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428530A -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 Google Patents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428530A
TW200428530A TW093110569A TW93110569A TW200428530A TW 200428530 A TW200428530 A TW 200428530A TW 093110569 A TW093110569 A TW 093110569A TW 93110569 A TW93110569 A TW 93110569A TW 200428530 A TW200428530 A TW 20042853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layer
layer
conductive
insulating film
semiconductor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31105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243426B (en
Inventor
Keishi Inoue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4285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4285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434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4342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1/00Thermally-insulated vessels, e.g. flasks, jugs, jars
    • A47J41/0083Accesso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1Manufacture of specific parts of devices defined in group H01L21/70
    • H01L21/768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 H01L21/76801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ation and the after-treatment of the dielectrics, e.g. smoothing
    • H01L21/76802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ation and the after-treatment of the dielectrics, e.g. smoothing by forming openings in dielectrics
    • H01L21/76807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ation and the after-treatment of the dielectrics, e.g. smoothing by forming openings in dielectrics for dual damascene structures
    • H01L21/76808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ation and the after-treatment of the dielectrics, e.g. smoothing by forming openings in dielectrics for dual damascene structures involving intermediate temporary filling with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1Manufacture of specific parts of devices defined in group H01L21/70
    • H01L21/768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 H01L21/76801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ation and the after-treatment of the dielectrics, e.g. smooth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1Manufacture of specific parts of devices defined in group H01L21/70
    • H01L21/768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 H01L21/76801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ation and the after-treatment of the dielectrics, e.g. smoothing
    • H01L21/76802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ation and the after-treatment of the dielectrics, e.g. smoothing by forming openings in dielectrics
    • H01L21/76807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ation and the after-treatment of the dielectrics, e.g. smoothing by forming openings in dielectrics for dual damascen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1Manufacture of specific parts of devices defined in group H01L21/70
