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01057Y - 电动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电动吸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801057Y
CN2801057Y CN 02900013 CN02900013U CN2801057Y CN 2801057 Y CN2801057 Y CN 2801057Y CN 02900013 CN02900013 CN 02900013 CN 02900013 U CN02900013 U CN 02900013U CN 2801057 Y CN2801057 Y CN 2801057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on
air
ion generator
blowing machine
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0290001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二宫光治
八木实树夫
波户成典
林一正
吉村宏
清水善弘
野岛秀雄
八木久晴
西川和男
大谷哲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801057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801057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吸尘器,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能够对空气流中的浮游细菌进行杀菌,并能够防止吸尘器受到臭氧侵蚀而部分地产生龟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器包括:电动送风机和将随着电动送风机的驱动而被吸引的含有灰尘的空气排出到机外用的吸气通路,特征在于:还具备离子发生器,所述离子发生器配置在该吸气通路内,并产生由H+(H2O)n构成的正离子、和由O2 (H2O)m构成的负离子。根据该结构,通过离子发生器产生的离子对吸气通路中的空气流进行杀菌,能够期待充分的除菌效果。

Description

电动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吸尘器,特别是涉及带有杀菌功能的电动吸尘器。
背景技术
参照图30,对特开平1-238815号公报所公开的现有的带臭氧产生功能的电动吸尘器进行说明。该现有的电动吸尘器在电动吸尘器主体101内依次配置有:集尘袋105,具有通气性且与吸气通路104连接,所述吸气通路104与该主体101的前壁的软管插口102及后壁的排气口103连通;灰尘过滤器106;与上述排气口103连通的电动送风机107。
使利用嵌接于上述软管插口102上的吸入软管108而吸入的含有灰尘的空气穿过集尘袋105、灰尘过滤器106及电动送风机107,并且从排气口103向主体101外排放,通过该电动送风机107的驱动,由此,能够用集尘袋105除去空气中所含的灰尘。
另一方面,设成以下结构:在上述电动吸尘器主体101内,在吸气通路104外的上部,形成有设置了臭氧发生器110的臭氧存留室109,在上述电动送风机107的运转期间,臭氧发生器110产生的臭氧储藏在臭氧存留室109内,在上述电动送风机107停止通电时,打开开闭阀111及112,将储藏的臭氧供给到吸气通路104,对吸气通路104内的细菌进行杀菌。
可是,在上述现有的电动吸尘器中,虽然供给到吸气通路104内的臭氧作用于由集尘袋105所净化的空气流,但因为不能充分作用于在集尘袋105内捕获的灰尘或细菌,所以存在着不能充分得到臭氧的杀菌效果的问题。
此外,因为在运转期间预先将臭氧储藏在臭氧存留室109中,所以由合成树脂形成的电动吸尘器主体101长期暴露于所储藏的臭氧环境下,而变差,易于部分地产生龟裂或弯折。特别是在真空吸尘器的情况下,其问题在于:在旋转时成为低压的部分上产生龟裂,吸入性能降低,最终导致破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现有的电动吸尘器的问题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吸尘器,其能够对空气流中的浮游细菌进行杀菌,并能够防止吸尘器受到臭氧侵蚀而部分地产生龟裂。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吸尘器包括:电动送风机和将随着电动送风机的驱动而被吸引的含有灰尘的空气排出到机外用的吸气通路,其特征在于:还具备离子发生器,所述离子发生器配置在该吸气通路内,并产生由H+(H2O)n构成的正离子、和由O2 -(H2O)m构成的负离子。
在上述电动吸尘器中,在上述吸气通路内的比上述电动送风机靠下的下游侧、于上述离子发生器的上游侧具有净化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动吸尘器,包括:内装有电动送风机的吸尘器主体、配置在该吸尘器主体的两侧面上的轮子、和形成在上述吸尘器主体内并用于将随着上述电动送风机的驱动而被吸引的含有灰尘的空气排出到机外的吸气通路,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形成在上述车轮内并与上述吸气通路的下游端连接的混合室和配置在该混合室内的离子发生器,所述离子发生器产生由H+(H2O)n构成的正离子、和由O2 -(H2O)m构成的负离子。
本实用新型又提供一种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动送风机、内装有离子发生器的吸尘器主体、和设置在该吸尘器主体上并与电动吸尘器的操作部独立地驱动上述电动送风机和上述离子发生器的驱动开关,所述离子发生器产生由H+(H2O)n构成的正离子、和由O2 -(H2O)m构成的负离子。
在上述电动吸尘器中,设置有定时器机构,其在操作前述驱动开关后,驱动前述电动送风机与前述离子发生器规定时间。
在上述电动吸尘器中,于前述离子发生器上设有2个离子产生电极。
根据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在离子发生器产生的离子向吸气通路中排放并进行空气流的杀菌,能够期待充分的除菌效果。另外,也可以在前述吸气通路外设置离子发生器,而向吸气通路中供给离子。除此之外,也可以将由离子发生器产生的离子供给到前述电动送风机的下游一侧的排出空气中。
然而,离子发生器在产生离子的同时还附带地产生臭氧。因此,若预先在针状电极的周边的空气通路部分实施耐臭氧处理,则能够防止因臭氧引起的劣化。众所周知,温度越高臭氧的氧化力越增强,有促进构成周边的部件、特别是树脂类部件劣化的作用。因此,为了抑制臭氧的产生源即电极周边的臭氧的氧化力,比较理想的是离子发生器与电动送风机等的热源隔离地设置。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通过使被电动送风机吸引的空气穿过净化过滤器并向机外进行排气,并且在穿过该净化过滤器的空气中混合前述离子,也能够对以不吸附在净化过滤器上的方式对穿过的菌类进行杀菌。
根据本实用新型,利用离子发生器在吸气通路内产生离子,对流过吸气通路的空气流进行杀菌,能够期待充分的除菌效果。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前述离子混合在排出的空气中。而上述离子发生器产生正离子与负离子两种离子或负离子。众所周知,正离子和负离子两种离子具有对空气中的浮游细菌进行杀菌的作用,若负离子被排放到空间中,则有使人的心情放松的作用。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还可以应用于具有轮子等移动机构的吸尘器中,由此可对固定的离子发生器不能到达的广阔范围或障碍物背后的场所等,自动且高效地以无人方式进行空气的净化。因此,能够在不进行吸引扫除的情况下,向对象区域移动并进行空气的净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吸尘器的第1实施方式的外观侧视图。
图2是表示上述电动吸尘器中主体的内部构成的侧视剖视图。
图3是表示上述电动吸尘器中离子发生器的内部构成的放大侧视剖视图。
图4是表示上述离子发生器中针状电极的其它实施方式的放大图。
图5是表示上述离子发生器中的针状电极的又一实施方式的放大图。
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吸尘器的第2实施方式的内部构成的侧视剖视图。
