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85105437A - 内燃机电子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内燃机电子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85105437A
CN85105437A CN 85105437 CN85105437A CN85105437A CN 85105437 A CN85105437 A CN 85105437A CN 85105437 CN85105437 CN 85105437 CN 85105437 A CN85105437 A CN 85105437A CN 85105437 A CN85105437 A CN 851054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zone
data
control
write
devi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 8510543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85105437B (zh
Inventor
坂本正英
志田正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riority to CN851054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85105437B/zh
Publication of CN851054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85105437A/zh
Publication of CN851054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85105437B/zh
Expir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bined Control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该装置是这样设置:对于内燃机的每个工作状态区域,来自一参考值的该区域中的一反馈控制值的偏差被检测并写入与该区域相应的变换表形式的存贮器中的一部位,当对相应工作条件区域实现控制时,该偏差值被读出,作为一修正值,在这个控制装置中,不论已写入工作状态区域的偏差值的存贮器内的部位数是否已达到一预定值,都要被检验。当该数已达到预定值时,将一偏差值写入尚未写入偏差值的存贮器内的每个部位,这个偏差值已经被存入已完成偏差数据的写入的存贮器中相邻的部位,从而消除了反馈控制延迟。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内燃机控制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提供了“学习功能”的电子控制装置,该功能使得在所有时间内以最佳控制参数实现控制操作成为可能。
为了实现内燃机的爆击控制或空气-燃料比控制,迄今为止使用的是反馈控制法。为了改善这种反馈控制的响应性,一种被称为“学习控制法”(learning    control    method)的方式最近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在这种方式中,来自一个参考值的某个反馈控制值的偏差数据被存入一个存贮变换表(memory    map)的一个区域(Section)中,它与执行反馈控制时的发动机工作条件相对应。当发动机进入了与上述工作条件相同的工作条件时,则使用存贮的数据去修正控制值,从而很快地将控制值控制到一个最佳值。学习控制法的基本概念已经有所公开,例如在1982年2月12日在日本公布的序号26,229/1982题目为“内燃机空气-燃料比的控制方法”(Method    of    Controlling    Air-Fuel    Ratio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的日本专利申请中就有所叙述。