    • H01L21/768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 H01L21/76838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ation and the after-treatment of the co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5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 H01L23/52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including external interconnections consisting of a multilayer structure of conductive and insulating layers inseparably formed on the semiconductor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5/00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gripping kitchen utensils or crockery
    • A47J45/06Handles for hollow-ware articles
    • A47J45/062Bowl hand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7/00Kitchen containers, stands or the like,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Cutting-boards, e.g. for bread
    • A47J47/02Closed containers for foodstuff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001Technical content checked by a classifier
    • H01L2924/0002Not covered by any one of groups H01L24/00, H01L24/00 and H01L2224/00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Internal Circuitry In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AREA)

Description

200428530 九、發明說明: 相關申請案之交叉參考 本文基於2003年4月16日於日本專利局申請之日本優先 權文件JP2003-111437 ’該案之全文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 中。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半導體裝置以及該半導體裝置的譽迭 方法,且具體言之,係關於具有用於藉由形成於絕緣層中 的連接孔來電連接複數個傳導層之多級互連的半導體裝置 以及該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 【先前技術】 隨著更高積體密度與L S 1(大規模積體電路)效能的發 展,裝置尺寸日益變小且裝置為多層結構。為減小由於 型多層佈線而引起的不斷增加的佈線延遲,有必要對下列 參數以適當比率制定比例,例如影響佈線電阻與電容的佈 線膜厚度、影響佈線電容的層與層之間的薄膜厚度與相對 介電常數以及影響佈線電阻的佈線電阻率及其類似物。 對於佈線材料而言,其較佳具有較低電阻率從而在益大 電壓降的情況下傳輸電訊號。諸如金(Au)、銅(cu)及銀_ 的金屬與廣泛使用的,相比展示了較低電阻率。據報 導’在其它金屬中,銅與㈣目比具有更高㈣點與更高的 激活能以導致電子遷移現象’進而與鋁相比改良了:靠 性。然而,為了使用銅作為小型佈線,由於沒有適合的氣 體來對具有高選擇率銅下方層的絕緣薄膜進行乾式餘亥/, 91345.doc 200428530 所以通常藉由利用鑲嵌技術(Damascene他啊)來形成 内埋佈線(buned Wlring)。詳言之,自在微影中擴大對準範 圍(ahgmnern margin)及縮短製造過程的觀點來看,連接孔 與佈線兩者皆為内埋的雙鑲喪技術為有效的。 同樣’、%緣層較佳具有較小的相對介電常數以減小佈線 電容。待使用的材料可變換成由烯丙醚樹脂、_及立類 似物表示的低相對介電常數材料。然而,諸如浠丙醚樹脂 之低相對介電常數材料與用於相關技術中之⑴膜 含敦的Sih薄膜相比具有較 、一 ^ ’孕乂低的揚氏模數(Y〇ung,s modulus),進而提供相對不密集的 圖10為相關技術中半導體裝置之一部分的圖解橫截面 圖。絕緣薄膜2形成於半導體基板i之上表面上。佈線凹槽 形成膜2之上表面之—部分上’在該等佈線凹槽中 形j第-傳導層3與第二傳導層4。擴散保護薄膜5形成於絕 緣2膜2之上表面上,在該絕緣薄膜上亦形成第一傳導層3 與第二傳導層4’且絕緣薄膜6形成於擴散保護薄膜5之上表 面上。第三傳導層8形成於佈線凹槽中,其形成於絕緣薄膜 表面之°卩分上。擴散保護薄膜9形成於絕緣薄膜6上, 在》亥、’巴、,彖薄膜上亦形成了第二傳導層8。絕緣薄膜1〇形成於 擴散保護薄膜9之上表面上。此外,第一傳導層3、第二傳 導層4與第三傳導層8藉由開口部分7而電互連。此處應注意 的是,填充開口部分的材料與第三傳導層8的材料相同。擴 散保護薄膜5、9可視傳導層的層結構與材料的情況而被消 除。待形成於半導體基板1上的裝置區域與裝置隔離區域並 91345.doc 200428530 未圖不。 在上文所述的製造半導體裝置的方法中,已知在基板上 形成層間絕緣薄膜、在基板上形成上層佈線與下層佈線、 形成用於電連接上層佈線與下層佈線的插塞以及在層間絕 緣薄膜中與插塞相鄰處形成電極(pole),其中該等電極並未 構成電傳導路徑{舉例而言,參看日本專利申請公開案第 1 1-154679號(第 3-7 頁,圖 1_圖 10)}。 