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717753Y - 铰车带轴的快速转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铰车带轴的快速转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717753Y
CN2717753Y CN 200420037526 CN200420037526U CN2717753Y CN 2717753 Y CN2717753 Y CN 2717753Y CN 200420037526 CN200420037526 CN 200420037526 CN 200420037526 U CN200420037526 U CN 200420037526U CN 2717753 Y CN2717753 Y CN 271775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permanent seat
winch
tape spool
crow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2003752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阮卜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HUAN SHUANGYOU MECHANICAL TOO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HUAN SHUANGYOU MECHANICAL TOO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HUAN SHUANGYOU MECHANICAL TOOL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HUAN SHUANGYOU MECHANICAL TOOL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42003752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717753Y/zh
Priority to AU2005201756A priority patent/AU2005201756B2/en
Priority to PCT/US2005/024972 priority patent/WO2006019899A1/en
Priority to US11/182,332 priority patent/US7559729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71775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71775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铰车带轴的快速转动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上使用的捆绑工具。本铰车带轴的快速转动装置设置于铰车支架侧部的带轴伸出端,包括一个固定座和一个转动体,固定座与带轴固连在一起,转动体套接于固定座的侧部,且在固定座与转动体的接触面处设有一个单向联动机构,在转动体上有至少一个撬棒孔。铰车采用本转动装置后,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不必将撬棒拔出,使用安全可靠且省力,不会对产品或者人体造成损伤。同时,撬棒的扳动幅度大小也没有任何限制,使用十分方便,提高了铰车的捆绑速度,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Description

