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724336Y - 一种双面插背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面插背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724336Y CN2724336Y CN2004200663302U CN200420066330U CN2724336Y CN 2724336 Y CN2724336 Y CN 2724336Y CN 2004200663302 U CN2004200663302 U CN 2004200663302U CN 200420066330 U CN200420066330 U CN 200420066330U CN 2724336 Y CN2724336 Y CN 2724336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or
- double
- sided inserted
- level height
- back pa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面插背板,所述双面插背板上的各槽位分别包含位于不同水平高度的共性区域和个性区域,在每个槽位的每个共性区域中的同一水平高度上,设置有左右错开的前背板连接器和后背板连接器;在每个槽位的每个个性区域中的同一水平高度上,只在双面插背板的一面上设置有一个背板连接器,使该水平高度上设置背板连接器的空间相对有所增加,进而可以在该水平高度上设置大插针数连接器。本实用新型使得在适用普通中、小插针数连接器的双面插背板上,大插针数连接器也适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的背板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双面插背板。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通信系统对集成度提高的要求,采用双面插背板来直接倍增槽位数目成为背板技术的发展潮流。槽位数目的倍增,使系统业务在单板上的配置粒度可以更好的进行平衡,直接带来设计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同时也为多产品集成提供了可能性。
参见图1,图1为现有技术双面插背板与单板的连接示意图。其中,前单板100通过插头101插入双面插背板110的前背板连接器111,与双面插背板110相连;后单板120通过插头121插入双面插背板110的后背板连接器112,与双面插背板110相连。如图1所示,前单板100和其对应的后单板120前后正对,而前背板连接器111和后背板连接器112不在同一水平高度上,前单板100的插头101和后单板120的插头121也不在同一水平高度上,即上下错开,虽然前背板连接器111和后背板连接器112的接口插针定义可以相同,但是它们的上下位置不同,所以,前单板100和后单板120不能在双面插背板上通用。
可见,这种双面插背板有一个难以克服的缺点:前、后槽位的单板不能通用。
针对上述缺点,出现了采用专用背板连接器实现前后槽位单板通用的设计思想。
参见图2,图2为现有技术通用双面插背板与单板的设计示意图。其中,前单板200通过插头201插入双面插背板210的前背板连接器211,与双面插背板210相连;后单板220通过插头221插入双面插背板210的后背板连接器212,与双面插背板210相连。前背板连接器211和后背板连接器212都包含电源接口和信号接口,在同一水平高度上,前背板连接器211和后背板连接器212的接口插针定义相同,所以,前单板200和后单板220可以在背板上通用。
其中,双面插背板210上的前背板连接器211、后背板连接器212采用相同的专用背板连接器,且前后、上下完全对齐,前背板连接器211的插针和后背板连接器212的插针压接深度必须小于或接近等于背板厚度的一半,且相互绝缘。
上述这种双面插背板,对双面插背板的电路板要求相当高,厚度误差要求非常小,否则不能保证专用背板连接器压接深度小于或接近等于背板厚度的一半和相互绝缘。由于这种背板连接器的专用性,以及采用这种连接器的背板印刷电路板设计、生产、背板加工等都有特殊要求,直接带来高成本和工程难度大等难以克服的困难,所以这种双面插背板无法得到广泛的应用。
为了克服上述双面插背板的缺陷,一种全新意义的双面插背板正在被广泛应用。
参见图3,图3为现有技术的一种水平错位双面插背板的俯视示意图。其中,在双面插背板300的大致一个槽位距离内,前背板连接器301占据左半部分,后背板连接器302占据右半部分;也可以是前背板连接器301占据右半部分,后背板连接器302占据左半部分。
如果一个槽位间距不够两个背板连接器的总宽度,将前、后槽位恰当左右错开,保证两连接器能够水平安装且两连接器的插针不会相互碰触即可。一般双面插背板的前、后背板连接器都采用公头连接器,单板上采用母头连接器。
