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86100698A - 传真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传真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86100698A
CN86100698A CN 86100698 CN86100698A CN86100698A CN 86100698 A CN86100698 A CN 86100698A CN 86100698 CN86100698 CN 86100698 CN 86100698 A CN86100698 A CN 86100698A CN 86100698 A CN86100698 A CN 861006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control
control signal
mentioned
bin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8610069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岩壁冬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riority to CN 8610069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86100698A/zh
Publication of CN861006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861006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根据CCITT推荐的T.30方式所规定的控制序列,检出传输的二进制控制信号或音频控制信号的种类,并将其存入传真通信装置的存储部中。存储部的内容由传真通信装置的控制部读出,并输出到记录传真通信画面信号的记录部中。该记录部将来自存储部的信息顺序地记录下来,依照控制序列来显示传输之间的控制信号种类。当发生故障时,可根据这个显示,知道正确地走到了哪步,从而使故障的诊断变得简单、容易。

Description

本发明是关于以二进制控制方式或音频控制方式的传输序列进行传输的传真通信装置。
至今为止的大多数传真通信装置,一般都与电话交换网连接。它们按照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推荐的T.30方式所规定的传真通信控制序列,通过电话交换网来完成信息的传输工作。
CCITT推荐的T.30方式规定呼叫设定后的信息传输是以二进制控制序列或音频控制序列来进行的。
二进制控制序列主要作为高速传真通信装置(组3的装置)的传输控制序列而被标准化,如图2给出的那样,在呼叫设定后,接收端(调入局)为了通知发送端(呼出局)本端是采用CCITT推荐的T.30方式,向发送端发送数字识别信号DIS。而发送端则按标准的识别功能,响应接收到的数字识别信号DIS,向接收端发送数字命令信号DCS。为了使接收局进行试通信,发送端接着发送试通信检查信号TCF。当接收局收到TCF信号,那么作为接收局它的信息传输前的序列全部结束。此时,接收端通过向发送端发送接收准备确认信号CFR,通知发送端可进行信息(画面信息)传输。发送端接到通知后将画面信息PIX送出,原稿中的一页信息传输完毕,即发送序列的结束信号EOP。当接收端正确地吸到信息后,它向发送端发送信息确认信号MCF。最后,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回路切断命令信号DCN。上述的二进制控制信号都由以字节为单位的符号所组成。
另一方面,音频控制次序列采用了CCITT推荐的T.30规定的组1、组2的传输控制序列,如图5所给出的那样,首先接收端为了确认传真通信装置的机种和功能,向发送端发送组识别信号GI,于是发送端选择可与该接收端进行相互通信的方式,并将其作为组命令信号GC发送给接收端。然后,接收端响应发送端发送的相位信号PHS,来确立同步。此外,当接收端完成GC信号所指定方式的准备工作后,它向发送端返送一个接收准备确认信号CFR。发送端根据接收到的CFR信号,将按规定方式作成的画面信息PIX发送出去。画面信息的传输是按页进行的,当每页传输完毕时,将发送信息结束信号EOM。当接收端正确地收到一页画面信息后,则向发送端发送信息确认信号MCF。在该控制序列结束后,则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序列结束信号EOP,从而结束本次的传真通信。
在音频控制序列下,各音频控制信号分别被定为各自的某个频率。它按照上述控制序列来查出发送端和接收端的这些约定频率并识别这些音频控制信号。
