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418883A - Fluorinated polymers having polycyclic groups with fused 4-membered rings, useful as photoresists, and processes for microlithography - Google Patents

Fluorinated polymers having polycyclic groups with fused 4-membered rings, useful as photoresists, and processes for microlithography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418883A
TW200418883A TW092121993A TW92121993A TW200418883A TW 200418883 A TW200418883 A TW 200418883A TW 092121993 A TW092121993 A TW 092121993A TW 92121993 A TW92121993 A TW 92121993A TW 200418883 A TW200418883 A TW 20041888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item
acid
patent application
photoresist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21219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William Brown Farnham
Andrew E Feiring
Viacheslav Alexandrovich Petrov
Frank L Schadt Iii
Bruce Edmund Smart
Original Assignee
Du Pon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u Pont filed Critical Du Pont
Publication of TW2004188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418883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14/00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 C08F14/18Monomers containing fluori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14/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 C08F214/18Monomers containing fluori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14/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 C08F214/18Monomers containing fluorine
    • C08F214/26Tetrafluoroeth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10Esters
    • C08F220/22Esters containing halogen
    • C08F220/24Esters containing halogen containing perhaloalkyl radic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32/00Copolymers of 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o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in a side chain, and having one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in a carbocyclic ring system
    • C08F232/08Copolymers of 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o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in a side chain, and having one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in a carbocyclic ring system having condensed ring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F7/0046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with perfluoro compounds, e.g. for dry lithograph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F7/038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hich are rendered insoluble or differentially wettable
    • G03F7/038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hich are rendered insoluble or differentially wettable the macromolecular compound being present in a chemically amplified negative photoresist composi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F7/039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hich are photodegradable, e.g. positive electron resists
    • G03F7/039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hich are photodegradable, e.g. positive electron resists the macromolecular compound being present in a chemically amplified positive photoresist composition
    • G03F7/0395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hich are photodegradable, e.g. positive electron resists the macromolecular compound being present in a chemically amplified positive photoresist composition the macromolecular compound having a backbone with alicyclic moiet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430/00Radiation imagery chemistry: process, composition, or product thereof
    • Y10S430/1053Imaging affecting physical property or radiation sensitive material, or producing nonplanar or printing surface - process, composition, or product: radiation sensitive composition or product or process of making binder containing
    • Y10S430/1055Radiation sensitive composition or product or process of making
    • Y10S430/106Binder contain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430/00Radiation imagery chemistry: process, composition, or product thereof
    • Y10S430/1053Imaging affecting physical property or radiation sensitive material, or producing nonplanar or printing surface - process, composition, or product: radiation sensitive composition or product or process of making binder containing
    • Y10S430/1055Radiation sensitive composition or product or process of making
    • Y10S430/106Binder containing
    • Y10S430/108Polyolefin or halogen contain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430/00Radiation imagery chemistry: process, composition, or product thereof
    • Y10S430/1053Imaging affecting physical property or radiation sensitive material, or producing nonplanar or printing surface - process, composition, or product: radiation sensitive composition or product or process of making binder containing
    • Y10S430/1055Radiation sensitive composition or product or process of making
    • Y10S430/106Binder containing
    • Y10S430/111Polymer of unsaturated acid or este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 Materials For Photolithography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Polymerisation Methods In General (AREA)

