ’ 1982,47,2846 51中之方法 來實行,或以布瑞德克氏(Bredereckls)試劑(第三_ 丁氧基_ 雙(二曱基胺基)甲烷),依照萊畢格司(Liebigs) Ann. Chem·,1980,3,344-57的方法實行。 一般而言,亦可製備下式化合物
其中之取代基R,i、R,2、R,3、R,4&R,5為定義如式⑴化合 物之取代基R〗、R2、R3、R4及的前驅物,再接著使用為 热諳此藝者已知之方法,轉換這些取代基以產生定義如式 (I)化合物之取代基Ri、R2、R3、尺4及r5。 式(XIV)化合物(其中R*4為氰基)可於次磷酸鈉存在的條 件下,藉由雷尼(Raney)鎳的反應轉變為式(π)化合物(其中 101059.doc -24- 200538114
Rn^H)〇 式()化口物(其中Rn代表(c丨·⑺烷基)之製備亦可藉由 將式(ΧΠΟ化合物(其中R’4=H)與式RnC⑽化合物反應,該 反應係於A1C13存在的條件τ,於溶劑中(如二氯甲燒)及介 於0 C至環境溫度間的溫度下進行。 式(III)化合物已為人所知或可依已知之方法製備。 式(V)化合物已為人所知或可依已知之方法製備。 式(VII)化5物已為人所知或可依見述於w〇 20〇4/(Μ1817中之方法製備。 式(IX)化合物之製備可將下式化合物 0
(其中R!、R2、Rs及R5定義如式⑴化合物)與下式之酸或該 酸的功能性衍生物依常用之醯化法進行反應 HOOC-R14 (其中R〗4定義如式(I)化合物)。 式(X)化合物係由下式化合物製備
其中Ri、R2、R3及定義如式⑴化合物且r代表氫原子或 101059.doc -25 - 200538114 (c〗-c4)烷基。 s R H時,式(iv)之酸本身或其功能性衍生物可與下弋 化合物反應 ' 工 H2N-NH-Pg (XIII) 其中Pg代表-N-保護基團,如第三·丁氧幾基,依慣用之 胜肽偶聯方法,再將所獲得之中間產物化合物依慣用方法 進行去保護作用。 / • 當R=(CVC4)烷基時,式(IV)之酯可與肼,於溶劑中(如 乙醇)及介於環境溫度至該溶劑之回流溫度間的溫度下反 應。 式(XI)化合物之製備可以下式化合物
(其中R!、R’2、UR定義如前述)與羥基胺反應,該反 應係於驗(如三乙胺)存在的條件下,於溶劑中(如乙醇)及 介於環境溫度至該溶劑之回流溫度間的溫度下進行。 式(XIV : R,4=CH)化合物已為人所知並可依見述於觸 2〇(M/〇41817中之方法製備。 依本發明之另—觀點,本發明亦提供式(lx)、(X)、(η) 及(XII)化口物。故些化合物可用以合成式⑴化合物之中間 產物。 因此,本發明可提供下式化合物 101059.doc -26 - 200538114
-Ri代表氫原子、(Ci-C4)烧基、-(CH2)mOH基團、-(CH2)mCN 基團或_(CH2)mNR9R10基團; -I代表氫原子或(C「C4)烷基; -R3代表以r6、r7及r8取代之苯基; -I代表氫原子或(c^cu)烷基; -汉6、R7及Rs彼此各獨立代表氫原子、齒素原子、(Ci_C4) 燒基、(C!_C4)烷氧基、羥基、氰基、_(CH2)nNR9Ri〇基團 或 _〇-(CH2)mNR9R10基團; 1及111()彼此各獨立代表氫原子或(Ci_c4)烷基; -或者R9及R10可與其所連結之氮原子共同組成選自由下 列各基組成之群的雜環基:吡咯烷-i-基、六氫吡啶-h 基、嗎琳-4·基或喊嗪-i-基(未經取代或於4_位置為 (Ci-C4)烷基所取代); -Ru代表氫原子、((να)烷基或_NRnRi8基團; -尺”及尺"各獨立代表氫原子或(Ci_c4)烷基,· Ri8亦可代 表-COR21基團或_s〇2R22基團; -h代表(cvq)烧基、(c3_C6)環烷基或-(CH2)mNR9Ri〇基 團; 101059.doc -27- 200538114 -R22代表(CVC4)烷基; -m為1、2或3;而 -η為 0、1、2或 3。 本發明亦提供下式化合物:
-R!代表氫原子、(CrC4)烷基、-(CH2)mOH基團…(CH2)mCN 基團或-(CH2)mNR9Ri〇基團; _ R2代表氫原子或(C^CJ烷基; -R3代表以R6、1及&8取代之苯基,· -Rs代表氫原子或(CVC4)烷基; -&、I及I彼此各獨立代表氫原子、函素原子、(CVC4) • 烧基、((VC4)烧氧基、經基、氰基、-(CH2)nNR9Rl❶基團 或-〇-(CH2)mNR9R10基團; _心及尺1()彼此各獨立代表氫原子或(Ci_c4)烷基; -或者MR,。可與其所連結之氮原子共同組成選自由下 列各基組成之群的雜環基··咐錢·!-基、六氫蛛b 基、嗎啦_4_基或喊嘻小基(未經取代或於々·位 (Ci-C4)烷基所取代); … -m為1、2或3 ;而 -η為 〇、1、2或 3。 101059.doc -28- 200538114 本發明亦提供下式化合物:
if〇H
m 其中 -心代表氫原子、(CVC4)烧基、·((:Η2)ιη〇Η基團…(CH2)mCN 基團或-(CH2)mNR9R1〇基團; -R2代表氫原子或(C^Cd烷基; • R3代表以R0、117及汉8取代之苯基; -R5代表氫原子或(c^co烷基; -R6、R7及Rs彼此各獨立代表氫原子、鹵素原子、(Ci_C4) 燒基、((VC4)烷氧基、羥基、氰基、_(CH2)nNR9Ri〇基團 或·CMCHJmNI^Rio基團; -R9及R1G彼此各獨立代表氫原子或(Ci_C4)烷基; -或者以9及R10可與其所聯結之氮原子共同組成選自由下 列各基組成之群的雜環基:P比U各烧-1 -基、六氫说咬· 1 _ 基、嗎琳-4 -基或17底嗔-1 -基(未經取代或於4 -位置為 (CVC4)烷基所取代); -m為1、2或3 ;而 -η為 〇、1、2或 3。 本發明亦提供下式化合物 101059.doc -29- 200538114
其中 -Ri代表氫原子、(cvc4)烧基、-(CH2)m〇H基團、-(CH2)mCN 基團或-(CH2)mNR9R10基團; -R2代表氫原子或(CKc4)烧基; -R3代表以1^、117及118取代之苯基; -I代表氫原子或(c^co烷基; _ R6、R7及R8〇彼此各獨立代表氫原子、鹵素原子、(Ci_C4) 烧基、(CVC4)烧氧基、經基、氰基…(CH2)nNR9Ri〇基團 或-〇-(CH2)mNR9R10基團; -R9及R1G彼此各獨立代表氫原子或(Ci_C4)烷基; -或者反9及111()可與其所聯結之氮原子共同組成選自由下 列各基組成之群的雜環基:吡咯烷-丨_基、六氫吡啶-i _ 基、嗎琳-4-基或哌嗪小基(未經取代或於4_位置為 (C1-C4)烧基所取代); -m為1、2或3 ;而 -η為〇、1、2或 3。 在缺乏任何反面指示下,#DMs〇_d6記錄質子核磁共振 光4( H NMR);參考物置kDMS〇·^,即置於2·5〇沖爪之 四甲基矽。 於NMR中觀測到之訊號陳述如下·· s:單峰;se ••擴大 101059.doc -30- 200538114 的單峰;d :雙重峰;dd :二個雙重峰;t :三重峰;td : 二個三重峰;q:四重峰;m:未解峰(unresolved peak); mt :多重峰。 下列實例中敘述了如本發明某些化合物之製備。這些實 例並非限制本發明範圍,而係僅供作說明本發明之用。例 示之化合物編號符合下表所列者,其說明某些本發明化合 物之化學構造及物理性質。 於下述製備物及實例中,可使用下列縮寫:
DIPEA :二異丙基乙胺 TEA :三乙胺 DMA :二甲基乙醯胺 DMF :二甲基甲醯胺 PE :石油醚 DMFDMA ··二曱基甲醯胺二甲縮醛 NMP : N-Me外匕嘻烧-2-酮 LAH ··氫化鋁鋰 THF :四氫咬口南 乙醚:乙醚 DCM :二氯曱烷 CDI :羰基二咪唑
AcOEt :醋酸乙酯
AcOH :醋酸 dppp : 1,3-參(二苯膦)丙浠 iPrOH :異丙醇 101059.doc -31 - 200538114 布瑞德克氏試劑:第三-丁氧其雔 』軋基雙(二甲基胺基)甲烷 DDQ . 2,3-二氯 _5,6-二氰基 _1,4_ 苯醌 -鱗六氟磷酸
PyBOP :(苯并三峻小基-氧仨吡咯燒 AT :環境溫度 m.p·:溶點 式(VI)化合物之製備 式(VI)化合物可以2種互變異構體存在··
N-甲基-5-溴-1H-呻哚-2-胺,鹽酸鹽。 A) N’-(4-溴苯基)-N-甲醯肼。 將1〇 g 4-溴苯肼鹽酸鹽溶於3〇 ml水中;加入6.2 g • K2C〇3及36 ml甲酸甲酯並接著將該混合物於回流加熱i小 時,再接著置於AT下12小時。濾出所形成之沉澱物再接著 以異丙醇/PE混合物(50/50 ; v/v)沖洗。可產生1〇5 g所欲 化合物。 NMR CDC13 (300 MHz) : 6.73-6.77 ppm : m : 2H ; 7·34-7·41 ppm ·· m ·· 2H ; 8·33 ppm : m ·· 1H。 3)冰甲基氺’-(4-溴苯基)乙醯肼。 將含80 ml LAH之THF溶液加熱至回流,加入1〇·5 g懸浮 於60 ml THF之於步驟A中獲得的化合物,並接著將該混合 101059.doc -32- 200538114 物加熱至回流1 5小時。冷卻反應混合物並接著逐滴加入u ml水及9 ml之IN Na0H。通過矽(Celite,過濾混合物以移 除不溶物再接著以Ac0Et沖洗並使反應混合物揮發至乾 燥。將殘餘物溶於8〇 ml AcOH中,先加入含17 g &{〇3之 80 ml水再接著加入4 ml之乙酸酐並將混合物置於下攪 拌1小時。輕輕倒出液體並將有機相通過MgS〇4加以乾燥 並揮發至乾燥。加入石油醚並接著濾出所形成之結晶體以 _ 產生9 g之所欲化合物。 NMR CDC13 (300 MHz) : 2.15 ppm : s : 3H ; 3.13 ppm : s · 3H,6.57-6.62 ppm : m : 2H ; 7.32-7.40 ppm : m : 2H。 C)N-甲基-5UH-吲哚-2-胺,鹽酸鹽。 將9 g得自前述步驟之化合物溶於5〇 1>〇(:13再將該溶 液於80°C加熱2小時。回溫至AT後,加入乙醚並濾出所形 成之沉澱物再接著以乙醚沖洗。可產生8·2 g所欲化合物。 NMR CDC13(300 MHz) : 4.31 ppm : s : 3H ; 7.14-7.87 φ Ppm : m ·· 4H ; 10.7。ppm : m : 1H : 12.62 ppm : s : 1H。 製備物1.2 1-甲基-2_(甲基胺基)竣酸甲酯。 A) 4-(2-乙醯基聯胺基)苄酸甲酯。 將5.5 g 4_聯私基+酸甲g旨溶於含2.4 g醋酸納之382 ml
AcOH中並將 >谷液於8〇 °c加熱丨8小時。藉抽吸法過濾以移 除無機物並接著進行揮發作用再將殘餘物溶於最少量玢2〇 中。抽吸過濾後可獲得7·97 g所欲化合物。 B) 4-(2-乙醯基-1,2-二甲基聯胺基)苄酸甲酯。 101059.doc -33- 200538114 將2.95 g之95% NaH懸浮於9〇 mi 〇MF中,再將懸浮液逐 滴與含8· 135 g得自前述步驟之化合物的最少量dMF溶液混 合’並接著於數分鐘後,逐滴加入9·75 ml碘曱烷。混合物 於AT下授拌1小時。將混合物倒入飽和NH4c丨溶液中並以 AcOEt提取。有機相以NaC1沖洗,乾燥並揮發以產生5.4 g 所欲化合物。 C) 1-曱基-2-(甲胺基吲哚-5_羧酸甲酯。 混合5.4 g得自前述步驟之化合物及62 ml氧氣化磷再將 混合物於80°C下加熱2V2小時。混合物揮發後再將殘餘物 溶於AcOEt。以抽吸法濾出所形成之固體,以Ac〇Et沖洗 並乾燥可產生4 g所欲化合物。 NMR MeOD (250 NHz) : 3.2 ppm : s : 3H ; 3.6 ppm : s : 3H ; 3.9 ppm : s : 3H ; 7.3-7.4 ppm : m : 2H ; 8.1-8.2 ppm : m : 2H 〇 製備物1.3 2-(曱基胺基)-1Η-啕哚-5-羧酸甲酯。 A) 4-(2-乙醯基-2-甲基聯胺基)节酸曱6旨。 將10 g得自製備物1.2步驟A之化合物溶於60 ml無水DMF 中並將溶液冷卻至0 °C。以小份量逐步加入1.9 g之60% NaH並維持攪拌直到氣體停止產生為止。加入4.5 ml之 CH3I並將混合物於0°C下攪拌20分鐘。將反應混合物倒入 飽和NH4C1溶液中再接著以AcOEt進行提取。有機相以飽 和NaCl溶液沖洗,通過MgS04加以乾燥再接著於矽膠中藉 色層分析進行純化,以AcOEt/環己烧(50/50 ; v/v再接著以 101059.doc -34- 200538114 75/25 ; v/v)洗脫。可產生6.2 g之所欲化合物。 NMR DMSO (300 MHz) : 2.15 ppm : s : 3H ; 3.17 ppm : s : 3H : 3.89 ppm : s : 3H ; 6· 11 ppm : s : 1H ; 6·71 ppm : d : 2H ·· 7.98 ppm ·· d ·· 2H。 B)2-(甲基胺基)-1Η-啕哚-5-羧酸甲酯。 將5.3 g得自前述步驟之化合物溶於30 ml P0C13中並將 該溶液於80°C加熱2小時。於混合物冷卻後,加入乙醚並 攪拌該混合物。濾出所形成之沉澱物再接著以乙醚沖洗可 產生3.2 g所欲化合物。 NMR DMSO (300 MHz) : 3.08 ppm : s : 3H ; 3.85 ppm : s ·· 3H ; 4.25 ppm · s ·· 2H ; 6.29 ppm ·· d ·· 1H ; 8 ppm : m : 2H ; 10.78 ppm : s : 1H ; 12.64 ppm : s : 1H o 製備物1.4 1-甲基- 2- (甲基胺基丨ϋ朵-5-甲赌。 Α) Ν·-(4-氰苯基)乙醢肼。 將含5 g 4-氰苯基肼鹽酸鹽之40 ml醋酸溶液與2.7 g醋酸 鈉混合再接著於80°C下加熱20小時。反應混合物於真空下 濃縮,將殘餘物溶於水中並以AcOEt進行提取,有機相以 飽和NaCl溶液沖洗並通過MgS04加以乾燥再將溶劑於真空 下揮發,殘餘物於ΡΕ/AcOEt混合物(90/10 ; v/v)中濕磨再 以抽吸法濾出所形成之沉澱物。其可產生4.8 g所欲化合 物。 !H NMR : CDC13 (300 MHz) : δ (ppm) : 1.92 : s : 3Η ; 6.75 ·· d : 2H ; 7·53 : d : 2H ; 8.25 : s : 1H ; 9.76 : s : 1H。 101059.doc -35- 200538114 B) N’-(4-氰苯基)-N,N’-二甲基乙醯肼。 將含2.8 g 60% NaH之油的50 ml DMF懸浮液於AT下與含 4.8 g由前述步驟獲得之化合物的20 ml DMF溶液混合,並 維持攪拌直到氣體產生結束為止。隨後加入6.8 ml碘甲烷 並接著於AT下維持攪拌2小時。將反應混合物倒入飽和 NH4C1溶液中並以AcOEt提取,有機相以飽和NaCl溶液沖 洗並通過MgS04加以乾燥並於真空下揮發溶劑。將殘餘物 溶於PE中再以抽吸法濾出所形成之沉澱物。可產生4.5 g所 欲化合物。 1HNMR:CDCl3(300 MHz):S(ppm):2.04:s:3H; 3.03 : s : 3H : 3.21 : s : 3H ; 6.70 : d : 3H ; 7.57 : d : 2H。 C) 1-曱基-2-(曱基胺基)-111_啕哚_5_甲腈。 將含4·0 g由前述步驟獲得之化合物的30 ml P0C13溶液 於7 5 °C加熱1小時3 0分鐘。於冷卻至AT後,以抽吸法滤出 所形成之沉澱物並以乙醚沖洗。其可產生3.4 g所欲化合 物。 製備物1.5 N,l-二甲基-1H-W哚-2-胺。 此化合物係依見述於WO 2004/041817中之步驟製備, m.p.= 249〇C 0 式(VII)或VIII)化合物之製備。 製備物2.1 2-(3-溴苯基)-3-羥基-2-丙烯酸乙S旨(VII)。 101059.doc -36- 200538114 A) 3-溴苯基醋酸乙酯。 將5 g之3-溴苯基醋酸溶於80 ml乙醇中,加入3 mi之濃 縮Ηβ〇4並接著於回流溫度下將溶液加熱2小時。乙醇揮發 後再將殘餘物以飽和K2C〇3溶液進行中和並接著以Ac〇Et 提取再通過MgS〇4乾燥。其可產生5·2 g液態型式之所欲化 合物。 NMR CDC13 (300 MHz) : 1.18 ppm : t : 3H : 3.50 ppm : s : 2H ; 4·08 ppm : q : 2H ; 7.09-7.37 ppm : m : 4。 B) 2-(3-溴苯基)-3-經基2-丙烯酸乙酯。 將5.2 g得自前述步驟之化合物溶於7〇 ml甲酸乙酯中, 並以小份量逐步加入1.7 g 60%iNaH。於AT下維持攪拌5 小時。將該混合物倒入1〇〇 ml 1N HC1中再接著以人0〇扮提 取,並將提取物通過MgSCU加以乾燥再接著揮發至乾燥。 其可產生5·8 g油狀型式之所欲化合物。 NMR CDC13(300 MHz) : 1.9 ppm ·· t ·· 3H : 4.20 ppm : q : 2H ·· 7.11-7.42 ppm : m : 5H : 12.06 ppm : d : 1H。 製備物2.2 2-(2,4-二甲基苯基)二甲基胺基-丙烯酸乙酯(νπι)。 Α)卜溴甲基-2,4-二甲基苯。 將5 g(2,4-二甲基苯基)甲醇溶於丨〇〇 mi乙鱗中。將反廉 混合物冷卻至〇°C。將其逐滴與5.2 ml之三溴化磷混合。再 於環境溫度下攪拌一整夜。將反應混合物倒至冰上並以 AcOEt進行提取。有機相以飽和NaCM溶液沖洗。將有機相 通過MgSCU加以乾燥、過濾並揮發至乾燥。其可產生$ 101059.doc -37- 200538114 之所欲化合物。 NMR CDCls (300 MHz) : 2.28 ppm : s : 3H ; 2.35 ppm : s ·· 3H : 4.48 ppm : s ·· 2H ; 6.90-7.22 ppm ·· m ·· 3H。 B) (2,4·二甲基苯基)乙腈。
