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932754Y - 电池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池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932754Y
CN2932754Y CNU2006201187162U CN200620118716U CN2932754Y CN 2932754 Y CN2932754 Y CN 2932754Y CN U2006201187162 U CNU2006201187162 U CN U2006201187162U CN 200620118716 U CN200620118716 U CN 200620118716U CN 2932754 Y CN2932754 Y CN 293275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storage tank
battery connector
alar part
holding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62011871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简敏隆
郑学智
张红伟
闫宏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dvanced Connectek Shenzhen Ltd
Original Assignee
Advanced Connectek Shenzhe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dvanced Connectek Shenzhen Ltd filed Critical Advanced Connectek Shenzhen Ltd
Priority to CNU20062011871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93275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93275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93275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电池连接器,其结构包括胶芯及若干弹性端子,该胶芯开设有供若干弹性端子对应嵌插的若干端子容置槽,该若干弹性端子中的每一个端子是包括有一弹性接触臂、一基部及一焊接部。其中,该端子的基部两端各设有一翼部,并于该翼部的前后两端各延伸有一固持部;该焊接部的一端向上弯折延伸有一末端部,该末端部两端各设有一倒刺结构,该末端部及其倒刺结构与翼部及其固持部构成了端子双支撑点式的结构。

Description

电池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电池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藉由端子的翼部及其两端延伸的固持部、端子的末端部及其两端延伸的倒刺,来辅助端子在端子容置槽的滑行和固持定位的电池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通讯产品向着轻小便捷的方向发展,其对内部组件的体积精小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电池连接器为数字通讯产品的必需组件也变得越来越精细,提供体积小而且安全可靠的电池连接器已成为制造业相当重要的课题。
现今的电池连接器为了节约成本,大多采用一个支撑点来固定端子在胶芯内的定位,这就导致了电池连接器的端子的固持力不佳,当固持力不佳时会导致端子的定位能力不足,且当端子的弹性接触臂与对接电连接器反复接合和脱离时,时间越久,端子就越易受到晃动甚至松脱,甚至将会影响焊接部而使其出现上翘的现象,再则由于固持力不佳,亦可能出现端子瞬间震动断信的情况。
综上所述,这就需要设计一种更为可靠的电池连接器,能够增强端子与胶芯之间的固持力,使端子与胶芯能够稳固结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连接器,其端子采用双支撑点式结构,使的具有双重而强大的固持力,可确保端子稳固安装于端子容置槽而不易晃动松脱。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连接器,该连接器采用槽道引导端子与胶芯结合的方法,可提高组装端子的精确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连接器,包括有胶芯及若干弹性端子,该胶芯开设有供若干弹性端子对应嵌插的若干端子容置槽,该若干弹性端子中的每一个端子是包括一弹性接触臂、一基部及一焊接部,其特征在于:该端子的基部两端各设有一翼部,并于该翼部的前后两端各延伸有一固持部;该焊接部的一端向上弯折延伸有一末端部,该末端部两端各设有一倒刺结构,该末端部及其倒刺结构与翼部及其固持部为端子在胶芯内的固定提供了双重固持力。
其中:所述端子容置槽是由上侧壁、前侧壁、后侧壁及相对的两内侧壁所围成的槽孔,将弹性端子容置于端子容置槽中,使之呈悬空的状态。
其中:所述弹性端子容置于端子容置槽中,通过端子翼部及其延伸的固持部与末端部及其延伸的倒刺两点受力,使的构成了双支撑点式结构。
其中:所述端子容置槽内侧壁的中部各设有一相对且相同的凸块,此等凸块与端子容置槽的后侧壁形成一卡持槽,可用于端子的固持部的插接卡持,且于容置槽内两凸块远离后侧壁的一端各设有一抵持槽,其深度为凸块的厚度,是用于卡持端子的倒刺结构。