Description

200418883 玖、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含氟聚合物,該聚合物包括至少一種經氟 化稀烴、至少一種具稠合4-員碳環系環之多環乙烯性不飽 和單體及選擇性其他單體。該聚合物用於光成像組合物, 特別用於在製造半導體裝置中成像的光阻劑組合物(正作 用及/或負作用)。該聚合物尤其用於具有高UV通透性(特別 在短波長,例如,157奈米)之光阻劑組合物,該光阻劑組 合物用作阻劑中的基礎樹脂,並潛在用於很多其他應用。 【先前技術】 關鍵需要用於193奈米或更低波長且特別於in奈米的光 阻劑組合物,該光阻劑組合物不僅具有在短波長的高透明 性’而且亦具有其他關键性能,包括優良抗電漿蝕刻性及 接著性能。 【發明内容】 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含氟聚合物,其包括: (a) 至少一種衍生自乙烯性不飽和化合物之重複單位,該 化合物具有至少一個共價結合於一乙烯性不飽和碳原 子之氟原子,及 (b) 至少一種折生自乙烯性不飽和化合物之重複單位,該 化合物具有以下結構: R1
87361 200418883 其中η為0、1或2 ; R1、R2、R3及R4獨立為Η、〇R5、鹵素、視需要由鹵素或 醚氧取代的1至10個碳原子之烷基或烷氧基、Y、 C(Rf)(Rf’)OR5、R6Y或 OR6Y ; Y為C〇Z或S〇2Z ; R5為氫或酸不穩定性保護基;
Rf和Rf’為1至10個碳原子的相同或不同氟烷基,或一起結 合為(CF2)m,其中m為2至10 ; R6為視需要由鹵素或醚氧取代的1至20個碳原子之伸燒 基; Z為OH、鹵素或OR7 ;且 R7為1至20個碳原子之燒基,且其限制條件為r1、r2、R3 及 R4之至少一者係 OR5、Y、C(Rf)(Rf,)〇R5、R6Y或 〇R6Y, 且如果R1(或R3)為OH,則R2(或R4)不為〇H或鹵素。 弟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光阻劑組合物,該組合物包 括··(1) 一種含氟聚合物,其包括: (a) 至少一種衍生自乙烯性不飽和化合物之重複單位,該 化合物具有至少一個共價結合於一乙烯性不飽和碳原子之 氟原子;及 (b) 至少一種衍生自乙烯性不飽和化合物之重複單位,該 化合物具有以下結構:
87361 200418883 其中η為0、1或2 ; 1^、112、113及以4獨立為11、〇1^、鹵素、視需要由鹵素或 酸氧取代的1至10個碳原子之燒基或燒氧基、γ、 C(Rf)(Rf,)〇R5、R6Y或 〇R6y ; Y為C〇Z或S〇2Z ; R5為氫或酸不穩定性保護基;
Rf和R/為1至10個碳原子的相同或不同氟燒基,或一起結 合為(CF2)m,其中m為2至10; R6為視需要由鹵素或醚氧取代的1至20個碳原子之伸烷 基; Z為OH、鹵素或〇R7 ;且 R7為1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且其限制條件為Ri、R2、R3 及 R4之至少一者係 OR5、Υ、C(Rf)(Rf,)〇R5、R6Y或 〇R6Y, 且如果R1(或R3)為OH,則R2(或R4)不為OH或鹵素;及 (2) —種光活性組分。 第三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經塗覆基材,其包括: (1) 一基材;及 (2) —種光阻劑組合物,該組合物包括: (a) —種含氟聚合物,其包括: (i) 至少一種衍生自乙烯性不飽和化合物之重複單 位,該化合物具有至少一個共價結合於一乙烯性不飽和 碳原子之氟原子;及 (ii) 至少一種衍生自乙晞性不飽和化合物之重複單 位,該化合物具有以下結構: 87361 -8 - 200418883 R1
其中n為0、1或2; R1、R2、R3及R4獨立為Η、OR5、鹵素、視需要由鹵素或 醚氧取代的1至10個碳原子之烷基或烷氧基、γ、 C(Rf)(Rf’)〇R5、R6Y或〇R6Y ; Y為 COZ或 S02Z ; R5為氫或酸不穩定性保護基;
Rf和Rf’為1至10個碳原子的相同或不同氟烷基,或一起結 合為(CF2)m,其中m為2至10; R6為視需要由鹵素或醚氧取代的1至20個碳原子之伸烷 基; Z為OH、鹵素或OR7 ;且 R7為1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且其限制條件為R1、R2、R3 及 R4之至少一者係 OR5、Y、C(Rf)(Rf,)OR5、R6Y 或 〇R6Y, 且如果R1(或R3)為OH,則R2(或R4)不為OH或鹵素;及 (c) 一種光活性組分。 【實施方式】 經氟化(共)聚合物 本發明之含氟聚合物或共聚物包括至少一種衍生自乙少希 性不飽和化合物之重複單位,該化合物具有至少一個共價 87361 200418883 結合於一乙烯性不飽和碳原子之氟原子,及至少一種衍生 自乙烯性不飽和化合物之重複單位,該化合物具有以下結 構: R1
(I) 其中η為0、1或2 ; R、R、R3及R4獨互為Η、OR5、_素、视需要由函素或 醚氧取代的1至10個碳原子之烷基或燒氧基、Y、 C(Rf)(Rf,)〇R5、R6Y或 〇R6Y ; Y為C〇Z或S〇2Z ; R5為氫或酸不穩定性保護基;
Rf和Rf’為1至10個碳原子的相同或不同氟烷基,或一起結 合為(CF2)m,其中m為2至10; R6為視需要由鹵素或醚氧取代的1至2〇個瑗原子之伸燒 基; Z為〇Η、鹵素或〇r7 ;且 R7為1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且其限制條件為Rl、R2、R3 及 R4之至少一者係 〇R5、γ、C(Rf)(Rf,)〇R5、R6Y 或 〇r6y, 且如果R1 (或R3)為〇H,則以2(或]^4)不為〇11或鹵素。 結構⑴代表性單體且在本發明範圍内的一些說明性、非 限制實例顯示如下: 87361 -10- 200418883
F
F
C(CF3)2OH
-C(CF3)2〇H F
c(cf3)2〇h 其中R12為能夠生成或重排成三級陽離子的1至20個碳原子 之烷基,更一般為4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最一般為第三丁 基。 其中n=0的結構(I)之化合物可由結構(II)不飽和化合物與 如下反應式中所示的四環烷(四環[2.2.1 ·02,ό03,5]庚烷)之環 加成反應製備並由以下實例說明。 -11- 87361
200418883 反應可在或無惰性溶劑(如,乙醚)存在下於約0°C至約200 °C範圍溫度進行,更佳約3〇°C至約150°C。對於在或高於一 · 或多種反應劑或溶劑沸點之反應,一般用封閉反應器避免 揮發性組分損失。具有較高η值(即,n=l或2)結構(I)之化合 物可由技藝上已知具n=〇結構(I)之化合物與環戊二烯之反镰 應製備。結構(I)之化合物亦可自其中r5為苯甲酸根之中間 f豊生成。此中間體可為四環烷和氟烷基苯甲酸酯之反應產 物’其確切實例為五氟_2·丙基苯甲酸酯。通常, 在生成芳族中間體時,芳族基團由在聚合前水解除去。 含氟共聚物亦包括至少一種衍生自至少一種乙稀性不飽 和化合物之重複單位,該化合物包含至少一個結合到乙婦 性不飽和碳之氟原子。該氟烯烴包含2至20個碳原子。代表 性氟烯烴包括(但不限於)四氟乙烯、六氟丙烯、一氯三氟乙· 烯、偏二氟乙烯、氟乙烯、全氟_(2,2_二甲基_1,3-二氧雜環 戊烯)、全氟-(2_亞甲基_4_甲基],%二氧戊環)、 CF2=CF〇(CF2)tCF=CF2(其中 t 為 1 或 2)及 Rf,,〇CF=CF2(其中
Ri為1土 1〇個碳原子之飽和氟烷基)。較佳共聚用單體為四 氟乙烯'。 一本I明之共聚物可進一步包括一或多種額外共聚用單 I例如,本發明之共聚物亦可包括氟醇基。氟醇基可衍 87361 -12- 200418883 生自至少一種乙烯性不飽和化合物,該化合物包含具有以 下結構之氟醇基:
- C(Rf)(Rf’)OH 其中Rf和R〆為1至10個碳原子的相同或不同氟燒基,或一起 結合為(CF2)m,其中m為2至10。’’結合在一起"表示Rf和R〆 為不分離、離散的氟化烷基,但它們一起形成一如以下對 5-員環所示之環結構:
Rf和Rf’可為部分氟化烷基,除必須存在足夠氟化度以給 予氟醇官能基之羥基(-OH)酸性外沒有限制,如此使羥基質 子實質上在驗性媒介物中除去,如在水性氫氧化鋼溶液或 氫氧化四燒銨溶液中。在根據本發明之較佳例中,在氟醇 官能基之氟化坑基中存在足夠氟取代,使藉基具有 0 5<pKa<ll之pKa值。Rf和Rf’較佳獨立為1至5個碳原子之全氟 烷基,最佳Rf和Rf’均為三氟甲基(CF3)。 本發明之氟化聚合物、光阻劑及方法可進一步包括一種 含氟醇官能基之單體,該官能基具有結構:
-XCH2C(Rf)(Rf,)OH 其中R^Rf’係以上所述者,X係自元素週期表(CAS方案)第 VA族或第VIA族之元素,例如氧、硫、氮及磷。氧為較佳X 基團。 87361 -13- 200418883 含氟醇官能基且在本發明範圍内代表性共聚用單體的一 些說明性、但非限制實例顯示如下: 〇r~
ch2c(cf3)2〇h
ch2〇ch2c(cf3)2〇h
ch2=ch〇ch2ch2〇ch2c(cf3)2〇h CH2=CH〇(CH2)4〇CH2C(CF3)2〇H
O—CH2C(CF3)2〇H jQ^P〇-ch2c(cf3)2oh 共聚物可進一步包括至少一種以下結構單位之含酸或含 經保護酸之基團: (—CH2一 E2 其中E!為烷基;E2為C02E3、S03E或其他酸性基 團;且E和E3係獨立選自由Η、未經取RCi-Cu烷基及經雜 原子取代的烷基所組成之群組。適合雜原子為氧、 氮、硫、鹵素及構原子。當雜原子為氧時,取代基可為護 基(如在丙烯酸2-羥乙酯中)或醚基(如在丙烯酸2-甲氧基乙 酯中)。當雜原子為N時,該取代基可為氰基,如在丙烯酸 -14- 87361 200418883 2_氯基乙酿中。燒基可包含1至u個碳原子,較佳⑴個碳 原子。特财光_组合物巾料接㈣的用於水性處理 (水性顯影)之較佳含酸聚合物為含羧酸之共聚物。對於所給 光阻劑組合物,賴基W含量-般由使在水性㈣影劑中 優艮顯影所需量最佳化決定。额外單體可為丙烯酸酿。丙 烯酸第三烷酯可提供用於如上討論成像的感酸性官能,如 丙烯酸第三丁酯、丙烯酸2_甲基_2金剛烷酯及丙烯酸2-甲 基-2-降莰烷酯。可用其他丙缔酸酯改進聚合物的接著或溶 解性’尤其在用於光阻劑組合物時,如丙烯酸、丙烯酸甲 酯、丙諦酸乙酯、丙稀酸丙酯、丙婦酸2_羥基乙酯、丙烯 酸2-曱氧基6酯、丙婦酸2-氰基乙酿、丙婦酸縮水甘油醋及 丙婦酸2,2,2-三氟乙酯。在一具體實施例中,可將丙烯酸第 二丁酯併入聚合物,以提供酸不穩定性第三丁酯基。 為有助於水性顯影或另外改進聚合物性能,亦可將極性 單體併入共聚物,如乙酸乙烯酯。 聚合物之氟醇基及/或其他酸基可包含保護基,保護基在 其保護形式時使經氟化醇基及/或其他酸基(即,經保護基團) 不顯酸性。作為一說明性實例,第三丁基為第三丁酯中的 保護基’且S保濩基保護游離酸。在經去保護時(經保護酸 轉化成游離酸),酯轉化成對應酸。 為保持在光阻劑組合物中的高透明度,烷氧基烷醚基 為氟醇基的較佳保護基。產生的經保護氟醇基具有以下結 構: -C(Rf)(Rf’)〇_ CH2OCH2Rs 87361 -15- 200418883 在此經保護氟醇中,Rf和Rf,係如上所述者;R8為氫或!至丄〇 個奴原子之線性或分支燒基。在經保護酸基中有效用作保 瘦基的α -燒氧基燒醚基之一說明性、但非限制性實例為甲 氧基甲醚(MOM)。具有該特定保護基的經保護氟醇可由氯 甲基曱醚與氟醇反應獲得。 本發明之氟醇官能基(經保護或未經保護)可單獨使用,或 , 與或多種其他酸基組合使用,如瘦酸官能基(未經保護) 或羧酸官能基之第三丁酯(經保護)。 ^ 在本發明中,具有經保護基團之組分經常但不總為具有鲁 已併入聚合物之經保護基團之重複單位。通常,經保護酸 基存在於一或多種聚合成本發明共聚物之共聚用單體中。 或者’在本發明中,由與含酸共聚用單體共聚生成一種共 聚物’然後使所得含酸共聚物中的酸官能由適合方法部分 或完全轉化成具有經保護酸基之衍生物。 用於使本發明含氟共聚物聚合的較佳方法為游離基加成 聚合反應。可在適當條件下使用任何適用聚合引發劑,如 二-(4-第三丁基環己基)過氧二碳酸酯。聚合壓力可在約5〇 % 至約10,000磅/平方英寸表壓(psig)範圍内,較佳在約200至 約1,000磅/平方英寸表壓範圍内。聚合溫度可在約30它至約 120°C範圍内,較佳約4〇。〇至約80°C。適合溶劑包括1,1,2-三氯氟乙烷及非氯氟碳溶劑(如,1,1,1,3,3-五氟丁烷)。聚合 製程進一步由半分批合成法促進。在半分批合成法中,將 部分單體混合物放入一反應器,且然後在整個聚合製程部 分或連績將其餘單體和引發劑加入反應器。 87361 -16 - 200418883 光阻劑顯影 J_於由PAC催化除去的保譆某 光活性組分〔PAC") 本發明之光阻劑組合物可包含至少一種能夠在顯影製程 期間暴露於光化輻射時產生酸或鹼之光活性組分(PAC)。如 果在暴露於光化輻射時產生酸,則該PAC被稱為光酸發生劑 (PAG) 〇如果在暴露;^光化n射時產生^ ,貝]該ρλ。被稱為 光驗發生劑(PBG)。 用於本發明之適合光酸發生劑包括(但不限於)1)锍鹽(結 構ΙΠ),2)碘鏘鹽(結構IV),和3)異羥肪酸酯,如結構V。 〇