將7.3 g得自前述步驟之化合物溶於12〇 ml乙醇及3〇 ml 水中。加入4·7 g氰化鉀。混合物於回流溫度下加熱5小 時。乙醇揮發後再將殘餘物溶於水中。以Ac〇Et進行提取 再接著以飽和NaCl溶液沖洗有機相。將有機相通過MgS〇4 乾燥、過濾並揮發至乾燥。其可產生5·3 g所欲化合物。 NMR CDC13 (300 MHz) : 2.37 ppm : s : 6H ; 3.68 ppm : s : 2H ; 7.00-7.32 ppm : m : 3H。 (2,4-,一甲基苯基)醋酸乙酉旨。 5.3 g得自製備物2.2步驟B之化合物溶於12〇 ml乙醇及7 ml HjO4中。將溶液於回流下加熱1〇天。乙醇揮發後再將 殘餘物溶於飽和κα〇3溶液。將其#Ac0Et進行提取並以 飽和NaC1溶液沖洗有機相。將有機相通過MgS04加以乾 燥、過濾並揮發至乾燥。其可產生6 〇 g黃色油狀物。 NMR CDC13 (300 MHz): 1.25 ppm : t : 3H ; 2.27 ppm : 6H . 3.56 ppm · s : 2H ; 4.14 ppm : q : 2H : 6.91-7.27 Ppm ·· m : 3H。 酸乙酯 D) Μ2,4·二甲基苯基)-3-二甲基胺基-丙烯 將6·0 g付自月·』述步驟之化合物溶於9 mi布瑞德克氏試劑 中。該溶液於loot下加熱15/ 石夕膠圓柱上進行純化作用 J、時。將其揮發至乾燥。於 ,以AcOBt/環己烷混合物 101059.doc -38 - 200538114 (10/90 ; v/v)洗脫。其可產生6.7g黃色油狀物。 NMR CDCI3 (300 MHz) · 1.21 ppm : t · 3H > 2.16 ppm · s : 3H ; 2.29 ppm ·· s : 3H ; 2.60 ppm : s : 6H ; 4·09 ppm ·· q ·· 2H ; 6.90-7.57 ppm ·· m ·· 4H ο 遵循如前述製備物之步驟,可獲得整理於下表中之式 (VII)或(VIII)之中間產物。 表1
製備物 R5、R7、Rs 中間產物(VII)或 (VIII) 特性 2.3 2,4-二 Cl (VII) : Alk=Et (VIII) : Alk=Me NMR CDCI3 (300 MHz) : 1.25 ppm ·· t ·· 3H ; 4.25 ppm ·· q ·· 2H ; 7.13-7.44 ppm : m : 4H ; 12.03 ppm ·· m ·· 1H。m.p.= 73〇C 2.4 2,4-二 OMe (VIII) : Alk=Me NMRDMSO (300 MHz : 2.62 ppm : s : 6H ; 3.44 ppm * s * 3H ; 3.69 ppm : s : 3H ; 3.75 ppm : s : 3H ; 6.40-6.48 ppm : m : 2H ; 6.87 ppm : d : 1H ; 7.41 ppm ·· s ·· 1H 0 2.5 Η (VII) : Alk=Me 見述於J. Am. Chem. Soc·,1974, 96,2127-9 2.6 3-Br (VIII) : Alk=Me NMRDMSO (300 MHz) : 2.66 ppm : s : 6H ; 3.50 ppm : s : 3H ; 7.10-7.52 : m : 5H。 2.7 2-C1 (VII) : Alk=Et ^NMR : CDC13(300 NHz) : δ (ppm) : 1.24 : t : 3H ; 4 25 : q : 101059.doc -39- 200538114
製備物 R6、R7、Rs 中間產物(VII)或 (VIII) 特性 2H ; 7.15-7.50 : m : 4H ; 12.0 : d : 1H。 2.8 4-C1 (VIII) : Alk=Me ]HNMR : CDC13(300 MHz) : δ (ppm) : 2.57 : s : 6H ; 3.51 : s : 3H ; 6.98-7.44 : m ·· 5H 〇 2.9 3-Br (VIII) : Alk=Et 2.10 4-Br (VIII) : Alk=Et m.p =97〇C 2.11 3-F (VIII) : Alk=Me ^NMR : CDC13(300 MHz): δ(ρρηι) ·· 2.66 : s ·· 6H ; 3.50 ·· s : 3H ; 6.90-7.31 : m : 4H ; 7.52 : s : 1H。 2.12 4-F (VIII) ·· Alk=Et 2.13 3-Me (VIII) : Alk=Me !HNMR : CDC13(300 MHz) : δ (ppm) : 2,33 : s : 3H : 2.66 : s : 6H ; 3.61 : s : 3H ; 7.04-7.25 : m ·· 4H ; 7.54 : s ·· 1H。 2.14 3-OMe (VII) : Alk=Et ^NMR : CDC13(300 MHz) : δ (ppm) : 1.35 : t ·· 3H ; 3·85 ·· s : 3H ; 4.34 : q : 2H ; 6.7-7.0 : m : 2H ; 7.2-7.4 : m : 3H ; 12.18 : d : 1H。 2.15 4-OMe (VII) : Alk=Et NMR : CDC13(300 MHz) : δ (ppm) : 1.25 : t : 3H ; 3·86 : s : 3H ; 4.33 : q : 2H ; 6.92 : d : 2H ; 7.23 : d : 2H ; 7.28 : d : 1H ; 12.08 : d : 1H。 2.16 3-CN (VIII) : Alk=Et 2.17 4-CN (VIII) : Alk=Et 2.18 3,5-二 F (VIII) : Alk=Me 'HNMR : DNSO-d6(300 MHz) : δ (ppm) : 2.70 ·· s : 6H ; 3.52 : s : 3a ; 6.79-7.08 : m : 3H ; 7.53 : s : 1H 〇 101059.doc -40- 200538114 製備物 R6、R7、R8 中間產物(VII)或 (VIII) 特性 2.19 2-OMe (VII) : Alk=Et ]HNMR ; CDC13(300MHz) : δ (ppm) : 1.24 : t : 3H ; 3.78 : s : 3H ; 4.22 ·· q ·· 2H ; 6.85-7.00 ·· m : 2H ; 7.10- 7.40 : m : 2H ; 11.91 : d : 1H。 製備物2.20 3-(—甲胺基)-2-[4-(2-嗎淋-4-基-乙氧基)苯基]丙浠酸乙 酉旨。 A) [4-(2 -嗎琳-4-基乙氧基)苯基]醋酸乙g旨。 將含lg(4-經苯基)醋酸乙g旨之20 ml EtOH溶液與2.5 g K2C03、1·68 g 4-(2-氣乙基)嗎啉鹽酸鹽及〇·〇ι g四丁基碳 化銨混合並接著於回流溫度下加熱5小時。冷卻至AT後, 濾除Κ/Ο3再以EtOH沖洗並於真空下濃縮濾出物。將殘餘 物溶於水中並以AcOEt進行提取,有機相以水沖洗並通 過MgSCU加以乾燥並於真空下揮發溶劑。其可產生15 g無 色油狀型式之所欲化合物。 NMR : DMSO-d6 (300 MHz) : δ (ppm) : 1.17 : t : 3H,2·44 ·· m ; 4H ; 2·67 ·· t ·· 2H ; 3·53-3·59 : m : 6H ; 4·02_4·09 : m : 4H ; 6.88 : d : 2H ; 7.15 : d : 2H 〇 B) 3-(二甲基胺基)-2· [4-(2 -嗎琳-4-基乙氧基)苯基]丙婦 酸乙酯。 將含1.5 g得自前述步驟化合物之1 mi布瑞德克氏試劑混 合物於100°C加熱一整夜。冷卻至AT後,將其與EtOH混合 再於真空下濃縮。其可產生1.9 g撥色油狀型式之所欲化合 101059.doc -41 · 200538114 物。 式(XIV)、(X)及(XI)化合物之製備。 製備物3.1 3-(2,4 - 一甲氧基本基)-1·甲基-2 -氧基-2,9 -二氫- lH-p比咬 并[2,3-b]Ml ϋ朵-6-甲酸。 Α) 6->臭-3-(2,4-^一甲氧基苯基)-1-甲基-1,9·二氮ρ比σ定并 [2,3_b] W 口朵-2-酉同。 將4 · 0 g得自製備物1 · 1之化合物溶於3 〇 ml醋酸中。該溶 液於100°C加熱15分鐘再接著加入3.6 g得自製備物2.4之化 合物。將混合物於回流溫度加熱2小時3 0分鐘。冷卻反應 混合物後再接著濾除形成之沉澱物。其可產生3 ·3 g所欲化 合物。 NMR DHSO (300 MHz) : 3·58 ppm : a : 3H ; 3·65 ppm : s : 3H ; 3.80 ppm : s : 3H ; 6.53 ppm : dd : 1H ; 6.60 ppm : s : 1H ; 7.10 ppm : d : 1H ; 7.29 ppm : d : 1H ; 7.43 ppm · d · 1H ; 8.04 ppm : s : 2H ; 12.21 ppm ·· s : 1H。 B) 3-(2,4·二甲氧基苯基)-1-甲基-2-氧基-2,9-二氫-1H-吡 啶并[2,3-b]呻哚-6-甲腈。 將3.0 g得自前述步驟之化合物溶於7〇 ml NMP中。加入1·3 g CuCN再接著將混合物於200°C下加熱24小時。將反應混 合物倒入水中並以AcOEt提取產物。於矽膠圓柱上藉色層 分析進行純化,先以純AcOEt洗脫再接著以 AcOEt/MeOH(98/2 ; v/v)洗脫。其可產生0.82 g之米色粉 末。 101059.doc -42- 200538114 NMR DMSO (300 MHz) : 3.66 ppm : s : 3H ; 3.70 ppm : s : 3H ; 3.80 ppm : s : 3H ; 6.55 ppm : dd : 1H ; 6.62 ppm ·· d ·· 1H ; 7.13 ppm : d ·· 1H ; 7.55-7.62 ppm ·· m ·· 2H ; 8.10 ppm : s : 1H : 8.37 ppm : s : 1H ; 12.53 ppm : s : 1H。 C) 3-(2,4-二曱氧基苯基)-i_甲基-2_氧基-2,9-二氫-m-吡 唆并[2,3-b]吲味-6-甲酸。 將0.4 g得自前述步驟之化合物溶於3〇 比咬、1〇 mi醋 酸及6 ml水中。加入2.6 g NaH2P〇2&2.0 g雷尼⑧鎳。將混 合物於65°C加熱40小時。趁熱以矽藻土(Celite)將催化劑濾 除,以甲醇沖洗濾出物再揮發至乾燥並將殘餘物溶於 AcOEt中再接著以飽和NaCl溶液沖洗。將其通過MgS〇4加 以乾燥再接著於矽膠圓柱上藉色層分析進行純化,先以 AcOEt洗脫再以AcOEt/MeOH (98/2 ; Wv)洗脫。其可產生 160 mg所欲化合物。 NMR DMSO (300 MHz) ·· 3.67 ppm ·· s ·· 3H ·· 3.70 ppm ·· s : 3H ; 3·80 ppm ·· s : 3H ; 6.55 ppm : d : 1H ; 6.62 ppm : s : 1H : 7.16 ppm : d : 1H ; 7·61 ppm : d : 1H ; 7.75 ppm : d : 1H ; 8.13 ppm : s : 1H ; 8.43 ppm : s : 1H ; 10.00 ppm : s : 1H ; 12.47 ppm : s : 1H。 製備物3.2 3-(2,4-二甲氧基苯基)-1,9-二甲基氧基-2,9-二氫-1H-吡 啶并[2,3-b]4丨哚-6-羧酸乙酯。 A) 3-(2,4-二甲氧基苯基)-1-甲基-2-氧基_2,9_二氫_1H•外匕 -43- 101059.doc 200538114 17定并[2,3-b] 4卜朵-6-緩酸 將5·0 g KOH溶於15 ml H20中再接著加入2.2 g得自製備 物3·1中步驟b之化合物及1.1 ml 35% H2〇2水溶液。混合物 於13〇°C下加熱2天。反應混合物冷卻後接著加入水。以 Ac0Et提取再接著將水相以IN HC1溶液進行酸化。濾、出所 形成之沉澱物,以水沖洗再接著溶於50/5〇Ac〇Et/Me〇H混 合物中。通過MgSCU加以乾燥再接著揮發至乾燥。其可產 生1.1 g粉末型式之所欲化合物。 NMR DMSO (300 MHz) : 3.67 ppm : s : 3H ; 3.70 ppm : s · 3H,3·80 ppm : s ·· 3H ; 6·54 ppm : d : 1H ; 6·61 ppm : s : 1H ; 7.19 ppm : d : 1H : 7.41 ppm : d : 1H : 7.90-7.96 ppm · m · 2H > 8.42ppm: s: 1Ηο B) 3-(2,4-二甲氧基苯基曱基_2_氧基-2,g二氫- lH-p比 啶并[2,3-b;H卜朵-6-羧酸乙酯。 將〇·4 g得自前述步驟之化合物溶於3〇 ml乙醇及〇·5…濃 縮ΗβΟ4中。溶液於回流下加熱5小時。乙醇揮發後將殘餘 物以飽和K2C〇3溶液進行中和再接著以Ac〇Et進行提取。 於矽膠圓柱上以色層分析進行純化,以Ac〇Et洗脫。其可 產生0·21 g粉末型式所欲化合物。 NMR DMSO (300 MHz) : 1.36 ppm : t : 3H ; 3.67 ppm : s · 3H · 3.70 ppm · s · 3H : 3.80 ppm : s : 3H ; 4·32 ppm : q : 2H ; 6.52-6.56 ppm : dd : 1H ; 6.61 ppm : d : 1H ; 7.16 ppm : d : 1H ; 7.54 ppm ; d : 1H ; 8.15 ppm : s : 1H ; 8.49 ppm : s : 1H,8.83 ppm : d : 1H ; 12.33 ppm ·· s ·· 101059.doc -44- 200538114 1H。 C) 3-(2,4-二甲氧基苯基M,、二甲基_2_氧基_2,9_二 氫-1H-吡啶并[2,3_b]々哚-6-羧酸乙酉旨。 將15 mg之60% NaH懸浮於5 mi DMF中。加入0·1 g得自 製備物3.2步驟B之化合物,接著於氣體產生結束為止後, 再加入0.03 ml CHJ。該混合物於Ατ攪拌i小時。將反應混 合物倒入水中’遽出所形成之白色沉澱物再以水沖洗並接 著將沉殿物溶於AcOEt及少量甲酵中。將其通過MgS〇4加 以乾燥再接著揮發至乾燥。將沉澱物溶於Ac〇Et/PE混合物 (10/90 ; v/v)並滤出。可產生〇」g所欲化合物。 NMR DMSO (300 MHz) : 1.35 ppm : t : 3H ; 3.70 ppm : s : 3H ; 3.81 ppm : s : 3H ; 3.94 ppm : s : 3H ; 3.99 ppm : s . 3H . 4.32 ppm . q . 2H ; 6.54-6.57 ppm · dd ' 1H ; 6.62 ppm : d : 1H ; 7.16 ppm : d : 1H ; 7.68 ppm : d : 1H ; 7.85-7.89 ppm : dd : 1H ; 8.18 ppm : s : 1H ; 8.49 ppm : s : 1H。 製備物3.3 3-(2,4-二甲基苯基)-1-曱基-2-氧基-2,9-二氫-111-咐咬并 [2,3-b]吲哚-6-羧酸曱酯。 將1·3 g得自製備物1·3之化合物溶於1〇 mMAc〇H中, 將溶液加熱至110°C接著再加入1.18 g得自製備物2.2之化 合物並加熱維持於11 0°C —整夜。混合物以AcOEt提取並將 有機相通過M g S Ο4加以乾無’過遽再揮發至乾燥。殘餘物 於矽膠中進行色層分析,以AcOEt/環己烷混合物(75/25 ; 101059.doc -45 - 200538114 v/v)洗脫。可產生1 60 mg所欲化合物。 NMR DMSO (300 MHz) : 2.14 ppm : s : 3H ; 2.31 ppm ·· s : 3H ; 3.70 ppm : s : 3H ; 3.86 ppm : s : 3H : 7.04 ppm : m : 3H ; 7·55 ppm : d : 1H ; 7.85 ppm : dd : 1H ; 8.18 ppm : s ·· 1H ; 8.53 ppm ·· s ·· 1H ; 12.40 ppm ·· s ·· 1H 〇 依前述之製備物3操作,可製備整理於下表中之式(ΙΓ)或 (IV1)中間產物。
表2
製備物 Rfi 、R7、Rs R’4 特性 3.4 Η H -CHO m.p =240〇C 3.5 Η 2,4-二 Cl -COOMe DMSO (300 MHz) : 3.69 ppm : s : 3H ; 3.86 ppm : s : 3H ; 7.41-7.48 ppm : m : 2H ; 7.54 ppm ·· d : 1H ; 7.66 ppm : s : 1H ; 7.85 ppm : d : 1H ; 8.33 ppm : s ·· 1H ; 8.54 ppm : s : 1H ; 12.48 ppm ·· 8 ·· 1H 0 3.6 Me 2,4-二 Me -COOMe m.p=257〇C 3.7 Me H -COOMe m.p =128〇C 3.8 Me 2-Me,5-F -COOMe DMSO-d6 (300 MHz) : δ (ppm) : 2.15 : s : 3H ; 3.87 ·· s ·· 3H ; 4.03 : s : 3H ; 4.20 : s : 3H ; 7.02-7.11 : m : 2H ; 7.28 : t : 1H ; 7.73 : d : 1H ; 7.90 : dd : 101059.doc -46- 200538114
