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523289A - Process of preparing regioregular polymers - Google Patents

Process of preparing regioregular polymer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523289A
TW200523289A TW093123545A TW93123545A TW200523289A TW 200523289 A TW200523289 A TW 200523289A TW 093123545 A TW093123545 A TW 093123545A TW 93123545 A TW93123545 A TW 93123545A TW 200523289 A TW200523289 A TW 20052328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lymer
group
substituted
thiophene
doc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31235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Guntram Koller
Birgit Falk
Clarissa Weller
Mark Giles
Iain Mcculloch
Original Assignee
Merck Patent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rck Patent Gmbh filed Critical Merck Patent Gmbh
Publication of TW2005232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523289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1/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n-to-carbon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1/1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1/12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derived from five- or six-membered heterocyclic compounds, other than imides
    • C08G61/123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derived from five- or six-membered heterocyclic compounds, other than imides derived from five-membered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8G61/12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derived from five- or six-membered heterocyclic compounds, other than imides derived from five-membered heterocyclic compounds with a five-membered ring containing one sulfur atom in the r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1/00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06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2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 H05B33/14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or physical composition or the arrangement of the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 or by the simultaneous addition of the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 in or onto the light sourc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10Organic polymers or oligomers
    • H10K85/111Organic polymers or oligomers comprising aromatic, heteroaromatic, or aryl chains, e.g. polyaniline, polyphenylene or polyphenylene vinylene
    • H10K85/113Heteroaromatic compounds comprising sulfur or selene, e.g. polythioph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441Heterocyclic
    • C09K2211/1458Heterocyclic containing sulfur as the only heteroatom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Polyoxymethylene Polymers And Polymers With Carbon-To-Carbon Bonds (AREA)

Description

200523289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製備區位規則性聚合物、詳言之係具 有高區位規則度之首尾相接(11丁)聚_(3_經取代)噻吩之方 法,及藉由言亥#法製得之新穎聚合物。本發明*一步係關 於該等新穎聚合物作為包括場效電晶體(FET)、電發光、 光包伏打及感應裔裝置在内之光學、電光學或電子裝置中 之半導體或電荷輸送材料之料。本發明進_步係關於包 含該等新穎聚合物之FET及其它半導體組件或材料。本發 =進-步係關於使聚合物封端之方法,以及藉由該方法獲 付之t合物及其在上述裝置中之用途。 【先前技術】 近來,有機材料已在作為基於有機物之薄膜電晶體與有 機場效電晶體_τ)中之活性層方面展示出廣闊前景[參 #H.E. Katz, Z. Bao^S.L. Gilat, Acc. Chem. Res., 2001, 34,5, 359]。此等裝置在智慧卡、安全標籤及平板顯示器 之開關元件中具有潛在應用。設想:若有機材料可自溶液 沈積,則該等有機材料相較於其矽類似物具有實質的成本 優勢,由此產生一快速的大面積製作路徑。 因為袭置的效能主要係基於半導體材料之電荷载流子移 動力及電流接通/斷路比率,所以理想的半導體應在斷路 狀L下具有低%導率’且組合有高電荷載流子移動力⑺X iO-Wv-V)。此外,由於氧化會引起裝置效能下降,所 以半導體材料對氧化相對穩定报重要,意即其具有較高的 94808.doc 200523289 電離電位。 在先前技術中,已提議將區位規則性首尾相接(HT)聚· (3-烷基噻吩)(詳言之係聚-(3_己基噻吩))用作半導體材 料,因為其展示出介於1 X 10·5與〇·! 之間的電荷 載流子移動力。聚-(3_烷基噻吩)亦展示出在有機溶劑中之 良好的溶解性,且其係可溶液處理以製造大面積薄膜。 聚-(3-烷基噻吩)之高區位規則度對於其電子與光子特性 而έ十分重要,因為其會導致改良之封裝與優化微結構, 從而導致改良之電荷載流子移動力[參看·· Us 6,166,172號 專利,Η· Sirringhaus等人,1998,280,1741-1744; Η· Sirnnghaus 等人,1999,401,685-688 ;及 Η· Sirringhaus等人,办心,2〇〇〇,in-112,129- 132]。區位規則度會受到聚合物之製備方法的極大影響。 在先前技術中已報導了製造高區位規則性之HT-聚-(3-烷 基σ塞吩)之若干種方法,例如審閱R D McCullough,以v. MWer·,1998, 10(2),93-116及其中所引用之參考文獻。 自2,5-二溴-3-烷基噻吩開始製備具有>90%區位規則度之 ΗΤ-Ί -(3-烧基嗟吩)之已知方法包括(例如)"Rieke方法”, 其係藉由使離析劑(其中,R係烷基)與高反應性鋅在Thf中 反應而達成,如下所示:
Br
Zn* THF -78蚓
Ni(dppe)C、 RT
亦已知在McCullough等人,jdv· M价r·,1998,11(3), 94808.doc 200523289 250-253及在EP 1 028 136與US ό,166,172號專利中所描述 之方法,該等文獻之全部揭示内容皆以引用的方式倂入本 申請案中。根據此路徑,離析劑與溴化甲基鎂在Thf中反 應,如下所示:
MeMgBr THF 回流
n__cis THF 回流
亦報導了 ··藉由”Stille-方法”來製備區位規則性聚(3_烷 基嗟吩)(參看 Stille, Iraqi,Barker 等人,J. Maier. C/2em·, 1998, 8, 25),如下所示:
