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196903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196903U
CN202196903U CN2011202283454U CN201120228345U CN202196903U CN 202196903 U CN202196903 U CN 202196903U CN 2011202283454 U CN2011202283454 U CN 2011202283454U CN 201120228345 U CN201120228345 U CN 201120228345U CN 202196903 U CN202196903 U CN 2021969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ng terminal
groove
location division
electric connector
accept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22834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得明
韩洪强
朱自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22834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1969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1969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19690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及凹设在主体部上的插接孔,所述主体部包括顶壁及与顶壁相对的底壁,所述顶壁设有上下贯穿的第一收容槽,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第一导电端子,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包括前后延伸的第一定位部及自第一定位部向内侧垂直延伸的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包括自第二定位部继续向前延伸的接触臂,接触臂设有向下延伸入插接孔内的第一接触部。第一接触部与第一固持部之间设有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使得第一接触部与第一固定部之间的距离更长,使用时第一导电端子弹性较小,降低插拔力。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导电端子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现有技术可参阅2010年9月1日公告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第201570659号,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其主要包括有一个大致呈矩形体状的绝缘本体及固设于绝缘本体内的数个导电端子,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及前后贯穿主体部的插接孔,所述主体部包括顶壁、与顶壁相对的底壁及连接顶壁与底壁的左、右侧壁,绝缘本体左侧壁设有一自顶壁向下贯穿的收容槽,导电端子包括自插接孔上端延伸入插接孔内的第一导电端子,第一导电端子包括固持于收容槽内的固持部、自固持部下端向外侧垂直延伸的焊接部、自固持部上端向内侧倾斜延伸的定位部及自定位部前端向下延伸入插接孔内的接触部,当对接插头插入插接孔内时,对接插头向上抵接第一导电端子的接触部,定位部会向上产生一定的弹性变形,由于定位部呈一斜线型,弹性恢复能力较差且容易塑性变形,电连接器由于对接插头的频繁插拔,容易造成第一导电端子的定位部产生塑性变形,从而影响导电端子与对接插头的稳定接触。
所以, 有必要设计一种电连接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改善插拔力的电连接器。
为达成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及凹设在主体部上的插接孔,所述主体部包括顶壁、与顶壁相对的底壁、连接顶壁与底壁的左、右侧壁及分别位于前后两端的前端壁与后端壁,插接孔自前端壁向后延伸,所述顶壁设有上下贯穿的第一收容槽以及自其上表面凹陷并与第一收容槽连通的通道槽,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第一导电端子,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包括固定于第一收容槽内的第一固持部及自第一固持部延伸出绝缘本体的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一导电端子还包括与第一固持部相连并前后延伸的第一定位部、自第一定位部向内侧垂直延伸的第二定位部、自第二定位部继续向前延伸的接触臂,接触臂设有向下延伸入插接孔内的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第二定位部及接触臂收容于通道槽内。
所述第一固持部自第一定位部后端内侧边缘向下延伸,第二定位部自第一定位部前端向内侧延伸,接触臂自第二定位部末端向前延伸。
所述通道槽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通道槽、自第一通道槽向内侧垂直延伸的第二通道槽、自第二通道槽向前延伸的连接槽及自连接槽向下贯穿的容纳槽,容纳槽凹设在顶壁的前端,所述第一定位部收容于第一通道槽内以限制第一定位部左右移动,第二定位部收容于第二通道槽内以限制第二定位部前后一移动,接触臂收容于连接槽内,第一接触部收容于容纳槽内并向下延伸入插接孔。
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左端部、右端部及连接左端部与右端部的台阶部,左端部低于右端部,所述第二通道槽包括左端槽及右端槽以分别收容第二固持部的左端部与右端部,左端槽较右端槽深。