製備物 Rfi 、R7、Rs R,4 特性 1H ; 8·35 : s ·· 1H ; 8·58 ·· d ·· 1H。 3.9 Me 3-F,4-Me -COOMe DMSO-d6 (300 MHz) δ (ppm): 2.27 : s : 3H ; 3.88 : s : 3H ; 4.02 : s : 3H : 4.18 : s : 3H ; 7.29 : t : 1H ; 7.60-7.72 : m : 3H ; 7.89 : dd : 1H ; 8.66 : d : 1H : 8.70 : s ·· 1H 〇 3.10 Η H -COOEt DMSO-d6(200MHz) : δ (ppm) : 1.45 : t : 3H ; 3.6 : s : 3H ; 3.8 : s : 3H ; 4.4 : q : 2H ; 7.3-7.5 : m : 3H ; 7.6 : d : 1H ; 7.8-8.0 : m : 3H ; 8.6 : s : 1H ; 8.7 ·· s : 1H。 3.11 Η 3- Me,4-F -COOMe DMSO-d6(300MHz) : δ (ppm): 2.35 : s : 3H ; 3.77 : s : 3H ; 3.93 : s : 3H ; 7.20 : t : 1H ; 7.60 : d : 1H ; 7.70-7.77 : m : 2H ; 7.91 : d : 1H ; 8.60 : s : 1H ; 8.66 : s ·· 1H ; 12.49 ·· s ·· 1H。 3.12 Me 2-C1 COOMe DMSO-d6 (300 MHz) : δ (ppm) : 3.84 : s : 3H ; 4.00 : s : 3H ; 4.19 : s : 3H ; 7.38 : se : 3H ; 7.50 : se : 1H ; 7.71 : d : 1H ; 7.87 : d : 1H ; 8.35 : s : 1H ; 8.55 : s : 1H。 3.13 Me 4-C1 -COOMe DMSO-d6 (300 MHz) : δ (ppm): 3.87 : s : 3H ; 3.97 : s : 3H ; 4.12 : s : 3H ; 7.42 : d : 2H ; 7.63 : d : 1H ; 7.84 : d : 3H ; 8.57 : s : 1H ; 8.59 ·· s : 1H。 3.14 Me 3-Br -COOMe DMSO-d6 (300 MHz) : δ (ppm): 3.88 : s : 3H ; 4.01 : s : 3H ; 4.17 : s : 3H ; 7.37 : t : 1H ; 7.47 : m : 1H ; 7.70 : d : 1H ; 7.81-7.95 : m : 2H ; 8.08 : d : 101059.doc -47· 200538114
製備物 R,i 、R7、Rs R,4 特性 1H ; 8.65 ·· d ·· 1H ; 8.72 ·· s ·· 1H。 3.15 Me 4-Br -COOMe m.p.=227〇C 3.16 Me 3-F -COOMe DMSO-d6 (300 MHz) : δ (ppm): 3.88 : s : 3H ; 4.03 : s : 3H ; 4.18 : s : 3H ; 7.08-7.14 : m : 1H ; 7.40-7.47 : m : 1H ; 7.70-7.75 : m : 3H ; 7.90 : dd : 1H ; 8.66 : d : 1H ; 8.73 : s : 1H。 3.17 Me 4-F -COOMe DMSO-d6 (300 MHz) : δ (ppm): 3.88 : s : 3H ; 4.02 : s : 3H : 4.17 : s : 3H ; 7.22 : t : 2H ; 7.70 : d : 1H ; 7.80-7.95 : m : 3H ; 8.62 ·· t ·· 2H。 3.18 Me 3-Me -COOMe DMSO-d6 (300 MHz) : δ (ppm): 2.36 : s : 3H ; 3.86 : s : 3H ; 3.97 : s : 3H ; 4.12 : s : 3H ; 7.09 : d : 1H ; 7.27 : t : 1H ; 7.58-7.65 : m : 3H ; 8.86 : d : 1H ; 8.51 : s : 1H ; 8.57 ·· s : 1H。 3.19 Me 3-OMe -COOMe DMSO-d6 (300 MHz) : δ (ppm): 3.81 : s : 3H ; 3.87 : s : 3H ; 4.01 : s : 3H ; 4.17 : s : 3H ; 6.88 : d : 1H ; 7.30 : t : 1H ; 7.40 : m : 2H ; 7.68 : d : 1H ; 7.88 : d : 1H ; 8.61-8.64 : m : 2H。 3.20 Me 4-OMe -COOMe DMSO-d6(MHz) : δ (ppm) : 3.79 : s : 3H ; 3.88 : s : 3H ; 4.02 : s : 3H ; 4.17 : s : 3H ; 6.95 : d : 2H ; 7.68-7.76 : m : 3H ; 7.88 : dd : 1H ; 8.53 : s : 1H ; 8.62 : s : 1H。 3.21 Me 3-CN -COOMe DMSO-d6 (300 MHz) : δ (ppm): 3.96 : s : 3H ; 4.10 : s : 3H ; 4.17 : s : 3H ; 7.41 : d : 1H ; 101059.doc •48- 200538114
製備物 Rfi R6、R7、Rg Rf4 特性 7.53 : m : 1H ; 7.59 : m : 1H ; 7.98 : d : 1H ; 8.07 : m : 2H ; 8.18 : s : 1H ; 8.50 : s : lH〇 3.22 Me 4-CN -COOMe m.p=263〇C 3.23 Me .ocwQ) -COOMe DMSO-d6 (300 MHz) : δ (ppm): 2.6 : s : 4H ; 2.72 : t : 2H ; 3.59 : m : 4H ; 3.93 : s : 3H ; 4.01 : s : 3H ; 4.15 : m : 5H ; 6.96 : d : 2H ; 7.68-7.73 : m : 3H ; 7.88 : d : 1H ; 8.51 : s : 1H ; 8.61 : s : 1H。 3.24 Me 3,5-二 F -COOMe DMSO-d6 (300 MHz) : δ (ppm): 3.89 : s : 3H ; 4.03 : s : 3H ; 4.19 : s : 3H ; 7.08-7.15 : m : 1H ; 7.69-7.74 : m : 3H ; 7.92 : dd : 1H ; 8.69 : s : 1H ; 8.88 : s : 1H。 3.25 Me 2-OMe -COOMe DMSO-d6 (300 MHz) : δ (ppm): 3.71 : s : 3H ; 3.86 : s : 3H ; 3.99 : s : 3H ; 4.18 : s : 3H ; 6.97 : t : 1H ; 7.03 : d : 1H ; 7.24 : d : 1H ; 7.31 : t : 1H ; 7.70 : d : 1H ; 7.86 : d : 1H ; 8.24 : s : 1H ; 8.52 : s ·· 1H。 製備物3·26 3 -(2,4_二氯苯基)-1,9-二甲基-2-氧基_2,9 -二鼠-1Η -p比σ定并 [2,3-b]-吲哚-6-羧酸甲酯。 將含25.47 g得自製備物1.2之化合物及27.4 g得自製備物 2.3(VIII)之化合物的100 ml醋酸混合物於100 °C加熱2小 時。將熱反應混合物倒入5 00 ml水/冰混合物中並以抽吸法 濾除所形成之沉澱物,以水及乙醚沖洗並加以乾燥。可產 101059.doc -49- 200538114 生22 g所欲化合物。 製備物3.27 3-(2,4-二氯苯基pi、二甲基_2_氧基2,9_二氫_出_吡啶并 [2,3-b]啕哚-6-甲駿。 A) 3〆2,4·二氣苯基二甲基_2_氧基-2,9-二氫-1H-吡 σ定并[2,3-b]啕哚-6-甲赌。 將含〇·4 g由製備物1>4獲得之化合物的4 ml醋酸混合物 於100C加熱15分鐘再接著加入〇43 g由製備物2·3(νιιι)獲 得之化合物並將該混合物於丨〇〇〇C加熱3小時。於冷卻至Ατ 後,將反應混合物與水混合並以抽吸法濾出所形成之米色 沉澱物再以水沖洗。將沉澱物溶於Me〇H中並於真空下揮 發溶劑。可產生0.5 g所欲化合物。 !H NMR : DMSO-d6 (300 MHz) : δ (ppm) : 4.02 : s : 3H ; 4.21 : s ; 3H ; 7.42-7.51 : m : 2H ; 7.66-7.70 : m : 2H ; 7.83 : d : 1H ; 8.31 : s : 1H : 8·42 : s ·· 1H 〇 B) 3-(2,4-,一 氯本基)-1,9-二甲基-2 -氧基-2,9 -二氫- lH-p 比 啶并[2,3-b]⑼哚-6-曱醛。 將含0·45 g由前述步驟獲得之化合物的30 mW比咬、1 〇 ml醋酸及6 ml水的溶液與3.4 g NaH2P04與1.7 ml雷尼®錦混 合並於65 °C加熱3小時。濾除催化劑並以MeOH沖洗再將滤 液於真空下濃縮。殘餘物溶於水中並以AcOEt提取,有機 相以飽和NaCl溶液沖洗並通過MgS〇4加以乾燥再於真空下 揮發溶劑。殘餘物溶於AcOEt/PE混合物(50/50 ; v/v)再以 抽吸法濾出所形成之沉澱物。可產生〇·2 g所欲化合物。 101059.doc -50- 200538114 製備物3.28 3-(2,4-二甲氧基苯基)-l,9-二甲基·2-氧基-2,9-二氫-1H-吡 咬并[2,3-b;H卜朵-6-魏酸甲酯。 將含1.83 g得自製備物1·2之化合物的9 ml醋酸溶液於 ll〇°C加熱10分鐘再接著加入2 g得自製備物2.4(VIII)之化 合物並將該混合物於1 l〇°C加熱12小時。於冷卻至AT後, 將其與水混合並以抽吸法濾出所形成之沉澱物,先以水再 以PE/丙-2-醇混合物(50/50 ; v/v)沖洗並接著於真空下乾 燥。可產生2.76 g所欲化合物。 lR NMR : DMSO-d6 (300 MHz) : δ (ppm) : 3.71 : s : 3H,3·81 : s : 3H ; 3.86 : s : 3H ; 3·99 : s : 3H ; 4·19 : s · 3H,6·56 : dd : 1H ; 6.62 : d : 1H ; 7.16 : d : 1H ; 7.70 · d . 1H ; 7.87 : dd : 1H ; 8.19 : s : 1H ; 8.51 : d : 1H。 製備物3.29 3-[4-[[雙(4-甲氧基苄基)胺基]甲基]苯基二曱基_2_ 氧基-2,9-二氫-111-吡啶并[2,3讣],5卜朵_6-羧酸甲酯。 ΑΡ-[4-(胺基曱基)苯基,二甲基-2_氧基j,9_二 氫-1Η-吡啶并[2,3-b]㈤哚-6_羧酸甲酉旨。 將1 g得自製備物3.22之化合物、〇 3 g雷尼⑧錄混合物及 含5 ml濃縮NaOH之50 ml Me〇H的混合物於”乂及“巴 (b㈣之氣壓下加以氫化。《除催化劑並藉由添力σ濃縮腦 使濾'液成為pH 7,再於真空下滚縮。殘餘物溶於水中並將 所形成之沉澱物以抽吸法濾出並乾燥。所獲得之產物溶於 101059.doc -51 - 200538114 10 ml之Μ_中,逐滴混入〇·565 g之亞硫醯氣並於八丁下 擾拌2小時。以真空加以濃縮並乾燥,直接使用所得之化 合物。 B)3-[4七雙(4-甲氧基芊基)胺基]甲基]苯基]],9_二甲 基-2·氧基-2,9-二氫-1H-吡啶并[2,3吨]4丨哚_6_羧酸甲酯。 含有由前述步驟獲得之化合物、148g K2C〇3及〇·84ι g 4-甲氧基苄基氣的l〇mlDMI^t合物於8(rc加熱18小時。將 反應混合物倒入水中並以抽吸法濾出所形成之沉澱物再加 以乾燥。可產生0.5 g所欲化合物。 製備物3.30 1,9-二曱基-3-[4-(嗎啉-4-基甲基)苯基]_2-氧基·2,9_: 氫-1Η-吡啶并[2,3-b]峭哚-6-羧酸曱酯。 A) 3-(4-甲醯苯基)-i,9-二甲基-2-氧基-2,9二氫-1H-吡啶并 [2,3-b]4丨哚-6-羧酸甲酯。 將1.87 g得自製備物3.22之化合物、7.53 g次填酸納及7 g雷尼錄之190 mlp比咬/AcOH/水混合物(30/10/6 ; v/v/v)於 65°C加熱18小時。以抽吸法濾除催化劑並將濾液於真空下 濃縮’殘餘物溶於水中再將所形成之沉澱物以抽吸法濾出 並加以乾燥。可產生1.6 g所欲化合物,^4.=2301。 B) l,9-二曱基·3·[4-(嗎啉_4·基曱基)苯基]_2_氧基-2,9-二 氫-1Η-吡啶并[2,3-b]蚓哚-6-羧酸甲酯。
將含0.374 g由前述步驟獲得之化合物、〇174 mi嗎琳及 0.255 g三乙醯氧基棚氫北納之5 ml DMF的混合物與lg 4 A 彿石混合並置於AT下攪拌1 8小時。過濾反應混合物並於 101059.doc -52- 200538114 真空下濃縮濾液。殘餘物溶於水中並以抽吸法濾出所形成 之沉澱物,以EtOH沖洗並加以乾燥。這樣可產生〇·29 $所 欲化合物,m.p. = 175°C。 製備物3.31 6-乙醯基-3-(2,‘二氯苯基)」,、二甲基j,…二氫_2h-吡 啶并[2,3-b]M丨哚-2-酮。 入)3-(2,4-二氣苯基)_1,3_二甲基_1,9_二氫_2]9[_吡啶并 [2,3-b] Η卜朵-2-酮。 此化合物係依見述於WO 2004/041 8 17中化合物28之步驟 製備,m.p· = 241°C。 B)6·乙醢基_3-(2,4-二氣苯基)-1,9-二甲基-1,9-二氫吡 咬并[2,3-b]Mh朵·2__。 將含0.5 g由前述步驟中獲得之化合物的2〇 ml無水dcm 溶液冷卻至〇°C,加入〇·75 §氣化鋁及〇·2 ml乙醯基氣再將 混合物置於AT下攪拌3小時。將反應混合物倒至冰上再以 DCM提取’有機相以飽和NaC]^液沖洗後通過Na2S〇4加 以乾燥並於真空下揮發溶劑。如此可產生0·6 g所欲化合 物0 H NMR : DMSO-d6 (300 MHz) : δ (ppm) : 2.63 : s : 3H , 4.02 : s : 3H ; 4.20 : s : 3H ; 7.43-7.50 : m : 2H ; 7.69-7.73 ; m : 2H ; 7.89 : dd : 1H ; 8.38 : s : 1H ; 8.62 : s : 1H。 製備物3.32 1,9-二甲基氧基-3_苯基_2,9_二氫_m-吡啶并[2,3_b]叫 101059.doc -53- 200538114 哚-6-碳醯肼。 A) l,9-二甲基-2-氧基-3-苯基-2,9-二氫-1H-吡啶并 [2,3-b]4h朵-6-羧酸。 含1.6 g得自製備物3.7之化合物的75 ml MeOH及18 ml水 溶液與0.8 g LiOH、H20混合再接著於回流加熱3小時。 MeOH於真空下揮發,殘餘物藉添加IN HC1酸化至pH為1 再以抽吸法濾出所形成之沉澱物。將沉澱物溶於於MeOH 中,溶劑於真空下揮發並將殘餘物於PE/AcOEt混合物 (90/10 ; v/v)中濕磨再以抽吸法濾出。其可產生1.5 g所欲 化合物。 !H NMR : DNSO-d6 (300 MHz) : δ (ppm) : 4.01 : s : 3H ; 4.16 : s : 3H ; 7.28-7.42 : m : 3H ; 7.62 : d : 1H ; 7.77-7.80 : m : 2H : 7.89 : dd : 1H ; 8.50-8.57 : m : 2H。 B) 2-[[l,9-二曱基-2-氧基-2,9-二氫-1H-吡啶并[2,3-b]W 哚-6-基]羰基]肼羧酸第三丁酯。 將含1.5 g由前述步驟中獲得之化合物的40 ml DCM及10 ml DMF溶液與0.66 g肼-羧酸第三丁酯、2.5g PyBOP及0.9 ml DIPEA混合再接著置於AT下攪拌4小時。將反應混合物 倒入飽和NH4C1溶液中並以DCM進行提取,有機相通過 MgS04加以乾燥並使溶劑於真空下揮發。殘餘物於矽膠中 進行色層分析,先以AcOEt洗脫,再以AcOEt/MeOH混合 物(95/5 ; v/v)洗脫。將獲得之產物溶於AcOEt/環己烷混合 物(75/25 ; v/v)中再以抽吸法濾出所形成之沉澱物。可產 生1.9 g所欲化合物。 101059.doc -54- 200538114 ]H NMR : DMSO-d6 (300 MHz) : δ (ppm) : 1.39 : s : 9H ; 4.06 : s : 3H ; 4.17 : s : 3H ; 7.29-7.42 : m : 3H ; 7.67 : d : 1H ; 7.76-7.82 : m : 3H ; 8.40 : s : 1H ; 8.51 : s ·· 1H ; 8.91 : s : 1H ; 1〇·ΐι : s : 1H 〇 (:)1,9-二甲基-2_氧基-3_苯基_2,9_二氫_1]9[_吡啶[2,3吨]旧 哚-6-碳醯肼。 將含1.9 g由前述步驟獲得之化合物的10〇 ml MeOH及10 ml 6N HC1混合物於80°C加熱2小時。反應混合物於真空下 濃縮後再將殘餘物溶於MeOH中,藉由添加三乙胺使PH為 7並於真空下濃縮。殘餘物於矽膠中進行色層分析,先以 八〇(^1洗脫再以八〇0£"]\^011/28%>1114011混合物(90/10/1; v/v/v)洗脫。可產生所欲化合物。 4 NMR : DMSO-d6 (300 MHz) : δ (ppm) : 4.00 : s : 3H ; 4.14 : s : 3H ; 7.26-7.76 : m : 7H ; 8.39 : s : 1H ; 8·47 : s : 1H ; 9.68 : s : 1H。 製備物3.33 3-(2,4_二氣苯基)-1,9_二甲基-2-氧基-2,9-二氫-1H-吡啶并 [2,3-b]啕哚-6-碳醯肼。 A) 2-[[3-(2,4-二氣苯基)-1,9 二甲基-2-氧基-2,9-二 氫-1H-吡啶并[2,3-b]㈤哚-6-基]羰基]肼羧酸第三丁酯。 此化合物係依見述於製備物3.32中步驟B之步驟,由得 自實例5之變異模式的步驟A之化合物開始製備。其可產生 0.33 g所欲化合物。 !H NMR : DMSO-d6 (300 MHz) : δ (ppm) : 1.44 : s : 101059.doc -55- 200538114 2H ; 1H ; 9H ; 4.03 : s : 3H ; 4.26 : s : 3H : 7.43-7.5〇 :. • rn · 7.68-7.72 : m : 2H ; 7.80-7.82 : m : 1H ; 8.23 : • s 8.43 · s : 1H ; 8.86 : s ·· 1H ; 1〇·〇8 : s : 。 B)3-(2,4-二氣苯基)-l,9·二甲基冬氧基_2,9_二氫_ih•峨咬 并[2,3-b]吲哚-6_碳醯肼。 此化合物係依見述於製備物3·32中步驟c之步驟,由广 自前述步驟之化合物開始製備。