在采用了这种传统的已知的学习控制法的系统中(后面的参照图2的说明将使该系统变得更清楚)。仅仅当发动机处于某个瞬态时才出现的,相应于发动机某个工作部位(rigion)的一个偏差数据被维持在某个初始设定的值。由于对存贮变换表内的偏差数据不能进行无限制的重写,所以这样的偏差数据不受学习控制支配,由于这个原因,在上述先有技术中。如图5所示,当反馈控制从某个发动机工作区域b(在此,偏差数据已经被写入并贮存起来)移到某区域a(在此,偏差数据的贮存尚未完成),即移到偏差数据尚未存贮起来的某个瞬态区域a,或者,当反馈控制从区域a移到如先有技术中的图5所示的区域α′AFS至αAFS的任一个时(在此,数据已经被存贮起来)则控制系数α有一个移动延迟,在这个延迟完全消失之前,控制处于不恰当的状态中。在这种情况下,空气-燃料比可能与理想配比值脱节,这是不希望的。这种因素给发动机造成了不良影响,例如产生爆击及使废气排放情况恶化。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在采用了学习控制法的发动机控制系统中提供一种发动机控制装置,它允许把控制数据有贮在存贮变换表内几乎所有的部分中,从而可以在所有时间内实现适当的控制。
为了这个目的,根据本发明,在一个采用了学习控制法并且包括一个用以存贮控制数据的存贮器系统中,当已经写有数据的存贮器中的区域的数相对于存贮器中的部分的总数达到某个预定值时,数据便写入到其它的消未写入数据的区域中。这个数据已经被存入已完成写入数据的相邻的区域中。
下面是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一个发动机控制系统的方框图,该系统采用了应用本发明的学习控制法;
图2是一个普通的空气-燃料比控制系统中反馈控制操作的时序图;
图3A至3B是根据本发明的内燃机电子控制装置操作的流程图;
图4和图5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存贮变换表的概念;
图6和图7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存贮变换表的概念;
下面是最佳实施方案的描述。
首先参看图1,空气通过一个空气清洁器6,然后进一步通过一个发动机1,最后被排放到大气(空气)中去。在图1中:参考号2表示进气流传感器;5表示O2(氧)传感器;3表示一个控制电路;4表示一个喷射器(燃料喷射阀)。
控制电路3包括一个微型计算机,其工作情况如下所述。进气流感2检测发动机1的进气流率QA,传感器2的输出信号送入控制电路3。根据检测到的进气流率QA,控制电路3确定出燃料喷射量,并通过驱动信号Pi来驱动喷射器4,从而将预定量的燃料供应经发动机1。
O2(氧气)传感器与从发动机1的废气中检测空气-燃料混合物中的氧浓度,浓度信号O2被送给控制电路3。根据该信号O2,控制电路3对喷射器4的驱动进行反馈控制,使吸到发动机1的空气-燃料混合物的空气-燃料比维持在一个最佳状态。在这种情况下,驱动信号Pi的脉冲宽度Ti由下述公式确定:
Ti=(K1· (QA)/(N) ·K2·a)+TS…… (1)
此处:K1代表一个常数,它是由(例如)喷射器的特性所确定的;QA表示进气量;N表示发动机速度;K2表示一个校正系数,它是由(例如)发动机温度来确定的;α表示空气-燃料比控制系数;Ts表示一个校正量,它由电池电压所确定的。
以图2所示的方式,通过改变控制系数α来实现O2传感器信号O2的反馈控制。更具体的讲,燃料改变量是通过控制系数定义而得到控制的,这样,信号O2周期性地代表一个富油状态(即空气-燃料比与理想配比值相比更富油的状态)及一个贫油状态(即空气-燃料比与理想配比值相比更贫油的状态),从而空气-燃料比的平均值很靠近地收敛于理想配比值(大约为14.7)。在理想条件下,即用作控制依据的空气-燃料比是处于正确状态时,控制系数α的值围绕1.0进行波动,因此,空气-燃料比的平均值是与理想配比值相一致的。
当由于某些原因,空气-燃料比偏离了理想配比值时,O2反馈控制就会把控制系数α的中心值向着偏离的空气-燃料比可以得到修正的方向移动。例如,如果空气-燃料比变得富油10%,为了该正该偏差空气-燃料比,控制系数α则被控制成在0.9上下波动;当空气-燃料比变得贫油10%时,控制系数α则被控制成在1.1上下波动。结果使空气-燃料比的平均值与理想配比值又相符合。这样便成了空气-燃料比的反馈信控制。
附带提到的是,上述的空气-燃料比与理想配比值的偏差常常是由于发动机工作条件变化而发生的。结果,上述的O2反馈控制涉及到了这样的事实,即发动机工作条件变化时,控制系数α也发生变化:当发动机工作条件处于某个特定部位时,控制系数α在1.1上下波动;当发动机工作条件处于另一个部位时,控制系数α在0.9上下波动。