III IV v 在結構III至IV中,R9至R11獨立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CVC20 芳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C7-C4G烷芳基或芳烷基。代表性芳 基包括(但不限於)苯基、苯基及蒽基。適合雜原子取代基包 括(但不限於)一或多個氧、氮、鹵素或硫原子。當雜原子為 氧時,取代基可包含羥基(-OH)或CVC2()烷氧基(例如, C10H21〇)。結構m_IV中的陰離子q-可為(但不限於)SbF6-(六 氟銻酸根)、cf3so3-(三氟甲基磺酸根=三氟甲磺酸根)及 CUFgSOf(全氟丁基磺酸根)。 里^顯影之官能 87361 -17- 200418883 為用於光阻劑組合物,含氟共聚物應包含足夠官能,以 給予光阻劑可顯影性,以在成像方式暴露於具有<365奈米 波長之紫外輻射後產生凹凸圖像。在一些較佳具體實施例 中,足夠官能性係選自酸及/或經保護酸基,如上所述。已 發現,在暴露於具有<365奈米波長之足夠紫外輻射時,該 酸或經保護酸基給予光阻劑暴露部分在鹼性溶液中的可溶 性,而未經暴露部分在鹼性溶液中不可溶。 對於顯影,含氟共聚物内的一或多個基團應包含一或多 種具有經保護酸基之組分,經保護酸基可由催化自光活性 化合物(PAC)光解產生的酸或驗產生親水性酸或驗基。 所給經保護酸基為一般以其酸不穩定性為基礎選擇者, 使得在以成像方式曝光產生光酸時,酸催化經保護酸基去 保護,並產生在水性條件下顯影所必須的親水性酸基。此 外,含氟共聚物亦可包含不受保護的酸官能。 鹼性顯影劑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氫氧化鈉、氫氧化钾和 氫氧化铵溶液。驗性顯影劑一般為水性驗性液體,如含0.2 6 2 N氫氧化四曱銨(在25°C顯影通常<120秒)或1重量%碳酸鈉 (在30°C溫度顯影通常<2分鐘)之完全水性溶液。 在塗覆水性可處理光阻劑或另外施加於基材並以成像方 式暴露於UV光時,光阻劑組合物顯影可能需要接著劑物質 包含足夠酸基(例如,羧酸基團)及/或在曝光時至少部分去 保護的經保護酸基,以給予光阻劑(或其他可光成像塗料組 合物)在水性驗性顯影劑中的可處理性。 在本發明一具體實施例中,具有一或多個經保護酸基之 -18- 87361 200418883 共聚物在暴露於光產生的酸時產生羧酸作為親水性基團。 此等經保護酸基包括(但不限於)A)能夠生成或重排成三級 陽離子之酯,B)内酯之酯,C)縮醛酯,D)yS_環系酮酯,£) α -環系醚酯及F) MEEMA(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乙氧基乙酯) 及其它由於鄰位促進易水解之酯。Α)類中的—些具體實例 為第三丁酯、2-甲基-2-金剛烷酯及異冰片酯。…類中的一 些具體實例為r-丁内酯-3-基、r_丁内酯_2_基、馬法蘭内 酯(mavalomc lactone)、3-甲基_ r _丁内酯_3_基、夂四氫呋喃 基及3-氧環己基。C)類中的一些具體實例為2_四氫吡喃基、 2-四氫呋喃基及2,3-伸丙基碳酸酯4•基。c)類中的額外實例 包括自加乙烯基醚的各種酯,例如,乙氧基乙基乙烯基醚、 甲氧基乙氧基乙基乙缔基醚及乙醯氧基乙氧基乙基乙烯基 酸。 典型酸性基團為可由用含六氟異丙醇之單體結合的六氟 兴丙醇基,如實例所示。一些或所有六氟異丙醇基可作為 (例如)¾不穩定性燒氧基甲基酸或碳酸第三丁酯保護。 在暴露於光發酸或鹼時產生醇作為親水性基團的具有經 保瘦fe:基之組分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第三-丁氧羰基 (t-B〇C)、第三丁基醚及3_環己缔基醚。 在負作用光阻劑層之例中,光阻劑層在顯影期間於暴露 於UV赛射的部分除去,但在顯影期間使用超臨界流體或有 機落劑於經曝光部分實質上不受影響。 添加劑 可在本發明中利用各種溶解抑制劑。應理想設計或選擇 87361 •19- 200418883 用於逆和極遠UV阻劑(例如,193奈米阻劑)之溶解抑制劑 (DIs).以滿足夕種材料需要,包括分散抑制、電漿抗I虫刻 及包含所給DI添加劑之阻劑組合物之接著性能。一些溶解 抑制化合物亦在阻劑組合物中用作增塑劑。 在本發明之組合物中特別用多種膽汁鹽酯(即,膽酸酯) 作為DIs。已知膽汁鹽酯為·υν阻劑的有效溶解抑制劑,由 , 瑞齊滿尼斯(Rdchmams)等人在丨983年開始。[瑞齊滿尼斯等·, 人,’’取代基對2-硝基苄基酯深!^^^阻劑感光性之作用”(The
Effect of Substituents on the Photosensitivity of 2-Nitrobenzyl ❿ Ester Deep UV Resists),J. Electrochem· Soc. 1983,13〇 1433-1437]。膽汁鹽酯作為DIs的特別有吸引力選擇有幾種 原因,包括其自天然源的實用性、高脂環族碳含量及特別 在深和真空電磁UV區域的透明性。此外,由於可依賴幾基 取代和官能作用將它們設計成具有寬範圍疏水性或親水性 相容性,膽汁鹽酯亦為有吸引力DI選擇。 適合用作本發明添加劑和/或溶解抑制劑的代表性膽汁 _ 酸和膽汁酸衍生物包括(但不限於)膽酸、去氧膽酸、石膽 酸、去氧膽酸第三丁酯、石膽酸第三丁酯及第三丁基_3_ α _ 乙酿基石膽酸酉旨。 本發明不限於使用膽汁酸酯及有關化合物作為溶解抑制 劑。在一些應用中,可將其他類型溶解抑制劑用於本發明, 如各種二氮寨S昆(DNQs)及二氮香豆素(DCs)。二氮茶醒及二 氮香豆素一般適用於為在較高UV光波長成像設計的阻劑 組合物(例如,365奈米且可能在248奈米)。此等溶解抑制劑 : 87361 -20- 200418883 在為以193奈米或較低波長uv光成像設計的阻劑組合物中 般不佳’因為此等化合物在此uv區域強烈吸收,且通常 在此等低UV波長對大多數應用不足夠透明。 溶劑 本發明之光阻劑由使光阻劑組分溶於適合溶劑作為塗料 組a物製備,溶劑包括:醚酯,如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酿、 乙酸2-乙氧基乙酯、乙酸2-甲氧基乙酯、弘乙氧基丙酸乙酯 及類似者;酮,如環己酮、2_庚酮、甲基乙基酮及類似者; 酯,如乙酸丁酯、乳酸乙酯、乳酸甲酯、乙酸乙酯及類似 者;二醇醚’如丙二醇單甲醚、乙二醇單甲醚、乙二醇單 乙醚、2-甲氧基乙醚(二乙二醇二甲醚)及類似者;未經取代 及經取代芳烴,如甲苯、氯苯及類似者;及氟化溶劑,如 CFC-113 (1,1,2-三氯三氟甲烷,e.j杜邦耐默斯公司(E」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l,2-雙(1,1,2,2,_四氟乙 氧基)乙烷及類似者。可加入高沸點溶劑,包括:未經取代 或t取代芳叙,如一曱苯和類似者;醚,如爷乙醚、己 随及類似者,一醇醚’如二乙二醇單甲醚、二乙二醇單乙 醚及類似者;酮,如丙酮基丙酮、異佛爾酮及類似者;醇, 如1_辛醇、1·壬醇、苄醇及類似者;酯,如乙酸苄酯、苯甲 酸乙酯、草酸二乙酯、馬來酸二乙酯、碳酸伸乙酯、碳酸 伸丙酯及類似者;内酯,如r •丁内酯、3 _戊内酯及類似者。 或者,可將超臨界C〇2用作溶劑。此等溶劑可單獨使用或二 或多種混合使用。通常,以光阻劑組合物之總重量計,光 阻劑之固體含量在5和50重量%之間。 87361 -21 - 200418883 其他、组备 本發明之組合物可包含選擇性额外組分。可 組分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驗、界面活性劑、分辨促=外 接著促進劑、殘餘物減少劑、 :…辨促進劑、 轉移溫度)改質劑。 知'、增塑劑及Tg(破璃 复里步驟
I 0進行《彡㈣,將光_組合錄覆料材 常用於半導體工業的微電子晶圓。實例包括(但不限於材: SiON晶圓。然後由蒸發除去溶劑。 、 式暖氺, 皇:發明之光阻劑組合物在電磁波譜之紫外區域感光,尤 未心波長。本發明光阻劑組合物以成像方式曝 :可在很多不同UV波長進行,包括(但不限於)365奈米、248 :未、193奈米、157奈米及較低波長。以成像方式曝光較 8奈米、193奈米、157奈米或更低波長之紫外線進 订,更佳用193奈米、157奈米或更低波長之紫外線進行, 更佳用157奈米或更低波長之紫外線進行。以成像方式曝光 可用雷射或相當裝置以數字方式進行,或用光罩以非數字 万式進行。較佳用雷射數字成像。本發明組合物栽字成像 所用適合雷射裝置包括(但不限於)具有在193奈米υν輸出 之氬-氟激元雷射器、在248奈米仍輸出之氪-氣激元雷射哭 以及在⑺奈米UV輸出之氟㈣雷射器。如上討論,由於用 較低波長UV光以成像方式曝光對應較高解析度(較低分辯 率限度)’使用較低波長(例如,193奈米或157奈米或更低) 87361 -22- 200418883 一般優於使用較高波長(例如,248奈米或更高)。因此,確 切而言,在157奈米成像優於在193奈米成像。 本發明之光阻劑用於365奈米(1_線)、248奈米(KrF雷射 器),尤其193奈米(ArF雷射器)和157奈米(F2雷射器)微影蝕 刻。此等光阻劑關鍵允許在亞微米範圍形成特徵大小圖像。 基材 本發明所用基材可說明性為矽、氧化矽、氧氮化矽、氮 化矽或製造半導體所用的各種其他材料。在一較佳具體實 施例中,基材可以微電子晶圓形式。微電子晶圓可用矽、 氧化矽、氧氮化矽及氮化矽製備。 術語表 分析/檢測 bs 寬單線 5 NMR化學轉移,在指定溶劑中檢測 g 克 h 小時 NMR 核磁共振 ]H NMR 質子NMR 13C NMR 碳 _13 NMR 19F NMR 氟-19 NMR s 單線 sec. 秒 m 多線 mL 毫升 -23 - 87361 200418883 mm Tg Mn M-W P=MW/Mn 吸收係數 透射率 RT 化學品/單體 CFC-113 毫米 玻璃轉移溫度 所給聚合物之數量平均分子量 所給聚合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 所給聚合物之多分散性 AC=A/b,其中A吸收度=Log1〇(l/T), 且b=薄膜厚度(微米),其中T=透射率,如 下所示 透射率,Τ=由樣品透射的輻射功率對入 射在樣品上的輻射功率之比,且對規定波 長λ測定(例如,奈米) 室溫
DMF MAdA 1,1,2_三氯三氟乙烷,德拉瓦州,維明 頓,E. I ·杜邦-耐默斯公司 二甲基甲醯胺 丙烯酸2-甲基-2-金剛烷酯,加利福尼亞 州,邁匹特斯,美國ΟΗΚΑ公司(ΟΗΚΑ America,Inc·,Milpitas,CA)
NB-F-OH
|Q^-〇CH2C(CF3)2〇H 87361 -24- 200418883