【發明内容】 …、而纟於如上文所述之相關技術的技術使用具有低揚 氏模數的絕緣薄膜’所以半導體裝置將傾向於容易變形, 此是因為在較長長度方向的電傳導層由於在製造過程中在 高溫環境下的熱膨脹或收縮而擴展。 圖11說明當半導體裝置曝露於高溫環境(舉例而言,大Θ 400°c)時佈線與互連部分㈣的實例。圖叫此相關技術的 半¥體裝置之-部分的圖解橫截面圖且說明在高溫下且有 圖1〇:示之裝置組態的半導體裝置的佈線。在圖1〇與圖n 中右伸長傳導層(el〇ngate c〇nductive ^㈣8形成於 相對軟且揚氏.模數較低之材料的絕緣薄膜中,則^ 2隨後的高溫處理步驟(諸如形成上層絕緣薄膜、固化日或 其類似處理)中相對於你綠旦 彳對於佈線長度而傾向於容易膨脹。開口部 成於傳導層的末端部分以用於與下面的佈線進行 :=:,則僅形成-個開口部分。因此,當開口部分7 膨脹而導致膨脹時,其將沿第三傳導層8之較長 91345.doc 200428530 長度的方向拉伸,進而剝落欠緊密附著的連接部分,意即 在連接孔7的底部分與下佈線層(即圖1〇與圖丨丨中之第一傳 導層3與第二傳導層4)之間的介面處。此意味著連接孔了成 為電隔離傳導層20。如上所述,在相關技術中,因為存在 變形,所以會在特別脆弱的佈線之間的連接部分處出現斷 開或其類㈣;兄’此極其可能λ大影響生$良率與佈線可 靠性。 考慮到上述情況,本發明提供一種半導體,其能夠抑制 由於熱膨脹與收縮而引起的開口部分變形且能夠改良生產 良率與佈線可靠性,本發明也提供一種製造該半導體裝置 的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根據本發明的半導體裝置包括:一 基板;一形成於該基板上的第一傳導層;一形成於基板上 與第一傳導層相距預定距離的第二傳導層;一形成於第一 傳導層且與第二傳導層之上表面上的絕緣薄膜,其具有用 以曝露第-傳導層或第二傳導層中任一個之複數個第一開 口部分及既不曝露第一傳導層也不曝露第二傳導層之複數 個第二開口部以及一形成於該絕緣薄膜之上表面上的 第三傳導層,纟以填滿第-開Π部分與第二開口部分且藉 由第-開口部分而與第一傳導層及第二傳導層進行電心 的方式形成中,第二開口部分沿第三傳導層形成於一 對第一開口部分之間。 在上文界定之根據本發明的半導體裝置中,第二開口部 分沿第三傳導層形成於-對第-開口部分之間,進而分散 91345.doc 200428530 任何施加至第-開口部分的力且抑制了第一開口部分的任 2變形該等第―開口部分係第三料層與第-傳導層或 第二傳導層中任一個之間的連接部分。 根據本發明的半導體裝置包括:—基板;—形成於該基 板上的第一傳導層· _浪# 子命曰 $成於基板上且與第一傳導層相距 預定距離的第二傳導層;一形成於第一傳導層與第二傳導 層之上表面上的絕緣薄膜,其具有用以曝露第一傳導層或 第二傳導層中任一個之開口部分;以及形成於該絕緣薄膜 之上表面上的第三傳導層,其以填滿開口部分且與第—傳 導層及第二傳導層進行電連接的方式形成,其中,第三傳 、有預s佈線長度’從而即使沿較長長度方向發生+ f熱膨脹或收縮亦可維持電連接,且其亦藉由開π部分^ 第傳導層及第二傳導層進行電連接。 在上文界定之半導體裝置中’第三傳導層具有預定佈線 長度Μ使侍即使沿較長長度方向發生長度熱膨脹 縮,其與第一傳導岸 4收 3及弟一傳¥層的電連接亦可藉 部分而得到維持。 间口 -種製造根翁本發明之半導體裝置的方法包括+ 驟^基板上形成第—傳導層;在基板上與第—傳導V 距預定距離處形成第傳 _目 層的上表面上形成,緩專導層與第二傳導 第-傳導層或第;在絕緣薄膜中形成用以曝露 專V層中任一個的複數個第— 及既不曝露第一傳導層也不曝露第二傳導層的複數個广 開口部分;《及在絕緣薄膜的上表面上简滿[ = 91345.doc 200428530 分與第二開口部分穿 傳導層及第二傳導層進行電連 接的方式形成第三傳導芦· _ 予凃層,其中,第二開口部分沿第三傳 導層形成於-對第-開口部分之間。 在製造根據本發明之丰墓 +體叙置的方法中,第一傳導層 $成於基板上而第二傳導層形成於基板上與第-傳導層相 距預定距離處。絕缝壤膊π上、 緣潯膜形成於第一傳導層與第二傳導層 之上表面上且形成有用以曝露第-傳導層或第二傳導層; =:複:個第-開口部分以及既不曝露第-傳導層也 ^弟:傳導層的複數個第二開σ部分。第三傳導層形 成於、、、巴緣㈣之上表面上以填滿第—開口部分與第二開口 部:且藉由第一開口部分來與第一傳導層及第二傳導層進 仃電連接。應注意的是,第二開σ部分沿第三傳導 於一對第一開口部分之間。 乂 -種製造根據本發明之半導體裝置的方法包括下列步 驟:在基板上形成第一傳導層;在基板上與第-傳導層相 距預定距離處形成第二傳導層;在第一傳導層盘第二傳導 層的上表面上形成絕緣薄膜;在絕緣薄膜中形成用以曝露 第-傳導層之二末端或第二傳導層之一末端中任一個的開 口部分;以及在絕緣薄膜的上表面上形成第三傳導層以填 滿開口部分且與第一傳導層及第二傳導層進行電連接;其 中,第三傳導層的佈線長度被製成預定長度,從而即使: 由於熱膨脹或收縮而沿較長長度方向發生長度變化的情況 下也可維持電連接’且第三傳導層藉由其兩端的開口部分 來與第一傳導層及第二傳導層進行電連接。 91345.doc -10- 200428530 在製造根據本發明之半導體裝置的方法# 形成於基板上,而第二傳導層形成於基板 、曰 ,、罘一傳導厣 相距預疋距離處。絕緣薄膜形成於第一傳導芦盥# 、曰 弟二傳導 層之上表面上且開口部分形成於絕緣薄膜中以曝露、 導層或第二傳導層中任一個之末端部分。 傳 寸 开4 士、 於絕緣薄膜之上表面上以填滿開σ部分且㈣_ ^ 第二傳導層集訓寧電連接。應注意的是,第三傳導層|及 預定的佈線長度,⑯而即使在由於熱膨脹或收縮而二車= 長度方向發生長度變化的情況下也可維持電連接,且二: 傳導層藉由其兩個末端部分的開口部分來與第一傳導屑一 第二傳導層進行電連接。 9及 根據本發明的半導體裝置可抑制由於傳導層熱膨服盘收 縮而引起的開口部分變形,$而改良生產良率與佈線可靠 性。同樣,製造根據本發明之半導體裝置的方法可抑制由 於傳導層熱膨脹與收縮而引起的開口部分變形,進而改良 生產良率與佈線可靠性。 又 【實施方式】 接著,將在f文中參看附圖更詳細地說明本發明的較佳 實施例。 <第一實施例> 接著,將參看圖1描述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圖丨為根據 本發明之本實施例之半導體裝置的圖解橫截面圖。—絕緣 薄膜102形成於基板101上。佈線凹槽12〇形成於絕緣薄膜 102之上表面部分中,且由(例如)Cu(即銅)製成的第一傳導 91345.doc -11 - 200428530 層103與第二傳導層104彼此相距預定距離地形成於佈線凹 槽120中。擴散保護薄膜1〇5以覆蓋第一傳導層ι〇3與第二傳 導層104的方式形成。