铰车带轴的快速转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上使用的捆绑工具。
                      背景技术
在汽车运输货物过程中,货物通常需要捆绑,以防止货物在汽车行驶时脱落或者相互碰撞而造成丢失或者损坏。用绳索直接捆绑的方式虽然很常用,但费时费力,且难以将货物绑紧。
铰车是一种先进的捆绑工具。采用铰车捆绑货物既方便又安全,深受广大驾驶员的欢迎。如图5所示,在铰车上有一个支架4和带轴3,带轴3装于支架4上,且可以转动。捆绑器的捆绑带绕在带轴3上。通过转动带轴3,把绑于货物上的捆绑带收紧,就可以将货物捆绑起来。
现有的转动带轴3收紧捆绑带的方法是将一根撬棒插入带轴3一端的撬棒孔9,扳动撬棒,使带轴3转动。由于铰车是固定于车体上的,受位置限制,在操作过程中当扳动撬棒使带轴3转动一定的角度后,必须拨出撬棒插入另一个撬棒孔9,以便继续转动带轴3。
显而易见,这样操作费力费时。同时,由于不断地使撬棒拨出和插入,容易造成人体手指或者其它部位损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铰车带轴上的快速转动装置,使它在操作时不必将撬棒拨出,从而操作方便、省力,提高铰车的捆绑速度,确保操作过程的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本铰车带轴的快速转动装置设置于铰车支架侧部的带轴伸出端,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一个固定座和一个转动体,固定座与带轴固连在一起,转动体套接于固定座的侧部,且在固定座与转动体的接触面处设有一个单向联动机构,在转动体上有至少一个撬棒孔。
在上述的铰车带轴的快速转动装置中,所述的单向联动机构包括位于转动体与固定座接触面处的转动体上的若干个弹簧孔,每个弹簧孔内由内至外均装有一根弹簧和一个顶柱,顶柱在弹簧的作用下顶压于固定座的侧部,在固定座的侧部设有与弹簧孔相同数量且位置对应的滑槽,滑槽的一个侧面为一个沿转动体转动方向向一侧倾斜且延伸至固定座侧表面的斜面,另一个侧面为垂直于固定座侧表面的直面。
在使用过程中,当沿着滑槽斜面倾斜的方向转动转动体时,在弹簧作用下伸出弹簧孔的顶柱会顺着滑槽的斜面向上移动,使顶柱缩入弹簧孔内,直至顶柱顶压于固定座的侧表面上。接着,顶柱进入下一个滑槽内,又重复这一过程。显然,在转动体沿这一方向转动时,固定座是固定不动的,也就是说转动体不能带动带轴转动。
反之,如果使转动体沿相反方向转动,则当顶柱进入滑槽后,顶柱会被滑槽的直面挡住,从而顶柱无法滑过滑槽,这样,转动体与固定座成为联动关系。在转动体的转动力矩作用下,固定座也一起转动,最后带动带轴转动。
本转动装置应用于铰车时,需要使转动体与固定座联动时转动体的转动方向与铰车带轴卷带的方向相一致。在使用时,只要将撬棒插入转动体的撬棒孔中,来回反复地扳动撬棒。由于只能使固定座沿单向转动,故可以带动带轴将捆绑带收紧。使用完毕,拨出撬棒即可。
与现有技术中撬棒直接插入带轴端部的方式相比,铰车采用本转动装置后,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不必将撬棒拨出,使用安全可靠且省力,不会对产品或者人体造成损伤。同时,撬棒的扳动幅度大小也没有任何限制,使用十分方便,提高了铰车的捆绑速度,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铰车带轴的快速转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铰车带轴的快速转动装置中固定座的侧视图。
图3是图2沿A-A处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铰车带轴的快速转动装置中固定座的剖视图。
图5是普通铰车在带轴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座;2、转动体;3、带轴;4、支架;5、滑槽;51、斜面;52、直面;6、弹簧孔;7、弹簧;8、顶柱;9、撬棒孔;10、定位板;11、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铰车的快速转动装置设置于铰车支架4侧部的带轴3伸出端。该装置包括一个固定座1和一个转动体2。带轴3装于铰车的支架4上,且可以转动。在使用时,带轴3上绕有捆绑带。固定座1与带轴3固连在一起。
转动体2套接于固定座1的侧部。本实施例中,在转动体2与固定座1之间设有一块定位板10,转动体2套于固定座1后,通过定位板10挡住转动体2,定位板10是通过螺钉11固定于固定座1上的。采用这样的结构,使转动体2不会脱离固定座1,且转动体2可以相对于定位座1转动。
本实施例中,在转动体2上有两个用于插撬棒的撬棒孔9,这两个撬棒孔9是相通的。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在固定座1上有五个滑槽5,滑槽5均匀分布于固定座1的侧部。滑槽5的一个侧面为斜面51,另一个侧面为垂直于固定座1侧表面的直面52。滑槽斜面51是沿转动体2转动方向向一侧倾斜且延伸至固定座1侧表面的。
如图1所示,在转动体2上也有五个均匀分布且位置与滑槽5相对应的弹簧孔6,每个弹簧孔6内由内至外均装有一根弹簧7和一个顶柱8。顶柱8的尺寸略小于滑槽5的尺寸,顶柱8可以插入滑槽5中。当转动体2转动至弹簧孔6与滑槽5正对的位置时,在弹簧7的作用下顶柱8插入滑槽5内。
显然,如果转动体2沿着滑槽斜面51倾斜的方向转动时,顶柱8会顺着滑槽5的斜面51向上移动,直至顶柱8顶压于固定座1的侧表面上。如果使转动体2沿反方向转动,则顶柱8被滑槽5的直面52挡住而无法滑过滑槽5。此时,转动体2与固定座1成为联动关系,可以带动带轴3转动。
在来回转动转动体2时,只能使固定座1单向转动。因此,当将撬棒插入撬棒孔9,反复地扳动撬棒,就可以带动带轴3收紧捆绑带。

Claims (5)

