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22751Y - 一种耐腐除尘脱硫塔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腐除尘脱硫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822751Y
CN2822751Y CNU2005200225088U CN200520022508U CN2822751Y CN 2822751 Y CN2822751 Y CN 2822751Y CN U2005200225088 U CNU2005200225088 U CN U2005200225088U CN 200520022508 U CN200520022508 U CN 200520022508U CN 2822751 Y CN2822751 Y CN 2822751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ributor
demister
utility
dust
cylindrical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52002250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宁平
殷在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U20052002250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822751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822751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822751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 Separation By Ab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耐腐除尘脱硫塔,其组成包括筒体1、圆孔分布器、中部旋流喷头、伞形分布器、下除雾器、气体出口、法兰、人孔、气体进口、液体出口、上部旋流喷头、上除雾器等,本技术方案是将喷淋洗涤粉尘、雾化吸收、液膜传质、冲击分离等工艺相结合,共同作用,使气、液、固得以充分接触反应和分离,从而实现除尘和脱硫的目的。具有通量大、阻力小、不易堵的优点,设备内部喷涂的三氧化二铬涂层防腐效果好,除尘脱硫效率均在98%以上。该设备可在气体净化工艺中配套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耐腐除尘脱硫塔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气体净化和烟气治理领域的一种除尘脱硫装置。
(二)背景技术:二氧化硫污染是当代世界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继欧、美之后,我国由于大量排放SO2产生大面积酸雨,约占国土面积的40%以上。因酸雨引发土壤退化,造成农业减产甚至绝收,危害森林及建筑物等,所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每年约1100亿元。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76%左右,且高硫煤也很多,据统计,95年全国SO2排放量达2370多万吨,且逐年增加,预计2000年将达到3000多万吨,居世界首位。剧增的SO2使城市大气污染日趋加重,目前已有62.3%的城市SO2年平均浓度超过国家二级标准,日均浓度超过三级标准,严重威胁着人群健康,造成生活环境质量恶化。国务院“关于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有关问题的批复”(国函[1998]5号文件)中明确规定酸控区,同时要求控制区内所有SO2排放源在2000年内必须达标排放,并实施总量控制和增收排污费。毫无疑问,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执行,必将推动和加速烟气脱硫技术与产业的发展。
我国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先后研究了亚钠循环法,催化氧化法,碘活性炭法,石灰石-石膏法,喷雾干燥法和磷铵复肥法等。但由于经济、技术和环境管理等方面的原因,上述技术不但未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而且已建的工业规模试验装置部分已停止运行,部分装置时开时停,我国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尚有待突破。
公知的湿式除尘器有麻石离心水膜、麻石文丘里水膜、管式水膜、筛网洗涤塔、冲击水浴、自激式除尘器等,上述技术除尘效率尚可达80%以上,一般都可达标;脱硫效率不高,只有60%左右,对于高硫煤燃烧的烟气SO2超过3000mg/Nm3就很难达标了;其次,上述除尘器阻力较大,达1000Pa以上,若还用原来的抽风机,锅炉蒸发能力受影响。
根据各种规模锅炉和废气治理的技术积累和工程经验的对比,以湿式除尘法除尘效率最高,同时可以脱除SO2,基本可以完全脱除,符合今后人们对环保的要求。但烟气湿式除尘脱硫遇到了最大的难题是设备的腐蚀问题,烟气湿式除尘脱硫设备内部操作条件十分复杂,固体、含有腐蚀性强的液体和气体互相掺杂,烟气温度又高,磨损和腐蚀严重。一般的衬里(如橡胶、玻璃钢、塑料、涂料等)设备使用寿命不长,检修频繁,维护费用高,且影响开工率,影响生产,这就阻碍了烟气湿式除尘脱硫的发展。
