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762312Y - 键帽结构 - Google Patents

键帽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762312Y
CN2762312Y CN 200420074126 CN200420074126U CN2762312Y CN 2762312 Y CN2762312 Y CN 2762312Y CN 200420074126 CN200420074126 CN 200420074126 CN 200420074126 U CN200420074126 U CN 200420074126U CN 2762312 Y CN2762312 Y CN 276231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cap
connecting portion
assembly
assembling
lo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2007412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昭龙
叶亮达
侯文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rfo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arfo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rfo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rfo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42007412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762312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76231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76231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键帽结构,包括一键帽以及一加强组件。该键帽具有一组装表面以及多个定位卡合部,这些定位卡合部成形于该组装表面之上。该加强组件通过这些定位卡合部而设置于该组装表面之上,该加强组件具有一加强本体,该加强本体具有一第一弯曲弧度,并且与该组装表面抵接。

Description

键帽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键帽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组装防呆滞功能的键帽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倍数键(例如,空格键等)在键盘上的应用相当普遍,而由于倍数键的键帽长度较一般按键的键帽长度来得长,且倍数键的键帽大多以注塑方式所成形,故其整体强度(刚性)会较一般按键键帽的强度(刚性)来得弱,因而使得倍数键的键帽易产生弯曲变形的现象。
根据上述理由,一般均会在倍数键的键帽底部额外设置一加强杆来补充其结构强度的不足。如图1所示,在一现有技术的倍数键键帽1的底部上可设置有一平衡杆11、一加强杆12以及多个定位卡合部13。定位卡合部13成形于倍数键键帽1的底部上,而平衡杆11以及加强杆12均通过卡合于定位卡合部13中而固定于倍数键键帽1的底部上。值得注意的是,加强杆12的设置位置通常对应连接于倍数键键帽1底部的一弹性体(dome,未显示),并且加强杆12的缺口部份朝向平衡杆11,如此一来,倍数键键帽1的整体强度(刚性)即可被增强。
然而,如图2所示,由于操作人员因组装时的疏忽而发生组装错误,使得平衡杆11及加强杆12的缺口部份均朝向同一方向,因而无法达到加强倍数键键帽1’的整体强度(刚性)的目的。换句话讲,在倍数键键帽1’的侧边14处的强度会较差。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组装防呆滞功能的键帽结构,以避免组装其构件时发生错误。同时,本实用新型的键帽结构还可具有提升其操作敏感度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基本上采用如下所详述的特征,以便解决上述问题。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包括一键帽,具有一组装表面以及多个定位卡合部,其中,这些定位卡合部成形于该组装表面之上;以及一加强组件,通过这些定位卡合部而设置于该组装表面之上,其中,该加强组件具有一加强本体,该加强本体具有一第一弯曲弧度,并且与该组装表面抵接。
同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键帽结构,该加强组件还包括一第一连接部以及一第二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分别连接于该加强本体,并且该第一连接部的长度小于该第二连接部的长度。
又在本实用新型中,该键帽还包括一抵挡组件,成形于该组装表面之上,该抵挡组件抵接该第一连接部。
又在本实用新型中,该加强本体具有一大致上为ㄇ形的形状。
又在本实用新型中,该键帽受该加强本体的抵接而具有一第二弯曲弧度。
又在本实用新型中,该加强本体、该第一连接部以及该第二连接部为一体成形。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键帽结构,包括:一键帽,具有一组装表面以及多个定位卡合部,其中,所述这些定位卡合部成形于所属组装表面之上;以及一加强组件,通过所述这些定位卡合部而设置于所述组装表面之上,其中,所述加强组件具有一加强本体,所述加强本体具有一第一弯曲弧度,并且与所述组装表面抵接。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做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一现有技术的倍数键键帽的底视示意图;
图2是显示另一现有技术的倍数键键帽的底视示意图;
图3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键帽结构的底视示意图;
图4是显示根据图3的A-A剖面示意图;
图5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键帽结构的立体底视示意图;以及
图6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键帽结构与一键盘底座结合的侧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倍数键键帽
11、120~平衡杆
12~加强杆
13、112~定位卡合部
14~侧边
100~键帽结构
110~键帽
111~组装表面
113~枢接座
114~抵挡组件
121~导引部
130~加强组件
131~加强本体
132~第一连接部
133~第二连接部
140~键盘底座
141~键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的键帽结构100主要包括有一键帽110、一平衡杆120以及一加强组件130。
键帽110具有一组装表面111、多个定位卡合部112、多个枢接座113以及一抵挡组件114,多个定位卡合部112以及多个枢接座113分别成形分布于组装表面111之上,而抵挡组件114亦是成形于组装表面111之上。
平衡杆120设置于键帽110的组装表面111之上,更详细的来说,平衡杆120通过枢接于枢接座113之中而设置于组装表面111之上。此外,如图5所示,平衡杆120尚可以枢接座113为旋转支点而对键帽110(或组装表面111)做B方向的相对转动。
如图3及图5所示,加强组件130通过定位卡合部112而设置于键帽110的组装表面111之上,同时,加强组件130由一加强本体131、一第一连接部132以及一第二连接部133所构成。加强本体131具有一第一弯曲弧度以及一大致上为ㄇ形的形状,同时,加强本体131与组装表面111抵接。第一连接部132与第二连接部133分别连接于加强本体131,并且第一连接部132相对于第二连接部133。特别是,第一连接部132的长度小于第二连接部133的长度,以及组装表面111上的抵挡组件114抵接第一连接部132。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加强本体131、第一连接部132以及第二连接部133是一体成形的。
如上所述,当组装键帽结构100时,可先将平衡杆120枢设于键帽110的组装表面111上的枢接座113中,接着,再将加强组件130组设于组装表面111上的定位卡合部112中。此时,由于抵挡组件114的存在,故加强组件130的加强本体131必会位于组装表面111的一侧边上,亦即加强组件130的缺口部份(第一连接部132与第二连接部133之间的间隙)必会朝向平衡杆120的封闭部份,否则加强组件130会无法安装于组装表面111上。同时,又因为加强组件130(加强本体131)具有一第一弯曲弧度,并且其第一连接部132与第二连接部133的长度不同,亦即第一连接部132的长度小于第二连接部133的长度,再加上定位卡合部112与抵挡组件114的分布位置限制下,故加强组件130的第一连接部132会与抵挡组件114抵接,如此即可防止加强组件130于组装时的左右方向搞错,进而可避免加强组件130(加强本体131)所具有第一弯曲弧度无法与键帽110搭配。
特别是,如图4所示,当具有第一弯曲弧度的加强组件130(加强本体131)组设于键帽110的组装表面111上时,键帽110会因为加强组件130(加强本体131)的抵接而具有一第二弯曲弧度。如上所述,键帽110具有第二弯曲弧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要提升键帽结构100的操作敏感度。
此外,如图3及图6所示,就键帽结构100的应用而言,键帽结构100可通过平衡杆120所具有的两个对应的导引部121滑动配合于一键盘底座140上的两个对应的键座141中,而使得键帽结构100对键盘底座140做上下运动时,具有优选的平衡性。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公开于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当然可作一些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还包括以上所述的更动与润饰。