图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吸尘器的第3实施方式的主体的内部构成的侧视剖视图。
图8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吸尘器的第4实施方式的主体的内部构成的侧视剖视图。
图9是从离子产生元件一侧观察上述电动吸尘器中的离子发生器时的外观立体图。
图10是从与离子产生元件相反的一侧观察上述离子发生器时的外观立体图。
图11是上述离子发生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2A是表示上述离子发生器中离子产生元件的外观立体图。
图12B是表示上述离子发生器中离子产生元件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上述离子发生器的其它例子的内部构成的放大侧视剖视图。
图14是表示上述电动吸尘器的其它实施方式的主体内部构成的排气口附近之侧视剖视图。
图1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吸尘器的第5实施方式的主体内部构成的侧视剖视图。
图16是表示上述电动吸尘器的其它实施方式的主体内部构成的排气口附近之侧视剖视图。
图1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吸尘器的第6实施方式的主体内部构成的侧视剖视图。
图18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电动吸尘器的第7实施方式的主体内部构成的后部纵剖视图。
图19是图18的A-A剖视图。
图20A是表示上述电动吸尘器在清扫作业时的主体的姿势的侧视图。
图20B是表示上述电动吸尘器的保管时的主体的姿势的侧视图。
图21是表示上述电动吸尘器的其它例子的图18的A-A剖视图。
图22是表示上述电动吸尘器的又一其它例的主体内部构成的后部的纵剖视图。
图2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吸尘器的第8实施方式的外观立体图。
图24是表示上述电动吸尘器的主体内部构成的侧视剖视图。
图2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吸尘器的第9实施方式的主体内部构成的侧视剖视图。
图26是表示测定从上述电动吸尘器产生的离子浓度的结果的图。
图27是表示上述电动吸尘器的运转所获得的除氨效果的图。
图28是表示在排气循环式电动吸尘器上设置了离子发生器的例子的主体内部构成的侧视剖视图。
图29A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吸尘器的电动送风机及离子发生器的控制电路的电路图,表示用于同时驱动电动送风机与离子发生器的控制电路的一例。
图29B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吸尘器的电动送风机及离子发生器的控制电路的电路图,表示将图13所示的离子发生器设置在主体上时的控制电路的一例。
图30表示现有的电动吸尘器的外观侧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以所谓旋风式电动吸尘器为例,按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谓旋风式电动吸尘器是指使被筒型的集尘箱吸引的含有灰尘等的空气穿过圆形的风路,通过使空气在集尘箱的筒内回旋,利用离心力从空气中分离并收集灰尘等的电动吸尘器。
参照附图,对于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及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旋风式电动吸尘器的外观的外观图及电动吸尘器主体的侧视剖视图。从这些图可以明白,电动吸尘器大致具有以下部件:电动吸尘器主体(以下,仅称为主体)1;可装卸地设在该主体1上的集尘装置2;在上端具有操作部4与手柄5,并且在下端装卸自如地安装有吸入口体6的连结管3;一端可装卸地连接在该连结管3上,并且另一端装卸自如地嵌接在上述主体1的吸气口的软管插口8上的连接软管7。
如图2所示,上述主体1由侧面外形大致呈L字形的筐体构成,以在上表面中央部上形成可装卸地支承上述集尘装置2的收容部9。在其内部设有:第1吸气通路10,由设于主体1的前侧壁上的上述软管插口8导出,并在主体1内水平地延伸,在中途向上方弯曲,并与设于前述收容部9的纵壁面9a上的第1连接管体11连接;第2吸气通路13,一端与第2连接管体12连接,并且在中途向下方弯曲,另一端沿设于主体1的后侧壁面上的排气口1b方向延伸,所述第2连接管体12设于比上述第1管体11高的上述纵壁面9a上;电动送风机14,与该第2吸气通路13的另一端连接;除臭过滤器15,配置在该送风机14与排气口1b之间。
如图2所示,上述集尘装置2由以下部件构成:尘杯16,由在上表面开口,并且在侧壁面上嵌接了流入口管20的筒状容器构成;盖体17,以盖住该尘杯16的方式嵌接在尘杯16上;排气筒18,嵌接在设于该盖体17的隔板17a的中央部上,在尘杯16中下垂;排气管19,在上述盖体17内,一端与排气筒18的排出口18a连接,并且另一端与嵌接于盖体17的侧壁面上的流出口管21连接。
18b是配置在排气筒18的外周壁上的过滤器。上述集尘装置2装卸自如地收容在上述主体1的收容部9中,在被收容的状态下,上述流入口管20及上述流出口管21分别与上述第1连接管体11及第2连接管体12连通。在这种情况下,第1及第2连接管体11、12都由橡胶材料等弹性材料形成,特别是在集尘装置2通过形成于端部的缘部而被收容在收容部9中的状态下,成为气密地保持流入口管20与流出口管21连通的构成。
另外,标记22是设于集尘装置2的盖体17的上表面的把手。此外,图中标记23所示部件为离子发生器,在上述软管插口8附近,设于主体1的上壁面的内表面一侧。离子发生器23,通过在电极上施加电压而从电极排放离子,该产生的离子,通过切换作用在前述电极上的电压的种类(负、正)便能排放正离子或负离子。
通过设置选择机构连续地或按规定时间地切换加载在该电极上的电压的种类,便能容易地选择正离子或负离子。负离子具有保健作用,若同时排放正离子与负离子,则可具有杀菌作用。考虑了种种该离子发生器23的构成,只要是具有产生离子的机构的装置即可。以下,将离子起到的保健作用或杀菌作用等称为净化,进行说明。
此外,这里以具有针状电极的离子发生器为例进行说明。该离子发生器23的一实施例的详细情况在图3中示出,如该图所示,离子发生器23备有箱主体24,在其下表面上形成离子流出口25,用分隔壁26将内部分隔成:前后的前工作室27,后工作室28,和比这些工作室更位于上部、经由连通口26a仅与后工作室28连通的上工作室29。
在前工作室27中配置有离子产生电路30。另一方面,在作为离子产生室的后工作室28内配置有作为离子产生件的针状电极31,所述针状电极31的前端形成为针状,且与上述离子流出口25对置。上述离子产生电路30导出由单线形成的导电线32,该导电线32在中途贯通划分壁26并面对后工作室28,在该后工作室28内,支承在设于壁面的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材料构成的固定件33上,并且在固定件33的下方,将针状前端朝向下方地使上述针状电极31与该导电线32的前端在电气上且在机械上连接起来。
由此,因为在上部通过固定件33而被支承,所以针状电极31的姿势稳定。另外,在用捻线形成该导电线32的情况下,可以用固定件33直接支承针状电极31。此外,在上工作室29中配置有过滤器34。
如上所述地构成的离子发生器23,在离子流出口25连接在设于第1吸气通路10中途的连接口10a上的状态下,在软管插口8附近,配置在主体1的上壁面的内表面一侧,上工作室29内的过滤器34与设于主体1的上壁面上的多个外气取入孔36对置。该外气取入孔36是在堵住设于主体1的上壁面上的开口1a、且覆盖上工作室29的过滤器34的反盘状的盖体35的整个面上穿孔的孔。
在图2中,位于针状电极31的下风一侧的除臭过滤器15,通过在形成为波纹蜂窝状的物质上涂敷低温除臭催化剂及吸附剂而构成。该除臭过滤器15,为了保持吸尘器内的清洁而以可更换或清扫的方式可装卸地配置在电动送风机14与排气口1b之间,虽然可以由载持了低温除臭催化剂及吸附剂的过滤器或无纺布构成,但因为形成为蜂窝状可降低压力损失,故更加理想。此外,也可以对除臭过滤器15实施抗菌处理。
上述低温除臭催化剂由铜-锰类氧化物构成,对胺类或硫醇类的挥发性物质或硫化氢等的臭气物质进行氧化分解。进而,铜-锰类氧化物也具有臭氧分解催化剂的功能,能够对臭氧进行分解。因此,不需要另外设置臭氧除去装置,能够抑制吸尘器的制造成本的上升,并且能够将臭氧浓度降低到相对于树脂成型物劣化可忽略的程度。
