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717600Y - 攻牙机 - Google Patents

攻牙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717600Y
CN2717600Y CNU2004200771769U CN200420077176U CN2717600Y CN 2717600 Y CN2717600 Y CN 2717600Y CN U2004200771769 U CNU2004200771769 U CN U2004200771769U CN 200420077176 U CN200420077176 U CN 200420077176U CN 2717600 Y CN2717600 Y CN 271760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nner
unit
moving runner
rotating shaft
rotating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42007717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聪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42007717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71760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71760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71760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Sealing Of Jars (AREA)

Abstract

一种攻牙机,包含一支撑单元,一组设于该支撑单元的传动单元,一受该传动单元传动而使一转轴可以顺时、逆时转动的操作单元,及一组设于该支撑单元并可驱动该转轴升降的进给单元。该操作单元具有组设于该转轴的一顶转轮组合体与一底转轮组合体,该顶转轮组合体与该底转轮组合体各具有一主转动轮与一从转动轮,该底转轮组合体的该主转动轮具有自一底面朝向一顶面设置并容置该从转动轮的容置槽,及一自该顶面朝向该底面设置并连通该容置槽的注油孔,可将润滑油注入该注油孔以防止该底转轮组合体咬死,进而使本实用新型具有可降低故障率及可提高工作效率的特性。

