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419212A - Optical lens assembly - Google Patents

Optical lens assembly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419212A
TW200419212A TW092135190A TW92135190A TW200419212A TW 200419212 A TW200419212 A TW 200419212A TW 092135190 A TW092135190 A TW 092135190A TW 92135190 A TW92135190 A TW 92135190A TW 200419212 A TW200419212 A TW 20041921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lens group
optical
optical axis
group elem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21351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Bernardus Hendrikus Wilhelmus Hendriks
As Marco Andreas Jacobus Van
Gaal Fransiscus Marinus Andrea Maria Van
Der Vleuten Cornelius Antonius Nicolaas Maria Van
Original Assignee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filed Critical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ublication of TW2004192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419212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22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optical heads, e.g. assembl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35Means for guiding the beam from the source to the record carrier or from the record carrier to the detector
    • G11B7/1372Lenses
    • G11B7/1374Objective len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Lenses (AREA)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 Optical Head (AREA)

Description

200419212 玖、發明說明: 【考Λ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光學透鏡組合,其具特殊性而非唯一 性地適用於光掃描裝置以掃描光記錄載體,並關於組裝透 鏡元件的方法。 圖6 _示用做光學裝置中物鏡之既知光學透鏡組合之組 構’其含第一透鏡組元件(200)及第二透鏡組元件(202)。第 一透鏡組元件(2〇〇)含一相當大透鏡(2〇8)及外凸緣(21〇)。第 二透鏡組元件(202)含一較小透鏡(204)及環狀突出部(206) 以介合第一元件之外凸緣(2 10)。 【先前技術】 美國專利申請書第2002/0036839 Α1號載一光學系統,此 系統有一含兩個互相排列一致之光學透鏡的物鏡。第一及 第二透鏡各具有一致之外部條件,以助第一及第二兩透鏡 在組裝時的校準。 取近開發出一種光記錄載體,稱為”小型因子光學(SFF〇) 盤,其直徑可達三公分。SFF0盤採用藍雷射之具四百零五 奈米波長,可容納十億位元組之資料。其小巧尺寸可容一 SFFO驅動器(例如4.6x3.4x〇75 cm3)納入攜行式電子裝置, 诸如數位照像機、機動電話、個人資料助理器以及攜行式 網際網路裝置等。不過,此種小型化導致該等掃描裝置之 設計、結構及製造方面的技術性問題。 