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49906Y - 啮合误差校正机构 - Google Patents

啮合误差校正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849906Y
CN2849906Y CNU2005200613789U CN200520061378U CN2849906Y CN 2849906 Y CN2849906 Y CN 2849906Y CN U2005200613789 U CNU2005200613789 U CN U2005200613789U CN 200520061378 U CN200520061378 U CN 200520061378U CN 2849906 Y CN2849906 Y CN 2849906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engaging piece
profile
tooth part
to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52006137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锦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52006137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849906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849906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849906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eeding And Guiding Record Carri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啮合误差校正机构,包括一第一齿形件和一第二齿形件,第一齿形件可与第二齿形件相啮合并可相对第二齿形件移动。该第一齿形件包括一主啮合部和一辅助啮合部,该辅助啮合部较主啮合部先与第二齿形件相接触,该辅助啮合部为弹性结构,可在该辅助啮合部与第二齿形件接触时发生形变。该啮合误差校正机构利用辅助啮合部的弹性结构来校正第一、第二齿形件之间的啮合误差,使第二齿形件与主啮合部之间的啮合准确。

Description

啮合误差校正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啮合误差校正机构。
【背景技术】
常见的机械配合结构包括直接卡合、齿廓啮合、螺纹配合等等,这些机械配合结构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图1所示为光盘播放器的装载机构的立体视图,该装载机构900采用皮带轮配合及齿轮配合传动,其包括一框形机架99,机芯结构置于其中心矩形开口中。一驱动电机98、一皮带轮齿轮97、一双联齿轮96构成该装载机构900的传动机构。驱动电机的转轴980上固连有一第一皮带轮982,该第一皮带轮982通过皮带984与皮带轮齿轮97上的第二皮带轮972相连。同时该皮带轮齿轮97还包括一第一齿轮(图未示),该第一齿轮与双联齿轮96上的第二齿轮962相啮合。双联齿轮96上的另一齿轮第三齿轮964同时与装载信息记录载体(图未示)的托盘(图未示)底部侧面的齿条(图未示)及加载件95一端的齿条952相啮合。该加载件95可沿机架前梁滑动,加载件95向上生成一拨销954,该拨销954可与托盘底面的导槽(图未示)相配合。
当托盘置于完全弹出位置时,加载件95滑动至最右端位置,此时,齿条952与双联齿轮96上的第三齿轮964相脱离。使用者将信息记录载体置入托盘上的容置区(图未示)内,然后启动开关驱动驱动电机98旋转。第一皮带轮982随驱动电机98的转轴980旋转,从而通过皮带982带动皮带轮齿轮97上的第二皮带轮972旋转。皮带轮齿轮97上的第一齿轮974驱动与其啮合的双联齿轮96上的第二齿轮962旋转。双联齿轮96上的第三齿轮964同第二齿轮962一同旋转,从而带动托盘一侧的第一齿条运动,以致托盘承载信息记录载体向机架99内运动。由于托盘的向内运动,拨动加载件95上的拨销954向左运动。加载件95逐渐向左运动,使得齿条952逐渐与双联齿轮96上的第三齿轮964相啮合。
