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88102466A - 产生字形的方法及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产生字形的方法及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88102466A
CN88102466A CN88102466.XA CN88102466A CN88102466A CN 88102466 A CN88102466 A CN 88102466A CN 88102466 A CN88102466 A CN 88102466A CN 88102466 A CN88102466 A CN 881024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data
overstriking
thickness
stro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8810246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835B (zh
Inventor
上原徹三
国西元英
下位司
键政秀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881024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88102466A/zh
Publication of CN10148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835B/zh
Expir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53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using cathode-ray tub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lay of characters or indicia using display control signals derived from coded signals representing the characters or indicia, e.g. with a character-code memory
    • G09G5/24Generation of individual character patter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20Drawing from basic elements, e.g. lines or circles
    • G06T11/203Drawing of straight lines or curv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22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 G06K2215/0002Handling the output data
    • G06K2215/002Generic data access
    • G06K2215/0028Generic data acces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at per se
    • G06K2215/0034Outline cod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22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 G06K2215/0002Handling the output data
    • G06K2215/004Generic data transformation

Abstract

一种加粗方法,该方法保持框架线数据,框架线数据包括提供构字线的形状类型的各种线段的类型,该数据还包括提供线段的位置的多点坐标,利用赋预框架线的线种类信息和字符框内的框架线数据中的框架线位置信息,以便执行可改变加粗处理结果的加粗处理,或者执行一种能在需要时改变一种方法的加粗过程,该方法保持用于区分粗细数据中的框架线右向和左向的加粗宽度的信息,并加粗每条相应框架线。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产生字形的方法及其系统,更具体地说,涉及适于产生高质量的、由同一框架结构的各种粗细线段组合而成的轮廓图形的图形产生的方法及其系统。
据报道,最近已有一种字形产生方法,它可以根据框架数据进行加粗处理来产生字形相同,构字线段粗细不同的字形(例如,斯坦佛大学,计算机科学系J.Hobby和Gu    Guoan的论文中文字形变化(AChinese    Meta-Font)报告号STAN-CS-83-974,1983年7月)。
由本发明申请人所提出的日本专利,公开号No147572/1987),也是该项技术的现有文献之一。这个系统可以根据框架数据产生各种大小的轮廓数据并能提供构字线段的粗细作为参数。这一方法的优点是,各种大小的字可由同一框架数据产生,线段粗细可不依赖于字体大小而定。
这些优点是由框架图形保持系统的特点而产生的,它不能由字形保持/输出系统以现行点阵图形来完成。
虽然上述现有技术可以改变构字线段的粗细,但如果线段粗细变化太大,线段可能会偏离给定字所固有的字形关系。换言之,可能会破坏能够识别某字符的字形图案,即使字形图案没全部破坏,字形质量也要下降。此外,构成一个字符组的字形之间的关系也要被打乱、举例来说,例如“H”字符与“T”字符。有一条规律,“H”字符的上部与“T”字的上部处于同一条水平线上。但如果按上述现有技术对线段进行加粗处理,“T”字符的上部随着加粗而变高,可“H”字符的上部却保持不变。虽然汉字“恒”在偏旁“木”的下部在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方法加粗时没变化,但“恒”字的右偏旁的下端却由于加粗处理而向下移动了。
下面参阅图7对上述内容做更具体的解释。这张附图是一个字符的具体例子并表示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轮廓产生方法、其粗细控制方法和存在的问题。图7中,(7-1)表示字符“H”的框架线段数据,(7-3)和(7-5)是轮廓图形。构字线段的粗细在(7-3)和(7-5)之间是不同的。图7中,(7-2)表示“T”字符的框架线段数据,(7-4)和(7-6)是轮廓图形。在图7的各图中,围着字形的虚线矩形框表示字符框,白圈表示框架点。在(7-1)和(7-2)中,连接框架点的线是框架线。