此技術性問題之一涉及用於藍雷射SFF〇掃描裝置内之 二元件物鏡組件之裝配。一透鏡元件可具二毫米以下直徑 89593 -6 - 200419212 之入射光瞳,而另一透鏡元件或具一毫米以下直徑之入射 光瞳,如此即造成產程期間處理與操控上的困難。在此等 產製過程中,最好不要觸摸或具透鏡塗料之物鏡面,且將 兩物鏡互相確切調準、取距與角度。 在二元件透鏡组合小型化以生產—SFF0物鏡期間,經發 現較小的透鏡元件小至難以操控,尤其在處理期間應:傳 播至透鏡時,由於透鏡變形而導致討厭的雙折射效應。 【發明内容】 ^ 本發明之目的在㈣供—種小型化光學透鏡組合,其可 有效而準確地裝配,同時降低討厭的所裝配組件中之雙 射。 又 依據本發明之一端,提供一種光學透鏡组,其含: a)具有第一光轴之第一透鏡組元件,其含之第:透鏡且 有第-曲線之透鏡面有第一直徑之第—入射光瞳,並中該 第-透鏡組元件具有垂直於該第一光轴方向之第—寬度了 及
广具有第二光軸之第二透鏡組元件,其含之第二透鏡且 :弟二曲線之透鏡面有不同之第二直徑之第二入射光曈, 舉二直徑小於第—直徑,該第二透鏡組元件具有血第 車由垂直方向之内部分與外部分,該内部分含第二透鏡,A 中第一及第二兩透鏡组㈣適於構成含I及第二透鏡之 透鏡組合; 其特徵在於該外部分以垂直於第— 如、卜、、 世直万、弟一先軸方向延伸至第二 見度’第二寬度大於第一寬度。 89593 -7- 、:达叙、、且兀件之外邵分利於在裝配過程中操控該第二 挟兄、、且兀件’ i降低處理期間對第二組合中透鏡應力之傳 你 彡知元件固由於有-較大直徑透鏡,而在先前技 :配置為較大或相等寬度之元件,但在本發明中第二透 ^件經配置而具有較大寬度之外部分,以提供上述之諸 優點。 a:較佳具體實例中,第二透鏡組元件外部分之可移除 刀可在裝置過程後拆卸,以減小光學透鏡組合成品之尺 寸。 依據本發明《另_ $,提供用做光學透鏡組合之透鏡元 :處理《万法,m透鏡元件含一内部分及一外部分,該内 部分具有—曲透鏡面,外部分含—可移除部分,該方法包 含之步驟為: )施加處理力於該可移除部分以處理該組合元件;及 b)在完成該透鏡組合前移去該可移除部分。 文此知棱供一種改良處理透鏡元件的方法,特別是完成 圪知兀件裝配哥處理過程中透鏡元件的操控,例如在塗覆 過程或裝配過程期間以可移除部分拾取或握持透鏡元件。 此端並非限於含兩透鏡元件之透鏡組合,而亦可用於改善 早一元件透鏡組合中元件之處理。 本發明之其它各端皆列示於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諸項 中且本發明之諸特徵及優點皆將明顯呈現以下本發明較 佳具體實例的說明中,該等說明僅係以範例方式提出並參 考所附圖式而說明者。 89593 200419212 【實施方式J _ 圖1顯示本發明具體實例之光學掃描裝置的略圖,此裝置 用以掃描光盤。光盤(1)含一透明層(2),其一側至少配置一 資訊層(3)。以多層光盤為例,二或更多資訊層配置於透明 層(2)後面之盤内不同深度處。背向透明層之資訊層的一側 由保護層(4)保護免受環境影響。面向裝置之透明層的一側 係盤入射面(5)。透明層(2)作用為光盤基板以提供支承資訊 層。此外,透明層(2)可具保護資訊層⑺,以#層光盤為例 之最上層的唯一保護功能。同時機械性支承由一層提供於 資,層另—側上,例如由保護層⑷或由另—資訊層及連接 至最上資訊層之透明層提供。 、可以大致平行、同心或螺旋軌遒配置之光學偵測性 標記的方式儲存於光盤之資訊層(3)中,圖丨並未顯示。標記 可屬任何光讀出方式,例如,具有反射係數之凹陷或區域, 或與其附近磁化方向不同或此等方式之組合。 光學掃描裝置含有一發光源⑹,例如一半 之射束⑺,其具預定之波長,例如彻奈米者。射; =杏(8)例如—半透明板者將光反射向透鏡系統。此透鏡 於2含—準直透鏡⑼,—光學透鏡組合⑽及-聚光透 先學透鏡組合⑽含有附裝於第二透鏡組元件(13) ^弟~透鏡組元件(12) 〇弁 子攻釦組合GW具有光軸 先子透鏡組合⑽具體實例將於下文中詳細說明。 Μ - 將散發射束⑺轉換成準直射束⑽。第-透 兄、7" (12)中—透鏡將沿光軸(14)存在之準直射束(_ 89593 200419212 換成具有中間數值孔徑(ΝΑ)之收斂光束(16),並入射至第 二透鏡組元件(13)上。第二透鏡組元件(13)中一透鏡將入射 光束(16)轉換成具有相當高孔徑之聚集光束(17)(在本具體 實例中為0.85),此聚集光束即成為資訊層(3)上的光點(丨8)。 由資訊層(3)所反射之聚集束(丨7)之光形成散發反射之光 束(19),而返回該前進聚集束(17)的光徑上。該光學透鏡組 合(ίο)的兩透鏡組元件之諸透鏡將該反射束(19)先轉換成 散發較少之光束(20),然後再轉換成大致準直之反射束 (21),且該光束分裂器(8)以將至少部分反射束(21)透射至聚 光透鏡(11),而將前進及反射兩光束分隔。 