Description

攻牙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机,特别是涉及一种攻牙机。
【背景技术】
有鉴于一般小型钻床无法兼具有可钻孔及攻制螺孔的缺失,因此有中国台湾第7325496号专利案“多用途工具机”的问世,如图1、2、3所示,该工具机10包括有一支撑单元11、分别组设于该支撑单元11的一传动单元12、一操作单元13与一进给单元14,及一组设于该操作单元13的夹头15。
该支撑单元11具有一底座111,一垂向固设于该底座111的支撑轴112,一套设于该支撑轴112并可沿轴向移动的升降台113,及一固设于该支撑轴112顶段并概呈C形的支撑座114。
该传动单元12具有一固设于该支撑单元11的马达121,一受该马达121传动的传动轮122,与该传动轮122同轴转动的一第一转轮123、一第二转轮124,及一传动皮带125。
该操作单元13具有一呈可转动地穿设于该支撑座114的转轴131,分别套设于该转轴131的一顶转轮组合体132与一底转轮组合体135,一套设于该转轴131并位于该二转轮组合体132、135之间的套筒138,及一套设并定位于该转轴131的一顶段部的弹簧139。该顶转轮组合体132是由可相互结合或脱离的一主转动轮133及一从转动轮134组合而成,该底转轮组合体135是由可相互结合或脱离的一主转动轮136及一从转动轮137组合而成。
进一步地,该传动皮带125是挂连在该第一转轮123、该主转动轮133、该主转动轮136与该第二转轮124之间,当该传动轮122带动该第一转轮123与该第二转轮124呈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则可带动该传动皮带125如图2所示的箭头方向转动时,进而可带动该主转动轮133逆时针方向转动、该主转动轮136顺时针方向转动。
该进给单元14具有借由一枢轴141枢设于该支撑座114的操作杆142,一组设于该枢轴141并朝上延伸的升降杆143,一装设在该套筒138与该升降杆143及该支撑座114之间的连结杆144,及一装设在该连结杆144与该支撑座114之间的弹簧145。
该夹头15是组设于该转轴131的一底段部并可夹固一钻头16。
借由上述组成,在正常状态时,可借由该弹簧145、139的弹张力,使该连结杆144施予该套筒138一下压力,进而使该底转轮组合体135的主转动轮136、从转动轮137结合,相对该顶转轮组合体132的主转动轮133、从转动轮134脱离,终可带动该转轴131与该钻头16呈顺时方向转动,并可下降对置于该升降台113上的一工件17进行钻制螺孔作业,当下降至行程终点时松放该操作杆142,则因螺纹限制该钻头16与该转轴131无法立刻上移,所以可借由该弹簧145的回复弹力拉动该连结杆144带动该套筒138上移,进而推动该顶转轮组合体132的从转动轮134使其与该主转动轮133结合,从而使该转轴131转变成逆时针方向转动,如此,就可使该钻头16顺利退刀并完成钻制螺孔作业。
该工具机10虽然具有可使该转轴131顺时、逆时转动进而可完成单纯钻孔作业及钻制螺孔作业的使用功能,但是因为该底转轮组合体135的主转动轮136的容置槽是呈朝向底侧开放的设计,所以非常不易、不便对该底转轮组合体135施加润滑油,导致有该底转轮组合体135的主转动轮136与从转动轮137之间极易产生咬死现象,除了严重影响该转轴131的转动顺畅度外,更具有该工具机10的故障率较高、工作效率不佳的缺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方便对转动组件加注润滑油,进而可有效降低故障率并提高工作效率的攻牙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攻牙机,包含一支撑单元,一组设于该支撑单元上的传动单元,一组设于该支撑单元并连接该传动单元的操作单元,一装设在该支撑单元与该操作单元之间的进给单元,及一组设于该操作单元的一转轴的夹头,该传动单元连接该转轴,该操作单元具有组设于该转轴并相互间隔的一顶转轮组合体与一底转轮组合体,及一套设于该转轴并位于该二转轮组合体之间的套筒,该顶转轮组合体与该底转轮组合体各具有一主转动轮与一从转动轮,其特征在于:
该底转轮组合体的该主转动轮具有自一底面朝向一顶面设置并容置该从转动轮的容置槽,及一自该顶面朝向该底面设置并连通该容置槽的注油孔。
所述的攻牙机,其特征在于:
该攻牙机还包含一盖置于该支撑单元并遮挡该操作单元与该进给单元的外壳,该外壳具有一对应该底转轮组合体的工作孔。
该外壳还具有一封塞该工作孔的封盖。
借由上述组成,仅须将该封盖取下,就可方便将润滑油经由该工作孔注入该注油孔,续可因转动而将该润滑油甩离分布在该主转动轮与该从转动轮之间,进而可有效防止该主转动轮与该从转动轮之间产生咬死现象,使本实用新型具有可有效降低故障率及可提高工作效率的使用特性。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攻牙机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
图1是中国台湾省第7325496号专利案的一前视图;
图2是中国台湾省第7325496号专利案的一局部立体图,说明一传动单元与一操作单元;
图3是中国台湾省第7325496号专利案的一纵向组合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攻牙机一较佳实施例的一前视立体图;
图5是一类似于图4的视图,说明一封盖被取下的状态;
图6是一类似于图4的视图,其中一外壳被删除,说明一传动单元与一操作单元;
图7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后视示意图,说明该传动单元与该操作单元;
图8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纵向组合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详细说明之前要注意的是,在整篇说明书中所使用的相对位置用语,如“顶”、“底”是以操作者的操作方向为基准。
如图4、6、7所示,本实用新型攻牙机该较佳实施例包含一支撑单元20,分别组设于该支撑单元20的一传动单元30、一操作单元40与一进给单元50,一盖置在该支撑单元20并遮挡该传动单元30与该操作单元40的外壳60,及一组设于该操作单元40的夹头70。