Claims (6)

1.一种键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键帽结构包括:
一键帽,具有一组装表面以及多个定位卡合部,其中,所述这些定位卡合部成形于所述组装表面之上;以及
一加强组件,通过所述这些定位卡合部而设置于所述组装表面之上,其中,所述加强组件具有一加强本体,所述加强本体具有一第一弯曲弧度,并且与所述组装表面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组件还包括一第一连接部以及一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连接于所述加强本体,并且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长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键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键帽还包括一抵挡组件,成形于所述组装表面之上,所述抵挡组件抵接所述第一连接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键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本体具有一大致上为ㄇ形的形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键帽受所述加强本体的抵接而具有一第二弯曲弧度。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键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本体、所述第一连接部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为一体成形。
CN 200420074126 2004-09-09 2004-09-09 键帽结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762312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20074126 CN2762312Y (zh) 2004-09-09 2004-09-09 键帽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20074126 CN2762312Y (zh) 2004-09-09 2004-09-09 键帽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762312Y true CN2762312Y (zh) 2006-03-01

Family

ID=36095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20074126 Expired - Lifetime CN2762312Y (zh) 2004-09-09 2004-09-09 键帽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762312Y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6068B (zh) * 2006-12-18 2010-06-0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操作板
CN102956384A (zh) * 2011-08-17 2013-03-06 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按键开关结构
CN103383902A (zh) * 2012-05-04 2013-11-06 梁徽湖 具有补强件的键帽及其制造方法
CN103971969A (zh) * 2013-02-01 2014-08-06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键帽结构
CN112204691A (zh) * 2019-02-27 2021-0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输入装置及含有该输入装置的电子设备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6068B (zh) * 2006-12-18 2010-06-0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操作板
CN102956384A (zh) * 2011-08-17 2013-03-06 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按键开关结构
CN102956384B (zh) * 2011-08-17 2015-05-20 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按键开关结构
CN103383902A (zh) * 2012-05-04 2013-11-06 梁徽湖 具有补强件的键帽及其制造方法
CN103971969A (zh) * 2013-02-01 2014-08-06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键帽结构
CN112204691A (zh) * 2019-02-27 2021-0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输入装置及含有该输入装置的电子设备
EP3913652A4 (en) * 2019-02-27 2022-03-1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INPUT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AN INPUT DEVICE
CN112204691B (zh) * 2019-02-27 2022-05-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输入装置及含有该输入装置的电子设备
US11804340B2 (en) 2019-02-27 2023-10-3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Input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input apparatu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4829C (zh) 结构体和结构体的制造方法
CN2762312Y (zh) 键帽结构
CN1349282A (zh) 防水橡胶套管
CA2392622A1 (en) Membrane electrode assembly and fuel cell unit
CN1910391A (zh) 具有固定装置并用于密封发动机部件的支承框架密封件
US20170151853A1 (en) Stabilizer-bar holding device
CN101391567A (zh) 双向限位的悬架系统三角臂橡胶衬套
CN103011007A (zh) 一种叉缩式螺杆千斤顶
CN203079622U (zh) 一种叉缩式螺杆千斤顶
CN209469187U (zh) 一种车门铰链座
CN1834500A (zh) 等速万向接头保护罩
CN214012384U (zh) 一种可弯曲显示模组及显示屏
CN205876565U (zh) 一种集成有金属支架的塑料进气歧管
CN210553998U (zh) 一种密封效果好的悬挂衬套
CN2910741Y (zh) 自行车锁支架
CN100338508C (zh) 液晶显示组件及框架
CN220253354U (zh) 一种电池密封圈
CN217440694U (zh) 一种耐用型链节
US20050092281A1 (en) Structure for preventing stress concentration in a corner
CN210502244U (zh) 一种车辆发动机悬置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5025631U (zh) 一种曲轴箱
CN218230743U (zh) 一种减振抗冲击的端面弧形板
CN219865866U (zh) 一种扭杆用连杆组成
CN200955532Y (zh) 管架的接头结构
CN217396202U (zh) 一种车窗组件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4090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