聚光透鏡將入射光束轉換成聚集反射光束(22)於偵測系 統(23)上聚焦。偵測系統捕獲輻射光後將之轉換成電性信 號。此等信號之-為資訊信號(24),其值代表自資訊層(3) 所讀出的資訊,另-信號為聚焦錯誤信號(25),其值表示在 光點⑽與資訊層(3)兩者間轴向之高度差,又另_戶號為 循軌錯誤信號(26),其表示所掃描之資訊層(3)中自財心 之偏離。 圖2a,2b,3及4顯不透鏡組合過程各不同階段之透鏡组 几件。現請參_2a,第-透鏡组元件⑼)含透鏡(Μ),直 =曲透鏡表面(取第—面。第—透鏡㈣(3g)並具光轴 ),透鏡(31)即以此却為中心。透鏡叫具有曲透鏡面 )與該透鏡第二面(34)間之厚度⑽,此厚度係循第一光 。透綱具有第—直徑⑼之入射光瞳,其 具骨豆貫例中小於二毫米。在裝配前及第—透鏡组元件 89593 -10- 200419212 (30)自塑料模製之後,該透鏡之一面或兩面以一或多層抗反 射塗料塗覆。第二面(34)含有一圍繞光軸(33)為中心之環狀 突部(35)。此環狀突部(35)有一圓筒式調整參考表面(36), 與第一光軸(3 3)平行且同心,並有一平距參考表面(37),在 自第二面(34)特定距離處垂直於第一光軸(33)。第一透鏡組 兀件於其外圍呈圓形,以截面垂直於光軸(33),該元件並具 有以垂直於第一光軸(33)方向所取得之既定第一厚度(39)。 現請參考圖2b,第二透鏡組元件(40)具有第二光軸(42) 及第一面,其中央為具曲透鏡面(46)且以第二光軸為中心之 透鏡(44)。透鏡(44)之入射光瞳具第二直徑(48),其較第一 直位(41)為小,在本具體實例中小於一毫米。第二直徑較第 一直徑至少要小百分之二十,通常以小百分之五十為宜。 在裝配前及第二透鏡組元件(4〇)自塑料模製之後,該透鏡之 一面或兩面以一或多層抗反射塗料塗覆。 在第二透鏡組元件(4〇)之曲透鏡表面(46)與第二平面(5 i) 間凡件<透鏡(44)具有一厚度(50),此厚度(50)係沿光軸(42) 而取得。第二透鏡組元件(4〇)之透鏡(44)厚度(5〇)除以第二 直徑(48)之比率,為確保透鏡(44)夠硬不變形以免處理時導 致雙折射起見,應大於(〇 5)而以大於(〇·75)為宜。第一透鏡 組兀件之透鏡厚度(38)大於第二透鏡組元件之透鏡厚度 (50)。第一透鏡組元件之透鏡(31)厚度至少要大百分之十而 以大百分之二十五為宜。第二透鏡組元件(4〇)於外圍呈圓 形’以截面(未顯示)垂直於光軸(42),該元件並具有以垂直 於第二光軸(42)方向所取得之一定第二厚度(52)。第二厚度 89593 -11 - 200419212 (52)大於第一厚度(39)。
第二透鏡組元件(40)具有外部分(54)及内部分(56),該内 部分(5 6)含透鏡(44)。内部分(54)之寬度與第一透鏡組元件 (3 0)之寬度相等。第二透鏡組元件(40)之第一面含有以第二 光轴(42)為中心之環狀通道(59),此環狀通道(5 9)在環狀通 道底面與第二透鏡組元件之第二面(5 1)間,於平行第二光軸 (42)方向構成一減厚度(5 8)之區域。該環狀通道(59)有一内 參考表面(60)與第二光軸(42)平行,位於距第二光軸(42)之 一定徑向距離處。 第二透鏡組元件(40)之外部分(54)具有一可移除之環狀 邵分(62)(如圖3所示),其含一外邵環狀凸緣(64)。此環狀凸 緣(64)具一定厚度(66),該厚度係以與第二光轴(42)平行方 向取得。
現請參考圖3,在組裝過程中,第一透鏡組元件(30)附接 至第二透鏡組元件(40)。組裝前將可紫外線硬化之黏材(未 顯示)塗敷於調準表面(36)與内表面(60)之間,以及間隔表 面(37)與底表面(59)之間。此等元件以一微米之内容限的高 精準度組裝,以使第一光軸(33)與第二光軸(42)互相循光學 透鏡組合光軸(68)排列一致,此等透鏡以兩階段準確軸向分 隔互相不可偏斜。在第一階段中,利用參考表面以供先期 定位。於第一階段期間,調準表面(3 6)與内表面(6 0)以充分 接觸點處至少近乎接觸介配,以防止一元件對他元件之嚴 重橫向位移。此項介配確保第一及第二兩光軸(33,42)至少 互相接近正確徑向一致。此外,間隔表面(37)與底表面(59) 89593 -12- 200419212 的一部分鄰接-。如此確保分別達成第一和第二透鏡組元件 之透鏡(31,44)兩者間循光軸(68)之至少近似正確之間隔。 在第二定位階段中,利用一干涉儀進行定中心,軸向間 隔及偏斜矯正之操控程序,以將元件(3〇, 4〇)分別定位,黏 料係以施加紫外線而硬化。第—透鏡組元件⑽)即如此附接 至第二透鏡組元件(40),而構成光學透鏡組合。環狀凸緣句 之厚度(66)大於循透鏡架之光軸(68)之厚度(7〇),該透鏡架 含第一透鏡組元件(30)之透鏡及第二透鏡組元件(4〇)之透 鏡。