Perkadox® 16N Solkane® 365mfc t-BuAc TCB TCN-(F)2(F, C〇2t-Bu) TCN-(F, C02t-Bu) TCN-(C02t-Bu) TCN-(C〇(〇)CH3, C(CF3)2〇CH2〇CH3) TCN-(F)2(CF3, OH) 87361 ||^P~|-C〇2C(CH3)3 C(CF3)2〇CH2OCH3 co2ch3 二-(4-弟二-丁基壤己基)過二碳酸 酯,紐約,伯特,諾瑞化學公司 (Noury Chemical Corp.,Burt,NY) 1,1,1,3,3-五氟丁燒,德、國,漢諾 沃,索瓦氟(Solvay Fluor, Hannover,Germany) 丙烯酸第三丁酯,威斯康辛州,密 爾瓦基,阿瑞化學公司(Aldrich Chemical Company, Milwaukee, WI) 三氯苯,威斯康辛州,密爾瓦基, 阿瑞化學公司 co2c(ch3)3
F c〇2c(ch3)3
-25-
200418883 TCN-(CF3, C(CF3)20H)
cf3 C(CF3)2〇H TCN-(F)2(F, C(CF3)20H)
TCN-(F, C(CF3)2〇H)
F C(CF3)2〇H ——F F ——C(CF3)2〇H
TFE
THF 四氟乙烯,德拉瓦州,維明頓, E.I.杜邦-耐默斯公司 四氫吱喃,威斯康辛州,密爾瓦 基,阿瑞化學公司 紫外線 極遠紫外 在10奈米至200奈米範圍紫外線 之電磁波1兽區域 遠紫外 在200奈米至300奈米範圍紫外線 之電磁波譜區域 紫外 在10奈米至390奈米範圍紫外線 之電磁波譜區域 近紫外 在300奈米至390奈米範圍紫外線 之電磁波譜區域 實例 87361 -26- 200418883 除非另外指明,所有溫度均為攝氏度,所有質量均以克 測量,所有百分比為重量百分比,但聚合物組合物例外, 聚合物作為組成單體重複單位的莫耳%表示。 玻璃轉移溫度(Tg)用20°C/分鐘加熱速率由DSC(差示掃描 量熱法)測定,數據自第二加熱報告。所用DSC裝置為由德 拉瓦州,維明頓,TA儀器公司製造的DSC 2910型。 評估157奈米成像靈敏性可用對157奈米操作配置的 Lambda-Physik Compex 102激元雷射器進行。真空紫夕卜線透 射檢測用配有D2光源的McPherson光譜儀檢測。樣品以數個 厚度旋塗於CaF2基材上,基材對透射的基值近似由光譜除 法去除。 更確切而言,可用下列步騾對聚合物進行所有吸收係數 檢測。 1.首先在Brewer Cee(Rolla,MO),100CB型旋塗器/熱板上 將樣品旋塗於碎晶圓上。 a) 使二至四個碎晶圓以不同速度旋轉(例如,2000、 3000、4000、6000轉/分鐘),以獲得不同薄膜厚度,隨後將 經塗覆晶圓在120°C烘培30分鐘。然後在Gaertner Scientific (伊利諾斯州,芝加哥)L116A橢圓偏振測量儀(400至1200 埃範圍)測量經乾燥薄膜厚度。然後自該數據選擇兩個旋轉 速度,以旋轉用於光譜計檢測的CaF2基材。 b) 選擇兩個CaF2基材(1英寸直徑X 0.80英寸厚),在 McPherson 光譜儀(Chemsford,ΜA),234/302 單色器用 632 氘源、65 8光電倍增器及Keithley 485微微安培計進行各試驗 -27- 87361 200418883 作為參考數據。 C)自矽晶圓數據a)選擇兩個速度,以將樣品物質旋轉 於CaF2參考基材上(例如,2000和4000轉/分鐘),取得所需 薄膜厚度。然後將其分別在120°C烘焙30分鐘,在McPherson 光譜儀上收集數據;然後用樣品資料除以參考CaF2資料。 d)然後對薄膜厚度調節所得吸收度資料(CaF2上的樣 品薄膜除以CaF2空白),以得到每微米的吸收度(abs/mic), 這用GRAMS 3 86和KALEIDAGRAPH軟體進行。 ’’清潔劑量’’表示能夠使所給光阻劑薄膜在曝光後經過顯 影的最小曝光能量密度(例如,以單位毫焦耳/釐米2表示)。 實例1 製備 TCN彳CC^t-Bu) TCN-(C02t-Bu)由在90°C加熱1〇〇毫升丙烯酸第三丁酯與 88克四環烷之混合物曆96小時製備。蒸餾粗產物(159克)得 到 27克(14%)TCN_(C02t-Bu);沸點 79_83°C/1.3 毫米。 實例2 製備 TCN-nF)2(F. C02t-Bin 將四環烷(15.1克,163毫莫耳)和一攪拌棒加入費舍/波特 (Fischer/Porter)玻璃壓力容器。將液體冷卻到-78°C,並將 容器抽空。使三氟丙歸醯氟(19克,150毫莫耳)在氣阱中冷 凝,並在真空下轉移到該容器。使經攪拌内容物緩慢溫熱。 將混合物加熱到45°C經36小時。使混合物冷卻至室溫,且 在真空下將小體積低沸點物質轉移到一阱中。將粗加合物 醯氟用醚(70毫升)處理,並由導管加到一配備溫度計套管、 -28- 87361 200418883 攪拌棒和加料口的3頸燒瓶(在N2下)。將溶液冷卻到-20°C, 並用第三丁醇身(丨7 7克,150毫莫耳)溶於醚(130毫 升)/THF(40毫升)之溶液分批次處理,在加料(40分鐘)期間 使反應溫度保持在_15°C。使混合物緩慢溫熱至室溫。使反 應混合物在冰中冷卻,然後加入醚(400毫升)和冰水(400毫 升)之混合物。水性相之pH約為8 ;將有機層用鹽水清洗, , 且乾燥(Na2S04,MgS04)及氣提。庫格爾(Kugelrohr)蒸餾得 到35.6克(87%)無色油,沸點50-65°(:。為保證單體樣品不含 較高沸點殘餘物,將其蒸餾得到35.0克物質。1H NMR(C6D6):籲 5.73-5.62 (m,a=2.00),3,35 (bd s,a=0.64),2.81-2.72 (重疊 m5 a=l.72),2.42-2.28 (m,a=1.01),2.12-2.06 (m)及2.50-1.99 (重 疊m5 a=1.03),1·69 (d,AB圖型之低場部分,>9.8赫茲, a=0.63),1·34 (s,a=3.55, OC (CH3)3,次要異構體),ι·28 (s, OC (CH3)3,主要異構體)及1.25 (d,AB圖型之高場部分,主 要異構體,組合a=6.92),1.15 (d,AB圖型之高場部分,次要異 構體,a 二 0.40)。19F NMR (C6D6)顯示 2 AB圖型,-ΗΠ.86 (ddd5 · J=5,4, 14.2, 216, a=3 5.5,次要異構體),-107.05 (dddd,J=2.7, 6.0,16.3,218,a=62.9,主要異構體),高場分支在00 (J=2.7,217,a=63.3),-120.8 (m’s的 d5 J=3.8,216,a=36.3), -160.67 (m’s的 d,J=2.2,26·7,a=59.9),-186.76 (m5 a=34.1)。 光譜與立體異構體加合物之約63/37混合物一致。GC/MS顯 示展現很類似片段圖型的2/1比兩種組分,顯示具有m/e=274 之M+,且M-CH3離子與所需第三丁酯一致。 實例3 87361 -29- 200418883 製備 TCN-rcrrhOCtD· CiCFSCOCH^OCID、 使 29 克(0·1 莫耳)CH2=CC(0)0CH3[C(CF3)20CH20CH3]和 11毫升四環烷(80%純度,其餘為降冰片二烯)之混合物在 90-110 °C回流48小時。蒸餾反應混合物得到14克(47%) TCN-(C(0)0CH3, C(CF3)20CH20CH3);沸點 12(M22°C/0.65 毫米。IR: 1738(C=0)釐米」。 . 實例4 , 傷備 TCN-rF-C02t-Bu) 使 30克 CH2=CFC(0)F(含 35%DMF)(0.22 莫耳)和 35 毫升四 ® 環烷溶於100毫升無水醚之混合物在l〇〇°C保持16小時。分 餾粗反應混合物,得到25克(80%純度,52%產率)環加合物, 沸點57-82°C/20毫米。將該物質溶於50毫升無水DMF,冷卻 到-20°C,將13克無水第三丁醇鉀溶於100毫升無水DMF之 溶液以保持-20至-15°C内部溫度之速率緩慢加入。將反應混 合物溫熱至室溫,並攪拌過夜。將反應混合物用500毫升水 稀釋,用(3出(:12萃取(1\100毫升及1/50毫升)。將合併的 φ 有機相用50毫升鹽酸溶於500毫升水之溶液(3 X 150毫升)清 洗,並經MgS04乾燥。在真空下除去溶劑,蒸餾殘餘物得 到8·9克餾分(沸點85-94 °C /0.55毫米)(80%純度TCN-(F-C〇2t-BU),餘者為 DMF)及 11·5 克 TCN-(F-C02t-BU)作為 兩種異構體之混合物(3:1比)(沸點94-96°C/0.55毫米Hg)。19F NMR: -145.16(m)主要;-170.54(m)次要。 f例5 合成 TFE、NB-F_OH及 TCN-iF)2(F,C02t-Bu)聚合物 , 87361 -30- 200418883 將一 200毫升不銹鋼壓力容器用36.5克NB-F-OH、32·9克 TCN-(F)2(F,C02t-Bu)、50 毫升 Solkane⑧ 365 mfc和 2·55克 Perkadox® 16Ν引發劑填充。將容器封閉,在乾冰中冷卻, 用氮氣清洗,抽空及用45.5克TFE填充。然後將容器用其内 容物於50°C攪拌18小時,同時内部壓力自363降到336磅/平 方英寸。使容器冷卻到室溫,並排氣到1大氣壓。將容器内 -容物用额外Solkane⑧365 mfc除去,以清洗容器。將合併的 , 反應器溶液和清洗液加到過量己燒(30-35毫升部分到650毫 升己烷)。將沈澱過濾,用己烷清洗,經空氣乾燥數小時,_ 然後用微弱氮氣清洗在真空烘箱中於88-90°C乾燥過夜。分 離得到42.5克白色聚合物;GPC分析:Mn 3500, Mw 7200。
Tg 195°C (DSC)。分析實驗值:C,46.10; H,3.86; F,39.14。 19F NMR ( 5,CDC13) -77.6 (6F,自 NB-F-OH),-95至-125 (4F 自丁FE,2F 自 TCN-(F)2 (F,C02-t-Bu)),-160和-187 (1F,自 TCN- (F)2 (F,C02-t-Bu))。 實例6 赢 合成 TFE、NB_F_OH及TCN-(C02t_Bu)聚合物 將一 200毫升不銹鋼壓力容器用46.4克NB-F_〇H、26.4克 TCN-(C02t_Bu)、50 毫升 Solkane⑧ 365 mfc 和 2.55 克
Perkadox⑧16N引發劑填充。將容器封閉,在乾冰中冷卻, 用氮氣清洗,抽空及用52克TFE填充。然後將容器用其内容 物於50°C攪拌18小時,同時内部壓力自383降到363磅/平方 英寸。使容器冷卻到室溫,並排氣到1大氣壓。將容器内容 物用额外Solkane® 365 mfc除去,以清洗容器。將合併的反 87361 -31 - 200418883 應器溶液和清洗液加到過量己烷(30-35毫升部分到650毫升 己烷)。將沈澱過濾,用己烷清洗,經空氣乾燥數小時,然 後用微弱氮氣清洗在真空烘箱中於88-90°C乾燥過夜。分離 得到19.3克白色聚合物;GPC分析:Mn 4900, Mw 6700。Tg 162 °C (DSC)。分析實驗值:C,51.52; H,4·72; F,32.53。 實例7 ’ 合成 TFE和 TCN-〔C(0)0CH3、CnF3)20CH2CH3)聚合物 , 將一 75毫升不銹鋼壓力容器用13.8克TCN_(C0(0)CH3, C(CF3)20CH20CH3)、25 毫升 Solkane⑧ 365 mfc和 0.32 克 Perkadox® 16N引發劑填充。將容器封閉,在乾冰中冷卻, 用氮氣清洗,抽空及用6克TFE填充。然後將容器用其内容 物於50°C攪拌18小時,同時内部壓力自193降到180磅/平方 英寸。使容器冷卻到室溫,並排氣到1大氣壓。將容器内容 物用額外Solkane® 365 mfc除去,以清洗容器。將合併的反 應器溶液和清洗液加到過量己烷(30-35毫升部分到650毫升 己烷)。將沈澱過濾,用己烷清洗,經空氣乾燥數小時,然 φ 後用微弱氮氣清洗在真空烘箱中於88-90°C乾燥過夜。分離 得到1.3克白色聚合物;GPC分析:Mn 3100, Mw 5300。Tg 155 〇C(DSC) 〇 分析實驗值:C,46·57; H,3.96; F,34.42 〇 實例8 合成 TFE、NB-F-OH及 TCN-(F. COlt-Bu)聚合物 將一 200毫升不銹鋼壓力容器用40.6克NB_F-OH、21.7克 TCN-(F,C02-t-Bu)、50 毫升 Solkane⑧ 365 mfc 和 2.23 克 Perkadox⑧16N引發劑填充。將容器封閉,在乾冰中冷卻, 1 87361 -32- 200418883 用氮氣清洗,抽空及用45.5克TFE填充。然後將容器用其内 容物於50°C攪拌18小時,同時内部壓力自345降到304磅/平 方英寸。使容器冷卻到室溫,並排氣到1大氣壓。將容器内 容物用额外Solkane⑧365 mfc除去,以清洗容器。將合併的 反應器溶液和清洗液加到過量己烷(30-35毫升部分到650毫 升己烷)。將沈澱過濾,用己烷清洗,經空氣乾燥數小時, 然後用微弱氮氣清洗在真空烘箱中於88-90°C乾燥過夜。分 離得到23.6克白色聚合物;GPC分析:Mn 4700, Mw 10000。 Tg 171 °C (DSC)。分析實驗值:C5 48.14; H,4.34; F,36.48。 19F NMR ( 5 ? CDC13) -75.7 (6F?自 NB-F-OH),-95至繼125 (4F, 自 TFE),-139至-143和-166至-169 (1F,自 TCN_(F,C02tBu))。 實例9 製備以下溶液並經磁力攪拌過夜。 内容物 重量(克) 實例 5 中的 TFE/NB-F-OH/TCN-(F)2(F,