于是,上述的反馈控制便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个控制延迟。为了这个原因,甚至在发动机工作条件已经从一个部位移到另一个部位,而且空气-燃料比已经偏离理想配比值的情况下,为了修正该偏离的空气-燃料比而开始的反馈控制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这种修正,该时间为:控制系数α从相应于某个部位的一个值移到相应于某个新部位的一个值时的时刻直到至偏离的空气-燃料比受到了适当的控制从而使它很靠近地收敛于理想配比值的时刻为止。在这段控制延迟时间内,发动机运行于不利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下,空气-燃料比与理想配比值不符。
为了消除这种缺点,可以使用下述的方法。根据(例如)负载的量值和发动机速度,发动机的工作条件被分成许多的部分。获得了在每个部位中的一个控制系数α与参考值(α=1.0)的偏差值并存储于一个非易失存储器中。然后,每当发动机的工作条件进入了该同样的区域,则通过使用与该区域相对应的偏差值来进行反馈控制,从而控制执行在这样一个状态,即在所有时间内,控制系数α在1.0上下波动。
加到喷射器4的驱动信号Pi的脉冲宽度Ti由下式公式(2)确定:
T i = {K 1 · Q A N · K 2 · a ( 1.0 - K l )} + T 5 … ( 2 )
在此式中,K表示相对参考值1.0而言,控制系数α的偏差值。偏差值Kl由下列公式(3)给出:
Kl=α-1.0 ……(3)
进一步讲,在采用了学习控制法的发动机控制系统中,通过发动机工作的学习过程,上述的偏差数据被连续地写入非易失存贮器构成的变换表内的部分之中,该存贮器可以是一个具有后备电源的RAM(Power supply backup RAM),或者,重写已写入的数据Kl,以便实现修正操作。
根据这种学习控制法,不需要为偏差的数据Kl(它们是互相独立的)作准备,即不用先将它们写入存贮器中各自部分。进而,如果发动机和各种用于控制的执行机构的特性有变化,则偏差数据Kl会根据这个变化作自我修正。因此,可以在所有时间内实现修正控制,而且即使发动机工作在一个瞬态时也可以把它维持在正确受控状态。
然而,在传统的学习控制法中,偏差数据的写入必须有一个预定的条件。更确切地说,只有当发动机某个工作条件被维持在存贮变换表内相同区域中经过一段比预定值还长的时间间隔时才可以执行偏差数据的写入操作。结果,可以获得当发动机工作是足够稳定时测量到的偏差数据。这个条件是用修正数据执行适当的控制的必要条件,因此,要去掉上述条件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在采用了传统的学习控制法的系统中,分别对应于发动机工作部位(该部位在实际的发动机工作中很少出现或只是在瞬间出现)的存贮变换表中的偏差数据不是被无限制地重写,而初始设置的数据被维持在原有状态。
下面将参照附图通过一些具体实施方案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内料机电子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基本部分的设置与图1所示的采用了传统的学习控制法的系统是相同的。该实施方案与传统的系统的不同处在于:图3A、3B的流程图所示的处理过程是由控制电路3中所包括的微型计算机执行的。
如图3A、3B所示的流程图的处理过程以某个频率周期性地被执行,该频率适应于正确地实现对于嘴射器4的控制操作。首先,当这个处理过程被启动时,在步骤S1和S2相继地计算发动机进气量QA和发动机速度N(在下文中,“步骤”一词被省略,并只示出参考符号,例如“S1,S2……”)。然后,在S3,根据数据QA和N计算出数据Tp。应当注意的是,数据Tp被用作为将发动机工作条件划分为若干区域的一个参数。