所述第一接触部垂直向下弯折延伸入插接孔内,第一接触部为一竖直片状,所述第一定位部上表面设有凸肋。
所述主体部顶壁设有向下贯穿的凹槽,凹槽位于第一收容槽的外侧且与第一收容槽相连通,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第一焊接部自凹槽向下延伸出绝缘本体底壁。
所述导电端子还包括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及第六导电端子,第三、第四导电端子可相互连接或断开,第五、第六导电端子可相互连接或断开,所述第四、第六导电端子分别设有延伸入插接孔内的第四、第六接触部。
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第一固持部在前后方向上位于第二导电端子与第六导电端子之间并前后对齐。
所述绝缘本体底壁设有向下贯通的第二收容槽及第三收容槽,后端壁设有向前延伸的第四、第五及第六收容槽,第二、第四、第五及第六收容槽均与插接孔相连通,第六收容槽位于第五收容槽的外侧,第二、第三导电端子向上组设于第二、第三收容槽内,第四、第五及第六导电端子分别自后向前组设于第四、第五及第六收容槽内。
所述绝缘本体前端面为弧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效果:第一接触部与第一固持部之间设有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使得第一接触部与第一固持部之间的距离更长,使用时第一导电端子弹性较小,降低插拔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再一角度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沿A-A线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及收容于绝缘本体1内的若干导电端子2。
请参照图2至图4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大致呈长方体的主体部11及前后贯穿主体部11的插接孔12,其中主体部11包括顶壁111、与顶壁111相对的底壁112、连接顶壁111与底壁112的左、右侧壁113、114及分别位于前后两端的前端壁115与后端壁116,前端壁115为向前凸伸的弧形,顶壁111向前延伸超过底壁112。所述顶壁111设有向上贯穿的第一收容槽1112及向下贯穿的凹槽1113,凹槽1113位于第一收容槽1112左侧且与第一收容槽1112相连通,底壁112设有向下贯通的第二收容槽1121及第三收容槽1122,后端壁116设有向后贯通的第四、第五及第六收容槽1161、1162、1163,第二、第四、第五及第六收容槽1121、1161、1162、1163均与插接孔12相连通,第六收容槽1163位于第五收容槽1162的外侧。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及第六收容槽1112、1121、1122、1161、1162、1163均呈竖直状。绝缘本体1顶壁111上表面凹设有自第一收容槽1112向前延伸的通道槽117,通道槽117包括自第一收容槽1112向前延伸的第一通道槽1171、自第一通道槽1171前端向内侧垂直延伸的第二通道槽1172、自第二通道槽1172向前延伸的连接槽1173及自连接槽1173向下贯穿顶壁111的容纳槽1174,容纳槽1174凹设在顶壁111的前端,第二通道槽1172包括左端槽1175及右端槽1176,左端槽1175较右端槽1176深。绝缘本体1底壁112还设有用于增加电连接器100固定效果的若干凸部18及定位柱19,绝缘本体1左、右侧壁113、114分别设有向外侧延伸的矩形固定臂110,固定臂110上设有向下贯穿的通孔1101。
导电端子2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及第六导电端子21、22、23、24、25、26,其中,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及第六导电端子22、23、24、25、26与现有导电端子的结构差异不大。其中,第三导电端子23与第四导电端子24可相互接触或断开;第五导电端子25与第六导电端子26可相互接触或断开。
第一导电端子21包括固持于第一收容槽1112内的第一固持部212、自第一固持部212下端向内侧垂直延伸的第一焊接部211、自第一固持部212顶端向前延伸的第一定位部213、自第一定位部213前端向内侧垂直延伸的第二定位部214、自第二定位部214向前延伸的接触臂215,第二定位部214包括左端部2141、右端部2143及连接左端部2141和右端部2143的台阶部2142,左端部2141低于右端部2143,左端部2141上表面设有凸肋2140,接触臂215设有垂直向下弯折延伸入插接孔12内的第一接触部2151,第一接触部2151为一竖直片状,第一固持部212上设有若干第一卡扣部2121,第一导电端子21如此设计可增强第一接触部2151与第一固持部212之间的弹性,使第一导电端子21不易变形。
第二导电端子22大致呈一“R”形结构,其包括固持于第二收容槽1121内呈竖直板状的第二固持部222、自第二固持部222底端向内侧垂直延伸的第二焊接部221、自第二固持部222顶端向下弯折延伸的第一弹性臂223及自第一弹性臂223继续向下弯折延伸的第二接触部224,第二固持部222上设有若干第二卡扣部2221,第二接触部224上设有向内侧凸伸入插接孔12内的凸起2241。
第三导电端子23包括固持于第三收容槽1122内的第三固持部232及自第三固持部232下端向外侧垂直延伸的第三焊接部231,第三固持部232上设有若干第三卡扣部2321。
第四导电端子24包括一大致为方形的第四固持部242、自第四固持部242底端向内侧垂直延伸的第四焊接部241、自第四固持部242向前倾斜延伸的第二弹性臂243、自第二弹性臂243继续向前延伸入插接孔12内的弧形第四接触部244及自第四接触部244向前延伸的第一抵靠部245,第四固持部242上设有若干第四卡扣部2421,第四导电端子24的第一抵靠部245可与第三导电端子23的第三固持部232相互接触或断开,形成开关效果。