iH NMR : DMSO-d6 (300 ΜΗζ) : δ (ppm) ·· 4 〇2 : s : 3H,4.18 : s : 3H ; 7·42-7·50 : m : 2H ; 7.65-7 79 · m · 3H ’ 8·21 · s · 1H,8.38 : d : 1H ; 9.64 : s : 1H。 製備物3.34 3-(2,心二甲氧苯基)-1-甲基_2_氧基_2,9-二氫_ih^a啶并 [2,3-b]吲哚-6-碳醯肼。 3-(2,4-二曱氧苯基)-1-甲基_2_氧基·2,9_二氳_1H_吡啶并 [2,3-b]4卜朵-6-叛酸。 將含0·9 g由製備物3.1中步驟B所獲得之化合物的6㈤丨水 懸浮液與2 g KOH混合再接著與〇·5 ml 35% H2〇2混合;並 將懸浮液於130°C加熱2天。冷卻至AT後,藉由添加濃縮 NaOH進行鹼化,並以AcOEt沖洗水相再藉由添加1N HC1 加以酸化。以抽吸法濾出所形成之沉澱物再以水沖洗。將 沉澱物溶於MeOH中並於真空下揮發溶劑。將沉澱物溶於 丙-2-醇/PE混合物(50/50 ; v/v)濕磨後再藉抽吸法濾出沉澱 物。其可產生0.9 g所欲化合物。 !H NNR : DMSO-d6 (300 MHz) : δ (PPm) : 3.69-3.80 : 101059.doc -56- 200538114 m : 9H ; 6.53-6.61 : m : 2H ; 7.20 : d : 1H ; 7.35 : d : 1H ; 7.80 : d : 1H ; 7.94 : s : 1H ; 8.30 : s : 1H。 B) 2-[[3-(2,4-二甲氧基苯基甲基-2·氧基-2,9-二 氫-1H-吡啶并[2,3-b]喇哚-6-基]羰基]肼羧酸第三丁酯。 此化合物係依見述於製備物3.32中步驟B的步驟,由得 自前述步驟之化合物開始製備。 lH NNR : DMSO-d6 (300 MHz) : δ (PPm) : 1.43 : s : 9H ; 3.68 : s : 3H ; 3.71 : s : 3H ; 3.81 : s : 3H ; ® 6.54-6.63 : m : 2H ; 7.18 : d : 1H ; 7.51 : d : 1H ; 7.69- 7.74 : m : 1H ; 7.98 : s : 1H ; 8.27 : s : 1H ; 8.84 : se : 1H ; 10.00 : se : 1H ; 12.23 : se : 1H。 C) 3-(2,4-二曱氧基苯基甲基^氧基_2,9_二氫吡 啶并[2,3-b;H卜朵-6-碳醯肼。 將含〇·39 g由前述步驟獲得之化合物的i5 MeOH及1 ml 6N HC1之混合物置於at下攪拌一整夜。將反應混合物 φ 於真空下進行濃縮並將殘餘物溶於三乙胺及吡啶中直到其 溶解’於石夕膠中進行色層分析,以Ac〇Et/Me〇H/28% ΝΗβΗ混合物(90/10/1 ; v/v/v)洗脫。其可產生〇·2 g所欲化 合物。 製備物3.35 3-(2,4-二氣苯基)_N’_羥基-1、二甲基_2_氧基_2,9·二 氫-1Η-吡啶并[2,3_b]吲哚-6•甲脒。 將含1 g得自製備物3·27步驟A之化合物的2〇 ml無水 EtOH懸序液與0·91 g羥基胺鹽酸鹽及182 ml三乙胺混合並 101059.doc -57- 200538114 於回流下加熱3天。冷卻至AT後,將反應混合物與MeOH 及说咬混合並於矽膠中進行色層分析,以AcOEt/MeOH/三 乙胺混合物(90/10/2 ; Wv/v)洗脫。所獲得之產物溶於水中 濕磨再藉抽吸法濾出所形成之沉澱物並以丙-2-醇/pe混合 物沖洗(50/50 ; v/v)。這樣可產生〇.7 g所欲化合物。 lU NMR : DMSO-d6 (300 MHz) : δ (ppm) : 4.02 : s : 3H ; 4.20 : s : 3H ; 7.41-7.50 : m : 2H ; 7.65-7.68 : m : 2H ; 7.82 : d : 1H ; 8·30 : s : 1H ; 8.41 : s : 1H。 •式(V)化合物之製備 製備物4.1 羥-N,N-雙(4-甲氧基苄基)脈(v)。 A) 雙(4-曱氧基字基)氰胺。 將含1 g氰胺之50 ml DMF溶液與13.1 g K2C03及6·5 ml 心曱氧基爷氣混合再接著於8〇cC加熱2〇小時,冷卻至at 後’將反應混合物倒至水中,再以八0〇扮進行提取,將有 φ 機相通過MSS〇4加以乾燥並於真空下揮發溶劑。殘餘物於 矽膠中進行色層分析,以Ac〇Et/環己烷混合物(75/25 ; v/v)洗脫。其可產生6·5 g油狀型式所欲化合物。 NMR CDC13 (300 MHz) : δ (ppm) : 3.73 : s : 6H ; 3.95 . s : 4H ; 6.82 : d : 4H ; 7·16 : d : 4H。 B) N’HN,N•雙(心甲氧基爷基)脈(V)。 s6.5 g由刖述步驟獲得之化合物的4〇 Et〇H溶液與 3·2 g羥基胺鹽酸鹽及6 4瓜丨三乙胺混合接著置於下攪拌 5小時。反應混合物於真空下濃縮,將殘餘物溶於水中, 101059.doc -58- 200538114 以AcOEt提取並通過MgS04加以乾燥再於真空下揮發溶 劑。其可產生3.6 g所欲化合物。 NMR CDC13 (300 MHz) : δ (ppm) : 3.80 : s : 6H ; 4.24 : s ·· 4H ; 6.84 : d : 4H ; 7.16 : d : 4H 〇 備物4.2
Nf-羥基-2-苯氧乙脒製。 將含1 g苯氧基乙腈、2.4 g K2C03及1.2 g羥基胺鹽酸鹽 之60 ml EtOH及10 ml水的混合物於回流加熱3小時。反應 混合物於真空下濃縮後將殘餘物溶於於水中再以AcOEt提 取。有機相以IN HC1溶液提取,水相藉由添加IN NaOH溶 液進行鹼化,以AcOEt提取後通過MgS04乾燥,再於真空 下揮發溶劑,其可產生0.9 g無色油狀結晶型式之所欲化合 物。 JH NMR : CDC13 (300 MHz) : δ (ppm) : 4.56 : s : 2Η ; 4·90 : s : 2H ; 6.95-7.02 : m : 3H ; 7.26-7.32 : m : 2H。 實例1 ··化合物7 3-(2,4-二曱氧基苯基)·1-甲基-2-氧基-2,9-二氫_1H-吡啶 并[2,3-b]W哚-6-甲醛0·乙基-月亏。 將0.3 g得自製備物3·1之化合物溶於20 ml乙醇中,加入 溶於1 ml水中之0.4 g 0-乙基-羥胺鹽酸鹽再將該混合物置 於AT下攪拌2小時。乙醇揮發後將殘餘物溶於水中再接著 以AcOEt進行提取。將其於矽膠中進行色層分析,以 AcOEt提取再接著以AcOEt/MeOH (98/2 ; v/v)提取。可產 生70 mg所欲化合物。 101059.doc -59- 200538114 JH NMR : DMSO (300 MHz) · 1.26 ppm ^ t * 3H ; 3.66 ppm : s : 3 H : 3.70 ppm : s : 3H ; 3_80 ppm : s : 3H ; 4·ΐ3 ppm : q : 2H ; 6.52-6.56 ppm : dd : 1H ; 6.60 ppm : d : 1H ; 7.16 ppm : d : 1H ; 7·48 ppm ·· s : 2H ; 8 ppm : s : 2H ; 8.26 ppm : s ·· 1H : 12.14 ppm : s : 1H。 實例2 :化合物8 3-(2,4_ 一甲乳基苯基)-1-甲基-6-(3 -苯基-1-[1,2·4]口号-唑-5-基)_1,9·二氫-2Η-吡啶并[2,3-b]峭哚-2-酮。 將0.5 g得自製備物3.2中步驟A之化合物溶於10 ml DMF 中,加入0·29 g CDI,再接著將混合物於AT攪拌30分鐘。 加入溶於4 ml DMF中之0.22 g N,-羥基苯甲脒,將混合物 於AT攪拌6小時,再接著加入〇·26 g CDI並將該混合物於 115 C加熱18小時。加水,以乙醚進行提取,接著通過 MgS〇4加以乾燥並於矽膠中進行色層分析,先以人0〇价洗 脫再以AcOEt/MeOH(98/2 ; v/v)洗脫。所獲得之殘餘物於 AcOEt/環己烧混合物(50/50 ; v/v)中濕磨再接著進行過 濾。其可產生0· 1 5 g所欲化合物。 H NMR · DMSO (300 MHz) : 3,69 ppm : s : 3H ; 3.72 ppm : s : 3H ; 3.81 ppm : s : 3H ; 6.55-6.59 ppm : dd : 1H ; 6.63 ppm : d : 1H ; 7.18 ppm : d : 1H ; 7.55-7.62 ppm : m : 3H : 7.68 ppm : d : 1H ; 8.01-8.05 ppm : dd : 1H : 8.10-8.16 ppm : m : 2H ; 8.25 ppm : s : ih : 8.73 ppm : d : 1H : 12.48 ppm ·· s : 1H。 實例3 :化合物3 101059.doc -60- 200538114 3-(2,4-二氯苯基)-1-甲基-6-(3-甲基[1,2,4]噚二唑-5-基)_1,9_二氫-2H-吡啶并[2,3-b]啕哚-2-酮。 將0.12 g 60% NaH懸浮於12 ml無水THF中,加入0.32 g 分子篩及〇·22 g N-羥基乙脒再接著將混合物於70°C加熱1.5 小時。加入0.4 g得自製備物3.5之化合物再接著將該混合 物於80°C加熱2小時。加水並以AcOEt進行提取,接著於矽 膠中進行色層分析,先以AcOEt/環己烷(60/40 ; v/v)洗脫 再以純AcOEt洗脫。其可產生120 mg所欲化合物。
]H NMR : DMSO (300 MHz) : 2.47 ppm : s : 3H ; 3.77 ppm : s : 3H ; 7.49-7.56 ppm : m : 2H ; 7.71-7.75 ppm : m : 2H ; 8.01 ppm : d : 1H ; 8.45 ppm : s : 1H ; 8.73 ppm : s : 1H ; 12.64 ppm : s : 1H o 實例4 :化合物2 3-(2,4-二氣苯基)-1,9-二甲基-6-(3-甲基-[1,2,4]嘮二唑-5-基)-l,9-二氫-2H-吡啶并[2,3-b]啕哚-2-酮。 將7 mg 60% NaH懸浮於2 ml DMF中,並先加入50 mg得 自實例3之化合物再加入0.02 ml CH3I,再接著將該混合物 置於AT下攪拌2小時。將反應混合物倒入水中並濾出所形 成之沉澱物。先以水再以AcOEt/環己烷混合物(50/50 ; v/v)沖洗,以產生30 mg所欲化合物。 ]H NMR : DMSO (300 MHz) : 2.27 ppm : s : 3H ; 4.03 ppm : s : 3H ; 4.22 ppm : s : 3H ; 7.43-7.50 ppm : m : 2H ; 7.69 ppm : s ·· 1H ; 7.84 ppm : d : 1H ; 7.98 ppm : d : 1H ; 8.44 ppm : s : 1H ; 8.69 ppm : 8 : 1H o 101059.doc -61 · 200538114 實例5 :化合物14 6-(3-胺基-1,2,4-嘮二唑-5-基)-3-(2,4二氯苯基)-1,9-二甲 基-1,9-二氫-2H-吡啶并[2,3b]喇哚-2-酮。 將含3 g分子篩之15 ml乙醇混合物與0.26 g鈉混合並置 於AT下攪拌15分鐘。接著加入0.9 g N”-羥胍半硫酸鹽半水 合物再將該混合物置於AT下攪拌1小時。最後,加入由製 備物3.26中獲得之化合物並將該混合物於回流加熱4天。 於冷卻至AT後,將反應混合物與水混合並以AcOEt提取, 將有機相通過MgSCU加以乾燥並於真空下揮發溶劑。殘餘 物於矽膠中進行色層分析,以AcOEt/環己烷混合物 (75/25 : v/v)洗脫。其可產生〇.〇2 g之所欲產物。 H NMR * DMSO-d^ (300 MHz) · δ (ppm) - 4.04 · s · 3H ; 4.22 ·· s : 3H ; 6·32 : s : 2H ; 7.43-7.51 : m : 2H ; 7.70 : d : 1H ; 7.81 : d : 1H ; 7.90 : dd : 1H ; 8.42 : s : 1H ; 8.5 : d ·· 1H o 亦可採用下述步驟A、B、C及D中之步驟製備化合物 14 〇 Α)3-(2,4-二氯苯基)·1,9_ 二甲基-2-氧基-2,9-二氫-lHw比 啶并[2,3-bp?丨哚-6·羧酸。 將含9.5 g由製備物3.26獲得之化合物的1〇〇 mi MeOH混 合物與含5.14 g顆粒狀KOH之90 ml水溶液混合並於回流加 熱18小時。冷卻至AT後再接著使用冰浴,反應混合物藉 添加5N HC1溶液酸化至pH為1,以水稀釋以便於攪拌。以 抽吸法滤出所形成之沉澱物,以水沖洗再加以乾燥。可產 101059.doc -62- 200538114 生9.1 g所欲化合物。 B) 3_(2,4-二氯苯基)二甲基_2_氧基_2,9_二氫_:[11_吡啶 并[2,3-b;H丨哚-6-羰基氣化物。 將含9.1 g得自前述步驟之化解物的1〇〇 ml無水THF懸浮 液以冰浴冷卻,逐滴與含45 ml亞硫醯氯之45 ml THF溶液 混合並於AT中真空下濃縮前先攪拌15分鐘。殘餘物溶於 40 ml DCM中並於真空下揮發溶劑。其可產生所欲化合 物’所得之化合物可直接使用。 C) N-氰基-3_(2,4_二氣苯基二甲基·2_氧基_2,二 氫-1Η·吡啶并[2,3_b]p5K^_8-甲醯胺。 將由刖述步驟所獲得之化合物的100 ml無水THF溶液與 含10 g氰胺之50 ml TNF溶液混合並於氬氣壓*60cC下加 熱。30分鐘後,加入1〇〇 mi THF並於真空下濃縮所產生之 懸浮液。殘餘物溶於2〇〇 ml Et〇H並置於Ατ中攪拌一整夜 再以抽吸法濾出所形成之沉澱物,以Et〇H沖洗並於真空 下乾燥。將所獲得之產物溶於水中並以抽吸法濾出沉澱物 後加以乾燥。其可產生8·3 g所欲化合物。 D) 6-(3-胺基-1,2,仁哼二唑基)_3_(2,4_二氣苯基^丨汐-二 甲基],9-二氫-2H-吡啶并[2,34]啕哚-2-酮。 將έ 3 g由别述步驟獲得之化合物及〇 · 9 g經基胺鹽酸鹽 之6〇 ml吡啶的混合物於120°C加熱15分鐘。接著加入30 g 鹼性氧化鋁60並將該混合物於真空下濃縮至乾燥。殘餘物 於鹼性氧化鋁60上進行色層分析,先以八⑴玢洗脫再以 AcOEt/MeOH混合物梯度(至97/3 ; v/v)洗脫。如此可產生 101059.doc -63 - 200538114 1 ·2 g所欲化合物。 實例6 :化合物20 3-(2,4-二氣苯基)+ 9-二曱基_2-氧基_2,9·二氣_ih-射 并[2,3-b]⑸哚-6-甲醛肟。 將含0.2 g由製備物3.27獲得之化合物的15如%% Et〇H 溶液與0.18 g羥基胺鹽酸鹽混合並置於at下授掉3小時。 溶劑於真空下揮發後,將殘餘物溶於水中並以抽吸法濾出 所形成之沉澱物。將沉殿物溶於Me0H/吡啶混合物中並將 該溶液於石夕膠中進行色層分析,以DCM/Me〇H混合物 (98/2 ; v/v)洗脫。其可產生0.14 g所欲化合物,m p.= 287-299〇C 0 iH NNR : DMSO-d6 (300 MHz) : δ (ppm) : 4 〇1 : s ·· 3H ; 4.17 : s : 3H ; 5.76 : s : 1H ; 7.42-7.49 : m : 2H ; 7.53-7.57 : dd : 1H ; 7.63-7.69 : m : 2H ; 8.06 : d : 1H ; 8.19-8.23 : m : 2H。 實例7 :化合物21 3-(2,4 - 一氯本基)-1,9-二甲基-2 -氧基-2,9-二氫·ι H-p比〇定 并[2,3-b]W哚-6-曱駿〇-乙肟。 將含0.2 g由製備物3.27獲得之化合物的15 ml EtOH溶液 與0·25 g 〇-乙基經基胺鹽酸鹽混合並置於at下授拌2〇小 時。反應混合物於真空下濃縮,將殘餘物溶於水甲再以抽 吸法濾出所形成之沉澱物。該沉澱物溶於Ac〇Et/Me〇H混 合物(50/50 : v/v)中並將該溶液於矽膠中進行色層分析, 以AcOEt/環己烷混合物(75/25 ; ν/ν)洗脫。所獲得之產物 101059.doc -64· 200538114 溶於AcOEt/環己燒混合物(5〇/5〇 ; v/v)中再以抽吸法遽出 所形成之沉;殿物。其可產生〇 · 1 g所欲化合物。 ]H NMR : DMSO-d6 (300 MHz) : δ (ppm) : 1.27 : t : 3H , 4.02 . s . 3H ; 4.12-4.22 : m : 5H ; 7.42-8.48 : m : 8H。 實例8 :化合物22 3-(2,4-二氣苯基)-1,9-二曱基_2-氧基_2,9-二氫-111-吡啶并 [2,3_b]峭哚_6_甲醛〇-異丁基月亏。 將含0·14 g化合物20之4 ml DMF溶液與〇·〇ΐ7 g之含60% 氫化鈉之油相混合再置於AT下攪拌1〇分鐘。接著加入 0.076 ml之溴化異丁烷並將該混合物置於at下授拌一整 夜。將反應混合物倒入飽和ΝΗβΙ溶液中再以Ae〇Et進行 提取,有機相通過MgS〇4加以乾燥再於真空下揮發溶劑。 