其中:所述翼部的一端边缘设有干涉点,作为稳固定位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连接器,其端子采用双支撑点式结构,使的具有双重而强大的固持力,可确保端子稳固安装于端子容置槽而不易晃动松脱,且该连接器采用槽道引导端子与胶芯结合的方法,可提高组装端子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为了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达到预定目标而采取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效果,特配合下列附图详述如下,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解剖图;及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解剖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连接器100的立体结构,其包括有胶芯2及收容于胶芯2内的若干弹性端子3。
其中,该胶芯2的内部设有容置若干弹性端子3的若干呈长矩形的端子容置槽21,端子容置槽21乃是由上侧壁211、前侧壁212、后侧壁213及相对的两内侧壁214所围成的槽孔,且端子容置槽21的前侧壁212长于其后侧壁213,而端子容置槽21的下端为嵌入口215,此种设计可使弹性端子3悬空于胶芯的中,于前侧壁212前端处设一开口部2121,使端子容置槽21及开口部2121形成一相连的空间,且开口部2121的宽度略小于端子容置槽21的宽度,使之可以形成一止挡部2122,再于胶芯2底部两端各设有一定位装置22;另外,请参见图2及图3,于内侧壁214的中部各设有一相对且相同的凸块2141,此凸块2141与端子容置槽21的后侧壁213形成一卡持槽2142,可用于端子3的固持部322的插接卡持,再于两凸块2141远离后侧壁213的一端各设有一抵持槽2143,其深度可大致为凸块2141的厚度,是用于卡持端子3的倒刺结构332;此卡持槽2142与抵持槽2143的宽度要设当配合端子3的固持部322与倒刺结构332的厚度。
请参考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端子立体图,弹性端子3主要是由弹性接触臂31、基部32及焊接部33所组成,弹性接触臂31与基部32之间以一平直的抵靠部34相连,而基部32与焊接部33之间以一弧形的斜坡35相连。弹性接触臂31依序设有一与抵靠部34相连的第一弯折部311、向里呈180度弯折的第二弯折部312、及沿第二弯折部312下降而近弹性接触臂31末端,向外弯折的第三弯折部313。其中,自第二弯折部312向下的结构呈渐宽的形态,并于第二弯折部312顶部设有一与对接电连接器(未标示)接合的端子接触部314,并延伸至第一弯折部311边缘位置。弹性接触臂31末端向两侧反向对称延伸有一对凸耳315,其与弹性接触臂31末端共同略呈一“T”字形,其中两凸耳315的宽度是大于开口部2121的宽度而略小于端子容置槽21两内侧壁214之间的宽度。
基部32两侧各延伸有一翼部321,其宽度略大于端子容置槽21内两凸块之间的宽度,以便端子3置入端子容置槽21时能达到紧密结合的目的,于翼部321前后两端各自延伸出一固持部322,可以增加翼部321在卡持槽2142内卡持的面积,再于两翼部321外侧各设计有一干涉点323,以增加迫紧的效果,使基部32能于卡持槽2142内更加稳固。
基部32通过一弧形斜坡35连接有一焊接部33,该焊接部33代替端子容置槽21的下侧壁,支撑着端子3的悬空状态,由焊接部33向上弯折延伸有一末端部331,此末端部331两端各设有一倒刺332,整个末端部332略呈一“T”字形,是与端子容置槽21内的抵持槽2143相配合的结构。
请参考图3,该电池连接器100是将弹性端子3由胶芯2的嵌入口215处插入端子容置槽21中,使端子3的基部32的翼部321通过其两端的固持部322将滑入至端子容置槽21内的卡持槽2142内,而端子3的末端部331则滑设于端子容置槽21内的抵持槽2143内,同时,弹性接触臂31末端的凸耳315因局限于开口部2121下端的止挡部2122,而以两凸耳315上缘沿止挡部2122向后方滑行,端子3的三个部位同时滑行,直到翼部321的固持部322抵触于端子容置槽21的后侧壁213为止。此时,端子3业已正位,由于各弹性接触臂31因末端的凸耳315局限于同一高度的止挡部2122,使各弹性接触臂31的第一弯折部311及第三弯折部313与胶芯的开口部2121大致处于同一水平面,而弹性接触臂31的第二弯折部312将通过胶芯2的开口部2121裸露于胶芯2的外侧,同时,端子3的抵靠部34已紧贴于胶芯2的上侧壁211上,而端子3的焊接部33则顺势起到端子容置槽21的下侧壁支撑的作用。
当将电池连接器100固定于电路板上时,胶芯2底部的定位装置22置入电路板相对的定位孔中再行焊接。且当接入对接电连接器时,弹性接触臂31顶部的接触部314将受到对接电连接器的压合,使弹性接触臂31向胶芯2的端子容置槽21内部空间及前端弯曲,待对接连接器脱离后,弹性接触臂31将弹回至原位置,且复因止挡部2122的局限仍维持弹性接触臂31于同一高度。而翼部321通过其固持部322与卡持槽2142接触,产生一干涉作用,固具有一强大的固持力,可防止端子3在端子容置槽21内的滑动,此外,端子3的末端部331与抵持槽2143相互作用,亦可产生一干涉力,可以使端子3具有双重的固持力,加大了端子3在端子容置槽21内的稳固性。
由上述构造特性,本实用新型电池连接器的胶芯与端子结合方式的优点在于:
一、组装端子时,若干端子可由下往上分别嵌入胶芯的端子容置槽,并由基部两侧的翼部插入卡持槽、端子末端部的倒刺在抵持槽内滑动及弹性接触臂末端两凸耳抵靠于开口部下缘的止挡部,来共同引导端子的滑动,端子于滑行过程中不易朝向一方偏斜,具有较高的组装精确度。
二、端子采用双支撑点式的设计,一是在端子基部两端各设有一翼部,并于翼部的前后两端各设有一固持部,可为端子在端子容置槽的容设产生一固持力;二是在端子的末端部左右两端各设有一倒刺,可以更有效的增加另一固持力,从而防止端子瞬间震动断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池连接器通过进一步改良现有技术,达到预期的功效,符合专利申请的条件,故依法提出申请。