本申请人研究开发的耐腐除尘脱硫塔,是一种高效传质设备,具有通量大、压降低、操作弹性宽、不易堵、效率稳定等优点,并在设备内部喷涂具有耐高温、耐磨、耐腐蚀的三氧化二铬涂层,达到长效防腐的目的。该设备可在气体净化工艺中配套使用。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腐除尘脱硫塔,通过设置在塔内的圆孔分布器、旋流喷头、伞形分布器和除雾器等装置来除去烟气中的灰尘及SO2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成结构图,包括筒体1、圆孔分布器2、中部旋流喷头3、伞形分布器4、下除雾器5气体出口6、法兰7、人孔8、气体进口9、液体出口10、上部旋流喷头11、上除雾器12、引入管13、地脚螺钉14。圆孔分布器按装在气体进口上方,中部旋流喷头与引入管螺栓连结,其设置在伞形分布器下方,上部旋流喷头设置在伞形分布器和下除雾器之间,上、下除雾器设置在筒体上部靠近气体出口处,筒体靠地脚螺钉安装在地面上;图2是旋流喷头组成结构图,它由壳体3-1、芯子3-2、压叉3-3及接管3-4组成,壳体与芯子、接管螺纹连结,压叉压紧芯子再接上接管,芯子上开有45度螺纹,液体由接管进入芯子,形成高速旋转,再从壳体的喷口喷出,形成雾状;图3是伞形分布器的平面底盘布置图,伞形分布器设置4-6个,圆心配置1个,其余均布底盘上;图4是伞形分布器的立面结构图,也即图3的A-A剖面图,其由固定板4-1、气管4-2、支杆4-3、伞帽4-4组成,气管和伞帽靠支杆连结,靠伞形分布器靠固定板固定在底盘上;图5是除雾器结构图,其由器体5-1、定板5-2、外筒5-3、叶片5-4、内筒5-5、死板5-6组成,死板固定在内筒底面,内、外筒与叶片焊接,外筒由定板与器体焊接;圆孔分布器上均布φ50~80mm的圆孔;筒体为碳钢,筒壁内部喷涂三氧化二铬涂层;筒体采用法兰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将喷淋洗涤粉尘、雾化吸收、液膜传质、冲击分离等工艺手段相结合,共同作用,使气、液、固得以充分接触反应和分离,从而实现除尘和脱硫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高效传质设备,具有通量大、操作弹性宽、不易堵、除尘脱硫效率均在98%以上。
(2)阻力小,压降低,压强降不超过500Pa,一般不需要更换引风机,能耗低。
(3)设备内部喷涂具有耐高温、耐磨、耐腐蚀的三氧化二铬涂层,达到长效防腐的目的。
(四)、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成结构图,图中1是筒体、2是圆孔分布器、3是中部旋流喷、4是伞形分布器、5是下除雾器、6是气体出口、7是法兰、8是人孔、9是气体进口、10是液体出口、11是上部旋流喷、12是上除雾器、13是引入管、14是地脚螺钉;图2是旋流喷头组成结构图,图中3-1是壳体、3-2是芯子、3-3是压叉、3-4是接管;图3是伞形分布器的平面底盘布置图,图中4-5是底盘;图4是伞形分布器的立面结构图,也即图4的A-A剖面图,图中4-1是固定板、4-2是气管、4-3是支杆、4-4是伞帽;图5是除雾器结构图,图中5-1是器体、5-2是定板、5-3是外筒、5-4是叶片、5-5是内筒、5-6是死板。
(五)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成结构图,包括筒体1、圆孔分布器2、中部旋流喷头3、伞形分布器4、下除雾器5气体出口6、法兰7、人孔8、气体进口9、液体出口10、上部旋流喷头11、上除雾器12、引入管13、地脚螺钉14。圆孔分布器按装在气体进口上方,中部旋流喷头与引入管螺栓连结,其设置在伞形分布器下方,上部旋流喷头设置在伞形分布器和下除雾器之间,上、下除雾器设置在筒体上部靠近气体出口处,筒体靠地脚螺钉安装在地面上;图2是旋流喷头组成结构图,它由壳体3-1、芯子3-2、压叉3-3及接管3-4组成,壳体与芯子、接管螺纹连结,压叉压紧芯子再接上接管,芯子上开有45度螺纹,液体由接管进入芯子,形成高速旋转,再从壳体的喷口喷出,形成雾状;图3是伞形分布器的平面底盘布置图,伞形分布器设置4-6个,圆心配置1个,其余均布底盘上;图4是伞形分布器的立面结构图,也即图3的A-A剖面图,其由固定板4-1、气管4-2、支杆4-3、伞帽4-4组成,气管和伞帽靠支杆连结,靠伞形分布器靠固定板固定在底盘上;图5是除雾器结构图,其由器体5-1、定板5-2、外筒5-3、叶片5-4、内筒5-5、死板5-6组成,死板固定在内筒底面,内、外筒与叶片焊接,外筒由定板与器体焊接;圆孔分布器上均布φ50~80mm的圆孔;筒体为碳钢,筒壁内部喷涂三氧化二铬涂层;筒体采用法兰连接。

Claims (5)

1、一种耐腐除尘脱硫塔,其特征是:组成结构包括筒体(1)、圆孔分布器(2)、中部旋流喷头(3)、伞形分布器(4)、下除雾器(5)气体出口(6)、法兰(7)、人孔(8)、气体进口(9)、液体出口(10)、上部旋流喷头(11)、上除雾器(12)、引入管(13)、地脚螺钉(14),圆孔分布器按装在气体进口上方,中部旋流喷头与引入管螺栓连结,其设置在伞形分布器下方,上部旋流喷头设置在伞形分布器和下除雾器之间,上、下除雾器设置在筒体上部靠近气体出口处,筒体靠地脚螺钉安装在地面上,筒体各部采用法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腐除尘脱硫塔,其特征是:所述旋流喷头由壳体(3-1)、芯子(3-2)、压叉(3-3)及接管(3-4)组成,壳体与芯子、接管螺纹连结,压叉压紧芯子再接上接管,芯子上开有45度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腐除尘脱硫塔,其特征是:所述伞形分布器由固定板(4-1)、气管(4-2)、支杆(4-3)、伞帽(4-4)、底盘(4-5)组成,气管和伞帽与支杆焊结,伞形分布器靠固定板固定在底盘上,共设置4-6个,圆心配置1个,其余均布底盘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腐除尘脱硫塔,其特征是:所述除雾器由器体(5-1)、定板(5-2)、外筒(5-3)、叶片(5-4)、内筒(5-5)、死板(5-6)组成,死板固定在内筒底面,内、外筒与叶片焊接,外筒由定板与器体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腐除尘脱硫塔,其特征是:所述筒体为碳钢材料制成,筒壁内部喷涂三氧化二铬涂层。