該環狀凸緣(64)之較大厚度(66)能以凸緣(64)在組裝過 程處理期間保護該組合之光學表面。在組裝期間,並未分 剎觸及透鏡(3 1,44)之曲表面。在塗敷和組裝期間,利用諸 如真工鑷子處理並操控第一透鏡組元件(3〇),且利用真空操 控器施加處理力於可移除部分(62)以處理並操控第二透鏡 、、且兀件(40) ’真空操控器以接觸可移除部分之正面或背面而 夾緊第二透鏡組元件並施加真空力,更會將可移除部分(62) 之面或3面與組合座接觸,施加於可移除部分向上之力 以握持該透鏡組元件之重量。 、組裝程序之後,即將外部分(54)之可移除部分(62)沿平行 方、光軸(68)之分割線(72)自第二透鏡組元件(4〇)中拆除。分 隔、泉(72)位於銥狀通道内自光軸(68)之徑向處。拆除可利用 刀叩刀刀或以壓力折斷行之。請注意,減厚度(58)區乃為利 於分到線拆除而設計。該區(58)之厚度宜在五百微米以下。 在以折斷拆除情形下,該厚度宜在五十至―百微米之間。 現印參考圖4,循分割線(72)拆除可移除部分(62)之後, 89593 -13- 200419212 即產生了光學透鏡組合(74),以及拆下之第二透鏡組元件之 外邵分(54)的環狀可移除部分(62)。縱使拆除該可移除部分 (62)之後,第二透鏡組元件(4〇)的其餘部分仍比第一透鏡組 元件(30)具較大寬度。 圖5頭不本發明光學透鏡組合之另一具體實例。此具體會 例之特徵與前一具體實例類似皆附有類似數字但增加 (100) °此等特徵及所採組裝程序應亦適用於此一實例。 在本具體實例中,第二透鏡組元件(140)並無可移除部 为。此第二透鏡組元件(140)有一外部分(154),其於垂直透 鏡組合光軸(168)方向之寬度大於第一透鏡元件之寬度。該 外邵分(154)含有以光軸(168)為中心之環狀突出部(176)。此 哭出邵(176)有一與光軸〇68)平行之筒形内部參考表面 (177)及與光軸(168)垂直之一上表面(17 9)。該外部分(154) 有以平行於光軸(168)所取得之厚度(183),此厚度係於平坦 第二面(151)與上表面(179)兩者之間。此厚度(183)大於内部 分(156)以平行光軸(168)所取之最小厚度(丨84)。 在塗敷及組裝程序期間,利用真空鑷子處理及操控該第 一透鏡組元件(130),並利用真空操控器觸及外部(154)之正 面或背面及施加真空力,而對該外部分施加處理力以處理 並操控第二透鏡組元件(140),此外尚有另一範例,將外部 分(154)之正面或背面與組合座接觸,以對外部分(15句施加 向上之力而握持透鏡組元件之重量。外部分(15句至透鏡 (144)之距離及外部分(154)之厚度(1 83)大於最小厚度(184) 之特點,有助於在第二透鏡組元件(140)於塗敷及組裝程序 89593 -14- 200419212 等處理期間’將透鏡(144)中應力傳播和衍生之雙折射效應 降至最低。 ‘ 第-元件(130)有一以光軸(168)為中心之環狀突出部 (135)。此大出部(135)有-與光軸(168)平行之外部調整表面 (180)。在該光學透鏡組合裝配程序期間,内部表面(μ) 與調整表面(180)介配,以確保第一和第二兩光轴⑴3,⑷) 分別相互定置一致之中心。同時在裝配過程期間,突出部 (135)末端上之間隔參考表面(181)與第二透鏡組元件接近 透鏡曲表面⑽)之平坦環狀表面(182)的—部分鄭接。此等 表面之鄭接確保第—和第二透鏡組元件之透鏡⑽,⑷) 間沿光軸(168)的正確徑向間隔。 與前述具體眘例類似古+ » ,.. 、- 式在内部表面(177)與調整表面 (_間以及第二間隔(181)與環狀表面(182)部分間塗敷紫 外線硬化性黏料。於利用干涉儀完成兩階段定位程序,包 括定中心和徑向間隔及偏斜墙正操控程序之後,即施加紫 外線硬化該硬化性黏料,以使第一透鏡组元件⑽)黏固至 第二透鏡組元件(140)而構成光學透鏡組合。 在l Λ例中’第—透鏡组元件之外部分固未含可移 =:二但第二透鏡组元件上外部分⑴4)之特大 更^地處理並操㈣項鏡組Μ,並能在第 «間處理時,減少透鏡⑽)中應力之 傳播及所衍生之雙折射效應。 上述诸具體實例當屬本發 亦屬意料中者。 …粑例,另外其它具體實例 89593 -15 - 200419212 、在本發明乏-諸具體實例中,第二透鏡組元件有一外部 分’其寬度大於第-透鏡組元件之寬度。一般而言,該外 部分之寬度最好比第-組元件至少大百分之五。在該外部 分:可移除部分的情形了,該部分之寬度則宜比第一組元 件寬度至少大百分之十。 在本發明之另-具體實例中,認為除第二透鏡組元件具 有外部分之可移除部分外,第—透鏡組元件亦可含有一類 似可移除部分’以改善裝配過程期間第—透鏡組元件之處 取配過私後,第一及第二透鏡组元件之可移除部分可 皆予以拆除。 