该支撑单元20包括一可稳固置放在一支撑面上的底座21,一固设于该底座21并朝向顶端延伸的支撑架22,一套设于该支撑架22并可沿轴向移动的升降台23,及一固设于该支撑架22的一顶段部221的支撑座24。
该支撑座24为一概呈C形的座体,具有一固设于该支撑架22的顶段部221的连结块241,及分别自该连结块241朝向同向延伸并相互间隔的一顶承块242与一底承块243。
该传动单元30包括一组设于该支撑架22并位于该底承块243底侧的马达固定座31,一固设于该支撑座24的连结块241并位于该马达固定座31顶侧的固定架32,一固设于该马达固定座31的马达33,一呈可转动地穿设于该固定架32并平行于该马达33的一输出轴331的转动轴34,分别组结于该转动轴34并可受该马达33传动的一传动轮35、一第一转轮36与一第二转轮37,及一传动皮带38。
如图6、7、8所示,该操作单元40包括一呈可转动地纵向穿设于该支撑座24的顶承块242、底承块243的转轴41,分别组设于该转轴41的一顶转轮组合体42与一底转轮组合体45,一套设于该转轴41并位于该顶、底转轮组合体42、45之间的套筒48,及一套设并定位于该转轴41的一顶段部411的弹簧49。
该顶转轮组合体42具有一套结于该转轴41的从转动轮43,及一呈可转动地套设于该转轴41并位于该从转动轮43底侧且可与该从转动轮43结合或脱离的主转动轮44。该从转动轮43具有一自顶端朝向底端渐缩径度的锥形周面431。该主转动轮44具有一自顶面朝向底面设置并可容置该从转动轮43的容置槽441,且该容置槽441是由一与该锥形周面431配合的一锥形侧壁442与一槽底壁443所配合形成,此外,该主转动轮44还具有一可供该传动皮带38挂置的环槽444。
该底转轮组合体45具有一套结于该转轴41的从转动轮46,及一呈可转动地套设于该转轴41并位于该从转动轮46顶侧且可与该从转动轮46结合或脱离的主转动轮47。该从转动轮46具有一自底端朝向顶端渐缩径度的锥形周面461。该主转动轮47具有一自底面471朝向顶面472设置并可容置该从转动轮46的容置槽473,且该容置槽473是由一与该锥形周面461配合的一锥形侧壁474与一槽底壁475所配合形成,此外,该主转动轮47还具有一可供该传动皮带38挂置的环槽476。
重要的是,该主转动轮47具有一自该顶面472朝向该底面471设置并连通该容置槽473且邻近该锥形侧壁474的注油孔477,当自该注油孔477注入润滑油(图未示),则可借由该主轮动轮47与该从转动轮46的转动而将该润滑油甩离并使其分布在该锥形侧壁474与该锥形周面461之间,进而可防止该主转动轮47与该从转动轮46之间产生咬死情事。
进一步地,该传动皮带38是挂连在该第一转轮36、该主转动轮44的环槽444、该主转动轮47的环槽476与该第二转轮37之间,当该马达33传动该传动轮35顺时针方向转动,则可带动该转动轴34、该第一转轮36与该第二转轮37也呈顺时针方向转动,然后可借由该传动皮带38带动该主转动轮44逆时针方向转动、该主转动轮47顺时针方向转动,至于该转轴41是呈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转动,则视该主转动轮44与该从转动轮43结合,或该主转动轮47与该从转动轮46结合而定。
该套筒48是呈可沿该转轴41的轴向移动地套设于该转轴41并位于该二主转动轮44、47之间。
该弹簧49为一压缩弹簧,是套设于该转轴41的顶段部411并被限位在该顶承块242与一限位件90之间。
该进给单元50包括一呈可转动地穿设于该底承块243的枢杆51,一组设于该枢杆51并位于该支撑座24外侧的操作杆52,一组设于该枢杆51并朝向顶端延伸且位于该支撑座24内的升降杆53,一装设在该套筒48与该升降杆53及该支撑座24的连结块241之间的连结杆54,及一装设在该连结杆54与该支撑座24的顶承块242之间的弹簧55。
进一步地,该连结杆54具有一与该套筒48枢设的外段部541,一与该连结块241枢设于内段部542,及一与该升降杆53组结的中段部543,借此设计,使该连结杆54呈可摆动设计。
当下压该操作杆52使该枢杆51顺时针方向转动,则可带动该升降杆53下降并使该套筒48摆动,进而可驱动该转轴41与该顶转轮组合体42及该底转轮组合体45下降,同时该弹簧55是处于被拉伸状态,该弹簧49是处于被压缩状态。
如图4、5、6所示,该外壳60是盖置在该支撑座24外并可遮挡该传动单元40与该操作单元50以提高使用安全及维持美观,该外壳60的一侧板61并于对应该底转轮组合体45位置处设置有一工作孔62,且常态时有一封盖63封塞该工作孔62,当取下该封盖63,就可方便盛油容器(图未示,例如油壶)伸入该工作孔62并将润滑油注入该注油孔477以完成润滑作业。
如图4、6、7、8所示,该夹头70是组设于该转轴41的一底段部412并可夹固一钻头80,进而可对置放在该升降台23上的一工件(图未示)进行钻孔或钻制螺孔作业。
当进行钻制螺孔作业时,首先是借由该弹簧55的弹张力施予该连结杆54一下压力,则可使连结杆54的前段部541下摆并带动该套筒48下降且驱动该底转轮组合体45的主转动轮47与该从转动轮46结合,进而使该转轴41呈顺时针转动状态,当然此时该顶转轮组合体42的主转动轮44与从转动轮43是呈脱离状态;当下压该操作杆52就可借由该钻头80进行钻制螺孔作业,当该钻头80下降至行程终点且松放该操作杆52时,则该钻头80会受螺孔的螺纹挡止而无法立刻上升复位,此时,就可借由该弹簧55的回复弹力拉动该连结杆54的前段部541上摆,并带动该套筒48上升且推动该主转动轮44上升而与该从转动轮43结合,进而使该转轴41转换成逆时针转动状态,以使该钻头80可顺利退刀并脱离该工件,此时,借由该等弹簧55、49的回复弹力,就可使该转轴41自动上升复位。
归纳上述,本实用新型攻牙机具有如后所述的功效及优点:
一、因为本实用新型在该底转轮组合体45的主转动轮47设置有该注油孔477,所以可方便、容易对该底转轮组合体45施加润滑油,进而可有效防止该主转动轮47与该从转动轮46之间产生咬死现象,使本实用新型具有可以维持该转轴41的转动顺畅性、可降低故障率及可提高工作效率的功效及优点。
二、因为本实用新型只须取下该封盖63,就可方便经由该工作孔62将润滑油注入该注油孔477,进而可完成该底转轮组合体45的主转动轮47与从转动轮46的润滑作业以防止咬死现象,所以具有可方便进行润滑作业的功效及优点。