第五导电端子25包括竖直板状的第五固持部252、自第五固持部252底端向外侧垂直延伸的第五焊接部251及自第五固持部252向前对称延伸的一对凸伸部253,第五固持部252上设有若干第五卡扣部2521。
第六导电端子26包括呈竖直平板状的第六固持部262、自第六固持部262前端向后弯折并水平延伸的延伸部263、自延伸部263继续向后延伸并凸伸入插接孔12内的弧形第六接触部264、自第六接触部264向后延伸的第二抵靠部265及自第六固持部262底端中部向内侧垂直延伸的第六焊接部261,第六导电端子26的第二抵靠部265可与第五导电端子25的第五固持部252相互接触或断开,形成开关效果。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组装时,首先,将第一导电端子21自上而下组设于绝缘本体1第一收容槽1112及通道槽117内,第一焊接部211自凹槽1113向下延伸出绝缘本体1的底壁112,第一固持部212上的第一卡扣部2121与第一收容槽1112内壁配合,使第一导电端子21紧密固持于第一收容槽1112内,第一导电端子21的第一定位部213固持于第一通道槽1171内以限制第一定位部213左右移动,第二定位部214固持于第二通道槽1172内以限制第二定位部214前后移动,第二定位部214左端部2141收容于第二通道槽1172左端槽1175内,右端部2143收容于右端槽1176内,接触臂215收容于连接槽1173内,第一接触部2151自容纳槽1174向下延伸入插接孔12内,可与对接插头(未图示)接触。其次,第二及第三导电端子22、23分别自下而上组设于绝缘本体1第二及第三收容槽1121、1122内,其第二与第三焊接部221、231分别延伸出绝缘本体1底壁112外侧,第二导电端子22的凸起2241延伸进入插接孔12内,用以与对接插头接触,第二、第三导电端子22、23的第二、第三卡扣部2221、2321分别与第二、第三收容槽1121、1122内壁配合,使第二与第三导电端子22、23紧密固持于第二与第三收容槽1121、1122内。第四、第五及第六导电端子24、25、26分别自后向前组设于绝缘本体的第四、第五及第六收容槽1161、1162、1163内,第四、第五及第六焊接部241、251、261分别延伸出绝缘本体1底壁112;第四导电端子24的第四接触部244延伸入插接孔12内,第一抵靠部245抵靠在第三导电端子23的第三固持部232的外侧,第四接触部244向内侧凸伸超过第三导电端子23的第三固持部232,第四导电端子24的第四卡扣部2421与第四收容槽1161的内壁配合,使第四导电端子24紧密固持于第四收容槽1161内;第六导电端子26的第六接触部264向内侧凸伸入插接孔12内,第二抵靠部265抵靠在第五导电端子25的第五固持部252外侧,第六接触部264向内侧凸伸超过第五导电端子25,第六接触部264可与对接插头电性导通,第五、第六卡扣部2521、2621分别与第五、第六收容槽1162、1163内壁配合,使第五、第六导电端子25、26紧密固持于第五、第六收容槽1162、1163内,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组装完成。组装后,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及第六导电端子22、23、24、25、26于绝缘本体1内的相对位置关系,可参考图5所示,第二导电端子22位于绝缘本体1最前端左侧,第五及第六导电端子25、26位于第二导电端子22后方同一侧,第三、第四导电端子23、24位于第二导电端子22后方右侧,第一导电端子21第一固持部212在前后方向位于第二导电端子22与第六导电端子26之间,第六、第五及第四导电端子26、25、24分别在后端自左向右排列设置。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与对接插头(未图示)对接时,首先,对接插头向上抵压第一导电端子21的第一接触部2151,第二导电端子22的凸起2241抵靠在对接插头上,对接插头继续插入向外侧挤压第四导电端子24的第四接触部244,使第四导电端子24的第一抵靠部245与第二导电端子22断开,对接插头向外侧挤压第六导电端子26的第六接触部264,使第六导电端子26的第二抵靠部265与第五导电端子25断开。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第一导电端子21设有连接第一接触部2151与第一固持部212的第一定位部213及第二定位部214,使得第一接触部2151与第一固持部212之间的距离更长、弹性更好,当在电连接器100工作时,对接插头向上抵压第一接触部2151,第一接触部2151带动第一导电端子21第二定位部214向上形成一定的弹性变形,当对接插头拔出后,第二定位部214可弹性恢复到初始位置。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其它基于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做出的任何改进都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及凹设在主体部上的插接孔,所述主体部包括顶壁、与顶壁相对的底壁、连接顶壁与底壁的左、右侧壁及分别位于前后两端的前端壁与后端壁,插接孔自前端壁向后延伸,所述顶壁设有上下贯穿的第一收容槽以及自其上表面凹陷并与第一收容槽连通的通道槽,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第一导电端子,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包括固定于第一收容槽内的第一固持部及自第一固持部延伸出绝缘本体的第一焊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还包括与第一固持部相连并前后延伸的第一定位部、自第一定位部向内侧垂直延伸的第二定位部、自第二定位部继续向前延伸的接触臂,接触臂设有向下延伸入插接孔内的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第二定位部及接触臂收容于通道槽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持部自第一定位部后端内侧边缘向下延伸,第二定位部自第一定位部前端向内侧延伸,接触臂自第二定位部末端向前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槽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通道槽、自第一通道槽向内侧垂直延伸的第二通道槽、自第二通道槽向前延伸的连接槽及自连接槽向下贯穿的容纳槽,容纳槽凹设在顶壁的前端,所述第一定位部收容于第一通道槽内以限制第一定位部左右移动,第二定位部收容于第二通道槽内以限制第二定位部前后一移动,接触臂收容于连接槽内,第一接触部收容于容纳槽内并向下延伸入插接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左端部、右端部及连接左端部与右端部的台阶部,左端部低于右端部,所述第二通道槽包括左端槽及右端槽以分别收容第二固持部的左端部与右端部,左端槽较右端槽深。