参见图4,图4为图3所示双面插背板的前视示意图。图4中双面插背板的前、后背板连接器都是普通的ZD连接器。图4中,前背板连接器401与后背板连接器402在同一水平高度,并且相同接口插针定义完全一致。
可以看出,上述水平错位双面插背板的前背板连接器和相邻的后背板连接器位于双面插背板同一水平高度上且依次左右错开,并且所述的前、后背板连接器可以不采用双面插背板专用连接器,而采用比较窄的普通背板连接器,如:普通的4*10ZD连接器。其中,4*10表示该ZD连接器有四十个插针,其布局为四行十列。这种普通4*10ZD连接器的插针宽度略小于水平错位双面插背板的半个槽位的宽度,所以前背板连接器和相邻的后背板连接器均为普通4*10ZD连接器时,两个连接器的总插针宽度约占一个槽位的宽度,完全可以应用于水平错位双面插背板。
上述的水平错位双面插背板能实现前后单板的通用,并降低了双面插背板的设计和生产难度,同时降低了单板的设计成本。但随着通信业务的扩展,对于要进行大容量信息交互的背板而言,其所接连接器的插针数也将相应增加,如:与中央交换网板进行信息交互的业务板增加或业务板数据传输线增加,导致中央交换网板与背板进行连接的普通4*10ZD改为8*10ZD连接器,其中,8*10表示该ZD连接器有八十个插针,其布局为八行十列。当所述水平错位双面插背板由于槽位较多导致一个槽位的宽度较小,且前背板连接器和相邻的后背板连接器均为8*10ZD连接器时,两个连接器的总插针宽度则可能超过一个槽位的宽度,这就使大插针数的连接器无法在上述背板上应用,进而使信息交互受到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插背板,以保证在适用普通中、小插针数连接器的双面插背板上,大插针数连接器也适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面插背板,所述双面插背板上的各槽位分别包含位于不同水平高度的共性区域和个性区域,在每个槽位的每个共性区域中的同一水平高度上,设置有左右错开的前背板连接器和后背板连接器;在每个槽位的每个个性区域中的同一水平高度上,只在双面插背板的一面上设置有一个背板连接器。
在所述双面插背板一个槽位的一个个性区域中的同一水平高度上,只在双面插背板的一面上设置的一个背板连接器为前背板连接器。
在所述双面插背板一个槽位的一个个性区域中的同一水平高度上,只在双面插背板的一面上设置的一个背板连接器为后背板连接器。
按水平高度将所述双面插背板上的一个槽位划分为三个区域,第一、三区域为共性区域,第二区域为个性区域。
按水平高度将所述双面插背板上的一个槽位划分为五个区域,第一、三、五区域为共性区域,第二、四区域为个性区域。
所述个性区域中包含一个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的个性子区域。
所述个性区域中包含多个位于不同水平高度的个性子区域。
所述共性区域中包含一个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的共性子区域。
所述共性区域中包含多个位于不同水平高度的共性子区域。
由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双面插背板上的各槽位分别包含位于不同水平高度的共性区域和个性区域,在每个槽位的每个共性区域中的同一水平高度上,设置有左右错开的前背板连接器和后背板连接器;在每个槽位的每个个性区域中的同一水平高度上,只在双面插背板的一面上设置有一个背板连接器,使该水平高度上设置背板连接器的空间相对有所增加,进而可以在该水平高度上设置大插针数连接器。本实用新型使得在适用普通中、小插针数连接器的双面插背板上,大插针数连接器也适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双面插背板与单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通用双面插背板与单板的设计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水平错位双面插背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双面插背板的前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双面插背板的前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双面插背板前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双面插背板前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双面插背板上的各槽位分别包含位于不同水平高度的共性区域和个性区域,在每个槽位的每个共性区域中的同一水平高度上,设置有左右错开的前背板连接器和后背板连接器;在每个槽位的每个个性区域中的同一水平高度上,只在双面插背板的一面上设置有一个背板连接器,使该水平高度上设置背板连接器的空间相对有所增加,进而可以在该水平高度上设置大插针数连接器。本实用新型使得在适用普通中、小插针数连接器的双面插背板上,大插针数连接器也适用。