框架线数据包括表示坐标序列的数据和线段类型(此后也称笔划类型)。在(7-2)中,字符“T”的构字线段是二个。第一个是“水平线笔划”,具有两个框架点,分别在最左端和最右端。第2个是垂线笔划”,具有两个框架点,分别在上端和下端。在图7的(7-1)和(7-2)中,这些框架线数据中的框架点由白圈表示并在同一线上相互连接。框架线的类型从图中略去了。
参阅图7,(7-3)和(7-5)表示由(7-1)产生的字符“H”的轮廓图形和粗细数据。同样,(7-4)和(7-6)由(7-2)产生的“T”字符的轮廓图形和粗细数据。在图(7-3)至(7-6)中,白圈表示框架线数据的框架点,而黑圈是由框架线数据(除框架点位置外,也包括线段类型)和粗细数据而产生的并称为“轮廓曲线的特征点”。在所产生的轮廓图形数据中包含有这些轮廓曲线特征点的坐标序列和插入点间的曲线类型。由于图7中所述字符的轮廓曲线都是直线。所以产生“直线”型作为插入每对轮廓曲线特征点间的曲线类型。虽然这种类型没有写在图7上,但轮廓曲线的特征点是按该类型定义而由直线连接的,清楚地表示了轮廓图形。
下面来说明如何用运粗细数据来产生轮廓图形。首先来考虑作为“H”字符的第一线段的“垂线笔划”。这个“垂线笔划”的框架点以(7-3)中点732和点731的坐标而给出。在产生轮廓图形的过程中,作为由粗细数据以及连接各点的曲线类型(本例中所有曲线都是直线)产生的轮廓曲线的特征点,各点733、734、735和736的坐标由这两个点的坐标和线段的笔划类型即“垂线笔划”和线段的粗细数据来决定。其中,粗细数据与决定轮廓曲线特征点坐标的方法有关。在连接轮廓曲线特征点733和734的直线与框架线731-732之间的角或字框的竖线与水平线之间的角是由线段的笔划类型决定的。点733和734是通过将它们给在穿过框架点731的线上决定的,并由框架点731两侧对应于粗细数据值的二分之一距离处的上述角度来决定。点735和736以同样的方式来确定。图(7-5)表示了当构成字符“H”的各线段比图(7-3)的细时所得到轮廓形状。顺便说一句,线的粗细数据不是赋予给字而是赋予每条构字线。因此,可以用不同粗细的线段来形成一个字。
下面,参阅图7的(7-4)和(7-6)来说明“T”字符的寸(0.127至1.524毫米)之间,速度为每分钟20-500英尺(6.096至152.4米)。
19.如权利要求18中的装置,包括一个铸造容器(18),其中,熔融金属在接受端(22)的水平面与在出口端(26)之水平面相同。
20.如权利要求18或19中之装置,其中,中间部分(24)将接受端(22)和出口端(26)之间连通,向着出口端(26)有一个逐渐增加的宽度以及逐渐变浅的深度,使铸造容器(18)之整个长度维持一个充分均匀的横截面积。
21.如权利要求18、19或20之中的装置,包括铸造容器(18)中的缓冲板(36或48,50),以便于均匀流动的产生。
22.如前面所提之权利要求18至21中之任一种方法,其中,铸造表面(20)有一个自水平线向上运行的方向,而在出口端(26)的熔融金属的自由表面上的金属流动方向,定向在与水平线成0°至135°的角。该水平线是在出口端(26)的自由表面与铸造表面的方向之间。
23.如权利要求18至22中之任一种装置,其中,铸造表面(20)是由一个转动的铸轮之园周表面所组成的。
24.如权利要求22和23中之装置,其中,容器(18)之出口端(26)的位置,与邻近的铸轮构成0°-45°之角。
25.如权利要求23或24中之装置,其中,容器(18)之出口端(26)的位置,靠近铸造轮上部之四分之一位置。
26.直接将熔融金属铸造成连续的晶质材料的带材料之装置,包轮廓图形产生方法。在图(7-4)中,标号741和742表示作为“T”的第一线段“水平线笔划”的框架点,标号743、744、745和746表示轮廓曲线特征点。对轮廓曲线特征点产生方法的叙述将略去,因为这与(7-3)的一样。
图(7-6)表示使用一组其值小于图(7-4)中值的粗细数据而产生轮廓图形的示例。这里,标号761和762与上述一样表示框架点,标号763、764、765和766表示轮廓曲线的特征点。图(7-3)和(7-5)表示将不同粗细数据赋予“H”的一个框架线数据而产生的轮廓图形。图(7-4)和图(7-6)表示将不同粗细数据赋予“T”的一个框架线数据而产生的轮廓图形。当每个轮廓图形的轮廓曲线内部被填充时,可得到一个具有该线段粗细的字形。在同一字符组中线段粗细必须是均衡的。由此,图(7-3)中的“H”和图(7-4)中的“T”可以被认为是同一字符组中的字符,而图(7-5)中的“H”和图(7-6)中的“T”可被认为是不同字组中的字。但是,除字符与字符之间线段粗细的均衡问题外,还必须特别注意字符与字符之间线段的位置。从这点来看,该系统并没摆脱这个问题。让我们来看看当填入“H”和“T”字符时的上端线段。在图(7-3)所示的“H”字符中,上端线是连接轮廓特征点733和734的线段,该线段与“H”字符另一连接线段的对应轮廓线在同一直线上。另一方面,在图(7-4)所示的“T”字符中,上端线对应于连接轮廓曲线特征点744和746的线段。图(7-3)所示“H”的上端线与图(7-4)所示“T”的上端线相一致。然而,在图(7-5)所示的“H”和图(7-6)所示的“T”情况中,各线段变细,它们的上端线并不一致。“H”的上端线与其粗细无关总在同一位置。相反,“T”的上端线在线段改变粗时上升,在线段变细时向框架线下降。这种不平衡现象也出现在同一字符的不同线段之中。上面谈过的汉字“恒”和“旧”就是这种示例。由上述可知,现有技术存在着局限性,即加粗处理产生的字符质量不高,如要产生高质量的字符,线段粗细就必须限于小范围内。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字形产生方法和系统,它可进行加粗处理而不产生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字形产生系统包括保持提供构字线段类型的由线段笔划类型组成的框架线数据和提供其位置的许多点的坐标并基于这些产生构字线轮廓的装置,在这个系统中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加粗框架线的系统是由上述类型决定的,还在于本发明具有许多功能用来根据由许多参数决定的粗细数据来加粗框架线,当进行某种加粗处理时,选择上述许多功能之一并由所选择的功能执行加粗处理。
图1是产生一个字符的字形时的流程图;
图2表示利用本发明字形产生方法显示/输出一个字时的文本输出系统的结构;
图3表示框架线数据;
图4表示粗细数据;
图5表示加粗处理的一个具体示例;
图6是图2文件输出系统和主程序的流程图;
图7表示一个具体示例,说明现有技术中的加粗处理;
图8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改进型的粗细数据;
图9是解释图,用于说明根据框架线数据和粗细数据进行加粗处理的装置;
图10是表示确定粗细参数过程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执行笔划轮廓产生程序的流程图;
图12表示“左撇笔划”中的加粗处理;
图13表示图4粗细数据的变形示例。
首先,概要地叙述本发明的基本原理。