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部垂直向下弯折延伸入插接孔内,第一接触部为一竖直片状,所述第一定位部上表面设有凸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顶壁设有向下贯穿的凹槽,凹槽位于第一收容槽的外侧且与第一收容槽相连通,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第一焊接部自凹槽向下延伸出绝缘本体底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还包括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及第六导电端子,第三、第四导电端子可相互连接或断开,第五、第六导电端子可相互连接或断开,所述第四、第六导电端子分别设有延伸入插接孔内的第四、第六接触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第一固持部在前后方向上位于第二导电端子与第六导电端子之间并前后对齐。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底壁设有向下贯通的第二收容槽及第三收容槽,后端壁设有向前延伸的第四、第五及第六收容槽,第二、第四、第五及第六收容槽均与插接孔相连通,第六收容槽位于第五收容槽的外侧,第二、第三导电端子向上组设于第二、第三收容槽内,第四、第五及第六导电端子分别自后向前组设于第四、第五及第六收容槽内。
10.如权利要求1至9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前端面为弧形。
CN2011202283454U 2011-07-01 2011-07-01 电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1969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283454U CN202196903U (zh) 2011-07-01 2011-07-01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283454U CN202196903U (zh) 2011-07-01 2011-07-01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196903U true CN202196903U (zh) 2012-04-18

Family

ID=45951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228345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196903U (zh) 2011-07-01 2011-07-01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19690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29506A (zh) * 2017-02-14 2017-11-07 佛山诗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的即插式温控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29506A (zh) * 2017-02-14 2017-11-07 佛山诗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的即插式温控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29143Y (zh) 电连接器
CN201303162Y (zh) 电连接器
CN201207447Y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01741832U (zh) 电连接器
CN201430309Y (zh) 电连接器
CN201113066Y (zh) 电连接器
CN201207526Y (zh) 电连接器
CN201285958Y (zh) 插座连接器
CN201498654U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2259790U (zh) 电连接器
CN205429247U (zh) 电连接器
CN201029120Y (zh) 电连接器
CN201498635U (zh) 电连接器
CN202196903U (zh) 电连接器
CN201690017U (zh) 卡缘连接器
CN201498672U (zh) 卡缘连接器
CN201639020U (zh) 电连接器
CN201440510U (zh) 电连接器
CN201523098U (zh) 卡缘连接器
CN2874867Y (zh) 电池连接器
CN203192990U (zh) 电连接器
CN202189922U (zh) 电连接器
CN203850496U (zh) 电连接器
CN201774029U (zh) 电连接器
CN201112948Y (zh) 电连接器及其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418

Termination date: 2013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