殘餘物於石夕膠中進行色層分析,以AcOEt/環己垸混合物 (75/25 ; v/v)洗脫。其可產生0.035 g所欲化合物,m p.= 10(M10°C。 1H NMR : DMSO-d^ (300 MHz) : δ (ppm) : 〇·92 : s : 3H ; 0.94 ; s ·· 3H ; 2.02 : m : 1H : 3.88 : d : 2H ; 4.01 : s ·· 3H ; 4·17 : s : 3H ; 7.42-7.50 : m : 2H ; 7.54-7.57 : dd : 1H ; 7.65-7.69 : m : 2H ; 8.10 : d : 1H ; 8.26 : s : 1H ; 8.30 : s ·· 1H。 實例9 :化合物23 [[[[3-(2,4-二氣苯基)-l,9-二甲基-2-氧基-2,9-二氫 -吡 啶并[2,3-b]㈤哚-6-基]亞甲基]胺基]氧基]醋酸。 101059.doc -65- 200538114 將含〇·3 g由製備物3.27中獲得之化合物的25以96% EtOH溶液與0.426 g 0-(羧甲基)羥基胺半鹽酸鹽混合並置 於AT下攪拌一整夜。反應混合物於真空下濃縮,殘餘物 溶於水中濕磨再以抽吸法濾出所形成之沉澱物。將沉澱物 溶於2N NaOH溶液中,以AcOEt沖洗水相再以6N HCi溶液 酸化至pH為1,所形成之沉澱物藉抽吸法濾出再以Ac〇Et 提取。混合沉澱物及有機相並於真空下揮發溶劑。殘餘物 溶於熱的丙-2 -醇中並以抽吸法趁熱濾出所形成之沉澱物再 以乙醚沖洗。其可產生〇· 135 g所欲化合物。 ]H NMR : DMSO-d6 (300 MHz) : δ (ppm) : 4.01 : s : 3H ; 4.18 : s : 3H ; 4.64 : s : 2H ; 7.42-7.49 : m : 2H ; 7.55 : dd : 1H ; 7.67-7.69 : m : 2H ; 8.12 : d : 1H ; 8.27 : s ·· 1H ; 8.37 : s : 1H ; 12.8 : se : 1H 〇 實例10 :化合物26 6·(3-胺基-1,2,4-氧代二唑_5·基)-3_(2,4-二甲氧基苯 _ 基)-1,9-二甲基-l,9-二氫-2H-p比咬并[2,3-b]4卜朵 _2-酮。 A)6-[3-[雙(4-甲氧基苄基)胺基]_1,2,4_氧代二唑_5_基]_ 3_(2,4-二甲氧基苯基二甲基J,…二氫啶并 [2,3-b]吲哚-2-酮。 將含6.3 g分子篩之63 ml無水EtOH混合物與〇·78 g納混 合再接著於溶解後,加入5·6 g由製備物4.1獲得之化合物 並將混合物置於AT中氬氣壓下攪拌2小時。接著加入12 • Ο 由製備物3.28獲得之化合物並將該混合物於回流加熱一整 仪。冷卻至AT後’將反應混合物與DCM及AcOEt混合,濾 i01059.doc -66- 200538114 除分子篩並以DCM沖洗,濾液以1NHC1溶液及2NNaOH溶 液沖洗,有機相通過MSS〇4乾燥並於真空下揮發溶劑。殘 餘物於石夕膠中進行色層分析’以DCM/MeOH混合物 (97/3 ; v/v)洗脫。所獲得之產物溶於Me〇H中溼磨再以抽 吸法濾出所形成之沉澱物,以Me0H沖洗並於真空下加以 乾燥。其可產生0.596 g所欲化合物。 lR NMR : DMSO-d6 (300 MHz) : δ (ppm) : 3.71 : m : 9H ; 3.79 : s : 3H ; 3.99 : s : 3H : 4.20 : s : 3H ; 4.48 : s : 4H ; 6·56 ·· m ·· 1H ·· 6·61 ·· s : 1H ; 6.90 ·· d ·· 4H ; 7.14 : d : 1H : 7.23 : d : 4H ; 7.79 : d : 1H ; 7.91 : d : 1H ; 8·24 : s : 1H ; 8·59 : s : 1H 〇 B)6-(3-胺基-1,2,4-氧代二唑-5-基)_3-(2,4-二甲氧基苯 基)-1,9·二甲基-1,9-二氫-2H-吡啶并[2,3-b;H卜朵2-酮。 將含0.593 g於前述步驟中所獲得之化合物的1〇 ml DCM 及2 ml水之溶液與1 g DDQ混合並於回流下加熱一整夜。 冷卻至AT後,將所形成之沉澱物以抽吸法濾出再先以 DCM沖洗並接著以水沖洗。將沉澱物溶於MeOH中並將該 溶液於矽膠中進行色層分析,先以AcOEt洗脫再以 AcOEt/MeOH混合物(90/10 ; v/v)洗脫。所獲得之產物溶於 MeOH再以抽吸法濾出所形成之沉澱物並以MeOH沖洗。 其可產生0.094 g所欲化合物,m.p. = 320-322°C。 !H NMR : DMSO-d6 (300 MHz) : δ (ppm) : 3.76 : s : 3H ; 3.86 : s : 3H ; 4.05 : s : 3H ; 4.25 : s : 3H ; 6.39 : s : 2H ; 6.62 : dd : 1H ; 6.68 : d : 1H ; 7.22 : d : 1H ; 101059.doc -67 · 200538114 7.84 . d . 1H ; 7.93 : dd : 1H ; 8.26 : s : 1H ; 8.57 : s : 1H。 實例11 :化合物39 3-[4-(胺基甲基)苯基]_6兴3-胺基-号二唑-5_基)· 1,9-二甲基二氫-2H-吡啶并[2,3-b]吲哚-2-酮。 A) 3-[4-[[雙(4-曱氧基苄基)胺基]甲基]苯基]_6_[3_[雙 (4-甲氧基苄基)胺基]_1,2,4_哼二唑-5-基]-1,9-二甲 基-1,9-二氫-2H-吡咬并[2,3_b] W 哚-2-酮。 此化合物係依見述於實例1〇中步驟A之步驟,由得自製 備物3.29及製備物4.1之化合物開始製備。 B) 3-[4_(胺基甲基)苯基]·6-(3胺基_1,2,44二唑·5_ 基Η,9-二甲基],9-二氫_2Η-吡啶并[2,3-b;H哚-2-酮。 此化合物係依見述於實例10中步驟B之步驟製備。其可 產生0.2 g所欲化合物。 ]H NMR : DMSO-d6/TFA (200 MHz) : δ (ppm) ; 3.9 : s : 2Η ; 4.0 : s : 3H : 4.2 : s : 3H ; 7.5 : d : 2H : 7·8_8·0 : m : 4H ; 8.65 ·· d ·· 2H。 實例12 :化合物41 3-(2.4-二氣苯基)_6-[3-(二甲基胺基)-l,2,4-呤二唑-5-基]-1,9-二甲基-1,9-二氫-2H-p比啶并[2,3-b]P?丨哚-2-酮。 將含0.09 g化合物14之3 ml DMF溶液與0.025 g含60%氫 化鈉之油相混合後再與0.04 ml碘甲烷混合並將該混合物置 於AT下攪拌2小時。將水加入反應混合物中並以抽吸法濾 出所形成之沉澱物再以水及丙-2-醇/PE混合物(50/50 ; v/v) 101059.doc -68 - 200538114 沖洗。其可產生0.07 g所欲化合物,ηι·ρ· = 320-324°C。 ]H NMR : ^b^-d5 (300 MHz) : δ (ppm) : 2.94 · s : 6H ; 3.80 : s : 3H ; 3.82 : s : 3H : 7.32 : dd : 1H ; 7.47^7.52 : m : 2H ; 7.58 : d : 1H ; 7.95 : s : 1H ; 8.09 · dd : 1H ; 8.66 ; d : 1H。 實例13 :化合物42 N-[5-[3-(2,4-二氣苯基)-l,9-二甲基-2-氧基-2,9_ 二 氫-1H-吡啶并[2,3-b]W哚_6-基]-1,2,4-噚二唑-3-基]環丙烷 甲醢胺。 將含0.1 g化合物14之5 mW比咬溶液與0.4 ml環丙烧魏基 氣化物混合並將該混合物於50°C加熱2小時。冷卻至AT後 以AcOEt提取,有機相以水沖洗再通過Na2S04加以乾燥並 於真空下揮發溶劑。殘餘物於矽膠中進行色層分析,以 AcOEt/MeOH混合物(90/10 ; Wv)洗脫。所獲得之產物溶於 AcOEt/環己烧混合物(50/50 ; v/v)中濕磨再以抽吸法濾出所开j 成之沉澱物。其可產生〇·〇65 g所欲化合物,m.p. = 292-295 〇C。 lR NMR : DMS〇.d6 (300 MHz) : δ (ppm) : 0.86 : m : 4H ; 1.99 : m : 1H ; 4.03 : s : 3H ; 4.23 : s : 3H ; 7.43-7.51 : m : 2H ; 7.70 : s : 1H ; 7.86 : d : 1H ; 7.96 : dd : 1H ; 8.45 : s : 1H ; 8.66 : s : 1H ; 11.48 : s : 1H。 實例14 :化合物44 N-[5-[3-(2,4-二氣苯基)-1,9_ 二曱基-2-氧基-2,9-二 氫-1H-吡啶并[2,3-b]吲哚基卜丨,2,4_噚二唑_3_基]甲烷磺 101059.doc -69- 200538114 醯胺。 將含0.1 g化合物14之10 mW比咬及1 ml DCM溶液與0.08 ml甲烷磺醯氯及〇·〇25 g DMAP混合再接著將該混合物置 於AT下擾拌96小時。將反應混合物倒入水中並以AcOEt提 取,有機相以飽和NaCl溶液沖洗再通過Na2S04乾燥並於真 空下揮發溶劑。殘餘物於矽膠中進行色層分析,以 DCM/MeOH混合物(95/5 ; Wv)洗脫。可產生〇·〇25 g所欲 化合物,m.p.=263-266°C。 NMR : DMSO-d6 (300 MHz) : δ (ppm) : 3.22 : s : 3H ; 4.03 : s : 3H ; 4.23 ; s : 3H ; 7.43-7.51 : m : 2H ; 7.69 : d : 1H ; 7.84 : d : 1H ; 7.95 : d : 1H : 8.47 : s : 1H ; 8.64 : s : 1H ; 11.82 : s : 1H。 實例15 :化合物49 [3-(2,4-二氣苯基)-1-曱基-6-(3•甲基-1,2,4-11 号二0坐-5· 基)-2·氧基-1,2-二氫- 9Η-ρ比咬并[2,3-b]4卜朵-9-基]乙腈。 將含〇·3 g化合物3、0.195 g K2C03及0.1 ml溴乙腈之20 ml DMF混合物於80°C加熱4天。冷卻至AT後,將反應混合 物倒入飽和NHUC1溶液中並以AcOEt提取,有機相以飽和 NaCl溶液沖洗再通過MgS04乾燥並於真空下揮發溶劑。殘 餘物於矽膠中進行色層分析,以AcOEt/環己烷混合物 (75/25 ; v/v)洗脫。所獲得之產物於環己烷中濕磨再以抽 吸法濾出所形成之沉澱物。其可產生〇·〇9 g所欲化合物。 !H NMR : DMSO-d6 (300 MHz) : δ (ppm) : 2.43 : s : 3H ; 4.02 : s : 3H ; 6.01 : s : 2H ; 7.45-7.53 : m : 2H ; 101059.doc -70- 200538114 ·· d ·· 1H ; 8.09 ·· 7.71 : d : 1H ; 8.00 1H ; 8.76 ·· d ·· 1H 〇 實例16 ··化合物5 〇 dd ·· 1H ; 8.52 : s 3-(2,4-二氣苯基甲基-6-(3-甲基-1,2,4·氧代二唑_5 基)-9-(2-嗎啉-4-基乙基”,9_二氫魯吡啶并[2,3*_ 酉同0 將含0.3 g化合物3、〇39 g K2C〇3及〇 263 § 2•氣乙基嗎
淋鹽酸鹽之15 ml DMF混合物於_加熱4天。冷卻至AT 後,將反應混合物倒人飽和NaC1溶液中再以抽吸法遽出所 形成之沉殿物並以水沖洗。將沉澱物溶於Μ·中並於真 空下揮發溶劑。殘餘物於丙☆醇/pE混合物(5〇/5〇; Μ中 濕磨再以抽吸法濾出所形成之沉澱物。其可產生〇.3呂所欲 化合物。 (ppm) : 2.35-2.42 H NMR : DMSO-d6 (300 MHz) : δ m : 7Η ; 2.73 3H ; 4.75-4.79 1H ; 7.87 : d : d : 1H 〇 • t · 2H , 3.42-3.44 : m : 4H ; 4.01 : s • m : 2H ; 7.43-7.51 : m : 2H ; 7.69 : d 1H , 8.00 : dd : 1H ; 8.46 : s : 1H ; 8.70 實例I7 :化合物53 3 (2,4- 一氯苯基)-6_(N_羥乙醯亞胺醯基二曱 基-1,9-二氫-2H_吡啶并[2,3-b]$ 哚-2-酮。 將3 〇.28 g得自製備物3.31之化合物的3〇 ml Et〇H溶液 與0.丨5 g羥基胺鹽酸鹽混合再接著與〇·3 g K2C〇3混合並將 4此合物於回流下加熱3小時。冷卻至Ατ後,將反應混合 101059.doc •71 - 200538114 物與水混合再以抽吸法濾出所形成之沉搬物。將沉澱物溶 於DCM/MeOH混合物並於矽膠中進行色層分析,以 DCM/MeOH混合物(98/02 ; v/v)洗脫。其可產生〇13 g所欲 化合物。 'H NMR : DMSO-d6 (300 MHz) : δ (ppm) : 2.23 : s : 3H ; 4.02 · s : 3H ; 4.17 : s : 3H ; 7.43-7.50 : m : 2H ; 7.59-7.70 : m : 3H ; 8.17 : s : 1H ; 8.30 : s : 1H ; 11.06 : s : 1H 〇 ’實例18 :化合物55 6-(5-胺基-1,3,4-嘮二唑-2-基)·1,9_二甲基-3-苯基-1,9-二 氫比咬并[2,3-b]M卜朵-2-酮。 將含1.5 g得自製備物3.32之化合物的30 ml無水MeOH溶 液與0.46 g溴化氰混合並將該混合物於回流加熱2小時3〇分 鐘。將反應混合物倒入水中再藉由添加28% NH4OH溶液進 行驗化並以抽吸法濾出所形成之沉澱物。將沉澱物溶於 • MeOH/Ac〇Et/吡啶混合物中,濾、除不溶物並將遽液於石夕膠 中進行色層分析,以AcOEt/MeOH混合物(90/10 ; v/v)洗 脫。其可產生0.5 g所欲化合物,m.p = 308-309°C。 ]H NMR : DMSO-d6 (300 MHz) : δ (ppm) : 4.03 : s : 3H : 4.18 : s : 3H ; 7.13 : s : 2H ; 7.29-7.43 : m : 3H ; 7·72_7·80 : m : 4H ; 7.40 : s : ih ; 8·54 : m : 1H。 實例19 :化合物58 3-(2,4-二氯苯基)-1,9-二甲基_6兴曱基吟二唑_2_ 基)-1,9-一鼠- 2H-P比咬并[2,3-b] Μ卜朵-2-酮。 101059.doc -72· 200538114 將〇·2 g由製備物3·33獲得之化合物及2 ml鄰乙酸乙酯懸 浮液與具催化作用用量之對—甲苯磺酸混合並將該懸浮液 於140CC加熱一整夜。冷卻至人丁後,所形成之沉澱物以抽 吸法滤出再以水沖洗。將沉澱物溶於丙-2_醇/PE混合物 (50/5 0 ; v/v)中溼磨再藉抽吸法濾出。其可產生〇13 g所欲 化合物,m· ρ· = 3 11_3 16°C。 lU NMR : DMSO-d6 (3〇〇 MHz) : δ (ppm) : 2.58 : s : 3H ; 4.03 : s : 3H ; 4.22 : s : 3H ; 7.43-7.51 : m : 2H ; 7.69 : se : 1H ; 7.81-7.91 : m : 2H ; 8.44 : s ; 1H ; 8.55 : se : 1H。 實例2〇 :化合物59 3-(2,4_二氣苯基)-i,9_二甲基冬(5甲基-12,^氧代二 唑-3-基)-l,9-二氫-2H-吡啶并[2,3-b]吲哚-2-酮。 將含0·4 g得自製備物3.3 5之化合物、1〇 ml乙酸酐及1 ml 醋酸之混合物於回流加熱2小時。冷卻至at後,將所形成 之沉澱物以抽吸法濾出再以AcOEt/MeOH混合物(50/50 ; v/v)沖洗。其可產生0·24 g所欲化合物,m.p. = 306-307°C。 'Η NMR : DMSO-d6 (300 MHz) : δ (ppm) : 2.67 : s : 3H ; 4.02 : s : 3H ; 4.20 : s : 3H ; 7.43-7.51 : m : 2H ; 7.69 : d : 1H ; 7.78 : d : 1H ; 7.90 : dd : 1H ; 8.41 : s : 1H ; 8.55 ·· s : 1H o 實例21 :化合物60 6-(5_胺基-1,2,4-氧代二唑-3-基)_3_(2,4-二氯苯基)_1,9_二 曱基-1,9·二氫-2H-吡啶并[2,3-b;N哚-2-酮。 101059.doc •73- 200538114 八)3-(2,4-二氣苯基)-1,9-二甲基-6-[5-(三氯甲基)_1,2,4-氧 代二唑-3_基]-1,9-二氫_2H-吡啶并[2,3-b]吲哚-2-酮。 將含0.2 g得自之製備物3·35化合物的5 ml無水二氧六環 及〇·6 ml NMP之溶液與0·107 ml三氯乙醯氯混合後再加入 〇·〇82 ml吡啶並至於AT中攪拌!小時。將反應混合物倒入 水中並將所开> 成之沉澱物以抽吸法滤出再先以水及接著以 甲苯和乙醚沖洗。可產生〇·19 g所欲化合物。 B) 胺基],2,4-氧代二唑-3-基)-3-(2,4-二氣苯 基)-1,9-二曱基-i,9-二氫-2H·吡啶并[2,3-b]W哚 2·酮。 5 ml無水THF冷卻至-78。(:後,將氨打入其中冒泡計5分 鐘再接著加入含〇·19 g由前述步驟獲得之化合物的5 ml THF溶液並將該混合物攪拌2小時,使溫度上升至。將 反應混合物於真空下濃縮,殘餘物溶於水中濕磨所獲得之 產物並將所形成之沉澱物以抽吸法濾出並先以丙_2_醇/pE 混合物(50/50 ; v/v)沖洗再以及乙醚沖洗。其可產生〇〇8 • Ο 所欲化合物,m.p. = 272-275。〇。 ]H NMR : DMSO-d6 (300 MHz) : δ (ppm) : 4.03 ; s . 3H; 4.21 : s: 3H; 7.43-7.51 : m : 2H ; 7.67-7.70: m: 2H ; 7.82-7.86 : m : 1H ; 8.26 : s : 1H ; 8.37 : s : 1H ; 12.90 : se : 1H。 實例22 ·化合物66 3-[3_(2,4-二氣苯基卜以·二甲基2·氧基_2,9·二氮-m•峨 咬并[2,3-b]+朵基^,认氧代二唾士緩酸乙酯。 將含0.17 g得自製備物3.35之化合物的2ml 12-二氣乙烷 101059.doc •74- 200538114 及0· 1 mW比咬之溶液冷卻至0°C,加入0·09 ml乙基草醢氯並 將混合物攪拌30分鐘,使溫度上升至AT。接著於80°C加 熱2小時。於冷卻至AT後,將所形成之沉澱物以抽吸法濾 出。將沉澱物溶於DCM及MeOH中並將該溶液於矽膠中進 行色層分析,以AcOEt/MeOH混合物(95/05 ; v/v)洗脫。其 可產生0.14 g所欲化合物。 下表係說明某些本發明實例及化合物之化學構造及物理 性質。於表中Me係代表甲基。