C02t-Bu)聚合物 2.964 克 2-庚酮 20.749克 已通過0.45微米PTFE注射濾器過濾的九氟甲 石黃酸三苯疏(triphenylsulfonium nonaflate) 溶於2-庚酮之6.82%(重量)溶液 2.287克 旋塗用布魯沃科學公司(Brewer Science Inc.) 100CB型組 合旋塗器/熱板對一 4英寸直徑類型"P”<100>定向矽晶圓進 行。顯影在一日本雷索技術公司(Litho Tech Japan Co.)阻劑 顯影分析儀(790型)上進行。 87361 -33 - 曰曰圓由沈積6毫升六甲基二矽氮烷(HmdS)底漆且在5000 轉/分鐘旋轉10秒製備。然後使通過0 45微米射濾器 過濾後的約2_3毫升以上溶液沈積,並在25〇〇轉/分鐘旋轉6〇 秒及在150°C烘焙60秒。 為完成248奈米成像,使經塗覆晶圓曝露於使寬uv光自 82421 型 ORIEL太陽能模擬器(s〇lar Simulator)(1000 瓦特)通 過248奈米干擾濾波器獲得的光線,干擾濾波器在248奈米 通過約30%能量。曝光時間為30秒,提供45毫焦耳/釐米2之 非衰減劑量。藉由使用具有18位變化中性光密度之罩幕, 可產生寬範圍種類曝光劑量。曝光後,將經曝光晶圓在125 °C烘焙60秒。 晶圓在水性氫氧化四甲銨(TMAH)溶液(Shipley LDD-26W, 〇·26Ν溶液)中顯影60秒,得到正性圖像。 實例10 製備 TCN-(F)2(CF3, ΟΗ) 將費舍/波特玻璃壓力容器用四環烷(1·0克,10.9毫莫耳) 和1,1,3,3,3-五氟-2_丙晞基苯甲酸酯(2.52克,10毫莫耳)填 充。將經封閉容器於ll〇°C加熱24小時,然後於120°C加熱9 天。使經冷卻混合物經過庫格爾蒸餾,提供0.83克起始 1,1,3,3,3-五氟-2-丙烯基苯甲酸酯和1.63克無色油,滩點 98-l〇〇°C /0.05毫米。19F NMR (C6D6)顯示:-67.93 (d,J=U 4, a=0.12),-72.98 (dd5 J=16.9,1.6, a=0.13),兩個 AB 圖型:-99.0 (J=214.7和6·0赫茲,14.7赫茲之雙重線偶合,a=〇.〇42乂 -118.81 (J=215,數個其他偶合,a=0.041)及-101.6 (j=2225 87361 -34- 200418883 與四重線之雙重線一道,j=6.0,17·4,a=〇.〇44),-114.82 (>221,其他偶合未分辨,&=〇.〇46)。1111^111(〇606):8.10和 8.02 (mfs,a=2.00,鄰 H’s),7·06 (m)和 7.00至 6.92 (m5 組合 &=3.12),2組乙烯基信號5。73,5.68和5.62-5。56(&=2。03),3.16 及3·14 (重疊bd單線,a=1.00,橋頭X 2.75 (bd s,重疊m, a=0.95),2.66 (bd s,a=0.52),2·58·2·47 (重疊 m,s,a=1.02), 2.27 (m5 a=0.54),兩組CH2 AB圖型,2.09, 1·15 (d,J=10.1 赫 茲)及 1.72, 1.00 (d5 J=9.7赫茲)。屯和19FNMR數據根據1^1^-(F)2 (CF3,OC (0)C6H5),四環捉和 151,3,3,3-五氟·2_ 丙婦基 苯甲酸醋之加合物。 將如上述獲得的TCN_(F)2(CF3,〇C(0)C6H5)之經蒸餾樣 品(1.63克,4.71毫莫耳)加入氫氧化钾(〇·8〇克,12毫莫耳) 溶於甲醇(15毫升)和水(10毫升)之溶液。將混合物快速在室 溫攪拌4· 5小時。在減壓下除去大部分甲醇。加入水(丨5毫 升)’並由加入鹽故將pH调郎到約7 ·〇。產物用二氯甲垸(2 X 20毫升)萃取’將萃取物乾燥並氣提,以得到1 克近似 無色油。19F NMR (C6D6)顯示:-74.02 (d5 J=7.1赫茲,a:=2.77)5 79.25 (dd5 J=2.0, 14.7),兩組ΑΒ圖型,-103.05 (ddd,J=6 5, 13.7, 213, a=0.93),-105.34 (dddq,>218, 15, 5.4, 15, a=l.〇2 ) 119.19 (d,J=217.5,a-1.01),-123.07 (m’s 的 d,J=213 a=〇.93)。NMR (C6D6): 5.67 (dd5 >3.3, 5.8)和 5.54 (J=3.3, 5.8,異構體A的乙烯基信號),5.62 (2以級八3圖型,組合乙 烯基信號面積=2·00),2.80 (bd s5 a=0.49),2.69 (m)和 2.67 (s, 組合a=1.51),2·46 (bd s,a=0.50),2.28 (m,a=0.50),2.16 (m5 -35- 87361 200418883 a=0.55),2.02至 1·96 (重疊 m,a=1.02),1·93 (bd s5 a=〇.51), 1.81 (d,J=10, a=0.53),1·71 (重疊 d’s,J約 7·2,a=0.48),1·11 (d, J約 10)和 1·08 (d,J約 l〇,組合 a==i Q2)。與含 TCN_ (F)2 (CF3 OH)外環幾何型的兩種異構體之近似50/50混合物一致。 在標題單體的第二種製備中,將費舍/波特玻璃壓力容器 用四環烷(18.0克,195毫莫耳)和151,3,3,3-五氟_2_丙烯基苯 甲酸酯(32.86克,130.3毫莫耳)填充。將經封閉容器於125 °C加熱144小時。將反應混合物冷卻,殘餘物^出在減壓下 除去。進行庫格爾蒸餾,提供13·5克低沸點液體(沸點23-60 °(:/0.05毫米)(41%初始進料151,3,3,3-五氟-2-丙缔基苯甲酸 酯)及27.3克無色油(沸點92-97 °C /0.03毫米)(60.9%理論 量)。19F NMR和1 H NMR光譜如上所述,且根據tcn_(F)2(CF3, 0C(0)C6H5)。 將如上述獲得的TCN-(F)2(CF3,0C(0)C6H5)之經蒸餾樣 品(27.3克’ 79.1¾莫耳)加入氫氧化4甲(13.35克,203毫莫耳) 溶於甲醇(250毫升)和水(167毫升)之溶液。將混合物快速在 室溫攪拌4.5小時。在減壓下除去大部分甲醇。加入水(15〇 毫升),並由加入鹽酸將pH調節到約7.0。產物用二氯甲烷(3 X 150毫升)萃取,將萃取物乾燥並氣提,以得到2〇 7克幾乎 無色油。庫格爾蒸餾得到19.6克(約1〇〇%)無色油,沸點35-38 °C /0.05毫米。如上述報告的19F NMR和1H NMR與含 TCN-(F)2(CF3,ΟΗ)外環幾何型的兩種異構體之近似5〇/5〇 混合物一致。 實例11 -36- 87361 200418883 製備 TCN-(CF3, C(CF3)20H) a) 製備 CH2=C(CF3)C(0)C1: 將28克CH2=C(CF3)C(0)0H[98%,美國,佛羅里達州,阿 拉綽,新奎實驗室(Synquest Laboratories, Alachua,Florida, USA)]加入一放入配備蒸餾頭圓底燒瓶的45克酞醯二氯。將 反應混合物加熱到150°C,且同時蒸餾產物,收集餾分[28 克(88%)餾分86-100°C]並用於下一步,無需進一步純化。 b) CH2=C(CF3)C(0)Cl與四環烷之反應:
在10_20°C將28克CH2=C(CF3)C(0)C1加入22克四環烷溶 於100毫升無水醚之溶液。(反應為放熱性)。將反應混合物 在25-35°C保持12小時。然後在真空下除去溶劑,並在減壓 下蒸館殘餘物,以得到3 6克(71 %)環加合物A
沸點 102_108°C/15 毫米 Hg。實驗值:C,52.25; H,3.89,F, 22.49 ° c)製備 TCN-(CF3,C(CF3)20H): 將A溶於200毫升無水CH3CN之溶液緩慢加入一放入1升 燒瓶的65克無水CsF和100毫升無水乙腈之混合物,燒瓶配 有溫度計、加料漏斗及乾冰冷凝器。將反應混合物在環境 溫度攪拌1小時,並冷卻到+10 °C,然後在10-15 °C緩慢加入 110克三氟甲基三甲基矽烷(新奎實驗室)。使反應混合物達 -37- 87361 200418883 到環境溫度,並攪拌14小時。在l5_2〇°C將400毫升10%鹽酸 緩慢加入反應混合物(PH<1)。反應混合物用CH2C12 (3 X 1〇〇 亳升)萃取,合併的有機層經MgS04乾燥,然後在真空下除 去溶劑。殘餘物在減壓下蒸館,得到30克(24%)餾分(滞點 74-75°C/0.75 毫米 Hg) TCN-(CF3-C(CF3)20H)。根據NMR數 據,產物為60 40兩種異構體之混合物。19F NMR (CDC13): 主要:-61.27 (3F,m),-68.73 (3F,m),-71.21 (3F,m);次要: •70.55 (3F,m),_71·35 (3F,m),-72.56 (3F,m)。實驗值:c, 43.80; H? 3.20, F, 48.48 〇 實例12 製備 TCN-m2iF. CiCFSUOHV a)製備四環烷和CF2=CFC(0)F之加合物: 將四環烷(15·1克,163毫莫耳)和一攪拌棒加入費舍/波特 玻璃壓力容器。將液體冷卻到-78°C,並將容器抽空。使三 氟丙缔醯氟(19克,150毫莫耳)在氣阱中冷凝,並在真空下 轉移到該容器。使經攪拌内容物緩慢溫熱,然後在45°C保 持24小時。將混合物冷卻到室溫,且在真空下將小體積低 >弗點物質自反應器轉移到一阱中。其餘反應物料具有環加 合物B特徵,以NMR分析為基礎評估純度>95%。19F (C6D6) + 36·35 (a==5 9.3, COF),+29.22 (a=33.9, COF),AB 圖型之低場 部分在-100.15 (a=36.8)和 _l〇5.35 (a=64.2),AB 圖型之高場 部分在]18.6(主要)和-119.25(次要),〇卩在-165.87 ^50.9) 和-188.0 (a=31.1) 〇 87361 -38- 200418883
.CFC(0)F