由(例如)具有低揚氏模數之烯丙醚樹 脂製成的絕緣層106形成於擴散保護薄膜105之上表面上。 佈線凹槽12 5形成於絕緣薄膜1 〇 6之上表面上,而在該絕緣 薄膜106中形成由(例如)cu製成的第三傳導層1〇8。擴散保 護薄膜109與絕緣薄膜11 〇按順序形成於絕緣薄膜1 〇6之上 表面上,而在該絕緣薄膜106上形成第三傳導層1〇8。同樣, 複數個第一開口部分107以曝露第一傳導層i 〇3或第二傳導 層104中任一個的方式形成於絕緣薄膜1〇6中。第一傳導層 103與第一傳導層104藉由第一開口部分1〇7電連接至第二 傳導層108。此外,第二開口部分U1以預定距離Li沿第三 傳導層108形成於該對第一開口部分1〇7之間,其以不曝露 第一傳導層103或第二傳導層1〇4的方式形成。應注意的 是,利用與第三傳導層108相同的傳導材料填充第一開口部 分107與第二開口部分U1。應注意,為方便起見,形成於 基板中或基板上的裝置區域、裝置隔離區域及其類似區域 並未圖示。 接著’下文將參看圖2-圖6來描述製造根據本發明之半導 體裝置的方法。圖2-圖6為按順序說明製造根據本發明之半 導體裝置的主要步驟的圖解橫截面圖。如圖2A所示,絕緣薄 膜102形成於半導體基板ιοί之上表面上,而在該半導體基板 101中形成一特定裝置區域。在絕緣薄膜102之上表面上,深 度為的佈線凹槽120藉由現有的微影處理、蝕刻處理或其類 91345.doc -12- 200428530 似處理而彼此相距一預定距離地形成於(例如)傳導層形成區 域中的兩個位置。在本實施例中,深度tl約為2〇〇 nm。絕緣 薄膜102由(例如)稀丙醚樹脂製成。隨後,如圖2B所示,障 壁金屬121形成於其中形成有佈線凹槽12〇之絕緣薄膜丨〇2 的上表面上,且接著第一金屬層122形成於障壁金屬121 上。障壁金屬121由(例如)厚度約10llm的鈕(Ta)薄膜藉由錢 鍍處理而製成。另一方面,第一金屬層122由厚度約8〇 nm 的Cii晶種薄膜(seed film)與厚度約7〇〇 _的Cu電鍍層藉由 電解電鍍處理而製成。 接著,如圖3A所示,第一金屬層122藉由CMp(化學機械. 研磨)處理或其類似處理來研磨直至絕緣薄膜1〇2受曝露為 止,進而在佈線凹槽120中形成第一傳導層與第二傳導 層104。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傳導層1〇3與第二傳導層1〇4 由相同金屬層122製成,但亦可由不同金屬層製成。應注意 的是,在圖3 A及隨後的圖式中省略了障壁金屬。隨後,如 圖3B_,厚度約50n_Sic薄膜形成充當擴散保護薄膜 105以防止Cu的擴散,且同樣形成由具有比Si〇2薄膜更低之 楊氏模數的烯涛醚樹脂或其類似物製成的厚度約6〇〇 的 絕緣薄膜106。擴散保護薄膜105與絕緣薄膜i %藉由根據其 所使用之材料選擇適當處理而形成。 接著,如圖4A所示,第-開口部分1〇7藉由現有的微影處 理與蝕刻處理形成於絕緣薄膜1〇6中對應於第一傳導、 與第二傳導層1〇4之末端部分的位置處。同時,在待形㈣ 三傳導層⑽、但不包括形成第—傳導層1〇3與第二傳導芦 91345.doc -13- 200428530 104之區域的區域中,第二開口部分lu以預定距離[I形成 於第一開口部分107之間。擴散保護薄膜較佳保持在第一開 口部分107與第二開口部分丨丨丨的底部。形成第二開口部分 111的距離L〗視下列因素而定:稍後待形成之第三傳導層 108的佈線長度、第三傳導層1〇8與絕緣薄膜1〇6的揚氏模數 與熱膨脹係數、隨後處理中的加熱溫度及其類似物。在本 實施例中,在第三傳導層108之佈線長度中每隔1〇〇/xm形成 第二開口部分1U。然後,如圖4B所示,一内埋層123以填 滿第一開口部分107與第二開口部分lu的方式形成於絕緣 薄膜106之上表面上。抗蝕薄膜124形成於内埋層123之上表 面上,且該抗蝕薄膜124在形成第三傳導層1〇8的區域中藉 由現有的微影處理以預定圖案加以處理。 接著,參看圖5A,形成抗儀薄膜124之區域除外的内埋層 123與絕緣薄膜106可藉由現有的蝕刻處理來加以處理。藉 由移除抗蝕薄膜124與内埋層123來形成深度為^的佈線凹 槽125。此外,藉由蝕刻處理或其類似處理來移除曝露於第 一開口部分107與第二開口部分lu的擴散保護薄膜1〇5,進 而將第一傳導廣1 〇3與第二傳導層1 〇4曝露於第一開口部分 107 ’且類似地將下面的絕緣薄膜ι〇2曝露於第二開口部分 1U。在本實施例中,佈線凹槽125的深度t2被設定為(例 如)300 nm。接著,參看圖5B,障壁金屬126與第二金屬層 127形成於其中形成有第一開口部分1〇7、第二開口部分m 以及佈線凹槽125的絕緣薄膜1〇6之上表面上。障壁金屬126 由厚度約20 nm的Ta薄膜藉由濺鍍處理而形成。第二金屬層 91345.doc -14- 200428530 127由(例如)厚度約8〇 晶種薄膜與厚度約⑽〇打㈤的 u薄膜藉由私解電鑛處理或其類似處理而製成。
Ik後,如圖6Α所示,第二傳導層127與障壁金屬126藉由 ♦來加以研磨以曝露絕緣薄膜10 6,從而僅在佈線凹 槽125中形成具有障壁金屬126與第二金屬層127的第三傳 &層108。第二傳導層1〇8並不限制於上述材料,而可為包 a銅的任何傳導材料。應注意的是,在圖6a及隨後的圖式 中省略了 P早壁金屬! 26。接著,參看圖6B,以類似的處理形 成擴散保護薄膜1〇9與絕緣薄膜11〇,且若需要進一步形成 傳導層’進而形成多級互連。應注意的是,第二開口部分 111的距離L!與數目並不限制於上述實例,而可根據傳導層 的薄膜厚度、^ 口部分的尺寸、絕緣薄膜的材料與薄膜厚 度及其類似物而變化。同樣,佈線凹槽12〇、125的深度、、 k可根據絕緣薄膜的材料與薄膜厚度而變化。 在本實施例中,在形成於第三傳導層1〇8中的一對第一開 口部分107之間每隔1〇〇 形成第二開口部分lu。烯丙醚 树月曰被用作絕緣薄膜1 〇6。且cu被用作傳導層或上層(第三 傳導層108)與f層(第一與第二傳導層1〇3、1〇4)。第三傳導 層108在其兩個末端處藉由第一開口部分1〇7連接至下層佈 線103、104。應注意:Cu的揚氏模數與熱膨脹係數分別為 115 Gpa與17.7ppm/°C,而烯丙醚樹脂的揚氏模數與熱膨脹 係數分別為2.45 Gpa與66 ppm/°c。假定形成的傳導層1〇3、 104與108的佈線長度為(例如)1〇〇〇 μιη(1〇〇〇 之上傳導層 108舆1000 μχη之下傳導層1〇3、1〇4的重複組態)且由烯丙醚 91345.doc 15 200428530 樹脂製成的絕緣薄膜1()6形成於該等上下傳導層之間。若實 際作業溫度為約urn;,則上述楊氏模數與熱膨脹係數表明 佈線長度在每一個傳導層末端膨脹約8〇〇111^。換言之,在開 口邻刀107處,自下傳導層1〇3、1〇4以一方向施加約订❿ 的欠升y力,且類似地自上傳導層以相反方向施加約8〇〇 nm 的變形力。 