但是,至今为止的用上述二进制控制方式或音频控制方式进行传输的传真通信装置,它都不能使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了解到通信传输序列的变迁状况。例如,当通信非正常结束,也就是中途出错时,我们就不可能依据传输序列的变迁状况,来查出错误的原因。这样当我们认为传真通信装置出错的原因与传输的序列有关时,就必须将传真通信装置与检测设备相连接,通过观测传输序列的变迁状况,来查找错误的原因。
显然,采用上述将传真通信装置与检测设备连接起来,并通过观测传输序列的变迁状况来查找错误原因的方法,是非常繁杂的。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这些缺点而提出来的,它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新型的传真通信装置。该装置在通信中途出错时,能依据它的传输序列的变迁状况,很容易地查出错误的原因。
若采用本发明,则在CCITT推荐的T.30方式所规定的以二进制控制序列或音频控制序列进行传输的传真通信装置中,按照上述的控制序列它包含了下述部分:对原稿进行扫描、产生画面信息的部分;记录接收到的画面信息的记录部分;控制画面信息的产生和记录的控制部分;检出接收到的控制信号的检出部分;发送按照上述控制序列必须发送的控制信号的发送部分;存储上述检出部分检出的控制信号和上述发送部分送出的控制信号的存储部分。该传真通信装置的特征是:上述的控制部分能将上述存储部分所存储的内容读出,并由上述记录部分记录下来。
本发明通过控制部分将表示发送、接收信息的传输序列信号,也就是二进制控制信号或音频控制信号的种类和内容,由存储部分存储起来。当通信结束时,则将这些存储内容,既二进制控制信号或音频控制信号,由记录部分记录出去。这样当通信中途出错时,根据这些表示传输序列变迁状况的内容,可容易地找到出错的原因。
下面我们参照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例。
图1是本发明-传真通信装置实例的模块构成图。
图1中的网络控制电路10进行与电话机100或调制解调器11的连接切换控制,并检测电话机100发受话器的HOOK-OFF状态和接通时的振铃状态。调制解调器11对画面信号、二进制的或音频的控制信号进行调制解调,并同时通过画面信息传输线110进行画面信号的发送和接收。二进制信号检测电路12接受调制解调器11输出的二进制控制信号的解调信号,并检出同步信号,然后去掉它,从而得到有效字节,并对其进行错误检查。如有错,则将其作废。否则,将这些有效的二进制控制信号的字节输出给整体控制部14。音频信号检测电路13从调制解调器11处接收音频控制信号的解调信号,检测该信号的频率,并将接收到的频率输出给整体控制部14。存储部15将二进制信号检测电路12和音频信号检测回路13向整体控制部14输出的二进制控制信号和音频控制信号以及整体控制部14向二进制信号发送电路22和音频信号发送电路23输出的二进制控制信号和音频控制信号全都存储起来。
原稿扫描部16执行送信原稿的扫描工作,而读取控制部17则将从原稿扫描部16得到的原稿图像的光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然后输出给编码化电路18。编码化电路18将数据压缩,然后将这些压缩后的画面信号输出给整体控制部14。译码化电路19把经过网络控制部10、调制解调器11、画面信息传输线110、整体控制部14后的被压缩画面信号展开。记录控制部20将画面信号转换为接队记录部21可记录的形式,并将它们记录在接收记录部21中。
关于原稿扫描部16的原稿扫描密度、编码化电路18的数据压缩方法,以及发送、接收方式等传真通信装置的机种和功能判别,在图2所示的二进制控制序列下,是通过数字识别信号DIS和数字命令信号DCS的信息交换来进行的。而在图5所示的音频控制序列下,则是通过组识别信号GI和组命令信号GC的信息交换来进行的。整体控制部14将对应于检出的二进制控制信号和音频控制信号,按照规定的原稿扫描密度、数据压缩方式等功能来控制各部的动作。
在图1中,把传输控制信号存储到存储部15和把存储的信息存入到接收记录部21中,则是本发明的特点,它是由图8所示流程图中的划方框部分来完成的。
关于图8中所示的动作,我们通过参照图1~图7来进行说明。
如按图2所示的二进制控制方式的传输序列来执行的话,通过图8的步①、②,二进制信号检测电路12检测出的二进制控制信号的数字识别信号DIS、接收确认信号CFR和信息确认信号MCF,在整体控制部14和控制下,存入存储部15所指定的地址中(步⑥)。此外,整体控制部14还将把产生的数字命令信号DCS、次序结束信号EOP和切断指示信号DCN等,在即将输出给二进制信号发送电路22之前,存入存储部15(步⑤)。
图3中的行A1~F1给出了存储部15中存放二进制控制信号的存储格式。其中A1、B1、C1、D1、E1、F1分别对应于