参见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双面插背板的前视示意图。如图5所示,双面插背板500按不同水平高度被划分为不同区域,其中第一区域为共性区域,第二区域为个性区域。
在双面插背板500的共性区域中的一个槽位里,设置有左右错开的前背板连接器501、后背板连接器502,两连接器各自占据约半个槽位,且相同接口插针定义完全一致。其中,前背板连接器501占据一个槽位的左半部分,后背板连接器502占据一个槽位的右半部分;也可以是前背板连接器501占据一个槽位的右半部分,后背板连接器502占据一个槽位的左半部分。
如果一个槽位间距不够两个背板连接器的总宽度,将前、后槽位恰当左右错开,保证两连接器能够水平安装且任意两个相邻连接器的插针不会相互碰触即可。一般双面插背板的前、后背板连接器都采用公头连接器,单板上采用母头连接器。前背板连接器501、后背板连接器502均为普通的中、小插针数连接器。
在双面插背板500的个性区域中的一个槽位里,设置有背板连接器503。背板连接器503为大插针数连接器,占据一个槽位宽度的一半以上。该背板连接器可以是前背板连接器,也可以是后背板连接器,但在一个槽位中只能设置有一个连接器,即不是前背板连接器,就是后背板连接器。
图5中,第一区域中只在一个水平高度上设置了一个前背板连接器和一个后背板连接器,但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第一区域划分为多个水平高度,在每两个相邻的不同水平高度所包含的区域中都设置一个前背板连接器和一个后背板连接器,使得第一区域可以设置多个前、后背板连接器;第二区域中只在一个水平高度上设置了一个前背板连接器或一个后背板连接器,但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第二区域划分为多个水平高度,在每两个相邻的不同水平高度所包含的区域中都设置一个前背板连接器或一个后背板连接器,使得第二区域可以设置多个前、后背板连接器。
下面,列举两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
在下面所描述的两个实施例中,只分别对每个水平高度的一个槽位进行描述,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实施例一:
参见图6,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双面插背板前视示意图。在图6中,将双面插背板600按照不同水平高度分为三个区域。其中,第一、三区域为共性区域,在这些区域中布置的连接器均为普通的中、小插针数连接器;第二区域为个性区域,其中布置的连接器为大插针数连接器。
第一区域包含第一、三水平高度之间的区域,具体包括第一区域第一、二子区域;第二区域包含第三、十水平高度之间的区域,具体包括第二区域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子区域;第三区域包含第十、十一水平高度之间的区域,具体包括第三区域第一子区域。
下面,先对划分为共性区域的第一、三区域进行描述。
在第一区域的大致一个槽位宽度内,划分有两个子区域。在位于第一、二水平高度之间的第一区域第一子区域中,前背板连接器601占据左半部分,后背板连接器602占据右半部分;也可以是前背板连接器601占据右半部分,后背板连接器602占据左半部分。在位于第二、三水平高度之间的第一区域第二子区域中,前背板连接器603占据左半部分,后背板连接器604占据右半部分;也可以是前背板连接器603占据右半部分,后背板连接器604占据左半部分。
在第三区域的大致一个槽位宽度内,划分有一个子区域,该子区域位于第十、十一水平高度之间。在该子区域中,前背板连接器612占据左半部分,后背板连接器613占据右半部分;也可以是前背板连接器612占据右半部分,后背板连接器613占据左半部分。
如果一个槽位间距不够上述两个背板连接器的总宽度,将前、后槽位恰当左右错开,保证两连接器能够水平安装且任意两个相邻连接器的插针不会相互碰触即可。
现在,再对划分为个性区域的第二区域进行描述。