然而,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齿条952与第三齿轮964之间会出现一定配合误差,从而出现齿条952与第三齿轮964的齿尖与齿隙配合不准确,即出现齿尖与齿尖或齿隙与齿隙相对的情况。齿条952与第三齿轮964的卡齿导致整个动力传输无法正常进行,同时,齿条952与第三齿轮964上的齿易于磨损毁坏。
为解决上述问题,有些装载机构企图通过改变其加载件齿条第一齿的齿形,使其易于进入第三齿轮的齿隙内来解决配合误差所造成的卡齿问题,但却容易使加载件齿条上的齿磨损。而且,配合误差所造成的卡齿现象仍时有出现,无法得到彻底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啮合误差校正机构,以校正机构件配合时的误差,使其啮合准确。
一种啮合误差校正机构,包括一第一齿形件和一第二齿形件,第一齿形件可与第二齿形件相啮合并可相对第二齿形件移动。该第一齿形件包括一主啮合部和一辅助啮合部,该辅助啮合部较主啮合部先与第二齿形件相接触,该辅助啮合部为弹性结构,可在该辅助啮合部与第二齿形件接触时发生形变。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啮合误差校正机构利用辅助啮合部的弹性结构来校正第一、第二齿形件之间的啮合误差,使第二齿形件与主啮合部之间的啮合准确。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光盘播放器传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2是采用本实用新型啮合误差校正机构的信息记录/再现装置装载机构的局部分解视图。
图3是图2中托盘的背面立体放大图。
图4是图2中传动组件及加载组件的立体放大图。
图5是图4中联动齿条的立体放大图。
图6是图4中联动齿条的另一角度立体放大图。
图7是图1中信息记录/再现装置装载机构组装后的底部立体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其为采用本实用新型啮合误差校正机构的信息记录/再现装置装载机构999的局部分解视图。该装载机构999包括一托盘1、一机架2、一传动组件3及一加载组件4。该托盘1用于承载信息记录载体(图未示),并可相对机架2运动,以实现将信息记录载体送入机架2内或从机架2内移出。机架2为该信息记录/再现装置的主框架,用于安装或承载该信息记录/再现装置内其它零组件。机架2包括一近似矩形中空框20,信息记录/再现装置的机芯组件(图未示)置于其中。传动组件3为该装载机构999的动力传输单元,通过该传动组件3可实现托盘1对信息记录载体的运送、提升或下降加载组件4以驱动机芯组件对上述信息记录载体的加载或卸载。传动组件3安装于机架2的前梁22上,而加载组件4可移动地连接于前梁22内侧。
请一同参阅图3,托盘1底面一侧沿其运送方向具有一齿轨12,该齿轨12可与传动组件3相啮合,通过传动组件3所传输的动力来运送信息记录载体。该托盘1底部与齿轨12相对的另一侧附近形成有一导槽14,导槽14依次包括一横部142、一斜部144及一纵部146。导槽14的纵部146沿与齿轨12相平行的方向延伸,横部142与纵部146基本垂直并通过斜部144与纵部146斜向贯通。
请参阅图4,该传动组件3包括一驱动电机30及四级传动组32、34、36、38。由于驱动电机30的转速远高于该装载机构999所需的运转速度,故该四级传动组32、34、36、38均为减速传动组。
一级传动组32为皮带轮传动组,其包括一第一皮带轮320、一皮带322及一第二皮带轮324。第一皮带轮320固连于驱动电机30的转动轴300上,随驱动电机30一同运转并将动力通过皮带322传输至第二皮带轮324。
二级传动组34为一齿轮传动组,其包括一第一齿轮342及一第二齿轮344,第一、第二齿轮342、344相啮合。第一齿轮342与一级传动组32中的第二皮带轮324为一体成型的同轴元件,故通过第一、第二齿轮342、344的啮合关系,可将动力自第二皮带轮324传输至第二齿轮344。
三级传动组36为一齿轮传动组,其包括一第三齿轮362及一与之相啮合的第四齿轮364。第三齿轮362与二级传动组34中的第二齿轮344为一体成型的同轴元件,故通过第三齿轮362与第四齿轮364的啮合关系可将动力自第二齿轮344传输至第四齿轮364。
四级传动组38亦为一齿轮传动组,其包括一第五齿轮382及一与之相啮合的第六齿轮384。第五齿轮382与三级传动组36中的第四齿轮364为一体成型的同轴元件,故通过第五齿轮382与第六齿轮384的啮合关系可将动力自第四齿轮364传输至第六齿轮384。