在S4,来自O2传感器的一个信号O2送入控制电路3,在后面的S5、S7,信号O2被相继地进行检验。在S5执行一个判继操作。判断出信号O2是否已经从富油状态变成贫油状态,也就是说,控制系数α是否处于图2中的P1点。假如判断结果为“是”,则处理过程进入S6。在这个步骤中,控制系数α作为αmin而被存贮起来。然后处理过程进入S9。如果在S5中的判断结果为“非”,则处理过程进入到S7,在这个步骤中,执行一个判断操作以确定是否信号O2已从贫油状态到富油状态,就是说是否控制系数α处于图2所示的P2点。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处理过程进入到S8。在该步骤中,控制系数α的值被存贮起来,然后进入到S9。如果在S5和S7中的判断结果为都是为“非”。就是说,假如判断出控制系数的值是处于如图2所示的最大值αmax与最小值αmin之间,则处理过程进入到S31,然后到下面的步骤S26等,即一直到图3B中的S30,从而执行了对送入喷射器4的信号Ti的原始计算,然后,这个流程图的处理过程便告结束。
如果在S5或S7的任一个中,判断结果为“是”并且处理过程进入到S9,则在S9中计算出一个平均值αmean。然后在S10中根据数据Tp和N执行一个判断操作,以确定哪一个区域与发动机的当前工作条件对应,让我们假定判断的区域是A。
在S11中,把S10判断的区域A的数与处理步骤S10时被判断的区域A的AOLD加以比较(步骤S11是在当前处理步骤之前刚刚发生的,并且在步骤S14中被存贮起来,这点后面还要说明)。假如被比较的两个数互相一致,则处理过程进入到S12,在此,一个与控制电路3相关联的计数器便加以“1”。如果上述的数互相不符,则进入到S13,在此该计数器被清零。
在此之后,处理过程进入到S14,在这个步骤中,数据A代替数据AOLD,然后进入到S15,在S15中检验上述的计数器的数。更具体地说,正如从后面将作的说明中可更清楚地理解的那样,执行一个判断操作以确定该数目是3还是更大。只要在S15中的判断结果为“非”则处理过程进入到S26,从此处经S27、S28和S29到达S80
另一方面,如果在S15中判断结果为“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方案,处理过程跳到S17,根据在S9中已计算出的数据αmean得到数据Kl,并被写入诸如具有后备电源的RAM之类的非易失存贮器中的区域A之中。
下面解释S15中的判断结果为“是”这个事实的含义。
当在S11中至少判断到连续3个“是”时,S15中的判断结果就变为“是”。这意味着当发动机的工作条件处于变换表中相同区域时,直到S11的发生过程的处理过程已经连续地执行了至少三次了。
另一方面,当S5或S7的任意一个的判断结果为“是”时,也就是说,当控制系数α对发动机的控制被准确地执行在图2所示的P1或P2时,处理过程被执行到S11
因此,S15中的判断结果为“是”这个事实意味着在发动机工作条件处于变换表中相同部分中这种情况下,发动机的反馈控制已经按图2所示的控制系数α的波动连续地执行了至少三次。
由于当S15中的判断结果已变为“是”时,过程S17被执行,所以在本实施方案中,根据学习控制法的数据写入条件由于下列事实得到了满足,即:在发动机维持在相同的工作条件部位中的情况下,发动机的反馈控制已经按图2所示的控制系数X的波动连续地执行了至少三次。应注意的是,正如所期望的那样,可以根据需要确定出在什么时机这个写入条件得到了满足。
当S17的处理结束之后,处理过程进入到S19,在该步骤中,相对于存贮变换表中的所有区域去检验那些已经由过程S17执行了数据写入的区域的数。假定这个区域的数为C。应当注意,为了得到这个数C,可以使用这样一种方法:在系统的工作未开始之前,“O”已经被写入存贮变换表内的所有区域,然后在S19的处理过程中,连续地读出变换表内所有区域的值,对读出了“O”的那些区域进行计算,将其确定为数C。还可以采取另一个得到的数C的办法,在这个办法中,用非易失存贮器中准备的一个特定存贮部位去构成一个软计数器,每当过程S17被执行一次时,软计数器则加“1”,包含在该计数器中的数据在S19中被检验,从而得到了数C。
在得到数C后,就把数C与下面S20中预定的数(例如25)相比较,从而来作一个判断,看看数C是不是大于等于25。只要判断的结果是“非”,那么处理过程就跳过S21至S25而进至S26以下的步骤。
另一方向,如果S20判断的结果是“是”,即,如果S20判断出籍学习而执行的数据写入在存贮变换表中所有区域的25个区域中被完成了,那未处理器首先处理S21,在S21中的区域号X被置成1。
图4表示了按这个情况处理的存贮变换表的一个例子。
图4所示的存贮变换表被分成纵横各8个区域,这样一共可得64个区域。存贮变换表横向是按变量Tp值分割的,Tp代表了发动机负载,而纵向是按发动机速度N分割的。进一步说,区域号X就被连续地从第一横行自左至右地给到各个区域中(如图4所看到的),依此,第一横行和第一纵列的区域定义为0号,第八横行和第八纵列的区域定义为63号。要注意的是,区域号X被表示在每一个区域中的一个部分的园括号里。