Claims (3)

1、一种攻牙机,包含一支撑单元,一组设于该支撑单元上的传动单元,一组设于该支撑单元并连接该传动单元的操作单元,一装设在该支撑单元与该操作单元之间的进给单元,及一组设于该操作单元的一转轴的夹头,该传动单元连接该转轴,该操作单元具有组设于该转轴并相互间隔的一顶转轮组合体与一底转轮组合体,及一套设于该转轴并位于该二转轮组合体之间的套筒,该顶转轮组合体与该底转轮组合体各具有一主转动轮与一从转动轮,其特征在于:
该底转轮组合体的该主转动轮具有自一底面朝向一顶面设置并容置该从转动轮的容置槽,及一自该顶面朝向该底面设置并连通该容置槽的注油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攻牙机,其特征在于:
该攻牙机还包含一盖置于该支撑单元并遮挡该操作单元与该进给单元的外壳,该外壳具有一对应该底转轮组合体的工作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攻牙机,其特征在于:
该外壳还具有一封塞该工作孔的封盖。
CNU2004200771769U 2004-08-20 2004-08-20 攻牙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1760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4200771769U CN2717600Y (zh) 2004-08-20 2004-08-20 攻牙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4200771769U CN2717600Y (zh) 2004-08-20 2004-08-20 攻牙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717600Y true CN2717600Y (zh) 2005-08-17

Family

ID=34893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420077176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17600Y (zh) 2004-08-20 2004-08-20 攻牙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717600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02733A (zh) * 2012-03-29 2012-07-25 汕头市南帆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软性带条内孔起牙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02733A (zh) * 2012-03-29 2012-07-25 汕头市南帆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软性带条内孔起牙装置
CN102602733B (zh) * 2012-03-29 2015-11-18 汕头市南帆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软性带条内孔起牙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57591A (zh) 一种鸟笼底圈自动调节式打孔机
CN2717600Y (zh) 攻牙机
CN1834496A (zh) 柔性丝杠自动啮合快速调距机构
CN100345657C (zh) 具缓冲作用的加工中心机自动换刀装置
CN2825685Y (zh) 缝纫机的自给油装置
CN200965033Y (zh) 工具机主轴平衡调整装置
CN201241256Y (zh) 一种缝纫机的挑线机构
CN2910499Y (zh) 低震动曲线锯
CN112872439A (zh) 一种汽车曲轴加工用铣孔装置
CN2820391Y (zh) 带增力装置的锁紧钻夹头
CN2728688Y (zh) 带无级变速装置的带锯机
CN200945571Y (zh) 一种曲轴曲柄销修磨装置
CN219632655U (zh) 一种用于挖掘机斗齿加工的钻床
CN2784118Y (zh) 平推式飞锯机
CN2576295Y (zh) 高尔夫球袋结构
CN2721670Y (zh) 缝纫机的针杆传动结构
CN220196050U (zh) 一种冲床底座
CN212526980U (zh) 一种螺母铣槽机的上料装置
CN212539934U (zh) 一种飞轮发电机测试用飞轮辅助工装
CN220161338U (zh) 刹车盘用卧式双头群钻机
CN204389153U (zh) 一种汽车扶手箱耐久试验装置
CN2226503Y (zh) 微型锯床
CN213380455U (zh) 一种连杆用钻小头油孔的柔性夹具
CN214535173U (zh) 一种新三型抽油机用柴油机底座
CN214522189U (zh) 一种高精冲床用连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817

Termination date: 20110820