请一同参阅图2,二级传动组34中的第一齿轮342与一级传动组32中的第二皮带轮324构成第一联动轮60,三级传动组36中的第三齿轮362与二级传动组34中的第二齿轮344构成第二联动轮80,四级传动组38中的第五齿轮382与三级传动组36中的第四齿轮364构成第三联动轮100。该传动组件3通过皮带322及第一、第二、第三联动轮60、80、100将驱动电机30自其转轴300所输出的动力经过四级减速传动后,传输至第六齿轮384。第六齿轮384与托盘1底部的齿轨12相啮合,从而将驱动马达30的动力传输至托盘1,控制托盘1的运动。
加载组件4包括一联动齿条42及一与联动齿条42相配合的装卸架44。该联动齿条42可与第三联动轮100上的第四齿轮364相啮合。请同时参阅第5图和第6图,该联动齿条42包括两基本相互垂直的部分,即水平部422及竖直部424。联动齿条42的水平部422安装于机架2的前梁22上,而其竖直部424贴合于机架2的前梁22的内侧。
水平部422具有一导销220及一齿部222。导销220自水平部422的上表面向上延伸而成,且与托盘1底部的导槽14相配合,可拨动该联动齿条42沿机架2的前梁22左右运动,以使齿部222与传动组件3相啮合或分离。齿部222包括一副齿部224及一正齿部226,副齿部224与正齿部226之间构成连续齿条结构。副齿部224位于齿部222的端部,其与正齿部226之间为非连续生成,而是通过一L形间隙228间隔开来,且该L形间隙228通过副齿部224的背部并沿背离正齿部226的方向延伸,因此副齿部224构成一弹性结构,其可在受力过大状况下向L形间隙228中退让。同时,副齿部224的齿全高比正齿部226的齿全高短,且副齿部224的齿顶角比正齿部226的齿顶角大。
竖直部424上具有两相互平行的Z形槽242,该Z形槽242与加载架44上向前凸伸出的两滑销(图未示)相配合,加载架44可随联动齿条42的左右移动而上下升降,进而抬升或下降连接于加载架44上的机芯组件以使机芯组件上的转台装载或卸载信息记录载体。
请同时参阅图2和图7,当欲装载信息记录载体时,使用者将信息记录载体置入弹出机架2的托盘1上,同时启动驱动电机30的电源开关(图未示),驱动电机30旋转。驱动电机30所输出的动力通过传动组件3依次传递至第一、第二、第三联动轮60、80、100及第六齿轮384。由于第六齿轮384与托盘1底部的齿轨12相啮合,故托盘1在驱动电机30的带动下向机架2内运动。随着托盘1向内运动,配合于托盘1底部导槽14的纵部146内的联动齿条42的导销220沿着纵部逐渐向斜部144内运动。当联动齿条42的导销220进入导槽14的斜部144内时,导销220因托盘1的继续运动而被横向拨动。此时,联动齿条42上的齿部逐步运动,继而与传动组件3中的第五齿轮382相啮合。联动齿条42的副齿部224首先与传动组件3的第五齿轮382接触,若副齿部224与第五齿轮382之间啮合正确,则联动齿条42继续运动,正齿部226开始与第五齿轮382啮合;若副齿部224与第五齿轮382之间出现啮合误差,即副齿部224的齿尖与第五齿轮382的的齿尖相对或基本相对时,由于副齿部224的弹性结构设计,副齿部224在受力后向其后的L形间隙228内退让,从而使副齿部224避免与第五齿轮382上的齿尖之间发生硬性接触,同时该退让动作可校正联动齿条42的齿部222与第五齿轮382的配合误差,使正齿部226准确啮合入第五齿轮382内。随着联动齿条42的持续运动,与联动齿轮42上的Z形槽242相配合的加载架44自Z形槽242底部逐渐抬伸至顶部,同时联动齿条42上的导销220开始离开托盘1的导槽14的斜部144进入横部142。伴随着加载架44的提升机芯组件上的转台对运送进机架2内的记录载体进行加载,与此同时,联动齿条42竖直部424上的一触发器426(参阅图6及图7)拨动机架底部的换向开关24,换向开关24被触发致使驱动电机30停止运动。经过上述动作步骤后,托盘1完全进入机架2内,连动齿条42移动至极限处,加载架44完全抬升,从而信息记录载体被正确加载。
上述信息记录/再现装置装载机构采用啮合误差校正机构,于联动齿条42上设置一弹性副齿部224,利用该副齿部224的弹性结构来校正该齿部222与第五齿轮382之间可能出现的配合误差。另外,副齿部224的齿全高比正齿部226的齿全高短,同时副齿部224的齿顶角比正齿部226的齿顶角大,这种齿形设计可使副齿部224较正齿部226更易于与第五齿轮382啮合,也为第五齿轮382正确进入正齿部提供基础。该啮合误差校正机构不仅适用于齿轮齿条配合结构,亦可应用于齿轮齿轮传动或其它方式之啮合传动结构中。