在S22中,数据从具有X号的存贮变换表中的区域读出,以判断区域的数值是否是“0”。只要判断的结果是“非”,那么就跳过下面的S23。只有当S22的判断结果是“是”的时候,S23的处理才这样来执行:数据从变换表中具有区域号(x-1)的一个区域读出并写入号X的区域中。
在S24中,区域号加1。换句话说,整个处理的执行就是号X连续地加1。在下面的S25中,对加1后的区域号X进行检查,并且判断一个区域号X是否小于或等于63,数63代表了存贮变换表中所有区域的数目。只要判断的结果是“是”那么处理就返回S22,并重复处理S22至S24
因此,当由学习控制所得到的数据写入按区域完成的时候,而区域的数目与存贮变换表中的区域总数目符合预定的比例,即总数64个区域中的25个区域完成写入的时候,就根据已经写入数据的区域中的数据执行另一些区域的数据写入,在这些区域中,还没有被写入过数据。接着,正如图5所示,与学习的结果接近的数据几乎被写入存贮变换表中所有的区域。
从S26至S30各步骤所完成的处理对喷射器4的控制是必需的。首先,在S26中,数据Kl从存贮变换表中的A区读出。在这种情况下,A区是由S10或S31来判断的,它代表了现在发动机运行情况的范围。在下面的S27和S28中,系数K2,Ts被相继地计算。此后,处理过程进入S29,在S29中数据Ti按控制系数α,数据Kl,变量Tp等等来计算,Ti代表脉冲宽度,此宽度是驱动信号Pi所要求的,而Pi则用于喷射器4。数据Ti由处理S30来置入一预定喷射器的控制寄存器中,于是,结束了根据图3A和3B所示的流程图的处理过程。
根据此实施方案。利用学习控制的方法来控制喷射器4使之具备优越的响应性是可能的。进一步说,按照这个具体实施方案,当已经写入数据的区域的数目达到存贮变换表中区域总数的预定值时,接近的数据几乎写入所有未写数据的区域中。因此,有效地消除由于存在着还未完成数据写入的区域而引起的空气-燃料比控制延迟是有可能的,从而满意地预防了废气排放情况的恶化。
顺便提一下,按照上述的实施方案,在存贮变换表中区域的数目,亦即为实现反馈控制而与发动机运行情况的范围对应的区域数目设置为64。此外,当已经写有学习控制数据的区域数目达到25的时候,与学习控制数据接近的数据被写到存贮变换表的另一些区域中去。但是,区域的总数不一定限制在64,可以按所希望的设置成别的数。当然,上述的区域25也可按所希望的来设置。
还有,在上述具体实施方案中写入相近数据的方法如下:利用S20至S25的处理过程,写到每一个尚未完成写入数据的区域中的相近数据被选择成这样两个区域的数据:一个是在该区域中已经写有学习控制数据,还有一个是当通过区域往回寻找时要找的第一个区域。所谓往回寻找,即是从一个所给定的区域向前一个较小序号的区域寻找。但是,并非一定要用上述方法,本发明能以各种方式来实现。例如,有一个区域尚未完成写入数据,它居于两个区域之间,这两个区域已经写有学习控制数据,那么这个区域就可以写入这两个区域中已含数据的平均值。此外,这个平均值可以这样来得到:把同一列互相相邻的两个区域的数或在同一行互相相邻的两个区域的数据作平均计算。
要注意的是,尽管上述具体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是用于空气-燃料比控制系统中的,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空气燃料比控制系统有关的领域,它当然可以用在任何一个采用学习控制方法的系统中。例如,本发明可以用在爆击控制系统中。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案是用在采用学习控制法的发动机控制系统中,当已经写有数据的区域的数目达到与存贮变换表中区域总数有关的预定值时(存贮变换表中贮存有控制用的数据),数据将被强制地写入每一个未写有数据的其它区域之中。这个数据已经被存贮者在已完成了数据写入的附近的区域中,从而,存贮变换表中几乎所有的区域都可有数据贮存在其中。因此,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使得合适的控制在所有的时间都能够实现。
但是,根据第一个具体实施方案,当作为上述反馈控制所得到的偏差值十分小以至于达不到预定值的时候,就被判断为反馈控制值与参考值之间没有偏差,此时,将不执行与该存贮变换区域有关的数据写入。