CNU2005200225088U 2005-06-09 2005-06-09 一种耐腐除尘脱硫塔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22751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5200225088U CN2822751Y (zh) 2005-06-09 2005-06-09 一种耐腐除尘脱硫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5200225088U CN2822751Y (zh) 2005-06-09 2005-06-09 一种耐腐除尘脱硫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822751Y true CN2822751Y (zh) 2006-10-04

Family

ID=37031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520022508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22751Y (zh) 2005-06-09 2005-06-09 一种耐腐除尘脱硫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822751Y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9542A (zh) * 2017-06-08 2017-08-11 威海普益船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导流装置及洗涤塔
CN108786327A (zh) * 2017-05-02 2018-11-13 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烟气除尘装置
CN108786340A (zh) * 2017-05-02 2018-11-13 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烟气除尘方法
CN113019101A (zh) * 2021-03-09 2021-06-25 安徽顺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工业窑炉的静电除尘协同脱硝装置
CN117654244A (zh) * 2023-12-06 2024-03-08 江苏景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脱硫脱硝烟气处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86327A (zh) * 2017-05-02 2018-11-13 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烟气除尘装置
CN108786340A (zh) * 2017-05-02 2018-11-13 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烟气除尘方法
CN107029542A (zh) * 2017-06-08 2017-08-11 威海普益船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导流装置及洗涤塔
CN113019101A (zh) * 2021-03-09 2021-06-25 安徽顺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工业窑炉的静电除尘协同脱硝装置
CN117654244A (zh) * 2023-12-06 2024-03-08 江苏景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脱硫脱硝烟气处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17654244B (zh) * 2023-12-06 2024-04-30 江苏景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脱硫脱硝烟气处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822751Y (zh) 一种耐腐除尘脱硫塔
CN208008493U (zh) 一种将烟道余热用于火力发电厂废水零排放处理的设备
CN202951399U (zh) 氧化镁法脱硫系统
CN201441886U (zh) 旋喷复合湿式脱硫除尘装置
CN201216921Y (zh) 新型可控消烟除尘湿法脱硫塔
CN2376992Y (zh) 湍流式烟气净化塔
CN2584279Y (zh) 烟气除尘脱硫净化装置
CN114832587B (zh) 一种冲渣水脱硫系统
CN1158752A (zh) 多功能烟气净化器
CN105169924A (zh) 一种带提效栅板的湿法脱硫装置
CN2826332Y (zh) 玻璃熔炉烟气脱硫脱氟装置
CN202478813U (zh) 一种用于燃煤电站锅炉的湿法烟气脱硫系统
CN212188317U (zh) 一种适用于生物质燃料的废气处理装置
CN208465601U (zh) 一种脱硫塔
CN201399317Y (zh) 蒸发式氨法烟气脱硫净化装置
CN209596892U (zh) 燃煤锅炉烟气脱硫塔
CN101301572A (zh) 干湿混合型除尘脱硫一体化装置
CN200951375Y (zh) 一种旋流板脱硫除尘一体化装置
CN205042350U (zh) 一种带提效栅板的湿法脱硫装置
CN204637883U (zh) 一种湿式脱硫氧化装置
CN2557209Y (zh) 高效脱硫除尘器
CN209735330U (zh) 一种新型脱硫装置
CN112933839B (zh) 一种带双导流槽螺旋除雾除尘装置
CN2724815Y (zh) 冲击式脱硫除尘器
CN218962225U (zh) 一种燃煤烟气旋转喷雾闪蒸干燥吸收脱硫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