Claims (5)

1、一种电池连接器,包括有胶芯及若干弹性端子,该胶芯开设有供若干弹性端子对应嵌插的若干端子容置槽,该若干弹性端子中的每一个端子是包括一弹性接触臂、一基部及一焊接部,其特征在于:该端子的基部两端各设有一翼部,并于该翼部的前后两端各延伸有一固持部;该焊接部的一端向上弯折延伸有一末端部,该末端部两端各设有一倒刺结构,该末端部及其倒刺结构与翼部及其固持部为端子在胶芯内的固定提供了双重固持力。
2、如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电池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端子容置槽是由上侧壁、前侧壁、后侧壁及相对的两内侧壁所围成的槽孔,将弹性端子容置于端子容置槽中,使之呈悬空的状态。
3、如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电池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弹性端子容置于端子容置槽中,通过端子翼部及其延伸的固持部与末端部及其延伸的倒刺两点受力,使的构成了双支撑点式结构。
4、如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电池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端子容置槽内侧壁的中部各设有一相对且相同的凸块,此等凸块与端子容置槽的后侧壁形成一卡持槽,可用于端子的固持部的插接卡持,且于容置槽内两凸块远离后侧壁的一端各设有一抵持槽,其深度为凸块的厚度,是用于卡持端子的倒刺结构。
5、如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电池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翼部的一端边缘设有干涉点,作为稳固定位的作用。
CNU2006201187162U 2006-06-13 2006-06-13 电池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93275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6201187162U CN2932754Y (zh) 2006-06-13 2006-06-13 电池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6201187162U CN2932754Y (zh) 2006-06-13 2006-06-13 电池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932754Y true CN2932754Y (zh) 2007-08-08

Family

ID=38349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620118716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932754Y (zh) 2006-06-13 2006-06-13 电池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932754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3861A (zh) * 2012-04-06 2012-08-01 昆山鸿日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固定翼的电池连接器
CN105680210A (zh) * 2014-09-22 2016-06-15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导电端子
CN107978881A (zh) * 2017-10-24 2018-05-01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侧接弹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3861A (zh) * 2012-04-06 2012-08-01 昆山鸿日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固定翼的电池连接器
CN105680210A (zh) * 2014-09-22 2016-06-15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导电端子
CN105680210B (zh) * 2014-09-22 2018-12-1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导电端子
CN107978881A (zh) * 2017-10-24 2018-05-01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侧接弹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29143Y (zh) 电连接器
CN201638995U (zh) 连接器
CN201323361Y (zh) 电连接器
CN201436718U (zh) 电连接器
CN201113066Y (zh) 电连接器
CN204088671U (zh) 卡连接器
CN2932754Y (zh) 电池连接器
CN201266731Y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CN201134533Y (zh) 卡缘连接器的改良
CN201570672U (zh) 音频插座连接器
CN202363639U (zh) 板对板连接器之插座及其端子结构
CN201946782U (zh) 一种电池连接器
CN201194271Y (zh) 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及插座插头连接器组合
CN203071330U (zh) 一种防插反smt排母连接器
CN203466310U (zh) 线缆连接器
CN201113048Y (zh) 电连接器
CN201142497Y (zh) 电池连接器
CN201584537U (zh) 卡连接器
CN201018146Y (zh) 电连接器
CN218770194U (zh) 一种缓冲式易插拔插针
CN202121102U (zh) 具有落料式插座端子的板对板连接器
CN202196903U (zh) 电连接器
CN102290657A (zh) 具有落料式插座端子的板对板连接器
CN203277662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1450151U (zh) 音频插座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808

Termination date: 2011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