鑒於130 nm的產生,由於開口部分、ui的直徑約為 2〇〇 rnn,所以分別自上與下傳導層以相反方向施加能將直 位在佈線方向麦形約4〇〇〇/0的力。因此,由於第一開口部分1 的底部與下方層傳導層103、1〇4藉由障壁金屬及其類似物而 不充分黏附地連接,所以易瞭解可發生斷路。若在第三傳導 層108中(例如)每隔1〇〇 μηι形成開口部分1〇7、丨u,則力使傳 導層103、104與108的每個末端部分變形約8〇 nm(意即直徑 的40%)。此意味著將該力抑制為等同於其中未形成第二開 口部分111狀況下的約1/1〇。若變形約為直徑的4〇%,則可 維持第一開口部分107處的連接。在本實施例中,吾人認為 10%等級或約100 μηι為界限且以小於此界限之距離^形成 苐一開口 为Π 1。若並未如相關技術中的設計形成第二開 口部分111,則將由於第三傳導層1〇8之佈線長度的變化而 引起連接部为變形的全部力施加至第一開口部分1 的連 接部分。然而,沿第三傳導層1 〇8在複數個第一開口部分丨〇7 之間形成複數個第二開口部分丨丨丨有助於分散由佈線長度 變化導致且待施加至第一開口部分1〇7的力,該等第二開口 部分對電連接無幫助。形成第一開口部分i〇7與第二開口部 91345.doc -16- 200428530 分ill的預定距離Ll並不限制於本實施例,且其可根據傳導 層的材料與薄膜厚度、肖σ部分的直徑以及絕緣薄膜的材 料與薄膜厚度而改變。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傳導層與第二傳導層藉由第—開口 部=電連接至第三傳導層’且對電連接無幫助的第二開 二部分沿第三傳導層以預定距離形成於複數個第—開口: =門目此’在隨後的製造步驟中歸因於熱膨脹或收縮 的弟二傳導層較長長度方向中之佈線長度的任何改變受到 分散’進而抑制第-開口部分的變形。因A,其防止,等 連接部分自形成於界定傳導層連接部分之第三傳導㈣兩 個末端部分處的第—開口部分底部㈣。因此,將改良生 產良率與佈線可靠性。 <第一實施例> 接著,下文將描述根據本發明之半導體裝置的第二實施 例的製造方法。應注意的是,與第__實施例中相同的:考 數字用於指示相同元件,且將不會對其進行描述,而在此 僅將對不同部分進行描述。圖7為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 半導體裝置的爵解橫截面圖。絕緣薄膜i 一表面上。複數個佈線凹請以預 絕緣薄膜102上表面上之部分處。第一傳導層103與第二傳 導層104以—預定距離交替形成於佈線凹槽m中。第一傳 第二傳導層1()4由(例如)Cu製成。擴散保護薄膜 1〇5以覆蓋第一傳導層103與第二傳導層1〇4的方式形成。由 具有低揚氏模數的烯丙鱗樹脂或其類似物製成的絕緣薄膜 91345.doc 17 200428530 _形成於擴散保言蔓薄媒105之上表面上。佈線凹槽i25形成 於絕緣薄膜H)6之上表面上。每個皆具有預定佈線長度L2 的第三傳導層108形成於佈線凹槽125中。擴散保護薄膜⑽ 與絕緣薄膜UG按順序形成於絕緣薄膜_之上表面上,而 在該絕緣薄膜1G6上形成了第三傳導層1()8。順便提及,第 三傳導層108可由(例如)Cu製成。具有佈線長度“之第三傳 導層⑽中的每一個藉由開口部分ιΐ2來使其—個末端電連 接至第一傳導層1〇3而另一個末端電連接至第二傳導層 104。藉由與第三傳導層1〇8相同的材料來填充開口部分 112。應注意的是,為簡化描述,裝置區域、裝置隔離區域 及其類似區域未圖示。 接著,下文將參看圖8與圖9描述製造根據本發明之半導 體裝置的方法。圖8與圖9展示了按順序說明製造根據本發 明之半導體裝置的主要步驟的圖解橫截面圖。如圖从所 不,絕緣薄膜102形成於半導體基板1〇1之上表面中界定預 疋1置區域的位置處。每個均具有約2〇〇 nm深度的複數個 佈線凹槽120藉由現有的微影處理、蝕刻處理及其類似處理 而彼此相距一栽定距離地形成於絕緣薄膜1〇2之上表面上 的傳導層形成區域處。1〇 nm厚的以薄膜在絕緣薄膜1〇2之 上表面上形成為障壁金屬,而佈線凹槽12〇形成於該絕緣薄 膜102上。80 nm厚的Cu晶種薄膜與700 nm厚的Cu薄膜在障 壁金屬121之上表面上形成為第一金屬層。隨後,第一金屬 層藉由CMP處理或其類似處理來加以研磨直至絕緣薄膜 102受曝露為止,且第一傳導層103與第二傳導層104形成於 91345.doc -18- 200428530 佈線凹槽120中。在本實施例中,儘管第一傳導層1〇3與第 二傳導層104由相同金屬層製成,但其亦可由不同金屬層製 成。應注意的是,障壁金屬並未圖示,而第一金屬層展示 為第一傳導層103與第二傳導層1〇4。 接著,如圖8B所示,為防止第一傳導層1〇3與第二傳導層 104擴散,而形成50 nm厚的Sic薄膜以充當擴散保護薄膜 1〇5。且形成了由具有低楊氏模數之稀_樹脂或其類似物 製成的絕緣薄膜106,其厚度約為6〇〇nm。根據此等薄膜的 材料來採用種合適的方法以形成擴散保護薄膜丨〇5與絕 緣薄膜106。應庄意的是,根據擴散保護薄膜丨與傳導層 103、104的材料可省略此等薄膜。隨後,開口部分112藉由 現有的微影處理與蝕刻處理而形成於第一傳導層ι〇3^第 傳‘層104中母一個之末端部分處的絕緣薄膜1 %中。此 時,擴散保護薄膜較佳留置在開口部分112的底部。
Ik後,如圖9A所不,内埋層以填滿開口部分丨12的方式形 成於絕緣薄膜1〇6之上表面上。且抗㈣膜藉由現有的微影 處理以預定圖案形成於内埋層之上表面上以曝露為第三傳 導層108形成#線凹槽125的區域。在圖式中省略了内埋層 二抗敍薄膜。接著,現有的㈣技術用於在未形成抗餘薄 :的區或處理内埋層與絕緣薄膜丨〇6。隨後,移除抗蝕薄膜 與内埋層以形成約3⑻nm深且具有預定長度^的佈線凹槽 ⑵此外’藉由餘職理或其類似處理移除曝露於開口部 刀112的擴散保護薄膜1〇5,進而曝露第一傳導層IQ)與第二 傳導層104。 一 91345.doc -19- 200428530 隨後,在圖犯中,厚度約2〇nm的Ta薄膜在形成開口部分 112與佈、線凹槽125的絕、緣薄膜1〇6上表面上形&為障壁金 屬。同樣形成一金屬層’其包括厚度約8〇n_Cu晶種薄膜 與厚度約_ _的Cu薄膜。藉由CMp處理或其類似處理來 執行研磨直至絕緣薄膜1G6受曝露為止,進而在佈線凹槽 125中形成每個均具有預定長度[2的第三傳導層⑽。第三 傳導層108的材料並不限於上文描述的那種,其可為包含以 的任何其它傳導材料。纟圖式中,省略了障壁金屬,且第 三傳導層1〇8僅表示為第二金屬層。然後,與上文所述相同 之處理來形成擴散保護薄膜1〇9與絕緣薄膜1〇9。必要時, 進-步形成傳導層及其類似物以完成如圖7所示的多層佈 線0 第二傳導層1〇8的預定佈線長 第二傳導層108中之每一個在 在圖7所示的本實施例中, 度La設定為(例如)約1〇〇 。 