现有技术的问题是由于只设制了一个使给定的框架线沿其两侧加粗的加粗处理所造成的。因此,通过提供用于改进加粗处理的手段就能完成本发明的目的。换句话说,由能够改变加粗处理结果的处理手段,或若需要的话,由能够改变加粗方法的加粗处理手段即可达到该目的。前一种加粗处理是利用赋予框架线的线段类型数据或利用框架线数据中的字框内的框架线的位置数据来实现的,而后一种加粗处理手段保持粗细数据中用以区别该框架线的右侧或左侧的加粗宽度的数据,并就各相应的框架线来加粗该线段。
更确切地说,上面所述的手段包括下列三种装置:
(1).固定各加粗方向上的粗细数据、并把加粗的宽度按粗细数据内部的各加粗方向加在粗细数据上的加粗处理手段。
(2).不保持各加粗方向上的粗细数据,而根据框架线数据上所保持的线段的笔划种类确定粗细数据所给出的宽度要产生在框架线方向的右侧还是左侧,或确定要在框架线方向的右侧还是左侧产生粗细数据所给宽度的一半,并完成加粗处理的加粗处理手段。
(3).不保持各加粗方向上的粗细数据,而根据框架线数据中框架线的位置数据值或根据该位置数据和上面所述的线段的笔划种类的组合,用与(2)中相同的方法确定把粗细数据加在右侧、左侧和两侧的方向的加粗处理手段。
框架线数据由作为在各构字框架线上的基本点的框架点的位置坐标以及提供框架线各种形状的线段的笔划种类组成。如果除了这些数据外,还要确定各框架线的粗细,那么根据前面所述的现有技术加粗各框架线就能得到轮廓曲线。
更确切地说,为了叙述上述技术,要清楚阐述上述三种技术手段中每一种的作用。
(1).手段(1)的情况:
被保持的粗细数据包括右边粗细数据和左边粗细数据。字符的框架线数据被赋予各构字线段。粗细数据相应于该线段做出。因此,框架线的轮廓形状是这样产生的:由字符的框架线数据中的框架点的位置坐标序列以及线段的笔划种类来确定框架线,当从第一个框架点段下一个框架点时在左侧提供轮廓线的左边粗细数据的宽度,并类似地在右侧提供框架线的右边粗细数据的宽度。如果对各构字框架线执行上述程序,就得到了该字符各线段的外轮廓形状。
(2).手段(2)的情况:
框架线是根据框架线数据中的框架点的位置数据以及线段的笔划种类,用与(1)中相同的方法确定的。根据线段的笔划种类确定是在右侧、左侧、还是在两侧加粗该框架线。要加粗的宽度的总量是该线段的粗细数据。如果从两侧加粗该线段,则各侧加粗的宽度是由该粗细数据决定的加粗宽度的一半。
(3)、手段(3)的情况:
框架线的确定方法及其加粗方法与上述两种情况相同。确定加粗方向的方法是下列两种之一。第一种方法根据框架线的位置数据值确定加粗方法。例如,如果字框上端的轮廓线是从左向右划的,加粗方法就是按右手方向。
另一种方法根据框架线的线段的笔划种类与框架线的位置数据的组合来确定加粗方向。在任何一种情况中,都选择右手方向、左手方向以及两边方向中的一种加粗方向。加粗的量被确定为与要确定的线段相应的粗细数据的值,如果从两个方向加粗该线段,就按与(2)中相同的方法,用粗细数据值的一半。
结合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优点、操作方法和新颖的特点。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字形产生系统显示/输出文字的文本输出系统的结构。在图2中,参考数字20代表中央处理器,21为主存储器、22为键盘,23为磁盘存储器,24为显示存储器,25为显示屏,26为页面存储器,27为打印机。中央处理器20执行主存储器21中所存储的程序。键盘22指定要被显示/输出的文本数据的名称,以及作为显示/输出装置的显示屏与字印机之间的差别。磁盘存储器23保持表示为字符码线段的文本数据和代表该字符的各字的字形数据。由中央处理器20执行的该系统的程序完成本发明的字形产生系统,从磁盘存储器23中把字形数据读入主存储器21,再从磁盘存储器23中把由键盘22指定的文本数据读入主存储器,并根据构成该文件数据的各个文字符码的字形数据产生字形。当由键盘22指定的输出装置是显示屏25时,在显示存储24中产生字形,并在存入后将其输出到显示屏25。当由键盘22指定的输出装置是打印机27时,该字形即产生在页面存储器26上,并在存入后将其输出到打印机27。
下面进一步详细叙述该程序的操作。首先,将字形数据的内容和系统示于图3和图4。
字形数据的基本部分是框架数据。图3示出某一字的框架线数据的内容和系统。该框架线数据由三种信息组构成。信息组1表示一个字符码,信息组2表示信息组3的长度。信息组3是该字的框架线数据的基本部分,其大小随字母而改变。构成字的笔划数(N)保持在该信息组的开始,按下来的是笔划的N个信息。各笔划信息的内容如下,即,按命名的顺序包括该线段的笔划种类、该笔划的信息的数据量以及该笔划的框架坐标(X、Y)。
图4示出字形数据中的粗细数据的内容和系统。在解释该图之前,先定义一下框架线的方向。框架线是通过按所存储的顺序把框架线数据中的构字线段的框架点连结起来得到的。把在它们中间,从第i个框架点到第i+1个框架点划出的矢量的方向作为这些框架点构成的框架线的方向。图4首先包括字符码、然后是该字的粗细信息的长度以及构成该字的各笔划的粗细信息。将此称为笔划粗细信息,它包括作为该笔划出现顺序数的笔划号数、该笔划粗细信息的长度以及该笔划的加粗方向的角度和线段粗细。它们的意义以后结合图9来解释。
字符“0”放在加粗方向的角度之前作为代表它的标志符。加粗方向的角度在通过加粗处理由框架点产生出轮廓线的时候提出加粗方向。线段粗细由一对右方向粗细和左方向粗细组成。为了表明右方向的粗细和左方向的粗细,分别把标志符“1”和“2”放在这些信息之前。这里,“右和左方向”表示段该框架线方向时的方向。图9表示这些信息在产生外轮廓形状时的作用,图中,加粗方向的角度值为α11,右方向加粗值为R11、左方向加粗值为L11,轮廓线AB是按从A到B的方向连接的。在α11及其它符号中的第一个数字表示笔划号数,第二个数字表示笔划内的轮廓点号数。
在图9中,将一箭头加到联结框架点A和B的线段上以代表框架线的方向。参考数字91和92代表由此产生的轮廓曲线的特征点。当如图所示的那样按角度α11划一直线到该框架线AB时,轮廓曲线的特征点91出现在该线段右边距离A点R11的点上,外轮廓曲线的特征点92出现在同一线段左边距离A点L11的点上。用该加粗方向的角度和粗细值同样可确定点B的轮廓曲线的特征是。而当用预定的内插曲线联结这些轮廓曲线的特征点时,就能得到轮廓曲线。上面解释了加粗处理的存储信息。
下面解释图3给出的笔划信息和图4中粗细信息的对应关系。由于这些信息中每一个都在开始包括字符码,字母码单元显然是相互对应的。通过根据图3中的笔划信息的顺序数得到图4中的笔划号数能够建立起笔划单元中的对应关系。接下来考虑图3笔划中的框架点对与线段的加粗方向的角度和线段粗细间的对应关系。由该笔划的笔划种类预先确定提供加粗方向和粗细信息的框架点就能得到这种对应关系。
以下,图5示出本发明对字符的一个确定的实例进行加粗处理的效果。在图5中,(5-1)和(5-2)分别示出字符“H”和“T”的框架线数据的实例,而(5-3)和(5-4)示出包括字符“H”和“T”的轮廓线的特征点以及它们的框架点的轮廓图形。轮廓图形(5-3)是从框架图形(5-1)产生,而轮廓图形(5-4)是从框架图形形(5-2)产生。