B b)製備 TCN-(F)2(F,C(CF3)20H): ‘ 在10-15°C將B溶於50毫升無水THF之溶液和49克三氟甲 ‘ 基三曱基矽烷(新奎實驗室)缓慢加入放入一 500燒瓶的35克 鲁 無水CsF和200毫升無水THF之混合物,燒瓶配有溫度計、 加料漏斗及乾冰冷凝器。使反應混合物達到環境溫度並攪 拌14小時。在15-20°C將500毫升10%鹽酸緩慢加入反應混合 物(ρΗ<1)。反應混合物用CH2C12(3X100毫升)萃取,合併的 有機層用10%HC1清洗再次,經MgS04乾燥,然後在真空下 除去溶劑。殘餘物在減壓下蒸餾,得到32克(60%)餾分(沸 點 46-48°C /0.05毫米 Hg) TCN-(F)2(F,C(CF3)20H)。根據NMR 數據,產物為 65:35兩種異構體之混合物。19FNMR(CDC13): φ 主要:-73.38 (3F,m),-73.90 (3F,m),-102.82 (IF, dm,217赫 茲);-120.87 (1F,dqd; 217; 16.4; 6.6赫茲),-160.58 (1F,m); 次要:-71.70 (3F,m),-72.56 (3F,m),-106.03 (1F,dm; 225.5 赫茲),-117.53 (1F,dd; 225.5; 9.8赫茲)。實驗值:C,41.43; H, 2.70。 實例13 製備 TCN彳F. C(CF3)20HV a)製備2-氟丙烯醯氟(CH2=CFC(0)F): 87361 -39- 200418883 將無水DMF(1.3升)、氫醌(6克)和鋅(130克)加入一 3升燒 瓶,燒瓶配有機械攪拌器、乾冰冷凝器及熱電偶。用攪拌 在^流下以一部分將碘化鈉(160克)加入燒瓶。將反應混合 物在室溫攪拌15分鐘。(使内部溫度增加到29°C)。將四氟氧 雜丁環(tetrafluorooxetane)(130克)滴加到反應混合物,開始 在35°C溫度。加入在1小時内完成。使内部溫度大部分時間 — 在36和42°C之間,但在反應結束增加到47°C曆約5分鐘。加 · 料後將混合物在35-25°C攪拌3小時。產物在減壓蒸餾(〜5毫 米Hg),並連續收集在乾冰阱和液體N2阱中。獲得全部79.5 馨 克液體,以NMR分析為基礎,該液體包含約65%產物、 30%DMF和5%雜質。計算產率:52%。 b)製備四環烷和CH2=CFC(0)F之環加合物: 將79克CH2=CFC(0)F(其包含30% DMF和0.6克氫醌)溶於 100毫升無水醚之冷溶液加入一 400毫升振搖器管,然後加 入65克冷四環烷(90%純度,10%降冰片二烯及MeOBu-t)。 使反應器在ll〇°C保持16小時。在真空下自粗產物除去溶劑 φ 和揮發物,以得到111克70%純度的粗環加合物C。其餘為 DMF(〜15%)及其它者(15%)。有兩種異構體:19F NMR _26.3(d, J=26赫茲,IF), -150.7(五重線,J=26赫茲,IF);其他異構體 -20.2 (d,J=20赫茲,1F),-171.2 (qq,J=19,7赫茲,IF) ppm。將 粗產物用於反應(c)的下一步,無需進一步純化。
87361 -40- 200418883 c)製備 TCN-(F,C(CF3)20H): 在乾燥箱中將一 500毫升燒瓶用經乾燥CsF (15克,0.1莫 耳)和CH3CN (150毫升)填充,燒瓶配有乾冰冷凝器、熱電 偶、加料漏斗及磁力攪拌棒。經5分鐘時間加入111克粗環 加合物C(約0.42毫莫耳,自步騾b)溶於CH3CN (50毫升)之溶 液。將反應混合物在環境溫度攪拌1 5分鐘,然後冷卻到5 °C。經1小時40分鐘缓慢加入120克(0.85莫耳)三氟甲基三曱 基矽烷(新奎實驗室)。將所得混合物溫熱至25 °C經2小時, 並在25°C攪拌16小時。潷去反應混合物之液體,將固體用 50毫升無水CH3CN清洗。將合併的有機部分加到500毫升5% 鹽酸。將產生的混合物在室溫攪拌45分鐘。混合物用CH2C12 萃取(3 X 200毫升)。將合併的萃取物用HC1 (5%,4X150毫 升)清洗,並經MgS04乾燥。將溶劑在旋轉蒸發器上除去, 以留下155克粗產物,在真空蒸餾得到餾分1 (5克,沸點<42 °C/〇.〇5毫米Hg)和餾分2 (101.7克,沸點51-63°C/〇.〇5毫米 Hg)(主要61-62 °C /0.05毫米Hg,餾分1和餾分2二者包含 TCN-(F,C(CF3)20H))之三甲基甲矽燒醚。將它們用在THF (200毫升)中的Bu4NF (80克)在室溫處理過夜。加入HC1 (5%,300毫升),將有機層分離。水性層用醚(2 X 200毫升) 萃取。將醚萃取物與有機層合併,並用水(3 XI00毫升)清 洗,經Na2S04乾燥,濃縮得到一種液體。將液體減壓蒸餾 得到 77 克 TCN-(F, C(CF3)20H)(沸點 50-55°C/0.05 毫米 Hg)。 總產率(自氧雜丁環到醇)為25%。產物為1:1比兩種異構體之 混合物。19F NMR -72.5 (dm, J=147赫茲,6F),-171.8 (m5 1F); -41 - 87361 200418883 其他異構體-73.8 (dm,J=363赫茲,1F),_145.6 (m,lF)ppm。 實例14 合成 TFE和 TCN-(F)2rCF3.0H)聚合物 將一 200毫升不銹鋼壓力容器用28·8克TCN-(F)2(CF3, OH)、40毫升 Solkane⑧ 365 mfc及 1·02克 Perkadox⑧ 16N引發 劑填充。將容器封閉,在乾冰中冷卻,用氮氣清洗,抽空 及用20克TFE填充。然後將容器用其内容物於50°C攪拌18 小時,同時内部壓力自220降到199磅/平方英寸。使容器冷 卻到室溫,並排氣到1大氣壓。將容器内容物用额外 Solkane⑧365 mfc除去,以清洗容器。將合併的反應器溶液 和清洗液加到過量己烷(30-35毫升部分到650毫升己烷)。將 沈澱過濾,用己烷清洗,經空氣乾燥數小時,然後用微弱 氮氣清洗在真空烘箱中於88-90°C乾燥過夜。分離得到9.97 克白色聚合物;GPC分析:Mn 5300,Mw 9300。Tg 222°C (DSC)。19F NMR (δ,THF-d8)-73.5 和·79·5 (CF3),-95 至-125 (CF2)。 實例15 佥成 TFE和 TCN-(CF3· C(CF3)20H)聚合物 將一 200毫升不銹鋼壓力容器用42.5克TCN-(CF3, C(CF3)20H)、50 毫升 Solkane® 365 mfc 及 1.08克 Perkadox® 16N引發劑填充。將容器封閉,在乾冰中冷卻,用氮氣清洗, 抽空及用22克TFE填充。然後將容器用其内容物於50°C攪拌 18小時,同時内部壓力自219降到211磅/平方英寸。使容器 冷卻到室溫,並排氣到1大氣壓。將容器内容物用额外 -42- 87361 200418883
Solkane® 3 65 mfc除去,以清洗容器。將合併的反應器溶液 和清洗液加到過量己烷(30-35毫升部分到650毫升己烷)。將 沈澱過濾,用己烷清洗,經空氣乾燥數小時,然後用微弱 氮氣清洗在真空烘箱中於88-90°C乾燥過夜。分離得到9.7 克白色聚合物。GPC分析:Mn 4200,Mw 6200。Tg 209°C (DSC)。19F NMR (δ,THF-d8) -60.9 和-67.8 (CF3)5 -75,5 · (C(CF3)2OH),-95至-125(CF2)。分析實驗值:C5 41.87; H,2.95; F,49.76 ° 實例16 · 合成 TFE和 TCNVF)2(T. C(CF3)20H)聚合物 將一 200毫升不銹鋼壓力容器用37.4克TCN-(F)2(F, C(CF3)20H)、50 毫升 Solkane⑧ 365 mfc及 1.0 克 Perkadox® 16N引發劑填充。將容器封閉,在乾冰中冷卻,用氮氣清洗, 抽空及用20克TFE填充。然後將容器用其内容物於50°C攪拌 18小時,同時内部壓力自208降到181磅/平方英寸。使容器 冷卻到室溫,並排氣到1大氣壓。將容器内容物用额外鲁 Solkane⑧365 mfc除去,以清洗容器。將合併的反應器溶液 和清洗液加到過量己烷(30-35毫升部分到650毫升己烷)。將 沈澱過濾,用己烷清洗,經空氣乾燥數小時,然後用微弱 氮氣清洗在真空烘箱中於88_90°C乾燥過夜。分離得到17.8 克白色聚合物。GPC分析:Μη 4800,Mw 7400。Tg 228°C (DSC)。19F NMR (δ,THF-d8) ·156至-160和-185 (CF),-70·6 和-72·5 (C(CF3)2OH),_95至-125 (CF2)。分析實驗值·· c5 39,57; H,2.47; F,53 05 ° : 87361 -43轉 200418883 實例17 合成 TFE和 TCN_g〇. CiCF3)20iT)聚合物 將一 200毫升不銹鋼壓力容器用60.8克TCN-(F), C(CF3)20H)、50 毫升 Solkane® 365 mfc 及 1.59 克 Perkadox ⑧ 16N引發劑填充。將容器封閉,在乾冰中冷卻,用氮氣清洗, 抽空及用30克TFE填充。然後將容器用其内容物於50°C攪拌 18小時,同時内部壓力自257降到240磅/平方英寸。使容器 冷卻到室溫,並排氣到1大氣壓。將容器内容物用额外 Solkane® 365 mfc除去,以清洗容器。將合併的反應器溶液 和清洗液加到過量己燒(30·3 5毫升部分到650毫升己燒)。將 沈澱過濾,用己烷清洗,經空氣乾燥數小時,然後用微弱 氮氣清洗在真空烘箱中於88-90°C乾燥過夜。分離得到16.5 克白色聚合物。GPC分析·· Mn 4700,Mw 9300。Tg 205°C (DSC)。19F NMR (δ,THF-d8)_167.8、-168.9、-140.7及-143.8 (環 CF),-71 和-76 (C(CF3)2OH),-95 至-125 (CF2)〇 分析實驗 值:C, 44.647; H,3.13; F,44.82。 44- 87361

Claims (1)

  1. 2〇〇4l8883 拾、申請專利範園: • 一種聚合物,其包括衍生自下列之重複單位: (a) 至少一種衍生自乙烯性不飽和化合物之重複單位,該 化合物具有至少一個共價結合於一乙烯性不飽和碳原 子之氟原子,及 (b) 至少一種衍生自乙烯性不飽和化合物之重複單位,該 化合物具有以下結構:
    其中η為0、1或2 ; R1、R2、R3及R4獨立為H、0R5、鹵素、視需要由鹵素 或醚氧取代的1至10個碳原子之烷基或烷氧基、γ、 C(Rf)(Rf,)〇R5、R6Y或 〇R6Y ; Y為 COZ或 S02Z ; R5為氫或酸不穩定性保護基; Rf和Rf’為1至10個碳原子的相同或不同氟烷基,或一起 結合為(CF2)m,其中m為2至10 ; R為視需要由鹵素或醚氧取代的1至2〇個碳原子之伸 烷基; Z為0H、鹵素或OR7 ;且 R7為1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且其限制條件為Rl、R2、 87361 200418883 R3及 R4之至少一者係 Υ、OR5、C(Rf)(Rf’)〇R5、R6 Y或 OR6 γ, 且如果R1(或R3)為OH,則R2(或R4)不為OH或鹵素。 2·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聚合物,其中該具有結構(I)之 化合物係選自由下列化合物所組成之群組:
    C(CF3)2〇CH2〇CH3 c〇2r12
    其中R12為1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 3.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聚合物,其中該至少一種具有 -2 - 87361 200418883 至少一個共價結合於一乙烯性不飽和碳原子之氟原子之 乙烯性不飽和化合物為包含2至20個碳原子之氟烯烴。 4·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聚合物,其中該氟烯烴係選自 由四氟乙烯、六氟丙烯、一氯三氟乙烯、偏二氟乙缔、 氟乙烯、全氟-(2,2_二甲基_1,3_二氧雜環戊締)、全氟_(2_ 亞甲基 _4_ 甲基-1,3-二氧戊環)、CF2=CFO(CF2)tCF=CF2(其-中t為1或2)&Rf”〇CF=CF2(其中Rf”為1至1〇個碳原子之飽 和氟燒基)所組成之群組。 5·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聚合物,其中該氟烯烴為四氟籲 乙烯。 6·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聚合物,其進一步包括一種含 氟醇基或經保護氟醇基之單位。 7·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聚合物,其中該氟醇基或經保 護氟醇基係衍生自至少一種乙稀性不飽和化合物,該化 合物包含具有以下結構之氟醇基: _C(Rf)(Rf,)〇H 其中Rf和Rff為1至10個碳原子的相同或不同氟烷基,或一 ® 起結合為(CF2)m,其中m為2至10。 8.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聚合物,其中該Rf*Rf,為全氟 燒基。 9·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聚合物,其進一步包括一種含 氟醇基之單位,該氟醇基具有以下結構: -XCH2C(Rf)(Rf’)〇H 其中Rf和Rf’為1至10個碳原子的相同或不同氟燒基,或 87361 200418883 一起結合為(CF2)m,其中m為2至10 ;且X係自為元素週期 表第VA族或第VIA族之元素。 10·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聚合物,其中該X係選自由 氧、硫、氮及磷所組成之群組。 1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聚合物,其中該X為氧。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聚合物,其中該氟醇基或經保 護氟醇基係衍生自由以下物質所組成之群組之單體: —ch2c(cf3)2〇h