或藉由"Suzuki-方法,,來製備區位規則性聚(3-烷基噻吩)(參 看 Suzuki,Guillerez,Bidan 等人,办Mei,1998,93, 123),如下所示:
然而,在先前技術中所描述之該等方法均具有若干缺 陷。因此,例如,Rieke方法要求高成本且難以製備之高 /舌性Rieke鋅’’。Stille與Suzuki方法要求額外的處理步 驟’此降低了方法之效率。McCullough方法要求高成本的 格任亞(Grignard)試劑溴化甲基鎂。此外,其產生化學計 94808.doc 200523289 量比之量的副產物甲基溴,其尤其在大規模生產中會引起 環境問題。由於甲基溴無法藉由使用氣體洗滌器自廢氣中 消除’所以需要高成本的用於燃燒廢氣之技術及裝置。 先前技術中亦報導藉由鎳催化偶合格任亞試劑來製傷未 經取代之聚噻吩,其中該格任亞試劑係由2,5_二画化噻吩 與鎂反應而形成。該路徑在1984年首次報導(j. P.
Montheard; T· Pascal,Me/,1984,9,389 及 M.
Kobayashi; J. Chen; T.-C. Chung; F. Moraes; A. J. Heeger; F· Wudl,办w/z. Mei,1984, 9, 77)。然而,該方法僅產生低 分子量物質。而且,該等聚合物相較於3-經烷基取代聚噻 吩僅具有低溶解度。 亦報導了藉由利用鎳催化偶合由2,5-二函化3-烷基噻吩 與鎂所形成之格任亞試劑來製備聚(3_烷基噻吩),如下所 不 ·
舉例而言,T. Yamamoto; K.-I. Sanechika; A. Yamamoto, 及w//· 1983,56,1497描述了在 THF 中格任 亞偶合2,5-二溴或2,5-二氣-3-甲基噻吩。然而,所得聚合 物具有很低的分子量(Mn為1,370)及較差的區位規則度(藉 由1H-NMR)。Elsenbaumer等人之一系列公開案亦描述了藉 由格任亞偶合來合成聚(3 -炫基σ塞吩)(R. L. Elsenbaumer; Κ· Υ· jen; R. 〇b〇〇di,办wA. MW,1986, 15, 169 ;此外還有 94808.doc 200523289 Κ. Υ. Jen; R. Oboodi; R. L. Elsenbaumer, Polym. Mater. Sci. 五ag·, 1985,53,79 與 K.-Y· Jen; G. G. Miller; R. L. Elsenbaumer,J C/zem 1986,1346)。然 而,該等聚合物大多具有在3,000至8,000範圍内之分子量 (Mn),其中由2,5-二碘-3,4-二甲基噻吩所獲得之均聚物及 由2,5 -二峨-3-甲基-與2,5 -二峨-3-正丁基σ塞吩所獲得之共聚 物例外,據報導其分別具有26,000與35,000的分子量。US 4,711,742號專利(Elsenbaumer等人)報導了藉由在2-甲基-四氫呋喃中格任亞偶合二碘單體來合成聚(3_ 丁基噻吩), 其得到對應於300聚合度的41,400之分子量。然而,上述 文獻中所描述的聚(3-烷基噻吩)具有區位無規性 (regiorandom),其具有相對少量的所要首尾相接首尾相接 (HT-HT)三合物(triad)(例如,參看 Κ·-Υ· Jen; G. G. Miller; R. L. Elsenbaumer, J Chem Soc, Chem Commun, 1986, 1346) 〇 在對由三種不同路徑所製成之聚(3-癸基噻吩)之研究中 (參看 P. C· Stein; C. Botta; A. Bolognesi; M. Catellani, 办W/z· Mei,1995,69,305),藉由1H-NMR發現利用二碘單 體之格任亞聚合所製備之樣品具有70%之區位規則度。一 項關於利用2,5_二碘-3-己基噻吩與鎂在醚中發生格任亞反 應來合成聚(3-己基嗟吩)的研究(參看H. Mao; S. Holdcroft, Macromolecules,1992,25,554)產生 5,200之分子量(Mn)。 雖然未給定直接的區位規則度數據,但1H-NMR顯示出表 明相對較低區位規則度之來自全部四種可能的三合物之 94808.doc -10- 200523289 峰。相同作者的另一項研究(參看H. Ma〇; s H〇ldcr〇ft, 从“〜所〇/%“/以,1993,26,1163)僅報導了具有低區位規則 度之聚(3-己基噻吩)(高達58%之HT_HT三合物或高達8〇% 之HT二合物)。 總之,儘管文獻中已報導了藉由與鎂發生格任亞反應來 製備聚(3-烷基噻吩),但所合成之材料顯示出低分子量及/ 或低或隨機的區位規則度。 因此,仍需要尤其適合於大規模工業生產之以經濟、有 效及有益於環境之方式來製備具有高區位規則度、高分子 罝、尚純度及高產率之聚合物(詳言之係聚气3_經取代)噻 吩)之改良方法。 本發明之一目標係提供一種用於製備具有該等優勢之聚 合物但不具有上文所提及之先前技術方法中的缺陷之改良 方法。 熟習此項技術者在閱讀以下詳細描述後將立即明白本發 明之其它目標。 本發明之發明者已發現:可藉由提供一種如下所述的根 據本發明之製備聚合物(詳言之係聚_(3_經取代)噻吩)之方 法來達成該等目標且解決上述問題。根據該方法,具有至 少兩個能夠與鎮反應之離去基團的3'經取代嗟吩單體與鎂 在適合溶劑中反應形成中間體,接著,該中間體在適合觸 媒存在下聚合。吾人驚奇地發現:藉由選擇恰當的試劑與 反應條件’可以良好的產率獲得具有高區位規則度、高二 子量及高純度的聚合物(詳言之係聚_(3_經取代)嗟吩),i 94808.doc -11 - 200523289 可避免產生需要消除的大量有害副產物。 藉由根據本發明之方法所製備之聚合物尤其適用作半導 體或發光材料、組件或裝置之電荷輸送材料。 製備聚合物之上述路徑通常都會產生由諸如鹵素之反應 /·生基團冑如领酸醋或三烧基錫之有機金屬物質、或諸如 有機鎮或有機辞之肢應性基團來終止之聚合物,其將在 標準處理程序巾被巾止n該等錢具有對聚合物之 電特性的不利影響;舉例而言,在半導體應用巾,其可捕 集電荷且因此降低聚合物之電荷載流子移動力。因此,本 發明之另-目標係進-步改良藉由該發明方法及亦藉由上 述先前技術方法獲得之聚合物的電特性。#明者已發現此 目標可藉由如_L文及下文所述地化學改質(,封端,)聚合物來 達成。因此’使該等聚合物之端基經(例如)烧基或齒素置 換可得到具有改良電特性的聚(3_烷基噻吩)<5因此,本發 明之另一悲樣係關於一種用於封端聚合物(詳言之係區位 規則性聚(3-烷基噻吩))之方法及藉由該方法獲得之聚合 物。 【發明内容】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製備聚合物之方法,其係藉由:提供 具有至少兩個能夠與鎂反應的基團之噻吩,使該嗟吩與鎮 反應形成一區位化學性格任亞中間體或多種區位化學性格 任亞中間體之混合物,及藉由添加適合觸媒來使該格任亞 中間體聚合。 本發明進一步係關於一種如上文及下文所述之方法,其 94808.doc -12- 200523289 中該噻吩係在2-位及5-位上具有能夠與鎂發應之基團的3 經取代可溶性嗟吩。 本發明進一步係關於一種如上文及下文所述之方法,其 中該聚合物為區位規則性首尾相接(HT)聚合物,其具有 290%、較佳>95%、更佳298%之區位規則度。 本發明進一步係關於一種如上文及下文所述之方法,其 係藉由: a) 將具有兩個能夠與鎂反應之基團的噻吩溶於一溶劑或多 種溶劑之混合物中; b) 將至少該嗟吩之莫耳量的鎂添加至該溶液中,或將該溶 液添加至該鎂中,其中該鎂與該噻吩反應形成一區位化 學性格任亞中間體或多種區位化學性格任亞中間體之混 合物; Ο視情況自反應混合物移除未反應鎂; )將觸媒添加至反應混合物中,或將反應混合物添加至觸 媒中,且視情況攪拌所得混合物以形成聚合物;及 e)自混合物回收聚合物。 本發明進一步係關於可藉由上文及下文所述之方法獲得 或藉由其所獲得之新穎聚合物,詳言之係新穎聚-3'經取代 α塞吩。 、本發明進-步係關於聚合物’詳言之係關於聚-3-經取 ^塞吩’其較佳具有高區位規則纟’且較佳係藉由如上文 與下文所述之方法獲得’其中一或多個末端基團經化學改 質(”封端”)’豸等聚合物特別係用作半導體。本發明進一 94808.doc 200523289 V係關於種在聚合(”封端")過程中或其後化學改質聚合 物(洋5之係聚-3-經取代噻吩)之末端基團之方法。 本發明進一步係關於包含一或多種如上文與下文所述之 聚合物的半導體或電荷輸送材料、組件或裝置。 本發明進一步係關於根據本發明之聚合物之用途,其可 用^半導體或電荷輸送材料,尤其是在光學、電光學㈣ 子裝置中,例如用於作為積體電路之組件的場效電晶體 (FET)中,用作平板顯示器應用中之薄臈電日日日體或用於射 頻識別(RFID)標籤中,或用於諸如電發光顯示器或⑼如) 液晶顯示器(LCD)之背光的有機發光二極體(〇LED)應用中 之半導體組件中’用於光電伏打或感應器裝置,用作電池 中之電極材料’用作光導體’及用於諸如電子照相記錄之 電子照相應用中。 本發明進一步係關於根據本發明之聚合物之用途,其可 用作電發光材料,用於光電伏打或感應器裝置中,用作電 池中之電極材料,用作光導體,用於電子照相應用或電子 照相記錄或用於偵測與鑑別DNA序列。 本發明進-步係關於包含根據本發明之半導體性或電荷 輸送材料、組件或裝置之光學、電光學或電子裝置浙、 積體電路(1C)、TFT或OLED。 本發明進-步係關於用於包含根據本發明之半導體性或 電荷輸送材料、組件或裝置或而、Ic、tft或〇led的用 於平板顯示器之TFT或TFT陣列、射頻識別(rfid)標籤、 電發光顯示器或背光。 94808.doc -14- 200523289 本發明進一步係關於包含根據本發明之FET或RFID標籤 之安全標記或裝置。 【實施方式】 藉由根據本發明之方法所製備之聚合物較佳選自式I : R1
八中11係> 1的整數,且Ri係不會在上文與下文中所描述 的根據本發明之製程條件下與鎂反應之基團。 用作根據本發明之方法中的離析劑之σ塞吩較佳係選自式 II :