由此,因为吸入的空气中的臭氧被主体1内的除臭过滤器15所分解,所以不必担心排出到主体1外。又,也可以使臭氧分解能力优良的臭氧分解催化剂载持于除臭过滤器15上。作为这样的臭氧分解催化剂,能够使用例如二氧化锰、铂粉末、二氧化铅、氧化铜II及镍等。
此外,前述除臭过滤器15若配置HEPA过滤器或渗透了杀菌药剂的杀菌过滤器,则能够进一步提高杀菌、除菌、除尘效果。此外,也可以在该除臭过滤器15上载持吸附剂。该吸附剂是为了吸附臭气物质、臭氧及浮游细菌而被载持的,能够使用例如硅胶、活性炭、沸石、海泡石等。进而,作为吸附剂,也可以将粒状或粉状的吸附剂另外设置在除臭过滤器15上。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吸尘器如上述那样构成,接着,对其作用进行说明。对操作部4进行操作而开始运转时,电动送风机14及离子产生电路30通电,电动送风机14驱动,从吸入口体6开始吸气,并且通过离子产生电路30的动作,在针状电极31上外加高电压。其结果,首先,含有灰尘的空气经由连结管3、连接软管7及软管插口8而被吸到主体1内,所述空气通过电动送风机14的驱动而被吸入口体6如图1的虚线箭头所示地被吸入。
伴随该吸气,在主体1内部,如图2的虚线所示,在空气流穿过第1吸气通路10时,因为连接口10a及离子流出口25附近变成负压力,所以成为离子发生器23的离子产生室的后工作室28被吸引。其结果,通过外气取入孔36从外部吸引的空气穿过过滤器34之后,与在后工作室28产生的离子一起被吸引到上述第1吸气通路10中。
此外,也可以设置使所产生的离子从离子发生器23的离子流出口25送出的送风机(例如参照图13的23a)。由此,能够有效地将离子供给到第1吸气通路10,此外,能够与电动送风机14的驱动无关地供给离子,即使电动送风机14停止,也能够供给离子,净化空气。
含有该离子的空气与从软管插口8而被吸引到第1吸气通路10中的空气流一起穿过第1连接管体11及流入口管20,一边在集尘装置2的尘杯16内回旋一边被吸引。这样,通过在尘杯16内使空气流回旋,用离心力使空气流中所含灰尘与空气分离,堆积在尘杯16内。
另一方面,除去灰尘而被净化的空气经由过滤器18b被吸引到排气筒18内,并且经由排气管19,从流出口管21、第2连接管体12而到达第2吸气通路13,其后,穿过电动送风机14及除臭过滤器15,从排出口1b而排出到主体1外。在这期间,利用由针状电极31产生的离子,对空气流中所含的各种细菌进行杀菌净化。
本实用新型的作用如上所述,在此对上述离子发生器23的作用进行说明。从离子产生电路30经由导电线32在针状电极31上外加高电压时,因为电解集中在该针状电极31的前端,所以若由上述外气取入孔36所取入的空气到达针状电极31的周边,则该空气在针状电极31的前端局部地破坏绝缘,产生电晕放电。
由该电晕放电产生的正离子及负离子凝集并包围浮游于空气内的浮游细菌,利用氢氧基·OH或过氧化氢H2O2的活性材料来进行浮游细菌的杀菌。其后,利用除臭过滤器15,通过分解或吸附,将从尘杯16内等的集尘物产生的臭气物质及由于电晕放电而产生的极微量臭氧从空气中除去。另外,在电动送风机14的马达54停止时,通过将正离子或负离子直接送进并充满尘杯16,能够进一步提高该尘杯16内的杀菌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导电线32的长度形成为200mm以下,以便能够抑制放电效率的降低,并且容易配线。若将该导电线32的长度做成100mm以下,则能够更加抑制放电效率的降低,进而,在做成50mm以下时,因为能够在放电效率几乎不会降低的情况下连接针状电极31,所以是更为理想的。
在通过上述针状电极31进行电晕放电而使外加电压为正电压的情况下,生成主要由H+(H2O)n构成的正离子。在负电压的情况下,主要生成由O2 -(H2O)m构成的负离子。这些由H+(H2O)n及O2 -(H2O)m构成的正离子及负离子在微生物的表面凝结,包围空气中的微生物等的浮游细菌。
如下式所示,通过撞击而在微生物等的表面上生成活性物质的氢氧基·OH或过氧化氢H2O2,进行浮游细菌的杀菌。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能够通过正离子和负离子对空气内的浮游细菌进行杀菌,所以与利用臭氧进行杀菌的现有技术相比,能够高效地进行杀菌。
    ……(1)
……(2)
……(3)
此外,因为未设置与针状电极31对置的对置电极和捕集正离子的捕集电极,所以离子不会因为电位差而被这些电极吸引,即使没有强的送风,也能够在离子产生室的后工作室28内大范围地扩散。因此,在后工作室28内扩散的离子从连接口10a及离子流出口25而高效地被吸引到第1吸气通路10中,能够进一步提高杀菌能力。
此外,因为正电压或负电压外加在针状电极31上,即使不接地,离子产生电路30也不会带电。因此,不需要与大地连接的地线,不妨碍扫除中的电动吸尘器的移动。
根据上述式(1)~(3),为了生成活性物质,则负离子的产生量需要与正离子的产生量相等或是其以上的量。在本实施方式中,使正离子的产生量比负离子的产生量少,由此,正离子与负离子在微生物的表面凝集,形成活性物质,对浮游细菌进行杀菌,并且能够通过多余的负离子来抑制浮游细菌的繁殖。
此时,若正离子的产生量少于负离子的产生量的3%,则·OH的生成量减少,导致杀菌力的降低。因此,在以杀菌为目的的本实施方式中,使正离子的产生量为负离子的产生量的3%以上。此外,通过使正离子的产生量为每1cm35,000个以上(优选的为10,000个以上),能够得到充分的杀菌能力。此外,通过设置成可变地控制正离子的产生量与负离子的产生量的比例,可根据杀菌或治疗效果等目的,得到需要的正离子的产生量与负离子的产生量。
作为控制这些离子的产生量的方法,有以下的①及②的方法。
①改变正电压与负电压的外加时间。
②进行使外加电压的接通、断开时间为可变的功能控制。
此外,降低外加在针状电极31上的电压,将因电晕放电而产生的臭氧的量抑制在极微小的量。而且,在功能控制时,若以短的时间间隔反复进行外加电压的接通、断开,则能够抑制臭氧的产生,所以优选。此外,臭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氧化力增强,促进构成周边的部件、特别是树脂类的劣化。
为了解决该问题,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不受到产生热量的电动送风机14的发热的影响的空气流的上游一侧,将针状电极31配置在与电动送风机14等的热源隔离的通路后工作室28内。其结果,即使产生例如臭氧,也能够将产生源即针状电极31周边的臭氧的氧化力抑制得较低。如图4所示,该针状电极31由同电位的多个针状导体31a构成,可以用导电线32a将这些导体31a支承在共用的固定件33上。
此外,如图5所示,可以将多个针状部31b、例如3个针状部31b设置在1个针状电极31的下端。此时,因为离子从距离导体即针状部31b的前端大致45°的角度范围内被排放,所以通过以不同的朝向来配置多个针状部31b,便能够在大的范围内排放离子,可提高净化能力。
此外,上述各图所示的针状电极31的放电方向设定为沿着空气流动的方向,在空气的流通方向上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排放离子。而且,几乎不必担心因灰尘带静电而附着在针状电极31上,维护保养也变得容易。
此外,在空气通路壁的一部分上,特别是在离子发生器23的下游一侧,通过实施例如金属的覆膜处理、耐臭氧物质涂敷或金属板的铺设等的臭氧劣化对应处理,所产生的臭氧的存在几乎都限制在空气通路壁内,所以能够抑制空气通路壁以外的周边部件的臭氧劣化等。
进而,若固定件33与针状电极31的距离(图3中的L)小,则在清扫的房间的空气湿度高的情况下,高电压有可能作用在固定件33上。因此,通过使距离L为3.5mm以上,例如使固定件33与针状电极31隔开5mm,则能够可靠地使固定件33绝缘。其结果,高电压一直稳定地作用在针状电极31上,可靠地进行电晕放电,能够稳定地排放离子。
此外,通过1个针状电极31来产生正离子与负离子两种离子时,存在的问题是:在产生初期,一部分离子相互抵消,离子产生量实质上降低。因此,通过设置2个电极,用不同的电极分别产生正离子与负离子,则能够消除上述问题,实质上使离子的产生量增加。
而且,根据该构成,因为可以独立地控制2个电极,所以能够容易地调整正离子及负离子的各离子的产生量。当然,也可通过这样设置2个电极,仅驱动一个电极,从而仅产生一种离子。
通过使2个电极、例如2种电极构成的多个电极的电路构成、外加电压、电极形状及电极材质等不同,能够容易地改变离子的产生平衡。而且,将2个电极相隔至少10mm以上、例如相隔30mm地配置时,来自各电极的正离子与负离子间的相互抵消几乎不会产生,能够有效地将离子用于杀菌。