兩個末端處具有-對開口部分112。該等開口部分中之一個 與第-傳導層1G3進行電連接,而另_個 下面的第一及第二傳導層103 等傳導層皆由Cu製成。此時, 分別為 115 Gpa與 17.7 ppm/t:, 導層晴行電連接。在此組態中,第—傳導層 個末端處電連接至不同的第三傳導層1()8,而第二傳導層 104在其兩個末端處電連接至不同的第三傳導層⑽。可^ 複該組態。應注意的是烯丙醚樹脂用作絕緣薄㈣6,在絕 緣薄膜106中形成開σ部分112以用於在第三傳導層108與 、104之間建立連接,其中此 CU的揚氏模數與熱膨脹係數 而稀丙峻樹脂的揚氏模數與 91345.doc -20- 200428530 熱膨脹係數分別為2.45 Gpa與66 ppm/°C。舉例而言,假定 傳導層103、104與108的佈線長度l2為約1000 μιη(100() μηι 長的上傳導層與1000 μιη長的下傳導層之重複組態)且由烯 丙樹脂製成的絕緣薄膜1 〇6形成於上傳導層與下傳導層 之間。若半導體裝置實際作業溫度為約1〇(rc,則上述揚氏 杈數與熱膨脹係數表明傳導層的末端部分在每個末端膨脹 約800 nm。換言之,自下傳導層1〇3、1〇4施加力至開口部 分112以在一個方向變形8〇〇 nm且自上傳導層1〇8施加力以 在相反方向變形800 nm。 鑒於130 nm的產生,由於開口部分112的直徑為約2〇〇 nm,所以自上下傳導層以相反方向施加能將直徑在佈線之 佈線長度方向變形約400%的力。因此,由於開口部分112 與在其底部部分處之下面的傳導層1〇3、1〇4藉由障壁金屬 而不充分黏附地連接,所以易瞭解可發生斷路。在第三佈 線傳導層108的佈線長度L設定為(例如)1〇〇 μιη的狀況下, 待施加至傳導層每個末端的變形力僅為約8〇 nm(意即直徑 的40%),進而將力減小至佈線長度等同於1〇〇〇 一爪狀況下的 約1/1〇。若變形為直徑的約4〇%,則可維持開口部分處 的連接。在本發明的本實施例中,吾人認為丨〇%等級或約 100 μχη為界限,以使得所形成的第三傳導層1〇8之佈線長度 L2等同於或小於此界限。若與相關技術中之設計類似地藉 由在長傳導層兩末端處的開口部分進行電連接,則將歸因 於傳導層熱膨脹而使連接部分變形的全部力將施加至開口 部分,進而增加剝落連接部分的可能性。反之,在即使第 91345.doc -21 - 200428530 三傳導層108的傳導層可熱膨脹或收縮仍以維持開口部分 處之連接的方式形成每個皆具有預定佈線長度L2之第三= 導層108的情況下’可減小由佈線長度的熱膨脹或收縮而導 致的施加至開口部分的力。 應注意的是,第三傳導層108的佈線長度L2不限制於本實 施例,而其可根據傳導層的材料與厚度、開口部分的直徑 以及絕緣薄膜的材料與薄膜厚度而變化。若第—傳導層1 = =第二傳導層104由與第三傳導層1〇8相同的材料製成,則 第:傳導層103與第二傳導層1G4的佈線長度較佳大致等同 於第三傳導層⑽的佈線長度L2。此外,若由以上述相同方 式形成第-傳導層103與第二傳導層1〇4之傳導層的材料的 揚氏模數與熱膨脹絲來計算佈線長度,貝1可進一步減少 自下層電極施加的力。 在本發明的本實施射,藉由將第三料層的佈線限定 為預定長度’來抑制歸因於由熱膨脹或收縮導致佈線長度 沿較長長度方向變化的連接部分剝^,進而防止開口部= 變形且維持電連接。因Λ,可顯著改良半導體裝置的生產 良率與佈線可靠性。 應注意的是’本發明不應僅限舍丨於 ^ Γ ^於上述的貫施例。舉例 而吕’在第一實施例中,形成於楚 „g ^ . 办成於弟一開口部分之間的第二 開口部分的距離可根據傳導声 佩得令層的;度、開口部分的直徑及 其類似物而改變。另一方面,在第-每 牡弟一 η ^例中,第三傳導 層的佈線長度可根據傳導層的厚产 曰^予度以及、纟巴緣薄膜的材料而 改變。同樣應當瞭解,可在X值雜士& α j在不偏離本發明範疇之情況下進 91345.doc -22- 200428530 行各種其它改變與修改。 【圖式簡單說明】 圖1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半導體裝置之一部分的 圖解橫截面圖; 圖2A為按順序說明製造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半導體 裝置的主要步驟的圖解橫截面圖,且圖2B為按順序說明製 造根據本發明第—實施例之半導體裝置的主要步驟的圖解 橫截面圖; 图為备順序就明製造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半導體 裝置的主要步驟的圖解橫截面圖,且圖3B為按順序說明製 造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半導體裝置的主要步驟的圖解 橫截面圖; 圖4A為按順序說明製造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半導體 裝置的主要步驟的圖解橫截面圖,且圖犯為按順序說明製 造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半導體裝置的主要步驟的圖解 橫截面圖; _圖5A為按順序說明製造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半導體 衣置的主要步酶的圖解橫截面圖,且圖π為按順序說明製 康本I曰月第一實施例之半導體裝置的主要步驟的圖解 橫截面圖; _回、為&順序說明製造根據本發明第-實施例之半導體 要步驟的圖解橫戴面圖,且圖6b為按順序說明製 造根據本發明證 ^ 月第一貝^例之半導體裝置的主要步驟的圖解 9i345.doc -23- 200428530 圖7為根據本發明 圖解橫截面圖; 第二實施例之半導體裝置之一部分的 脖圖8 A為按順序說明製造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半導體 裝置的主要步驟的圖解橫截面圖,且圖8B為按順序說明製 仏根據本發明第二實關之半導體裝置的主要步 橫截面圖,· 圖9入為按順序說明製造根據本發明之半導體裝置的主要 步驟的圖解橫截面圖’且圖9B為按順序說明製造根據本發 明第一實施例之半導體裝置的主要步驟的圖解橫截面圖; _為相關技術中半導體裝置之一部分的圖解橫截面· 圖;以及 圖11為相關技術中半導體裝置之—部分的圖解橫截面 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基板 2, 6, 10 絕緣薄膜 3 第一傳導層 4 #二傳導層 5, 9 擴散保護薄膜 7 開口部分 8 第三傳導層 20 電隔離傳導層 101 基板 102, 110 絕緣薄膜 91345.doc -24- 200428530 103 第一傳導層 104 第二傳導層 105, 109 擴散保護薄膜 106 絕緣薄膜 107 第一開口部分 108 第三傳導層 111 第二開口部分 112 開口部分 120, 125 佈線凹槽 121, 126 障壁金屬 122 第一金屬層 123 内埋層 124 抗蝕薄膜 127 第二金屬層 91345.doc -25-