在本發明又-具體實例中,外部分非屬環狀凸緣形式。 不同形狀之外部分當屬意料中事’以利第二透鏡組元件之 處理及/或減少應力傳播及/或達成光學透鏡組合之保護。因 此’在上述具體實例中,該外部分之寬度固在垂直於光轴 向皆大於第一透鏡組元件之最大寬度,但在其它具 岐貫例中,㈣外部分未全部延伸而環繞第二透鏡組元件 之周邊時,第二透鏡組元件之最小寬度可在垂直於光轴各 万向小於第-透鏡組元件之寬度。再者,第—透鏡组元件 亦可含—僅延伸至其—邊之外部分,而使第二㈣組元件 〈最大寬度可於垂直於光軸之各方向小於第一透鏡组元件 〈最大寬度。不過,在本發明此一具體實例中,第二透鏡 =元件之外部分所具最大寬度在垂直於妹之^向大於 第一透鏡組元件之最小寬度。 在以上各具體實例中’採用_種兩階段相對定位程序, 89593 -16- 200419212 以確保兩透鏡組元件之正確相對_定位, ^ 为—程序中,可 僅I施一階段定位’♦諸如,僅採如所說明 >> N r 、 >亏表面的鄰 接以提供正確定位,在此例中定位即不需用干涉儀。 在以上具體實例中,第一透鏡組元 ;; 件,兩者同屬模塑射出成形之—體組件,例如,環缔煙丑 聚合物(COC),諸如Zeonex、PMMA聚合物。此等透鏡: -可由玻璃製成,另一透鏡則由塑膠製成,或兩透鏡:: 破瑪製成。'在透鏡為玻璃製的情形下,通常不宜將含透鏡 《整個透鏡組元件全部由玻璃所構成。在此例中,玻璃2 :黏接至可能由塑膠所製之透鏡组元件的其餘位置。在一 乾例中’至少第-透鏡组元件之透鏡由玻璃構成,此透鏡 黏於管狀組件内以提供第一透鏡組元件。 比在以上具體實例中,第一透鏡組元件及第二透鏡組元件 S具有平凸式透鏡。不過,亦可採用其它形式透鏡,例如, 凸凸式、平凹式或凸凹式等。 在本發明諸具ft實财,第二透鏡組元件外部分之可移 除部分係沿該外部分環狀通道中分割線以切割或折斷方式 拆除。預期可移除部分所在之外部分位置可能並非通道特 r而可能含-或多個將可移除部分連接至纟它部位之條 :而且此可移除邵分並不限於環狀,而可依據該光學透 釦組合之處理及保護需求而屬其它形式。 、不口而俞,有關任一具體實例所說明之特徵可單獨採用 ,Λ斤t /、L特欲合併採用,亦可與任何其它具體實例之 或夕個特欲合併採用或與任何其它具體實例之組合合併 89593 -17- 200419212 採用。此外’未說明之等同組合及修改組合,其未出本發 明之範圍且由所附中請專利範園界所定者亦得採用之。 【圖式簡單說明】 圖1顯示本發明具體實例之含光學透鏡組之光學掃描裝 置的略圖; 圖2a顯示本發明具體實例之第—透鏡組元件組裝前之切 面圖, 圖2b顯示本發明具體實例之第二透鏡組元件組裝前之切 面圖; 圖3顯示由圖仏及孔中所示元件構成之光學透鏡組合之 切面圖; 圖4顯示拆除可移除部分後之圖3中光學透鏡組合之切面 圖; 圖5頜不本發明另一光學透鏡組合之具體實例的切面 圖;以及 圖6顯示先前技術之光學透鏡組合的切面圖。 【圖式代表符號說明】 1 光盤 2 透明層 3 資訊層 4 保護層 5 盤入射面 6 光源 7 光束 89593 -18 - 200419212 8 射一束分裂器 9 準直透鏡 10 光學透鏡組合 11 聚光透鏡 12 第一透鏡組元件 13 第二透鏡組元件 14 光軸 15 準直光束 16,17 聚集光束 18 光點 19 反射束 20 散發較少光束 21 準直反射束 22 聚集反射束 23 偵測系統 24 資訊信號 25 聚焦錯誤信號 26 循軌錯誤信號 30 第一透鏡組元件 31 透鏡 32 曲透鏡面 33 第一光軸 34 第二面 35 環狀突部 89593 -19- 200419212 36, 37 參一考表面 38 厚度 39 第一寬度 40 第二透鏡組元件 41 第一直徑 42 第二光軸 44 透鏡 46 曲透鏡表面 48 第二直徑 50 厚度 51 第二面 52 第二厚度 54 外部分 56 内部分 58 減厚度 59 環狀通道 60 參考表面 62 環狀可移除部分 64 環狀凸緣 66 厚度 68 組合光軸 70 厚度 72 分割線 74 光學透鏡組合 89593 -20- 200419212 130 第一 一透鏡組元件 131 透鏡 133 第一光軸 135 環狀突出部 140 第二透鏡組元件 142 第二光轴 144 透鏡 146 透鏡曲表面 151 第二面 154 外部分 168 光軸 176 環狀突出部 177 内部參考表面 179 上表面 180 外部調整表面 181 間隔參考表面 182 環狀表面 183 厚度 184 厚度 200 第一透鏡組元件 202 第二透鏡組元件 204 透鏡 206 環狀突出部 208 透鏡 210 外部凸緣 89593 -21 -

Claims (1)