II 其中,R1具有式I 能夠與鎂反應之基 佳為Br。 中所給定之含義,且X1與X2彼此獨立 團。χ1與χ2尤其較佳為C1及/或Br,
最 根據本發明之方法提供了相較於^技術中所揭示之 法的顯著優勢’尤其是在經濟與生態態樣中,同時提供 具有可比較或甚至更佳產率與品質之聚售吩。 藉由根據本發明之方法,可製備具有9〇%或更高之區 規則度及50%或更高產率(相對於嘆吩離析劑)之聚嗟吩 坪言之係HT-聚_(3'經取代)嗟吩。如上文所提及,該等 94808.doc -15 · 200523289 區位規則性HT-聚_(3 _經取代)噻吩尤其適合用作電子或光 學裝置中之電荷輪送或半導體材料。 因此’本發明之區位規則性聚合物具有大量的HT-連接 之如式la所示之重複單元,且較佳係由該等重複單元獨佔 地組成:
此外’無需高成本且難以製備之格任亞試劑,如有機鎮 i化物’而是可使用鎂作為試劑。亦可避免放出大量的諸 如甲基溴之有害副產物。 添加鎮而非諸如有機鎂鹵化物之格任亞試劑的通用方法 已在先前技術中報導用於製備聚噻吩及聚_3_烷基噻吩,但 並未得到具有高區位規則度與高分子量之聚-3-經取代噻 吩。一般而言,在習知格任亞反應中,並不認為鎂具有高 度的區位選擇性。此由上文所論述的先前技術文獻中之教 示支持,其中無一文獻報導具有高區位規則度之聚合物。 然而,本發明之發明者已發現:藉由恰當選擇反應條件與 試劑’就可能以良好產率獲得具有高區位規則度、高分子 ΐ及高純度的聚嗟吩。 在聚合後,聚合物較佳藉由(例如)習知處理自反應混合 物回收並進行純化。此可根據專家已知且在文獻中所描述 94808.doc •16- 200523289 之標準方法來達成。 由於根據本發明之方法,所丨Μ所獲付之聚嗟吩 =吩單體之2與5位上的能夠與鎂反應之離 = 藉由 生基團來終止。若使用式Π之噻吩 合物對應於式11 : 離析劑,則所獲得之聚
11 八中n R Χ及Χ具有式1與II中所給定之含義。 本發明之另—目的係—種在聚合過程中或其後化學改質 聚合物(詳言之係聚_3、經取代a塞吩)之反應性末端基團之方 法。下文亦將該過程稱作”封端,,。本發明之另—目的係— 種水合物,坪言之係聚_3_經取代嗟吩,其中末端基團經化 學改質以置換單體端基,下文亦將該聚合物稱作”封端聚 口物本毛月之另一目的係封端聚合物(詳言之係封端聚_ 3'經取代°塞吩)之料’其可料半導體或電荷輸送材料, 尤其用於如上文與下文所述之用途與裝置中。 聚烧基嗟吩之封端在此項技術中已為吾人所知,且在以 下文獻中有所描述:例如,B M w· Langeveid_v〇ss,r. A. J.;廳_ 等人 ’ Chem Commim 2000 81-82 ;與 J. Liu·, U. D. McCullough,Macromolecules,1999,32 5777-5785 ’但其僅為了有助於理解反應機制([⑷ 或允命承合物之稍後反應或促使黏合至基板上。 94808.doc -17- 200523289 此外,US 6,602,974號專利描述了藉由用H或官能端基置 換末端函素基團來化學改質聚烷基噻吩以製備嵌段共聚 物。 本發明之發明者已發現:封端亦可用作使聚合物具有改 良電特性之適合方法。舉例而言,藉由自聚合物鏈移除漠 端基,消除了電荷載流子捕集之來源,且可觀測到較高的 電荷載流子移動力。主要的益處在於電晶體效能穩定性之 改良。碳-溴鍵易於在電晶體操作期間存在之帶電物質存 在下經歷進一步的反應。該等可疑化學反應均會改變半導 體聚合物之特性,並釋放遷移離子,此導致電晶體遲滯及 臨限電壓漂移。封端減小了帶電聚合物之反應性且因此改 良了穩定性。 因此,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係關於一種藉由如上文及下文 所述化學改質聚合物之端基(封端)來改良聚合物(詳言之係 聚烷基噻吩)之諸如電荷載流子移動力及可處理性之電特 性之方法。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係關於封端聚合物及其用作 半導體之用途,例如在上文及下文中所描述之應用中。 藉由將(例如)剩餘_素端基轉化成其它基團或反應性物 質來封端之方法並不限於藉由本發明方法所獲得之聚合 物。其亦可用於其它聚合物,例如藉由上述Rieke、 McCullough、Suzuki或Stille方法所獲得之聚合物。 封端可在自聚合反應混合物回收聚合物之前或之後進 行,在聚合物處理之前或之後或在其純化之前或之後進 行,其視何時進行對所涉及的材料成本、時間及反應條件 94808.doc -18- 200523289 更適合且更有效而定。舉例而言,若佶 便用卬責的共反應物 來進行封端’則在聚合物純化之後進行封端較經濟。若純 化工作在經濟上比共同反應物更重要,則較佳在^化之前 或甚至在自聚合反應混合物回收聚合物 切 < 則進行封端。 尤其較佳係根據如上文與下文中所描述之本發明方法藉 由與鎂之格任亞反應獲得之封端聚·3·經取代噻吩,其中^ 合物之反應性末端基團係在聚合過程中或之後、或在自、、曰 合物回收聚合物之後、或在純化聚合物後化學改質。 由於根據本發明之方法,所以在聚合步驟結束時,端基 X1與X2係鹵素或格任亞基團。在該階段中,較佳添加以下 物質以將剩餘鹵素端基轉化成格任亞基團:脂族格任亞試 劑RMgX或二烷基格任亞試劑MgR2,其中乂係_素,且以係 脂族基團;或活性鎂。隨後,(例如)為得到烷基端基,添 加過量的將偶合至格任亞之C0-鹵代烷。或者,為得到質子 端基,在諸如醇類之非溶劑中中止聚合。 為提供諸如羥基或胺基或其經保護基團之反應性官能端 基’使_素端基(例如)與格任亞試劑R,MgX反應,其中R 係此類反應性官能基或經保護之反應性官能基。 為了替代格任亞試劑,亦可使用有機鋰試劑進行封端, 隨後添加C0 - _代烧。 亦可藉由使用(例如)US 6,602,974號專利中所描述之方 法,例如Vilsmeier反應來引入醛基,隨後用金屬氫化物還 原以形成羥基,從而以反應性官能基來置換Η端基。 若聚合物已在封端之前充分處理,則較佳將聚合物溶解 94808.doc -19- 200523289 於t、秸任亞偶合用之良好溶劑中,例如乙喊或ΤΗ?中。接 著以(例如)上文所提及之有機格任亞試劑RMgX* MgR2 - 或R’Mgw 以辞試劑、RZnX、R,ZnX5tZnR2(其中,^R, 如上文所界定)來處理該溶液。而後,添加適合的錄或鈀 觸媒及函代烧。 該封端方法亦可有效用於(例如)藉由Mccuuough或Riek· 路徑所製備之聚合物。
土在藉由Suzuki或Stille路徑所製備之聚合物情形中,其較 佳按如下方式進行封端:對於Suzuki反應而t,在聚合結 束時,烧基末端較佳係藉由添加m烧基㈣以與漠端 基反應,隨後添加過量2·溴·5院基嗟吩以與删端基反應來 獲得。為獲得It氫封端之物f,需要與2_财吩反應隨後 與過量2__吩反應。料stille路徑而言,可採用類似方 法,但使用2-三烧基錫烧基試劑,例如2_三烧基錫院基 =基售吩,而相㈣。類似地,若封端係在最初聚合物 中止與純化後進行,則較佳為溶解聚合物並添加適合觸 媒0 封端較佳係在純化聚合物之 文與下文所描述的方法之步驟 較佳實施例中,在聚合過程 可能控制聚合物之分子量。 刖進行。封端更佳係在如上 d)之後進行。在本發明之另 中添加封端劑以移除端基且 更佳係封端聚合物,其中在 團經Η或烷基置換(下文亦將該 女而之聚合物’)。 聚合過程中或之後之末端基 等聚合物稱為,經Η或烷基封 94808.doc -20- 200523289 藉由化學改質根據本發明之聚合物的末端基團(封端), 可製備具有不同末端基團之新穎聚合物。該等聚合物較佳 選自式12 ··
其中,η與R1具有式I與II中所給定之含義,且χ11與χ22彼 此獨立為Η、鹵素、錫酸鹽、硼酸鹽或為亦可包含一或多 個雜原子之脂族、環脂族或芳族基團。 X11與X22尤其較佳選自:Η;或具有1至2〇個、較佳為i 至12個、更佳為1至6個C原子之直鏈或支鏈烷基,最佳為 類似異丙基或第三丁基之直鏈烷基或支鏈烷基。芳族基團 X11與X22趨向於龐大基團且並非較佳之選。 如上所述,端基X11與X22較佳藉由使式n之聚合物與如 上所述之格任亞試劑MgRX、MgR2*MgR,X反應而引入, 其中R與R'係如式12中所界定之X"或X22。 藉由引入適合的官能端基X11及/或X22,可自根據本發明 之聚合物製備嵌段共聚物。舉例而言,若式12之聚合物中 的一或兩個端基X11與X22為反應性基團或經保護之反應性 基團’例如視情況經保護之羥基或胺基,則其可(在移除 保護基團後)與式12之另一聚合物的端基(例如,與不同基 團R1及/或X"及/或X22)反應或與具有不同結構之聚合物反 應。若X11與X22中之一者係反應性基團,則可形成二嵌段 94808.doc -21 - 200523289 ’、♦物右x與χ22兩者均係反應性基團,則可形成三嵌 段共聚物。 、或可藉由引入反應性或經保護之反應性基團χ11及/ 或X 並添加觸媒及一或多種單體以自基團χη及/或X22 處開始誘導新的聚合反應,從而形成嵌段共聚物。 適合的官能端基及其引人方法可自上述揭示内容及先前 技術中獲得。關於如何製備嵌段共聚物之細節可自(例 如)US 6,602,974號專利中獲得,該案的全部揭示内容以引 用的方式倂入本申請案中。 以下流程1例示性地說明根據本發明之方法,其中η、 Rl、χ1及χ2具有式I與II之含義。 流程1
Εψ Mg 回流
若R1係可在如上文與下文所描述之製程條件下與鎂反應 之基團,則其較佳變換成保護基團或與保護基團偶合,以 不參與形成(2)與(3)之反應。適合的保護基團已為專家所 知,且在文獻中有所描述,例如在Greene與Greene之 ’’Protective Groups in Organic SyntheSis”(j〇hn Wiley and Sons,New York (1981))中。 根據本發明之方法中所用之起始材料與試劑可講得(例 如,自Aldrich),或可藉由熟習此項技術者所熟知之方法 94808.doc -22- 200523289 來谷易地合成。 在某些情形中,可適當地在本發明之方法 體與其它試劑之前對其進行進—步 噻吩單 芡之純化。純化可葬 家所已知且在文獻巾所描述之標準方法來進行 9 如流程1中所例示性描繪的根據本發明之 下方式進行: 私仏按如 在第-步驟(步驟a))中,將3'經 經取代2,5-二函代嗟吩、最佳传3…力⑴車父佳係3- 取仫係3-經取代2,5_二溴噢