表3
化合物 Ri R6、R7 R4 特性 1 Η H -CH=N-OH m.p=255〇C 2 Me 2,4-二 Cl ri N- Me m.p.=286〇C 3 Η 2,4-二 Cl Γ N- Me m.p.=279〇C 4 Me 2,4-二 Me Γ N—— Me NMR 5 Me 2,4-二 OMe Me m.p =241〇C 101059.doc -75- 200538114
化合物 Ri R6、R7 R4 特性 6 Η 2,4-二 Me -<n N—— N 、Me m.p =340〇C 7 Η 2,4-二 MeO _CH=N-OEt m.p =295〇C 8 Η 2,4-二 OMe NMR 9 Me H •r N—— hi Mt m.p =233 °C 10 Me 2-Me,5-F •Π N- Me m.p =280〇C 11 Me 3-F,4-Me r N- 、Me m.p=273°C 12 Η H N- M Me NMR 13 Η 2,4-二 Cl 又— N— N NHj m.p =330〇C 14 Me 2,4-二 Cl ( N— 1 m.p =293 °C 15 Me 3-Me,4-F N- Me m.p =130°C 16 Η 3-Me,4-F N- Me m.p =325〇C 17 Η 3- F,4-Me -C! N- 、Me m.p =320〇C 101059.doc -76- 200538114
化合物 Ri R6、R7 R4 特性 18 Η 2-Me,5-F N- I 、Me NMR 19 Me 2,4-二 Cl m.p.=319〇C 20 Me 2,4-二 Cl -CH=N-OH m.p =287-290〇C 21 Me 2,4-二 Cl -CH=N-0-Et 22 Me 2,4-二 Cl -CH=N-0_ CH2CH(CH3)2 m.p =100-110°C 23 Me 2,4-二 Cl -ch=n-o-ch2_cooh 24 Me 2,4-二 Cl -CH=N-0-CH2-C02Et m.p =160°C 25 Me 2,4-二 Cl 一 ch2-c〇-〇 NMR 26 Me 2,4-二 OMe N— N NI^ m.p.=320-322〇C 27 Me 2,4-二 Me N NH2 m.p.=334〇C 28 Me 2-C1 •T N— N 叫 m.p =301 °C 29 Me 4-C1 r N-— m.p =308-310°C 30 Me 3-Br r N-— N NHj m.p =290〇C 31 Me 4-Br V N— NMR 101059.doc -77- 200538114
化合物 Ri R6、R7 R4 特性 32 Me 3-F N· NH2 m.p =309〇C 33 Me 4-F -<n N NHj m.p =307-308〇C 34 Me 3-Me N"~ m.p=295-296〇C 35 Me 3-OMe N· NHj m.p=274-278〇C 36 Me 4_OMe N"~ m.p=18M85〇C 37 Me 3-CN Cl N. NHj m.p.=290-291〇C 38 Me 4-CN ΌΙ NHj NMR 39 Me 4-CH2NH2 ^01 NH^ NMR 40 Me r~\ 4-CH2-N 0 N^’ \ -<a N· NH2 NMR 41 Me 2,4-二 Cl 伐 N(Me)2 m.p=320-324〇C 42 Me 2,4-二 Cl N_\hC〇<| m.p =292-295 °C 101059.doc -78 - 200538114
化合物 Ri R6、R7 R4 特性 43 Me 2,4-二 Cl •a 、NHCOCH2N(Me)2 m.p =260〇C 44 Me 2,4-二 Cl N一 NH-S〇2-Me m.p.=263-266〇C 45 Me 3-F ΪΊ1 N- 、Me NMR 46 Me r~\ -<n N—— Mt NMR 47 Et 2,4-二 Cl -Γ1 N- <! Me NMR 48 Me 3,5-二 F -<n N- <S Mt NMR 49 -CH2CN 2,4-二 Cl -Γ1 N- Me 50 2,4-二 Cl -<:J N- 、Me 51 Me 2,4_二。1 Cl N-^ 、ch2-o-^~^ NMR 52 Me 2-OMe N— N NHj m.p=271-272°C 53 Me 2,4-二 Cl -C=N-OH Me 54 Me 2,4-二 Cl -C=N-0-Et Me- NMR 101059.doc •79- 200538114
化合物 Ri R6、R7 R4 特性 55 Me H < N——Ϊ si m.p=308-309〇C 56 Me 2,4-二 Cl N— /NH, \ m.p=304-305°C 57 H 2,4-二 OMe N——> 广叫 \ NMR 58 Me 2,4-二 Cl N—— rTMe ,N m.p.=311-316〇C 59 Me 2,4-二 Cl N= 0 ch3 m.p.=306-307〇C 60 Me 2,4-二 Cl ) ^nh2 m.p=272-275〇C dec 61 Me 2,4-二 Cl N(Me)2 m.p=287-289〇C 62 Me 2,4-二 Cl 0 NHCHf<^ m.p=279-283〇C 63 Me 2,4-二 Cl •Cl m.p.=228-230〇C 64 Me 2,4-二 Cl r N= 0 ^NH-^ m.p=272-276〇C 65 SSR 119557 Me 2,4-二 Cl — m.p.=145-150〇C 101059.doc • 80 - 200538114
化合物 Ri R6、R7 R4 特性 66 Me 2,4-二 Cl a ^C-O-Et II 0 NMR 67 Me 3-C1 NMR 4 NMR : DMSO-d6 (300 MHz):化合物4 : δ (ppm):
2.15 : s : 3H ; 2.32 : s : 3H ; 2.41 : s : 3H ; 4.02 : s : 3H ; 4.22 : s : 3H ; 7.01-7.1 : m : 3H ; 7.82 : d : 1H ; 7.96 : dd : 1H ; 8.28 : s : 1H ; 8.68 : s ·· 1H。 4 NMR : DMSO-d6 (300 MHz):化合物8 : δ (ppm) 3.69 : s : 3H ; 3.72 : s : 3H ; 3.81 : s : 3H ; 6.55-6.59 dd : 1H ; 6.63 : d : 1H ; 7.18 : d : 1H ; 7.55-7.62 : m 3H ; 7.68 : d : 1H ; 8.01-8.05 : dd : 1H ; 8.10-8.16 : m 2H ; 8.25 : s : 1H ; 8.73 ·· d : 1H ; 12.48 ·· s : 1H。 NMR : DMSO-d6 (300 MHz):化合物 12 : δ (ppm) 2.48 : s : 3H ; 3.79 : s : 3H ; 7.37 : d : 1H ; 7.44-7.49 m : 2H ; 7.69 : d : 1H ; 7.72-7.84 : m ; 2H ; 7.99 : d 1H ; 8·67 ·· s ·· 1H ; 8.81 ·· s ·· 1H ; 12.6 ·· se : 1H。 4 NMR : DMSO-d6 (3 00 MHz):化合物 18 : δ (ppm) 2.17 : s : 3H ; 2.40 : s : 3H ; 3.71 : s : 3H ; 7-7.25 : m 2H ; 7.6 : d : 1H ; 7.25 d : 1H ; 7.9 : d : 1H ; 8.75 : s 1H ; 8.65 : s : 1H。 NMR : DMSO-d6 (200 MHz):化合物25:5(??111)·· 3.44 : se : 4H ; 3.56 : se : 4H ; 4.01 : s : 3H ; 4.17 : s : 101059.doc •81 · 200538114 3H ; 4.84 : s : 2H ; 7.42-7.49 : m : 2H ; 7.55 : dd : 1H ; 7.66-7.69 : m : 2H ; 8.10 : d : 1H ; 8.26 : s : 1H : 8.38 : s : 1H 〇 4 NMR : DMSO-d6 (200 MHz):化合物 31 : δ (ppm): 4.0 : s : 3H ; 4.2 : s : 3H ; 6.3 : s : 2H ; 7.5 : d : 2H ; 7.7-8.0 : m : 4H ; 8.65 : d : 2H。 4 NMR : DMSO-d6 (200 MHz):化合物 32 : δ (ppm): 4.04 : s : 3H ; 4.20 : s : 3H ; 6.33 : s : 2H ; 7.12 : t :
1H ; 7.44 : q : 1H ; 7.70 : m : 2H ; 7.80 : d : 1H ; 7.90 : d : 1H ; 8.69 ·· s : 1H ; 8.77 ·· s ·· 1H。 4 NMR : DMSO-d6 (300 MHz) ··化合物38:5(?卩111)·· 4.05 : s : 3H ; 4.15 : s : 3H ; 6.3 : s : 2H ; 7.4 : d : 2H ; 7.75-8.0 ·· m : 4H ; 8.6 : d : 2H 〇 !H NMR : DMSO-d6 (300 MHz):化合物 40 : δ (ppm): 3.95 : s : 2H ; 3.55-3.7 : m : 8H ; 4.1 : s : 3H ; 4.2 : s : 3H ; 7.55 : d : 2H ; 7.8-7.95 : m : 4H ; 8·6 : d : 2H。 4 NMR : DMSO-d6 (300 MHz) ··化合物43 : δ (ppm): 2.30 : s : 6H ; 3.23 : s : 2H ; 4.05 : s : 3H ; 4.25 : s : 3H ; 7.47-7.50 : m : 2H ; 7.72 : s : 1H ; 7.89 : d : 1H ; 7.99 : s : 1H ; 8.39 : s : 1H ; 8.70 : s : 1H ; 10.90 : s : 1H。 NMR : DMSO-d6 (300 MHz):化合物 45 : δ (ppm) 2.42 : s : 3H ; 4.04 : s : 3H ; 4.21 : s : 3H ; 7.09-7.15 m : 1H ; 7.41-7.48 : q : 1H ; 7.71-7.75 : m : 2H ; 7.83 101059.doc -82- 200538114 d : 1H ; 7.97-8.00 : dd : 1H ; 8·06 : s : 2H。 4 NMR : DMSO-d6 (300 MHz):化合物 46 : δ (ppm): 2.43 : s : 3H ; 2.63 : t : 4H ; 2.84 : t : 2H ; 3.74 : t : 4H ; 4.07 : s : 3H ; 4.19 : t : 5H ; 7.00 : d : 2H ; 7.63 : d : 3H ; 8.00 : d : 1H ; 8.22 : s : 1H ; 8·47 : s : 1H。 4 NMR : DMSO-d6 (300 MHz):化合物 47 : δ (ppm): 1.47 : t : 3H ; 2.42 : s : 3H ; 3.99 : s : 3H ; 4.72 : q : 2H ; 7.43-7.51 : m : 2H ; 7.69 : d : 1H ; 7.86 : d : 1H ;
8·01 : d : 1H ; 8·40 : s : 1H ; 8.71 : s : 1H。 4 NMR : DMSO-d6 (300 MHz):化合物48:5(?卩111): 2.42 : s : 3H ; 4.03 : s : 3H ; 4.20 : s : 38 ; 7.09-7.16 : m : 1H ; 7.67-7.72 : m : 2H ; 7.82 : d : 1H ; 7.97-8.00 : dd ·· 1H ; 8.81 : s : 1H ; 8.92 ·· s : 1H。 4 NMR : DMSO-d6 (300 MHz):化合物 51 : δ (ppm): 4.04 : s : 3H ; 4.24 : s : 3H ; 5.35 : s : 2H ; 7.01 : t : 1H ; 7.09 : d : 2H ; 7.34 : t : 2H ; 7.43-7.52 : m : 2H ; 7·70 : s : 1H ; 7.87 ·· d : 1H ; 8.03 ·· dd ·· 1H ; 8.49 : s ·· 1H ; 8.77 ·· s : 1H。 4 NMR : DMSO-d6 (300 MHz):化合物 54 : δ (ppm) 1.28 : t : 3H ; 2.26 : s : 3H ; 4.02 : s : 3H ; 4.15一4 22 m : 5H ; 7.42-7.47 : m : 2H ; 7.6-7.70 : m : 8 & · 1H ; 8.32 : s : 1H。 NMR : DMSO-d6 (300 MHz):化合物 57 · x γ • 〇 (ppm): 3.67 ·· S ·· 3H ; 3.71 : s : 3H ; 3·80 ·· s ·· 3H ; ^ , 1,〇·54·6.5 7 ·· 101059.doc -83- 200538114 dd · 1H,6.62 · d · 1H ; 7.09 : s : 2H ; 7.17 : d : 1H ; 7.58 : d : 1H ; 7.65-7.69 : dd : 1H ; 8·12 : s : 1H ; 8.21 : s : 1H ; 12.24 : s : 1H。 H NMR : DMSO-d6 (300 MHz):化合物 66 : δ (ppm): 1.37 : t : 3H ; 4.02 : s : 3H ; 4.21 : s : 3H ; 4.47 : q : 2H ; 7.44-7.47 : m : 2H ; 7.69 : d : 1H ; 7 82 : d : 1H ; 7·96 : dd : 1H ; 8.48 : s : ih ; 8.64 ·· s : 1H。 NMR : DMSO-d6 (300 MHz):化合物 67 : δ (ppm): 4.0 : s : 3H ; 4.2 : s : 3H ; 6.33 : s : 2H ; 7.45-7.9 : m : 6H ; 8.6 ·· s ·· 1H ; 8·7 : s : 1H。 如本發明之式(I)化合物可於試管内對人類乳癌細胞株: MDA-MB-23 1細胞株進行測試,該細胞株係得自美國菌種 中心(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參照 HTB26) 〇
抗增生作用之評估係依j.M. (Derocq)等人,feBS
Letters,1998,425,419-25 ··將式(I)化合物培養96 小時 後,測量經處理細胞DNA中所攝入之[3H]胸腺嘧啶濃度。 抑制濃度50(IC5〇)定義為可抑制50%細胞增生之濃度。 對於MDA-MB-23 1細胞株而言,如本發明之化合物之 IC5〇通常小於10 μΜ。 式(I)化合物亦於另一人類乳癌細胞株上進行測試,一種 被稱為MDA-Aii ”多重抗藥性"(MDR)細胞株。該細胞株 係見述於E·哥輪伯(Collomo)、C.達塞(Dussert)及Ρ·Μ·馬汀 (Martin),Cytometry,1991,12(1),15-25。 敘述該細胞株為”多重抗性,,一詞意指該細胞株通常對常 101059.doc -84- 200538114 用之化學療法藥物不甚敏感,且特定言之為天然來源之抗 有絲分裂劑’如紫杉醇(paclitaxel)、長春新鹼卜卜以丨以加) 或長春驗(vinblastine)。 對多重抗性之MDA-A!細胞株而言,如本發明之化合物 的IC5〇通常小於1〇 μΜ。 因此’根據本發明,式(I)化合物明顯可抑制腫瘤細胞增 生,包含可顯出重抗性多之細胞。因此明顯地如本發明之 化合物具有抗癌活性。 因此,如本發明之另一觀點,本發明係提供藥用產品, 其包括一種式(I)化合物或後者之酸加成鹽(含醫藥可接受 酸)及式(I)化合物之水合物或溶合物。 這些樂用產品擁有治療用途,特定言之為治療或預防由 腫瘤細胞增生所造成或惡化的疾病。 這些可做為腫瘤細胞增生抑制劑之化合物,可用於治療 所有類型、來源之腫瘍,不論其為固體與否、良性或惡 性、原發性或轉移性、癌、肉瘤、腺瘤或腺癌,特定言之 為:乳癌、肺癌、小腸癌、結腸癌及直腸癌、呼吸道癌 症·口咽癌及下咽癌、食道癌、肝癌、胃癌、膽管癌、膽 囊癌、騰臟癌、泌尿道(包含腎、尿道及膀胱)癌症、女性 生殖道(包含子宮、子宮頸及卵巢)癌症、絨毛癌及絨毛膜 上皮癌、男性生殖道(包含攝護腺、精囊及睾丸)癌症、生 殖細胞腫瘤、内分泌腺癌症,包含甲狀腺癌、腦下垂體癌 症及腎上腺癌;皮膚癌症,包含血管瘤、黑色素瘤及肉 瘤,包含卡波西氏(Kaposi’s)瘤、腦、神經、眼睛及腦膜 101059.doc -85· 200538114 腫瘤’包含星狀細胞瘤、膠質瘤、神經膠母細胞瘤、視網 膜胚細胞瘤、神經瘤、神經母細胞瘤、神經鞘瘤 (schwannomas)及腦膜瘤;起因於造血組織惡性腫瘤之腫 瘤’包含白血病、綠色淋巴瘤、漿細胞瘤、蕈樣黴菌病、 T_細胞淋巴瘤或白血病、非-何杰金氏(H〇dg]dn,s)淋巴瘤、 惡性血液病理病況及骨髓瘤。 如本發明之另一觀點,本發明係有關於包括做為活性成 分之如本發明化合物的醫藥組合物。這些醫藥組合物包括 有效畺之至少一種如本發明的化合物,或該化合物之醫藥 可接受鹽類、水合物或溶合物及至少一種醫藥可接受賦形 劑0 該賦形劑係依其醫藥型式及所需之投藥方法選自熟諳此 藝者已知之常用賦形劑。