因此,当已经写有数据的区域数达到与存贮变换表中区域总数有关的预定值时,如果对未写有数据的区域强制执行数据写入,那么,代表错误值的数据甚至可能写入存贮变换表中的某一区域(存贮变换表中已经写有数据),因为其中的偏差值是零。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可能实现正确的控制。
本发明的第二个具体实施方案将在下面介绍,它要克服本发明第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的上述缺点。第二个具体实施方案基本上与第一个具体实施方案相同,从下面的介绍中将明白这一点。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具体实施方案,设置有一个发动机控制装置。这个装置不可能有错误的控制,甚至当对存贮变换表中所有的区域强制执行数据写入的时候亦是如此(存贮变换表中事先未写有数据),因此这个装置始终都能实现良好的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具体实施方案,就存贮变换表中的一个区域来说,虽然在变换表中偏差值的写入条件因反馈控制的结果而得到满足,但反馈控制值的偏差离开参考值相比是如此之小以致可以将此偏差值看作为零。因此,判定偏差值的写入不必在其中执行。所写的值代表了这样的一个值,此值是根据最小分辨能力来决定的,利用这个最小分辨能力。数据就能够写到存贮变换表中,于是所写的数据就代表该区域已完成了的数据写入这一事实。从而防止了代表错误值的数据强制地被写入。
与第一个具体实施方案的情况相类似,在本发明的第二个具体实施方案中也安排了一个与采用常规学习控制方法的系统相同的必要部件,如图1所示,按照第二个具体实施方案,图3A和3B流程图中所示的处理是由微型计算机加上控制电路3来执行的。
参考图3A和3B,这里介绍一个本发明第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与第二个具体实施方案之间的差别。
第二个具体实施方案与第一个具体实施方案的差别在于:第二个具体实施方案中包括了图3A和3B中的步骤S16和S18
按照第二个具体实施方案,当图3A所示的S15中判断的结果变成“是”时,就继续处理S16。在S16中,判断一下S9中计算的值α平均是不是1。若判断的结果是“非”,那么就处理S17。在S17中,值Kl是从值S9中计算出的α平均来计算的,并将Kl写入区域A。例如,写入这样的变换表中:该变换表是由非易失性的存贮器构成,象具有后备电源的RAM。
另一方面,如果S16中判断的结果是“是”,则就处理S18,从而能够使贮存在这个存贮器中的最小数值-本具体实施方案中此值为0.001,被写入到存贮变换表中的区域A。
当完成S17或S18的处理时,就接着处理图3B中的S19。由S17或S18的处理而执行完数据写入的区域数目在S19中对存贮变换表中的所有区域来检验。让我们假定这些区域的数目是C。要注意,为了得到C。可以利用一种方法:在系统运行开始之前,把存贮变换表中所有区域全写成“0”,然后在处理S19时,将变换表中所有区域的值逐个读出,读不出来的值为“O”的区域的数目就可计数出来并定作为数C。得到数C的另一个方法可以是这样:在非易失性存贮器中准备一个专用的存贮器用来构成一个软计数器,S17或S18每执行一次处理,软计数器就加1,计数器中的数据在S19中检验,这样就回到了数C。
得到了数C后,就把数C与一个预定的数,例如25。在S20中进行比较,从而判断一下C是不是大于或等于25。只要在S20中判断的结果是“非”,就跳过S21至S25各步,直接处理步骤S26。在此以后的处理过程与本发明第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的情况是一样的。
图6表示了一个按照第二个具体实施方案的存贮器变换表的例子。
图6所示的存贮器变换表按纵向和横向分成8个区域,总共64个区域。这里,变换表的横行是变量Tp,它代表了发动机的负载;变换表的纵列是发动机速度N。进一步说,序号数X连续地从第一横行自左至右地给到各个区域(如图6所见),第一横行和第八纵列所定义的区域为O号,第八横行和第八纵列所定义的区域为63号。要注意的是,区域号表示在每个区域的圆括号里。
在S22中,数据从变换表中号数X的区域中读出,并判断该区域的数值是不是“O”。只要判断的结果是“非”,就跳过随后的S23。只有当S22的判断结果是“是”时,才执行S23的处理-从号数(x-1)的区域里读出数据并将其写到号数X的区域中。
在S24中,区域号X加1。换句话说,在S24中连续执行X加1的处理。在S25中,对增加后的区域号数X进行检验,判断其是否小于或等于63,63代表存贮变换表中区域的总数。当判断的结果是“是”时,则返回S22,重复S22至S24的处理过程。