轮廓线的特征点是由黑圆点代表,而框架点是由自圆圈代表,在每一个图中,虚线方框代表字符框。字符“H”包括三条线,即按其笔划类型为两条“垂线笔划”和一条“水平线笔划”。在图(5-1)中,符号(Xi,Yj)对应于图3中的框架点座标。这里的每一条线在框架线的右侧和左侧仅有一个统一的宽度。在此,框架线的“右方和左方”一词表示从框架线数据的第一个框架点来看下一个框架点时的方向,这些已经给予了说明。
另一方面,字符“T”包括两条线,即:一条“水平线笔划”和一条“垂线笔划”。二者之中,“垂线笔划”在框架线的右侧和左侧具有相同的宽度,这与上述“H”的每一条线段相同。然而,“T”的“水平线笔划”却不是这样。换句话说,如图5的(5-2)中所示,“水平线笔划”的框架点被放在字符框的上端,它由参考数字53和54表示,如图(5-4)中所示,从框架点53向54延伸的框架线仅在其右侧留有宽度而在左侧未留任何宽度。按照这种方式,轮廓图形的上端与字符框的上端对齐。这样就可能将字符“H”的上端线段与字符“T”的上端线段对齐。
与之相比,如果“T”的“水平线笔划”是按与“H”相同的方式处理并配上宽度,所产生的问题是,对于一个特定的尺寸可获得与(5-4)相同的轮廓图形,但如果尺寸小于该特定尺寸,其上端线段即位于比“H”低的位置上,正如参见图7所作的详细说明。在产生图(5-4)中所示轮廓时,其要点在于保持框架点的位置和粗细信息的方法以及增宽处理的方法。
假定框架点的位置被定为如图(5-2)中所示,粗细信息按图4所示方式保持。图4所示的信息被解释为从框架图形(5-2)产生轮廓图形(5-4)的一个确定的实例。在这种情况下,图4的字符码包括字符“T”的码。首先笔划号为“1”,这对应于“T”的“水平线笔划”。字符“0”的码继续在这一笔划信息的长度之后作为识别符,然后包括增宽方向的两个角度。在二者之中,增宽方向的第一个角度代表在结构点53的增宽方向,而加粗方向的第二个角度代表在框架点54的加粗方向。在这种情况下,每个角度均为90°。在这种情况下不存在笔划1的其它角度。随后,字符“1”的代码作为识别符存在,然后保持从框架点53向框架点54伸展的框架线的右侧宽度。在这种情况下,它的值是“水平线笔划”的宽度本身。随后,字符“2”的代码作为识别符存在,然后保持上述框架线的左侧宽度。在这种情况下,它的值是零。这样,笔划数“1”的笔划信息即完成。
下一个是笔划号“2”的笔划。这是“T”的“垂直线”上的信息。对此也存在着加粗方向的两个角度,每一个为90°,右侧粗细的值与左侧粗细的值相同,并且每一个值均为(5-4)中“T”的“垂线笔划”粗细值的一半。以上给出的说明解释了框架线信息和粗细信息的含义和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右侧和左侧粗细信息的含义,框架图形与轮廓图形之间的关系以及参照图3,4,5和9的加粗处理的确切内容。
现在,在以上说明的基础上对本实施方案的文本输出系统的工作程序进行说明。
图6示出系统操作的概要。在图6中,处理步骤601代表字形信息输入,它从磁盘存储器23读入字形信息。处理步骤602代表指令输入,它读入由操作者从键盘22输入的指令,处理步骤603是确定输出装置的处理,它根据作为该指令的参数输入的指定字符输出装置确定将显示屏25或打印机27作为文本输出装置。处理步骤604代表文本读入处理,它读入文本数据作为具有由602的指令所指定的文档名称的文档内容。处理步骤605确定文本中下一个字符的字符码,然后由该字符的输出尺寸和参考尺寸确定比例因数并将其置于变量C,S。处理步骤606按指定的尺寸产生该字符的字型该处理步骤606将在以下更详细地说明。
随后的处理步骤607是文本结束判断,它判断是否对步骤604读入的所有文本数据都产生了字形,处理步骤608代表当前一步骤的判断为不是文本结束时的判断。这一判断在输出装置是显示屏时要判明在一个屏幕上生成的字形是否已完成,当输出装置是打印机时要判明在一页上生成的字形是否已完成。处理步骤609将文本的字形生成结果显示或输出到显示屏25或打印机27上。此后,来自键盘22的指令在处理步骤610处等待。当操作者要求输入指令时,流程进入处理步骤602,当操作者要求结束时则进入程序结束,当操作者要求下一文本显示/输出时则进入程序611。当处理步骤611中完成了下一文本显示/输出的准备之后,流程进入处理步骤605。
在此,对包含了本发明的重要处理的步骤606的内容参考图1的流程图和其它附图予以详细解释。处理步骤606是为产生由步骤605获得的字符码C的比例因数的图形而进行的处理。
在图1中,参考号100代表一个读入处理,用于从磁盘存储器23将字符码C的字符框架线数据和粗细数据读入主存储器21,参考号101是初始设值处理,它根据读入的框架线数据确定该字符的笔划号,将其置入变量N并将变量I置入初始值以操作笔划号产生零的图形。上述准备完成之后,流程进入产生每一笔划的图形的处理。
图1中的参考号102代表将I与N相比较并判明该字符的所有笔划的图形生成是否已经完成的处理。如果I=N,所有笔划的图形生成即已完成并且字符的图形生成处理已完成。如果I不等于N,即。如果I<N,流程进入103并继续进行,因为还有未生成的笔划。首先,处理步骤103由框架线数据来确定第I+1个笔划的笔划类型,即下一个要生成的笔划的图形,并将其置入变量K。在图1的处理步骤104中,该笔划的框架点座标序列被置入阵列变量P。
“框架点座标序列”一词代表图3所示框架线数据之中第I+1个笔划信息的一系列框架点座标。换句话说,P是二维阵列,它顺序保持了第I+1个笔划从第一个框架点开始的每一框架点的成对的X和Y座标(Xi,Yi)。随后,根据由图6中的处理步骤605获得的比例因数来确定比例。与代表一个一维矩阵,包括了X轴方向的比例因数Sx和Y轴方向的比例因数Sy。每一个框架点序列P的X座标序列Px的每个分量乘以Sx以获得PPx,与此类似地获得PPy=Py·Sy,从而确定二维阵列PP=(PPx,PPy)。随后,处理步骤105从该字符的粗细数据中确定该笔划加粗方向的角度序列,将该加粗方向的角度序列置入阵列变量A并将粗细序列置入阵列W。处理步骤106从以上获得的W中确定用于生成笔划轮廓的粗细参数。这些参数为右侧加粗参数RWP和左侧加粗参数LWP,处理步骤106是本发明的特征部分并且将在以下参见图10进一步详细描述。
处理步骤107调用以上获得的利用K,PP,A,RWP和LWP产生笔划的轮廓线生成程序作为输入参数。笔划轮廓线生成程序由主存储器21中的这些参数产生出该笔划的轮廓图形:这一处理的细节将另外予以详细描述。处理步骤108是一个填充处理,它对以上生成的轮廓图形内部进行填充。假定该图形由两个值“0”和“1”来表示,并且轮廓线以及填充值均由值“1”来表示。一个笔划的图形生成由处理步骤108完成。处理步骤109将变量I增值1。它分支到步骤102。按上述相同方式,如果I=N,流程完成,如果I<N,流程进入下一笔划的处理。
以上给出的描述解释了图1的字形生成的概要。以下,图1中的处理步骤106将参见图10予以更详细的解释。