    ch2c(cf;)2〇h
    ch2〇ch2c(cf3)2〇h ch2=ch〇ch2ch2〇ch2c(cf3)2〇h ch2=ch〇(ch2)4〇ch2c(cf3)2〇h
    〇_CH2C(CF3)2〇H o—ch2c(cf3)2oh 13.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聚合物,其進一步包括至少一 種以下結構單位之含酸或含經保護酸之基團: (―ch2—
    其中£1為11或(:1<12烷基;E2為C02E3、S03E或其他酸性基 團;且E和E3係獨立選自由H、未經取RCrCu烷基及經雜 87361 200418883 原子取代的C^-Cu烷基所組成之群組。 H·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聚合物,其中該雜原子係選自 由氧、氮、硫、自素及磷原子所組成之群組。 1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聚合物,其中該雜原子為氧, 且該經雜原子取代的C〗-Ci2燒基進一步包含幾基。 1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聚合物,其中該含酸或含經保 一 護酸之基團係衍生自含羧酸之單體。 Π.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聚合物,其中該含酸或含經保 護酸之基團係衍生自一種單體,該單體係選自由丙缔酸鲁 弟二丁酉日、丙缔酸2-甲基-2-金剛燒g旨、丙埽酸2_甲基 降莰烷酯及丙缔酸所組成之群組。 18·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聚合物,其進一步包括至少一 種衍生自極性單體之基團。 1 9 · 一種光阻劑組合物,該組合物包括: (1)一種含氟聚合物,其中該含氟聚合物包括: (a) 至少一種衍生自乙烯性不飽和化合物之重複單 鲁 位’該化合物具有至少一個共價結合於一乙烯性不飽和碳 原子之氟原子;及 (b) 至少一種衍生自乙烯性不飽和化合物之重複單 位’該化合物具有以下結構: R1
    87361 200418883 其中η為0、1或2 ; R1、R2、R3及R4獨立為H、〇R5、i素、視需要由鹵素 或醚氧取代的1至10個碳原子之烷基或烷氧基、Υ、 c(Rf)(Rf丨)〇R5、R6Y或 OR6Y ; Y為 COZ或 so2z ; R5為氫或酸不穩定性保護基; Rf和Rf’為1至10個碳原子的相同或不同氟烷基,或一起 結合為(CF2)m,其中m為2至10 ; R6為視需要由鹵素或醚氧取代的1至20個碳原子之伸 烷基; Z為OH、鹵素或OR7;且 R7為1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且其限制條件為R1、R2、 R3及R4之至少一者係 OR5、γ、C(Rf)(Rf’)〇R5、R6Y或〇R6Y, 且如果R1(或R3)為OH,則R2(或R4)不為〇H或鹵素;及 (2) —種光活性組分。 2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之光阻劑組合物,其中該含氟聚 合物中具有結構(I)之單體選自由下列化合物所組成之群 組: 87361 F
    F
    -co2R 12
    F -6- 200418883
    其中R為1至20個碳原子之燒基。 21, 22. 23. 2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之光阻劑組合物,其中該(㈡為 包含2至20個碳原子之氟烯烴。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之光阻劑組合物,其中該氟缔烴 係選自由四氟乙稀、六氟丙烯、一氯三氟乙烯、偏二氟 乙缔、氟乙烯、全氟-(2,2-二甲基-1,3-二氧雜環戊烯)、全 氟_(2_亞甲基-4-甲基-1,3-二氧戊環)、 CF2=CFO(CF2)tCF=CF2(其中 t為 1 或 2)及 Rf’,OCF=CF2(其中 Rf’’為1至10個碳原子之飽和氟烷基)所組成之群組。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之光阻劑組合物,其中該氟烯烴 為四氟乙婦。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之光阻劑組合物,其中該含氟聚 合物進一步包括一種含氟醇基或經保護氟醇基之單位。 87361 200418883 2 5 ·根據申州專利範圍弟24項之光阻劑組合物5其中該氟醇基 或經保謾氟醇基係衍生自至少一種乙烯性不飽和化合 物,該化合物包含具有以下結構之氟醇基: -C(Rf)(Rf,)〇H 其中Rf和Rf'為1至10個碳原子的相同或不同氟燒基,或一 起結合為(CF2)m,其中m為2至1〇。 26.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光阻劑組合物,其中該Rf和Rf, 為全氟燒基。 27·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之光阻劑組合物,其中該含氟聚 合物進一步包括一種具有以下結構之氟醇基: •XCH2C(Rf)(Rf 丨)〇H 其中Rf和Rf為1至10個碳原子的相同或不同氣燒基,或一 起結合為(CF2)m,其中m為2至10 ;且X係自元素週期表第 VA族和第VIA族之元素。 28·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之光阻劑組合物,其中該X係選 自由氧、硫、氮及磷所組成之群組。 29·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之光阻劑組合物,其中該X為 氧。 3〇·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光阻劑組合物,其中該含氟醇 官能基或經保護氟醇基之單體係衍生自由以下物質所組 成之群組: 们361 200418883
    ch2=ch〇ch2ch2〇ch2c(cf3)2〇h ch2=ch〇(ch2)4〇ch2c(cf3)2〇h
    o—ch2c(cf3)2oh o—ch2c(cf3)2oh 3 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之光阻劑組合物,其中該含氟聚 合物進一步包括至少一種以下結構單位之含酸或含經保 護酸之基團: (—CH2—C—·) E2 其中Η或CVCu烷基;E2為C02E3、S〇3E或其他酸性基 團;且E和E3係獨立選自由Η、未經取代CkCi2垸基及經雜 原子取代的CkCu燒基所組成之群組。 3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之光阻劑組合物,其中該雜原子 係選自由氧、氮、硫、i素及濟原子所組成之群組。 3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之光阻劑組合物,其中該雜原子 為氧,且該經雜原子取代的心/^烷基進一步包含羥基。 3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之光阻劑組合物,其中該含酸或 87361 200418883 含經保護酸之基團為一種含羧酸單體。 35。根據中請專·圍第3㈣之光阻劑組合物,其中該含酸或 口 ^保瘦酸《基團係選自由丙缔酸第三丁酿、丙歸酸2_ 甲基-2-金剛燒酉旨、丙婦酸2_甲其9隊γ Λ .. w收 τ悬-2·降莰燒酯及丙烯酸所 組成之群組。 .根據申明專利|&圍第19項之光阻劑組合物,其中該含氣聚 合物進-步包括至少—婦生自極性單體之基團。 37·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之光阻劑組合物,其中該光活性 組分為一種光酸發生劑。 38·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之光阻劑組合物,其進一步包括 一種溶解抑制劑。 39·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之光阻劑組合物,其進一步包括 一種溶劑。 40·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9項之光阻劑組合物,其中該溶劑係 選自由醚酯、酮、酯、二醇醚、經取代烴、芳烴、經氟 化溶劑和超臨界C02所組成之群組。 4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之光阻劑組合物,其進一步包括 至少一種選自由鹼、界面活性劑、分辨促進劑、接著促 進劑、殘餘物減少劑、塗料助劑、增塑劑及Tg(玻璃轉移 溫度)改質劑所組成之群組之添加劑。 42· —種經塗覆基材’其包括: (1) 一基材;及 (2) —種光阻劑組合物,該組合物包括: (a) —種含氟聚合物,其包括衍生自下列之重複單位: 87361 -10 - 200418883 ⑴至少一種衍生自乙烯性不飽和化合物之重複單 位,該化合物具有至少一個共價結合於一乙烯性 不飽和碳原子之氟原子;及 (ii)至少一種衍生自乙婦性不飽和化合物之重複 單位,該化合物具有以下結構: R1
    其中η為0、1或2 ; R1、R2、R3及R4獨立為Η、OR5、鹵素、視需要由鹵素 或醚氧取代的1至10個碳原子之烷基或烷氧基、Y、 C(Rf)(Rf,)OR5、R6Y或 〇R6Y ; Y為 COZ或 S02Z ; R5為氫或酸不穩定性保護基; Rf和Rf’為1至10個碳原子的相同或不同氟燒基,或一起 結合為(CF2)m,其中m為2至10 ; R6為視需要由鹵素或醚氧取代的1至20個破原子之伸 燒基; Z為OH、鹵素或〇R7 ;且 R7為1至20個碳原子之烷基,且其限制條件為R1、R2、 R3及 R4之至少一者係 Y、OR5、C(Rf)(Rf,)〇R5、R6Y或 OR6γ, 且如果R1(或R3)為OH,則R2(或R4)不為〇H或鹵素;及 87361 -11- 200418883 (b)—種光活性組分。 4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2項之經塗覆基材,其中該基材為微 電子晶圓。 4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3項之經塗覆基材,其中該微電子晶 圓包括選自由矽、氧化矽、氧氮化矽及氮化矽所組成之 群組之材料。 4 5. —種四環燒和氟燒基苯甲酸醋化合物之反應產物。 12- 87361 200418883 柒、指定代表圖: (一) 本案指定代表圖為:(無) (二) 本代表圖之元件代表符號簡單說明: 捌、本案若有化學式時,請揭示最能顯示發明特徵的化學式: (無) 87361