Claims (1)

  1. 200428530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半導體裝置,其包括: 一基板; 一形成於該基板上之第一傳導層; 一第二傳導層,其形成於該基板上且與該第一傳導層 相距一預定距離; 一絕緣薄膜,其形成於該第一傳導層與該第二傳導層 之上表面上,且具有用以曝露該第一傳導層或該第二傳 $層中任一個的複數個第一開口部分以及既不曝露該第 一傳導層也不曝露該第二傳導層的一個或多個第二開口 部分;以及 一第三傳導層,其以填滿該等第一開口部分及該等第 開口。卩刀的方式形成於該絕緣薄膜之一上表面上,以 用於藉由該等第一開口部分來在該第一傳導層與該第二 傳導層之間進行電連接; 其中’該等第二開口部分沿該第三傳導層形成於一對 遠荨第一開口部分之間。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員之半導體裝置,其中該等第二開口 4刀以一預定距離形成於該等第一開口部分之間。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該第三傳導層 由一包含銅的傳導材料製成。 4· 一種半導體裝置,其包括: 一基板; 一形成於該基板上之第一傳導層; 91345.doc 200428530 -第二傳導層,其形成於該基板上且與該第 導層 相距一預定距離; 曰 -絕緣薄膜,其形成於該第一傳導層與該第二傳導層 2上表面上,且具有用以曝露該第一傳導層之一個末端 或/第_傳$層之一個末端部分的複數個開口部 -弟三傳導層’其以填滿該等開口部分的方式形成於 :、巴緣薄膜之-上表面上以用於在該第一傳導層與該第 一傳導層之間進行電連接,· —其中:該第三傳導層具有一預定佈線長度從而即使該 弟二傳導層之長度由於熱膨脹或收縮而沿較長長度方向 改變仍維持該連接,且具有藉由該等開口部分在該第三 傳導層之兩末端處在該第—傳導層與該第二 的該電連接。 3 5.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半導體裝置,其中該第三傳導層 由一包含鋼的傳導材料製成。 曰
    一種製造—半導體裝置的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驟: 在一基板j£形成一第一傳導層; 在6亥基板上與該第-傳導層相距-預定距離形成一第 二傳導層; 风弟 在該第-傳導層與該第二傳導層之上表面 緣薄膜; & 在該絕緣薄膜中形成用以曝露㈣―傳 傳導層中任-個的複數個第—開α部分與既不曝 91345.doc -2- 200428530 傳層也不曝露該第二傳導層的複數個第二開口部 分;以及 在該絕緣薄膜之一上表面上以填滿該等第一開口部分 與,第二開口部分的方式形成_第三傳導層,以用於在 忒第一傳導層與該第二傳導層之間藉由該等開口部分來 進行電連接; μ其中’該第二開口部分沿該第三傳導層形成於-對該 寺弟一開口部分之間。 —種製造-半導體裝置的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驟: 在一基板上形成一第一傳導層; 在4基板上與该等第一傳導層相距一預定距離形成— 第二傳導層; 在該等第一傳導層盘該笨笸-难曾 守增/、茨寻弟一傳導層之上表面上形成 一絕緣薄膜; 以曝露該第一傳導層之一個末 一個末端部分中任一個的複數 在該絕緣薄膜中形成用 端部分或該第二傳導層之 個開口部分;以及 在該絕緣薄膜一 第一傳導層发該第 三傳導層; 上表面上以填滿該等開口部分且與該 二傳導層崎f連接时切成一第 #篦n ® 、“、—預定佈線長度從而即使堯 4弟二傳V層之該長度由於熱膨脹或收 方向改變仍維持該連接,且具 ^長長J 楚-n昆 精由"亥寻開口部分在該 弟二傳V層之兩末端處在該第一 之間的該電連接。 “層與该弟二傳導層 91345.doc
TW093110569A 2003-04-16 2004-04-15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TWI243426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111437A JP3858849B2 (ja) 2003-04-16 2003-04-16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428530A true TW200428530A (en) 2004-12-16
TWI243426B TWI243426B (en) 2005-11-11

Family

ID=33471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3110569A TWI243426B (en) 2003-04-16 2004-04-15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279791B2 (zh)
JP (1) JP3858849B2 (zh)
KR (1) KR20040090482A (zh)
TW (1) TWI2434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81789B2 (en) * 2008-11-14 2011-07-19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Feature patterning methods and structures thereof
US9801277B1 (en) 2013-08-27 2017-10-24 Flextronics Ap, Llc Bellows interconnect
US10466118B1 (en) 2015-08-28 2019-11-05 Multek Technologies, Ltd. Stretchable flexible durable pressure sensor
US10881001B2 (en) * 2017-03-02 2020-12-29 Flex Ltd. Micro conductive thread interconnect component to make an interconnect between conductive threads in fabrics to PCB, FPC, and rigid-flex circuits