  1. 200419212 拾、申請專利範園: 1· 一種光學透鏡組合,其包含: a) 具有第一光軸並含第一透鏡之第一透鏡組元件,讀 第一透鏡具有第一直徑第一入射光瞳之第一曲透鏡表 面,其中孩第一透鏡組元件具有垂直於該第一光軸方向 之第一厚度;及 b) 具有第二光軸並含第二透鏡之第二透鏡組元件,該 第一k叙具有第二直徑第二入射光瞳之第二曲透鏡表 面,第一直fe小於該第—直徑,該第二透鏡組元件具有 以垂直於该第二光軸方向所配置之内部分及外部分,内 邯分含第二透鏡,其中該第一透鏡組元件及第二透鏡組 凡件適於構成含第一及第二透鏡之透鏡組合, 其特徵在於該外部分以垂直於該第二光軸方向延伸至 第二厚度,第二厚度大於第一厚度。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學透鏡組,其中延該第一光軸 之第一透鏡的厚度大於延該第二光軸之第二透鏡的厚 度。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光學透鏡組,其中延該第二 光軸之第二透鏡厚度除以該第二直徑的比率至少為0.5。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學透鏡組,其中該第一寬度係 垂直於該第一光軸之第一透鏡組元件之最大寬度,該第 二寬度係垂直於該第二光軸之第二透鏡組元件之最大寬 度。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學透鏡組,其中該第一或第二 89593 200419212 組元 組元件有-突出部,其内部形狀分別輿第二戋” 件的表面配合。 一 $弟 6.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學透鏡組,其中該外部分含一 可移除邯分,至可經由組裝過程中拆除。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光學透鏡组,其中該外部分含有 平行於該第二光軸方向之減厚區,且其中該可移除部分 乃屬可猎分割該減厚區中外部分而拆除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巧之光學透鏡組,其中該内部分附接 於孩第-光學元件以構成—透鏡架,且其中平行於該第 二光軸方向之該外部分的厚度大於所構成透鏡架的最大 厚度。 9. 一種包含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光學透鏡組之光學透鏡 、、且a 其中该第一與苐二兩透鏡組元件係相互附接。 10· —種用以掃描光學記錄載體之光學掃描裝置,該裝置包 含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一光學透鏡組合。 11· 一種組裝光學透鏡組之方法,其包含: a) 提供具有第一光軸並含第一透鏡之第一透鏡組元 件’該第一透鏡具有第一直徑之第一入射光曈之第一透 鏡曲表面,其中該第一透鏡組元件具有垂直於該第一光 軸方向之第一寬度; b) 提供具有第二光軸並含第二透鏡之第二透鏡組元 件,該第二透鏡具有不同之第二直徑之第二入射光瞳之 第二透鏡曲表面,該第二直徑小於第一直徑,其中該第 二透鏡組元件具有以垂直於第二光軸方向佈置之内部分 89593.doc -2 - 200419212 及外部分,該内部分含有該第二透鏡;以及 C)將第一透鏡組元件的附接表面黏接至第二透鏡組元 件的附接表面,而附接該第一透鏡組元件至第二透鏡組 元件,以使第一及第二兩光軸排列一致; 其特徵在於該外部分以垂直於第二光軸方向延伸至第 二寬度,此第二寬度大於該第一寬度。 89593
TW092135190A 2002-12-16 2003-12-12 Optical lens assembly TW200419212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2080312 2002-12-1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419212A true TW200419212A (en) 2004-10-01

Family

ID=32524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2135190A TW200419212A (en) 2002-12-16 2003-12-12 Optical lens assembly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20060077786A1 (zh)
EP (1) EP1576598B1 (zh)