在第二区域的一个槽位宽度内,划分有七个子区域。在位于第三、四水平高度之间的第二区域第一子区域中,背板连接器605为前背板连接器,设置于此槽位的左边且占据此槽位宽度的一半以上;背板连接器605也可以是后背板连接器,设置于此槽位的右边且占据此槽位宽度的一半以上。在位于第四、五水平高度之间的第二区域第二子区域中,背板连接器606为后背板连接器,设置于此槽位的右边且占据此槽位宽度的一半以上;背板连接器606也可以是前背板连接器,设置于此槽位的左边且占据此槽位宽度的一半以上。在位于第五、六水平高度之间的第二区域第三子区域中,背板连接器607为前背板连接器,设置于此槽位的左边且占据此槽位宽度的一半以上;背板连接器607也可以是后背板连接器,设置于此槽位的右边且占据此槽位宽度的一半以上。在位于第六、七水平高度之间的第二区域第四子区域中,背板连接器608为后背板连接器,设置于此槽位的右边且占据此槽位宽度的一半以上;背板连接器608也可以是前背板连接器,设置于此槽位的左边且占据此槽位宽度的一半以上。在位于第七、八水平高度之间的第二区域第五子区域中,背板连接器609为前背板连接器,设置于此槽位的左边且占据此槽位宽度的一半以上;背板连接器609也可以是后背板连接器,设置于此槽位的右边且占据此槽位宽度的一半以上。在位于第八、九水平高度之间的第二区域第六子区域中,背板连接器610为前背板连接器,设置于此槽位的左边且占据此槽位宽度的一半以上;背板连接器610也可以是后背板连接器,设置于此槽位的右边且占据此槽位宽度的一半以上。在位于第九、十水平高度之间的第二区域第七子区域中,背板连接器611为后背板连接器,设置于此槽位的右边且占据此槽位宽度的一半以上;背板连接器611也可以是前背板连接器,设置于此槽位的左边且占据此槽位宽度的一半以上。
本实施例中,不同子区域中设置的连接器可以为不同类型,如:定位连接器、信号连接器、电源连接器等。一般情况下,第一区域第一子区域中设置的背板连接器是电源连接器,第三区域第一子区域中设置的背板连接器是定位连接器,其它各子区域中设置的背板连接器是信号连接器;或者第一区域第一子区域中设置的背板连接器是定位连接器,第三区域第一子区域中设置的背板连接器是电源连接器,其它各子区域中设置的背板连接器是信号连接器。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在上述各子区域中分别设置其它类型的连接器,以满足实际需要。同时,还可以将电源连接器和定位连接器合并在一个连接器上,再将此合并后的电源、定位连接器设置于上述任意一个子区域中。
实施例二:
参见图7,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双面插背板前视示意图。在图7中,将双面插背板700按照不同水平高度分为五个区域。其中,第一、三、五区域为共性区域,在这些区域中布置的连接器均为普通的中、小插针数连接器;第二、四区域为个性区域,在这些区域中布置的连接器均为大插针数连接器。
第一区域包含第一、三水平高度之间的区域,具体包括第一区域第一、二子区域;第二区域包含第三、七水平高度之间的区域,具体包括第二区域第一、二、三、四子区域;第三区域包含第七、八水平高度之间的区域,具体包括第三区域第一子区域;第四区域包含第八、十水平高度之间的区域,具体包括第四区域第一、二子区域;第五区域包含第十、十一水平高度之间的区域,具体包括第五区域第一子区域。
下面,先对划分为共性区域的第一、三、五区域进行描述。
在第一区域的大致一个槽位宽度内,划分有两个子区域。在位于第一、二水平高度之间的第一区域第一子区域中,前背板连接器701占据左半部分,后背板连接器702占据右半部分;也可以是前背板连接器701占据右半部分,后背板连接器702占据左半部分。在位于第二、三水平高度之间的第一区域第二子区域中,前背板连接器703占据左半部分,后背板连接器704占据右半部分;也可以是前背板连接器703占据右半部分,后背板连接器704占据左半部分。
在第三区域的大致一个槽位宽度内,划分有一个子区域,该子区域位于第七、八水平高度之间。在该子区域中,前背板连接器709占据左半部分,后背板连接器710占据右半部分;也可以是前背板连接器709占据右半部分,后背板连接器710占据左半部分。
在第五区域的大致一个槽位宽度内,划分有一个子区域,该子区域位于第十、十一水平高度之间。在该子区域中,前背板连接器713占据左半部分,后背板连接器714占据右半部分;也可以是前背板连接器713占据右半部分,后背板连接器714占据左半部分。
如果一个槽位间距不够上述两个背板连接器的总宽度,将前、后槽位恰当左右错开,保证两连接器能够水平安装且任意两个相邻连接器的插针不会相互碰触即可。
现在,再对划分为个性区域的第二、四区域进行描述。
在第二区域的一个槽位宽度内,划分有四个子区域。在位于第三、四水平高度之间的第二区域第一子区域中,背板连接器705为前背板连接器,设置于此槽位的左边且占据此槽位宽度的一半以上;背板连接器705也可以是后背板连接器,设置于此槽位的右边且占据此槽位宽度的一半以上。在位于第四、五水平高度之间的第二区域第二子区域中,背板连接器706为后背板连接器,设置于此槽位的右边且占据此槽位宽度的一半以上;背板连接器706也可以是前背板连接器,设置于此槽位的左边且占据此槽位宽度的一半以上。在位于第五、六水平高度之间的第二区域第三子区域中,背板连接器707为前背板连接器,设置于此槽位的左边且占据此槽位宽度的一半以上;背板连接器707也可以是后背板连接器,设置于此槽位的右边且占据此槽位宽度的一半以上。在位于第六、七水平高度之间的第二区域第四子区域中,背板连接器708为后背板连接器,设置于此槽位的右边且占据此槽位宽度的一半以上;背板连接器708也可以是前背板连接器,设置于此槽位的左边且占据此槽位宽度的一半以上。