如,2,5-二溴-3_烷基噻吩,其為容 、土 (J 为獲付之起始材料)溶 於洛劑或溶劑混合物中,例如乙醚中。 七务 溶劑或溶劑混合物較佳由一或客 士、 ^ ^ 次夕種極性非質子性溶劑组 成,其可為此類型之任何溶劑, "丨例如:烷醚,例如乙醚、 二-正丁基醚、二_正丙基鱗、- ,, 产 -·異丙醚;二醇醚,例如 ,--甲乳基乙烷;具有兩個不同烷基之醚,例 基甲Ϊ醚;或其混合物;或芳族或脂族溶劑之混合物:例 如甲苯與上述醚類之混合物。 /谷劑較佳選自·諸如乙峻、— --正丁基喊、二·正丙基 喊、一 ·異丙基鱗之線型峻類· θ > , 、,/、有兩個不同燒基之醚 類,1,2 -二曱氧基乙燒;或第= 弟二丁基甲基醚;或其混合 物,或甲苯與-或多種該等醚類之混合物。 溶劑尤其較佳為乙醚。 噻吩離析劑(1)在溶劑中 佳為自80至130 g/卜 在第二步驟(步驟b))中 之濃度較佳為自40至200 g/i,更 將至少噻吩離析劑(1)之莫耳量 94808.doc -23- 200523289 之鎂添加至反應混合物中,較佳添加替離析劑之莫耳量 大於1至3倍、較佳iohoo倍、更佳ίο]至倍、最佳 1.02至1.20倍之過量鎮。 接著,藉由(例如)將反應混合物加熱至回流,或藉由添 加諸如Br2、I2、DIBAH(氫化二異丁基鋁)或其它適合之起 始劑’或藉由活化鎮表面之其它方法來開始格任亞反應。 而後’視'If況在授拌及/或加熱反應混合物下使格任亞反 應繼續進行足夠長的一段時間以得到中間體(2)。 在任選之下一步驟(步驟c))中,接著藉由(例如)過遽自 反應混合物移除未反應鎂。較佳移鎂除。 在下一步驟(步驟d))中,將有效量之適合觸媒添加至反 應混合物中,以誘導經由格任亞易位反應之聚合。觸媒通 常具有足以開始聚合之反應性而無需其它方式,然而在實 踐中,通常在添加觸媒的同時攪拌混合物。 或者’可將反應混合物添加至觸媒中。 在步驟d)中之觸媒可為任何適用於涉及有機金屬試劑的 反應之觸媒,包括(例如)鎳、鈀或其它過渡金屬觸媒。其 較佳選自··鎳觸媒,詳言之係諸MNi(dppp)cl2(氯化丨,3-二 苯鱗基丙燒鎳(11))或Ni(dppe)cl2(氯化12 —雙(二苯膦基)乙 燒鎳(II))之Ni(II)觸媒;此外亦可選自(例如)cuI、cuBr或
Ll2CuCl4之銅觸媒,或諸如Pd(PPh3)、PdCl2(dppe)之鈀觸 媒。 較佳添加噻吩離析劑之〇1至5%、較佳〇5至2莫耳%量之 觸媒。 94808.doc -24- 200523289 接著,視情況在攪拌及/或加熱反應混合物下使聚合(格 任亞易位)反應繼續進行足夠長的一段時間以得到聚合物 (3)。 根據本發明之方法可在提供充分轉化率之任何溫度下進 行。反應較佳係在介於-5 °C與溶劑回流溫度之間的溫度下 進行,詳言之係在由上文與下文所指定之溫度下進行。術 語π回流溫度”包括等於或略低於溶劑沸點之溫度。 適合之反應時間的選擇視個別反應之實際速率而定。反 應時間較佳如上文與下文中所給定。 對於噻吩離析劑與鎂之反應(步驟b))而言,反應溫度較 佳在自10 C至回流溫度範圍内,最佳在自室溫至回流溫度 範圍内。反應時間為自15分鐘至24小時,較佳為自30分鐘 對於聚合反應(步驟d))而言,溫度較佳在自_5。〇至回流 溫度犯圍内,最佳在自室溫至回流溫度範圍内。反應時間 為自15分鐘至48小時,較佳為自45分鐘至4小時。 根據步驟b)與d)之反應視情況在搜拌混合物下進行,其 可藉由已知方法達成。 步驟a)至d)(詳言之係步驟b)與d))較佳在乾燥與惰性氣氛 (例如,氮)下進行。
來分離。 之反應產物(2)與(3)可藉由 票準程序之通常處理與純化
d)。然而, 94808.doc -25- 200523289 土於(例如)研九反應過程之進行或分析所產生之區位化學 性中間體之比率的目的,可適當地中止反應混合物。 在最後一個步驟(步驟e))中,自反應混合物回收聚合物 ()、"亥來3物車父佳係藉由以醇類或水溶液來中止反應混合 物或/及使聚合物沈澱而自混合物回收。 接著,可藉由移除無機雜質、單體及短鏈寡聚物之已知 方法來純化聚合物,或亦可無需進—步純化即使用該聚合 物來σ物較佳經純化。適合且較佳的純化方法包括固相 萃取、液-液卒取、沈澱、吸附及過濾。較佳選擇多種純 化方法之組合以獲得最適合於應用之高純度產物。 舉例而a,較佳的純化方法包括:以(例如)氣仿/水的混 口物來水性中止,視情況之液/液萃取或蒸餾掉原始溶 劑,沈澱於諸如甲醇之極性溶液中,及以諸如庚烷之非極 性溶液進行洗滌。 步驟d)與e)包括中間體(2)至聚合物(3)之反應,其適合之 試劑與製程條件亦可自以下文獻獲得:McCuU〇ugh等人,
以V· Maier·,1998,11(3),250-253; EP 1 028 136 又與 US 6,166,172號專利,該等文獻之全部揭示内容皆以引用的方 式倂入本申請案中。 一尤其較佳之實施例係關於一種包括下列步驟之方法: a) 將具有兩個能夠與鎂反應之基團的噻吩(較佳係式π之噻 吩,且更佳為40至200 g/Ι的量)溶於乙醚中; b) "〗、、加1 · 〇 2至1 · 2 〇倍α塞吩莫耳量之鎂,或將嗟吩溶液添加 至該鎂中,且將混合物加熱至回流以形成區位化學性格 94808.doc -26- 200523289 任亞中間體; C)自反應混合物移除未反應的鎂; d) 將Ni(II)觸媒、較佳添加 至反應混合物中,或將反應混合物添加至該Ni(H)觸媒 中,且較佳在回流下攪拌所得混合物以形成聚合物;及 e) 自混合物回收聚合物。 所獲得之中間體(2)通常為區位化學性異構體(2a)與(2七) 之混合物,且亦可包括通常少量的如下所示之雙格任亞產 物(2c),其中X1、x2&Ri具有式I與^之含義:
該等中間體之比率視(例如)鎂的莫耳過量、溶劑、溫度 及反應時間而定。 舉例而言,若反應係根據上述尤其較佳之實施例進行, 則中間體2a、2b及2c係以8 5/5/10之比率獲得。 視諸如溶劑及鎂的量之處理條件而定,異構中間體之比 率2a/2b/2c可發生變化。較佳方法包括8〇_9〇/2_2〇/〇_2〇之 異構中間體比率2a/2b/2c。 根據本發明之聚合物尤其較佳係區位規則性ht_聚_(3_經 取代)噻吩。該等聚合物之區位規則度(=首尾相接之偶合 除以全部偶合,且以百分比表示)較佳為至少85%,尤其^ 94808.doc -27- 200523289 90%或更大,更佳為95%或更 人尺八 取佳為自98至100%。 因此’具有高百分比的HT-偶合之式I、π及12之聚合 物具有相應的高數目之HT二合物與HT-HT-三合物,如下 式 Ia/b、Ila/b及 I2a/b所示: R1
94808.doc -28- 200523289
其中,R1、X1、X2、xu、χ22具有上文給定之含義。
區位規則性聚-(3_經取代)嗟吩因展示出強烈的鏈間…
Pi-堆疊交互作用及高的結晶度而具有優勢,從而使其成為 具有局載體移動力之有效電荷輸送材料,如(例如)US 6,166,172號專利中所描述。 根據本發明之聚合物較佳具有自2至5,〇〇〇、尤其自至 5’〇〇〇、更佳自50至1,_之聚合度(或重現單元之數目^。
進一步較佳為具有自5,_至3〇〇,_、尤其是自,麵 至100,000分子量之聚合物。 , 、式I、II及II中之R1較佳為有機基團,較佳為非反應性 或經保護之反應性有機基團。 R尤其較佳為:具有原子之直鏈、支鏈或環 基’其:未經取代或經F、a、Br、WCN單取代或多 ::在每種情形下,-或多個非相鄰ch2基團亦可採用 得0及/或S原子未彼此直接連接之方式彼此獨立地經_< -S_、-NH- NR(
SiR°R( -CO-、_co〇. -oc 94808.doc -29- 200523289 、-OCO-O-、-S02-、-S-CO-、-CO-S-、-CY^CY2-或-OC- 置換;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或雜芳基;或P-Sp;其中, R0與RGG彼此獨立為Η或具有1至12個C原子之烧基, Υ1與Υ2 彼此獨立為Η、F、C1或CN, Ρ 為可聚合或反應性基團,其可視情況經保護,及
Sp 係間隔基團或單鍵。 式II與II中之X1與X2較佳彼此獨立地選自鹵素,更佳為 C1或Br,最佳為Br。 式12中之X11與X22較佳彼此獨立地選自·· η ;鹵素; B(0R’)(0R”)或SnRGRGGR_ ;或具有1至2〇個c原子之直 鍵、支鍵或ί衣烧基’其可未經取代或經F、Ci、Br、 I、-CN及/或-OH單取代或多取代,在每種情形下,一或多 個非相鄰CH2基團亦可採用使得〇及/或s原子未彼此直接連 接之方式彼此獨立地經_〇_、_S_、-NH-、、_Si W〇_ 、垂 CO-、-coo-、-OCO·、-oco-o-、-S-CO-、-CO-S-、-CY1 = CY -或_CsC-置換;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或雜芳基或p_