於供口服、舌下投藥、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靜脈注 射、局部應用、局限應用、氣管内投藥、#内投藥、經皮 或直腸投藥之本發明醫藥組合物中,前述式⑴之活性成分 或其適當鹽類、溶合物或水合物可以單位投藥型式,與常 用之醫藥賦形劑製成混合物,對動物及人類投藥以 治療前述病況或疾病。 S 週富單位投藥型式包括 ^ ^Ί ^ %用、狄膠囊或 硬膠囊、粉劑、顆粒及口服溶液或懸浮液,舌 内投藥、$总+ , 仅糸、頰 ” 軋&内投藥、眼内或鼻内投藥型式(吸入 — 型式包括局部投藥、經皮投藥、皮下注射、 = 式’直腸投藥型式及植入物。局部應用可採 101059.doc -86- 200538114 用如含本發明化合物之乳膏
如本發明另一觀點, 據常用臨床運用,適用於各病患之 法及该病患之體重與反應來決定。 本發明亦有關於治療上述病理狀況 之方法包括對病患投予有效量之本發明化合物,或其 醫藥可接受鹽類或水合物或溶合物之一。 如本發明之化合物或式化合物可與一(或多種)抗癌活 性成分混合投藥,特定言之為抗腫瘤化合物,如烷基化 劑’如烧基石頁酸鹽(白消安(busuifan))、甲蟯脒σ坐胺 (dacarbazine)、丙卡巴肼(pr〇carbazine)、氮芬子氣 (nitrogen mustards)(氮芥(chl〇rmethine)、美法侖 (melphalan)、苯丁 酸氮芥(chi〇ranibucil))、環鱗醯胺 (cyclophosphamide)或異環磷醯胺(if0Sfamide);亞硝尿 (nitrosoureas) ’ 如卡莫司汀(carrnustine)、洛莫司汀 (lomustine)、 依莫司汀 (semustine) 或鏈佐星 (streptozacin);抗癌性生物鹼,如長春新鹼或長春鹼、太 平洋紫杉醇類(taxanes),如紫杉醇(paclitaxel)或姐癌易 (taxotere);抗癌性抗生素,如放線菌素(actinomycin) ··嵌 101059.doc -87- 200538114
入劑;抗癌性抗代謝藥物,葉酸拮抗劑(folate antagonists) 或甲氨蝶呤(methotrexate);嘌呤合成抑制劑;嘌呤類似 物,如6- Μ基嗓呤(mercaptopurine)或6-硫代鳥嘌呤 (6_thioguanine);嘴咬合成抑制劑,芳香酶(aromatase)抑 制劑、截瘤達(capecitabine)或喊咬類似物,如氟尿癌咬 (fluorouracil)、吉西他濱(gemcitabine)、阿糖胞苷 (cytarabine)及胞喊咬阿拉伯糖甞(cytosine arabinoside); 布奎那(brequinar);拓樸異構酶抑制劑(topoisomerase inhibitors),如喜樹驗(camptothecin)或依託泊甘 (etoposide);抗癌性荷爾蒙激動劑及拮抗劑,包含泰莫西 芬(tamoxifen);激酶抑制劑、伊馬替尼(imatinib);生長因 子抑制劑;抗炎藥物,如多硫酸鹽潘他松(pentosan polysulphate)、類固醇、潑尼松(prednisone)、地塞米松 (dexamethasone)或恩環黴素(anthracyclines),包含多柔比 星(doxorubicin)、博來黴素(bleomycin)、絲裂黴素 (mitomycin)及光輝黴素(mithramycin);抗癌性金屬錯合 物、韵錯合物、川頁始(cisplatin)、卡舶(carboplatin)或奥沙 利始(oxaliplatin) ; α-干擾素(interferon-alpha),三苯基硫 代填醯胺(triphenyl thiophosphoramide)或六甲蜜胺 (altretamine); 抗血管生成劑,如貝伐單抗 (bevacizumab);蛋白解體(proteasome)抑制劑,如棚替左 米(bortezomib);沙利竇邁(thalidomide);免疫療法佐劑或 疫苗。 如本發明另一觀點,本發明同樣地有關於治療上述病理 101059.doc -88 - 200538114 狀態之方法,其包括對病患投予有效量之本發明化合物或 其醫藥可接受鹽類或水合物或溶合物之一。
101059.doc -89 -

Claims (1)

  1. 200538114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符合下式之化合物,
    其中
    -Ri代表氫原子,(CrC4)烷基;_(CH2)m〇H基 團、-(CH2)mCN基團或-(CH2)mNR9R10基團; -R2代表氫原子或(c「c4)烷基; -R3代表經R6、R7、Rs取代之苯基; -R4代表 基團;或 •干】1 -c=n-o-r12 •選自由下列各基組成之群的雜環基
    -R5代表氫原子或(CrCJ烷基; -R6、R7及R8彼此各獨立代表氫原子;鹵素原子;(C^C4)烷 基;(C〗-C4)烧氧基;羥基;氰基卜(CH2)nNR9Ri〇基團 或-0-(CH2) mNR9R10基團; -R9&r1g彼此各獨立代表氫原子或(Ci-c4)烷基; -或者汉9及111()可與其所聯結之氮原子共同組成選自由下 101059.doc 200538114 列各基組成之群的雜環基··翁燒小基、六氫士定小 土 I林|或哌嗪]_基(未經取代或於4-位置為 (Ci-C4)烧基所取代); Rn代表氫原子或(Ci_c4)烷基; 12 代表氫原子,(Ci_C4)燒基或 _(CH2)m_c〇_Ri6; Rl3代原子’(Cl_C4)烧基;苯基卜皿nRi8基團或 基團; Ru代表氫原子,·(Cl<4)烷基或_NRnRi8基團; Rl5代表氫原子;(Ci-C4)烷基;_NR19R2〇基團 或-COCKCVC4)烧基; -Rl6代表羥基;(CVC4)烷氧基或·NR9Ri〇基團; -尺”及!^8各獨立代表氫原子或(Ci_C4)烷基;Ru亦可代 表-C〇R21基團或-S02R22基團; -R〗9及R2〇各獨立代表氫原子或(Ci<_c4)烷基;R2G亦可代 表(CyC:6)環烷基;(CrC6)環烷基甲基或-(CH2)mNR9R10基 團; -R2i代表(CrC4)烷基;(CVC6)環烷基或-(CHJmNUo基 團; -尺22代表(Ci-Cd烷基; -m為1、2或3 ;而 -η為 〇、1、2或 3 其係為鹼類或酸加成鹽型式並可為水合物或溶劑合物型 式。 2 · 如睛求項1之化合物, 101059.doc 200538114 其特徵為 -R,代表氫原子、甲基、乙基、氰甲基或2-嗎琳-4-基乙 基; -I代表甲基; -R3代表苯基、3_漠苯基、4_演苯基、2•氯苯基、3-氣 苯基、4-氣苯基、3_氟苯基、心敗苯基、%甲基苯 基/甲氧基苯基、3_甲氧基笨基、心甲氧基苯基、 氰苯基、4-氰苯基、2,4_二氯苯基、3,5_二氟苯基、 2,4-二甲基笨基、2 4_二甲氧臬 〇 m ^ τ乳丞本基、2_甲基巧_氟苯 基、3-氟-4-甲基苯基、3_甲基_4_氟苯基、4·⑽甲基) 苯基、4-(嗎琳-4·基甲基)苯基或4_(2_嗎琳冰基 基)苯基; -R4代表: •(羥亞胺基)甲基、N-羥乙醯亞胺醢基、( v 〇乳基亞胺 基)甲基、N-乙氧基乙醯亞胺醯基、(里 j氧基亞胺 基)甲基、[(羧基甲氧基)亞胺基]甲基、 土 U2-乙氣 基-2-氧基乙氧基)亞胺基]甲基或[(2_嗎琳_4_義2氧 基乙氧基)亞胺基]甲基; • 3-甲基-1,2,4-嘮二唑_5_基、3-苯基-1,2,4^号二嗤5 基、3_胺基-1,2,4-口号二唑-5-基、3彳-田好 V 一甲基胺 基)-1,2,4-崎二《坐-5-基、3-[(環丙基羰基)胺 基]·1,2,4_,号二吐·5_基、3_[(Ν,Ν•二甲基甘胺醯基)胺 基]-1,2,4-哼二唑-5-基、3[(甲磺醯基)胺基卜124^ 二唑-5-基或3-(苯氧基甲基}-1,2,4-嘮二唑_5•基· 101059.doc 200538114 • 5-甲基-i,3,4-嘮二唑-2-基或5-胺基-1,3,4-哼二唑-2- 基;或 • 5-甲基 _1,2,4-嘮二唑-3-基、5-胺基 _1,2,4_ 呤二唑-3-基、二甲胺基)-i,2,4-口号二唑_3_基、5-(環丙胺 基M,2,4-呤二唑-3-基、5_[(環丙基甲基)胺 基]-1,2,4-唠二唑-3-基、5-[(3-嗎啉_4-基_丙基)胺 基]1,2,4-4 一唑-3-基、5·[[2-二甲基胺基乙基]胺 基]-1,2,4-嘮二唑-3-基或5_(乙氧基羰基)-^4嘮二 唑_3_基; -Rs代表氫原子; 其係為鹼類或酸加成鹽型式並可為水合物或溶劑合物裂 式。 σ 3·如請求項1之式⑴化合物,其係選自 _ 6-(3-胺基嘮二唑二氯苯基)-ΐ,9-二 甲基-1,9-二氫-2Η-吡啶并[2,34]·吲哚_2_s同; _ 3-(2,4·二氣苯基二曱基·2_氧基-2,9_二氫_1H-毗啶 并[2,3-b]M丨哚-6-甲醛肟; _ 3气2,4-二氣苯基)」,、二曱基·2_氧基_2,9二氫“Η-咄啶 并[2,3-b]⑼哚-6-曱醛〇-乙肟; -5-[3-(4-氣苯基)β1,二曱基·2,9·二氫_lH比咬并 [2,34]啕哚 + 基]·1,2,4-呤二唑 _3•胺; -5-[3-(3-氟苯基w,、二甲基_2,9·二氫_ιΗ_,比啶并 [2,3-b] +朵-6-基]·1,2,4^号二唾 胺· -5-[1,9-二曱基-3_(3_曱基苯基)_2,、二氫“Η_,比啶并 101059.doc 200538114 [2,3娜朵心基]似,二嗤W -3-[4-(胺基甲基 土)本基]·6-(3-胺基-1,2,4-噚二唑·5_ 土 甲基十9·二氫-2Η_吡啶并[2,3-b]<哚2-酉同· _ 5Φ,9-二甲基_3-[4·嗎琳|基甲基]苯基二 n比唆并[2,崎㈣+基Κ2,4^二心胺;— 5 [3-(2,4_二氣苯基)],9二甲基二氫· [叫刚-qK3,4n2_胺; 以 Γ 4. • N,-[3-[3-(H 氣苯基 K9·: f 基 _2,9_二氫 _1h 开[2,3-b]♦朵 _6•基 Η,2,4♦唾 ^ 烷-U-二胺; τ基乙 =係為驗類或酸加成鹽型式並可為水合物或溶劑合物型 :種製備如請求項1至3中任-項之式⑴化合物之方法, 其中R、4代表―〜基團,其特徵A 將下式化合物 II
    :R3 (Π) 其中Ri、R2、Rr Rs及R"定義如請求項】中之 物,與下式經基胺衍生物進行反應 & H2N-0-R12 (III) 其中R】2定義如請求項1中之式(Ϊ)化合物。 5· 一種製備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式⑴化人 σ奶的方法, 101059.doc 200538114 其中r4為
    一 N 其特徵為
    將一種下式化合物
    〇 6·
    其中h、R2、R3及R5定義如請求項1之式(I)化合物而R代 表氫原子或(CrC4)烷基,與下式之肟衍生物反應 Γ〇Η /C\ •13
    其中R13定義如請求項1中 種製備如請求項 其中R N 一:N 將一種下式化合物 (V) 之式(I)化合物 1至3任一項中之式(I)化合物之方法 ’其特徵為
    其中 、R2、n3、R β p ^ 3汉5及尺14定羞4 4丄 物,進行環化。 哉如蜎求項1中之式(I)化合 101059.doc 200538114 一種製備如請求項1至 其中r4 =
    3任一項中之式(1)化合物之方法 其特徵為 將一種下式化合物
    (XI) 其中Rl、R2、R3及Rs定義如請求項i中之式⑴化合物,與 a)-選擇性的三氣乙醯氣,於鹼存在的情況下反應, 以產生下式化合物
    並將所獲得之式(XII)化合物與式HNR19R2G之胺反 應(當所需製備物為r15=nr15r2()之式⑴化合物 時); b) -或式(RuCOhO之酐反應(當所需製備物為Rl5 IC^C4)烷基之式⑴化合物時); c) -或式^H^CVC4)烷基之草酸衍生物其中Hal代 表鹵素原子反應(當所需製備物為IfCOCKC^C^ 101059.doc 200538114 8· —種下式化合物 烷基之式⑴化合物)。 R
    (K) 其中 -Ri代表氫原子;(CrC4)燒基;_(cH2)m〇H基 團;-(CH2)mCN基團或-(CH2)mNR9R10基團; _ 代表氫原子或(CrCJ烷基; -I代表經R6、R7、R8取代之苯基; -R5代表氫原子或(C^CO烷基; -I、R7及R8彼此各獨立代表氫原子;_素原子; (h-CO烷基;(CrCd烷氧基;羥基;氰基; -(CH2)nNR9R10基團或-0-(CH2) mNR9R10基團; -R9&R1()彼此各獨立代表氫原子或(Ci-c4)烧基; -或者R9&R1()可與其所聯結之氮原子共同組成選自由下 列各基組成之群的雜環基:吡咯烷_丨_基、六氫吡啶 基、嗎啉-4-基或哌嗪-ΐ·基(未經取代或於‘位置為 (C1-C4)烧基所取代); -Rm代表氫原子、(CVC4)烷基或-Nr17r18; -:^^及!^8各獨立代表氫原子或(Ci_C4)烷基;r18亦可代 表-c〇R21基團或-S〇2R22 ; • R21 代表((VC4)烧基;(C3_C6^ 烧基或-(CH2)mNR9Ri〇 101059.doc 200538114 基團; -尺22代表((VC4)烷基; -m為1、2或3 ;而 -η為0、1、2或 3。 9· 一種下式化合物
    其中 -Ri代表氫原子;(CrC4)烷基;-(CH2)mOH基 團;-(CH2)mCN基團或-(CH2)mNR9R10基團; • R2代表氫原子或(CrCO烷基; _ R3代表經R6、R7、R8取代之苯基; -R5代表氫原子或(CVC4)烷基; -R6、R7及Rs彼此各獨立代表氫原子、函素原子、 (C!-C4)烷基、(cvc4)烷氧基、羥基、氰基、- (CH2)nNR9R10基團或-〇_(CH2) mNR9Ri〇基團; -化9及111()彼此各獨立代表氫原子或(Ci_c4)烷基; -或者R9&R】〇可與其所聯結之氮原子共同組成選自由下 列各基組成之群的雜環基··吡咯烷_〗_基、六氫吡啶 基、嗎#-4-基或喊嗪+基(未經取代或於4_位置為 (C】-C4)燒基所取代); I0I059.doc 200538114 -m為1、2或3 ;而 -η為0、1、2或 3。 10· —種下式化合物
    其中 -Ri代表氫原子;(Crc4)烷基;-(CH2)m〇H基 團;-(CH2)mCN基團或-(CH2)mNR9R10基團; • R2代表氫原子或烷基; -代表經R6、R7、r8取代之苯基; -R5代表氫原子或烷基; R6、R7及彼此各獨立代表氫原子;_素原 子’(C^Cd烧基;(Ci_c4)烷氧基;羥基;氰基,· -(CH2)nNR9R10基團或·〇_((::Η2) mNR9R⑺基團; R9及RlG彼此各獨立代表氫原子或(C丨-c4)烷基; 或者m丨❶可與其所聯結之氮原子共同組成選自由下 列各基組成之群的雜環基:齡院小基、六氫錢小 二、嗎啦·4-基或蛛r基(未經取代或於4-位置為 (Li-C4)烷基所取代); -m為1、2或3 ;而 -n為0、1、2或 3。 11· 一種下式化合物 101059.doc 200538114
    中 Ri代表氫原子;(CrC4)烷基;_(CH2)m〇H基 團;-(CH2)mCN基團或-(CH2)mNR9R10基團; R2代表氫原子或(CkCO烷基; R3代表以R6、R7、R8取代之苯基; R5代表氫原子或(CrCd烷基; R6、R?及Rs彼此各獨立代表氫原子;鹵素原子; (<^-0:4)烷基;(CVC4)烷氧基;羥基;氰基; -(CH2)nNR9Ri〇基團或-〇-(CH2) mNR9R10基團; 反9及尺1()彼此各獨立代表氫原子或(Cl_C4)烷基; 或者&及111()可與其所聯結之氮原子共同組成選自由下 列各基組成之群的雜環基:吡咯烷_丨_基、六氫吡咬· I 基、嗎啉-4-基或哌嗪_1_基(未經取代或於4_位置為 (C〗-C4)烷基所取代); m為1、2或3 ;而 η為 〇、1、2或 3。 12. 13. 種醫藥產印,其特被為其包括一種如請求項1至3中任 -項之式⑴化合物,或該化合物與醫藥可接受酸的加成 鹽’或e亥式(I)化合物之水合物或劑溶合物。 一種醫藥組合4勿,特徵為其包括種如請求項m中任一 101059.doc -11 - 200538114 項之式(i)化合物,或該化合物之醫藥可接受鹽、水合物 或溶劑合物,以及至少一種醫藥可接受賦形劑。 14. 一種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式(I)化合物在製備可供治 療及預防由腫瘤細胞增生所造成或惡化的疾病之醫藥產 品之用途。 101059.doc -12- 200538114 七、指定代表圖: * (一)本案指定代表圖為:(無)。 (二)本代表圖之元件符號簡單說明: • 八、本案若有化學式時,請揭示最能顯示發明特徵的化學式:
    101059.doc
TW094112639A 2004-04-21 2005-04-20 6-substituted pyridoindolone derivatives, their preparation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therapeutics TW200538114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0404251A FR2869316B1 (fr) 2004-04-21 2004-04-21 Derives de pyridoindolone substitues en -6, leur preparation et leur application en therapeutiqu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38114A true TW200538114A (en) 2005-12-01