图10中的参考号1001代表的处理将阵列W的元素计数置入变量NW。这里,阵列W代表作为识别符和粗细的一个字符单元的信息阵列。参考号1002代表一个赋值处理,它将变量WI赋值为1。变量WI被用作阵列W的索引。处理步骤1003判断变量WI的所有元素是否均被处理。如果WI>NW,处理即完成,如果不是如此,流程进入处理步骤1004。该处理中判断阵列W的第WI个元素内的识别符是否为“1”,即,该识别符是否为右侧粗细。如果是,流程进入处理步骤1005,如果不是,进入处理步骤1006。处理步骤1005将阵列W的第WI个元素的粗细部分(即右侧粗细)的值置入阵列RWP的第WI个元素。与此类似,处理步骤1006判断W(WI)的识别符是否为“2”,如果是,流程进入1007,如果不是,进入1009。处理步骤1007将W的第WI个元素的粗细部分(即左侧粗细)的值置入阵列LWP的第WI个元素。处理步骤1009是一个错误处理步骤。因为,通常不会发生W(WI)的识别符即不是“1”,也不是“2”。
当右向粗细在处理过程1005中置为RWI(WI)或左向粗细在处理过程1007中置为LWI(WI)之后,流程转入处理过程1008。这是加算索引WI,然后转向处理过程1003去的处理过程。如上所述,处理过程106是将右向粗细顺序置于RWP并将左向粗细顺序置于LWP,以作为产生笔划轮廓的粗细参数。
下面将对图1所示的处理过程107进行更详细的解释。图11是表示从处理过程107调出的笔划轮廓产生程序的结构的流程图,并为处理过程的一部分。首先,来解释一下这一程序的结构。判定要产生的笔划的笔划种类,将为确定每一笔划种类的轮廓线的特征点的秩序,然后确定连接这些外轮曲线的特征点而成的插值曲线。随后,共同产生与笔划种类无关的轮廓曲线。图11表示的情况是,这种笔划种类是“水平线”笔划,以及“左撇”笔划,其他笔划种类的处理过程被省略了。
参见图11,处理过程1101判断这一笔划的笔划种类K是“水平线”。如果是,流程将进入处理过程1102;如果不是,进入处理过程1104。当笔划种类K是“水平线”时,处理过程1102确定四点,即OP1,OP2,OP3和OP4依次为轮廓的特征点,表示为PP,A,RWP和LWP,这将再一次参照图5做更明确的说明。
在图5中,(5-2)表示字符“T”框架图形。点53和54表示“水平线”笔划的框架点。参数PP是这两个点的座标(x、y)的序列。参数A,即加粗方向的角,表示这两点处的加粗方向。特此假设每一个角是90°,宽度W和零点分别指定为右向或左向的粗细。在此时,由处理过程1102获得的轮廓的特征点OP1,OP2,OP3和OP4分别在(5-4)中的点55,56,53和54。点55处于与将点53连到54去的框架线相隔一个距离W,并在该框架线右侧与之成90°角的处置上。类似地,点56处于与离其右侧的点54相隔距离W的位置上。框架点53本身之所以是OP3的原因在于OP3是在点53的左侧距离为零的点处获得的。对点54也同样有效。以上确定了此“水平线”笔划的轮廓的特征点OP1,OP2,OP3和OP4的座标值。
接着的处理过程1103确定连接这些轮廓曲线特征点的曲线种类。符号LKI表示连接OP1到OP2去的曲线,LK2是连接OP3到OP4去的曲线,LK3是将OP1连到OP3去的曲线,以及LK4是将OP2连到OP4去的曲线。在“水平线”的情况中,所有这四条曲线的种类是“直线”。处理过程1107是根据上面确定的特征点的顺序和连接这些特征点之间的内插曲线产生轮廓的过程。内插曲线的种类包括“直线”,“弧线”,“样条曲线”等等。在“水平线”笔划的情况中,内插曲线是连接轮廓线之两特征点的“直线”。在稍后讲到的“左撇”笔划的情况中,做为这三个特征点的内插曲线的种类确定为连接轮廓线的特征点的“样条曲线”。按照已知的图形处理技术,有可能基于内插线的种类和特征点的秩序来产生轮廓线。
由处理过程1107产生了轮廓线之后,便由处理过程1108返回到调用这一程序的处理过程。当在处理过程1104中笔划K的笔划种类是“左撇”笔划时,流程进入处理过程1105和1106。过程1105基于参数PP,A,RWP和LWP确定该“左撇”笔划的加粗方向,设定该粗细并执行确定轮廓线的特征点的处理过程。下一步,处理过程1106设置轮廓线的特征点之间的内插曲线的种类,然后流程进行到处理过程1107。当处理过程1104中的笔划种类K也不是“左撇”笔划时,这一笔划的轮廓线的特征点序列类似地产生其他笔笔种类的每一个,并设置那些特征点之间的内插曲线,然后流程进行到处理过程1107。以上说明了处理过程1107的概况。接着,将参照图12就笔划种类是“左撇”笔划的情况,对其比“水平线”笔划更复杂的加粗处理过程和基于其结果产生的轮廓图形的产生进行描述。
图12表示框架线数据和“左撇”笔划的粗细数据,以及产生的轮廓线特征点与连接这些特征点的内插曲线之间的关系。“左撇”笔划的框架点有三个,并按参考号1211,1212和1213命名。一般,它们不处于同一直线上。通常,从框架点1211看框架点1213在连接框架点1211到框架点1212去的框架线1214的延长线之右侧。给它两个加粗方向的角度。它们依次表示在第一框架点1211处加粗方向的角度和在第三框架点1213处加粗方向的角度。如果连接第二框架点1212和第三框架点1213的框架线是1215,在第二框架点1212处,框架线1214和框架线1215之间夹角的内平分线便是第二个框架点处的加粗方向。
参见图12,点1211,1212和1213是“左撇”笔划的框架点,并做为用比例因数S乘上该字符的这一笔划的框架点数据给出的座标值的顺序P而获得的积或乘方PP=(Px,Py)送入笔划轮廓产生程序。接着,角1216和角1217便是这一字符的这一笔划之加粗方向的角的顺序A。进而,宽度1231和宽度1232是在框架点1211处的右向粗细和左向粗细,并给做这一字符的这一笔划的右向粗细和左向粗细。类似地,宽度1233和宽度1234做为框架点1212处的右向和左向粗细,而宽度1235和宽度1236做为框架点1236的右向和左向粗细。
赋予笔划轮廓产生程序的参数RWP是上述三个框架点的右向粗细的顺序;LWP是这三个框架点的左向粗细的顺序。轮廓曲线的特征点1204和1209,1206和1207是由上述信息产生的,正如参加图9所做的说明那样。轮廓曲线的特征点1205和1208是对框架点1212产生的,正如上面给出的确定加粗方向的方法一样明显。以此方式,使产生了图12表示的轮廓线的所有特征点。以上说明了相应于图11所示处理过程1105的处理。
下一步处理过程1106确定了轮廓线的特征点之间的线段的种类,并给处理过程1107转达该种类。每一线段的类型是按照笔划类型来确定的。在“左撇”笔划的情况下,“样条曲线”类型被赋予点1204,1205和1206的序列,“直线”类型被赋予点1206和1207的序列,“样条曲线”类型被赋予点1207,1208和1209序列,以及“直线”类型被赋予点1209和1204的序列。以上相应于处理过程1106。以上以“左撇”笔划为例,说明了从前述“水平线”复杂的笔划的加粗处理方法。因此,参照图1、10和11所做的对一个字符的字形产生过程606的解释就完整了。
按照这一方案,可以改变一个字符的每一笔划的加粗方法以便在已述的字符之间建立线段位置的平衡,并防止在同一字符内空白部分被破坏。这一方案的另一个效果是由于可以对每一字符的第一笔划指定加粗方向的角度和右向和左向的粗细,因此可以设计多种字形。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其他的实施方案。这些方案通过适当修改加粗处理的方法,并利用与第一方案的字符轮廓图形产生方法基本相同的方法便能提供其他效果。