Sp ;其中,R0、R〇〇、γΐ、γ2、P及Sp具有上文給定之含 義, d 〇 〇 〇 K 係Η或具有1至12個C原子之烷基,及 R’及R” 彼此獨立為Η或具有1至12個C原子之燒基,或 OR’與OR”及硼原子亦可共同形成一具有2至丨〇個 c原子之環狀基團。 尤其較佳為式I、II、π及12之聚合物與化合物,其 中, ’、 94808.doc 200523289 -R係具有1至1 2個、較佳2至6個C原子之直鏈基團, -R1係選自視情況經一或多個氟原子取代之烧基、 Ci-Cw烯基、Ci-Cw快基、Ci-Cw烧氧基、(^-Cw硫 代烧基、CVCm-甲矽烷基、Cl-C2〇_酯基、〇1._〇:20_胺基、 Ci-Cw-氟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或雜芳基或p_s& ’尤其為(^-(:2()-烷基或CrC^o-氟烷基,較佳為直鏈基 團, -R1係選自視情況經一或多個氟原子取代之烷基、稀基、 炔基、烷氧基、硫代烷基或氟烷基,其中所有該等基團 均為直鏈且具有1至6個C原子, -R1係選自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壬基、癸 基、十一烷基或十二烷基, -X1與X2具有相同的含義, -X1與X2表示Br, -X"與X22具有相同的含義, -X11與X22表示Η, X11與Χ22係選自:視情況經一或多個氟原子取代之烷 基、烯基、炔基、烷氧基、硫代烷基、甲矽烷基、醋 基、胺基或氟烷基,所有該等基團均為直鏈或支鏈且具 有1至20個、較佳1至12個、更佳!至6個c原子;或如上 文所界定之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或雜芳基或p_Sp,尤其 為直鏈或支鏈Ci-C6·烷基,最佳為異丙基、第三丁基或 I甲基丁基, -η為自2至5000之整數,尤其為50至1〇〇〇之整數。 94808.doc -31 - 200523289 若式I、II、II及12中之Ri為烷基或烷氧基,意即其中 末端基團CH2經-0-置換,則其可為直鏈或支鏈型。其較佳 為直鏈型,且具有2至8個碳原子,因此較佳為乙基、兩 基、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乙氧基、丙氧基、 丁氧基、戊氧基、己氧基、庚氧基或辛氧基,此外亦可為 (例如)甲基、壬基、癸基、十一烷基、十二烷基、十三烷 基、十四烧基、十五烧基、壬氧基、癸氧基、十一燒基氧 基、十二烧基氧基、十三烷基氧基或十四烷基氧基。尤其 較佳為正己基與正十二烷基。 若式I、II、II及12中之R1為氧烷基,意即其中一ch2基 團經-0-置換,則其較佳地為(例如):直鏈2_氧丙基卜甲氧 基甲基),2-(=乙氧基甲基)或3_氧丁基(=2-曱氧基乙基), 2_、3-或 4_氧戊基,2-、3-、4-或 5-氧己基,2-、3-、‘、 5-或 6-氧庚基,2-、3-、4-、5-、6-或 7-氧辛基,2-、3-、 4-、5-、6-、7-或 8-氧壬基或 2-、3-、4-、5-、6·、7-、8_ 或9-氧癸基。 若式I、II及II中之R1為硫代烷基,意即其中一 CH2基 團經-S-置換,則其較佳為直鏈硫代甲基(-SCH3)、1-硫代 乙基(-SCH2CH3)、1-硫代丙基(=-SCH2CH2CH3)、1-(硫代 丁基)、1-(硫代戊基)、1-(硫代己基)、1-(硫代庚基)、b (硫代辛基)、1-(硫代壬基)、丨_(硫代癸基)、b(硫代十一燒 基)或1-(硫代十二烷基),其中與sp2雜化乙烯基碳原子相鄰 的CH2基團較佳經置換。 若式I、II、II及12中之R1為氟烷基,則其較佳為直鏈 94808.doc -32- 200523289 全1^基CiF2l+1 ’其中1為自1至15之整數,該氟烧基尤其 ^cf3 c2f5 ^ C3F7 ^ c4F9 > c5fu > c6f13 ^ c7f15^c8f17 ^ 更佳為C 6 F i 3。 鹵素較佳為F、Br或Cl。 -CYl=CY2·較佳為-CH=CH-、-CF=CF-或-CH=C(CN)-。 芳基與雜芳基較佳表示具有高達25個(::原子之單環、雙 環或三環耗基團或雜芳族基團,其亦可包含縮合環,且 視情況經一或多個基團1^取代,其中L為_素或具有丨至12 個C-原子之烷基、烷氧基、烷基羰基或烷氧羰基,其中一 或多個Η原子可經f或ci置換。 尤/、較it之芳基與雜芳基為··苯基,其中一或多個 基團可另外經n置換m嚷吩並嚷吩;二噻吩並 噻吩;烷基笏;及噁唑,所有該等基團均可未經取代或經 上文所界定之L單取代或多取代。 本發明之另一較佳實施例係關於在3-位上經可聚合或反 應性基團取代之聚噻吩,在形成聚噻吩的過程中該基團視 情況受到保護。此種類型之尤其較佳聚合物為其中r1表示 P-Sp之式I、:^或^之聚合物。該等聚合物尤其可用作半 導體或電荷輸送材料,因為其可在將聚合物處理成用於半 導體組件之薄膜期間或之後藉由(例如)原位聚合經基團P 乂恥,以產生具有向電荷載流子移動力與高熱穩定性、機 械穩定性與化學穩定性之交聯聚合物薄膜。 可聚合或反應性基團P較佳選自:CH2=CW1_C0()_、 94808.doc -33- 200523289
W^HC—CH-、w2^^(CH2>tcr0_、CH2=CW2-(0)kr、CH3-CH = CH-0-、(CH2=CH)2CH-OCO-、(CH2=CH)2CH-0-、(ch2 =ch-ch2)2ch-oco-、(ch2=ch-ch2)2n-、ho_cw2w3-、 HS-CW2W3- > HW2N- ' HO-CW2W3-NH- - CH2=CW1-CO-NH-、CH2=CH-(C00)ki-Phe-(0)k2_、Phe-CH=CH-、HOOC-、 OCN-及W4W5W6Si-,其中W1為H、C卜CN、苯基或具有1 至5個C原子之烷基,尤其為Η、Cl或CH3,W2與W3彼此獨 立為Η或具有1至5個C原子之烷基,尤其為甲基、乙基或 正丙基,W4、W5與W6彼此獨立為C1、具有1至5個C原子之 氧烧基或氧幾基燒基,Phe為1,4-伸苯基,且]<:1與]<:2彼此獨 立為0或1 ;或在所描述之根據本發明之方法的條件下不會 與鎂反應的該等基團之經保護衍生基團。適合的保護基團 已為專家所知,且在文獻中有所描述,例如在Greene與 Greene, ’’Protective Groups in Organic Synthesis,,,John Wiley and Sons,New York (1981)中,該等保護基團為(例 如)縮酸或縮酮。 然而,較佳在聚合之後作為最後一個步驟,將可聚合之 基團添加至本發明聚合物中。 尤其較佳之基團 P為 ch2=ch-coo-、ch2=c(ch3)_coo· 、ch2=ch_ 、 ch2=ch-o- 、 (ch2=ch)2ch-oco-、
(ch2=ch)2ch-o-及W2 ieH2>KQ'或其經保護之衍生基 團。 94808.doc -34- 200523289 基團P之聚合可根據專家已知且在文獻(例如,D. J. Broer; G. Challa; G. N. Mol? MacromoL Chem, 1991, 1925 5 9)中所描述之方法來進行。 可使用熟習此項技術者所已知之基於此目的之所有基團 作為間隔基團Sp。間隔基團Sp較佳為式Sp’-X’之形式,因 此 P-Sp-為 P-Sp’-Xf-,其中,
Spf 為具有高達30個C原子之伸烷基,其未經取代或 經F、Cl、Br、I或CN單取代或多取代,在每一 種情形下,一或多個非相鄰CH2基團亦可採用使 得Ο及/或S原子未直接彼此連接之方式彼此獨立 地經-O-、-S-、-NH-、·NR0-、-SiR0R00-、·CO-、-COO-、-OCO-、-0C0-0-、-S-CO-、-CO-S-、-CH=CH-或 _CeC-置換,
Xf 係-0-、-3-、-0:0-、-€:00-、-000-、-0-。00- 、-CO-NR0-、-NR0-CO-、-OCH2-、-CH2O-、-SCH2- 、-ch2s-、-cf2o-、-ocf2-、-cf2s-、-scf2-、-cf2 ch2-、-ch2cf2-、-cf2cf2-、-ch=n-、-n=ch- 、-N=N-、-CH=CR0-、-CY^CY2-、《-、-CH= CH-COO-、-OCO-CH=CH-或單鍵, RG與RGG各自獨立為H或具有1至12個C原子之烷基,且 Y1與Y2 各自獨立為Η、F、C1或CN。 X’較佳地為-0-、-3-、-0(3112-、<112〇、-3(^112-、<1128-、-CF20-、-0CF2-、-CF2S-、-SCF2-、-CH2CH2-、-CF2CH2-、-CH2CF2-、-CF2CF2-、-CH=N-、-N=CH-、-Ν=Ν·、-CH=CR0- 94808.doc -35- 200523289 、-cy =CY2-、《-或單鍵,尤其為·〇_、-S-、-C^C-、-CY1 =CY2-或單鍵。在另一較佳實施例中,x,為能夠形成共軛 糸統之基團’例如-C^C -或-CY1=CY2 -或單鍵。 基團 Sp’通常為(例如):-(CH2)p_、_(CH2CH2〇)rCH2CH2- 、-CH2CH2-S_CH2CH2-或 _ch2ch2-nh-ch2ch2-或 4SiR〇R〇、0)p-,其中P為2至12之整數,q為1至3之整數, 且RG與RGG具有上文給定之含義。 較佳的基團Sp’為(例如):伸乙基、伸丙基、伸丁基、伸 戊基、伸己基、伸庚基、伸辛基、伸壬基、伸癸基、伸十 一烧基、伸十二烧基、伸十八烧基、伸乙氧基伸乙基 (ethyleneoxyethylene)、亞甲氧基伸丁基、伸乙基-硫代伸 乙基、伸乙基-N-甲基-亞胺基伸乙基、丨·甲基伸烷基、伸 乙烯基、伸丙稀基及伸丁烯基。 本發明之聚合物可用作光學、電子及半導體材料,尤其 可用作場效電晶體(FET)中之電荷輸送材料,(例如)作為積 體電路、ID標籤或TFT應用之組件。或者,其可用於電發 光顯示器應用中之有機發光二極體(〇LED),或用作(例如) 液晶顯示器之背光,用作光電伏打或感應器材料,用於電 子照相記錄及用於其它半導體應用中。 根據本發明之聚合物展示出尤其有利之溶解度特性,此 允許使用該等化合物之溶液的製造方法。因此,薄膜(包 括層與塗層)可藉由諸如旋塗之低成本製造技術來產生。 適合之溶劑或溶劑混合物包含鏈烷及/或芳族化合物,尤 其是其氟化或氯化衍生物。 94808.doc 200523289 本發明之聚合物尤其可用作FET中之電荷輸送材料。其 中有機半導體材料係如薄膜配置於閘極介電體與汲極及源 · 極間之FET已為吾人所廣泛瞭解,例如在us 5,892,244、 WO 00/79617、US 5,998,804號專利及背景技術與先前技 術章節中所引用及下文所列之參考文獻中。由於具有多個 優勢,如使用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的溶解度特性之低成本 製造及因此之大表面的可處理性,所以該等FET之較佳應 用為(例如)積體電路、TFT_顯示器及安全應用。 籲 在安全應用中,場效電晶體及其它具有半導體材料之裝 置(如電晶體或二極體)可用於ID標籤或安全標記以驗證且 防止僞造有價值之文件,如紙幣、信用卡或1〇卡、國家① 文件' 許可證或諸如郵票、票據、股票、支票等任何具有 金錢價值之產品。 