在第四区域的一个槽位宽度内,划分有两个子区域。在位于第八、九水平高度之间的第四区域第一子区域中,背板连接器711为前背板连接器,设置于此槽位的左边且占据此槽位宽度的一半以上;背板连接器711也可以是后背板连接器,设置于此槽位的右边且占据此槽位宽度的一半以上。在位于第九、十水平高度之间的第四区域第二子区域中,背板连接器712为后背板连接器,设置于此槽位的右边且占据此槽位宽度的一半以上;背板连接器712也可以是前背板连接器,设置于此槽位的左边且占据此槽位宽度的一半以上。
本实施例中,不同子区域中设置的连接器可以为不同类型,如:定位连接器、信号连接器、电源连接器等。一般情况下,第一区域第一子区域中设置的背板连接器是电源连接器,第五区域第一子区域中设置的背板连接器是定位连接器,其它各子区域中设置的背板连接器是信号连接器;或者第一区域第一子区域中设置的背板连接器是定位连接器,第五区域第一子区域中设置的背板连接器是电源连接器,其它各子区域中设置的背板连接器是信号连接器。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在上述各子区域中分别设置其它类型的连接器,以满足实际需要。同时,还可以将电源连接器和定位连接器合并在一个连接器上,再将此合并后的电源、定位连接器设置于上述任意一个子区域中。
根据上述两个实施例可知,在一个双面插背板的任何一个槽位中,均可按水平高度划分共性区域和个性区域,一个槽位的每个个性区域中可以划分一个或多个子区域,每个子区域中设置的背板连接器可以是前背板连接器,也可以是后背板连接器,但在一个子区域中只能设置有一个连接器,即不是前背板连接器,就是后背板连接器。一个槽位的每个共性区域中同样可以划分一个或多个子区域,每个子区域中设置的前背板连接器与后背板连接器相同,且相同接口插针定义完全一致。不同子区域中设置的连接器可以为不同类型,如:定位连接器、信号连接器、电源连接器等。一般双面插背板的前、后背板连接器都采用公头连接器,单板上采用母头连接器,前背板连接器和后背板连接器的数目根据通信业务的实际需要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可见,本实用新型使得在适用普通中、小插针数连接器的双面插背板上,大插针数连接器也适用。
Claims (9)
1、一种双面插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插背板上的各槽位分别包含位于不同水平高度的共性区域和个性区域,在每个槽位的每个共性区域中的同一水平高度上,设置有左右错开的前背板连接器和后背板连接器;在每个槽位的每个个性区域中的同一水平高度上,只在双面插背板的一面上设置有一个背板连接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插背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双面插背板一个槽位的一个个性区域中的同一水平高度上,只在双面插背板的一面上设置的一个背板连接器为前背板连接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插背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双面插背板一个槽位的一个个性区域中的同一水平高度上,只在双面插背板的一面上设置的一个背板连接器为后背板连接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插背板,其特征在于:按水平高度将所述双面插背板上的一个槽位划分为三个区域,第一、三区域为共性区域,第二区域为个性区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插背板,其特征在于:按水平高度将所述双面插背板上的一个槽位划分为五个区域,第一、三、五区域为共性区域,第二、四区域为个性区域。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双面插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个性区域中包含一个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的个性子区域。
7、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双面插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个性区域中包含多个位于不同水平高度的个性子区域。
8、如权利要求1、4或5所述的双面插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性区域中包含一个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的共性子区域。