此外,2个电极也可以不是针状,而是其它的形状。例如,可以在夹着绝缘体对置的电极间外加电压,产生离子。进而,在相对于空气的流动方向呈大致直角的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例如,10mm)隔开地设置多个电极,特别是在电极为3个以上的情况下,以朝向相互交替的方式配置各电极,并且向朝向不同的相邻的各电极的前端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重合、即直到进行接触的规定角度(例如,相对于空气的流动方向,向相互接近的方向大致30°的角度)倾斜地设置,由此能够在更均匀的状态下使离子产生分布在宽广的范围内,进一步提高杀菌能力。
而且,在这种情况下,也如上所述地,通过交替地产生正离子与负离子,或由单独的电极产生正离子与负离子,便能够高效地在均匀的状态下使离子产生且分布在宽广的范围内,可进一步提高杀菌能力。
离子发生器23的驱动,能够按例如以下所示的时限进行。
①与电动送风机14的电源开关的接通/断开同步。由此,因为能够按使用者的意图来接通/断开,所以是安全的。
②迟于电动送风机14的电源开关的断开,离子发生器23进行断开的控制。由此,能够对进行排气并漂浮的空气进行杀菌。
③与电动送风机14的电源开关的接通/断开独立地对离子发生器23进行接通/断开的控制。由此,即使在保管时也能够接通离子发生器23来净化空气,能够在保管中进行保管场所、例如壁橱等的净化。
④与电动送风机14的强弱等的控制联动地对离子产生量进行控制。由此,能够避免不必要地驱动离子发生器23,延长其寿命。此外,能够防止不必要地排放离子。
参照附图,对于本实用新型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2实施方式的图,在该实施方式中,其构成为:将离子发生器23连结地设置在集尘装置2的盖体的顶板内壁面上,使箱主体24的下表面的离子流出口25与设于盖体17的隔壁17a上的开口17b连通,并且通过设于盖体17的顶板壁上的外气取入孔36而取入外气。
在这样的构成中,如果对操作部4进行操作而开始运转,则电动送风机14及离子产生电路30通电,电动送风机14驱动,吸入口体6的吸气开始,并且通过离子产生电路30的动作,在针状电极31上外加高电压。
其结果,首先,含有灰尘的空气经由软管插口8而被吸到主体1内,所述空气通过电动送风机14的驱动而由吸入口体6吸入。伴随该吸气,在主体1内部,如图6的虚线所示,被吸引到第1吸气通路10中的空气穿过流入口管20,在集尘装置2的尘杯16内一边回旋一边被吸引。
这样,通过在尘杯16内使空气流回旋,用离心力使空气流中所含灰尘与空气分离,堆积在尘杯16内。又,除去灰尘而被净化的空气经由过滤器18b被吸引到排气筒18内,并且经由排气管19,从流出口管21、第2连接管体12而到达第2吸气通路13,其后,穿过电动送风机14及除臭过滤器15,从排出口1b而排出到主体1外。
另一方面,通过上述尘杯16内的空气回旋,如图6的虚线所示,因为离子流出口25附近变成负压力,所以离子发生器23的后工作室28被引诱,其结果,通过外气取入孔36而从外部吸引的空气穿过过滤器34之后,与在后工作室28产生的离子一起被吸引到尘杯16内,与在上述尘杯16内回旋的空气流一起到达第2吸气通路13,其后,穿过电动送风机14及除臭过滤器15,从排出口1b而排出到主体1外。在这期间,利用由针状电极31产生的离子,对空气流中所含的各种细菌进行杀菌净化。
在该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因为在集尘装置2内,将离子发生器23设置在空气流路外,由离子发生器23产生的离子向尘杯16内的上表面整个区域均匀地排放,所以能够有效地对捕捉到尘杯16内的整个区域的浮游细菌进行杀菌。
参照附图,对于本实用新型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3实施方式的图,在该实施方式中,沿着第2的吸气通路13设置离子发生器23。即,其构成为:沿着第2吸气通路13设置离子发生器23的箱主体24,使箱主体24的下表面的离子流出口25与第2的吸气通路13连通,并且通过设于吸尘器主体1的上部侧壁面上的外气取入孔36而取入外气。
在这样的构成中,如果对操作部4进行操作而开始运转,电动送风机14及离子产生电路30通电,电动送风机14驱动,开始从吸入口体6吸气,并且通过离子产生电路30的动作,在针状电极31上外加高电压。
其结果,首先,含有灰尘的空气经由软管插口8而被吸到主体1内,所述空气通过电动送风机14的驱动而被吸入口体6吸入。伴随该吸气,在主体1内部,如图7所示,被吸引到第1吸气通路10中的空气穿过流入口管20,在集尘装置2的尘杯16内一边回旋一边被吸引。
这样,通过在尘杯16内使空气流回旋,用离心力使空气流中所含灰尘与空气分离,堆积在尘杯15内。又,除去灰尘而被净化的空气经由过滤器18被吸引到排气筒18内,并且经由排气管19,从流出口管21、第2连接管体12而到达第2吸气通路13,其后,穿过电动送风机14及除臭过滤器15,从排出口1b而排出到主体1外。
另一方面,因为在第2吸气通路13内,由于空气的流动而使离子流出口25附近变成负压力,所以离子发生器23的后工作室28被引诱,其结果,由外气取入孔36而从外部吸引的空气穿过过滤器34之后,与在后工作室28产生的离子一起被引诱到第2吸气通路13内,穿过该第2吸气通路13而到达电动送风机14。
其后,穿过除臭过滤器15,从排气口1b而排出到主体1外。在这期间,利用由针状电极31产生的离子,对空气流中所含的各种细菌进行杀菌净化。此外,本实用新型不仅涉及旋风式电动吸尘器,也适用于其它的电动吸尘器。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第4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上述第1~第3实施方式中,虽然以具有针状电极的离子发生器231为例进行了说明,但离子发生器231是通过在电极上施加电压来从电极排放离子的,对其构成进行了各种研究。在以下说明的第4~第7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具有图3所示的针状电极的离子发生器23不同形式的格栅状的离子发生器231进行说明。
首先,对离子发生器231的构成进行说明。图9是表示从离子发生器231的离子产生元件210一侧观察时的外观立体图,图10是从图9相反的一侧观察时的外观立体图。图11是离子发生器231的分解立体图,图12A是离子产生元件210的外观立体图,图12B是离子产生元件210的剖视图。
离子产生元件210具有:表面电极213,设于平板状的介电体211的表面;表面电极接点215,用于向该表面电极231供给电力,设于介电体211的表面;内部电极212,埋设于介电体211的内部,且与前述表面电极213平行地设置;内部电极接点214,用于向该内部电极212供给电力,设于介电体211的表面。介电体211由上板211a、下板211b、表面保护板211c构成。
搭载了上述构成的离子产生元件210的离子发生器231备有:升压线圈251、电路基板252、共用箱253、盖板254。升压线圈251的构成为:在树脂制箱体的一侧突出设置有一对高压端子及一对输入端子。
电路基板252在其一面(图11中的下表面)上形成用于产生离子产生元件210的驱动波形的电路,是实际安装了电容器、半导体等电路零件的基板。进而,在电路基板252的另一侧,外部连接用的4根连接销突出设置在前述一面侧上。
共用箱253是在一侧的整个面上具有可插入前述电路基板252的矩形的开口、在另一侧具有半圆形剖面的底部的箱体,该底部通过以与纵向大致垂直的方式横立了规定高度的隔壁253a,分割成线圈收容室253b与电路零件收容室253c。
此外,在共用箱253的内表面上,在与前述隔壁253a的上缘一致的高度位置上,设有沿着全周地向内突出而成为前述电路基板252的支承部的支承缘,进而,在共用箱253的开口部周缘上,在对置的长边相互隔离的各2个部位上形成有前述盖板254卡合用的凹部。
盖板254是树脂材料制的平板,在其纵向一侧设有与离子产生元件210对应的矩形形状的凹部,在该凹部内形成有孔254a,该孔254a由贯通正反面的长圆形的窗孔与电阻体冲孔一体化而形成,以与离子产生元件210的前述表面电极接点214及内部电极接点215的形成位置分别对应。
如上所述地构成的盖板254在前述凹部内嵌入离子产生元件210时,能够一体地保持该离子产生元件210。
离子发生器231,由如下所述地组装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升压线圈251、电路基板252、共用箱253、以及固定了离子产生元件210的盖板254而构成。
首先,以前述高压端子、接地端子及输入端子的突出一侧向上的方式将升压线圈251插入设于共用箱253的底部的线圈收容室253b内,通过真空抽气,一边防止气泡的混入一边将填充材料255填充到线圈收容室253b中,作成绝缘模块。