或者,根據本發明之聚合物可用於有機發光裝置或二極 體(OLED)中’例如用於顯示器應用或用作⑼如》夜晶顯示 器之背光。通常的0LED係藉由使用多層結構而實現。發 籲 射曰通韦失在一或多層電子輸送及/或電洞輸送層之間。 稭由施加電壓電子及/或電洞作為電荷’載流子朝向發射 :移動’其在發射層中之重組導致激勵,且因此發射層中 各有^光體單元之發光。本發明之化合物、材料及薄膜可 ^ 或夕層私荷輸送層及/或發射層,此對應於其電及/ 或光特& °此外’若根據本發明之聚合物本身展示出電發 光特性或包含電發光基團或化合物,則其在發射層内之使 、-有利於OLED中之適當單體、募聚及聚合化合 94808.doc -37- 200523289 物或材料之選擇、表徵及處理已為熟習此項技術者廣泛瞭 解’例如,參看 Meerholz,Synthetic Materials,11 l_i 12 2000, 31-34, Alcala,J. Appl. Phys·,88, 2000,7124-7128及 其中所引用之文獻。 根據另一用途,本發明之聚合物,尤其是彼等展示出光 致务光特性之聚合物,可用作(例如)諸如Ep 〇 $ $ 9 3 5 〇 A1 或 C· Weder 等人,Science,279,1998, 835-837 中所描述之 顯示器襞置之光源材料。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係關於根據本發明之聚合物的氧化與 還原形式。電子損耗或獲得均會導致形成高度離域離子形 $,其具有高電導率。此發生在暴露於常用摻雜劑時。適 合之摻雜劑與摻雜方法已為熟習此項技術者所#,例如, 自即〇 528 662、118 5,198,153或购 96/21659號專利中獲 知〇 /雜方法通常意味在氧化還原反應中以氧化劑或還原劑 處理半導體材料以在材料中形成離域離子中心,其中相應 的平衡離子係源自所施加之摻雜劑,合之摻雜方法包含 (例如)·在大氣壓下或在減壓下暴露於摻雜氣體,在含有 推雜查丨丨夕、、六、产丄 /4 4中進行電化學摻雜,使摻雜劑與半導體材料 接=Μ進行熱擴散,及摻雜劑離子植入至半導體材料中。 如:『子作為載流子時,適合之摻雜劑為(例如广鹵素(例 如口,’ 12、Cl2、Br2、IC1、IC1〕、收及叩、路易斯酸(例 J ' ASFs ' SbF5 ' BF3 ' BC13 ' SbCl5 ^ BBr3^S03) ^ 酉欠、有機酸或胺基酸(例如,HF、HC1、HN〇 94808.doc -38- 200523289 H2S04、HC104、FS03H及C1S03H)、過渡金屬化合物(例 如,FeCl3、FeOCl、Fe(C104)3、Fe(4-CH3C6H4S〇3)3、 TiCl4、ZrCl4、HfCl4、NbF5、NbCl5、TaCl5、MoF5、 M〇Cl5、WF5、WC16、UF6 及 LnCl3(其中,Ln 為鑭系元 素)、陰離子(例如,Cl-、Br·、Γ、V、HS(V、S042-、 NOf、C104-、BF4·、PF6-、AsF6-、SbF6-、FeCl4_、
Fe(CN)6:3及諸如芳基-SO/之各種績酸之陰離子)。當電洞 作為載流子時,摻雜劑之實例為:陽離子(例如,H+、 Li+、Na+、K+、Rb+及 Cs+),驗金屬(例如,Li、Na、K、 Rb及 Cs),驗 土金屬(例如,Ca、Sr及 Ba),〇2,XeOF4, (N02+)(SbF6_),(N02+)(SbCV),(N02+)(BF4·),AgC104, H2IrCl6,La(N03)3 6H20,FS0200S02F,E11 ,乙醯膽鹼, R4N (R為烧基)’ R4p+(r為烧基),r6As+(r為烧基)及 R3S + (R為烷基)。
本發明之聚合物的導電形式可用作多種應用中之有 機’’金屬”,例如(但不限於):有機發光二極體應用中之電 荷注入層及ITO平面化層,平板顯示器與觸控螢幕之薄 膜,抗靜電薄膜,諸如印刷電路板及冷凝器之電子應用中 的印刷導電基板、圖案或管道。 根據另一用途,根據本發明之聚合物,尤其是其水溶性 衍生物(例如,具有極性或離子側基)或離子摻雜形態,可 用作偵測與鑑別DNA序列之化學感應器或材料。例如,在
以下文獻中描述了此等用途:L· Chen,D w⑽灌咖 Η· Wang, R. Helgeson, F. Wudl^D. G. Whitten, Proc. NatL 94808.doc -39- 200523289
Acad. Sci. U.S.A. 1999, 965 12287; D. Wang, X. Gong, P. S. Heeger,F. Rininsland,G. C. Bazan及 A. J. Heeger,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2? 99? 49; N. DiCesare, M. R. Pinot, K. S. Schanze與 J. R. Lakowicz,Langmuir 2002,18, 7785 ; D. T. McQuade, A. E. Pullen, T. M. Swager,Chem· Rev. 2000, 100, 2537 ° 下文之實例用於說明本發明而非限制本發明。在上文與 下文中,除非另外指出,否則所有溫度均以攝氏度給定, 且所有百分比均為重量百分比。 實例1 a) 聚合: 將9.7克2,5-二溴-3-己基噻吩溶於100 ml乙醚中。向10% 的該製備溶液添加入0.8 g鎮且加熱至回流。藉由添加一滴 溴來開始格任亞反應。在30分鐘内將剩餘(90%)之製備溶 液添加至反應混合物中,且回流歷時另外的2小時。而 後,濾出過量鎂,將反應冷卻至〇 °C,且添加0.2克 Ni(dppp)Cl2以開始聚合,並將反應加熱至回流。 b) 處理與純化: 在另外回流2小時後,添加4 ml氯化異丙基鎂(2 mol/1於 乙醚中)以用於H_封端。 在2小時的反應時間後,結束封端,且以含水甲醇中止 反應混合物。以氣仿自水相萃取產物,且將其沈澱於曱醇 中,得到粗聚合物,藉由以甲醇與庚烧進行索氏(Soxhlet) 萃取來進一步純化該粗聚合物。藉此獲得2.5 g(50%)純聚- 94808.doc -40- 200523289 3-己基噻吩dH-NMR區位規則度>95%)。 對照實例1(二碘替代二溴單體) 重複實例1,但使用相同莫耳量之2,5-二碘-3-己基噻吩 來替代2,5-二溴-3-己基噻吩。然而,格任亞中間體之混合 物沈澱且無法聚合。改變濃度使得中間體產物保持於溶液 中,但聚合後,獲得油性產物,其無法自甲醇中沈澱且可 溶於熱庚烷中,此表明具有低分子量。區位規則度僅為約 70%。 對照實例2(THF替代線型醚作為溶劑) 重複實例1,但使用THF來替代乙醚作為溶劑。結果獲 得低分子量產物,其可溶於熱庚烷中且具有僅約90%之區 位規則度。 實例2-封端(用Η置換Br) 如實例la)中所述來製備聚-3-己基噻吩。在聚合反應結 束時,如實例lb)中所述用Η封端一部分反應混合物,且在 添加格任亞試劑之前藉由立即沈澱而不經封端來處理一部 分反應混合物。MALDI-TOF質譜分析(基質輔助的雷射解 吸/離子化飛行時間 ,i^atrix-Assisted Laser-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j 參看 M. Karas 及 F. Hillenkamp,Anal. Chem. 1988,60,2299 ;及 J· Liu.,R. S· Loewe 及 R. D. McCullough, Macromolecules, 1999,32, 5777)表明··經封端之樣品主要具有H端基,而未經封端之 樣品具有南得多的量之 >臭端基。 實例3-封端(用丙基置換溴) 94808.doc -41 - 200523289 如實例la)所述來製備聚己基噻吩。在聚合反應結束 時,藉由首先添加氣化異丙基鎂m〇1/L於乙醚中)且兩小 時後添加1-溴丙烷來以烷基封端一部分反應混合物。不經 封端即處理其餘部分。MALDI-T〇F MS分析表明:經封端 之樣品主要具有丙基端基,而未經封端之樣品具有高得多 的量之 >臭端基。 實例4-封端聚合物在電晶體中之用途 使用如下基板及處理條件,對實例1與2之具有ΒΓ_末端 與H-封端聚合物進行最大電流對電壓之量測。 在具有熱生長二氧化矽(Si〇2)絕緣層之高摻雜矽基板上 製造薄膜有機場效電晶體(0FET),其中該基板係用作共同 閘極。在Si〇2層上光微影地界定電晶體源極_汲極金電 極。在有機半導體沈積之前,以甲矽烷化劑六甲基二矽氮 烷(HMDS)來處理FET基板。然後,藉由旋塗氯仿中之聚合 物溶液來將薄半導體膜沈積至FET基板上。在乾燥之氮氣 氛中,使用電腦控制之Agilent 4155C半導體參數分析儀來 進行電晶體裝置之電學表徵。 結果展示於圖1-3中。在以下方面中可見端基之效應。 自圖1中可見,具有Η封端之樣品相對於Br封端之樣品而 言具有較高的最大電流(且因此移動力亦如此)。具有Η之 樣品具有較高的子臨限斜率。 自圖2Α與2Β可見,具有η封端之樣品(2Β)比具有溴封端 之樣品(2Α)具有更優良的樣品對重複掃描之穩定性。 最後’自圖3Α與3Β之電晶體輸出掃描可見,在低源極- 94808.doc -42- 200523289 、°琶C下 Ή封j^樣品(3Β)展示出良好的歐姆接觸性 貝具有Η封端之樣品展示出完美的線性性質。然而,如 σ ^之包抓_包壓曲線之非線性性質可見,Br封端之樣 口口(3 A)顯示出顯著的接觸電阻。 [圖式簡單說明】 圖1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實例1與2呈 的向前轉移特徵; ^ 同知基之聚合物 圖2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實例1與古一 的重複向前轉移掃描; "、不同端基之聚合物 圖3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實例心 在低Vsd下之電晶體輸出特徵。"不同端基之聚合物
94808.doc 43.