DIS、DCS、CFR、EOP、MCF、DCN的存储格式。列AR11~AR17是存储部内的数据,其中AR11以字节为单位表示二进制控制信号的长度,AR12~AR17则表示二进制控制信号的内容。AR14是二进制控制信号的信号格式,它们是由CCITT推荐的T.30方式所规定的,其中单字节数据“80”代表数字识别信号DIS,“83”代表数字命令信号DCS,“84”代表接收确认信号CFR,“2F”代表次序结束信号EOP,“8C”代表信息确认信号MCF,“F8”则代表切断指示信号DCN。
附属于行A1中数字识别信号DIS的数据“CE”,它表示接收端具有二维编码的能力,它的付扫描密度最大为每毫米7.7线(7.7线/mm),它的调制解调器的传输速度最大为9,600波特。而附属数据“29”则表示最小传输时间为10毫秒(10msec),存储纸最大尺寸为B4,或者纸的长度没有限制。此外,附属于行B1中数字命令信号DCS的数据“86”表示执行二维编码,付扫描密度为每毫米3.85行线(3.85线/mm),调制解调器的传输速度为9,600波特。数据“20”则表示最小传输时间为10毫秒(10m sec),记录纸的尺寸为A4。关于各个二进制控制信号存储格式中的数据“FF”、“13”则表示地址域。这样,按照二进制控制次序所决定的功能进行原稿扫描和编码时,画面信号即从整体控制部14按照所给定的传输速度经由调制解调器11传输出去。通信结束(步⑨)后,按照整体控制部14的控制,将存储部15所存储的二进制信号的名称和内容送入记录控制部20,通过记录控制部20将上述信息以图4所给定的格式存入接收记录部21中(步⑩)。
另一方面,如按图5所示的音频信号方式的传输序列来执行的话,根据图8的步③、④,音频信号检测电路13检测出的音频信号的组识别信号GI、接收确认信号CFR和信息确认信号MCF,在整体控制部14的控制下,被存入存储器15(步⑧)。此外,在整体控制部14产生的音频信号的组命令信号GC、信息结束信号EOM和次序结束信号EOP,在即将输出给音频信号发送电路23之前,被存入存储部15中(步⑦)。
图6中的行A2~F2给出了存储部15中存放音频信号的存储格式。列AR21、AR22是存储部内的数据。AR21表示是音频控制信号,而AR22则表示各音频控制信号所对应的数据。“01”表示组识别信号GI,“02”表示组命令信号GC,“03”表示接收确认信号CFR,“04”表示信息结束信号EOM,“05”表示信息确认信号MCF,“06”表示次序结束信号EOP。
通信结束(步⑨)后,按照整体控制部14的控制,将存储部15中存储的音频信号的名称和内容送入记录控制部20,而记录控制部20则将上述信息以图7所给出的格式,存入接收记录部21中(步⑩)。
如上所说明的那样,以二进制控制序列或音频控制序列进行传输的各二进制控制信号或音频控制信号,它们的种类和内容,在整体控制部14的控制下,被存入存储部15。而当通信结束后,这些内容被存入接收记录部21。
图9给出整体控制部14中为了存储二进制控制信号和音频控制信号的电路和其外围电路的模块图。
如图9所给出的那样,每当二进制信号检测电路12检测出二进制信号时,中断请求信号INT1被设置,从而向微处理器50发出中断请求。一旦,中断请求信号INT1被接受,微处理器50将分配给二进制信号检测电路12的地址信号,通过地址线50a输出,并设置读取允许信号RD。地址信号通过地址译码器51译码,一旦选择了二进制信号检测电路12,即将它的数据从数据线50b取出,存入微处理器50的寄存器中。当读取多个字节构成的数据时,则重复执行上述的过程,直到将最后一个字节读入微处理器50的寄存器中为止。当微处理器50将该数据全都读入寄存器时,微处理器50将该数据的字节长度追加在该数据上,然后,微处理器50将内部寄存器中存放的存储部15的写入地址作为地址信号输出到地址线50a上设置允许写入信号WR,将寄存器内的数据,输出到数据线50b上,从而将该数据写入存储部15。微处理器50每向存储部15写入一个字节后,写入地址将自动加1,然后重复上述执行过程,直到将该数据全部写入存储部15为止,从而将一个二进制控制信号全部写入存储部15。
当音频信号检测电路13检测出音频控制信号时,中断请求信号iNT2被设置,从而向微处理器50发出中断请求。微处理器50接受该中断请求后,则将分配给音频信号检测电路13的地址信号,输出到地址线50a上,设置读取允许信号RD,从而将数据即频率数读入。并存入微处理器的寄存器中。接着,徐处理器根据整体控制的状况和寄存器的内容即接收频率来决定接收到的音频控制信号的种类,将对应的码,例如若为组识别信号GI,它的对应码为“8001H”(图6),按照与二进制控制信号同样的方式,存入存储部15。
当微处理器50产生了向二进制信号发送电路22和音频信号发送电路23输出的数据时,它在向各输出电路输出之前,先将这些数据经由数据线50b写入存储部15。注意此时,向二进制信号发送电路22输出的数据,是与存储部15中存入的内容相一致的。而向音频信号发送电路23所输出的数据,则与存储部15中存入的内容不一致。它是将与该存储内容相对应的音频控制信号的频率输出给音频信号发送电路23。
图10给出了当接收记录部21采用热敏元件时,为了把存储在存储部15中的二进制控制信号或音频控制信号记录下来的电路模块图。