其后,等待填充材料255的干燥固化,经由上侧开口部将电路基板252插入共用箱253的内部。该插入以下述方式进行:将电路零件的实际安装面向下,在固定于线圈收容室253b的升压线圈251的上方,将用于与该升压线圈251连接的4个连接孔对齐位置,直到电路基板252的下表面抵接在前述隔壁253c及支承缘上。该插入之后,将从前述连接孔突出的前述高压端子、接地端子及输入端子的前端从电路基板252的上表面熔接在相应位置。通过该熔接,电路基板252从下侧由前述支承缘及前述隔壁253a的上缘支承,利用由前述填充材料255所固定的升压线圈251,固定前述高压端子、接地端子及输入端子来作为支承脚。
这样结束电路基板252的安装后,安装如前所述地保持离子产生元件210而成的盖板254。该安装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使开设于纵向一侧的孔254a与开设于电路基板252上的窗孔的形成位置一致,所述电路基板252预先固定于共用箱253内,将离子产生元件210的保持面向上,将盖板254与前述共用箱253的上侧开口部对齐位置,此时,设于盖板254的两侧缘的卡止爪挠曲变形,由于弹性回复作用而卡合在设于共用箱253的开口部周缘的对应凹部内,该盖板254以覆盖前述共用箱253的开口部的方式安装在距离前述基板252的上表面适当长度的位置上。
在该安装之后,经由开设于前述盖板254的窗孔254b来导入填充材料255,使该填充材料255填充在与前述基板252之间的空间内,将该基板252与离子产生元件210之间作成绝缘模块,等待该填充材料255的干燥固化,完成离子发生器231。
如图12A、图12B所示,之所以使表面电极213为格栅状的电极,是因为为了尽可能地增大伴随驱动电压的外加而产生的离子量。此外,使内部电极212与表面电极213中心一致地形成,并作成比该表面电极213的长度及宽度分别小的带状电极,该形状也有助于离子产生量的增大。
在介电体211的表面上形成格栅状的表面电极213,所述介电体211由重叠都具有例如大致0.45mm厚的上板211a及下板211b而形成,其尺寸为大致15mm×37mm×0.9mm,所述表面电极213以0.8mm的节距纵横地排列0.25mm的线宽,具有大致10.4mm×28mm的大小。另一方面,在上板211a与下板211b之间,形成具有大致6mm×24mm大小的面状的内部电极212,在这些部件之间外加大致4.6KV(峰值)、具有22kHz频率的高压电流的驱动电压时,通过在两电极212、213之间产生的等离子体放电的作用,在与离子产生元件210相距25cm的位置进行测定时,确认到分别产生了超过20万个/cc的正离子及负离子。该离子产生量对于一般大小的居室用的空气净化功能来说,已经足够了。
另外,离子发生器231的离子产生量随着增大离子产生元件210的尺寸而增加,并且也可随着驱动电压的增高而增加。但是,在增高了驱动电压的情况下,因为臭氧产生量随之增大,所以不希望过度地增高驱动电压,希望例如通过间歇地外加驱动电压,来抑制臭氧产生量,并且谋求能量的节约。
在已述的实施方式和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吸尘器中使用上述方式的离子发生器231时,优选地通过以下方式安装:使该离子发生器231位于由电动送风机14的驱动而产生的空气流附近,前述离子产生元件210的安装面与空气流面对。
在这种情况下,与图3的离子发生器23相比,因为离子产生元件210露出,故能够安装在与空气流容易接触的位置。在该安装之后,若将共用箱253外部的连接端子257、258(参照图10)连接在未图示的外部电源及电动吸尘器的控制电路上,则离子发生器231能够产生离子,并且以包含于电动吸尘器内外产生的空气流中的方式排放。
这里,前述正离子是在氢离子(H+)的周围附带了多个水分子的离子团,用H+(H2O)m(m为自然数)表示。此外,负离子是在氧离子(O2 -)的周围附带了多个水分子的离子团,用O2 -(H2O)n(n为自然数)表示。
这些的正离子及负离子以包含于在电动吸尘器内外产生的空气流的方式被排放后,如前所述,凝集在送出空间内的浮游物(粒子、细菌)上,相互进行化学反应,变成作为活性物质的过氧化氢H2O2或氢氧基·OH,通过氧化反应起到使浮游粒子失去活性、并对浮游细菌进行杀菌的作用,所以能够使以下说明的电动吸尘器的内部通风通路及使用电动吸尘器的居室的空气净化。
此外,如图13所示,也可以在离子发生器231上设置离子排放风扇23a,通过离子排放风扇23a的旋转产生空气流,从而送出离子。即,将离子发生器231及离子排放风扇23a内装在箱23b中,进而设置离子产生电路、电源机构等,构成作为离子发生器230,安装在电动吸尘器上。
由此,能够容易地在箱23b的内部附加臭氧分离、或吸附功能,可使制作变得容易。作为用于电路驱动的电源机构,能够使用干电池、充电电池等,由此,能够单独地产生离子进行排放。
这样,通过装入离子排放风扇23a来送出离子,因为能够与电动送风机14的驱动无关地供给离子,所以能够将电动吸尘器放置在壁橱等要净化的场所,驱动离子发生器231及离子排放风扇23a来对空间内的空气进行净化。此外,在从吸入口体6对灰尘进行吸气并从主体1排气的通气通路上,配置离子发生器231及离子排放风扇23a,由此能够更有效地供给离子。
图8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4实施方式的图,在该实施方式中,其构成为:将离子发生器231设置在主体1内的后壁面的内表面一侧,朝着从排气口1b而排出的空气产生离子,通过该空气流来向室内送出。即,在排气口1b的附近(例如,排气口1b的稍上方)设置贯通主体1的后壁面的离子排放口37,以紧贴该离子排放口37的方式设置离子发生器231。
在这样的构成中,对操作部4(参照图1)进行操作而开始运转时,电动送风机14及离子产生电路(未图示)通电,电动送风机14驱动,从吸入口体6(参照图1)开始吸气,并且通过离子产生电路(未图示)的动作,在离子发生器的电极上外加高电压。
首先,含有灰尘的空气经由软管插口8而被吸气到主体1内,所述空气通过电动送风机14的驱动而被吸入口体6吸入。伴随该吸气,在主体1内部,如图8所示,被吸引到第1吸气通路10中的空气穿过流入口管20,在集尘装置2的尘杯16内一边回旋一边被吸引。
这样,通过在尘杯16内使空气流回旋,用离心力使空气流中所含灰尘与空气分离,堆积在尘杯16内。又,除去灰尘而被净化的空气经由过滤器18b被吸引到排气筒18内,并且经由排气管19,从流出口管21、第2连接管体12而到达第2吸气通路13,其后,穿过电动送风机14及除臭过滤器15,从排气口1b而排出到主体1外。
在离子发生器231中产生的正离子与负离子穿过离子排放口37而向主体1外排放,混入排气口1b附近的空气中。其结果,离子搭乘在从排气口1b排放的空气流中,到达室内的各个角落,能够对前述空气流内或室内进行净化。
另外,如图14所示,也可以隔开间隔地设置电动送风机14与除臭过滤器15,以便在电动送风机14的排气部与主体1的除臭过滤器15之间形成空间40,朝着该空间40设置离子发生器231。由此,因为离子也到达除臭过滤器15,所以也能够对附着在除臭过滤器15上的细菌进行杀菌。
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5实施方式。图1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5实施方式的图,在该实施方式中,其构成为:将离子发生器231设置在主体1的后壁的外部,朝着通过排气口1b而排出的空气流产生离子,利用该空气流向室内送出离子。
即,在主体1的后部,相对于排气口1b,预先形成呈屋檐状的突出部39,在该突出部39的下方形成离子产生室38,在该离子产生室38的内部设有离子发生器231。离子产生室38位于排气口1b的稍上方,具有面对排气口1b附近的离子排放口37。
在这样的构成中,如果对操作部4(参照图1)进行操作而开始运转,电动送风机14及离子产生电路(未图示)通电,电动送风机14驱动,从吸入口体6(参照图1)开始吸气,并且通过离子产生电路(未图示)的动作,在离子发生器231的电极上外加高电压。
其结果,首先,含有灰尘的空气经由软管插口8而被吸到主体1内,所述空气通过电动送风机14的驱动而被吸入口体6吸入。伴随该吸气,在主体1内部,如图15的虚线箭头所示,被吸引到第1吸气通路10中的空气穿过流入口管20,在集尘装置2的尘杯16内一边回旋一边被吸引。这样,通过在尘杯16内使空气流回旋,用离心力使空气流中所含灰尘与空气分离,堆积在尘杯16内。又,除去灰尘而被净化的空气经由过滤器18b被吸引到排气筒18内,并且经由排气管19,从流出口管21、第2连接管体12而到达第2吸气通路13,其后,穿过电动送风机14及除臭过滤器15,从排出口1b而排出到主体1外。
在离子发生器231中产生的离子穿过离子排放口37而被引诱到离子产生室38外,混入排气口1b附近的空气中。其结果,离子搭乘在从排气口1b排放的空气流中,到达室内的各个角落,能够对前述空气流内或室内进行净化。