因此,当由学习控制得到的关于区域的数据写完成的时候,而这些区域的数目又符合存贮变换表中区域总数的预定比例,即总数64个区域中的25个区域,那就根据已经完成数据写入的区域中的数据来对未写有数据的其它区域执行数据写入。于是,正如图7所示,接近的数据写入存贮变换表中几乎所有的区域。
因此,按第二个具体实施方案,有可能用学习控制的方法控制喷射器4使之具有良好的响应性。进一步说,按此例,当已经写有数据的区域的数目达到与存贮器变换表中区域总数未有关的预定值时,接近的数据写入几乎所有的未写有数据的区域。还有,在这种情况下,本来应该写入数据“O”的区域会被写入一个数值,它大到足以代表该区域已经完成了数据写入,同时,数值又十分小(用控制的观点来看,可将其视为O),如0.001。因此,不可能有错误的数值写入该区域。由于尚未完成数据写入的区域的存在而造成的空气-燃料控制的延迟有可能得到有效的限制,且获得高精度的控控。这样就有可能满意地防止废气排放情况的恶化。
让我们把两个变换表的内容作一个比较。当完成数根写入的区域的数目达到预定值(例如25)且上述写操作开始的时候。就是在图3B中所示的S20中判断的结果是“是”时,第二个具体实施方案的换表的内容如图6所示的那样。第一个具体实施方案变换表的内容却如图4所示的那样。
更具体地说,在图6和图4所示的区域中,这些区域分别是由代表发动机速度N的列和代表变量Tp的行来定义的,N=1200,Tp=1.5,2.0,2.5,3.0,并且N=2000和Tp=2.5所定义的区域被判定作反馈控制的结果,它们的偏差值必须保持为O。因此,按第二个具体实施方案(图6),在这些区域中写入0.001,这是能够写入存贮器的最小的数值。它表示不再需要强制地把任何数据写入这些区域。
另一方面,在图4所示的第一个具体实施方案的变换表中,上述区域以及相当于还未曾实行用反馈控制来计算偏差的区域都保持为零。
因此,在执行强制写入以后变换表的内容按第二个具体实施方案就变成图7所示的那样。于是,用控制的观点视作为零的数据被写入本来应该是零而仍会提供正确控制的区域及在其后的一些区域。从而不可能使错误的数据被强制地写入这些区域中去。
如以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在采用学习控制方法的发动机速控制系统中,存贮变换表中未完成数据写入的区域的数目有可能使之最小。因此,现有技术的缺点能够被克服。并且,有可能容易地为内燃机提供一种电子控制装置,使内燃机能满意地在所有的时间内补偿反馈控制延迟,满意地起到合适控制的作用,甚至当发动机处在瞬态时亦如此。从而有可能使废气的排放状况在任何时候都维持在优良的状态。

Claims (2)

1、一种内燃发动机的控制装置。在这种类型的装置中。对于每个所述发动机工作条件区域,离开某个参考值的一个反馈控制偏差值被存贮在一个变换表形式的存贮器内的一个部位中。当对相应的工作条件区域实现控制时,该偏差值被读出。以便用作为一个修正值,在上述的装置中的一种内燃机的电子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这样一种设置,对于已经写入所述工作条件区域的偏差值的所述存贮器内的部位数目进行检验,当所述的数目达到一个预定值时。则把一个偏差值写进尚未写入任何偏差值的所述存贮器内的每个部位中,这个偏差值已经被存贮在已完成了偏差数据的写入操作的相邻的部位中。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内燃机电子控制装置,其中,当任一个所述工作条件区域的所述偏差值是零时,一个最小值被写进与工作条件区域相应的所述存贮器内的一个预定的部位,该最小值是基于一个能利用它来把偏差数据写入所述存贮器的最小分辨能力而确定的。
CN85105437A 1985-07-16 1985-07-16 内燃机电子控制方法 Expired CN851054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85105437A CN85105437B (zh) 1985-07-16 1985-07-16 内燃机电子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85105437A CN85105437B (zh) 1985-07-16 1985-07-16 内燃机电子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85105437A true CN85105437A (zh) 1987-01-21