JP (1) JP2006510050A (zh)
KR (1) KR20050085615A (zh)
CN (1) CN1311450C (zh)
AT (1) ATE412239T1 (zh)
AU (1) AU2003276560A1 (zh)
DE (1) DE60324327D1 (zh)
TW (1) TW200419212A (zh)
WO (1) WO200405579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77785A1 (en) * 2004-10-12 2006-04-13 Lite-On It Corporation Objective lens carrier structure for optical pickup head
JP5010105B2 (ja) * 2005-02-23 2012-08-29 稲畑産業株式会社 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572531B1 (ko) * 2008-09-02 2015-11-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조립시 중심 맞춤되는 부품, 웨이퍼 레벨 부품 조립체, 웨이퍼 레벨 부품 조립체의 제조장치 및 제조방법
EP2852858A1 (en) * 2012-08-02 2015-04-01 Fraen Corporation Low profile multi-lens tir
TWM513520U (zh) * 2015-06-11 2015-12-01 Altek Corp 攝像模組
CN112526697B (zh) * 2020-12-10 2022-07-22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镜片对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6124A (ja) * 1994-07-25 1996-02-06 Nikon Corp レンズ保持装置および該装置を備えたレンズ系
US6243350B1 (en) * 1996-05-01 2001-06-05 Terastor Corporation Optical storage systems with flying optical heads for near-field recording and reading
JP2000322757A (ja) * 1999-05-12 2000-11-24 Sharp Corp 光記録再生装置
WO2001073775A1 (en) * 2000-03-27 2001-10-04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JP2002072037A (ja) * 2000-09-01 2002-03-12 Sony Corp 光学系、光学系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光ピックアップ
JP2002074734A (ja) * 2000-09-01 2002-03-15 Sony Corp 光ヘッドおよび光ピックアップ
US6781926B2 (en) * 2000-10-10 2004-08-24 Hitachi Maxell, Limited Magneto-optical head having heat sink layer
CN1297975C (zh) * 2001-04-25 2007-01-31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包含至少一个合成材料透镜的光学透镜系统
US6765732B2 (en) * 2001-08-03 2004-07-20 Konica Corporation Optical pickup lens, molded optical component, handling method, and mold for optical component
JP4373036B2 (ja) * 2001-08-31 2009-11-25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光ピックアップ