此外,如图16所示,也可以以朝着排气口1b排放离子的方式配置离子产生室38,开放离子产生室38的下表面,形成排气口41,在其后壁的内表面一侧设置离子发生器231,并且在该离子发生器231的附近设置排气口42。由此,因为朝着从主体1的排气口1b而排放的空气来排放离子,所以能够集中地净化被排气的空气,通过干净的空气流来使离子从排气口41、42到达室内的各个角落。
对本实用新型的第6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6实施方式的图,在该实施方式中,其构成为:将离子混合在从排气口1b排出的空气中,利用该空气流向室内送出离子。即,在设于主体1的后部的离子产生室38的下方,在排气口1b上设置盖体43,以便形成独立的混合室44,在该盖体43的后壁上设有排气口45。离子产生室38位于排气口1b的稍上方,具有面对混合室44内部的离子排放口37。
在这样的构成中,如果对操作部4(参照图1)进行操作而开始运转时,电动送风机14及离子产生电路(未图示)通电,电动送风机14驱动,从吸入口体6(参照图1)开始吸气,并且通过离子产生电路(未图示)的动作,在离子发生器231的电极上外加高电压。其结果,首先,含有灰尘的空气经由软管插口8而被吸气到主体1内,所述空气通过电动送风机14的驱动而被吸入口体6吸入。伴随该吸气,在主体1内部,如图17所示,被吸引到第1吸气通路10中的空气穿过流入口管20,在集尘装置2的尘杯16内一边回旋一边被吸引。
这样,通过在尘杯16内使空气流回旋,用离心力使空气流中所含灰尘与空气分离,堆积在尘杯16内。又,除去灰尘而被净化的空气经由过滤器18b被吸引到排气筒18内,并且经由排气管19,从流出口管21、第2连接管体12而到达第2吸气通路13,其后,穿过电动送风机14及除臭过滤器15,从排气口1b而排放到混合室44内。空气暂时停留在混合室44后,便从排气口45而向室内排放。
在离子发生器231中产生的离子被穿过混合室44的空气流吸引,从离子排放口37而混入到混合室44内部的空气中。其结果,因为离子在混合室44内与从排气口1b排放的空气均匀地混合,所以能够集中地净化被排气的空气,通过干净的空气流来使离子从排气口45到达室内的各个角落。
图18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7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外观图,表示保管姿势。图19是图18的主体1A的A-A剖视图。本实施例的电动吸尘器主体1A的构成为:内装电动送风机14,在两侧面配置轮子46,在轮子46中形成混合室44,内装离子发生器231,主体1A在任一方向上都移动自如。此外,集尘装置2A配置在主体1A与吸入口体6之间。与吸入口体6连接的吸气管301通过密封部311a、311b而被密封,可相对于集尘装置2A滑动。
此外,如图21所示,可以仅将外周作成轮子46,在中央部形成轮子盖体601从而形成离子混合室44。由此,通过盖体601的装卸而能够简单地进行离子发生器231的维护保养。
从吸入口体6而被吸入的空气流,从软管插口8并经由电动送风机14、过滤器15及卷线盘51而由轮子46的通气口46b排出。过滤器15以包住电动送风机14的方式配置。由此,能够降低电动送风机14的噪音,并且由于可采用面积大的过滤器,所以通气效率优良。
因此,能够配置HEPA过滤器,该过滤器由连1微米以下的灰尘也能捕获的通气口构成。进而,如果用具有通气性的聚氨酯等构成的隔音材料来包围过滤器15的外周,则能够进一步发挥隔音效果。此外,通过橡胶等构成的缓冲部件503、504将电动送风机14保持在主体1A上。
501是在保管时支起的支架,支架501如图18所示,在轮子46的滚动方向由501a与501b形成一对,设置为可分别围绕旋转轴511a、511b转动的形式。此外,用连结件505(参照图20A、图20B)相互连结,通过弹簧506一直向使前端向轮子外露出的方向施力。因为该形式的吸尘器主体1A在整个方向上移动自如,所以在保管时用支架501使其停止滚动。
图20A是表示扫除作业时的主体1A的姿势的侧视图,支架501从地面上脱离,通过轮子46的旋转而能够自由地移动,支架501不会妨碍扫除。主体1A沿箭头方向旋转时,支架501a与地面对接,围绕旋转轴511a转动,向内部存放。支架501a围绕旋转轴511a转动时,通过与杆506的连结,支架501b也围绕旋转轴511b的向存放的方向转动。
主体1A进一步旋转时,如图20B所示,存放两支架501。在支架501到达正下方的时刻,两支架501a、501b的前端与地面对接,主体1A进一步沿箭头方向旋转,即使支架501a脱离地面,因为支架501b与地面对接,所以支架501不会伸出到主体1A外。因此,能够顺畅地继续进行主体1A的旋转。此外,由橡胶或聚氨酯等缓冲材料构成的缓冲部件512卡止在支架501的前端上,能够防止与地面的撞击或损伤地面。
此外,在主体1A的上部,在支架501的相反一侧设置搬运用的手柄502。如前所述,即使在图20B的位置,因为支架501与地面接触,所以有必要在保管时将主体1A举起到上方,使支架501前端一度从地面抬起,通过弹簧506的弹力使支架501复位。即,通过抬起手柄502而使主体1A从地面抬起,从而使支架501复位。
手柄502能够围绕旋转轴502a转动地配置,为了保管而使支架501复位到轮子46的外侧时,将手柄502转动抬起到图20B的虚线位置。设置卡止机构,使得手柄502不旋转至规定位置以上。
在手柄502上形成凸部502b,在主体1A上形成与之卡合的阶梯部502c,抬起手柄502时,前述凸部502b与阶梯部502c对接,在图20B的虚线位置被保持。由此,在抬起时,主体1A不会晃晃荡荡地变得不稳定。此外,支架501的前端与地面大致地平行,能够可靠地保管于地面上。
当手从手柄502离开时,利用弹簧(未图示)等回到实线位置。此时,也可对于电动吸尘器施加判断是否为保管状态的控制,从而独立地且在一定时间内驱动离子发生器231。由此,在保管时,能够在一定时间内自动地进行比较密闭的保管场所等空间内的净化。
或者,如图22所示,在主体1A上另外设置驱动开关400,该驱动开关400与电动吸尘器的操作部4分开,驱动电动送风机14与离子发生器231,也可以在前述保管场所以外例如壁橱等,卸下箱7仅放置主体1A,启动驱动开关来对壁橱等空间内的空气进行吸排气,并且将产生的正离子与负离子排放到该空间内,从而对空间内进行净化。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构成为:通过驱动开关400的操作而使电源接通后,驱动电动送风机14与离子发生器231一定时间(例如30分钟),优选地,设置定时器控制电路(未图示),从而能够设定驱动时间。
此外,可以将该驱动开关400设置在主体1A上,也可以将接收器402作为远程操作主体1A的遥控器设置在主体1A上,并与发送器401单独地构成。若是远程操作的遥控器,则即使将主体1A设置在壁橱等的狭小空间内,使用者也能够通过遥控操作来驱动电动送风机14与离子发生器231,所以进一步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在图29A、图29B中示出电动送风机及离子发生器的控制电路的一例。图29A表示用于同时驱动上述主体1A的电动送风机14及离子发生器231的控制电路的一例。设于操作部4(参照图22)上的开关41a与电动送风机14及离子发生器231分别串联地连接。
同样地,设于驱动开关400(参照图22)上的开关41b与电动送风机14及离子发生器231分别串联地连接,由发送器401及接收器402(参照图22)构成的遥控器开关41c与电动送风机14及离子发生器231分别串联地连接。
开关41a、41b的构造优选的为:对应操作部4及驱动开关400的接通/断开操作,其接点关闭或打开。此外,最好开关41c是通过遥控器的接通/断开操作,且基于从接收器402送来的信号来外加,从而进行动作的电子电路开关。
通过上述的控制电路,例如,通过操作部4的接通操作、驱动开关400的接通操作或遥控器的接通操作而使各自所对应的开关41a、41b、41c关闭。由此,从电源D对电动送风机14及离子发生器231通电,电动送风机14及离子发生器231被驱动。
此外,通过操作部4的断开操作、驱动开关400的断开操作或遥控器的断开操作而使各自所对应的开关41a、41b、41c打开。由此,断开从电源D向电动送风机14及离子发生器231的通电,电动送风机14及离子发生器231停止。
因此,在一边进行室内的清扫一边进行空气净化的情况下,或在对壁橱等空间内的空气吸排气并进行净化的情况下,能够适当使用与使用目的相符的开关,驱动电动送风机14及离子发生器231。
此外,图29B表示用前述图13所示的离子发生器230替代离子发生器231来设在主体1A上时的控制电路的一例。设于操作部4的开关41a与电动送风机14串联地连接,同样地,设于操作部4的开关42a与离子发生器230的离子发生器231及离子排放风扇23a的马达23c串联地连接。