TW092121993A 2002-08-09 2003-08-11 Fluorinated polymers having polycyclic groups with fused 4-membered rings, useful as photoresists, and processes for microlithography TW200418883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40235002P 2002-08-09 2002-08-09
US44050403P 2003-01-16 2003-01-1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418883A true TW200418883A (en) 2004-10-01

Family

ID=31720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2121993A TW200418883A (en) 2002-08-09 2003-08-11 Fluorinated polymers having polycyclic groups with fused 4-membered rings, useful as photoresists, and processes for microlithography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7264914B2 (zh)
EP (1) EP1546221B1 (zh)
JP (1) JP4610335B2 (zh)
KR (1) KR20050069979A (zh)
CN (1) CN1675264A (zh)
AT (1) ATE460436T1 (zh)
AU (1) AU2003259727A1 (zh)
DE (1) DE60331667D1 (zh)
TW (1) TW200418883A (zh)
WO (1) WO2004014964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58686C (zh) * 2003-03-06 2009-11-11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脂环族不饱和化合物、聚合物、化学增幅抗蚀剂组合物及采用所述组合物形成图案的方法
EP1505439A3 (en) 2003-07-24 2005-04-2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Positive photosensitive composition and method of forming resist pattern
WO2006099380A2 (en) * 2005-03-11 2006-09-21 E.I. Du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hotoimageable, thermosettable fluorinated resists
JP5225555B2 (ja) * 2006-04-27 2013-07-03 東京応化工業株式会社 液浸露光用レジスト組成物およびレジスト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JP4862033B2 (ja) * 2007-12-19 2012-01-25 旭化成株式会社 光吸収性を有するモールド、該モールドを利用する感光性樹脂のパターン形成方法、及び印刷版の製造方法
JP5449909B2 (ja) * 2008-08-04 2014-03-19 東京応化工業株式会社 ポジ型レジスト組成物及びレジスト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JP2010106118A (ja) * 2008-10-29 2010-05-13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重合体及びフォトレジスト組成物
JP2014509302A (ja) * 2010-12-21 2014-04-17 ソルヴェイ・スペシャルティ・ポリマーズ・イタリー・エッセ・ピ・ア フッ素化有機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JP6807752B2 (ja) * 2014-06-03 2021-01-06 ザ ケマーズ カンパニー エフシー リミテッド ライアビリティ カンパニー 光架橋フルオロポリマーを含む保護層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28865A (en) * 1957-03-25 1960-03-15 Du Pont Fluorinated tricyclononanes and tetracycloundecanes
WO1991000880A1 (en) * 1989-07-07 1991-01-24 Daikin Industries, Ltd. Fluorinated copolymer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US5229473A (en) 1989-07-07 1993-07-20 Daikin Industries Ltd. Fluorine-containing copolymer and method of preparing the same
US6232417B1 (en) * 1996-03-07 2001-05-15 The B. F. Goodrich Company Photoresist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polycyclic polymers with acid labile pendant groups
IL141803A0 (en) * 1998-09-23 2002-03-10 Du Pont Photoresists, polymers and processes for microlithography
WO2002031596A1 (en) 2000-10-12 2002-04-18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Co2-processes photoresists, polymers, and photoactive compounds for microlithography
AU2002232383A1 (en) * 2000-10-18 2002-04-29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Compositions for microlithography
CN1486449A (zh) * 2000-11-29 2004-03-31 纳幕尔杜邦公司 含有光刻胶组合物的多层元件及其在显微光刻中的应用
US7045268B2 (en) * 2000-11-29 2006-05-16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olymers blends and their use in photoresist compositions for microlithography
CN1215099C (zh) * 2001-03-30 2005-08-17 纳幕尔杜邦公司 用于微型平板印刷术的多环含氟聚合物及光刻胶
EP1246013A3 (en) * 2001-03-30 2003-11-19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hotoresists, polymers and processes for microlithography
JP2003252928A (ja) * 2002-02-27 2003-09-10 Nec Corp フッ素含有アセタールまたはケタール構造を有する単量体、重合体、ならびに化学増幅型レジスト組成物
KR20050099494A (ko) * 2002-08-09 2005-10-13 이 아이 듀폰 디 네모아 앤드 캄파니 플루오르화 단량체, 포토레지스트로서 유용한 4원헤테로시클릭 접합 고리를 갖는 폴리시클릭기를 함유하는플루오르화 중합체, 및 마이크로리소그래피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75264A (zh) 2005-09-28
EP1546221A2 (en) 2005-06-29
EP1546221A4 (en) 2008-06-18
WO2004014964A2 (en) 2004-02-19
WO2004014964A3 (en) 2004-03-18
JP2005535753A (ja) 2005-11-24
JP4610335B2 (ja) 2011-01-12
KR20050069979A (ko) 2005-07-05
EP1546221B1 (en) 2010-03-10
AU2003259727A8 (en) 2004-02-25
DE60331667D1 (de) 2010-04-22
AU2003259727A1 (en) 2004-02-25
US20050277052A1 (en) 2005-12-15
ATE460436T1 (de) 2010-03-15
US7264914B2 (en) 2007-09-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418883A (en) Fluorinated polymers having polycyclic groups with fused 4-membered rings, useful as photoresists, and processes for microlithography
EP1383812A1 (en) Polycyclic fluorine-containing polymers and photoresists for microlithography
US7326796B2 (en) Fluorinated monomers, fluorinated polymers having polycyclic groups with fused 4-membered heterocyclic rings, useful as photoresists, and processes for microlithography
US7022457B2 (en) Photoresists with hydroxylated, photoacid-cleavable groups
US6875555B1 (en) Preparation and use of EXO-2-fluoroalkyl(bicyclo[2.2.1] hept-5-enes)
US7507522B2 (en) Photoresists comprising polymers derived from fluoroalcohol-substituted polycyclic monomers
US7408011B2 (en) Photoresists, fluoropolymers and processes for 157 nm microlithography
US7019092B2 (en) Fluorinated copolymers for microlithography
US7312287B2 (en) Fluorinated polymers useful as photoresists, and processes for microlithogra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