(1)图4中每一笔划的粗细信息对上述方案中的所有构字笔划都保持有效。这一信息的改变是为了保持图8所示的每一笔划类型的普通粗细信息。如果每一字符的某一笔划与普通的值相一致,这一字符的这一笔划的粗细信息部分就被省略了。换句话说,就是图4中的这一笔划的笔划号的信息组到下一笔划的笔划号之前的信息组的信息被省略了。这一变化对笔划轮廓产生处理过程造成的影响如下。在图1的处理过程105中,这一笔划的加粗方向角和粗细序列由上述方案中的粗细信息确定。如果相应于这一笔划的粗细信息不存在。图8所示的相应于该笔划类型的普通粗细信息(该信息单独存于磁盘存贮器23中,并由处理过程601读入主存贮器)由这一笔划的笔划类型标明,以便获得相应的加粗方向的角序列或粗细序列或两者,其结果置为A和W。按照这一改进的方案,除第一方案所具有的效果之外,有可能获得象减少粗细数据的存贮容量和方便字符组设计的均匀变化等效果。
(2)在另一个改进的实施例中,粗细信息并不区分左向粗细和右向粗细。在这种情况下,图13所示的形式的信息被用来替代前述实施例中图4所示的粗细信息。图13与图14的唯一区别在于右向粗细与左向粗细信息之间没有任何区分。由于这个变化,可只用一个“1”作为粗细信息的识别符。不用多言,这个变化可以和上述第(1)项的变化一起实现。在这种收况下,与图8的笔划种类相应的正常粗细信息以同样方式有所变化。现在有以下两种处理方法来确定右向粗细和左向粗细,该确定处理方法是根据经过此种变化之后的粗细信息而进行的。
(2、1)第一个处理方法根据笔划种类和其框架点座标确定右向和左向粗细。对于每个笔划种类所含的框架点而言,该方法具有右向粗细范围( Y R 1 ·Y R 2 )和左向厚度范围( Y L 1 ·Y L 2 )。当这种笔划种类的笔划框架点的轮廓点产生出来时,如果步骤105中该框架点的Y座标“Y”为 Y R 1 ≤Y≤ Y R 2 ,该笔划的框架点粗细则被设置为RW,而且LW被设置为“0”(LW=0)。当 Y L 1 )≤Y≤ Y L 2 )时,该笔划的框架点的粗细被设置为LW,而RW被设置为“0”(RW=0)。在其它情况下,该框架点的粗细值的一半被同样地设置为RW和LW。在图13中的粗细信息组之后保持( Y L 1 ·Y L 2 ),( Y R 1 ·Y R 2 ),便可完成该方法。在使用与笔划种类相应的座标粗细信息的情况下也可同样完成该方法。确定了RW和LW之后的过程与第一实施例完全相同。与第一实施例比较,这一改进的实施例的效果是减少了信息量。
(2.2)下面的处理方法根据笔划种类确定右向粗细和左向粗细。第一实施例中的笔划种类被进一步细致分类。例如,把“水平线”笔划细分为“水平线1”、“水平线2”和“水平线3”。“水平线1”仅仅在右方向加粗该线段,而“水平线2”仅仅在左方向加粗该线段。“水平线3”在左向和右向都一致地加粗该线段。粗细信息用于提供右向和左向加粗的总宽度。在这个方法之中,当步骤106中RWP和LWP得到确定时,对上述笔划种类做出判断。下面是具体说明。笔划种类被分为三组,即:右向加粗组、左向加粗组和一致加粗组。任意笔划种类属于三组中的任何一组。例如,上述的“水平线1”、“水平线2”和“水平线3”分别属于右向加粗组、左向加粗组和一致加粗组。对于属于LW=0的右向加粗组的笔划种类的笔划,粗细信息组的值作为右向粗细RW来使用。对于属于RW=0的左向加粗组的笔划种类的笔划,粗细信息组的值作为左向粗细LW来使用。对于属于一致加粗组的笔划,粗细信息值的半值被置为RW和LW。以后的过程与第一实施例相同。这种方法的效果在于,与第一实施例相比,粗细信息的存贮容量可以减少。
根据上述发明,从字符组的框架图形数据和粗细数据中可以产生高质量的字形。由于不需通过改变粗细数据来变化字符框内的具体字符轮廓曲线的位置便可完成加粗过程,所以可以确保一字符内各种线段的位置及字符间各种线段的位置的平衡。因此,由单一框架线数据便可产生有各种粗细的字符,而不破坏字符的质量。

Claims (8)

1、一种字形产生系统中包含有用于保持框架线数据的装置,该数据包括提供多种构字线形状的类型的各种线段的种类。还包括提供线段和粗细数据的位置的多个点的坐标,该装置还用于根据所述框架线数据和所述粗细数据产生所述构字线的轮廓,在上述系统中的一种字形产生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所述线种类确定加粗所述框架线的方法的一个步骤。
2、一种字形产生系统中包含有用于保持构架线数据的装置,该数据包括提供多种构字线形状的类型的各种线段的种类。该数据还包括提供线段和粗细数据的位置的多个点的坐标,该装置还用于根据所述框架线数据和所述粗细数据产生所述构字线的轮廓,在上述系统中的一种字符产生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根据由多种标准确定的粗细数据加粗所述框架线的多种方法;选择所述多种方法中的一种的一个步骤;以及用所选择的方法执行加粗处理的一个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字形产生方法,其中根据字符框内所述框架数据中保存的所述框架线的位置,来确定对所述框架加粗的方法。
4、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字形产生方法,其中下列方法之一被选为所述加粗方法,用所述粗细数据,相对于所述框架线方向,向右方向加粗所述构架线的方法、用所述粗细数据的一半向右和向左加粗所述框架线的方法及用所述粗细数据向左方向加粗所述框架线的方法。
5、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字形产生方法,它进一步包括加粗处理装置,该装置用于保持相对于所述框架方向的右方向和左方向的加粗宽度,并将其作为所述粗细数据,该装置还用于保持每个字符的每条线段的值,所述加粗处理装置可以根据所保持的值的指令来改变加粗方法。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的字形产生方法,其中所述粗细数据可以改变。
7、一种字形产生系统中包含有用于保持构架线数据的装置,该数据包括提供多种构字线的形状类型的各种线段的种类,该数据还包括提供构字线和粗细数据的位置的多个点的坐标,该装置还用于根据所述框架数据和所述粗细数据产生所述构字线的轮廓,改善之处包括用于在所述框架数据中存贮各种线段的种类的装置和用于根据所述线段的种类确定一种加粗方法的装置。
8、一种字形产生系统中包含有用于保持构架线数据的装置,该数据包括提供多种构字线的形状类型的各种线的种类,该数据还包括提供构字线和粗细数据的位置多个点的坐标,该装置还用于根据所述框架线数据和所述粗细数据产生所述构字线的轮廓,改善之处包括在根据多个标准确定的厚度的基础上加粗所述框架线的多种功能;在执行某个加粗处理时选择多种功能之一的装置以及根据所选功能执行加粗处理的装置。
CN88102466A 1987-04-30 1988-04-29 产生字形的方法及其系统 Expired CN10148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62104246A JPS63271290A (ja) 1987-04-30 1987-04-30 文字パタ−ン生成方式