设于驱动开关400上的开关41b与离子发生器230的离子发生器231及离子排放风扇23a的马达23c串联地连接。同样地,由发送器401及接收器402构成的遥控器的开关41c与离子发生器230的离子发生器231及离子排放风扇23a的马达23c串联地连接。
开关41a、42a的构造优选的为:对应操作部4的接通/断开操作,其接点或关闭或打开。在这种情况下,相对于操作部4的接通/断开操作,开关41a、42a可同时地关闭或打开。
此外,相对于操作部4的接通操作,开关42a先关闭,然后开关41a关闭,相对于操作部4的断开操作,开关41a也可先打开,然后开关42a打开。或者,在操作部4的断开操作时,也可通过未图示的定时器控制电路,在开关41a打开后经过一定时间再打开开关42a。
进而,也可以以能够单独地操作开关41a与42a的方式构成操作部4。根据如上所述的构成,因为能够例如迟于电动送风机14的驱动停止地细微地进行离子发生器的驱动停止等的控制,所以能够进一步对由电动送风机14排出并飘浮的空气进行净化。
开关41b的构造优选为:对应驱动开关400的接通/断开操作,接点关闭或打开,也可以为在关闭时通过未图示的定时器控制电路而在一定时间后打开的构造。优选地,开关41c是通过遥控器的接通/断开操作基于从接收器402送来的信号来外加地进行动作的电子回路开关,也可以为在关闭时通过未图示的定时器控制电路而在一定时间后打开的构造。
通过操作部4的操作而使开关41a、42a同时关闭时,从电源D对电动送风机14、离子发生器230的离子发生器231、离子排放风扇23a的马达23c通电,这些部件被驱动。通过驱动开关400的操作或遥控器的操作而使分别所对应的开关41b、41c关闭。由此,离子发生器230的离子发生器231、离子排放风扇23a的马达23c通电,这些部件被驱动。
因此,在以室内的清扫与空气净化为目的时,能够通过对操作部4进行操作来同时驱动电动送风机与离子发生器230。此外,因为设置了本身能排放离子的离子发生器230,所以在不进行清扫的情况下拟向室内送出离子时,能够通过操作驱动开关400或遥控器来仅驱动离子发生器230。
在这样的构成中,对操作部进行操作而开始运转时,电动送风机14及离子产生电路(未图示)通电,电动送风机14驱动,从吸入口体6(参照图1)开始吸气,并且通过离子产生电路(未图示)的动作,在离子发生器231的电极上外加高电压。
其结果,首先,含有灰尘的空气穿过吸气管301,在尘杯16内一边回旋一边被吸引,所述空气通过电动送风机14的驱动而被吸入口体6吸入。这样,通过在尘杯16内使空气流回旋,用离心力使空气流中所含灰尘与空气分离,堆积在尘杯16内。
又,除去灰尘而被净化的空气经由软管插口8而到达主体1A内,其后,穿过电动送风机14、除臭过滤器15、通气口48a,被导入软线收纳室50来冷却卷线盘51。该空气通过排气口1b而排放到混合室44中,暂时停留在混合室44后,从排气口46b而向主体1外排放。此外,在软线收纳室50及混合室44内也可以配置除卷线盘51之外的电路(未图示)等的发热部件。由此,能够通过空气流动来冷却发热部件。
在离子发生器231中产生的离子被排放到混合室44内,混入混合室44内部的空气中。其结果,因为离子在混合室44内与从排气口1b排放的空气均匀地混合,所以能够集中地净化被排气的空气,通过干净的空气流来使离子从排气口45到达室内的各个角落。
进而,根据该实施方式,因为能够在轴支承于主体1的侧壁上的轮子46的内部形成混合室44,所以也能够不改变现有电动吸尘器的设计,直接使用现有的零部件。因此,能够抑制产品价格的提高。
虽然以上对旋风式集尘装置及离子发生器的构成进行了说明,但通过(过滤)由布或纸形成的集尘袋2A来捕获灰尘的电动吸尘器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下面进行说明。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第8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2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8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整体立体图。图23示出:吸尘器的主体1、轮子46、软管7、手柄5、吸入口体6。
图24是该电动吸尘器的主体剖视图。图24中所示的主体1装备有:第1吸气通路10A;电动送风机14,该送风机通过驱动马达54并使风扇55旋转来产生吸引空气流;集尘袋2A,该集尘袋对吸入的灰尘进行集尘。电动送风机14使用将中央挖空成圆形的支承件56被固定在主体1内。产生离子的离子发生器23(231)设置在从软管插口8到集尘袋2A的第1吸气通路10A上。
用具有这样构成的主体1的电动吸尘器来进行地毯等的清扫时,动物的毛、壁虱或霉虫、花粉等灰尘被吸入并补充到集尘袋2A中。含有该灰尘的空气通过第1吸气通路10A时,由于从离子发生器23排放的正离子及负离子的作用,使被吸引的空气中的成为臭气成分或变应原成分的化学物质被分解。其结果,从电动吸尘器排放的排出气体在灰尘也被除去的基础上,成为臭气成分也被除去的空气,回到房间。
图2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9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主体剖视图。在图25中所示的主体中装备有:第1吸气通路10A;电动送风机14,它通过驱动马达54使风扇55旋转来产生吸引空气流;集尘袋2A,它对吸入的灰尘进行集尘。离子发生器23设置在集尘袋2A与排气口1b之间的位置。
用具有这样构成的主体1的电动吸尘器进行地毯等的清扫时,动物的毛、壁虱或霉虫、花粉等灰尘被吸入并补充到集尘袋2A中。除去了灰尘的空气中的臭气成分等化学物质由于从离子发生器23排放的正离子及负离子的作用而被分解。进而,由于该排出的空气的流动而使离子向室内排放,残留在室内的化学物质也被净化。
对从图25所示的电动吸尘器产生的离子浓度进行测定,其测定结果在图26中示出。离子浓度的测定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使用(株)ダン科学社制离子计数器,在与排气口相距10cm的位置设置离子传感器部。
如图26所示,可知从排气口1b排放的含有离子的排气的风速越快,则离子浓度越大,更多量地排放离子。
接着,进行验证,确定从电动吸尘器排放的离子对于臭气成分究竟有多大程度的效果。使用氨作为臭气物质,在1m3的丙稀箱内以氨的初始浓度为10ppm的方式进行供给,将图24所示电动吸尘器放入该丙稀箱之后,使其密闭。用适当的风速从排气口排放离子,在30分钟后测定减少的氨的量,根据初始浓度与减少量来计算除去率=100×减少量/初始浓度。该结果在图27中示出。
如图27所示,可知:风速越快,即、排放的离子越多,氨的除去率越大。还可知:若从排气口排出的离子风的风速为50cm/s,则氨的除去率为50%左右。
从这样的结果可知:要充分地除去臭气成分,至少从排气口排出的离子风的风速为50cm/s,此时的离子浓度为10,000个/cm3左右。
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因为能够以从外部追加一个空气净化用装置的非常简便的方法来构成,所以除了已述的吸尘器例子之外,也能够适用于采用任何方式的集尘方法的电动吸尘器。
以上,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以上所述的只是实用新型构成的例示,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限于此,在不脱离实用新型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种种变更并加以实施。例如,可以将第1、第2、第3、第8实施方式中的任一种与第4、第5、第6、第7、第9实施方式中的任一种组合起来。
即,可以在吸排气的空气的通气通路中,以电动吸尘器为基点分为上游与下游,分别在上游部分与下游部分上设置离子发生器。在这种情况下,能够进行电动吸尘器的机内的净化,并且将离子混合在排出于机外的空气中来向室内排放,能够对电动吸尘器的机内与机外双方进行净化。
此外,在图8~图14、或图24、图25所示的构成中,能够以从外部追加一个空气净化用装置的非常简便的方法来构成。此外,在图15~图17所示的将离子发生器231配置在外部的构成中,分体地构成的离子发生器也能够容易地附加到现有的电动吸尘器上。
进而,又,如图13所示,也可以设置从离子发生器231的离子流出口送出离子的送风机23a,由此,能够与电动送风机14的驱动无关地供给离子,在壁橱等需要净化的场所放置电动吸尘器并驱动离子发生器231及送风机231a,根据保健作用、杀菌作用等目的进行净化。