Claims (1)

  1. 200523289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製備一具有>95%首尾相接(HT)偶合區位規則度之區 位規則性聚(3-經取代噻吩)之方法,其係藉由:提供在 2-位與5-位上具有氣基及/或溴基之3_經取代噻吩,使該 °塞吩與鎂在一包含一線型醚或多種線型醚之混合物的溶 劑中反應形成一區位化學性格任亞中間體或多種區位化 學性格任亞中間體之混合物,及藉由添加適當的觸媒來 使該袼任亞中間體聚合。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係藉由: a) 將該3-經取代噻吩溶解於一溶劑或多種溶劑之混合物 中, b) 將至少该u塞吩之莫耳量之鎮添加至該溶液中,或將該 溶液添加至該鎂中,其中該鎂與該噻吩反應形成一區 位化學性格任亞中間體或多種區位化學性格任亞中間 體之混合物, c) 視情況自反應混合物移除未反應之鎂, d) 將觸媒添加至該反應混合物中,或將該反應混合物添 加至觸媒中,且視情況攪拌該混合物,以形成聚合 物,及 e) 自該混合物回收該聚合物。 3.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特徵在於該3_經取代噻吩係3_經取 代2,5-二溴-噻吩。 4·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特徵在於該聚(3_經取代噻吩)具有 298%之區位規則度。 94808.doc 200523289 :响求項i之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溶劑係選自:乙醚, 基趣—正丙基鍵,二-異丙基輕,具有兩個不 :烧基之鍵’❻二,氧基乙垸或第三丁基甲基醚,或 :混合物’或甲苯與該等上述醚中之一或多種鍵之混合 物0 6.如:求項5之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溶劑係乙喊。 、、頁2之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幻中之該溶液中的該 11 塞吩之濃度為每升40至200克。 8·如明求項1之方法’其特徵在於該鎂的量為該噻吩離析 劑之莫耳量的自> 1至3倍。 9·如請求項8之方法,其特徵在於該鎮的量為該嗟吩離析 劑之莫耳量的自1·〇2至1·2〇倍。 〇_ ^求項1之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未反應鎮係在添加該 觸媒之前自該反應混合物移除。 u.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特徵在於該觸媒細⑻觸媒。 12 ·如請求項丨丨 • 、 之方法,其特徵在於該觸媒係選自·· (PPP)C12(氯化丨,%二苯膦基丙烷鎳(H))或 (PPe)Cl2(氣化雙(二苯膦基)乙垸鎳⑼)。 月长員1之方法’其特徵在於該區位化學性格任亞中 間體之形成與聚合係在一自室溫至回流溫度之溫度下進 行。 月长員13之方法’其特徵在於該區位化學性格任亞中 1體的形成與聚合係在回流溫度下進行。 15·如明求項2之方法,其特徵在於該聚合物係在自該反應 94808.doc 200523289 混合物回收後進行純化。 16·如請求項丨之方法,其特徵在於該聚合物之一或多個末 端基團經化學改質(,,封端”)。 17·如明求項丨之方法,其特徵在於該聚合物係選自式工:
    其中’ η係>1之整數,且Ri係一不會在如前述或隨後請 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的條件下與鎂反應之基團。 18·如請求項17之方法,其特徵在於該弘經取代噻吩係選自 式II :
    其中’ R1具有請求項17之含義,且X1與X2彼此獨立為Br 或cn。 19·如請求項17之方法,其特徵在於…係··具有1至2〇個(::原 子之直鏈、支鏈或環貌基’其可未經取代或經F、C1、 Br、I或CN單取代或多取代,在每種情形中,一或多個 非相鄰CH2基團亦可採用使得〇及/或3原子未彼此直接連 接之方式’彼此獨立地由-〇-、-S-、、_NR0-、_ SiR0R00-、-CO …c〇〇 …oc〇 …〇c〇〇_、_s〇2 …各 CO-、-CO-S-、-CY1=CY2-或_CsC_置換;視情況經取代 94808.doc 200523289 之芳基或雜芳基或P-Sp;其中, R與RGG彼此獨立為Η或具有1至^個匚原子之烷基, Y與Y 彼此獨立為Η、F、C1或CN, Ρ 為可聚合或反應性基團,其可視情況經保 護,及 Sp 係間隔基團或單鍵。 20.如凊求項19之方法,其特徵在於Rl係選自:視情況經一 或多個氟原子取代之CVCw烧基、Ci-Cw烯基、CVC20-炔基、CVC20-烷氧基、CrCM-硫代烷基、CVC20-甲矽烷 基、q-Cw自旨基、CVCw胺基、Cl-C2G-氟烷基。 21 ·如明求項20之方法,其特徵在於R1係選自:直鏈或支鏈 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壬基、癸基、十一烧 基或十二烷基。 22. 如請求項17之方法,其特徵在於义與乂2係仏。 23. 如請求項17之方法,其特徵在於n係自5〇至㈧之整 數。 24. 如請求項17之方法,其特徵在於該聚合物係選自式^ : R1
    其中,η、R1、X1及X2具有請求項η至Μ之含義。 25·如請求項16之方法,其特徵在於封端後之該聚合物具有 式12之形式·· 94808.doc 200523289
    x 其中’ η與R1具有請求項17至23中之含義, X11與X22彼此獨立為:Η ;鹵素;Sn(R0)3 ;或具有1至2〇 個C原子之直鏈、支鏈或環烧基,其可未經取 代或經F、Cl、Br、I、-CN及/或-OH單取代或 多取代’在每種情況下,一或多個非相鄰ch2 基團亦可採用使得0及/或S原子未彼此直接連 接之方式’彼此獨立地由_0-、、-NH-、_ NR0-、-SiR0R00-、-CO-、-COO-、_〇CO_、_ 0C0-0_、_S_CO-、-CO-S-、-CY^CY2-或_ c=c-置換;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或雜芳基或p_ Sp, RG與RGG彼此獨立為Η或具有1至12個C原子之烷基,且 Y1與Y2 彼此獨立為Η、F、C1或CN。 26·如請求項25之方法,其特徵在於X"與X22彼此獨立地 為:視情況經一或多個氟原子取代之烧基、烯基、炔 基、烷氧基、硫代烷基、曱矽烷基、酯基、胺基或氟烷 基,所有該等基團均係直鏈或支鏈且具有1至2〇個C原 子;或如請求項19所界定之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或雜芳 基或P-Sp。 27.如請求項26之方法,其特徵在於X11與X22表示具有1至6 個C原子之直鏈或支鏈燒基。 94808.doc 200523289 28. 如請求項25之方法,其特徵在於χ11與χ22中之一者或兩 者表示反應性基團或經保護之反應性基團。 29. 如凊求項28之方法,其特徵在於式12之該聚合物經由端 基X"及/或X22進—步與式12之相同或不同聚合物反應, 或與另一聚合物反應,以形成嵌段共聚物。 30. —種藉由如請求項丨之方法獲得之聚合物。 31. —種藉由如請求項16之方法獲得之聚合物。 32. —種藉由如請求項24之方法獲得之聚合物。 33. —種藉由如請求項25之方法獲得之聚合物。 34. —種藉由如請求項29之方法獲得之共聚物。 35. -種用作-電氣裝置、一場效電晶體、〇led、光電伏 打電池或感應器中之半導體組件之聚·3_經取代嗔吩,其 中其末端基團經化學改質(,封端聚合物·)。 36. 如請求項35之聚3'經取代嗟吩,其特徵在於其經η或烧 基封端。 月東員35之來合物,其特徵在於其具有改良之氧化穩 定性及/或改良之電荷載流子特性。 38· 一種在聚合過程中或之後化學改質(,封端,)聚-3'經取代 土 :之末端基團之方法,其中該聚經取代噻吩係用作 '電氣裝置、場效電晶體、〇LED、光電伏打電池或感 應益中之半導體組件。 3 種自如巧求項35之封端聚合物製備一嵌段共聚物之方 法=中或兩個該等端基已藉由如下方式改質成一反 應性或經保護之反應性基團:使該聚合物經由該等反應 94808.doc 200523289 性或經保護之反應性基團中之一者或兩者與另一單體或 聚合物反應。 40. 41. 42. 43. 44. 一種如請求項30至37中任一項之聚合物之用途,其可用 作半導體或電荷輸送材料,詳言之,其可用於光學、電 光子或弘子叙置中,例如用於作為積體電路之組件的場 A电曰日體(FET)中’用作平板顯示器應用中之薄膜電晶 體,或用於射頻識別(RFID)標籤,或用於諸如電發光顯 不為或(例如)液晶顯示器(LCD)之背光的有機發光二極體 (OLED)應用中之半導體組件,用於光電伏打或感應器裝 置用作電池中之電極材料,用作光導體,用於諸如電 子…、相η己錄之電子照相應用,或用於偵測與鑑別而a序 列。 種如明求項3〇至37中任一項之聚合物之用途,其可用 作電發光材料,用於光電伏打或感應器裝置,用作電池 中之電極材料’用作光導體,用於電子照相應用或電子 照相記錄。 種半導體或電荷輸送材料、組件或裝置,其包含一或 多種如請求項3〇至37巾任—項之聚合物。 種光學、電光學或電子裝置、FET、積體電路⑼)、 TFT或OLED,其包含如請求項以半導體材料或電荷輸 送材料、組件或裝置。 :種用於平板顯示器之TFT或TFT陣列、射頻識別(rfid) 標戴、電發光顯示器或背光,其包含如請求項42之半導 體或電荷輸送材料、組件或裝置。 94808.doc 200523289 45. —種用於平板顯示器之TFT或TFT陣列、射頻識別(RFID) 標籤、電發光顯示器或背光,其包含如請求項43之 FET、1C、TFT或 OLED。 46. —種包含如請求項43之FET之安全標記裝置。 47. —種包含如請求項44之RFID標籤之安全標記裝置。 48. —種包含如請求項45之RFID標籤之安全標記裝置。 49. 如請求項30至37中任一項之聚合物,其被氧化地或還原 地摻雜以形成導電離子物質。 _ 50. —種用於電子應用或平板顯示器之電荷注入層、平面化 層、抗靜電薄膜或導電基板或圖案,其包含如請求項4 9 之聚合物。 94808.doc
TW093123545A 2003-08-06 2004-08-05 Process of preparing regioregular polymers TW200523289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3017920 2003-08-06
US49345103P 2003-08-08 2003-08-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23289A true TW200523289A (en) 2005-07-16

Family

ID=34137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3123545A TW200523289A (en) 2003-08-06 2004-08-05 Process of preparing regioregular polymers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294288B2 (zh)
DE (1) DE602004016858D1 (zh)
TW (1) TW20052328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13185A (zh) * 2016-01-29 2016-06-29 华南理工大学 含单氟取代苯并杂[1,3]二唑的规整聚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063721A1 (de) * 2000-12-20 2002-07-11 Merck Patent Gmbh Organischer Halbleiter, Herstellungsverfahren dazu und Verwendungen
KR101269256B1 (ko) * 2004-09-24 2013-05-29 플렉스트로닉스, 인크 헤테로 원자를 갖는 위치 규칙적 폴리(3-치환 티오펜)를 포함하는 전기발광 소자
WO2006036756A2 (en) 2004-09-24 2006-04-06 Plextronics, Inc. Heteroatomic regioregular poly(3-substitutedthiophenes) in photovoltaic cells
KR20060081441A (ko) * 2005-01-07 2006-07-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신규한 티오펜-티아졸 유도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박막트랜지스터
US7262264B2 (en) * 2005-01-12 2007-08-28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Halogenated thiophene monomer for the preparation of regioregular polythiophenes
US7807776B2 (en) * 2005-02-11 2010-10-05 Merck Patent Gesellschaft Mit Beschrankter Haftung Procees of preparing regioregular polymers
ES2400513T3 (es) * 2005-03-07 2013-04-10 Arkema Inc. Copolímeros de bloque conductores, métodos y artículos
US20060237695A1 (en) * 2005-03-16 2006-10-26 Plextronics, Inc. Copolymers of soluble poly(thiophenes) with improved electronic performance