US7206276B2 (en) * 2001-10-12 2007-04-17 Konica Corporation Objective lens, optical element, optical pick-up apparatus and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equipped therewit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50085615A (ko) 2005-08-29
AU2003276560A1 (en) 2004-07-09
CN1726544A (zh) 2006-01-25
US20060077786A1 (en) 2006-04-13
JP2006510050A (ja) 2006-03-23
EP1576598A1 (en) 2005-09-21
DE60324327D1 (de) 2008-12-04
CN1311450C (zh) 2007-04-18
WO2004055796A1 (en) 2004-07-01
EP1576598B1 (en) 2008-10-22
ATE412239T1 (de) 2008-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45583B2 (en) Optical lens having antireflective structure
KR101575915B1 (ko) 봉지된 렌즈 스택
JP2006236516A (ja) 光へッド、光情報再生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230136729A1 (en) Broadband, freeform focusing micro optics for side-viewing imaging catheters
TW200419212A (en) Optical lens assembly
JP2002365510A (ja) 光記録用レンズ組立体及びその収納枠並びに光記録用レンズ組立体の製造方法
US20030107824A1 (en) Cemented objective len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2009069694A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317170A (ja) 屈折対物光学系
EP1386315B1 (en) Scanning device including a partly plastic high-na objective system
JP2007121696A (ja) ファイバスタブとそれを用いた光レセプタクルおよび光モジュール
JP2001202649A (ja) 光学レンズ、光学装置およびこれらの製造方法
JP7277268B2 (ja) 光学素子、光学機器、撮像装置および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
Chang et al. Realization of free-space optical pickup head with stacked Si-based phase elements
WO2020084728A1 (ja) 内視鏡レンズユニット、内視鏡、および、内視鏡レンズ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JP2007309964A (ja) 複合光学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4114117A (ja) 光コリメート光源装置
JP5179680B1 (ja) ハイブリッド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JP2010040117A (ja) 光学記録読み取り用ピックアップ用光学素子
JP2008241838A (ja) 複合レンズ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3029813A (ja) 回折光学素子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JP2005522723A (ja) フォールドミラーを備えた複合対物レンズ
KR20030013456A (ko) 플라스틱 고개구수 대물계를 구비한 주사장치
JP2009146486A (ja) レンズユニット、収差補正用素子、及び収差補正用素子の設計方法
JP2009187644A (ja) 記録再生用対物レン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