1、一种铰车带轴的快速转动装置,设置于铰车支架(4)侧部的带轴(3)伸出端,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一个固定座(1)和一个转动体(2),固定座(1)与带轴(3)固连在一起,转动体(2)套接于固定座(1)的侧部,且在固定座(1)与转动体(2)的接触面处设有一个单向联动机构,在转动体(2)上有至少一个撬棒孔(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车带轴的快速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向联动机构包括位于转动体(2)与固定座(1)接触面处的转动体(2)上的若干个弹簧孔(6),每个弹簧孔(6)内由内至外均装有一根弹簧(7)和一个顶柱(8),顶柱(8)在弹簧(7)的作用下顶压于固定座(1)的侧部,在固定座(1)的侧部设有与弹簧孔(7)相同数量且位置对应的滑槽(5),滑槽(5)的一个侧面为一个沿转动体(2)转动方向向一侧倾斜且延伸至固定座(1)侧表面的斜面(51),另一个侧面为垂直于固定座(1)侧表面的直面(5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铰车带轴的快速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转动体(2)与固定座(1)之间设有一块定位板(10),转动体(2)套于固定座(1)后,通过定位板(10)挡住转动体(2),定位板(10)是通过螺钉(11)固定于固定座(1)上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铰车带轴的快速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转动体(2)上有两个用于插撬棒的撬棒孔(9),这两个撬棒孔(9)是相通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车带轴的快速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槽(5)均匀分布于固定座(1)的侧部,弹簧孔(6)也均匀分布于转动体(2)上。
CN 200420037526 2004-07-14 2004-07-14 铰车带轴的快速转动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71775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20037526 CN2717753Y (zh) 2004-07-14 2004-07-14 铰车带轴的快速转动装置
AU2005201756A AU2005201756B2 (en) 2004-07-14 2005-04-27 Rapid Rotating Device for Ratchet Belt Shaft
PCT/US2005/024972 WO2006019899A1 (en) 2004-07-14 2005-07-14 Rapid rotating device for ratchet belt shaft
US11/182,332 US7559729B2 (en) 2004-07-14 2005-07-14 Rapid rotating device for ratchet belt shaf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20037526 CN2717753Y (zh) 2004-07-14 2004-07-14 铰车带轴的快速转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717753Y true CN2717753Y (zh) 2005-08-17

Family

ID=348931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20037526 Expired - Lifetime CN2717753Y (zh) 2004-07-14 2004-07-14 铰车带轴的快速转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717753Y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36714C (zh) * 2004-07-14 2007-09-12 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铰车带轴的快速转动装置
US7413170B2 (en) 2005-10-24 2008-08-19 Zhejiang Topsun Logistic Control Co., Ltd. Split winch band shaft fast rotating device
CN102275643A (zh) * 2011-05-03 2011-12-14 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绞车的带轴驱动装置
CN106494296A (zh) * 2016-12-20 2017-03-15 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捆绑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36714C (zh) * 2004-07-14 2007-09-12 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铰车带轴的快速转动装置
US7413170B2 (en) 2005-10-24 2008-08-19 Zhejiang Topsun Logistic Control Co., Ltd. Split winch band shaft fast rotating device
CN102275643A (zh) * 2011-05-03 2011-12-14 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绞车的带轴驱动装置
CN102275643B (zh) * 2011-05-03 2013-04-24 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绞车的带轴驱动装置
CN106494296A (zh) * 2016-12-20 2017-03-15 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捆绑器
CN106494296B (zh) * 2016-12-20 2019-03-08 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捆绑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17547C (zh) 分体式铰车带轴快速转动装置
CN101318565B (zh) 铰车的收放带装置
CN2717753Y (zh) 铰车带轴的快速转动装置
CN202897818U (zh) 一种自夹紧吊具
US20060013667A1 (en) Rapid roatating device for ratchet belt shaft
CN2677298Y (zh) 捆绑器的手柄
CN100336714C (zh) 铰车带轴的快速转动装置
CN1161245C (zh) 半自动铰车
CN101274606B (zh) 绞车的自动收放带装置
CN201506291U (zh) 捆绑器
US5971178A (en) Impact driven hoist
CN2835135Y (zh) 棘轮式紧固器
CN2825578Y (zh) 手动铰车的新型撬棒
CN201245111Y (zh) 绞车的自动收放带装置
CN212982392U (zh) 一种堆垛机用防护安全绳结构
CN218967266U (zh) 双向收卷行李施封锁及控制装置
CN2185244Y (zh) 双棘轮等距收紧式捆紧装置
CN2781089Y (zh) 铰车的带轴转动机构
US20060081824A1 (en) Rapid rotating device for ratchet belt shaft
CN2894950Y (zh) 手动绞车扳手
CN101596878B (zh) 捆绑器
US20040055219A1 (en) Trolley member of garage door opener system
CN2412882Y (zh) 手动铰车
CN2411208Y (zh) 便携式索带收紧器
CN2844008Y (zh) 分体式铰车带轴快速转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70912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