Claims (10)

1.一种啮合误差校正机构,包括一第一齿形件和一第二齿形件,第一齿形件可与第二齿形件相啮合并可相对第二齿形件移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齿形件包括一主啮合部和一辅助啮合部,该辅助啮合部较主啮合部先与第二齿形件相接触,该辅助啮合部为弹性结构,可在该辅助啮合部与第二齿形件接触时发生形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啮合误差校正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辅助啮合部可在其与第二齿形件接触时沿背离其齿尖方向发生形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啮合误差校正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辅助啮合部与主啮合部之间由一间隙间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啮合误差校正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间隙延伸至辅助啮合部背部,并贯穿辅助啮合部。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啮合误差校正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辅助啮合部的齿全高较主啮合部的齿全高短。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啮合误差校正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辅助啮合部的齿顶角较主啮合部的齿顶角大。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啮合误差校正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齿形件与第二齿形件之间为齿条齿轮啮合结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啮合误差校正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齿形件为一齿轮件。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啮合误差校正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辅助啮合部的齿全高较主啮合部的齿全高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啮合误差校正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齿形件与第二齿形件之间为齿条齿轮啮合结构,第二齿形件为一齿轮件。
CNU2005200613789U 2005-07-09 2005-07-09 啮合误差校正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49906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5200613789U CN2849906Y (zh) 2005-07-09 2005-07-09 啮合误差校正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5200613789U CN2849906Y (zh) 2005-07-09 2005-07-09 啮合误差校正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849906Y true CN2849906Y (zh) 2006-12-20

Family

ID=37522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520061378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49906Y (zh) 2005-07-09 2005-07-09 啮合误差校正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849906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06142A (zh) * 2011-09-20 2012-06-20 浙江腾云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缩管装置的驱动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06142A (zh) * 2011-09-20 2012-06-20 浙江腾云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缩管装置的驱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920009778B1 (ko) 디스크 플레이어의 연속 플레이장치
CN108657712A (zh) 一种自动化智能立体仓库
JP4905806B2 (ja) ガラス板積載台車
CN210213639U (zh) 仓储装置及仓储系统
CN2849906Y (zh) 啮合误差校正机构
CN1892858A (zh) 信息记录/再现装置装载机构
CN112125205A (zh) 一种拆叠盘装置及拆叠盘设备
CN101894571B (zh) 吸入式光驱的载片装置
US7100175B2 (en) Disk apparatus with plate trigger cam-engaged with cam slider and pickup unit and tooth-engaged with motor gear assembly
US20060053427A1 (en) Disk drive provided with tray
CN1081823C (zh) 具有能够上下枢转的卡盘架的盘片播放机
CN2596500Y (zh) 光碟驱动器传动装置
CN109765392B (zh) 耗材盒提升机构、自动传输装置及化学发光检测仪
CN1133166C (zh) 盘片播放机
CN217484940U (zh) 一种智能储物柜
CN101430902A (zh) 吸入式光碟机
CN1619676A (zh) 光盘驱动器传动机构
CN2615814Y (zh) 光碟驱动器的激光头支架起落装置
CN219238154U (zh) 一种高精度开放空间型换层提升机
CN216510978U (zh) 一种冲击力小的高速搬运结构
CN218320591U (zh) 一种顶升组件和一种agv顶升装置
CN220145935U (zh) 一种轨道机器人驱动机构
CN213980136U (zh) 一种小型立体车库
CN216190790U (zh) 用于四向穿梭式搬运车的换向系统及穿梭式搬运车
CN219116306U (zh) 一种能够横向移动的货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1220

Termination date: 2014070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