US10426029B1 (en) 2018-01-18 2019-09-24 Flex Ltd. Micro-pad array to thread flexible attachment
US10687421B1 (en) 2018-04-04 2020-06-16 Flex Ltd. Fabric with woven wire braid
US10575381B1 (en) 2018-06-01 2020-02-25 Flex Ltd.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on smart textile and interconnect method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56082A (ja) * 1996-08-07 1998-02-2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半導体集積回路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495442B1 (en) * 2000-10-18 2002-12-17 Magic Corporation Post passivation interconnection schemes on top of the IC chips
JP3790469B2 (ja) * 2001-12-21 2006-06-28 富士通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243426B (en) 2005-11-11
US7279791B2 (en) 2007-10-09
US20040256725A1 (en) 2004-12-23
JP2004319745A (ja) 2004-11-11
JP3858849B2 (ja) 2006-12-20
KR20040090482A (ko) 2004-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47408B (en) Stable metal structure with tungsten plug
TWI293473B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TWI222170B (en) Interconnect structures containing stress adjustment cap layer
TW541657B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its fabrication method
TW591747B (en) Method of fabricat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JP4224434B2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1036109A (en) Method for forming thin film resistor and terminal bond pad simultaneously
TW201025501A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rough-silicon-via and through-silicon-via structure
US7119008B2 (en) Integrating metal layers with ultra low-K dielectrics
TW554478B (en) Structure for connecting interconnect line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TW200540962A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TWI263304B (en) Interconnection structure for IC metallization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TWI236097B (en) Integrated circuit capacitor structure
TW200910431A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H0846046A (ja) 金属リード線の信頼性を高める方法及び半導体装置
TW409316B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with multilayer interconnectio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I344685B (en) An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 and a process for forming the same
TW200428530A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TWI253143B (en) Method for forming metal wiring in semiconductor device
US20070023912A1 (en) Integrating metal with ultra low-k-dielectrics
TW200403801A (en) Reinforced bond-pad sub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TWI534876B (zh) 半導體結構製造方法
JP2021044347A (ja) 半導体装置
US20220199531A1 (en) Memory devic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JP2003110108A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