CN85105437B CN85105437B (zh) 1987-05-20

Family

ID=4794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85105437A Expired CN85105437B (zh) 1985-07-16 1985-07-16 内燃机电子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8510543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1654A (zh) * 2009-09-03 2011-04-13 株式会社电装 空燃比控制装置
CN112392614A (zh) * 2019-08-13 2021-02-23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催化器的转化窗口的多区间自学习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1654A (zh) * 2009-09-03 2011-04-13 株式会社电装 空燃比控制装置
CN102011654B (zh) * 2009-09-03 2016-12-21 株式会社电装 空燃比控制装置
CN112392614A (zh) * 2019-08-13 2021-02-23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催化器的转化窗口的多区间自学习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85105437B (zh) 1987-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56577C (zh) 用于汽车的控制设备
CN1532382A (zh) 废气净化系统和再生终止确定方法
CN1526931A (zh) 用于内燃发动机的燃料性能估算
JP3521632B2 (ja)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CN1854490A (zh) 内燃机的空燃比控制器
EP1396627A3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699732A (zh) 汽车的控制装置
JP3444675B2 (ja) 内燃機関の空燃比学習制御装置
DE102005013280A1 (de) Drehmomentkompensationsverfahren zur Steuerung eines Direkteinspritzmotors während einer Regeneration eines Lean NOx-Speichers
CN103097702B (zh) 空燃比控制装置
JP2020070742A (ja) 制御装置
KR930007608B1 (ko) 내연기관의 공연비 제어장치
CN85105437A (zh) 内燃机电子控制装置
JPS60156953A (ja) 電子式内燃機関制御装置
JP3132005B2 (ja) 排気ガス浄化装置の耐久試験方法
JPS63223348A (ja) 空燃比学習制御装置
JP2503387B2 (ja) 電子式内燃機関制御装置
JPH0119057B2 (zh)
JP2555207B2 (ja) 内燃機関の燃料供給装置
JP2696779B2 (ja) 内燃エンジンの制御装置
JP3963890B2 (ja) 筒内噴射式内燃機関の膨張行程噴射制御装置
JP2005155482A (ja) 筒内噴射式内燃機関の燃料噴射制御装置
JPH07310570A (ja) 内燃機関のリーンバーン制御装置
JPH041439A (ja) 内燃機関の空燃比制御装置
JP2757064B2 (ja) 内燃機関の空燃比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6 Publication
C13 Decision
GR02 Examined patent app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