JP104246/87 1987-04-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88102466A true CN88102466A (zh) 1988-11-16
CN1014835B CN1014835B (zh) 1991-11-20

Family

ID=14375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88102466A Expired CN1014835B (zh) 1987-04-30 1988-04-29 产生字形的方法及其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4931953A (zh)
JP (1) JPS63271290A (zh)
KR (1) KR920002756B1 (zh)
CN (1) CN1014835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227C (zh) * 1993-04-24 1999-09-22 付子宁 字形数据的压缩复原方法和有关产品
CN1054929C (zh) * 1992-11-09 2000-07-26 富士通株式会社 产生字符的方法和装置
US6288725B1 (en) 1997-02-24 2001-09-11 Zining Fu Representation and restoration method of font information
CN104133809A (zh) * 2014-07-28 2014-11-05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一种字形加粗方法
CN110147528A (zh) * 2018-02-13 2019-08-20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字形笔画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CN110554846A (zh) * 2019-09-05 2019-12-10 珠海奔图电子有限公司 打印成像方法及系统、打印控制及驱动方法和装置及非暂态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96996A (ja) * 1989-09-08 1991-04-22 Tokyo Electric Co Ltd 文字出力装置
US5563627A (en) * 1989-12-05 1996-10-08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High-quality character generator
JPH03225395A (ja) * 1990-01-31 1991-10-04 Canon Inc 出力装置
JP2861194B2 (ja) * 1990-02-14 1999-02-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データ変換装置
US5142589A (en) * 1990-12-21 1992-08-25 Environment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chigan Method for repairing images for 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 performing different repair operations based on measured image characteristics
JP2909273B2 (ja) * 1991-06-10 1999-06-23 淑郎 大塚 アウトライン・フォントの線幅調整方法および装置
JPH0553558A (ja) * 1991-08-26 1993-03-05 Sharp Corp 情報処理装置
CN1027472C (zh) * 1992-01-27 1995-01-18 富士通株式会社 文字生成方法及其装置
JP2962937B2 (ja) * 1992-07-14 1999-10-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文字処理装置及び方法
JP2634126B2 (ja) * 1992-07-27 1997-07-23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グラフィックス表示方法および装置
JP3641283B2 (ja) * 1994-04-08 2005-04-20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グラフィックデータ生成装置
US5893130A (en) * 1995-04-28 1999-04-0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mage output device
JP3113175B2 (ja) * 1995-06-29 2000-11-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文字・記号パターン発生装置
JP3330277B2 (ja) * 1996-03-25 2002-09-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文字パターン生成装置
KR100219072B1 (ko) * 1996-04-02 1999-09-01 김영환 중심축 변환을 이용한 폰트 및 그 폰트 서체의 변형 및 라스터라이징 방식
JP3315861B2 (ja) * 1996-05-13 2002-08-1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文字生成装置
JP3437037B2 (ja) * 1996-08-23 2003-08-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文字パターン生成装置
AU2132997A (en) * 1997-02-24 1998-09-09 Zining Fu Representation and restoration method of font information