US8754175B2 (en) * 2005-03-16 2014-06-17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Monocapped conductive polymers with alkenyl or alkynyl end groups and block copolymers therefrom
CN101213234B (zh) * 2005-04-01 2011-12-07 卡内基·梅隆大学 包括立体规则性聚合物、聚噻吩和嵌段共聚物的导电聚合物的活性合成
US7829658B2 (en) * 2005-06-09 2010-11-09 Merck Patent Gesellschaft Mono-, oligo- and polymers of thienothiazole
CA2615489C (en) * 2005-07-18 2013-04-09 Rieke Metals Inc. Improved process for substituted polythiophene polymers
KR20080043772A (ko) 2005-08-01 2008-05-19 플렉스트로닉스, 인크 전도성 중합체의 잠재성 도핑
JP2009520043A (ja) * 2005-11-24 2009-05-21 メルク パテント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フツング 位置規則性ポリマーの製造方法
US20100004423A1 (en) * 2006-06-07 2010-01-07 Rieke Metals Inc.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regioregular poly(3-substituted-thiophene)
DE102006061967A1 (de) * 2006-12-21 2008-06-26 Bayer Technology Services Gmbh Verfahren zur Darstellung von oligomeren Thiophenen
TW200911873A (en) * 2007-05-15 2009-03-16 Plextronics Inc Mixed halogen polymerization
US20080315751A1 (en) * 2007-05-15 2008-12-25 Plextronics, Inc. Aryl-substituted conjugated polymers
EP2417178A1 (en) * 2009-04-10 2012-02-15 Plextronics, Inc. Dehalogenation
GB2469498B (en) * 2009-04-16 2012-03-07 Cambridge Display Tech Ltd Polymer and polymerisation method
US8624232B2 (en) 2009-08-28 2014-01-07 Prashant Sonar Ambipolar polymeric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and organic electronic devices
KR101867784B1 (ko) 2009-08-28 2018-06-15 에이전시 포 사이언스, 테크놀로지 앤드 리서치 폴리머 반도체, 소자 및 이를 제조하는 방법
WO2011090026A1 (ja) * 2010-01-19 2011-07-28 株式会社クラレ レジオレギュラーポリチオフェン類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9416456B1 (en) 2011-05-20 2016-08-16 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 Nano-hybrid structured regioregular polyhexylthiophene (RRPHTh) blend films for production of photoelectrochemical energy
WO2012165194A1 (ja) 2011-05-27 2012-12-06 綜研化学株式会社 環状共役系ポリマー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環状共役系ポリマー重合用触媒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39447B2 (ja) * 1982-02-26 1984-09-22 東京工業大学長 線状ポリ(3−アルキル2、5−チエニレン)重合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FR2527618A1 (fr) * 1982-05-25 1983-12-02 Thomson Csf Polymeres contenant des heterocycles et des noyaux aromatiques et materiaux organiques conducteurs formes a partir de ces polymeres
US4711742A (en) * 1985-05-31 1987-12-08 Allied Corporation Solution processible forms of neutral and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poly(substituted heterocycles)
US4737557A (en) * 1986-03-20 1988-04-12 Agency Of Indust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3-N-higher alkylthiophene polymer and composition thereof
US5892244A (en) * 1989-01-10 1999-04-06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including πconjugate polymer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cluding the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US5198153A (en) * 1989-05-26 1993-03-3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polymeric
JP3224829B2 (ja) 1991-08-15 2001-11-05 株式会社東芝 有機電界効果型素子
AU2787892A (en) * 1992-02-04 1993-09-01 Board Of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Nebraska, The Highly reactive forms of zinc and reagents thereof
JP3534445B2 (ja) * 1993-09-09 2004-06-07 隆一 山本 ポリチオフェンを用いたel素子
WO1996021659A1 (en) 1995-01-10 1996-07-18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 Organic semiconductor
EP0889350A1 (en) 1997-07-03 1999-01-07 ETHZ Institut für Polymere Phot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s (I)
US5998804A (en) * 1997-07-03 1999-12-07 Hna Holdings, Inc. Transistors incorporating substrates comprising liquid crystal polymers
US6166172A (en) 1999-02-10 2000-12-26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Method of forming poly-(3-substituted) thiophenes
BR0011888A (pt) 1999-06-21 2004-03-09 Univ Cambridge Tech Processo para formar um dispositivo eletrônico, dispositivo eletrônico, circuito lógico, visor de matriz ativa, e, transistor de polímero
DE60229090D1 (de) * 2001-07-25 2008-11-13 Merck Patent Gmbh Mono-, Oligo and Poly-3-(1,1-difluoroalkyl)thiophene und ihre Verwendung als Ladungstransportmaterial
US6602974B1 (en) * 2001-12-04 2003-08-05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Polythiophenes, block copolymers made therefrom, and methods of forming the same
EP1398336B1 (en) 2002-09-14 2005-10-26 MERCK PATENT GmbH Mono-, Oligo- and Poly(3-alkynylthiophenes) and their Use as Charge Transport Materials
US6897284B2 (en) * 2003-03-19 2005-05-24 Xerox Corporation Polythiophenes and devices thereof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13185A (zh) * 2016-01-29 2016-06-29 华南理工大学 含单氟取代苯并杂[1,3]二唑的规整聚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05713185B (zh) * 2016-01-29 2018-06-22 华南理工大学 含单氟取代苯并杂[1,3]二唑的规整聚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02004016858D1 (de) 2008-11-13
US7294288B2 (en) 2007-11-13
US20050080219A1 (en) 2005-04-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523289A (en) Process of preparing regioregular polymers
KR101120303B1 (ko) 위치규칙적인 중합체의 제조방법
EP2586809B1 (en) Polymer containing units of fluorene, anthracene and benzothiadiazole, preparation method and uses thereof
US7807776B2 (en) Procees of preparing regioregular polymers
KR101295985B1 (ko) 위치 규칙성 중합체의 제조방법
US20100234478A1 (en)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conducting polymers
US8501902B2 (en) Process for the polymerisation of thiophene or selenophene compounds
EP1754736B1 (en) Process for the polymerisation of thiophene or selenophene derivatives
EP2123690A1 (en) Polymer having unit obtained by condensation of difluorocyclopentanedione ring and aromatic ring, organic thin film using the same, and organic thin film device
CN102127210A (zh) 基于苯并二噻吩材料的组合物
US20100206613A1 (en)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conducting polymers
CN102906151A (zh) 基于苯唑二噻吩和噻吩并吡嗪的共轭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5667704B2 (ja) 有機半導体材料の作製方法、及び、有機半導体材料
JP5665993B2 (ja) フルオレンを含む有機半導体材料、及び、その調合法
US8221652B2 (en) Process of preparing regioregular polymers
EP2927260B1 (en) Benzodithiophene based copolymer containing isoindoline-1,3-diketone units and preparing method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JP5732544B2 (ja) 有機半導体材料、及び、その作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