图10中的字模存储器52是保存字符图像数据点模的只读存储器(ROM),而缓存区则是作为存放被记录字符图像数据的工作区。
在存储控制部20中,移位寄存器20a是将从微处理器50的SO端输出的图像数据,按位接收,并进行顺序移位的图像数据寄存器。闭锁电路20b是当从微处理器50接受到闭锁信号时,对移位寄存器20a的输出进行闭锁的电路。驱动器20C则是根据微处理器50发出的驱动信号DRI,对热敏头21的电阻器进行驱动的电路。热敏头21是由电阻器构成的发热元件。
微处理器50一将内部寄存器所保存的读出地址输出到地址线,并设置了读取信号RD后,则存储部15中已写入的数据(第一个数据)即被读出,存入微处理器的内部寄存器中,并将读出地址加1。当该数据为“80H”时,则意味着是音频控制信号。当该数据不为“80H”时,则意味着它是二进制控制信号的数据长度,从而按此长度重复执行上述过程。当将一个二进制控制信号全部存入该寄存器后,即检查它的第四字节(图3中的AR14)的内容,根据该内容来确定所对应的二进制控制信号的名称。例如,如是“83H”的话,则表示是数字命令信号DCS。于是将“D”、“C”、“S”的代码存入存放二进制控制信号寄存区的前面。然后根据字模存储器52,将与该寄存器中数据(码)相对应的图像数据(点模)取出,并存入缓存区53中。当所有需要记录的图像数据被存入缓存区53后,则微处理器50从缓存区53取出记录扫描行的一行的数据,存入内部寄存器。然后一位一位地输出给移位寄存器20a。当将该行全部输入到移位寄存器20a时,闭锁输出L被设置,闭锁电路20b将数据锁存,驱动输出DRI被设置。这样,热敏头中相应的电阻器被通电发热,从而该扫描行的数据被热敏记录下来。当缓存区53中的所有数据通过闭锁电路20b的闭锁,被热敏记录下来后,则动作被结束。
在本发明的此实例中已经提到了当通信结束时,存储部15中存储的二进制控制信号或音频控制信号的名称和内容,将自动记录在接收记录部21中。但也可以由操作员通过输出命令,控制微处理器的动作以决定是否将存储部15中的内容输出到接收记录部21中。
本发明如上面所说明的那样,它能将自身设备发送的二进制控制信号或音频控制信号以及从通信对方设备接收到的二进制控制信号或音频控制信号的种类和内容全都存储起来。并能在通信结束后或根据操作员的指示或自动地将存储的全部二进制控制信号或音频控制信号存入接收记录部中,因此,当通信中途出错时,能够容易地得到传输次序的变迁状况,从而使出错原因的查找简单化,而取得了出色的成效。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例的方框图。图2是CCITT推荐的T.30方式所规定的二进制控制方式的传输序列示意图。图3表示根据本发明实例被存储的二进制控制信号的种类和内容的方框图。图4是二进制控制序列记录输出的平面示意图。图5是CCITT推荐的T.30方式所规定的音频控制方式的传输序列示意图。图6表示根据本发明实例被存取的音频控制信号的种类和内容的方框图。图7是音频控制序列记录输出的平面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实例的动作示意流程图。图9是整体控制部中的一部以及其外围电路的框图,图10是整体控制部的一部以及其外围记录电路的框图。
11~调制解调器、12~二进制信号检测电路、13~音频信号检测电路、14~整体控制部、15~存储部、20~记录控制部、21~接收记录部、22~二进制信号发送电路、23~音频信号发送电路、CFR~接收确认信号、DCN~切断指示信号、DCS~数字命令信号、DIS~数字识别信号、EOM~信息结束信号、EOP~序列结束信号、GC~组命令信号、GI~组识别信号、MCF~信息确认信号、PHS~相位信号、PIX~画面信号、TCF~试通信信号、INT1和INT2~中断信号、WR~写入信号、RD~读出信号、CS~片选信号、SO~串行输出、L~闭锁信号、DRI~驱动信号。

Claims (2)

1、在CCITT推荐的T.30方式所规定的以二进制控制序列或音频控制序列进行传输的传真通信装置中,按照上述控制序列它包含了下述部分;按给定方式对原稿进行扫描、产生画面信息的部分;记录接收到的画面信息的记录部分;控制画面信息的产生和记录的控制部分;检出接收到的控制信号的检出部分;发送按照上述控制序列必须发送的控制信号的部分;存储上述检出部分检出的控制信号和上述发送部分发送的控制信号的存储部分。该传真通信装置的特征是:上述的控制部分能将上述存储部分所存储的内容读出,并由上述的记录部分记录下来。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传真通信装置的存储部分,其特征是它能将传输序列的内容一并存储起来。