9、如权利要求1、4或5所述的双面插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性区域中包含多个位于不同水平高度的共性子区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4200663302U CN2724336Y (zh) | 2004-06-17 | 2004-06-17 | 一种双面插背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4200663302U CN2724336Y (zh) | 2004-06-17 | 2004-06-17 | 一种双面插背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724336Y true CN2724336Y (zh) | 2005-09-07 |
Family
ID=35037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4200663302U Expired - Lifetime CN2724336Y (zh) | 2004-06-17 | 2004-06-17 | 一种双面插背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724336Y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88681B (zh) * | 2006-12-04 | 2010-05-19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前后错层的双面插板背板 |
-
2004
- 2004-06-17 CN CN2004200663302U patent/CN2724336Y/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88681B (zh) * | 2006-12-04 | 2010-05-19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前后错层的双面插板背板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336488Y (zh) | 电子转接器 | |
CN2766370Y (zh) | 电连接器 | |
CN1988681B (zh) | 一种前后错层的双面插板背板 | |
CN100338546C (zh) | 阶层型模块 | |
CN1881478A (zh) | 存储器件 | |
CN2569518Y (zh) | 印制电路板通用压接装置 | |
CN1340196A (zh) | 内建高速汇流排端接器的高容量记忆体模组 | |
CN2886929Y (zh) | 一种超传输总线接口板间互连装置 | |
CN101159559B (zh) | 一种背板及实现方法 | |
CN2626161Y (zh) | 一种双面插背板 | |
CN2854976Y (zh) | 一种双面插背板 | |
CN2724336Y (zh) | 一种双面插背板 | |
CN1329363A (zh) | 数据总线性能改善的存储器模块 | |
CN2671289Y (zh) | 一种单板及与其相连的双面插背板 | |
CN106025623A (zh) | 一种高密度错层搭叠pcb板连接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 |
CN200947476Y (zh) | 母板与子卡互连系统、中置背板及扩展连接器 | |
CN2671290Y (zh) | 一种双面插背板 | |
CN101052136A (zh) | 一种背板及实现方法 | |
CN1908848A (zh) | 一种时钟系统 | |
CN101068450A (zh) | 线路板系统 | |
CN2609232Y (zh) | 电源转接器 | |
CN2938461Y (zh) | 一种信号互连装置以及一种印刷电路板的信号互连系统 | |
CN1185587C (zh) | 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系统 | |
CN100339783C (zh) | 微型周边组件连接模块 | |
CN2682604Y (zh) | 连接器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4061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9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