进而,通过将图18~图21所示的离子发生器231或图13所示的离子发生器230设在以下设备上,便能够如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吸尘器那样在移动目的地的室内进行杀菌,所述设备是在室内伴随着使用者的使用而能够在场所内移动的设备及具有自走功能的设备。考虑了例如吹风机或电话机的子机或智能型的自动装置,具有轮子进行移动的自行式吸尘器等。
此外,所谓排气循环式吸尘器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所述排气循环式吸尘器使吸入的空气流从电动送风机14的排气口再次回流到吸入口体6,即,使排气循环。图28是排气循环式吸尘器主体1B的剖视图。与集尘装置2连通的第1吸气通路10以及与电动送风机14的下游连通的回流管10b与软管插口8连接。
另一方面,未图示的连结管及连接软管由分别与第1吸气通路10及回流管10b连通的吸气通路7a及回流通路7b两个通路构成,连接软管装卸自如地嵌接在软管插口8上。吸气通路7a及回流通路7b通过连接软管及连结管而与未图示的吸入口体内部连通。
从吸入口体6被吸入的空气流经由吸气通路7a、第1吸气通路10、集尘装置2、第2吸气通路13而吸入到电动送风机14中,进而,经由除臭过滤器15、回流管10b、回流通路7b而向吸入口体6内部排气回流。在该构成中,通过用发生器23将离子排放到:从吸入口体6吸气到电动送风机14中的吸气通路、或从电动送风机14排气回流到吸入口体6的回流通路中,从而能够对吸气流或排气回气流进行净化。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通过排放由离子发生器产生的负离子与正离子两种离子、或负离子,并通过将其排放到伴随电动送风机的驱动而吸入的空气中或向机外排出的空气中,从而能够在广泛的范围内进行电动吸尘器使用中的令人不快的臭味的除去或微生物等细菌的杀菌。
特别是,在将离子发生器设在排气口的附近时,因为能够将离子排放到室内,所以离子能够到达房间的各个角落,室内的空气也可得到净化。此外,通过驱动离子发生器以及将离子送出的送风机构,便可在吸尘器的保管中也能对室内的空气进行净化。
此外,因为将离子发生器的电极设为针状电极,所以电场集中,易引起电晕放电,能够高效地将离子排放到吸入的空气中。因为沿着通风方向来设置该针状电极,所以几乎无需担心灰尘因静电而引起的附着,维护保养也变得容易了。
此外,可适用于旋风式集尘装置或集尘袋等、也可适用于采用任何类型的集尘方法的电动吸尘器,仅追加一个离子发生器作为空气净化装置,便能够对易于变脏的清扫中的空气的污秽进行净化。

Claims (2)

1.一种电动吸尘器,包括:电动送风机和将随着该电动送风机的驱动而被吸引的含有灰尘的空气排出到机外用的吸气通路,其特征在于:还具备离子发生器,所述离子发生器配置在该吸气通路内,并产生由H+(H2O)n构成的正离子、和由O2 -(H2O)m构成的负离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吸气通路内的比上述电动送风机靠下的下游侧、于上述离子发生器的上游侧具有净化过滤器。
CN 02900013 2001-09-04 2002-09-02 电动吸尘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801057Y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66692/2001 2001-09-04
JP2001266692 2001-09-04
JP63629/2002 2002-03-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801057Y true CN2801057Y (zh) 2006-08-02

Family

ID=36845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2900013 Expired - Lifetime CN2801057Y (zh) 2001-09-04 2002-09-02 电动吸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801057Y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44792A (zh) * 2012-05-01 2014-12-24 夏普株式会社 自走式电子设备
CN107205595A (zh) * 2015-01-20 2017-09-26 欧罗菲利特斯控股公司 地面真空清洁器
CN107981781A (zh) * 2017-12-22 2018-05-04 天佑电器(苏州)有限公司 清洁工具
CN111685644A (zh) * 2020-06-23 2020-09-22 泰州鸿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动收放线功能的吸尘器及其使用方法
US11857138B2 (en) 2021-08-03 2024-01-02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Surface cleaning device with odor management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44792A (zh) * 2012-05-01 2014-12-24 夏普株式会社 自走式电子设备
CN104244792B (zh) * 2012-05-01 2016-08-24 夏普株式会社 自走式电子设备
CN107205595A (zh) * 2015-01-20 2017-09-26 欧罗菲利特斯控股公司 地面真空清洁器
CN107981781A (zh) * 2017-12-22 2018-05-04 天佑电器(苏州)有限公司 清洁工具
CN111685644A (zh) * 2020-06-23 2020-09-22 泰州鸿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动收放线功能的吸尘器及其使用方法
US11857138B2 (en) 2021-08-03 2024-01-02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Surface cleaning device with odor management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83202C (zh) 具备离子发生器的电动吸尘器以及设备
CN1243821C (zh) 用于移动被蛋白质包覆的粒子的电化学装置
CN1526998A (zh) 空气净化部件、空气净化单元及空调装置
CN1165259C (zh) 电吸尘器用吸入口体及备有该吸入口体的电吸尘器
JP3795504B2 (ja) 空気調節装置
US20140224127A1 (en) Filter and air purifier
CN1942715A (zh) 空调机
JP6367445B2 (ja) 加湿空気清浄機
CN2801057Y (zh) 电动吸尘器
JP2008036257A (ja) 空気清浄機
CN202915485U (zh) 空气净化机
JP2014066449A (ja) 空気調和機
WO2016051673A1 (ja) 電気掃除機
AU2013101774A4 (en) Hydrodynamically operating vacuum cleaner that does not use a filter or a bag in order to carry out the decontamination
CN201119848Y (zh) 一种家用吸尘器静电除尘装置
JPH1099718A (ja) 空気清浄機
JP2012117770A (ja) 加湿空気清浄機
KR101529838B1 (ko) 청소 로봇
JP6137799B2 (ja) 送風装置
KR20030039465A (ko) 청소기 겸용 공기 청정기
JP2000333886A (ja) 電気塵取り機
JP5104966B2 (ja) 電気掃除機
CN100349651C (zh) 通过正负两种离子的作用使抗原性物质失活的方法和装置
KR20200025337A (ko) 가습 기능이 구비된 이동식 공기청정기
CN1775294A (zh) 空气净化部件及空气净化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20902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