CN 86100698 1986-01-23 1986-01-23 传真通信装置 Pending CN861006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86100698 CN86100698A (zh) 1986-01-23 1986-01-23 传真通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86100698 CN86100698A (zh) 1986-01-23 1986-01-23 传真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86100698A true CN86100698A (zh) 1987-08-05

Family

ID=4801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86100698 Pending CN86100698A (zh) 1986-01-23 1986-01-23 传真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8610069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7098B (zh) * 2007-11-13 2011-01-19 夏普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12637252A (zh) * 2019-09-24 2021-04-09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宽带集群核心网中tcf模块的选择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7098B (zh) * 2007-11-13 2011-01-19 夏普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12637252A (zh) * 2019-09-24 2021-04-09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宽带集群核心网中tcf模块的选择方法和系统
CN112637252B (zh) * 2019-09-24 2022-05-13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宽带集群核心网中tcf模块的选择方法和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20427A (en) Facsimile apparatus
US5065254A (en) Facsimile machine and facsimile transmission system
US5608540A (en) Preferential recording system for a facsimile apparatus
US5418628A (en) Integrated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JPH0254995B2 (zh)
CA2043903C (en) Facsimile device with which content transmitted and received can be easily known
CN1075688C (zh) 通信方法及通信终端装置
JPH0595490A (ja) フアクシミリ装置
US6377580B2 (en) Apparatus for interfacing facsimile and computers on a LAN
CN86100698A (zh) 传真通信装置
JPH0657043B2 (ja)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US20010013946A1 (en) Facsimile apparatus
JP2680892B2 (ja) 画像通信装置および画像通信方法
JPS61255158A (ja) フアクシミリ伝送方式
JP2790820B2 (ja) ファクシミリ通信方式
JP2604188B2 (ja)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JP2626777B2 (ja) 画像通信装置
JPH07143345A (ja) 画像伝送方法および画像記録方法
KR100273753B1 (ko) 지쓰리팩시밀리의칼라송수신방법
JP2680330B2 (ja) ファクシミリ通信システム
JP3707214B2 (ja) 通信端末装置及び記録媒体
JP2792567B2 (ja)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の伝送制御方法
CN1190306A (zh) 在传真机中记录传真件接收信息的方法
JPS63281543A (ja) ファクシミリ通信システム
JPS60109366A (ja) 通信端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