Family

ID=34945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4112639A TW200538114A (en) 2004-04-21 2005-04-20 6-substituted pyridoindolone derivatives, their preparation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therapeutics

Country Status (31)

Country Link
US (1) US7812165B2 (zh)
EP (1) EP1742947B1 (zh)
JP (1) JP4809830B2 (zh)
KR (1) KR20070002094A (zh)
CN (1) CN100537568C (zh)
AR (1) AR048932A1 (zh)
AT (1) ATE405565T1 (zh)
AU (1) AU2005240816A1 (zh)
BR (1) BRPI0510060A (zh)
CA (1) CA2562561A1 (zh)
CR (1) CR8677A (zh)
DE (1) DE602005009166D1 (zh)
DK (1) DK1742947T3 (zh)
EC (1) ECSP066918A (zh)
ES (1) ES2313371T3 (zh)
FR (1) FR2869316B1 (zh)
HK (1) HK1106223A1 (zh)
IL (1) IL178444A0 (zh)
MA (1) MA28546B1 (zh)
MX (1) MXPA06012127A (zh)
MY (1) MY137599A (zh)
NO (1) NO20065323L (zh)
PL (1) PL1742947T3 (zh)
PT (1) PT1742947E (zh)
RU (1) RU2364595C2 (zh)
TN (1) TNSN06337A1 (zh)
TW (1) TW200538114A (zh)
UA (1) UA85709C2 (zh)
UY (1) UY28864A1 (zh)
WO (1) WO2005108398A1 (zh)
ZA (1) ZA2006086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23975B1 (fr) 2001-04-27 2003-05-30 Sanofi Synthelabo Nouvelle utilisation de pyridoindolone
FR2846329B1 (fr) 2002-10-23 2004-12-03 Sanofi Synthelabo Derives de pyridoindolone substitues en -3 par un phenyle, leur preparation et leur application en therapeutique
US7456193B2 (en) 2002-10-23 2008-11-25 Sanofi-Aventis Pyridoindolone derivatives substituted in the 3-position by a heterocyclic group, their preparation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therapeutics
FR2892416B1 (fr) * 2005-10-20 2008-06-27 Sanofi Aventis Sa Derives de 6-heteroarylpyridoindolone, leur preparation et leur application en therapeutiqu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68772A (en) 1968-03-15 1972-03-29 Glaxo Lab Ltd NOVEL alpha-CARBOLINE DERIVATIVES, THE PREPARATION THEREOF AND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THE SAME
US4263304A (en) * 1978-06-05 1981-04-21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7 H-indolo[2,3-c]isoquinolines
SU833971A1 (ru) 1979-07-10 1981-05-30 Ленинградский Химико-Фармацевтическийинститут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 3-фенил-2-оксо- - КАРбОлиНОВ
FR2595701B1 (fr) * 1986-03-17 1988-07-01 Sanofi Sa Derives du pyrido-indole, leur application a titre de medicaments et les compositions les renfermant
JPH10501686A (ja) 1994-04-13 1998-02-17 ザ ロックフェラー ユニヴァーシティ 神経系の細胞へのdnaのaav仲介送達
DE19502753A1 (de) * 1995-01-23 1996-07-25 Schering Ag Neue 9H-Pyrido[3,4-b]indol-Derivate
FR2765582B1 (fr) 1997-07-03 1999-08-06 Synthelabo Derives de 3-alkyl-1,9-dihydro-2h-pyrido[2,3-b]indol-2-one leur preparation et leur application en therapeutique
FR2765581B1 (fr) * 1997-07-03 1999-08-06 Synthelabo Derives de 3-aryl-1,9-dihydro-2h-pyrido[2,3-b]indol-2-one, leur preparation et leur application en therapeutique
CA2326319A1 (en) 1998-04-02 1999-10-14 Neurogen Corporation Aminoalkyl substituted 5,6,7,8-tetrahydro-9h pyrimidino[2,3-b]indole and 5,6,7,8-tetrahydro-9h-pyrimidino[4,5-b]indole derivatives: crf1 specific ligands
IT1313592B1 (it) 1999-08-03 2002-09-09 Novuspharma Spa Derivati di 1h-pirido 3,4-b indol-1-one.
US20020156016A1 (en) 2001-03-30 2002-10-24 Gerald Minuk Control of cell growth by altering cell membrane potentials
FR2823975B1 (fr) * 2001-04-27 2003-05-30 Sanofi Synthelabo Nouvelle utilisation de pyridoindolone
FR2846330B1 (fr) 2002-10-23 2004-12-03 Sanofi Synthelabo Derives de pyridoindolone substitues en -3 par groupe heterocyclique, leur preparation et leur application en therapeutique
US7456193B2 (en) * 2002-10-23 2008-11-25 Sanofi-Aventis Pyridoindolone derivatives substituted in the 3-position by a heterocyclic group, their preparation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therapeutics
FR2846329B1 (fr) * 2002-10-23 2004-12-03 Sanofi Synthelabo Derives de pyridoindolone substitues en -3 par un phenyle, leur preparation et leur application en therapeutique
FR2892416B1 (fr) * 2005-10-20 2008-06-27 Sanofi Aventis Sa Derives de 6-heteroarylpyridoindolone, leur preparation et leur application en therapeutiqu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809830B2 (ja) 2011-11-09
KR20070002094A (ko) 2007-01-04
MA28546B1 (fr) 2007-04-03
FR2869316A1 (fr) 2005-10-28
EP1742947A1 (fr) 2007-01-17
CA2562561A1 (fr) 2005-11-17
NO20065323L (no) 2006-12-08
HK1106223A1 (en) 2008-03-07
ES2313371T3 (es) 2009-03-01
RU2006140998A (ru) 2008-05-27
AR048932A1 (es) 2006-06-14
CN1956986A (zh) 2007-05-02
MXPA06012127A (es) 2007-01-31
US20070129365A1 (en) 2007-06-07
BRPI0510060A (pt) 2007-10-16
FR2869316B1 (fr) 2006-06-02
MY137599A (en) 2009-02-27
IL178444A0 (en) 2007-02-11
JP2007533710A (ja) 2007-11-22
CR8677A (es) 2007-08-28
CN100537568C (zh) 2009-09-09
WO2005108398A1 (fr) 2005-11-17
RU2364595C2 (ru) 2009-08-20
DE602005009166D1 (de) 2008-10-02
ZA200608646B (en) 2008-02-27
ATE405565T1 (de) 2008-09-15
AU2005240816A1 (en) 2005-11-17
US7812165B2 (en) 2010-10-12
TNSN06337A1 (en) 2008-02-22
UA85709C2 (ru) 2009-02-25
PT1742947E (pt) 2008-11-25
UY28864A1 (es) 2005-11-30
ECSP066918A (es) 2007-01-26
PL1742947T3 (pl) 2009-01-30
DK1742947T3 (da) 2009-01-05
EP1742947B1 (fr) 2008-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484209C (en) Protein kinase modulators and methods of use
ES2656198T3 (es) Derivados del octahidro-ciclobuta[1,2-c;3,4-c']dipirrol como inhibidores de la autotaxina
TW200936590A (en) P38 inhibitor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BRPI0709082A2 (pt) derivados de indazol substituìdos, sua fabricação e uso como agentes farmacêuticos
EP1751124A2 (en) Raf modulators and methods of use
TW200900068A (en) Novel N,N'-2,4-dianilinopyrimidine derivatives, the preparation thereof, their use as medicaments,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and, in particular, as IKK inhibitors
HU225157B1 (en) 1,3-dihydro-2h-indol-2-one derivatives,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the compounds and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the same
TW200817359A (en) Chemical compounds
TW201040191A (en) Heterocyclic compounds and their use as 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 inhibitors
CN108069959A (zh) 一种含氮杂环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及应用
TW200916457A (en) Novel N, N'-2,4-dianilinopyrimidine derivatives, the preparation thereof, their use as medicaments,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and in particular as IKK inhibitors
TW200819449A (en) Organic compounds
TW201103924A (en) Novel(6-oxo-1,6-dihydropyrimidin-2-yl)amide derivatives, preparation thereof and pharmaceutical use thereof as inhibitors of AKT (PKB) phosphorylation
WO2017097216A1 (zh) 五元杂环酰胺类wnt通路抑制剂
TW201026692A (en) Carbamate derivatives of alkyl-heterocycles, preparation thereof and therapeutic use thereof
JP4488899B2 (ja) 3−フェニル置換ピリドインドロ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治療用途
WO2019062328A1 (zh) 苯胺取代的1,2-二氢吡咯并[3,4-c]吡啶/嘧啶-3-酮衍生物及用途
CA2625502C (fr) Derives de 6-heteroarylpyridoindolone, leur preparation et leur application en therapeutique
TW200538114A (en) 6-substituted pyridoindolone derivatives, their preparation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therapeutics
JP2009538865A (ja) 2−フェニル−5−アミノ−1,3,4−オキサジアゾールおよびニコチン性アセチルコチン受容体リガンドとしてのその使用
WO2017073743A1 (ja) 三環性化合物
JP2008516975A (ja) 化合物
TW200831481A (en) Derivatives of 5-alkyloxy-indolin-2-one, their preparation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therapeutics
TW201116515A (en) Dihydrobenzoindazoles
CA3194700A1 (en) Potent and selctive compounds as serotonin 1b receptor modula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