US20090060338A1 (en) * 2007-09-04 2009-03-05 Por-Sen Jaw Method of indexing Chinese characte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01002A (en) * 1983-01-06 1986-07-15 The United States Army Corps Of Engineers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rmy Digital technique for constructing variable width lines
US4675833A (en) * 1984-04-13 1987-06-23 Xyvision, Inc. Processor controlled photocomposition system
US4675830A (en) * 1984-07-06 1987-06-23 Compugraphic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scaleable typeface data
US4674059A (en) * 1984-09-10 1987-06-16 Allied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 set of signals representing a curve
US4672370A (en) * 1984-11-01 1987-06-09 Microtel Limited Technique for scaling characters in a stroke-vector display system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929C (zh) * 1992-11-09 2000-07-26 富士通株式会社 产生字符的方法和装置
CN1045227C (zh) * 1993-04-24 1999-09-22 付子宁 字形数据的压缩复原方法和有关产品
US6288725B1 (en) 1997-02-24 2001-09-11 Zining Fu Representation and restoration method of font information
CN104133809A (zh) * 2014-07-28 2014-11-05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一种字形加粗方法
CN104133809B (zh) * 2014-07-28 2017-01-25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一种字形加粗方法
CN110147528A (zh) * 2018-02-13 2019-08-20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字形笔画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CN110147528B (zh) * 2018-02-13 2020-12-29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字形笔画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54846A (zh) * 2019-09-05 2019-12-10 珠海奔图电子有限公司 打印成像方法及系统、打印控制及驱动方法和装置及非暂态存储介质
CN110554846B (zh) * 2019-09-05 2023-06-16 珠海奔图电子有限公司 打印成像方法及系统、打印控制及驱动方法和装置及非暂态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920002756B1 (ko) 1992-04-02
JPS63271290A (ja) 1988-11-09
CN1014835B (zh) 1991-11-20
US4931953A (en) 1990-06-05
KR880013057A (ko) 1988-1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88102466A (zh) 产生字形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4626585B (zh) 一种用于sla3d打印机的平面分割方法及装置
CN1017666B (zh) 产生字号和粗细可控的文字图形的方法
CN110135430A (zh) 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铝材模具id自动识别系统
CN107031033B (zh) 一种可3d打印的镂空二维码模型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173673A (zh) 利用中心轴变换的字体及其书写体的变形和光栅化的方法
US6016154A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88869C (zh) 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和一种信息处理方法
CN1107281C (zh) 可生成字符组成要素带连笔的字模的字模生成装置
US5388166A (en) Image drawing apparatus
CN116309398A (zh) 一种多通道特征融合学习的印制电路板小目标缺陷检测方法
CN101354781B (zh) 处理装置
CN1129093C (zh) 三维图形的产生方法
US5222208A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dot pattern enlargement data
CN1254772C (zh) 用于优化半色调打印机性能的系统和方法
CN1111837C (zh) 字符图形产生装置
EP0542317B1 (en)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 character pattern for a serial printer
JPS62278051A (ja) 文字辞書作成方法
CN1039134A (zh) 字符输出方法
CN1107917C (zh) 字符产生设备及方法
JPS6027552A (ja) ドツトプリンタの印字方式
CN116309028A (zh) 数码印花图像风格迁移方法
CN2181711Y (zh) 图形分层产生装置
CN1062800A (zh) 产生字模数据的方法与装置
CN1076036A (zh) 字形信息表示方法、复原方法和有关产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3 Decision
GR02 Examined patent app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